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虚阳上浮越与阴虚阳亢的鉴别

论虚阳上浮越与阴虚阳亢的鉴别

论虚阳上浮越与阴虚阳亢的鉴别
论虚阳上浮越与阴虚阳亢的鉴别

论虚阳上浮越与阴虚阳亢的鉴别

主题:阴虚阳亢| 医源世界

论虚阳浮越与阴虚阳亢的鉴别_百度文库论虚阳浮越与阴虚阳亢-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9622929.html,豆丁网[转] 论虚阳浮越与阴虚阳亢的鉴

别_芳草中医_百度空间少阴病为何有阴盛阳衰和阴虚阳亢两种表现_百度知道论虚阳浮越与阴虚阳亢-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9622929.html,豆丁网论虚阳浮越与阴虚阳亢的鉴别

虚阳浮越证与阴虚阳亢证为临床上两个较常见而又容

易混淆的证型。正确认识两证的病理本质,对临床准确地辨证论治至关重要。

1 阳浮与阳亢的本质差异

辨证要素,简称“证素”。证素是通过对“证候”(症状、体征等临床信息)的辨识,而对病变的位置与性质等本质所作的判断。证素是辨证的基本诊断单元,临床所作的具体证名诊断都是由证素相互组合而构成的。阴虚阳亢证是由证素阴虚、阳亢组成的;虚阳浮越证是由证素阳虚、阳浮组成的,二者有本质的不同。

1.1 虚阳浮越证的本质虚阳浮越证,是指阳气虚衰,阴寒内盛,逼迫虚阳浮游于上、格越于外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由于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故可表现为自觉发热,欲脱衣揭被,面色浮红如妆,躁扰不宁,口渴咽痛,头部汗出,脉浮大或数等颇似阳热的证候表现。但因其本质为阳气虚衰,阳虚生寒,肢体失其温煦,水液不得输布,气化失常,故触之胸腹必然不灼热,且下肢厥冷,渴不多饮或欲饮热,咽部不红肿,面色亦非满面通红,并见疲乏无力,小便清长,或尿少而浮肿,大便不燥,甚至下利清谷,脉按之无力,舌淡,苔白等里虚寒的证候,可知其所现“热”症为假象。阴寒内盛,逼迫已虚之阳气在外游荡——浮游于上、格拒于外,故称虚阳浮越,其病机是阴盛而格阳。

阳虚阴盛为真寒,所显“热”症为假象。下真寒而阳浮于上,因而张仲景称其为“戴阳”,日:“下利脉沉而迟,面色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下虚就是阳气虚衰于下。阳浮是阳虚较为独特的表现形式,应注意与阳亢、火旺相区别。寒热真假,历来被视为辨证的难点。若能从本质上进行理解,全面收集症状进行分析,辨证并不困难,而身凉肢厥,小便清长,是辨证的关键。

1.2 阴虚阳亢证的本质真寒假热一虚阳浮越证,本质上是阳气虚衰,属于虚寒证。可是也有把阴虚阳亢叫作阳气浮越的,如“阴虚阳浮真阴不足,津血亏损而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理。证见头目眩晕、面色潮红、目赤、咽干、喉痛、牙痛等”。阴液亏损,不能制阳,上面有热,而形成阴亏于

下,阳亢于上或火旺于上,出现唇红、颧红、咽干、心烦、头晕头痛、牙痛、咽喉痛、舌红嫩小、脉细数等阴虚阳亢、阴虚火旺的证候。

阴虚阳亢、火旺是虚火,如同灯中油少,而灯火尚旺,将其称作阳气浮越或阴虚阳浮,并非绝对不可。然而,虚阳浮越、阴虚阳亢,虽都是以虚为主,但前者为阳虚,后者为阴虚,病理本质有别。虽然不少症状都表现为是上部的热症,但一为假、一为真,一日“浮”、一日“亢(旺)”,机理并不相同。下部的症状则完全对立,前者为肢厥、尿清长、大便稀溏,证属阳虚;后者为手足心热、尿短黄、大便干结,证属阴虚。.

2阳浮与阳亢的辨证参数

我们通过对数千份病例的中医辨证调查,建立起“辨证数据库”,经统计学处理后,准确地提取出各证素、各常见证的特征性证候,明确了各证候对相关证素、相关证型的判断权值,建立起证候与证素、证型间的非线性映射函数,有利于临床准确辨证。从证候表现与辨证系数上可以对虚阳浮越证与阴虚阳亢证进行鉴别。

2.1虚阳浮越证的证候及权值(见表1) 从上表可知,虚阳浮越证虽然上面可见头部出汗、面赤、咽干、潮热等“热”的证候,但渴欲饮热说明并非实火;而下肢冷甚、尿清长,甚至五更腹泻、完谷不化等,为典型的阳虚下寒表现,这就

是阴寒盛于下、虚阳浮游于上的虚阳浮越证。

2.1 阴虚阳亢证的证候及权值(见表2) 从上表可以看出,阴虚阳亢证的前10个症状中,没有1个属于阳虚阴寒的证候,说明其阵发烘热、咽干、面赤是由于阴虚火旺或阳亢引起的,这3个症状虽然虚阳浮越证也可出现,但权值较轻、排序较后,说明是由虚阳上浮引起的,并非其最主要的表现。头重脚轻感在两证中均可出现,且权值相近,说明都是下虚而上实,但是机理不同,一为阳虚而浮,一为阴虚而亢。

3临床验案举例

例1虚阳浮越证案

1973年仲夏,在株州市遇市委组织部干部欧阳,时年刚逾四旬。知余以医见长,有一疾相求治。诉患高血压已5年,收缩压常在190 mm Hg左右,舒张压多在100 mm Hg以上,治无显效,近半年并增心悸等症,胸部透视见左心室扩大。西医诊断为“动脉硬化”、“高心病”。其人面色红润,头额汗出溱溱,而身反着长衣长裤,诘其故,知为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身体无汗,下肢甚冷。切其脉,寸关弦而两尺弱,望其舌,略显红胖,苔无异样。再问周身之苦,谓头痛且晕,头重脚轻,胸闷心悸,小便清长,夜尿且多,咽干少津,睡眠不宁,腰部酸痛。综观诸症,余之见识已定,提笔处方:熟地20 g山茱萸10 g怀牛膝10 g枸杞10 g 白芍12 g石决

明15 g炙甘草6 g。患者不以为然,谓此类药服之多矣,其效平平。余日:且慢!尚有二味“引”药,或许未曾用过。问是何药?答:附片10 g、上肉桂3 g。听罢此言,患者摇手不已,日:血压如此之高,又值炎暑之季,服此大辛大热之品,岂不是火上浇油?真可谓“久病成良医”!余释之日:医操人命,怎敢盂浪,若非识得其中瘢结,断不可毅然投之,请君细听剖析。面红头汗,咽干少津,舌红血压高,上部似为“火候”,但身无汗,下肢冷甚,穿布鞋、着绒裤,尿清长,果有火乎?此乃命门火衰,虚阳上浮,下真寒而上假热也,中医喻之“龙火飞腾”,治当“引火归元”,附桂为其关键药物,非用不可,君若不信,可试服之。药至5剂,诉头晕有增无减,不敢再服,问其测血压否?说今日已测,为152/94 mm Hg。余日:佳兆也。再进5剂,晕痛均缓,血压几近正常。患者甚觉奇怪,特来长沙询问,为何头晕甚而血压反降?此乃龙归于海也。盖血压高固可头晕,而久之则习以为常,今血压下降,上实顿减,故头晕反甚耳。始深信之。析其方,既有石决之重镇,又有牛膝之下引;山茱萸、白芍既可起收敛阳气之功,又可制附桂之燥烈;附片、肉桂能大补元阳、引火归元,使浮游之火自息;而熟地、枸杞能补肾滋阴,意在阴中求阳,全方有滋肾壮阳,引镇浮阳之功效。故《医方论》云:“附桂八味治肾命虚寒之正药,亦导龙归海之妙法。”

例2阴虚阳亢证案

邱某,女,湖南衡阳人,年过六旬,2007年春,以头晕、口中经常生血泡而求治于余。详审病状:血压略高而头晕,心悸心烦且失眠,渴欲饮水,夜尿频繁,因口痛而畏食,大便虽畅而稍干,口唇、口腔经常生疮若干,大如蚕豆,甚至溃烂,灼热疼痛,苦不堪言,遍用抗生素,久治罔效,尚虑癌变。经人介绍,试看中医。刻诊:形体偏瘦,精神尚健,身体并无寒热,未见特殊出汗,面色无异,舌红略暗,苔剥微黄,脉细而弦。析症审证,四诊合参,此乃阴虚不能制阳,致使阳气相对偏亢,形成口疮、口渴、心烦、失眠等一派火热炎上的证候。此火并非实火,口疮并非染毒,体瘦、便干、脉细、苔剥,足见本系阴虚之故,阴愈虚则火更旺,阳愈亢则阴更伤,形成恶性循环而病情渐重。上显火热之状而下无寒凉之候,自然不属阳虚、阳浮。证无歧义,治本不难,处知柏地黄汤去淮山,加栀子、板蓝根,并用生大黄6 g。药仅3剂,口中血泡全消,烦痛顿失。复诊诉其好在未曾服过中药,故取效甚鲜,但病情并未根治,药当续服,并忌辛辣香燥饮食。

日期:2007年10月19日- 来自[临床讨论]栏目

痨症虚损辨

二症外相似而治法不同,虚损者,阴阳两虚也,劳症者,阴虚阳亢也,故虚损可用温补,若劳症则忌温补而用清补也,两症辨法不必凭脉,但看人着复衣,此着单衣者为劳症,人着单衣,此着复衣者为虚损,劳症骨蒸而热, 虚损营卫虚而热也。

日期:2006年12月14日- 来自[虚劳门]栏目

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客观化研究进展

传统中医认为,高血压病病机以肝阳上亢、阴虚阳亢为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痰湿壅盛型也呈增多趋势。蔡光先[1]调研高血压病1038例,发现痰浊中阻型发病率排在第二位。深入研究痰湿壅盛证型的实质,将为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开辟道路。兹将痰湿壅盛证的客观化研究介绍如下。

1 与血管活性物质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PGF1α)、一氧化氮(NO)的关系

黄氏等[2]研究表明痰湿壅盛组血浆AngⅡ、TXB2水平及TXB2/6K-PGF1α比值显著高于阴虚阳亢及阴阳两虚组和健康组,提示AngⅡ、TXB2及TXB2/ 6-K-PGF1a的变化可能是反映实证、痰证的病理基础。郑氏等[3]发现痰湿壅盛组ET水平显著高于肝火亢盛组,但与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痰湿壅盛组与肝火亢盛组、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之间NO、NO/E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2 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

近来大量研究证实Hcy水平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尤其与高血压靶器官的损害显著相关。顼氏等[4]发现痰湿壅盛型、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4组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3组又高于肝火亢盛型组。Hcy水平升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营养吸收障碍及遗传因素等使得蛋氨酸代谢异常所致[5]。痰湿壅盛脾失运化,则脾胃升降失常,水谷的收纳、腐熟、转输等功能障碍,可使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的吸收减少,引起蛋氨酸的代谢障碍,血浆Hcy水平升高。

3 与血液动力流变学的关系

张氏[6]测定高血压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SI)、外周阻力(TPR)、血管顺应性(Ac)和血液流变学参数:全血粘度(nb)、还原粘度(nr)、血浆粘度(rip)。痰浊壅盛型的nb、nr、np均增高。痰浊壅盛型以TPR增高为主,Co正常或偏低,提示动脉血压升高,机体已丧失代偿性血管扩张,痰浊壅盛型血液粘度增高为实证,而SI降低,Ac降低提示患者体形臃肿,血管的狭窄,弹性降低。

4 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张氏等[7]研究结果显示餐后2h血糖、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INS)及C-肽的检测痰湿壅盛型和肝阳上亢型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吴氏等[8]发现高血压病各证型的INS 呈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正常组的趋势,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呈痰湿壅盛证

<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正常组的趋势。提示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病中痰湿壅盛型和肝阳上亢型的病理基础之一。

5 与血脂的关系

高血压病患者多伴有血脂异常。梁氏等[9]发现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痰浊中阻证高血压病患者甘油三酯(TG)均升高,但以阴虚阳亢组和痰浊中阻组的增高较为明显,痰浊中阻组TG及LDL-C、TG/HDL—c、LDL—c/HDL—c,均明显升高,以TG升高为特征。痰浊中阻型的血脂变化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

6 与神经调节肽的关系

郑氏等[10]发现各型血浆β-内啡肽(β-EP)和神经降压素(NT)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低,神经肽(NPY)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较之为高;痰湿壅盛、肝火亢盛、阴虚阳亢3型的NPY与NE含量高于阴阳两虚型,而β-EP则较之为低,4型间NT含量无差异。EH虚实证与交感神经活性有关,NPY、NE、β-EP的含量变化可作为EH虚实辨证的客观化指标,NPY、NE含量的增加可体现EH实证和热证的本质。

7 与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关系

王氏等[11]研究结果表明痰湿内蕴组多为高血压病期,病程相对较短,处于邪实正盛期,免疫功能表现为CD3+、CD8+、NK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降低,CD4+/CD8+的比值明显

升高。

8 与胸主动脉CT检测的关系

心脏及其大血管是高血压病中较早受到损害的器官,郑氏等[12]发现痰湿壅盛组胸主动脉管径扩大最显著,肝阳上亢组次之,阴阳两虚组最轻。

9 与超声心电图的关系

袁氏等[13]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与超声心动图改变对比分析,指出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主动脉内径,痰火炽盛型、肝风内动型大于肝肾阴虚、阴虚阳亢型;左室后壁运动后者大于前者;而左室内径、室隔运动、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无差异。刘氏等[14]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功能参数,发现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流速的比值(E/A),以及舒张早期流速的减速度(EDC)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组<肝火亢盛、痰湿壅盛组<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病患者实证与虚证均已影响心功能,而虚证患者正气亏损,左心舒张功能不全更为显著。

10 与经颅多普勒检测的关系

脑作为高血压的重要影响器官,容易并发损伤及供血改变,刘健等[15]研究了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检测的关系,发现痰湿壅盛及阴阳两虚型则以脑部血管血流速度减慢为主,肝火亢盛型以脑血管血流速度加快为主,阴虚阳亢型以血流速度减慢居多。

11 与动态血压的关系

李氏等[16]检测高血压病人24h动态血压的变化规律,发现痰浊壅盛型昼夜血压变化最小,振幅低为调整中值型高血压,呈单峰型,不呈杓型分布,而且其靶器官损害严重。

12 与甲襞微循环的关系

高血压病的甲襞微循环各项异常指标较正常人普遍增多。在管袢形态方面表现为管袢细长,纤细,管径缩小,异形管袢增多,并有迂曲现象,有的乳头下静脉丛明显。在流态方面表现为血色暗红,袢顶瘀血、微血流缓慢、瘀滞,血细胞聚集,甚至可见到白色微血栓,血流停滞。在袢周变化方面泽主要是渗出,管袢模糊不清,甚至出血。张氏等[17]发现病情越重,甲襞微循环异常指标发生率越高、程度越重。

痰湿壅盛组的形态积分、流态积分、袢周积分、总积分值高于肝火亢盛组,但低于阴阳两虚组,与阴虚阳亢组无差异。综上所述,现在已从发病机制、病理改变、靶器官损害等方面对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进行了客观化研究。现代社会应酬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嗜食肥甘、缺少运动等,都可能引起中医痰湿的产生。如平素嗜食肥甘,伤及脾胃,化湿生痰;或肝气犯脾,脾虚不运,生痰助湿;或气郁化火,炼津成痰。痰湿壅盛也与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病是一种代谢综合征的观点相符,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Hcy 升高是为佐证。痰湿壅盛,阻遏气血运行,所以产生血脉、微循环等方面的障碍,瘀血内阻作为本病的夹杂证存在。随着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对高血压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的认识会不断深入,对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客观化研究亦会不断获得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蔡光先.高血压病中医临床证型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医杂志,1999,(8):492-493.

2 黄源鹏,吴锦发,殷洁韵,等.2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浆ET、AngⅡ、TXA2-PGI2的关系.浙江中西医结合

杂志.2001,11(7):402-404.

3 郑峰,胡世云,孙光,等.Ⅱ期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关系的临床研究.福建中医药,2000,31(6):5-7.

4 顼志兵,粱知,徐辉,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血压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3,1(5):394-396.

5 Philippe D,Michel P,Nadine L,et al.Impaired Homocysteine Metabolism and Atherothrombotic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9622929.html,b Invest,2001,81:645-6724.

6 张玉金.高血压病辨证分型和血液动力流变学的关系.辽宁中医杂志,1998,25(11):507.

7 张玉金,张文芝.高血压病辨证分型和胰岛素抵抗关系的探讨.河南中医,2001,21(1):356-357.

8 吴启锋,熊尚全,温茂详,等.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临床研究.福建中医药,2001,32(6):3-4.

9 梁东辉,张瞀,李小敏,等.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脂水平关系的探讨.辽宁中医杂志,1996,23(4):148.

10 郑关毅,洪华山,韦立新.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与调节肽关系的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7(5):297-299.

11 王学美,富宏,刘庚信.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相关性的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7(3):174-175.

12 郑新,刘卫红.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血压变化及胸主动脉CT改变的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12):733.

13 袁丽萍,方若平.66例高血压中医辨证与超声心动图改变对比分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8,19 (4):11.

14 刘泽银,邹旭,严夏,等.原发性高血压病不同证型与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关系.新中医,2003,35(1):38-39.

15 刘健.经颅多普勒与高血压病辨证分型的关系.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3(5):272.

16 李建松,林树乔,朱艺成.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压变化相关性分析研究.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5,3(1):96-97.

17 张维颖,陈宏如,惠保定,等.高血压病与甲襞微循环的关系.陕西中医,1995,16(3):105-106.

作者单位:310053 浙江杭州,浙江中医学院(*指导老师)

(编辑:齐永)

日期:2006年8月20日- 来自[2006年第6卷第2期]栏目为什么说“阴虚阳亢”是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病理机制?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言:“阴静阳躁”,即阴主柔静,阳主刚躁,两者充盛和谐,相辅相成,则机体的调节功能(如动与静、兴奋与抑制、亢进与减退等)协调而无病。小儿脏腑娇嫩,生机旺盛,有“纯阳”之称,由于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常常感到精、血、津、液等物质的不足。同时,小儿又有阳常有余、心常有余等生理特点,因此,若因先天

禀赋不足,后天调护失宜,或它病所伤,最易形成阴亏的病理变化,根据阴阳相互消长及相互制约的道理,阴不足则阳有余,阴亏则不能制阳,阳失制约则出现兴奋不宁、多动不安、烦躁易怒等症,这种阳动有余的表现并非阳气独盛,而是由于阴静不足的缘故。不足为虚,有余为实,以患儿症状来看,活动过多、行为冲动,似乎是精力充沛之实证,但是与正常儿对照,患儿大多神志涣散,健忘,动作迟滞,粗钝笨拙,且少数病儿还伴有遗尿等症状,脉象偏细,有形神不足之象。故儿童多动症的实质是本虚而标实,多以阴虚为本,阳盛为标,阴虚阳亢是其主要的病理机制。

日期:2006年4月16日- 来自[儿童多动症300问]栏目

阴虚阳亢心律失常的辨证要点是什么?

阴虚阳亢心律失常的辨证要点是:

(1)头晕心悸,目涩昏花。

(2)心烦多梦,少寐,手足心热。

(3)舌红少苔,脉细数。

(4)具有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改变。

日期:2006年4月16日- 来自[心律失常防治430问]栏目阴虚阳亢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阴虚阳亢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为:头晕心悸,目涩昏花,心烦失眠,多梦,盗汗,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或舌

光无苔,脉细数或细弦。

日期:2006年4月16日- 来自[心律失常防治430问]栏目阴虚阳亢心律失常的治则,如何治疗?

阴虚阳亢心律失常为阴阳平衡失调所致。故治则是滋阴潜阳,宁心安神。方用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加味:熟地15g,丹皮10g,山萸肉12g,山药10g,茯苓12g,泽泻10g;菊花10g,龟板胶12g,石决明20g,龙骨20g,牡蛎20g。方中熟地滋肾阴,益精髓;山萸肉酸温滋肾益肝,山药滋肾补脾,泽泻泻肾降浊,丹皮泻肝火,茯苓渗脾湿。六药合用;三补三泻,重在补肾阴为主。加入龟板滋阴,菊花、石决明、龙骨、牡蛎平肝潜阳,镇心安神。使肾阴得滋,肝阳得平,故心悸可以缓解。

日期:2006年4月16日- 来自[心律失常防治430问]栏目怎样对冠心病阴虚阳亢、心脉瘀滞证进行辨证论治?

冠心病之阴虚阳亢、心脉瘀滞证表现为胸膺疼痛或心前区痛,呈刺痛、闷痛,伴心烦易怒,头晕胀痛,耳鸣咽干,腰膝酸痛,手足心热,日轻夜重,舌质偏红,苔微黄,脉弦。

腰为肾之府,肾阴虚则腰膝酸痛,阴虚生内热,轻则手足心热,重则阴不涵阳,午夜加重。肝经上行头顶,肾阴虚水不涵木则肝阳上亢,上扰清窍,则头晕胀痛,肾开窍于耳,肾阴虚肝阳上冲耳窍故耳鸣。肝在志为怒,肝阳亢盛,阴不

敛阳而易生气发怒,肝火扰心则心烦,阴虚阳盛,津液不足则口咽干燥,舌质偏红苔微黄为阴虚阳亢之证,脉弦主痛证或肝病。心失所养,心脉瘀滞不通故胸膺疼痛。本证为肝肾阴虚,肝阳亢盛,灼伤阴液,浸淫心脉,脉络失运,瘀浊内生,心脉瘀滞不通而成病。

治宜滋阴潜阳,活血化瘀通脉。方投益阴潜阳活血汤(自制方),药用生地、玄参、首乌、女贞子、菊花、丹参、赤芍、红花、郁金、川芎、木香。随症加减:心烦易怒加栀子、夏枯草,心慌失眠加炒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头顶痛加藁本,心痛甚加玄胡或乳香、没药,腰痛加川断、补骨脂。

日期:2006年4月16日- 来自[冠心病防治356问]栏目

共2 页,当前第 1 页9 1 2 :双击恢复正常显示-

虚阳浮越与阴虚阳亢的鉴别

论虚阳浮越与阴虚阳亢的鉴别 虚阳浮越证与阴虚阳亢证为临床上两较常见而又容易混淆的证型。正确认识两证的病理本质,对临床准确地辨证论治至关重要。 一、阳浮与阳亢的本质差异 1.虚阳浮越证的本质 虚阳浮越证,是指阳气虚衰,阴寒内盛,逼迫虚阳浮游于上、格越于外所表 现的虚弱证候。 由于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故可表现为自觉发热,欲脱衣揭被,面色浮红如妆,躁扰不宁,口渴咽痛,头部汗出,脉浮大或数等颇似阳热的证候表现。但因其本质为阳气虚衰,阳虚生寒,肢体失其温煦,水液不得输布,气化失常,故触之胸腹必然不灼热,且下肢厥冷,渴不多饮或欲饮热,咽部不红肿,面色亦非满面通红,并见疲乏无力,小便清长,或尿少而浮肿,大便不燥,甚至下利清谷,脉按之无力,舌淡,苔白等里虚寒的证候,可知其所现“热”症为假象。阴寒内盛,逼迫已虚之阳气在外游荡——浮游于上、格拒于外,故称虚阳浮越,其病机是阴盛而格阳。 阳虚阴盛为真寒,所显“热”症为假象。下真寒而阳浮于上,因而张仲景称其为“戴阳”,曰:“下利脉沉而迟,面色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下虚就是阳气虚衰于下。阳浮是阳虚较为独特的表现形式,应注意与阳亢、火旺相区别。寒热真假,历来被视为辨证的难点。若能从本质上进行理解,全面收集症状进行分析,辨证并不困难,而身凉肢厥,小便清长,是辨证的关键。 2.阴虚阳亢证的本质 有把阴虚阳亢叫作阳气浮越的,如“阴虚阳浮真阴不足,津血亏损而致阳 气浮越于上的病理。证见头目眩晕、面色潮红、目赤、咽干、喉痛、牙痛等”。阴液亏损,不能制阳,上面有热,而形成阴亏于下,阳亢于上或火旺于上,出现唇红、颧红、咽干、心烦、头晕头痛、牙痛、咽喉痛、舌红嫩小、脉细数等阴虚阳亢、阴虚火旺的证候。 阴虚阳亢、火旺是虚火,如同灯中油少,而灯火尚旺,将其称作阳气浮越或阴虚阳浮,并非绝对不可。然而,虚阳浮越、阴虚阳亢,虽都是以虚为主,但前者为阳虚,后者为阴虚,病理本质有别。虽然不少症状都表现为是上部的热症,但一为假、一为真,一曰“浮”、一曰“亢(旺)”,机理并不相同。下部的症状则完全对立,虚阳浮越为肢厥、尿清长、大便稀溏,证属阳虚;阴虚阳亢为手足心热、尿短黄、大便干结,证属阴虚。 二、温潜法 温潜法,中医治法之一。温潜法虽源于仲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法,但由 民国名医祝味菊先生最早提出,且祝味菊先生运用得相当娴熟。他认为虚人而躁

滋阴潜阳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阴虚阳亢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滋阴潜阳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阴虚阳亢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5-19T10:40:32.2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6期供稿作者:陈新枝 [导读]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工作节奏加快等多种因素影响,发病率逐年上升。陈新枝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中医院 516211) 【摘要】目的观察滋阴潜阳法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滋阴潜阳方配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单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及临床症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降压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74.29%(P<0.05);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68.57%(P<0.01)。结论滋阴潜阳法配合西药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提示滋阴潜阳法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无论是降压还是改善临床症状均有一定疗效。 【关键词】滋阴潜阳高血压阴虚阳亢型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6-0209-02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工作节奏加快等多种因素影响,发病率逐年上升。西医治疗虽然逐渐完善,但其药物毒副作用较大,治疗费用逐年上升,导致高血压的控制率较低。而中医药治疗因其毒副作用小、费用低、疗效肯定,日益受到患者青睐,高血压防治上亦不例外。本病从中医的角度辨证论治,多属“眩晕”、“头痛”范畴,阴虚阳亢是常见的证型之一,笔者运用滋阴补 肾、平肝潜阳的中药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按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门诊治疗的1级、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同时符合《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阴虚阳亢证的辩证标准,排除3级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严重的心肾功能不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中重度糖尿病、恶性肿瘤以及不能停用其他降压药物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男性24例,女性11例;年龄43~82岁,平均(68.3±11.3)岁;病程1~35年,平均(12.36±11.53)年;临床分级,1级28例,2级7例。其中SBP值为(156.5±11.8)mmHg,DBP值为(98.6±9.8)mmHg。治疗组35例,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41~79岁,平均(67.5±10.3)岁;病程0.5~31年,平均(11.25±10.96)年;临床分级,1级30例,2级5例;其中SBP值为(161.0±12.2)mmHg,DBP 值为(100.5±9.6)mmHg。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高血压分期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治疗前1周应停用一切影响血压的药物。按比例1:1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H33020046)10mg/次,每日2次。中药治疗组在上述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再服滋阴潜阳方药,以建瓴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药用:怀牛膝30g,山药30g,赭石(先煎)25g,生牡蛎、生龙骨(先煎)各18g,生地黄18g,生白芍15g,柏子仁12g,甘菊6g。其中舌苔黄腻、脉数有力者加黄芩12g;阳亢甚头痛眩晕者加天麻12g,钩藤(后下)15g;心悸失眠者加五味子6g,酸枣仁18g;阴虚甚便秘者加首乌15g,麦冬15g。以上中药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约30min温服,250ml/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服药期间不得使用其他抗高血压的药物,并适当限制咸味及高粱滋腻,忌烟酒、浓茶,避免过激、过怒,合理运动,保证足够睡眠。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记录症状、舌象、脉象的变化,清晨测量坐位血压、心率1次,每次测2个值,取其平均值。 3. 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血压和症状的疗效评定均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2]。 3.2 结果降压疗效: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 4.29%。两组降压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8.57%。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4 .讨论 高血压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脏腑阴阳平衡失调,即心肝阳气偏盛与肝肾阴精亏虚。阴虚与阳亢相互影响,互为转化,并可导致动风、化火。因此本病应首先抓住阴虚与阳亢这一对矛盾进行治疗,同时根据是否兼有风、火、痰等病理因素而分别采用熄风、降火、化痰等法。近人张菊人提出:“水亏于下,阳僭于上”之说。《类证治裁》指出:“肝主藏血,血燥则肝急……凡肝阳有余,必须介类以潜之,柔静以摄之,味取酸收,或主咸降,务清其营络之热,则升者伏矣”。故治以镇肝潜阳,滋补肝肾之剂,习用张锡纯的建瓴汤[3],重用生赭石、生龙牡以镇肝潜阳,重用怀牛膝以引血下行。其立方之旨,实本《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的理论,重用矿物药以降气镇肝潜阳为主,牛膝引血下行为辅,气降则血亦随之而下。此四味不可或缺,且分量宜重,方能取得降压之效。肝之阳气,全赖阴血涵养,故以山药、生地滋补肝肾之阴,柏子仁养心安神,生白芍柔肝养血,以制肝阳;菊花清泄肝热。诸药配伍,共奏潜肝阳、泻肝火、滋阴液之效。临床研究表明,滋阴潜阳法配合西药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可发挥中医药降压作用缓和、疗效巩固、改善症状明显、不易复发等优势,同时能减轻西药的用量及不良反应,增强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5.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73-77. [3]王永生.滋阴潜阳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机理探讨[J].江苏中医药,2004,25(11):53-54.

阴虚火旺型人的中医调理

阴虚火旺型人的中医调理 阴虚火旺是指脏腑阴分亏虚,失于滋养,虚热内生的表现。心、肝、肺、脾、肾均可出现此种情况。临床以肾阴虚较为常见,症状包括潮热盗汗、心烦、失眠,或男子早泄、遗精,女子经少或经闭,或骨蒸发热、腰膝酸软、耳鸣等。 一、病因 阴虚火旺属虚火,多由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阳亢,则虚热虚火内生。一般来说,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虚热征象。而阴虚火旺,其临床所见,火热征象则往往较集中于机体的某一部位。如阴虚而引起的牙痛、咽痛、口干唇燥、骨蒸潮热、颧红,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均为虚火上炎所致。 阴虚火旺往往病势缓慢,病程较长,其临床主要特征为五心烦热、颧红、失眠盗汗、口燥咽干、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阴分的主要功能,除了滋养、濡养各脏腑组织外,还负责制约阳气,以免阳气外露。阳气是以热、动、升为特点,阴分则以寒、静、降相对应。若阴分亏虚,无力制约阳气,人体会出现阳气偏盛的虚热状态,所谓“阴虚则生内热”。《内经》:“年过四十,阴气自半。”随着年纪长大,或热病之后,或房事不节等,均易耗损真阴。 二、症状 阴虚则不能制阳,致使阳相对亢盛发展而成阴虚火旺证。阴虚火旺证可偏重于不同的脏腑,临床所见,以心、肺、肝、肾为主。 主症 咽干口燥,心烦易怒,轰热升火,舌质红绛。 临床表现 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发热,或骨蒸潮热、心烦、少寐、多梦、颧红、盗汗,体温比常人高0.5摄氏度-1摄氏度,血热;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质干红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或伴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疼痛,伴头昏,腰酸乏力等。

口腔溃疡的发病是由于“心脾有热”,也和阴虚火旺有着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复发性、习惯性的口腔溃疡,一般都是肾阴虚、心脾热引起的。也就是说,调理阴虚火旺的同时,可以治愈口腔溃疡。 三、调养 阴虚火旺是中医辨证的诊断,主要采用中医中药方法调理,建议养阴清热。同时也要调整心态,保持情绪稳定,心平气和。阴虚火旺的人在干热少雨的夏季症状容易加重,推荐以下既能滋阴又能调理脾胃的食疗方: (1)生地黄粥:生地黄汁150毫升(或干地黄煎浓汁150毫升)、大米100克。大米煮粥,粥熟加入地黄汁,搅匀食用。 (2)天门冬粥:天门冬60克、大米100克。天门冬煎浓汁去渣,加入大米煮粥,作早餐食用。 (3)百合粥:鲜百合5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先将大米煮粥,将熟时放入百合,煮熟,冰糖调味后食用。如无鲜百合,可用干百合粉30克,与米同煮粥亦可。 四、注意事项 (1)节制性生活,一般阴虚火旺都是由于阴精亏损所致。 (2)禁食温燥的水果、调味品等,如荔枝、龙眼、榴莲、芒果、八角、花椒、肉桂等,也不要吃高脂肪、高热量等油腻的食品,麦当劳、肯德基的东西还是戒了的为好。 (3)禁食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可以少喝一点绿茶。平时也可以以绿豆汤解渴,但绿豆性寒,脾胃虚寒滑泄者忌之。 (4)晚饭少食。

论虚阳上浮越与阴虚阳亢的鉴别

论虚阳上浮越与阴虚阳亢的鉴别 主题:阴虚阳亢| 医源世界 论虚阳浮越与阴虚阳亢的鉴别_百度文库论虚阳浮越与阴虚阳亢-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9622929.html,豆丁网[转] 论虚阳浮越与阴虚阳亢的鉴 别_芳草中医_百度空间少阴病为何有阴盛阳衰和阴虚阳亢两种表现_百度知道论虚阳浮越与阴虚阳亢-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9622929.html,豆丁网论虚阳浮越与阴虚阳亢的鉴别 虚阳浮越证与阴虚阳亢证为临床上两个较常见而又容 易混淆的证型。正确认识两证的病理本质,对临床准确地辨证论治至关重要。 1 阳浮与阳亢的本质差异 辨证要素,简称“证素”。证素是通过对“证候”(症状、体征等临床信息)的辨识,而对病变的位置与性质等本质所作的判断。证素是辨证的基本诊断单元,临床所作的具体证名诊断都是由证素相互组合而构成的。阴虚阳亢证是由证素阴虚、阳亢组成的;虚阳浮越证是由证素阳虚、阳浮组成的,二者有本质的不同。 1.1 虚阳浮越证的本质虚阳浮越证,是指阳气虚衰,阴寒内盛,逼迫虚阳浮游于上、格越于外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由于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故可表现为自觉发热,欲脱衣揭被,面色浮红如妆,躁扰不宁,口渴咽痛,头部汗出,脉浮大或数等颇似阳热的证候表现。但因其本质为阳气虚衰,阳虚生寒,肢体失其温煦,水液不得输布,气化失常,故触之胸腹必然不灼热,且下肢厥冷,渴不多饮或欲饮热,咽部不红肿,面色亦非满面通红,并见疲乏无力,小便清长,或尿少而浮肿,大便不燥,甚至下利清谷,脉按之无力,舌淡,苔白等里虚寒的证候,可知其所现“热”症为假象。阴寒内盛,逼迫已虚之阳气在外游荡——浮游于上、格拒于外,故称虚阳浮越,其病机是阴盛而格阳。 阳虚阴盛为真寒,所显“热”症为假象。下真寒而阳浮于上,因而张仲景称其为“戴阳”,日:“下利脉沉而迟,面色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下虚就是阳气虚衰于下。阳浮是阳虚较为独特的表现形式,应注意与阳亢、火旺相区别。寒热真假,历来被视为辨证的难点。若能从本质上进行理解,全面收集症状进行分析,辨证并不困难,而身凉肢厥,小便清长,是辨证的关键。 1.2 阴虚阳亢证的本质真寒假热一虚阳浮越证,本质上是阳气虚衰,属于虚寒证。可是也有把阴虚阳亢叫作阳气浮越的,如“阴虚阳浮真阴不足,津血亏损而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理。证见头目眩晕、面色潮红、目赤、咽干、喉痛、牙痛等”。阴液亏损,不能制阳,上面有热,而形成阴亏于

处方虚阳浮越与阴虚阳亢的鉴别

论虚阳浮越与阴虚阳亢的鉴别 发表者:赵东奇2950人已访问 虚阳浮越证与阴虚阳亢证为临床上两个较常见而又容易混淆的证型。正确认识两证的病理本质,对临床准确地辨证论治至关重要。 阳浮与阳亢的本质差异 辨证要素,简称“证素”。证素是通过对“证候”(症状、体征等临床信息)的辨识,而对病变的位置与性质等本质所作的判断。证素是辨证的基本诊断单元,临床所作的具体证名诊断都是由证素相互组合而构成的。阴虚阳亢证是由证素阴虚、阳亢组成的;虚阳浮越证是由证素阳虚、阳浮组成的,二者有本质的不同。 虚阳浮越证的本质 虚阳浮越证,是指阳气虚衰,阴寒内盛,逼迫虚阳浮游于上、格越于外所表现的虚弱证候。由于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故可表现为自觉发热,欲脱衣揭被,面色浮红如妆,躁扰不宁,口渴咽痛,头部汗出,脉浮大或数等颇似阳热的证候表现。但因其本质为阳气虚衰,阳虚生寒,肢体失其温煦,水液不得输布,气化失常,故触之胸腹必然不灼热,且下肢厥冷,渴不多饮或欲饮热,咽部不红肿,面色亦非满面通红,并见疲乏无力,小便清长,或尿少而浮肿,大便不燥,甚至下利清谷,脉按之无力,舌淡,苔白等里虚寒的证候,可知其所现“热”症为假象。阴寒内盛,逼迫已虚之阳气在外游荡——浮游于上、格拒于外,故称虚阳浮越,其病机是阴盛而格阳。阳虚阴盛为真寒,所显“热”症为假象。下真寒而阳浮于上,因而张仲景称其为“戴阳”,日:“下利脉沉而迟,面色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下虚就是阳气虚衰于下。阳浮是阳虚较为独特的表现形式,应注意与阳亢、火旺相区别。寒热真假,历来被视为辨证的难点。若能从本质上进行理解,全面收集症状进行分析,辨证并不困难,而身凉肢厥,小便清长,是辨证的关键。 阴虚阳亢证的本质 真寒假热一虚阳浮越证,本质上是阳气虚衰,属于虚寒证。可是也有把阴虚阳亢叫作阳气浮越的,如“阴虚阳浮真阴不足,津血亏损而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理。证见头目眩晕、面色潮红、目赤、咽干、喉痛、牙痛等”。阴液亏损,不能制阳,上面有热,而形成阴亏于下,阳亢于上或火旺于上,出现唇红、颧红、咽干、心烦、头晕头痛、牙痛、咽喉痛、舌红嫩小、脉细数等阴虚阳亢、阴虚火旺的证候。阴虚阳亢、火旺是虚火,如同灯中油少,而灯火尚旺,将其称作阳气浮越或阴虚阳浮,并非绝对不可。然而,虚阳浮越、阴虚阳亢,虽都是以虚为主,但前者为阳虚,后者为阴虚,病理本质有别。虽然不少症状都表现为是上部的热症,但一为假、一为真,一日“浮”、一日“亢(旺)”,机理并不相同。下部的症状则完全对立,前者为肢厥、尿清长、大便稀溏,证属阳虚;后者为手足心热、尿短黄、大便干结,证属阴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