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欧美酒店业对中国酒店业的启示

欧美酒店业对中国酒店业的启示

欧美酒店业对中国酒店业的启示
欧美酒店业对中国酒店业的启示

中国酒店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酒店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宏观经济简要分析 (一)宏观经济形势简要分析 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其中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 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 8.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4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复合增长率为11.2%,到2015年,服务 增加值比重将增加四个百分点达到47%[1] 。数据表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依然 良好,服务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二)酒店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根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旅游总收入29475亿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其中,国内旅游人数同比增10.3% ,国内旅游收入 同比增长15.7%,入境旅游人数及入境过夜旅游外汇增长3.3%[2]。 预计到“十三五”,我国旅游人数会达到35亿,入境过夜人数会达到1.5 亿。从宏观面看,酒店行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中国酒店业发展战略及政策走向分析 (一)国家政策将突破预期 根据我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现状,旅游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的战 略性支柱产业,并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我国已跻身为世界第一大入境 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由此可见,中国已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 国内旅游市场。 (二)酒店产业政策与发展方向 1、全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引导着中国酒店业的发展方向。 1)持续稳定的保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将有利于我国旅游酒店也的进一步发展; 2)旅游业在我国未来十年的历史发展时期内,将再一次引来历史性的大发 展,而作为旅游业基础产业之一的酒店业也将随之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 2、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将进一步促进国内外酒店集团在本土的竞争。 3、连锁化、集团化将成为未来较长时期内中国酒店业的发展方向。 4、民营企业将在中国酒店业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酒店业是竞争性较强的企业,国家的大政策是:国有资产将有选择性的退 出酒店领域,并在3—5年内减少国有资产在酒店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因此,民 营企业将是中国未来酒店业市场的主力军,国家在政策法规,经融环境和维护 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等方面所提供的支持,都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这 些因素都为民营企业介入酒店业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三)国家相关政策 《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获得国务院通过,对于旅游产业的重视首次 上升到中央战略级别,国家有意把旅游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这对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包括旅游在内的整个大消费崛起有相当的导向作用。 2010年12月29日,国家旅游局、中国银行在京签署了《支持旅游产业发

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 ? 按国家统计局口径,至2007年底,中国本土星级酒店已经达到了14326家,其中包括:白金五星4家,五星361家,四星1631家,三星5534家,二星6158家。星级饭店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60万人。全国共有饭店及旅游住宿单位超过30万个,从业人员超过500万人。2007年底,全国星级饭店数量是1978年全国饭店总数的100倍;2006年全国星级饭店实现利润33亿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比增长了两倍多;全国已经拥有绿色旅游饭店2000多家;有41家国际饭店管理集团、67个饭店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管理了516家饭店,世界排名前10位的国际饭店管理集团均已进入中国市场。 2007年的假期调整政策让酒店业绷紧了每一根敏感神经。带薪休假的出台更是激活了旅游酒店板块。带薪休假的出台,无疑是给予酒店和旅游业的一块特大蛋糕。这让酒店旅游行业进入“价量齐升”的黄金投资期。同时国内消费升级推动国内游的游客人次与人均花费同步增长,现代交通工具提供的更为快捷舒适的运输服务,使交通对旅游的瓶颈约束效应越来越小,这使观光游得以继续发展,而休闲度假游也将逐步兴起。旅游市场针对此纷纷推出相关产品,很多度假型酒店更是看准了商机,针对这个市场的变换进行着相关的调节。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从金融界一路波及到实业界,酒店业作为与金融实体关系最为密集的产业,影响在所难免。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已蔓延至亚太地区,酒店经营者在08年下半年已开始感到经营压力。持续了数月的金融危机,通胀、油价上升导致的交通成本上涨,让不论是消费旅游还是商旅出行的人们都压紧开支。消费旅游和商旅客人的减少使得在这条产业链条上的酒店业切实感受到了冬天般的寒冷。但是,中国商务部将在三方面大力发展酒店餐饮行业,首先,大力发展大众化餐饮。其次,重点关注和解决酒店行业的放心消费问题,严把食品原料进货关。第三,积极推进节能环保工作,推动行业节能减排纵深发展。商务部高度重视中国的酒店与餐饮业,在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方面,将大力发展酒店与餐饮业。 酒店业应顺应国家扩大内需的号召,各大酒店尤其是高档酒店,应调整客源结构,瞄准内需市场,以度过危机。应缩减开支、降低成本,练好内功。酒店消费需求有一定的刚性,总有一部分人得住酒店,所以应抓牢商务市场,开发散客旅游市场。从长远来看,酒店业的发展前景依然是光明的。 中国酒店业发展趋势 (1)酒店业新的发展投资点将逐步西移并优化地域结构: 由于中国中西部地区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国家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开发中西部的措施,一部分酒店投资将有可能从东部、南部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随着中西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中西部的酒店业将会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酒店业新的、最有希望的增长区域。从总体来看,沿海发达地区各个城市旅游酒店的总量和档次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中部地区发展迅速,有望在近3年内就可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2)高档酒店的经营管理水平将继续与国际接轨,努力发展具有国际水准的经济性酒店将成为新的趋势: 就竞争领域来看,在高档酒店领域,外资酒店将继续保持优势,内资酒店大多集中在中低档领域。而在中低档领域,外资酒店还未采取行动。具有国际水准的经济性酒店将成为未来竞争和建设的重点。经济型酒店是外国酒店集团的关注点。据旅游局作的中国旅游业发展预测,到2020年,入境过夜旅游者为9500—13900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5.7%—7.75%。国际旅游组织进行前景预测,认为到2020年,全球将有16亿国际游客,中国将有1.3亿游客入境,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国。就这个趋势,外国酒店集团看准了中国的经济性酒店是个有潜力的增长点。随着有薪假期的实施、交通条件的改善、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迅速发展,国内客人已经成为酒店不可忽视的客源。未来需求趋势是装修朴素、干净卫生、设施便

酒店发展历程及趋势

酒店发展历程和趋势 酒店(HOTEL)一词原为法语,指的是法国贵族在乡下招待贵宾的别墅,后来欧美的酒店业一直沿用至今,已经有近三千年的历史。酒店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古代客栈时期、豪华酒店时期、商业酒店时期和现代新型酒店时期。 我国的酒店业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大规模兴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对外经济政策,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中国饭店业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春天: 1982年北京建国饭店引入第一家国际酒店管理集团——香港半岛集团,一批合资的经典酒店腾空出世。 1984年,国务院颁发了《推广北京建国饭店经营管理方法的有关事项》,全国掀起学习建国的热潮。同年,上海锦江(集团)联营公司成立,中国饭店集团化进入探索阶段。 1984年假日集团登陆中国,1985年国际酒店集团雅高进入中国大陆,此后国际酒店集团纷纷进入中国。 1993年7月29日为了扶植我国饭店管理公司的发展,国家旅游局颁布了《饭店管理公司暂行办法》。 1998年8月22日,国家旅游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涉外饭店星级标准》。此后在93年、97年、2003年和2010年对该标准进行了四次修订。其中2003年第三次修订,增设了“白金五星级”作为酒店的最高星级,中国饭店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随着饭店国际化进一步加大,国内的酒店越来越多,截止到九

十年代末,全国共有星级饭店3856家,仅在国家旅游局登记注册的本土酒店管理公司就已多达39家,像北京建国、南京金陵、中粮凯莱、北京中旅等本土酒店集团都是在此期间创建的。这些本土酒店集团或公司逐渐与国际酒店集团或公司逐渐形成平分天下的格局。 同时,中国酒店人开始探索在国际化中加入中国元素,并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继而出现了以锦江之星和如家快捷为代表的驰名国际的本土经济型酒店品牌,出现了以天津泰达和浙江开元为代表的“酒店+房地产”的拓展模式,出现了以“首旅”和“海航”为代表的多元化与国际旅游集团。如今,伴随着人民币的连续升值、美国次贷危机的不断加剧和中国公民出境游的日益升温,一大批中国本土的酒店集团正在跃跃欲试到国际酒店市场上去打拼。 纵观国际酒店发展趋势,酒店业的发展与地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大型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奢华酒店基本上都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和分化,各级政府把发展宾馆饭店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特别是作为“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内容。根据酒店业发展历程来看,我国饭店业正由单体酒店向酒店集团化发展在从单一品牌店的饭店集团向多品牌的饭店集团转变。

中国酒店业发展趋势

中国酒店业发展的十大趋势:跨国酒店品牌继续发展;城市综合体、农村经济转型促进酒店建设;中国元素和特色成为酒店业关注点;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潮流进入酒店业;低碳化得到重视等等。 1、跨国酒店品牌继续发展 2011年10月18日,洲际公布2011年全球半年报,中国为全球表现最强劲的市场,中国区平均每间可售客房收入增长12.7%,房价增长7.1%。洲际在中国区共有154家开业酒店,还有150家左右酒店在建。洲际预测中国酒店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超过美国,酒店房间数量届时可能达610万间;2039年酒店房间数量可能增至910万间,约为中国目前酒店房间数量的4倍,约为美国目前酒店房间数量的2倍。洲际中国元素品牌未命名已签12家,首家酒店将于2012年底或2013年初开业,除了北京和上海外,大多位于二三线城市。计划2至3年内将中国元素品牌酒店拓展至海外中国出游市场。这个品牌将重视对大堂的装修、提供中餐、在餐厅中增设更多的包间、开设茶室等。 2010年以来,希尔顿已签近40份在中国的管理协议,其中超过30家位于二、三线城市,与世茂集团在天津、南京、武汉等8座城市酒店项目预计于2011年至2014年间陆续开业,北京、重庆、深圳、太原、贵阳也有新酒店开业,2012年有21家新酒店投入运营。万豪在中国签约的酒店已经超过100家 2、城市综合体、农村经济转型促进酒店建设 全国已经有27个省区市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大力加以培育。全国有20个省区市已经出台或正在研究制订一系列具体措施。在资金支持上,多数省区市旅游发展资金增幅都超过50%。 万达已开业19家五星级酒店,计划到2012年累计开业五星级标准酒店38家,营业面积170万平方米,已与凯悦、希尔顿、雅高、喜达屋、洲际等15个品牌建立管理关系。城市旅游综合体万达广场现在在国内有100个,总投资量大概1700亿。 江阴半个月震动中国酒店业,2011年10月8日,由华西村筹资30亿元人民币建起高328米的龙希国际大酒店开业,826间客房包括总统套房16间,会所中耗资2.7亿的金牛内体是铜质、用1公分左右的金板作全身装饰,黄金用料共一吨;酒店还陈列5000幅书画;2011年10月20日,江阴新桥镇威尔顿酒店签约,威尔顿购物广场总投资50亿元,威尔顿酒店目标为中国金融家俱乐部,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客房1000余间。 2011年10月,苏州4天中签约1家开工3家,10月20日,新鸿基地产与四季酒店集团签约苏州四季酒店;10月17日,苏州泰达宾乐雅酒店、中茵阿丽拉酒店和居山湾大酒店开工,泰达宾乐雅投资12亿元,中茵阿丽拉投资6亿元,居山湾投资3.4205亿元。 2010年,全国有27个省市申评五星级酒店,河南、湖南、甘肃、西藏4个地区没有申评。全国星评委共收到全国各地申评五星级酒店报告123份,其中广东21家,其次是上海、江苏、浙江等,中部地区湖北5家、安徽5家、山西3家、江西2家。 贵州黔东南州目前四星级以上酒店只有4家,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四星级以上酒店46家,预计总投入30亿元。黑龙江省伊春市2010年有6家五星级酒店开工建造。 3、中国元素和特色成为酒店业关注点

中国酒店业未来发展趋势

四川文理學院社會科學系 酒 店 未 来 发 展 态 势 姓名____xx_____________ 班级_xx_____ 专业__旅游管理___________ 日期____xx________ 中国酒店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服务业、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 2010年中国旅游收入总额为1.57万亿人民币,同比2009年增长21.7%。其中国内旅游收入为1.27万亿人民币,占总收入的81%。国内旅游人数由2005年的12.12亿人次上升为2010年的21.04亿人次。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十一五”期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1.2%,合肥、西安、天津和武 汉增长率位居前列,这几个城市的国际品牌酒店客房供给量复合增长率分别是38% 、10%、27%、13%。 “十二五”规划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增加4个百 分点达47%。贵阳、济南、西安、武汉、哈尔滨、南京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苏州、天津、宁波、合肥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这些城市的住宿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二、中国酒店业发展的特点 内部结构出现高档化趋势 与2009年底比较,2010年五星级饭店增加了95家,四星级增加了235家,三星级增加了451家,二星级减少了763家, 一星级减少了138家。8个省区市饭店总数比去年有所增加,增加最多的是广东省, 为128家。减少最多的云南省,为60家。五星级平均营业收入11476.773万元,四星级3630.465万元,三星级1136.013万元,二星级424.490万元,一星级173.484万元。平均每家饭店利润总额五星级 1100.242万元,四星级9.475万元,三星级- 22.036万元,二星级1.032万元,一星级4.823万元。 2010年底,全国一星级酒店297家,二星级酒店4612家,两者共占全国饭店总 数35%,一星级酒店仅占2%。与2009年底各星级酒店数量比较,五星级酒店增 加了95家,四星级增加了235家,三星级增加了451家,二星级减少了763家,一星级减少了138家。 2010年底,我国四星、五星级酒店的比例由10年前的7.7%升至18.7%。 三、中国酒店业发展的若干趋势 (低碳化

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势(1).doc

最近几年,中国的大城市中悄然兴起一种新的酒店业态:经济型酒店。提供清洁卫生的客房,味美营养的早餐,交通方便地段繁华,品牌知名连锁经营……这样的酒店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住宿设施在沿海大城市的大街小巷蓬勃发展起来。 然而政府管理机构对这个新兴行业的发展却缺乏准备,学术界对经济型酒店的概念探讨也还刚刚起步。 研究的滞后和行业管理的缺位导致了经济型酒店行业出现一些概念的混乱和经营的误区。本文结合国外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型酒店的特点进行归纳,尝试对经济型酒店做了一个初步的概念厘定,分析了经济型酒店在中国发展的市场需求,并且提出了这个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期望能为经济型酒店的研究者和管理者提供一点思路。 一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历程 经济型酒店(Budget Hotel)是相对于传统的全服务酒店(Full Service Hotel)而存在的一种酒店业态。经济型酒店在全球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萌芽与发展初期;蓬勃发展时期;品牌调整时期;重新发展时期。 20世纪3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是经济型酒店的萌芽与发展初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汽车旅馆的出现与发展。20世纪30年代,随着美国大众消费的兴起以及公路网络的发展,汽车旅馆开始出现,为平民的出游提供廉价的住宿服务。例如,早在1939年美国佛罗里达几家汽车旅馆就自发形成了行业联合组织品质庭院(Quality Courts),并于第二年改名为品质庭院联合酒店(Quality Courts United),为单体汽车旅馆业主提供行业服务。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大众旅游发展,引发了对中低档住宿设施的大量需求;城际高速公路网络的建成则促进了汽车旅馆的风行。1952年成立的假日汽车旅馆在吸收了过去汽车旅馆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改善了服务质量,并且第一次尝试采取标准化方式复制产品和服务,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沿着美国的公路网络迅速发展。 从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经济型酒店进入蓬勃发展时期。酒店数量迅速增长,而且产品形态呈现丰富的层次性,开始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连锁经营开始取代传统的分散经营模式,单体酒店开拓出快速发展的扩张途径,一些发展得比较成熟的经济型酒店开始并购整合单体酒店。同时,经济型酒店开始了国际化的发展,从美国传播到加拿大、中美洲、南美洲以及欧洲。这种扩张同时刺激了本土经济型酒店的兴起,尤其是欧洲的经济型酒店开始快速发展。到80年代末期经济型酒店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成熟的酒店业态。 从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经济型酒店行业开始进行品牌调整。经过长期的快速发展,经济型酒店进入了市场成熟期,高速增长和大规模扩张的动力逐渐减弱。大型酒店集团的多元化战略和投资政策促使酒店集团更加倾向于通过资本运作来购买和整合原有行业内的品牌,而不是自创新的品牌。市场竞争淘汰了一些管理力量薄弱,资金运营不畅的品牌,一些大而强的品牌则因资本实力和管理实力变得越发强大。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转向服务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品牌建设、质量管理、市场细分、产品多元化等企业内部管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进入21世纪,经济型酒店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这主要表现在经济型酒店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开

中国酒店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酒店文化起源于行旅文化,只有行旅文化产生了物化了的酒店业,才具备了酒店制服发育的土壤。 据史学家研究,中国最原始的酒店史称“逆旅”,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尧、舜、禹时期,到夏、商、周时代,有了国家组织,出现了官办的驿馆制度,“馆”字从食从官,意为官办的食宿之地。从那时起,随着经济、农业的发展,我国的酒店业历经客舍、客栈、客店、旅舍、榻房、旅社,直至民国时期出现了饭店、酒店等,规模不断扩大,但基本基于餐饮、住宿。那时作为三十六行中第二十二行的酒店业是庶人百姓之辈,在历代统治者的服饰法规中,店仆役和庖厨的衣饰是不能形成色彩斑斓的酒店制服的。从汉代开始至唐朝,酒店从业人员只能穿未经染色织物裁制的服装,到宋代只允许穿白、皂两色,到明清仅可穿皂色,正如京剧中常见的,开酒店的全是一身黑色布衣衫。由其服饰形制我们也可对那时的酒店文化略知一二。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酒店业随经济的长足发展而趋于完善与规范,酒店文化也日趋丰富,特别是双休日的实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闲暇时光,旅游、运动、娱乐等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酒店文化也不仅仅是原来意义上的“住宿、餐饮”文化,它不仅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物质生活水平,更是人们追求精神文明,提高生活质量的反映。 因此,现代酒店文化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和广泛,如酒店的建筑形式多透射着该地区的风土文化:江南酒店的建筑多多少少显现着江南的俊秀与玲珑,北方的酒店建筑形式不论借鉴何种风格,总会隐含着那么一种粗犷与雄浑;酒店的饮食文化更是当地风俗人情的反映,“南甜北咸”、“川味粤菜”等等,人们在品位佳肴的同时更是在欣赏、体会一种历史延续下来的不同的人情;酒店的服务设施与服务水平也体现着人们对生活样式、生活质量的认知与追求,在一个设施完善的酒店中,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享受到全方位的服务,住宿、餐饮自然不用说,还有娱乐、购物、健身、商务等等,服务热情而规范。而酒店制服与这些都有着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的关系,酒店服务内容的繁多、全面形成了酒店制服的多样性,是服饰文化的一种表现,也成为酒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酒店文化中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酒店文化的发展历史,为我们研究酒店文化的内容和设计有特色的酒店制服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酒店设计师应该了解与把握我国酒店文化的发展历史以及不同地区酒店文化的特色及发展趋势,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时代感的酒店制服。 首先中式文化酒店,根据酒店设计基地条件不同可以布置,城市酒店基地狭小,酒店装修以高层为主,可以将传统建筑中的门楼、门窗格、屋檐等巧妙地运用到现代的高楼大厦上,画龙点睛,力求神似。风景区酒店和度假酒店的基地面积大、环境优美,有条件修建低层群落式的宫殿式和民居传统建筑和中式园林。 其次大堂是整个酒店中最具有中国味道的地方,可以说是处处都显露出中式装修风格。当我们步入大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大堂上方悬置的经改良的巨型中国传统水晶灯。金色与红色的搭配映衬得大堂更加金碧辉煌。整个大堂的风格定位在大气高贵,留给客人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很舒服的。 再者大堂的四根立柱也饱含着中国元素。大理石立柱上,均有金色的中式图案的雕刻工

中国酒店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会上,五合国际设计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卢求先生以“酒店设计发展趋势”为主题作了精彩演讲。他表示,中国酒店从硬件设施来讲,已经达到了世界上一流的水平。随着业主经济实力的增加,以及消费者欣赏口味的提高,我们的酒店无论从外观、装修、整体的设备上,正逐步和国际接轨。 五合国际设计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卢求先生 (迈点网讯)2012年4月10日,第五届酒店职业经理人国际精英论坛暨中国酒店金龙奖颁奖典礼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在会上,五合国际设计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卢求先生以“酒店设计发展趋势”为主题作了精彩演讲。他表示,中国酒店从硬件设施来讲,已经达到了世界上一流的水平。“随着业主经济实力的增加,以及消费者欣赏口味的提高,我们的酒店无论从外观、装修、整体的设备上,正逐步和国际接轨。” 以下是详细的文字实录—— 卢求:各位嘉宾上午好!感谢主办方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同时感觉今天的论坛质量非常高,尤其是赵总刚才跟他的同事跟大家分享了酒店投资专业的评价体系,这是我目前看到最适合中国国情整个的评价体系,相信对中国酒店业的开发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中国的酒店业发展跌宕起伏,从国家旅游局最近的预测来讲,未来中国五年还将面临一个黄金的发展期,虽然现在酒店的数量已经非常众多。结论是:酒店业在全国各地都会有非常迅猛和非理性的发展。这一观点的下面我还要稍微详细的跟大家讲解一下。 未来三到五年中国高端星级酒店将有630个项目将要落成,总的房间量超过20万间客房。在三亚海塘湾地区有40余家豪华酒店在规划设计当中,我们参与了部分的工作。在三亚不久前刚刚落成的三亚财富湾酒店成为三亚湾地区最高档的酒店之一,酒店公寓的销售价格超过了每平米10万元,这是落成后的实景照片。 中国酒店从硬件设施来讲,已经达到了世界上一流的水平。随着业主经济实力的增加,以及消费者欣赏口味的提高,我们的酒店无论从外观、装修、整体的设备上,正逐步和国际接轨。 从中国酒店开发的总体趋势来讲,感觉中国地产的非理性的发展和地产的发展特殊性,以政府主导造成的中国酒店过度的开发,因为政府希望通过酒店高端的产品,旅游地产的开发,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对土地的增值,城市形象的提升,就业的拉动和巨大效应,因而地方政府愿意为酒店这类高端产品的开发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以吸引这样的产品,包括国际酒店的入驻,从政策和税收等方面进行倾斜政策的指导,这样就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酒店本身投资的预算或者测算,十年前进入中国市场最开始做酒店设计发现这样的问题,请国际酒店管理公司来评估包括酒店策划公司来评估,中国的酒店都是赚了钱的,但是政府还是在大力推进,大量建设,矛盾非常尖锐。但是在跌跌撞撞的过程中有很多大量的酒店也是建立了起来,我们总结归纳了中国酒店开发建设的八个方面的投资回报对于开发商企业来讲,后面我们再来具体讲一下。 另外,中国酒店开发的特点,酒店很少作为独立的酒店开发,都是作为大型房地产配套的酒店。局部地区市场明显出现饱和,有的地区一个开发区里面就盖了6—7个国际品牌的高星级的酒店,显然从市场、客流、测算来讲,无论如何也是达不到酒店经营本身所需要的客户量。但是,这样的酒店我们可以看到的全国各地,在一二线城市建立了大量的酒店,现在今天早上有嘉宾有数据也体现出来,在三线、四线城市,国际酒店的品牌公司也都会纷纷进入。而我们接触到的国际酒店管理公司他们有一个想法,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三四线城市第一个酒店不愿意进,但是如果有一个五星级酒店无论是万豪、希尔顿或者洲际只要进入了,第二三家酒店马上就一轰而入。 中国酒店业的发展一个简单的展望,未来五年之内新增酒店数量还会非常巨大。意味着酒店住宿率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在一线城市和其他地方可以明显看到在淡季平均入住率已经落到酒店亏损的边缘,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早几年五星级酒店客房是可以卖到较高价,但是在三四线城市,五星级酒店投资成本并没有减少多少,但是客房的房价远远达不到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酒店它的餐饮收入比例远远高于一二线城市。对于国际酒店管理公司来讲是以客房收益测算或者是他们的业绩衡量为主,三四线城市客房收益占整个比例的50%左右,所以国际品牌进行三四线城市也需要进行战略调整。

饭店发展史

中国饭店业的发展史 一、中国古代饭店的形式与发展 1、古老的旅馆-驿站驿站是一种官方住宿设施,专门接待信使、公务人员和民间的旅行者。从商代中期到清光绪二十二年止,驿站竟长存三千余年,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旅店。 2、中国早期的迎宾馆迎宾馆主要是用来接待古代中华各族的代表和外国使者。它也就成为了古代民族交往和中外往来的窗口。人们从"迎宾馆"这个小小的窗口,可以看到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盛况。 3、民间旅店和早期城市客店的出现与发展 1)民间旅店的出现 古人对旅途中休憩食宿处所的泛称是“客栈”又称为“逆旅”。最早是出现于西周时期,到了战国时期,民间旅店在发达的商业交通的推动下,进一步发展为遍布全国的大规模的旅店业了。 2)早期城市客店的出现与发展 中国古代民间旅店在隋唐时开始较多地在城市里面出现,但是真正的开始兴旺发达是在北宋时期。 4、早期旅馆的管理 1)住宿制度坚持查验旅客旅行凭证的同时,还有住宿登记制度。

2)纳税制度实行店舍分等课税的办法,如有的将店舍分为五等,“收税有差” 5、早期旅馆的特点 1)建筑特点 “便于旅馆投宿”是我国早期旅馆重要的建馆思想。除了坐落在城市的一定地区以外,还坐落在交通要道和商旅往来的码头附近。旅馆的建筑式样和布局还因地而异,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2)经营特点 “衣帽取人、唯利是图”是封建社会(时代)旅店经营的明显特点。 3)接待服务特点 中国自古以来就流传“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金窝银窝,不如吾家的草窝”等。有极其浓厚的民族特色,“宾至如归”是传统的服务宗旨,也是客人衡量旅馆接待服务水平的准绳。 二、中国近代饭店的兴起与发展 1、外资经营的西式饭店 1)西式饭店在中国的出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西方列强纷纷侵入中国,设立租界地、划分势力范围,并在租界地和势力范围兴办银行、邮政、铁路和各种工矿企业,从而导致了西式饭店的出现。

中国饭店业发展史

中国饭店业发展史 一、中国古代饭店的形式与发展 1、古老的旅馆-驿站 驿站是一种官方住宿设施,专门接待信使、公务人员和民间的旅行者。 从商代中期到清光绪二十二年止,驿站竟长存三千余年,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旅店。 2、中国早期的迎宾馆 迎宾馆主要是用来接待古代中华各族的代表和外国使者。它也就成为了古代民族交往和中外往来的窗口。人们从"迎宾馆"这个小小的窗口,可以看到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盛况。 3、民间旅店和早期城市客店的出现与发展 1)民间旅店的出现 古人对旅途中休憩食宿处所的泛称是“客栈”又称为“逆旅”。最早是出现于西周时期,到了战国时期,民间旅店在发达的商业交通的推动下,进一步发展为遍布全国的大规模的旅店业了。 2)早期城市客店的出现与发展 中国古代民间旅店在隋唐时开始较多地在城市里面出现,但是真正的开始兴旺发达是在北宋时期。 4、早期旅馆的管理 1)住宿制度坚持查验旅客旅行凭证的同时,还有住宿登记制度。 2)纳税制度实行店舍分等课税的办法,如有的将店舍分为五等,“收税有差” 5、早期旅馆的特点 1)建筑特点

“便于旅馆投宿”是我国早期旅馆重要的建馆思想。除了坐落在城市的一定地区以外,还坐落在交通要道和商旅往来的码头附近。旅馆的建筑式样和布局还因地而异,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2)经营特点 “衣帽取人、唯利是图”是封建社会(时代)旅店经营的明显特点。 3)接待服务特点 中国自古以来就流传“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金窝银窝,不如吾家的草窝”等。有极其浓厚的民族特色,“宾至如归”是传统的服务宗旨,也是客人衡量旅馆接待服务水平的准绳。 二、中国近代饭店的兴起与发展 1、外资经营的西式饭店 1)西式饭店在中国的出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西方列强纷纷侵入中国,设立租界地、划分势力范围,并在租界地和势力范围兴办银行、邮政、铁路和各种工矿企业,从而导致了西式饭店的出现。 2)西式饭店的建造与经营方式。 特点:规模大,装饰华丽、设备趋向豪华和舒适,服务日趋讲究文明礼貌、规范化、标准化。 客房分等经营,按质论价,是这些西式饭店客房出租上的一大特色。2、中西结合式饭店 中西式饭店不仅在建筑上趋于西化,而且在设备设施、服务项目,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上亦受到西式饭店影响。饭店内高级套间、卫生间、电灯、电话等现代设备,餐厅、舞厅、高档菜肴等应有尽有。饮食上对内除了中餐以外,还以供应西餐为时尚 3、中国早期和近代饭店业中的从业人员 在达官贵人和封建士大夫的眼里,旅馆的从业人员是“下等人”、“贱人”、被称作“店小二”、“茶房”、“糟房”,外国人称华人服务员是“包艾”(Boy)。

中国酒店业总体概况与分析

中国酒店业总体概况与分析 第一部分、中国酒店业概况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新兴产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2003年,全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9166.21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74.0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6.4%和14.6%;国内旅游人数8.70亿人次,收入3442.27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下降0.9%和11.2%;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2022.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8%;旅游业总收入488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降12.3%;旅游业相当于当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18%,比上年降低1.26个百分点。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深入,国民收入的提高,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2003年4.18%,2002年5.44%,2001年5.2%,2000年5.0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由1978年旅游业年创汇2.6亿美元,居世界第41位,发展到2002年年创汇204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五位。 作为旅游业的主要基础设施,旅游酒店数量和服务质量是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酒店行业是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国际交往日益扩大,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国旅行者入境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的人数与日俱增,中国酒店业也逐步加快发展。酒店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它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窗口。 一、酒店的产业地位 (一)酒店是旅游者的活动基地 酒店是旅游者食宿等基本生活的物质承担者。旅游者外出旅游,其基本生活条件如食宿等通常都由酒店提供,酒店是旅游者游览观光或商务活动的生活基地,是旅游者旅游活动能够持续进行的物质保证。与此同时,酒店也是当地居民、政府机关、企业事单位等举行各种活动的重要场所,而且通常还成为一个城市、地区的对外窗口。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接待能力的重要标志。 (二)酒店是旅游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 从产业划分以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产、供、销之间的联系来看,酒店业处于消费环节,属于第三产业。 酒店业是构成旅游业的基本要素之一,与旅游景区、旅行社、交通等组成旅游服务体系。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才能吸引旅游者,而旅行社是旅游者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的组织者和服务者,交通是实现旅游活动的重要工具和手段,酒店则是向旅游者提供基本生活服务的重要环节。各个要素既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缺一不可。 发展旅游业,首先要考虑酒店业的设施条件。新中国酒店业20多年发展的经验表明,酒店业的建设应适度超前,否则就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和起伏变化。有了相对宽松的酒店供应空间,就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延长游客的逗留期和增加旧地重游的机会。因此可以说,酒店业的发展水平是影响一国一地客源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酒店业是创造旅游收入的重要行业 酒店业是创造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酒店业收入一般都占旅游业总收入相当大的比例。2003年全国9751家星级饭店营业收入总额983.16亿元,比上年增长7.5%,占旅游业总收入4882亿元的20%以上;上缴营业税49.52亿元,比上年增长1.8%。国外旅游者不仅食宿在酒店,而且还在酒店内购买旅游商品和进行其他消费,为酒店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酒店在营运的过程中还使许多相关行业获得收入,带动了一系列行业的共同发展,具有相当大的“乘数效应”。 (四)酒店业是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部门 酒店业是提供服务为主的行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为了满足宾客的需要,酒店必须雇佣很多员工以保证每天24小时运转。酒店业的发展,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国外有关研究表明,近年来新增的劳动就业人口中,每25个人中就有1人就职于酒店。据统计,全球酒店业就业人数超过1200万人,相当于全球旅游业总员工人数的5%。目前,全球酒店客房数与员工人数的比率大约为1比1(2003年末我国该比率为1:1.36)。这一比率表明了酒店行业在提供就业机会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酒店还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如通讯、水电、交通、食品、商业、金融、建筑等,从而间接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五)酒店业是改革开放的先导行业及各地经济发展的窗口 中国酒店业的形成和发展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而酒店业的发展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酒店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新的文化和新的生活方式,而且酒店在经营过程中的创新和发展更带来了新的管理观念和管理制度。所有这些对各地改革开放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酒店业构成了当地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

中国酒店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大全

中国酒店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伴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和国内市场变化,2016年是中国酒店业风起云涌的一年。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探究酒店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思考在未来变革中如何生存和发展是酒店人面临的任务。 一、当前酒店业发展现状 纵观中国的酒店行业,共享经济下的Airbnb强势来袭;酒店集团间的联姻与平台联盟共谋发展;云PMS、APP、微信、支付宝等技术变革改变着酒店业的运营服务模式;经济型酒店的收益下滑与中档酒店品牌的投资热潮…… 与此同时,酒店新常态、合并与收购、互联网+、战略联盟、跨界合作、分享经济、酒店资产证券化等热词成为业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酒店市场要通过变革和创新应对新常态下的增长减缓、结构调整以及动力转变等局面,首先要适应环境的快速变化,了解和判断行业走势,把握未来几年的行业热点,用以指导构建能够快速决策、快速执行的战略模式。 在这一系列行业现象的背后,其实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类产业的底层架构,这意味着不会再有纯粹的互联网行业、传统行业的存在了。因为所有的行业、所有的企业都将互联网化。 酒店服务业,已经从管理模式走向经营模式。

二、影响酒店集团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中,制约酒店发展的因素逐渐凸显: (一)技术发展所产生的信息变化,将影响决策以及对决策执行的监控。大数据的巨大潜力将对酒店及其管理者控制人力资源及公司运作的能力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二)酒店的组织和运作程序将随着全球性变化而变化,在一个越来越全球化的市场上,科技智能、绿色环保、体验和分享等因素,正成为客人选择酒店的重要依据。 (三)酒店收益管理也将随着现代酒店系统的发展而变化。从数据罗列、简单分析过度到对市场进行精确的细分,并采用多种价格以满足每个细分市场的价格敏感性,开发产品价值链,持续地重新评估机会,科学地进行决策。 (四)因为需要高度熟练和专业化的劳工队伍,未来酒店业劳动力的形象将大不相同,酒店业将不得不在许多国家可雇用人员不断缩减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竞争来获取高素质的人才。 (五)人力资源的管理将随劳动力和信息技术的变化而被迫做出调整。最引人注目的是,“人力”行业将不得不在招收、培训以及留住人才方面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六)新的领导方式和企业文化将出现,管理的核心更为可能的是信息管理和战略眼光的运用。 三、酒店业未来发展趋势

酒店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大陆酒店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节:发展呈现出四大特点 (一)现代化和网络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的大量采用,将更适应客人的需求。如发光材料、调温材料、调色材料、可散发香气的材料将改变传统的酒店用材;洗涤、排污、废水废气废烟的环保处理,将改变酒店的环境;自然通风,照明及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将改变酒店的能源消耗;客房中大扁屏电视、便捷通讯、自动预定、登记、入住系统的建立,将改变酒店目前的经营模式;贴近自然、回归自然的酒店,将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酒店的不断智能化,将打破以往的经营理念。 虽然酒店业一直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已不仅仅用于前台的经营业务,而逐渐向后勤保障系统和楼宇自动化系统发展。同时将酒店内部网络与互联网联接,普及网络化管理,才能使管理全面升级到智能化管理阶段。国际酒店集团广泛采用的计算机预订系统,已能帮助成员酒店销售25%以上的客源。利用网络改善传统的酒店管理,网络给酒店业制造了新的竞争载体,通过网络宣传企业形象,开展网上预订客房,让客人了解酒店的的硬件及软件设施,选择他们需要的服务,进行远程预订,最终为酒店带来更多的客源。而酒店与顾客通过网上的交流,进而提供更为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 (二)集团化经营 组建酒店企业集团的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是提高酒店的经营效率与国际 竞争力。国际酒店店集团进入中国的速度和数量与日俱增,各大国际集团、跨国公司、酒店集团等世界级的巨无霸挟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管理和品牌优势长驱直入中国的酒店市场,国际化的超级酒店店集团将在占领和巩固沿海发达的大中型城市以及高档酒店市场的基础上逐渐向内陆中小城市以及 中低档酒店市场大规模扩张。根据近年来国际酒店行业的兼并收购的数量和规模的统计,全球的超级酒店集团正在计划并实施全球范围的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积极开展跨国界、跨区域、跨行业、跨品牌的全球大兼并。因此,他们将不会仅仅满足于对我国单体酒店的接管,而会将其目标转向中国尚未发展壮大的酒店集团和酒店管理公司。中国旅游酒店和酒店集团发展的历史很短,总体规模十分有限,其运行方式多以自建自管为主,仅有少数企业能够输出管理或开展资本运营,大多数企业基本保留在逐一建设、单一管理、单体收购的初级阶段,这种原始的企业发展模式是不能创造巨大的酒店集团的。在控制总量的同时调整结构,通过资产和品牌重组,按照市场需要,促进中国酒店业企业制度改革和资产整合,加快集团化进程。 (三)品牌化发展

中国酒店行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中国酒店行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中国大陆酒店业发展历史 我国酒店业经历了萌芽阶段(1980年前)、起步阶段(1980年—1982年)、高速发展阶段(1983年—1993年)、回落阶段(1994年—1998年)和恢复上升阶段(1999年以后),到目前为止行业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星级酒店、普通旅馆和经济型酒店(经济型酒店因为行业规范还未成形,有部分酒店与3星级及以下酒店、社会旅馆有重合)构成行业的三种基本业态,以发展相对成熟的星级酒店为整个行业的支柱和代表。 对于中国酒店的发展,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目前势头正旺,已经成为中国酒店业发展的亮点。为了更好的理解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本报告先对国外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历史做以简单介绍。国外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情况大致如下: 首先,20世纪3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是经济型酒店的萌芽与发展初期。20世纪30年代,随着美国大众消费的兴起以及公路网络的发展,汽车旅馆开始出现,为平民的出游提供廉价的住宿服务。 其次,从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经济型酒店进入蓬勃发展时期。酒店数量迅速增长,而且产品形态呈现丰富的层次性,开始朝着多元化经营方向发展。连锁经营开始取代传统的分散经营模式,

单体酒店开拓出快速发展的扩张途径,一些发展得比较成熟的经济型酒店开始并购整合单体酒店。同时,经济型酒店开始了国际化的发展,从美国传播到加拿大、中美洲、南美洲以及欧洲。这种扩张同时刺激了本土经济型酒店的兴起,尤其是欧洲的经济型酒店开始快速发展。到80年代末期经济型酒店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酒店业态。 再次,从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经济型酒店行业开始进行品牌调整。经过长期的快速发展,经济型酒店进入了市场的成熟期,高速增长和大规模扩张的动力逐渐减弱。市场竞争淘汰了一些管理力量薄弱,资金运营不通畅的品牌,一些大而强的品牌则得益于资本实力和管理实力变得越发强大。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转向服务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品牌建设、质量管理、市场细分、产品多元化等企业内部管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最后,进入21世纪,经济型酒店步入了又一轮快速发展时期。这主要表现在经济型酒店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开拓和本土品牌的发展。在中国、东南亚等地区,经济型酒店的扩张非常迅速。世界著名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宜必思、速8、假日快捷等都纷纷瞄准了亚洲市场。 所谓经济型酒店是指经济、简约、酒店规模小;设施相对简单,但装饰布置考究;注重功能性,力求在提供的核心服务“住宿和早餐”上精益求精,因此减免了大型辅助设施,投入的运营成本大幅

饭店业未来发展趋势

饭店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饭店服务产品向功能化方面发展 饭店产品功能化是客人的需求,饭店产品功能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饭店创收的渠道。饭店功能是饭店的品牌,是质量的保证。所以,营造饭店功能化产品,是21世纪的最明显、最突出的一个发展趋势。 不同客人有着不同的需求,满足客人的需要必须具备多种功能。商务客人对饭店通讯功能如因特网接口、电脑屏、传真机、复印机、直拨电话要求特别迫切。休闲客人对客房内健康设施、洗浴设备要求较高。住店客人对每日账单、航空时刻表、电话留言功能需求很大。所有这一切都需要饭店完善客房设备功能和电视机功能。有一些爱好音乐的客人还喜欢听中国的古典音乐、西方名曲,客房内就需要有听音乐的设备。 客房内为客人提供供应水的设备,目前用两个水瓶一冷一热送水,已经落后了,应改用电水瓶让客人自己烧,冲咖啡、泡茶,水温又合适,这样做既节省人力,客人又满意。 完善功能要有一些投资。比如完善电视机功能就增加机顶盒、多功能遥控器、综合布线和主机,一般都要百万元,但是增加VOD点播电视可以在两三年内收回成本,客人看一部电影要收30元,平均每天每间房点播一次,收益就很可观。北京中旅大厦完善了电视功能后,常住客人增加,零散客人也增加,出租率提高了,房价攀升了。增加了饭店的竞争能力,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管理手段向智能化、现代化发展 过去说饭店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用人最多,这是事实。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这种情况也在发生变化。饭店管理借助计算机以后,有仅前台和客房管理用上了计算机,就连员工系统、后勤物资库房管理系统、工程设备系统也都用计算机管理。这样普及计算机管理,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大大降低。就拿物资管理来说,商品入库登记、领发登记、入账转账、计算成品成本都用计算机进行,就大大提高了运算的精确率,还节约了大量人力。所以,国外和香港的饭店用人比例很低,但工作效率却很高。 饭店设备智能化是从方便客人出发的,比如现在的门锁不是用钥匙开,而是磁卡门锁,甚至是指纹门锁,用大拇指一按门就开了,还有的有和感应门锁,只要把卡片拿出来,向门一指,门就开了。客房内灯也不用人工开关,而是感应器控制,人进房灯亮,人外出灯自动关闭。客房温度也是用人体感应,自动调温,适合住店人的需求。冲水马桶不用人工按水箱,而是感应装置,人出来自动冲水,所有这些设备都大大方便了客人。 饭店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还表现在对水温的控制、空调供热供冷气的控制和设备运转损坏报警控制上。饭店用水是最大消耗项目,浪费也比较严重,过去用冷热两个水龙头,放热放冷来回对温,自然浪费水现象相当严重,自从实行400C恒温供水以后,客人不用人工调温,开水龙头就是可用的水温,既方便客人,又大大节约了水资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