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郭嵩焘小论

郭嵩焘小论

郭嵩焘小论
郭嵩焘小论

郭嵩焘小论

作者:章文博

傲慢疏慵不失真,唯余老态托传神。

流传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1

这首诗是中国第一个驻外公使郭嵩焘在晚年写下的。郭嵩焘的一生横跨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包含了十九世纪的大部分。这个世纪的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郭嵩焘在那个时代并非顶尖人物,他崛起于咸丰年间,但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的名声远远胜于他。他不仅在那个时代而且在现在都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他思想的敏锐,以及对西方认识的深切,达到了遭忌遭骂的程度。他因此一生背负着骂名,生既不能在咸丰将相之列,死亦不得朝廷的赐谥。但郭嵩焘自己对时代的认识颇为自信,他在晚年写下的这首诗正是反映了这种心态。郭嵩焘是洋务运动时期重要的洋务理论家,史学界对他的评价见仁见智,颇有争议。要想对其作恰当的评价,必须对其的思想作深入的分析,才不至于有失偏驳。

先来看一下郭嵩焘最受人非议的外交思想。许多人都认为郭嵩焘的外交思想无非就是妥协、投降四个字,我却不这么认为。郭嵩焘的外交思想我认为可以概括为“知情、顺势、求理”六个字,也就是说,正视中国与西洋关系的新格局,承认并接受这种新的中西关系,在此基础上探求外交上的自处之道“当求折冲樽俎方┉要使理足于己。”2

郭嵩焘认为:“西洋之入中国,诚为天地一大变┉得其道而顺用之,亦足为中国之利。”3他觉察到中西交往已经不可遏制,中国已经进入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传统的“四夷观”必须加以抛弃,代之以平等交往的观念,确立新的外交观念及外交对策。郭嵩焘通过自己的实际观察,认识到西洋各国决不能再以“夷狄”视之:“西洋立国二千年,政教修明,具有本末,与辽、金崛起一时,倏盛倏衰,情形绝异。”4他大胆的承认落后,承认文明先进地区的转移,这是一般封建士大夫所不能做到。而郭嵩焘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认为既然面对这个不可避免的历史必然,就应当正视这个现实,应当去了解他们,考察世界大势,从而找出应对之策。于是,他推崇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最早热烈提倡洋务运动者之一。

,郭嵩焘的外交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以和为贵,这个思想历来被近现代的历史学家所批判。我认为以和为主的外交原则,与卖国投降论者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其这种思想的形成,是缘于近代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中外力量悬殊的客观事实,其对外主和重点是为了保存国力,且体现出通过和平谈判,力争主权的一面。在当时这样的形势下,和列强作必要的妥协、周旋,仍不失为明智之举。如果把一味主战或采取强硬态度,就说成爱国,像郭嵩焘那样就说成是卖国,这是令人难以接受的。郭嵩焘认为“战无了局”,并非不知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性,他只是看到列强重商,为了商业利益,并不想轻易开启战端,中国正可尽量维持和局,从中紧握自强的时机。如果国家本身不强大而轻易的主战,只有使中国损失更重。郭嵩焘的“和”中又透着“争”。同治十二年(1873年),中国允准太古洋行的趸船“嘎的斯”(Cadiz)号停泊于镇江英国租界对岸,但翌年该行擅自造桥、栽桩、脱架,使江岸出现裂纹露出倒塌的迹象。镇江海关要求移泊,而太古洋行竟不

1《养知书屋诗集》《戏书小家》第十五卷转引自《论郭嵩焘》熊月之《历史研究》81年4期

2《郭嵩焘奏稿》第343页转引自《郭嵩焘曾纪泽外交思想之比较》《清史研究》98年3月

3《郭嵩焘诗文集》第225页

4《使西纪程》光绪二年十一月十八日转引自《论郭嵩焘》钟叔河《历史研究》84年1期

肯移泊。郭嵩焘在英国运用英国的律法同威妥玛进行辩论,终于使英国方面答应太古洋行趸船移泊,郭嵩焘锲而不舍,使英国方面让步,圆满结案。此案的交涉成功使得洋人任意曲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任意扩大侵略权益的行径受到了一点限制。1877年,当他闻知,英方接见阿古柏来使,且有保护喀什葛尔之嫌,即向威妥玛质问并提出严重的抗议,使得英国方面难以招架。此类事情还有很多,不一一细举。但郭嵩焘的外交思想中,片面夸大了通商在解决中外冲突中的作用,对帝国主义列强对华领土侵略野心认识不足,没有觉察到列强蚕食我边境、重新瓜分世界的形势。而且,在对待不平等条约的问题上,郭嵩焘没有认识到不平等条约下的中西通商会使中国自强事业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根本不可能走上富强之路。

郭嵩焘是非常注重教育的。早在1859年郭嵩焘上书指出:今世策划“制御远夷之道”,首要的一条是“疏通夷情”。鸦片战争来,列强对中国情形虚实皆所周知,而中国对于外国,“通市二百余年,交兵议宽款又二十余年,始终无一人通知夷情,熟知其语言文字者。”他认为不正常,是一种倒退。他提出:令广东、上海和恰克图、库仑等地选派通熟外国语言者,“资入京,命理藩院岁蠲银两数千两,给之薪米,使转相传习,亦可以推考诸夷嗜好忌讳,以施控制之路。”5这是近代最早提出建立外语学校的建议,比冯桂芬提出的设翻译所的建议要早两年,而且还是在《北京条约》签约之前,外国公使驻京等问题尚未落实前,说明其见识的之远。在任驻外公使的那段时间里,他看到了欧洲的教育在建设现代文明中的关键作用,所以他更加力倡开办学校。郭嵩焘到英国参观学校后,深感中国教育的落后“中国收招虚浮不根之弟子,习为诗文无实之言,高者顽犷,下者倾斜,悉取天下之人才败坏破裂之,而学校遂至不闻不问。”6他认为应以实学代替八股,以资产阶级的新式教育取代封建的传统教育,这是要求改革封建学校教育制度的先声。具体内容包括:①着眼于西学的普及,而不是单独地为语言和加强防务需要。②主张要求进行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变革,而不是添加几门课程。③提出“学仕两途相倚”,7学生毕业后,找到一个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以所学专业谋生。还可以通过公开竞争,取得参与国事管理的职位,为官吏选择提供更充分的条件,亦为知识分子开拓了更广阔的生活道路。④认为中国的留学生不应只是学军事,应学一些勘探、测量、煤铁、兴修铁路电学,以求实用。他充分认识到教育的艰巨性,甚至要用几百年的时间去改变。他提出的教育改造有利于中国教育向近代转化。

在政治上郭嵩焘也有高出同时代人许多的思想。首先,郭嵩焘是近代中国最早批评“中体西用”论的思想家之一。“中体西用”思想自1861年有冯桂芬明确提出以后,中国大多数欲图新之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这一思想或受其影响。而洋务派则把此思想作为实践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早在19世纪70年代,郭嵩焘就看出“中体西用“的弊端。他在1875年《条例海防事宜》的奏折中指出:“窃谓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节也。”8在郭嵩焘看来西洋立国的基础是它的政治制度和思想体系,所谓“其本在朝廷政教”;在此基础上才有工商业科技的发展,所谓“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只不过是增强国力的一种辅助手段,是“末中之一节”。洋务运动最大的失误在于,效仿西洋的“造船制器”而速求中国之富强,以西用来卫中体。他认为这舍本求末、急功近利的做法非但不能使中国真正富强,就连抵御外侮的目的也做不到。因此,在他使西期间,他十分注意观察和了解西方的“强兵富国之术”和“尚学兴艺之方”。在对西方的政教、军备、民情风俗都作了一定的考察后,他更认定学习西方不应局限于军事方面,而要从炼矿、铁路电报及人才教育着手。他写信劝李鸿章扩大仿效西方的范围,但是没有被李鸿章采纳。显然,这里郭嵩焘就高于李鸿章一筹,在知有兵事、外交的同时尚知有民政、内治。诚然,由于

5《郭嵩焘先生年谱》尹仲容《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专刊》133页转引自《论郭嵩焘》熊月之

6《郭嵩焘日记》光绪五年三月初八

7《郭嵩焘伦敦巴黎日记》621页转引自《郭嵩焘的“富强”观》《福建论坛》(文史哲)94年2期

8《郭嵩焘奏稿》条例海防事宜转引自《郭嵩焘是早期维新派的先驱者之一》庄竺华《求索》92年2期

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郭嵩焘还不能对资本主义的本质作出正确的判断,但他已经意识到西方的制度优于中国的祖宗成法。政治制度、社会风俗、学校教育才是国家举办洋务所应注重的“本”。只有把西方的这些“本”学过来,才能达到以末来振兴国家的目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思想具有进步意义的。

其次,郭嵩焘也是近代中国最早研究并提倡西方议会民主的思想。早在19世纪50年代末期,郭嵩焘就提出了沟通君民上下之情的政治主张,这成为他日后倡行西方议会民主思想的基础。1876年,出使外国后,郭嵩焘专门研究了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度。在伦敦,他亲赴议院旁听,从中理解两党政治的意义与长处,有谓“朝党、野党,使各以所见相持争胜,因而剂之以平”,这就是两党政治能够达到制衡的效果。他还明确指出了议会和市长是英国立国之本:“计英国之强,始自国朝;┉其初国政亦甚乱,推原其立国本末,所以持久而国势益张者,则在巴力门(parliament 议会)议政院有维持国是之义。设买阿尔(mayor 市长)有顺从民意之情。二者相持,是以君民交相维系,迭盛迭衰,而立国千余年终以不败。”他特别羡慕土耳其学英国设议院之举,而自叹中国不如。对“中国秦汉以来二千余年适得其反”的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批评。郭嵩焘能从国家制度、经济理论等方面探求英国繁荣的根本原因,研究英国的“君民兼主国政”、君权向民权演变,是非常有意义的。当时的王韬未对英国的政治深入进行研究,孙中山、康有为等人也未提出类似的意见,郭嵩焘在这里开了一个先河。但是,郭嵩焘又认为民权过重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对民主观念有其局限性“要须略存君主之意,而后人心定,国本乃以不摇。”在郭嵩焘的思想里,西方的议院民主制度尽管得到了肯定,甚至是赞许和向往,可就是没有作为一种政治主张提出来,更没有向最高统治者以奏疏形式上呈,他只是把它记载在日记中,这无疑是郭嵩焘政治民主思想一个缺点。

郭嵩焘在经济思想这一方面,可谓是独具卓识。特别是其关于发挥民族资本主义理论的详尽,是李鸿章所万万不能及的,这正是郭嵩焘思想中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并研究的原因。

郭嵩焘是最早批评洋务派官督商办政策的人物之一。1875年他就认为官督商办不如商民自办好,“商人与官积不相信,多怀疑不敢应,固不如使商人自制之情得而理顺也。”七十年代初期开始出现的洋务派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在一开始就带有很大的封建性,政府派出总办监督,企业用人、理财和经营大权都掌握在这些官员手中。他们把封建衙门的一套搬到企业的管理中来,援用亲信,排除异己,挥霍公款,侵吞商股。这些使得商人不得利,甚至破产,这严重地挫伤了商民投资的积极性,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郭嵩焘认为商民自办取代官督商办是必然的趋势。他还认为洋务企业开支大收效却不大;耗费过大;洋务企业垄断民间企业,无异于“强夺民业”。他认为:“亦岂有百姓困穷而国家自求富强之理?今言富强者,一视为国家本计,与百姓无与。抑不知西洋之富,专在民而不在国家也。”9他对洋务运动深刻而有预见性的批评,启发和影响了王韬、马建忠等资产阶级改良派。

郭嵩焘在1875年的《条议》中就提出了“令沿海商人广开机器局”的主张。在他看来,国家的富强基础在民富;国家的财政收入取之于民,只有百姓满足了,国家才有昌盛。他在给朋友的几封信中透露出这样的主张:主张民间私人可以开矿,政府不可以横加干涉;主张铁路也可以效法西洋让人民集资办理。先从小段的铁路开始,取得利益后,再把铁路延长。为保护商民的利益,郭嵩焘还建议商民参与对港口轮船的管理事宜。他建议:“各海口官商制造轮船,宜略仿宋元遗制,设市舶司领之,┉其市舶司由商人公举,督抚考其名声,察其才能檄委之,咨其名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三年一更易,而量授以官。”10这实在是了不起的创举,可谓商民参政思想的萌芽。为了提高中国商品的竞争能力,减少商民的负担,郭嵩焘又在19世纪70年

9《郭嵩焘诗文集》254——255页

10《郭嵩焘奏稿》条议海防事宜转引自《郭嵩焘是早期维新派的先驱者之一》庄竺华

代提出了废除厘捐的主张。厘捐制度在当时已经成为中国工商业发展的严重障碍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在缴纳了2.5%的子口税后就可以通行全国,而中国的商品却要缴纳厘捐。在他看来,中国不仅没有通过税收抵制外国商品的大量的输入,以保护和促进本国工商业的发展,相反却给外国商品免厘,这无异于帮助洋人扼杀中国的民族经济。当是能有如此远见卓识确属罕见。

在郭嵩焘的整体思想中,经济思想是其中最光辉的部分郭嵩焘在19世纪70年代即提出的思想,只是到了19世纪80——90年代才被一些早期维新派思想家所倡导。

总之,郭嵩焘是晚清社会,尤其是封建管理中罕见的思想解放派。他第一个打破世俗的偏见,向皇帝建议建立外语学校;第一个主张建商务轮船公司,依靠商民的力量与洋人争利;第一个走出国民,担任驻外公使;第一个从整体上肯定资本主义由于封建主义,全面怀疑传统文化,提出了惊世骇俗的新的“夷夏”观,他旗帜鲜明地抛弃了狭隘的华夷之别;他不怕担离经叛道的罪名,公然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尽善尽美与天朝上国的神话;他敢于反对重农抑商的传统,主张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并特别关注科学技术在民族进步中的作用;他斥责传统的教育为无用的“虚文”,呼吁建立新式的近代教育;他对封建的盘根错节有清醒的认识,认为改造中国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必须全国几百年的努力,大力提高民族文化水准,彻底改造旧的“人心风俗”。郭嵩焘的思想和见解远远超出了他的同时代人,难怪梁启超会把他与魏源等人并称为中国讲求西学的先驱,并认为他是洋务时期时“最了解西学”的人。

不少史学界的人认为郭嵩焘应属于维新派人物,我并不这么看。我认为郭嵩焘是洋务运动中的佼佼者,他的思想表现出了洋务派中分化的趋向,但是其思想仍是洋务思想。他的思想中有扶植民间经济和提倡资产阶级民主议会的方面,但是仔细看他的思想,就会发现这两个方面缺乏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建议。他主张通商,但不像早期维新派那样主张商战——采用西洋机器,制造商品与西方列强进行商业竞争,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国究竟怎样才能繁荣富强?郭嵩焘始终提不出具体的答案。他并不像早期维新派那样,以为议会民主与重商的经济制度就可以解决根本问题,他虽然肯定西方民主议会制度,但从来没有说过中国应当仿效的话。以郭嵩焘思想的开放而论,这决不是有所顾忌不便明言,而是有更深的思索。在著名的《条陈》中郭嵩焘的意见可谓高瞻远瞩,但所见不甚分明。他感到了封建文明完全落后于资本主义文明,枝枝节节的应急措施不可能改变这种局面。他力求探索这个问题的本源所在,但受到历史及其他条件的限制,终于找不出一个完全正确的答案。他力图改变现状,却没有看到根本在于中国与西方的政治体制不同,因此提不出改造中国的正确方案。郭嵩焘他不懂得不推翻清政府,不打倒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不改变封建所有制,中国就不会有实质性的变革,发展科学、实现民主政治、培养新的社会风尚都是空想。

然而,郭嵩焘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洋务运动的著名思想家,无论在洋务、外交思想及其外交实践方面,均有一定的成就,他的思想在某些方面适应了近代历史的发展潮流。他代表着洋务思想的新时代趋向,他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洋务理论家。

郭嵩焘及其外交思想

郭嵩焘及其外交思想 s陈翠云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当资本主义国家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之时,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为应对新形势下的/夷务0进行了艰苦探索,郭嵩焘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其独特的/循理0外交思想形成于郭嵩焘之/耳闻目睹0,有坚实的思想基础,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表现形式。这一思想虽由于时代局限未在当世产生深刻影响,却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财富。 =关键词>郭嵩焘外交循理 郭嵩焘,1818年(嘉庆二十三年)生于湖南湘阴县城西,卒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字伯琛,号筠仙。其一生经历颇丰,涉及经济、军事、政治、外交、思想文化等领域。郭嵩焘著述丰富,现已刊行于世的有十五部:5使西纪程6二卷;5罪言存略6一卷;5礼记郑注质疑6四十九卷; 5大学章句质疑6一卷;5中庸章句质疑6二卷;5郭侍郎奏疏6十二卷; 5养知书屋文集6十二卷;5玉池老人自叙6一卷;5史记札记6(作于英国)五卷;5郭嵩焘日记6四卷;5禁烟公社条规6一卷;5湘阴县图志6三十四卷;5校订朱子家礼6五卷;5湘阴郭氏家谱6十卷;5罗忠杰公年谱6二卷。已刊与人合著三种,未刊而有名序无底稿的五种,又未刊而有底稿的四种。本文就其外交思想作一些肤浅的分析。总体而言,郭嵩焘之外交思想以/循理0为核心原则,这在当时可谓是/负独醒之累0,而后人却誉之为洋务初期/最能了解西学0的人物。下面我就在前辈们研究的基础之上主要从三方面对郭嵩焘的/循理0外交思想进行阐述,欲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循理0外交的形成 /循理0外交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这段时期郭嵩焘的经历足以体现这个过程。十九世纪初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致使国内各种矛盾加剧,而此时西方国家如英、法等国,不仅建立了较封建制度先进资本主义制度,还陆续完成了产业革命。各国国力大增,并将目光投向中国,企图全面打开中国这个大市场。而此时由于清政府在对外贸易中还暂时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英法等便采用鸦片这种罪恶贸易来扭转贸易逆差,对中国社会各阶层都产生了严重危害。古老清帝国禁烟之声此起彼伏,于是清政府内部出现了/严禁鸦片0和/弛禁鸦片0之争。1939年(道光十九年),林则徐将在广州缴获的鸦片于虎门集中销毁,举国一片欢腾。正在湖南岳麓书院准备第二次会试的郭嵩焘亦对此予以关注,听闻林则徐在南疆与英开战,亦觉心中甚快。此时的郭嵩焘仅把英法作为/边远蛮夷0。然而时局骤变,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发动了对清政府的战争,史称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由于腐败无能,毫无准备,加之统治者内部战和不定,最终失败。在战争期间,郭嵩焘由于再次会试不第,由曾国藩牵线投奔浙江学政罗文俊。或许是这次经历让一个书生真正体会到了国家的危难:英军船坚炮利,清军不堪一击。在这三年辗转中,郭嵩焘逐渐意识到由于清政府国力衰微,军队涣散,官场腐败,国门洞开已成定局。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土,郭嵩焘感慨/杜偃蹇于时策,泪洒将军大食刀0。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无奈,以及对清政府/天朝上国0地位遭到动摇的忧虑。 1843年,郭嵩焘/馆辰州,见张晓峰太守,语禁烟始末,恍然悟自古边患之兴,皆由措理失宜,无可易者0。这可以说是郭嵩焘/循理0外交思想的缘起。此后,他开始/读书观史0,通古今之变,探究/洋务0之要。1856年(咸丰六年),郭嵩焘赴上海,为湘军购买洋枪炮,开始真正接触西方社会。其实早在八年前,郭嵩焘阅徐继畲之5瀛环志略6并深为之/震诧0,这次耳闻目睹,惊悚之余,更多的是兴奋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于是他通过阅读、实地考察等多种手段对西方社会作更全面的了解,这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是极少见的。于是他自认为/仆于夷务甚浅,而颇考求古事,体察近今行事始末,以推知夷人之情状。自谓十得二三0。由此,郭嵩焘之/循理0外交思想基本形成。 二、郭嵩焘之/循理0外交之思想基础 郭嵩焘之/循理0外交并非空中楼阁,其形成于郭嵩焘的人生经历,还有着坚实的思想基础,以下主要叙述三点: 其一,肯定西方文明的思想。这可谓是/循理0外交的必要基础。自古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都严守/夷夏之辨0的观念,清朝与西方人接触伊始,将此观念视为准则,于是有外国人曾记载:清朝/居官者有初视洋人以夷,待之如狗0。政府亦颁布了类似/不准内地民人私住夷馆之处0等法令,举国上下处于闭关自守,/夷夏大防0的氛围中。士大夫/坐井观天,视四夷为魑魅0。就连当时比较热心了解夷情的林则徐亦称:/至岸上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一仆不能复起0。而郭嵩焘却意识到这一历史时期已不同于三代/远之于中国而名曰夷狄0,他主张清除/夷夏大防0观念:/今人与奴隶盗贼同席,且惭且怒;审知其非奴隶也,即惭与怒立释0,平等对待西欧诸国。 其二,经世致用的思想。郭嵩焘出生于一个农商世家,其曾祖郭熊善于放货,乐于施人,从而致巨富,使郭家富甲一邑。祖父郭世铨继承祖业,经营土地、商业和银钱业,家业尚好。到其父郭家彪一代,虽家道中落,但足使郭嵩焘继承郭家经商遗风,即务实的作风。这种精神亦可从其所崇尚的先贤中得以体现。郭嵩焘对以/经世致用0思想闻名于世的王船山(王夫之)赞誉有嘉:/生年践履笃实,造次必依理法,发强刚毅,大节懔然0。并将其称之为/私心之契,旷世之师0,可见其思想对郭嵩焘是有影响的。正是这种经世致用的思想,使郭嵩焘毅然抛弃了/天朝上国0的虚妄自大的民族优越感,为其/循理0外交思想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三,以审时度势为要务。前面我们提到,郭嵩焘在意识到清政府外交之不利现状实为处理不当时,便读书观史,欲求得对外之良策。在/观史0过程中,他以为/中外之相制,强则拓地千里,可以战,可以守,而未始不可以和,汉之于匈奴,唐之于吐番回纥是也0,/而论控制夷狄之大,常一以守为本,计战与和二者,因时度势,存乎当国者之运量而已。未有不问国势之强弱,不察事理之是非,惟瞋目疾呼,责武士一战,以图快愚人之心,如明以来持论之乖戾者也0。也就是说在处理夷务时要把握好尺度,特别是要审时度势,国势衰弱时不可轻易言战。三代以前,夷狄野蛮,故中国以有道伐之无道;秦汉时期,以中国之强制夷狄之弱;唐至北宋,于夷狄以和为主;而南宋偏安一隅,然不顾国势,韩侂伐金,遂至灭亡;明人虽强,张镐出战,国势亦不可为。清政府恰恰步南宋、明之后尘,陷入了一个战和不定的怪圈:为大清尊严而战,却不得不因为衰微求和。郭嵩焘为此甚为忧虑,以审时度势为基础提出了独到的/循理0外交思想。 /循理0外交思想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主张了解、学习西方。第二,对外不可轻易言战,而应诚信、和平为准则。 参考文献: [1]此句摘自严复在郭嵩焘去世后所作的一幅挽联,见5严复集6,第五册,原诗为/平身国士之知,而今鹤翅氋氃,激赏深渐羊叔子;惟公负独醒之累,在昔蛾眉谣诼,离忧岂仅屈灵均?0转引汪祖荣:5走向世界的挫折6,第221-222页. [2]梁启超:5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6. [3]郭嵩焘:5丰乐镇书壁六首6,5养知书屋诗集6. [4]郭嵩焘:5罪言存略6,5养知书屋文集6. [5]郭嵩焘:5郭嵩焘日记6,咸丰十年十月初四日. [6]5筹办洋务始末6(同治朝)卷十,第15页. [7]王之春:5清朝柔远记6卷七,第165页. [8]姚莹:5康輶纪行6卷五. [9]5道光朝夷务始末6卷十四. [10]郭嵩焘:5郭嵩焘日记6,第3册,第439页. [11]郭嵩焘:5复姚嘉书6,见朱克敬:5柔远新书6卷十六. [12]5郭嵩焘奏稿选辑6,第51页. [13]郭嵩焘:5郭嵩焘日记6,咸丰十年八月初五日. 337 文化与传播

文言阅读·廿五史名人传·王夫之、严复、郭嵩焘、纳兰性德、武训、姚鼐

廿五史名人传(四)·《清史稿》部分(四) 王夫之传(思想家9) 王夫之,字而农,衡阳人。与兄介之同举明崇祯壬午乡试。张献忠陷衡州,夫之匿南岳,贼执其父以为质。夫之自引刀遍刺肢体,舁往易父。贼见其重创,免之,与父俱归。明王驻桂林,大学士瞿式耜荐之,授行人。时国势阽危,诸臣仍日相水火。夫之说严起恒救金堡等,又三劾王化澄,化澄欲杀之。闻母病,间道归。明亡,益自韬晦。归衡阳之石船山,筑土室曰观生居,晨夕杜门,学者称船山先生。 所著书三百二十卷,其著录於四库者,曰周易稗疏、考异,尚书稗疏,诗稗疏、考异,春秋稗疏。存目者,曰尚书引义、春秋家说。夫之论学,以汉儒为门户,以宋五子为堂奥。其所作大学衍、中庸衍,皆力辟致良知之说,以羽翼朱子。於张子正蒙一书,尤有神契,谓张子之学,上承孔、孟,而以布衣贞隐,无钜公资其羽翼;其道之行,曾不逮邵康节,是以不百年而异说兴。夫之乃究观天人之故,推本阴阳法象之原,就正蒙精绎而畅衍之,与自著思问录二篇,皆本隐之显,原始要终,炳然如揭日月。至其扶树道教,辨上蔡、象山、姚江之误,或疑其言稍过,然议论精严,粹然皆轨於正也。康熙十八年,吴三桂僣号於衡州,有以劝进表相属者,夫之曰:“亡国遗臣,所欠一死耳,今安用此不祥之人哉!”遂逃入深山,作祓禊赋以示意。三桂平,大吏闻而嘉之,嘱郡守餽粟帛,请见,夫之以疾辞。未几,卒,葬大乐山之高节里,自题墓碣曰“明遗臣王某之墓”。 当是时,海内硕儒,推容城、盩厔、馀姚、昆山。夫之刻苦似二曲,贞晦过夏峰,多闻博学,志节皎然,不愧黄、顾两君子。然诸人肥遯自甘,声望益炳,虽荐辟皆以死拒,而公卿交口,天子动容,其著述易行於世。惟夫之窜身瑶峒,声影不出林莽,遂得完发以殁身。后四十年,其子敔抱遗书上之督学宜兴潘宗洛,因缘得入四库,上史馆,立传儒林,而其书仍不传。同治二年,曾国荃刻於江南,海内学者始得见其全书焉。

浅谈贾宝玉

浅谈贾宝玉 一、贾宝玉人生悲剧的原因分析 贾宝玉的人生悲剧,是由众多的人生矛盾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时代的震荡、家族的衰败、思想的深刻矛盾与性格的“乖僻邪谬”,都是构成其悲剧形象的重要因素 首先,贾宝玉的悲剧命运,与他的贵族家庭的衰败,乃至他的阶级的衰败有着必然的联系。《红楼梦》中所描述的是十八世纪中叶的中国封建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封建贵族地主阶级日趋没落,政治上极度腐败。在第四回中,作者借门子之口,道出了护官符的作用,点出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黑暗内幕。他们上通朝廷、下结州县,“一损皆损、一荣皆荣”。而像贾雨村这样的封建官员,更是投机钻营、趋炎附势。“他的良心是写在…护官符?上的”。2这一切都揭示了封建官僚的腐败,更是预示了其从腐败到衰败的必然命运。贾府就是这个衰败的典型。《红楼梦》所描写的贾府已是由盛转衰的时节,家族内部已是“一代不如一代”。但就在这种情况下,其生活仍是穷奢极欲。一顿螃蟹是庄稼人一年的生活费,一盘茄鲞要用十几只鸡来做配料。秦可卿死后光是棺材板就用了一千两银子。为了迎接元妃归省,更是大兴土木,造得“琉璃世界、珠宝乾坤”,连元妃本人都感叹“太奢华浪费了”。在奢侈的同时,贾府上下,还充斥着荒淫。贾赦、贾珍、贾蓉、贾琏无一不是衣冠禽兽,其淫乱无耻已到了乱伦的地步。这些“个人无节制、无止境的欲求又必然导致相互之间的你争我斗、勾心斗角。这些都揭示出贾府荣华富贵的表面之下所掩盖的无法治愈的痈疽”。3说明这个家族已是彻底的肮脏、没落,已经是无可救药。而可悲的是贾宝玉就出现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他的形象在贾府社会悲剧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家族衰败的关键时刻,贾宝玉是最后一个有可能,也有条件实现金榜题名、家族振兴的人物。他是贾府的继承人,是贾家的希望所在,他应该走一条科举荣身之路,以便立身扬名,光宗耀祖。他也应该找一个“德言工貌”俱备的女子做妻子,主持家政,继续家业。贾政也正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设计和塑造宝玉的,但是他却力图挣脱家庭强加于他的名缰利索,要做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富贵闲人”,他“最不喜务正”,“不肯念书”,不愿走“仕途经济”的人生道路。在婚姻问题上,他也不愿考虑家族利益,不愿按传统道德的要求去做。这就与家族、阶级的需要形成了一对无法解决的矛盾。拒绝了封建家庭给他规定的生活道路,他便成了“不肖子孙”。与家族要求形成的格格不入之势,就注定贾宝玉人生的最终结局必将是悲剧的.其次,思想的深刻矛盾,使贾宝玉的形象充满悲剧色彩。贾宝玉生长在一个极度动荡的时代,此时整个家族,乃至整个社会都受到各种思想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思想是有着深刻矛盾的“思想的深刻矛盾,使贾宝玉这一形象变得特别复杂”一方面,贾宝玉的思想中有着许多不同于传统的东西,但同时,他的思想又与封建传统,与其所属阶级的意识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很多割不断的东西。在贾宝玉看来“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浊臭逼人”,5他鄙薄男子,把女儿当作心目中的上帝,甘愿充当女儿的杂役。这一点,极大地驳斥了封建传统中男尊女卑的思想。但在同时,他对不同身份的人,又能一视同仁。见了未婚女子便是“无价之宝”,见了已婚女子就又成了“鱼眼珠”;做官的都是“国贼禄鬼”,不做官的又都是奇士雅人了。此外,贾宝玉厌恶贾府男性主子的淫荡生活,同情鸳鸯、平儿的遭遇,然而他自己却在青天白日下与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甚至当着王夫人,调戏金钏,导致金钏跳井身亡。他同情贫贱之人,珍重贫贱之交,但他也不厌富,只是觉得“锦绣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根死木头;美酒羊羔,也不过填了我这类窟泥沟,…富贵?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他还强烈批评了“文死谏、武死战”的道德信条。但是,他却从未否定君权与父权的威

浅析郭嵩焘的外交思想_林东梅

第36卷 第5期 城 市 学 刊 V ol. 36 No.5 2015年9月 JOURNAL OF URBAN STUDIES Sept. 2015 浅析郭嵩焘的外交思想 林东梅 山东师范大学( 齐鲁文化研究院,济南 250000) 摘 要:晚清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是近代第一个正式领衔中国出使西洋带领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国人在中国由传统化外交向近代化外交转型的关键期郭嵩焘以其独到和极具远见的视角处理中外。,关系他认真考察国情和夷情认为与西洋的外交应该秉持以。“”“”,礼相待以理制胜的原则他提出的和平、,外交思想非常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他认为中国的外交主线应该是循理在对外交往中要通情要达理。“”,,,要知法要知己知彼其外交思想的形成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中国传统外交模式的转变进程由于时,,。代局限其外交思想于当世未产生深远影响但作为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广为后世称颂和借鉴,,,。 关键词郭嵩焘外交思想形成背景思想精髓:;;; 中图分类号:K 249.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5.05.021 文章编号:2096-059X (2015)05 0101 05 郭嵩焘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出生)于湖 南湘阴县城西光绪十七年,(1891年卒字伯)。琛号筠仙曾经在玉池山躲避祸乱因此又有,,,别号玉池山农玉池老人也有学者称其养知先、,生郭嵩焘在政治外交等领域造诣深厚是晚。、,清时期蜚声国内外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的论述。及著作甚是丰硕已经刊行的有养知书屋文,《集十二卷史记札记五卷使西纪程》、《》、《》二卷玉池老人自叙一卷郭嵩焘日记、《》、《》四卷湘阴县图志三十四卷湘阴郭氏家、《》、《谱十卷等》。 近代学者对郭嵩焘的研究自其逝世开始但,真正以现代观点对郭嵩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却始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时任南开大学教授的,蒋廷黻先生是最早以现代视角对郭嵩焘进行研究的学者蒋先生认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郭嵩。,焘已然认识到中国要谋求发展除了进行彻底改,革之外别无他法他还认为郭嵩焘对西洋的认。“识远在李鸿章之上”,[1]并且笃定地作出了郭嵩“焘是当时最开明的人的结论但是郭嵩焘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同僚的认同他甚至被当时,的士大夫批评为“汉奸孙应祥王栻等学者则”。、认为郭嵩焘虽然在对外政策方面主张妥协,反对战争力主,和平甚至极力支持李鸿章提出的妥,协投降政策但他主张尽量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思想却是非常进步的郭嵩焘主张和平的 ,”,原因在于因为他只想国家能够得到和平稳定“、的环境”。[2]这种思想无疑是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当时的背景下是有很大进步意义,的熊月之教授则给予他称得上是一位有胆。“识有见识肯办实事的爱国外交家、、”[3]的高度评价此外对郭嵩焘进行研究的还有钟书河。,、彭泽益郭廷以等这几位学者均对郭嵩焘的洋、,务外交思想给予了正面评价众学者的肯定评。价使我们有理由相信郭嵩焘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位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外交家。 一郭嵩焘外交思想产生的原因及时代背景、 鸦片战争的炮声震惊了沉睡的中国人民他,们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苏醒古老中国与“”,世隔绝的孤立状态被打破列强以坚船利炮叩击中国。国门并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运行轨道列强的。咄咄逼人使中国不得不打开国门中国无法以传,统发展模式继续下去了西方列强的不断欺凌以。及世界近代化大潮的冲击使中国丧失了主权国家的话语权这也是当时大的时代背景面对这种,。千古变局清廷上下出现了三种迥然不同的对外,态度第一:,主张固守夷夏之大防的传统观“”念这种观点仍。顽固地视西洋各国为“夷狄极”,力主张以武力的方式将西方各国拒于国门之外,代表人物是李慈铭和倭仁第二。,以琦善奕山、为代表的妥协投降派他们在面对西方炮火威胁 ,收稿日期:2015-07-15 作者简介:林东梅(1990-女山东莱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中国史研究),,,,。

郭嵩焘的宪政思想及其评价

郭嵩焘的宪政思想及其评价 辽 宁 警 专 学 报 JOURNAL OF LIAONING POLICE ACADEMY2009 年 11 月 第 6 期(总第 58 期)Nov.2009No.6(Sum.58) 洪 岩 (辽宁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摘 要: 郭嵩焘是中国早期的洋务官僚之一,他通过多年的社会实践,清醒地意识到国家的强盛不仅单纯依靠 军事,必须有相应的政治制度来辅成。为此,他对西方民主政体进行了较为全面、 细致的考察。郭嵩焘不仅敢于正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而且对于中国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思想的深刻和超前使郭嵩焘具有比同时代人更为高瞻远瞩的思想理念,也使他不可避免地成为思想解放的寂寞先驱。 关键词: 宪政;君主专制政体;议院;民主 中图分类号: D0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5378(2009)06 - 0008 - 03 收稿日期:2009 - 10 - 24 作者简介:洪 岩(1978 —),女,辽宁辽阳人,博士研究生,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中国的宪政之路是一条艰难而崎岖的道路,从清朝末期到今天,无数仁人志士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求索,郭嵩焘便是其中之一。郭嵩焘(1818--1891)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被认为是 “洋务派的重要理论家。”[1] 郭嵩焘是第一位驻外公使,是最早踏出国门、亲身体验西方社会的人士。出使期间,郭嵩焘对西方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观察,比较深入地探究了西方社会政治制度,并与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作了对比分析,充分肯定了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价值,也初步揭露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制度的弊端。 一、郭嵩焘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民共主国政郭嵩焘在1875年的奏折《条议海防事宜》中曾经说过:“嵩焘窃谓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 强。”[2] “政教之及人,本也;防边,末也。”所以西洋之所以日益强大,是因为君民共同主持国家大政方针,他赞成深入学习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郭嵩焘非常推崇西方资本主义的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认为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是西方长治久安的基础,“西洋 所以享国长久,君民兼主国政故也。”[3] 他赞赏道:“西洋君德,视中国三代令主,无有能庶幾者;即伊、周之相业,亦未有闻焉。而国政一公之臣民,其君不以为私。其择官治事,亦有阶级资格,而所 用必皆贤能,一与其臣民共之。”[4] 他认为西方各 国“强国富国之术、尚学兵艺之方、与其所以通民情而立国本者、实多可以取法”,所以“通民情”、君民上下沟通使国事日臻富强,确有中国古时三代遗风。 然而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视君民之间为恩赐与被恩赐、训诫和被训诫的关系,君民关系根本对立,难以同心,因此君民、官民共事难以成功,再加上吏治腐败、士失其职,从而造成了“上下之情隔已甚”的局面,其结果使国事日益衰弱。因此,他对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他说:“圣人以其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一身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颇疑三代圣人之公天下,于此犹有歉者。秦汉之时,竭天下以奉一人。”从此,“恣睢之欲逞,而三代所以治天下之道于是乎穷。”[5]与三代之道作比较不是为了复古,而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批评。所以说,中国要摆脱衰弱的境地,不能舍本逐末,必须理顺君民、官民的关系,改变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状况。 (二) 议会制与民选市长制是西方的立国之本郭嵩焘在西方的启示下,积极主张改革,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改造中国原有的社会运行机制,力图给困境中的封建王朝输入新动力、新血液,以此来挽救国家。他认为西方的政治制度,是国家富强的根本因素,因而十分欣赏西方以议会民主为中 ?8?

2018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历史试题 24.以往的诸侯国,都是早已存在的或由古代氏族部落繁衍而产生的土著氏族组织,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A.实现了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B.有利于对地方直接管理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意识25.公元前115 年,桑弘羊提出“均输”方案,规定:凡各地应贡物品,一律改折为当地出产的物品抵充,然后将该贡物运往需要的地区出售。后来,西汉政府又于京师设平准机构,贱时买进物资,贵时卖出。上述措施() A.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B.加重了农民赋税负担C.旨在限制商业发展D.削除了各地经济差异 26.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许多基本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数百年。材料意在强调() A.社会传统信仰改变B.儒学正统地位已动摇C.儒学自身存在不足D.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27.1900 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在新疆楼兰发掘出252 年、265 年、310 年等魏晋纸本文书,大多为麻纸。1933 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在新疆罗布泊汉烽燧遗址首次发现片麻纸,同时出土者有公元前49 年的木简。由此推知() A.西汉时纸已传到西域B.造纸技术最早发明于新疆 C.汉代造纸业十分发达D.魏晋时新疆普遍使用麻纸 28.郭嵩焘反对“严夷夏之大防”,痛斥士大夫“惟一意矜张,以攘夷狄为义,而置民父于不顾,必使覆国亡家”,主张“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方,以求积渐之功”。这反映了郭嵩焘() A.坚持传统的“夷夏之辨”B.具有近代民族主义观念 C.倡导“中体西用”思想D.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著名法学家郭道晖访谈录

著名法学家郭道晖访谈录:是朱镕基的入党介绍人 字号 评论邮件纠错 2014年04月14日11:31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作者:邓益辉陆凤 郭道晖,著名法学家,这位如今86岁的老者,在学术上的成就,以及为人、为学的风格和节操,深得推崇和尊敬。 而在他自己的记忆中,这一生走过了“漫长的苦难历程”,尝过了人生的艰辛曲折,“有血有泪,可歌可泣”。 他出身于名门,其三位祖父郭仑焘、郭嵩焘、郭昆焘并称为“湘阴郭氏三杰”。可当家国蒙难,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他的少年时代留下了“流亡千里”的记忆。 他参加革命,历经“反右”,苦熬过“文革”,人生已到知天命之时。年届半百,他仍以“犹献春蚕未尽丝”的精神,投身中国法治建设的探索和研究,终成大家。 在与民主与法制社记者的访谈中,郭道晖回忆与朱镕基的同窗情谊,讲述自己如何通过了法治入门的“第一堂考试”,解释“中国法治三老”一说的来源,谈依法治权、依法治官,谈“爱与憎”,谈鲁迅的“反抗挑战”之美……尘封这些往事的匣子,被一一打开。 清华同窗情谊 1947年7月,19岁的郭道晖只身去武汉报考大学,打地铺住在武汉大学的教室里。那时候,没有“统考”一说,实行的是各校分别报考。他在炎热的天气里连考了4所大学,筋疲力尽,大病了一场。 所幸,郭道晖被3所学校同时录取,他选择了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就在那时,他与同班的朱镕基相识。“他与我父亲有师生之谊,与我有同窗之缘,更主要的是我们的思想、性格比较相投,所以一见如故,成了朋友。”郭道晖回忆说。 郭道晖刚刚上大学时,内战形势趋紧,1946年秋到1948年,北京爆发了多起学生运动。其中,包括震撼全国的“五·二”反饥饿反内战运动。 郭道晖积极投入各次学运中,每次游行与集会都必定参加。上课时,他开始从前排坐到了角落,偷偷地阅读《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进步书籍。当他读到列宁著作中号召工人和士兵“把枪支从右肩移到左肩”,变国际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推翻沙皇统治时,不禁豁然开朗。 “中国现在不正是从对外抗日战争,转到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国内革命战争吗?”自此,郭道晖彻底抛弃了任何不流血变革的幻想,“只有革命,才有出路!”1948年7月,他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 同年8月的一个大雨天,他经同学介绍加入了清华大学的中共地下党组织。那年,他正好20岁。 记者:很多人都知道,您是朱镕基的入党介绍人。当时具体是什么情况? 郭道晖:我和朱镕基是中学校友,大学又是同班。准确地说,我先是他的入团介绍人。那个团就是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地下党的外围组织,那个时候盟员也是秘密的。1948年冬天的时候,我介绍他入盟,而且我们住一个房间。1949年10月,我又作了他的入党介绍人。 他当总理以后,有一次美国的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来北京,在会见时质疑中国的人权问题,指责中国。朱镕基不正面回答,他对奥尔布赖特说:“我当年参加争取人权的斗争至少比你早了10年。”把她顶了回去。因为他1948年就参加了新青联,参加了争人权、争民主的学

论林黛玉的人生悲剧

论林黛玉的人生悲剧 权进凤 摘要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王国维先生称之为“悲剧之中悲剧”。小说成功塑造了众多带有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而其中最令人动容的当属曹雪芹笔下的宠儿林黛玉,她的眼泪从春流到夏、秋流到冬,浸透了生命的每一寸光华。本文通过主人公的人生境遇、性格气质、才能、爱情分析其中体现出来的悲剧意蕴,并综合以上四点揭示林黛玉悲剧的必然性。 关键词:悲剧;境遇;性格;才能;爱情 一、概述 林黛玉在《红楼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女主角,加之林黛玉这一形象的生动性与悲剧性,她一直是红学家热切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学术界对林黛玉悲剧形象研究的文章有很多,如蒋晓兰的《林黛玉悲剧新论》一文,从先行者、叛逆者、性格气质、性灵、女性强者、痴情之极者等九个方面总结了林黛玉悲剧的多重性。胡秀芬的《林黛玉悲剧性格探析》指出林黛玉的悲剧性格以及形成她悲剧性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受到身世、疾病、传统文化精神、金玉良缘的影响,并指出林黛玉的侠义精神及其理家才能是她悲剧性格中的积极因素。秦桂敏的《林黛玉悲剧命运探析》认为她的悲剧并非完全取决于她先天体质弱,还在于她所处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存环境,在于她独抱高洁、至死不渝的性格,以及她美妙爱情幻想的破灭。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研究林黛玉的悲剧人生。第一方面是孤苦凄凉的人生境遇;第二方面是乖僻感伤的性格气质;第三方面是卓尔不群的才能;第四方面是痴情之极却以失败告终的爱情;第五方面是悲剧产生的社会文化因素。

二、林黛玉的悲剧人生 (一)孤苦凄凉的人生境遇 林黛玉是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生于钟鼎之家,书香之族,不幸年幼丧母,外祖母念其年纪尚小无人依傍,接至京中荣国府抚养,林黛玉的悲剧由此开始。 自进入贾府,林黛玉便开始了她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的日子,父亲也在不久后亡故,家中财产被收入贾府,与黛玉没有半点关系。她在世上最亲的人、最大的依靠离她而去,她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女。而这无父无母、寄人篱下的凄凉景象与年幼时父母俱在的平和安乐形成了苦与乐的鲜明对比,使她的孤苦无依更加悲凉,无时无刻不在折磨她,加上她久治不愈的病体,加重了她的忧思与感伤。 林黛玉是孤独的,《葬花词》[1]是黛玉对生命孤独的真切感悟与集中表现,她没有父母亲眷,寄人篱下,忍受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摧残,险恶的生存环境,使她的身心深陷孤独,她的孤独是一种人的存在的孤独,生命的孤独。“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寄人篱下加之孤独多病造成了她敏感多疑的个性。她在贾府中始终是外戚,一直无法确定自己是否真正被这个大家庭接纳,稍有不顺便会引发她的寄人篱下之感。第三十六回,她去敲怡红院的门,晴雯误以为是丫头拒绝开门,这原本是个误会,但却严重伤害了她,她想到:“虽说是在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怄气,也觉没趣。”林黛玉是个多愁多病身,自出生起就有先天“不足之症”[2]会吃饭时便吃药,给宝玉看病的王太医在顺便给她瞧病时道出黛玉肝阴亏损、心气衰耗导致其心浮气躁,敏感多疑。 凄凉的境遇使林黛玉的孩提和少女时期都沉浸在浓厚的感伤气氛中,并影响了她的一生,跟她的爱情、婚姻悲剧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乖僻感伤的性格气质 作者在第一回就交代了,黛玉本是天上的绛珠仙草,因受了神瑛侍者(宝玉)的灌溉之恩,此生特来以泪相还,而眼泪则多伴随着痛苦与哀伤,这样,从一开始就为林黛玉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林黛玉的悲剧是注定的。

郭嵩焘生平事考

郭嵩焘生平事考 郭嵩焘,湘阴人,我国晚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杰出的思想家和渊博的学者。派名先杞,乳名崧龄(亦称“龄儿”),字伯琮,号筠仙,或署云仙、筠轩、仁先。曾号南岳老僧、南岳老人,又别署玉池山农,晚更号玉池老人。在长沙筑室曰养知书屋,学者又称养知先生。 家族历史 据郭嵩焘自己主持编修的《湘阴郭氏家谱》记载,郭姓源自春秋时期的“虢”国,就是成语“假虞灭虢”中的“虢”。虢郭二字相通。虢国被晋灭亡,虢公丑奔京师,遂姓郭氏。 郭嵩焘的祖上原本居住江西信丰,后其中一支迁往广东南雄居住。湘阴郭氏始迁祖称姚山公。姚山公于明朝末年(万历或天启年间)由广东南雄迁往湘阴居住。姚山公生有二子:有诚、有达。自此,郭氏在湘阴生息繁衍,人丁兴旺,迅速发展成为当地的“巨族”。从姚山公算起,郭嵩焘算是郭氏在湘阴的第十四代人。 出生地与居住地 郭氏迁居湘阴,世代居住在县城南部。郭嵩焘于“1818年4月11日(清嘉庆二十三年戊寅三月初七),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城西正街面榴轩。”(《郭嵩焘全集·集部三·年表》,以下简称《年表》)当时的湘阴县城西正街约相当于今天湘阴县城的三井头地区。 咸丰二年(1852年),为了躲避太平天国兵灾,在家守制的郭嵩焘在县城以南周吉岭玉池山下盖宅,取名尉迟山庄。这是郭嵩焘的第二个居住地。 早在太平天国起义前夕,左宗棠、郭嵩焘预感动乱即将来临。为了避祸,二人相约到山间隐居,称“为山居结邻之约”。(《年表》895页)后来,左宗棠选择在梓木洞筑室居住,郭嵩焘也参与其中,其时,左宗植、左宗棠兄弟和郭嵩焘、郭崑焘兄弟都在梓木洞居住。咸丰三年,郭嵩焘赶赴江西帮助曾国藩,九

月二十六日(1853年10月28日),郭嵩焘告别江忠源,仍然回到湘阴梓木洞居住。所以,梓木洞算是郭嵩焘的第三个居住地。 1866年(同治五年),郭嵩焘卸任署理广东巡抚,回到湖南,“赴长沙北乡沙坪罗汉庄,营建沙坪韩波塘新屋”(《年表》905页),这是郭嵩焘的第四个居住地。 1870年(同治九年),郭嵩焘举家迁往长沙,首先居住在“北门正街彭宅”(《年表》906页),“三月初九日(4月9日),购得长沙又一村六堆子一菜园,十一日即破土动工建新居”。“七月十八日(8月14日),长沙又一村后六堆子新宅落成,取名养知书屋。”(《年表》906页、907页)这是郭嵩焘的第五个居住地。 1879年(光绪四年)郭嵩焘交卸驻英法公使,首先经过湘阴,然后去长沙。此后大部分时间居住在长沙,直至1891年7月18日(光绪十七年六月十三日)在长沙病逝。逝世后归葬于湘阴县东70里老冲坡之飘峰。这个地方,是郭嵩焘的归宿地和永久居住地。 家世 据称,郭嵩焘的曾祖父郭熊以经营借贷(民间资本或放高利贷)为营生。据老人讲,湘阴县城三井头外是湘江码头,从湘江、资江以及洞庭湖等地汇聚而来的船只停在这里,船老板和“水手”们便上岸来购物、休闲、消遣,所以这里的“旅游业”很是发达,餐饮、住宿、妓院、烟馆、赌场以及各式商铺一应俱全,生意异常红火。郭嵩焘的曾祖父在这里经营“借贷”生意,自然赚得盆满钵满。郭嵩焘的祖父名叫郭诠世,为人特别慷慨、豪爽。这大概是经常跟“水手”们打交道的缘故,而且借贷生意本是一碗“江湖饭”,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但

古人留下的十个智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01 流水不争先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无常形,顺势而为,为而不争,方达所愿。 可以削平山川却堵不住流水。 “不争先”不是不求上进,而是尊重自然规律,不破坏均衡,不因小失大、迷失自我。 做事不能靠一时性急,而要脚踏实地。就像流水一样,水慢慢地流淌,它不去争先后,而是在一点一点地积攒自己的力量。到时候,有力量了,还在乎什么先后呢? 细水长流,以待迸发。经验要靠经历才能获得丰厚的积累。智慧不是一蹴而就,通过思考感悟后,循序渐进,拥有发现细微的慧眼,待到力量充足,一击而破。 02 嗜欲深者天机浅 一个人的欲望过多,就会相应地缺少智慧与灵性。

玩物丧志,贪欲败身。 生活中贪财、贪权、贪色的人,没有不迷失心智的,而迷失心智,正是祸害生命的开始。一个人如果不以事业和修养为重,不懂得节制欲望,随时都会陷入可怕的危机。 没有自制力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03 君子知命不算命 万事万物有时、有运、有势。 “时”是时机,有天时而运气未至,也难免落空;“运”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和合,三者没和合时,运自然不动,运不启动,人也受困;“势”是势差,势差越大,能量越大,犹如瀑布。 这三者合在一起,就统称为“命”。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知命,首先是知“己命”,就是要知道作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该如何立身、处世;其次是知“天命”,有了人生阅历之后,感悟到天地自然之道,从而能够顺天应命。

一个人知命以后,心中没有疑惑,能够坦然接受一切,自然不需要算命。 10条“天规”,10个“智慧”。 04 人有千算,天则一算 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小算盘,算计着自己的收益,进而算计着别人。 千算万算,人算不如天算;算来算去,算自己! 天就一算,算什么呢?算每个人的“德”。 天地无私,唯德是亲,积一点德,就修一点福。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人若忠厚,福必随之! 05 人情世态,不宜太真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汉语言文学论林黛玉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悲剧学士学位论文

论林黛玉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悲剧 作者: 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 准考证号: 成绩: 完成时间年月日

论林黛玉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悲剧 摘要: 《红楼梦》写了一个恋爱不能自由、婚姻不能自主的悲剧,即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的悲剧。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性格差异,使得薛宝钗更符合封建家长的心意、封建礼教的束缚、家庭背景的对比,使薛宝钗更胜一筹等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影响。 关键词:爱情、悲剧、婚姻、贾宝玉、林黛玉

论林黛玉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悲 一、命运的悲剧 《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作品,展示了一个多层次,又相互融合的悲剧事件,这场悲剧中的爱情婚姻悲剧是在宝黛钗之间展开的。这是一种不由个人选择的社会关系,把他们三人联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性格之间、爱情与社会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酿成了一场可气、可悯、又可叹的人间悲剧。 二、黛玉、宝玉的性格 (一)、黛玉的性格 林黛玉,出生在书香之族、钟鼎之家。只是至其父林如海时家道中落,支庶不盛。她无兄弟姊妹,又长得聪明清秀,故父母爱之如珍宝。孰料年幼时,母亲去世。外婆贾母念其无人依傍教育,便派了船去接。黛玉本不忍离开,无奈贾母致意务去;再加上父亲时为扬州盐政官,为解除顾盼之忧也劝其前往。于是,便来到京都贾府,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涯。后来,父亲又不幸辞世,她就成了一个孤儿。在神话世界里,林黛玉与贾宝玉有“木石”奇缘,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两人初见时就都有似曾相识、久别重逢的惊异感与亲切感。贾母呢,对黛玉更是万般怜爱,饮食起居都跟宝玉一样,因而使二人的亲密友爱也不同于别的姊妹。在耳鬓厮磨、朝夕相处中彼此产生了真挚的爱

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4.古代儒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的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28.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老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汝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郭姓的起源

郭姓的起源,郭姓的来源 姓氏:【郭】 拼音:Quo 郡望:太原郡 名人:郭嘉,郭象,郭子仪,郭沫若,郭嵩焘 胜迹:缺 文献:郭氏族谱, 郭氏史略 历史:郭姓是当今中国第十八大姓,在台湾排名第十四,总人口占百分之一以上。郭姓出自姬姓,是由虢姓转化来的。西周初年,周武王封文王的弟弟姬叔于虢,建立了虢国。到西周末年,因为国家弱小,被郑武公以武力占领,并声称是由于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有功。楚庄王因此出兵讨伐周朝,周平王因此找到姬叔的后裔姬序,并封他为虢国国君。虢国后来被晋国灭掉,他的国人就以国名为姓,从此姓郭。郭姓很早就已经存在,夏朝有郭支,郭哀,商朝有郭崇。又有一种说法,说箕子号郭叔,是郭姓始祖。但他们的后代,现在都已经没有记录了。郭姓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在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等地发展,其中以太原为其发展中心。到汉代,又有郭姓人移居内蒙,甘肃,四川,安徽。唐代时,郭姓曾两次向福建迁移,到南宋时期,开始进入广东。明末清初,有一支福建的郭氏迁居台湾,后来成为了台湾十大姓之一。按,福建泉州地区的「白奇郭」,应属回族后裔。郭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曲阳,太原,华阴,中山,昌乐,汾阳,□川,介休,西河,云中,扶风。 补充资料: 姓氏起源: 出自夏、商时代郭支与郭崇的后代。据《姓氏考略》记载:"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看来,郭姓早在我国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 以居处为氏。拒《风俗通》上记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郭,字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氏。在我国大多数的姓氏起源中,这种现象是比较少的。 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一说虢仲)于西虢,虢仲(一说虢叔)于东虢。周平王时,郑武公功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今河南新郑,此时平王也不得不认可,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国,从楚庄王时起不断发动对周的战争,兼并了周围许多国家。被分封给郑国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作为补救。由此,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遂有郭氏。西虢,亦称成虢,在西周灭亡之后,也向东迁移,建都上阳,史称南虢。后被晋国所灭。西虢东迁时,还有虢国支族留居原地,史称小虢。后被秦所灭。这些虢国的后代,均以郭为姓。 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后梁有成纳,后冒姓郭氏;后晋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汉姓;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故改姓郭。 聚集地: 迁徙分布 春秋战国时期,郭氏除留居于今河南、陕西、山西省外,已播迁于山东、河北。至秦、汉时,郭氏有部分人徙居江南。汉代及其以后的较长时期内,太原一直是郭氏的发展繁衍中心。此外,郭氏在汉代又有居于今内蒙、甘肃、四川、安徽者。三国时吴国有富春人(今属浙江)郭成。晋代有武昌人(今属湖北)郭翻,闻喜人(今属山西)郭璞于西晋末避乱徙居建康(今江苏南京)。唐初与唐末,河南郭氏曾两次向福建迁徙:一是唐总章年间光州固始人郭淑翁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在龙溪郭埭乡安家落户,又有将将佐郭益,亦随陈氏父子入闽;一是郭嵩随王审知从弟王想入闽,家于新宁,子孙传衍于仙游、莆田及南安之蓬岛乡。1127年,宋高宗南逃,大批中原人随之逃到江南,居于江苏、浙江、

贾宝玉悲剧人物分析

賈寶玉的悲劇論在當代中西文化的詮釋建構與回歸 摘要: 「悲劇」的原型與其演化、張大了文學概念批評模式,應用在中國古典章 回小說的解讀藥引上,開出了「性格悲劇」與「命運悲劇」的雙重視景。而啟動 西方「悲劇」系統的因果起合論,從倫理、精神、美學的向度勾勒引述古典戲曲、 小說的「悲劇意識」宗師當推王國維。其《紅樓夢評論》構築的『悲劇理論』支 配了他人生與美術(文學)的論證視角;並拕出了慾望與解脫這組對偶概念上難 分難捨的糾纏質性與密度,其背後對文化的蒼涼與悲觀,絕非叔本華、康德式的 西方哲理範疇所能概括論述。雖然他繪入康德與叔本華的視野思維,嘗詴建構中 國的藝術與人生的內涵,搭建他批評體系的基石,但那悲劇理論的圖像,卻也勾 動中國學術界方家,站在不同角度學理上的論剿與肯定。王國維觸碰了宗教上的 苦業與原罪意識,更關涉到人生美感向度上的進程;換言之,他以西方的科學路 數來挑戰他內心的傳統中國的人生、人性路數:欲與苦如何在藝術裡得到超拔與 救贖、解脫與悟道,這種並觀中西詮釋視野的生命課題,形成王國維拕出的一個 「賈寶玉悲劇論」的命題。 以王國維的命題為基點,本論文企圖就現仉籠罩在悲劇理論系統下「紅學」 方家的論述典範,先提出解讀的視野與論疇,並進入《紅樓夢》文本情節中來檢 視與對述古希臘悲劇之《伊底帕斯王》及莎士比亞悲劇戲劇中之《哈姆雷特》、《馬 克白》、《繫密歐與茱麗葉》、《奧圔繫》等西方悲劇作品。期望釐清與解讀中、西 方文化學者對《紅樓夢》之賈寶玉,在詮釋「悲劇」論上所構築的論述平台上之 異同及可能性。最終以回歸建構曹雪芹苦心鑄造的「賈寶玉」悲劇性型態的獨特 中國文化視景。 關鍵字詞:紅樓夢、悲劇論、王國維、賈寶玉、曹雪芹 一、前言: 西方文論,在源脈上可歸本追述於亞里斯多德的《詵學》系統。其精微處則 是以「悲劇」理論的建構成為西方文學批評的柱石。透過亞氏的《詵學》光譜中 『悲劇典範』的照映,人物命運與小說情節的兩條解讀路線在西方科學重因果律 演述的學術領域裡,取得了中國章回小說論構上極其斐然可觀的治學成績。自王 國維對《紅樓夢》的「叔本華式」的悲劇意識讀解,自此,開啟了以西方情節結 構論、人物人格心理思想分析論,在心理、社會、政治、歷史、文化、哲學等學 理理論的移植、置入下,構築了對《紅樓夢》研究版圖上的交光多景。1王國維 的〈紅樓夢評論〉云: 「人之大患,在我有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憂患與勞苦之與生相對待,久 1本文架構的「悲劇理論」與「悲劇概念」,徵引胡耀恆:〈亞理斯多徳的《詵論》-它在西方文學理論中的效能以及在中國戲劇批評中的運用〉,載《中外文學》二卷四期。亦參述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1986)與龔鵬程:《中國小說史論叢》(台北:學生書局,1984)內討論到悲劇概念的部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