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风险管理)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

(风险管理)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

(风险管理)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
(风险管理)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管道储运公司于2002年10月开始建立HSE管理体系,由于刚开始对建立体系特别是对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的内容、方法及分析步骤了解不深,故走了一些弯路。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感到正确的识别出企业存在的危害并作出适当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1 识别的主要内容

危害识别就是找出可能引发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产过程的特征。包括:

1.1 厂址

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候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1.2 厂区平面布局

①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②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

1.3 建(构)筑物

包括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操作、安全、运输、检修)通道、生产卫生设施等。

1.4 生产工艺过程

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1.5 生产设备、装置

①化工设备、装置: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管件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

②机械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

③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

④危险性较大的设备、高处作业设备。

⑤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

⑥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场所。

⑦工时制度、女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保护。

⑧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2 识别方法

2.1 分析物料性质

①易燃易爆物质

②腐蚀和腐蚀性物质

a. 电化学腐蚀

b. 化学腐蚀性物质

2.2 分析作业环境

①生产性毒物

职工在生产过程中接触的以固体、液体、气体、蒸汽、烟尘等形式存在的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并在操作时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进入人体,对健康产生损害、造成慢性中毒、急性中毒或死亡的物质。

②生产性粉尘

其危害主要存在于开采、破碎、筛分、包装、配料、混合搅拌、散粉装卸及输送等过程和清扫、检修等作业场所。

③噪声

④振动

使用振动工具或工件的作业,工具手柄或工具的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振动加速度不得超过5m/s2。

⑤电磁辐射

⑥高温、低温

a. 高温危害

高温使劳动效率降低,增加操作失误率。

b. 低温危害

低温作业人员受环境低温影响,操作功能随温度的下降而明显下降。

⑦采光、照明

作业场所采用、照明不良,易造成标示不清、人员的跌、绊和误操作率增加的现象,因而在危害识别时对作业环境的采光、照明是否满足国家有关建筑设计的采光、照明卫生标准要求作出分析。

⑧工艺流程或生产条件

工艺流程或生产条件也会产生危险,并且能加剧生产过程中材料的危险性。如:水就其性质来说没有爆炸的危险,但如果生产工艺的温度和压力超过了水的沸点,那么水的存在就具有蒸汽爆炸的危险。

综上所述,识别危害及环境因素应通过现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对所确定的评估对象,尽可能识别出实际的和潜在的危害,包括: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不采取安全措施、误动作、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制造危险状态);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主要有: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射),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管理缺陷,主要有: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等。

1 前期准备

收集整理四种清单:设备、设施清单;作业活动清单;人员(岗位)清单;环境因素清单。

2 危害分析及评价方法

2.1 工作(岗位)危害分析法(JHA)

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或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害。适用于在作业活动、检维修工作中,对作业人员操作活动中潜在危险和危害的识别,同时也适用于岗位人员工作活动的危害分析。

2.2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SCL是基于经验的方法,分析人员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适用于对建设阶段、固有设备设施,特别是对单一设备的危害识别。

2.3 预危害性分析法(PHA)

在项目发展的初期(如概念设计阶段)识别可能存在的危害,是今后危害性分析的基础。适用于在工程项目或工艺装置等方案开发的初期阶段、设计阶段或建设初期进行的危害识别。

2.4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法(FMEA)

识别装置或过程内单个设备或单个系统(泵、阀门、液位计、换热器)的失效模式以及每个失效模式的可能后果。适用于对单一设备和系统,特别是对机械设备、电气系统的工作性能分析。

2.5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系统、详细地对工艺过程和操作进行检查,以确定过程的偏差是否导致不希望的后果。

适用于概念、设计初期阶段复杂流程或设备。

2.6 故障树分析法(FTA)

从结果到原因描绘事故发生的有向逻辑树。把系统可能发生或已发生的事故(称为顶上事件)作为分析起点,将导致事故的原因事件按因果逻辑关系逐层列出,用树形图表示出来,构成一种逻辑模型,然后通过对这种模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找出事件发生的各种途径及发生概率,进而找出避免事故发生的各种方案,并优选出最佳方案的一种分析方法。适用于对确定的系统在过去发生的事故及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

2.7 环境因素识别

输入输出分析法是环境因素识别的基本方法,即:确定每一作业活动的输入输出,识别相应的环境因素。针对每一作业活动再考虑3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3种状态(正常、异常或紧急)、6个方面(水、气、声、渣、能源资源、社区)基础上,对整个作业活动进行具体的识别。

正确运用上述七种分析方法,可将企业99.9%的危害识别出来,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3 重大危害及重大环境因素汇总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结果分四个档次:

可容许的(L*S=1~5);中等的(L*S=6~11);重大的(L*S=12~16);不可容许的(L *S=17~25或L单项为3以上)。

注: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事故发生的严重性;L*S—严重度。

将上述重大的、不可容许的两项危害按分数从大到小排列。重大环境因素按正常、异常、

紧急排列。

4 控制措施

为防止识别出来的重大危害及重大环境因素发生事故,应从三个方面采取控制措施:(1)工程技术措施:从设备、设施、工艺方面予以改进,减少和消除不安全状态。

(2)教育培训措施:根据HSE管理工作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HSE教育,使职工掌握防止事故的知识和操作方法,消除或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3)管理措施:贯彻实施有关法令、标准、规范、制定、完善操作规程,组织HSE检查和考核。

综上所述:对识别出来的重大危害及重大环境因素应从消除危害、降低危害、个体防护三个方面控制,即通过制订管理方案整改危害,用运行控制文件控制危害,用应急预案进行防护。

(1)在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初期,由于不熟悉体系的要求,导致收集清单较粗,分析结果不符合要求,耽误工作进度。

(2)由于每张分析记录表分析的侧重点不一样,容易出现分析侧重点不清楚导致重复分析或遗漏分析项目,致使分析结果重复和遗漏危害。

(3)理解评价准则不透彻,有的危害打分偏高,有的打分偏低,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真正的风险找不出来。特别是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将企业内的危害真实识别出来的思想,违背了风险评估的初衷。

(4)初始状态评审与风险评估脱节,初始状态评审出现的危害在风险评估中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导致危害识别漏项。

(5)作业活动分析:部分工作步骤划分不细致。危害和潜在事件没有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的作业环境及管理缺陷等方面分别来查找、描述危害;分析危害时没有说明危害是如何发生的或者描述太简单,没有说明危害发生的途径或方式。

(6)岗位作业活动分析:易对全部岗位进行分析,应针对管理岗位人员的作业活动进行分析。

(7)安全检查表分析:检查项目列的较粗,如对电气设备的检查,许多没有检查接地、漏电保护器和接头的项目;检查的要求或标准不清楚,很笼统,没有数量参数;同型号的多台设备打分值完全相同;很多危害识别仅由一人来做,由于受到知识面、专业面及实际工作经验的局限,有些危害识别不出来。

(8)失效模式分析:分析人员对所分析的设备结构不清楚,不能深入细致分析。

(9)环境因素评价表对环境因素的描述不准确,部分环境因素没有考虑异常和紧急状态,没有根据评价准则来进行环境影响程度的评价。

(10)对咨询公司工作人员的工作不熟悉、不了解,导致作用发挥不充分,出现工作返工。(1)领导重视并参与是HSE管理体系建设的前提。在体系建立过程中,领导不仅要提供人、财、物的支持,还要参与到体系的创建中来,并负责体系向良性方向发展,避免出现仅由安全部门牵头,其它相关部门不愿参与的局面。

(2)加强教育培训。在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前应加强对领导及全员的意识培训,使全员了解建立HSE管理体系的意义和目的,避免出现领导讲话时重要,工作忙起来不要的情况;更不能出现培训人员不工作,工作人员不培训的情况。

(3)风险评估小组成员应充分了解初始状态评审中的问题,并结合企业的现状,通过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查找初始状态评审时遗漏的危害,并将这些危害利用分析表分析出来。

(4)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小组人员应着重考虑从专业知识扎实、相关知识面广、实际经验丰富的人中选取。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程序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一、目的 二、范围 三、职责 HSE管理者代表:对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直接负责,确定及审批管理程序、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的结果。 安全环保部门和HSE管理人员:组织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负责对各单位的工作进行指导、控制和更新。省公司安全环保部门负责编制发布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对全省工作进行指导,负责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全省的识别和评价结果进行总的分析和认证。各市地分公司的安全环保部门及HSE管理人员负责本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 其它各部门:参与开展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的查找、分析、控制和更新工作。 所有员工:接受安全环保部门组织的培训,参与危害识别和风险控制的查找、分析、控制和更新工作。

四、定义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害识别: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风险: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的结合。 风险评价: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忍的全过程。 事故:造成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事件。 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事情。 五、工作程序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程序流程,参照附录1,具体步骤概括如下: 1、成立评估小组 省、市、县公司及所属部门应成立有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参加的评估

小组,所有评估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并有能力、资格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和指导工作,同时各部门也应要求其他员工参与危害的确定。 2、选择和确定评估范围和对象 评估小组应首先识别出公司从事的经营活动、产品或服务范围,包括规划、设计、建设、投用、采购、销售、产品、储运、设备、设施、服务、检维修、消防、合约商的服务和设备,以及行政和后勤等活动的全过程。所有可能导致重要危害的活动,包括非常规活动如检维修等都必须充分得到识别。 在确定评估范围后,评估小组可按下列方法,确定评估对象: ——按地理区域或部门; ——按装置、设备、设施; ——按作业任务。 对所确定的评估对象,可按作业活动进一步细分,以便对危害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估。同时应对工作活动的相关信息有所了解,包括: ——所执行的任务的期限、人员及实施任务的频率;

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

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 1.目的 为作业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提供操作技术参考,系统地识别作业过程潜在的风险和指导作业风险的有效控制。 规定了作业活动过程的危害识别及其危害导致的风险评估方法,适用于作业过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评估工作。 2.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第四十五条 3.定义 危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风险: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估: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可能性、暴露和结果的严重度,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 4.要求与方法 区域内部风险评估 区域内部风险评估是对作业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主要针对作业任务执行过程进行,目的是掌握危害因素在各工种的分布以及各工种面临风险的大小。评估结果应填写《区域内部风险评估填报表》,该报表有关项目填写要求如下: 工种:是生产活动中专业作业活动的分类。 作业任务:指各专业涉及的工作任务类别。 作业步骤:即作业过程按照执行功能进行分解、归类的若干个功能阶段。在分解作业步骤时避免划分过细,以免增加分析的工作量,一般按照完成一个功能单元进行划分。 危害名称:执行每一步骤中存在的可能危及人员、设备和企业形象的危害的具体称谓。危害一般填写格式为“副词+名词或动名词”,如:“压力不足的车胎”、“有尖角的设备”等。 危害类别:分为9大类,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 危害及有关信息描述:对辨识出的危害,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普查,确定其存在的数量、位置、时间以及相关的化学或物理特性,即说明在执行同类作业任务时,该危害存在于哪些地方有多少什么时间会涉及到该危害的可能重量、强度、长度等如何 风险描述:现存危害可能引起风险的具体信息,即危害转化为风险导致后果的过程/描述清楚事故发展的一个序列。 后果描述包括:人身伤残(列明可能的人体伤、残部位)、人身死亡(列明可能的死亡人数)、设备损坏(列明可能损坏的设备或部件)、事故/事件(列明可能的设备事故,包括特大、重大、较大和一般事故,是否中断安全记录等)、健康受损(列明涉及到人员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可能影响)、环境污染/破坏(列明污染/破坏的环境区域和范围)。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危险源识别、评价和预控一览表 工程名称: 北京市*************涉及电力工程工程(L1线、L3线) 注:1、判别依据:Ⅰ、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Ⅱ、曾发生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措施;Ⅲ、相关方合理要求; Ⅳ、直接观察到的危险;Ⅴ、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要注意;<20(1级危险),可以接受。 3、控制措施包括:培训;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监督、指挥、检查;规程、规范、标准、管理制度;管理方案等。 危险源识别、评价和预控一览表 Ⅳ、直接观察到的危险;Ⅴ、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要注意;<20(1级危险),可以接受。 3、控制措施包括:培训;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监督、指挥、检查;规程、规范、标准、管理制度;管理方案等。 危险源识别、评价和预控一览表 注:1、判别依据:Ⅰ、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Ⅱ、曾发生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措施;Ⅲ、相关方合理要求; Ⅳ、直接观察到的危险;Ⅴ、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要注意;<20(1级危险),可以接受。 3、控制措施包括:培训;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监督、指挥、检查;规程、规范、标准、管理制度;管理方案等。 危险源识别、评价和预控一览表 Ⅳ、直接观察到的危险;Ⅴ、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要注意;<20(1级危险),可以接受。 3、控制措施包括:培训;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监督、指挥、检查;规程、规范、标准、管理制度;管理方案等。 危险源识别、评价和预控一览表 工程名称: 北京市*************涉及电力工程工程(L1线、L3线)

2021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控制程序

2021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控制 程序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06

2021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控制程序 1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及控制的方法。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作业活动、设备风险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程序,但鼓励根据本程序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程序。 GB/T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 3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给出以下术语的定义。 3.1危险源(危害)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2根源危险源 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3.3状态危险源 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指运行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等造成人的失误、物的故障,进而造成能量意外释放。 3.5危害辨识 识别危险源(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程序资料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程序 1、目的 对与公司及所属部门从事的经营活动、作业过程、服务,以及设备、设施、 检维修、承包商、供应商的服务等有关的危害进行识别,并对它们进行准确的评价分析。确定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的程度,确保安全健康的目的。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属部门的采购、生产、储存、装卸运输、设施、设备、检维修、施工、基本建设、供应、销售等业务活动以及可以施加影响的承包商、供应商的活动或服务。 3、职责 4、工作程序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程序(见附图) 4.1成立危害评价小组 公司应成立有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参加的评价小组,所有评价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并有能力、资格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和指导工作,同时各部门也应要求其他员工参与危害的确定。 4.2选择和确定评价范围和对象 评价小组应首先识别出从事的经营活动、作业过程、服务范围,包括采购、销售、生产、储存、运输、设施、设备、服务、检维修、消防、承包商、供应商的服务和设备,以及行政和后勤等活动的全过程。经营范围应包括从规划、设计、建设、投产和商品销售的全过程。所有可能导致重要的危害和环境影响的活动,

包括非常规活动、检维修等都必须充分得到识别。 在确定评价范围后,评价小组可按下列方法,确定评价对象:——按作业流程的各阶段; ——按区域或公司、部门、基层单位;——按设备、设施; 对所确定的评价对象,可按职能管理、作业活动进一步细分,以便对危害和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识别和评价。同时应对工作活动的相关信息有所了解,包括: ——所执行的任务的期限、人员及该任务实施的频率、特点;——可能涉及到的设备、设施、机械、工具和器材;——用到或遇到的物质及物理形态(油料、烟气、蒸气、液体、粉尘、固体)和化学性质; ——工作人员的能力和已接受任务的人员的培训;——作业程序或作业指导书,包括特种作业任务的执证、上岗的相关制度和规定; ——发生过的与该工作活动有关的事故、事件。――与现场所有关的HSE法律、法规及标准。 4.3 选择危害识别方法评价人员应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对象的作业性质和危害复杂程度,选择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安全检查表(SCL)、工作危害分析(JHA)等各种识别方法的应用简介参照附录。 在选择识别方法时,应考虑:――活动或作业性质; ――工艺过程或系统的发展阶段;――危害分析的目的; ――所分析的系统和危害的复杂程度及规模;――潜在风险度大小; ――现有人力资源、专家成员及其他资源;――信息资料及数据的有效性;――是否是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各部门应制定安全检查表(SCL对作业环境、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对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方法简介(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方法简介 (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方法简介(新版) 一、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危害的分析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害。 分析步骤(参照附表): (1)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等,用3-4个词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而不说如何做。 分解时应该: -观察工作; -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 -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 -结合上述三条。

(2)对于每一步骤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操作者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是否会跌倒;;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3)识别每一步骤的主要危害后果; (4)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5)进行风险评估; (6)建议控制措施。 二、安全检查表分析(SCL)法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基于经验的分析方法。分析人员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安全检查分析表法可用于对物质、设备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分析步骤: (1)建立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从有关渠道(如内部标准、规范、作业指南)选择合适的安全检查表。如果无法获取相关的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必须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制定检查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程序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所属范围的经营活动、服务,以及设备设施、相关方的服务和设备等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估的过程,以便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措施,实现持续改进公司HSE绩效。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从事的化工石油、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公路工程、电力工程等的监理及经营管理活动。 3职责 综合部:本程序的管理部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修订及解释。负责组织在公司范围内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制订公司的重大危害因素清单,监督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总监:负责组织监理活动前因地制宜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实施组织本项目部监理过程中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所有员工:提供基础信息,参与本岗位危害和影响的确定,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4工作程序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流程,参照附录1)。 风险评价的组织 1)开展项目监理活动前,由总监负责组织,因地制宜的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2)对于重大的工程,应由公司总经理组织公司有关部门、总监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 价工作。 3)风险评价的组织者应任命HSE监理工程师为评价组组长,并授权负责风险评价的全 过程; 评价小组成员应具备必要的HSE专业技术知识,具备与风险评价相关的技巧和能力;评价时尽可能使操作人员参与,提出建议。 选择和确定评估范围和对象 评估小组应首先识别出所监理项目的经营活动、施工作业过程,包括设计、改扩建施工、安装、设备、检维修、消防、合约商的服务和设备,及项目监理部的行政和后勤等活动的全过程。在确定评估范围后,评估人员可按下列方法,确定评估对象: 1)按作业流程的各阶段; 2)按区域; 3)按设备、设施; 或上述方法的结合。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 程序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程序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所属范围的经营活动、服务,以及设备设施、相关方的服务和设备等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估的过程,以便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措施,实现持续改进公司HSE绩效。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从事的化工石油、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公路工程、电力工程等的监理及经营管理活动。 3职责 综合部:本程序的管理部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修订及解释。负责组织在公司范围内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制订公司的重大危害因素清单,监督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总监:负责组织监理活动前因地制宜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实施组织本项目部监理过程中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所有员工:提供基础信息,参与本岗位危害和影响的确定,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4工作程序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流程,参照附录1)。 风险评价的组织 1)开展项目监理活动前,由总监负责组织,因地制宜的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 作。 2)对于重大的工程,应由公司总经理组织公司有关部门、总监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 价工作。 3)风险评价的组织者应任命HSE监理工程师为评价组组长,并授权负责风险评价的全 过程; 评价小组成员应具备必要的HSE专业技术知识,具备与风险评价相关的技巧和能力;评价时尽可能使操作人员参与,提出建议。 选择和确定评估范围和对象 评估小组应首先识别出所监理项目的经营活动、施工作业过程,包括设计、改扩建施工、安装、设备、检维修、消防、合约商的服务和设备,及项目监理部的行政和后勤等活动的全过程。 在确定评估范围后,评估人员可按下列方法,确定评估对象: 1)按作业流程的各阶段; 2)按区域;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

工作场所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标准 1. 范围 本指导意见规定了工作场所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方法。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工作场所存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评估工作。2. 术语与定义 2.1 危害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2.2 风险 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机会,通常表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后果、暴露程度和可能性的组合。 2.3 风险评估 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后果、暴露程度和可能性,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 3. 要求 3.1 风险评估总体要求 3.1.1 风险评估应全员参与。 3.1.2 应确定风险评估的范围或界限,也就是接受评估的程序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风险评估分为区域内部风险评估和区域外部风险评估。 3.1.3风险辨识评估 区域内部风险评估是针对作业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主要针对作业任务执行过程进行,目的是掌握危害因素在各工种的分布以及各工种面临风险的大小。各作业单元(班组) 识别并罗列本专业的作业任务/活动。根据罗列出来的任务活动,具体识别员工在执行任务的各个步骤中存在的危害,辨识与评估相应风险,并对照风险等级标准,制定

针对性的控制风险措施,最后进行合理性评价。 3.2 危害辨识 工作过程及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九类: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 3.3 风险辨识 3.3.1 风险的范畴划分为:人身伤害类、设备类、职业健康类、环境类。 3.3.2 人身伤害风险种类有:碰撞、坠落、撞击、跌倒、坍塌、触电、火灾、辐射、接触、交通意外、中毒、掩埋、倾覆、窒息、咬伤、淹溺、爆炸、灼烫等。 3.3.3 设备风险种类有:设备损坏、设备停运、设备性能下降。 3.3.4 健康类风险种类有:听力受损、视力受损、职业中毒、肺功能障碍、接触性皮肤伤害、职业性慢性病、健康影响事件。 3.3.5环境类风险种类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态失衡、工作环境污染。 3.4 风险评估 3.4.1 风险值的计算 D(风险值)= L(可能性)×E(暴露程度)×C(后果) 风险值代表危害造成风险的具体程度 3.4.2 在使用风险计算公式时,给每个因素分配的具体数字等级或比重,基于风险评估人员的判断和经验。 3.4.3风险评估公式中L(可能性)的定义和取值可能性是指危害引发事故或导致后果的概率。分数从最可能发生(10 分)到几乎从未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工程名称: 北京市*************涉及电力工程工程(L1线、L3线) 注:1、判别依据:Ⅰ、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Ⅱ、曾发生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措施;Ⅲ、相关方合理要求; Ⅳ、直接观察到的危险;Ⅴ、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2、危险等级(D)划分:≧320为(5级危险),不能继续作业;160~320(4级危险),需立即整改;90~160(3级危险),需要整改;20~90(2级危险),需 要注意;<20(1级危险),可以接受。 3、控制措施包括:培训;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监督、指挥、检查;规程、规范、标准、管理制度;管理方案等。

工程名称: 北京市*************涉及电力工程工程(L1线、L3线) 注:1、判别依据:Ⅰ、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Ⅱ、曾发生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措施;Ⅲ、相关方合理要求; Ⅳ、直接观察到的危险;Ⅴ、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2、危险等级(D)划分:≧320为(5级危险),不能继续作业;160~320(4级危险),需立即整改;90~160(3级危险),需要整改;20~90(2级危险),需 要注意;<20(1级危险),可以接受。 3、控制措施包括:培训;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监督、指挥、检查;规程、规范、标准、管理制度;管理方案等。

工程名称: 北京市*************涉及电力工程工程(L1线、L3线) 注:1、判别依据:Ⅰ、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Ⅱ、曾发生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措施;Ⅲ、相关方合理要求; Ⅳ、直接观察到的危险;Ⅴ、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2、危险等级(D)划分:≧320为(5级危险),不能继续作业;160~320(4级危险),需立即整改;90~160(3级危险),需要整改;20~90(2级危险),需 要注意;<20(1级危险),可以接受。 3、控制措施包括:培训;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监督、指挥、检查;规程、规范、标准、管理制度;管理方案等。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标准 1.目的 为正式、动态、系统的识别与评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风险,制定和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实现风险的超前管控,特制定本标准。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策划与准备、实施、风险控制措施、风险评估结果应用及数据管理与回顾的管理程序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有限公司。 3.规范性引用/应用文件 3.1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九届第70号)第四十五条 《****公司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技术标准》 3.2应用文件 《****有限公司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与反事故措施计划管理办法》4.术语和定义 危害: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风险:某一特定危害可能存在的损失或伤害由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风险应满足三个条件:暴露、可能性和后果。 危害识别:识别系统中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风险评估: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暴露、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过程。 基准风险评估:根据生产系统特点、工作场所范围和具体的作业任务,评估生产过程中各类危害所产生的风险等级;为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概述提供依据,为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提供输入。

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对基准风险评估中所确定风险较高的对象,以及针对生产过程中所发生事故/事件暴露的高风险问题进行的风险评估,以有效地控制风险。 持续的风险评估:通过检查、巡视等持续性日常管理工作,迅速辨识安全、健康、环境风险,以便于重大风险的及时处理。 重大风险:依据《****公司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技术标准》,风险值大于等于200的高风险和特高的风险。 5.职责 5.1安全生产委员会 5.1.1负责风险评估领导工作,组织制定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技术标准,明确风 险评估的目的、范围; 5.1.2负责评审重大风险需实施的控制措施,并对通过的优化控制措施批准实 施; 5.1.3负责风险控制措施的资金保障。 5.2安全与环境保护监察部 5.2.1组织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工作的策划及实施; 5.2.2负责监督各部门、二级单位开展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落实;5.2.3负责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5.2.4负责组织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的调查、优化措施制定、效果评估与回顾; 5.2.5负责监督重大风险的控制措施落实; 5.3各部门、二级单位 5.3.1负责本单位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的落实; 5.3.2负责本单位设备、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识别、评估、控制; 5.3.3负责对控制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5.4员工 5.4.1参加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培训,掌握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方法; 5.4.2识别作业现场特别是本岗位的危害类别,掌握各类风险的控制措施,落实 到作业岗位。 6.管理内容和方法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控制程序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控制程序 1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及控制的方法。本程序适用于所有作业活动、设备风险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程序,但鼓励根据本程序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程序。GB/T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6441-86 企业伤亡事故分类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 3 术语和定义本程序给出以下术语的定义。3.1 危险源(危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3.2 根源危险源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3.3 状态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3. 4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指运行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等造成人的失误、物的故障,进而造成能量意外释放。3. 5 危害辨识识别危险源(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 6 风险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

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现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3.7 风险评估辨识危害、风险分析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3.8 基准风险评估对企业当前面临的危害和风险进行基本的、全面的识别和评价。3.9 持续风险评估不间断地、不考虑位置地识别作业活动、设备和设施所面临的风险。3.10 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对所确定的高风险对象或事故暴露的高风险问题,进行专项的或针对性的及详细的风险评价。3.11 风险控制制定风险管理方案,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度。4 危害(危险源)辨识4.1 危害辨识主要内容有:a)?? 工作环境:包括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b)? 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生产、管理、生活区);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c)?? 运输路线:施工便道、各施工作业区、作业面、作业点的贯通道路以及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等;d)? 工序: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物资特性(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e)?? 施工机具、设备: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电气设备的断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内容及方法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内容 及方法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内容及方法(2)本网据《安全健康和环境》报道: 1识别的主要内容 危害识别就是找出可能引发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产过程的特征。包括: 1.1厂址 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候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1.2厂区平面布局 ①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②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

1.3建(构)筑物 包括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操作、安全、运输、检修)通道、生产卫生设施等。 1.4生产工艺过程 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1.5生产设备、装置 ①化工设备、装置: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管件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 ②机械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 ③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 ④危险性较大的设备、高处作业设备。

⑤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 ⑥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场所。 ⑦工时制度、女工劳动保护、体力劳动保护。 ⑧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2识别方法 2.1分析物料性质 ①易燃易爆物质 ②腐蚀和腐蚀性物质 a.电化学腐蚀 b.化学腐蚀性物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完美

LEC评价法 L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3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方面分别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风险分值D=LEC。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对这3种方面分别进行客观的科学计算,得到准确的数据,是相当繁琐的过程。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估计,分别对这3方面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具体如下: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暴露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 10人以上死亡 40 3~9人死亡 15 1~2人死亡 7 严重 3 重大,伤残 1 引人注意 风险分析 根据公式: 风险D=LEC 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其中的关键还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以及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利用。 D值危险程度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风险管理)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

剖析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及存在问题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管道储运公司于2002年10月开始建立HSE管理体系,由于刚开始对建立体系特别是对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的内容、方法及分析步骤了解不深,故走了一些弯路。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感到正确的识别出企业存在的危害并作出适当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1 识别的主要内容 危害识别就是找出可能引发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产过程的特征。包括: 1.1 厂址 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候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1.2 厂区平面布局 ①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②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厂区码头。 1.3 建(构)筑物 包括结构、防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操作、安全、运输、检修)通道、生产卫生设施等。 1.4 生产工艺过程 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1.5 生产设备、装置 ①化工设备、装置: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管件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 ②机械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 ③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 ④危险性较大的设备、高处作业设备。 ⑤特殊单体设备、装置:锅炉房、乙炔站、氧气站、石油库、危险品库等。 ⑥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场所。

新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审核:批准:批准日期: 注:判别依据中a为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b为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c为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d为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e为LEC法定量评价。

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审核:批准:批准日期: 注:判别依据中a为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b为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c为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d为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e为LEC法定量评价。

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审核:批准:批准日期: 注:判别依据中a为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b为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c为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d为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e为LEC法定量评价。

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审核:批准:批准日期: 注:判别依据中a为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b为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c为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d为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e为LEC法定量评价。

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审核:批准:批准日期: 注:判别依据中a为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b为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c为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d为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e为LEC法定量评价。

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审核:批准:批准日期: 注:判别依据中a为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b为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c为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d为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e为LEC法定量评价。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方法指南.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指南 一、方法介绍 1、工作危害分析(JHA): 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害。分析步骤: (1)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等,用3—4个词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而不说如何做; 分解时应:a)观察工作 b)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 c)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 d)结合上述三条 (2)对于每一步骤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3)识别每一步骤的主要危害后果; (4)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5)进行风险评价; (6)建议安全工作步骤。 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是基于经验的方法,是分析人员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安全检查分析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分析步骤: (1)建立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从有关渠道(如内部标准、规范、作业指南)选择合适的安全检查表。如果无法获取相关的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必须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制定检查表; (2)分析者依据现场观察、阅读系统文件、与操作人员交谈、以及个人的理解,通过回答安全检查表所列的问题,发现系统的设计和操作等各个方面与标准、规定不符的地方,记下差异; (3)分析差异(危害),提出改正措施建议。 3、故障假设分析(WI):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是对工艺过程或操作的创造性分析方法。危险分析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程序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程序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 一、目的 二、范围 三、职责 HSE管理者代表:对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直接负责,确定及审批管理程序、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的结果。 安全环保部门和HSE管理人员:组织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负责对各单位的工作进行指导、控制和更新。省公司安全环保部门负责编制发布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管理程序,对全省工作进行指导,负责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全省的识别和评价结果进行总的分析和认证。各市地分公司的安全环保部门及HSE管理人员负责本公司

各项工作的开展。 其它各部门:参与开展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的查找、分析、控制和更新工作。 所有员工:接受安全环保部门组织的培训,参与危害识别和风险控制的查找、分析、控制和更新工作。 四、定义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害识别: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风险: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的结合。 风险评价: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忍的全过程。 事故:造成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事件。 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事情。 五、工作程序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程序流程,参照附

录1,具体步骤概括如下: 1、成立评估小组 省、市、县公司及所属部门应成立有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参加的评估小组,所有评估人员需经过专门培训并有能力、资格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和指导工作,同时各部门也应要求其他员工参与危害的确定。 2、选择和确定评估范围和对象 评估小组应首先识别出公司从事的经营活动、产品或服务范围,包括规划、设计、建设、投用、采购、销售、产品、储运、设备、设施、服务、检维修、消防、合约商的服务和设备,以及行政和后勤等活动的全过程。所有可能导致重要危害的活动,包括非常规活动如检维修等都必须充分得到识别。 在确定评估范围后,评估小组可按下列方法,确定评估对象: ——按地理区域或部门; ——按装置、设备、设施; ——按作业任务。

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

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 方法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方法 1.目的 为作业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提供操作技术参考,系统地识别作业过程潜在的风险和指导作业风险的有效控制。 规定了作业活动过程的危害识别及其危害导致的风险评估方法,适用于作业过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评估工作。 2.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第四十五条 3.定义 危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 风险: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现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估:辨识危害引发特定事件的可能性、暴露和结果的严重度,并将现有风险水平与规定的标准、目标风险水平进行比较,确定风险是否可以容忍的全过程。 4.要求与方法 区域内部风险评估 区域内部风险评估是对作业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主要针对作业任务执行过程进行,目的是掌握危害因素在各工种的分布以及各工种面临风险的大小。评估结果应填写《区域内部风险评估填报表》,该报表有关项目填写要求如下: 工种:是生产活动中专业作业活动的分类。 作业任务:指各专业涉及的工作任务类别。 作业步骤:即作业过程按照执行功能进行分解、归类的若干个功能阶段。在分解作业步骤时避免划分过细,以免增加分析的工作量,一般按照完成一个功能单元进行划分。 危害名称:执行每一步骤中存在的可能危及人员、设备和企业形象的危害的具体称谓。危害一般填写格式为“副词+名词或动名词”,如:“压力不足的车胎”、“有尖角的设备”等。 危害类别:分为9大类,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 危害及有关信息描述:对辨识出的危害,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普查,确定其存在的数量、位置、时间以及相关的化学或物理特性,即说明在执行同类作业任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注意要点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654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注意 要点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注意要点详细 版 提示语:本操作规程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是整个HSE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它的目的是为了评价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环境的最低破坏。整个体系的建立基本上是立足于各项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成果之上的,以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的成果为基础,建立健全预防各种危害或风险的机制、措施和方案,从而达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目的。 1 组建一个精干的风险评估小组 风险评估是一项非常细致、烦琐的工作,需要耗

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这项工作。因此,工作组组长最好由管理者代表担任,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财力资源保障。评估小组成员应该由工作热情高、专业素质强的技术人员组成,最好是专职,以便更加专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2 必须做到全员参与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的最终目标是杜绝任何事故的发生。要实现这个目标,全员参与是关键。HES 管理部门的培训、宣传推广小组要深入基层,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让所有的职工掌握风险评估的方法,认真分析本岗位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工作环境存在的不符合项,使之明确自己周围存在的危害和风险,从而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 3 选择合适的危害识别方法 危害识别的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目的性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方法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方法 1 工作危害分析(JHA) 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害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害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害。 1.1 分析步骤(参照附表): a)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等,用3-4个词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而不说如何做;作业步骤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 b)对于每一步骤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害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c)识别每一步骤的主要危害后果; d)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e)进行风险评价; f)建议安全工作步骤。 2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是基于经验的方法,分析人员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 安全检查分析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编制的依据主要有: a)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b)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情况 c)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d)分析人个人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2.1 分析步骤 a)建立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从有关渠道(如内部标准、规范、作业指南)选择合适的安全检查表。如果无法获取相关的安全检查表,分析人员必须运用自己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制定检查表; b)分析者依据现场观察、阅读系统文件、与操作人员交谈、以及个人的理解,通过回答安全检查表中所列的问题,发现系统的设计和操作等各方面与标准、规定不符的地方,记下差异; c)分析差异(危害),提出改正措施建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