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博客中的议程设置的几个问题

浅析博客中的议程设置的几个问题

浅析博客中的议程设置的几个问题
浅析博客中的议程设置的几个问题

浅析博客中的议程设置的几个问题

梁赛楠

【摘要】博客作为Web2. 0的核心应用的最典型代表,是大众传播方式的一种变革。博客的出现与发展使打破了当前传统媒介为议程设置主体的格局,使受众在议程设置方面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但是博客产生的议程设置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博客本身对于传统媒体仍然有很强的依附性;博客具有较强的情绪性,其发展亟须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与引导;议程设置具有主导者等。作为传媒人,我们应该在现状和问题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对策,从风挖掘新闻博客传播的潜力,完善“公众议程设置”机制,从而更好的把握社会舆论,,形成健康的舆论环境,促使其走向更广泛的社会阶层。

【关键词】博客议程设置

“博客”一词源自英文Blog,是weblog的简称。它兼有Web和Log的两层含义:首先它是Log,也就是日记/日志以时间顺序来排列我们每天所记录的任何东西;其次它以Web(网页)方式显示和发布,充分利用超链接,借助于互联网,人们就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想法、感受等,并由此形成一种新型的网络虚拟社区和人际交往方式。简单说来,weblog是以Web网页方式呈现和发布的一种以时间顺序来排列和记录并且不断更新的个人日志,所以也称为“网络日志”。2002年方兴东和王俊秀最早将Weblog引入中国并将其翻译成“博客”。

现在,网民都可以方便迅捷地注册一个属于自己的Blog,并可以在这个极具个性化的虚拟空间内传递信息、发表言论、交流思想……这是互联网史上乃至传播史上没有先例的。这种由BSP服务提供的免费诱惑,加上这种先进技术能够满足人们在一定范围内掌握话语权的便利,自然导致了这种博客经济的繁荣。据艾瑞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的博客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仅2006,中国博客账户注册数量(不包括个人博客站点用户数量)达到3900万,比2005年增长333%。①有学者将博客视为继电子邮件、BBS和ICQ之后的第四种互联网沟通工具。“它充分利用了网络双向互动、超文本链接、动态更新、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将使用者的工作过程、思路经历、思想精华、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使信息和知识传播更加迅速、直接、高效”。②

一、议程设置理论

“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的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DL?肖的对于美国1968年总统选举期间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的一项研究。他们研究发现,大众传播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射,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一般来讲,传统媒介会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和报道方针,从现实环境中选取他们认为重要的部分或方面进行加工整理,给新闻报道和信息(议题)赋予不同程度的显著性,从而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的环境认知过程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

缚起了重要的作用。”③

二、博客引发的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理论是基于传统媒介环境基础之上的,在这种环境下大众媒介与受众处于绝对的不对等地位。在传统媒体中掌握话语权的时代,媒体肩负着“把关人”的责任,在引导着受众获取信息的种类,控制着舆论的导向,而受众则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伴随着网络时代的日新月异,尤其是在Web2. 0时代,互联网由单纯的主要用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交互性更强、网民主动参与创造互联网内容模式转变,受众个人意见表达的机会增多,对社会议题形成的影响力逐步增强。博客的出现与发展使每一个普通人不仅仅只是信息的消费者而成为了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使普通大众变为公众人物,使当前仅仅以传统媒介为议程设置主体的格局被打破,受众在议程设置方面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

在某种意义上说,博客承担着新闻媒体的部分职能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议题设置的作用。它是一种可以由于博客自身的特点使得其在议题的设置过程中以及议题的内容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本文将以08年一起引起众多热议的“死亡博客”事件为佐,加以阐述。

1.议题提出

▲2007年10月28日,北京女白领姜岩在得知丈夫有外遇后开始计划两个月后的自杀事件。两个月中,她不断在自己的博客中记录下自己的“死亡日志”。两月期至,姜岩把博客密码告诉某网友,并委托其将博客内容公布。12月29日姜岩跳楼自杀,其博客被公之于众。

▲不久,得知此事的姜岩前男友张乐奕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了第一个祭奠姜岩的博文。

小结:至此,完成了议程设置的第一个环节,设置议题。博客兼具隐私化和大众化的特点使得其成为大众关注的议题。

2.引导舆论

▲08年1月4日,姜岩的姐姐在自己的QQ空间(博客)中发表了纪念姜岩的文章。继而于08年1月10日开始,在天涯论坛连续发表了《大家好,我是姜岩的姐姐》以及《给岩岩一封信》两份帖子,公布了姜岩的感情生活经历,该贴文迅速被多家论坛转载。

▲08年1月11日张乐奕建立了一个名为“北飞的候鸟”的网站,目的是让大家对“死亡博客”事件有一个全面了解。事件扩大,姜岩博客被转摘到各个论坛,网友观看其日志,并在博客、论坛和网站上声讨不忠丈夫王菲。

▲2008年01月14的《新京报》、新快报、中国新闻网、央视国际、金羊网集体报道姜岩自杀事,新浪,搜狐等各大网站对报道进行转载。

小结:博客事件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同时在主流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成为一个舆论的焦点。至此,博客已经将议题的讨论要素调动起来了。

3.议题完成

▲网友自发组织人肉搜索,揭发负心丈夫以及父母和第三者隐私,导致两人被公司责令辞职。

▲“死亡博客”事件从网络漫骂转换成现实中的人身攻击和群体围堵王菲父母家的

墙面上经常被人恶意涂鸦,并接到网友恐吓电话,这场“讨伐”终于演变成一起“网络暴力案”。

▲2008年1月24日,中央电视台《大家说法》栏目对“死亡博客事件”进行了报道。央视报道前后,凤凰卫视、南都周刊、三联新闻周刊法制日报等媒体也都作出相关报道和采访,并被新华网等网站转载。

▲2008年3月,王菲将张乐奕以及报道此事的“北飞的候鸟”、“大旗网”、“天涯”三家网站成为被告。要求赔偿其工资损失7.5万元和精神损害抚慰金6万元。成为中国第一例真正进入司法程序的网络暴力事件。期间法制日报对当事人进行专访。▲4月17日,备受关注的“中国网络暴力第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12月17、18日央视《法治在线》连续报道了名为《网络暴力第一案》并公布法庭一审判决。随即现代快报等报刊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后续发展:据原告代理人透露,虽然其现在仍没找到工作,但网民的骚扰电话等行为已经很少了。这表明,网友对死亡博客事件的关注度急剧降低转移,此事件告一段落。

小结:由博客引发“死亡博客”事件在博客和主流媒体的推动下,已经成为网上、网下共同的议题,完成其议程设置的功能。博客在此次事件中不仅是议题的发源地,也是发表看法的重要场所,是博客引发并延续了此次议题,并扮演了引导舆论的角色。由此说明,博客作为一个新的媒介,已经开始影响大众传媒的议题选择,成为议程设置的重要参与者和制造者,引发和影响着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的讨论。

三、博客的议程设置作用

(一)信息的及时性和海量存储增加了受众选择的主动权,削弱了传统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在克林顿拉链门事件、9.11事件、印度洋海啸以及在05伦敦地铁发爆炸案中,传统媒体无论是从主观因素还是客观条件上,都没能够做到“及时”的报道。而个人博客用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从各个侧面反映着事件的进展,展现着自身的巨大的传播力量。

在国内,不论是轰动一时的“木子美性爱博客”还是06年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许多记者开辟的“小丫跑两会”、“柴静两会观察”等两会博客专题以及08年五月四川大地震那些生动真实、饱含人情味的地震亲历者博文,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博客新闻充分利用其自身草根性、及时性优势,关注到了被传统媒介忽视的或是无法及时报道的议题,并且运用其传播优势使这些议题得到广泛的注意。由于博客新闻内容的具有的分散性,使得受众选择自己关心议题的范围大大增加,传统媒介对社会议题设置的控制能力被大大削弱。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博客弥补了传统传播方式的不足,也削弱和挑战了传统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

(二)博客的平民、自由性允许其突破主流媒介所受到的各种限制

传统媒体的报道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的活动。“把关”和新闻要素研究认为,营销和制约报道内容取舍选择的其中两个主要因素即:媒介的办刊宗旨和报道方针、传播人员的价值和倾向以及符合一定的社会文化规范的价值标准。处于以上考虑,传统媒媒介都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了细致的筛选。而博客所具的“草根”特性,给

予受众表达自己的权利,提高了受众参与的积极性,减弱了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规范,使普通受众拥有了个人话语权。

四、博客议程设置的局限性分析

(一)对传统媒体的依附性

尽管博客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活力,但是作为一种新生势力,其自身所存在的局限性仍然无法在短期内克服,博客对传统媒体的作用目前也只能表现在打破了传统媒体在“公众议程设置”方面的垄断地位上。从目前来看,博客新闻本身对于传统媒体仍然有很强的依附性。

1 需要传统媒体的助推

博客主要依靠个人的力量,其传播设备和传播效应都无法与传播媒体相抗衡。从目前来看,博客依然需要借助传统媒介和网络的转载扩大影响力。博客中形成的议题会随即通过链接和转摘的形式进入网站论坛,并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与报道。“这种传播带着主流文化和传统认同的推荐力量,将边缘化的博客迅速带入到主流文化的浪潮。”④

2 博客具有较强的情绪化,其发展亟须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与引导

博客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情绪发泄的场所。其平民化特征使得社会各阶层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公共领域里表达自己的意愿与诉求。加之博客传播的匿名性,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在网上发布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于是在博客中,无论是发布日志还是进行评论,言说者往往态度偏激,观点尖锐,言辞激烈,个人感情色彩浓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情绪化”倾向。

博客还处于蓬勃发展的初期阶段,目前在世界上还没有国家为博客新闻立法,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已经显露了众多问题。某些博主一方面主张自己的话语权、出版权等权利和自由;另一方面却故意去侵犯别人的隐私,给他人带来种种伤害。此外,言论自由的滥用,也导致了博客的虚假新闻泛滥。因此,新闻机构如何管理这一新兴传播形态,如何让平民博客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承担相应的责任,是其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议程设置的主导者:

虽然博客使来自个人的声音获得了一个广泛传播的渠道,与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等共同构建社会的话语方式。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博客的议程并非都出自网络的随机选择。

首先,博客网站平台的幕后编辑操控和设置了博客首页。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超过四成的读者通过博客首页进入阅读对象的博客,这就形成了博客首页编辑对于博客受众的议程设置。以腾讯网为例,当网民登陆QQ帐号后,腾讯网自动弹出包含了博客新闻的小页面以供大家及时浏览,里面出现的新闻条目必然都经过了腾讯网的编辑筛选。

其次,博客内部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议程设置功能,博客中的活跃者逐渐成为意见领袖,引导整个博客环境的议题走向,博客意见领袖关注的话题也会成为博客的焦点。

1 知情者博客

知情者就是对事件有一定了解或者参与了某次事件的人,这部分人是博客写作

者的最大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讲,几乎所有的博主都是知情作者,因为这些人都是与事件有关系的。也正是这种参与的广泛性和进入门槛低,成为众多议题的发源地。

2 名人博客

区别于“博客世界里沉默的大多数“的草根博客,名人博客是博客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其作者身份的特殊,成为人们大众媒体和受众关注的一个重点,很多议题都是由这里首先发起的。比如06年白烨和韩寒在博客上的“韩白之争”,引发了一场文坛关于80年后作家群的思考。此类博客的拥有很高的点击率,由于博客具有的链接、搜索、互动等功能,,这样就形成一个循环的网络,当传导到现实生活中的时候就变成一种舆论,其观点和建议得到博客阅读者的重视与采纳,进而成为一种社会议题。

结语

博客作为一种依附于网络媒体的新的传播形态, 从本文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博客中的议程设置功能在构建和争取公众话语权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应当看到博客议程设置的一系列局限性。

毋庸置疑,博客将会继续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它的发展也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与讨论。作为当代传媒人,应当在现状和问题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对策,充分挖掘新闻博客传播的潜力,完善“公众议程设置”机制, 从而更好的把握社会舆论, 形成健康的舆论环境,促使其走向更广泛的社会阶层。

注释:

①https://www.wendangku.net/doc/a08077067.html,/070612/124,1469,3051020,00.shtml 09年1月6日浏览

②周海英.“博客”的传播学分析[J]. 西社会科学, 2004(07)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④汤涛. 琴瑟合鸣曲更美——看博客新闻对传统媒介议程设置的挑战与补充作用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7月

参考文献:

[1]方兴东,王俊秀. 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3]汤涛. 琴瑟合鸣曲更美——看博客新闻对传统媒介议程设置的挑战与补充作用[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7(07)

[4] 周海英.“博客”的传播学分析[J]. 西社会科学, 2004(07)

[5] 顾孟青.博客的议程设置功能并未消解——以新浪博客为例[J]. 今传媒, 2007(06)

[6]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08077067.html,/070612/124,1469,3051020,00.shtml 09年1月6日浏览

[7] 王晓园. 博客时代的议题设置[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广告理论与案例分析1、传播学中议程设置理论脑白金议程设置的

广告理论与案例分析 1、传播学中“议程设置”理论:脑白金 议程设置的核心观点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信息传达活动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事物的印象和态度。十余年来,“脑白金”广告换汤不换药,虽然卡通老人版广告做了群舞篇、超市篇、孝敬篇、牛仔篇、草裙篇、踢踏舞篇等多个版本,但广告本质不变,并且广告语永远如一。准确的广告定位,单一的广告形式,再经媒体狂轰滥炸。人们“被迫”牢牢记住了这个令人生厌的脑白金产品。脑白金的销量也因此一路飙升,稳居保健品行业销售之首多年。 2、传播学中“意见领袖”理论:高露洁牙膏 在某个专业的领域很精通或者在周围人中享有一定声望的人,他们的言行会不自觉的令周围的人产生一种信赖感。“高露洁”广告中邀请口腔专家现场证明的方式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能够引起人们对口腔卫生的重视,同时,对高露洁牙膏进行了宣传。 3、传播学中的恐惧诉求在广告中的应用: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恐惧诉求也称“警钟效果”,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在交通安全公益广告中,经常可见未系安全带、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而造成严重后果的画面,通过刺激人们的恐惧心理来追求特定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注意,从而达到宣传交通安全的目的。 4、传播学中的累积性效应:飘柔洗发水系列广告 累积性效应是传播效果中的一种传播策略。是通过不断的积累,当达到一定的程度后生产价值享受回报的一个过程。飘柔洗发水采用了分段式的故事情节,将飘柔洗发水所宣传的产品诉求融合进广告主人公两相识、相知、相恋到最后终成眷属的过程中,且每个广告只有一个主题。通过长期对观众的视觉造成累积性冲击,最终达到其营销的策略。 5、受众心理学猎奇心理:香港某百货公司广告语 人们对于那些不熟悉的、罕见的、新奇的事物,具有一种新鲜感、名贵感。香港某家百货公司的广告标语:“鸡会不多!”充分吸引人们的注意。然而副标题写的是“鸡年将逝,鸡会当然不多,特别折扣,当然更不多……”。广告标语的新鲜独特,妙趣横生,利用谐音造成双关法,起到了很好的营销策略。 6、心理学皮格马利翁效应:麦当劳奥利奥麦旋风冰淇淋广告 皮格马利翁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亦称“期待效应”。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

议程设置理论分析

议程设置理论分析 论文摘要:议程设置理论是指媒介的一种能力,通过重复性新闻报道来提高某议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性,是对世界上发生的事件有选择的报道,表明某一问题若被大众媒介关注,那么该问题在公众心目中的位置就会升高。 关键字:议程设置,演化,发生原因,后果 一.议程设置的演化 1972年,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和肖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认为虽然大众传媒不能直接决定人们怎样思考,但可以像广大受众指明哪些问题是最重要的。从发展的观点看,“议程设置”最早可以追溯到1922年出版的李普曼·沃尔特《舆论》一书,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把“外在的世界”形成“我们脑中的图画”的作用。此后,朗·诺顿在1958年发表文章,对确定议程的功能进行直接论述:“报纸是所在地议事日程安排的最主要的提议者,它在决定大多数人将要谈论什么”以及“大多数人对问题的看法”和“想法”。1963年,科恩在《报纸与对外政策》一文中再次表明这一观点,“报业在告诉人们去想什么上往往难以奏效,但告诉人们该考虑什么什么却会惊人的成功”。虽然这时候还没有明确提出“议程设置”这一概念,但其观念已经形成。 二.议程设置为什么会发生? ⒈与导向需求的关系密不可分 当我们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新环境下时,也就是说处在一个认知真空中时,就会有一种不安的感觉。直到我们搜索并了解了这个新环境之后,这种感觉才会消失。回忆你刚刚进入大学的那一年,你可能进入一个全新的、陌生的校园,开始新的学习生涯。在这种情况下,新去的人会产生一种认识当前环境

的需求。大学会开设内容广泛的新生课程。出版商也不会错过挣钱的机会,他们会为游客提供指导类书籍,包含地图、饭店目录以及其他向导信息。这就是导向需求。 同样,在公民领域也有许多需要指导的情境。从概念上讲,个体导向需求可以通过两个次级概念来界定:关联性与不确定性。关联性(relevance)是导向需求的初始界定条件。在许多情境中,尤其是在公共事务领域中,我们大多数的人并没有心理方面的不适感,而且亦没有导向需求,因为我们觉得这些情境与我们个人之间没有关联。不管基于什么原因,只要个体认为某个话题具有关联性,那么,下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是话题的不确定性程度(level of uncertainty),不确定性程度是导向需求的第二个也是其后的界定条件,一般来说,个体已经获得了相关话题所有的欲知消息,他们的不确定程度更低。舆论在很长时间里都非常稳定的公共议题就属于这种情况。 ⒉与自己的亲身经验有关 大众媒介并非我们了解公共事务的唯一来源。个人经验也告诉我们许多议题,。这些个人经验包括与家庭成员、朋友及同事的谈话。当然,在不同的议题上,这种影响力的来源也不同。对于诸如通货膨胀这个经济议题来说,直接经验通常是主导来源,如果经济中出现了较大的通货膨胀,那么个人在日常购买行为中会发现这种情况。我们既不需要大众媒介提醒我们这个问题,也不需要大众媒介消除我们对其重要性的不确定性。相反,对于国家贸易赤字或者预算赤字等经济议题,新闻媒介可能是我们获得指导的唯一来源。除此之外,在许多其他公众议题上,尤其是外国事务方面,亲身经验及其受限,甚至根本不存在。用理论术语来说,一些议题是具体的(obtrusive),也就是说,它们不容商量的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进入我们的直接经验。其他议题是抽象的(unobtrusive),我们只在新闻

案列分析_孙志刚

案例分析: 1.孙志刚事件后的相关政策变迁说明了什么 孙志刚事件后的相关政策变迁说明了之前的政策在现今社会情况下是不适合的。 首先从政策主体的合法性来看,公众与社会团体也是公共政策的参与主体,但是《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制定之时,政府没有广泛的征集社会的民意,也没有采取应有的途径或程序,更没有开听证会,将广大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意见考虑在内。我相信,这些流乞人员还没有听说要制定一个办法来管制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连基本的知情权都没有。政策制定主体在广泛性与代表性上的缺失,决定了这项政策是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利益的剥夺,以合法的名义的剥夺; 接着是政策内容的合法性。影响公共政策内容合法性的主导性因素之一就是社会利益的正义分配,即利益分配要凸显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机会均等等价值。《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想要解决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治理中所出现的问题,直接受惠的就是拥有中国城市户口的城市居民。也就是说中国8亿左右只拥有农村户口的公民就被排斥在这个政策的受惠范围之外,甚至是处在这项政策的管制之下,更甚至有可能成为该政策的受害者。“孙志刚事件”不是唯一的惨剧,当一个弱势的公民无可奈何地在异乡成为一个很不尊严的流浪乞讨人员时,他或她得到的不是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基本的帮助,而是强制与遣送,这样的公共政策,其合法性在哪里呢如果说《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照顾了除流浪乞讨人员之外绝大部分中国公民的利益,那么它就可以忽视乃至剥夺那些少数流浪乞讨人员的利益吗这样的政策也不符合劣势者利益最大化原则。 最后从政策的长期适用来看。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也还源自于公共政策是否符合社会的长远发展需要,也就是政策的延续性。一个公共政策,是经过社会各方面的协商讨论,经过各种程序方法才建立起来的。如果只注重当前的利益而忽略未来的成本,即便是遵循多数人的同意也不意味着多数人的正确,更不意味着符合社会的长远利益,在更多的情况下往往是损害社会的长远利益。《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出台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旨在解决的当下中国城市化中出现的城市治安的问题。但是却没有妥当地考虑到人文关怀、社会和谐健康和国民精神文明。《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替代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转变。 所以,它说明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不适合我国社会情况,在当今的社会情况下合法性不足。而《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把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强制和遣送改为救助,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法的政策。 2.新闻媒介在这一政策变迁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孙志刚案”无疑是媒体监督与社会互动结合作用的结果。在这一事件中,媒体、法律工作者、公众、政府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正是这种“互动”终结了一部恶法,也使“孙志刚案”成为我国媒体监督与社会互动的经典案例。媒体的介入和参与无疑起着关键作用。孙志刚案最初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并引起世人关注,完全是基于媒体对这一案件新闻价值的判断。没有媒体独立的议程设置,就不会有孙志刚案的深远影响。《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的采写者陈峰描述自己的写作动机:“那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常去一个名叫‘西祠胡同’的BBS,这个大BBS里,有一个小的讨论区‘桃花坞’,里面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媒体的朋友。孙志刚死在广州的消息,最早就是被一位北京学传媒的研究生——一个非常善良的姑娘在这里公布的。她说一个同学的同学,莫名其妙地死在了广州,家人正在四处奔波想弄明白原因。不知道这则消息为什么没有别人追问,但是出于一个记者的习惯,我还是打电话与那位研究生联系。”(陈峰,2005)就这样,陈峰后来做出了那篇影响深远的深度报道《被

议程设置理论

议程设置理论 1.基本含义: 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2.理论背景: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其观点主要来自政治学,李普曼的《舆论》最早提出该思想,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议程设置(agenda setting)的基本思想最初来自于美国新闻工作者和社会评论家沃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922年,李普曼在其经典著作《舆论学》(Public Opinion)中提出了他的观点:“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这成为议程设置理论的雏形。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根据这种高度对应的相关关系,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媒介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后来也有一些研究对报纸,广播电视媒介等不同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的特点进行了探讨。议程设置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1968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两位研究人员马尔科姆·麦肯姆斯(Maxwell Mocombs)和唐纳德·肖(Donald Shaw)对李普曼的思想进行了实证性研究,他们对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了论文——

议程设置理论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议程设置理论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议程设置的源头和概念 议程设置的思想可以追朔到李普曼发表于1922年的经典著作《公众意见》中的著名思想:“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李普曼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创造了我们关于世界的图像,由新闻界提供的图像常常是不完整的和扭曲的。 1968年,麦库姆斯和肖以当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为背景展开调查,以夏普希尔地区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00个还未明确投票意向的选民以及影响这一地区的几个主要的媒介,探究媒介报道与选民议题的相关性。1972年他们根据这次研究成果发表了《大众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并且首次提出了“议程设置”这个概念。文章指出,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信息,同样作为大事反映在选民的认知中,媒介给予的强调越多,选民的重视程度也越高,传媒的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赋予各种议题不同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大事及其重要性的感知。 二、议程设置的研究领域 自议程设置理论自问世以来,就成为一个被全世界的新闻传播学者关注的研究领域,得到许多项目的验证,并逐渐超出了它的原始领域——议题显著度从媒介议程到公众议程的转移,涵盖了五个理论研究领域:即:议程设置的基本效果、属性议程设置、议程设置效果的心理学、媒介议程的来源和议程设置效果的后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媒体的崛起,碎片化的媒介环境和竞争性媒介议程,使得议程设置理论的提出者麦库姆斯都在质疑这个理论的效果是否会与几十年前基本相同还是会最终消失。 2014年,在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传播与信息科学学院举办的讲座上,三位理论提出者麦库姆斯、肖以及Weaver 认为议程设置理论的未来依然光明,并且确认将议程设置理论由原先的五大领域、两个层面扩展为七大领域和四个层面。 (一)议程设置的基本效果(议程设置的第一层) 从议题的显著性、政治人物和其他注意力客体方面研究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的影响。从麦库姆斯和肖的研究开始,在关键公共问题和政治传播的其他方面上,新闻传播学者的很多研究都采用对比分析媒介焦点和公众焦点。分析发现,媒介关注越强烈,报道越多,公众关注得越多,讨论得越多,媒介焦点和公众焦点呈正相关。麦克姆斯和肖在研究中发现,在媒介和公众的议程中,媒介的优先议题也是公众的优先议题,报纸标题的大小,篇幅的长短,电视新闻的位置和时长,很容易成为受众挑选议题的线索。 (二)属性议程设置(议程设置的第二层) 属性议程设置关注议题特定属性及其影响公众舆论的过程,其焦点是在于属性显要性如何由媒介议程向公众议程转移。传统的议程设置效果研究没有超越认知范畴,关注人们想什么而忽视人们怎么想。属性议程设置研究可以超越认知范畴,涵盖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关注人们怎么想,研究进入到关注人的态度层面。

议程设置理论的观点

议程设置理论的观点 1)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 2)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3)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 4)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 [编辑] 议程设置理论的评价 意义: 1)"议程设置"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 2)这个理论中所包含的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 3)"议程设置"理论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4)它为人们认识传播与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局限: 1)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2)尽管"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是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编辑]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

“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探讨的无疑是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那么,与历来的效果研究相比,它有什么特点? 第一,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这些层面同时也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第二,“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第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编辑] 议程设置理论的应用 1)建立共识,实现对话:通过议程设置,媒介可以使意见相左的团体就某些议题达成某种一致,从而实现不同团体的对话。 2)提高责任,引导舆论:记者对新闻事件的评判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关注与该事件相关的议题,故记者的责任心就很重要。 3)构造事件,吸引眼球:公关人员要想捕捉公众的注意力,就应该以恰当的方式来构造相应的媒介事件。 [编辑] 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研究 “议程设置功能”是在李普曼的“拟态环境”以及拉斯韦尔关于大众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说。这个假说提出后,引起了传播学界的广泛注目,许多学者纷纷对它进行探讨和验证。较有体系的研究有美国学者D.H.韦伯在1976年的调查,日本学者竹下俊郎在1982年和1986年进行的调查等等。 1.“ 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学者们主要从三个角度来考察大众传播“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第一个角度称作“认知模式”,第二个角度是“显著性模式”,第三个角度是“优先顺序模式”,一般认为,大众传播主要是通过这三种机制来设置议程的。从“感知”到“重视”再到为一系列议题按其重要程度排出“优先顺序”,这是一个影响和效果依次累积的过程,越往后效果越大,影响也越深刻。(揭示的是长期效果)

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 新闻系王欢 1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具体出现在美国传播学家M.E. 麦库姆斯和 D.L. 肖1972 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这篇论文是他们在1968 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就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随做的一项调查研 究的总结。其基本思想是:“在特定的一系列问题或论题中,哪些得到媒介更多注意的问题 或论题,在一段时间内将日益为人们所熟悉,它们的重要性也将日益为人们感知,而那些得到较少注意的问题或论题则相应地下降。”而且,“收到某议程影响的受众成员会按照该媒介 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调整自己对问题重要性的看法。 麦库姆斯和肖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 和,存在着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由此,他们提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 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 的机构,也就是说,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射,而是一种有目的的 取舍选择活动。传播媒介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传播目的和传播需求,从现实环境中筛选出一 部分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并赋予一定的结构秩序,然后以“报道事实”的方式提供给受众。 在现代社会里,传播媒介是大众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这种对环境的再构成不管是对现 实环境的客观反映还是歪曲的反映,都会影响到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判断。 议程设置的一共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舆论诱导”,在国内新闻学界一般被称为“新闻导向”,二者本质完全相同,都是利于大众媒介议程设置功能来向大众有意识、有目的地宣传 特定的思想、观念等,从而使整个社会接受或反对某种现象或思想观点,说白了就是通过操 作传播工具操纵人们思想。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它从考察大众传播效果的角度入手,揭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强大影响,有力地驳斥了“子弹轮”、“有限轮”等大众传播效果观点,而且 还把大众传播背后的控制问题摆在了人们眼前,是人们认识到占据大众传播资源是多么重 要,将对这个社会统治、控制产生多么大的影响。最明显、最通俗的一个例子就是明星炒作。 为什么很多明星为了出现在在报纸、电视上而不停地炒作,甚至炒作一些恶俗新闻?因为他 们想通过大众媒介出现在受众面前,使受众关注他们,从而保持自己的曝光率和关注度,这是典型的利用议程设置功能的例子。 议程设置功能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翻开一张报纸,你只会看见主编想让你看见的东西,如果主编不想让你看见,就是火星人攻占了地球你也不知道。特别是在中国现如今的新 闻审查制度之下,更是如此。举个例子,很多时候,关于某个地方的负面新闻,本地的人往 往是最后才知道的。例如前一段时间发生在长春的强迁致死案,是先由外地的媒体报道之后, 长春人才知道。这是因为长春的“把关人”筛选掉了这一信息,我们只能看见他们允许我们 看见的。议程设置功能在新闻宣传上所起到的作用是在是非常强大的,同时,它也妨碍了新闻自由,剥夺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知晓权,也阻碍了民主制度的发展。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也有不足之处。它过于夸大了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我们必须认识到,不能吧议程设置功能的效果绝对化,特别是在现如今这个信息发展迅猛、媒介多样化的时代,大众传播媒介不止局限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传播已经在逐渐取代传统的传播方式,而网络传播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难于控制、自由性强,把关人很难全面把关,及时阻截一切应该阻截的信息。比如很多“把关人”不想被大众知道的负面信息都是由微博上传出来的,

大众传媒分析案例

大众传媒分析案例 “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 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弱。 “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 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该概念强调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社会化和人格形成过程的影响。 “代群研究”:代群研究又成为同期群研究,指的是针对某一特定人群在不同时间点所发生的变化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揭示这些特定人群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信度”:在测量过程中,信度指的是采用同样的手段对同一对象进行重复测量时,产生相同结果的程度,它意味着测量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效度”:在具体研究中,效度指的是一个经验测量是否反映了被测量概念的真实含义,即研究者是否得到了想要的测量结果。 “议程设置功能”:议程设置功能认为大众传媒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沉默的螺旋”: “培养理论”:也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传播学者格伯纳等人开始进行一系列有关电视暴力内容的研究,对电视暴力进行内容分析以外,还测量电视对受众态度的影响,最终创建了“培养理论”。 “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也指社会现有已成熟普及的信息载体,如短信SMS服务。 “施拉姆”: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大学传播学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传播学

议程设置理论

议程设置理论 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之一,是用来说明媒介有意无意的建构公共讨论与关注的话题的一种理论。 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在1972年发表的《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中首次提出“议程设置”的概念。他们对1968年总统竞选期间的议程设置进行了研究。肯定了议程设置假说。研究的结果表明:在特定时间和地点,选民们(受众)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恰是这一时期该地区主要新闻媒介所突出报道的问题。议程设置基于两个观点:(1)各种媒介是报道新闻必不可少的把关人;(2)人们需要由把关人帮助决定那些超出他们有限感受的哪些事件和问题是值得他们关注的。 1.起源和发展:李普曼、科恩等早期思想家对媒介议程设置功能的阐述:李普曼在他的《舆论学》中最早提出了“头脑图像和身外世界”的观点(指出,在某种意义上,大众媒介把”外在的世界”变成了”我们头脑中的图画”)区分了媒介现实、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并阐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伯纳德.科恩认为:“在多数情况下,报纸在告诉人们如何思考上可能不太成功,但在告诉人们应该考虑什么时,却是惊人的成功。”麦库姆斯和肖先后进行了查普尔希尔研究和夏洛特研究,并于1972年最早提出议程设置理论。 2.议程设置就是通过反复报道强化某一主题对受众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大众传媒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议论的顺序。即新闻媒介提供给受众的是他们的议程。 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程而改变对某事重要性的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媒介议程与公众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并不是简单的完全吻合,而与接触媒介的频率有关,经常接触大众媒介的人的个人议程与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高程度的一致性。媒介不仅为受众提供议程,还为受众对复杂的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 议程设置理论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意义:(1)议程设置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媒介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2)理论中的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 (3)对于我们详细的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4)为人们认识传播与社会提供了一个新角度;(5)它只强调了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没有涉及到“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并且至今未透彻理解议程设置是如何起作用的;(6)尽管“议程设置”的功能比较强大,但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3.现实意义:能够帮助人们积极承担“环境守望者”的角色;对引导正确的舆论,提高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抵御不良信息,保护民族文化;促进社会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形成;对实际的新闻传播工作有积极意义。 4、应用和举例: ⑴建立共识、实现对话:通过议程设置,使意见相左的集团就某一议题达成 一致,实现不同团体的对话。

议程设置研究历程

议程设置理论概述 理论来源上,议程设置的基本思想来自美国的政论家李普曼(Lippman,1922)。他在《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一书中说:“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 此后我们才进一步认识到,无论是媒介现实还是人们头脑中的主观现实都有别于客观现实。 与议程设置论研究最有直接关系的是科恩(Cohen,1963)在《新闻与 外交政策》一书中所提出的观点。科恩有一句名言:“在多数时间,报纸或评论不能让读者怎样想,但在让读者想什么上却是惊人的成功。”这是议程设置理论的最直接来源。 1968年,美国传播学者马克斯韦尔·麦考姆斯(Maxwell McCombs)和唐纳德·肖(Donald Shaw)等人在一项对美国总统选举期间传媒报道对选民所产生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媒介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能影响受众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认知。

1972年,麦考姆斯等人在《舆论季刊》(Public Opinion Quarterly)上发表了研究报告《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将媒介的这种传播效果命名为“议程设置”。“议程设置”遂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经典性理论学说。 《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 研究分两部分,一部分对新闻媒介(五家报纸、二家新闻杂志、二家电视台的晚间新闻)进行内容分析,把所报道的包括选举在内的社会问题分为三大类,看哪一类比例最高。 另一部分是问卷调查法,研究人员随机抽样询问了当地未决定投票意向的选民,要求他们根据其所见所闻列出国内目前最主要的几个问题,调查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主题。受访者的反馈被划分为15个主题3大类,其中涵盖了主要社会问题和其他选举新闻。 最后,把内容分析与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比,发现媒介议题与选民议题非常一致,其相关系数在0.96以上。 但是,以上的研究有缺憾。 最重要的是,这一研究无法辨别因果方向,即虽然证实了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相关,但不能确定是谁影响谁。

议程设置理论

议程设置理论 ?1议程设置理论概述 ?2议程设置理论的观点 ?3议程设置理论的评价 ?4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特点 ?5议程设置理论的应用 ?6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研究 概述 “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这篇论文是他们在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就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所作的一项调查研究的总结。 1968年,麦克姆斯和肖对总统大选进行了调查,看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有多大的影响。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其观点主要来自政治学,李普曼的《舆论》最早提出该思想,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观点 1)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 2)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3)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 4)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 评价 意义: 1)"议程设置"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 2)这个理论中所包含的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 3)"议程设置"理论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4)它为人们认识传播与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局限: 1)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2)尽管"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是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特点 “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探讨的无疑是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问题,那么,与历来的效果研究相比,它有什么特点? 第一,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这些层面同时也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第二,“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2020新闻传播专题——议程设置理论及其在网络时代的发展变迁

议程设置理论及其网络时代发展变迁1968年,麦克姆斯和肖对总统大选进行了调查,看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有多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众媒介确实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选民们讨论和关心的主要问题,恰是这一时期该地区主要新闻媒介所突出报道的问题。1972年,麦库姆斯(Maxwell M c Combs)和肖(Donald L.Shaw)在《舆论季刊》上发表了题为《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的论文,这是有关议程设置理论假设的第一项系统研究成果。 议程设置理论主要观点: (1)大众传播不能决定受众怎样想,但是可以通过安排议题和提供的信息,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 (2)大众传播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3)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 网络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变迁 网络媒体由于匿名、互动、无中心等特性,人们可以完全自由地获取和发布信息,内容分散多元的议程看似是参与者随心所欲的结果,事实上却不然。人是社会的动物,必然受到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制约,而网络议程必然与公众议程有关。

网络的“把关人”作用相较传统媒介环境中要宽松很多,来自受众的信息能及时地在网上公布并激发讨论,也可以发表相关或不相关信息,以此影响其他网民的理解与判断。网络媒体总是根据网络公众感兴趣的标准来选择新闻,并且及时跟进网络热点,以此来提高点击率。所以说网络媒体议程更多的是公众议程的反映。 传统媒介的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平高、关心政治程度高以及从事较高社会职业的人影响较小。而在网络议程设置中,进行自我议程设置的往往就是这些高端人群,许多无法在传统媒介表达的事件和观点都因为网络的匿名性而得以在网络平台上表达,于是就出现公众自我议程设置影响媒体议程设置的现象。 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也越来越多地从网络议程中找热点新闻,但还是有所选择地报道。所以在媒介审批制度甚严的传统媒体中,虽然越来越受到网络议程的影响,但是所占比例不大。因为传统媒介有巨大影响力和比网络高的公信力,当传统媒体一旦开始报道,那么证明该网络议程已经或即将成为全民议程,而不仅仅是网络议程而已。网络议程设置的未来及反思。 网络议程设置的特色: (1)议题的软化 传统传播活动中,大众媒介发挥着强大的把关作用。大众传媒的专业性促使其在“把关”过程中更倾向于从其自身价值观、阶级立场出发来选择相符的议题,这类议题大多数为时政类、民生类、政党类宣传性新闻等“硬新闻”。而进入网络传播时代,网民畅所欲言,使得网络议题更为私人化、私密化,由此凸显出网络议题的逐渐软化趋势。 (2)议题演变的发散性 传统议程设置的主体是大众传媒。在强大的话语权控制下,即使有不一样的声音,也会因为“沉默的螺旋”效应而变得越发“小声”,议题发展趋向统一。然而,网民的隐匿性和广泛性,致使网络传播变得虚拟、随意。而在网络中网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常常导致网上话题从A话题开始,到B话题结束。

议程设置 笔记

议程设置 1、background: 2、Who: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 3、When:1972年,论文《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 4、What:大众传媒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5、特点: ①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认知层面上的效果。由于传播效果是一个循序发生和深化的过程,认知阶段的效果并不排除对态度和行为产生联动作用的可能性。 ②“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着眼于传播媒介日常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提出大众传播对于公众的环境认知具有强大的影响,修正了有限效果论。 ③“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作业”的机构。 ④形象说明了大众媒体、公众意见和政治过程之间的关系。议程设置过程是事件推动者们为了获得媒介工作者、公众和政治精英不断进行的竞争。 6、前期研究(1968年教堂山研究)的缺陷: ①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的高度相关,也可能是二者同时受到第三个变量的影响 ②李普曼的理论讨论了现实、拟态环境和公众认知之间的关系,但1968年的研究只讨论了后两者的关系,社会现实很可能成为第三个变量——媒体全面反映了现实,公众准确感知现实,也可能导致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高度相关 7、《夏洛特观察者报》和公众议程调查:1972年,在新一轮总统竞选宣传中,麦库姆斯和肖等人在美国夏洛特市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一项对两个时间点的纵贯研究和、证明了媒体议程和公众议程之间的因果关系。 6月报纸议程VS 10月选民议程 6月选民议程VS 10月报纸议程 结果显示:6月的报纸议程与10月的选民议程之间的相关性更大。这就证明,是媒体议程设置了公众议程。 8、冯克豪瑟的越战媒体议程研究:1973年,冯克豪瑟发表了对20世纪60年代10年间三个美国主要新闻周刊的越战议程与公众对越战关注度的研究。他以美国在越南的派兵人数作为现实世界指标,研究了媒体议程、公众议程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结果显示: ①1966年,新闻媒体对于越战的报道达到顶峰,实际上美国派兵人数在1968年才达到顶峰,而此时这些新闻周刊对越战的报道数量却大幅下降,这说明媒体议程并没有如实地反映越南战争的惨烈程度。 ②1966年公众对越战的重视程度随着媒体报道的增多而上升,说明媒体设置了公众议程,现实并不是影响公众注意力的必要条件。 ③1967年至1968年新闻媒体对越战的报道数量下降,但公众对越战的重视程度反而随着派兵人数增加而上升,说明现实对于公众也不是毫无影响,公众

案列分析_孙志刚

1.孙志刚事件后的相关政策变迁说明了什么? 孙志刚事件后的相关政策变迁说明了之前的政策在现今社会情况下是不适合的。 首先从政策主体的合法性来看,公众与社会团体也是公共政策的参与主体,但是《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制定之时,政府没有广泛的征集社会的民意,也没有采取应有的途径或程序,更没有开听证会,将广大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意见考虑在内。我相信,这些流乞人员还没有听说要制定一个办法来管制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连基本的知情权都没有。政策制定主体在广泛性与代表性上的缺失,决定了这项政策是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利益的剥夺,以合法的名义的剥夺; 接着是政策内容的合法性。影响公共政策内容合法性的主导性因素之一就是社会利益的正义分配,即利益分配要凸显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机会均等等价值。《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想要解决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治理中所出现的问题,直接受惠的就是拥有中国城市户口的城市居民。也就是说中国8亿左右只拥有农村户口的公民就被排斥在这个政策的受惠范围之外,甚至是处在这项政策的管制之下,更甚至有可能成为该政策的受害者。“孙志刚事件”不是唯一的惨剧,当一个弱势的公民无可奈何地在异乡成为一个很不尊严的流浪乞讨人员时,他或她得到的不是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基本的帮助,而是强制与遣送,这样的公共政策,其合法性在哪里呢?如果说《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照顾了除流浪乞讨人员之外绝大部分中国公民的利益,那么它就可以忽视乃至剥夺那些少数流浪乞讨人员的利益吗?这样的政策也不符合劣势者利益最大化原则。 最后从政策的长期适用来看。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也还源自于公共政策是否符合社会的长远发展需要,也就是政策的延续性。一个公共政策,是经过社会各方面的协商讨论,经过各种程序方法才建立起来的。如果只注重当前的利益而忽略未来的成本,即便是遵循多数人的同意也不意味着多数人的正确,更不意味着符合社会的长远利益,在更多的情况下往往是损害社会的长远利益。《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出台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旨在解决的当下中国城市化中出现的城市治安的问题。但是却没有妥当地考虑到人文关怀、社会和谐健康和国民精神文明。《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替代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转变。 所以,它说明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不适合我国社会情况,在当今的社会情况下合法性不足。而《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把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强制和遣送改为救助,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法的政策。 2.新闻媒介在这一政策变迁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孙志刚案”无疑是媒体监督与社会互动结合作用的结果。在这一事件中,媒体、法律工作者、公众、政府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正是这种“互动”终结了一部恶法,也使“孙志刚案”成为我国媒体监督与社会互动的经典案例。媒体的介入和参与无疑起着关键作用。孙志刚案最初得以呈现在世人面前并引起世人关注,完全是基于媒体对这一案件新闻价值的判断。没有媒体独立的议程设置,就不会有孙志刚案的深远影响。《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的采写者陈峰描述自己的写作动机:“那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常去一个名叫‘西祠胡同’的BBS,这个大BBS里,有一个小的讨论区‘桃花坞’,里面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媒体的朋友。孙志刚死在广州的消息,最早就是被一位北京学传媒的研究生——一个非常善良的姑娘在这里公布的。她说一个同学的同学,莫名其妙地死在了广州,家人正在四处奔波想弄明白原因。不知道这则消息为什么没有别人追问,但是出于一个记者的习惯,我还是打电话与那位研究生联系。”(陈峰,2005)就这样,陈峰后来做出了那篇影响深远的深度报道《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这篇深度报道堪称当代新闻史上的经典。回顾孙志刚案,可以说,如

主流媒体引领社会舆论的经典案例

光明日报/2011年/4月/15日/第014版 读者之窗 主流媒体引领社会舆论的经典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唐绪军 光明日报关于河北农大一群毕业生,15年来持之以恒资助病逝同学的双亲,以及被资助的李维贺老人诚信为本,含辛茹苦偿还债务的系列报道,读后令人动容,引人深思,激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从专业角度来看,我以为,这组系列报道是新闻媒体践行“三贴近”原则的成功之作,是主流媒体引领社会舆论的经典案例,同时也是传统报纸在多媒体时代彰显自身价值的一次有益尝试。值得认真总结,发扬光大。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一贯强调报刊与人民群众生活的紧密联系。马克思曾说过,报刊“它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它把它在希望与忧患之中从生活那里倾听来的东西,公开地报道出来”,报刊“应该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可是,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记者不再深入基层了,满足于听汇报、打电话,报刊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距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的提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申和强调。 从4月1日第一篇报道的署名来看(2位通讯员、1位记者),显然它来自于当地基层第一线,其后续报道更是记者们现场跟踪采访的结果。来自于生活的报道,必然具有了影响生活的力量。老报人范敬宜曾说过:“作为记者,要抓住重大主题,牵动千万人的心,必须和实际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因为“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 伴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接收和制造的信息量也就成倍增长。在如此巨量的信息海洋里,主流媒体存在的价值就在于要披沙捡金,去伪存真,抑制噪音弘扬主旋律,引领时代的风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人们的个人利益诉求获得了极大的释放,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在感叹着真情的失落,感叹着诚信的式微。光明日报的这组系列报道恰恰用一个温情的故事触动了人们情感中最柔软的地方,因而具有了道义的力量。这组报道再一次告诉我们,伟大起于平凡,崇高源自寻常。主流新闻媒体要做的就是发掘平凡中的伟大,传播生活中的崇高。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发挥引领社会舆论的作用。 光明日报的这组系列报道,彰显了报纸在多媒体时代的存在价值。毋庸讳言,随着电子邮件、博客、微博、社交网站和手机短信的广泛使用,传统报纸在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和广泛性上相形见绌,其生存价值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光明日报的这组系列报道的推出,以及所引发的广泛的社会反响,证明了即便在多媒体时代,报纸仍然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 报纸的这种价值体现在其报道的客观、真实和公正、深刻,体现在其寓意抽象于具体的叙事手法上,体现在其对社会舆论的议程设置上。配合着这组系列报道,光明日报先后推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约定背后的精神坚守与价值力量》、《唱响和谐社会主旋律》等评论员文章和社论,并及时反应了社会各界对这一系列报道的反馈意见,形成了一股巨大的表彰兼爱赞扬诚信的舆论热潮。如果没有光明日报的集中报道和强力评论,以及其他媒体的迅速跟进,很难想象这件普普通通的寻常事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报纸在现代社会展示出的整合思想、引领舆论的巨大功能,由此可见一斑。 第1页共1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