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格与文化

人格与文化

人格与文化
人格与文化

关于人格的定义有很多,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对人格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而中西方人格的差异恰恰就表现与此。中西方人格观念的差异包蕴于中西方两种自成系统的文化传统之中,是中西方文化传统深层的价值本性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映现。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西方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的人格观念

陈元晖先生在其《论儒化》中指出:“文化熏陶是形成人们的性格和人格的最重要因素。……文化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客观基础,它与高级神经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人的心理的两根柱石。”[4]我们认为,人格的形成受到基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而后者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影响。文化通过语言和行为模式传递,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人们用共有的语言交流,从而相互影响。在其他因素中,生态学依次塑造了社会化模式,形成一些人格的变式

伦理型文化与功利型文化的区别

按照中西双方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我们可以把中西文化分别概括为伦理型文化与功利型文化。中国传统伦理总体取向是重义轻利。“利义之辨”是贯穿中国文明史的一个基本问题。主张义利兼顾的墨家由于失去生存的土壤而中道而忘,而主张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义利皆无的道家则把把功绩和名利完全剔除在人格标准之外,这种主张尽管一度与儒家义利观并驾齐驱,但由于不合当时社会需要而不为统治阶级所用。作为支配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其基本主张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以义制利”,提倡义利发生矛盾时,应当舍生取义。泛道德主义的中国传统,用道德解释一切,导致国民乐于言义耻于谈利,重道德修养,轻外在事功的价值取向,从而导致科学在古代中国失去独立的人格价值和社会地位。人专注于自身的内心世界,丧失对理性和自然的兴趣,缺乏西方文化的理性传统和对科学的探索热情。道德与理性的分离,使中国传统出现反理性的倾向,从而阻碍了中国科学精神的发育。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空论玄谈盛行,科学衰微和商业不发达的深层原因之所在。科学技术被视为淫技奇巧,商人被贬为四民之末,从而也导致中国古代科学尽管发达却难于付诸施用,商业发展缓慢,国家积贫积弱的严重后果,到了近更成了西方殖民者侵略的对象。在西方,尽管我们说,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其社会价值观念复杂多样,但是西方社会是以个人为本位,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个人的权益的实现,并且认为它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与生既来的,是天赋的。趋利避苦是个体的本能,事功求利是生存的目的,在追求自身的权利和利益的过程中不须负任何道德责任,可以不择手段。故此,功利主义始终在西方社会中占据主流地位,起主导作用。毫无疑问,这种功利主义对于催生后世资本主义萌芽取着催化剂地作用,但也使得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变得非常地残酷和血腥。正如马克思所说: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西方会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动个体追求物质利益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了西方社会经济与科学的发展,但对义的鄙视和贬低又容易导致西方社会片面追逐物质利益而损人利己、惟利是图,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变质,成了赤裸裸的金钱物质利益关系。在西方历史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不衰,构成了西方主流价值取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成了社会亘古不变的信条。在最大限度地谋求自身的利益观念的驱动下,科学与技术在西方尤为受到重视,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在西方非常发达。在现实生活中,西方人表现出求新奇、好创新、重功利的人格精神。

二、内陆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的区别

以各自文化生成所依赖的地理环境基础的差异为依据,我们可以把中西文化双方分别归结为内陆型文化和海洋型文化,也即所谓的“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是造化之功,同时也说明自然环境对人格塑造影响的巨大。“人

的个性是先天组织和人在自己的一生中、特别是在发育时期所处的环境这两个方面的产物。”这里的环境不仅包括社会环境,而且也包括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自觉不自觉地得到某种熏陶和影响。马克思指出,“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了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他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中华民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三面连陆一面靠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使自身文化保持很强的稳定性和历史延续性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诞生于半封闭大陆自然环境的儒家伦理,教诲人们重土轻迁,安贫乐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人们在久远的传统中沉淀了一种封闭的惰性心理和惯性思维方法,保守,缺乏开放的意识; 眷恋家园故土,提倡清静无为; 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因循守旧,风险意识和竞争精神不强,时间观念和进取意识淡漠。所谓的“山性使人塞,水性使人通”,便是这个道理。“东方人并不具有西方人的忙碌和竞争意识,他们总是显得严肃、执重,从不着急,时间观念淡漠。就像“效率”一词代表着西方社会中支配人们思想的基调那样,中国人常说的“马马虎虎”一词也表明了他们对生活所持的态度。生活圈子的狭隘与封闭,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固定性和长久性,为了能够和睦相处,国人非常注重人情世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既文章”,这也培养成国人谦虚、谨慎、忍让、含蓄的传统美德。中国的这种自然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影响下的文化传统养成中华民族内倾型人格。而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与古罗马均处在半岛之上,多面临海,海上交通发达,航海贸易繁荣,这就使这些国家形成了打破血缘关系的开放式的社会。激烈的社会动荡、频繁的人员往来和波涛汹涌、变幻莫测的海洋形成其开放变易的文化品格,铸就了其灵活、开放、勇敢、进取、协作的民族精神,倡导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所以,西方人喜欢标新立异、革故鼎新,富有冒险精神和挑战勇气。在西方,也正是这种自然环境下形成的文化传统养成西方人那种外向型人格。“在马克思看来,地理环境是通过在一定地方、在一定生产力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生产关系来影响人的……”因此,对于对形成的文化观念影响巨大的自然环境对人格的影响,我们既不能加于夸大,也不能过于缩小,既不能过于强调,也不能随意忽视,而应该客观、公正。正如罗素所说的“目前的科学不能完整地说明国民性问题。气候和经济环境虽说明了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三、和谐型文化与抗争型文化的区别

根据中西方文化的具体形态的不同,我们可以把两者分别归结为和谐型文化与抗争型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侧重于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获罪于天,无可祷也”。“一个特点是中国文化不仅不把人从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而且也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天中有人,人中有天,主客互溶的天人合一思想,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中国文化主要地是把自然作为崇拜的对象而不是研究和征服的对象,作为想象的对象而不是作为探究的对象。对于自然,由于“天道远,人道迩”,过于执迷于对虚幻天道的探求不仅是荒谬的,而且是徒劳的。我们只须向内心诉求,人心中就蕴涵着自然的普遍法则。能知性,知性则知天,“万物皆备于我矣。”所以,中国古代文化更多的是重人事而轻天道,重道德而轻知识。在处理在人与人关系问题上,中国的文化自古至今就一直重群体轻个体,重和谐轻抗争,强调宗法性、纪律性。它对人进行规劝与约束,束缚人的自由意志及创造精神,漠视生命个体的价值和尊严。中国文化始终把谋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反对人的独立意志和锐意进取,培养人的群体观念、顺从诚敬意识等,寻觅的是一种中庸的、调和的处理途径。中国文化的那种和谐观念,同时也体现和培育了国民顺从、屈服、保守与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精神,道亦不变的历史观念,从而使得欧洲人与美国人普遍认为: 1990 年的中国和孔子时代的中国别无二致。“所有的旧东西都是极有价值的,而所有的新东西都是毫无意义的。”从而也造成了谦虚谨慎、含蓄内向的柔弱的文化品格。在西方,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家们

从一开始就把目光投向自然,探求自然的奥秘和征服与主宰自然,做自然的主人。赫拉克利特窥出“和谐来自斗争”,普罗泰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便是人与自然孑然分立的鲜明写照。尽管到苏格拉底那里,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但西方文化对自然的探索与征服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西方商业社会海上航运的冒险生涯,以及在其中不可避免地遇到难以把握的自然规律使西方人时刻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和激烈冲突,人们正是在对诡异的自然现象的惊异和困惑中开始哲学探索的。古希腊的哲学从开始就主要是一种自然哲学,把自然作为人们思考和探索的对象。在天人相分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支配下,自古以来西方社会就把自然与人区分并对立起来,自然仅是被人认识、利用、征服的对象,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积极进取,追求自由意志和独立精神。在处理人与人关系上,西方更为崇尚个人的意志自由和人格独立,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和尊严,重视私有财产的获取和保护,整体意识和集体观念淡薄。西方人富有直面挑战,大胆追求、崇力尚武、急功利,甚至不惜以片面掘进的思维方式和不择手段的行为方式去达到目的、争取胜利的精神品质和心理状态,从而形成率直、豁达,具有刚硬的文化品格国文化由于主张“天人合一”,人道法天,以人道应天异常发达,形象思维非常突出,注重直观感觉和诗化想象,重人事而轻天道、轻实证而重玄想,从而导致自然科学不甚发达人文科学异常繁荣。“如果按这种逻辑,认识论意识的发达是科学在欧洲出现的一部分原因,那么这种意识的不发达也应该是科学在中国不出现的一部分原因。”西方文化由于倡导天人相分,人定胜天,不仅认识自然解释自然而且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科技意识发达,抽象思维突出,注重逻辑推论和实证研究。故而中国有的是“小心求证”的陈景润,而西方有的是“大胆假设”的歌德巴赫。通过以上三方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的比较,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各有其特征。中西方文明由于建立在各自自成系统的迥然各异的文化背景上,两种孑然不同差异悬殊的文化背景,造成中西双方在价值追求和伦理取向上旨趣迥异。中西方人格观念上的这种差异,包蕴于中西方两种自成系统的文化传统之中,是中西方文化传统中最深层的价值本性和思维方式不同的体现,它们的各自所属的文化系统的背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西方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的人格观念,是值得认真研究的。因此,揭示中西人格观念在其深层结构中的差异之所在,就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意义,也有实践上的重大意

1 自我的含义

自我一直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课题。自我在韦氏词典的定义泛指“一个可以与他人分开来的个体”,或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定一个人的人格及特点”。

2 自我建构:独立自我与互依自我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自我建构也可能不同(Harb & Smith,2008;Markus & Kitayama,1991)。西方人强调自我独立,欣赏自我与他人的差异,及表达自我。东方人强调关注他人,并与他人相契合及和谐共处。Markus 将个体这种从自我和他人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自我的认知结构,称为“自我建构”。Markus 和Kitayama(1991)提出有两种建构自我的方式:“独立自我”和“互依自我”。“独立自我”强调的是个人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将自我看作是一个有边界的、独特的、自治的和不受约束的实体。个体强调自身的能力、想法和感觉。而“互依自我”强调的是人与人之的联系,把自我看成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部分,人们会关注与他人的相同点,努力去和相关他人和谐一致,成为人际关系中的一员。外部的地位、角色和关系是很重要的。随着独立自我及互依自我测量的出现,关于自我建构的研究在90 年代中期开始兴起。很多研究结果支持了独立自我及互依自我的区分,如研究发现,两种自我在个体中是同时存在的,但在不同的文化中,主导性有所不同,亚洲集体主义文化中互依自我常常占主导地位,而西方个体主义文化中独立自我常常占主导地位(Singelis,Bond,Sharkey,& Lai,1999)。

3 独立自我和互依自我的差异

3.1 文化背景不同不同文化背景对自我的影响是深远的。西方文化是崇尚个人主义的,以我取向的,自我中心的,是外倾向的文化,这种文化背景下的自我体现为独立自我;而东方文化是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取向的,情景中心的,是内倾向的文化,这种文化背景下体现的自我体现为互依自我。一般说来独立自我主要见于美国、法国、英国、荷兰、新西兰、瑞士、德国、澳洲等西方国家,互依自我主要见于中国、日本、印度、新加坡、韩国、泰国等东方国家。

Marsella et al.通过研究人格与文化的关系,强调现象学和实证研究两者的结合是研究人格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指出,我们可以采用定量分析和对一个民族语义研究的现象学方法来揭示其特定的文化和集体的人格特征。[3]采用多综合、多视角、多方法来达到心理科学研究的本质,最终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特质理论的集大成者卡特尔受化学周期表的启发,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炼出人格的16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6PF人格量表来测量人格特质的普遍性,在许多国家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肯定。由于它集观察、实验、问卷和因素分析于一身,并把人格特质的测量置于可操作的规范程序之下,使得研究本身更符合科学的数理逻辑。可操作、可控制、可反复验证,无疑是对科学心理学的一大贡献和进步,并且承认个体乃至民族在人格的差异上是能够测量的,这与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摆脱了纯粹的思辨和主观主义的束缚。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内在的问题:(1)行为特质是否具有跨文化、跨情境和跨时间的一致性;(2)在对特质进行静态研究和描述的同时,是否充分考虑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所具有的社会认知和情感动力;(3)人格的基本特质究竟有多少,特质论在寻求人格差异的问题中并没有一致的观点;(4)对中性特质研究的少,对社会赞许性的特质研究的多;(5)在个体差异的起源上,过分强调遗传和先天的倾向而忽略了文化这一重要因素。这一切都说明,在崇尚实证研究的心理学中,文化作为其中重要的变量,在不同的背景和时代中有着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必须结合个体特有的生活背景、经历和所处的时代环境来考察人格。人格研究中任何对文化因素的忽视都将使我们很难去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格的本质,同时也将制约人格科学的发展进程。在16PF测评量表中,就有许多学者对其内容效度产生了质疑。而且,本土化的16PF量表并未能解决文化中存在的差异,而最终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使用人格量表和解释人格特质上出现了偏差和歪曲。[4]基于上述问题,人格理论家又提出了更具有跨文化和跨情境一致性的“大五因素”模型,塔佩斯等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以后许多学者进一步验证了“五种特质”的模型,形成了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即:开放性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俗称人格的海洋。大五模型在测量跨文化情境下的人格特质方面取得了很多一致性的共识:因为人类种族的共性和人格所具有的遗传倾向,使得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团体必然有着某些共同的因素,共性势必大于差异,使得许多人格心理学家们更加注重对跨文化情境下人格结构共性的研究。认为,大五模型给我们提供了可能的范式来揭示人格特质,因为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许多类似的生存技巧和能力。提供了大五模型在跨文化研究中的新发现:McCrae and Costa的研究表明,基本的人格特质是跨文化的,具体观点如下:(1)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存在着共同的人格结构(2)特质具有稳定性,在成年后期的发展变化中也具有稳定性;(3)特质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上(4)我们可以预测人格的文化适应例如,当中国人融入特定的西方文化中,如在加拿大文化中的华人更具活泼、开放和乐观豁达的性格,并且更富有积极的态度和行为。[5]除了采用语词归纳法来考察大五人格模型外,心理学家Paunonen et al. (2000)采用了一系列非语词方法来测量人格,通过在不同的与人格特质相关的情境下的行为的观察,在加拿大、英国、荷兰、挪威和以色列得出了支持大五模型的大量数据。通过大量父母对子女个性的描述,Kohnstamm et al. (1998)发现,在所研究的7个国家里,大五模型对人格特征进行了很好的描述分类和归纳。尽管有大量事实支持大五模型在跨文化情境中所具有的一致性和

普遍性,但我们仍很难解释部分民族文化背景下人格间的差异:McCrae (2000)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他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指出了一些我们研究中所忽视的问题。比如Bock (2000)指出:我们把文化间的变量和人格描述中的地理差异因素过于简单化了。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将影响到人格的形成和稳定性。比如由于高山和深海的阻隔,会阻碍文化的扩散从而间接地影响人格———比如四面环海的岛国日本,由于极高的文化同质性使得人们对规范和准则的行为遵行具有一致性,从而形成了民族所特有的团结协作、服从的个性。同样,在岛国新加坡,由于儒家文化和道德的内聚力,人们很少会做出破坏和攻击性的社会行为,而形成责任和服从的团体规范并影响人格的成因。同时心理学家们还发现气候在形成跨文化人格差异中的重要作用:Van de Vliert et al. (1999)通过对136个国家有关暴力行为和气候间数据的相关研究,发现寒带国家芬兰暴力事件较少,而低纬高温国家巴基斯坦却暴力不断,而在赤道附近气温极高的国家里暴力的发生又略有所下降,如马来西亚。在气候温暖适宜的国家里,由于便利的繁衍后代条件,使得男性从简单的养儿育女的模式下解放出来,而参与到社会竞争中,并最终形成了以主宰、果敢和竞争为特征的男权文化,进而在男权文化中长大的个体成年后更富竞争、冒险精神,也易形成神经质。所有的研究都说明了文化间不可忽视的子因素在人格形成中的深远影响。在大五模型中另一个有争议的因素便是开放(Openness)。我国学者通过对国人的大五因素分析得出了除开放性外的其余4个因素,这一事实也使得心理学家在认可大五模型的同时,也开始质疑它的普遍性,对此我们提出了文化的解释,即在崇尚集体主义的中国文化中更强调统一、和谐、稳重、超然的处世态度和方式,中庸之道的国人哲学思想恰恰与大五模型中的开放性背道而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荣格曾对人格下了一个很精辟的定义:“一切文化,最后都沉淀为人格。”当然,这里的人格指的是社会的集体人格。正是孕育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在历经百年、千年的风雨和岁月沉淀后,使得深处其中的个体深深地印刻着文化的痕迹和“泥土”的气息,传承并发展着本土的文化,塑造着群体中的个体,影响着人格的形成。我们从现代心理学研究中不难发现,心理学从一定的土壤中发展而来,而在现代主义的语境中,心理学的文化植根性则被完全忽视。谈到文化与人格,最后我们提到的是精神分析学派。从弗洛伊德生物决定论的人格观到以霍尼、艾里克森、沙利文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学派,正是看到了文化因素在塑造人格中的重要作用而进行了学派的改良和革新,促进和推动了精神分析的展。例如,在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说中,看到了家庭文化因素在人格形成阶段中的作用,并贯穿于童年乃至老年的人格发展中,进而在他的理论核心概念“自我同一性”中,用家庭和社会文化两者的合力作用来说明健康人格的形成。让我们再来看看社会认知学派的代表班杜拉,他的社会“交互决定论”提出,人格是由个人心理过程、环境、行为3因素互动作用而形成的,而环境变量又离不开文化的背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卡丁纳也从文化的观点出发,主张用不同的文化和人类学来解析人格的形成,并亲自考察了原始文化与人格形成的关系,否定了“恋母情结”存在的普遍性。进而在心理学的大家庭中树起了一面以文化为研究切入口的鲜明旗帜,激励着后人从不同侧面来探究心理和人格的本质。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人格的研究中,无论是特质论所崇尚的实证主义研究,还是文化心理学所采用的现象学取向,都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人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而通过对跨文化人格差异的剖析则更好地说明了文化在人格成因中的作用。因此,为了在跨文化情境中找到人格共性的成分,并科学地来预测和控制行为,我们必须把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既要看到文化的重要性,又要看到人格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这样才能促进整个人格研究的健康发展。

传统文化和优秀人格养成

传统文化和优秀人格养成 李晓莉 古人云:“文以载道”。我们可通过教学当中的常规活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挖掘蕴含其中的传统文化底蕴,力求让语文教学贴近学生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在心灵体验、激情燃烧、思想碰撞、精神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人类传统文化和高尚精神的熏陶,引导他们求真、求善、求美,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健康的人格品质。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刻也不会平静的,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感情渲泄,以满足他们树立信心、摆脱逆境、显示才华的需求。但学生经历单一、思想单纯、生活单调,很容易在物欲膨胀、人性贬值的现代大众文化的狂潮面前茫然失措,迷失自我。因而,正要对他们进行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炼,让他们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和熏陶,使他们于潜移墨化中修身养性,形成健康人格以终身受益。 古代哲人圣贤的人格关照和警世言论,能开启学生的心智之门。孔子执着的人生追求、孩子般的热情、诲人不倦的长者风范,让人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孟子的洋溢着原始人道气息和民主精神的散文;庄子对生命的拷问和冷峻机智的谈吐;韩非子对人性的精辟入里的剖析……都能启人觉悟,促人警醒,催人奋进。此外,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品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阔胸怀,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傲

气,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坦荡心境,苏轼“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挥洒自如……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丰厚肥沃,足以滋养人的精神世界和人生根基。 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在语文常规活动中,我们应推荐学生阅读《伟大的足迹》等著名传记,组织学生通过智者故事会、诗歌朗诵、三分钟演讲、正义辨论等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指导学生学习优秀人物的高尚品质,认清低劣人物的丑恶面目,让学生在学习、活动、生活中学会明辨是非,明大义,识大理,以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好书美文既能启迪智慧,又能滋补精神,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社会的镜子和时代的良心,学生多看这些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也是一种美的熏陶,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考察,所以,要用有文化品位的精品读物,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人文教育的浓郁气氛,使现代语文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教师要牵引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使学生在同文本真真切切的畅谈中,获得青春激情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让语文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 我们所学的许多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蕴蓄着他们丰盈的思想与情感。“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清静悲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儿女情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亡国之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等。因此,阅读时要细细体会,感悟洋溢在字里

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徐娟 , 苑立军周艳娟 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81 本文摘自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辑部-2007年-第5期查看本文时间2013-6-7 22:39:43 摘要: 针对当代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现象,提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更多的只是及于表而未渗于里。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的维护作用,以及如何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心理建构的有效途径,旨在积极探讨传统心理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弘扬中国传统文明,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特点的中国化的心理健康理论体系。 关键词: 传统文化;心理健康;大学生 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心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认识到文化对人们心理与行为的影响,熟悉中国的文化背景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哲学心理学思想,发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根基,不仅对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体育、美育之间的关系,而且对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国文明的核心是传统的中国哲学,而中国传统哲学提供的对人的内心生活的探索是极为有价值的,它既不是西方的科学也不是西方的宗教,而是一种反身内求的学问。尽管它没有特定的心理学部分,但却有其独特的理论阐述和精神修养方式,并强有力地渗透了社会心理习俗,构筑了本土文化特有的心理生活方式[1]。如果换一个角度,我们就会发现,各学派有关心理的哲学阐述,都可以看作是了解、解释和干预人的心理生活的自成系统的心理学探索。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的维护作用 1.传统文化强调通过内省、遵从本性、追求和谐、顺其自然来维护身心健康 一些学生由于缺乏认识能力,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和应付紧张刺激的有效方式,表现出一些过度焦虑、过度抑郁、悲愤沮丧或者采取一些无效的行为,甚至表现出不由自主地无理恐惧等,这些神经症的典型症状,会殃及原本健康的躯体,罹患身心疾病。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言论是介绍如何维护心理平衡的。 儒家强调自省自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在践行上,儒家也强调静坐这一类生理——心理性的自我调节。朱熹说:“盖精神不定,则道理无凑泊处”,“须是静坐,方能收敛。”儒学同其他一些思想体系或哲学一样都必须解决人的生存问题,而心理是这些问题的表现,所以儒学客观上具有调整心理的作用。快乐是人的基本情绪与追求,儒家并不否认快乐。但儒家的快乐不是物质的或生理的,而是心理和精神的。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 控制心理情绪,追求和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孔子提出了处理事物的总法则——中庸之道。孔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意思是说,君子能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外界各种刺激随时控制和调节自己的体验,时刻使内心世界居于适中状态,即保持心理平衡。孔子身体力行,表现出“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以及“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子张》)的理想人格特征。另外,“和为贵”集中体现了儒家的和谐思想。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了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种讲究“中和”的为人处事的哲学和态度,客观上对大学生维护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 在道家人生处世的主张里,老子崇尚“静”,提倡“无为”,并“顺从自然”,即所谓“非宁静无以致远”。老子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这里的“无为”是与“妄为”对抗。顺其自然,就是不要勉强去干那些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要了解和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才能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2.传统文化以对抗挫折的超脱精神和承受力缓解心理的不适应 对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来说,陌生的校园、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内容和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新环境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力和承受力。同时,由于大学生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处于迅速变化的过程中,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即将走向社会,面临着更多复杂压力,他们的自尊心、欲望、情感极易受到伤害,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应是加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力。 儒家强调“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和“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前者是说君子不象器皿一样,只有固定的用途,言外之意就是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不论在什么时候,处在什么环境,遇到什么情况,都能正常发挥自己应有的潜能和智慧,应付和处理好各种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发生的事情,保证不使身心受到危害;后者是指对一些不顺利、小挫折要善于忍让、忍耐,以顾全大局。 适应力和对待挫折的承受力主要分为对待生活环境、社会关系、自身三个方面。在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力方面,孔子认为生活在世界上首先要能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并有“君子固穷”“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的慨叹;在对待社会关系方面,孔子认为对挫折的承受力是一种美德,如他对颜渊说:“用则行,舍则藏,惟我与尔是夫!”(《论语·述而》),言外之意就是,遇到冷遇、遭到挫折要能

文化人格与文学品格

文化人格与文学品格 ——从孟子散文说起 单承彬张艳 摘要:孟子散文的气势为历代学者所公认。其气势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孟子的内在人格精神。孟子人格的实质是一种分裂的悲剧性人格,造成文化人格悲剧二重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为知识分子君主理论的缺陷,二为自我角色定位与实际政治文化地位的巨大反差。文化人格二重性不惟独体现在孟子身上,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文人作家,他们的内在人格从根本上说都存在着这种分裂和变异。主体有怎样的人格精神必然会反映在其作品创作中,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群体特定的人格精神及文化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及文学创作的总体品格和主流特征。 关键词:孟子;文化人格;悲剧二重性;文学品格 一 孟子散文的气势为历代学者所公认。对其成因的探讨,人们多从论辩技巧、语言艺术、社会背景等表层原因入手。但我们认为,光有语言的物质外壳还不行,一部文学作品的构成,除了语言艺术和表达技巧,它还渗透着创作者的内在情感,传达其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其总体艺术水准的高低是和主体的内在人格精神密切相关的,主体只有具备真挚的性情和高远的胸襟,其作品才能有充实的底蕴,鲜活饱满的生命力。作家的人格精神对文章写作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作家的这种“文化人格”,是在特殊文化环境中长期形成、为某一特殊的文化群体成员所公有、表现和反映丰富文化内涵的种种人生欲求和情感组织,它决定着该全体成员实现其社会价值的途径和方法。孟子作为古代知识分子文化群体中的一员,其特定的人格精神决定了他作为主体的独特选择,决定了他文章的独特风格。 孟子培养自己人格精神的方法是“养气”,孟子自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谓“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1](《公孙丑上》)。他所谓“气”,乃是一种主体精神,是其人格自信和自尊、理论自信和自负的个性气质化表现。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无所畏惧的阳刚之气,这种阳刚之气体现了孟子独立人格精神的一面。孟子独立人格精神可以概括为:强烈的自尊、自信和自豪感,极大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参与意识,加强人格修养、追求大丈夫式的理想人格,以及坚持以原则和理想作为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的最高标准。孟子所养之“气”的另一方面便是愤懑不平之气,我们认为这体现了他人格中想独立又不得不依附的一面。其愤懑不平之气主要来自于他为救治黑暗社会而开出的“仁政”

王国维的人格悲剧与人格理论

第20卷第1期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0No.1 2000年1月 J ournal of South-Central U nivers 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 ce) J an.2000 王国维的人格悲剧与人格理论 李建中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为传统文化所化之人值此文化衰落之时的心灵痛苦,与为西方文化所熏所染之人遭遇新文化冲击之时的美学兴奋,构成王国维文化人格的悲剧性冲突。王国维的人格悲剧铸成其人格理论的两大特征:改造传统文论“知人论世”、“觇文见心”的人格分析方法,引入西方哲学—美学的生存悲剧感和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王国维的悲剧人格理论和人格境界理论促进了中国文论的世纪转型。 关键词:王国维;人格悲剧;人格理论;中国文论;世纪转型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39(2000)01-0098-05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王国维是一位但丁式的人物:他是传统文论的终结,又是现代文论的肇始。论及王国维文论的转型意义,学界谈得更多的是他的悲剧理论和境界理论,而对于他的人格理论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分析王国维文化人格的悲剧性冲突入手,进而把握其人格理论的文化张力与文论内涵,并最终揭示王国维人格悲剧与人格理论对于中国文论之近代转型的意义。 一、王国维文化人格的悲剧性冲突 “人格”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文化人格”则在心理学基础上又具有伦理学和审美学内涵。后者既包含其气质、性格,亦包含其伦理观念、精神境界、哲学—美学理想。对于学者而言,文化人格的生成与演变呈现于其生活道路与学术道路及其二者的相生相悖之中。王国维近30年的学术生涯始于哲学研究,而他之所以选择“哲学”又与其性格直接相关。《静安文集续篇?自序》:“(吾)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自是始决从事于哲学。”又《静安文集?自序》自叙其研读康德、叔本华、尼采之哲学时的精神愉悦:“然于其人生哲学,观其观察之精锐,与议论之犀利,亦未尝不心怡神释也。”缪钺《王静安与叔本华》称“王静安之才性与叔本华盖多相近之点”[1],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则对此“相近”有详尽的论述,说王国维“既关心现实而又鄙薄功利,既重视理想而又悲观失望,内心常充满着矛盾痛苦而显得忧郁而深沉,故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唯意志论一拍即合。”[2]以忧郁悲观之才性研读悲观忧郁之哲学,王国维能不“心怡神释”? 王国维的哲学观和文学观都是超功利的,而他“从事于哲学”却潜藏着些微的“功利”:期冀着以叔本华人生哲学的终极追问和形而上激情,来荡涤生活的庸烦,来抚慰忧郁悲观的天性,来获取直接的精神与心灵的慰藉。然而,他失望了。王国维在《三十自述》中写道:“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而近日之嗜好,所以渐由哲学而移于文学,而欲于其中求直接之慰藉者也。”其实,早在因“疲于哲学”而转向文学之前,王国维已经开始了文学研究,其著名的《红楼梦评论》、《屈子文学之精神》、《文学小语》等均写于30岁(1906年)之前。这一批文论作品用西方的哲学—美学理论分析中国本土的文学和文学家,探讨自然、社会、人生、人格,并藉此消释着论者的忧郁与悲观。《三十自述》之后,王国维全身心地投入词学和曲学研究。在中国文论史上留下《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不朽之作。照理说,“独上高楼”的观堂先生应该有“蓦然回首”之感了,然而,人们发现他很快又“疲于文学”而一头扎进了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的研究之中。欲于殷商甲骨敦煌残卷“求直接之慰藉”?欲于辽金史事边疆地理获“心怿神释”?西方哲学真切的人生感悟与中国文学鲜活的人生体验尚不能消 98 作者简介:李建中(1955-),男,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文学博士。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人格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人格修养说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智慧结晶,首先要说的应该是儒道释三家思想吧,儒家和道家思想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学说,释家思想即佛学则是在西汉末年被中国引进来之后被中国特色的学说理论。中国五千年文明中各派学说百家争鸣,除去儒道释,还有墨家思想、法家思想和兵家思想等等对中国有重大影响与意义的思想学说,这些思想都有其正确性和先进性值得我们学习应用。 而人格修养又是什么?人格就是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素质。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人格也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但无论怎么样,高尚的人格是我们所追求的,君子也永远比小人受欢迎。人格修养就是我们通过教育或者自主学习等方法改善自己的品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在道德和智慧上都得到提升。 部分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够,人格修养欠缺的问题是存在的,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严重些的沉默孤僻,偏激,容易走极端,拜金主义,权力至上观念等等,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导致了一些恶劣性质事件的发生,不能顺利完成学业,或者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更甚至有自杀、杀人的行为,实在让人叹惋。 不是很乐观的讲,当今的中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道德缺失问题,最近发生的一些“见死不救”和“能弄死的绝不留活口”等许多社会事件都能证明这个问题的存在。而这些事件的当事人有一些就是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这让我们不能不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我们大学生的人格修养究竟为什么偏离了善良和正义的方向? 我不敢妄自揣测是否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走向了“拜金主义”的极端,但我小心翼翼的建议,或许我们的社会应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重视一下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我们钱包逐渐鼓起来,生活越来越富裕的同时,重拾起我们逐渐丢失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之进入大学生的课堂,使之进入千家万户的厅堂,让我们的精神也充实起来,让我们的人格走向真

学派介绍模板: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学派介绍 在历史特殊论学派的影响下,一些美国的人类学者结合德奥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民俗心理学,开展了区域性的“文化与人格”(Culture and Personality)的研究。形成了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格”学派,又常被称为“文化中的人格”(Personality in Culture)、“心理人类学”、“心理文化分析”等等。 从心理学的传统来看,这个学派的形成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紧密联系的。精神分析心理学重视个体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决定作用,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人类学家开始对形成成年人典型人格的重要因素——婴幼儿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兴趣,并继而发展成为文化与人格研究的系统理论。 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依文化而变化的个人,如个人是如何必然受到特定社会文化或文化要素的影响,如何在该文化的范围内构筑自己的人格等等;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在承认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作用的同时,该学派某些代表人物(如林顿和卡迪纳)还十分强调人格对于文化的作用,如林顿写道:“在这种人格结构和个人所属的文化之间有一种密切的联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反过来,社会中的每个个人的人格又在与社会文化的持续不断的联系中发展着、活动着。人格影响着文化,文化也影响着人格。”1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其他有关的心理学研究为该学派作出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实践上的贡献。在文化人类学领域应用心理分析来研究个体人格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心理分析提供了一种有力地分析模式,借助这一理论模式,可以解决人类行为及其创造的那些不甚明显的意义。这种理论的潜力根植于心理分析对象及其解释的关注。(2)心理分析可以适合对人做两方面的研究,即生物角度和社会角度的研究,从而认识人身体所遇到的经历对人格的影响和人格通过社会制度表现自己的方式。(3)在人类学中利用心理分析要求人们认识到,文化研究中的心理分析强化了研究中个人因素的重要性,这一因素必然限制通过对同类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来客观地验证其资料和结论。(4)这种研究也部分地纠正了一种流传甚广的观点,即认为个人对于社会的影响完全是被动的,或个人是一张白纸,文化可以在其上书写长久程序。2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艾布拉姆·卡迪纳(A. Kardiner)、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玛格丽特·米德(Margret Mead)和拉夫尔·林顿(Ralph Linton)等。本尼迪克特和米德对文化与人格相互关系的成功研究,标志着文化人类学界对心理学的把握已经脱离了简单的引用和验证阶段,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在米德和本尼迪克特独立开展民族心理研究的同时,文化人类学家林顿与心理学家卡迪纳、杜波依思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结果就是《个人及其社会》、《社会的心理界限》、《阿罗人》等一批民族心理研究成果的正式出版。在这些著作中,研究者们提出了“基本人格结构”、“众趋人格”、“初级制度与次级制度”等概念,方 1林顿:《人的研究》,1936年英文版,P.464。 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158。

浅谈余秋雨散文中的文化人格

浅谈余秋雨散文中的文化人格 [摘要]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深入挖掘封存于自然山水以及人文风物中的文化意蕴,探索着中国文人的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以其独特的文化感悟对文化健全人格的构建进行了多层次的探寻,执着地追求文化人格的完善,为现代进程中的中国文人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文化人格参照。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文化人格人格完善 20世纪90年代,中国一度消沉的散文界呈现出异常的活跃和繁荣,一大批散文家带着各自的散文文本齐登文坛。在散文的多元格局中,余秋雨和他的“文化散文”独树一帜。他像一个朝圣者,又像一个苦行僧,一路走来,思接千载,深入挖掘封存于广袤中华大地的文化内涵,探索着中国文人的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文章中充盈着浓重深厚的文化气息。他的《文化苦旅》系列作品,因其对中国历史、文人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的解读,对生命意识的高度关注,表明了我国当代散文已经超越了平庸,日趋成熟。 一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把笔触直接指向古代文人的文化良知,展现了中国文人的艰难心理构成,并以严峻的理性和浓郁的人文意识,将历史文人一个个展现出来,不断思索和审查,企图在这个群体里找到新的起点,建立起一种健全的文化人格。 余秋雨热情讴歌了肩挑起历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古代文人。他们无论为宠臣还是遭贬谪,都忧国忧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革弊兴利。《柳侯祠》中,柳宗元被贬永州,中国文化史有了《永州八记》;而被贬柳州,修成政绩,“朝廷万未想到,正是发配南荒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柳宗元凭着自己的文化人格,营筑着一个可人的小天地。苏东坡从长安到雷州,再从雷州去海南,经历了无数挫折坎坷。然而,这种贬谪和摧残却使他坚定地保持了一种“完整的天下意识,宇宙感悟”,更坚强地执著着他那“硬朗的主体精神,理性的思考”,终于找到了精神突围的缺口,还原为真正的文人并找回一个真正的自我。余秋雨以柳宗元、苏东坡为镜子,映照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史,并启示当代知识分子独立思考行世、超然不群的人格自觉。 在《都江堰》中,作者开门见山地说“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他对由李冰治水及其后人的代代延传,中国由此“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感到欣慰,李冰“他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但是,以使命为

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人格修养 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自产生上古神话时起,中国文学绵延至今,从未停止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以来便成为许多仁人志士的座右铭,同时也昭示着传统文化在提高人格修养中的独特作用。传统文化到了今天,仍有其深刻的影响力与吸附力,尤其对大学生来说,提升自身的人格修养与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传统文化在孔孟时期便显示了其独特的魅力。“百家争鸣”时代,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文坛上一时哗然,争鸣之中奠定了中国文化坚实的根基,逐渐形成以儒道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风云变幻,儒道文化成为整个封建社会实现其统治的准则,也成为时人为人处事的基本行为规范,历代士大夫都视其为自身人格修养的标尺,这一规律几乎没有改变过。正如国学大师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所说的:“中国人在本性上是道家,文化上是儒家,然而其道家思想却更甚于儒家思想”。不错的,中国人在几千年的行为规范中已经将儒道文化贯穿其中,从未间断过。 时至今日,有人说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其对时人的吸引力与约束力。笔者看来,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传统文化中的确有腐朽的一面,但更有其辉煌的一面,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学会用扬弃的眼光去对待。仔细看来,传统文化对于加强自身人格修养方面的作用依然是无可厚非的。首先,传统文化规范着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尊老爱幼等作为基本行为准则,也是传统道德文化中重要的方面,同样,优秀人格的养成离不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约束与规范。其次,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提高需要传统文化的积淀。文化是一国的软实力,文化的繁荣是一国繁荣昌盛的信号灯,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国民群体素质的发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是当下大学生提高个人修养的最佳途径。总之,在当今时代的话语环境中,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我所用,砥砺当代大学生自身品格需要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实行。 青年人是有理想的群体,大学生更是在这一群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拨。林语堂先生这样描述:“现实主义是老年人的特点,理想主义是青年人的特点。”拥有理想的大学生要想肩负起时代的重任,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人格修养的提高离不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因此,大学生应广泛阅读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进而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指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倘若一国的大学生能智、能强,这个国家的兴旺发展自然无需多虑。 目前来看,当今时代并不太平,国际形势处于瞬息万变中。作为时代青年的大学生应主动承担起民族兴衰的历史使命,从小我走向大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砥砺着自身的品格修养,为提高国民整体的文化素质而努力奋斗。

儒学使人成功 儒家文化与人格修养 安德义

《论语入门》 《论语道德范畴发微》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 《儒家文化与现代社会》 《传统文化与行政管理》 《儒家文化与企业管理》 主持编纂“德义经典”系列读本六大卷30本 1983年到1996年之间,发表语言学论文20多篇,单篇论文30多篇 此外,发表语言学、训诂学、修辞学、管理学等论文近百篇 课程大纲: 第一讲:儒学与人生——概说第二讲:仁者爱——仁爱天下 第三讲:仁者乐——快乐人生第四讲:仁者静——宁静致远 第五讲:仁者强——和而不流第六讲:仁者求——内省不疚 第七讲:仁者忠——忠而不愚第八讲:仁者信——信而不迂 第九讲:仁者恕——有容乃大第十讲:仁者任——知过能改 第一讲:儒学与人生——概说 一、什么叫儒家文化 1、从来源角度的定义:是孔子及其弟子共同创立的文化 2、从功能角度的定义: 1)是一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大学》 2)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化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中庸》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周易?序卦传》 3、从内涵角度的定义:是以“仁”为核心,以“中”为方法,以“和”为目的而进行道德规范的文化

作文素材:包容、人格与文化

作文素材:包容、人格与文化二十七、包容 【名言」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屠格涅夫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纪伯伦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怒。”——马克·吐温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孔子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李斯 “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莎士比亚 生活过,而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但是谁能说是不需要宽容的呢?——屠格涅夫 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鲁迅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济慈 【事例】 1、宰相肚里能撑船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2、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3、仁义胡同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4、春秋时期,“问鼎”的楚庄王。 一天晚上,携爱妃举办烛光晚会,大宴群臣。酒至半酣,忽然一阵大风把蜡烛吹灭。一名武将欲乘黑调戏爱妃,被爱妃一把扯下盔上红缨,爱妃建议楚王即刻点灯,看看哪个家伙盔上红缨已失,严加惩办。朋友妻不可欺呀,何况是领导之妻呢?岂料庄王大度能容,下令众将全都摘去盔上红缨,然后方可点灯。不久,楚王御驾亲征与敌国开战,被困重围,手下兵将四散奔逃,楚王命悬一发,忽然窜出一将拼死力战,保楚王杀出重围,捡回一条性命。楚王激动地说:“别人都自逃性命,唯有爱卿肯舍命救驾,你叫什么?是哪个单位的?”该将答曰:“我就是那日烛光晚会上调戏您媳妇的人啊!” 5、李斯特义收学员 有个姑娘要开音乐会,在海报上说自己是李斯特的学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现在姑娘面前。姑娘惊恐万状,抽泣着说,冒称是出于生计,并请求宽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弹给他听,并加以指点,最后爽快地说:“大胆地上台演奏,你现在已是我的学生。你可以向剧场经理宣布,晚会最后一个节目,由老师为学生演奏。”李斯特在音乐会上弹了最后一曲。 6、六尺巷传奇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人格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人格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影响力,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具有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和道德传统的中国,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现代人的思想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怎样培养具有现代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新问题。 做人,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所谓,未做事,先做人。中国的传统文化指向内心的,注重人们思想境界的提高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大学》开篇也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又说:“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修身不成则一事无成。自己健康人格的塑造,道德操守的养成是每一个人应该倾其毕生精力以完成的。现代人在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不断加强知识积累的同时,也切记不能忽视自己思想素质的提高。我们应该先学做人,再学做学问。“德才兼备”应是每一个人的精神追求。 我们应当汲取的儒家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我国传统文化中思想哲学的基础儒 家提出做人的理想应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甚至主张“清静无为”的道家,也有人格修养的原则,即“内圣外王”。 这尤其是儒家历代的志士仁人的道德理想。如汉初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兴盛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应增强我们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价值,报效国家。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胸怀浩然之气,昂扬奋发,平治天下正,是对自己修养的重视,使得自强不息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特色。正是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屡经患难而不倒。我们国家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在国内需要进一步探索改革的思路,在国外需要我们去争取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大,我们作为将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应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于艰难困苦中奋发图强,逾挫逾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唯有如此方能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 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处贫贱而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享受,而此时的人格世界是一种安然、充实又自得的世界。当一个人处于贫穷凄寒的境地又能锲而不舍地追求人生价值时,安

人格研究的文化背景

人格研究的文化背景 马一波 (湖北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湖北恩施 445000) [摘 要]人格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影响了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文化心理学研究是将文化作为自变量来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文章综述了文化心理学在两个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格的共性和差异。当代心理学主要以西方文化为理论基础,如果我们的目标是理解全人类的行为,就必须首先建立属于各文化的本土心理学。 [关键词]文化;人格;共性;差异性 文化是多学科的研究主题,尤其是人类学的主题,关注的是人类社会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人格也是多学科的研究主题,主要是心理学的主题,目的是了解人的共性、群体之间的差异、个体之间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人格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也正是通过人这个载体而得以延续。文化影响了个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人格也会影响文化的变迁。[1]近年来,很多心理学家将文化当作人格研究的变量之一,研究不同文化成员之间人格的差异及共性,这一领域被称为文化心理学。这是人类学与心理学相互交叉的一个研究领域,关注的是某一社会的文化对在该文化中成长的个体人格发展的影响。目前,以文化为变量的人格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格的共性和差异。本文拟综述这两方面的人格心理学研究成果,并对其作出评价。 1.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格的共同性 将文化纳入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源于人类学的启发和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心理学家们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初衷是为了验证心理规律的普遍性。结果发现,尽管不同文化下人们有大相径庭的生活方式,但是在某些方面,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却有诸多相似之处。 1.1 对男女人格的态度相似 Williams 和Best曾经调查了30个国家的被试对男女人格的态度问题,[2]其中有西欧国家如德国、荷兰、意大利等,亚洲国家如日本、印度,美洲国家如委内瑞拉,非洲国家如尼日利亚等。研究中向被试呈现300个描述特质的形容词,要求被试评价其中的某个词是否与男性或女性有关。在各种文化中得到的结论非常相似:攻击性、冒险性、傲慢、粗心等形容词大都与男性联系在一起,而有耐心、优雅、原谅、温暖、害怕等形容词更多地与女性有关。也就是说,各种文化对男女两性的性格描述十分相似。Williams 和Best 认为这是由于各种文化对男性和女性的角色期待是相似的,都希望(并认为)男性更加强壮,诸如士兵、建筑之类的职业是更适合男性,而认为女性比较柔弱、细心,希望女性从事教师、护士等职业。长期以来,各种文化都形成了对男女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也是相似的,这也说明性别差异本身就有跨文化的普遍性。 1.2 情绪体验相似 情绪体验具有共同性最早的证据来自进化论创始人Darwin,他认为全人类有相似的身体结构及心理特征。后来,Ekman也证实,人类对六种基本情绪状态的表达是共同的:快乐、难过、愤怒、恐惧、厌恶、惊讶,即便是先天失明的儿童(没有模仿的作用)对几种基本情绪的表达也与常人无异。[2]Ekman还研究了人们对事件的情绪体验,如让被试想像某个情境如:“你的孩子夭折了。”然后记录被试的表情,发现这种情况下被试呈现的表情在后来的研究阶段里更容易为他人辨认,说明人类对情绪的体验和表达情绪的方式都是相似的。也有心理学家曾经发现,在某些文化中,似乎人们缺乏对某种情绪的体验。例如,当一个塔希提(Tahitian)的儿童在争斗中死亡,他的父母并未显出伤心的表情,相反,他们微笑着,在他们的语言里没有“伤心”这个词。那么是他们缺少对“伤心”这种情绪的体验吗?对此,Pinker解释说,没有对应的词并不意味着没有对情绪的体验,例如德语“Schadenfreude”意为:幸灾乐祸, 即对他人的不幸感到高兴,英语并无与此对应的词,那么,当一个说英语的人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时,他可能会说:“让我想想……对他人的不幸感到高兴……你是说有这样一个词?真酷!”当敌人遇到不幸时人们都可能有这种情绪体验,但不一定每种文化都有一个特定的词语来描述这种体验,没有对应的词语描述并不意味着没有某种情绪体验。 总之,尽管各种文化用来表达情绪的词语不同,有的文化甚至没有特定的词来表达某种情绪,但是,情绪的表达方式与体验仍然是有共同性的。 1.3 对人格的描述相似 一位文化人类学家研究了不同文化下人们对人格描述的相似性:首先呈现给被试一个描述人格的形容词——属于被试所属文化的词语,然后请被试挑选出列表中与其意义接近的5个词,然后进行统计(此法类似于因素分析),最后得到两个维度:支配——服从,和友好——敌意。亦即,各种文化下人们都会从这两个方面来描述和评价他人的人格。人格理论家Hogen解释说,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有两个任务是最重要的:相处和超越。支配——服从这个维度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对方是否可能“超越他人”,友好——敌意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对方是否能与我们和睦相处。Buss则从进化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现象:在进化过程中,人们需要对他人的力量保持敏感性,因为与一个强大的人为敌,可能会为自己带来危险,而与一个友好的人相处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处。假如一个人不能分辨他人是否强大(支配与服从),是否友善,那么他可能会被淘汰。因此,正是进化使得人形成了这样的心理机制:对他人的强大与友善保持敏感。 另外,大五模型中有四个因素在多数文化背景下都得到了验证: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有争议的是第五个因素。美国人得到的第五个因素为求新性,荷兰人的第五个因素带有政治倾向,保守与激进,匈牙利人的第五因素是真诚与伪善。这似乎告诉我们,整个人类在描述和评价他人时所看重的东西是一致的,其中的差异可以看作是由具体的文化背景所造成的。 2.不同文化背景下人格的差异性 跨文化研究的初衷是希望证实人格规律的普遍性,却也由此打开了文化差异研究的大门。实际的研究结果证明,某些西方文化下的理论对非西方文化并不适用。我们知道,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定义反映了其所持有的基本理论假说。[3]在文化这个大的背景下谈论人格,我们会发现,对人格的定义更依赖于不同文化对人格的看法。总的来说,西方的人格定义基于个体本身的独立性,认为行为的动力存在于个体内部。而在多数非西方文化的社会中,行为的动力可能更多地来自于个体外部,如人际关系、社会角色和责任。 2.1对人格动力的理解不同 在讨论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时,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是被讨论得最多的一个维度。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如果一个社会将集体的目标、利益凌驾于个人目标、利益之上,我们就称之为集体主义;反之,如果个人利益被认为比集体利益更重要,我们就称之为个体主义。[4] 个体主义文化崇尚人的自主与独立,因此个体的行为应以最大限度地表达个人的愿望和能力,满足个人兴趣,免受他人与情境的影响为基础,这样才能显示自我存在的价值,否则,个体就会被认为是不完整的、不成熟的。“因为他愿意这样做”是一个人行为的最好理由。因此,行为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个体内部。虽然个体主义文化并不否认情境对行为的影响,但与内部特质相比,这种影响显然是次要的。 因此,以个体主义文化为主的西方理论强调个体选择的自主性(而不是受他人、奖励、情境压力的影响)是对行为最好的预测,且能够为个体带来满足感。而责任、人际关系、社会角色等则被视为是对“真我”的束缚。例如,Deci和Ryan(1991)的动机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越是基于自主的、自我决定的选择,其行为结果与个体对行为的态度越积极;反之,当个体行为的理由越受到外界的影响,行为结果和个体对行为的态度就越消极。[5]因为在前一种情况下,“真我”是完全自主的。而在亚洲文化背景下的实验结果却 213

九型人格分析(完整版)整理版.doc

九型人格理论及测试 第一部分九型人格概述 一. 九型人格的起源 [九型人格] 相传源于中东地区,据说是二千多年前,印度苏菲教派的灵修课程,是口口相传的理论,但实际源自何时何地,已无从考究。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位神秘主义和灵性的教师古尔捷耶夫将它传到欧洲,一直以秘密教学方式流 传。直到六十年代,在智利公开举办一个灵性心理训练班,才掀开了「九型人格论」这套学问的神秘面 纱。 七十年代,「九型人格」正式传入美国,这一古老的智能既简单精确又深刻,它和现代的人格论述竟 然不谋而合,引起广泛关注,1993年斯坦福大学率先正式开办这一课程。 二. 为什么学习九型人格 如果你对自己够坦诚,学习完九型人格,通过自我探索,你就可以真正认识自己、了解别人,找到 那条人生中暗自牵引你的命运之线。九型人格论今天已被演化成一种人际沟通的管理工具,广泛应用在 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 三. 九型人格入门 1、什么是人格 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什么是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实际上就是人们处理自己和世界关系的九种方式。 它---- 剖析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有色眼镜 透视灵魂深处的原动力,演绎外在行为 以简驭繁,诠释性格的万千变化 沟通的“圣经”,有效的“读心术” 3、九型人格的三个中心 思想中心------ 「以脑部为中心」的人,永远依赖思想来回应事件,喜欢搜集资料、讲道理, 藉思考与反省运作,平常不是感到安全就是感到焦虑,他们很容易活在过去。“脑中心”又分为第五 型「思想型」、第六型「忠诚型」及第七型「活泼型」。 情感中心------「以心部为中心」的人,反应来源于情绪、感觉和感情,喜欢人及感受上的运 作,对人不是认同就是敌意,容易活在现在。“心中心”又分为第二型「助人型」、第三型「成就型」及第四型「感觉型」。 本能中心------ 「以腹部为中心」的人,脚踏实地,最在乎生存问题,喜欢解决问题,看重事实、藉本能和习惯运作,平常不是压抑就是攻击,容易活在未来。“腹中心”又分为第八型「领袖型」、第九型「和平型」及第一型「完美型」。

文化与人格_心理人类学的解释

文化与人格:心理人类学的解释 马前锋 1 孔克勤2 (1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433)(2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 摘 要 在众多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中,文化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对文化影响人格的系统研究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程。本文通过国内外这一研究课题的发展背景及研究现状梳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而说明人格特点的文化因素影响,对今后的研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格结构 社会化 国民性 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其中文化因素又独特地制约了人格的发展。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是社会中的一员。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 [1],人与社会相互影响,因此,人格的形成与社会文化是分不开的。 1 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综述 在西方心理学中,文化与人格(Culture -and -personality)关系的研究又被称为心理人类学(Psycholo gical A nthropolo gy),是文化人类学中一门较新的边缘性分支学科。 关于文化与人格研究的产生是在上世纪20年代,到现在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纵观全过程,可分为萌芽、创立和发展三个阶段。 1.1 萌芽阶段 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把 社会 和 文化 当作一个整体或体系来研究,所研究的问题不是人类文化进化的问题,就是对一个民族的文化作历史的重建,而不注意文化演变的心理历程。这种情况到30年代之后逐渐发生改变。人类学家在一个民族中作深入而长久的田野调查时发现,单纯搜集不同社会的具体文化事实,不注意人的行为,对社会文化的研究便过于空泛而不能涉及其全貌。因为心理分析学家因临床需要对个体发育理论感兴趣。他们所创立的个人学习与教养方式理论对人类学家很有启发。所以人类学家转向心理分析学(Psycho-analysis)。 当时心理学家冯特创立了民族心理学(Ethno -Psychology),也开始对人类文化感兴趣。自1900年至1920年间,冯特出版了他的巨著!民族心理学?多卷本。在这部10卷的著作中,冯特广泛搜集了原始共同体的经验材料,综合分析了语言、艺术、神话、宗教、社会风俗等人类社会历史产物,并将人类文化按人类的心理特质分为:原始人类、图腾时代、英雄崇拜、人性发展4个发展阶段,开创了用群体心理解释人类文化的先例。 另外,在弗洛伊德出版的!释梦?中,试图超越神经学和精神病学本身的范围,介入解释文化现象###神话学和文学的领域。弗洛伊德试图从 被排斥的冲动 理论来说明日常重复出现的生活现象:失言、错字、错话、忘记名字等。1913年,弗洛伊德发表!图腾与禁忌?一书,以心理学方法解释 关 于文明、文化与现代人问题 ,实际上已涉及了人类学的范围。 1.2 创立阶段 美国人类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米德(M argaret M ead)等人最早将心理分析学的观念引进人类学领域。萨丕尔从人类的象征性行为(Sy mbolic behavior )、无意识行为(unconscious behavior )进入人类学与心理学综合研究的领域[2]。1921年以后,他先后发表了!社会行为的无意识模式?,!文化人类学和精神病学?和!文化研究中人格概念的提出?等文章,并且在1930年初于耶鲁大学组织了 文化与人格讨论会 。在30年代对文化与人性的关系仍很模糊,米德通过到萨毛(Samo a)调查,她与那里的少女们一起生活,从最深的一层去了解她们在成熟期的生活。她认为,少年期的冲突并不是普遍的生物性,而是由若干特殊的教养方式所造成。少年期烦恼是文化的产物,而非生物性[3]。米德又继续通过调查(在新几内亚调查了三个距离不远,但文化差别很大的民族)发现,三个民族由于文化的不同,两性的气质与行为也各有不同[4]。在米德看来,人类本质确有使人难以置信的适应性,他们对于不同的文化可以精确地恰当地分别作出反应,所以不同文化中个体间的差异也和同一文化中的个体之间的差异一样,几乎无例外地受各种条件的影响。 米德研究之后,科学家们开始探讨文化对人格的影响程度。继萨丕尔和米德之后,林顿(Ralph L inton)、杜宝娅(Cora DuBo i s)、卡丁纳(Abram Karchiner)等人将文化与人格的研究推上更有系统的科学性综合研究轨道。 1936年林顿提出 地位和角色 (Status and Role)概念,指出社会是靠社会中的个体之间的互惠关系推动的[5] 。文化除了社会整体的共同特征外,由于个体或小群体之间所掌握的知识或技术的差别又形成局部的特殊性。所以,林顿主张从个体考察文化,并把个体与文化一起研究;认为文化是从各个个体中获得自己的形态的,没有心理学家的工作,人类学家永远不可能超出对文化过程的了解。1937年,林顿来到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当时,精神病学家卡丁纳和杜宝娅在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共同举办文化和人格问题研究讨论会。在讨论会中,林顿、杜宝娅和其他人类学家提供他们在原始社会中所找到的有关儿童养育、成人行为和其他文化 通讯作者:马前锋,男。E mail:mqfeng888@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7857020.html,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号:06JZD0039)的资助。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7,30(6):1517-1520151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