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事管理学复习重点(代码:00324专升本)

人事管理学复习重点(代码:00324专升本)

人事管理学复习重点(代码:00324专升本)
人事管理学复习重点(代码:00324专升本)

《人事管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公务员制度概述

1、公务员:指的是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2、公务员的条件: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满十八周岁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具有良好的品行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6)具有法和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7)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3、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是我国公务员应当具备的首要条件。P4

4、实行“部内制”公务员管理机构的国家是德国.P11

5、我国公务员管理遵循的原则P16-20

(1)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2)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

(3)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与群众公认.注重工作实绩的原则;

(4)分类管理原则;

(5)法治原则。

6、试述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P8-10

(1)坚持党管干部,反对““政治中立”。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公务员队伍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务员制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和体现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保证党的组织领导的实现。

(2)从实际出发确定公务员的范围。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他们都以不同工作方式参与了国家事务的管理,均使用行政编制,开支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公务员包括政党机关工作人员,是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

(3)不实行“两官分途”。我国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对机关干部的管理没有制度模式的不同,管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是一样的,不需要另设一套管理制度,不需要将公务员队伍划分成政务类公务员和事务类公务员。

第二章职务与级别

1、我国规定了从国家正职到乡科级副职的10个领导职务层次。

2、品位分类制度是以(英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实行的公务员管理制度。这是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的分类制度。P37

3、科员最高可以达到18级,相当于县处级正职的最低级别。P53

4、职务与级别设置是公务员管理的基础。

5、设置职务依据的四大要素:

(1)职能

(2)级别

(3)编制限额

(4)职数以及结构比例

第三章录用、考核与培训

1、现代意义上的文官制度产生于英国.P60

2、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对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P62

3、我国新录用公务员在试用期间的考核结果是只写评语,不定等次。

4、考核公务员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是公正。

5、公务员培训:指机关根据经济、社会和行政管理的需要以及职位的要求,按照有关规定,对其所任用的公务员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政治和业务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和训练。

6、初任培训在试用期间进行,时间一般不少于十天.P79

7、任职培训一般在到职前进行,培训时间不少于30天。P79

8、我国公务员年度考核结果分为哪些等次?

答:我国公务员定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

(1)优秀是指公务员在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都表现出色,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成绩显著。

(2)称职是指公务员在德、能、勤、绩等方面都能达到任职的要求,能够完成工作任务。

(3)基本称职是指公务员在德、能、勤、绩等方面都能达到任职的要求,能够比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4)不称职是指公务员在政策水平、工作能力方面达不到现任职务要求,组织纪律性差,缺乏工作责任心,不能按要

求完成工作任务。

第四章职务任免与升降

1、职务任免的涵义 P86

指任免机关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和任职条件,在其权限范围内,通过法定程序任用和免去公务员担任某一职务,任免包括任职和免职

2、委任制公务员的任免机关,是指委任制公务员任免的主体,包括具有任免权的机关及其首长 P89

3、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免机关是本级人大或者本人大常委会 P90

4、职务聘任的涵义 P93

指机关与所聘公务员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聘任合同,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一种任用方式。

5、职务聘任的作用 P94

(1)实行聘任制有利于健全公务员用人机制、增强公务员制度的生机和活力

(2)实行聘任制有利于满足机关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适应行政管理发展的新要求

(3)聘任制引进人才也有利于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提高公务员队伍专业化水平

(4)实行聘任制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

6、竞争上岗适用司局级正职以下的职务。P106

7、我国规定,公务员确定和晋升级别的依据有职务、德才表现、工作实绩、资历。

8、公务员职务晋升制度:是指机关依据法定的条件、方式、程序,使得公务员得到职务晋升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

第五章奖励与惩罚

1、公务员奖励:

指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对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工作业绩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的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给予一定荣誉或者物质利益,以示鼓励的制度。

2、下列有权批准授予荣誉称号的机构是省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工作部门、国务院。

第六章回避与交流

1、公务员交流的涵义 P141

公务员交流是指机关根据工作需要或者公务员个人愿望,通过法定方式交换公务员身份或者职位,从而形成机关内部、机关之间或者机关与外界的人员流动的人事管理活动与过程。

2、公务员交流制度的作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培养锻炼公务员队伍、促进廉政建设P141-142

3、属于国家公务员内部交流形式的是转任.P145

4、挂职锻炼:

指任职机关有计划地选派在职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基层机关或者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和事业单位担任职务,在实际工作中接受锻炼,增长才干。

5、中青年公务员挂职锻炼时间一般不超过1年.P147

6、公务员回避的涵义 P148

是为了保证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保持清正廉洁,防止因亲属关系影响公正执行公务,而对公务员在担任职务、任职地区和执行公务等方面做出的限制性规定的法律制度。

7、在公务员回避中,属于直系血亲关系的有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 .P150

8、我国公务员制度规定回避的两种情形是申请回避、主动回避。

9、我国公务员回避的种类:

(1)任职回避。是指对有特定亲属关系的公务员,在担任某些关系密切的职务方面做出的限制。

(2)地域回避。又称为地区回避或籍贯回避,是指为了避免亲属关系、宗族关系等影响公务员公正履行职务而对公务员在亲属比较集中的地域担任某些职务作出的限制。

(3)公务回避。是指遇到涉及公务员利害关系等法定情形时,为避免影响公务员公正履行职责而对其执行相关公务作出的限制。

第七章工资、福利与保险

1、公务员保险:国家对因病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公务员给予的物质帮助。

2、年度考核优秀.称职的,奖励年终奖一次性奖金,奖金标准为当年12月份本人的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由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部分构成。

——区别于企业的年终奖、基本工资:全额发放。

3、公务工资制度贯彻的基本原则:

(1)按劳分配原则;

(2)体现工作职责.工作能力.工作实绩.资历等因素;(3)保持不同职务.级别之间合理的工资差距。

4、保障公务员工资.福利与保险的原则有哪些?

(1)工资、福利与保险法定原则。公务员的工资、福利与保险政策由国家法律法规直接规定,任何机构不得擅自违反规定。

(2)按时足额发放原则。不得扣减或者拖欠公务员的工资。(3)财政保障原则。工资、福利与保险等所需经费,均由各级财政负担。

5、确定工资水平的因素:

(1)企业的薪酬水平

(2)政府财政能力

(3)公众舆论

(4)物价水平

(5)宏观经济发展状况

(6)法律制度与文化传统

第八章辞职、辞退与退休

1、公务员辞职的涵义 P186

指公务员根据本人意愿,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条件下,辞去现任职务,解除其与机关职务关系的法律行为或法律事实

2、因公辞职P193

3、引咎辞职:是对有过错失误或不适合担任现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的一种组织和个人相结合的追究和处理措施。P194

4、退休待遇是公务员退休制度的核心内容。P206

5、公务员不论是旷工,还是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都要予以辞退的情况为只要连续超过十五天以上,全年累积缺勤三十天以上 .P198

6.国家公务员调出国家行政机关以后,其国家公务员身份不再保留

7.公务员队伍“出口”主渠道是退休。

第九章申诉、控告及法律责任

1、公务员申诉的概念、特点 P212

概念:指公务员对其所在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权益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依法向原处理机关、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者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构的上一级机关提出重新处理的意见和要求的行为。

特点:

(1)必须本人提出

(2)申诉对象局限于涉及公务员本人权益的人事处理决定(3)原因是公务员认为人事处理决定违法或不当且损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4)申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公务员申诉的范围P216

(1)行政处分

(2)辞退

(3)年度考核定为不称职及降职

(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出申诉的其他人事处理决定

3、我国的申诉受理机构基本属于仲裁型组织 P218

4、试述建立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的意义:

(1)保障了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的实现。公务员的申诉、控告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申诉、控告权利的具体化。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当公务员的合法权益遭到非法或不当侵害时,公务员有权向公务员主管机关或其他法定受理机关提出申诉和控告,有权要求变更或撤销原处理决定,赔偿损失,以及惩处责任人。对公务员的申诉控告,受理机关必须按照有关机关规定作出处理,切实保护公务员的正当权益。公务员申诉、控告,必须忠于事实,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我国公务员制度确定的公务员的申诉控告权利,不仅是公务员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有力武器。

(2)促进了机关体系内部监督机制的健全。相当于机关来说,公务员处于弱势地位,机关可能在管理公务员的过程中行为适当,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也可能滥用管理权力,侵犯其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因此,建立监督纠错保障机制,确立公务员的申诉、控告权利,不仅是保证公务员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有力手段,而且是对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管理实行监督的重要措施,有利于相关机关工作的法制化。通过公务员的申诉与控告,及时查处机关的处理决定是否妥当以及揭露惩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失职、渎职和越

权、滥用职权、懈怠职权、打击报复、栽赃陷害和其他违法乱纪和侵犯公务员权利的行为,保证公务员管理机关的公正、廉洁。

(3)保障了公务员的基本权利的实现。公务员申诉、控告的直接意义在于,当公务员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后,能够依法要求纠正并得到补偿。当公务员受到不当处理或合法权益遭到不法或不当侵害时,可以通过行使申诉、控告权利,依法要求纠正错误决定并得到与其损失相适应的赔偿,从而保障公务员权利的实现和不受不法侵害。公务员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在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没有有效救济手段,则必然影响公共管理的质量。所以,只有切实保障公务员的权益不受侵犯,并且在受到侵犯后能依照一定的程序得到纠正和处理,才能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

(4)保证了公务员制度的实施。公务员制度是个完整的体系,它的各项制度的实行情况直接关系到管理效率和公务员的切身利益,需要有力的保障和严格的监督,这正是申诉恐高制度的作用所在。建立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有利于公正、及时地处理公务员的申诉、控告案件,使公务员申诉控告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也促使公务员所在机关严格执行公务员制度。

2019最新整理00324现代人事管理学考试重点

1.人事管理是指社会劳动过程中,对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管理的实践活动。 2.人事管理学是以人事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正确反映人事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人事管理的含义? 所谓人事管理,是指社会劳动过程中,对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管理的实践活动。 2.人事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人、事,以及人和事的结合 (2)古今中外人事制度。 3.人事管理的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1)人事管理的根本目标,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调节人与人之间在需要和利益上的矛盾,以实现人们在行动上的协调一致。 (2)人事管理的这一根本目标带有明显的双重性质。一方面,施加影响于人,使个人的需要和利益服从社会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则要服务于人,使个人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使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护。 基本原则:①适应需要;②任人唯贤;③竟争择优;④适才适用:⑤依法管理。 4.人事管理学的特点? (1)人事管理学是一门实用性的管理科学 (2)人事管理学是一门交叉性科学 (3)人事管理学是一门政治性较强的科学 5.人事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1.为每个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找到适当的职位,以实现人与事的最佳结合。 2.为每个劳动者完成其职责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实现职责、能力和环境的协调,得到最佳的劳动成果。 3.在劳动者完成其职责的过程中,对他的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并对其工作绩效作出评价。 6.人事管理学的基本观点? 1)必须以人为核心 (2)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3)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4)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 (5)必须重视职位和人员测评。 7.人事管理学的作用如下 (1)科学的人事管理是巩固政权、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2)科学的人事管理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 (3)科学的人事管理对开发人才资源起重要作用。 8.人事管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如下。 (1)人事管理学,就是专门研究用人之道的学科。社会学,是对人和社会进行综合性、总体性研究的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 (2)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研究人事管理问题,这意味着:①要把人事管理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研究:②人事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它的主体和客体都是社会中的人,而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无不打上社会的烙印;③社会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些观察、分析人事管理问题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现代人事管理学重点

现代人事管理学重点 人事管理:指社会劳动过程中,对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管理的实践活动。 人事管理学:是以人事管理活动为研究对像,正确反映人事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文官制度:是西方各国为文官的分类,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待遇,培训,晋升,调动,解职,退休,保障等做出的系统规定的规章制度和体制。 人事信息:是人与事,以及人与事,以及共事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各种现象,当这些现象被人们感知,并用语言形式描绘成种种消息资料等时,就成为人事信息。 人事培训是通过培训/开发/教育等手段提高组织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所开展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系统的工作。 人事立法:是国家对人事管理中人与人的有关方面及相互作用的各个环节制定系统的法律规范。 人事管理现代化:是把现代化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运用到人事管理工作中,使人事工作在迅速变化的现代社会里保持高效率,以适用现代化社会和科学的发展。品位分类制度:主要以个人资历条件如学历工作经历和身份作为分类依据一种分类制度 职位分类:就以职位分类对象,按照其工作性质和内容,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和所需条件因素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 工作分析:是对一个组织机构中的所有职务工作的性质,内容,任务,责任,要求条件,技术与环境条件及有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描述和记载。 职位:指由上级组织分配给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职务和责任。职级:是指工作性质,

难易程度,责任大小,所需资格条件相同或充分相似的职位的组合职等:指工作性质不同,而其难易程度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相当的职级归纳所列之等。 职务:是某一位所负担的职责任任务,即分内所长之事务。 职称:指专业技术水平,能力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能力与成就的评价,以及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统称,包括专业择术职务任职资格专业技术资格。 专业技术职务:指需要具有韦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具备一定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方能担负的工作岗位,实践中,各类单位通过专业技术职称聘任工作来履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 专业技术职称:是标志立夏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的等级称号,是同权威机构对专业人技术人员的水平,能力业绩进行评价和认定后,赋予的资格眕有较高的社会公认度。 人事规划:指组织所有人事规划的总称,狭义指企业从其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出发全面科学分析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测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制定政策措施,确保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活动过程。 流动适度原则:企业员工的合理流动是每个企业运作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的,适度合理的人力流能够让企业人力队伍具有积极性,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录用决策:指对通过甄选测试的应聘者进行的进一步甄选,确定哪一位应聘者被最终录用的过程。 人事培训:指通过培训,开发,教育等手段提高组织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所开展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有系统的工作。 公务员流动:指在行政系统内外部及内部之间,依据法定程序和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内工作性质,职务,岗位在国内或国际上的变动,公职务流动的实质是人事关

00324《现代人事管理学》自学考试复习资料全

00324 《现代人事管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单选)人事管理是社会管理的核心部门,在整个社会管理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2、(判改)人事管理的目的在于谋求人与事科学结合和公事人与组织密切配合的人事管理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3、(单选)人事管理的实践活动是人事管理理论的基础,而人事管理理论是对人事管理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4、(判说)谋求社会中人与事的相互适应,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是人事管理的出发点和目的。 5、(单选)人事关系是人事管理所特有的管理对象。 6、(多选)人事管理对象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人、组织和事。 7、(判改、单选)人事管理一方面具有自然属性,另一方面还具有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源于它的科学性,社会 属性源于它的政治性和阶级性。 8、(单选)人事管理自然属性宏观方面如人事管理的综合性、实践性、科学性等。 9、(判说)就其社会属性而言,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不同,人事管理的目的以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 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都带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印记。所以改革和完善我国人事管理制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 10、(单选、判改)如果说人事管理中的人和组织是人事管理目标的载体,那么人事管理的目标就是人事管理中 的人和组织的灵魂。 11、(多选)人事管理目标的四要素:主体、客体、任务、指标。 12、(单选)长期目标是人事管理部门在较长的时间所要完成的带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和达到的目的。 13、(单选、判改)宏观目标是指带全局性、总体性和战略性的目标。 14、(单选)个体目标是指组织成员希望通过他们在组织中的努力所要达到的目标。 15、(判改)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16、(单选、判改)学习和研究人事管理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组织人事管理体系,提高 组织行政管理的效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7、(单选、判改)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必须遵循的根本原 则,也是社会主义人事管理工作的总目标。 18、(多选)人事管理学的特点:政治性、综合性、实用性。 19、(多选)人事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的方法、调查和实验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定量和定性分析法。第三章 1、(单选)(1)人事管理是指各种的设置以及人员数量定额、结构和职务配置。 (2)人事编制管理是指对各类国家人员配备的数量限制、数量计算标准、数量增减等各项管理以及对各级各类国家的建立、变更、撤消等项管理。 (3)人事编制管理的历史渊源是国家的产生和国家管理的需要。(判改) 2、(多选)人事计划管理的原则:目标原则、可行原则、优化原则、可控原则。 3、(多选)人事档案管理的原则:(1)集中统一、分级管理的原则。 (2)真实性和完整性相结合的原则。 (3)保密原则。 (4)服务性原则。 4、(多选)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环节:(1)人事档案的收集。 (2)人事档案的整理。 (3)人事档案的保管。 (4)人事档案的利用。 (5)人事档案的转递。 5、(多选)人事统计管理的基本要求:统一集中的要求、客观科学的要求、准确及时的要求。 6、(单选、判改)品位分类制更着眼于官阶,品定于人,官随人走,而职位则可以和官阶脱节。 7、(单选、判改)(1)职位分类制与品位分类制不同,它以“事”即工作任务与职责为中心。职位分类的对象 是公务员的职位,而非担任职位的人员。 (2)职位分类所依据的基本要素是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及所需资格条件。

人事管理学-

《人事管理学》( 课程代码:00324 ) 注意:1.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的规定位置上; 3.必须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填写,不能使用涂改液;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人事规划:狭义上的人事规划指的是企业从其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出发,全面地、科学地分析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变化,预测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措施,确保满足企业对于人力资源需求的活动过程。2.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指组织根据法定的管理权限,按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和绩效标准,对所属员工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益、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行为能力等情况进行系统的考核,并以此作为对员工进行职位晋升、薪酬调整、培训、辞退等一系列奖惩的客观依据。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职位分类的功能。 答:(1)职位分类是现代人事管理的起点和基础 (2)职位分类提供了“因事求才”的用人标准 (3)职位分类是制定合理的工资制度的基础和依据 (4)职位分类使考核、奖惩有了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标准 (5)职位分类为职业培训提供了科学依据 (6)职位分类有利于岗位责任制的推行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7)职位分类有利于精简机构和合理定编 (8)实行职位分类有利于健全和完善退休退职制度 2、简述工资与福利的不同。 答:虽然工资和福利都是员工薪酬的组成部分,但二者存在一些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在薪酬中的地位不同。工资属于货币薪酬,在薪酬中占主体,是薪酬的基本形式,而福利属于非货币薪酬,在薪酬中处于补充地位。 (2)给付的依据不同。工资遵循的是按劳分配原则,是绩效考核的结果,但福

人事行政学复习题答案

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工资:是国家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公务员的工作报酬。 2、政治中立 :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事务类公务员不得参与政党竞选等政治活动,在两党或多党竞争中尽量保持超然地位。 3、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4、考核:公务员主管部门和相应机关按照管理权限,根据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所管理的公务员进行了解和核实,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区分等次,并以此评价结果作为某些人事行政环节的依据的行为。 二、简答题( 1、职位分类的特点 第一,它以事为中心的人事分类方法;第二,它要严格按照工作任务、工作内容来确定职位的设置和限额;第三,它要求按职位的不同工作性质、繁简难易、责任轻重和所需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职位划分;第四,职位增减分合的基本依据是其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的变化,或者说是依据工作的需要而变化;第五,在职位分类,无官、职分离现象。 2、我国公务员职务晋升的资格条件 (1)年度考核的资格条件:即年度考核的等次需连续3年定为称职以上,或连续两年获得优秀;(2)学历的资格条件:国家公务员晋升科员、副科、正科级职务,需具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晋升副处、正处、副司(厅)、正司(厅)级职务,需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晋升副部级职务需要具有大学以上学历;(3)资历的资格条件:国家公务员晋升正科、正处级需分别任副科、副处级职务2年以上,晋升科员、副科、副处、副司(厅)、正司(厅)级职务,需分别担任办事员、科员、正科、正处、副司(厅)级职务3年以上,晋升副部级职务,需任正司(厅)级职务4年以上,拟晋升上一级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一般应当具有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的任职经历;(4)职位说明书所规定的其他资格条件。 3、什么是公务回避 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凡涉及本人或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和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内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不得担任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监察、审计、人事、财务工作。 三、论述题( 1、中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背景分析 我国推行公务员制度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1)中国原有干部体制已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面对这种转移,原有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显得越来越不适应: 一是干部管理对象日趋庞杂,缺乏分类。长期以来,不论是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的工作人员,还是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都统称为干部,这样就混淆了不同行业人员的工作性质,给管理带来了不便。 二是干部管理权限过分集中,管人与管事相脱节。在原来的干部管理体制下,各类

最新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现代管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0107)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题干】提出了著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即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的美国学者是()。 【选项】 A.法约尔 B.古立克 C.厄威克 D.德鲁克 【答案】B 【解析】古利克将法约尔有关管理过程的论点加以展开,提出了有名的管理七职能论。取其每种职能英文词的首字而称作POSDCoRB,即Planning(计划)、Organising(组织)、Staffing(人事)、Directing(指挥)、Coordinating(协调)、Reporting(报告)、Budgeting(预算)。 【考点】管理与管理学 2.【题干】与私人产品相比较,纯粹的公共产品的特点是()。 【选项】 A.排他性、可分割性 B.非排他性、不可分割性 C.排他性、不可分割性 D.非排他性、可分割性 【答案】B 【解析】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它们具有不可分割性、非市场性、非排他性; 公共管理所提供的服务常常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私人产品具有可分割性、排他性特点,可以用价值计算、价格衡量。 【考点】管理与管理学-管理概述 3.【题干】罗伯特·欧文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首次提出了()。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事管理学试题

201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事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24)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i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下列国家中,公务员管理机构属于“部外制”的是 A.法国B.日本C.英国D.德国2、我国公务员应当具备的首要条件是 A.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具有良好的品行 C.年满十八岁D.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3、目前我国公务员级别一共有 A.27级 B. 25级C.15级 D. 12级4、我国公务员职位类别中职位数量最大的是 A.综合管理类职位B.专业技术类职位C.行政执法类职位D.法官、检察官类职位 5、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不能组织录用考试、无权审批录用人员名单的是 A.区级以下公务员主管部门 B.县级以下公务员主管部门 C.市级以下公务员主管部门 D.省级以下公务员主管部门 6、下列选项属于我国公务员考核形式的是 A.职位考核B.周期考核C.能力考核D.平时考核7、任免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任免机构B.任免情形C.任免形式D.任免程序8、我国公务员晋升职务的方式是 A.资格晋升B.考试晋升C.年资晋升D.考核晋升9、公务员年度考核不称职或不胜任现职又不适宜转任同级其它职务的,应按程序予以A.降级B.降职C.辞退D.撤职 10、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为 A.六个月B.一年C.一年半D.两年 11、公务员法规定,记过的处分期间是 A.六个月B.十二个月C.十八个月D.二十四个月 12、公务员受到的处分中,不能被解除的是 A.警告B.记过C.开除D.撤职 13、公务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调入机关的首要条件是 A.有国家规定的编制空额B.符合回避规定 C.调人人员必须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具备的政治思想水平D.必须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和任职资格 14、下列属于国家公务员内部交流形式的是

2018人事管理学改版后重点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人事管理的含义以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和有关事的相互关系,通过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谋求人与事、以及共事人之间相互适应,以实现组织目标优化的管理活动。(名词解释) 人事管理学的研究对象①人事关系及发展变化规律(研究人、研究事,研究人与事的结合)②古今中外人事制度(多选) 人事管理学的特点①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科学~②交叉性~③政治性~) (多选) 人事管理学的内容 人事管理理论、人事管理体制、人事管理业务知识、人事管理现代化、人事管理比较研究 人事管理学的基本观点5个“必须” ①必须以人为核心进行管理 ②必须调动人的积极性 ③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④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⑤必须重视职位和人员测评 人事管理学的目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调节人与人之间再需求和利益上的矛盾,以实现人们在行动上的协调一致绪(简答) 人事管理学的原则①适应需要②任人唯贤③竞争择优④适才适用⑤依法管理(多选) 人事管理学的功能①有助于实现人事最佳结合 ②有助于实现职责能力和环境协调 ③有助于对工作进行评价与奖惩(简答) +人事管理学的特性①社会性②利益的多极性③管理的层次性(多) 人事管理学的作用①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必要条件 ②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③对开发人才资源起重要作用 人事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1从联系上看,行政管理学是研究政府行政管理的科学,其主要内容有政府部门的组织、领导、人事行政、决策等。它既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由于人事行政是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所以一般把人事管理学看做行政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2从区别上看,由于行政管理学的人事行政只研究

最新人事管理学00324自考大题及答案

2018年1月人事管理学00324自考大题 名次解释: 1.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是指社会劳动过程中,对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管理的实践活动。 2.德尔菲法 邀请在某一领域的一些专家或有经验的人员对某一问题进行预测,在专家小组的越策意见趋于集中后得出结论的结构化方法 3.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指组织根据法定的管理权限,按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和绩效标准,对所属员工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益、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行为能力等情况进行系统的考核,并以此作为对员工职位晋升、薪酬调整、培训、辞退等一系列奖惩的客观依据。组织进行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确认员工的工作成绩并以此为依据对员工进行奖惩,改进员工的工作方式,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 4.人事效能监察 人事效能监察是指人事监察部门对监察对象部门及其任职人员的工作状态,以及履行职责和执行职能的质量、效率、效果等情况进行的检查、问责和处置活动。 问答: 1.人事信息对人事管理的作用 1.人事信息是人事决策的基础 2.人事信息是实现人事管理的手段 3.信息反馈是改进人事决策和提高人事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2.级别的作用 (1)级别是对不同类别职务进行平衡比较的统一标尺。 (2)级别是确定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

(3)级别是体现职务、能力、业绩、资历的综合标志。 3.培训需求评估内容 培训需求评估是培训需求分析的首要任务。培训需求评估指的是根据员工培训需求评估的目标,完成培训需求的确认工作。培训需求分析的三大要求为基于战略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基于组织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基于员工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 4. 5.公务员流动外部挑战 公务员流动的外部挑战是什么? 第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公务员流动管理提出挑战。 第二,政治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公务员流动管理提出挑战。 第三,经济一体化对公务员流动管理提出挑战。 论述: 1. 2.职位分类的功能 ①人事管理的基础②提供用人标准③制订工资的依据④考核的标准⑤培训的依据⑥工作效率提高⑦合理定编⑧完善退休制度 3. 4.工资与福利区别 虽然工资和福利都是员工薪酬的组成部分,但二者存在一些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0324现代人事管理学重点笔记

00324现代人事管理学重点小抄 第一章绪论 人事管理:指社会劳动过程中,对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管理的实践活动。人事管理学:是以人事管理活动为研究对像,正确反映人事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如何理解人事管理的含义1是指社会劳动中,对人与人/人与事/人事组织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管理实践活动。2是对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人与事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管理,3是通过织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进行的,4人事管理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适应事的需要。 人事管理现代化的标志有4点:1科学化2法制化3系统化4专家化 人事管理学的基本观点:1以人为核心2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3 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4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5必须重视职位的人员测评 人事信息对人事管理的作用:1)人事信息是人事决策的基础2)人事信息是现实人事管理的手段,3)信息反馈是改进人事决策,提高人事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人事信息中要处理要哪些关系?1数理与质量关系2一般与个别关系3正反馈与负反馈关系,4正式渠道传递的信息与非正式渠道传递的信息的关系 人事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人、事,以及人和事的结合(2)古今中外人事制度。 人事管理的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1)人事管理的根本目标,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调节人与人之间在需要和利益上的矛盾,以实现人们在行动上的协调一致。(2)人事管理的这一根本目标带有明显的双重性质。一方面,施加影响于人,使个人的需要和利益服从社会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则要服务于人,使个人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使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护。 基本原则:①适应需要;②任人唯贤;③竟争择优;④适才适用:⑤依法管理。 人事管理学的特点?(1)人事管理学是一门实用性的管理科学(2)人事管理学是一门交叉性科学 (3)人事管理学是一门政治性较强的科学 人事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1.为每个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找到适当的职位,以实现人与事的最佳结合。 2.为每个劳动者完成其职责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实现职责、能力和环境的协调,得到最佳的劳动成果。 3.在劳动者完成其职责的过程中,对他的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并对其工作绩效作出评价。 人事管理学的作用如下 (1)科学的人事管理是巩固政权、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2)科学的人事管理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

人事管理学复习提纲

《现代人事管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简答、论述 1、简述人事管理的作用? 1)人事管理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2)人事管理关系着经济的发展;3)人事管理决定着人才管理的方向。 2、人事管理目标由哪能些要素构成? 答:它是由目标主体、客体、任务和指标四个要素构成。 3、简述人事管理学的特点? 答:政治性;综合性;实用性。 4、论分析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15 1)党管干部原则(制定干部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干部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坚持党的集体领导;选拔任用干部要严格按照有关部门规定的程序进行;对干部进行宏观指导和监督。) 2)德才兼备原则(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选拔使用干部的最基本的原则;德与才是辩证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不同的历史时期,德才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3)依法管理的原则(制定和完善人事工作各项法规;在人事管理过程中自觉守法;必须严格执行人事法规。) 4)民主监督原则(国家权力机关对国家人事行政的监督;行政机关对人事管理的监督;社会团体、舆论界及公民对人事管理的监督) 5)分类管理原则(根据性质,对不同类型的工作人员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建立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对我国现有干部进行科学分类,有宏观与微观两种)5、论人事管理学的重要意义?22 1)只要学习人事管理理论,掌握人事管理规律,才能正确发挥组织人事部门的职能作用。 2)只有不断改善人事管理,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 3)只有大力普及人事管理知识,造就一支宏大的管理队伍,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第二章简答论述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人事管理工作取得哪些重大成就? 1)实行党政职能分开,党政权力特别是人事管理权实行科学分配。 2)在党政职能分开的条件下,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状况,实现了简政放权。3)按照干部“四化”方针,调整充实干部队伍。 4)政府系统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5)其他系统的部门干部管理改革已初见成效,形成各具特色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 2、我国原有人事制存在哪些弊端? 1)国家干部概念过于笼统庞杂,人事管理模式过于单一和呆板,管理权限过分集中统一,不顾其工作性质和职责权限的区别,一律套用同样的模式或标准去管不同类型的干部。 2)实际存在着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干部能上不能下,能官不能民,能进不能退;没有健全的退休、解职、任期、淘汰制度。 3)缺乏竞争机制和社会调节机制,优秀人才难以脱颖面出。

人事管理学重点复习总结(新版)

第一章绪论 1、人事管理的含义:以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和有关事的相互关系,通过组织、协调、控制、 监督等手段,谋求人与事、以及共事人之间相互适应,以实现组织目标优化的管理活动。 2、人事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①人事关系及发展变化规律(研究人、研究事,研究人与事的结合) ②古今中外人事制度 3、人事管理学的特点:①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科学②交叉性③政治性 4、人事管理学的基本观点(5 个“必须”) ①必须以人为核心进行管理②必须调动人的积极性 ③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④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 ⑤必须重视职位和人员测评 5、人事管理学的目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调节人与人之间再需求和利益上的矛盾,以实现人们在行动上的协调一致。 6、人事管理学的原则 ①适应需要②任人唯贤③竞争择优④适才适用⑤依法管理 7、人事管理学的功能 ①有助于实现人事最佳结合②有助于实现职责能力和环境协调 ③有助于对工作进行评价与奖惩 8、人事管理学的特性:①社会性②利益的多极性③管理的层次性 9、人事管理学的作用 ①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必要条件②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③对开发人才资源起重要作用 10、人事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 ①从联系上看,行政管理学是研究政府行政管理的科学,其主要内容有政府部门的组织、领导、人事行政、决策等。它既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由于人事行政是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所以一般把人事管理学看做行政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②从区别上看,由于行政管理学的人事行政只研究对政府部门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而人事管理学在广义上则是对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的各种工作人员尽心管理的研究,因而认识管理学的研究范围要广于行政管理学。尽管行政管理学对认识行政研究的原则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企事业的人事管理,却不能取而代之。从这一点上说,人事管理学是独立于企事业管理学和行政管理学之外的一门学科。 综上所述,人事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即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他们不能互相代替。 11、人事管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如下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董克用重点

人力资源重点 第一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一节人力资源概述 1、本课程关于人力资源的观点 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这个含义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可以统称为劳动能力。 2)这一能力要能对财富的创造其贡献作用,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 3)这一能力还要能够被组织所利用,这里的“组织”可以大到一个国家和地区,也可以小到一个企业或作坊。 2、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 1)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人口的总量、人口的年龄结构。 2)人力资源的质量 a) 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因此劳动者的素质就直接决定了人力资源的质量。 即:素质决定质量 b) 劳动者的素质由体能素质和智能素质构成。 c) 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中,智能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体能因素的作用逐渐降低; 智能因素中,科技知识的作用在不断上升,经验知识的作用相对下降。 3、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之父”——西奥多·舒尔茨 4、人力资本投资 1)人力资本投资的三种形式有:教育;迁移;培训。 2)人们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会考虑收益和成本两个因素。只有当收益大于或等于成本时,人们才会去投资人力资本,否则就不会投资。 5、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区别 1)在与社会财富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上,两者是不同的: 人力资本是由投资形成的,强调以某种代价获得能力或技能的价值,投资的代价可在提高生产力过程中以更大的收益收回。它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应当说是一种由因索果的关系。 人力资源是指劳动者拥有的脑力和体力对价值创造起了重要的贡献作用,强调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创造能力,它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创造产品、财富,促进社会发展。它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应当说是一种由果溯因的关系。 2)两者研究问题和关注的重点不同(重要观念) 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存在于人体中的资本形式,是人身上的价值凝结,是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研究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强调投资付出的代价及其收回,考虑投资成本带来多少价值,研究的是价值增值的速度和幅度,关注的是收益问题,即投资能否带来收益及其带来多少收益的问题。 人力资源将人作为财富的来源来看待,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研究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关注的重点是产出的问题,即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多大,对经济的推动力有多强。 3)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计量形式不同: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为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是存量的概念。 人力资本,如果从生产活动的角度来看,往往是与流量核算相联系的,表现为经验的不断积累、技能的不断改进、产出量的不断变化和体能的不断消耗;如果从投资活动的角度来看,又与存量核算相联系,表现为投入到教育培训、迁移和健康等方面的资本在人身上的凝结 6、实践意义 1) 促进了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或计划; 2) 使人们认识到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高度互补性,从而使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得更为科 学; 3) 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投入,推动了教育的迅速发展和人口质量的提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重点笔记

. 人力资源管理重点笔记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一.人力资源概述 人力资源: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所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总和,是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并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的资源。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它具有一些资本属性。 资本有三个普遍特征:1、它是投资的结果 2、在一定时间内,它能不断带来收益 3、在使用中会出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人口资源:指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总和,是以人口总数来表示的资源,它是人力资源的基础,人口资源强调的是数量观念。 人才资源:1.杰出性角度:指少数能够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 的杰出人士。 2.技能型角度:指所有具有一技之长的人 3.可操作性角度: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具有初级以 上专业技术职称,以及虽无学历职称,但在管理和 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综上所述,人才资源是指一 定范围内人力资源中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人的总 和,其强调的是质量观念。 三者数量关系: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 人力资本:指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知识的存量,是后天投资所形成的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的总和。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关系简单的可以理解为:人力资本存在于人力资源之中,人力资源经过教育、培训等投资可以转化为人力资本。. . 人力资源更多强调的是:生理性、物理性和来源性 人力资本更多强调的是:人力的经济性、公用性和利益性 两者具体区别: 1、两者概念的范围不同(人力资源包括自然性人力资源与资本性人力资源) 2、两者所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角度不同(人力资本是个经济学概念,关注的是人力资源投入产出问题;人力资源是管理学概念,关注的是挖掘和提高员工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人力资源的特征和作用 人力资源特征:1、生成过程的时代性 2、开发对象的能动性 3、使用过程的时效性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总复习提纲-黄捷老师(2).doc

第一章 1.人力资源与劳动力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资本、劳动、土地三位一体的生产要素理论。就是所谓的三要素论。 2.X效率理论:企业的投入产出关系是一种与每位生产参与者的决策和行为无关的纯粹技术关系,在很多时候,企业内部并非是有效率的,而是存在某种难以定义的非效率因素。 3.人力资源概念 德鲁克明指出,人力资源:企业所雇用的整个人是所有资源当中最富有生产力、最具有多种才能,同时也最丰富的资源。 4.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企业是一个资源集合体,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收益水平,而企业成长战略的实质就是运用现有的资源与新的资源之间寻求平衡。 5.成为异质性资源的四个特征(人力资源特性):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难以替代性 6.人力资源定义:一个国家、经济或者组织所能够开发和利用的,用来提供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或实现既定目标的所有以人为载体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 7.人力资源概念的内涵 1、人力资源既可以指具体的人,也可以指一种以人为载体的能力 2、包括宏观层面(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体)和微观层面(企业组织)的含义 3、包括现实的人力资源以及潜在的、未来的人力资源 4、重点在于质量而不是数量 8.人力资源概念的特性:能动性社会性开发性时效性 9.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 (1)从主要内容或过程来阐述: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募甄选、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职能活动。 (2)从目的、作用及其影响来阐述: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战略,提升组织绩效,吸引、激励、留住和开发员工,提高员工满意程度和组织承诺度等。 10.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或经营目标,围绕一整套员工管理理念而展开的吸引、保留、激励以及开发员工的政策、制度以及管理实践。 11.人力资本: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12.人力资源的基本功能:在于人力资源的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选、育、用、留)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doc

精品 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章、人力资源概述 1、资源:经济学通常把为了创造物质财富而投入生产过程的一切生产要素称为资源。 2、当代经济学家将资源分为以下几类:自然资源资本资源(资金、机器、厂房、设备、产品)信息资源人力资源 3、人力资源--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 总和 4、人力资源的数量 (1 )绝对数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劳动能力、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总数。绝对数量 =劳动适龄人口—适龄人口中丧失劳动能力人口 + 适龄人口之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2 )人力资源的相对量(即人力资源率) 人力资源率:指人力资源的绝对量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反映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5、人力资源的质量 (1)定义: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技能水平、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常体 现为劳动者的体质水平、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劳动积极性。 (2)衡量指标①健康卫生指标②教育状况指标③劳动者的技术等级状况指标 ④劳动态度指标 (3)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因素: ①遗传和其他先天因素②营养因素③教育方面的因素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管理的目标:一个中心就是组织的目标,两个基本点就是效率和效果 2、管理活动就是要在组织目标的指引下,增进管理的效果,提高管理的效率。

3、效果涉及是否“做正确的事”,效率涉及组织是否“正确地做事”。 4、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 管理视角视员工为第一资源、资产视员工为负担、成本管理目的重视培训开发重使用、轻开发管理内容非常丰富简单的事务管理管理地位战略层执行层部门性质生产效益部门单纯的成本中心管理模式以人为中心以事为中心管理方式强调民主、参与命令式、控制式管理性质战略性、整体性战术式、分散性 5 、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企业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必 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通过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各种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和 控制活动,以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7、人力资源管理包含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录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开 发、员工关系管理等七个方面。其中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是各项职能的实施基础,绩效管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8、管理 :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并将其 协调一致,保证以有效的方式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9、效率( efficiency)是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效果(effect) 则与组织的目标有关,是指实 现目标的有效程度 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 1、沙因的四种人性假设理论: 经济人( X 理论)

人事管理学复习重点

人事管理学复习重点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人事管理学就是一门科学 第二节人事管理得性质、地位及作用 第三节人事管理学得理论基础及其同相关学科得关系 案例分析 第二章人事管理得历史发展 第一节中国古代得官吏制度 第二节西方文官制度 第三节中国近现代得人事制度 第四节人事管理得信息、立法与现代化 案例分析 第三章人事分类制度 第一节品位分类 第二节职位分类 第三节职位分类得原则与功能 第四节职位分类得步骤与方法 案例分析 第四章职务与职称管理 第一节职务管理 第二节职称管理 第三节职称管理改革 案例分析 第五章人事规划管理 第一节人事规划概述 第二节人事规划方法 第三节人事规划得实施与控制 案例分析 第六章人事录用与培训 第一节录用 第二节培训 案例分析 第七章人事变动与流动管理 第一节员工流动管理概述 第二节企业员工流动管理 第三节公务员职位变动与流动管理 第四节公务员流动存在问题与完善对策 案例分析 第八章人事绩效管理 第一节绩效考核概述 第二节绩效考核管理 第三节人事激励概述 第四节人事激励管理 案例分析 第九章薪酬管理 第一节薪酬概述

第二节工资 第三节福利 第四节社会保险 案例分析 第十章人事监察管理 第一节人事监察概述 第二节中国古代人事监察制度 第三节西方国家人事监察制度得发展变革 第四节我国现阶段得人事监察制度 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中华人民共与国公务员法 第一章绪论 人事管理得含义以从事社会劳动得人与有关事得相互关系,通过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谋求人与事、以及共事人之间相互适应,以实现组织目标优化得管理活动。 人事管理学得研究对象①人事关系及发展变化规律(研究人、研究事,研究人与事得结合)②古今中外人事制度 人事管理学得特点①.实用性—②交义性③政治性) 人事管理学得基本观点5个“必须”①必须以人为核心进行管理必须调动人得积极性③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得要求①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得环境⑤必须重视职位与人员测评 人事管理学得目标:通过一系列得管理手段调节人与人之间再需求与利益上得矛盾,以实现人们在行动上得协调一致 人事管理学得原则①适应需要②任人唯贤③竞争择优④适才适用⑤依法管理 人事管理学得功能①有助于实现人事最佳结合②有助于实现职责能力与环境协调③有助于对工作进行评价与奖惩 人事管理学得特性①社会性②利益得多极性③管理得层次性 人事管理学得作用①就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转得必要条件②就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得重要手段③对开发人才资源起重要作用 人事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得关系:1从联系上瞧,行政管理学就是研究政府行政管理得科学,其主要内容有政府部门得组织领导、人事行政、决策等.它既就是政治学得个分支,也就是管理学得一个分支.由于人事行政就是行政管理学得主要内容,所以一般把人事管理学瞧做行政管理学得一个分支2从区别上瞧,由于行政管理学得人事行政只研究对政府部门机关工作人员得管理,而人事管理学在广义上则就是对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中得各种工作人员尽心管理得研究,因而认识管理学得研究范围要广于行政管理学.尽管行政管理学对认识行政研究得原则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企事业得人事管理,却不能取而代之.从这一点上说,人事管理学就是独立于企事业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之外得门学科。

人事档案管理复习资料全

《人事档案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1、人事档案起源于哪个朝代,哪个朝代形成,又叫什么名称? 答:人事档案起源于汉代,形成于隋唐,又叫“甲历”“官甲”或“敕甲”。 2、我国干部档案正式建立起来是在什么时期,特别是什么制度的建立,为干部档案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当时选拔使用干部非常注重哪些条件? 答: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人事制度的建立;非常注重干部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参加党团组织情况、是否被捕被俘过、犯过什么错误等。 3、我国人事档案工作正式建立于什么时间,什么会议之后,这次会议制定了什么法规,标志着什么? 答:时间:1956年8月。会议:第一次全国干部档案座谈会。法规:《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标志:我国干部档案工作全面展开,并向正规化方向发展。 4、建国以来,中组部召开了几次干部档案工作会议? 答:4次。分别为1956年8月,1980年2月,1990年12月和2005年11月。 5、近年来,为了全面提高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中组部出台了哪些政策和措施? 答:2006年,中组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通知》、《关于认真做好干部出生日期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9年,中组部发出了关于印发《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的通知。 6、改版后的人事档案材料规格是什么? 答:A4型规格用纸。 7、当代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的新环境有哪些方面? 答:新的制度环境,新的管理环境,新的技术环境。 8、人事档案的定义 答:人事档案是在组织人事档案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经组织审查或认可的,记录、反映个人经历和德能勤绩的,以个人为单位立卷归档保存的文字、音像等形式的档案。(人事档案是记录和反映个人德能勤绩等综合情况的,经组织认可归档保存的档案。) 10、人事档案的本质 答:本质:人员经历和德能勤绩等原貌。 11、人事档案的共性和个性分别是什么 答:共性:原始记录性。个性:集合性、认可性、专门性、真实性、机密性、现实性、动态性和权威性。 12、人事档案主要分为哪四种类型 答:干部档案、工人档案、学生档案和军人档案四大类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