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练习题

第一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性质、研究对象、基本任务和发展演变

选择题:

(1)提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观点的是:__________

A、陶行知

B、凯洛夫

C、赫尔巴特

D、杜威

(2)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来自于:__________

A、华生

B、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C、布鲁纳

D、罗杰斯

(3)当代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关系是:__________

A、教学论包含课程论

B、课程论包含教学论

C、既独立又依存的辨证统一关系

(4)国文教授法时期是:__________

A、.1920-1918

B、. 1918-1924

C、. 1924-1939

(5)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__________

A、拉特克

B、拉特克、

C、夸美纽斯

D、夸美纽斯

E、昆体良

(6)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内容和结构体系要做到“四个基本”__________

A、基本事实、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基本原则

B、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导向、基本原则

C、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

D、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

(7)“语文教育学”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__________

A、教育学——教学论——语文教育学

B、教学论——学科教育学——语文教育学

C、教育学——学科教育学——语文教育学

(8)“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__________

A、教育学——语文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B、教育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C、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D、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9)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开展语文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教育实践,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__________

A、实践、研制和应用

B、管理、研制和应用

C、管理、研制和开发

(10)教育史上曾出现过三大课程流派:__________

A、学科课程、融合课程、关联课程、广域课程

B、关联课程、广域课程、问题课程、融合课程

C、学科中心课程论、人本主义课程论、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D、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课程、职业课程

第二章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

选择题:

(11)《三字经》的编写者是__________

A、.周兴嗣

B、王应麟

C、刘英庄

D、叶圣陶

(12)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__________

A、《唐诗三百首》

B、《昭明文选》

C、《文章正宗》

D、《古文观止》

(13)语文单独设科是在:__________

A、1916年

B、1912年

C、1902年

D、1903年

(14)语文名称的确立,国家是接受哪位教育家的建议:__________

A、徐特立

B、叶圣陶

C、张志公

D、吕叔湘

(15)《千字文》是谁编写的:__________

A、.刘英庄

B、.王应麟

C、.周兴嗣

D、.昆体良

(16)“五经”是指:__________

A、.《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战国策》

B、.史记》、《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C、.《诗经》、《尚书》、《国语》、《易经》、《春秋》

D、.《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7)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三大问题:__________

A、.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教学内容问题、教学技术问题

B、.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教学原则问题、教学方法问题

C、.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教学内容问题、教学方法问题

(18)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四大弊端:__________

A、.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作文教育、忽视知识教育

B、.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知识教育

C、.脱离语言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审美教育

D、.脱离生活实际、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知识教育

(19)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主要有两方面:__________

A、.推动了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了现代文教学模式

B、.推动了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了现代文教学模式

C、.推动了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了素质教育模式

(20)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更新教育观念具体地体现在课程标准中的语文课程理念上。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__________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B、.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C、.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D、.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第三章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选择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__________

A、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C、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文课程三维目标:__________

A、价值观、方法、过程

B、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知识、能力、方法

D、情感态度、过程、方法

(3)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__________

A、语文技能

B、语文素养

C、学习方法

(4)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__________

A、语文素养

B、语文技能

C、学习方法

(5)关于“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确定,是由谁确定的:__________

A、徐特立

B、张志公

C、叶圣陶

D、夏丏尊

(6)新课程的价值转型必然导致目标重建,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__________

A、确立新的知识观、确立新的学生观、确立新的教学观

B、确立新的知识观、确立新的学生观、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C、确立新的知识观、确立新的教师观、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D、确立新的学习观、确立新的学生观、确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7)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五个领域是:__________

A、课外活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B、识字与写字、阅读、作文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C、研究性学习、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D、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8)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__________

A、导向作用、促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管理作用

B、导向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应用作用、管理作用

C、导向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管理作用

D、指导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管理作用

(9)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突出的新的教育思想:__________

A、突出了教师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B、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C、

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D、突出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

文课程的工具性本质

(10)口语交际有两个突出的特点:__________

A、实践性、情感性

B、综合性、实践性

C、综合性、情感性

D、综合性、随机性

第四章语文课程设计

选择题:

(1)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哪个文件决定实行分科教学:__________

A、《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

B、《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

C、《学务纲要》

(2)20世纪后半期第一套语文教学大纲,是一套较为规范、完备的分科式语文教学大纲:__________

A、《中学国文课程标准》

B、《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初中、高中《文学教学大纲(草案)》

C、《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D、《中学国文课程标准》

(3)正确阐述了语文教学中的“道”和“文”不可分割的科学辩证关系的文件是:__________

A、《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B、《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C、《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4)1923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了哪个文件是我国具有体现各学科教育思想的指导性文件的开始。:__________

A、《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B、《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

C、《学务纲要》

D、《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5) 1956年《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和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具有开创意义的特点是:__________

A、突出了文学教学、教学内容易于抽取线索,形成序列、教学目标明确,头绪清楚、知识系统性强,覆盖面广、提出了教学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B、突出了文学教学和语文知识教学、教学内容易于抽取线索,形成序列、教学目标明确,头绪清楚、知识系统性强,覆盖面广、提出了教学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black; font-size: 12pt">C、突出了文学教学和语文知识教学、教学内容易于抽取线索,形成序列、教学目标明确,头绪清楚、知识系统性较弱,覆盖面广、提出了教学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D、突出了文学教学和语文知识教学、教学内容易于抽取线索,形成序列、教学目标不明确、知识系统性强,覆盖面广、提出了教学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6)首次把课程分为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两类,打破了单一课程的格局的大纲是:

A、《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C、《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 D、《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7)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从哪三方面来理解:__________

A、课程功能从主要关注怎么教转向主要关注教什么、课程价值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课程目的从主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B、课程功能从主要关注怎么教转向主要关注教什么、课程价值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课

程目的从主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C、课程功能着重提高学生能力、课程价值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课程目的从主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D、课程功能从主要关注怎么教转向主要关注教什么、课程价值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课程目的从主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8)现代语文教材的内容有四种要素构成:__________

A、范文系统,文学常识系统,实践活动系统,助读系统

B、《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系统,助读系统

C、范文系统,知识系统,能力培养系统,助读系统

D、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系统,导读系统

(9)教师灵活运用,适当调整教材的方法有:__________

A、在历史性的教材中注入新的观点、自主选择新鲜的时文、适当抽换教材

B、在历史性的教材中注入新的观点、自组单元,显示新意、适当抽换教材

C、在历史性的教材中注入新的观点、自组单元,显示新意、对一些课文不加讲解

(10)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向:__________

A、学生学习问题

B、教学问题

C、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

第五章语文教学设计

选择题:

(1)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__________

A、体现语文特色

B、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体现语文学科性质特点,适应社会需要

C、培养学生能力

(2)我国古代的文章评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和发展:__________

A、讲授法

B、评点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3)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__________

A、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2.语文教学中发展美育的原则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的原

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

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

C、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3.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原则

D、1.语文内容简易的原则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

(4)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__________

A、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B、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

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C、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语文工具性的作用、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D、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5)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分为三种形式:__________

A、点拨、指点和指向

B、引导、指点和答疑

C、引导、帮助和指向

D、引导、指点和指向

(6)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__________

A、 1.语文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3.社会的要求

B、 1.语文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3.课程标准的要求

C、1.语文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D、1.语文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2.学生的实际水平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7)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__________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适应社会需要

B、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体现语文特色、适应社会需要

C、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适应社会需要

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适应学生的需要

(8)语文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__________

A、1.教学内容要恰当2.教学内容要简单3.教学内容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明确。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应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

B、1.教学内容要恰当2.教学内容要充实3.教学内容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明确。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应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

C、1.教学内容要精要2.教学内容要充实3.教学内容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明确。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应从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

D、1.教学内容要恰当2.教学内容要充实3.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9)语文教学行为主体是:__________

A、教师

B、学生

C、学生和教师

(10)教案的特点有:__________

A、可操作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B、科学性、一致性和实用性

C、科学性、创造性和简约性

D、科学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第六章识字写字与阅读教学

选择题:

识字与写字部分:

(一)斯霞“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的确优点是:__________

A、1.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汉字规律;2.强调语言环境,有助于儿童语言和智力的发展;

3.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B、1.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汉字规律;2.强调语言环境,有助于儿童语言和智力的发展;

3.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C、1.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汉字规律;2.强调语言环境,有助于儿童语言和智力的发展;

3.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开展对外汉字教学与研究的意义是:__________

A、1.增强汉字魅力,促进民族交流。2.可以为我国小学识字教学提供参照系,使二者互相促进。3.通过内外汉字教学差异的对比,拓展视野,帮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重新审视汉字与其它文字,促进文字学理论的研究

B、1.可以直接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为弘扬民族文化,让汉语走向世界服务。2.可以增强汉语的国际影响力。3.通过内外汉字教学差异的对比,拓展视野,帮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重新审视汉字与其它文字,促进文字学理论的研究

C、1.可以直接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为弘扬民族文化,让汉语走向世界服务。2.可以为我国小学识字教学提供参照系,使二者互相促进。3.有助于汉字的科学化与艺术化发展

D、1.可以直接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为弘扬民族文化,让汉语走向世界服务。2.可以为我国小学识字教学提供参照系,使二者互相促进。3.通过内外汉字教学差异的对比,拓展视野,帮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重新审视汉字与其它文字,促进文字学理论的研究

(三)对外汉字教学与我国识字教学的区别是:__________

1.教学目的不同

2.教学对象不同

3.学习基础不同

4.认知模式有别

5.出现偏误不同不

6.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不同

7.教学周期长短不同 1.教学性质不同 2.教学手段不同 3.学习基础不同 4.认知模式有别 5.出现偏误不同不 6.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不同7.教学周期长短不同 1.教学性质不同 2.教学对象不同 3.学习方法不同 4.认知模式有别 5.出现偏误不同不 6.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不同7.教学周期长短不同 1.教学性质不同 2.教学对象不同 3.学习基础不同 4.认知模式有别 5.出现偏误不同不 6.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不同7.教学周期长短不同

(四)常见的对外汉字教学法是:__________

A、古文字介入法、画图法、体态语教学法、偏旁部首带字法、语音摹拟法、部件分合法

B、音译法、古文字介入法、画图法、体态语教学法、偏旁部首带字法、语音摹拟法、部件分合法、笔顺展示法、韵语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

C、翻译法、古文字介入法、画图法、体态语教学法、偏旁部首带字法、语音摹拟法、部件分合法、笔顺展示法、韵语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

D、翻译法、古文字介入法、画图法、声音模拟教学法、偏旁部首带字法、语音摹拟法、部件分合法、笔顺展示法、韵语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

")

(五)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

A、杜绝简单化、杜绝喧染汉字神秘难学、正刺激与负刺激

B、杜绝幼稚化、杜绝喧染汉字神秘难学、正刺激与负刺激

C、杜绝复杂化、杜绝喧染汉字神秘难学、正刺激与负刺激

D、杜绝幼稚化、杜绝喧染汉字神秘难学、尊重他国的风俗习惯

(六)我们研究的汉字教学方法是:__________

A、方法化、艺术化与信息化

B、科学化、规律化与信息化科学化、艺术化与理论化科学

化、艺术化与信息化

(七)识字教学的科学化艺术化与信息化的基本目标,就是使汉字教学做到教师一语道破,学生终生不忘,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

A、形象展示法、字理讲析法、音义归纳法

B、形象展示法、字理讲析法、系统归纳法

C、字型展示法、字理讲析法、系统归纳法

D、形象展示法、拼音讲析法、系统归纳法

(八)课程标准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在识字写字方面的特点是:__________

1.突出了识字的政治教育功能。

2.在“量”和“质”两方面都有了明确的标准。

3.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提高了对写字的要求。 1.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作用,把识字与写字教学与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价值的熏陶结合起来。2.在“量”和“质”两方面都有了不做明确的要求。3.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提高了对写字的要求。 1.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作用,把识字与写字教学与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价值的熏陶结合起来。2.在“量”和“质”两方面都有了明确的标准。3.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提高了对写字的要求。 1.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作用,把识字与写字教学与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价值的熏陶结合起来。2.在“量”和“质”两方面都有了明确的标准。3.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提高了对识字的要求。

(九)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在7-9年级的要求是:__________

A、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首先强调情感态度。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也有情感态度的因素。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B、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币熟练地书写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C、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D、1.能熟练的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十)识字与写字教学的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__________

A、1.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作用,把识字与写字教学与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价值的熏陶结合起来。2.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的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

B、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频度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2.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

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的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

C、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频度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2.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交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的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

D、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频度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2.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3.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阅读部分:

(一)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__________

A、对文章形式的理解

B、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研读过程

C、对文章思想的领悟

(二)从阅读的途径上看,阅读可分为:__________

A、课上阅读和课下阅读

B、书面阅读和浏览阅读

C、直接阅读和间接阅读

D、书面阅读、屏幕阅读和网上阅读

(三)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__________

A、1.多读好书的习惯2.健康读书的习惯3.边读边思边动笔的习惯4.质疑问难的习惯5.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B、1.勤于读书的习惯2.深入读书的习惯3.边读边思边动笔的习惯4.质疑问难的习惯5.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C、1.勤于读书的习惯2.健康读书的习惯3.反复读书的习惯4.质疑问难的习惯5.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D、1.勤于读书的习惯2.健康读书的习惯3.边读边思边动笔的习惯4.质疑问难的习惯5.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兴趣需注意以下几点:__________

A、1.明确阅读的方法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3.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

B、1.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2.鼓励学生精读阅读材料3.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

C、1.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3.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

D、1.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3.追求阅读教学的美育境界

(五)阅读方法:__________

A、朗读、快读、精读、略读

B、朗读、默读、精读、略读

C、朗读、默读、反复读、略读

D、默读、精读、略读

(六)精读训练要注意以下几点:__________

A、1.把握重点,深入研究2.咬文嚼字,融会贯通3.读思结合,边读边记4.灵活运用多种精读方法

B、1.全面理解,逐次研读2.理解大意,粗略阅读3.读思结合,边读边记4.灵活运用多种精读方法

C、1.全面理解,逐次研读2.咬文嚼字,融会贯通3.读思结合,边读边记4.灵活运用一种精读方法

D、1.全面理解,逐次研读

2.咬文嚼字,融会贯通

3.读思结合,边读边记

4.灵活运用多种精读方法

(七)几种常用的阅读教学方法有:__________

A、评点法、讲述法、讲解法、导读法、练习法、读议讲练法、情境教学法

B、评点法、谈话法、讨论法、导读法、练习法、读议讲练法、情境教学法

C、评点法、问答法、疑问法、讨论法、导读法、练习法

D、评点法、谈话法、讨论法、导读法

(八)网络阅读的优势表现在:__________

A、1.阅读资源的丰富性2.阅读方式的便捷性3.阅读活动的主体性

B、1.阅读资源的单一性2.阅读方式的便捷性3.阅读活动的主体性4.阅读过程的互动性5.阅读环境的开放性

C、1.阅读资源的丰富性2.阅读方式的便捷性3.阅读活动的主体性4.阅读过程的互动性5.阅读环境的开放性

D、1.阅读资源的丰富性2.阅读方式的便捷性3.阅读活动的主体性4.阅读过程的双向性5.阅读环境的开放性

(九)网络阅读的弊端:__________

A、1.对象的单一性2.内容的随意性3.技术的依赖性4.费用的制约性5.注意力的散乱性

B、1.对象的芜杂性2.内容的随意性3.技术的依赖性4.费用的制约性5.注意力的干扰性

C、1.对象的芜杂性2.内容的过多性3.技术的依赖性4.费用的制约性5.注意力的散乱性

D、1.对象的芜杂性2.内容的随意性3.技术的依赖性4.费用的制约性5.注意力的散乱性

(十)网络阅读的形式有:__________

A、1.主题性网络阅读2.延伸性网络阅读3.定向阅读4.交互性网络阅读5.随意性网络阅读

B、1.主题性网络阅读2.延伸性网络阅读3.创造性网络阅读4.交互性网络阅读5.随意性网络阅读

C、1.主题性网络阅读2.延伸性网络阅读3.创造性网络阅读

D、1.主题性网络阅读2.延伸性网络阅读3.创造性网络阅读4.消遣性阅读5.随意性网络阅读

第七章写作、口语交际教学与综合性学习

选择题:

写作部分:

(1)学生写作积累材料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

A、听别人介绍

B、细心观察生活

C、用心感受生活

D、广泛涉猎各类读物

(2)写作训练的任务有:__________

A、育人训练、积累训练、知识训练、语言训练、技能训练

B、育人训练、积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训练、实践训练

C、技巧训练、积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训练育人训练、积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训练、技能训练

(3)用语要适应语言环境,写作时候考虑具体的时间、地点、场合、上下文的精神,考虑到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考虑到文章体裁的特点等因素指的是:__________

A、准确

B、简明

C、得体

(4)作文批改的几点要求是:__________

A、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少批少改;内容兼顾形式

B、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多批少改;内容为主,形式为辅

C、多赞扬,少批评;多批少改;内容兼顾形式

D、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多批少改;内容兼顾形式

(5)立意要努力达到的要求是:__________

A、鲜明、深刻、新颖

B、正确、深刻、新颖

C、正确、有说服力、新颖

D、正确、深刻、求异

(6)选取重点材料应注意的几点是:__________

A、多样、典型、新颖

B、真实、典型、有说服力

C、真实、典型、新颖

D、真实、求异、新颖

(7)写好作文批语的要求是:__________

A、运用夸张性语言进行表扬、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批评、选择恰当的句式写评语

B、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表扬、运用含蓄的语言进行批评、选择恰当的句式写评语

C、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表扬、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批评、选择恰当的句式写评语

D、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表扬、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批评、选择随意的句式写评语

(8)想象作文训练的方法是:__________

A、关联式想象作文、联想式想象作文、假想式想象作文、寓意式想象作文、科幻式想象作文

B、关联式想象作文、深入式想象作文、假想式想象作文、寓意式想象作文、科幻式想象作文

C、关联式想象作文、扩展式想象作文、假想式想象作文、寓意式想象作文、科幻式想象作文

D、关联式想象作文、扩展式想象作文、假想式想象作文、寓言式想象作文、科幻式想象作文

(9)自主作文训练包括:__________

A、教师拟题作文、课外自由写作、网络写作

B、自由拟题作文、课内写作、网络写作

C、自由拟题作文、课外自由写作、网络写作

D、相互拟题作文、课外自由写作、网络写作

(10)写作教学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是:__________

A、教师引导,学生命题;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评改,互相沟通

B、教师引导,学生定向;教师指导,学生立意;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评改,互相沟通

C、教师引导,学生定向;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学生参与;交流评改,互相沟通

D、教师引导,学生定向;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指导,学生自改;交流评改,

互相沟通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部分:

(一)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有:__________

A、规范口头语音、规范口语交际的语义、规范口语交际的语法

B、规范口头语言、规范口语交际的语义、规范口语交际的语法

C、规范口头语言、规范口语交际的行为、规范口语交际的语法

(二)良好的口语交际的态度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表现,主要表现有:__________

A、一心两用的倾听、自信负责的表达、语音辨识力、话语记忆力、话语理解力、话语评判力、口语表达能力

B、耐心专注的倾听、随意的表达、语音辨识力、话语记忆力、话语理解力、话语评判力、口语表达能力

C、耐心专注的倾听、自信负责的表达、语音辨识力、话语理解力、话语评判力

D、耐心专注的倾听、自信负责的表达、语音辨识力、话语记忆力、话语理解力、话语评判力、口语表达能力

(三)口语表达能力包括:__________

A、组织语言能力、语言编码能力、定向发码能力,将思维转化为有声语言

B、内部组码能力、语言输出能力、定向发码能力,将思维转化为有声语言

C、内部组码能力、语言编码能力、定向发码能力,将思维转化为有声语言

(四)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

A、创造性、互动性、综合性

B、情境性、单一性、综合性

C、情境性、互动性、复杂性

D、情境性、互动性、综合性

(五)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

A、综合性、自主性、开放性

B、整体性、自主性、开放性

C、整体性、随意性、开放性

D、整体性、自主性、交互性

(六) 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

A、课外实践活动课

B、科研性学习

C、探究性学习

D、课本知识学习

(七)综合性学习一般有三种形式:__________

A、1.综合语文课程中部分相关内容的综合。2.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整合。3.学校与家庭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B、1.综合语文课程的各个领域,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2.语文课程与文科的有机整合。3.学校与家庭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C、1.综合语文课程的各个领域,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2.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整合。3.加强社会实践。

D、1.综合语文课程的各个领域,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2.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整合。3.学校与家庭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八)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应该避免两种倾向:__________

A、一是教师对不关心综合性学习认是可有可无的。二是教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旁观者,彻底放手,基本不给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不指出学生的偏差和错误,不控制活动的发展节奏,放

弃了自己的责任。

B、一是教师对学生的活动不放心,不敢放手,过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替学生选择课题, 替学生分组,替学生拟订方案等等,做了大多不属于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二是教师选择的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C、一是教师对学生的活动不放心,不敢放手,过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替学生选择课题, 替学生分组,替学生拟订方案等等,做了大多不属于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二是教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旁观者,彻底放手,基本不给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不指出学生的偏差和错误,不控制活动的发展节奏,放弃了自己的责任。

D、一是教师不知道什么是综合性学习。二是教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旁观者,彻底放手,基本不给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不指出学生的偏差和错误,不控制活动的发展节奏,放弃了自己的责任。

(九)复述可分为哪三种形式:__________

A、详细复述、省略复述和创造性复述

B、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陈述性复述

C、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

D、简单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

(十)综合性学习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__________

A、1.具有扎实本专业知识。2.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3.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除了必要的指导外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可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4.加强计划性。5.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B、1.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2.掌握一定的其他学科知识。3.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除了必要的指导外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可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4.加强计划性。5.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C、1.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2.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3.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除了必要的指导外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可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4.加强计划性。5.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D、1.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2.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3.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对他们的活动不闻不问。

4.加强计划性。

5.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第八章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选择题:

(1)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叫做:__________

A、思维

B、记忆

C、观察

(2)当人和外界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使各种智力因素活动起来的心理力量,叫做:__________

A、意志

B、情感

C、兴趣

D、动机

(3)记忆分为:__________

A、长久记忆和瞬时记忆

B、直接记忆和间接记忆

C、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4)语文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有:__________

A、动机、思维、感情、意志

B、记忆、兴趣、感情、意志

C、动机、兴趣、感情、观察

D、动机、兴趣、感情、意志

(5)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一般都要经历哪几个阶段:__________

A、个人兴趣产生的动机、个人发展需要产生的动机、社会发展需要产生的动机

B、外力冲击产生的动机、个人体验产生的动机、社会发展需要产生的动机

C、外力冲击产生的动机、个人发展需要产生的动机、社会发展需要产生的动机

D、外力冲击产生的动机、个人发展需要产生的动机、时代需要产生的动机

(6)动机教育的主要方法:__________

A、通过学校教育培养良好动机;通过树立远期的和近期的学习目标激发动机;通过正确的评价,强化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相互结合和相互转化。

B、通过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培养良好动机;通过树立远期的和近期的学习目标激发动机;通过正确的评价,强化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相互结合和相互转化。

C、通过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培养良好动机;通过教师指导激发动机;通过正确的评价,强化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相互结合和相互转化。

D、通过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培养良好动机;通过树立远期的和近期的学习目标激发动机;通过家长的协助强化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相互结合和相互转化。

(7)语文教学中培养和训练想象力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

A、口语训练、设置场景、设置悬念

B、语言描述、加强引导、设置悬念

C、语言描述、设置场景、提高兴趣

D、语言描述、设置场景、设置悬念

(8)“为学生服务”的三项要求是:__________

A、要求教师具有法制意识和民主意识、要求教师精心培育每一个学生、要求教师工作适应和满足考试的需要

B、要求教师具有法制意识和民主意识、要求教师精心培育少数精英学生、要求教师工作适应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C、要求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求教师精心培育每一个学生、要求教师工作适应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D、要求教师具有法制意识和民主意识、要求教师精心培育每一个学生、要求教师工作适应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9)教学语言的特点:__________

A、严谨性、科学性、艺术性、和谐性、交流性

B、规范性、流畅性、艺术性、和谐性、交流性

C、规范性、科学性、艺术性、和谐性、交流性

D、规范性、科学性、思想性、和谐性、交流性

(10)智力的核心:__________

A、创造能力

B、思维能力

C、观察能力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考试 复习资料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复习资料 一、选择填空题 1、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 2、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学科分支,研究教学情境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做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3、《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4、“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乐经》。 5、语文课程目标的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显性呈现(横向)。 6、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隐性线索(纵向)。 7、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确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包括的五项内容:“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8、语文教材有泛指、特指和专指三种不同的概念。特指根据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供语文教学中师生使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习题册、练习册、教学挂图、音像教材、教学软件、选修教材、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等。专指在上述的语文教材系列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语文教科书,即课本。 9、语文教材的四个功能:德治启迪、语文历练、语言积累、知识扩展。 10、语文教材的内容有四种要素构成: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助读系统。 11、成功的板书和图示要做到:既是教学内容的艺术展示,又是教学思路的直观体现,能够揭示中心,突出重点,理清思路,启发思考。 12、板书图示的能力要素:1、硬笔书法能力2、一定的制图能力和绘图能力3、版面设计的能力4、文明的书写习惯 13、语文试卷的评析方法:基本方法:借题发挥; 具体的方法:1、抓住一点,讲清一类14、对照比较,讲清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关系3、改变题型,触类旁通。 15、解行识字法的要点:1、解行为本2、偏旁带字3、形音义结合

杭师大840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真题

84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真题 2010 一、概念理解〔掙题5分.展对分) 1 .涪丈谍程件质 2. 谄文课取槪谏 3?语立常养 4. 谱文站咄如识 ,语文基木確力 二简姿何浮f毎题肚分.共32分) 1. 如何理解语丈课外的人文性特点* 2- 如何理喟诩文课和的实觀性特点? 3- 为什么说“教师是于打詁功的引导者和组织#- ? 4. 为什么袈“枳槪侣导自卞*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H 刘題论述(毎跑14分’展药分) 1. (全日制义务抜育语文谍稈标准》(宝验稿)右广课稈件质与地悅"中说*语文课程屁致力于学宅谱文盍养的形战与狡展"语文盍养是学牛学好比他课程的屋础.也是于朱分仰发展和终身am的医础。语文课秤飾多車血龍和奠罐作用,决定了它從扎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单:聲地也?”你对这段话如何理解? L 中诩文课杆标幷》<s?t)在??课sttM*中说■高中语文?s 应竝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索养,硬学生具有较価的谣文应用能力和疋的语文w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艮好的思他道懐索质和科步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育个件的发展奠立菇础严你对这啓话如何理翔? P冬教例分析(65 2011 、概念斛薛(毎总U外,汁列仆〉 1. 语文凰用 询丈谀程n质 4活文课捏憐询I 5. 科文课科:评愉 八輕点回袴(蒔宼10。?计阳分〉 L为什么说円语丈素券是学生学好K也谍程的堪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f內蛊础“? 2. 为什么说會学生挺谱文学习的〕:人”、円教师址子习活动的ill諛荷和引导者” T 3. 为什么说“谀文咪丘还应踪慮汉语占立字的轉点对识字写字七阅法写作、口语交麻和学化思绅发恋需方而的出财?孔教学中尤我更巫觇堵养口好的诱客和整悴把握的能护T :一、问題论述「埒範20分,计40井〕 J. {全日制叉务校育语文课程标瞬f实验稿心在“裁学建1'fS岀「'学生生廻、心理以及诺存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门的规律,应读很据不 话OOZl J *2率汉?埠越團石9幕1!相ifr於购苹誉由ctk '魂艇爲斯耳闿MfflhfciW附罢(#?V)出占间輩“M

语文课程和教学论考研专用

语文学科发展 1.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产生了新的学制——“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起点,也是语文这门学科独立的起点。《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设“中国文字”科,高等小学堂、中学堂设“中国文学”科。 2.“语文”学科名称的确立:“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语文语文课本之时。 3.1956年,语文学科改为“汉语”“文学”分科教学。 4.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1世纪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式启动。 语文学科性质 学科名称的含义:“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是以汉民族言语为核心,以文学教育为重点,包含语言、文学、文章、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学科。 语文学科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的内涵: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基本工具;语文是基础课程,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定义:P84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基本标准,是规范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P84“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请按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价值理念: 1、一个根本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语文课程性质的二元融合,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融为一体。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定义:P138-139);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下 期末试卷 b讲课教案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试试卷( B卷) (2010--2011学年一学期2011年1月)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专业班级2008级小学教育(本科)1-4班考试时量120分钟总分100 分 注意:1.本试卷共 4 页。试卷如有缺页或破损,请立即举手报监考员更换。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5分) 1.小学阶段应认识()个常用汉字,其中()个左右会写。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写作”、“()”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要求。 3.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和评委,系统地述说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 4.新课标倡导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5.()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6.小学阶段,学生要学会()个声母,()个韵母,并熟练认记16个整体认读音节。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和()的重要方式。 8.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表达和()的能力。 二、单选题(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括号内。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秧苗”的“秧”字第五画笔画名称是() A、捺 B、点 C、撇 D、竖

2.《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二学段学生会写()个左右汉字。 A、2000字 B、2500字 C、3000字 D、3500字 3.《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三学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 A、5万字 B、40万字 C、80万字 D、100万字 4.()是我国小学识字教学中的一种最主要的识字形式。 A、看图识字 B、归类识字 C、随课文分类识字 D、韵语识字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B、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指学生的听说能力。 C、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是学生理解词语常用的方法。 D、汉字的构字规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 6.词语教学的重点是() A、读准词音 B、理解词义 C、正确书写 D、正确运用 7.综合性学习的首要特征是()。 A、实践性 B、自主性 C、合作性 D、综合性 8.从第()学段开始,学生就应学会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A、一 B、二 C、三 D、四 9.“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是第()学段的“写作”阶段目标。 A、一 B、二 C、三 D、四 10.毛笔字的教学要按照()的顺序,加强写字指导。 A、描红——仿影——临帖 B、仿影——描红——临帖 C、描红——临帖——仿影 D、仿影——临帖——描红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打“√”,错的打“×”。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语文只是传承文化的工具,它本身并不是一种文化。() 2.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 3.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低年级要多认少写。 ( ) 4.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是教案的主体部分。() 5.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课程教学论读书笔记 拉尔夫·泰勒是美国着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被誉为“当代课程理论之父”。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原理》一书,被誉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是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他认为,我们如果要系统地、理智地研究某一计划。首先必须确定所要达到的各种教育目标。泰勒在书中未对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作很细致的区分。在他那里,这些术语基本上是同义词。根据泰勒的论述,他讲的教育目标大部分是指的本文所论及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学段中所要达到的标准,包括课程总体方案(教学计划)中的培养目标以及分科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分科目标两个层次的内容。 1教育认识 泰勒在它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木原理》一书中,系统发展了行为目标的理念,他认为,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目标既要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指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泰勒认为行为目标的作用是“有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大多数课程理论认为,“行为目标”取向克服了普遍性目标取向模糊性的缺陷,在课程领域科学化的过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行为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当教学内容以“行为目标”的形式陈述的时候,教师能更加清楚地了解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控制教学过程,而且,“行为目标”还有利于教育者就教学内容准确地与教育督导、学生家长、学生展开交流,更重要的是它便于作出准确的评价。 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当中,课程目标取向应该反映职业教育的基木特征和内在要求,蕴涵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观。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这种人才直接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一线的工作岗位,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工作,首先要掌握的是某一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定性使得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活动应体现相关职业或职业群的专业知识要求和操作技术要求,这种要求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具体、明确的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要素所组成的。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应以培养学生掌握特定职业岗位能力要素为宗旨。 在泰勒看来,对学习者本身信息的研究是获得行为目标的重要来源和有利途径,其方法主要是依靠对学习者的“需要”做调查研究。在此他提到“需要”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学习者目前的状况与公认常模之间的‘差别’或‘差距’,即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距”;另一种则是心理学的概念,即把“需要”视作“有机体内部的张力,为了保持有机体处于正常、健康的状况,必须使这些张力恢复平衡,泰勒把课程的行为目标建立在第一种意义上的“需要”,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一、填空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特点包括、和语文学习习惯等几个方面。 2.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和作业系统。 3.建国以来有以下这些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钱梦龙的、魏书生老师的 李吉林老师的等等。 4.编写语文教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________、________、教学过程、________和________等等 5.中学语文教学的阶段目标是从四个方面加以设计的,包 括、、、等内容。 6.语文教学评价具有导向、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 7.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 8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三百千”分别是()、()、(),主要作用是集中识字。 9.《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是的 重要组成部分。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0. 教师素质结构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结构和。

二、选择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含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多选或少选答案均 不得分) 1.确定语文学科教学目的的依据是() A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的教育法规 B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 C社会需要。 D学生的年龄特征。 2.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的阶段是() A引入B介入C展开D结束 3.考试的主要功能是() A促进学习B选择C排名次D反馈 4.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分为() A语法修辞知识B文学知识 C文体知识D读写听说知识 5.《新课程标准》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 A 2500个 B 3500个 C 4500 D 5500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前言】此学习提纲以王文彦主编的教材《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蓝本整理。 语文学科发展? 1.光绪二十九年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产生了新的学制——“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起点,也是语文这门学科独立的起点。《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设“中国文字”科,高等小学堂、中学堂设“中国文学”科。 2.“语文”学科名称的确立:“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语文语文课本之时。 年,语文学科改为“汉语”“文学”分科教学。 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1世纪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正式启动。? 语文学科性质? 学科名称的含义:“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是以汉民族言语为核心,以文学教育为重点,包含语言、文学、文章、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学科。 语文学科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的内涵: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基本工具;语文是基础课程,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的定义:P84 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基本标准,是规范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P84“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请按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价值理念: 1、一个根本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语文课程性质的二元融合,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融为一体。《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样例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样例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填空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正在兴起和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科,它是以 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 2.叶圣陶对“语文”的解释是 、 。 3.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 、 、 和 系统。 4.从阅读过程来看,构成阅读成力的要素是 、 、 、 。 5.《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 ,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6.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中,“三主”是指 、 、 。 7.作文能力一般由 能力和 能力构成。 二、名词解释 1.语文课程目标 2.阅读教学技能 3.情景作文训练 4.课文复述 三、判断 1.从占居优势的倾向来说,语文课是属于抽象型学科。( ) 2.听说训练的内容不仅包括训练听说能力,而且包括训练听说的态度。( ) 3.“讲授”的方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 4.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 5.单元教学过程包括以下阶段:起领,教读,自读,总结和测试。( ) 6.提问的方法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 7.光学媒体的特点是能同时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两方面的信息。( ) 8.作文评改应一分为二,以鼓励为主,要少就多改。( ) 装 订 线

9.根据考试的目的和用途,考试可以分为学业考试、水平考试、个别考试。 10.备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备教材,二是备教法。( ) 四、选择 (含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多选或少选答案均不得分) 1.确定语文学科教学目的的依据是( ) A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的教育法规 B 语文学科的内容和特点。 C 社会需要。 D 学生的年龄特征。 2.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的阶段是( ) A 引入 B 介入 C 展开 D 结束 3.考试的主要功能是( ) A 促进学习 B 选择 C 排名次 D 反馈 4.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分为( ) A 语法修辞知识 B 文学知识 C 文体知识 D 读写听说知识 5.《义务大纲》规定“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要求初中生认字量是( ) A2500个 B3500个 C4500 D5500 6.作文讲评的基本方式是( ) A 典型讲评 B 综合讲评 C 专题讲评 D 重点讲评 7.教师的语文专业修养是( ) A 现代汉语修养 B 古代汉语修养 C 文章和文学修养 D 语文教育史修养 8.语文课外活的特点是( ) A 容易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B 容易组织和管理 C 容易与学校各项活动,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互相配合 D 学生参与的自由度大,少受时间、空间与群体活动的限制。 9.《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作文每学期的最少次数是( ) A6次 B8次 C10次 D12次 五、简答 1.阅读教学的导入有哪些类型? 2.魏书生课堂“六步教学法” 3.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方式方法。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7(科) 填空题(20分,每空一分) 1、语文教学论的学科性质表现为、、。 2、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三大课程流派分别为、、。 3、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 4、赫尔巴特教育学体系的核心是。 5、语文课程现象表现为、、。 6、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 7、1950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对“语文”一词的解释是:语文是以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 8、新中国第一部语文教学法著作是。 9、“红领巾”教学法的核心是、。

二、单项选择题(10分)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钦定学堂章程》 D、《中国亟宜遍设小学堂议》 2、下列不是“三百千”的是() A、《三字经》 B、《百家姓》 C、《千字文》 D、《千家诗》 3、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基本经验是() A、建立了成套的、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体系 B、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法体系 C、建立了成套的文章之学的教学体系 D、从汉语汉文的实际出发、充分应用汉语汉文的特点来提高教学效率 4、以下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结构的“三个维度”的是() A、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B、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知识与能力、阅读、综合性学习 D、过程与方法、口语交际、知识与能力

5、把传统的听说能力改为口语交际的两个突出特点是() A、综合性、实践性 B、实践性、情感性 C、综合性、情感性 D、情感性、应用性 6、下列属于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的是()、 A、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发现与创新 B、阅读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于拓展 C、表达与交流、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 D、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发现与创新 7、下面不是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的是() A、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B、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C、重视规律法则的把握 D、适应社会需要 8、第一次把“语文”和“语文学科”两个概念区分开来的是() A、《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B、《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 C、《语文课程标准》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集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专业: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1) 院、系: 任课教师: 学生己数: 印题份数: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姓名: 一、名词解释(20分) 1.阅读教学 2.语文教学原则 3.目标教学法 4.中学语文学科测试 5.语文 二、简答题(30分) 1.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手段应注意哪些问题? 2.作文批改的原则是什么? 3.新世纪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目标有哪些? 三、论述题(50分) 1.聊谈你对"语文学习的外延取生涯的外延相等"这句话的懂得. 2.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基础理想是什么?你如何对待这些理思和这次课程改造? (本试题共1页,本页为第1页) 教研室主任: 主管教学的院(系)领导: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试题 专业: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 院、系: 任课教师: 学生人数: 印题份数: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姓名: 一、名词结释(20分) 1.语文 2.文路同一 3.阅读能力 4.语文自学能力 5.作文批语 二、简答题(30分) 1.简述大语文实践. 2.简述钱梦龙的"导读法". 3.语文教学手腕现代化有何意思? 三、论述题(50分) 1.有人说:"语文教学要给学生一个梦".你有何意见? 2.新时期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什么素质?你击算如何做让自己占有这些素质? (本试题共1页,本页为第1页) 教研室主任: 主管教学的院(系)领导: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试题 专业: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3)

院、系: 任课教师: 学生人数: 印题份数: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姓名: 一、名词解释(20分) 1.语文 2.文以载道 3.阅读教学 4.作文批语 5.教学原则 二、简答题(30分) 1.简述新的《语文课程尺度》中语文教育的总目标. 2.语文课程资源如何开发与利用? 3.如何理解"自主学习"? 三、论述题(50分) 1.谈新的语文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 2.谈阅读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本试题共1页,本页为第1页) 教研室主任: 主管教学的院(系)领导: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试题 专业: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4) 院、系: 任课教师: 学生人数: 印题份数: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姓名: 一、名词解释(20分) 1.课堂导入 2.阅读 3.问题教学法 4.思路教学法 5.启发式 二、简答题(30分) 3.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模块. 4.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 5.作文教学中的育人. 三、论述题(50分) 6.试论新时期语文教师的素质. 7."语文是民族之根"之我睹. (本试题共1页,本页为第1页) 教研室主任: 主管教学的院(系)领导: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试题 专业: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5) 院、系: 任课教师: 学生人数: 印题份数: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姓名:

《语文学科教学论》练习题(含答案)

《语文学科教学论》练习题一 练习题第一套 一、论述 1.试分析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关系。 2.谈一谈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施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3.举例谈谈你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对话关系的理解。 二、案例分析 《花未眠》教学设计(摘录) 江苏省侯集高级中学李莉 (一)导入课程 同学们学过也阅读过许多散文,能否给散文分类,举个例子? 板书:叙事散文《背影》 写景散文《荷塘月色》 师: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类别的散文——说理散文《花未眠》 (板书)作者:川端康成 …… 二、编写教案(共40分)《发问的精神》 练习题第二套 一、论述题 1.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程目标从哪三个维度来设计,这种设计思路与以往语文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设计的思路在理念上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之。 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语文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应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 3.为什么要提倡研究性学习,谈一谈你的理解。 二、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面的案例,试从新课标的角度进行评析这堂课: 杜甫《登高》教学实录 江苏省常熟市碧溪中学周卫鸽 【教学课的缘起】:在与学生一起讨论写秋的古代诗句时,学生举了好多有关秋的诗词名句。从唐代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到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特别有同学提到了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可以说同学们已不仅仅是从写景体现秋季来回答问题,而是大多从秋所蕴涵的感情色彩角度来展开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便萌生了上一节《登高》课堂探究讨论课的想法,借此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诗歌所表现的意图与思想情感,能够既感受到诗歌的形象性,更能领会诗歌思想蕴涵的深刻性,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审美意识,汲取古诗丰富的营养,为学生课外阅读古诗奠定基础,提高欣赏品位。 导入: …… 三、编写教案《江城子.密州出猎》 《语文学科教学论》练习题二 练习题第三套 一、论述题 1.试分析综合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异同。 2.如何看待多媒体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技术之间的关系,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把握。 3.什么是语文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案例分析题 下面是法国2001年高中毕业会考作文题。法国高中三年级分文、理、经济三科,每科均出三题,考生可以选作一题。 高三文科: (1)“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 (2)能否说“所有权力都伴随着暴力”? (3)试分析休谟论“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高三理科: (1)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力?

2015年92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真题答案

广州大学 92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答案 (2015年) 广州大学研究生学长‐‐在风中静止 如能为您考研献上一份力,将是我们的无上光荣。

2015年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答案 一、 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受制于语文教学目的,反映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折射时代对阅读教学的规范要求,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可变性等特点。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阅读教学理念主要有下列几点: 一、语文课程阅读教学要注重文本语言的品味。语文教学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仔细咀嚼、推敲语言,品味语言,让学生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特别要重视引导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词语、品评词语、感悟语言的魅力。 二、语文课程阅读教学要重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阅读教学必须尊重“整体‐局部‐整体”阅读规律,尊重文本的整体性,重视文本的结构效应,重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阅读教学过程应通过对文本不同层面的分析与理解,达到整体把握文本的目标。同时,在阅读中还要做到“知人论世”,关注作品背后的知识,从而客观地、整体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要关注阅读教学中的多种对话关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强调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鼓励学生对阅读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多重对话关系中,要准确定位师生角色和教师的作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起着向导作用,学生在阅读中则占主体地位。 四、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 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加深理解和关务,享受审美乐趣。培养学如能为您考研献上一份力,将是我们的无上光荣。

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五、要注意随文讲解语文基础知识。语文知识教学是语文课程性质(工具性)的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既能帮助理解课文,又能提高语文知识传授的有效性。 六、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七、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两个“课标”都对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建议,主要为一下几项: 1.语文教科书应具有鲜明地时代性。语文教科书要体现时代特点 和现代意识,显示出新思维、新感受。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如能为您考研献上一份力,将是我们的无上光荣。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序号 名称 1 叶澜《中国基础教育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郝德永《课程与文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 徐继存《课程论问题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 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9 钱理群《语文教学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 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1 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12 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 14 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5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6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7 曹明海《当代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理论前沿丛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8 威廉·F·派纳《理解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 姚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20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 21

申小龙《语言的文化阐释》,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22 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河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 钟启泉《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4 王炳照等《中国教育思想通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5 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6 伊塞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7 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8 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0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课程改革基础 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01年版。 0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钟启泉、崔允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3.《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日)佐滕学,长春出版社,2003年版。 04.《素质教育在美国》,黄全愈,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班主任工作基础 01.《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02.《育人三部曲》,(苏)苏霍姆林斯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03.《孩子是个哲学家》,(意)皮耶罗·费鲁奇,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04.《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05.《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张国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6.《班主任兵法》,万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4年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 0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0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0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04.《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05.《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06.《语文教育研究概论》,周庆元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07.《语文教育展望》,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A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试试卷(A卷) (2010--2011学年一学期2011年1月)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专业班级 2008级小学教育(本科)1-4班考试时量120分钟总分 100 分注意:1.本试卷共 4 页。试卷如有缺页或破损,请立即举手报监考员更换。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5分) 1.叶圣陶指出:把()和()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2.()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的。 4.汉语拼音教学要注意与学说普通话、()教学相结合。 5.阅读教学是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 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第三学段目标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 7.《语文课程标准》隐去“作文”的提法,将小学低段的写作训练称作“()”,将小学中、高段的写作训练称作“()”。 8.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 二、单选题(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括号内。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转变”的“转”字第七画的笔画名称是() A、横 B、竖折撇 C、撇折 D、竖 2.《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数量为( ) A、2000字 B、2500字 C、3000字 D、3500字

3.下列汉语拼音书写正确的是() A 、 B、 C、 D、 4.()是我国小学识字教学中的一种最主要的识字形式。 A、看图识字 B、归类识字 C、韵语识字 D、随课文分类识字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B、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C、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少认多写。 D、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是学生理解词语常用的方法。 6.词语教学的重点是() A、读准词音 B、理解词义 C、正确书写 D、正确运用 7.从第()学段开始,学生就应学会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A、一 B、二 C、三 D、四 8.综合性学习的首要特征是()。 A、实践性 B、自主性 C、合作性 D、综合性 9.“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是第()学段的“阅读”阶段目标。 A、一 B、二 C、三 D、四 10.最能综合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是()。 A、识字能力 B、阅读能力 C、写作能力 D、口语交际能力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打“√”,错的打“×”。10小题,每小题分,共15分)。 1.语文教材是唯一的语文课程资源。( ) 2.根据音节的组成情况,音节拼读的方法主要有三拼法和四拼法。() 3.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来分析“停”字字形,“停”字是象形字。()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研复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_考研复习 一、填空题 (1)、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 (2)、教学论:是教育学中的一门学科分支,研究教学情境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做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3)、《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4)、“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乐经》。 (5)、语文课程目标的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显性呈现(横向)。 (6)、语文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隐性线索(纵向)。 (7)、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确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包括的五项内容:“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8)、语文教材:有泛指、特指和专指三种不同的概念。特指根据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供语文教学中师生使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习题册、练习册、教学挂图、音像教材、教学软件、选修教材、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等。专指在上述的语文教材系列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语文教科书,即课本。 (9)、语文教材的四个功能:德治启迪、语文历练、语言积累、知识扩展。

(10)、语文教材的内容有四种要素构成: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实践活动、助读系统。 (11)、成功的板书和图示要做到:既是教学内容的艺术展示,又是教学思路的直观体现,能够揭示中心,突出重点,理清思路,启发思考。 (12)、板书图示的能力要素:1、硬笔书法能力 2、一定的制图能力和绘图能力 3、版面设计的能力 4、文明的书写习惯 (13)、语文试卷的评析方法: ㈠基本方法:借题发挥; ㈡具体的方法:1、抓住一点,讲清一类 2、对照比较,讲清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关系 3、改变题型,触类旁通。 (14)、解行识字法的要点:1、解行为本 2、偏旁带字 3、形音义结合 (15)、常见的对外汉字教学法:1、翻译法 2、古文字介入法 3、画图法 4、体态语教学法 5、偏旁部首带子法6、语音摹拟法 7、部件分合法 8、笔顺展示法 9、韵语教学法 10、信息化教学法 (16)、设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1、语文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17)、安排语文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全面的发展4、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原则。 (18)、现代语文教学情境主要有: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多媒体教学、自主性教学、课外活动教学。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课后练习答案(精校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课程 课程,一般说来至少有两层含义:在广义上,课程指的是一切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而在狭义上课程则专指学校课程,其基本含义是学校教学的科目及其进程。 2、教学 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学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与学生互相作用或交往的过程;教学将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以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在完成认识对象、揭示规律和指导实践的任务过程中,实现改进课程质量、促进有效教学和提升学习结果,使学生获得幸福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发展的目标。 二、论述题 1.试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以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根据问题的归属分类,有语文课程方面的问题,有语文教学方面的问题,有侧重理论方面的问题,有侧重实践方面的问题等等;根据问题的来源分类,有来自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的问题,有来自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同理论对立的问题,有产生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内部对立的问题,有产生于两种或几种课程与教学理论之间对立的问题等等;此外,根据问题有无价值,分为常识问题和未知问题;根据问题探讨程度深浅,分为表象问题和实质问题;根据问题涉及范围宽窄,分为大问题和小问题;根据问题发现先后,分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老问题和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产生的新问题,等等。 2.试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一)“教授法”阶段。1896年,清大理寺少卿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阳公学,由于教员缺乏,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院正式开学上课,开中国师范教育之先河。1904年1月13日,请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实施分科教学,各科教授法应运而生。1913年3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仍规定:开设“心理学及教育学”,其中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史、教授法、学校卫生等科。 (二)“教学法”阶段。1919年,陶行知提出以“教学法”取代“教授法”,以便把研究对象由单独研究教师的“教”,拓展为同时研究学生的“学”。192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令》,正式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 (三)“教材教法”阶段。1939年,教育部颁布《师范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课目表》,将这门学科的名称正式改为“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 (四)“教学法”和“教材教法”并存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的“国语”和“国文”统一更名为“语文”,师范院校相应的开设了“语文教学法”或“语文教材教法”课程。1978年,武汉师院等十二院校编写《中学语文教学法》。1981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师范院校四年制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将该课程定名为“中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