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年级科学上册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练习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练习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练习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2.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练习教科版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同步练习

1、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克的食盐。

答案:36

解析:解答: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36克的食盐。

分析:考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的。

答案:不同

解析:解答: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分析:考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3、水能溶解固体、液体,还能少量的溶解。

答案:氧气、二氧化碳

解析:解答:水能溶解固体、液体,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

分析:考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4、水中的动植物是呼吸的。

答案: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解析:解答: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呼吸的。

分析:考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未开启的汽水和苏打水,摇晃一下汽水瓶,会有。

答案:气泡产生

解析:解答:未开启的汽水和苏打水,摇晃一下汽水瓶,会有气泡产生。

分析:考察空气能够溶解在水中。

6、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

答案:气泡变大,变多了

解析:解答: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说明气体溶解在水中。

分析:总结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7、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里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

答案:气泡变小,变少了

解析:解答: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说明气体溶解在水中。

分析:考查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8、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

答案:强

解析:解答: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分析:考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9、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或溶解了。

答案:加压|化学方法|二氧化碳

解析:解答: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分析:考查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0、食盐能在水中无限制的溶解。()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食盐不能在水中无限制的溶解,食盐在水中溶解是有限度的。

分析:考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1、可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没有限度的。()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有些可溶物质,例如酒精在水中的溶解是没有限度的,有些可溶性物质,例如食盐是有限度的。

分析:考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2、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大有小的。()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大有小的。

分析:考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3、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比实验弱。

分析:考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4、海水怎么变成盐?

答案: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就可以析出盐。

解析:解答: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就可以析出盐。分析:考查海水变成盐的过程。

15、酒精和食盐都能溶解于水,请根据你做过的实验结果判断:它们都能无限地溶解在水中吗?

答案:酒精能无限的溶解在水中,水也可以无限的溶解在酒精中,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是一定的,他的溶解取决与水的多少,水多则溶解的多,水少则溶解的少,所以食盐并不能无限溶解在水中。

解析:解答:酒精能无限的溶解在水中,水也可以无限的溶解在酒精中,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是一定的,他的溶解取决与水的多少,水多则溶解的多,水少则溶解的少,所以食盐并不能无限溶解在水中。

分析:考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上溶解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溶解》 (2008-09-07 14:20:45) 转载 标签: 教育 溶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溶解的快与慢 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第二单元溶解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知识整理_教科版

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整理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洗发水、洗手液、酒精、醋、酱油、味精、高锰酸钾等。 3、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面粉、食用油、沙子、石头、铁钉、橡皮、塑料等。 4、分离方法:食盐、糖等一些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后,能用(蒸发)的方法使其析出结晶与水分离。面粉、沙子等一些不能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5、【过滤装置图】 6、过滤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对折两次后打开紧贴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边缘; ②导入漏斗的液体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三靠”:①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引流);②玻璃棒一头斜靠着三层滤纸的那一边; ③漏斗颈的底端紧靠烧杯内壁。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7、为了清晰地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代替食盐做溶解的实验,这种物质就是(高锰酸钾)。 8、高锰酸钾颗粒是(黑色),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勺)来取。 9、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0、如果某种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那么水也能够在这种液体中溶解,(互溶现象)。 11、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胶水、洗发水、洗洁精、酒精、醋等。 12、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食用油、水银、汽油等。 13、往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洗洁精等),搅拌后会发现部分食用油被溶解了。这就是生活中,每次洗菜盘子放了洗洁精之后容易洗的原因。 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4、相同条件下(同样多的水、水的温度是一样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了解某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帮助。 15、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跟(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溶解能力就越好,溶解的就越多;压力越小,溶解能力越差,溶解的就越少。所以在密封的注射器中的雪碧,在活塞往外拉时(压力减小),可以看到气泡增多。往里推时(压力增大),又可以看到气泡减少。 16、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汽水中的气体是指(二氧化碳)。 17、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8、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后在锅底会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四年级科学上册《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设计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设计 任登玲 一、教材分析: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溶解”的第三课,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同学已经了解了固体在水中的溶解。这一课是让学生观察几种液体能否溶解在水中。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观察胶水和洗发液溶解的过程。它们在水中是漂浮还是下沉?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扩散过程进行比较。它们溶解后胶水和洗发液可以形成稳定的水溶液。 本课选用了一些学生非常熟悉的几种液体让学生观察、比较它们在水里的溶解情况,发现有些液体可溶于水,而有些液体不溶于水。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 2、认识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能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四、教学难点: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五、教学准备: 容器架、盛水试管、滴管、玻璃杯、小匙、筷子、胶水、洗发液、醋、碘酒、酱油、食用油、课件、实验记录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炎热的夏天你们最喜欢喝什么?(饮料)老师现在就来制作一杯饮料。老师出示果珍,把果珍放入水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果珍会怎样? 提问:果珍在水里怎么了?(溶解了)回亿固体物质是怎样溶解在水中的?这些固体物质均匀地分布在水里,形成透明、稳定的溶液。 2、引出课题。那么,液体是否能像食盐和高锰酸钾那样溶解在水中呢? 3、学生讨论回忆已有经验。(食盐、糖等) 二、观察和描述胶水和洗发液的溶解过程 提问:那么液体之间是怎样溶解的呢? 1、出示胶水和洗发液,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胶水和洗发液在水中的现象。大家猜猜看,如果把它们分别倒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2、学生小组讨论,猜测结果。 3、让我们一起做个实验看看胶水和洗发液是怎么在水中溶解的吧!老师做演示实验。 (1)取一小匙胶水或洗发液倒入盛水的玻璃杯。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溶解

第二单元溶解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 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6.教师引导: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

四年级科学上册《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优质教案 教科版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溶解”部分的第二课。在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基础上,安排学习本课内容。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密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平均地分散到水中去的缺乏感性认识。这一课选用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接触科学课已有一年,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同时对实验课兴趣非常深刻。但是在思维上,逻辑性、严谨性不强,考虑问题不深入、不够细密周密;同时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平均地、安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细密的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描述食盐、高锰酸钾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例外之处。 五、教学准备 【准备材料】4个装水的透明玻璃杯、1根搅拌棒、高锰酸钾、一个药匙、20克食盐、20克面粉、30克细沙。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记录表,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状态记录表。 六、教法方法 主要教学方法: 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其教学模式是:设疑—观察(实验)—思考—总结—应用。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 2、互动式教学法。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抢答,在实验过程中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七、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猜一猜:三杯例外物质与水的混合物分别是什么(出示课前准备的一杯沙和水的混合物、一杯面粉和水的混合物、一杯食盐溶液)?让学生猜测,并说出理由(是否有沉淀,能否看见颗粒……)。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你怎么猜出是食盐的呢?它溶解了吗?它是怎样溶解的呢?”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讲解、观察高锰酸钾。(1)师拿出高锰酸钾问学生: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2)介绍高锰酸钾。 这是一种化学药品,叫做高锰酸钾,人们常用它来消毒和防腐。它是紫色的,小颗粒状的。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复习题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 1.加快溶解的主要方法有( )()()三种。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和( )三部分,( )的温度最高。3.食盐能够( )在水中,也能从水中( )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蒸发,最后析出盐的()。4.水除了能溶解()和()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等气体。5.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 6.水里的动物和植物呼吸的是溶解在水里的()。 7.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肥皂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中的肥皂溶解的快。 8.()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9.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的过程。 10.()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1.()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质,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可乐”里面含有大量的()。 A.氧气B.氯气C.二氧化碳 2.不能够在水中溶解的物质是()。 A、味精 B、砂糖 C、淀粉 3.高锰酸钾()。

A、能够溶解在水里 B、不能够溶解在水里 C、只能溶解在热水里4.酒精灯熄火应该() A、用嘴吹灭火 B、用灯帽盖火c、用扇子扇灭5.用()的方法可以使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A.蒸发B.过滤C.沉淀 6.下列哪种方法在嘴里溶解方糖最快?() A.含在嘴里不动B.用舌翻动搅拌C.把糖块咬碎D.咬碎并搅拌7.一小匙食盐溶解在一杯水中,杯里的物质叫做()。 A、液体 B、液体混合物 C、溶液 8.下面哪一种物体不会溶解于水()。 A.巧克力B.食用油C.奶糖 9.能够在水中溶解的物质是()。 A、食盐 B、细沙 C、面粉 10.在水里滴几滴油,油会()。 A.浮在水面,不能在水中溶解B.沉在水底,不能在水中溶解 C.在水中溶解了 11.水中的动物和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进行呼吸的。 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 三、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一杯水不可以无限制的溶解盐,到一定程度,盐就不溶解了。……()2.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溶解归纳整理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溶解》归纳整理 《溶解》单元 ·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够溶解在水中。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的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可逆的过程。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在我们的课堂的实验中,哪些东西被溶解了?哪些没有被溶解了? 食盐、小苏打被溶解了,沙子与面粉没有被溶解。 如何说明食盐被水溶解了? 是食盐沉到杯子底部吗? 还是杯子里的水升高了吗?

或者是滤纸上留下了食盐吗? 在水中看不到食盐了,可以说明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为什么说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滤纸上能看到沙子,在杯子里的沙子会沉到水底,杯子里的水变浑浊了。 为什么说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水会变白色,面粉沉到了杯子底部,在滤纸上留下了面粉。 总结: 有的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的则不能。 以上被溶解的物质都不能凭肉眼直接在水中观察到,而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直接观察到。 也就是说,溶解的物质不能被过滤出来,而不能溶解的物质能被过滤出来。 在过滤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操作要求? 1、一贴二低三靠 2、滤纸放入漏斗时,可将三层纸的一面朝风吹草动漏斗颈的长端,避免玻璃棒抵着的时候漏斗移动。 3、如果滤纸和漏斗内壁之间有气泡,会使过滤速度减慢。 4、滤纸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实验效果。如果滤纸太大,可以在折叠好后将多余部分剪去。如果滤纸过小,会使过滤操作变得很困难,速度也很慢,因此要及时换成大小适合的.滤纸。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知识整理 教科版

1 第二单元《溶解》 知识整理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洗发水、洗手液、酒精、醋、酱油、味精、高锰酸钾等。 3、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面粉、食用油、沙子、石头、铁钉、橡皮、塑料等。 4、分离方法:食盐、糖等一些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后,能用(蒸发)的方法使其析出结晶与水分离。面粉、沙子等一些不能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5、【过滤装置图】 6、过滤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 滤纸对折两次后打开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边缘; ②导入漏斗的液体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引流);②玻璃棒一头斜靠着三层滤纸的那一边; ③漏斗颈的底端紧靠烧杯内壁。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7、为了清晰地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代替食盐做溶解的实验,这种物质就是(高锰酸钾)。 8、高锰酸钾颗粒是(黑色),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勺)来取。 9、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 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0、如果某种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那么水也能够在这种液体中溶解,(互溶现象)。 11、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胶水、洗 发水、洗洁精、酒精、醋等。 12、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食用油、 水银、汽油等。 13、往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洗洁精等),搅拌后会发现部分食用油被溶解了。这就是生活中,每次洗菜盘子放了洗洁精 之后容易洗的原因。 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4、相同条件下(同样多的水、水的温度是一样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了解某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帮助。 15、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跟(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溶解能力就越好,溶解的就越多;压力越小,溶解能力越差,溶解的就越少。所以在密封的注射器中的雪碧,在活塞往外拉时(压力减小),可以看到气泡增多。往里推时(压力增大),又可以看到气泡减少。 16、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汽水中的气体是指(二氧化碳)。 17、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进行呼吸的。 18、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后在锅底会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 而(降低)。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知识整理 教科版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洗发水、洗手液、酒精、醋、酱油、味精、高锰酸钾等。 3、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面粉、食用油、沙子、石头、铁钉、橡皮、塑料等。 4、分离方法:食盐、糖等一些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后,能用(蒸发)的方法使其析出结晶与水分离。面粉、沙子等一些不能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5、【过滤装置图】 6、过滤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对折两次后打开紧贴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边缘; ②导入漏斗的液体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三靠”:①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引流);②玻璃棒一头斜靠着三层滤纸的那一边; ③漏斗颈的底端紧靠烧杯内壁。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7、为了清晰地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代替食盐做溶解的实验,这种物质就是(高锰酸钾)。 8、高锰酸钾颗粒是(黑色),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勺)来取。 9、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0、如果某种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那么水也能够在这种液体中溶解,(互溶现象)。 11、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胶水、洗发水、洗洁精、酒精、醋等。 12、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食用油、水银、汽油等。 13、往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洗洁精等),搅拌后会发现部分食用油被溶解了。这就是生活中,每次洗菜盘子放了洗洁精之后容易洗的原因。 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4、相同条件下(同样多的水、水的温度是一样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了解某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帮助。 15、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跟(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溶解能力就越好,溶解的就越多;压力越小,溶解能力越差,溶解的就越少。所以在密封的注射器中的雪碧,在活塞往外拉时(压力减小),可以看到气泡增多。往里推时(压力增大),又可以看到气泡减少。 16、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汽水中的气体是指(二氧化碳)。 17、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8、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后在锅底会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水是怎样溶解物

……………………………………………………………最新资料推荐…………………………………………………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装水烧杯4、筷子1、高锰酸钾1、小药勺、食盐1、沙1、面粉1。 【教学过程】 一、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1.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

3.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4.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 5.学生汇报: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 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观察记录实验: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 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1 ……………………………………………………………最新资料推荐…………………………………………………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 3.全班讨论交流: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4.整理记录: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 2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课堂实录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2、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2、严格按规利用过滤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4、玻棒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新知: 师:在上课之前,咱们先来讲个《小毛驴过河》的故事好不好? 有一只勤劳能干的小毛驴,特别喜欢给他的主人干活。有一天,他驮着一袋盐过河,一不小心脚下滑了一下,盐浸了水后变的轻松了许多。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生:盐被水化了。 生:盐进了水里面了。 …… 师:那么在咱科学上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什么呢? 生(齐):溶解 师:同学们真棒!既然谈到溶解,那你们觉得什么是溶解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溶解现象呢? 生:一种物质混在另外一种物质中。 生:…… 师:这些同学说的都很好,但是科学定义的溶解是这样的,一种物质(溶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成为溶液的过程。用咱自己的话说就是两种或者两者以上的物质混合的过程。那么在日常生活还有哪些呢? 生:白糖水 生:汽水 生:…… 师:同学们找的都很全面,那么本节课我们就单独拿水这种物质来讲,看看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教师板书: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设计意图:这个部分的目的就是用小故事导入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故事中总结科学道理。再由故事延伸到科学知识上,让学生简单明了的理解知识要点。) 二、科学探究一: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二单元 溶解 教科版

1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我知道。 (1)溶解指物质、分散在水中,不会,也不能用的方法把溶液中的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 (3)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紧贴。两低:低于,低于。三靠:倾倒滤液的紧靠,玻璃棒紧靠,紧靠承接滤液的。) (4)、、等物体能溶解在水中。、、等物体不能溶解在水中。 2、辨一辨:(对打“√”错打“×”) (1)盐、砂糖、沙子都能溶解天水。() (2)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地溶解砂糖。() (3)在水中溶解的物质不能通过过滤分离;在水中不溶解的物质能通过过滤分离。( ) 3、对号入座。 下面哪一种物体可能不会溶解于水?() A、巧克力 B、奶糖 C、薯片 4、溶解的特点有哪些? 答:① ② ③ 2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一)我知道: 1.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2.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充分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的高锰酸钾溶液。它常被

用来和。 3.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的变化、在水中是否、是否有、能否用的方法分离。 (二)实验。 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状态记录表 3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我知道: (1)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再,然后一缕缕的,轻轻搅拌,充分搅拌,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2)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沙、面粉、食用油不能在水中,形成的是。 (3)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说明食用油不能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的液体,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 (4)胶水或洗发液倒入水中,它们在水中是沉入水底,并蜷缩在杯底的,是地向水中扩散,最后形成稳定的、分散在水中,而醋和酒精沉入水中而直接地向水中扩散。 2、对号入座 (1)在下列物体中,难溶于水的物体是()。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总结

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第一小学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整理 班级:姓名: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到的微粒,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洗发水、洗手液、酒精、醋、酱油、味精、高锰酸钾等。 3、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面粉、食用油、沙子、石头、铁钉、橡皮、塑料等。 4、分离方法:食盐、糖等一些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后,能用蒸发的方法使其析出结晶与水分离。面粉、沙子等一些不能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5、【过滤装置图】 6、过滤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对折两次后打开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边缘;②导入漏斗的液体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引流);②玻璃棒一头斜靠着三层滤纸的那一边;③漏斗颈的底端紧靠烧杯内壁。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7、为了清晰地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代替食盐做溶解的实验,这种物质就是高锰酸钾。 8、高锰酸钾颗粒是黑紫色,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勺来取。 9、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面粉沙食盐高锰酸钾 能否看见颗粒能能不能不能 分布是否均匀否否是是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整理

四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溶解》知识整理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食盐、糖、小苏打、肥皂、胶水、洗发水、洗手液、酒精、醋、酱油、味精、高锰酸钾等。 3、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面粉、食用油、沙子、石头、铁钉、橡皮、塑料等。 4、分离方法:食盐、糖等一些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后,能用(蒸发)的方法使其析出结晶与水分离。面粉、沙子等一些不能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5、【过滤装置图】 6、过滤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对折两次后打开紧贴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边缘; ②导入漏斗的液体液面略低于滤纸边缘;“三靠”:①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引流);②玻璃棒一头斜靠着三层滤纸的那一边; ③漏斗颈的底端紧靠烧杯内壁。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7、为了清晰地观察到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代替食盐做溶解的实验,这种物质就是(高锰酸钾)。 8、高锰酸钾颗粒是(黑色),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勺)来取。 9、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10、如果某种液体能够在水中溶解,那么水也能够在这种液体中溶解,(互溶现象)。 11、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胶水、洗发水、洗洁精、酒精、醋等。 12、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液体)有:食用油、水银、汽油等。 13、往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洗洁精等),搅拌后会发现部分食用油被溶解了。这就是生活中,每次洗菜盘子放了洗洁精之后容易洗的原因。 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4、相同条件下(同样多的水、水的温度是一样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了解某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帮助。 15、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跟(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溶解能力就越好,溶解的就越多;压力越小,溶解能力越差,溶解的就越少。所以在密封的注射器中的雪碧,在活塞往外拉时(压力减小),可以看到气泡增多。往里推时(压力增大),又可以看到气泡减少。 16、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汽水中的气体是指(二氧化碳)。 17、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8、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后在锅底会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单元 溶解 知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溶解》复习提纲 1、水能溶解很多物质。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2、将一种物质放入水中,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如果这种物质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那么我们就说这种物质能溶解于水,也可以说水能溶解该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固体有食盐、白糖、果汁粉、奶粉、味精、咖啡粉、小苏打、高锰酸钾等物质;液体物质有胶水、牛奶、酱油、橙汁、醋、酒精等物质。 3、将一种物质放入水中,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如果这种物质开头会分散在水中,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可以把它从水中分离出来。那么我们就说这种物质不能溶解于水,也可以说水不能溶解该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固体物质有木屑、铁粉、石粉、沙、面粉等物质,液体物质有菜油、花生油、芝麻油、柴油、汽油、机油等物质。油和水虽然相互不能溶解,但在它们的混合物中加入洗涤剂可以帮助它们相互溶解。

6、为了清晰地看见物质的溶解过程,我们用高锰酸钾代替食盐做溶解实验,高锰酸钾是一种深紫色的颗粒状晶体物质,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色、透明的溶液,人们常用它来消毒和防腐。 7、像高锰酸钾那样,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微粒,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的现象就叫溶解。 8、通过实验我们发现,20毫升水里能溶解大约7克食盐,同样的水可以溶解小苏打。实验说明: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有大有小。 9、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听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0、为了观察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我们可以做下面的实验。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11、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使用捣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2、在常温下,用量筒量100毫升水,用天平把食盐分成两克1份,然后将食盐逐份放入水中搅拌后仔细观察,直到水底出现沉淀为止。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发现: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这个实验说明:食盐能溶解于水,但加到一定时候,它在水中就不能溶解了,所以食盐不能无限地溶解在水中。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溶解》教案大全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溶解》教案大全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 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食盐、沙、面粉、装水烧杯、筷子、玻棒、水槽、漏斗、滤纸、铁架台。(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教学过程: 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过

一会再搅拌,观察它们的变化。 2、学生汇报观察现象:食盐在水里的变化是怎样的?沙在水里呢?(注意纠正学生的汇报:食盐在水里容易溶解,沙在水里不容易) 3、组织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容易溶解"?哪些现象能使我们判断"沙在水里不容易溶解"?(板书食盐的溶解现象和沙不容易溶解现象。) 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形成了的溶液我们可以叫做食盐溶液;沙在水中不容易溶解,我们则把它叫做沙和水的混合物。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然后再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会儿,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组织汇报:面粉在水中容易溶解吗?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 5、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6、教师实验:为了作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上沿。 7、学生观察滤纸,汇报交流观察结果。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教案

修改后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科学》在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第二课时怎样加快溶解。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搅拌、物质的大小、水的冷热是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之一。 2、经历设计、验证实验的活动过程,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 3、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验证实验 教学准备:CAI课件,杯子、筷子、糖、铁锤、热水等。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图片,渗透科学的思想。 一、创设情景,引入探索。 1、教师喝糖水 2、教师设问:加了糖,水为什么还不是很甜呢? 3、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糖还没有溶解) 4、教师提出探究的任务:你有什么办法能加快糖块在水中的溶解呢? 5、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法, 教师出示课件:搅拌、(热水)、切碎、 6、你们说的这几种方法真的能加快溶解吗? 7、这么有信心,好,那请你们说说用什么来证明给我看。 (这节课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怎样加快溶解)(板书课题)

二、设计实验方案,集体交流。 今天的实验,老师有个要求:我们要学会向科学家一样的研究。首先做实验之前,我们必须要先想清楚,今天的实验我们需要研究一个什么问题?以什么为假设?1、(如果我们假设搅拌)能够加快溶解。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做这个实验呢?做实验又需要哪些实验材料呢?学生口述实验方法,选择材料试操作,提出实验类型“对比实验”,提倡公平原则(课件)。 在比较的时候有许多条件是相同的,相同条件是什么?谁来说互相补充:杯子、水温、水量、糖、同时)这些条件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条件是: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为什么要用两个杯子呢? 相比之下才会更溶易看出哪杯水的糖块溶解得快。(因为是一个对比的实验) 这样对比进行实验。才能得出快慢。 4、出示:实验报告单 研究问题:加快()溶解的研究。实验器材及数量:对比条件:一杯(),另一杯()。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实验结果:()能加快)溶解。师生共同填写除实验现象及结果以外的各项。 三、学生填写报告单 1,教师巡视,有重点指导个别小组。 四、学生实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