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9A文】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登高意象

【9A文】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登高意象

【9A文】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登高意象
【9A文】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登高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登高意象

摘要:登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属于特定的生活生产的需要,往往没有什么深刻的文化蕴涵。然而在诗中,登高却由一种日常习俗变为一种具有多层意蕴的复合意象,一种已具有指代功能、情感功能、表意功能的文学符号。登高意象在古诗中频繁的出现是以登山、登楼、登台、登塔等几种形式体现的。无论是登楼还是登山,在无数次具体的特殊的个性的诗歌情景中,它所积累的情感蕴涵与深层的文化心理已成为一种为创造者和接受者共同认同的并应用的承载丰富的象征主义的载体和艺术符号,研究登高意象从简单的“能指”到复杂的“所指”的发展演变以及具体诗境中意象的分类与阐释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但可以使我们彻底了解一种意象可能包含的所有意蕴,而且,使我们对一些古诗的抒情脉络和文化阐释的理解与归类变的迎刃而解。

关键词:诗歌古典登高意象

SummarR:ItissubordinatedtotheneedofparticularlifemoodindailRlifetoascendaheight,oftendeepc ulturedoesnotcontain.Butinthepoem,ascendaheightandturnfromakindofdailRcustomintoakindofc ompoundimagewithmulti-laRerconnotation,onehave,mean,taketheplaceoffunction,emotionfunct ion,literaturesRmboltoeRpressthemeaningfunctionalreadR.Ascendaheightimagefrequentappeara ncebereflectedintheformofclimbingthemountain,steppingonthefloor,goinguponthestage,stepping onseveralkindssuchasthetoweramongancientpoetrR.Nomattersteponthefloorormountaineering,i nthepoemsceneofthemanRtimesconcretespecialindividualcharacter,emotionitaccumulatecontain withdeepculturewhompsRchologRbecomeoneforcreatorandwhomrecipientadmittogetherandem ploRalreadRbearingtheweightofabundantcarrieringofsRmbolismWiththeartisticsRmbol,studRima geofascendingaheightandconcretepoeticconceptionandbackgroundlikeclassificationofelephantan deRplanationverRessentialfrom"canmean",developingtocomplicateddevelopmentthat"mean"sim ple.ThisnotonlRcanmakeusunderstandallconnotationthatakindofimagemaRincludecompletelR,mo reovermakewetosomeancientpoetrRoflRricaltrainsofthoughtandunderstandingthatcultureeRplain sandsortoutchangeeasilRsolved.

KeRword:PoemClassicalAscendaheightImage

登高能博见,所见可以描绘,进而成诗。登高这种日常行为很早就受到诗人的重视,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的诗歌中一直存在大量的登高描写,这在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中是一个十分醒目和引人注目的现象。登高在现实中是一种普遍的日常行为,但是,当它受到诗人的注目,反复地出现于他们的作品中,它的内涵就丰富起来,逐渐成为具有多层意蕴的复合意象。

登高意象在诗史中的流变

登高这一意象所具有的多重意蕴是随着诗歌的发展而逐渐丰富和完备的。所谓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它不仅是观念意象的高级形态,也是与典型意境一样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例如:明月、菊花、青松、流水、登高等。”[1](P209)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登高描写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诗经》305篇,直接描写到登高的就有近10篇。《鄘风·定之方中》有“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然允臧。”[2](P189)诗人以赋的手法写卫文公为建楚丘而登上漕虚,观察形势,相地之宜并且占卜的全过程。《小雅·车舝》中有“陟彼高冈,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叶湑兮。鲜我觏尔,我心写兮。”[2](P243)诗人以登山取木喻女,以析薪喻娶妻迎新。在这两首诗里,所写的“登高”并没有什么文化涵蕴,只具有它的本来意义,即“登上高处”。《小雅·北山》的第一章“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2](P198)写到登山采杞。这一章是用了起兴,“陟彼北山,言采其杞。”正是兴句。后两句则是写王事奔波,不得养父母之忧。若只看兴句,那么这里的登高也就只有“登上高处”的本来意义。但是《诗经》中的兴句与诗歌的其他部分并不是毫无联系,完全割裂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往往是情感内蕴上的贯通。从全章来看,登高也就不仅仅是登上高处,而附著上诗人对父母的担忧之情。

在《卫风·氓》和《周南·卷耳》中,登高不再只是登上高处这一动作的描写,更多的是对诗人怀念所思的展现。“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3](P193)妇人所期之男子居在复关,

故望之,不见,“泣涕涟涟”,见之,“载笑载言”。登高望所思,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想念,体现出缠绵悱恻的情感。“陟彼崔嵬”、“陟彼高冈”、“陟彼砠矣”是思妇在想象远行的丈夫因思念自己,而跋涉登山,人困马乏,愁苦不已,借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和关切。《鄘风·载驰》和《魏风·陟岵》中的登高所附带的感情又有所不同。《鄘风·载驰》为许穆夫人在卫国为狄人所灭时回卫国吊唁卫侯,忧念家国之作。“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抒写忧国之情。《毛诗郑笺》称“升丘采贝母,犹妇女之适异国,欲得力助安宗国也”。诗中所写之登山采蝱是许穆夫人身在他国,心系故国的象征。《魏风·陟岵》每章首句“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陟彼冈兮,瞻望兄兮。”[2](P163)都是写征人登高远望,“首章望父,二章望母,卒章望兄。”(《毛诗正义》)征人登上高处,遥望故乡,对故乡充满了思念。故乡有父母兄弟,征人望乡实际上是在望亲人,思乡和思亲在登高这一意象中被统一起来。

从《诗经》中这些作品所描写的登高来看,有用其本意的,有展现男女之思的,有表达思乡之情的,也有抒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的。可见,在《诗经》中,登高这一意象就已经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后代诗人在运用登高意象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诗经》有所继承。《诗经》在运用登高意象表达感情时,简单直观,明白晓畅。抒情是即事抒情,登高的意蕴随着主人公诉说的结束也全部展现。所抒发的感情朴素真挚,缠绵悱恻。

《楚辞》的创作在很多方面受到了《诗经》的影响,最为突出的就是比兴手法,实际上对《诗经》中诗歌意象的继承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楚辞》同《诗经》一样,多次出现登高这一意象,登高意象在某些诗篇中仍用来思乡和怀人的感情,这是对《诗经》中这一意象的直接继承。《九歌·河伯》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4](P47)几句即是借登高抒发怀人之情。日暮忘归,故宿于昆仑山,既寤而犹怀,所以登山远望,望河伯之所在,从登高中流露出对河伯的思念之切。

《楚辞》在使用登高这一意象的时候,继承《诗经》用其表达思乡怀人的作品并不多,更多的作品是使用这一意象来比喻品德地位之高,表达政治志向,政治失意的心境,或是对社会现实的忧虑。这是对登高意象的重大发展。

《九歌·少司命》“孔盖兮翠旍,登九天兮抚彗星。慫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4](P179)就以登高来赞美大司命。“登九天兮”并不是真正地登上九天,而是比喻大司命所处之高,独为万民之正,故能除天下之恶,保天下之善。《九章·涉江》中屈原也以登高来比喻自己的高洁,“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5](P47)“登昆仑”言所至之高,世俗混浊,屈原不愿与世俗人同流合污,昆仑所居为圣人,屈原所养之高洁,只求知于圣人。

屈原《离骚》有“朝吾将济於白水兮,登阆风而絏马。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诗人在现实中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便离开混浊的世间,登上神山求神女。神女象征的是明君,诗人借登神山求神女阐发了欲求明君圣主的政治理想,但结果却是“哀高丘之无女”,登高意象由此又附染上政治失意,理想失落的悲痛。在《九章·哀郢》中屈原写道:“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5](P102)登大坟远望,本欲聊以舒己之忧心。然而故国之平乐之风早已远去,漂泊于大江之际,又使诗人之心更悲哀。在这里登高远望既表达出诗人心中对故国的牵挂和关怀,也寄托了屈原对社会民生的忧虑。宋玉的《九辩》学习《离骚》,同样也以登高意象表现政治失意,“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5](P203)即以登高来宣泄失意之情。

在《诗经》中,登高描写往往是一种个体感念的兴发,无论是用其思乡还是怀人,关注的对象都是一己之情,只是开掘个体的内心情感,对外在的社会政治不加关注。但是到了《楚辞》,登高意象得到较大发展,不再局限于个人的离别之苦,开始强调个体同社会的关系,将个人内心的感受同外在世界联系起来,向外在现实开掘。登高是以俯视的角度来审视社会,关注民生,从而在登高中真实地展示出诗人的政治抱负,以及理想破灭的痛苦。

《诗经》和《楚辞》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后代诗人写诗,都会自觉地接受它们的影响。《楚辞》以后,诗歌中的登高意象出现的频率相当高,这一意象得到了后代诗人的广泛使用。诗人们在使用这一意象时,对《诗经》和《楚辞》肯定会有直接地继承,但也不是一成不变地进行套用,而是有所新变,这就使得登高意象的内涵不断趋于完备。

汉代诗歌中的登高意象基本上是沿袭了《诗经》和《楚辞》,诗人使用这一意象的主要目的

是要表思乡怀人之情。《古诗·穆穆清风至》“朝登津梁山,褰裳望所思。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6](P185)写一位女子在春日的早晨,登上高桥,怀望所思和望而不见的怨思。显然,在这首诗里,登高是用来抒怀人之情的。孔融《杂诗》其二“褰裳上墟丘,但见蒿与薇。白骨归黄泉,肌体乘尘飞。”[6](P165)几句写诗人登上高处,望见爱子之坟,想象爱子的肌体白骨已逝,徒然伤心,这也是登高怀人。只是诗人自悲丧子,所怀的对象与之前的诗歌略有不同。怀人的原由也有所不同,不是离别的想念,而是因为生死相隔,念之心悲。梁鸿《五噫歌》“陟彼此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7](P30)则主要是学习《楚辞》中登高意象的使用。这首诗歌是诗人过洛时所作,诗人登高望京,只见帝王的奢侈和百姓的劳苦,从而发出忧时忧民的嗟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自觉的时期,文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的自觉意识增强了。诗人们在使用登高意象抒情言志时,力求使其内涵更丰富,境界有所扩大,更加具有蕴涵性。并且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登高诗,登高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诗歌意象加以使用,更成为一类重要的文学题材。在一些以登高为题材的诗歌中,登高意象体现了多重复杂的内蕴,显示出意蕴无穷的特点。

当然,在这一时期仍有一部分的作品继承了《诗经》和《楚辞》对登高意象的运用。曹丕的《善哉行》“上山采薇,薄暮苦饥。”[6](P146)是以上山采薇写羁旅之苦,进而抒发怀乡之情。阮籍《咏怀》其十一“登高眺所思。举袂当朝阳。”[6](P219)是写佳人怀念恋人。梁武帝萧衍《临高台》写登高望远,怀念友人。曹植的《白马篇》“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6](P175)则是表现边塞游侠的忠勇,以游侠自况,写自己为过抗敌的理想抱负。其《杂诗》其六“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杆。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写临窗远眺,壮怀激烈。阮籍《咏怀》其十“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7](P219)诗人登高所见皆是寂寞之景,生出郁郁寡欢不合于世的感慨,述说自己政治不得意的痛苦。在这类诗歌作品中,登高意象也有变化,比如说抒发怀人之情除了思亲和男女之思,还出现了对思友。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魏晋六朝诗歌中出现的登高意象同《诗经》,《楚辞》相比,所传达的感情复杂化了。很少出现用这一意象抒发某一种情感的情况,诗人总是运用这个意象表达多重情感,在这一类诗篇中,登高意象的内涵就比较丰富复杂。

曹操的《苦寒行》是他征高干时所作,诗中“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6](P108)指明全诗所写的内容是行军的艰苦。但诗中“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一句有透露出诗人在登山过程中感发出的思乡之情。诗中的内容虽是反映行军过程的苦况本身,但本诗的意义不在于此,而在于写不安的社会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抒写作者的忧时情怀。而要改变这一动乱的现实,就必须通过战争,曹操认为他所进行的讨伐战争正是为了消除割据,停止战乱,让人民安居乐业。因而在他的这首诗里我们又能感受到他匡扶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曹操的另一首诗《观沧海》是他大破乌桓班师途中所作。他“东临碣石,以观沧海”[6](113)登高而览,诗中所写都是大海囊括万物的宏大景象,虽是纯粹的写景,但这宏大的景象体现出的是曹操这位政治家博大的胸怀和气度。他以全天下为关注对象,将他的事业与天下联系起来,其远大的志向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在诗歌中。我们不能把诗中“登山观海”的描写仅仅理解为描写自然,应该把他看作诗人志向情怀的歌咏。在这两首诗中,诗人所要表达的多种情感都包涵于登高这一意象中,使得这一意象复杂多义。屈原的《哀郢》也用登高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对民生的忧虑这两种思绪,但在屈原的诗中,这两种情感的层次是分明的,因“登大坟以远望”见到郢都被攻破,百姓逃乱而出,自然对故国生出关怀。然而诗人早知道楚国的平乐之风已远去,故对国家人民的命运产生忧虑。在曹操的诗歌中,登高意象所蕴涵的多重情感具有多个层次,且相互纠结,情感的层次更为复杂。

在这一时期的诗歌中的登高意象不仅是感情的层次复杂了,在一些诗篇中,这一意象又有了新的涵义。王璨《七哀诗》其一有“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6](P163)诗人所登之霸陵是汉文帝的陵,在乱离中登上先帝的陵墓实是有古今对比的意味,这里的登高实际上也就具有了怀古的涵义。《楚辞》对于登高内涵的扩展主要是空间上的,从一己而扩大至全天下。而怀古又使登高的内涵在时间上贯通古今,这样一来,登高意象也就完成了天、地、人的感应,这正是中国人观物的方式。登高意象在六朝以后的诗歌中频频出现并发展成为诗歌的题材之一,这一点应该就是其真正原因。陶渊明《九日闲居》写到了重九登高,将中国的这种习俗写入诗歌,成为唐宋大量重九登高之作的先导。

六朝时期,由于山水诗的兴起,以登高为题材的作品广泛出现于诗集中,这些诗歌主要是写登山、登楼、登台或是写登塔。登临是古代士人常见的活动,将登临之所见写入诗中,也是文人诗作的重要来源。同样上写登高,其中寄托的感情却是千差万别。鲍照的《登黄鹤矶诗》主要上写政治的失意,谢灵运《登上戍石鼓山诗》是传达思乡之情的,沈约《临高台》则是写男女之思的。在登高为题材的诗歌中,登高不再只是作为一个意象帮助诗人表达感情,登高成为全篇的中心,所有的诗句都围绕着这一点来写,所有的情思都是围绕这一点来展开。所以在登高诗中,登高意象总是附着多种情感,体现多重内蕴。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狥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羣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6](P367)这是他在永嘉守任所病起登楼。前四句借鸿虬起兴,写官场失意。五到八句反映进退两难的心情,九到十六句写登楼所见,十七至二十句写索居之苦,怀念远方的故人,末两句写隐居的决心。在这不长的诗篇中作者既写了登高所见之景,又抒发了怀念故人之情,官场失意的痛苦,进退两难的彷徨以及隐居的决心,这一切都熔于登高这一意象中。

有了魏晋六朝诗人的开拓,唐代诗人使用登高意象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可以说,登高意象是唐诗歌中被运用的最多的意象之一,唐代有名的大诗人,都很喜爱使用这个意象,李白,杜甫,李商隐等人的诗集中,都可以发现许多使用登高意象的作品。在唐代,漫游之风盛行,唐代的很多诗人都有过漫游的经历,他们或是游览名山大川,或是寻访历史古迹,或是随军征战塞外。在他们漫游的过程中,总不免要登山、登楼、登台、登塔,相应地,记述和描写登高的诗作也就数目众多。事实上,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以登高为题材的作品可谓数不胜数。

唐代诗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继承和学习《诗经》,《楚辞》和汉魏六朝诗的结果,唐代诗人对登高意象的使用也同样是建立在学习前代诗歌的基础上的,只是唐代诗人不满足于直接地继承和使用,他们更多的是将目光投向于开拓和创新。唐代诗歌中不乏以登高写思乡怀人,述政治理想和政治失意之痛的作品。张祜《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8](P380)充盈着无限的乡愁。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8](P362)写的是少妇登楼,忽见陌头的杨柳,对夫婿生出浓浓的思念。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8](P202)通过感怀身世,述说仕途失意的悲凉心境,进而对社会动荡,国家离乱有所感慨。可是在唐人的诗歌中,这种情绪不是直接可感的,它暗含于描写景物的语句之中,需要从中细细体味。唐诗很好地做到了意与景浑,诗歌中的登高意象变得意蕴深厚。

王璨《七哀诗》“南登霸陵岸”一句利用了登高意象的怀古意味,但是这一意蕴直到唐朝,才受到诗人的广泛关注。唐代有很多的怀古咏史之作,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内容是写登临历史遗迹,对历史进行凭吊。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杜甫《登岳阳楼》,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只是诗人们在登高怀古之时,不会单纯地凭吊历史,更偏向于将怀古作为关照眼前现实的诱因。在古今的对照中,李白感慨不遇明主,才能无法施展。杜甫感慨身世,深为国破家亡而忧愁。刘禹锡则感悟到了历史的不变的规律。

重阳节登高在中国起源很早,但反映在诗歌中却很少。陶渊明在其《九月闲居》诗中写到过重阳登高,到了唐诗,写重九登高的诗作十分常见,并且绝大多数的诗篇是写登高怀远,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其中最为著名的诗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8](P360)(诗人在重阳佳节与家人一起登高,却独少了兄弟一人,不由的想念起远在他乡的兄弟。

唐诗对登高意象的发展还体现在对其内涵的扩大上。唐代以前诗歌中的登高意象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意蕴,但还未达到完备的程度。唐人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又从这一意象中阐发出了新的涵义。到了唐诗,登高意象的内涵才达到了完备。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被认为是唐代登高诗的发轫之作。诗歌只有短短四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8](P61)全诗无一景物,皆为情语,诗人登上古幽州台,怀想历史,念及身世,对自己的怀才不遇,孤独寂寞产生了巨大的伤感。此诗并没有止于个体的感伤,陈子昂将这抽象的无形的愁绪穿越了时空的阻隔,他关注的范

围不再是自我、社会、国家,而是转向整个宇宙人生。整首诗是诗人对宇宙人生所做的哲理性思考。王之涣《登鹳鹊楼》一诗也阐发了登高意象类似的意蕴。

登高意象到了王维的诗歌中,又被赋予了表现淡泊宁静的心境的功能,他的诗歌《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8](P205)写登高俯瞰,面对辽阔幽静的自然,心境也就自然淡泊,安适了。

古代女性所居住的多为楼台,因为女性的生活范围狭小,女子的生活多数时候是局限楼阁里的,古代与女性有关的诗歌总是会写到楼台。女性登高远眺,怀念恋人的描写在《诗经》里就有了,而且后世一直在沿用。李商隐则对登高的这一涵义加以引申,以登高来写爱情流逝的伤感,他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8](P311)写的就是再上画楼,昨夜星辰依旧,然而物是人非,爱情已不在,其中透出朦胧的哀愁。唐代以后的诗歌中虽然也不乏写登高的佳作,如明代一些诗人的作品,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谭元春《登清凉台》;钟惺《三月三日登雨花台》等,但总的来看,登高意象的内涵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在这一意象的使用上,对唐代诗歌没有什么突破。

登高意象的内涵分析

古典诗歌中的登高意象可谓复杂多义,综观古代诗歌中的登高描写,其中的情感内涵归纳起来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怀远,一类是抒怀。

一、怀远。这一题旨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这一类中首先要说的是思乡。中国社会是一个农耕社会,自给自足,大多数的人一辈子都生活在一个固定的封闭环境中,人们的迁移活动较少,于是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故乡就被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一旦由于某种原因漂泊在外,对家国乡土的归依感也就油然而生。“鸟飞返故乡兮,狐死而首丘”,“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思乡是最能引起世人共鸣的文学主题之一,文学中的思乡之作总是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士人漂泊在外,女子远嫁他方,征人戍守边地之时,自然是对故乡朝思暮想,然而他们又身不由己,不能亲自返回故乡,只能将怀归之情以登高远望的形式宣泄出来,在望乡中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诗歌中的这一种登高存在于每个时代。“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4](P26)(《诗经·鄘风·载驰》)“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2](P102)(《楚辞·九章·哀郢》)“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6](P403)(鲍照《拟行路难》其十)“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8](P258)(韦庄《章台夜思》)。

怀远的另一内容是怀人。同对家国乡土的眷念一样,在中国这个以家族宗法制为核心的社会里,对亲人故交的思念也是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人生最苦,最苦是别离。”古代的交通状况又使得传书问候十分困难,诗人们想要排遣离别的思念和牵挂,只能选择登上高处,朝着所思之人居住的方向,放眼远望。也许并不能望见,但毕竟心理上得到安慰,挂念之情在登高中得到了完全的抒发。登高的这一内涵在各个时期都被诗人广泛地运用,但是由于社会生活内容的不同,各个时代的诗人所怀的对象有所不同。《诗经》中的《北山》《陟岵》等篇代表的是先秦由血缘观念直接派生出来的亲情之思。“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陟彼冈兮,瞻望兄兮。”[2](P198)充满了血缘真情。《卷耳》《氓》则代表男女之思,这两篇似都出自女子之手,“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4](P18)其中充盈着对恋人的思念。汉魏之际,战乱频繁,在这一时期反复吟唱的是对亲人的思念。唐宋以后,因科举取士之风盛行,各地文人学子多因赶考,宦游而相遇相知,又因还乡,升迁,贬谪而相别相遇,友情之思便大盛于唐宋诸代。“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8](P302)(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8](P24)(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都是身依高处,以“相望”表达对友人的关切和问候。唐宋诗词中还有一个来自于民俗却被文人赋予了登高怀人内容的固定日子——重九登高。重阳登高的风俗在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九月登高》中就有记载“汝阳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陈。’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羊一时暴死。

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月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6](P230)重九登高成为风俗,并由它在肇始之时关心家人平安的动机而泛化为对所有亲人的遥念。卢照邻《九月九日登玄武山》,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都是登高怀人的代表作。男女之思这一意蕴到了李商隐的笔下,又引申出了一种对爱情逝去的伤感的情绪。在登高中远望恋人,传达对所爱的想念,然而当心有所思而不可得时,从登高中流露出的就只能是深重的遗憾和失意的情绪。

在一些诗歌中,登高意象将怀人和怀乡两种意蕴合二为一,在登高远望中既有对乡土的怀念,又有对亲人的想念。《诗经·魏风·陟岵》,谢朓的《临高台》,李白《关山月》都用登高意象传达出思乡和怀念亲人这两种思绪。所谓故乡,并不单纯地指出生成长的地方,它也是亲人所居住的地方。故乡之思不仅仅是思念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也是对居于那里的亲人的思念。古人在登高望乡之时,对家乡和对亲人的思念往往会同时产生,发而为诗,诗歌中的登高意象就同时附着上两种情感。

二、抒怀。早在孔子时期,登高能赋就成为衡量人的才能的重要标准。据《韩诗外传》记载“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到了汉代,登高能赋更成为士大夫必须具备的九种才能之一。登高必能见广,诗人由眼前所见定能引发出种种联想,产生独特的感受,再以赋诗来述其感受,抒其情怀。由于作家在登高中所产生的感受不同,所以这一类的登高意象又具有几种不同的涵义。

这一类中首先要提到的是对志向的抒发和对理想的高扬。这一涵义在《楚辞》中最先阐发,《离骚》里的抒情主人公在现实世界中追求美政的理想不能实现,虽怀一腔忠贞之志却横遭排挤,打击,感到窘迫无依而心灵郁结不平时,便要凭借想象的艺术笔触进行精神的漫游,“神思高举”,登神山求神女。其行为关注的是社会民生的全局性问题,而不是个人的得失和宠辱。从登高中折射出诗人崇高的政治理想和强烈的政治热情。后代积极进取的诗人,每当登高时,遍览天下,顿感心胸宽广,将国事民事天下事皆系于己心,就会同屈原一般以天下事为己任,将为国立功作为自己的理想抱负,并且有志在必得的决心。在曹操《观沧海》,杜甫《望岳》中都能见到一个要努力寻找高远人生理想的形象。

古代的诗人喜爱在诗歌中抒豪情壮志,然而,在现实中,真正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功成名就的士人却又太少了。大多数渴望建立功业的诗人结果总是仕途失意,功败垂成。这样一来,中国古代诗集中就有了大量反映理想破灭的作品。这一类的作品通常都不是直接抒情,而要在景物的描写中婉曲地表达出来,登高因其见广而常被用来表现政治失意的苦闷。这种登高往往是通过凭高远眺时的所见所感所想,将景物描写,身世之感熔于一炉。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展现宦海沉浮的人生辛酸,仕途艰难的深重悲伤,报国无门的苦闷压抑,无罪获惩的愤懑怨怼……屈原最先在他的作品中阐释出登高意象的这一层内涵,“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反映的就是他理想破灭后的痛苦悲愤。陶渊明的理想是要“大济苍生”,但是在这理想无法实现后,则写下了“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这是对当时社会不适于自己建功立业,只能放弃理想抱负归隐田园的无奈选择的真实的写照。杜甫的《登楼》,起始“花近高楼伤客心”写在花团锦簇的春季,却因登楼见花而伤心。表面上看,似是这春花惹得漂泊异乡之人伤心,但接下来“万方多难此登台”[8](P283)一句点明真正使诗人伤心的原因是朝廷“万方多难”,诗人意图为朝廷出力,辅助唐王朝平定天下,却无此机会。做客他乡本来就会使诗人满腹心事,再加上感怀抱负不能实现,也就不禁见花生悲。对理想的追求和理想失落的苦闷都是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影响的产物,只有深受儒家传统浸染的诗人才会在登临高处时萌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宏远抱负。这些诗人即便是在理想落空,遭受朝廷排挤之时,也仍然会以兼济天下为己任。诗人在抒发政治失意的苦闷时,也会将目光投向社会民生,在登高中由对自己身世感怀延伸出对国家时局和人民生活的忧虑。刘长卿《登余干古县城》“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官舍已空秋草绿,女墙犹在夜乌啼。平江渺渺来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沙鸟不知陵谷变,朝飞暮去弋阳溪。”[8](P350)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被弃置的官舍,四处荒草,乌鸟乱啼,缓缓的落日,完全是一幅完整的荒野图景,从中可以透视出诗人对唐王朝命运的忧虑。杜甫的七律《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8](P285)在高台之上由近及远地描写了猿的哀啼,鸟的徘徊以及天高风急,水清沙白,落木有声,长江汹涌,描绘出秋的凄清。在满目的秋色中竟是诗人的满腹悲伤,做客他乡有乡愁之苦;身在异乡,却有孤单一人,

体弱多病,年近百年,怎不令人感叹人生有限,韶华易逝?在这节候之悲和漂泊之苦之外,还有作者更深层次的悲哀——国乱之痛,使这为忧国忧民的大诗人不能释怀。

在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诗歌中,诗人登高所抒之情怀大大异于受儒家影响的诗歌中的登高意象。晋朝名将羊祜生前好登岘山,曾有感喟:“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没无闻,使人伤悲。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其中体现的是对生命本体的忧虑。阮籍《咏怀》其八“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乃悟羡门子。噭噭令自嗤。”[6](P312)作者登高所见是满目的丘墓,感叹生命的不可挽留,于是轻荣名,重长生,仰慕仙人。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将凭高的忧生之叹发挥到极至。“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8](P212)羊祜死后,襄阳百姓在岘山上立碑以纪念他的功德,杜预名之垂泪碑。孟诗以岘山之悲为原型,哀叹生命的局限。

王维是一位深受禅宗影响的诗人,在他的诗歌中登高意象成为闲适,恬静的心境的象征。王维诗歌中选取的景物都具有宁静安然的特点,这是因为诗人以虚静的心态来关照景物。王维利用登高这一意象,契合所写之景物,将归隐的恬静闲适蕴藏其中。以登高意象表现闲适之志的并非王维一人,祖咏《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8](P333)也是借写景表现闲适之情的作品。

抒怀一类中还有一类以国事为念的登高怀古之作。凭高何以易于吊古?登高远眺,空间顿觉广远,空间的广远易使人联想到时间的悠远。再者,登临古迹也容易使诗人追忆历史,联想到与古迹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古意油然而生。诗人登高怀古的内容不尽相同,可以以怀古来借古讽今,以古为鉴。借古讽今是通过对古之明君圣主,清明政治的怀想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8](P269)前三联是借古事讽刺当权者不识人才,末联揭示其作诗意图。以古为鉴则是对古代昏庸君主奢侈荒淫的生活进行讽刺,希望当今天子以此为戒。胡曾的《姑苏台》,感叹吴王夫差常在姑苏台的春宵宫里作长夜之饮,终至于败敌之手。这些诗歌虽在怀古,但不是为怀古而怀古,把对历史的凭吊和对现实的关照结合起来,感时感事,伤今伤怀。体现出对于历史、社会、自身命运的深思,在感时怀古中融入自己对时事的理解,虽然情感有时体现的凝重,但并不消极悲观。通过过去与现在异时同地的对比,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思考,反省,审视,为眼前现实提供参考。

还有一些诗人在登高远望中,体验到自我和社会的渺小,其心神直接同天地相接,将自我和社会人生放入无限的宇宙和历史中加以关照,发出超越现实的纯粹哲理性的慨叹。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8](P338)这首五绝可谓不朽之作。前两句绘出一幅辽阔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后两句写到当前实感,眼界更阔,立足更高,道出只有不断登高才能看得更远的哲理。

登高意象几千年来受到中国诗人的偏爱,反复地出现在古代诗歌中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登高这一审美活动体现了中国古人天、地、人一体的观物方式,俯仰自得的观照心态,登高描写是传统文化心理在文学创作上的反映。古代诗人在文学创作中使登高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多重丰富内涵的意象,也正因为这一意象具有生成多重意蕴的可能性,才会得到诗人的重视,频繁地出现在他们的作品中。

注释: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程俊英诗经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3]陈铁镔诗经解说[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4]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RR

[5]黄寿祺楚辞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6]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7]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RR

[8]陈昌渠唐诗三百首注释[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著作:

[1]聂石樵诗经新注[M]山东:齐鲁书社20RR

[2]程俊英诗经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3]陈铁镔诗经解说[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4]黄寿祺楚辞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5]汪瑗(明)楚辞集解[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

[6]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7]陈昌渠唐诗三百首注释[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8]童庆柄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9]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RR

[10]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RR [11]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一、二卷)[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RR

论文:

[12]孙维刚《论“登高望远”意象的生命内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9(2)[13]瞿明刚《试论中国文学的登高主题》[J]南京大学学报20RR(3)

[14]李利霞《唐代登高诗审美价值探析》[J]鄂州大学学报20RR(1)

[15]刘红霞《唐诗三百首中登高意象的分类及意蕴阐释》[J]南京大学学报20RR(2)

高中语文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之导学案(教师版)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及其特有的内涵。 2、学会从把握意象入手来把握诗词的内容,领会诗词的主旨。 3、养成注意积累的好习惯,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一、了解“意象”这一概念,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象; 二、掌握“意象”这把钥匙,打开诗歌世界的大门,能够自主阅读、感悟、探索。 【高考试题】 09年浙江省1B高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莲”等,它们在诗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1)从5个意象中选取了3个,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3分)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2)从5个意象中选取1个,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及作用。(7分)(100字左右) 【意象概念】 古典诗词的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带有主观情感的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积累意象】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送别诗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茂盛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雪大貌)”。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芳草、春草。在古诗中常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怀念。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亮。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鸿雁(孤鸿、断鸿)。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长久寄居他乡)伤感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 1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完整版)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 一、地点类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古来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长期的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长亭,长亭是陆上送别之所。 西楼,“西楼”也是送别之所。 二、植物类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喻离恨。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也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时期的梅花诗,大多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松柏,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芦花有飘零之意,“丁香结”常用来写心中愁结,而莲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特征等。 .黍离,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杨柳,杨柳依依,离情与杨柳相关合,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柳”这一意象,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成了历史文化的积淀。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菊花,、以菊花喻坚贞高洁的品质。 莲,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红豆,以红豆表男女爱情。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竹:气节、积极向上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杨花:流散(漂泊)菊:隐逸、高洁、脱俗 兰:高洁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浮萍:漂泊不定 三、动物类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联系在一起。 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也喻指小人、俗客庸夫 蟋蟀,作为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描写蟋蟀的活动规律十分细致。那时古人已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后的惆怅。“蛩”古书上也指蟋蟀。 蝉,以蝉喻品行高洁。 猿,以猿啼表悲哀、忧伤的感情。 大雁,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以鸿雁表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青鸟,传书的信使。 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不如归去)”,后来多用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也表达思乡之情。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2014年高考: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汇编

2014年高考: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汇编 高考研究 2014-01-07 0939 2014年高考: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汇编 一、草木类 1.柳 ⊙惜别,留恋,祝愿。 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 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例1: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该诗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词〃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例2: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 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某种必然的联系。 例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例4: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 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论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论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以李白为例 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到处是产生诗歌的理想土壤。放眼望去,每座山每处水每一个地方,都是一篇篇精美的诗章。放眼望去,慢慢历史长河中,无不闪烁着诗歌的璀璨。说起汨罗江,谁都会想到五月端阳,诵读屈原的《离骚》、《橘颂》等;说起古浔阳,谁都会想到枫叶芦花,看到琵琶声中白居易湿透的青衫;说起黄河,谁都会看到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远上白云间、万里黄河绕黑山……忆秦汉,说唐宋,游长城,渡乡关,饮美酒,唱幽情,抒抱负,谁都会看到听到“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壮歌,“靖康耻,犹未雪”时的岳飞冲起的帽冠,水调歌头苏东坡多情的婵娟,王维渭城客游时青青的柳……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艺术瑰宝。中华民族以汉字为载体,按照符合美学规律的格律规则,创造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美好诗篇,形成了一种大美诗体。其意境之深邃,思想之丰富,情感之深切,操守之坚贞,品格之高雅,普及之广泛,流传之久远,影响之巨大,是世界许多拼音文字为载体的诗歌所难以比拟的。下面我以诗仙——李白为例,浅析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之所在。 一、美在感染力和说服力上。有人概括说诗美在形象上。诗是情感的象征性图画,诗歌创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形象的可感性。通过物象的塑造,使读者受到感染,进而再心灵上达到共鸣。《周易》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文心雕龙》中也有“神与象通、神与物游”的主张。我国古代诗人善用形象思维者,三李也。这三李即为李白、李商隐、李贺。其中李白的形象塑造更是出神入化,例如:“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郢门秋怀》)运用不同空间的山衔落日、江汉晚天烘托秋景,又把洞庭湖上的游客与南飞的大雁映衬对照,在广阔的时空中展示漂泊的孤苦情怀。犹如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中,“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唱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蜀巴。”子规鸟又名杜鹃,而映山红因杜鹃啼叫时开放而名杜鹃花,诗人巧妙的将不同性质的意象组合起来,表达两地相思,委婉动人,给人以尺幅千里之感,意蕴深远。 二、美在情感上。黑格尔说过“情致能感动人,因为它自在自为地是人类生存中的强大力量……”任何文学体裁,都不能缺少情感因素,而诗词的情感因素,比起其他体裁来说,显得更集中,更浓郁,更强烈。诗的本质是抒情,是思想感情的抒发。“苟其感不至,则情不深,情不深则无以精心而动魄,垂世而行远”。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就可以看出李白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又能感受到诗人坚定不移的冲破重重阻碍的意志。 三、美在风格上。中国诗词有直与曲,露与藏的风格之分。直露型的诗人,其审美取向往往是刚健质朴,其诗风往往是阳刚豪放,其诗以阳刚美取胜。曲藏型诗人,其审美取向往往是委婉曲折,其诗风往往是含蓄细腻,以阴柔美取胜。当然,无论是阳刚美的诗,还是阴柔美的诗,其风格审美效应是可以并存于一体的,古今往来的一些诗人也往往做到阳刚美与阴柔美的兼济互补,实现豪放与婉约并举,阳刚与阴柔互济、直露与曲藏风格的完美统一。如豪放派代表人物李白写了不少美诗,既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洒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DOC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意象 台湾诗人余光中有着深深的中国的情结,他的《等你,在雨中》这样写到“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池 神的悠悠天地,接近心灵和智慧,让夜雪山深明烛秋音,黄昏细雨娓娓道出强烈的美感与悲怆,让我们用中国人的心灵,中国人的耳朵去感悟倾听从河洲水湄就唱响的心音。

一、中国古典诗歌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那是我们的先民的第一次深情的吟唱,它历经500年岁月的淘洗,洗尽了铅华,洗尽了岁月的风沙,它拥有诗的清雅,有经的深邃,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 有着千年的美丽,千年的忧伤,千年的沧桑,千年的雄奇。 二、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直接流露感

情,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讲究“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讲究“含蓄凝练”,“朦胧蕴藉”,“风流婉约”,“妩媚宛转”,讲究“言有尽意无穷,言在此而意在彼。” 教化广运而久长,以寄讴歌与祝福之意。 而我们从古诗文中所见的典型意象,都是经过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在继承相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及共同的文化心理,生活

方式、语言习惯以及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审美文化心理意象,在诗人的眼里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花鸟鱼虫,风霜雨露都浸透着人的情感,都能反映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给中 生不已的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叹。 3.思乡或相思,在月亮意象中反

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表现出望月思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 人想到时间和宇宙中事物在正反两 面之间的辩证发展。月亮作为一种象征形式,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落花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落花意象 花是植物美丽的部分,但是,对于植物来说,开花并不是目的,花开花谢只是生存繁衍过程中的自然环节,花开并不意味着幸福,花落也不代表忧伤。 但是人说:世界因为人的存在而有意义。诗歌是人的思想与情感的浓缩。自然事物经由人的思考而成为诗歌意象,必然打上人类情感的烙印。花在一个春天完成从盛开到凋落的生命周期,提示着四季循环,暗示着时光流逝,这种美丽、短暂、动态的意象,给诗人留下的印象必然更为深刻。综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 《诗经》中没有对花的直接描写,更没有对落花的咏叹。诗人以盛开的桃花比喻新嫁娘,以累累梅子暗示青春的生命力,以椒实蕃衍祝福子孙众多。人们关注的是果实,是生命延续的希望,而不是从审美的角度去关注花,落花不会给他们带来忧伤。与《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传统源头的《楚辞》,主要作者是因谗去国、被流放到蛮荒之地的屈原。他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一著名诗句,表现岁月蹉跎、时不我待的恐惧。但草木零落是秋天的景象,与暮春落花意象无关。《离骚》中却有这样一句:“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说想要趁着花朵未落之时折取下来,物色一个美丽的侍女赠送给她(其实是为了接近她那威严高贵的主人)。此处“荣花未落”比喻容颜未老,“及……”的句式,实际上是“恐美人之迟暮”的另一种说法。诗人委婉地通过对落花的想像,和象征手法,将花与生命联系在一起,表达美人迟暮的忧虑,这在后世诗人那里成为一种惯用的手法。 晋代《子夜四时歌·春歌》描写落英缤纷的美景:“鲜云媚朱景,芳风散林花。”林花随风飘舞,风中弥散着花香;南朝诗人谢眺则有“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游东田》)的诗句。诗人们对落花持欣赏的眼光,我们在落花中读不到丝毫忧伤。不过,晋时一首《前溪歌》中出现了这样的诗句:“花落逐水去,何当顺流还,还亦不复鲜。”落花随水一去不返,轻微的叹息声中似乎隐隐传出生命流逝的无奈。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浅谈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 【内容摘要】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境美;情景交融;含蓄;动态;虚实结合 【正文】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千百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古人在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是密不可分。因为,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艺术标准,是决定一首诗好坏的的关键。诗词只有达到美的至境——意境美,才能给人以真正的美感。“意境”所涉及到的领域或范围是很广泛的,音乐、戏剧、美术、体育、绘画、文学等等很多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意境美感,意境美具体体现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反复的,多方面的和异常丰富的。本文结合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典诗歌表现出来的意境美。 一、意境定义的界定 意境是中国文艺理论和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刘禹锡曾经对意境下了一个比较贴切的最基本的定义——“境生于象外”,也就是说,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象”,但它又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无限延伸的“象”。司空图进一步指出“思与境偕”,标举意境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这些古代学者对意境的认识都被后来的学者很好地继承下来。象“境生于象外、意外之象、味外之旨”都是经典的看法,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是我们还是要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意境的概念虽然众说纷纭,难以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意境客观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比如《辞海》就是这样给意境下定义的,“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欣赏者通过想

古代诗歌中的传统意象

古代诗歌中的传统意象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教学计划清单

实用文档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交流材料 单元分析与教学建议 一、关于教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所谓“置身诗境”,就是要求读者忘记周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想象世界中。借助于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审美体验,与诗人取得共鸣,达到美的享受。而“缘景明情”则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本单元所收录的九首诗歌也正是本着这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准备以“示范赏析”的《春江花月夜》鉴赏模式为标准,重点解决“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 作为“示范赏析”的《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吸收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和形式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以和谐的歌调,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的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婉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开拓了诗歌的意境。 而“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也是各具特色:《夜归鹿门歌》歌咏了归隐后清闲淡素的情怀志趣,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真实;《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一首记梦的游仙诗,写于唐天宝四年,是李白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之感而做,梦中的奇景瑰丽变幻,给我们展示了雄伟的意境;《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将爱国爱民的宽广胸襟与浩瀚的洞庭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宏大的意境;《菩萨蛮》则借描写江南的景色美、生活美、人物美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以及有家难回的愁苦之情。 至于“推荐作品”部分的四首诗歌,可以在学生掌握了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地阅读鉴赏,作为一种拓展的训练 二、关于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知识的积累。 2、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体味意境之美。 (二)、过程与方法 1、加强诵读涵咏,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散文名篇。 2、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以学生自主赏析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教学设计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及其特有的内涵。 2、学会从把握意象入手来把握诗词的内容,领会诗词的主旨。 3、养成注意积累的好习惯,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一、了解“意象”这一概念,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象; 二、掌握“意象”这把钥匙,打开诗歌世界的大门,能够自主阅读、感悟、探索。 【高考试题】 09年浙江省1B高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0分)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莲”等,它们在诗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1)从5个意象中选取了3个,指出其常见的象征意味。(3分)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意象:象征意味: (2)从5个意象中选取1个,结合具体作品,简析这个意象的特点及作用。(7分)(100字左右) 【意象概念】 古典诗词的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带有主观情感的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 【积累意象】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送别诗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茂盛貌);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雪大貌)”。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5、芳草、春草。在古诗中常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怀念。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亮。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鸿雁(孤鸿、断鸿)。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长久寄居他乡)伤感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 1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崇高”与“优美”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崇高”与“优美” 一朵娇艳的小花是美的,座座气势雄伟的崇山峻岭也是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固然能引起我们的喜悦的感情,令我们陶醉;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崇高景色,也会激荡我们的感情,使我们心旷神怡,也达到了强烈愉悦的审美效果。正如惊涛骇浪与叮咚山泉,崇高和优美都属于审美的范畴,是两种不同的美的形态,即美的两种不同种类。 崇高又称壮美,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通过对象的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产生敬仰、赞叹的情怀。优美与崇高相对,又称为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等,它是美的一般的形态。 从根本上讲,崇高的核心在于“冲突”。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粗砺强劲,雄奇怪涎,令人惊心动魄。审美主体所受到的挑战越严重,遇到的冲突越激烈,斗争的历程越险恶,就越能激发和显示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也就越能令人感到崇高。而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之所以是和谐,其实质就在于它体现出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也体现出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玲珑小巧,娇柔透剔,令人舒心惬意,各种审美因素趋向平和统一。 在我国古代,通常把崇高称为“大”“阳刚”“气势”“风骨”等。孔子曾说过:“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列子·汤问》中记载钟子期对于伯牙鼓琴的两次回答:“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种音乐的内容,也是令人心潮澎湃的,也可以称之为“崇高”。这种崇高不仅仅指崇高的这一种形态,更主要的是气势。我认为,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们,所欣赏对象的气势比起形态来,更容易让人体会到“崇高”,心灵的震撼相对于视觉的感受更容易令人领会、感悟。 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撤以闲雅,说炜晔而谲狂”。虽然陆机并没有指出“优美”到底是什么,但他对这些文体风格的概括,已经包含了优美的本质。而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将文章风格美分为八体: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其中,典雅、精约、新奇就是与优美有关,而远奥、繁缛、壮丽则与崇高有关。 在我国古典诗歌艺术中,这两种形态各异的美比比皆是。 比如,唐代词人张志和的《渔歌子》是首脍炙人口的杰作,千百年来,人们盛读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优美迷濛的意境,折射出迷人的艺术光辉。词是这样写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前,白鹭展翅飞翔,不时俯头探望河中游鱼;山上,漫山遍野桃花盛开;山中,微风吹拂,桃花瓣飘零,随波逐流;山脚,烟波浩淼,游鱼蹦窜;岸边,烟波迷濛处,一位披蓑戴笠的垂钓者正凝神专注地垂钓,他陶醉于眼前的空濛山色和柔美风光,竟怡然自乐,不想回家了。多美的画面,岂止是“烟波钓徒”张志和沉缅于山光水色,我们品味吟咏,又何尝不是深深地痴迷于词人所描摹的山水风情呢?显然,这里意境纯美、柔和、宁静、高远;色调斑斓绚丽,欢快明朗;构图精微考究,细腻逼真;情趣高雅恬淡,清爽宜人。这一切充分展示了词人热恋山水,厌恶官场的情趣,显示了艺术领域里的优美范畴的审美特征。 相反,李白的诗作《望天门山》恰恰给我们揭示了一种雄奇壮阔的崇高美。“天门中断楚江天,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人贮立舟头,极目远

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水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水意象 一、爱情的阻隔物 水始终在人类文化心理中扮演着可爱又可恨的角色。人的生活离不开水,古人选择住处更愿择水而居,水边也是青年男女相会的地方。但是水又会给人带来灾难,它还给古人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秦风?蒹葭》)这首诗把男女相恋的艰难追求放入河水阻隔意象中进行描写,再以秋天的凄凉加以衬托,就创造出一个扑朔迷离、凄清感伤的艺术境界,在那秋水伊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画面里,蕴含着无穷无尽、难以言传的中国文化情韵。《迢迢牵牛星》则描述了另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牛郎与织女为天河所阻,望眼欲穿,虽有七月七日鹊桥相会,但“忍顾鹊桥归路”。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有情人不能相依相守,古往今来,不知曾经打动过多少读者。水不仅装点了客观环境,而且也使相恋的人阻隔重重,尝尽相思之苦。 二、万物依附的母体 崇拜自然之物,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之一。诗人寄情山水,讴歌自然之美,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和社会理想,创造出独特的审美艺术境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在他的《观沧海》中写出了大海的宏伟浩大: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掀起层层巨浪,而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仿佛是万物依附的母体一般。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话桓凯旋时所作,这种波澜壮阔的气势,艺术地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借助水来写雄浑阔大的意境,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潮起潮落,江海一色,海天相接,明月似乎是从海潮中涌出。张照的《观海》“乾坤浮一气,今古浸双丸。”大海似把天地一切融为一体,日月映于大海之中,有如双丸浸在水中。杜甫在他的《登岳阳楼》诗中则更胜一筹。“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广袤数千里的吴、楚大地在此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薄!而日、月、星、辰仿佛都漂浮在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壮丽。从这气象万千的画面中,我们似乎看到了诗人胸有丘壑、心存天下的博大胸襟。 三、剪不断的愁绪 流水与愁绪有着相似的状态,恰如李白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所描述的。流水不停,愁绪难理,用有形的流水表达无限的思绪,既增加可感性和表现力,又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骆宾王的《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歌颂了荆轲刺秦王的悲壮牺牲精神,表现了对爱国壮士的深情缅怀和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感。鱼玄机的《江陵愁望有寄》“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晏殊的《清平乐》“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长流不息的江河水啊,你奔流而下,有谁知道这离别的愁绪呢?严仁的《鹧鸪天》“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温庭筠《忆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你看那悠悠江水,恰似绵绵的离情别绪。李清照的《一剪梅》更是把这无奈的相思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是诗人借以表情达意的重要组成/ 元件0, 是诗人进行诗歌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优秀的诗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遵循意象创造的规律进行诗歌艺术的创作实践活动。意象包括/ 意0和/ 象0两部分, 是诗人独特的内在情思与生活中典型的外在物象艺术的统一, 是诗人将意融入客观物象后创造出来的可感触、以表意的具象。意象是中国独具民族特色的基本美学范畴, 前人早就对它进行过论述。从现在所看到的资料分析, 关于意象理论的阐述, 其渊源最早可上溯到5易传#系辞上6: / 圣人立象以尽意, 设卦以尽情伪, 系辞焉以尽其言0。意思包含: / 象0来自自然又超脱自然, 是诗人对自然物象的再现、表现,自然物象创造为诗歌意象后可以帮助/ 尽意0; 另一方面, 取象本身并非目的, / 立象0 是为了达/ 意0[ 1] ( P. 49) 。当然,5易传6所云/ 意0、/ 象0与后来诗歌理论中的/ 意象0还有相当距离, 但提出/ 立象以尽意, 系言以明象0 的主张, 为后人把/ 意象0作为诗歌美学的基本范畴奠定了基础。意象概念在六朝刘勰5文心雕龙6中得到了进一步阐述, 刘勰在5文心雕龙6里明确提出意象概念, 并认为/ 窥意象而运斤, 此盖驭文之首术, 诗篇之大端。0刘勰把/ 意象0 的作用提高到/ 驭文0、/ 诗篇0 之/ 首术0、/ 大端0的位置。意象内涵在唐代得到继承和发展, 皎然就说: / 取象曰比, 取义曰兴, 义即象下之意。凡禽鱼草木人物名数万象之中, 义类同者,尽入比兴,5关雎6 即其义也。0[ 2] ( P. 164) 皎然已经精辟地指出了意象创造的方法, 并认识到/ 禽鱼草木人物名数0均可入象达意的规律, 关于意象内涵的认识深化了。意象理论在明清时期已渐趋成熟,李东阳曰: / 意象俱足, 始为难得。0[ 3] ( P. 514) 何景明曰: / 意象应曰合, 意象乖曰离。0[ 4] ( P. 246) 王廷相曰: / 夫诗贵意象透莹, 不喜事实粘着。古谓水中之月, 镜中之影可以目睹, 难以实求也。,,言征实则寡余味也, 情直致而难动物也, 故示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 感而契之, 邈哉深矣。此诗之大致也。0[ 5] ( P. 126) 他们强调意象创造的艰难、象和意有机结合的要求等, 至此, 意象已经成为一个有关中国古典诗歌形象创造的根本范畴, 具有审美本体的意味。 古代诗歌意象理论指导着诗歌创作的实践,产生了难以胜数的丰硕成果, 呈现在今人面前的是瑰丽多姿、绚烂多彩的意象世界。她们像夜晚满天的星斗, 交相辉映, 各放异彩; 又像百花园圃里盛开的鲜花, 品种繁多, 姿态万千。为了认识这些意象, 准确把握古典诗歌的内涵,人们开展了大量的关于意象类型的研究工作, 或从形式的角度,或从结构的角度, 或从手段的角度等等, 产生了不少成果。笔者认为, 如从意象创造的目的性角度切入, 可以高屋建瓴,很清晰地把握意象的类型。因为诗人创造意象的目的不外乎描摹物象、抒发胸臆两种情况, 所以, 我们把古典诗歌意象的类型分为两类, 即再现性意象和表现性意象, 下面分别进行论述。 一、再现性意象 所谓再现性意象是指诗人以个性化的诗歌语言再现生活物象, 以达到描摹物象、表达情思目的的那么一种意象。从意象形式的角度研究意象类型的研究者称之为/ 描述性意象0[ 6] ( P. 364) 。再现性意象是一种侧重描述物象的意象, 由于这类意象创造的目的是艺术地再现生活物象, 它的特点是诗人忠实于客观自然事物的原生状态, 一般不作曲折、深奥的寄托性的主观/ 附着0, 诗人遵循客观存在和创作的规律, 通过自己独特的观察和体验, 用诗歌语言来描绘和渲染自然万物。我国许多古典诗诗歌就以再现性意象的创造性、独特性、新颖性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如晋人傅玄5天行歌6: / 天时泰兮昭以阳, 清风起兮景云翔。仰观兮辰象, 日月兮运周。俯视兮河海, 百川兮东流。0通过对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这些物象的描述,歌颂了自然的伟大力量及其运转不息的精神, 全诗气势磅礴, 境界雄阔, 完全忠实于自然原生状态。再如杜甫5绝句6: /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0诗歌展现的自然物象选择之精当、声音表现之婉转、色彩搭配之和谐、空间转换之灵动, 逼真、谐和地再现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原生印象, 透露着原生态自然的动人气息, 洋溢着欢快激越的情绪。全诗格调清新, 摄像开阔生动, 确如东坡所云: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概念与西方理论话语中的意象概念之比较

摘要:“意象”概念在中国源远流长。西方的“意象”概念与中国有很多不同,尤其是西方理论话语中的意象概念。本文对二者作一比较,以审美的眼光探讨二者异同,希望对建立一个包容中西意象概念的现代审美意象概念有所启发。关键词:意象;中西比较;文学研究一、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概念作为审美表现成果的意象,其概念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萌生于汉代;第二阶段,发展于晋代;第三阶段,完备于六朝;第四阶段,认同于唐代“而概念的术语产生于唐代”。(一)意象概念的内涵萌生于汉代学者解经释骚的比兴。《毛诗序》运用了“诗六义”这一术语,汉儒解《诗经》,总结出赋比兴的三种表现手法。王逸指出《离骚》的“香草美人”是一种新的比兴寄托手法,应视为对意象内涵的扩充。(二)陆机《文赋》的“隐”“曲”“喻巧”说,是对意象内涵的发展。他对意象概念内涵的发展有两点贡献:1、提出了“隐”“曲”“喻巧”说。2、《文赋》开篇曰:“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文赋》对“比兴”一词避而不谈,不论其用意如何,客观上却昭示了隐含寄托手法不仅为诗骚所独有。陆机的“隐”“曲”“喻巧”说,是对汉代《诗经》、《楚辞》研究的比兴说的继续和发展,与意象概念的内涵是同质的。(三)意象概念的内涵在《文心雕龙》的《隐秀》篇中得以完备。刘勰将“隐”“秀”并举为最优秀的表现手法。“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秀”就是篇中的名句。而“隐”就是意象。(四)意象的内涵认同于唐代诗人和诗评家。在诗学领域,皎然率先将意与象的寄托关系作了明确地揭示。“象下之意”,即客观外物的描写中寄托隐含的诗人的主观情致,它的出现标志着意象概念术语的出现。意象的内涵完备于刘勰,至此,意象概念正式诞生。唐人论及意象使用的另一术语是“内意”“外意”。“外意”指客观象的意义,“内意”指作者的主观情致。意象概念内涵可以作如下归纳: 1、象指一切具有物理形态的客观存在物,包括视觉不可见的物质和人自身的一切外在表现,如声音、风和人的情态行为等。意指诗人主观的一切意识活动,如感情、志向、认识、幻觉等。 2、意象的本质是寄托隐含,委婉不露,不直接言意而将意寄托隐含于象中,因而意象具有双重意义,即外意和内意,也称字面意义和隐意。不具有双重意义的词语、诗句或诗,不是意象。 3、意是主,象是宾;意是目的,象是手段;意是内容,象是载体。 4、象和意必须具有某种联系,才能构成意象。 5、意象是诗人独特的审美创造成果,同一个象,对于不同的作家和同一作家的不同时空,可以寄托不同的意。二、西方理论话语中的意象概念在西方,image作为一个理论术语,首先出现于认识论和心理学领域。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对image的解释是:一个表象(representation),一个据称是表征外部客体的心的图画(mentalpicture)。在西方哲学传统中,意象被认为与知觉、思维等认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即我们在感知、认识外界事物时伴随着一种心理意象的产生。这一观点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他认为感觉和思想都是外部模压的意象造成的,没有这种意象,它们都不会发生。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没有心灵图画(意象)的伴随,便不可能去思维”。此后,这一思想在西方近代哲学尤其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中获得了继承和发展。洛克和休谟都认为观念和意象是同一个东西,因此,思维活动和具有心理意象是等同的。显然,西方哲学领域中的意象概念与中国传统美学意象概念相去甚远。这种差异,对于我们从中国传统美学来研究审美意象恰恰是一种补充。现象学的诞生,导致对意象的研究获得了一种质的推进。在这方面,现象学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一种方法论的突破,即超越了西方传统哲学的主、客对立的认识论视野,从而揭示了意象作为一种意向性建构的产物所具有的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同时性的本质关联在一起的整体结构。胡塞尔关于知觉、想像之意识活动以及时间意识结构等的分析,以及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意象的构造问题。在此,我们仅就萨特的理论作一分析,因为在西方当代哲学家中,对意象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的,当首推萨特。萨特对意象的初步定义是:“意象”这个词只能指意识同对象的关系。因此,意象是一种意识。更确切说,是一种想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教学计划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选修)第二单元集体备课交流材料 单元分析与教学建议 一、关于教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所谓“置身诗境”,就是要求读者忘记周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想象世界中。借助于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审美体验,与诗人取得共鸣,达到美的享受。而“缘景明情”则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本单元所收录的九首诗歌也正是本着这一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准备以“示范赏析”的《春江花月夜》鉴赏模式为标准,重点解决“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 作为“示范赏析”的《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吸收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和形式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以和谐的歌调,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的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婉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开拓了诗歌的意境。 而“自主赏析”中的四首诗歌也是各具特色:《夜归鹿门歌》歌咏了归隐后清闲淡素的情怀志趣,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真实;《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的一首记梦的游仙诗,写于唐天宝四年,是李白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之感而做,梦中的奇景瑰丽变幻,给我们展示了雄伟的意境;《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将爱国爱民的宽广胸襟与浩瀚的洞庭景色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宏大的意境;《菩萨蛮》则借描写江南的景色美、生活美、人物美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以及有家难回的愁苦之情。 至于“推荐作品”部分的四首诗歌,可以在学生掌握了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地阅读鉴赏,作为一种拓展的训练 二、关于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知识的积累。 2、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注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体味意境之美。 (二)、过程与方法 1、加强诵读涵咏,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散文名篇。 2、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以学生自主赏析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散文的浓厚兴趣,体味诗文中的意境和情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关于赏析教学的几点建议 1、指导学生合理利用工具书和资料,作好赏析前的准备。 这主要是就作者生平以及时代背景而言的。一篇优秀的作品,必定和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作品中的情感很多时候都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就是抒发作者晚年的身世飘零之感,如果学生不了解作者的一生,就不能很好地体会杜甫诗歌的写实特征,也很难体会作者的心境。 2、加强诵读涵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