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李广难封的原因

浅析李广难封的原因

浅析李广难封的原因
浅析李广难封的原因

浅析李广难封的原因

摘要:“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是我国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一生与匈奴战斗七十余次,常常以少胜多,致使匈奴人闻风丧胆,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然而,这位战功卓著、倍受士卒爱戴的名将,却一生坎坷,终身未得封爵。李广难封的悲剧给后人留写了无限的感慨!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悲剧呢?本文从大的两个方面来试着论述其原因。

关键词:自身原因、外界原因

一、自身原因

1.性格缺陷

(1)自负其能,过度自信

据《史记》记载:李广自负其能,因为自己箭法好要求自己箭无虚发,所以非在数十步之内不射,常常是箭一离弦,敌人应声而亡。也由此多次被敌人围追,射猛兽时也由于距离太近而几次受伤。

李广守城时曾经亲率一百士兵离开守军去追匈奴的三个射雕者,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行走,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士兵散开,从左右两面包抄,并亲自射击那三人,结果射死二人,活捉一人,果然是匈奴射雕的人。待捆绑好俘虏上马,望见匈奴有数千骑兵,李广的一百士兵非常恐慌。李广命令士兵前进扎营,假装诱敌,让匈奴不敢来袭击,然后半夜撤回了军营。如果匈奴没有上当,强行袭击,李广和那一百士兵必定为匈奴所虏。他自负其能让自己和士兵陷入险境,虽能侥幸全身而退,却不值得称赞。

(2)心胸狭窄、公报私仇

一天夜里,李广带着一名骑马的随从外出,和别人一起在田野间饮酒。回来时走到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大声喝斥,禁止李广通行。李广的随从说:“这是前任李将军。”亭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许通行,何况是前任呢!”便扣留了李广,让他停宿在霸陵亭下。没过多久,匈奴入侵杀死辽西太守,打败了韩安国将军,韩将军迁调右北平。于是天子就召见李广,任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随即请求派霸陵尉一起赴任,到了军中就把他杀了。其遇事睚眦必报,心胸狭窄不能容人的的性格,决定了他在得知卫青要让刚失候的好友公孙敖挡单于的事情后而不能很好配合出师的结局。

(3)性情冲动

据《史记》记载,李广最后一次出征是漠北大战以前将军身份随卫青击匈奴。李广因为卫青让他与右将军赵食其从东路夹击而愤愤不平,不向大将军告辞就恼怒的回到部队。按照当时的礼节,调走的将领要与总统帅有个告别仪式的。在这样的状态下与右将军出东路,右将军赵食其与之相处必然尴尬异常。加上自然环境的恶劣,最终导致大军迷路,未能参战,失去了最后一次封侯的机会。

(4)讷口少言,脾气古怪

李广不但平时少言,关键时刻更加无语,不但不说话,脾气还很倔强。他不谢大将军而起行,公然藐视上级领导。在漠北之战,李广和赵食其却在大漠中迷失方向,延误了与卫青回合的期限,按当时的律法是当斩的。卫青派人去调查此事,准备向武帝报告。李广非常地恼怒,没有回答任何问题,最后自刎,结束了一生。

(5)性格残暴

李广任陇西太守时,羌人反叛。李广诱骗他们八百多人投降,投降后却把他们杀光了。此事颇像白起坑杀40余万赵国降兵。但两者稍有不同。白起坑杀赵军的确有失道义,但他的顾虑不无道理:赵军是在粮已尽数日,且主将战死的情形下被迫投降的,完全是迫于无奈而无丝毫诚意。40余万降军就像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白起坑杀之是为国家利益计。而羌人则是被李广招降的,肯定是诚心地归顺。虽然只有800人,但比白起的“杀已降”性质更为恶劣。用欺诈的手段杀光了已投降的人可见李广不但不守信用,而且残暴无比,令人汗颜。

2.军事局限

(1)治军不以纪律,不重文书,不重视制度的建设和管理。

在治军方面李广主张人人自便,幕府文书极尽简便。李广行军无严格队列、阵势,靠近水草丰盛的地方驻扎军队,停宿的地方人人都感到便利,晚上也不打更自卫,幕府简化各种文书簿册,这样虽然方便了士兵个人,却散漫了军队整体。

(2)缺乏战略意识,无大将之才。

据《史记》记载,李广最后一次出征是漠北大战以前将军身份随卫青击匈奴。李广因为卫青让他与右将军赵食其从东路夹击而愤愤不平,不向大将军告辞就恼怒的回到部队。在这样的状态下与右将军出东路,右将军赵食其与之相处必然尴尬异常。加上自然环境的恶劣,最终导致大军迷路,失去了最后一次封侯的机会。从这件事情上看出,李广因为名声大,资历老,不愿意服从三军统帅的指挥。同样也不能明白各路协作的重要性,他只希望正面与单于对决,而忽略战略的意义,缺乏大局观。

(3)纯军事主义,无政治意识。

汉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李广拿到了叛军军旗。在古代,在战争中,谁拿到军旗,谁就立了功,要受赏的。但是李广私下接受了景帝的弟弟梁孝王的将军印。孰不知,梁孝王和景帝素不睦,可以说这是李广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导致的,结果景帝很生气,也就没有行赏。

3.生不逢时,数奇

西汉在建立之初就受到匈奴的威胁,汉高祖刘邦曾率大军征伐,结果被困平城,七日后方才逃脱。军事上的失利以及汉建立初的民生凋敝的状况,使得西汉统治者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敢发兵匈奴,转而委曲求全,采取"和亲"政策以求发展。在没强大的国力的支持下、没必胜的信心下,文帝和景帝是不敢贸然发动战争的!“文景之治”不用武力是李广难封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李广数奇,命运坎坷。李广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出生入死,杀敌无数,但一向以硬碰硬,从而常常导致伤亡或惨败。

二、外界原因

1.封赏制度的缺陷

据《史记》、《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期因军功封侯的共有26人。而其封侯标准有以下几点:①捕斩敌军王、相、将军、阏氏等;②斩敌千级以上;③在战斗中为夺取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④父亲在战斗中做出重大贡献而死,儿子可以获封侯。而李广在文景两朝的对匈战争中主要任务为防守工作,而武帝其间的五次主动出击战中却以三次未遇敌和二次覆没告终。虽经七十余战却从未达到封侯的标准。

(2)李广老矣,汉武帝任人唯亲

汉武帝希望开疆拓土,本身更喜爱青年将领担当大任。而李广老矣。因此汉武帝很喜欢卫青,封他做大将军,为军政最高统帅,而当年轻的霍去病涌现出来后,卫青就被汉武帝冷落了。

卫青、霍去病、李广利都是汉武帝的裙带亲戚,也都被破格任用,受到包括封侯在内的奖赏不用说是非常显赫的。而

李广没有后台,常言道:朝中有人好做官。李广既没有显赫的家世,又没有女儿姐妹在宫中做贵妃,虽然作战勇敢,但皇帝完全可以充耳不闻。

(3)卫青假公济私

据《史记》记载,李广最后一次出征是漠北大战以前将军身份随卫青击匈奴。汉军出塞后,卫青捉到匈奴兵,知道了单于驻地,就自带精兵追逐单于,而命令李广和右将军队伍合并,从东路出击。东路迂回绕远,而且缺乏水草,势必不能并队行进。因为卫青曾暗中受到汉武帝警告,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让他与单于对阵,恐不能实现俘获单于的愿望。而且当时卫青的恩人公孙敖刚刚丢掉了侯爵任中将军,随卫青出征,卫青也想让公孙敖跟自己一起与单于对敌,故意把李广调开,让他失去了最后一次封侯的机会。

三、总结

李广的难封的悲剧性因素其实是很多的,有表面的、深层的,时代的、个人的,偶然的、必然的。悲剧性人物李广是一本书,值得我们认真阅读,认真吸取吸取教训。

【参考书目】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11第二版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6

〈现〉王传武《李广的悲剧与意外后果》.2006.3第33卷第二期山西师大学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