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政策含义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政策含义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收稿日期:2005-04-08; 修订日期:2005-04-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我国区域城镇化管理的系统研究”

(70433002) 作者简介:谢燮(1971-),男,博士,讲师,从事新经济地理学与区域复杂空间格局演化规律研究。3通讯作者E -mail :ykz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a8104416.html,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政策含义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谢 燮,杨开忠3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新经济地理学自1990年诞生至今获得了长足进展,然而对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实证研究以及相关的政策分析还很少,已有的研究主要针对特定的经济背景和经济结构。该文探讨一般意义上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所体现的政策含义,包含政策的区域附带效应、门槛效应、地区滞后效应、非线性效应、选择效应和协作效应。这些效应对我国的一些区域政策给以启示。在“西部大开发”方面,政策介入的地区滞后效应可能会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效果降低;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看,地区间交易条件的改善并非单一的效果,交易条件改善对落后地区可能不利;从区域壁垒的角度看,欠发达地区建立的区域壁垒有其理性成分;“预期实现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为“地方营销”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在劳动力流动方面,户籍制度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可能产生政策的区域附带效应,从而导致区域差异在一定程度上的强化。最后给出政策含义的未来研究方向。关键词: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学;区域政策;中国

中图分类号:F11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04(2005)03-0060-05

0 引言

新经济地理学从起初通过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所

引致的核心—边缘模型[1],到后来通过产业上下游联系驱动的国际专业化模型[2],以及近几年不少文献关注内生增长理论与地理集聚的内在结合,其所关注的地理集聚现象更为多样化,采用的模型手段也更为丰富,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逐渐趋于合理化。然而,对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实证研究以及相关的政策分析还很少[3],主要原因在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根本特征———多重均衡所隐含的不确定性为实证研究带来困难。目前已有的模型关注的主题集中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所体现的“本地市场效应”以及“工资的空间结构”等问题[4],还缺少关于政策分析方面的研究。虽然部分研究隐含的内容能够给政策制定与介入以启示,但很难通过将政策决策者和政策工具融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来考察政策的区域效应、贸易效应等。由于建模的复杂性,现有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很少能够得到分析解,给福利分析乃至政策分析带来困难。少数研究已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如埃里佐多等[5]针对墨西哥经济发展历程而建立的模型具有很明显的政策含义。该模型揭示了当制造业试图服务于本地较小市场时,产业间较强的前后向联系直接导致巨大首位城市的产生。随着经济开放度的不断扩大,这种联系变得越来越弱,巨大的

首位城市也随之变得萧条。换言之,巨大的第三世界首位城市的产生是进口替代政策的副产品,并随着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而萎缩。与政策含义相关的另一尝试是博德文等[6]关于区域一体化与税率协调的文章。在欧盟一体化过程中,有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著名的“奔向底层(race to the b ottom )”说法,即经济一体化迫使各国将税率统一在最低的水平。如果某国的税率高于平均税率,则其可能留不住可移动生产要素,进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然而该模型显示,由于存在集聚经济,上述论断可能不会真的发生。胡大鹏[7]以中国的区域差异为背景,考察了中国的户籍制度对区域差异的影响,其模型是建立在低技术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政策限制的基础上。政府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是导致沿海与内地劳动力工资差异的原因。谢燮[8]深化了胡大鹏的模型,将区域间高技术劳动力不完全流动纳入“空间理性”的框架,同时考察了户籍制度对区域差异的影响。

上述模型仅针对特定的经济背景和经济结构,要给出一个一般的框架或者将诸多政策变量融入模型一一考察,所要做的工作量巨大。一般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缺乏政策决策者。即使政策决策者和政策工具都包含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多重均衡的存在也要求对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政策含义谨慎对待[4]。另一方面,如果确实了解不同均衡的福利效应且政策决策者知道如何达到某一个均衡,多重均

第21卷 第3期2005年5月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G eography and G eo -In formation Science

V ol.21 N o.3

May 2005

衡的存在使政策决策者面对一个其不喜欢的均衡时,可以通过政策手段选择另一个更好的均衡。因此,多重均衡的存在为政策介入提供了合理的理论基础。总之,目前新经济地理学仅作为政策分析的背景材料[3]。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集聚与分散的基本特征来探讨新经济地理学的政策含义。关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政策含义,奥塔瓦诺[9]通过总结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特征,给出相应的政策含义;博德文等[9]全面总结了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集聚机制模型的福利分析来考察政策作用的效果,并从贸易政策、税收政策和区域政策方面加以分析;马丁[10]和蒲格[11]通过对欧盟区域政策的研究提供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应用。本文以奥塔瓦诺[12]和博德文[9]的思想为基础,并将重点放在其对中国区域政策的启示上。

1 新经济地理学的政策含义

区域政策实施的目标是改变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进而改变福利的空间分布,以达到政策决策者的愿望。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是考察在不同经济结构和交易背景下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而经济活动的最终空间分布取决于经济内在的集聚与分散力量的交互作用。因此,集聚与分散条件很自然就可以与政策分析相联系。总的来讲,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累积循环过程的内在机制是市场扩张效应与市场拥挤效应的相互作用。对生产厂商而言,其区位选择面临接近市场以节约运输成本还是集中生产以获得规模经济的两难抉择。斯各特梅尔等[13]将此称为“空间经济学的古传秘笈”。因此,政策的实施如果直接或间接导致上述力量的此消彼长,则必然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

111 政策的区域附带效应

区域附带效应是指各种非区域的政策可能具有区域政策的功能,因为其可能影响市场扩张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的力量对比。例如,地区间贸易保护主义的实施缩减了贸易自由度。根据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这一政策将导致市场拥挤效应和市场扩张效应的加强,但市场拥挤效应更强,当贸易成本趋于零时,最终使经济活动在空间上更为均衡地分布。这就是贸易政策所导致的区域附带效应。

112 门槛效应

门槛效应是指政策的强度需要达到某个门槛值,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图1反映的是贸易自由度与经济集聚的关系,图中实线是均衡的结果。

如果经济起始于均衡点E1,该处贸易自由度为

能起作用且作用的结果才可能是突发性的。

图1 劳动力份额与贸易自由度的关系[9] Fig11 The relationship betw een sh are of labor and trade freeness 113 地区滞后效应

当经济的门槛值有多个时,情况将变得更为复杂。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存在两个特殊点:持续点

114 非线性效应

政策介入的非线性是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另一

1

6

第3期 谢 燮等: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政策含义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启示。同样的政策介入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具有不同

的效应,如北方政府希望增加税收。政府税收等于税率乘以税基,提高税率可能导致税基的损失(劳动力迁移出本区域)。经济起始于均衡点E (图2),如果北方税率提高Δt ,则打破了稳定的对称均衡,可移动要素从北方向南方迁移,直至北方可移动要素的真实收入ω减去税等于南方要素的真实收入ω3。图2中均衡点从点E 移动到点A ,表明北方失去了部分可移动要素,失去的量为1/2-n ′。税率导致的税收增加量可能大于因劳动力迁移导致的税收减少量,所以北方总税收将上升。假设现在北方政府将税率再增加Δt ,这时新的均衡点移动到点B ,劳动力损失加

大(即n ′-n ″

),其导致的税收减少超过了税率增长导致的税收增加,所以北方总税收下降了。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同样的政策介入却产生了不同的政策结果,体现了政策介入的非线性效应。

图2 政策介入的非线性[9]

Fig 12 The non -linear effect of policy ch ange

115 选择效应

新经济地理学另一重要特征是参数值某一区间

多重均衡的存在。如图1中在

完成的过程:由厂商的理性选择来决定定位在其它厂商也会定位的地方。这样,即使在其他环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预期的冲击对经济发展的路径仍具有足够大的效应。自我完成的预期为政策介入的选择效应提供了新的视角。特别是公共部门可以通过调整厂商的预期来调整经济的路径,即使在没有任何政策实施的情况下也可能产生效果。其政策含义是,某区域吸引投资的方法可以采用对某种优惠政策的宣传,这足以使厂商集聚于此。这样,一个地区的自我宣传与营销同样会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区域营销”战略在这里找到了理论基础。

2 对中国区域政策的启示

211 “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效果

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相应的优惠政策促使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成为我国沿海与内地区域差异扩大的重要原因。近些年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则是为了平抑这种区域差异的进一步扩大。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政策含义,政策介入的地区滞后效应可能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效果降低。因为在沿海地区形成自我强化的优势后,只有更为强劲的政策介入才可能消除现实的差异以及由沿海地区增长的内生优势。然而,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以及生态保护上。诸多因素决定了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强

度不会太大,这也意味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效果不会很明显。212 基础设施

通常认为,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建立高速畅通的交通体系有助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以改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以及加强西部与东部地区联系为起点和重点的。高速公路、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西部地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的保障。然而新经济地理学给我们的启示是,这种相互间交易条件的改善可能并非单一的效果。从短期来看,可能并不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因为交易条件的改善相当于扩大了发达地区的产品市场,并同时使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型生产要素和劳动力更易流动到发达地区。从这个角度来讲,交易条件的改善更有利于发达地区极化效应的进一步强化。从长期来看,交易条件的改善可能对欠发达地区有利,但只有具备一定条件时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日本都市圈发展的历程可以作为例证。在日本“新干线”未建立以前,东京

页26第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第21卷

与大阪基本处于同等的地位;“新干线”建成后,经济向东京集聚的趋势进一步加强,而大阪的地位逐渐衰落。对大阪而言,交通一体化不但没有促进其发展,反而对其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过程究竟会导致集聚还是分散并非单一的过程,它所依赖的参数包括市场拥挤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的相对大小、运输成本大小以及生产要素的可流动性等。

213 区域壁垒

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虽然这些年各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使这一现象得到改观,但密布高速公路上的收费站以及高昂的过桥费使高速公路的真正效果降低。与此同时,地方分权使得各省区成为真正的利益主体,而市场经济的不健全导致各省区有通过非市场手段获得利益的动机,这样就形成了省区之间事实上的市场分割和区域壁垒。根据法国经济学家庞赛特[15]的研究结果,中国省际贸易障碍的等价关税在1987年、1992年和1997年分别为37%、41%和51%。20世纪90年代中国省际贸易往来的等价关税约为40%,与同期欧盟国家的水平相当。由此可见,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的状况相当严重,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在当今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我国这种市场分割何以存在并愈演愈烈呢?对欠发达地区来说,区域壁垒的建立具有其理性的成分。贸易壁垒可以保护弱小产业,暂时的壁垒可以保证一个区域弱小产业的增长,使本地弱小产业的发展获得充足的时间和发展环境,从而使该产业建立起基于自我发展的竞争优势。而这种竞争优势一旦建立,则可以取消贸易壁垒以扩大本地产品的市场空间。因此,贸易政策可能具有多样化及阶段性特征,不同产业在不同时间都对应着相应的开放或封闭状态,而不是要么自由贸易、要么闭关自守的单一状态。新经济地理学的政策含义重新诠释了战略性贸易政策。

214 地方营销

近些年我国许多城市管理者开始关注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的塑造,“地方营销”理念渐入人心,相应的实践活动也已在我国多个城市展开。新经济地理学的“预期实现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为“地方营销”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地方的政策介入方式可以通过改变经济主体的未来预期来改变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这样,地方的对外宣传以及对外来者的优惠和补贴都可能吸引生产要素的流入,并最终促进该地区的发展。而一旦建立起这种初始的优势,自我强化的正反馈过程将导致该地区成为经济的核心。因此,恰当的定位、合适的战略以及相应的营销对一个地方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但“地方营销”成功与否还需要其它许多条件相契合。海口和北海两个城市虽然形成了一定的集体预期,但并没有如愿发展起来,现在海口和北海仍可看到经济泡沫遗留下的痕迹。这说明预期的自我加强过程还未形成,或实现预期的条件仍未具备。

215 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

长期以来,我国的人口管理实行户口登记制度及相应的佣工规定和社会福利政策,这种政策事实上形成了对低技术劳动力流动的阻碍。虽然这些年政府对劳动力的流动限制在不断减弱,某些地区也做出了不少改革的尝试,但主要针对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低技术劳动者向城市流动的门槛仍然很高。

依据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政策含义,这种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可能产生政策的区域附带效应。虽然实施的是人口政策,但该政策对区域差异产生影响。由于劳动力不能通畅地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内地流向沿海,消除城乡收入差异和区域收入差异的机制未能形成。胡大鹏[7]的模型显示,对人口流动的限制是导致沿海与内地劳动力工资差异的原因之一。因此,消除劳动力的城乡流动障碍及跨区域流动障碍可能对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产生积极影响。

3 结语

虽然新经济地理学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约15a 的历程,但在中国关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拓展以及相应的实证与政策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对外开放、高速发展、城乡差异以及区域差异为特征的中国经济为新经济地理学在中国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现实背景。本文在考察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一般政策含义的基础上给出其对中国区域政策的启示。由于新经济地理学的政策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在中国的应用方面更是如此,因此所得到的认识仍然是一个个片断,难以全面、系统地考量。因此,未来的研究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1)将政策工具融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在一般意义上考察税收政策、贸易政策以及区域政策对区域差异、产业空间结构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Baldwin[9]等的研究),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其研究仍具有广阔前景。2)深入研究中国区域经济,提炼出中国区域差异的特征事实,在此基础上给出基于中国背景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并通过对模型的福利

3

6

第3期 谢 燮等: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政策含义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分析提出更为全面、系统的政策含义。胡大鹏[7]和谢

燮[8]的工作是这方面研究的最初探索。

参考文献:

[1] K RUG M 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P olitical Economy ,1991,99:483-499.

[2] VE NABLES A J.Equilibrium locations of vertically linked industries

[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96,37:341-359.

[3] NE ARY P.O f hy pe and hy perb olas :introducing the new econ om ic geogra 2

phy[J ].Journal of E con om ic Literature ,2001,39:536-561.

[4] BRAK M AN S ,G ARRETSE N H ,M ARREWI J K C.An Introduction to

G eographical Economics -T rade ,Location and G rowth[M].New Y 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128-166.

[5] LIZ ONDO R L ,K RUG M AN P.T rade P olicy and the Third W orld

M etropolis[C].NBER W orking Paper ,N o.4238,1992.

[6] BA LDWIN R E ,K RUG M AN P.Agglomeration ,Integration and T ax Har 2

m onization[C].CEPR Discussion Paper ,N o.2630,2000.

[7] H U D P.T rade ,rural -urban migration ,and regional income dispar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spatial general equilibrium m odel inspired by the case of China [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02,32:

311-338.

[8] 谢燮.人口有限流动地区与差异模型———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拓

展[D].北京大学,2003.

[9] BA LDWIN R ,FORS LID R ,M ARTIN P ,et al.Economic G eography and

Public P olicy[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10] M ARTIN P.Are European Regional P olicies Delivering ?[C].European

Investment Bank Papers 4,1999.10-23.

[11] PUG A D.European regional policies in the light of recent location the 2

ories[J ].Journal of E con om ic G eography ,2002(2):372-406.[12] OTT AVIANO G I P.Regional P olicy in the G lobal Economy :Insights

from New Economic G eography [C ].HWW A Discussion Paper ,N o.211,2002.

[13] SCOTCH MER S ,THISSEJ F.S pace and com petition :a puzzle[J ].An 2

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1992,26:269-286.

[14] FU J IT A M ,THISSE J F.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J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1996,10:339-378.

[15] PONCET S.中国市场正在走向“非一体化”?———中国国内和

国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比较分析[J ].世界经济文汇,2002(1):

1-15.

The Policy Implication of N e w E conomic G eography Models and Its Meanings to China R egional Policies

XIE X ie ,Y ANG K ai -zhong

(School o 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 sity ,Beijing 100871,China )

Abstract :From the beginning of 1990s to now ,although New Economic G eography has been developed in many aspects ,empirical researches and policy analyses based on new economic geography m odels are still very scarce.Literatures about these aspects mainly pay attention to spe 2cial economic background and economic structure.This paper presents many policy implications inspired from new economic geography m odels in the general sense.These policy implications include regional side -effects ,threshold effects ,locational hysteresis ,general non -linear ef 2fects ,selection effects and coordination effects.According to these effects ,China regional policies that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these years are rethought.In the regional disparity aspect ,locational hysteresis effects tell us that the result of G reat Exploitation of West China may not realize our anticipation.In construction of in frastructure aspect ,improvement of transportation in developing regions may not benefit to them in a certain period.In regional obstacle aspect ,regional obstacle established by lag regions may be reas onable to them.C oordination effects support the ‘Lo 2cation Marketing ’theories in a certain extent.In labor migration aspect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employment and s ocial -wel 2fare systems may result in regional side -effects of policy intervening.Regional disparity may be strengthened by this effect in a certain degree.At last ,the paper presents tw o future research aspects.

K ey w ords :economic geography ;new economic geography ;regional policy ;China

页46第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第21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