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伤员车内解救)

(一)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原则

操作中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者,避免加重颈椎损伤;统一协调,整体搬运,在移动过程中保持脊柱成一条直线。

(二)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1. 术者表明现场状况(事故车停靠路边,已实行交通管制),确保环境安全,从车的左前门接近伤者(患者坐于驾驶位置),表明身份;告知伤者不要随意活动,初步判断伤情;术者行胸背锁稳定患者,一助至患者后方,去除头靠枕,进行头及后颈部及双耳查体。然后行后头锁,保持患者上身稳定,共同将患者头部复位至正常体位。二助准备颈托,并准备解救套,并固定担架车。

2.术者进行颈前部查体,判断患者有无颈前部损伤及气管移位,然后放置颈托。

3.放置颈托

(1)术者测量伤者颈部长度:拇指与其余四指并拢的掌面垂直,掌面与患者身体长轴平行,测量下颌角至斜方肌前缘的垂直距离;

(2)调整颈托,塑型;

(3)放置颈托时,颈托卡于患者颈部正中处,先放置颈后,再放置颈前,保证位置居中,扣上搭扣,松紧度适中。

4.颈托放置后,术者进行全身体格检查,顺序由上到下,由躯干到四肢。内容:额、颧骨、鼻、口、下颌骨、眼、肩部、胸骨、肋骨、腹部、骨盆、双上肢、双下肢,背部。

5.使用解救套(短脊板)

(1)术者行胸背锁固定患者;

(2)一助将椅背向后调整,一助与二助放置解救套在患者背部,平滑面的一面紧贴伤者身体;二助再将椅背复原。

(3)把解救套的中央放在伤者的脊椎位置后,一助用后头锁释放术者;

(4)术者和二助把胸前的活动护胸甲围绕伤者的上身,并向上轻微拉动贴在腋下;

(5)将肩带和胸腹部固定带扣好,确保活动护胸甲顶端置于患者腋下;腿部固定带(黑色)自內而外、自下而上绕经伤者的膝间,紧贴腹股沟位置,由大腿内侧穿出,拉向外扣好并收紧;

(6)从下至上拉紧各固定带并整理,松紧度适宜。

(7)二助放置颈部衬垫:在颈部与解救套之间放置衬垫紧贴,确保无空隙,术者于短脊板后方行胸背锁,一助将头部护甲整理并至于正确位置后,行后头锁。

(8)二助将额部固定带放置额前,向下拉贴紧头部活动护甲,下颌固定带放于下颌位置及向上拉后也将之贴紧头部活动护甲。注意保持气道通畅;

(9)术者用三角巾将伤者双膝双踝固定,二助准备担架车及放置约束带,头部固定器。

4..搬运

(1)移动伤者:术者行胸背锁释放一助,一助调整体位至45°角行后头锁释放术者,术者与二助在两边各自抓住腰两侧握把处,另一手放在伤者腿下,两人双手互扣抓牢,将患者向左转45°,术者胸背锁释放一助,二助于90°角行后头锁,一助抓住背部两侧握把处。三人继续将伤者原地转体至90°,移动时术者调整伤者腿部位置。

(2)使用长脊板:工作人员从右侧车门将长脊板放在副驾驶座椅上。术者调整患者腿部位置,一助双手平托患者背部,二助保持后头锁稳定患者头部,三人共同将患者平稳放置长脊板上。一助头胸锁释放二助,稳定后二助双肩锁释放一助,准备平移。术者稳定双膝及下肢,一助双手由患者腋下抓住背部两侧握把处,二助双肩锁稳定头肩部,三人配合将患者向车外移动第一次,移动过程保证患者平稳舒适。一助行至车外调整自身姿势,双手由患者腋下抓住背部两侧握把处,三人配合将患者向车外移动第二次,移动过程保证患者平稳舒适,头部移至头部固定器中间位置。术者将患者腿部放平于长脊板上。

(3)固定伤者:一助头胸锁释放二助,稳定后二助用头部固定器固定头部,释放一助。三人将伤者躯体固定在长脊板上,胸部固定带交叉固定,腿部固定带平行固定,踝部固定带八字固定。拉紧固定带并整理,松紧适宜。

(4)四人共同配合将长脊板向车外移动一次,术者移至车外患者头部右侧二助处接担架后,二助移至患者腿部右侧,四人共同配合将长脊板移出车外,并平稳抬至担架车上。术者自下而上检查各固定带,并判断患者呼吸情况。二助抬起担架车护栏并用固定带固定伤者于担架车上,一助解开固定双膝双踝三角巾并整理物品。

(5)急救员平稳升高担架车,搬运伤者,术者在头侧,同时观察伤者头颈部情况。

(三)“颈椎损伤徒手固定术”徒手固定操作规范

1.后头锁:伤者坐位,术者立于伤者后侧位置,并与伤者身体前后成一直线,先固定自己双手手肘(紧贴躯干或置于靠背),双掌放在伤者头两侧,拇指至于枕骨两侧,食指和中指无名指固定其面颊,小指放在下颌角下托住下颌,调整颈

部为正中位置。

2.胸背锁:术者位于伤者身体一侧,一手肘部及前臂放在伤者胸骨之上,拇指及其余四指分别固定于面颊上,另一手臂放在背部脊柱上,手指锁紧枕骨或乳突处,双手调整好位置后同时用力。手掌不可遮盖伤者口鼻。

3.胸锁:伤者仰卧位,术者跪于伤者头肩位置,一手肘及前臂紧贴伤者胸骨之上,手掌固定伤者面颊。另一手肘稳定后,手掌固定伤者前额。不可遮盖伤者口鼻。

4.斜方肌挤压法(双肩锁):伤者仰卧位,术者位于伤者头顶部,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固定双手肘(放在大腿或地上)。双手在伤者颈部两侧,拇指和四指分开伸展至斜方肌,掌心向上,手指指向脚部,锁紧斜方肌,双手前臂紧贴伤者头部使其固定。

颈椎牵引操作规程

颈椎牵引操作规程 1、操作程序 (1)处方 1、牵引体位: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选择坐位或仰卧位。 2、颈椎的角度:通常在中立位到30°颈屈位范围内,上颈段病变牵引角度可小些,下颈段病变牵引角度可大些。 3、应用模式:可选择持续牵引或间歇牵引。通常间歇牵引可使患者更为舒适些。 4、牵引力量:牵引力量的范围应是患者可以适应接受的范围。通常以患者体重的7%为牵引首次力量,适应后逐渐增加。常用的牵引力量范围在3-12kg。 5、治疗时间:大多数为10-30min。 6、频度和疗程:频度为1次/d或3-5次/周,疗程为3-6周。 7、其它的理疗:若在牵引治疗前或治疗中应用浅表热等物理因子,则应在牵引处方中予以注明。 (2)治疗操作 1、治疗前 1.1明确牵引首次重量。 1.2根据处方选择患者舒适、放松体位,如坐位、仰卧位等。 1.3根据处方确定患者颈部屈曲角度。 1.4牵引带加衬,使患者更为舒适,且使牵引力量作用于患者后枕部而非下颌部。 1.5将牵引带挂于牵引弓上。 2、治疗中 2.1设定控制参数:包括牵引力量、牵引时间、牵引方式、间歇牵引时的牵引、间歇时间及其比例。 2.2治疗调整:每次牵引后,可根据患者牵引后的症状、体征的改变,相应调整牵引体位、角度、力量和时间。 3、治疗后 3.1牵引绳完全放松、所有参数回零后关机;卸下牵引带。 3.2询问患者牵引效果及可能的不适,记录本次牵引参数,以作为下次治疗的依据, 2、注意事项: (一)患者须知 1、牵引前应取下耳机、助听器、眼镜等影响治疗的物品。 2、牵引中应尽可能使颈部及全身放松。

3、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 (二)工作人员须知 1、熟悉牵引装置的性能。 2、治疗时对患者状况作密切观察,预防不良反应。如有假牙的患者可将纱布卷放于上、下后牙之间;使用改良牵引带减少颞颌关节疼痛;合并腰椎病变者,牵引力量宜小,以避免产生腰椎疼痛。 3、对肌肉疼痛导致痉挛者,宜采用小剂量持续牵引,避免采用间歇牵引方式。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一)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原则 急救员正面走向伤者,表明身份;告知伤者不要做任何动作,初步判断伤情,简要说明急救目的;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者,避免加重颈椎损伤;用“五形拳”的方法徒手固定后再用颈托固定;统一协调,整体搬运,在移动过程中保持脊柱维持成一条直线。 (二)“五形拳”徒手固定操作规范 1头锁:伤者仰卧位,术者双膝跪在伤者头顶位置,并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固定自己双手手肘(放在大腿上或地上),双掌放在伤者头两侧,拇指轻按额,食指和中指固定其面颊,无名指及小指放在耳下,不可盖住耳朵。助手中指指在胸骨正中,以便术者调整位置。 2. 胸背锁:术者位于伤者身体一侧,一手肘部及前臂放在伤者胸骨之上,拇指及食指分别固定于面颊上,另一手臂放在背部脊柱上,手指锁紧枕骨上,双手调整好位置后同时用力。手掌不可遮盖伤者口鼻。 3. 胸锁:伤者仰卧位,术者跪于伤者头肩位置,一手肘及前臂紧贴伤者胸骨之上,手掌固定伤者面颊。另一手肘稳定后,手掌固定伤者前额。不可遮盖伤者口鼻。 4. 斜方肌挤压法:伤者仰卧位,术者位于伤者头顶部,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固定双手肘(放在大腿或地上)。双手在伤者颈部两侧,拇指和四指分开伸展至斜方肌,掌心向上,手指指向脚部,锁紧斜方肌,双手前臂紧贴伤者头部使其固定。 5. 改良斜方肌挤压法:伤者仰卧位,术者双膝跪于伤者头顶部,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稳定自己双手手肘(放在大腿或地上),一手如斜方肌挤压法般锁紧其斜方肌,另一手则像头锁般的固定伤者头部,手掌及前臂须用力将头部固定。 (三)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1术者固定伤者头颈部; 2. 助手在放置颈托前测量伤者颈部长度,用拇指与食指分开成直角,四指并拢,拇指于下颌正中,食指置于下颌下缘,测量下颌角至锁骨的距离; 3. 调整颈托,塑型; 4. 放置颈托时先放置颈后,再放置颈前,保证位置居中,扣上搭扣,松紧度适中; 5. 颈托固定后,术者进一步检查判断伤情:检查伤者头面部、耳、鼻、气管是否居中,胸骨有无骨折,胸廓挤压分离试验,骨盆挤压分离试验,腹部、会阴部、背部、四肢有无损伤。 6. 搬运 ①移动伤者:急救员动作统一协调,搬动必须平稳,防止头颈部转动和脊柱弯曲。 ②固定伤者:伤者躯体和四肢固定于长脊板上,按从头到脚顺序固定,头部固定器固定头部,胸部固定带交叉固定,髋部、膝部固定带横行固定,踝关节固定带绕过足底“ 8”字固定。 ③急救员平稳抬起伤者,足侧的助手先行,术者在头侧,同时观察伤者颈部情况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一)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原则 急救员正面走向伤者,表明身份;告知伤者不要做任何动作,初步判断伤情,简要说明急救目的;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者,避免加重颈椎损伤;用“五形拳”的方法徒手固定后再用颈托固定;统一协调,整体搬运,在移动过程中保持脊柱维持成一条直线。 (二)“五形拳”徒手固定操作规范 1.头锁:伤者仰卧位,术者双膝跪在伤者头顶位置,并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固定自己双手手肘(放在大腿上或地上),双掌放在伤者头两侧,拇指轻按额,食指和中指固定其面颊,无名指及小指放在耳下,不可盖住耳朵.助手食指指在胸骨正中,以便术者调整颈部位置。2.胸背锁:术者位于伤者身体一侧,一手肘部及前臂放在伤者胸骨之上,拇指及食指分别固定于面颊上,另一手臂放在背部脊柱上,手指锁紧枕骨上,双手调整好位置后同时用力,手掌不可遮盖伤者口鼻。3.胸锁:伤者仰卧位,术者跪于伤者头肩位置,一手肘及前臂紧贴伤者胸骨之上,手掌固定伤者面颊.另一手肘稳定后,手掌固定伤者前额。不可遮盖伤者口鼻。 4.斜方肌挤压法:伤者仰卧位,术者位于伤者头顶部,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固定双肘(放在大腿或地上)。双手在伤者颈部两侧,拇指和四指分开伸展至斜方肌,掌心向上,手指指向脚部,锁紧斜方肌,双手前臂紧贴伤者头部使其固定。

5.改良斜方肌挤压法:伤者仰卧位,术者双膝跪于伤者头顶部,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稳定自己双手手肘(放在大腿或地上),一手如斜方肌挤压法般锁紧其斜方肌,另一手则像头锁般固定伤者头部,手掌及前臂须用力将头部固定。 (三)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1.初步判断伤情,固定伤者头颈部; 2.在放置颈托前测量伤者颈部长度,用拇指与食指分开成直角,四指并拢,拇指于下颌正中,食指置下颌下缘,测量下颌角至斜方肌前缘的距离; 3.调整颈托,塑型; 4.放置颈托时先放置颈后,再放置颈前,保证位置居中,扣上搭扣,松紧度适中; 5.颈托固定后,进一步检查判断伤情:检查伤者头面部、耳、鼻、气管是否居中,胸骨有无骨折,胸廓挤压分离试验,骨盆挤压分离试验,腹部,会阴部、背部、四肢有无损伤。 6.搬运 (1)移动伤者:急救员动作统一协调,搬动必须平稳,防止头颈部转动和脊柱弯曲。 (2)固定伤者:伤者躯体和四肢固定在长脊板上,按从头到脚顺序固定,头部固定器固定头部,胸部固定带交叉固定,髋部、膝部固定带横行固定,踝关节固定带绕过足底“8”字形固定。

颈椎牵引技术基本操作

颈椎牵引技术基本操作 一、牵引的概念 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的原理,通过重力的牵拉,作用于患肢,缓解骨折和脱位处软组织的紧张和回缩,使骨折或脱位复位,达到治疗目的。 二、牵引的目的 1、牵拉关节或骨骼,使脱位的关节或错位的骨折复位,并维持复位的位置。 2、牵拉固定关节,以减轻关节面所承受的压力,缓解疼痛,使局部休息。 3、治疗关节炎症等。 4、娇正畸形。 三、颈椎牵引疗法的适应症 用于各种颈椎病患,颈椎牵引的主要目的是拉伸紧张或痉挛的骨骼肌,并起着制动的作用,通过增加椎间隙和扩大椎间孔的作用,使颈椎的长度变长,牵引疗法用于某些压迫性疾患和颈椎疾患的治疗,如颈部肌肉疼痛导致的痉挛、颈椎退行性疾病、颈椎椎间盘突(膨)出、颈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椎间关节囊炎、颈椎失稳症和环枢椎半脱位等。 四、禁忌症 颈椎及邻近组织的肿瘤、结核或血管损害性疾病、骨髓炎或椎间盘炎、颈段风湿性关节炎、严重的颈椎失稳或椎体骨折、脊髓压迫症、突出的椎间盘破碎、急性损伤或炎症在首次治疗后症状加重、严重的骨质疏松、颈椎病术后、未控制的高血压、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五、颈椎牵引疗法主要目的和作用 1、限制颈椎活动,减少负重,使病变组织水肿,充血减轻和消退。 2、牵引使头部肌肉松驰,解除痉挛,减轻椎间盘压力负荷,有利于膨出椎间盘得到恢复。 3、在牵引下,椎间孔增大,使神经根所受刺激和压迫得以减轻,也有利于神经组织与周围组织粘连的松解。 4、牵引使颈椎生理弧度恢复,有利于小关节功能恢复,也能使颈椎恢复

正常排列。 六、牵引 (一)、牵引的优点和分类 1、牵引的方式大致有三种:卧床牵引、坐位牵引和携带式牵引。 一般我们常采用仰卧位牵引,与其它几种牵引方法相比,其优点体现在:(1)、使脊椎后部结构间隙分离更大。 (2)、放松作用更明显。 (3)、可降低肌肉的紧张度。 (4)、可增加颈椎的稳定性。 (5)、可减少为克服头部重量所需要的牵引力。 (6)、可减少颈椎前部的解剖曲度。 2、根据时间卧床牵引又可以分为持续牵引和间断牵引两种: (1)、持续牵引:持续24h或更长时间,适用于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固定,让患者保持安静,降低牵引重量; (2)、间断牵引:持续稳定的短时间(通常为半小时)和较大重量的牵引。如:颈椎疾患者。 (二)、颈椎牵引的重量 因为牵引的治疗作用主要制动,拉开椎体间使凸出的椎间盘退回去实际上做不到,所以牵引重量太大,枕颌部疼痛,牵引就无法坚持,故不用太大重量,卧床牵引2--5kg即够,坐位牵引因为要对抗头颅重量,则大概6--7.5kg重量,这具体要根据病情、体质﹑耐力予以酌情调整。 (三)、颈椎牵引的方法和步骤 1、处方 (1)、牵引体位: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选择坐位或仰卧位。 (2)、颈椎的角度:通常在中立位到30°颈屈位范围内,上颈段病变牵引角度可小些,下颈段病变牵引角度可大些。 (3)、应用模式:可选择持续牵引或间歇牵引。通常间歇牵引可使患者更为舒适些。 (4)、牵引力量:牵引力量的范围应是患者可以适应接受的范围。通常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伤员车内解救) (一)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原则 操作中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者,避免加重颈椎损伤;统一协调,整体搬运,在移动过程中保持脊柱成一条直线。 (二)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1. 术者表明现场状况(事故车停靠路边,已实行交通管制),确保环境安全,从车的左前门接近伤者(患者坐于驾驶位置),表明身份;告知伤者不要随意活动,初步判断伤情;术者行胸背锁稳定患者,一助至患者后方,去除头靠枕,进行头及后颈部及双耳查体。然后行后头锁,保持患者上身稳定,共同将患者头部复位至正常体位。二助准备颈托,并准备解救套,并固定担架车。 2.术者进行颈前部查体,判断患者有无颈前部损伤及气管移位,然后放置颈托。 3.放置颈托 (1)术者测量伤者颈部长度:拇指与其余四指并拢的掌面垂直,掌面与患者身体长轴平行,测量下颌角至斜方肌前缘的垂直距离; (2)调整颈托,塑型; (3)放置颈托时,颈托卡于患者颈部正中处,先放置颈后,再放置颈前,保证位置居中,扣上搭扣,松紧度适中。 4.颈托放置后,术者进行全身体格检查,顺序由上到下,由躯干到四肢。内容:额、颧骨、鼻、口、下颌骨、眼、肩部、胸骨、肋骨、腹部、骨盆、双上肢、双下肢,背部。 5.使用解救套(短脊板)

(1)术者行胸背锁固定患者; (2)一助将椅背向后调整,一助与二助放置解救套在患者背部,平滑面的一面紧贴伤者身体;二助再将椅背复原。 (3)把解救套的中央放在伤者的脊椎位置后,一助用后头锁释放术者; (4)术者和二助把胸前的活动护胸甲围绕伤者的上身,并向上轻微拉动贴在腋下; (5)将肩带和胸腹部固定带扣好,确保活动护胸甲顶端置于患者腋下;腿部固定带(黑色)自內而外、自下而上绕经伤者的膝间,紧贴腹股沟位置,由大腿内侧穿出,拉向外扣好并收紧; (6)从下至上拉紧各固定带并整理,松紧度适宜。 (7)二助放置颈部衬垫:在颈部与解救套之间放置衬垫紧贴,确保无空隙,术者于短脊板后方行胸背锁,一助将头部护甲整理并至于正确位置后,行后头锁。 (8)二助将额部固定带放置额前,向下拉贴紧头部活动护甲,下颌固定带放于下颌位置及向上拉后也将之贴紧头部活动护甲。注意保持气道通畅; (9)术者用三角巾将伤者双膝双踝固定,二助准备担架车及放置约束带,头部固定器。 4..搬运 (1)移动伤者:术者行胸背锁释放一助,一助调整体位至45°角行后头锁释放术者,术者与二助在两边各自抓住腰两侧握把处,另一手放在伤者腿下,两人双手互扣抓牢,将患者向左转45°,术者胸背锁释放一助,二助于90°角行后头锁,一助抓住背部两侧握把处。三人继续将伤者原地转体至90°,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测试题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测试题 填空题 1、脊柱损伤搬运的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脊人搬柱损伤病运时的翻转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体翻身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仰翻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俯翻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脊柱创伤,可导致伤者呼吸肌肉及肢体瘫痪,后果严重,因此在处理脊椎创伤时,须极为小心,不可随便将伤者______,尤其是处理脆弱的颈椎骨损伤时,应先徒手固定伤者的____________,然后才作伤检治理,最后须使用仪器制动伤者的颈部,身体和肢体后,才可将伤者移动。 7、使用徒手制动法时,应先考虑所作动作的_____,如欲把伤病者转动时,应尽量使手臂或手肘找到_____,再捉紧伤病者(静的手要让他静),反之在移动伤病者时,则切勿_____手肘(动的手要让他动),以免产生反效果。转动伤病者时,须使伤病者的头部、颈及身体保持在正中成________的位置。拯救人员也须互相协调,须以______ 来沟通,在动作一致的情况下转动伤病者。 8、硬颈套是一种承托______的装备。其作用是将受伤颈部尽量______,保护受伤的颈椎免受进一步损害。但套上硬颈套并不能完全______,因此,在运送伤病者时,仍须格外小心. 9、用双膝制动时置双膝于伤病者_______两侧;用双手按着伤病者头部,身体略向后挨,

颈椎牵引的方法

颈椎牵引的方法 一操作程序: 1通常采用枕颌布带牵引法。轻症患者采用间断牵引,每日1~3次,每次1/2~1小时;重症者可行持续牵引,每日牵引6~8小时。牵引重量可自3~4公斤开始,年龄,体质强弱,颈部肌肉发育情况以及患者对牵引治疗的反应等,适当增加牵引重量和延长牵引时间。疗程:小重量牵引30次为一疗程。如果有效,可继续牵引1~2疗程或更长。两疗程之间休息7~10天。在进行牵引治疗的同时,若能配合其它治疗措施,可以提高疗效 2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卧位,为了方便,多取稳当的靠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引 3如坐位牵引疗效不著,或患者症状较重或体弱不耐久坐时,可采用仰卧位牵引。用枕垫保持适当姿位,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持续牵引2小时后休息15分钟,然后再作牵引,每天牵引总时间可达1O-14小时。 二颈椎牵引的注意事项: 1.根据病情,正确选择牵引方式,重量,角度及时间。 2.应向患者解释牵引的目的和意义,交待注意事项。 3.治疗前应检查牵引器,绳索及固定带是否牢固完好。 4.牵引结束时,应缓慢的写下牵引重量,取下固定物,休息15-30min在离去。 5.治疗中注意患者的反应,若有肩部不适,手麻加重,应调节牵引的重量或牵引的位置,若出现头晕恶心等应该立即停止牵引,检查原因并处理调整。 6.牵引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时间过长易造成肌肉和韧带静力性损伤。 7.体位:常用体位为坐位、仰卧位。仰卧位可使C4~C7椎间隙后部增宽更为明显,且颈部肌肉不用支持头部重量,得以舒适,角度亦易调节。坐位牵引位置不易稳定、角度变化亦小,但却有牵引无磨擦力的优点。 8.牵引方式:可分为持续性牵引和间歇性牵引。持续性牵引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牵引力;间歇性牵引则在牵引过程中有几次牵引力的减小。年岁大、病情重者多选后者。 9.牵引的力量:牵引力量以达到颈椎椎间隙增大而不引起肌肉、关节损伤为目的。一般坐位2~3kg,卧位10kg左右。 10.颈椎的角度:颈椎屈曲位时的牵引可以使椎间隙和椎间孔增大,颈后软组织伸展,适用于颈椎病椎间隙狭窄和椎间孔变形的患者。屈曲15度是保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而不出现反弓的最大角度,故前屈以不超过15度为宜。后伸位牵引适用于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患者,目的在于恢复生理曲度正常。中立位牵引可用于各种类型,但针对性较差。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1、戴乳胶手套,环顾四周,术者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并报告:“环境安全”。对伤员说:“我们是120的急救人员,现在为你急救,请配合,你现在那里不舒服?” 2、初步判断伤情:医生先到达患者身边,位于右侧,双膝跪地,就地抢救,尽量靠近患者身体。伤员诉高处跌下(或重物坠下压伤),头颈部疼痛,下肢不能活动。术者判断“考虑颈椎骨折,按颈椎骨折处理”,告知伤员“您可能有颈椎骨折,请不要随意活动颈部,我现在帮您处理,请配合。”命助手B准备颈托、脊柱板。 3、调整颈部位置术者位于伤员头项区,助手A位于伤员右侧。术者以头锁固定伤员头部。助手A食中指指在胸骨正中,指示术者调整颈部位置,调整好后助手A诉“居中”。 头锁:伤者仰卧位,术者双膝跪在伤者头顶位置,并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固定自己双手肘(放在大腿上或地上),双掌放在伤者头两侧,拇指轻按额,食指和中指固定其面颊,无名指及小指放在耳下,不可盖住耳朵。 4、检查颈部术者调整好伤员颈部部置后,下医嘱“检查颈部情况”,助手A 于伤员右侧检查颈部,要求自上向下遂一检查各颈椎(动作轻),检查完后,术者指出“考虑第三颈椎骨折,予上颈托”。 胸锁:伤者仰卧位,术者跪于伤者头肩位置,一手肘及前臂紧贴伤者胸骨之上,,手掌固定伤者面颊。另一手肘稳定后,手掌固定伤者前额,不可遮盖伤者口鼻。 5、安置颈托助手A应“是”,予上颈托: 1、在放置颈托前测量伤者颈部长度,用拇指与食指分开成直角,四指并拢,拇指于下颌正中,食指置下颌下缘,测量下颌角至斜方肌前缘的距离。 2、调整颈托,塑型。 3、放置颈托时先放置颈后,再放置颈前,保证位置居中,扣上搭扣,松紧度适中。 6、再次检查伤情颈托固定后,进一步检查判断伤情,术者继续以头锁固定头部,助手A检查伤情。检查顺序:头顶、额部、上颌、下颌部、鼻骨、双耳、口腔、气管、胸部、腹部、会阴、骨盆、下肢、上肢。 7、整体侧翻及检查背部伤情检查完四肢后助手A回到头肩位,改助手A用胸锁固定头部,术者用改良肩锁固定头部,助手A、B于伤员右侧头肩位及腰位,两助手左右手交叉,术者指挥,诉“准备轴转,-、二、三,起!”,助手A、B 动作统一协调地轴转伤员,轴转必须平稳,防止头颈部转动和脊柱弯曲。轴转成90度角后助手A于伤员背部检查伤情,要求检查自上而下,按正中线、两侧肩甲下角线检查,重点为胸椎及腰椎。并报告伤情。 改良肩锁:伤者仰卧位,术者双膝跪于在伤者头顶部,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稳定自己双手手肘(放在大腿上或地上),一手如肩锁紧其斜方肌。另一手则像头锁般的固定伤者头部,手掌及前臂须用力将头部固定。 8、平移伤员助手A、B将准备好的脊柱板平放于伤员左侧,助手A、B分别出单手将脊柱板拉至伤员背后(注意头部固定器水平滑槽正对伤员耳部),再次指挥轴转伤员为仰卧位。助手A再次以胸锁固定头部,术者改为肩锁固定头部。两助手分别用单手握脊柱板边,另一手握自已手腕部,成交叉状,术者指挥“准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1.初步判断伤情,术者行胸背锁稳定患者,一助至患者后方,进行头外耳道颈后部查体,一助行后头锁,术者固定患者双肩,保持患者上身稳定,一助将患者头部复位至正常体位。 2.术者进行颈部查体,判断患者有无呼吸道损伤,然后放置颈托。 3.放置颈托 (1)测量伤者颈部长度:拇指与掌面垂直,其余四指并拢并与患者额面垂直,测量下颌角至斜方肌前缘的距离; (2)调整颈托,塑型; (3)放置颈托时,颈托中间弧度卡于患者右肩处并略向前下倾斜,先放置颈后,再放置颈前,保证位置居中,扣上搭扣,松紧度适中。 4.颈托放置后,术者进行全身体格检查,顺序由上到下,由躯干到四肢。 5.使用解救套(短脊板) (1)术者行胸背锁固定患者; (2)一助与二助放置解救套在患者背部,平滑面的一面紧贴伤者身体; (3)把解救套的中央放在伤者的脊椎位置后,一助换头锁; (4)术者和二助把胸前的活动护胸甲围绕伤者的身躯,并向上轻微拉动贴在腋下; (5)将肩带和胸腹部固定带扣好,确保活动护胸甲顶端置于患者腋下;腿部固定带(黑色)自内而外、自下而上绕经伤者的膝间,紧贴腹股沟位置,由大腿内侧穿出,拉向外扣好并收紧; (6)术者将颈部衬垫放好并将右手于短脊板后方行胸背锁,在颈部与解救套之间放置衬垫紧贴,确保无空隙,一助将头部护甲整理并至于正确位置后,行后头锁; (7)术者将下颌固定带放于下颌位置并向上拉贴紧头部活动护甲,额部固定带放置额前后也将之向下拉贴紧头部活动护甲,注意保持气道通畅; (8)从下至上拉紧各固定带,并用三角巾宽带将膝踝部固定; (9)检查所有固定带松紧度并整理。 6.搬运 (1)移动伤者:术者与二助在两边各自抓住腰两侧握把处,另一手放在伤者腿下,两人双手互扣抓牢,将患者分两次45°移动转体至90°。 (2)使用长脊板:长脊板放置上车担架与伤者背侧成一直线,稳定上车担架,一助用双肩锁固定头部,术者与二助抬高下肢先将伤者躯干平放于长脊板上,逐渐移动到位,适度放松肩、胸、腹、腹股沟固定带,解除膝踝三角巾,并平放在长脊板上。 (3)固定伤者:将伤者躯体和四肢固定在长脊板上,按从头到脚顺序固定,头部固定器固定头部,胸部固定带交叉固定,腿部固定带斜行固定,并固定伤者与上车担架。术者自下而上检查各固定带,并判断患者呼吸情况。 (4)急救员平稳升高上车担架,搬运伤者,足侧先行,术者在头侧,同时观察伤者头颈部情况。

颈椎牵引的方法

颈椎牵引得方法 一操作程序: 1通常采用枕颌布带牵引法。轻症患者采用间断牵引,每日1~3次,每次1/2~1小时;重症者可行持续牵引,每日牵引6~8小时。牵引重量可自3~4公斤开始,年龄,体质强弱,颈部肌肉发育情况以及患者对牵引治疗得反应等,适当增加牵引重量与延长牵引时间。疗程:小重量牵引30次为一疗程、如果有效,可继续牵引1~2疗程或更长、两疗程之间休息7~10天。在进行牵引治疗得同时,若能配合其它治疗措施,可以提高疗效 2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卧位,为了方便,多取稳当得靠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引 3如坐位牵引疗效不著,或患者症状较重或体弱不耐久坐时,可采用仰卧位牵引、用枕垫保持适当姿位,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持续牵引2小时后休息15分钟,然后再作牵引,每天牵引总时间可达1O—14小时。 二颈椎牵引得注意事项: 1。根据病情,正确选择牵引方式,重量,角度及时间、 2、应向患者解释牵引得目得与意义,交待注意事项、 3。治疗前应检查牵引器,绳索及固定带就是否牢固完好。 4。牵引结束时,应缓慢得写下牵引重量,取下固定物,休息15-30min在离去。 5.治疗中注意患者得反应,若有肩部不适,手麻加重,应调节牵引得重量或牵引得位置,若出现头晕恶心等应该立即停止牵引,检查原因并处理调整、 6.牵引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时间过长易造成肌肉与韧带静力性损伤、 7、体位:常用体位为坐位、仰卧位。仰卧位可使C4~C7椎间隙后部增宽更为明显,且颈部肌肉不用支持头部重量,得以舒适,角度亦易调节。坐位牵引位置不易稳定、角度变化亦小,但却有牵引无磨擦力得优点。 8。牵引方式:可分为持续性牵引与间歇性牵引。持续性牵引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牵引力;间歇性牵引则在牵引过程中有几次牵引力得减小、年岁大、病情重者多选后者、 9。牵引得力量:牵引力量以达到颈椎椎间隙增大而不引起肌肉、关节损伤为目得。一般坐位2~3kg,卧位10kg左右。 10、颈椎得角度:颈椎屈曲位时得牵引可以使椎间隙与椎间孔增大,颈后软组织伸展,适用于颈椎病椎间隙狭窄与椎间孔变形得患者。屈曲15度就是保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而不出现反弓得最大角度,故前屈以不超过15度为宜。后伸位牵引适用于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得患者,目得在于恢复生理曲度正常。中立位牵引可用于各种类型,但针对性较差。

颈椎牵引技术基本操作

颈椎牵引技术基本操作 一、牵引得概念 用力学中作用与反作用得原理,通过重力得牵拉,作用于患肢,缓解骨折与脱位处软组织得紧张与回缩,使骨折或脱位复位,达到治疗目得。 二、牵引得目得 1、牵拉关节或骨骼,使脱位得关节或错位得骨折复位,并维持复位得位置。 2、牵拉固定关节,以减轻关节面所承受得压力,缓解疼痛,使局部休息、 3、治疗关节炎症等。 4、娇正畸形。 三、颈椎牵引疗法得适应症 用于各种颈椎病患,颈椎牵引得主要目得就是拉伸紧张或痉挛得骨骼肌,并起着制动得作用,通过增加椎间隙与扩大椎间孔得作用,使颈椎得长度变长,牵引疗法用于某些压迫性疾患与颈椎疾患得治疗,如颈部肌肉疼痛导致得痉挛、颈椎退行性疾病、颈椎椎间盘突(膨)出、颈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椎间关节囊炎、颈椎失稳症与环枢椎半脱位等、 四、禁忌症 颈椎及邻近组织得肿瘤、结核或血管损害性疾病、骨髓炎或椎间盘炎、颈段风湿性关节炎、严重得颈椎失稳或椎体骨折、脊髓压迫症、突出得椎间盘破碎、急性损伤或炎症在首次治疗后症状加重、严重得骨质疏松、颈椎病术后、未控制得高血压、严重得心血管疾病。 五、颈椎牵引疗法主要目得与作用 1、限制颈椎活动,减少负重,使病变组织水肿,充血减轻与消退。 2、牵引使头部肌肉松驰,解除痉挛,减轻椎间盘压力负荷,有利于膨出椎间盘得到恢复。 3、在牵引下,椎间孔增大 ,使神经根所受刺激与压迫得以减轻,也有利于神经组织与周围组织粘连得松解、 4、牵引使颈椎生理弧度恢复,有利于小关节功能恢复,也能使颈椎恢复正常排列。

六、牵引 (一)、牵引得优点与分类 1、牵引得方式大致有三种:卧床牵引、坐位牵引与携带式牵引。 一般我们常采用仰卧位牵引,与其它几种牵引方法相比,其优点体现在: (1)、使脊椎后部结构间隙分离更大、 (2)、放松作用更明显。 (3)、可降低肌肉得紧张度。 (4)、可增加颈椎得稳定性、 (5)、可减少为克服头部重量所需要得牵引力。 (6)、可减少颈椎前部得解剖曲度。 2、根据时间卧床牵引又可以分为持续牵引与间断牵引两种: (1)、持续牵引:持续24h或更长时间,适用于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得固定,让患者保持安静,降低牵引重量; (2)、间断牵引:持续稳定得短时间(通常为半小时)与较大重量得牵引。如:颈椎疾患者。 (二)、颈椎牵引得重量 因为牵引得治疗作用主要制动,拉开椎体间使凸出得椎间盘退回去实际上做不到,所以牵引重量太大,枕颌部疼痛,牵引就无法坚持,故不用太大重量,卧床牵引2--5kg即够,坐位牵引因为要对抗头颅重量,则大概6--7。5kg重量,这具体要根据病情、体质﹑耐力予以酌情调整、 (三)、颈椎牵引得方法与步骤 1、处方 (1)、牵引体位:根据患者病情与治疗需要选择坐位或仰卧位。 (2)、颈椎得角度:通常在中立位到30°颈屈位范围内,上颈段病变牵引角度可小些,下颈段病变牵引角度可大些、 (3)、应用模式:可选择持续牵引或间歇牵引。通常间歇牵引可使患者更为舒适些。? (4)、牵引力量:牵引力量得范围应就是患者可以适应接受得范围。通常以患者体重得7%为牵引首次力量,适应后逐渐增加。常用得牵引力量范围在6~15kg。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急救技能比赛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急救技能比赛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伤员车内解救) 【三名队员列队入场。】 A:“报告评委,一组选手参加颈椎损伤固定搬运比赛,请指示。” 评委:“开始” A:“是” 【A表明现场状况】 A:“事故车停靠路边,周边已实行交通管制” A:“现场环境安全”( A看天看地,看左右), A:“打开车门” (A从车的左前门接近伤者,表明身份) A:“同志您好,我是急救医生,为您急救。不要紧张,请您配合。不要随意活动,告诉我哪里不舒服” A:(A扭头向队员说)“患者自述颈痛,双下肢麻痹,按颈椎损伤处理“ 【初步判断伤情】 A:(查颈动脉)“颈动脉搏动正常” (术者A行胸背锁稳定患者,一助B至患者后方,去除头靠枕,进行头及后颈部及双耳查体) B:(查头)“头顶部无畸形,无出血” B:(查耳)“双耳未见异常” B:(查颈部)“颈后有压痛,无出血” B:(查脊柱)“脊椎无畸形,无压痛,无出血”

B:(查后背)“后背无压痛,无出血” (B然后行后头锁,保持患者上身稳定,A、B共同将患者头部复位至正常体位。) B:“稳定” A:“牵引、复位” (二助C准备颈托,并准备解救套,并固定担架车)。 【A进行颈前部查体,然后放置颈托。】 A:(查颈部)“患者呼吸道通畅,颈前部无出血,气管居中” A:(测量伤者颈部长度)“上颈托,塑形。” A:(上颈托,查头部)“体格检查”“前额部无压痛、无畸形、无出血” A:(查颧骨)“颧骨无压痛、无畸形、无出血” A:(查鼻梁)“鼻骨无压痛、无畸形、无出血” A:(查瞳孔)“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 A:(查肩部)“肩部无压痛、无畸形、无出血” A:(查胸骨)“胸骨无压痛、无畸形、无出血” A:(查胸廓)“胸廓挤压试验阴性” A:(查腹部)“腹部无压痛、无出血” A:(查骨盆)“骨盆挤压试验阴性” A:(查右上肢)“右上肢无压痛、无畸形、无出血,动脉搏动良好,末稍循环好” A:(查左上肢)“左上肢无压痛、无畸形、无出血,动脉搏动良好,末稍循环好” A:(查右下肢)“右下肢无压痛、无畸形、无出血,足背动脉搏动良好”

颈椎土法牵引操作规范

颈椎土法牵引操作规范 [目的] 1.颈椎土法牵引疗法是治疗颈椎病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有助于解除 颈部肌肉挛缩,使肌肉放松,缓解疼痛。 2.松解软组织粘连,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 3.改善或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弯曲。 4.减轻压迫刺激,有利于水肿消除,调整脊柱内外平衡,甚至增加 负压,有利于髓核回纳的一种治疗方法。 [评估] 1.有无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 2.有无严重精神类疾病。 3.牵引部位有无创口或皮炎等皮肤情况。 4.心理状况。 【用物准备】 枕颌带牵引坨颈枕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医嘱。 2.牵引治疗前告知患者牵引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 3.患者取平卧位,颈肩部放松。 4.将枕颌带套好,调整松紧度,以患者舒适为度 5.牵引角度采用略前倾0-30°角,颈部垫我院自制颈枕。

4.牵引采用间歇牵引,重量宜在2-5kg,以患者忍受程度及不出现不良反应为原则。 5.牵引时间为30-40分钟,牵引后休息10-20分钟,一般10-15天为一个疗程。 6.牵引时颈部制动。 7.调整牵引力线。 8.记录牵引时间。 9.再次核对整理用物。 [注意事项] 1.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禁用颈椎牵引。 2.孕妇应根据医嘱适当缩短牵引时间、调整牵引重量,加强巡视观察。 3.牵引时间不宜过长,重量不宜过重,以患者忍受程度及不出现不良反应为原则。 4.如牵引部位有创口或皮炎等皮肤反应,不宜进行牵引。 5.如牵引后症状加重,不宜继续牵引。 6.牵引治疗前告知患者和家属牵引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7.根据牵引角度调节颈枕高度,保持有效的牵引力线,颈部不要悬空。 8.牵引过程中观察枕颌带位置是否舒适,耳廓有无压迫,必要时下颌或面颊部可衬垫软物;男患者避免压迫喉结,女患者避免头发压在牵引带内。 9.牵引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患者有无疼痛加重、头昏、恶心、心慌等不适,并根据情况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脊柱损伤3人搬运流程

脊柱损伤搬运术的操作步骤 脊柱损伤搬运术 -操作步骤(一)脊柱损伤固定操作1.现场评估:观察周围环境安全后,急救员正面走向伤者表明身份;告知伤者不要做任何动作,初步判断伤情,简要说明急救目的;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者,避免加重脊柱损伤。 2.体位:仰卧位,头部、颈部、躯干、骨盆应以中心直线位,脊柱不能屈曲或扭转。 3.操作方法:用脊柱板、担架等。三人至患者同侧跪下插手,同时抬高、换单腿、起立、搬运、换单腿、下跪、换双腿同时施以平托法将患者放于硬质担架上,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搬运方法,在伤处垫一薄枕,使此处脊柱稍向上突,然后用4条带子把伤员固定在木板或硬质担架上(一般用带子固定胸与肱骨水平、前臂与腰水平、大腿水平、小腿水平,将伤员绑在硬质担架上),使伤员不能左右转动。如果伴有颈椎损伤,病员的搬运应注意先用颈托固定颈部,如无颈托用“头锁或肩锁”手法固定头颈部,其余人协调一致用力将伤病员平直地抬到担架上或木板上,然后头部的左右两侧用软枕或衣服等物固定。 4.监测与转运:检查固定带、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选择合适转运工具,保证病人安全。 (二)颈椎损伤固定操作(伤员仰卧位) 1.现场评估、判断:现场环境安全,询问伤员:“我是120急救医生,请问您现在哪里不舒服…”。伤员是高处坠落,神志清、诉颈

部疼痛、下肢感觉障碍,怀疑颈椎损伤。

2.调整颈部位置医生按脊椎损伤处理,助手准备颈托及脊椎板(告知伤员配合)。上头锁,调整头颈部:医生与助手配合;助手食指置伤者胸骨正中指示。 3.检查头颈部助手头胸锁固定头颈部,医生检查头枕部(颈椎形状、压痛)、上头锁。 4.上颈托助手检查测量伤员颈部的长度,调整所需尺寸,正确上颈托。 5.全身检查判断伤情(医生或医助)头—颈—胸—腹—背部—外生殖器—下肢—上肢(未发现其他伤情) 6.上脊椎板助手头胸锁、二助准备脊椎板及约束带完毕),医生头肩锁(肩锁在侧翻的同侧)。 7.整体侧翻医生指挥,二位助手左右手交叉抱伤员的肩、髂和膝部,将伤者轴位整体侧翻于侧卧位,保持脊柱在同一轴线。助手检查背部及脊柱。 8.放置脊椎板助手拉脊椎板注意摆放在背部合适的位置。将伤者轴位放置回仰卧位。 9.脊椎板平移(推)伤员助手用胸锁手法固定头颈部,医生用双肩锁,助手左右手交叉,将伤者在仰卧位平移,推至脊椎板合适位置。 10.头部固定一助头胸锁,二助准备头部固定器,医生上头部固定器。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急救技能比赛)

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流程 (伤员车内解救) 【三名队员列队入场。】 A:“报告评委,一组选手参加颈椎损伤固定搬运比赛,请指示。” 评委:“开始” A:“是” 【A表明现场状况】 A:“事故车停靠路边,周边已实行交通管制” A:“现场环境安全”( A看天看地,看左右), A:“打开车门” (A从车的左前门接近伤者,表明身份) A:“同志您好,我是急救医生,为您急救。不要紧张,请您配合。不要随意活动,告诉我哪里不舒服?” A:(A扭头向队员说)“患者自述颈痛,双下肢麻痹,按颈椎损伤处理“ 【初步判断伤情】 A:(查颈动脉)“颈动脉搏动正常” (术者A行胸背锁稳定患者,一助B至患者后方,去除头靠枕,进行头及后颈部及双耳查体) B:(查头)“头顶部无畸形,无出血” B:(查耳)“双耳未见异常” B:(查颈部)“颈后有压痛,无出血” B:(查脊柱)“脊椎无畸形,无压痛,无出血” B:(查后背)“后背无压痛,无出血”

(B然后行后头锁,保持患者上身稳定,A、B共同将患者头部复位至正常体位。) B:“稳定” A:“牵引、复位” (二助C准备颈托,并准备解救套,并固定担架车)。 【A进行颈前部查体,然后放置颈托。】 A:(查颈部)“患者呼吸道通畅,颈前部无出血,气管居中” A:(测量伤者颈部长度)“上颈托,塑形。” A:(上颈托,查头部)“体格检查”“前额部无压痛、无畸形、无出血” A:(查颧骨)“颧骨无压痛、无畸形、无出血” A:(查鼻梁)“鼻骨无压痛、无畸形、无出血” A:(查瞳孔)“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 A:(查肩部)“肩部无压痛、无畸形、无出血” A:(查胸骨)“胸骨无压痛、无畸形、无出血” A:(查胸廓)“胸廓挤压试验阴性” A:(查腹部)“腹部无压痛、无出血” A:(查骨盆)“骨盆挤压试验阴性” A:(查右上肢)“右上肢无压痛、无畸形、无出血,动脉搏动良好,末稍循环好” A:(查左上肢)“左上肢无压痛、无畸形、无出血,动脉搏动良好,末稍循环好” A:(查右下肢)“右下肢无压痛、无畸形、无出血,足背动脉搏动良好” A:(查左下肢)“左下肢无压痛、无畸形、无出血,足背动脉搏动

脊柱损伤病人的搬运

脊柱损伤病人的搬运 一、脊柱损伤的常见原因 1、房屋倒塌:是导致脊柱损伤的常见原因。如在汶川大地震中被掩埋在废墟中的遇难者,很多人死于脊柱损伤或由于脊柱损伤而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如能正确救治,可挽救病人的生命或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861例汶川地震住院和死亡伤员伤情与死因分析显示:在死亡的33例中,有30%因院前急救措施不当而死于脊柱损伤。 2、高处坠落:见于建筑施工意外、自杀等。 3、车祸:高速行驶的汽车受到撞击。 二、脊柱损伤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脊柱相当坚韧,周围有大量软组织,除了一些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一般人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容易受伤。脊柱损伤多见于房屋倒塌、高处跌下、车祸等严重事故,可发生闭合性脊椎压缩性骨折、椎骨骨折和椎骨脱位、脊髓损伤等,伤情常常严重复杂,甚至发生不同部位的截瘫。如果损伤部位位于腰椎,就有可能下肢截瘫;如果位于颈椎,就有可能颈部以下截瘫,高位颈髓的损伤甚至可导致伤者立即死亡。 三、脊柱损伤的救护要点 胸腰椎损伤时,伤者往往会觉得腰背部疼痛,肌肉痉挛,不能直立,翻身困难,感觉腰部软弱无力;颈椎损伤时,伤者自觉头、颈部疼痛,不能活动,常用两手扶住头部。如无其他损伤,伤者的意识大多是清醒的,但是如果有脊髓损伤,其损伤部位相对应的肢体、躯干会觉得无力、感觉丧失或放射样的疼痛,甚至出现大小便异常。救助人员检查伤者时,可发现他(她)不能感觉到疼痛、不能感觉到温度的变化、或肢体不能运动,而且伤者脊柱骨折处肿胀,脊柱向后凸出,并有触痛。 对于脊柱外伤患者的救护,必须掌握一定的救护知识及技巧。否则,很可能在你好心救人的同时,却因为第一线救护措施的不当,造成损伤加重,甚至发生截瘫或死亡。国外曾有统计,40%的人是因为不恰当的急救而使病情加重。 遇有脊柱损伤患者时,救助人员必须保持冷静,切莫马上抱起伤者,而应按照以下处理步骤救助伤者。 1.若有伤口,应紧急包扎,不能轻易翻动伤者。 2.对呼吸困难和昏迷者,要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救助人员在抢救伤者时,若怀疑有脊柱骨折的,均应按脊柱骨折处理。千万不要对

脊柱损伤的搬运

操作目的 只要怀疑有脊柱损伤就应按脊柱损伤情况处理,将脊柱不稳定的患者仰卧固定在一块坚硬长背板上并将他放置在中心直线位置,即头部、颈部、躯干、骨盆应以中心直线位置逐一固定,保持脊柱伸直位,严禁弯屈或扭转。 适应症 钝性创伤者出现下列情况应行脊柱固定:①脊柱疼痛或触痛;②出现神经性缺损主诉或体征;③脊柱结构变形。 物品准备 脊柱固定担架、短脊板、固定带、颈托、头部固定器,必要时可就地取材木板、门板等。操作步骤 (一)脊柱损伤固定操作 1.现场评估:观察周围环境安全后,急救员正面走向伤者表明身份;告知伤者不要做任何动作,初步判断伤情,简要说明急救目的;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者,避免加重脊柱损伤。 2.体位:仰卧位,头部、颈部、躯干、骨盆应以中心直线位,脊柱不能屈曲或扭转。

3.操作方法:用脊柱板、担架等。三人至患者同侧跪下插手,同时抬高、换单腿、起立、搬运、换单腿、下跪、换双腿同时施以平托法将患者放于硬质担架上,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搬运方法,在伤处垫一薄枕,使此处脊柱稍向上突,然后用4条带子把伤员固定在木板或硬质担架上(一般用带子固定胸与肱骨水平、前臂与腰水平、大腿水平、小腿水平,将伤员绑在硬质担架上),使伤员不能左右转动。如果伴有颈椎损伤,病员的搬运应注意先用颈托固定颈部,如无颈托用“头锁或肩锁”手法固定头颈部,其余人协调一致用力将伤病员平直地抬到担架上或木板上,然后头部的左右两侧用软枕或衣服等物固定。 4.监测与转运:检查固定带、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选择合适转运工具,保证病人安全。 (二)颈椎损伤固定操作(伤员仰卧位) 1.现场评估、判断:现场环境安全,询问伤员:“我是120急救医生,请问您现在哪里不舒服…”。伤员是高处坠落,神志清、诉颈部疼痛、下肢感觉障碍,怀疑颈椎损伤。 2.调整颈部位置医生按脊椎损伤处理,助手准备颈托及脊椎板(告知伤员配合)。上头锁,调整头颈部:医生与助手配合;助手食指置伤者胸骨正中指示。 3.检查头颈部助手头胸锁固定头颈部,医生检查头枕部(颈椎形状、压痛)、上头锁。 4.上颈托助手检查测量伤员颈部的长度,调整所需尺寸,正确上颈托。 5.全身检查判断伤情(医生或医助)头—颈—胸—腹—背部—外生殖器—下肢—上肢(未发现其他伤情) 6.上脊椎板助手头胸锁、二助准备脊椎板及约束带完毕),医生头肩锁(肩锁在侧翻的同侧)。 7.整体侧翻医生指挥,二位助手左右手交叉抱伤员的肩、髂和膝部,将伤者轴位整体侧翻于侧卧位,保持脊柱在同一轴线。助手检查背部及脊柱。 8.放置脊椎板助手拉脊椎板注意摆放在背部合适的位置。将伤者轴位放置回仰卧位。 9.脊椎板平移(推)伤员助手用胸锁手法固定头颈部,医生用双肩锁,助手左右手交叉,将伤者在仰卧位平移,推至脊椎板合适位置。 10.头部固定一助头胸锁,二助准备头部固定器,医生上头部固定器。 11.脊椎板约束带固定助手对胸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顺序以约束带固定。 12.再次检查伤员

颈椎牵引技术基本操作完整版

颈椎牵引技术基本操作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颈椎牵引技术基本操作 一、牵引的概念 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的原理,通过重力的牵拉,作用于患肢,缓解骨折和脱位处软组织的紧张和回缩,使骨折或脱位复位,达到治疗目的。 二、牵引的目的 1、牵拉关节或骨骼,使脱位的关节或错位的骨折复位,并维持复位的位置。 2、牵拉固定关节,以减轻关节面所承受的压力,缓解疼痛,使局部休息。 3、治疗关节炎症等。 4、娇正畸形。 三、颈椎牵引疗法的适应症 用于各种颈椎病患,颈椎牵引的主要目的是拉伸紧张或痉挛的骨骼肌,并起着制动的作用,通过增加椎间隙和扩大椎间孔的作用,使颈椎的长度变长,牵引疗法用于某些压迫性疾患和颈椎疾患的治疗,如颈部肌肉疼痛导致的痉挛、颈椎退行性疾病、颈椎椎间盘突(膨)出、颈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椎间关节囊炎、颈椎失稳症和环枢椎半脱位等。 四、禁忌症 颈椎及邻近组织的肿瘤、结核或血管损害性疾病、骨髓炎或椎间盘炎、颈段风湿性关节炎、严重的颈椎失稳或椎体骨折、脊髓压迫症、突出的椎间盘破碎、急性损伤或炎症在首次治疗后症状加重、严重的骨质疏松、颈椎病术后、未控制的高血压、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五、颈椎牵引疗法主要目的和作用 1、限制颈椎活动,减少负重,使病变组织水肿,充血减轻和消退。 2、牵引使头部肌肉松驰,解除痉挛,减轻椎间盘压力负荷,有利于膨出椎间盘得到恢复。 3、在牵引下,椎间孔增大,使神经根所受刺激和压迫得以减轻,也有利于神经组织与周围组织粘连的松解。 4、牵引使颈椎生理弧度恢复,有利于小关节功能恢复,也能使颈椎恢复正常排列。 六、牵引 (一)、牵引的优点和分类 1、牵引的方式大致有三种:卧床牵引、坐位牵引和携带式牵引。 一般我们常采用仰卧位牵引,与其它几种牵引方法相比,其优点体现在: (1)、使脊椎后部结构间隙分离更大。 (2)、放松作用更明显。 (3)、可降低肌肉的紧张度。 (4)、可增加颈椎的稳定性。 (5)、可减少为克服头部重量所需要的牵引力。 (6)、可减少颈椎前部的解剖曲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