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2018学年衡水高三月考文综历史含解析

2017-2018学年衡水高三月考文综历史含解析

2017-2018学年衡水高三月考文综历史含解析
2017-2018学年衡水高三月考文综历史含解析

第1页 共8页 ◎ 第2页 共8页

绝密★启用前

2017-2018学年衡水高三月考文综历史部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突出了相权与皇权的争夺,以相权的削弱展现了古代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黄宗羲曾经有这样的言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其含义是指宰相制度下 A. 容易形成极端专制 B. 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C. 不易产生明君贤臣 D. 政治腐败现象更加严重 2.《考工记》是春秋时期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六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中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这表明春秋时期

A. 铁器的使用已取代铜器

B. 工匠已掌握了较高的合金冶炼技术

C. 中国开始进入“青铜时代”

D. 诸侯“问鼎中原”,分封制、宗法制土崩瓦解 3.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这表明李贽 A. 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 B. 具有早期启蒙思想 C. 局限于传统文化樊篱 D. 思想引起社会变革 4.有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

①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 重点指出了战争的实质

③为英国殖民侵略做辩护 ④ 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历史要求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5.赫胥黎原著《天演论》的本意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达尔文主义”——优胜劣汰、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只适用于“生物界”,而不适用于“人类社会”。“生物界”没有道德标准,而人类有着相亲相爱、互助互敬的本性,其发展模式必然不同于“生物界”。但严复却在译著里公然宣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二铁律。严复的做法实质上反映出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

B. 严复企图以进化论观点来宣传维新思想

C. 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6.上海《大公报》曾经刊登了一段文字:“……星星点点,灯笼火把接二连三地燃了起来,很快,整个广场在夜色中透明了,并且颤耀着红的星星,黄的星星……遍地灯笼火把颤颤跳荡,像人民无边无际的欢乐和希望化身在我们面前跳荡。”文章描述的

情景是

A.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B.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C. 抗日战争胜利

D. 新中国成立 7.1985年,《羊城晚报》记者刘婉玲以一篇《从“星期六工程师”引出的》文章,报道了许多工程师周末下乡镇企业“走穴”的情况。这是这个群体第一次被定义。材料中的“走穴”现象说明 A. 我国知识经济开始兴起 B. 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 C. 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 D. 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8.公元前287年,为了弥补《十二铜表法》对财产侵害问题上规定的不足,罗马颁布《阿奎利亚法》。规定:“因违法杀害他人的奴隶、四足动物或家畜,按照它们被杀前一年中的最高价格予以赔偿,而对其他财物的损害,以它们在最后30天中的最高价格为准。”这一规定

A. 是罗马法趋于理性的体现

B. 促进了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

C. 体现了对生命和财产的尊重

D. 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9.1831年2月,青年林肯来到新奥尔良。他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人类奴隶制的恐怖。他看到了买卖奴隶的广告,看见“戴上镣铐的黑奴被抽打”和黑奴拍卖会。他发誓一定要把这奴隶制度彻底打垮。材料内容和美国1787年宪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 1787年宪法充分的保障了人民的权利

B. 1787年宪法无法消弭美国社会发展产生的矛盾

C. 1787年宪法体现了民主自由的治国理念

D. 1787年宪法维护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统一

10.“给它所设想的受益者——被它界定为弱者、贫穷者和不幸者的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它削弱了个人的进取和自立精神,并且在我们这个自由社会的基础之下酝酿出某种一触即发的怨恨。”上述材料最适合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 批判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 B. 加强国家干预,健全福利制度 C. 反对福利国家,主张市场自由 D. 同情各类弱者,加强社会救济

11.有一则笑话讲到: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为了使火车继续前进,四位领导人分别下达了命令。该笑话调侃了前苏联几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措施。其中调侃戈尔巴乔夫改革措施的是 A. “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 B. “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

C. “给我调100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统统枪毙!”

D. “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 12.【加试题】某画家在介绍自己画作的时候说:“‘让优美绝灭吧’,反传统、画面或支离破碎或稀奇古怪或荒诞不经”。该画家介绍的这一艺术流派

第3页 共8页 ◎ 第4页 共8页

A. 20世纪以后在西班牙首先兴起

B. 应该指的是现实主义绘画

C. 代表性国家是极富个性的凡·高

D. 其代表作足《格尔尼卡》

第5页 共8页 ◎ 第6页 共8页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力,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

材料三: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者实为袁世凯,则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和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1924年1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

(2)1905年后,材料二所述“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一思想受到林肯什么思想的启迪?

(3)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对革命失败原因有哪些认识?基于这些认识,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伟大转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明太祖发布诏令禁止白银流通,但是到了明代中期,白银逐渐成为民间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这标志着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这一时期,政府大规模用银的主要表现是推行一条鞭法,即把所有的地税、贡纳、福役、人头科,都归入田亩里面,计亩征银。 但是,历来国内采纳银两皆不多。社会上巨额的白银需求,造成银贵金贱的局面……在欧洲,其金银比价完全相反。这种悬殊的金银差价,使外国以白银对中国进行贸易,更为有利可图,因而大量流入中国。正是由于此时大量外银流入国内,非常及时地补充了国内白银的供给,缓解了银荒。据统计,仅明朝后期流入中国的白银就超过三亿两。 材料二

明清之际就有对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其中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人的著作中都提到了明代白银的流通情况,并以“银力竭”即白银供不应求为由提出了废止金银流通的一些主张。

——摘编自《浅论明代白银货币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古代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问题。(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彼得大帝1721年罢黜了反对改革、干预皇权的牧首,削弱了教会反对派的力量,确立了管理教会的新体制,以主教公会集体领导代替牧首一人领导。之后对修道院和修道士制度采取取缔政策,还要求神职人员和教徒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为自己效劳。通过改革,彼得大帝将教会牢牢控制在手中,同时又夺得了教会的大量财产来维护自身的世俗封建统治,使断绝了财源的教会心甘情愿成为自己进行专制统治的最为忠实的附庸。

斯拉夫人文明程度较低,接受基督教时间较晚,东正教传入后只得与斯拉夫人的原始崇拜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够维持下去,俄国形成了一个以军事贵族集团为主体的世俗专制皇权。在与世俗专制皇权并存时东正教只能通过依附并服务皇权的形式才能够得到上层的有力支持。由于双方上层拥有共同利益,便逐渐形成了政教勾结、政主教从的局面。无论是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还是彼得大帝,亦或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甚至是其他的几位女皇,都把控制教会作为自己进行统治的一个重要部分。 ——摘编自王伟《罗曼诺夫王朝早期两次宗教改革与沙俄政教关系》 (1)根据材料,概括彼得大帝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彼得大帝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巴尔扎克擅长于典型人物形象和社会风俗的细致刻画,并表达人物性格在社会环境中的变化和发展。他认为小说家必须面向现实生活,不仅要摹写社会现象,还须阐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在塑造人物的问题上,他强调诗人的使命在于创造典型,使典型个性化,个性典型化;又说典型人物应该把那些多少盒他类似的人的性格特点集中于一身。他还强调艺术家不仅要描写罪恶和德行,而且要指出其中的教育意义。在19世纪30至40年代,他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高老头、葛朗台等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 ——摘编自特罗亚《巴尔扎克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巴尔扎克作品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巴尔扎克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17.【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卢梭认为主权是由公意构成的,公共意志不可以被代表,主权者是由全体缔约者的公意而产生的“集体生命”,只能由自己来代表,所以主权也不可以被代表。卢梭认为,转让主权就是出卖自由,出卖自由也就等同于贱卖自己的生命。在卢梭的理想状态中,无论是政法还是执法,都是公民直接参与完成的。公意只有一个,要么是公共的,要么就不是公共的;要么是人民团体的,要么就只是一部分人的。前者一经宣示就是主权,而后者就是个别意志;主权作为公意的体现就是唯一的,如果主权被分

第7页 共8页 ◎ 第8页 共8页

割,则违背了公意的完整性。

卢梭的人民主权论坚定了民主信念和人民的主权思想,法国人民从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中找到了推翻封建专制的理论依据,为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刻上了民主的烙印。卢梭的人民主权论帮助人们推翻身上的牢笼。 ——摘编自贾丽艳《解读卢梭的人民主权论》 (1)根据材料,指出卢梭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梭思想对法国的影响。 18.【历史——选项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期间,大约有百万非洲人被征伍,非洲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从战争中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锻炼。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然后蔓延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埃及人民1952年革命和1956年反对英、法、以色列武装侵略的胜利,1954年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的开始,摩洛哥、苏丹的独立,是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第一个高潮的主要标志。这一阶段的后期,即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了历史性的亚非会议。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内,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如火如茶地普遍兴起,出现了撒哈拉以南非洲30多个国家实现独立的高潮。

——据杨兴华《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简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洲独立对非洲、西方列强和世界局势的影响。

参考答案

1.B

【解析】黄宗羲是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思想上是反对君主专制“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君权与相权是其基本矛盾之一。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加强了君权因此黄宗羲这一言论是指宰相制度下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所以本题选择B 选项。A选项与材料含义相悖;C选项无法得出这一结论;D选项错在材料与政治腐败无关。2.B

【解析】题中文言文大意为:青铜器有六种调配铜锡比例的配方:锡占六分之一,是铸造钟鼎的比例;锡占五分之一,是造斧头的比例;锡占四分之一,是造戈乾的比例……青铜的成分中有铜、锡,实际是铜锡合金,说明我国古代工匠熟练地掌握了较高的合金冶炼技术,故选B选项。A没选项有体现;C选项错在夏朝时期已经开始进入“青铜时代”;D选项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征,与题意无关。

3.C

【解析】根据材料不难看出强调的范围很广泛,“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不难看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与早期启蒙思想并不相同,B项错误;依据材料“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黄仁宇更强调的是李贽思想的局限性,故 C 项正确;思想引起社会变革与历史史实不符,故D 项错误。

4.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打开中国大门,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其性质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而题干中作者认为鸦片战争属“通商战争”把鸦片战争的责任归咎于中国,为英国的殖民侵略辩护,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可见作者未能抓住这场战争的实质,故②错误,①③④正确,故B项正确。

5.B

【解析】严复将赫胥黎的《天演论》中的观点结合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改造,严复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社会发展也适用,这是为了维新变法做铺垫,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 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反映出来;C选项说法错误,此时还没有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选项材料中涉及的不是科学发展。

6.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整个广场”指天安门广场,“遍地灯笼火把颤颤跳荡,像人民无边无际的欢乐和希望化身在我们面前跳荡”指人民对新中国的成立热烈庆祝和对新中国充满希望,D正确;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不符合“整个广场在夜色中透明了”“像人民无边无际的欢乐和希望化身在我们面前跳荡”,排除A、B;不符合“整个广场在夜色中透明了”,排除C。

7.C

【解析】“星期六工程师”,主要指上世纪80年代初,那些在国企捧着铁饭碗尚觉“吃不饱”的工程师们,每逢周末就到外地挣外快的情景。材料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受到冲击,C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90年代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错误;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D错误。

8.A

【解析】由材料“公元前287年”和“弥补《十二铜表法》对财产侵害问题规定的不足”可知,此项立法是公元前3世纪对《十二铜表法》的完善和发展;规定“因违法杀害他人的奴隶,四足动物或家畜,按照……最高价格予以赔偿,而对其他财物的损害,以……最高价格为准”反映此内容更加合理;据此体现了罗马法更加趋于理性,故A正确;B、D与材料信

息不符,故排除;罗马法维护奴隶制度,且没有保护奴隶的生命权,故C错误。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公元前287年,为了弥补《十二铜表法》对财产侵害问题上规定的不足,罗马颁布《阿奎利亚法》”联系材料《阿奎利亚法》规定的内容分析解答。

9.B

【解析】1787年美国宪法虽然是资产阶级第一部成文宪法,但是宪法保留了奴隶制度,无形中存在种族歧视,可见,该法律难以消除美国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故B正确;A中充分保障人权错误;C中民主自由显然不符合材料内涵;D属于国家统一问题,不符合材料人权问题。

10.C

【解析】仔细分析材料,“给它所设想的受益者——被它界定为弱者、贫穷者和不幸者的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结合所学判断指的是反对福利政策,认为这一政策造成了损失,“削弱了个人的进取和自立精神”,C选项符合题意。A、B选项与材料观点相悖;D 选项与材料含义相反。

11.B

【解析】A是赫鲁晓夫时期,赫鲁晓夫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C是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的体现,D是列宁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B是戈尔巴乔夫时期,寓意着苏联的解体,故B正确。

12.D

【解析】从“反传统、画面或支离破碎或稀奇古怪或荒诞不经”可以确定这位画家是典型的现代主义荒诞派的代表。A选项与事实不符;B选项错误,是现代主义;C选项错误,凡·高是印象派画家;D选项说法正确。

13.

(1)目的:促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或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

(2)三民主义;民有、民治、民享

(3)原因:革命派向反革命势力及帝国主义妥协;缺乏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坚强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国内各种反革命势力联合并与帝国主义勾结;革命党人当时没有认清袁世凯的反动本质而拱手将政权交结袁世凯。

改变: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决定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可见孙中山希望国家富强,“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可见孙中山希望清政府仿效日本,变法维新。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结合所学知识,可见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族、民权主义思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到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影响。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分析孙中山对革命失败原因的认识。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晚年实现了伟大转变,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开展“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提出、三民主义的实践、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4.示例

观点:白银作为主要货币,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给国家经济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评析:(1)白银货币化的根源是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另外,白银具有作为货币的天然优势,比其他金属铸币拥有重量轻、便于携带等优点,比纸币的购买力更加稳定。白银货币化有利于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明代对白银的巨大需求,而国内白银产量的捉襟见肘,刺激了对外贸易的扩展。一条鞭法规定赋役征银,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

(2)白银作为货币,具有一定的弊端。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白银的需求量增长。而白银增产有限,明清闭关锁国政策阻止了白银大量流入,造成流通的白银量不足,阻碍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古代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问题。据材料一提到,到了明代中期,白银逐渐成为民间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历来国内采纳银两皆不多。社会上巨额的白银需求,造成银贵金贱的局面……,据材料二提到,了明代白银的流通情况,并以“银力竭”即白银供不应求为由提出了废止金银流通的一些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评析古代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问题。先列出观点,再解析评析。例如:白银作为主要货币,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给国家经济带来一定消极影响。白银货币化的根源是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白银货币化有利于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明代对白银的巨大需求,而国内白银产量的捉襟见肘,刺激了对外贸易的扩展。一条鞭法规定赋役征银,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白银作为货币,具有一定的弊端。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白银的需求量增长。而白银增产有限,造成流通的白银量不足。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白银货币化

15.

(1)背景:东正教与斯拉夫人文明逐步结合;世俗专制皇权集团的存在;彼得大帝对政权的掌握。

(2)内容:确立了主教公会集体领导的新体制;取缔修道院和修道士制度;要求教会为自己效劳;要求教会为自己效劳。影响:加强了对教会的控制;巩固了世俗封建统治。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考查的是彼得大帝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旨在考查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紧扣材料信息“彼得大帝1721年罢黜了反对改革、干预皇权的牧首”、“削弱了教会反对派的力量,确立了管理教会的新体制”、“还要求神职人员和教徒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为自己效劳”等分析、认知,把握到以下方面:东正教与斯拉夫人文明逐步结合、世俗专制皇权集团的存在、彼得大帝对政权的掌握等。

(2)本问考查的是彼得大帝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的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主要内容及其影响”要求,避免作答不完整。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信息“确立了管理教会的新体制,以主教公会集体领导代替牧首一人领导”、“之后对修道院和修道士制度采取取缔政策”、“还要求神职人员和教徒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为自己效劳”等,分析、认知不难把握到答案。关于第二小问,紧扣改革的内容以及材料信息“彼得大帝将教会牢牢控制在手中”、“同时又夺得了教会的大量财产来维护自身的世俗封建统治”等,结合相关史实,重点把握到以下方面:加强了对教会的控制、巩固了世俗封建统治等。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彼得大帝宗教改革·背景、内容及意义

16.

(1)特点: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写实性);对社会现实进行强烈批判(批判性);

注重塑造典型性格(个性化):注重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完美结合(教育性)。( 6分)

(2)背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社会道德与价值观发生变化;法国大革命后法国社会长期动荡;作者个人的经历与艺术追求。(9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问考查的是巴尔扎克作品的艺术风格,旨在考查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的能力。紧扣材料信息“必须面向现实生活”、“使典型个性化,个性典型化”、“艺术家不仅要描写罪恶和德行,而且要指出其中的教育意义”等,分析、认知,重点把握到以下方面:注重写实、体现批判性、注重个性化、注重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完美结合等。

(2)本问考查的是巴尔扎克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旨在考查知识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紧扣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可以围绕以下方面展开:工业革命的影响、法国大革命后法国的社会状况、作者个人的经历与艺术追求等,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巴尔扎克·巴尔扎克作品的艺术风格;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影响;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概况及影响

17.

(1)内容: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不可被代表,不可分割;提倡直接民主制。

(2)影响:坚定了法国人民的信念;成为法国人们争取自由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冲击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考查考查的是卢梭的民主思想,旨在考查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紧扣材料信息“只能由自己来代表,所以主权也不可以被代表”、“在卢梭的理想状态中,无论是政法还是执法,都是公民直接参与完成的”等,分析、认知,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不可被代表,不可分割;提倡直接民主制等。

(2)本问考查的是卢梭民主思想对法国的影响,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认知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要求,避免答非所问。紧扣材料信息,结合相关史实,重点注意从以下维度展开:坚定了法国人民的信念、成为法国人们争取自由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等,所组织的答案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近代欧洲民主思想·卢梭的民主思想及其影响

18.

(1)原因:非洲人民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锻炼;战后西方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非洲民族意识觉醒;二战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亚非万隆会议团结反帝的精神在非洲大陆传播;受亚洲等民族国家独立的鼓舞;等等。

(2)影响:对非洲: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为推进非洲国家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日趋瓦解;

对世界格局:第三世界国家力量增强,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冲击着两极格局。【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提到,非洲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从战争中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锻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第一阶段……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第二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非洲人民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锻炼;战后西方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非洲民族意识觉醒;二战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势力。

(2)根据材料提到,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如火如茶地普遍兴起,出现了撒哈拉以南非洲30多个国家实现独立的高潮。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非洲独立对非洲、西方列强和世界局势的影响:对非洲:实现了民族的独立,为推进非洲国家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日趋瓦解;对世界格局:第三世界国家力量增强,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冲击着两极格局。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原因影响

【名师点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独立浪潮首先兴起于北非。1952年,纳赛尔领导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正变,推翻英国控制的傀儡正权,建立了埃及共和国。在北非独立运动的影响下,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独立运动逐渐高涨。1960年是“非洲独立年”,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共和国获得独立,纳米比亚为当时非洲最后独立的一个国家,标志着殖民时代的结束。非洲的独立运动改变了非洲的面貌,也使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非洲的新兴独立国家成为一支重要的反殖反帝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