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宋代研究基本史料

宋代研究基本史料

宋代研究基本史料
宋代研究基本史料

宋代研究基本史料

A 《宋史》、《事略》

一、《宋史》:元脱脱奉敕编撰,496卷。元至正五年(1345年)成,历时二年半。详于北宋,略于南宋,南宋后期尤其疏略,向以粗疏芜杂著称。

注:《宋史》基本情况以及其后历代重修补正的简要介绍,可见张舜徽先生《中国古代史籍举要》、柴德赓先生《史籍举要》相关章节。

二、《宋史翼》:清陆心源著,40卷。依据宋人文集、史书以及年谱、方志资料为《宋史》补传781人(附传64人),可补《宋史》之不足。

注:明清两代重修宋史的人物众多,多未成书。即已经成书者,前辈学者亦多论其不餍众望(毕沅《续资治通鉴》似为唯一例外),而陆氏此著素享令誉。

三、《东都事略》:南宋王称(此字存疑)撰,130卷。纪传体北宋史。无志、表。时人称其“信而有征”。少数史料为《宋史》所无或可纠《宋史》之失。

B 《长编》

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南宋李焘撰,520卷。淳熙十年(1183年)成书。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重编分卷,已佚失徽宗、钦宗两朝以及英宗、神宗、哲宗三朝各一部分。保存了大量史料,为学界所重。

附:《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南宋杨仲良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编撰,按朝各分事目,虽太祖、太宗、哲宗、徽宗四朝共佚八卷,另2卷亦残阙,扔保存了许多史料。

C 《要录》、《三朝北盟汇编》

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南宋李心传撰,200卷。高宗一朝编年史。约嘉定元年(1208年)成书。保存了南宋初期以及送进战和史料。

六、《三朝北盟汇编》:南宋徐梦莘撰,250卷。绍熙五年(1194年)成书。载徽宗、钦宗、高宗三朝宋金和战史料,全录或节录原文,尤其珍贵者在此。

D 《会要》、《通考》、《建炎以来杂记》

七、《宋会要辑稿》:清嘉庆时徐松自《永乐大典》辑出,此后几经分合割裂,至今未能整理点校。1936年影印本为200册;1957年缩印,8大册。分为17门,分目收录大量诏令、法令、奏议,保存了大量宋代典章制度资料。陈智超有《宋会要辑稿补编》(1988年影印一大册)。

八、《文献通考》:马端临撰,348卷。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成书。分24门,门下分目,为典制通史,下迄南宋宁宗朝,对宋代典制记载尤详。

九、《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南宋李心传撰,分甲、乙两集,各20卷,甲集13门,乙集12门,体例类同会要,分类记载嘉定以前典制、事迹。

附:南宋李攸《宋朝事实》20卷,记载北宋典制,体例亦近会要。

E 《大诏令集》、《条法事类》

一○、《宋大诏令集》:相传为宋绶后人于南宋初年编成,原240卷,今存196卷。1962年中华书局校印出版。存17门,分类辑录北宋八朝(无钦宗朝)诏令3600余篇。

一一、《庆元条法事类》:南宋谢深甫等奉诏编辑,存36卷,16门。嘉泰二年(1202年)成书,为当时现行法令汇编,页保留了一些已经不再实行的北宋法令。门下分类,按敕、令、格、式、申明排列,“申明”内载有时间。自元祐七年(1092年)至嘉泰元年。

F 《诸臣奏议》《历代名臣奏议》

一二、《诸臣奏议》:南宋赵汝愚编辑,为北宋奏议分类选集,150卷,分12门114目,每篇奏议附有时间。

注:此书在武昌广八路天卷书屋有售,折扣较大。

一三、《历代名臣奏议》:明黄维杨士奇编辑,350卷,分64门,分类辑录,宋代占十之七,许多为他书所未载。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邓广铭先生藏明永乐刊本影印,附有篇名目录和作者索引。

G 传记类史料

一四、《名臣碑传琬琰集》:南宋杜大珪编辑,107卷,录碑传文254篇,传主221人,多为北宋人。1938年燕京大学有《琬琰集删存》,所收为《实录》附传27篇和宋人文集重的碑传文53篇。

注:碑传多溢美,自古如此,以证史实则宜小心,以证行年则有大用。

一五、《伊洛渊源录》:南宋朱熹撰,14卷。录宋代理学人物27人的行状、墓志、家传、小传以及有关文章、言行录;末卷为“无征述文字者”20人,多有小传。

注:此理学家自道之言,宜细细分别。据称朱子论王安石语即颇不公道,且此论直清代未改,以钱大昕考史之严谨,其立论亦颇受此理学家门户之言影响。

一六、《鄂国金佗稡编、续编》:南宋岳珂编,58卷。收集大量与岳飞有关的原始资料和时人著作。有王曾瑜先生校本(中华,1989),甚好。

注:前辈学者,如邓广铭先生,称珂所记述相关岳飞之史料多有不大信实者在,用需小心,必看前人注本。

一七、《宋名臣言行录》:南宋朱熹李幼武编辑,75卷。分前(即《五朝名臣言行录》)、后(即《三朝名臣言行录》)、续、别、外五集,共收录北宋以及南宋中期以前人物225人。各有简介小传等。

附:南宋刘宰《京口耆旧传》9卷,记镇江府属县25人传记;

元初佚名《昭忠录》1卷,记宋末近五十年间(宋元战争)死难人物130人;

元吴师道《敬乡录》14卷,辑婺州(今浙江金华)属县人物,收宋人近40人;明初宋濂《浦阳(今浙江浦江)人物记》2卷,有宋人16人。

注:朱子此类著作中之取舍,前辈史家多有保留。为时人立传总不免溢美推举,若用为史料,则宜仔细甄别。

一八、《宋元学案》清黄宗羲全祖望编撰,共100卷,立宋代学案、党案、学略84

案(略),涉及约2000人,记述师承、传授,选录传记、著作、论述,汇集了宋代学术思想史的基本资料。

注:因牵涉作者思想流派间门户之间,相关论语需做保留,如对王安石的评论。大儒如梨洲先生者亦不能免,为学者能不慎乎?!

H 编年类史料

一九、《宋史全文》:宋元之际佚名编撰,36卷,编年体宋史。

附佚名《宋季朝事实》2卷,保存了南宋后期的部分史料。

二○、《宋太宗实录》:宋钱若水等奉敕撰,原书80卷,存20卷,咸平元年(998年)成书,是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宋代实录。

注:吾国号称古籍浩瀚宏富。前代史料多赖皇家官府搜集保存,然每朝代兴亡之际,兵灾战祸之中,血流火起,必有焚楼毁书之事。古人已叹前代之书多不传,欧阳公亦惜唐世著述得传于宋者不足其十五。数千年而至于今,史籍之保存虽号称宏富浩瀚,然细细思量之,其系统完备未必逮于西欧国家者实不知凡几。究其要因,基督教会长期不受朝代兴替之影响而得以保存大量系统完整之资料则勘居首功。惜乎!吾国往世未有独立于政治社会之外之强组织性力量,其为祸于吾国者不仅在于近世政治之不得昌明,其贻害于文化者也亦大矣!

附:宋陈均《宋九朝编年(纲目)备要》,30卷,记北宋事;

南宋李埴(旧写上直下土)《皇宋十朝纲要》,25卷,记北宋与南宋高宗朝事;

南宋汪藻(一作佚名)《靖康要录》,16卷,记宋钦宗朝事;

南宋熊克《中兴小记》,40卷,记宋高宗一朝事;

佚名《皇宋中兴两朝圣政》,64卷(佚30至45卷),记高孝两朝事

南宋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15卷,记南宋高孝光宁四朝事;

佚名《两朝纲目备要》,16卷,记南宋光宁两朝事;

元初佚名《宋季三朝政要》,6卷,记南宋理宗、度宗以及恭帝时事,卷六系南宋末年陈仲微《二王(广王、端宗和益王、末帝)首末》。

又,注意宋人年谱,以宋代学者所作为要。清人以降大家考辨亦弥足珍视。清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学界前辈素称“极好”。

I 政书类史料

二一、《职官分纪》:北宋孙逢吉撰,50卷,官制通志,分官列职,下迄哲宗元祐年间,尤详于宋代政制(北宋)。

附:南宋末月卿《百官箴》,分曹列职,载当时政制。

二二、《武经总要》:北宋曾公亮、丁度等奉敕撰,前后两集,各20卷,庆历四年(1044年)成书。书为军事通志,分制度、边防、故事、占候四部,尤详于北宋前期。介绍兵法、条令、战阵、训练、编制、装备,附有武器、战阵等插图,介绍了三种火药配方。

附:记载宰辅之书:宋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20卷,止于嘉定八年(1215年),明吕邦耀《续宋宰辅编年录》26卷,续至祥兴二年(1279年)。王瑞来《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合二书为一。

记载北宋三馆、秘阁及秘书省制度的有程俱《麟台故事》,记载南宋秘书省制度的有南宋陈骙《南宋馆阁录》,佚名《续录》。

记载翰林学士院制度、典故的有南宋洪遵编《翰苑群书》,南宋周必大《玉堂杂记》。

记载州县地方官从政及注意事项的,有北宋末李元弼《作邑自箴》,南宋佚名《州县提纲》,胡太初《昼帘绪论》。南宋董煟《救荒活命书》载自古以来至孝宗政令及救荒政策供地方官参考。

佚名《名公书判清明集》分类编辑南宋宁宗、理宗二朝地方官诉讼判语以及少量公文,许多为他书未载史料。

注:从《清明集》之判词中颇可见当时民间生活之经济情形与社会风俗,为研究社会史与一般观念史之极好资料。

J 地理类史料

二三、总志: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200卷,存197卷;王存《元丰九域志》10卷;欧阳忞《舆地广记》38卷。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200卷,存169卷,祝穆《方舆胜览》70卷。

二四、地方志:现存宋代地方志近30种,元代亦有近10种,几乎覆盖今苏南、上海合浙江的杭、嘉、湖及宁绍平原。如今江苏南京(《健康志》)、镇江、常州(《毗陵志》)、无锡、苏州(《吴郡志》)、昆山(《玉峰志》)、常熟(《琴川志》),上海松江(《云间志》),浙江杭州(《临安志》)、嘉兴(《嘉禾志》)、海盐澉浦镇(《澉水志》)、吴兴、绍兴(《会稽志》)、宁波(《四明志》)。此外,浙江定海(《昌国志》)、临海(《赤城志》)、建德(《严州志》)、嵊县(《剡录》),福建福州(《三山志》)仙游(《仙溪志》)、长汀(《临汀志》,改《志》见《永乐大典》中华书局影印本卷7889-7985;其他宋元地方志见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以及安徽歙县(《新安志》)等皆有志,其中北宋仅《吴郡图经续记》1种,北方亦仅元《齐乘》(山东志)1种。

二五、城市志:记载北宋都城开封的有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南宋临安的有吴自牧《梦粱录》、《西湖老人繁盛录》,周密《武林旧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为记载两城经济、文化以及社会风俗的史料。此外,王瓘《北道刊误志》,记有开封及大名城(属今河北)的史料。

K 类书、文集、笔记中的史料

二六、类书:宋代分类辑录的诸书保存许多散佚史料。著名的有章如愚《山堂考索》,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会要》,王应麟《玉海》等,皆通录历代而尤详于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专录北宋神宗以前事。

二七、宋人文集多达四百种以上,多保存有史料。吕祖谦编《宋文鉴》,选录北宋各体诗文2600篇,部分史料为他书所无。

注:关于诗史互证,参见陈寅恪先生典范性著作,明清之际钱谦益《钱注杜诗》亦可为宗,陈先生似乎即曾受钱氏影响。

二八、笔记:宋代传世笔记数百种,保存了大量史料。

注:中华书局有“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网罗殆尽。

L 专门著作中的史料

二九、此类著作数量不小,为治专史所重。机械有苏颂《新仪象法要》,建筑有李诫《营造法式》,数学有秦九韶《数书九章》,医学有《政和本草》、《和剂局方》、王惟一《铜人腧

穴针灸图经》、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董汲《脚气治法总要》,法医有宋慈《洗怨集录》。农业和园艺有陈旉《农书》,各种经济作物观赏花卉几乎无不有专书,陈景沂《全芳备祖》尤其详备。

M 今人编辑史料

三○、《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第五册为“宋辽金”部分。改部分由邓广铭先生主编,辑录著作125种,全面系统地分类选编基本史料原文,点校注释,信实可据。

注:该《参考资料》极为可用,分类汇编各种历史资料,许多内容吸收了清代学者以来的考订成果。起于上古,终于鸦片战争前夕,一套八本,主要有62年、84年、86年三种印本,84年和86年本在旧书坊间为常见书,但同年成套者尚未得见,一般是两年各几册,混成一套。价格适中,若七八成品相,全八册五十元至七十元可以拿下(武汉价),若在京则可更便宜。

三一、《宋人轶事汇编》:丁传靖编,收录400多人,辑自500余种原文,但引文往往不确。

三二、《两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何竹淇编,从380多部著作中,以事统类辑录原文,大体齐备,间有考订。

注:该《汇编》为武汉旧书坊间较常见书,阅马场附近几家旧书店即有数部。

三三、《宋辽金画家史料》:陈高华编,收录宋辽金画家87人(辽3人,金6人),以人分编辑录史料。

附:清厉鹗《南宋院画录》亦此类,可以为史料,其所收者大多为上书所未收。

三三、《宋代吐蕃史料集》:汤开建刘建丽辑校,除《宋史》外,辑录了各种史籍、文集、笔记、方志所保存的史料。

宋代饮食文化研究综述

近年来关于宋代饮食文化的研究综述 摘要:宋代是我国古代饮食文化的一个高潮期,在我国饮食文化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众多学者对于宋代饮食文化有着浓厚的研究兴趣。对于过去学界对宋代饮食文化研究的回顾,能使我们更清晰的了解宋代的饮食文化,并为未来的研究指明方向。 关键词:宋代饮食文化 刘朴兵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北宋时期中原地区的饮食文化》(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一文中,从主食、副食、饮料等方面对北宋时期中原地区的饮食文化的特点进行论述,并进一步论述了在节日饮食方面北宋相对前代所产生的改变。 康保苓、徐规的《苏轼饮食文化述论》(《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一文中,对北宋文豪苏轼的饮食进行研究,指出其的饮食文化融入了更多的雅的意蕴,这主要体现在浓厚的文化意识、美学意识上。苏轼喜欢亲自动手,从实践中品尝饮食的乐趣;其还特别注重食疗养生之道,等等。苏轼饮食文化的特色与其乐观开朗、富有生活情趣的性格相关,亦与其对儒、佛、道的信仰密切联系。 何立波、宋凤英的《宋代饮食风尚》(《中州今古》2002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经济的发展,使宋代食品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宋代饮食颇具特色。与前代相比,宋代百姓的饮食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素食成分增多,素食的艺术成分更加明显,式样也更多。在宋代的大中城市,食品行业的竞争已经很激,市民食谱也日益多样化。同时,文中还对宋代的“饼”与现在的不同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成荫的硕士学位论文《南宋临安饮食服务业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一文中,对南宋都城临安的饮食服务业做了细密的论述。对临安饮食服务业,从六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并指出了其繁荣兴旺的原因。 胡艳红的硕士学位论文《百种宋人笔记所见饮食文化史料辑考》(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将古典文献学和宋代饮食文化的研究相结合,对百种宋人笔记中关于饮食文化的史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 刘朴兵的博士学位论文《唐宋饮食文化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宋朝时期的历史小故事

宋朝时期的历史小故事 历史故事即生动又有趣,符合现代初中生的心理状态,而且也更符合现代初中思维发展的需要,那么关于宋朝时期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宋朝时期的历史小故事,希望能够帮到你! 公元976年,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 据《湘山野录》记载:开宝九年10月20日,一个雪夜,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原名赵匡义)入宫,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你来我往,赵光义不时添酒。三更鼓敲过,地上积雪已数寸厚。太祖突然心神不宁,摔碎酒杯,步出寝阁,用柱斧戳入雪地之中,“嚓嚓”声在寂静的寒夜更是特别的清晰。一会儿,内侍们又听得赵匡胤凄厉的喊叫:“好做!好做!”但不明其意。当夜赵光义留宿寝宫,第二天天刚刚亮,赵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赵光义受遗诏,于灵前继位。 据《烬余录》记载: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从心,砍了地。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 据《涑水纪闻》记载:太祖去世时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赵德芳叫来。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光义,

却找来了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问:“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宋皇后惊诧莫名,后来突然醒悟,哭着对赵光义说:“吾母子之性命,皆托官家。” 另外,据说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说是杜太后临终时,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注:当时后周世宗柴荣遗下7岁皇儿,无法掌朝,于是赵匡胤在后来的“陈桥兵变”中被群臣拥立为帝)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福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预盟”,也就是赵光义“兄终弟及”的合法根据。但是“金匮预盟”在初版的《太祖实录》却未见记载,在第二次编修的新录中才被提及,因而是否确有其事,仍是疑点重重。 这一切,都使人们产生了许多疑问。 综上所述,笔者总结出宋太祖赵匡胤猝死的三处疑点: 一、赵匡胤死时的“烛影斧声” 按说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中睡觉的,他却居然在宫中睡觉。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做好做”不明其意的呼喊。显然,这是一场事先策划的血腥谋杀。 二、王继恩假传圣旨 王继恩有何胆量,敢违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该通传赵德芳,却传

浅谈宋朝前后商业布局变化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城市发展史》期末论文 学号:0908070054 姓名:唐义武指导老师:罗先诚得分: 中 国 古 代 都 城 商 业 布 局 演 变 特 征

中国古代都城商业布局演变特征 一.前引 宋朝商业的繁荣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是空前绝后。虽然明清时期的经济与两宋时期相比出现了一些发展(更多是江南一个区域的发展),然而其他区域与宋代相比处于停滞、衰落状态。宋代商业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坊市制度的打破。汉唐时期的都市,实行封闭式的坊市制度。市民居住在坊内,商店集中在市内,坊与市四周筑有围墙,交易也有时限。但从北宋开始,城内城外都可开设商店,而且相同行业的店铺往往集中在一起,小卖行贩也十分普遍。此外,因循千年的宵禁制度也被彻底取消,于是,有了夜市,有了酒楼,有了《清明上河图》中汴京的繁华。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勾阑的出现,为繁荣一时的元代杂剧表演提供了主要舞台。 二.宋朝前商业发展概况 商业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发展。 1.商朝: 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人以贝作为货币,以朋为单位。商朝的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 2、战国: 诸侯国的都城(临淄、邯郸、大梁、郢)发展成为新兴的封建城市,市内有贸易场所,但商品大都与统治者有关。 3.秦: 都城咸阳是全国的商业中心。民间自由经商的人日益增多,出现不少大商人,如巴寡妇清得到秦始皇的优礼。官府也兼营盐铁等。 4.两汉: 官营和民营商业遍及中原和周边地区。每个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如长安有东、西等九市。各地物品,如山西的木材玉石,山东的鱼盐丝漆,东南的药材,北方的牛马,都作为商品交换,并形成较为适当的比价。西汉

宋代绘画的历史成因及其艺术成就

宋代绘画的历史成因及 其艺术成就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宋代绘画的历史成因及其艺术成就 宋代绘画在唐、五代基础上发展到相当完备成熟的阶段。城市繁荣及商业手工业的发达使大批职业画家进入手工业行列,扩大了与社会的联系。士大夫收藏、鉴赏以至亲笔作画成为风气,形成具有影响的士大夫绘画潮流。宫廷绘画也处于历史上的鼎盛阶段,人物、山水、花鸟画都取得很高成就,不同风格流派纷呈异彩。绘画创作的兴盛促进了理论的发展,有关画史画论的着述纷纷问世,其数量之多、内容之广泛都大大超过前代。五代十国分裂,绘画活动中心除中原外特别向比较安定的西蜀、南唐统治区转移,五代及北宋初年记述地区性绘画发展面貌的着述应运而生。理学影响宋代绘画的图式语汇必须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我们结合以沃尔夫林为代表的风格理论主要从形式角度和潘诺夫斯基为代表的图像学理论主要从绘画作品生成的文化背景的优点来发掘理学对宋代绘画观念的影响,即主要透视绘画伦理观念对绘画作品的题材、构图等影响。这也是对宋代画论、画品强化理学伦理观念的实践检验。反映中原地区绘画面貌的着述有胡峤《广梁朝画目》及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记录四川地区绘画资料的则有仁显《广画新集》、辛显《益州画录》,以及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记录江南地区绘画的有无名氏《江南画录》及徐铉《江南画录拾遗》。宋王朝建立后相继平定割据政权,各地区名画家多聚集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中原地区绘画又展现出繁盛局面。宋代前期的画家活动史料被刘道醇收入《圣朝名 画评》一书中。 宋代画论着述以山水画论最为突出。北宋郭熙《林泉高致》从美学高度多方面的论述了山水画艺术创作的种种问题,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韩拙《山水纯全集》细致具体地阐述了山水画法和有关理论知识,反映了宋代绘画对格法的严格要求。苏轼、米芾等人在许多零散的言论中,从士大夫审美要求对绘画标准提出看法。《益州名画录》、《圣朝名画评》、《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画继》等书或通过叙论或单立章节,也都明确阐发各自对绘画创作的见解,这些都 是宋代画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绘画进入手工业商业行列,与更多的群众建立较为密切的联系。一批技艺精湛的职业画家,将作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及临安都有纸画行业。汴京大相国寺每月开放5次庙会,百货云集,其中就有售卖书籍和图画的摊店;南宋临安夜市也有细画扇面、梅竹扇面出售;汴京、临安等地的酒楼也以悬挂字画美化店堂,作为吸引顾客的手段。市民遇有喜庆宴会,所需要的屏风、画帐、书画陈设等都可以租赁。适应年节的需要,岁末时又有门神、等节

论交子与宋朝商业繁荣

第30卷第2期Vol.30No.2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0年6月20日 Jun.202010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0.02.015 论交子与宋朝商业繁荣 王宝平 (许昌理工学校,河南许昌461700) 摘要: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金属货币在数量上供不应求,不断出现钱荒现象,贱金属货币给商品的大量流通造成了极大困难。四川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北宋在四川实行特殊的货币政策,从而出现现代纸币的雏形—— —交子。交子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交换关系的发展,对国家经济贸易和货币、纸币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宋代;交子;商业繁荣 中图分类号:K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640(2010)02-0047-04 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北宋在四川实行特殊的货币政策,从而出现了现代纸币的雏形—— —交子,并在以后的南宋、金、元几个朝代的几百年间与金属货币并行使用,逐步成为市场上的主要货币,执行着商品经济的货币流通职能,联系着商品的转移,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所以,交子的出现不仅对四川地区,更对周边地区和国家的经济贸易以及货币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交子的产生与发展 交子最早出现在北宋的四川地区,是宋代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结果。主要是由四川地区商业发展与货币供应不足的矛盾以及金属钱币钱使用不便造成的。 (一)交子产生的经济原因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虽然很早就出现了商品经济,但长期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商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到了唐朝情况有所改观,商业迅速发展,呈现出繁荣景象。而北宋的经济又是在唐朝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到鼎盛时期,商业尤其发达,出现了以政治中心—— —东京为代表的都市商业。各地商人云集京师,使“至四方之食货,以会京邑,舳舻相接,赡给公私”,或由此转运各地。为了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都市商业突破了“坊”、“市”的界限,交易也没有了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易。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周边商品经济的发展,涌现出许多新兴的市镇,如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汉口镇等四大名镇。四川地区是宋朝商业繁荣的一个代表。 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四川的治所益州(成都)就是全国著名的五大城市之一,是西南的商业中心。由于益州地处西南,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远离中原的兵灾战火,所以社会比较稳定,经济得到了持续发展,被中原衣冠士族和广大民众视为乐土。左思在《蜀都赋》中描绘其繁华时说:“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重,罗肆巨千,贿货山积,纤丽星繁。”[1]可见其商品经济的繁荣程度。唐朝的四川已经是经济繁荣、商业昌盛,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当时有“扬一益二”之称。唐朝晚期至五代,扬州逐渐衰落,但是益州的经济却因少受战乱而继续发展。 入宋以后,成都及其周围地区,依然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时人将“吴蜀”并称,代表全国最发达的经济水平。由于中原长期处于战乱当中,中原人民大量迁移,其中一部分迁入西蜀,使四川人口大量增加。在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四川人口就达到114万余户,占当时宋朝总户数的百分之十七。大量人口的迁入导致人多地少的矛盾,但四川土壤肥沃,都江堰水利灌溉范围广大,耕作技术改进,从而使平原和丘陵地区“地狭而腴,民勤耕作,无寸土之旷,岁三、四收”。[2]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仅仅低于农业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成为重要的稻米产地。这就促进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药材、甘蔗、荔枝等专门化种植,形成了商品生产基地。手工业方面,四川是全国重要的纺织中心,麻布、蜀锦、绢绸等多种丝织品的品种、产量、质量都得到空前发展,另外井盐、酿酒、制糖、造纸、印刷也久享盛名。经济作物的专门化种植使大宗商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换,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四川成为内地与西蕃、西南夷、西夏等西部、西南地区的贸易枢纽,长距离商品贩运非常发达。蜀锦、绢帛、药材、茶叶、书籍等蜀中商品,陆路就肩挑车驮,昼夜相继,远销甘肃、青海、云南、西夏等地;水路则“顺流而下……建帆高挂则舸越万艘,连樯直进则条逾千里”,直达华东华南以至转 收稿日期:2010-03-20 作者简介:王宝平(1965—),男(汉族),河南襄城人,许昌理工学校讲师。

宋朝商业繁荣表现及原因探析

宋代商业评述 在许多人看来宋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王朝中最糟糕的一个了,“弱宋”二字似乎就是人们对这个统治中国大部或半部300多年之久的朝代的印象。的确,按中国传统对每个朝代的评价标准来看宋朝确实如此。北宋时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实现大一统,南宋时更是偏安于江南一隅。但是如果我们改变一下自己的视角,试试按另一种标准来看待历史,不是只看王侯将相的“千秋功绩”,而是按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来看,也许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历史上众多的朝代中,宋代的商业可谓是最发达的,商业领域中出现了许多新的东西,一些记录也令后来的朝廷望之兴叹。那么宋代何以称得上是古代商业最繁荣的朝代呢?它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1.纸币的出现和商业资本的扩大。宋代商业的繁荣造就了一大批富商,良好的商业经营环境又使得他们财富与日俱增。据史料记载,北宋首都汴京富商云集,家产10万贯文以上者比比皆是,资产百万者已不足为鲜,一些从事海外贸易的富商年收入可达千万。商业资本的扩大和商品交换的日益频繁,使货币铸造量猛增,但也无法满足需求。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此时在北宋时期应运而生。至南宋,纸币的品种又有所增加,主要有东南会子、川引、淮交、湖会四种,且有不同的面额。除币种有所增加外,发行数额也大大增多。这些都大大便利了商业活动。 2.区域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宋代众多的水陆交通干线、支线,将地区性中心城市与其它县、镇联结起来,形成了全国性的商业网络,这也是宋代商业繁荣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 北宋时期的商业网络已形成若干区域市场,主要有以首都汴京(开封)为中心的北方市场、以苏杭为中心的东南市场、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蜀市场和以陕西、河东一带为主的西北市场等。南宋时则又形成了以首都临安(杭州)为中心、以建康(南京)为枢纽,联结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的商业网络。这些区域性市场的形成,是宋代商业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 3.商品品种增多,商业种类日益细分。宋代的许多农产品也成为商品,加之手工产品,使商品的品种量大增。当时作为商品的农产品主要有粮食、茶叶、蔬菜、水果、丝、麻、布等,手工产品则更多。一些商品还具有了地方特色,形成了特产,如景德镇的瓷器、蜀锦、端砚、晋铜、吴纸、建州茶等。商品品种的增多必然使商业经营者更加细分化。据史载,北宋时东京市上至少有160种行业。到了南宋,临安的市场上已发展到440行之多。 4.城市商业繁荣,超越了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宋代城市突破了市坊界限,街道两旁和居民区都有商业活动,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都有买卖,显示出宋代的商业高度繁华。北宋都城汴梁城还出现了早市和夜市,突破了以往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呈现出全面繁荣局面。

宋朝历史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宋朝都有哪些福利制度?宋朝福利制度简介 导语:孤老院相当于现在的福利养老院,是收养孤寡、穷苦老人的官方组织;慈幼局、婴儿局则是儿童福利机构,南宋时候,临安城及州一级城市中多设有 孤老院相当于现在的福利养老院,是收养孤寡、穷苦老人的官方组 织;慈幼局、婴儿局则是儿童福利机构,南宋时候,临安城及州一级城市中多设有慈幼局、婴儿局,“官给钱典雇乳妇,养在局中。如陋巷贫穷之家,或男女幼而失母,或无力抚养,抛弃于街坊,官收归局养之。月给钱米绢布,使其饱暖,养育成人,听其自便生理,官无所拘。 ”福田院、居养院的主要功能是接济、收容“老疾孤穷丐者”,北宋在 汴梁设有四个福田院,神宗熙宁二年,京师雪寒,皇帝诏令“老幼贫疾 无依(而)丐者,听于四福田院额补给钱收养,至春稍暖则止 ”。徽宗崇宁初年,宰相蔡京又下令各州县设置居养院,“道路遇寒僵仆之人及无衣丐者,许送近便居养院,以钱米救济。孤贫小儿可教者,令入小学就读”。 施药局、安济坊则是为穷困群体设立的医疗福利机构,北宋崇宁年 间,朝廷“置安济坊养民之贫病者,仍令诸郡县并置”;南宋时,“民有疾病,州府置施药局于戒子桥西,委官监督,依方修制丸散咀,来者诊 视,详其病源,给药医治,朝家(朝廷)拨钱一十万贯下局。令帅府多方 措置,行以赏罚,课督医员,月以其数上于州家,备申朝省 (朝廷)。或民以病状投局,则畀之药,必奏更生之效。” 漏泽园则类似于现在的福利性公墓,北宋真宗朝,官府“于京城近郊佛寺买地,以瘗(埋葬)死之无主者”。徽宗朝蔡京当政时,又在全国推广此制,曰“漏泽园”,各州县均设,到了南宋,漏泽园福利之设仍是“岁以为常”。

宋代礼仪(浅谈)

宋代礼仪(节选、摘要、汇总、小结) 一、先谈谈宋代的社会风俗: 1、衣食住行: 衣:统治者衣饰华美;衣着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妇女缠足的陋习传开 食:饮食丰富,南北方各具特色 住:农村、城市住房各具特色,贵族官僚的住宅相当宏丽 行:交通发达,旅店兴盛 2、生活娱乐: ?瓦子?:即:勾栏瓦肆,类似于城市中娱乐和兼有商业经营的场所,是大城市里娱乐场所的集中地,也是宋元戏曲在城市中的主要表演场所,相当于现在的戏院。北宋汴京(今开封)、南宋临安(今杭州)等都有不少瓦市。瓦市中搭有许多棚,以遮蔽风雨。棚内设有若干勾栏。大的瓦市,有几十座勾栏,演出杂剧及讲史、诸宫调、傀儡戏、影戏、杂技等各种伎艺,可容观众数千人。 3、法定节日:宋代就有了今天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就是宋代流传下来的。 二、古代人的见面礼节以及在宋代的发展: 1、古代行礼 在历代时,女性行礼时,多为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双手互握合于胸前。一般情况女子应右手握拳在外,左手在内。并且还有以下几种行礼方式:打拱轻于跪拜的一种礼节。女子行礼时,两手抱拳,臂的前部上举,略微摆动。打拱与作揖不同,没有推手的动作。尽管拱手在古代已出现,但打拱在近代才较多地出现在见面时的礼节中。 万福女子见面的礼节。行礼时,正身起直立,两手放胸前,微俯首、微动手、微屈膝,口中同时称?万福?,有祝福对方多福之意。 2、礼仪的演变 自唐迄宋,由于汉人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俗,引起礼节上的变化。一般是行揖礼,连带有叉手和唱喏。《事林广记》卷4有《叉手法》和《祗揖法》,?凡揖人时,则稍阔其足,其立则稳。揖时须是曲其身,以眼看自己鞋头,威仪方美观。

宋代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宋代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尤为特殊的一个朝代,它上承汉唐下启明清,成为华夏文明由盛而衰的一个转折点。宋代不仅拥有丰富卓越的文化成果、叹为观止的思想成就,更拥有充满活力的经济以及生机勃勃的都市文化。葛金芳认为,宋代整体社会经济引人瞩目的发展可被喻为中国历史上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首次启动①。 对于宋代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学术界成功颇多。有关论文、著作数量十分丰富。有关的论文如《略论宋代经济发展的几个特点》②、《宋代经济的历史地位评价辩析与葛金芳教授商榷》③、《中国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浅析》④等,相关著作有漆侠的《宋代经济史》⑤,以及和邓广铭合编的《两宋政治经济问题》⑥等。另外,在古人留下的文章和著作中,亦能对宋代经济状况有个直观了解。例如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⑦、洪迈的《夷坚志》⑧,除此之外,日本人斯波义信的《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⑨等都可做参考。 宋代经济的发展,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范围广,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下面我将从农业、商业和手工业三个方面对宋代经济发展做简要介绍。 一、宋代的农业 在古代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中,耕地面积是经济实力的重要参数之一。宋代农业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耕地面积的扩大、粮食产量的提高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和商品化程度提高。厉文君在《宋代的经济开发与社会转型考略》一文中将宋代农业与唐代做了一系列的比较,介绍到:“宋代国土小于唐代,但由于围田、 ①葛金芳《宋代经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首次启动》《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5年第1期 ②王世英《略论宋代经济发展的几个特点》《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 ③徐志新《宋代经济的历史地位评价辩析与葛金芳教授商榷》《现代财经》2005年第11期 ④易彪《中国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浅析》《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3期 ⑤漆侠《宋代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⑥漆侠、邓广铭《两宋政治经济问题》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⑦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四库全书本 ⑧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2006年版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二单元第九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九课宋 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第九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变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掌握经 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思考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2、通过阅读《清明上河图》、《宋代经济发展图》和《宋代海外贸易图》等图,使学生掌 握读图的方法,培养其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宋朝经济相关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通过史料理性分析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指导阅读《宋代经济发展图》,归纳宋代农业发展的变现。 2、通过展示中国四大名锦、五大名窑的图片,结合视频资料,感受宋代手工业的繁荣。 3、对比唐长安城和北宋汴京城、分析《清明上河图》中的小细节,探究宋代商业的新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刚接触历史不久,对历史的理解多感性、少理性,而且宋代历史离学生较遥远,所以在选取史料时应以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这些直观的史料为主,先让学生感性认识宋朝,再引入较为简短的历史文献,引导学生对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把我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 难点: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学生收藏的微型版《清明上河图》 提问:同学们知不知道此图是谁画的?描绘的是哪一座城市繁荣的景象? 学生:北宋张择端,描绘的是北宋都城开封(汴京)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幅画卷,去感受繁荣的宋代经济。 出示本课标题以及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时空穿越,现场连线张择端,听他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请学生扮演张择端,读出电话连线内容。 第一次连线:我把全图分为三个段落。首段为汴京郊野的春光:展开画卷,几户农家小院错落有序地分布在树丛中,打麦场上有几个石碾子,是用于秋收时脱粒用的,此时还闲置在 那里,不远处有几块犁好的土地,田边骑着牛的两位农民正在商量着今年种什么庄稼合适……(出示《清明上河图》相关内容) 过渡:宋代的农夫会在地里种什么呢?通过这个问题过渡到第一板块:农业的发展 一、农业新发展 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想一下汴京的郊外会种植哪些农作物呢?

浅析交子于宋朝商业繁荣的关系

浅析交子于宋朝商业繁荣的关系 内容摘要 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金属货币在数量上供不应求,不断出现钱荒现象,贱金属货币给商品的大量流通造成极大的困难。四川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北宋在四川实行特殊的货币政策,从而出现了现代之比雏形——交子。交子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得必然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对国家的经济贸易和货币、纸币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宋朝交子商业繁荣

On the Currency of JIAOZI and Commercial prosperity in Song dynasty Abstract The economy was of great prosperity in Song Dynasty,the number of metallic money was shortly supplied,and appeared the phenomenon of shortage of money continuously,and the shortage of metal currency caused great difficulties to the goods flowing.Sichuan was an developed region,the earlier Song Dynasty has implemented a special monetary policy in Sichuan,thus appeared the model of modern paper money----JIAOZI.The emergence of JIAOZI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in turn,it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xchange,caused the long term impact to national economy trade and paper money system. 【Key words】Song Dynasty JIAOZI commercial prosperity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九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第九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变现,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掌握经 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思考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2、通过阅读《清明上河图》、《宋代经济发展图》和《宋代海外贸易图》等图,使学生掌 握读图的方法,培养其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宋朝经济相关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通过史料理性分析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指导阅读《宋代经济发展图》,归纳宋代农业发展的变现。 2、通过展示中国四大名锦、五大名窑的图片,结合视频资料,感受宋代手工业的繁荣。 3、对比唐长安城和北宋汴京城、分析《清明上河图》中的小细节,探究宋代商业的新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刚接触历史不久,对历史的理解多感性、少理性,而且宋代历史离学生较遥远,所以在选取史料时应以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这些直观的史料为主,先让学生感性认识宋朝,再引入较为简短的历史文献,引导学生对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把我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 难点: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学生收藏的微型版《清明上河图》 提问:同学们知不知道此图是谁画的?描绘的是哪一座城市繁荣的景象? 学生:北宋张择端,描绘的是北宋都城开封(汴京)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幅画卷,去感受繁荣的宋代经济。 出示本课标题以及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时空穿越,现场连线张择端,听他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请学生扮演张择端,读出电话连线内容。 第一次连线:我把全图分为三个段落。首段为汴京郊野的春光:展开画卷,几户农家小院错落有序地分布在树丛中,打麦场上有几个石碾子,是用于秋收时脱粒用的,此时还闲置在那里,不远处有几块犁好的土地,田边骑着牛的两位农民正在商量着今年种什么庄稼合适……(出示《清明上河图》相关内容) 过渡:宋代的农夫会在地里种什么呢?通过这个问题过渡到第一板块:农业的发展 一、农业新发展 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想一下汴京的郊外会种植哪些农作物呢? 生:学生猜测可以水稻、小麦、棉花、茶叶……并通过地图册21页的《宋代经济发展图》来验证猜想。 1、水稻的种植 师:指导学生阅读地图,找出宋代水稻的主要种植地区。

浅论宋代商品广告类型和形式

试论宋代商品广告类型与形式 宋代广告兴起的成因 1,宋代经济的繁荣发展 宋代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大发展的时期,表现出了全民经商、市坊合一、行业分工细化、营业时间不受限制等特点。 由于宋代政府各种利商政策的颁布实施,使得宋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大大提升,一些士绅、官员以及寺僧人员、农业人口都开始从事商业活动。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种曾指出: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近佛殿,孟家道冠、王道人蜜煎、赵文秀笔及潘谷墨。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绦线类。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及诸路罢任官员土物香药之类。1可见当时僧俗官尽皆参商。有助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另一因素是“市坊合一”政策的确立和“宵禁”法令的废除,使得宋代都市有着热闹非凡的繁荣景象。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曾记州桥夜市至三更乃止。而藩楼东街巷,谓之“土市子”,茶房每五更点灯,至晓即散,说明营业时间的增长。X成大曾做“灯光烛火三更市,摇落旌旗万里舟”的诗作,反应了市场至三更仍灯火辉煌的盛景。两宋经济较之前代取得长足发展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行业分工的细化。行业分工的细化使得市场更加的健全,广告形式因而也相比前朝更加的多样化、更加的新颖。如《东京梦华录》马行街北诸医铺里就罗列了针对不同类型病患的招牌有丸药店、咽喉科、小儿科、产科等。 2,宋代商人的广告自觉 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宋代商人不在满足于传统的标记式广告进行简单的信息传达,而是力求在众多广告中脱颖而出,更加追求广告形式的多样化和广告手段的创新性。这种广告意识成为一种潜流在商界涌动着,呈现出宋代商人的广告自觉。这种自发的广告意识主要表现在广告形式上的出奇制胜、广告手段上的多种多样,比如延请名家,借官府抬高档次、节日造势等。 宋以前的广告大多是简单、朴实的信息传达,几乎没有什么感情色彩和特别之处。宋代广告则注重迎合顾客心理,制造各种视听冲击招揽顾客。《夷坚志》2庆元元年,进贤县简坊市酒肆王翁欲从一田仆手中购买“其径一尺八寸”“平生所未见”

浅论宋代的城市商业

浅论宋代的城市商业

浅论宋代的城市商业 摘要:宋代在人们看来是一个国力极其软弱的朝代,国土面积较汉唐减少,边境问题一直不断,并且对外战争几乎战无不败,庞大的军队和官僚系统财政支出等“三冗问题”加重了国家负担。但是,它却是一个“富裕”的王朝,尤其是城市商业发展迅速,一批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商品交换空前活跃,导致原有封闭坊市界限的被打破,促进了行会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都展示了宋王朝的经济活力,对后代经济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宋代;城市;商业;内容 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军事上的软弱与经济上的繁荣很不协调,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的经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在中美新市场经济(北京)论坛上发表《克服国富的障碍——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的主题演讲时,就发表了极有见地的看法:“宋朝的时候中国很富裕,比世界平均水平富裕一倍”①。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完成了中国的局部统一,但却屡屡败于周边少数民族,而南宋更是偏安一隅,政治、军事无一突破。虽然如此,两宋时期所取得成就却都是空前的,尤其是在商业方面。这是由于国内恢复安定,使百姓得以安心从事生产活动,许多因战争而荒芜的土地得以复垦,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农业得到发展,使农户可以提供数量远比过去多的商品粮”②,占相当比重的人口得以脱离粮食生产而专门种植经济作物或发展手工业,成为各个行业的专业经营户,从事主要或完全面向市场的生产,这是商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宋代统治者在经济上尽可能地采取一种宽松放任的政策,把北方的税收制定为全国统一的商税,这就方便了商人去各地交易。对民间的生产和经济活动一般也不加限制、干涉,正是这种宽松的商业政策造成了一个宽松的经济环境,使得民间生产经营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对宋代商业的发展成就,国内外专家学者几乎一致认同,尤其国外学者普遍评价甚高。漆侠先生在《宋代经济史》一书中指出:“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研究宋代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规律是极其重要的。”③章开沅也说:“两宋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进步。”④美国学者L·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宋朝为“黄金时代”,在《全球通史》中说:“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⑤ 一、宋代城市的迅速发展 当时,在城市和交通枢纽地区,不论是通都大邑,还是集市小镇,多是商贩云集,特别是北宋都城汴梁到神宗时,人口已有百万之众,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 (一)以工商业经济为主的城市不断兴起 ①[美]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克服国富的障碍——经济政策与经济周期.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09039896.html,/economist/jingjixueren.2007年5月15日访问. ②史仲文.中国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 ③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39. ④章开沅.中国经济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5.

宋朝的历史地位及特点(新)汇编

宋朝的历史地位及特点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分为北宋(960年—1125年)和南宋(1125年—1279年)两个阶段,历18帝,国祚320年。 一、宋朝的历史地位。 (一)政治方面 1.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动荡分裂,带来了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生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宋朝统治者继续执行后周先南后北的战略方政,先后灭掉了后蜀、南汉、南唐、北汉。至此,五代十国的分立割据局面宣告结束,中国迎来了一个新的统一的朝代。政府终于可以进行有序的统治、人民也得以安居乐业。 2.在中央设立了“二府三司”,削弱了宰相权利,加强了皇权。 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和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中书门下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的长官即枢密使,地位略低于相)。 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 这样就把原本宰相一人掌握的权力分成政权、军权、财权,由很多人掌握,有效防止了宰相专权。 3.地方上,缩小行政单位,分散地方长官权力。 在地方削减州郡一级长官的权力,不许他们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又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宋太宗至道三年,由将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四司。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官兼任,属于差遣性质。这样,地方官的权力分散,任期短暂,极大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发展了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式。 宋朝发展了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知识分子参加政权。在防止徇私舞弊方面,对考官实行了锁宿制度,对试卷进行“封弥”、“誊录法”。创立殿试:从宋太祖开宝六年起,举人经礼部试(省试)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宋太宗雍熙二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这样录取的士人就成了“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 5.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等改革为宋朝的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北宋两次改革在中央集权统治一体化中起了一定的调节和完善的作用。例如范仲淹的提倡设置“祠堂”、“义庄”、“族产”、“族规”、“乡约”,发挥了宗法血缘的统治功能。范仲淹和王安石除了在政治体制和思想意识方面作了

商业对宋朝城市发展的影响

商业对宋朝城市发展的影响 经历了经济文化繁荣的隋唐,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宋朝时期的城市在前代城市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致使宋朝时期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又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首先,继承和发展了自唐都长安以来的中国古代大城市建设经验,城市规划相当科学,城市功能区划清晰合理。其次,在城镇规模上空前,人口繁密,北宋都城开封和南宋都城杭州人口达百万以上;再次,城市商业职能强化,两宋时期城市工商业空前发达。城市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商业对宋朝城市发展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对城市社会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等各领域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 城市经济的发展 宋代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促使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工商业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提高,是第二、三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大宋强盛的商业浪潮诞生了中国的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手工业方面,也较隋唐发达,门类的不断扩大,以及分工更加细密,主要表现在矿冶、陶器、造船、兵器、纺织、造纸、制盐、制糖等。海外贸易空前发达,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加速了贸易口岸城市经济的发展。商业繁荣,促使了纸币和银行票据的产生和使用,纸币逐渐代替了铜钱做为主要交换媒介。 2. 城市职能的多样化 由于社会商业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经济职能有了进一步加强。在宋代,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这一时期许多以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已逐步演变为政治、经济职能并重的城市,城市类型开始多样化。从经济角度看,宋朝时期的经济性城市类型大体上可以分为工商型城市、商业型城市和手工业型城市等类型。例如,北宋时期成都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工商业都会,南宋国都临安等地已成为当时全国最主要的丝织业中心,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开封城中汴河沿岸商业繁荣的真实写照。

由清明上河图看宋朝的商业繁荣和城市生活

由《清明上河图》解析宋朝的商业繁荣和城市生活之案例 上海市南汇第二中学朱幸华 一、案例背景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好奇心强,探究欲旺盛,但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均相对有限,所以从方法层面讲,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初步掌握了解历史事实的基本方法。比如,懂得历史不是凭空想象而来的,它来源于证据,历史教学非常讲求“史由证来,证史一致”,实物、文献、口传史料等都是记录历史的重要证据,而小说、戏剧、绘画、建筑等也是人们了解历史的窗口。在20世纪,以图像证史似乎成了历史学家天经地义的责任。赫伊津哈明确指出,视觉图像是历史灵感的唯一源泉。在他看来,历史意识是一种产生于图像的视像。 鉴于绘画的这一作用,我在上七年级《商业的繁荣与城市生活》这一课时便以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为线索,加上一定的文献史料,以“画”说史!《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是一幅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长卷风俗画,通过对市俗生活的细致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汴京承平时期的繁荣景象,对于研究宋代的商业和城市生活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以下就是我在课堂上运用此画讲述本课的案例。 二、案例过程 整堂课采用情境体验教学法,以穿越时光隧道,进入画卷,回到宋朝进行一日游为情境,结合《清明上河图》及其他图画和文献资料,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讲述宋朝的商业和城市生活。 1、衣 进入画面,设置情境:旁人用惊讶的目光看着你,为什么? 生:我们穿着校服呢,和他们的衣服完全不一样! 师:那他们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呢? 出示《清明上河图》中的以下截图,同时出示《晋祠宋代彩塑》,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人物的服饰,并与唐朝的服饰作一对比。

宋代研究基本史料

宋代研究基本史料 A 《宋史》、《事略》 一、《宋史》:元脱脱奉敕编撰,496卷。元至正五年(1345年)成,历时二年半。详于北宋,略于南宋,南宋后期尤其疏略,向以粗疏芜杂著称。 注:《宋史》基本情况以及其后历代重修补正的简要介绍,可见张舜徽先生《中国古代史籍举要》、柴德赓先生《史籍举要》相关章节。 二、《宋史翼》:清陆心源著,40卷。依据宋人文集、史书以及年谱、方志资料为《宋史》补传781人(附传64人),可补《宋史》之不足。 注:明清两代重修宋史的人物众多,多未成书。即已经成书者,前辈学者亦多论其不餍众望(毕沅《续资治通鉴》似为唯一例外),而陆氏此著素享令誉。 三、《东都事略》:南宋王称(此字存疑)撰,130卷。纪传体北宋史。无志、表。时人称其“信而有征”。少数史料为《宋史》所无或可纠《宋史》之失。 B 《长编》 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南宋李焘撰,520卷。淳熙十年(1183年)成书。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重编分卷,已佚失徽宗、钦宗两朝以及英宗、神宗、哲宗三朝各一部分。保存了大量史料,为学界所重。 附:《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南宋杨仲良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编撰,按朝各分事目,虽太祖、太宗、哲宗、徽宗四朝共佚八卷,另2卷亦残阙,扔保存了许多史料。 C 《要录》、《三朝北盟汇编》 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南宋李心传撰,200卷。高宗一朝编年史。约嘉定元年(1208年)成书。保存了南宋初期以及送进战和史料。 六、《三朝北盟汇编》:南宋徐梦莘撰,250卷。绍熙五年(1194年)成书。载徽宗、钦宗、高宗三朝宋金和战史料,全录或节录原文,尤其珍贵者在此。 D 《会要》、《通考》、《建炎以来杂记》 七、《宋会要辑稿》:清嘉庆时徐松自《永乐大典》辑出,此后几经分合割裂,至今未能整理点校。1936年影印本为200册;1957年缩印,8大册。分为17门,分目收录大量诏令、法令、奏议,保存了大量宋代典章制度资料。陈智超有《宋会要辑稿补编》(1988年影印一大册)。 八、《文献通考》:马端临撰,348卷。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成书。分24门,门下分目,为典制通史,下迄南宋宁宗朝,对宋代典制记载尤详。 九、《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南宋李心传撰,分甲、乙两集,各20卷,甲集13门,乙集12门,体例类同会要,分类记载嘉定以前典制、事迹。 附:南宋李攸《宋朝事实》20卷,记载北宋典制,体例亦近会要。

浅析宋代城市建设

浅析宋代城市建设 姓名:杨峰懿 院别: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学 班级:建筑12-2 学号:121812068 2015年06 月17 日

浅析宋代城市建设 杨峰懿 摘要:城一般是由邑群的中心大邑发展而来,称为都,又可称国。其它的邑则成为它的鄙。国的规模大,再加上城墙的突兀高起,明显成为聚落区域的中心,从而改变了邑群原有的结构方式,从多点平等的无序分布变为中心控制的向心格局。这种变化实际上是社会政治、经济生活运作方式变化的形象反映。针对当代城市消解扩散的情形,刘易斯·芒福德在谈到最初城市的逐步形成时说:“人类文明的第一次大发展中,情形恰好相反:社会权力不是向外扩散,而是向内聚合。社区的各种不同构成因素,以前只是分散在广大的河谷平原,偶而也传及更远的地区,现在却在压力之下被动员起来并束集在一起,统统进入城市的高大围墙的封闭之中。就连自然界的伟力,现在也开始处于觉醒的人类的指挥之下:成千上万的人,在集中统一的指挥下,象一架机器般地行动起来,开凿灌溉渠道、运河,构筑城台、宝塔、祭坛、庙宇、宫殿、金字塔,其规模之大是以前不敢设想的。……城市便是促成这种聚合过程的巨大容器,这种容器通过自身那种封闭形式将各种新兴力量聚拢到一起,强化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总的成就提高到新水平”。关键词:发展背景;城市特点;规划思想;意义 一宋代城市发展背景 1.1 社会背景 唐朝末年,五代十国的割据、持续混战,北方受战争影响很大,南方相对安定,北方的人民再次向南迁移。公元979年,北宋,大城市的数量较唐代有很大的增加;城市面貌也与唐代城市有很大的改变。公元1127年,金朝灭了辽与北宋后,形成长期和南宋王朝南北相持的局面。临安、建康,其他还有多个商业城市。13世纪后,蒙古族兴起,建立元朝,各民族融合大发展,南方城市保持繁荣,北方新建部分城市。 1.2 城市背景和城市概况 唐朝末年,以黄巢为首的农民起义失败后,五代十国的割据混战形式持续了近80年南北融合北宋时期,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抬头,影响了城市的布局和面貌,店铺密集的商业街,代替了严格管理的坊里和集中的市肆北宋灭亡后,南宋控制的地区长期稳定,经济上占全国重要地位,商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1.3 城市发展背景 1.3.1农业 耕地面积扩大,水利事业大发展,推广优良稻种和扩大,多种经济作物的规模。 1.3.2 手工业 主要表现在采矿,冶炼,制陶,纺织,造纸和印刷,造船业等方面,并出现了许多新的发明创造。 1.3.3 商业 在商品流通上,开始产生了纸币,在政府财政收入上,开始在大小城市和大小市镇征收商税南北村中,出现了许多定期的集市,在城市中商业既突破了以前市的限制,商业可以随街布置,也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店主可以昼夜营业,在商业和手工业中,行会组织增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