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平潭与台湾民间贸易现象略述

平潭与台湾民间贸易现象略述

平潭与台湾民间贸易现象略述

作者:念孝明

来源:《海峡科学》2007年第10期

[摘要] 平潭与台湾民间贸易是闽台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历史学、社会学的角度,通过对平潭与台湾民间贸易的历史现象进行追述,从而揭示闽台两地民间往来历史之悠久、两地民众血缘关系之密切以及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不争的历史事实。

[关键词] 平潭台湾民间贸易追述

平潭与台湾仅一水之隔,交往历史源远流长,两地经贸往来尤其是民间贸易,已历经三个世纪。早在明代时期,其海上贸易就蓬勃兴起,许多平潭藉商人漂洋过海,东渡台湾,有的便定居客地。清康熙23年(1684年)起,平潭与台湾、澎湖戍兵换防(俗称“换班”),每三年调换一次,平潭籍将士退役时,就有一些人留居台湾、澎湖。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平潭成为福建对台贸易主要港口之一。此时期,两岸民间往来频繁,不少平潭人在台北、基隆等地定居经商。抗日战争结束后,两岸经贸更加繁荣,不少人往返经商于台湾并定居那里。新中国成立前夕,又有千余国民党军政人员及其亲属随军撤到台湾。据统计,旅居台湾的平潭乡亲后代已繁衍近两万人。

平潭与台湾两岛之间关系历史久远,仅从两地民间贸易现象而言,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都不难看出两岸民众之间血缘关系之亲密。

由于平潭岛地扼我国南北“海上走廊”要冲,为台湾海峡北部的咽喉,是历史上东洋和东南亚各国与我国沿海城市通航、通商经常经过的地方。1873年,万国公会在平潭东南端的牛山岛上建起了灯塔,作为保护国际船舶安全航行的航标。平潭县的观音澳和台湾新竹港仅距135公里,可以直线航行,航程不过7小时,一潮水即可到达彼岸。台湾商船在平潭装卸货物,比起在福州和泉州等港口,不但来程短,返航快,而且便于避风,人船比较安全,“地利”得天独厚。

由于地缘关系,平潭与台湾联系频仍。尤其是清代与民国两个时期,两岸民间贸易往来曾两度盛极一时。今天,平潭成为福州地区台胞台属人数最多的县份之一。岚台两地风俗相近、语言相通,交往密切,两地民间贸易往来历史也较久远。经查史料,清咸丰年代,平潭实际上已成为闽台两地贸易的重要窗口。闽江上游内地出产的茶叶、纸品、竹笋、香菇、茶油、桐油等,以及福州的名酒、兴化的大蒜,每年都大批从平潭出口,远销台湾。江西、四川、贵州的一些中药材、红枣等,也辗转运到平潭,和台商洽谈交易;同时大量的台湾糖、大米及其他台货也从平潭进入福建内地市场。

20世纪30年代以后,平潭赴台经商者逐年增多。那时,台湾物价稳定,生意好做,平潭商船每年都从台湾运回大批煤炭、白糖、大米、煤油、香蕉和波萝、香皂及各种日用品;还有布匹、咸鱼等海产品,转销内地。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岛,受战争影响,市场萧条,大量中小商店倒闭,平潭商人多半在台湾站不住脚,纷纷清仓拍卖,停业还乡。这时,两岸民间贸易处于停滞状态。

抗日胜利后的四年中(1945—1949),台湾回归祖国,岚台通商进入历史上最高潮阶段。平潭每年去台经商的货船,少则几十艘,多则130余艘。那时平潭每年参与对台经商的渔、商民(不包括被雇佣的渔工、船工),至少在500户以上。一部分人则由行商转为住商,不少人在台湾摆摊、开店行,进而就地定居,成家立业,成为当地居民。这时期,平潭商人在台湾基隆、淡水两地开办五家商行,积极推销家乡特产。其时,平潭东庠门的虾皮,年销售量在50吨以上;渔区喂养的毛猪,每年至少有700多头远销台湾。还有塘屿的“坛紫菜饼”,屿头瓮装整条腌的萝卜干,年销台湾亦有千缸以上。尚有鳗鲞、墨鱼干等海产品,在台湾市场久享声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两岸商贸一度断绝。随着两岸关系逐渐解冻,平潭与台湾民间渐有接触。1978年6月30日,经上级批准,在平潭设立“台湾渔民接待站”,这是我省最早设立的对台工作窗口之一。继而先后开辟东澳港、南中港为台湾渔船停泊点,并又在东岛开辟“对台小额贸易”窗口,作为民间经贸试点。80年代初,一些来平潭避风、补给的台湾渔民随船捎带少量日用品,如手表、自动伞等,与当地渔民在海面上交换黄花鱼、梭子蟹等。后来,逐渐发展到需要大陆的中药材、名酒及一些土特产品,民间贸易开始复苏,并不断扩大。此时,平潭县人民政府根据新形势发展需要,争取上级同意,正式批准成立两家“对台小额贸易”专门公司,作为民间贸易的主导机构,同时允许部分小额贸易由渔民直接向台湾渔船“以物易物,等价交换”。据统计,从1981年至1995年,全县对台小额贸易成交额(不包括渔民互换物资)达64360多万美元,位居全省前列。

从民间小额贸易开始,逐渐发展到引进台资来岚投资创业。

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全县引进台湾独资、合资、合作企业计30多家,总投资额达3000多万美元,大部分台资企业至今仍经营良好。

自1981年初至1995年底,平潭共接待台湾贸易渔船12293艘次,贸易额达1.15亿美元,对台输出劳务渔工23036人次。由于开发了对台贸易点,开展了对台小额贸易、引进台资和对台渔工劳务的输出等民间经贸活动,对平潭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两岸人民交往,双方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感情,也有利于两岸和平统一大业。

参考文献

[1] 平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平潭县志. 方志出版社, 200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