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简述中国电影研究在欧美的发展

简述中国电影研究在欧美的发展

简述中国电影研究在欧美的发展
简述中国电影研究在欧美的发展

简述中国电影研究在欧美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2-04-05 来源:毕业论文网

20世纪80年代初之前,中国电影在欧美还基本不构成一个学术研究领域。80年代中期的几件事,促成了中国电影研究的兴起。首先,1985年4月,《黄土地》在香港国际电影节上大获好评,象征着中国电影已经成熟,中国电影从此不断进军世界,80年代末起一一获取西方国际电影节的大奖。其次,1982—1984年间几次空前的中国电影回顾展也大大激发了西方观众的兴趣,把中国电影推到了世界电影舞台的中心。再次,1983年秋,中国电影学者程季华、陈梅在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首次开课,标志着中国电影正式进入了美国大学课程。此后,中国电影逐渐在美国确立了自己作为专题学科的地位。但是,要历史地了解中国电影在欧美的发展,我们还必须回到50年代。

漫长的认可之路:1980年前的出版物

在欧美较早的中国电影研究成果是电影史,作者多与中国有直接联系。1959—1961年问,雷吉·柏格森在北京大学教授法国文学时,即想撰写一部中国电影通史。几经周折,他的《中国电影,1905—1949》(劳赞,埃贝,1977)在法国问世。陈利(杰·雷达)是研究俄苏电影的美国学者,1959—1962年间,在北京为中国电影资料馆收藏的大量外国电影编目,十多年后出版《电之影:中国电影与电影观众》(剑桥,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72),覆盖1896—1967年,包括一章简述香港电影。还有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的瑟杰·托洛普采夫,用俄语出版了《中国电影史概论,1896—1966》(莫斯科,1979),时间跨度跟陈利的书类似。该书被译成中文,于1982年由中国电影家协会资料室以内部交流的形式出版。另外,意大利第14届国际新电影节,出版了意大利文的《当代中国的电影与表演》(法诺,1978),一本早年的电影节刊物。总的来说,1980年以前欧美出版的关于中国电影的书籍,信息性强于学术性,提供基本的、为当时所急需的,关于现代中国文化、社会、政治、历史的文献资料。

电影节出版物与电影史,1980—1987

20世纪80年代,欧美陆续出版了不少关于中国电影的著作。它们可分为三类:电影节出版物、电影史和学术专著。第一类中,汤尼·雷恩斯与司格特·米克合编的《电之影:中国电影45年》(伦敦,英国电影研究所,1980),但无论从所提供的信息上,还是从版式设计上,它与类似书籍相比都逊色一筹。著名的都灵中国电影节伴生了两个电影节出版物:一本是意大利文的《电影:中国电影论文与研究》(米兰,伊雷塔,1982);另一本书是法文的《电影:中国电影概观,1925—1982》(巴黎,中国电影资料中心,1982),是为1982年6月在巴黎举办的另一个规模较小的活动而出版的。玛丽·纪可梅与让·帕塞克合编的《中国电影》(巴黎,篷皮杜中心,1985)使电影节出版刊物的样式近乎完美。这本厚重的法文参考书在各个主要方面都胜过前人。比如,它有简便易用的大事记,把电影、政治事件、文化事件排成三列相互对照;有141部电影的简介(1922—1984),并附有评论;有人物生平;此外,还收

入中日和欧洲学者写的14篇短文。

第二类出版物是电影史。其中,约格·洛瑟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故事片的政治功能,1949—1965》(慕尼黑,米聂瓦,1980),为中国电影的政治史提供了早期典范。在这部德语著作里,电影政治在事件和文章的组织中扮演了核心角色。柏格森的三卷本《中国电影,1949—1983》(巴黎,拉玛坦,1984)把覆盖的历史时期一直朝后推到了文革结束,但也同样着重电影政治,密切关注主要政治人物。尽管洛瑟尔与柏格森这两本著作都有政治大于艺术的局限,它们仍是欧美中国电影研究领域的重要成绩。

随着80年代后期一些学术新著的出版,西方中国电影研究的局面大为改观。保罗·克拉克的《中国电影:1949年后的文化与政治》(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1987)改自博士论文,延续了电影政治史的传统,但使之更为精密。克拉克在全书中贯穿三个主题:群众民族文化的传播,党、艺术家、观众之间的关系,及延安与上海之间的紧张关系,但实际上,此书基本上是以最后一个主题(即延安一政治对上海一艺术)来结构全书的。

研究领域的扩展:论文集和其他出版物,1985—1991

中国电影研究领域里,最喜人的变化出现在论文集方面。裴开瑞(克里斯·贝利)编的《中国电影视角》(康奈尔大学东亚书系39号,1985)充分意识到,中国电影已开始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严肃注意,这一新兴领域将需要一种跨学科的视野。所以,该论文集里文章角度多种多样,包括文学史、艺术批评、电影理论和历史研究。

李欧梵在《现代中国电影传统:初步研究与假设》中,以文学史家的身份,提出了一个核心议题:现代中国电影在与现代中国文学(尤其是话剧)的密切接触之下,才成长为一门成熟艺术。李分析了40年代中国“社会现实主义”电影的主题和风格特征后,继续在60—70年代乃至80年代的革命电影中,追踪了这一传统的延续。凯特琳·吴在其《中国蒙太奇:从诗歌、绘画到银幕》中,提供的是艺术史的视角。她坚信,中国书画的丰富传统已扩展到银幕,促成了“真正的中国电影”的产生,虽然她未能说明,我们用什么标准才能称电影为“真正”中国的。裴开瑞的文章名为《(李双双)与(喜盈门)中的性别差异与凝视的主体》,该文也试图寻找某种“中国的”电影美学。裴开瑞简单比较了两部电影中的静止镜头与画面构图,指出中国传统中的“反个人主义的美学”。

余下的三篇文章采用的都是历史方法。纪可梅的《万氏兄弟与中国动画片60年》追踪了2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中国动画片的发展。克拉克在《中国银幕上的两个“百花”》中,比较了社会主义中国的两个历史时期,1956—1957和1978—1981,在这两个时期,艺术和政治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这一论文集里,篇幅最长的是毕克伟(保罗·毕克伟兹)的《文化解冻的界限:60年代早期的中国电影》。毕文借用当代苏联文学史上“文化解冻”的概念,探讨中国社会主义电影业的一段繁荣时期。

在新版的《中国电影视角》(伦敦:英国电影研究所,1991)中,裴开瑞增收了80年代后期的几篇文章,一篇是雷恩斯的《突破与挫折:中国新电影的起源》,另一篇是裴开瑞的《市场力量:中国第五代导演面临的底线问题》。这两篇文章都表明,学者开始重新注意中国电影研究中的产业研究。这一增版的论文集的另一新特点是更强调电影理论。邱静美关于《黄土地》的文章,王跃进关于《红高粱》的文章,伊·安·卡普兰关于跨文化分析的文章,都说明了这一点。①第三个值得注意的

方面是,裴开瑞力求在中国电影框架下涵盖台湾和香港。一方面,焦雄屏的《迥异的台湾与香港电影》根据1987年的金马电影节来表明,台湾和香港电影在很多方面都是完全对立的,譬如乡村对城市,女性对男性,非职业演员对明星制,收敛对放纵,长镜头对特写和蒙太奇,慢节奏对速度、创新与幻想,抒情风格对特殊视觉效果等。另一方面,刘国华的《对香港与中国流行片的文化阐释》一文,则部分地根据阐释性人类学和新儒家思想,想通过“理”、“情”、“精”这样的本土观念,在大陆和香港电影之间建立文化联系。但是,与原版本一样,裴开瑞的新版本无论在结构上还是主题上,都远未达到前后连贯。

乔治·桑赛尔编辑的《中国电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电影艺术现状》(纽约,普拉格,1987),结构上同样很松散,文章质量也参差不齐,其中各章覆盖了多个题目。桑赛尔的引言介绍了当代中国电影工业、电影教育的体制和运作。帕特利夏·威尔逊在《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创立,1946—1949》中,从历史角度介绍了东北电影制片厂。夏虹的《新时期的中国电影理论》概述了80年代电影研究的兴旺时期。马宁的《新影人笔记》对中国新电影的某些早期作品,进行了精彩的批评分析。最后,桑赛尔收了自己1985—1986年作为外国专家在北京中国电影公司工作时做的12个采访,然后在书的结尾探讨了一个新时代的终结。

桑赛尔的《中国电影》并不以全面覆盖为目的。该书有关1949—1980方面的资料很少,所以最好与克拉克的电影史互相补充着看。桑赛尔的书中缺乏对中国新电影其他活跃影人的深入研究。雷恩斯的《中国词汇》一篇长文,可补足桑赛尔的书。该文登在陈凯歌的电影剧本《“孩子王”与中国新电影》(伦敦,法伯,1989)英文全译本前面,深入地追溯了80年代新影人以及新的电影语言的兴起,详细分析了7个导演。

另外有两本书,虽不是完全关于中国电影的,也值得一提。一本是维玛·迪沙那亚基编辑的《电影与文化身份:日本、印度与中国电影研究》(兰翰,美国大学出版社,1988),其中四章涉及中国。马强的《80年代的中国电影:艺术与产业》和邵牧君的《改革浪潮中的中国电影》,都概述了文革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在《电影的意义:作为异物的电影在中国》一文中,克拉克研究了在社会主义时期,中国政府和电影人在建设新的群众文化时,是怎样改造电影这种外来媒体的。在《女性在中国新电影中的地位》一文中,雷恩斯分析了两岸三地的三部影片:香港的《撞到正》,台湾的《青梅竹马》和内地的《黄土地》。

在约翰·仁特的《亚洲电影工业》(奥斯汀,德克萨斯大学出版社,1990)一书中,内地、香港、台湾各占了一章的篇幅。像桑赛尔一样(仁特书中关于中国的一章就是桑赛尔执笔的),仁特也很倚重采访和个人观察。他成功地让人们注意到当时中国电影研究中的几个被忽略的题目,比如电影发行与放映。他的著作把两岸三地的基本信息收在一本书中,指出我们有必要在跨区域的背景下对中国电影进行比较研究。

无论80年代出版的书籍有何局限,它们显然为中国电影研究在欧美的体制化铺平了道路。这一领域在90年代大放异彩,90年代的出版物不仅在批评阐释上达到了新高度,而且在历史、地理政治、类型的覆盖面上都更全面。

审视中国:评五本中国电影研究的英文书籍

这一节评述的90年代初期至中期出版的五本英文书籍,读者可详见我发表在《电影艺术》1997年2期的文章。②第一本是迪沙那亚基编辑的《通俗剧与

亚洲电影》(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1993),收了四篇关于中国电影的论文,清楚地表明了通俗剧对中国电影研究的重要性。第二本是桑赛尔、陈犀禾与夏虹合编的《当代中国电影,1979—1989的电影批评》(纽约,普拉杰,1993),选辑了中国电影研究最令人兴奋的“新时期”中具有代表性的中文论文翻译成英文。第三本是琳达·俄利克和大卫·德泽合编的《电影风景:中国与日本的视觉艺术与电影》 (奥斯汀,德克萨斯大学出版社,1994),沟通电影研究和艺术史的方法,分析电影如何以视觉艺术为参照点。第四本是尼克·布朗、毕克伟、维维恩·索沙克与邱静美合编的《中国新电影:形式,身份,政治》(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1994),一本当时无疑是最令人满意的英文本中国电影书籍。第五本是周蕾的《原始的感情:视觉性、性欲、民俗学与当代中国电影》(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5),是研究中国电影和现代中国文化的一部论点最激烈的著作。

跨国的华语电影:身份,民族性,国家性

鲁晓鹏编辑的《跨国的华语电影:身份、民族性与性别》(檀香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1997),把中国电影的覆盖面,远远扩展到了“民族电影”的界限之外,使之包括美国华裔人士拍的电影。在《历史导言》中鲁晓鹏说,考虑到目前流行的把内地、香港、台湾并称中国的做法,他认为对“民族电影”的研究,必须改变为对“跨国电影”的研究。

鲁晓鹏的论文集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勾勒了从民族到跨国的发展历程。萧志伟的历史研究《南京政府十年的反帝与电影审查,1927—1937》,记录了国民党政府如何力图限制外国电影对中国观众产生的负面影响。吉纳·马切提的《(舞台姐妹):革命美学的繁荣》则细读了谢晋的这部电影,把理论思考与文本分析结合在一起。我的文章《从“少数派”电影到“少数派话语”:中国电影研究中的民族性和国家问题》则给出了“种族”、“国民”、“民族”这些概念的中英文语境,勾勒了民族主义在中国电影中的发展情况,考察了50 —80年代的少数民族电影。鲁晓鹏在《民族电影,文化批判与跨国资本:张艺谋的电影》中认为,像张艺谋这样的影人,是借助跨国资本继续他们文化批判的。

鲁晓鹏论文集的第二部分面对的是台湾与香港的身份问题。叶菁的《构建一个民族:台湾历史与侯孝贤的电影》,研究了侯孝贤从底层写历史,解释了当代台湾身份中复杂的多重成分。强·科瓦利斯在《后现代台湾与香港电影中的流动人群:赖声川的和方育平的》中,认为《暗恋桃花源》以布莱希特式的手法,表现了台湾被拔根的中国人;《半边人》则写实地描绘了香港一个底层年轻女性,如何努力把自己重新定义为大中国社会之一员。明薇(音译)与冯爱玲(音译)的《打破酱油瓶:李安电影中的移居人群与移位策略》继续朝跨国的方向推进,讨论了李安电影中,婚姻与移民导致了家族边界的扩展,而由此造成的危机由戏剧性的最后时刻或最后镜头来解决的。安妮·切尔克的《跨国动作片:吴宇森,香港,好莱坞》考察了跨国背景下的香港动作片,追寻了吴宇森从香港到好莱坞的发展轨迹,讨论了跨文化的视觉快感、怀旧与暴力、超现实主义、多重身份、男性特征与导演的个人风格。史第·弗尔的《成龙与全球娱乐工业的文化机制》研究了新线电影公司把成龙作为跨文化动作英雄来推销时的成功策略,以及他们如何在北美将《红番区》当作有别于好莱坞娱乐片的电影来发行。

鲁晓鹏编的这本论文集的第三部分讨论的是性别问题。卡普兰的《阅读程式与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是这一部分中分量最轻的文章。在对《霸王别姬》进行

心理分析式的阅读之前,卡普兰坚持自己欧洲中心主义的地位。克里斯汀·哈里斯的《(新女性)事件:1935年上海的电影、谣言与景观》结合了文本分析与历史研究,揭示出蔡楚生塑造的新女性,割裂在文字与图像、语言与沉默、阶级与性别、主体与修辞之间。崔淑琴的《性别视角:对主体性的构建与表现》也研究女性形象,用细读的方法,揭示了张艺谋电影如何制造有性别差异的意义。蓝温蒂(温蒂·拉森)在《虞姬与历史的形象:陈凯歌的》中指出,陈凯歌早期影片中的男性角色是女性化了的分裂的主体;这个女性化的角色,并非民族文化的一致表现与做法,而只是代表文化与历史差别的一个贬值的虚符号,是一种地方色彩,展现在愉快的国外观众面前。郑义(音译)的《历史激情的叙述意象:另类女人——中国新浪潮电影中的他者》,指出周营通过张艺谋作品中的原始感情与自我民俗学化倾向,在虚构的跨国市场上,端出了原始性/女性,将其作为“真理”的载体。

同其他论文集相比,鲁晓鹏编辑的这本文集,无论在历史时期、地理政治区域、批评话题上,结构都最为均衡。如果我们把《中国电影视角》(1991)、《中国新电影》(1994)与《跨国的华语电影》(1997)放在一起,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点。第一,批评的视野越来越宽,超越中国大陆,覆盖了香港、台湾和海外华人社群。其次,身份和民族性似乎取代通俗剧,成为批评的两个焦点。周蕾的《理想主义之后的伦理:理论一文化一民族性一阅读》(布鲁明顿:印第安那大学出版社,1998)就集中讨论这两个问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张旭东的《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化热,先锋小说与中国新电影》(德翰姆,杜克大学出版社,1997),这本书一半的篇幅讨论中国新电影,将其视为以电影的形式,表达一系列本地的、国家的、跨国的问题与政治。

香港电影:政治、历史和艺术

除了鲁晓鹏编的书外,1997香港回归中国之年还有两本关于香港电影的学术著作出版。一本是阿克巴·阿巴斯的《香港:消失的文化与政治》(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97),其中一章讨论香港新电影,还有一章讨论近年香港名导演王家卫。跟周蕾一样,阿巴斯也吸取后殖民话语,但他更关注的是视觉性问题。他把香港文化定义为消失的空间,这一空间中占主导的感觉是“业已消失”。阿巴斯在关锦鹏和王家卫的电影中,辨认了几种关于“消失”的技巧。对阿巴斯来说,这些技巧并不试图对抗消失,也不是进行反抗的批评策略;相反,它们坚持的是用消失来对付消失。

张建德的《香港电影:另外的维度》(伦敦,英国电影研究所,1997)是第一本研究香港电影史的英文书。在第一部分“北方人与南方人”中,张力图在信息与分析之间取得平衡。他回顾了上海对香港电影业的影响以及粤语片的复兴。在第二部分“功夫片艺术家”中,他采用了分析各导演风格的方法。第三部分“开路者”中,他转向电影运动(新浪潮和及其第二波)。在第四部分“边缘角色”中,他总结了一些反复出现的主题群体,其中一章写香港的中国情结、鬼、僵尸、恶魔等人鬼混合物,坏顾客与暴发户,最后是后现代主义和香港电影的终结。与阿巴斯相反,张建德相信香港有自己的特殊身份,这种身份是在香港与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的长期互动中形成的。张建德认为,香港并非一个国家,但香港居民有一种越来越明显的民族意识,也就是中国意识,虽然艺术家表达自己的中国性的方式会与中国艺术家不同。

实际上,香港回归大陆,在90年代为香港电影研究吸引了更多学术和商业兴趣。仅举一例。傅葆石与德泽合编的论文集《香港电影:历史、艺术、身份》(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0)。这本新论文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力图从香港的全部历史上来定位香港。罗卡的《早

期香港电影与美国的联系》上溯到香港电影的最早时刻,从布洛斯基的亚细亚公司,到黎民伟兄弟1923年成立的民新公司,再到赵树森等1933年在旧金山建立的大观公司。罗卡指出,香港电影一直是多元的,对不同意识形态一直是开放的。

傅葆石写了两篇历史文章。一篇题为《在民族主义与殖民主义之间:大陆南下影人,边缘文化与香港电影,1937—1941》,集中讨论这一政治动荡时期粤语片面临的两难困境。他的基本观点是,由于遭遇了战时旅居香港的上海影人所代表的“大中原心态”,香港初步滋生了与彼有异之感。香港在民族主义话语和殖民地话语中的“双重边缘性”,进一步推动香港试着建立一种模糊的、杂糅的身份。傅葆石的另一文章题为《60年代:现代性,青春文化与香港粤语片》。他认为,粤语片捕捉了香港及香港人的现代性,以及国语片使之流行的那些策略性的形象:新香港的速度、魅力、活力、拥挤、过度刺激。张建德的《70年代:运动与转型》有两个说法很值得注意。其一,他认为粤语片只是一时转移到电视上去了,在1973年粤语片就以流行喜剧《七十二家房客》而大举复兴。其二,在银幕上占主流多年的国语,在70年代末出人意料地结束了。

傅葆石与德泽的论文集的第二个突出特点,就是它很注意香港电影在西方的接受与影响。德泽的《功夫热:香港电影在美国的最初接受》,列举了表现李小龙在北美的影片在美票房的空前成功。德泽认为,功夫热只是越南战争后的精神压力与混乱局面在文化层面上的一个电影符号。刘国华的《拳头与热血之外:许冠文与粤语喜剧》描述了香港新浪潮导演与黑帮片在80—90年代如何在美国宣传,然后转向喜剧这一被忽略的电影类型及其早期代表人物许冠文兄弟。

傅葆石和德泽的论文集第三个值得注意之处,是对类型与导演批评的强调。刘国华以回顾的方式讨论了喜剧,托尼·威廉斯则在他的《空间、地点、景观:吴宇森的危机电影》中考察了黑帮片,点出了一组有末世纪色彩、高度风格化的作鼎,它们是对未来九七回归这一历史处境的反应:九七回归在吴宇森的影片中表现成一个危机或灾难。洛枫的《重写历史:香港怀旧片及其社会实践》关注后现代的讨论,研究了80年代中期后怀旧片在香港的作用。怀旧片总是染着一丝哀愁,其目的是重写历史。洛枫认为,以电影的形式来重写过去或重新发明过去,这是在重新构建社会大众的集体身份和集体记忆。梁秉均在《香港的城市片与文化身份》中,从历史的角度,概述了50-70年代的香港电影。他指出三种对城市的表现在50

年代占主导地

位:理想化的城市、邪恶的城市、被嘲讽的城市。大陆的左翼电影中,城市与乡村截然对立。梁秉均认为,与此相反,香港影人则利用多视角的叙述,来探索瞬息万变的城市现实。

还有两章是导演风格研究的范例。大卫·波德威尔在《通过不完美达到丰富:胡金铨与“一瞥”之美学》中,详细分析了胡金铨的视觉风格,考察了胡金铨在表现功夫时,如何有意创造不完美。帕特利夏·艾伦斯在《许鞍华的电影》中,勾勒了这位香港杰出女导演的发展轨迹,尤其注意她的辩证手法,以及她在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价值观之间,如何一直进行着调和。

马切提将王家卫看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导演,她用王家卫的电影来研究美国通俗文化、英国殖民主义、亚洲商业的令人目眩的杂糅。对马切提来说,王家卫的电影是后现代文本;与大多数后现代文本一样,这些电影中的形象表明了身份观念是难以把握的、模糊的。像马切提一样,鲁晓鹏在《用电影来表现漂泊与身份:香港与 1997》中,也考察了身份问题,但他走的是中国一香港关系这一思路。《甜蜜蜜》和《春光乍泄》都让观众远离香港(分别到了纽约、布宜诺斯艾利斯),

以此处理跨国文化想像这一问题。

早期电影、城市文化与文化史

在西方学术界,被长期忽略的话题是早期中国电影。直到90年代中,这一领域在西方还很少得到足够的批评关注。我编的论文集《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1922—1943》(加州,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9)就试图纠正这一偏差。在导言《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中,我概括了中国电影史及其写作,突出了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学者的不同视角。我点出此文集的两个目标:其一,说明电影是民国时期重要的文化力量之一;其二,把电影研究同上海文化史联系起来。

书中九篇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浪漫情:茶馆,影院,观众”侧重1910—1930年间城市电影观众所感兴趣的家庭罗曼史。张真的《茶馆和影戏:与中国早期电影问题》,叙述了20年代传统中国戏剧的巨大影响渐渐被电影手段和情节处理所取代的过程。在重构茶馆文化氛围的同时,张真指出电影从戏剧的外在性(滑稽戏的表演)到情节的内在性(心理动机)的转变,在文本中产生了很多矛盾,这些矛盾在当时需要以阶级和性别的观念来解释。哈里斯的《与20年代上海的古装剧》解读1927年这部侯曜改编自传统故事的电影,显示了一种文学与戏曲间的复杂引用(文学-戏曲-话剧-电影),及背景(上海-欧洲-好莱坞) 的复杂衔接,以及当时新的技术和特技,使电影创造出丰富的视觉与心理的隐含文本。与其说这是一部有逃避主义和怀旧倾向的电影,哈里斯认为流行古装剧其实是新的电影类型,旨在摆脱影戏的粗俗,以它对民族传统的“真实”再现,来吸引中产阶级观众,从而也使中国电影能有较稳定的票房收入,使中国电影业能在好莱坞产品的强势之下存活下来。

李欧梵的《30年代上海电影的城市氛围:电影观众、电影文化与叙事常规的探索》审视了城市机制(如影院、流行杂志和城市指南),使看电影成为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指出,印刷文化对上海观众观赏习惯的影响,比我们原来预期的要大得多。在简短比较了好莱坞和中国电影的情节模式以后,他推测长镜头的中国美学可能并非原创,而是一种“多风格的混合物”,它一方面是长慢节奏和戏剧性的表演,另一方面又是新的电影技术。无论是否为“混合物”,电影文化的出现对30年代上海的现代感知性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第二部分“性臆想:舞女,影星,娼妓”中的文章,研究对三类城市妇女带有性意味的报道,以及她们银幕上下形象的流传及操纵。安德鲁·菲尔德的《在罪恶之城出卖灵魂:印刷物、电影及政治中的上海歌女和舞女》探讨了这时期在城市指南和相关杂志中上海公众对舞女的看法。菲尔德指出,尽管她们在很多方面来说,都是晚清民初的“青楼知己”的现代翻版,但是舞女在当时不仅是上海文化的象征,而且与工业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息息相关。麦克·张的《善良、恶劣、美丽:上海电影女明星与公共话语》描述了中国最早三代影星的出现过程,发现了一个重要差异:20年代对女明星的舆论呈负面性,而30年代舆论则呈正面性,女演员是因“本色”和职业训练扬名的。我在《娼妓文化与城市想像:30年代电影研究》中认为,20世纪中国的文学及电影作品中,妓女通常是城市想像的焦点。对似乎“无法表现”的事件的公众表现,给电影开辟了非常具争议性的空间,在这一空间中,知识分子的道德伦理的认知观往往遭到大众及时行乐倾向的挑战。我指出一个颇有意味的现象:电影表现妓女的倾向,从20—40年代对其

悲惨生涯的同情性描述,到80—90年代对妓女生涯辉煌一面的倾心。③第三部分“身份迷:民族主义,都市主义,泛亚洲主义”探讨了控制的问题,以及电影制片人与官方审查员所期望建构的身份。萧志伟的《建构新的民族文化:南京十年中电影审查与广东方言、迷信、性的问题》考察了国民党审查制度怎样建构新的民族文化,以及新的民族身份是怎么在以地区性(以粤语片为代表)、国际性(好莱坞的性场面)、传统性(反映在中国迷信中)为参照中进行的。所有这些类别都是很有争议性的,因为中央政府与地方组织往往达成某种交易。苏独玉在《都市之声:30年代的中国电影音乐》中指出,中国电影中的音乐组成了一个都市化、国际化的多样化空间。她注意到了音乐在当时的音乐家及知识分子的话语中所充当的角色。当时的电影音乐反映一系列观念与模式(例如,中国民歌与好莱坞歌剧)。最后,雪利·斯蒂芬森在《到处是她的身影:上海,李香兰和大东亚电影圈》中指出,在上海电影杂志中捧红李香兰这一神秘的泛亚洲女星的策略,与从无到有的“大东亚共荣圈”意识形态的推捧过程是很相似的。这是一个明星话语支持泛亚洲政治的例子,所以李香兰现象本身体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一种文化侵略模式。

如前所言,我所选的这本论文集,目的是把学界的目光转向被长期忽略的一个丰富的电影传统。这几年出现了关于这一重要形成时期的博士论文,早期电影研究的前景看好,虽然我们仍需做很多研究,其中包括对40年代的研究。④此外,我与萧志伟共同撰写的《中国电影百科全书》(伦敦:劳利兹,1998)和我最新的集内地、港台于一册的中国电影通史专著,《中国民族电影》(伦敦:劳利兹,2004),都为读者提供了大量信息。近年陆续出版的中国和香港的电影作品梗概,也为研究提供了便利。2000年后,中国电影方面的英文书籍不断出现,既代表了老中青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表明中国电影这一年轻的学术领域正在持续稳定地发展。⑤如今,在21世纪初回首反顾,可以肯定的是,从1917年港片《庄子试妻》在洛杉矶默默无闻地公映至今,中国电影已在世界影坛占据一席众人注目的地位,而中国电影研究在欧美已经有了质量与数量的飞跃式的发展。

注释:

①有关这些文章的讨论,见张英进:《重思跨文化研究:西方中国电影研究中的权威、权力及差异问题》,《电影艺术》1996年2期,第19-23页。

②张英进:《审视中国:评五本中国电影研究的英文书籍》,《电影艺术》1997年第2期,第52—57页。

③张英进:《娼妓文化,都市想像与中国电影》,台湾《当代》137期(1999年1月),第30—43页。

④这些博士论文包括萧志伟:《中国电影审查,1927—1937》(加州大学圣迭哥校区,1994);哈里斯:《无声的言语:早期中国电影中的国族想像》(哥伦比亚大学,1997);张真:《“银幕艳史”:电影文化,城市现代性与中国的白话经验》(芝加哥大学,1998)。彭丽君的密支根大学博士论文已修改成书,见《用电影建造新中国:1932—1937中国左翼电影运动》(兰翰:罗曼与里特菲德,2002)。

⑤参见波德威尔:《香港通俗电影与娱乐艺术》(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2000);司蒂芬·唐纳德:《公共隐私,公共空间:中国电影与文明性》(兰翰,罗曼与里特菲德,2000);邱静美编,《全速前进:无边界世界里的香港电影》(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2001);吕彤林(音译):《台湾与大陆中国电影面对现代性》(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2002);贝勒尼丝·雷诺:《悲情城市》(伦敦,英国电影研究所,2002);张英进:《审视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介

入,电影重构与跨国想像》(安纳堡,密支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2002);裴开瑞编,《中国电影聚焦:25个新镜头》(伦敦,英国电影研究所,2003);崔淑琴:《镜头投射的妇女:一个世纪来中国电影中的性别与国族》(檀香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2003);傅葆石:《上海与香港之间:中国电影的政治》(加州,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3);美国《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杂志台湾电影专集(2003)。波德威尔和吕彤林的书籍已有中文版,但这些新著尚有待中文评述。

论中国电影的发展特征及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3540139.html, 论中国电影的发展特征及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影响 作者:邱慧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1期 摘要:中国电影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票房收入节节攀升,同时,当代中国电影 还是有太过执迷影像和外表的倾向,这对于电影反映现实、抒情表意的连贯性会有一定的破坏,而且也影响了电影中深邃思想的传达。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应该努力保持自己的传统优势,同时也要克服自身发展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提升思想境界,为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国电影;文化建设;内容创建;视觉奇观 作为大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影是电影媒介建构的生活、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表意符码系统,是20世纪人类科技发展的成果。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电影得到了飞速发展,票房收 入节节攀升,下面笔者将就当代中国电影文化的总体特征进行介绍。 一、中国电影文化的个性特征 (一)叙事类型化非常明显 类型化电影①一般都是在电影市场中已经比较成功的形式,创作者按照那种已经比较成功形式的创作套路进行创作,除了赋予主人公非常具体的细节不一样,其他的基本都差不多,因为这样做可以保证基本的票房收入和观众口碑,投资者一般不会担太大的风险,观众虽然讨厌千篇一律的电影,但他们确实也很难在短时间里对超出经验范围的陌生事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从电影拍摄的形式和内容上说,我国现有的影片类型主要有爱情片、战争片、武侠片、惊悚片、科幻片、家庭伦理片、警匪片、灾难片等等,这其中武侠片和爱情片是在我国发展比较成熟的两种类型影片,比如《我的特工爷爷》《功夫3D》《一代宗师》等都属于武侠片,武 侠片中大都包含三个元素,那就是“武、侠、传奇”,武是指武打场面,演员令人眼花缭乱的打斗场面往往是最能吸引观众的地方,“侠”“是指“侠客精神”,为别人打抱不平的英雄气质,这 是驱动影片叙事的动力所在,而“传奇”就是描述武侠片中离奇的情节。此外爱情片也是我国电影市场中常见的题材,比如《分手大师》《后会无期》《匆匆那年》等,大都是讲述男女主人公经过重重磨难最后终于修成正果的故事,这些故事的梗概和框架大都类似。 当然类型化也并不是僵化、停滞的,当某种类型在市场不再火热后,破坏性的模仿就会出现,一些电影人就会在原有类型电影的基础上进行局部的创新,让类型片焕发出新的光彩。比如2013年冯小刚导演的电影的《私人定制》票房收入虽然一路走高,但它却遭到了观影人的

中国电影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世界电影史 摘要: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攀升。人们的文化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影作为当代文化的载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有了新的发展,每年一度的金鸡奖、华表奖、百花奖、金鹿奖等评选出的多部优秀影片,使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电影的非凡进步。这不仅仅延续了原来的经验和传统,同时也有当代人的开拓,创新。本文通过对中国电影现状的阐述,分析现今中国电影的优势和危机,然后据此引出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中国电影的现状简介 (一) 现今中国电影的危机 1.电影题材缺乏创意,喜欢翻拍 近年来,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掀起了一场翻拍狂潮。这其中就形成出了“翻拍成败两重天”的局面。比如成功翻拍的《画皮》,其取材于《聊斋志异》、,多次被搬上大屏幕,有分悦版的、温情恐怖版的,但是赵薇,陈坤等大牌明星主演的《画皮》仍大获成功。当然还有由《刺马》翻拍的《投名状》等。失败片中的《唐伯虎点秋香2》,被称为“搞笑不足,雷人有余”,还有翻拍《偷听女人心》的《我知女人心》,不仅照单全收原版的缺陷,而且在本土化过程中又添硬伤。新片不断,翻拍不止,翻拍片到底能否超越老片,这仍然有待考证,但是这种做法无疑展现出了国内电影人缺乏必要的创意。 2.中国电影畸形的商业化 人们说中国电影的现状是商业片庸俗化,艺术片低调话。现今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导演都开始拍摄商业大片,植入的广告日益泛滥,这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反感。比如冯小刚的影片植入广告就很多,《非诚勿扰2》更是如此,有观众开玩笑说:“不是看电影顺带看广告,而是看广告顺带看电影。”还有的人在看电影的时候专门是数广告的。甚至《唐山大地震》的植入广告都达到1个亿,很多观众指责此举严重降低了该片的诚意度。实际上和好莱坞的广告产业相比,中国电影的植入广告无论是数量还是市场份额,都是小巫见大巫。但即使这种“小巫”,观众认为中国电影过度商业化,拼命追求经济效益,置观众于不顾的感受,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但实际上这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恰好说明,中国电影看上去很商业化,其实离真正成熟的商业化还差得很远。 3. 对现实题材存在胆怯心理

中国电影发展史评

【文献综述】 中国电影发展史评 【摘要】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科技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社会的变化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及商业利益的驱动,电影开始到来.而在初期电影制作活动主要集中在法国,英国,美国.随着战争的爆发,各种文化的侵入,及后继越来越多的文化及科技的交流,中国的电影业也开始慢慢崛起,从1905年,丰泰照相馆第一次尝试拍片<<定军山>>开始,中国电影才真正的诞生. 中国电影在经历多个时期后,逐渐变得成熟。在五代导演的努力下,中国电影事业逐渐发展壮大,并渐渐走上国际化。中国的电影产业也逐渐趋于正规。虽并不完全成熟,但但在世界电影上已开始斩露头角。中国的电影史是一段不仅代表着影视产业的发展史,也是中国现代史的记录者。 【关键词】 工业革命电影诞生定军山发展史记录者 【中图分类号】J905 一·中国电影的诞生 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以公开售票的方式,放映了其摄制的最早一批电影短片。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 电影是处于维多利亚时代广泛多样的休闲活动背景之下的产物【1】。电影是人类历史的代言人,他和历史互相介入【2】。中国电影的发轫,几乎和世界同步。在其诞生的第二年既1896年,便传入了中国。不过中国自制电影,却始于1905年。这一年的春夏之交,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平摄制了戏曲片《定军山》。自此,中国电影产业及艺术正式拉开了序幕【3】【4】。 二·中国电影发展初期状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面临着西方文化的压力和民族文化转型的艰巨任务。在这样条件下诞生的中国电影,势必发展的深度及广度有限。而在当时,世界电影拍摄,制作等方面都还不完备。然而,电影作为一种娱乐项目,势必有利可图,电影公司经营者中既有海外侨民,也有留学归国人士,而占据主体的是国内从事小说写作和戏剧业的人士,电影数量也在慢慢增多。 2.1)1905《定军山》掀开了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页。在此后十几年的发展中,叙事短片,喜剧短片等各种类的短片拍摄为长故事片的出现打下了基础。1913年拍摄的《难夫难妻》和《庄子试妻》标志着中国叙事电影的开端。1921年开映的《阎瑞生》开启了中国长故事片的试制,随后出品的《海誓》,《莲花落》,《好兄弟》等长故事片,涉猎了侦探片,爱情片,伦理片等多个片种。上海影戏公司“商务印务馆”影戏部和“明星”公司成为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制片机构。 2.2在数部片中,1923年出品的《孤儿救祖记》比较好的满足了思想性,艺术性,和商业性等方面等方面的要求,且表现出比较明确的民族意识,因此被认为是这一时期的巅峰之作【5】。至一九二五年前后,中国电影达到第一个发展高潮。这一时期的创作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出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的成就【6】。 三·建国前中国电影的发展 3.1)1930年,“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的一体化经营,标志着中国电影业的产业化进程达到了新阶段。

中国现代电影发展现状

现代电影的发展 ——电影基础设施支持增长前景乐观: 现阶段,中国电影产业的强劲增长为未来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这些因素都将激发中国电影业的潜在市场。同时,中国居民财富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会使人们加大在旅游文化,电影和游戏方面的支出。中国居民在文化和娱乐服务的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由2005年的5.0%增加至2009年的8.9%。 ——现代化电影院数量的增加: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电影播放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得城市中央商务区出现了众多大型购物中心,而这些也都建了许多多剧场影剧院。为了提高观众的体验效果,这些新建的电影院一般都配备了现代化的视听放映设施。根据艺恩咨询,中国多剧场影剧院数目已由2005年的838家增加至2013年的3,000家。电影院和银幕的数目也分别由2005年的1,243和2,668增加至2014年的将近20,000。 ——有利的监管环境: 中国政府一直都支持电影业的发展。各级政府监管机构制定的政策使得中国整个电影产业价值链上的参与者获益。这些政策包括私人资本投资,电影院数字化,金融机构参与电影融资及电影的出口等。而对电影产业实施的税收减免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电影公司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营业税及进口税方面的负担。此外,政府还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来保护版权内容,其中就包括在

网络内容共享方面的政策。除了这些政策,政府也在实现电影产业逐步开放方面一直作不懈努力。从2000年初的私人电影公司放行授权政策到增加电影出口配额,在过去20几年中,中国政府不断简化电影审查程序,这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 电影制作包含所有在电影制作有关的活动,如电影素材选取,电影融资,制作团队和演员选取,拍摄,后期制作及获取监管部门的批准。 近几年,中国国内电影制作板块变得尤为活跃。根据资料显示,从2005年到2014年期间,中国电影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4.9%。2012年国产产量总量达到最高745部,2013年共产出近638部电影。进入门槛低和从非电影公司和金融机构获取的融资不断增加使得电影制作市场出现高度分散,现在全国范围类总共拥有约300个电影制片厂。 总的来说,一部成功的电影包含以下关键因素:优秀的电影制作团队和演员,电影剧情的市场化,获得一家有实力的电影发行公司的支持。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电影巨星频频亮相国际市场,电影制作成本,特别是演员成本,未来将不断出现攀升。 近年来,电影制片人通过不同渠道来获得电影融资,其中包括电影制片厂,电影业之外的投资者,电视台,海外预售发行权,电影植入广告和政府支持等。此外,凭借票房和版权以及个人信誉担保,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也参与电影融资领域。一些电影制片厂也能够通过向公共和私人发行股票来融资。 通过建立中外电影制片商的合作不仅给了外国电影制片商更好地进入中国电影市场的机会,同时也使得外国电影不受进口配合的限制可以在中国放映。《十月围城》就是通过香港电影制片商和中国内陆投资者合作创造出的佳作。 ——电影发行 电影发行对电影商业化运作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发行商通过在各大院线安排电影的放映和媒体宣传来创造公共利益。电影发行商主要负责制作

中国电影发展史

中国电影发展史概述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接下来我们将为您展示原高一20班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外电影发展史》。 电影记录了什么?是阶前的小河悄声流淌;是一只鸟与群鸟在大地之上飞翔;是快乐的人儿在天地之间徜徉。电影,不是我们真实的生活,却记录了真实的风景,记录了我们那或匆忙,或从容的眼神1引言 一组动人的画面,一曲爱情的绝 唱,一种伟大的精神,让所有善感 的心灵为她震撼;纯洁的友情,温 馨的亲情,炽热的爱情组成了她的 身躯。 这就是电影。静静的,她有如一艘巨轮,划破历史那蔚蓝的海面,向我们驶来。 2目录 今天,我们将与您一起分享电影的诞生,好莱坞及中国电影发展简史等内容。 首先我们将带您初步了解神奇的电影世界…… 3.电影的定义 那么,电影究竟是什么?一组拍摄在胶片上各自独立的,不连贯的影像在光源照射下,通过放映机的匀速运动,将影像投射到银幕上,

形成一组连续运动的影像,这就是电影。

4最基本的器械或设备: 这是几件最基本的器械和设备。第一幅图片是电影胶片,第二幅是连续摄影机,第三幅是活动放映机。 5发展历程(图)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从1888到1896年电影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1888年,法国人勒?潘斯用单一透镜照相机拍摄《科兹桥所见》是至今人类所保存的最早的“动的画面” 1891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单人观看影片的“电影视镜”,并申请了专利 1895年,法国的两个兄弟在巴黎向朋友演示他们改进的活动放映机。同年,这两个兄弟在巴黎咖啡馆地下室用他们的”活动电影机“售票公映了他们制作的10部影片 1896年,爱迪生开始用他的“电影视镜”公映自己制作的影片接下来,将带您了解以美国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西方电影世界……

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性特点 1978----导演演员的副本(1)

1976年10月,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后,一批年轻导演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成为崛起的第五代导演。张艺谋和陈凯歌是1980年至1990年期间成就最为耀眼的导演,也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中成就颇高的导弹。第五代导演的电影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此时的第五代的电影可以说代表着当下中国电影的最高水平,中国电影由此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并开始在国际上受到关注,分别取得了金熊、金狮、金棕榈、威尼斯等一系列国际大奖。 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以农村或者封建家庭为背景,表现了在中国封建专制时期罪与罚的悲剧故事以及传统的农村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些题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外国民众对中国的误解,但却使更多的人对中国产生了兴趣,也使得第五代中国电影人如巩俐、葛优、张艺谋等中国电影人成长为世界电影人,他们开始被世界影人关注。 第五代导演们不仅以个性化的叙事理念和影像风格促进了电影语言的全面革新,同时也对中国千百年来固有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们拍摄出的作品有着强烈的纪实色彩,又充满着个人意念和情怀,并且大多数发生在农村,可以说这些作品成为了整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特殊参照,对于当代中国电影来讲有非常深刻的意义。在叙事主题和电影语言革新方面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片《黄土地》,讲述的是一段发生在落后陕北农村的故事。影片高度地还原了当时的村情村貌和文化传统,其叙事风格也深深影响了第五代导演早期的叙事倾向和风格基调。影片的色彩基调和独特影像都极具视觉冲击力,也象征隐喻色彩下的民俗文化符号之下,蕴含着对传统民族特质的追问、疑惑和思考,充满了苍凉意味。 而在张艺谋导演的影片《红高粱》讲述的却是一段色彩浓烈的奇情故事。这部电影以无比豪放的气质和突破创新的象征主义手法讲述了一段人性的寓言,里面的“颠桥”“野合”“剥皮”等回归到了原始的状态,具有民俗面貌,给人以强烈震撼,同时也尽情表现出生命力的原始野性和赤裸裸的情欲。这也是一种极致夸张的表现,其虚构的文化阐释和影像风格可以说张扬了一种生命的力量,借此摆脱中国千百年来受压迫受束缚的天性。 在第五代导演们精心构建的影像中,一些极度视觉化得意象和符号开始聚集成为某种顽强的隐喻力量,竭力显现出自身被赋予的某种象征意味,这些隐喻和象征可以说都在于关注人本身。在陈凯歌的电影《孩子王》中,借助充满探索精神的视觉形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剖析,虽然故事本身有些许的沉闷和晦涩,但这并没有影响它的艺术深度,以及在中国电影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这部作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超越了《黄土地》,它对民族的本质的独特理解和文化思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认知角度。当然这部影片的故事背景也发生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同样的,影片没有规模宏大、冲击视听的仪式化场景,镜头运动也非常缓慢,但一些不动声色的场景却能给人不一样的心灵震撼。在这个历史时期,第五代的影片并不为受众和市场所影响,因为有政府的资金支持,他们不需要考虑非常多的外在因素,所以他们可以尽情发挥他们的艺术创作,把影片的关注点放在人身上,特别是那些几乎被边缘化的乡村人民。 199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末期,是近代中国电影业最低潮时期,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政府对电影行业的审查过为严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电视文化的冲击,再者就是政府不再对电影“包产包销”,电影制片片只能自负盈亏,第五代往后的导演便难以再摄制出高高在上的“艺术片”,他们必须开始考虑市场和观众,于是纷纷转战商业片。 当代的中国观众的主体是年轻的一代,他们观影更多的是寻求精神上的宽松和舒适,体验一种无拘无束的感觉,而不想在看电影的时候背负着一种好似必须要承担的责任感,只有符合大众口味的电影、一种平民化的电影,一种蕴含的“压力”很少的电影,才更易被今天年轻一代观众所接受。 浙江传媒学院16戏文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历史事件(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历史事件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从广州转攻厦门,攻陷定海,北犯天津。 1841年三元里人民进行抗英斗争。9月,定海再次陷落,三总兵抗敌牺牲。 1842年8月英舰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中英《南京条约》。 1843年7月和10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1844年7月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10月中法《黄埔条约》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9月,在永安州城建制封王。 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6年秋“天京事变”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俄、英、法、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1861年 11月那拉氏发动政变(史称“辛酉政变”或“北京政变”)。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创设安庆军械所。它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1864年 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轮船招商局。它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与民用有关的工业。广东南海商办的继昌隆缫丝厂创立。 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有线电报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1898年(戊戌变法) 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任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接着又派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等人参与变法。 9月,那拉氏(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等六人(即戊戌六君子)。史称“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义和团运动爆发 1900年夏在京津地区义和团运动的影响下,其他各地也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浪潮。 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义和团在廊坊、老龙头车站、紫竹林租界等地抗击八国联军,围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在北仑配合清军阻击八国联军。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提出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创办了《民报》。中国拍摄了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 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接着成立临时参议院,不久,颁布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月,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接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宋教仁等准备组织责任内阁,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杀害了宋教仁。7月,爆发“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权力进一步扩大。 1915年1月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2月袁世凯当上了中华帝国皇帝,改年号为“洪宪”。蔡锷在云南起义,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 1917年段祺瑞下令对德宣战,宣布不再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 1918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吃人的旧社会。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歌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浅谈中国电影未来发展与出路(一)

浅谈中国电影未来发展与出路(一) 提要: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在经济力量腾飞之时,其文化也受着西方文化的大规模冲击。而电影作为当代文化的载体,中国电影充满着危机。中国电影的危机不仅来自如好莱坞等世界强大的电影产业冲击,更是来自自身的体制和机制。以民族主义为理由对抗全球化和好莱坞并不具有必然的合理性。中国电影改革的根本并不是扩展规模而是建立现代企业机制。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产业化改造是中国电影最大的政治。 关键词:产业化多元化电影文化电影市场民族电影 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几十年以来,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一直都是国际市场上的主导力量。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好莱坞在所谓全球化的旗号下对世界电影市场大举进攻,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的霸主。1998年,美国好莱坞电影出口的收入为68.7亿美元,而2000年竟然达到120多亿美元。而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应该说,就广播影视行业而言,无论是政策措施层面还是实践操作层面,电影界的改革力度至少在目前要相对领先于广播和电视。但是,如何判断电影产业化改革的成败得失?要不要继续改革?改革还需要解决哪些课题? 中国电影的改革之路 中国电影的改革之路,始于1993年。这一年,一些制片单位开始越过中央级或省市级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而直接向下一级发行放映机构销售影片。已经维持了数十年的统购统销局面开始被打破,地域性垄断的防线也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冲击。但是,电影发行的初期振荡,并没有很快催发当时电影体制的整体创新,电影界仍处于大变革的前夜。由于长期形成的观念桎梏,上个世纪整个90年代的电影业几乎处于连年滑坡状态,其负面效应甚至延续到了2001年——这一年,连电影频道节目中心拍摄的20来部16毫米胶片电视电影计算在内,全国的故事片产量总共才88部。与影片产量减少相伴而行的是:电影观众人次下降,专业电影院在渐离主营业务的同时数量也不断减少,一贯享受拍片特许权的电影制片厂度日艰难。至此,长期被作为文化事业的电影业,与日益发展壮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不适应性甚至矛盾性,严重凸现了出来。正是在这样一种尴尬的窘境中,根据电影自身的特性,把电影作为产业来管理和经营的观念渐渐明朗起来。 中国电影成长中的思考 显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差距,中国电影正如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一样,是在一种不对等的状态下被放置于全球处境的,因而,我们不可能逃脱“后殖民”的基本现实,不可能脱离边缘化的处境。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可能也不应该与世隔绝,中国电影需要走向世界、走向国际、走向全球。因为中国大陆电影需要一个国际化的交流环境,使之能够与世界电影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保持一种互动关系,从而成为世界电影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大陆电影也需要一个国际化的经济舞台,利用跨国资本加强电影生产的投资规模,走向境外市场获取电影生产的经济效益,促成中国大陆电影的再生产机制。国际化语境为中国电影提供了更多的参照和更多的机遇,成为一种动力因素推进着中国大陆电影的步伐。 但是,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它毕竟不是象可口可乐、麦当劳一样的简单功能的消费品,而是负载了一种民族形象、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图景的文化载体,特别是在中国,乃至所有发展中国家,电影文化除了其视觉、心理的娱乐功能以外;不可避免地还担负着“再现”民族生活处境、激活民众的现实主义热情、塑造人生理想和民族理想的使命。 因此,“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需要一种民族自信意识。近年来有许多优秀的中国大陆电影如《背靠背脸对脸》、?《三毛从军记》(上海电影制片厂1993年出品)、《四十不惑》(北京电影制片厂1992年出品)、《心香》(珠江电影制片厂1991年出品),甚至包括陈凯歌早期的《孩子王》(西安电影制片厂1987年出品)、黄建新的《黑炮事件》(西安电影制片厂1985年出品)在国外都没有获得很高的荣誉,但是这些影片却以冷峻的风格、成熟的叙事表现了

《影视欣赏》课程标准

《影视欣赏》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教学时数:32 学分:2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这是一门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本课程精选若干部中外影视经典名作,简要介绍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就每一部影视名作的产生背景、制作情况、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等各个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品评。重点进行主题思想解读和艺术手法欣赏,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引导学生正确欣赏影视名作。本门课程对于改善高职学生知识专一、知识面狭窄,拓宽其知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面向与任务 本课程面向全院各专业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电影发展史,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特征,掌握影视艺术的审美鉴赏方法,学会写较简单的影视评论。从而达到丰富学生的美育知识,提高学生影视艺术作品欣赏能力、审美水平,并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 1、随堂提问、课堂讨论; 2、课堂讲授、实例分析; 3、理论学习、独立评价; 4、自主选择、课外观赏。 二、课程目标要求 (一)总体目标 通过介绍相应影片故事背景、创作情况、主题人物等,欣赏经典台词、评析影片所表现的主题等环节,使学生能掌握作为电影读解的方法:分别从数字媒体的视角、文化的研究、技术特点、叙事分析等角度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增强我校学生欣赏电影的能力和水平,加深他们对电影的了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本门课程以对经典影视作品的赏析为主,通过对这些影视作品的欣赏和评价,使学生学习了

解电影的发展过程,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学会对影视艺术的鉴赏与评价;学会对影视作品进行主题思想解读和艺术手法欣赏。 2.能力目标 (1)了解什么是影视欣赏; (2)学习从哪些角度欣赏影视作品(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技术层面、美学层面); 3.素质目标 通过影视作品赏析,提高学生对影视艺术作品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电影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并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与《大学美文》、《音乐欣赏》等课程有密切关系。 (四)教学中应注意和处理的问题 1、教学方法上,理论讲授与作品分析相结合,以作品欣赏和作品分析为主,对一些重要作品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得出总结性的认识。 2、在影片欣赏中设计了作品介绍、精彩片段、欣赏探究、资料链接四个环节,以精彩片段和欣赏探究为重点,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对这四个环节进行适当的调整。 3、经典作品可安排学生课堂讨论,对其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各抒己见,进行独立思考,鼓励独特见解和发散性思维。 4、影视欣赏的角度很多,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以分析主题、人物和部分艺术手法为主。 5、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从声、光、色各个方面强化“欣赏”。 6、影视艺术是不断发展更新的,因此同类型的影片各位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案例,不同时期案例也可不同。 7、安排一次作业。任课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任意布置写作一篇影评。 三、教学任务与学时分配要求 教学任务与学时分配要求

中国电影史纲要(近代)

1897年5月中国最早的电影放映在上海礼查饭店进行。 雷玛斯建立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控制半个中国放映网的大型企业一一?雷玛斯游艺公司。初创期中国电影(1905-1922年) 早期中国电彫(1922-1930年) 发展期中国电影(1930-1937年) 战时中国电影(1937~1945年) 高峰期中国电影(1945-1949年) 一、初创期 1.1905年,中国人首次拍摄电影,同时也是中国电影认左的起始原点一一《左军山》 (任庆泰) 2.丰泰现象一一1905年北京,由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主持,丰泰技师刘仲伦担任摄影师,所拍摄 的一系列,以京剧名角、名戏为主题的影片,包括《左军山》、《艳阳楼》、《白水滩》等。 3.民族影业的生成,中心由北京转为上海,经历了“贴附”带“附设”两个阶段。 4.1909年,中国(上海)最早的外资制片公司一一亚细亚公司成立。 5.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新民公司拍摄)。 6.“形制”是指影片的本数,四本以下为短故事片,四本以上为长故事片。 7.张石川、管海11金创立幻仙彫片公司,将文明戏《黑籍冤魂》改编为电影: 《黑籍冤魂》中已经有了实景、景别、剪辑意识的体现。 &新民公司:上海,张石川、郑正秋、杜俊初、经营三等组建,《难夫难妻》:华美公司:香港,黎北海、黎民伟、本杰明?布拉斯基组建,《庄子试妻》。 (“黎式兄弟”黎民伟、黎北海) 新民和华美为中国制片业迈出的第一步,形制均为贴附于外资运作的企业。幻仙公司同样也是贴附性企业. 9?商务印书馆活动影片部,形制已经是附设性机构,区别于新民、华美、幻仙之处在于,已是民族真正的、有一定规模的自资企业。代表作:京剧艺术片《天女散花》《春香闹学》,中国最早的三部长故事片中的《阎瑞生》《红粉骷髅》,长故事片《荒山得金》《莲花落》。代表人:任彭年、陈春生、廖思寿、杨小仲。 10.1926年,商务活动电影部脱离附设性质,改组为"国光影片公司”。 二、早期中国电影 1.早期中国电影是民族影业最具活力的自主发展阶段。 2.“体现了中国电影第一次大繁荣”,标志: 1)制片公司的出现; 2)影片数疑增加,短片向长片转化: 3)行业开始形成并走向细分; 4)美学风格开始形成; 5)原初类型开始岀现(古装片、武侠片、武侠神怪片)。 3.早期影业格局"三大四小”一一制片业形成了以明星、大中华百合(1925合并)、天一为首,长 城、神州、上海影戏、民新为辅的格局(此格局为自由市场性质的)。同时电影业完成短故事片到长故事片的转化。 4.明星影片公司:1921年,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洪深: 代表作《孤儿救祖记》《劳工之爱情》《玉梨魂》《空谷兰》;以“家庭人伦苦 情”见长 天一影片公司:1925年,邵醉翁、高梨痕; 代表作:《忠孝节义》《女侠李飞飞》《立地成佛》:

中国电影发展历史简介

中国电影发展史 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有人认为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对现代电影的原理有很大的启发。但是,真正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正式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 《狂流》剧照 由1896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但是最早尝试拍摄这种电影类型的丰泰照相馆只属小本经营,算不上是电影机构。直至商务印书局“活动电影部”的出现,才真正代表中国制片业的开始。在这段期间,除了“商务”之外,先后出现的电影制片机构还包括由美商投资“亚细亚影戏公司”、“幻仙”、“中国”、“上海”、“新亚”等,由于他们的成员多是来自戏剧舞台,所以当时的电影题材和内容大多源于中国戏曲和文明戏。此外,他们也开始拍摄剧情短片和长片,对电影这种艺术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一江春水向东流》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历经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再到立体声,从黑白到彩色再到立体像(3D),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电影都留下了优秀的代表作:20年代拓荒时期,有《孤儿

浅析中国类型电影的历史与境遇_王宜文

111 No123 影 视 现 状 研 究 T he P he no me n a of C hi ne s e Fi lm & T V 并不是商业类型片发展的理想时期。 但是,从民族电影类型创立的角度应该肯定古装、武侠等类型片的价值。事实证明,这两类影片有着长久的生命力,而且一直延续至今,这也是世界文化认可的最具中国特色的影片类型。古装片和武侠片是在强大的外来电影的市场压力下,寻求商业性突围,而且获得了成功的类型。早在30年代,郑君里在其撰写的《现代中国电影史略》中,指出:“土著电影的生长的契机存在于电影的思维性的形象(艺术性)与民族文化间之不可分的关系”。某种程度上,武侠等类型片正如郑君里所说,找准了民族电影生长的契机,在民族文化传统中找到了具有“电影的思维性的形象”成分,并将其转化成商业利润。应该说,在外来电影绝对的强势下,在某种程度上,古装片和武侠片支撑起了民族电影市场,而且为民族电影企业谋得了物质资金的基础,以及难得的市场竞争和运作的经验。一味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贬低这些影片类型是不公正的,因为,它们的贡献在于,民族电影应对商业上外来电影咄咄逼人的攻势,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而且,它们毕竟曾为苦难的中国人送去了非西方化的娱乐,慰藉了他们苦涩干渴的精神。 20世纪后半期,两岸三地经历了长达百余年的离乱,终于相对安定了下来,类型片真正发展的机遇逐渐形成。内地电影在政治形势和意识形态的制约下,走上了不完全商业化的、计划经济轨道,虽然不再提类型片,但却创造出一种更集中统一、更规范经典的叙事模式,呈现出某种“潜类型”模式。香港地区,以及一定意义上的台湾电影在商业模式下发展,古装、武侠等类型,特别是武侠片在六七十年代形成制作高潮。 如前所述,作为商业性电影,类型片的发展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较为固定的观众群。以类型片最发达的美国电影为例。美国有两次明显的类型片高涨期,一次是所谓的经典好莱坞时期,时间大致是在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中后期,另一次大约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始,一直延续至今;中间的大约15—20年的时间,美国的类型片暗淡低靡,美国的主流电影甚至失去了方向。究其原因,除了电影工业自身体制转变外,最主要的是类 类型片的成熟与发达,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电影产业兴盛的基础。完整意义的中国电影史应该包括内地、港澳台,以及更普泛意义的世界范围内华人的所有制片活动,由此考察,就可发现,早期中国电影就培育起了较为成熟的民族电影类型,突出标志就是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武侠片、古装片等类型或模式。虽然理应作为中国电影主体的内地在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类型电影的发展停滞下来(但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而是以别的名义或形式体现出来),新时期以来的发展也不断面临种种困境,但整体上看,华人电影在不同的地区和历史阶段,类型电影的制片业此消彼涨,形成了一个清晰连贯的发展轨迹。 一 中国的类型电影是在早期电影市场被西方影片垄断的情形下创立的。它首先是一种自发的商业竞争行为,但由于这些类型片自觉地依托与借鉴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因 而又衍生出一定的民族文化趣味,在类型的形式表层之下,透现出某种“有意味”的内涵。这个过程符合商业类型片的发展模式,譬如,美国早期的西部片最初被视为粗俗鄙陋的童稚游戏,后来竟然成为美国精神和价值观念的象征,虽然美国的西部精神不断在反思中变化,但每次变化后的西部片都在扩展由其营造的美国“神话”,其类型的形式与内涵仍然有着恒定的观赏与审美价值。这正是经典类型片的魅力所在。 主流的电影史著述对曾经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武侠、古装等类型片评价不高,评判标准主要指向其浓重的商业趣味和粗制滥造的影片质量。但如果从百年中国电影史的整体发展看,这种评价过于贴近时代功利,正如所有电影史著述都注意到了,古装片和武侠神怪片最盛行的时候,正是中国现代史最黑暗的日子。中国近现代社会一直经历着严重的社会和民族危机,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文化道德压力。站在今天的角度考察中国当时包括电影在内的娱乐业,可以体会那种文化道德上的尴尬局面。生逢乱世,或许更需借娱乐做暂时逃避,可这或许就意味着饮鸠止渴,置国家民族于不顾。正所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所以,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 浅析中国类型电影的历史与境遇 王宜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教授) 提要: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影史上以武侠片等为代表的民族类型电影就已经培育出来。20世纪后半期,先是在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90年代之后在中国内地,类型片有了很大发展。在新世纪,发展民族电影产业,不仅制片业,而且理论界也要尊重和借鉴类型片的规律。在中国电影史上,还有一种更宽泛意义的叙事模式,植根于民族文化心理深层,往往比单纯的类型片更具有艺术与商业价值。关键词:类型电影 武侠片 形式感 准类型 伦理化主题

浅谈中国电影的发展

从世界看中国 浅谈中国电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火车到站》影片,这标志着世界电影的正式诞生。 相比于世界电影,中国电影出现的较晚一些。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的、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才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上世纪初到20年代末,以郑正秋为代表的第一代导演开始兴起。他们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电影成功的从默片过渡到有声片,技术上的成熟,往往能够为思想艺术上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一个基础。从此时开始,中国电影除了表达导演自己的情感诉求之外,也开始反映时代特色。因此,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以夏衍为代表的第二代导演和左翼电影快速兴起,他们积极创造出像《渔光曲》、《狂流》、《大路》这样反映社会强烈呼声,关注社会民生切合时代需要的进步电影。在那个急剧动荡的年代,这些电影的出现势必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人心。 但由于第二代导演还处在中国电影起步不久的时期,所以在视听语言上还未摆脱舞台剧的限制。这一缺点在以谢晋为代表的第三代导演身上得以补足,第三代导演已经跳出舞台剧的限制开始力求真实。在电影的思想内容上,也表现出了第三代导演鼎盛时期——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人民革命后的自豪和对封建思想的撼动。于是这一时期的电影多是像《南征北战》一样的战争片并在战争片中力求表现一种普世价值,除此之外便是像《上海宝贝》《舞台姐妹》《小城之春》这样探索新时期男权女权、家庭伦理的影片,总的来说,第三代电影导演在社会刚刚稳定后创作出的是一种赞歌式的电影。 第四代电影导演已经进入到一个学院派的时期,他们大多数人是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生构成的创作全体,他们一毕业就遇到文化大革命,以至于他们的创作生命是从1978年以后才开始的。因为时代的局限性,第四代导演在学习时期没能接触到苏联以外的电影,这直接影响到第四代导演电影语言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但他们提出电影不应该受僵化的舞台限制,应该选择自然、真切和简单的形式挖掘普通生活的诗意和哲理,同时也开始了对历史的反思。整个第四代的创作高潮正是伴随着这次反思而爆发的,第四代的创作带动了中国电影的复兴。农村渐渐成为第四代作品的中心题材,他们以农村作为中国社会缩影的表现手法也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第五代导演。

中国电影发展阶段

中国电影发展阶段 1.萌芽和尝试阶段(1896年至1931年) 中国电影事业,是从输入和放映西方电影起步的。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也就是电影在世界上正式诞生的第二年,随着帝国主义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的侵略,西方电影也输入了中国。这年的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揭开了中国电影放映的序幕。此后几年,放映西方影片,从上海到北京,逐渐遍及大江南北,深入内地。这种情况,尽管是帝国主义商品输出和文化侵略的产物,但毕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种新的娱乐形式,激发了中国知识分子摄制“中国影片”的愿望。 1905年秋天,北京琉璃厂丰泰照相馆,试拍了中国第一部影片。影片拍摄的是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影片虽然只是几个片断。长度只有三本,但当年60岁的谭鑫培,以其精湛的表演和饰演黄忠的英雄气概,使影片的试拍获得了成功。 1913年,郑正秋和张石川编导了影片《难夫难妻》。此片虽为短故事片,却是我国拍摄故事影片的开端。从影片内容来说,也接触了社会现实生活,通过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买办婚姻制度下的不幸,表现了一定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此后,张石川又导演了影片《黑籍冤魂》,通过一个封建大家庭因吸食鸦片而家破人亡的悲剧,反映了当时鸦片流毒的灾难。这时,中国也拍摄了一些新闻短片,较有意义的是反映辛亥革命的《武汉战争》和二次革命的《上海战争》。 有声电影产生以后,很快传到了中国。1930年明星影片公司试制了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转年,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摄制了故事影片《雨过天晴》,天一公司摄制了故事影片《《歌场春色》等,片上发音的试制获得了成功。尽管在这些影片的摄制中,借助了法国、美国和日本的技术力量和技术设备,但毕竟宣告了中国有声影片的诞生。 2.进步电影的艰难成长阶段(1931年至1949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存在着两种文化,也存在着两种电影。随着中国 电影的诞生,一方面文艺上的“鸳鸯蝴蝶派”便渗入电影界,拍摄了大量低级、庸俗的影片;一些公司,还掀起了竞拍不伦不类古装片的风潮;武侠神怪片也大肆泛滥。这是由于投机商人、官僚买办、帝国主义操纵中国电影造成的恶果。中国电影游离于蓬勃兴起的革命运动之外,影响和阻碍了自身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加强了对电影事业的领导,电影发生了由脱离现实到反映现实的转变。进步的、民主的、革命的电影工作者,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以“明星”“联华”“、艺华”等影片公司为阵地,拍摄了以反帝反封

近代中国动漫发展史

近代中国动漫发展史 说起我国的动画片历史渊源流长,从6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和艺术都远高于同一时期的日本和美国,特别是日本很多的早期动画都受到我国动画的影响。 从90年代起,我国的动画开始走向衰,落,现今充,斥在中国动漫上的几乎全是日本和美国的动画。希望现在对日本动画津津乐道的青少年能够了解中国动画曾有的辉煌历史。 20世纪中国的动漫产业先驱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动画《大闹天宫》诞生,1936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的影响,中国出品了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它是名列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动画艺术片,标志着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蓬勃发展期(建国到1965年)97acg动漫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3540139.html, 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可以说是非常快速的发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多。从1950年的一部动画,发展到60年代已经每年都能制作十多部动画片。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1947年,我国制作了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1958年,我国拍摄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画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1962年,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白菜》完成。新的动画形式的加入,中国的动画事业也达到了一个顶峰。97acg动漫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3540139.html,

白银时代(1976~1990) 经历了文,革后,动画行业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且上海美影1972~1976年间拍摄的17部动画如《小号手》、《小八路》、《东海小哨兵》等给后来的动画创作历年投下了一个严重的阴影!忠于写实主义和教育目的,使动画片成为给小朋友看的充满教育意义的课外教材,这种思想不仅延续了下来而且还在大众心里深深地扎根,也就是这个观念才造成了后来的动画片的尴尬地位。97acg动漫网97acg动漫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3540139.html, 在开放之后,动画片制作进入繁荣时代,在1978年到1989年的十年间,各方制片单位就制作了219部动画片,例如《哪咤闹海》、《金猴降妖》、《天书奇谭》等优秀作品,此外电视动画片也在这个时候有了《葫芦兄弟》、《黑猫警长》、《阿凡提的故事》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的作品,从整体上看,这是个动画片发展均匀的年代,既有少量全年龄的艺术片,又有大量类似《黑猫警长》这样纯粹给儿童看的主流教育动画片,而且制作手法基本沿袭上海美影万氏兄弟开创的流派。没有太多创新,也没有吸取外部世界的先进经验,而这一段的多产量恰恰造成了作品的制作不够精细,更由于制作出发点是给孩子们看的,所以在配音配乐方面也明显不如以前用心。而同一时期,日本正从欧美动画做简单加工的阶段稳步发展,并逐渐学习和吸取欧美经验并创造出自己独有的风格。97acg动漫网97acg动漫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3540139.html,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