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AVR单片机ATmega128芯片BootLoader详细介绍

AVR单片机ATmega128芯片BootLoader详细介绍

AVR单片机ATmega128芯片BootLoader详细介绍
AVR单片机ATmega128芯片BootLoader详细介绍

基于AT89C51控制的0.01℃数显温度计的设计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基于AT89C51控制的0.01℃数显温度计的设计 作者:罗兴垅, 黄隆胜, Lou Xinglong, Huang Longsheng 作者单位:罗兴垅,Lou Xinglong(341000,江西赣州,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 黄隆胜,Huang Longsheng(341000,江西赣州,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341000,江西赣 州,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刊名: 微计算机信息 英文刊名:CONTROL & AUTOMATION 年,卷(期):2006,22(14) 被引用次数:12次 参考文献(3条) 1.万永波;张根宝;田泽;杨峰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Bootloader启动流程分析[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 2005(11) 2.谈文心;钱聪;宋云购模拟集成电路原理及应用 1995 3.潘学军0.01℃的数显温度计[期刊论文]-物理实验 2003(05) 引证文献(12条) 1.姚勇哲.张荣.邹志荣.张智日光温室温湿度自动监测预警器的研制[期刊论文]-农机化研究 2010(2) 2.符时民.于震数显测温系统设计与特性的研究[期刊论文]-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0(2) 3.李铁军.何永洪基于单片机的IC卡系统设计[期刊论文]-微型机与应用 2009(21) 4.任小青.王晓娟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频率计设计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2) 5.关玉明.程琪.肖艳春.姜云峰触摸屏变频器与PLC在调速系统中的设计[期刊论文]-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9(3) 6.关玉明.程琪.杨戈.姜云峰基于AT89C51的锌空电池温控系统设计[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 2008(32) 7.高海东.钱江基于HT48R30A-1的自动寻星系统[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 2008(29) 8.李邕数字式热敏电阻温度计设计[期刊论文]-甘肃科技纵横 2008(1) 9.张平川.许兴广基于单片机电热水器模糊控制系统设计[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 2007(32) 10.李宝营.赵永生.祖龙起.牛悦苓基于单片机的等精度频率计设计[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 2007(26) 11.肖艳军.程琪.许波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自动纠偏仪的设计[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 2007(23) 12.李学聪.万频.邓庆华.李军一种新型温盐深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与应用[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 200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15695430.html,/Periodical_wjsjxx200614026.aspx

bootloader

Boot Loader的启动流程和开发经验总结 Windows CE最大程度继承了桌面版Windows的丰富功能,但是Windows CE并不是一个通用的安装版操作系统。在形形色色的嵌入式设备世界里,一款CE系统通常只会针对某一种硬 件平台生成。 一般来说,Windows CE的开发过程可以分为:0AL(OEM Abstraction Layer)、驱动、应用程序开发三个步骤。其中,0AL开发最基本的一步是板级支持包(BSP),而BootLoader 设计则在BSP开发中具有极为关键的地位。 1.什么是BootLoader 嵌入式系统的启动代码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引导代码和操作系统执行环境的初始化代码。其中引导代码一般也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板级、片级初始化代码,主要功能是通过设置寄存器初始化硬件的工作方式,如设置时钟、中断控制寄存器等,完成内存映射、初始化MMU等。第二部分是装载程序,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映像从只读存储器装载或者拷贝到系统的RAM中并执行。 (1)什么是板级BSP? BSP(Board Support Package)是板级支持包,是介于主板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主要是为了支持操作系统,使之能够更好的运行于硬件主板。不同的操作系统对应于不同形式的BSP,例如WinCE的BSP和Linux的BSP相对于某CPU来说尽管实现的功能一样,可是写法和接口定义是完全不同的。所以,BSP一定要按照该系统BSP的定义形式来写,这样才能与上 层OS保持正确的接口,良好的支持上层OS。 (2)什么是Boot Loader

在BSP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BootLoader,它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的一段小程序。通过这段小程序,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从而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带到一个合适的状态,为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准备好环境。 一般来说,在嵌入式世界里BootLoader 是严重地依赖于硬件的,因此想建立一个通用的 BootLoader 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同的 CPU 体系结构有不同的BootLoader,而且除了依赖于 CPU的体系结构外,BootLoader还依赖于具体的嵌入式板级设备的配置。这也就是说,对于两块不同的嵌入式板而言,即使它们是基于同一种 CPU 结构而构建的,要想让运行在一块板子上的 BootLoader 程序也能运行在另一块板子上,通常也都需要修改 BootLoader 的源程序。 2.BootLoader在PC机与嵌入式的区别比较 (1)引导程序在PC机和嵌入式上的区别 一般来说,在PC的硬件平台上,由于硬件启动根本就不是通过BootLoader(而是通过BIOS),所以BootLoader就不需要对CPU加电后的初始化做任何工作。在桌面系统中,有以下几种设备可以作为启动设备使用:硬盘、USB盘、光盘驱动器、还有网卡的Boot ROM 等。但无论选择了哪一种启动设备,操作系统都会去将该设备起始地址的内容读入内存,BIOS 将控制移交给引导装载程序。如果启动设备是IDE硬盘,这时通常将引导装载程序装入第一个扇区(通常被称做主引导扇区,MBR),然后将内容读入内存再运行。 在嵌入式平台上,引导装载程序是在硬件上执行的第一段代码,通常将引导程序放置在不易丢失的存储器的开始地址或者是系统冷启动时PC寄存器的初始值。在嵌入式系统中,通常并没有像BIOS那样的固件程序,因此整个系统的加载启动任务就完全由BootLoader来完

引导加载程序

1. 引言 在专用的嵌入式板子运行 GNU/Linux 系统已经变得越来越流行。一个嵌入式 Linux 系统从软件的角度看通常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 引导加载程序。包括固化在固件(firmware)中的 boot 代码(可选),和 Boot Loader 两大部分。 2. Linux 内核。特定于嵌入式板子的定制内核以及内核的启动参数。 3. 文件系统。包括根文件系统和建立于 Flash 内存设备之上文件系统。通常用 ram disk 来作为 root fs。 4. 用户应用程序。特定于用户的应用程序。有时在用户应用程序和内核层之间可能还会包括一个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常用的嵌入式 GUI 有:MicroWindows 和 MiniGUI 懂。 引导加载程序是系统加电后运行的第一段软件代码。回忆一下 PC 的体系结构我们可以知道,PC 机中的引导加载程序由 BIOS(其本质就是一段固件程序)和位于硬盘 MBR 中的 OS Boot Loader(比如,LILO 和 GRUB 等)一起组成。BIOS 在完成硬件检测和资源分配后,将硬盘 MBR 中的 Boot Loader 读到系统的 RAM 中,然后将控制权交给 OS Boot Loader。Boot Loader 的主要运行任务就是将内核映象从硬盘上读到 RAM 中,然后跳转到内核的入口点去运行,也即开始启动操作系统。 而在嵌入式系统中,通常并没有像 BIOS 那样的固件程序(注,有的嵌入式 CPU 也会内嵌一段短小的启动程序),因此整个系统的加载启动任务就完全由 Boot Loader 来完成。比如在一个基于 ARM7TDMI core 的嵌入式系统中,系统在上电或复位时通常都从地址 0x00000000 处开始执行,而在这个地址处安排的通常就是系统的 Boot Loader 程序。 本文将从 Boot Loader 的概念、Boot Loader 的主要任务、Boot Loader 的框架结构以及Boot Loader 的安装等四个方面来讨论嵌入式系统的 Boot Loader。 2. Boot Loader 的概念 简单地说,Boot Loader 就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的一段小程序。通过这段小程序,我们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从而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带到一个合适的状态,以便为最终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准备好正确的环境。 通常,Boot Loader 是严重地依赖于硬件而实现的,特别是在嵌入式世界。因此,在嵌入式世界里建立一个通用的 Boot Loader 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对 Boot Loader 归纳出一些通用的概念来,以指导用户特定的 Boot Loader 设计与实现。 1. Boot Loader 所支持的 CPU 和嵌入式板 每种不同的 CPU 体系结构都有不同的 Boot Loader。有些 Boot Loader 也支持多种体系结构的 CPU,比如 U-Boot 就同时支持 ARM 体系结构和MIPS 体系结构。除了依赖于 CPU 的体系结构外,Boot Loader 实际上也依赖于具体的嵌入式板级设备的配置。这也就是说,对于两块不同的嵌入式板而言,即使它们是基于同一种 CPU 而构建的,要想让运行在一块板子上的 Boot Loader 程序也能运行在另一块板子上,通常也都需要修改 Boot Loader 的源程序。

感觉系统

感觉器官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感觉器官的是( ) A.耳 B.鼻 C.神经D.皮肤 E.以上均错 2.视器包括( ) A.眼球壁和附属结构 B.眼球壁和屈光装臵 C.眼球及其附属结构 D.眼球及其屈光装臵 E.眼球及其眼睑 3.眼球() A.壁仅由巩膜、脉络膜、视网膜构成 B.折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C.视神经盘是感光最敏锐的部位 D.房水由虹膜分泌形成 E.角膜中央一圆孔称瞳孔 4.巩膜() A.乳白色,厚而坚韧,是硬脑膜的延伸结构 B.前方与晶状体相连C.占纤维膜的前1/6 D.有屈光作用 E.以上均错 5.瞳孔大小() A.随眼压高低而变化 B.随光线强弱而变化 C.由睫状体收缩来调节D.与三叉神经眼神经的作用有关E.随晶状体突度变化而变化 7.眼前房是指() A.角膜与玻璃体之间腔隙 B.角膜与虹膜之间腔隙 C.虹膜与晶状体之 间腔隙 D.虹膜与玻璃体之间腔隙 E.角膜与晶状体之间腔隙 8.黄斑() A.位于视神经乳头(盘)外侧约3-4mm 处 B.感光作用强,但无辨色能力C.中央有中央凹,该处对光不敏感D.视网膜节细胞轴突由此向后穿出眼 球壁 E.此处无感光细胞,称为生理性盲点 9.上直肌收缩时,瞳孔转向()A.上内方 B.下内方 C.上外方 D.下外方 E.外侧 10.上斜肌可使() A.瞳孔转向上外方 B.瞳孔转向下外方 C.瞳孔转向上方D.瞳孔转向外侧 E.瞳孔 转向下方 11.眼球的折光装臵为() A.晶状体 B.角膜、晶 状体 C.角膜、房水、晶状 体 D.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E.角 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12.泪道包括() A.鼻泪管、泪小管 B.泪小管、 泪囊 C.泪小管、泪囊、鼻泪管 D.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 E.泪腺、结膜囊、泪小管、泪囊、鼻 泪管 13.视网膜中央动脉来源于() A.颈内动脉B.颈外动脉 C.椎动脉 D.脑膜中动脉 E.面 动脉 17. 属于生理性盲点的是 A、脉络膜 B、角膜 C、虹膜 D、视轴 E、视网膜中央凹 14. 眼前房与后房的分界是() A.睫状体 B.虹膜 C.脉 络从 D.晶状体 E.玻璃体 15.关于中耳鼓室壁的描述中,何者是错误的() A.上壁为鼓室盖,分隔鼓室与颅中 窝 B.内壁为乳突窦壁 C.下壁为颈静脉壁,将鼓室与颅内 静脉起始部隔开 D.外侧壁为鼓膜 E.前壁为颈动脉壁,此壁上部有咽 鼓管鼓口 16. 位于鼓室内的结构是() A.球囊 B.面神经 C.听 小骨 D.螺旋器(Corti器) E.半规管 17.耳蜗( ) A.由软骨构成B.由蜗管围绕蜗轴约两周半形成的 C.仅分为前庭阶和鼓阶两部分D.前庭阶和鼓阶充满内淋巴 E.以上均不对 18.不属于位觉感受器的是() A.椭圆囊斑 B.球囊斑 C.壶 腹嵴 D.螺旋器 E.以上均不对 19.前庭阶和鼓阶借何结构相通 () A.蜗孔 B.蜗管 C.蜗 窗 D.前庭窗 E.联合管 20.将声波的振动传人内耳的是 () A.听小骨 B.前庭 C.耳

Boot_Loader介绍

Boot Loader Windows CE最大程度继承了桌面版Windows的丰富功能,但是Windows CE并不是一个通用的安装版操作系统。在形形色色的嵌入式设备世界里,一款CE系统通常只会针对某一种硬件平台生成。 一般来说,Windows CE的开发过程可以分为:0AL(OEM Abstraction Layer)、驱动、应用程序开发三个步骤。其中,0AL开发最基本的一步是板级支持包(BSP),而BootLoader 设计则在BSP开发中具有极为关键的地位。 1.什么是BootLoader 嵌入式系统的启动代码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引导代码和操作系统执行环境的初始化代码。其中引导代码一般也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板级、片级初始化代码,主要功能是通过设置寄存器初始化硬件的工作方式,如设置时钟、中断控制寄存器等,完成内存映射、初始化MMU等。第二部分是装载程序,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映像从只读存储器装载或者拷贝到系统的RAM中并执行。 (1)什么是板级BSP? BSP(Board Support Package)是板级支持包,是介于主板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主要是为了支持操作系统,使之能够更好的运行于硬件主板。不同的操作系统对应于不同形式的BSP,例如WinCE的BSP和Linux的BSP相对于某CPU来说尽管实现的功能一样,可是写法和接口定义是完全不同的。所以,BSP一定要按照该系统BSP的定义形式来写,这样才能与上层OS保持正确的接口,良好的支持上层OS。 (2)什么是Boot Loader 在BSP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BootLoader,它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的一段小程序。通过这段小程序,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从而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带到一个合适的状态,为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准备好环境。

嵌入式linux学习心得(精选多篇)

嵌入式linux学习心得(精选多篇) 第一篇:嵌入式linux学习内容 知识结构 1嵌入式处理器与裸机程序开发2linux系统管理3linux 应用程序开发4linux驱动程序开发5linux内核开发与系统移植 一、处理器 1arm处理器工作模式2arm系统寄存器3arm寻址方式4arm汇编指令集5arm环境c语言编程6arm中断与异常7ads 集成开发环境 8裸机程序开发(串口、lcd、时钟、led、按键……) 二、系统管理 1linux定制安装2linux命令详解 3samba、nfs、tftp、wireshark使用4shell编程 三、应用程序开发 1gcc、gdb、makefile2文件、时间编程

3多进程、多线程程序设计4进程间通讯5网络编程 6qt图形化应用程序开发7android图形化应用程序开发 四、内核开发 1linux内核配置与裁剪2linux内核模块开发3根文件系统制作4进程子系统5内存子系统6proc文件系统7系统调用8内核定时器9内核异常分析 五、驱动程序开发 1字符设备驱动程序2总线、设备、驱动模型3硬件访问技术4中断处理5input设备驱动6platform驱动程序7pci、usb 驱动程序8网卡驱动程序9触摸屏驱动程序xx串口驱动程序 学习顺序 1嵌入式处理器与裸机程序开发2linux系统管理3linux 应用程序开发4linux内核开发基础5嵌入式linux环境搭建6linux驱动程序开发7深入学习linux内核 第二篇:嵌入式linux学习步骤 嵌入式linux学习步骤 作者:phantom时间:xxxx-8-6文章来源:来自网络

U-Boot从NAND Flash启动的实现

U -Boot 从NAND Flash 启动的实现 王磊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U -Boot 不能从NAND Flash 启动给应用带来些不便,因此修改U -Boot 使其支持从NAND Flash 启动。分析了 U -Boot 启动流程的两个阶段及实现从NAND Flash 启动的原理和思路,并根据NAND Flash 的物理结构和存储特 点,增加U -Boot 对NAND Flash 的操作支持,从而完成把存储在NAND Flash 上的U -Boot 代码复制到SDRAM 中执行,实现从NAND Flash 的启动。修改过后的U -Boot 可以直接从NAND Flash 启动,给应用带来便利。关键词:U -Boot ;NAND Flash ;Bootloader ;S3C2440;移植中图分类号:TP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36(2010)05-0098-03 Realization of U -Boot booting through NAND Flash WANG Lei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China ) Abstract:It is not convenient that U -Boot can ’t boot through NAND Flash.In this paper ,the codes of U -Boot is modified to support that.This paper analyzes two steps of U -Boot and the method of supporting that the U -Boot boots from NAND Flash.Based on the memor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AND Flash ,this paper adds the codes of NAND Flash in order to carry the codes to SDRAM that stored in the NAND Flash ,thus realizes U -Boot boots from NAND Flash.The modified U -Boot runs through NAND Flash straightly ,it is a great convenience to the application of U -Boot.Key words:U -Boot ;NAND Flash ;Bootloader ;S3C2440;porting 电子设计工程 Electronic Design Engineering 第18卷 Vol.18 第5期No.52010年5月May.2010 收稿日期:2009-10-11 稿件编号:200910032 作者简介:王磊(1985—),男,山西河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DCS 、自动控制。 Bootloader 引导装载程序是系统上电后运行的第一段程 序,其作用是完成基本的硬件初始化工作,所以引导装载程序跟硬件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必须根据开发板的硬件配置对引导装载程序进行修改才可以使其运行起来。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复杂化,大容量数据存储的NAND Flash 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同时U -Boot 是功能最丰富的Bootloader ,但遗憾的是U -Boot 不支持从NAND Flash 启动。所以如果能实现 U -Boot 从NAND Flash 启动的话将会给应用带来很大的方 便。本文讨论修改U -Boot 使其支持从NAND Flash 启动,采用基于S3C2440的开发板。 1U -Boot 简介及流程分析 U -Boot ,全称universal boot loader ,是遵循GPL 条款的开 放源代码项目。可以引导多种操作系统,支持多种架构的 CPU 。它支持如下操作系统:Linux 、NetBSD 、VxWorks 等,支持 如下架构的CPU :PowerPC 、MIPS 、X86、ARM 、NIOS 、XScale 等,同时支持NFS 挂载,是一个功能丰富的BootLoader 。它的整个程序框架清晰,易于移植,许多设计人员将自己的移植代码上传到网站(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15695430.html,/projects/u-boot/)上,更新速度很快。目前的版本是1.1.6,本论文正是采用此版本进行说明,U -Boot 的目录结构参见U -Boot 源代码。要进行U -Boot 的修改移植必须了解U -Boot 的程序运行流程,这是必要的一步。U -Boot 属于两阶段的BootLoader ,其启动流程如图1所示。第一阶段的文件为cpu/arm920t/start.S 和board/smdk2410/lowlevel_init.S ,用ARM 汇编语言编写,前者是平台相关的,后者是开发板相关的[1]。第一阶段主要是关于基本硬件的初始化,包括关闭MMU 、CACHE 、设置PLL 时钟比例、关闭看门狗;初始化SDRAM ,为复制第二阶段代码做准备,最后复制第二阶段代码到SDRAM 中,然后跳到 图1 U -Boot 启动流程 -98-

BootLoader—vivi注释

s3c2410 bootloader vivi完全注释 四.Bootloader vivi 为了将linux移植到ARM上,碰到的第一个程序就是bootloader,我选用韩国mizi公司的vivi。您可以在以下地址下载: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15695430.html,/developer/s3c2410x/download/vivi.html 如果您对bootloader没有什么概念,在学习VIVI的代码之前,建议您阅读一篇文章《嵌入式系统 Boot Loader 技术内幕》(詹荣开著)。链接地址如下: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15695430.html,/developerworks/cn/linux/l-btloader/ 当您阅读了上述文章后,我再企图在理论上罗嗦什么就不合适了(这篇文章实在太好了)。vivi也可以分为2个阶段,阶段1的代码在 arch/s3c2410/head.S 中,阶段2的代码从init/main.c的main函数开始。您可以跳到实验部分先感受一下vivi。 (1)阶段1:arch/s3c2410/head.S 沿着代码执行的顺序,head.S完成如下几件事情: 1、关WATCH DOG:上电后,WATCH DOG默认是开着的 2、禁止所有中断:vivi中没用到中断(不过这段代码实在多余,上电后中断默认是关闭的) 3、初始化系统时钟:启动MPLL,FCLK=200MHz,HCLK=100MHz,PCLK=50MHz,“CPU bus mode”改为“Asynchronous bus mode”。请参考实验十一:CLOCK 4、初始化内存控制寄存器:还记得那13个寄存器吗?请复习实验五:MEMORY CONTROLLER 5、检查是否从掉电模式唤醒,若是,则调用WakeupStart函数进行处理——这是一段没用上的代码,vivi不可能进入掉电模式 6、点亮所有LED 7、初始化UART0: a.设置GPIO,选择UART0使用的引脚 b.初始化UART0,设置工作方式(不使用FIFO)、波特率115200 8N1、无流控等,请参考实验七:UART 8、将vivi所有代码(包括阶段1和阶段2)从nand flash复制到SDRAM中:a.设置nand flash控制寄存器 b.设置堆栈指针——调用C函数时必须先设置堆栈 c.设置即将调用的函数nand_read_ll的参数:r0=目的地址(SDRAM的地址),r1=源地址(nand flash的地址),r2=复制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 d.调用nand_read_ll进行复制 e.进行一些检查工作:上电后nand flash最开始的4K代码被自动复制到一个称为“Steppingstone”的内部RAM中(地址为0x00000000-0x00001000);在执行nand_read_ll之后,这4K代码同样被复制到SDRAM中(地址为 0x33f00000-0x33f01000)。比较这两处的4K代码,如果不同则表示出错 9、跳到bootloader的阶段2运行——就是调用init/main.c中的main函数:a.重新设置堆栈 b.设置main函数的参数 c.调用main函数

S3C2410 bootloader ----VIVI阅读笔记

S3C2410 bootloader ----VIVI阅读笔记 建议读一读《嵌入式系统BootLoader技术内幕》(詹荣开著),google一下就会找到一片。什么是Bootloader就不再这里废话了,看看上面的文章就明了了。Bootloader有非常多种,如本文将要阅读的vivi,除此之外更有uboot,redboot,lilo等等。Vivi 是韩国mizi公司专门为三星s3c2410芯片设计的Bootloader。 先来看看vivi的源码树: vivi-+-arch-+-s3c2410 |-Documentation |-drivers-+-serial | …-mtd-+-maps | |-nor | …-nand |-include-+-platform | |-mtd | …-proc |-init |-lib-+-priv_data |-scripts-+-lxdialog |-test |-util 能google一下,搜到源码vivi.tar.gz。 前面提到的文件已系统的分析了bootloader的,这里就按原始码来具体说事。vivi也能分为2个阶段,阶段1的代码在arch/s3c2410/head.S中,阶段2的代码从init/main.c的main函数开始。 1.阶段1 阶段1从程式arch/s3c2410/head.S开始,按照head.S的代码执行顺序,一次完成了下面几个任务: u 1、关WA TCH DOG (disable watch dog timer) 上电后,WATCH DOG默认是开着的 u 2、禁止所有中断(disable all interrupts) vivi中不会用到中断,中断是系统的事,bootloader可不能去干这事的(不过这段代码实在多余,上电后中断默认是关闭的) u 3、初始化系统时钟(initialise system clocks) 启动MPLL,FCLK=200MHz,HCLK=100MHz,PCLK=50MHz,“CPU bus mode”改为“Asynchronous bus mode”。 u 4、初始化内存控制寄存器(memsetup) S3c2410共有15个寄存器,在此开始初始化13个寄存器。 u

(完整版)感觉系统检查--浅感觉

感觉系统检查--浅感觉 1.痛觉:用大头针的针尖轻刺被检者皮肤以检查痛觉,左右远近对比并记录感觉障碍类型(过敏、减退或消失)与范围。 2.触觉:用棉签或软纸片轻触被检者的皮肤或粘膜。 3.温度觉:用盛有热水(40 ℃~50 ℃)或冷水(5~10 ℃)的试管接触皮肤,辨别冷热感觉。深感觉 1、运动觉:被检者闭目,检查者轻轻夹住被检者的手指或足趾两侧,上下移动5°左右,令被检者说出“向上”或“向下”。如感觉不明显可加大活动幅度或测试较大的关节。 2、位置觉:被检者闭目,检查者将其肢体摆成某一姿势,请患者描述该姿势或用对侧肢体模仿。 3、振动觉:用振动着的音叉柄置于骨隆起处(如内、外踝,手指、桡尺骨茎突、胫骨、膝盖等),询问有无振动感觉和持续时间,并两侧对比。 .腹壁反射(abdominal reflex):被检者仰卧,下肢稍屈曲,使腹壁松弛,然后用钝头竹签分别沿肋弓下缘(T7~8)、脐孔水平(T9 ~10)及腹股沟上(T11 ~12)的平行方向,由外向内轻划腹壁皮肤。正常反应是该侧腹肌收缩,脐孔向刺激部分偏移。 .提睾反射(cremasteric reflex)反射中心L1 ~2。 与检查腹壁反射相同,竹签由下而上轻划大腿上部内侧皮肤,反应为该侧提睾肌收缩使睾丸上提。 跖反射(plantar reflex) :反射中心S1~2。被检者仰卧、下肢伸直,医生手持被检者踝部。用钝头竹签划足底外侧,由足根向前至小趾根部足掌时转向内侧,正常反应为足趾跖屈(即Babinski征阴性)。 肛门反射:反射中心S4~5。用竹签轻划肛门周围皮肤,可引起肛门外括约肌收缩。 膝反射(k nee reflex)(L2~4) 坐位检查时,患者小腿完全松弛下垂,与大腿成直角,卧位检查则患者仰卧,检查者以左手托起其膝关节使之屈曲约120°,用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膝盖髌骨下方股四头肌腱,可引起小腿伸展。 踝反射(ankle reflex) (S1~2) 又称跟腱反射。患者仰卧,屈膝约90°,检查者左手将其足部背屈成直角,以叩诊锤叩击跟腱,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跖屈;或俯卧位,屈膝90°,检查者用左手按足跖,再扣击跟腱;或患者跪于床边,足悬于床外,扣击跟腱。 .Babinski巴宾斯基征取位与检查跖反射一样,用竹签沿患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阳性反应为踇趾背屈,其余各趾呈扇形展开。

嵌入式BootLoader技术内幕

嵌入式BootLoader技术内幕 作者:詹荣开(zhanrk@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15695430.html,) 2005-01-13 10:48:18 来自:IBM DW 2003年12月30日嵌入式BootLoader技术内幕(一)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基于嵌入式系统中的OS 启动加载程序――Boot Loader 的概念、软件设计的主要任务以及结构框架等内容。 一、引言 在专用的嵌入式板子运行GNU/Linux 系统已经变得越来越流行。一个嵌入式Linux 系统从软件的角度看通常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 引导加载程序。包括固化在固件(firmware)中的boot 代码(可选),和Boot Loader 两大部分。 2. Linux 内核。特定于嵌入式板子的定制内核以及内核的启动参数。 3. 文件系统。包括根文件系统和建立于Flash 内存设备之上文件系统。通常用ram dis k 来作为root fs。 4. 用户应用程序。特定于用户的应用程序。有时在用户应用程序和内核层之间可能还会包括一个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常用的嵌入式GUI 有:MicroWindows 和MiniGUI 懂。 引导加载程序是系统加电后运行的第一段软件代码。回忆一下PC 的体系结构我们可以知道,PC 机中的引导加载程序由BIOS(其本质就是一段固件程序)和位于硬盘MBR 中的OS Boot Loader(比如,LILO 和GRUB 等)一起组成。BIOS 在完成硬件检测和资源分配后,将硬盘MBR 中的Boot Loader 读到系统的RAM 中,然后将控制权交给OS Boot Load er。Boot Loader 的主要运行任务就是将内核映象从硬盘上读到RAM 中,然后跳转到内核的入口点去运行,也即开始启动操作系统。 而在嵌入式系统中,通常并没有像BIOS 那样的固件程序(注,有的嵌入式CPU 也会内嵌 一段短小的启动程序),因此整个系统的加载启动任务就完全由Boot Loader 来完成。比 如在一个基于ARM7TDMI core 的嵌入式系统中,系统在上电或复位时通常都从地址0x00 000000 处开始执行,而在这个地址处安排的通常就是系统的Boot Loader 程序。 本文将从Boot Loader 的概念、Boot Loader 的主要任务、Boot Loader 的框架结构以及Boot Loader 的安装等四个方面来讨论嵌入式系统的Boot Loader。 二、Boot Loader 的概念

第八章、感觉系统

感觉器:感受器:机体接受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结构。 副器:辅助装置 功能:感受器(接受刺激)神经冲动感觉神经→中枢→大脑皮质(产生相应的感觉) 视器:眼球角膜(无色透明)角膜和巩膜之间有巩膜静脉窦 纤维膜巩膜(白色) 眼球壁血管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含大量血管和色素细胞 视网膜 房水 眼球内容物晶状体眼的屈光系统或屈光装置 玻璃体 角膜:占眼球纤维膜的前1/6,无色透明,曲度较大,有屈光作用,无血管(移植纤维膜不需配型),感觉神经末梢丰富,感觉极为敏锐。 巩膜:占纤维膜的前5/6,白色不透明,厚而坚韧,保护眼球内容物,后方有视神经穿出,并与视神经的鞘膜相延续。 巩膜与角膜相接处深面有一环形的巩膜静脉窦,是房水回流的通道。 虹膜:血管膜的最前部,呈圆盘状,中央为瞳孔。颜色与所含色素细胞多少有关,有明显种族差异。(黄色人色素较多,呈棕色) 瞳孔括约肌(环形)→副交感神经支配→缩瞳 瞳孔开大肌(放射状)→交感神经支配→扩瞳 血管膜睫状体:巩膜与角膜移行部的内侧,虹膜后外方的环形增厚部分。 后部:平坦光滑,称睫状环 前部:有许多向内突出的皱襞,称睫状窦。借睫状小带与晶状体相连 睫状体(内有睫状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产生房水,调节晶状体脉络膜:占眼球血管膜的后2/3,前端连于睫状体,后方有视神经通过。富有血管(营养作用)、色素细胞(暗室作用) 虹膜部 盲部睫状体部最内层:神经节细胞 视网膜内层:神经细胞层中层:传递神经冲动的双核细胞 视部外层:接受光刺激的感光细胞(视杆细胞、视锥细胞) “日锥夜杆” 外层:色素上皮层,紧贴脉络膜。 神经节细胞的轴突在视网膜后部集结成束,并形成圆盘状的隆起,称视神经盘(视神经乳头),之后穿过脉络膜和巩膜构成视神经。视神经盘在活体上呈淡红色,正常时边缘清楚,有视网膜中央血管出入眼球,无感光作用,故又称生理盲点。在视神经盘的颞侧约0.35cm处,有一黄色小区,称黄斑。其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是感觉最敏锐的地方。 视网膜内、外两层之间连接疏松,在病理情况下两层分离,形成视网膜脱落。 房水:睫状体产生房水→后房→瞳孔→虹膜角膜角隙→巩膜静脉窦→眼静脉 眼球房:眼球内角膜和晶状体之间的空隙,被虹膜分为眼球前房和眼球后房,两房借瞳孔相通。 虹膜与角膜交界处的环形间隙称虹膜角膜角,又称前房角。其前外侧壁是由小梁构成的栅状壁,栅的空隙称虹膜角膜角隙,房水经此隙渗入静脉窦,是房水回流的通道。 房水:屈光作用。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维持眼内压。若房水产生过多或回流受阻,可造成眼内压增高,压迫视网膜,影响视力,临床上称青光眼。

bootloader技术内幕

bootloader:嵌入式BootLoader技术内幕疯狂代码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15695430.html,/ ?: 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15695430.html,/NetworkProgramming/Article33523.html 、引言 ; 在专用嵌入式板子运行 ;GNU/Linux ;系统已经变得越来越流行个嵌入式 ;Linux ;系统 从软件角度看通常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 1. ;引导加载包括固化在固件(firmware)中 ;boot ;代码(可选)和 ;Boot ;Loader ; 两大部分 ; 2. ;Linux ;内核特定于嵌入式板子定制内核以及内核启动参数 ; 3. ;文件系统包括根文件系统和建立于 ;Flash ;内存设备之上文件系统通常用 ;ram ;dis k ;来作为 ;root ;fs ; 4. ;用户应用特定于用户应用有时在用户应用和内核层之间可能还会包 括个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常用嵌入式 ;GUI ;有:MicroWindows ;和 ;MiniGUI ;懂 ; 引导加载是系统加电后运行第段软件代码回忆下 ;PC ;体系结构我们可以知 道PC ;机中引导加载由 ;BIOS(其本质就是段固件)和位于硬盘 ;MBR ;中 ;OS Boot ;Loader(比如LILO ;和 ;GRUB ;等)起组成BIOS ;在完成硬件检测和资源分配后 将硬盘 ;MBR ;中 ;Boot ;Loader ;读到系统 ;RAM ;中然后将控制权交给 ;OS ;Boot ;Load erBoot ;Loader ;主要运行任务就是将内核映象从硬盘上读到 ;RAM ;中然后跳转到内核 入口点去运行也即开始启动操作系统 ; 而在嵌入式系统中通常并没有像 ;BIOS ;那样固件(注有嵌入式 ;CPU ;也会内嵌 段短小启动)因此整个系统加载启动任务就完全由 ;Boot ;Loader ;来完成比 如在个基于 ;ARM7TDMI ;core ;嵌入式系统中系统在上电或复位时通常都从地址 ;0x00 000000 ;处开始执行而在这个地址处安排通常就是系统 ;Boot ;Loader ; ; 本文将从 ;Boot ;Loader ;概念、Boot ;Loader ;主要任务、Boot ;Loader ;框架结构以及 Boot ;Loader ;安装等四个方面来讨论嵌入式系统 ;Boot ;Loader ;

感觉系统

感觉系统 一.感觉分类 1.浅感觉 一般感觉 2.深感觉 3.复合感觉:又称为皮质感觉,指大脑顶叶皮质对深浅感觉的分析,比较整 合而形成的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和定位觉和重量觉等特殊感觉: 视觉, 听觉味觉嗅觉 二.解剖生理 (一)感觉通路 痛温觉通路 皮肤、粘膜痛温感受器→脊N→脊N节●→脊髓上升1~2节段→后角●→前联合交叉→脊髓丘脑侧束→丘脑后腹外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后1/3→大脑中央后回上2/3、顶叶 精细触觉通路 皮肤、粘膜触感受器→脊N→脊N节●→ ①大部分→脊髓后索→延髓薄束核楔束核●→交叉→内侧丘系 ②小部分→脊髓内上升1~2节段→后角●→前联合交叉→脊髓丘脑前束 ①②→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大脑中央后回 躯体深感觉通路 本体感受器→脊N→脊N节●→脊髓后索→延髓薄束核楔束核●→交叉 →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大脑中央后回 (二)节段性感觉支配 上肢:(外→内) C5、6、7→8、T1、2; 下肢:(前→后) L1~3、L4~5→S1~2; 躯干:腋窝T2~3;乳头T4;剑突T6;肋弓T8;脐T10; 腹股沟T12~L1;鞍区:S3、4、5; (三)髓内示意图

三.损害表现及定位 (一)感觉障碍的分类▲▲▲▲ 感觉过敏:轻微刺激引起强烈感觉 感觉倒错:非疼痛性刺激引发疼痛 感觉过度:感觉刺激阀↑,不立即产生疼痛(潜伏期) ,达到阀值时 可产生一种定位不明确的强烈不适感、持续一段时间才 消失(后作用) 。见于丘脑、周围N损害。 定义:无外界刺激情况下出现异常自发性感觉 麻木感 刺激性症状肿胀感 感觉异常分类痒感 蚁走感 针刺感 电击感 局部性疼痛 放射性疼痛:由局部扩展到受累感觉N支配区 疼痛扩散性疼痛:由一个N分支与扩散到另一分支 牵涉性疼痛:内脏疼痛扩散到相应体表节段 感觉减退 分离性感觉障碍:同一部位痛温觉缺失触觉及深感抑制症状感觉缺失保存 完全性感觉障碍同一部位各种感觉均缺失 (二)感觉障碍定位▲▲▲ 单一周围神经型(神经干型): 受损害的某一神经干分布区,各种感觉均消失. 末梢型: 表现为四肢对称型的末端各种感觉障碍,呈手套,袜套分布,远端重于近端见于多发性神经病等 后根型:感觉分布障碍范围和神经根的分布一致,为节段性感觉障碍,伴有剧烈疼痛.如椎间盘脱出,髓外肿瘤等 脊髓型传导型: 1)横贯性: 病变平面以下所有感觉均缺失或减弱 2)半切型: 病变损伤平面以下深感经障碍和上运动N元瘫痪和对侧损 伤平面以下痛觉缺失,为Brown—Sequard征见于髓外占位病变,外 伤等 3)前联合和后角型:前联合病变时,受损部位出现双侧对称性节段性感 觉分离,即痛温觉消失而触觉存在.后角损害表现为损伤侧节段性感 觉解离. 见于髓鞘空洞症,脊髓内肿瘤等 脑干型: 交叉型.同侧面部和对侧半身感觉障碍 丘脑型:对侧偏身型完全性感觉缺失或减退、丘脑痛(患侧肢体自发痛)见于脑血管病内囊型:对侧偏身感觉缺失或减退,常伴有偏瘫和偏盲,称为三偏综合征,见于脑血管病皮质型:顶叶皮质损害,可出现病灶对侧的复合感觉障碍,而痛温觉较轻.部分区域损害时,则出现对侧单肢的感觉障碍,如为刺激病灶,则出现局限性感觉性癫痫.

《生理复习重点及习题-中南大学》9-2感觉系统功能.doc

神经系统功能(三〉NS的感觉分析功能 掌握内容: 特异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大脑皮质的体感投射区和特点,痛觉产生机制(致痛物质和相关机制)和外周传入神经,皮肤痛和内脏痛特点,牵涉痛及其产生原理,以及其临床意义。 熟悉内容 躯体感觉传入上行通路及特点,丘脑核团分类、体腔壁痛、内脏感觉投射区域。 了解内容:本体、触压和温度感觉 (-)名称解释 感觉、感受器、感觉器官、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觉传导系统.痛觉与伤害感受、牵涉痛 列表比较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觉传导系统的异、同点 (起源、中继核、上行传导路径、换神经元次数、投射特点、功能) (二)选择题 【Ai型题】 1.在骨骼肌标本浸液中加入筒箭毒碱后,刺激支配该肌的运动神经纤维,肌细胞终板电位的变化是 A.去极化加大 B.维持原水平 C.去极化减小 D.暴 发动作电位 E.发生超极化 2.含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元胞体主要集屮的部位是 A.脊髓前角 B.低位脑干C?中脑黑质D.纹状体E.大脑皮层 3.下列神经递质中,未见于周围神经系统中的是 A.多巴胺 B.肾上腺素 C.腺昔 D. ATP E. 5-症色胺 4.下列神经纤维中,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的是 A.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神经 B.骨骼肌交感舒血管神经 C.交感缩血管神经 D.骨骼肌运动神经 E.支配多数小汗腺的神经 5.激活后通过升高效应细胞内IP3和DG浓度而产生生物效应的受体是 A.山受体 B.血受体 C.卩|受体 D.卩2受体 E.卩3受体 6.由a受体介导的生理效应是

A.传入侧支负反馈抑制自身胞体 C.通过交互性突触而形成交互抑制 E.意义在于协调不同屮枢的活动下列关于冋返性抑制的描述,正确的是A.经自身受体抑制递质释放而实现 C.细胞内共存兴奋性和抑制性递质 E.能使兴奋神经元周边的神经元抑制产生突触前抑制的机制是 A.突触前膜阈电位水平抬高 B.传入纤维主干与侧支释放不同递质D.通过抑制一兴奋性中间神经元实现 B.通过串联性突触而起抑制作用 D.能使同一中枢神经元同步活动 B.突触前末梢递质释放减少 D.糖酵解加强 E.脂肪分解加强 去甲肾上腺素与a受体结合后引起舒张效应的平滑肌是 A.血管平滑肌 B.子宫平滑肌 C.虹膜辐射状肌 D.胃肠括约肌 E.小肠平滑肌 由卩受体介导的生理效应是 A.骨骼肌血管收缩 B.胃肠括约肌收缩 C.膀胱逼尿肌收缩 D.竖毛肌收缩 E.糖酵解加强 去甲肾上腺素与卩受体结合后引起收缩或收缩加强的肌组织是 A.心房肌 B.子宫平滑肌 C.小肠平滑肌 D.血管平滑肌 E.支气管平滑肌 卩3受体被激活后的生理效应是 A.睫状体肌舒张 B.心肌收缩力增强 C.肾球旁细胞分泌肾素 D.肝糖原分解 E.脂肪分解 下列关于非条件反射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学习的简单形式 B.多属单突触反射 C.形式较为固定 D.可建立,可消退 E.大脑皮层参与其形成 下列生理活动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喝呛水而咳嗽 B.风沙入眼而流泪 C.入赛场而心跳加快 D.脚踩图钉而抬腿 E.食物入口而唾液分泌 下列关于条件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数量无限 B.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强化 C.使机体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D. 一旦建立就会终身保留 E.是经过后天学习训练形成的 在反射活动中,最易发生疲劳的部位是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反射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关于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正确的描述是 A.双向传布 B.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C.不衰减传递 D.兴奋节律不变 E.不易疲劳 突触后抑制的产生机制是 A.进入突触前末梢Ca"量减少 B.突触前末梢递质释放量减少 C.抑制一兴奋性中间神经元 D.兴奋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E.突触后膜去极化程度减小 下列关于传入侧支性抑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A.瞳孔扩大 B.心率加快 C.支气管扩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