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区域经济学课后答案

区域经济学课后答案

区域经济学课后答案
区域经济学课后答案

区域经济学

绪论

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

答:区域经济学是以“经济区域”为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经济发展和空间差异发生发展的规律,并运用规律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学科。区域经济学因此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2、区域经济学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答:“区域”尺度上的积极发展问题有许多特点:①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系统,它不仅涉及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而且涉及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上层建筑”——区域的管理、政府的效率等。②区域经济除了是一个产业系统以外,还是一个地域系统,是一个由区域内具有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地理单元,如城镇、乡村和道路,和由具有不同产业分工的地理单元,如工业区、农业区、交通运输枢纽等构成的地理空间。③因为区域经济是一个产业系统和地域系统,所以它必然与区域的地理条件、地理环境发生必然的关系,区域的气候、地形、矿物资源、地表植被、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都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④区域之间的差异是必然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条件、水平、产业结构、发展障碍和发展道路等许多方面差异是必然的。⑤区域经济由于是一个小于国民经济的尺度系统,所以它不可能具有国民经济的全部功能和内容。

3、我国地方经济现象有哪些

答:①历史上中原的政治经济重心从西(渭河流域)向东(洛阳、开封等)的转移,和从北方向南方的转移,都与地方经济实力此消彼长的格局变换有关。②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仍然发育了明显的地方经济。③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三线建设”使我国中西部部分省份的工业得以发展,彻底改变了那里的传统产业面貌,初步形成了这些省份的工业体系。④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各种地方经济现象层出不穷的时期。%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地方经济现象

答:①地方经济的发展现象。②地方经济的差异现象,表现为水平的差异和垂直的差异两个方面。③地方经济的地方经济竞争现象。④地方经济的地方联合现象。第一章

1、我们接受苏联“经济区划”思想的特定条件是什么

答:我们接受苏联“经济区划”思想的特定条件是①新中国刚成立。②学习苏联。

③我国的国情使我们无可选择地学习和继承了苏联的经济区划思想,并把它运用于教学、科研和实践中。

2、可以使我们走出“经济区划”思想局限的时代条件是什么

答:可以使我们走出“经济区划”思想局限的时代条件是①经济全球化,使我们不可能脱离大的环境。②市场经济,市场的主体是企业,没有必要走出。③我国以省级区作为经济区域。④经济区划违背区域利益,因此压制了经济区划的发展。

3、东西方学术界对“经济区域”研究的内容有哪些区别

"

答:20世纪以来地理学关于区域的研究,按研究内容划分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是从经济地理学角度出发,探讨经济区域问题的东方学派。二是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出发,探讨政治、文化区域问题的西方学派。东方学派以苏联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区、经济区划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等的研究为代表。西方国家以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为主要研究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地理研究也属这个派别。西方学派主要从地缘政治角度研究国家地理和从文化地理学角度研究文化区域。

4、为什么要重视“地理边界”的研究

答: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不计地理边界(主要是行政区划边界)的经济区域是不存在的,是没有实践意义的。根据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决定了,具有财政、计划、立法和管理等经济职能和作为相当一部分国有资产代表者的省级政府及其管辖区是我国区域开发与发展的主体,明确的地理边界是其结构-功能的前提。我国条件下具有边界规定性的省级经济的发展,不仅符合我国经济实践的规律,而且也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5、我国行政区系统的历史和政治条件有哪些

答:我国行政区系统的历史和政治条件有:①首先,在我国广大的国土上,一些大的地貌单元,如平原、山地、高原等完整地分布,它们往往可以在历史的长河

中孕育出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域来。②其次,中华民族的文明起源于中原。这就为日后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历史基础。③再次,凡后期扩散的区域在空间规模上都要较文明源地区大一些。这是后期扩散区在自然条件、文明程度、人口数量等方面都要较先期区差一些,从而其区域线条可以更粗犷一些的结果。④还有,这种区域规模自国家中央向边缘扩大的格局在我国与民族地区的分布格局相一致。

6、为什么说我国条件下省级行政——经济区的形成有着历史的必然性

答:原因有:①计划经济和公有制,使政府成为经济行为的主体。②由于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平均空间规模已相当于世界上的中等国家,很容易拥有成为经济区域所必须的人口数量(作为市场因素)、自然资源(作为基本供给因素)等条件,所以为省级政府发挥其经济管理职能提供了地理空间。这也就为省级行政区形成相应的省级经济区域奠定了基础。③省级区域的政府自然要有一个行政中心。它们为区域提供了经济核心地,而经济核心地是经济区域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构造标志。④出于行政管理职能的需要,出于经济核心地本身对外作用的需要,交通通讯网络在我国各省级区都有或多或少的发展。网络的形成或出现又为经济区域提供了另一个构造标志。

7、构成“经济地域”的标志有哪些

{

答:对于一个地理空间,必须具备以下标志才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经济区域-地域。

①必须具备经济功能。②必须具备行政功能,并有一个用于管理和发展的组织。

③必须具备一定的地域构造。④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区域内部经济流。

8、我国省级经济区存在的客观依据有哪些

答:我国省级经济区存在的客观依据有五方面:①地域规模与资源供给。②经济功能。经过建国以来50多年的发展,省级区已形成了基本完整的国民经济部门体系。③经济管理的功能。通过我国省级政府拥有的财权、经济事权、立法权、人事权,表明它们可以有效地干预或保障区域内资源的配置。④经济核心地。各省级行政中心经过多年着意发展,已成为省区的经济中心,是经济功能指标和省级经济管理功能的高度集中。有些省份出现了双核心和多核心,是核心地的发展,而不是依此否认主核心的存在。⑤网络与经济流。

9、我国省级经济区的发展与“经济财富”的关系是什么

答:①经济财富的存量可以看作为货币形态的经济资源。而动态的经济财富又可以分解为社会收入与社会支出这两个过程。社会收入由工资、利润、租(税)金和利息构成。②经济财富的社会支出过程即财富的运用,或称之为财富的功能。它包括消费、储蓄和投资这三个方面。③消费、储蓄、投资三项功能在空间上的分布均以中心城市和城镇为主,与其相应,经济功能较强的和较高级的产业部门即以城镇为配置主体。而在我国,由于拥有强大经济管理职能的政府均设置在中心城市(镇),于是就形成了我国条件下经济区域内部的经济核心地系统,从而保证了经济区域对空间结构的要求。

10、我国省级经济区的对外开放与“经济财富”的关系是什么

答:经济区域的对外开放性也是绝对发展的。这种绝对发展取决于区内财富功能的无限增强。经济区域的部门结构因此会不断丰富和升级,区域的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断增强。

11、计划经济体制与我国省级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的关系。

?

答:中央计划经济首先是按部门的管理,即“条条管理”,通过国家计划、中央财政、国家项目、部署企业等手段和方式实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合理分布。但我国是一个大国,地方经济——省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领域。既然我们必须有一个省级行政区系统,省级政府就必然有其经济职能并由此产生了它们的经济利益,所以我国的计划经济长期强调“发挥中央与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尽管在协调这“两个积极性”过程中总是遇到矛盾,不是过分强调了“条条”,就是过分强调了“块块”,但省区经济还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2、当前我国省级经济区存在着哪些弊端

答:当前我国省级经济区存在的弊端有三个:一是“诸侯经济”的倾向。二是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构成行政障碍。三是干扰国民经济网络的形成和合理的资源流动。

13、为什么说省级经济区的地理边界将会趋于模糊

答:政府职能转变在两个方向上推动省区边界趋于模糊。一是政府开始主义培育市场以取代以往对资源的计划调拨。二是政企分开促使企业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而跨省区发展,促使企业的生产区位和销售区位大大超越省区边界。

14、我国会不会形成以核心地系统为基本形式的经济地域系统

答:我国不会形成以核心地系统为基本形式的经济地域系统。纯粹的、按经济区域自身发展规律二发展的经济区域将在经济发达地区普遍出现。以省级区为主体的全国性经济区域系统将在我国东部地区首先被破坏,之后再向中、西部地区扩散。扩散的结果是,全国会形成一种省级区、企业区、核心地区和条带区共存并相互促进发展的多元区域系统。

第二章

1、什么是分工和劳动地域分工,它们有哪些类型,分工的基础是什么

答:分工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固有现象,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经济规律。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按地域(或地区)进行的分工,即是各个地域依据各自的条件(自然、经济、社会诸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并与其他地域进行产品的交换(贸易),输出剩余产品、进口所需产品,这种一个地区为另一个地区生产产品并通过交换活动互相满足所需的现象,即是劳动地域分工。分工的类型有三个:①自然分工,是指在早期的原始氏族社会阶段,人类以性别、年龄为基础的原始的分工。②社会分工,也称社会劳动分工或劳动分工,社会分工是指人类社会于自然分工之后以产品或商品交换为基础的分工。③劳动地域分工,也被称为生产地域分工、产业地域分工、经济地域分工、地域分工即地理分工等。分工的基础是商品交换。

2、分工开发区域成长之间的关系如何你对区域经济成长中的“二元化”问题如何认识

答:分工开发区域成长之间的关系是①分工有助于形成专门化生产,且由于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集中使用,将使该项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②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将主要由该区域的输出产业来决定。③因此,由分工而产生的规模经营将带动与之有生产性联系的相关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起飞。对区域经济成长中的“二元化”问题,我认为①分工的原始依据,即绝对优势或相对优势,使区域致力于某一产业的发展,区域中的某一区位将选中作为相关产业开发的核心区域。随着核心区域的成长,规模经济逐步实现,集聚效应开始体现,越来越多的生产要素和先进产业向该区位集中。②区域的核心区域与边

缘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着长期的巨大差距,即在区域内部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二元化现象,如果任其发展,还会产生其他的区域问题。

3、如果用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来分析中国,你认为中国正处在哪个阶段怎样才能促使今后的中国经济更快发展

答: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归纳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有六个阶段:第一,传统社会阶段;第二,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第三,起飞阶段;第四,成熟阶段;第五,高额消费阶段;第六,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我认为中国正处在第三阶段,即起飞阶段。我认为有四个方法能促使今后的中国经济更快发展:①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经济起飞很重要的观念。②狠抓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产业高科技化。③控制人口,提高素质。现在我国出现了三种增加,即劳动力增加、基数增加、老龄化增加,所以必须提高国民的素质。④学习陈云。陈云做事讲求实事求是。

4、结合技术周期的长波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理论,试论述二者的辩证关系。

答:冯.丹因以创新生命周期为基础的长波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一次基础技术创新都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介绍阶段;第二阶段是扩散阶段;第三阶段是成熟阶段;第四阶段是衰落阶段。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认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标准阶段次序”,经历大体相同的过程。第一,自给自足阶段;第二,乡村工业崛起阶段;第三,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第四,工业化阶段;第五,服务业输出阶段。宏观经济周期与创新生命周期具有对应关系:“繁荣-扩散,衰退-成熟,危机-衰落,复苏-介绍。”二者的辩证关系(略)。

~

5、什么是集聚经济解释集聚经济的主要来源

答: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集聚经济的主要来源对区位的选择是集聚形成的初始动力。将推动性的产业嵌入某地区,通过产业联系诱发区域经济整体增长,分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熟练程度,有利于促进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与技术创新,从而产生规模报酬递增。交易成本的运用促使集聚经济更快发展。

6、简述“福特制”与“弹性的”两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两种生产方式对应的企业组织空间形态的差异

答:①“福特制”生产方式的特点:分工深化是技术进步的直接结果。产业革命的技术进步结果就是机械化的广泛使用并奠定了“福特制”的生产方式。机械化有利于实现规模生产,加之机械化设备的资本密集特点,对企业规模生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被广泛采用,这是“福特制”生产方式中的最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大规模的生产需要稳定的供货渠道和相应的市场规模,无论在哪一环节上出现问题,都会降低规模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往往倾向于将采购到营销的整个生产链条纳入到企业内部的管理环节上,形成垂直一体化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②“弹性的”生产方式则被认为是适应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的一种选择,它克服了“福特制”生产方式的规模刚性、市场刚性和组织刚性,在生产多样化、市场灵活性以及组织效率等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势性。③“福特制”生产方式与“弹性的”生产方式空间具有明显差异。前者形成等级化的空间结构与地域扩散表现为:第一,研究开发经济高级职能集中于先进的工业国的大城市去;第二,灵活运用熟练劳动力的制造职能分布在中间区域;第三,利用简单劳动力进行大量生产的分工厂向低工资区域(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分散。而后者的空间对应形式则为区域集聚型,即企业网络在特定的区域空间中形成的向心结构。

7、概括“新产业区”的主要特征,并分析我国的开发区与新产业区有何异同。答:①“新产业区”的主要特征:新产业区是弹性生产体系对应的产业空间形式。他们在分析意大利的新产业区现象时指出,新产业区是中小企业在弹性专业化基础上实现的集聚。而这些中小企业的集聚区,由于专业化程度高,企业间协同作用强,可以与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区域进行竞争。②我国的开发区与新产业区相同点是都具有专业化。不同点是:我国的开发区是我国经济特区,实行优惠政策与管理体制,强调出口创汇。内部产业关联弱,与地方经济联系不强,基础设施共享,便于管理,经历了从计划模式向市场模式的转轨。新产业区是由中小企业集聚而成,企业间既竞争又合作,具有协同作用。

8、西方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有哪些

答:西方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有:①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用以阐明自由贸易的优点。与事实不符,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②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1817年,李嘉图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基本论点就是所谓的“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弊相较取其轻”。缺点有:一是它不能对形成相对比较优势的原理提出合理解释;二是没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价值能否实现;三是有一个不太实际的假定,即国际分工是生产分工与相应的商品贸易,而排除了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③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1919年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产生比较成本差异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各区域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二是不同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这是要素禀赋理论赖以建立的两个基本事实。俄林接受了赫克歇尔的观点,于1933年出版了《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

<

第三章

1、人类资源观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演变“轨迹”

答:①第一,初始意义的资源,即自然资源。第二,社会性资源。②与传统的把资源简单地等同于自然资源或经济资源的侠义资源观不同,区域资源把侠义的资源范畴扩展为广义资源概念,认为广义资源是由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政治资源、制度资源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子资源构成的有机系统,包括了所有支撑社会发展的价值性要素。

2、区域资源类型及其特征是什么

答:①区域资源类型有:任何区域都可被看作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社会、经济、自然是复合系统的三要素,主要包括区域环境资源(区位、生态)、区域自然资源和区域自然条件、区域经济资源(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劳动力、制度)。其中,区位指一国、一地区、一城市的“位置-交通-信息条件”三位一体的组合关系,与区位论中所谈的区位有很多不同。②区域资源的特征有五条:第一,有用性;第二,稀缺性;第三,多用途性和可替代性;第四,地域性(空间差异性);第五,整体性及综合性。

3、对资源的地域组合如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答:①基本出发点是,对于可以度量的就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而无法定量分析的则通过定性研究的方法加以弥补。②必须遵循资源地域组合分析的原则。第一,区域的完整性与可度量性;第二,分析的客观性;第三,不同区域的资源组合特点的可比性;第四,资源地域组合优劣的动态性;第五,资源的流动性。③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定量分析。第一,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分析;第二,自然资源综合指数分析。④经济资源的定量分析。⑤社会资源的确定与衡量。因此,科学的计算方法是用加权平均数来综合衡量各区域的资源拥有状况,即根据各资源的权重来加以计算各区域的资源总指数。

4、“资源替代”与“资源互补”有什么关系

>

答:“资源替代”与“资源互补”的关系:①不同区域资源赋存状况的差异及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必然引起各种资源要素在地域间的流动。这种流动的基本趋势是资源要素流向报酬高的方向。资源要素的报酬率高或低,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尤其是资源要素在资源运动中与其他资源要素的组合关系。②区域资源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替代关系,另一种为互补关系。对于互补关系的资源要素,一种资源要素的运动必然要求其他与之互补的资源要素向同一方向运动。③对于具有替代关系的资源要素,情况则有所不同,这与资源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有关。④在形成区域生产力的过程中,资源要素之间的互补关系是绝对的,而替代是相对的,资源要素之间的替代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

5、如何分析资源的地域组合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答: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对区域经济及其产业结构的影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首先影响区域经济的投入结构,进而对区域的产出结构也产生重大影响。另外,自然条件作为环境因素,也间接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作用。一般来讲,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经济持续增长会产生积极作用;反之,则会妨碍区域经济的健康成长。

6、试分析“资源短缺”与“资源稀缺”的区别与联系。

答:①资源的稀缺性质决定了所有区域都要求资源的充分供给。但这种稀缺性质又决定资源不可能满足所有区域的供给要求。②资源的短缺不同于资源稀缺。稀缺是任何社会中经济资源的一般内在性质,是引起经济资源价值运动的基本特

征。短缺则是资源的一种个别性状,是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言的一种相对供不应求的现象。

7、如何理解区域资源与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

答:①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在他的《论法德精神》一书中对地理要素与政治德关系作了系统阐述,认为一个国家德政治制度和法律性质及其演变以及民族生理、心理和宗教信仰,是受其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的。此外德国学者拉采尔、美国学者亨丁顿等认为,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下必然形成一定的人文现象。②也就是说,社会经济发展以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开发资源部、治理污染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要消耗资源,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会破坏资源环境系统的平衡,资源环境系统的失衡会消弱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资源环境有一定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在其承载力之内,超过这范围,会引发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8、各种不同类型的区域资源有哪些

;

答:①区位资源。区位资源在现代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区位资源与现代产业结合,将发挥巨大的力量,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在那里布局企业,将会收到投资少运费低,企业协作条件好,经济效益高的效果。②区域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一是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二是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对区域经济及其产业结构的影响。③区域经济资源。一是人口与劳动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第一,劳动力数量与区域经济增长;第二,劳动力行为与区域经济增长;第三,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增长;第四,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二是资本资源。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生产投入的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所谓资本指的是以机器、设备及厂房为主的物质资本。三是技术进步。第一,技术的开发与引进;第二,经济增长中的技术选择。四是创新。一般包括:第一,引进或开发出一种新产品,或将原有产品的质量作了改进;第二,生产工艺作了改进或更新,即生产中出现了技术进步;第三,开辟了产品销售的新市场;第四,获得了原材料新的供给来源;第五,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形式发生了变化。五是制度结构与

制度安排。主要表现两个方面:第一,政府通过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影响各区域的经济增长;第二,制度创新能力的差异,影响区域的经济增长。

第四章

1、区域产业结构与国民经济意义上的“产业结构”有什么不同

答:①作为经济区域,区域产业结构必须具备支持区域经济的基本功能,所以每一个区域都有与国民经济系统相同的产业结构内容,即第一、二、三(次)产业。

②但是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区域系统的分工中,一个具体的区域不必具有所有的产业部门,如城市经济为主的地区(香港、上海、新加坡等)农业就几乎没有意义,而对一些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区域,高级的服务业——金融、信息等和高级的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等产业就没有形成发展的条件。

2、区域产业为什么会有复杂化和高级化的趋势

答:①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首先是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的产物。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式之一,分工是生产力,并且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也在促进分工的发展。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是永远的,分工的发展也是永远的。产业结构随着分工的永远发展而有不断复杂化的规律——部门越来越多,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②由于与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产业结构就有了不断高级化的发展规律。资源的配置总是趋向从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的产业流向效率相对较高的产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传统部门的资源流出和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新兴部门的资源流入,产业结构因此处在不断高级化的过程中。

3、区域间水平分工与区域产业结构特点的关系。

答:在区域系统——区域之间水平分工的机制作用下,某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往往形成了以某些具有相对优势的部门为主的产业结构,表现为某些产业占有相对较多的产值和相对较多的就业人员。

`

4、区域间垂直分工与区域产业结构-功能的关系。

答:在区域系统——区域之间垂直分工的机制作用下,发展经济学提出的“核心-外缘地”理论揭示了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规律,这就是:发达地区——具有“核心地”地位的区域总是形成了相对高级的产业结构和总是在相对高层次上

演进它的产业结构,并且不断向外转移相对低级的产业;而处在“外缘地”地位上的区域总是以相对较低级的产业结构为核心地区域提供初级的产品和服务,并在核心地区域的产业转移中跟随着它们演进自己的产业结构。

5、区际贸易在实现区际水平-垂直分工关系中的作用。

答:①对于一些可以进行贸易的资源,即那些可以通过运输在各个区域之间交换的资源,如矿物资源,区域的市场需求往往可以使有些不具备资源禀赋的地区形成特色的主导部门。②这就是区位论里的“市场指向”问题。前提条件是贸易。只要可以进行贸易,区域可以依赖其他地区的资源而形成不仅满足当地市场需求而且为其他地区提供产品的主导产业。

6、什么叫资源的“层次”,不同层次资源对区域产业结构形成的影响如何

答:①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之间存在着功能层次的差别,可以说存在着一个功能的等级体系。经济资源层次高于自然资源层次。②以经济资源为主的区域资源供给系统是区域形成较高等级产业结构的条件。如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它们拥有较其他区域更多的投资,能够提供更高的工资,能够提供更好的科技开发条件,所以能够形成更发达的信息服务和吸引更多的人才。那里的第三产业,如金融、贸易、交通通讯、教育科研等,因此在产业结构中占有更高的比重,那里是我国高科技产业的主要分布地区。③以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为主的区域资源供给系统,如西部地区的一些省区,只能形成传统的和相对落后的产业结构。那里可能拥有很丰富的矿物资源,但只有在发达地区的经济资源受追逐市场利润的驱使而投放到西部的时候,那里才能形成较低级别的资源开发产业。如果没有市场需求,或者经济资源的投入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西部地区的资源永远是“待开发的资源”。

7、区域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的关系是什么

答:①产品生命周期也叫做技术生命周期,是指一个产品从诞生到退出市场的过程。②区域常常会以某种产品的生产为主导——形成相应的主导产业,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也会随着主导产业的兴衰而形成波动。当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处在退出市场阶段而其他新的主导产业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区域走向衰落。当区域的替代产业发展壮大起来的时候,区域会因此而重新发展。

8、“内生发展”与“外部推动”是如何作用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复杂化于高级化的

答:①内生发展——本地区资源的积累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是我国许多地区产业结构复杂化的重要原因(但也必须有外部市场或资源的投入作为条件)。②“外部推动”产生的区域产业结构复杂化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外部的直接投资,如来自国外的投资或来自其他区域的投资使区域形成了新的产业部门;另一种方式是间接投资——先进区域对相对落后区域的产业转移,即技术和设备的转移使落后区域形成了新的产业部门。③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个必然结果,所以上述两种发展方式同样决定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9、应该如何看待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中的“雷同”现象

答: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遇到了普遍的“产业结构雷同”问题。各个地区在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水泥等建筑材料工业、家用电器和电子工业、纺织服装工业和农业产业化等领域里大量的重复建设项目上马;几乎所有的省市区都开始建设自己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自己的“信息港”。②产业结构的雷同与重复建设的项目使得国内市场上的竞争空前激烈,各个区域对对外开放的要求又使得它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演越烈。对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使得地方贸易保护盛行和在国际市场上竞相压价,大批重复建设的项目在竞争中失败,大量企业因此而破产,一些区域因此形成了大量的失业。③抑制政策。

10、为什么说就业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答: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是市场经济国家判断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两个基本指标。在我国,扩大就业与减少失业也应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指标。因为,在克服了经济短缺和形成了买方市场以后,市场需求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充分的居民就业与增长的居民收入又是区域市场需求的保障。区域产业如果能在产业结构的演进中为区域提供不断增加的就业机会,这个产业结构就是理想的。

11、区域经济学为什么要研究地域结构问题

答:①区域经济学在接受了系统论以后,形成的新的认识论要求进行“结构”的研究。即,系统与系统的构成,子系统与结构,结构产生功能及系统功能的基本

认识思路。②从“部门结构”到“地域结构”——区域经济学的进步。区域是综合的。区域经济学对部门的研究从来都要分析其产业结构。但是,一个经济区域的结构问题不仅仅是产业-部门结构问题,地域结构也是结构的一部分。对区域地域结构的分析体现了区域经济学的进步。

,

12、我国存在着怎样形态的经济地域

答:我国经济区发展实践中的地域结构因素。①面状区发展中的地域结构因素。

② 点状区发展中的地域结构因素。③轴带状区域发展中的地域结构因素。

13、地域结构发展中的“地域障碍”有哪些,障碍作用是如何表现的

答:地域结构发展中的“地域障碍”有:发展障碍、自然障碍、经济核心地障碍、网络障碍。障碍作用表现为:东北三省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与沿海省市比较显得步履艰难。但如果我们看一下那些贫困地区占其30%以上面积的省区,如山西、陕西、贵州、云南、江西、甘肃、甚至四川,与它们比较,东北三省在克服发展障碍方面所要求的投入就要节省得多。那些自然条件恶劣的贫困区域之所以贫困是长期缺乏投入得结果。而要克服自然障碍,建设基础设施,并解决众多贫困人口得文化素质低下等问题,其成本和收益之间得结构将明显倾向于付出巨额的成本和只能获得微薄的收益,所以,贫困地区的存在是我国很多省区在经济发展上遇到的难以逾越的地域障碍。另一个障碍因素是水平低下的经济核心地。如果其位置也不理想的话,如拉萨、西宁、兰州,甚至西安,则更难以带动省区发展。大面积贫困地区的存在与其核心地发育不良也有密切关系。网络同样可以构成障碍。“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是合乎逻辑的结果。我国各省区在发展交通通讯业上不惜投入大量资源,甚至承担巨额债务,都是为了克服网络障碍。

14、自然地理条件约束下和经济成本作用下经济地域分布的类型有哪些区别答:经济地域的分布类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考察。①自然地理条件约束下的经济地域分布类型:山地型、平原-河流型、界面型。②经济成本作用下的经济地域分布类型:城镇机关年纪密度密集一些;离散型经济分布或跳跃型经济分布,经济的密度要小一些。

15、经济地域之间为什么会形成地理关联,其表现形式是什么

答:①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静态的地理关联。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各经济单元间相对稳定的关联关系,如区域分工;区域间和区域内的产业关联,包括主导产业与带动产业间的关联,原材料产业与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间的关联,第三产业内部及其与第一、二产业的关联;垂直分工,即在核心地等级结构框架内和受重力作用规律支配的城镇对周围地区的关系。二是动态的发展关联。三是经济流。经济流是地理关联的载体,经济流的方向标志着重力方向。②原因是:一个经济单元一旦形成就很难有位移,包括网络在内。我们很难设想一个城市,一个产业内,一条交通通道会易地发展。发展变化中的是资源流。当城市建设用土地资源不断扩展时,城市会有规模的扩大。当经济资源的组合区位转移时会有产业区的移动。当一条交通通道流量减少而另一条交通通道被资源流优先利用时,才会有网络的变化。

16、如何判断经济地域的结构-功能

答:①第一,区域的产出水平。反映在其GDP、GNP、各个产业的产值、主要产品的产量与销售量、经济资源存量与增量、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区内市场容量等。

②第二,区域的经济流。③第三,经济密度。④第四,区内经济核心地的带动能力。⑤第五,区内差异水平。

17、为什么我国省区的地域结构中会出现二元结构

答:①如果说“边缘区”的存在是经济核心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一种有间隔的分布格局的话,那么就可以把(相邻的、产业结构和发展速度差异很大的两个经济单元间)的关系称之为二元结构。②原因:二元结构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两地产业结构层次相差悬殊,无法发生技术关联,从而使先进地区在一个高层次循环中快速发展,而落后地区在一个低层次循环中徘徊。深层次原因是由于国民经济水平还低,经济资源还只能在有限的几个地区(往往是中心城市)得以被接受。在我国省级区中,这种二元结构几乎随处可见。最典型的即是省级中心城市与其附近县镇的发展差异。

18、为什么经济地域内部会形成闭合的交通流

答:①比较典型的网状格局的形成表现为经济发达省区的城市群,。它们都具有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相关联的城市产业结构,较多的城市人口和对周围地区较

强的带动作用。②轴带也可以视为一种网状格局。在我国北方,公路、铁路网在平原地区较密集使沿线城市和区域经济发达。在南方,河网与公铁路网的密集使一些省区的平原形成了星罗棋布的城镇。

19、我国条件下省区地域结构的发展通常会有哪几种模式

答:①省会城市带动模式。②开发区带动模式。③商贸城镇带动模式。④城市群带动模式。⑤网络带动模式。

20、如何理解“资源-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答:①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研究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变化的关系时提出一个假设: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异最终随着经济增长而加大,随后这种差异开始缩小。②对“资源-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一般解释是,在较低的发展阶段,经济活动处于一种生存维系状态,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量和加工深度都有限,所排放的废物不仅数量不多,而且大多可生物降解;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步入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起飞阶段,资源消耗速度超过更新或替代速度,废物排放数量和毒性都必然呈现增加趋势;在较高的发展阶段,转向知识经济或服务经济,更为重要的是环境意识得到了强化,环境管制也更为有效,技术更为先进,环境治理开支得到了增加,使资源压力得以缓解,环境退化得以遏制,因而出现了资源-环境曲线的逆转现象。

21、什么是循环型经济循环型经济的产业结构于区域结构有何特点

答:①循环经济已成为引导工业经济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的一种新型经济范式,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美国、德国和东方的日本等国家已开始付诸实践。德国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先驱国家。②循环经济的3R操作原则从全过程控制思想出发,提出改善和提高物质生产力的解决办法。首先是从源头控制,即减量化(reduce);其次是考虑再利用(reuse);第三原则为再循环(recycle),废弃物可能通过三种方式实现再资源化,即原级再循环、降级使用和能量回收。22、生态工业园具有哪些功能特征如何看待生态工业园的产业集聚特点

答:①为了减少运输成本,客观上需要参与物质循环的企业主体在地理空间的相对集中分布,一种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就是建立生态工业园。②生态工业园强调以社区为基础,卡伦堡企业共生体成为这种模式的典型案例。但生态工业园并不需要将副产品交流局限于社区内部,企业之间的副产品可以扩大到区域范围内,

由副产品成本与运输距离成本因素决定其区域范围。生态工业园既是一个产业集聚区域,也可以作为城市或工业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来开发。生态工业园可以几集城市生态社区与产业社区为一体,既可以由大企业集团来操作,也可以规划成为开发区的管理模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