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

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

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
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

必修二第一章第2节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2009年启东质检)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

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B.②④⑤

C.①③⑤D.②③⑤

【解析】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为1∶1∶1∶1,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

比例为1∶1∶1∶1,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1∶2∶1∶2∶4∶2∶1∶2∶1,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1∶1∶1。

【答案】 D

2.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

表现型相同的植株,F1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再将F1中高秆抗病类型分别与矮秆感病类型进行杂交,则产生的F2表现型之比

理论上为

()

A.9∶3∶3∶1 B.1∶1∶1∶1

C.4∶2∶2∶1 D.3∶1∶3∶1

【解析】首先根据F1表现型及比例确定亲本基因型都是TtRr,然后确定F1中高秆抗病类型的基因型及比例为TTRR∶TtRR∶TTRr∶TtRr=1∶2

∶2∶4。最后确定与矮秆感病类型进行杂交产生的F2基因型及比例为TtRr∶ttRr∶Ttrr∶ttrr =4∶2∶2∶1。从而判断表现型及比例为高秆抗

病∶矮秆抗病∶高秆感病∶矮秆感病=4∶2∶2∶1。

【答案】 C

3.(2010年杭州模拟)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T)对不抗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用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

两个品种做样本,在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其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

()

A.116

B.216

C.316

D.416

【解析】高秆抗病(DDTT)与矮秆不抗病(ddtt)品种杂交得F1(DdTt),F1自交所得F2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矮秆抗病类型的基因型有

ddTT和ddTt两种,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为ddTT,占F2的1/16(F2中每种纯合子都占1/16)。【答案】 A

4.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

()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解析】AAbbCC×aaBBcc→F1:AaBbCc,F1产生配子种类数为2×2×2=8种,F2的基因型种类数3×3×3=27种。

【答案】 C

5.(2010年石家庄模拟)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有一个卷发患遗传

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了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

概率是

()

A.14

B.34

C.18

D.38

【解析】由题意可知,直发无肾炎的儿子的基因型是aaXbY(卷、直发用A、a表示,遗传性慢性肾炎用B、b表示),则可推知其父亲基因型是

aaXBY,母亲基因型是AaXBXb。因此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概率是:(aa×Aa →1Aa∶1aa,XBY×XBXb→1XBXB∶1XBXb∶1XBY∶

1XbY)12×34=38。

【答案】 D

6.(2010年浙江联考)图1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图2表示某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三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

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该生物是四倍体,基因型是Aabb

B.由图1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C.若图1中的一个b基因突变为B基因,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出物质乙

D.图1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含有四个b基因的细胞

【答案】 D

7.豌豆黄色(Y)对绿色(y),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绿色圆粒(yyRr)豌豆,开花后自花传粉

得到F1;F1再次自花传粉,得到F2。可以预测,F2中纯合的绿色圆粒豌豆的比例是

()

A.2/3 B.3/8

C.1/2 D.1/4

【解析】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由题可知,求F2中yyRR的比例。由于黄色与绿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始终是yy,故不需考虑该对基

因的遗传分离。化简为一对相对性状的问题研究,套用公式:纯合体=1-12n,又因为RR 为纯合体中的一半,故(1-122)×12=38,选B。

【答案】 B

8.(2009年汕头模拟)天竺鼠身体较圆,唇形似兔,是鼠类宠物中最温驯的一种,受到人们的喜爱。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该鼠的毛色由两对

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现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的天竺鼠,已知B决定黑色毛,b决定褐色毛,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

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则这批天竺鼠繁殖后,子代中黑色∶褐色∶白色的理论比值为

()

A.9∶4∶3 B.9∶3∶4

C.9∶1∶6 D.9∶6∶1

【解析】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以及理解能力、信息提取能力、综合分析能力,BbCc自交的后代中,B_C_基因组成的为黑色,占916

,bbC_基因组成的为褐色,占316;所有cc基因型的(包括B_cc、bbcc)都为白色,占总数的14。

【答案】 B

9.桃的果实皮熟时,果肉与果皮粘连的称为粘皮,不粘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粘连的称为粘核,不粘连的称为离核。已知离皮(A)对粘皮

(a)为显性,离核(B)对粘核(b)为显性。现将粘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粘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由此推断,甲、

乙两株桃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解析】由亲本的表现型可将它们的基因型表示为aaB_(甲)×A_bb(乙),由于甲、乙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可以确定亲本基因型为aaBb(甲)

×Aabb(乙)。

【答案】 D

10.(2010年银川月考)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

上。现用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如图(1)],再用F1与玉米丙杂交,结果如图(2)。则玉米乙所结种子中,储藏营养

物质的细胞基因型及玉米丙的基因型分别是

()

①DDdRRr②DddRrr③Ddrr④ddRr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由图(2)可以看出后代四种表现型之比为3∶1∶3∶1,所以玉米丙的基因型为ddRr。乙所结种子中胚乳的基因型为DddRrr(dr+dr+

DR)。

【答案】 B

11.(2009年泰安一轮质检)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

∶3∶1。已知黑颖(基因B)和黄颖(基因Y)为显性,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

A.bbYY×BByy B.BBYY×bbyy

C.bbYy×Bbyy D.BbYy×bbyy

【解析】由于黑颖(基因B)和黄颖(基因Y)为显性,只要基因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又由于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

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其中有白颖类型(bbyy),所以两纯种亲本应分别有一对隐性基因。

【答案】 A

12.(2010年青岛测试)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

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

A.2∶1 B.9∶3∶3∶1

C.4∶2∶2∶1 D.1∶1∶1∶1

【解析】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特殊比例入手,即自由组合的9∶3∶3∶1和1∶1∶1∶1进行9∶6∶1或2∶1的变式考查,实际上是对

学生知识灵活应用能力的考查。由题意可知,如果胚胎不致死,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

知,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

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现在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即只有基因型为AaBb(4/16)、AaBB(2/16)、aaBB(1/16)、aaBb(2/16)

的个体不致死,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有2种,且比例为2∶1。

【答案】 A

13.(2009年郑州市第二次质量预测)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

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

深红色牡丹同一白色牡丹杂交,就能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花色的种类和比例分别是

()

A.3种;9∶6∶1 B.4种;9∶3∶3∶1

C.5种;1∶4∶6∶4∶1 D.6种;1∶4∶3∶3∶4∶1

【解析】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则深红色牡丹基因型为AABB,白色牡丹基因型为aabb,

两者杂交所得F1基因型为AaBb ,颜色为中等红色。当F1自交时,所得子代有9种基因型,其中有4(AABB),3(AABb、AaBB)、2(aaBB、AaBb)、

1(Aabb、aaBb)、0(aabb)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分别呈现了由深到浅5种不同的颜色,比例分别为1∶4∶6∶4∶1。

【答案】 C

14.(2010年潍坊七中质量检查)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

B.甲、丙豌豆杂交后代有四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

C.乙豌豆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2∶1

D.丙、丁豌豆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相同

【答案】 C

15.(2009年莱芜模拟)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E/e与F/f所控制,只有当E、F同时存在时才开紫花,否则开白花。下列选项中都符合条件

的亲本组合是

()

A.EeFf×Eeff EEFf×eeff B.EeFf×eeFf EeFF×Eeff

C.EeFf×eeff EeFF×Eeff D.EeFf×Eeff EeFf×eeFf

【解析】本题可用分解的方法来依据几率反推亲代可能的基因型。因只有当E、F同时存在时才开紫花,故子代3/8紫花可分解为3/4和1/2,

即3/4(E_)×1/2(F_)或1/2(E_)×3/4(F_),前者则亲代为EeFf×Eeff,后者则亲代为EeFf×eeFf。所以都符合条件的为D项。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6.燕麦的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已知黑颖(用字母A表示)和黄颖(用字母B表示)为显性,且只要A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双隐性则出现白

颖。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基因A(a)和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定律。F2中白颖的基因型为________,黄颖

占所有非黑颖总数的比例是______。

(2)若将F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预计植株中黑颖的比例是________。

(3)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时,后代中白颖的比例最大,占总数的________。

(4)请用遗传图解的形式表示出题干所述的杂交过程。(包括亲本、F1及F2各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解析】由题干可获取的信息有:①白颖的基因型为aabb,②黄颖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两种,③黑颖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

、AAbb、Aabb六种。解答本题首先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推出相关的基因型,然后解决相关问题。亲本为纯种黄颖(aaBB)和纯种黑颖(AABB或

AAbb),但根据F2中出现白颖个体(aabb),则知纯种黑颖亲本为AAbb,F1为AaBb,F1自交,若按自由组合定律,F2中9A_B_(黑颖)、3A_bb(黑颖

)、3aaBb(黄颖)、1aabb(白颖),与题中F2表现型相符。故基因A(a)与B(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2中白颖基因型为aabb,黄颖占

非黑颖的比例为3/4。F1(AaBb)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则有AABB(黑颖)、AAbb(黑颖)、aaBB(黄颖)、aabb(白颖)、黑颖占1/2。黑

颖与黄颖杂交,使后代aabb(白颖)所占比例最大,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应为Aabb×aaBb。【答案】(1)aaBB、AAbb自由组合aabb34

(2)12(3)Aabb×aaBb14 (4)

17.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

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基因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3)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__________________。

(4)该昆虫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基因发生分离时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用来与该昆虫进行交配异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细胞两极的染

色体上的基因相同。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采用测交(AabbDd×aabbdd,AabbDd×aaBBdd)或杂交(AabbDd×AabbDd,AabbDd×AaBBDd)方式。

【答案】(1)不遵循,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AbD、abd 或Abd、abD(3)A、a、b、b、D、d(4)有丝分裂后

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5)aabbdd、aaBBdd、AabbDd、AaBBDd

18.(2010年扬州模拟)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已知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_B_,基因型为aaB_的植株下部雌花序

不能正常发育而成为雄株;基因型为A_bb的植株顶部雄花序转变为雌花序而成为雌株;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顶端长出的也是雌花序而成为雌株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育种工作者选用上述材料作亲本,杂交后得到下表中的结果:

类型正常株雄株雌株

数目830 835 1 702

请写出杂交亲本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米是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请说明用玉米作为遗传材料的两个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杂交育种中为免除雌雄同株必须去雄的麻烦,又能确保杂交后代都是正常株,需选育杂交纯合子雄株和雌株,那么纯合子雄株的基因型为

________,纯合子雌株的基因型为______。育种工作者利用基因型为AaBb的正常株,采用单倍体育种方法,获得了正常株、雌株、雄株三种表

现型的纯合子植株(正常株、雌株、雄株性状可用肉眼分辨)。请你根据现有材料,继续完成选育过程,以获得符合育种要求的植株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abb×♂AaBb或♀Aabb×♂aaBb(写出一对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即可) (2)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去雄操作简便;生长期较短,繁殖速度较快;具有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产生的后代较多,统计更准确(答出其中两

点即可)

(3)aaBB AAbb在获得的纯合子植株中,雄株即为符合育种要求的类型(aaBB),再将获得的雄株与雌株分别杂交,若后代都表现为正常株,

则雌株为符合育种要求的类型(AAbb);若后代中无正常株,则雌株为不符合育种要求的类型(aabb),被淘汰

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详细教案

同学们好,今天将由我来带领同学们走进高中的生物学习之旅。 现在,请同学们对生物这个词给出一个最简单的定义。(Put up your hands) 其实,简单地说,生物也就是有生命的个体。 要了解一个个体,首先要从细胞开始。今天我们来学习必修一的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同学们请看,在教材第二页的左上角有一幅图,是SARS患者肺部X光片阴影图,和SARS病毒模式图。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看一下这个问题探讨,仔细思考讨论题,待会儿会请两位同学来回答一下。 第一问,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请坐。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第二问,谁来说说?。。。 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了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由此可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即使是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因为,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尽管现在生物科学的研究已经进入分子水平,并且对生物大分子(如核酸、蛋白质等)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但是这些大分子并没有生命。生命和细胞是难解难分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四个关于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的实例分析 这是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 人的生殖和发育 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 艾滋病病毒入侵免疫系统。 看完这几幅图后,请同学们认真思考第四页上面的无道题,可以相互讨论一下,三分钟后请同学来回答 第一题,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 草履虫除了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 它得先摄能才能运动吧,它还能呼吸和生长,还有应激性。 好,第二题,某某 在你和你爸妈之间,什么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 精子和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然后它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再进一步发育成胎儿,那么胚胎发育跟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什么关系, 细胞分裂和分化 第三题,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效应器。还有相关的骨骼肌细胞。请坐 第二问,你每天学习的时候需要哪些细胞 太多了,它涉及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破坏淋巴细胞引起的,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类似这样的特定细胞受损而致病的。。。。 例如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的话会导致听觉发生障碍。 第五题

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第一章全部教(学)案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物操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4)会表示有关于几何体以及柱、锥、台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空间物体,从实物中概括出柱、锥、台、球的几何结构特征。 (2)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感受空间几何体存在于现实生活周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三、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概括。 (2)实物模型、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 讨论:经典的建筑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中奥秘为何?世间万物,为何千姿百态? 2. 提问:小学与初中在平面上研究过哪些几何图形?在空间围上研究过哪些? 3. 导入:进入高中,在必修②的第一、二章中,将继续深入研究一些空间几何图形,即学习立体几何,注意学习方法: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维辩证、度量计算.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棱柱、棱锥的结构特征: ①提问: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实例给我们以两个面平行的形象? ②讨论:给一个长方体模型,经过上、下两个底面用刀垂直切,得到的几何体有哪些公共特征?把这些几何体用水平力推斜后,仍然有哪些公共特征? ③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棱柱. →列举生活中的棱柱实例(三棱镜、方砖、六角螺帽). 结合图形认识:底面、侧面、侧棱、顶点、高、对角面、对角线. ④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棱柱ABCDE-A’B’C’D’E’ ⑤讨论:埃及金字塔具有什么几何特征? ⑥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棱锥. 结合图形认识:底面、侧面、侧棱、顶点、高. →讨论:棱锥如何分类及表示? ⑦讨论:棱柱、棱锥分别具有一些什么几何性质?有什么共同的性质? 棱柱: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棱锥: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2. 教学圆柱、圆锥的结构特征: ①讨论:圆柱、圆锥如何形成? ②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柱;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 →列举生活中的棱柱实例→结合图形认识:底面、轴、侧面、母线、高. →表示方法 ③讨论:棱柱与圆柱、棱柱与棱锥的共同特征?→柱体、锥体. ④观察书P2若干图形,找出相应几何体;举例:生活中的柱体、锥体. 3.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后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举反例说明,如图) 2.棱柱的何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吗? 3.课本P8,习题1.1 A组第1题。 4.圆柱可以由矩形旋转得到,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台可以由什么图形旋转得到?如何旋转?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教案]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 2.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过程与方法] 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人口数量的变化是通过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的变化体现出来的,根据这三个指标的不同特征,我们可以用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来分析。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P5[读图思考] 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1)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3)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时间生产力状况自然环境与经 济发展状况 社会与文化的变化“三率”的变化人口增长模式 18世纪中期农业经济快 速发展 环境较恶劣,土地私 有制 劳动力需求较大,受传统的生育观念 影响 高岀生,高死亡, 低自然增长 原始型 工业化开始后大规模机械 化生产 环境改善,经济快速 增长 传统的生育观念占主导地位高岀生,低死亡, 高自然增长 传统型 二战以后生产力进一 步发展 土地开垦受到限制, 制造业快速发展 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福利提高,生 育观念转变 低岀生,低死亡, 低自然增长 现代型 [活动]P7 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分布: (1)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转变 历史阶段原因 岀生 率死亡 率 自然增 长率 增长模 式 原始社会时期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差,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 的能力很差 高高低原始型农业社会、产业革命时期 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御灾害能力提高, 但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大 高低高传统型现代社会时期 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生产力水 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 低低低现代型

生物高中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教学设计2

“DNA分子的结构”一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 二、课堂教学目标 1、能够写出DNA结构的各个组成的名称 2、通过制作DNA结构模型,分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能够推算DNA分子碱基比例。 三、课前准备: 1、材料:各色卡纸 2、工具:剪刀、针线、双面胶。 3、以同桌为小组共同制作脱氧核苷酸的三种成分。 四、教学设计思路: 1.问题导入:在通过实验证明D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以后,人们想进一步的了解DNA的功能,但首先需要弄清楚DNA的结构。 2.提出课题:DNA结构模型是怎样建立的 3.分析资料:通过资料探讨DNA分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 4.设置探究问题:DNA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探究:通过动手制作DNA平面模型,得出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6.提出问题:DNA分子结构与它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五、教学实施程序: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在课堂实施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以达到课程标准,主要突出了3点: 一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解决教学的难点和重点——DNA分子结构特点。作为普通中学的教学中最重要和最难的一个目标是夯实基础,本节课的基础知识是对DNA分子结构的认识及通过对DNA分子结构的认识总结出DNA分子结构的特点,这节基础对下一部分知识:DNA分子复制、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知识理解是非常关键。本节课通过①对资料讨论分析;②DAN分子结构模型的制作;③对模型相互间的分析讨论和解释三个环节,同时在这三个环节中还布置了学生的动笔活动,从而在不同的情景中让学生体验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以达到对这些知识的更深一步记忆和理解。 二是在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并不是枯燥和机械的让学生的重复,而是采用了探究性学习。如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美国生物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研究过程,在学生深刻理解DNA分子结构特点同时,还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认识模式,有利于学生从科学发现过程中体验成功。 三是在实施探究教学时分解了探究环节。目前高中生物教学,由于受现有的教学成果评价标准、评价制度、高考模式、课时的安排还有学生探究能力的限制,很难进行完整的探究性学习。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将探究的各个环节分解,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完成一个或几个环节探究任务,不仅可以解决探究教学费事费力的问题,同时又可以适应现行的高考背景要求,使学生能力发展的同时,获得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在本节课中,学生主要是进行利用现有资料进行探究、分析得出结论、表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1.1 质点参照系和坐标系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通过实例理解参考系,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运动的关系,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②过程与方法: 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2.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质点的概念 2.从参考系中明确地抽象出了坐标系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质点的概念。 【思考】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是怎样去确定物体是在运动的呢? 2)看下面的图片,我们应该如何判断静止或者运动呢?

现在,我们坐在座位上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一、机械运动 在我们物理世界里是这样确定定物体是否在运动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相对位置变化运动称之为机械运动”。(定义) 思考:我们把地球当成静止的所以我们静止的,可是地球每时每刻都是在自转的,我们地球上的每一个物体都是跟着地球转动,这时候同学们还认为自己没动吗?那么我们到底动没 动啊?

为了解决之前的问题,我们引入了一个概念——那就是参考系。 二、参考系 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 特点:①假设是静止不动的(被认为是不动的,而且作为静止的标准)。 ②任意选取,但应以便于研究运动为原则。 参考系与运动: ①同一个物体,如果以不同的物体为参考系,观察结果可能不同. ②一般情况下如无说明,则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解释思考的问题:在我们研究物体运动时,我们首先要引入一个参照物,这个物体被认为是静止不动的,有了这个参照物我们就可以去判断其他物体是否运动了。如果这个物体相对参考物的位置发生变化,我们就认为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同理这个物体如果相对参考系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考点提醒:参考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其出题方向有两个,一个是我们对参考系的理

最新高一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一、柱、台、锥、球的结构特征 二、柱体、锥体、台体、球体的表面积、体积 1、面积公式 2、体积公式 球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S4πR2 V=4/3πR3 =

习题: 1.一个棱柱是正四棱柱的条件是(). A.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是矩形 B.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 C.底面是菱形,且有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 D.每个侧面都是全等矩形的四棱柱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为轴旋转所得的旋转体是圆锥 B. 以直角梯形的一腰为轴旋转所得的旋转体是圆台 C. 圆柱、圆锥、圆台的底面都是圆 D. 圆锥侧面展开图为扇形,这个扇形所在圆的半径等于圆锥的底面圆的半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棱柱的底面边长相等,则它的各个侧面的面积相等 B. 九棱柱有9 条侧棱,9 个侧面,侧面为平行四边形 C. 六角螺帽、三棱镜都是棱柱 D. 三棱柱的侧面为三角形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行于圆锥某一母线的截面是等腰三角形 B. 平行于圆台某一母线的截面是等腰梯形 C. 过圆锥顶点的截面是等腰三角形 D. 过圆台上底面中心的截面是等腰梯形 5.如果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是矩形,则这个几何体不可能是(). A. 棱柱 B. 棱台 C. 圆柱 D. 圆锥 6.下图所示为一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它的左部和右部分别是() A. 圆锥,圆柱 B. 圆柱,圆锥 C. 圆柱,圆柱 D. 圆锥,圆锥 7.下图是某个圆锥的三视图,请根据正视图中所标尺寸,则俯视图中圆的面积为_________,圆锥母线长为______.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仍然相等 B.若两条线段平行,则在直观图中对应的两条线段仍然平行 C.两个全等三角形的直观图一定也全等 D.两个图形的直观图是全等三角形,则这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三角形 9.如图所示的直观图,其平面图形的面积为(). A. 3 B. 6 C. 3232 2 10.用长为4,宽为2 的矩形做侧面围成一个圆柱,此圆柱轴截面面积为(). 11.已知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它们的体积分别为 V1 和 V2 ,则 V1 : V2 =(). A. 1: 3 B. 1:1 C. 2 :1 D. 3 :1 12.如图,一个简单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主视图与左视图是边长为2 的正三 角形、俯视图轮廓为正方形,则其体积是().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教材分析 (一) 内容与地位: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先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再通过对染色体化学成分分析得知,它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那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教材在此埋下伏笔,然后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 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二) 教学重点: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二学情分析 1. 学生已经具备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2.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他们的心智还不能有效控制其行为冲动,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三教学目标设计 1. 认知目标①了解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②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 智能目标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②通过对感性图文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③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②进一步激发学生唯物辩证观的树立 教学方法设计以"自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目标,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融合列举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通过列举事例,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基本程序: 五教学过程概述 (一) 创设情境,设疑引入提供感性材料获得感知布惑①裕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现象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究竟谁在遗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以课本为学习材料,自己来探究和解决这一问题. ②(投影):伞藻的幼体相互嫁接的实验(图略) ▲伞藻顶端的形状是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③回顾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的过程▲染色体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探究活动之一:实验材料的探究●铺垫: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败的关键.无论是高等的,复杂的,还是低等的,简单的生物,它们共同具有的物质基础都是蛋白质和核酸. ●设疑:既然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才合适●学生讨论:(略) ●学生探究: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类群来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最佳材料. ●教师点拔: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含有的物质越少,分析起来简便,快捷,干扰因素少,容易得出结论,并且误差小.病毒是最合适的实验材料,成分与染色体相似,在生殖过程中两种成分分开,生活史短,繁殖力强. (三) 模拟,探究,剖析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这一部分,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分析每一步实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练习题-普通用卷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乙烯与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B. 常温常压下,它们均呈气态 C. 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2.乙烯和苯能够共同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③加聚反应④氧化反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乙烯和苯较易能够共同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③聚合反应④氧化反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苯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液体分层,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B.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生成可燃性气体或液体,变为清洁能源,属于物理变化 C. 石油分馏时获得的石油气中可以分离出甲烷,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D. 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独立的碳碳双键,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5.下列各组中两个变化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①由苯制环己烷;由乙烯制溴乙烷 ②丙烯使溴水褪色;乙炔使酸性高锰酸钾水溶液褪色 ③由乙烯制聚乙烯;由2?溴丙烷制丙烯 ④由苯制硝基苯;由苯制溴苯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1mol CH2=CH2先与HCl发生加成反应,再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最多消耗 Cl22.5mol B. 实验室中可用如图所示方法除去CH3CH3气体中的CH2=CH2气体 C. 实验室中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CH3CH3气体和CH2=CH2气体 D. 工业上可利用CH2=CH2与HCl的加成反应制得纯净的CH3CH2Cl 7.下列关于甲烷、乙烯、苯和乙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都难溶于水 B. 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C. 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D. 都是化石燃料 8.甲烷、乙烯和苯属于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但它们之间也有共性,下列关于它们 之间共同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都是平面结构 B.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都生成CO2和H2O C. 都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 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9.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B. 乙烯通入溴水中 C. 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D. 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1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 B. 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C.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92146U 11.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 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的文明初期就开始了,那时人们只能用肉眼观天象,看日月星辰。后来,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星云和星系。再后来,借助于射电望远镜,人们还探测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1)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类型:恒星、卫星、彗星、流星、星云、行星、人造天体(3)特征:物质的、运动的、独立的

①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物质是氢。蟹状星云是金牛座一团无定型的膨胀气体。 ②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行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③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行星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发亮。土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一颗行星。 ④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卫星的大小也差别很大,有的直径只有几千米大。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有星光闪烁的恒星 有明亮的行星 有圆缺多变的月亮 有轮廓模糊的星云 有一闪即逝的流星 有拖着长尾的彗星 有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 有形式各异、大小不一的人造天体

2、天体系统 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因此,对于每一级别的天体系统,地球都有相应的位置。 简言之: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

地球与月亮组成地月系,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地月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 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太阳系。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 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组成庞大的恒星集团——银河系。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1 000多亿颗。直径为10万光年。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为3万光年。在银河系以外,还有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相类似的天体系统,天文学家称它们为河外星系。银河星系和河外星系,统称为总星系。是目前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说课稿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第三节城市化 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问题研究绿色食品知多少 第一单元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说课稿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 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知识内容】: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从时空两个角度阐述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第一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其中第一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基础,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进一步具体化。 对于第一部分人口的自然增长,教师应使学生明确人口的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基数的关系,以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并通过人口曲线图及统计图来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特点。该部分内容还要求学生探讨影响人口自然增长产生时空差异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部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我们可以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比较,获得对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并可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在分析每一类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过程中,注意联系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等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进而综合分析区域发展与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分布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变化的原因。 2)比

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1)

◇课前预习◇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 班级姓名学号 一、相关知识点的回顾 1.试剂的存放 易挥发类: 见光易分解类: 常见易挥发类试剂有: 常见易分解类试剂有: 2.试剂的取用 固体试剂的取用(以KClO3,Zn为例进行分析) 液体试剂的取用(以浓硫酸为例进行分析) 3.固液试剂的加热方法 4.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有哪些?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反应类仪器: 量器类: 其他常用仪器: 以上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有: 不能直接加热的有: 5.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 密度小于空气的: 密度大于空气的: 密度接近空气不易溶于水的: 密度接近空气易溶于水的: 6.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 二、预学能掌握的内容 1.实验室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2.掌握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课堂互动◇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 班级姓名学号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基本实验操作 2.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重点)。 二、学习过程 1.初中知识回顾 【探究活动】学生回答课前预习题目,教师点评 【教师释疑】指出实验中重点部分 【思考与交流】 (1)下列试剂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浓硫酸难挥发,可以敞口放置 B.高锰酸钾与有机物可以放在一起C.剩余的BaCl2残液可以倒入下水道中 D.酒精可以密封在无色试剂瓶中(2)下列各操作正确的是() A.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B.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砝码放在左盘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稀释浓硫酸,应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酸中 (3)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加热氧化铜后通氢气 B.皮肤上沾有少量浓硫酸时,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 C.配制浓硫酸与酒精混合液时,3体积的浓硫酸缓慢倒入1体积的酒精中 D.用烧瓶加热液体时投入碎瓷片 2.要做到实验安全,应注意遵守实验室规则,了解安全措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等问题。 【探究活动】以下图片,请同学们想一下在哪些地方见过?你知道什么意义吗? 【教师释疑】 危险品:这类试剂应分类存放并远离火源。 易燃试剂:遇明火即可燃烧的有汽油、苯、乙醇、酯类物质等有机溶剂和红磷、硫、镁、硝酸纤维等。能自燃的有白磷。 本身不可燃但与可燃物接触后有危险的试剂有:高锰酸钾、氯酸钾、硝酸钾、过氧化钠等。易爆试剂:有硝酸纤维、硝酸铵等。 剧毒试剂:氰化物、汞盐、黄磷、氯化钡、硝基苯等。 强腐蚀性试剂:强酸、强碱、液溴、甲醇、苯酚、氢氟酸、醋酸等 【思考与交流】 (4)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习题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空间几何体分为多面体和旋转体和简单组合体 ⑴常见的多面体有:棱柱、棱锥、棱台; 常见的旋转体有:圆柱、圆锥、圆台、球。 (2)简单组合体的构成形式: 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拼接而成,例如课本图1.1-11中(1)(2)物体表示的几何体; 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截去或挖去一部分而成,例如课本图1.1-11中(3)(4)物体表 示的几何体。 练习1.下图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 A B C D 2、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 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 ' ' ' 'E D C B A ABCDE 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 AD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 简单组合体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 ''''E D C B A P -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 (3)棱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 ' ' ' ' E D C B A P -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 ②侧面是梯形 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练习2.一个棱柱至少有 _____个面,面数最少的一个棱锥有 ________个顶点, 顶点最少的一个棱台有 ________条侧棱。 3.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把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中心投影,中心投影的投影线交于一点;把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的投影叫平行投影,平行投影的投影线是平行的。 (1)定义: 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侧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俯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 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统称为几何体的三视图。 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侧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2)三视图中反应的长、宽、高的特点:“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练习3.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应是一个( ) A.棱台 B.棱锥 C.棱柱 D.都不对 练习4.如图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则此物体的直观图是( ).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第2课时

第2课时烷烃 一、烷烃 1.概念:分子中碳原子之间只以__________结合,剩余的价键全部跟__________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__________,也叫______。 2.通式:__________________。 3.烷烃的结构特点 ①烷烃分子里的碳原子间都以______相连接,每个碳原子最多能以____个共价单键与其 他碳(或氢)原子相连接。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得到充分的利用。 ②烷烃都是______结构,非平面或直线结构,碳原子______一条直线上,而是呈______ 型或______状。碳碳单键可以旋转,因此烷烃(主链的碳原子数≥4)的碳链形状可以改变。 4.物理性质 递变性 熔、沸 点 烷烃的熔、沸点较低,且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____;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支 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状态 碳原子数____的烷烃在常温常压下是____,其他烷烃在常温常压下是 __________ 相对密 度 烷烃的相对密度都较小,且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____ 相似性烷烃难溶于____而易溶于________;液态烷烃的密度均小于1 g·cm-3 5.化学性质 稳定性 烷烃通常较稳定,不能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也不能与 ______ 、______发生反应 氧化 反应 ①在空气或氧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______ ②在相同情况下,随着烷烃分子里碳原子数的增加,往往燃烧越来越不充分, 燃烧火焰明亮,甚至伴有黑烟 ③烷烃的燃烧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代 反应 在________条件下,烷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种类更多的有机物和相应的卤化氢气体。可简单表示如下: C n H2n+2+X2――→ 光 C n H2n+1X+HX 6.简单烷烃的命名——习惯命名法 (1)n≤10时,从一到十依次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为“某烷”,如C8H18命名为______。 (2)n>10时,用汉字数字表示,如C18H38命名为________。 (3)对于碳原子数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烷烃,一般在烷烃名称之前再加“____”、“____”、 “____”等字加以区别。如命名为____________。 二、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1.同系物 结构______,在分子组成上相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1)同系物概念的内涵有两个:一是分子结构______,二是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 个 ____________。两者要联系在一起,缺一不可。同系物的外延是有机物,也就是说,不仅在烷烃类物质内存在同系物关系,在其他类有机物中也存在同系物关系; (2)同系物具有相同的______,但是通式相同的有机物________互为同系物,同系物的前 提是________物质且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试题(含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2第一章测试题 班别 姓名 考号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下图中的几何体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 ) A B C D 2.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都是等腰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 A .圆锥 B .正四棱锥 C .正三棱锥 D .正三棱台 3.已知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它们的体积分别为V 1和V 2,则V 1:V 2=( ) A. 1:3 B. 1:1 C. 2:1 D. 3:1 4.过圆锥的高的三等分点作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它们把圆锥侧面分成的三部分的面积之比为( ) A.1:2:3 B.1:3:5 C.1:2:4 D.1:3:9 5.棱长都是1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 A. 3 B. 32 C. 33 D. 34 6.如果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8:27,那么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 ) A.8:27 B. 2:3 C.4:9 D. 2:9 7.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下(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为:( ) 俯视图 主视图 侧视图 A.24πcm 2,12πcm 3 B.15πcm 2,12πcm 3 C.24πcm 2,36πcm 3 D.以上都不正确 8.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相等的角在直观图中对应的角仍然相等 ②相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对应的线段仍然相等 ③平行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对应的线段仍然平行 ④线段的中点在直观图中仍然是线段的中点 A .1 B .2 C .3 D .4 9.正方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 ) A . B .2 C .2: D .3

10.将一圆形纸片沿半径剪开为两个扇形,其圆心角之比为3∶4. 再将它们卷成两个圆锥侧面,则两圆锥的高之比为( ) A .3∶4 B .9∶16 C .27∶64 D .都不对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1.一个棱柱至少有 _____个面,面数最少的一个棱锥有 ________个顶点,顶点最少的一 个棱台有 ________条侧棱。 12.图(1)为长方体积木块堆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此几何体共由________块木块堆成; 图(2)中的三视图表示的实物为_____________。 13.已知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这个 长方体的对角线 长是________;若长方体的共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为3,5,15,则它的体积为________. 14.圆台的较小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2,一条母线和底面的一条半径有交点且成 60角,则 圆台的侧面积为____________。 15.(1)等体积的球和正方体,它们的表面积的大小关系是S 球___S 正方体; (2)一个直径为32厘米的圆柱形水桶中放入一个铁球,球全部没入水中后,水面升高9厘米则此球的半径为_________厘米. 三、解答题:(共70分) 16.(12分)画出下列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图②中棱锥的各个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 ① ② 图(1) 图(2)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二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 (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 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 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 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 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 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 一、选择题 元月6日,是我国大陆“13亿人口日”,巨大的人口数量,再一次向我们敲响 了警钟。同时有关专家还指出,我国近期人口特征表现为三大高峰相汇,即增长高峰、老龄化高峰和就业高峰同时出现。据此回答1~4题。

重点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

重点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

————————————————————————————————作者:————————————————————————————————日期:

鲁科版化学必修2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青岛一中高一化学集备组 2015.4 【本章教材分析】 1.地位和功能 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内容是以典型有机物的学习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选取的代表物有甲烷、乙烯、苯、乙醇(酒)、乙酸(醋)、糖、油脂、蛋白质等,这些物质都与生活联系密切,是学生平常都能看到、听到的、用到的,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内容结构 本章的内容结构可以看成是基础有机化学的缩影或概貌,可表示如下: ??? ?? ? ?? ?? ????? ???? ??蛋白质油脂糖类乙酸乙醇烃的衍生物苯乙烯甲烷烃有机化合物、、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典型物质的有关反应、结构、性质与用途等知识,教材采用了从科学探究或生活实际经验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再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如甲烷、乙烯的研究,乙醇结构的研究,糖和蛋白质的鉴定等,都采用了较为灵活的引入方式。同时注意动手做模型,指导学生根据分子结构模型中原子间的连接顺序及方式,正确书写烷烃的同系列及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结构简式。 【教学建议】 把握以下三点: 1.教材的起点低,强调知识与应用的融合,以具体典型物质的主要性质为主。 2.注意不要随意扩充内容和难度,人为增加学生的学习障碍和负担。 3.尽量从实验或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知识出发组织或设计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有机化学就在实际生活之中。

2016-2017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习题:第三章第二节工业区位 Word版含解析

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二节工业区位 一、教材第58页探索 科技园区是高技术企业集聚的地区,中关村成为科技园区的首选,其区位优势主要有以下三点: (1)高校密布,科研机构多,这是高科技工业发展的依托。北京中关村的人才、技术优势是其他地区难以相比的。中关村地区有北大、清华等高校73家,以中科院为首的科研机构232个,高新技术企业5 000多家。 (2)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这是发展高科技工业的必要条件。 (3)中关村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这是高科技工业所追求的条件。 二、教材第60页思考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市场、科技、社会、环境、交通、劳动力素质、信息等因素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 三、教材第61页思考 这里所说的其他因素是指教材没有单列出专门介绍的因素,主要包括动力(能源)、政策、集聚因素、个人因素等。下面是政策因素、个人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因素对工业区位举例

制衣生产、汽车生产、钢铁联合企业各自的生产特点不同,生产过程中的联系程度亦不同。制衣生产和钢铁生产程序都很复杂,都需要经过多个工厂、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各工序产品间存在着“上下游”的关系,生产过程联系密切。汽车生产的特点则因为零部件繁多,每种零部件产品都由专业汽车配件分厂生产,各分厂间没有什么生产上的直接联系,但与总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五、教材第64页阅读 (1)辽中南工业区的形成因素:①有丰富的煤、铁、石油、锰等矿产资源;②工业历史悠久;③技术经济条件较好(工业基础好);④交通运输条件优越。 (2)我国规模最大的四个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