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细胞液浓度的变化情况是()A.B.

C.D.

2.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能够从消化了的食物中吸收葡萄糖,却很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

B.葡萄糖进入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红细胞的方式不同

C.体温的变化对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没有影响

D.细胞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

3.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猪膀胱膜,图1、3表示初始状态,其装置内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 A、M B、M a、M 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的状态,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 A>M B,

M a=M b>M A,则达到平衡后()

A.h1>h2,M Ah2,M A=M a C.h1

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倍目镜

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

5.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设水稻和番茄幼苗吸收量相等)。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A.水稻不需要Ca2+而排出,结果浓度变大

SiO的载体多于Mg2+载体

B.水稻4-

4

SiO需求量较少

C.番茄对4-

4

D.植物细胞吸收矿质离子有选择性

6.某同学将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将外表皮换成内表皮,则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B.质壁分离过程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浓度逐渐降低

C.若将蔗糖溶液的浓度加倍,则质壁分离及复原所需时间会缩短

D.若将蔗糖溶液改为适宜浓度的尿素溶液,则会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7.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白菜叶细胞分别制成装片,从盖玻片的一侧滴人0.3g/mL的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果是

A.前者吸水破裂,后者发生质壁分离

B.前者失水皱缩,后者发生质壁分离

C.前者发生质壁分离,后者也发生质壁分离

D.前者发生质壁分离,后者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复原

8.“膜流”是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破伤风杆菌和酵母菌均能发生“膜流”现象

B.红细胞吸水涨破是“膜流”现象的典型例证

C.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与“膜流”无关

D.“膜流”现象说明生物膜成分和结构相似

9.红细胞溶血可判断物质运输的速率,其原理是进入红细胞中的物质能增大红细胞的渗透压,使更多水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破裂,即发生溶血。某实验小组利用该原理研究了细胞膜对几种物种的通透性,得到如下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编号溶剂溶血现象时间

11mL水0.1mL红细胞悬液有9s

21mL乙醇+0.1mL红细胞悬液有48s

31mL甘油+0.1mL红细胞悬液有13s

41mL葡萄糖+0.1mL红细胞悬液无_

A.细胞膜对上述四种物质的通透性不同

B.细胞膜对甘油的运输速率大于乙醇

C.红细胞一定不能从溶液中吸收葡萄糖

D.甘油和乙醇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10.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用已经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是因为这样的细胞具有()

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

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大且有颜色的液泡

11.将小鼠红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 溶液中,红细胞体积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KNO3溶液的起始渗透压小于红细胞内液的起始渗透压

B.与B点相比,A点对应时刻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较大

C.AB段失水使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大于KNO3溶液,从而出现BC段的变化

D.B点对应的时刻,KNO3 溶液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

12.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子进出细胞都要依靠主动运输

B.胞吞胞吐运输物质时也要消耗能量

C.载体蛋白与被转运物质的结合是具有特异性的

D.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的结果

13.下列有关渗透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当细胞不再吸水时细胞内外浓度不一定相等

B.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C.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没有选择透过性

D.低温能影响水分子通过生物膜的速率

14.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12 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B.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K+、 N03-)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C.3 h时,两组幼苗均己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D.6 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 N0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15.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

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

C.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

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

16.某实验小组在装有清水的水槽中放置两个用半透膜封口的漏斗,漏斗甲装有一定量10%的蔗糖溶液,漏斗乙装有等量15%的蔗糖溶液。两漏斗形状、大小一致且置于水槽相同深度处。初始时刻水分进入漏斗的速率分别为V1和V2,渗透平衡时漏斗中的蔗糖溶液浓度分别为S1和S2。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1> V2、S1> S2B.V1< V2、S1> S2

C.V1> V2、S1= S2D.V1< V2、S1< S2

17.下图为某学生观察到的细胞质壁分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

B.图示状态下,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

C.图中7是细胞液,其颜色正在逐渐变浅

D.图中1是细胞壁,6处充满了外界溶液

18.如图所示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三种方式,④中的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可代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B.K+和葡萄糖分别以②①方式进入红细胞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③方式进行的

D.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19.如图所示U形管中间是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葡萄糖分子通过),先在左右两侧各加入等量的0.1mol/L的蔗糖溶液,然后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等量、少量的蔗糖酶和淀粉酶。一段时间后,再在两侧分别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则两侧的液面高度及颜色变化情况是( )

A.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两侧均有砖红色现象

B.两侧液面不变,两侧均无砖红色现象

C.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只有左侧有砖红色现象

D.右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两侧均有砖红色现象

20.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表述,正确的是()

A.物质跨膜运输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B.小分子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

C.被动运输既不消耗能量,也不需要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

D.蛋白质分子通过载体的作用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21.图的数学模型能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A.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

B.人体成熟红细胞中K+吸收速率随O2浓度变化的情况

C.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D.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速率随呼吸作用强度变化的情况

22.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黑藻叶片和蔗糖溶液观察质壁分离,叶绿体本身的颜色会干扰现象的观察

B.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组成

C.用同一浓度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用适宜浓度的尿素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会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23.某同学用形态和生理状况相似的某植物叶片下表皮细胞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中相关细胞都保持生理活性,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组别a b c d e f

蔗糖溶液浓度(g/mL)0.250.300.350.400.450.50

实验前细胞长度/实验后细胞长度0.700.801.001.061.101.15

A.实验后,a组细胞液浓度大于b组

B.c组实验中,有水分子进出细胞,但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C.6组实验中,表皮细胞都能发生渗透作用,出现吸水或失水现象

D.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提高,表皮细胞长度先增长再保持不变最后变短

24.图一表示某溶液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图中①②③为细胞膜相关组成成分,图二表示O2含量变化对小肠上皮细胞吸收K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一中①为蛋白质、②为多糖,图中上侧为细胞膜的外侧

B.图二曲线表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图一中乙可表示甘油、O2进入该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

D.图二中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时,限制因素是载体数量和O2含量

25.利用渗透作用实验原理可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致范围。将细胞液浓度相同的某种植物细胞(如下图中的左图所示),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出现右侧a~c三种细胞状态,则细胞液浓度位于下列哪两个细胞之间

A.c~b B.a~b C.a~c D.b~c

二、多选题

26.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4种方式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b. c. d.

A.影响a、b方式的因素分别是浓度差和载体蛋白数量

B.向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则c、d方式受影响最大

C.氨基酸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都是c方式

D.上述4种运输方式的实现均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27.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膜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B.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C.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

D.由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一定为主动运输

28.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能得出的推论是()

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29.下表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的变化,能说明的事实是()

蔗糖溶(mol/L)细胞变化

0.45发生质壁分离

0.40无

0.35有胀大趋势

A.细胞膜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B.细胞液的浓度为0.4 mol/L左右

C.细胞是否有生命

D.原生质层是否有选择透过性

30.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蛋白质的人工脂双层膜与细胞膜在功能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无选择透过性

B.胞吞与膜上蛋白质有关,并且需要消耗能量

C.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属于自由扩散

D.浆细胞分泌抗体时会使细胞内ADP的含量增加

三、非选择题

31.如图是各种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对②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模型。图甲中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如果甲细胞能分泌抗体,则与其合成、运输及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

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图丙只有一种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形成的组织是否为鉴定还原糖的理想实验材料?_________________,请说出你

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将一个活的图乙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KNO3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会发生___________现象。K+与N-3会通过_________________(跨膜运输的方式)进入液泡,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大,出现_________________现象。

32.如图为某同学利用洋葱无色内表皮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示意图,其中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的实验中,“质”是指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_ (结构),“壁”是指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结构)。

(2)该同学发现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原因最可能是细胞过度_______而死亡,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在步骤D观察到了质壁分离现象,其实验结果应为图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实验中使用NaNO3代替蔗糖,则会发现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很快又复原,这是因为无机盐离子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 进入细胞内,使其浓度增加,细胞又从外界吸水。

33.人体内胆固醇合成后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形式进入血液,细胞需要时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成LDL-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下图是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LDL-受体复合物通过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的功能。

(2)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是在结构[2]____________________上合成的,科学家发现囊泡能将水解酶准确运输到目的位置并“卸货”,是由于囊泡膜表面有特殊的“识别代码”,能识别相应受体。这种“识别代码”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处理LDL-受体复合物获得胆固醇等养分外,图中⑥→⑨过程说明溶酶体还具有_________的功能,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

(4)溶酶体内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但是细胞质基质的pH一般是7.2左右。这种差异有利于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现提取该细胞的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据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膜表面积的值____________S/2。(填“>”,“=”或“<”)

34.下图是小肠上皮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出入小肠上皮细胞几种方式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代表组成细胞的相关组分,a~d表示被转运的物质,①~④表示不同的转运方式,请仔细观察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很多研究结果都能够有力地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理论。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______(方框里填图中字符)。

(2)对蟾蜍的离体心脏施加某种毒素后,其对Ca2+的吸收明显减少,但对K+、C6H12O6的吸收不受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膜上运输Ca2+的[____]______的活性。

(3)图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质膜的亲水性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水分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但后来的研究表明,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你认为这是一种属_______方式进出细胞的。

(4)_____(A侧/B侧)为肠腔侧,判断依据是______。

(5)③方式中载体蛋白形状的改变与恢复______(需要/不需要)消耗能量。

(6)④的方式为_____,影响a物质转运速率的因素有_____等(答出2点)。

(7)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特点。细胞器膜、______和______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______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35.图1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图像。某实验小组将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3 mol·L-1的蔗糖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5 mol· L-1的硝酸钾溶液中,观察细胞原生质体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其结果如图2所示(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后的剩余结构)。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中阴影部分(即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紫色区域)表示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该结构在成熟植物细胞中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a、b、c中,表示细胞在浓度为0.3 mol·L-1的蔗糖溶液中的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表示细胞在浓度为0.5mol·L-1的硝酸钾溶液中的是_________。(3)水进出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_,硝酸钾进入细胞的方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升高,颜色加深,液泡逐渐变小,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逐渐分离;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细胞液的浓度逐渐降低,颜色加深,液泡逐渐变大,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逐渐复原。

【详解】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引起质壁分离,所以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大;而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小,因此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先变大后变小,B正确。

故选B。

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详解】

A、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A错误;

B、葡萄糖进入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B正确;

C、温度变化影响细胞膜分子的运动和酶的活性,因此体温的变化对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有影响,C错误;

D、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对物质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环境中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细胞,有些病毒、病菌也能侵入细胞,D错误。

故选B。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水分子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其动力是浓度差,且总是由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运输。渗透发生的原理是:(1)具有半透膜;(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详解】

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由题图可知:M a=M b>M A>M B,所以长颈

漏斗中的液面均上升,又M a 与M A 的浓度差小于M b 与M B 的浓度差,a 中吸水小于b 中吸水,因此h 1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为素材,考查显微镜使用方法和渗透作用相关知识。

【详解】

根据图示中的细胞大小和标尺,可以判断由观察甲到观察乙显微镜放大倍数不变,A 错误;由甲到乙可以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由乙到丙可以表示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B 正确;据图可知,乙所示细胞质壁分离程度比甲大,说明乙细胞失水较多,细胞液浓度较高,C 错误;由乙转变为丙是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该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由胞外扩散到胞内的水分子数多于由胞内扩散到胞外的水分子数,D 错误。故选B 。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中细胞大小和标尺判断实验过程中显微镜放大倍数不变。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增大放大倍数时,一般不调换目镜,而是调换物镜。本题易错选D ,错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发生渗透作用时溶剂分子是可以双向通过半透膜的。

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比吸收Ca 2+、Mg 2+多,造成培养液中Ca 2+、Mg 2+ 浓度上升;番茄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比吸收SiO 32-多,造成培养液中SiO 32-浓度上升。两种植物吸收离子不同,水稻对SiO 32-吸收较多,而番茄对Ca 2+、Mg 2+ 吸收较多。

【详解】

A 、图1中水稻培养液的Ca 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吸水的速率大于吸收Ca 2+离子的速率,A 错误;

B 、由图可知,水稻吸收Mg 2+的量少于4-4SiO ,因而水稻4-

4SiO 的载体多于Mg 2+载体,B 正确;

C 、由图可知,培养番茄的培养液中4-4SiO 剩余量较多,说明番茄吸收4-4SiO 量少,C 正确;

D 、由图可知,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不同,同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也不同,说明植物对矿质离子有选择性,D 正确;

故选A 。 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中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原生质层就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逐渐发生质壁分离。

【详解】

A、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也含有大液泡,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也会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

B、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不断失水,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B错误;

C、若将蔗糖溶液的浓度加倍,细胞失水越快,失水量会更多,质壁分离所需时间会缩短,复原所需时间会变长,C错误;

D、若将蔗糖溶液改为适宜浓度的尿素溶液,由于尿素会被细胞吸收,因此会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D正确。

故选D。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0.3g/mL的蔗糖溶液浓度大于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质浓度和菠菜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度,因此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后,这两种细胞均会发生渗透失水,由于植物细胞最外面是细胞壁,因此会出现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即质壁分离;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只会发生失水皱缩,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故选B。

【定位】

细胞的吸收和失水

【点睛】

质壁分离是指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有:(1)活细胞;(2)成熟的植物细胞,即含有大液泡和细胞壁;(3)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膜流”是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如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可通过囊泡进行膜的转移,高尔基体可形成囊泡转移至细胞膜。

【详解】

A、破伤风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生物膜系统,不会发生膜流,A错误;

B、细胞吸水涨破没有发生膜之间的转移,不属于膜流,B错误;

C、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内质网通过囊泡将初步加工的蛋白质运到高尔基体进一

步加工,高尔基体通过囊泡将加工形成的蛋白质运往细胞膜,故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存在“膜流”现象,C错误;

D、“膜流”是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膜流”现象说明生物膜成分和结构相似,D正确。

故选D。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成分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成熟的红细胞放入不同溶液中,溶质分子会进入细胞,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而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又导致吸水膨胀,最终导致红细胞膜发生破裂,而出现溶血现象。

【详解】

A、根据不同物质的溶液造成红细胞溶血所需的时间不同,可以估计红细胞对四种物质的通透性不同,A正确;

B、由于红细胞在甘油溶液中发生溶血需要的时间短而在乙醇溶液中发生溶血需要的时间长,所以细胞膜对甘油的运输速率大于乙醇,B正确;

C、红细胞能吸收葡萄糖,其方式是协助扩散,C错误;

D、甘油为脂溶性物质,乙醇为小分子,它们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考生需要从渗透作用出发理解细胞为什么会破裂,则可解答该题。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

A、没有液泡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伸缩性很小,但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现象,A错误;

B、活的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功能完善,但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现象,B错误;

C、活的细胞的细胞质能够流动,但只有具有大夜泡的植物细胞才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现象,C错误;

D、具有大且有颜色液泡的植物细胞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才容易观察到发生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正确。

故选D。

【点睛】

1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据图分析,AB段细胞体积变小,说明硝酸钾溶液的起始浓度大于红细胞内液的起始物质量浓度,细胞失水,A错误;AB段细胞体积变小,细胞失水,则B点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大于A点,B错误;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使得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高于外界溶液,细胞吸水,才出现BC段,C错误;B点细胞体积不变,说明KNO3溶液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D正确。故选D。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物质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物质逆浓度梯度的运输为主动运输。【详解】

A、离子进出细胞可能通过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A错误;

B、胞吞胞吐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

C、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如葡萄糖转运蛋白只能转运葡萄糖,C正确;

D、植物质壁分离和复原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的结果,属于渗透作用,D正确。故选A。

【点睛】

1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外因是细胞外的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

A.将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当不再吸水时细胞内外浓度不一定相等,可能因为细胞壁的束缚作用导致细胞液浓度仍高于外界溶液浓度,A正确;

B.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有大液泡,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B正确;

C.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错误;

D.低温能影响细胞膜上分子的运动,因此影响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速率,D正确。

【点睛】

注意:植物细胞由于外面有细胞壁保护,所以即便将植物细胞置于清水中也不会吸收涨破。

1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甲组先失水,重量减少;由于根系不断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 NO3-,从而保持根细胞内外浓度差,使其吸水量大于蒸腾量而有可能超过处理前的鲜重量;乙组放在比根细胞液浓度大很多的KNO3溶液中,根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和蒸腾作用不断大量失水造成严重萎蔫最后死亡。

【详解】

A、 12 h后,甲组由于根系不断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 NO3-,从而保持根细胞内外浓度差,使其吸水量大于蒸腾量而有可能超过处理前的鲜重量;乙组放在比根细胞液浓度大很多的KNO3溶液中,根细胞大量失水造成严重萎蔫最后死亡,A正确;

B、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植物吸收离子与吸收水分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B正确;

C、3 h时,两组幼苗均己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渗透失水,C正确;

D、实验开始时,甲组幼苗根系就已开始吸收K+、 NO3-,而不是在6h时才开始吸收K+、NO3-,到6小时时细胞液浓度大于KNO3溶液浓度,从而使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D错误。

故选D。

1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

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为: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

【详解】

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转换器小心缓慢转动,A错误;

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也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只是需要将视野调暗,B错误;

C、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C正确;

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和分布的观察,不可以计数,C错误;

故选C。

【点睛】

1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该实验模拟细胞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的过程,半透膜只能允许水等某些分子透过,而其它分子不能透过,题干中蔗糖属于半透膜不能透过的物质,因此在该实验中膜两侧只进行水分子的进出。水分子进出的速率取决于膜两侧的浓度差。

【详解】

实验中,漏斗甲装有一定量10%的蔗糖溶液,漏斗乙装有等量15%的蔗糖溶液,由此可见漏斗乙与水槽中的水形成了更大的浓度差,因此,在实验初始,进入漏斗乙的水分子速率要多于漏斗甲,即V1< V2;由于半透膜不允许蔗糖分子透过,所以膜两侧的蔗糖浓度始终存在差异,当渗透平衡时,进出漏斗的水分子达到平衡,但蔗糖分子数并未改变,此时乙漏斗的液面更高,平衡了更大的浓度差,因此漏斗乙中的蔗糖溶液浓度依然较大,即S1<S2;

故选D。

1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1、据图分析,1表示细胞壁,2表示细胞膜,3表示细胞核,4表示液泡膜,5表示细胞质,6表示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外界溶液,7表示细胞液。

2、结构2、4、5代表的是原生质层,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浓度时,细胞内的水分就会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细胞壁发生少许的变化,因此发生了质壁分离。

【详解】

A、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所以图中2、4、5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A错误;

B、若细胞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中,则细胞6处的浓度大于7处的浓度;若细胞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则细胞6处的浓度小于7处的浓度,B错误;

C、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浓度逐渐变大,颜色逐渐变深,C错误;

D、图中1是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6中充满了外界溶液,D正确。

故选D。

18.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详解】

①所示的物质,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所代表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而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错误;②所示的物质,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能量,因此代表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K+和葡萄糖分别以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红细胞,即K+和葡萄糖分别以②①方式进入红细胞,B正确;胰岛素是以胞吐的方式从胰岛B细胞内分泌到细胞外,③所示物质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并与细胞膜融合,将物质排出细胞,此方式表示胞吐,因此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③方式进行的,C正确;④中的a所示的物质的运输速率随着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只受物质浓度差的影响,可判断为自由扩散,b所示的物质的运输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该范围,不再随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可判断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因此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正确。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①要明确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和联系,主要从物质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能量和载体几方面考虑;②理解胞吞和胞吐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与题图信息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1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该题涉及的知识点是渗透作用的原理,酶作用的专一性、还原糖的检测方法,明确知识点后,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详解】

先在左右两侧各加入等量的0.1mol/L的蔗糖溶液,然后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等量、少量的蔗糖酶和淀粉酶。一段时间后,由于左侧加入的是蔗糖酶,能把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二者属于小分子,物质浓度升高,水分子向左侧移动,左侧液面先升高,一段时间后葡萄糖向右侧移动,使右侧浓度变高,水分子又从左侧移动到右侧,左侧高度降低,最后两侧的液面高度一样。由以上分析可知,最终两侧均有葡萄糖,分别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颜色变化情况是均有砖红色现象。A正确,B、C、D错误。

【点睛】

解答此题需抓住问题的实质:蔗糖是由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通过脱水缩合而形成的二糖,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据此围绕渗透作用的知识就很容易判断出各选项。20.A

【解析】

【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

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

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

【详解】

A、物质跨膜运输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A正确;

B、细胞需要的小分子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一些小分子或离子也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B错误;

B、被动运输中自由扩散既不消耗能量,也不需要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而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需要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C错误;

D、蛋白质分子通过胞吐作用进入细胞内,不需要载体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2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人体红细胞的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其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都来自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无氧呼吸速率与氧气的含量无关。

【详解】

A、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先增强后减弱,A错误;

B、人体成熟红细胞中K+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成熟红细胞通过无氧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人体成熟红细胞中K+的吸收量与O2浓度变化无关,与题意不符,B错误;

C、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代谢逐渐增强,因此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随时间延长而升高,符合题意,C正确;

D、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而能量由细胞呼吸提供,当呼吸强度为零时,吸收速率为零,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选C。

2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