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德国体育俱乐部

德国体育俱乐部

德国体育俱乐部
德国体育俱乐部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苏珊·巴斯内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2001:l)认为,西方翻译研究发展史的显着特点之一就是对等,这一曾经至关重要的概念,逐渐淡化,并最终消解。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翻译活动更加频繁,各种文本类型的翻译需求迅速增加,非文学文本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应运而生。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塔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贾斯特·赫尔兹-曼塔利(Justa Holz-M?ntt?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其代表理论有: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即文本类型理论(text typology);弗米尔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赫尔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由于多元体系翻译观的影响,与原文文本至高无上观念紧密相关的等值标准逐步被侧重目标系统(target system)的观念所取代。 1.2.1功能翻译学派的理论基础 卡尔·布勒于1934年提出了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对功能翻译理论有深远的影响,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和弗米尔的目的论奠定了基础。 1.2.1.1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 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模式”包含以下组成因素: 语境(context):语言的“表现功能”,涉及符号与世界的关系; 说话者(speaker):语言的“表达功能”,涉及符号和说话者的关系; 受话者(hearer):语言的“感染功能”,涉及符号与受话者的关系; 符号(sign)。 布勒根据语言工具模式中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区分了三种语言功能:信息功能(the information function)、表达功能(the expressive function)、感染功能(the appellative function)。他进而提出依据文本主要功能对文本进行分类(张美芳2005:65)。有一些文本明显试图影响读者的观念,一些文本意在产生某种美学效果,另一些则只是传达信息。布勒据此区分出三大文本类型:意动型文本(conative)、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和信息型文本(representative)(周桥2006:81)。 1.2.1.2雅各布逊的语言功能模式 雅各布逊发展了布勒的语言工具模式,提出了语言功能模式。这个模式有六个组成要素:信息、语境、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接触渠道、代码和话语功能。他根据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把话语功能分成五类:信息功能、表情功能、感染功能、寒暄功能和诗学功能(张美芳2005:67)。 1.2.2译功能翻学派的主要理论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弗米尔则以文本目的(skopos)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最主要的理论:目的论(the skopos theory)。而曼塔利比弗米尔更进一步地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适用的领域。她的理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针对包括文本转换在内的所有跨文化转换形式,而重点放在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 1.2.2.1赖斯的文本类型学

德国物流发展的历程

德国物流发展的历程 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随着生产力发展的成熟,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竞争的需求迫使企业不得不拓宽视野,寻求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的渠道。主要途径体现在供应链的全过程中,即从原材料供应到成品的配送再到消费者使用的整个过程。这就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这种生产和配送的集中使得欧洲物流市场的瓜分进程加快。在这一进程甲,德国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欧洲物流业发展的领头羊和进军东欧的大门。 由于我国的物流资源过于分散、物流企业规模小、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低。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起点、水平低,缺乏规模经济,彼此之间恶性竞争,这时候需要通过横向并购、合资的方式,整合零小规模的行业特征,造就行业领导者,实现物流市场经营的规模经济效应。我们今天看到的物流巨头,像德国邮政、丹莎货运、敦豪速递、瑞士德迅集团(K&N)和荷兰TPG集团都是当年并购大潮的主力军。因此,向主力军中的佼佼者学习,可以使我们有效学习别人长处,利用外部机会,克服自身弱势,去创造新的奇迹。 德国的物流,其最根本的一种理念就是为用户提供一条龙式物流服务,以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在欧洲之门APL货运仓储中心,不仅为货代公司和生产企业提供专业仓储服务,还为生产企业提供货物分拣、重新包装和贴标签等增值服务项目。如在每年圣诞节来临之际,为客户提供圣诞节礼物的配送等。德国物流业的发展同发展中国家一样有着漫长的过程。在统一以前,东、西德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要明显强于东部。出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铁路和公路等交通主干线也多是沿南北方向布置,东西方向的联系较弱,而各城市的结点作用突出,因此货物的集散地也主要沿东西部主要结点城市分布。 两德刚统一时,为了平衡政治与经济利益,新政府在有意加强东西部交通联系的同时,更意识到迅速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物流集散地是激活整个国家物资运转和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德国政府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大力发展高速公路、修建机场和港口,而是重点规划和发展物流园区(GVZ),这是因为看到了它对整个国家发展的深远影响。 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随着生产力发展的成熟,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竞争的需求迫使企业不得不拓宽视野,寻求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的渠道。主要途径体现在供应链的全过程中,即从原材料供应到成品的配送再到消费者使用的整个过程。这就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这种生产和配送的集中使得欧洲物流市场的瓜分进程加快。在这一进程甲,德国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欧洲物流业发展的领头羊和进军东欧的大门。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尤其是统一后的联邦政府,在推动德国物流业发展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物流企业以最大可能的支持。例如,德国政府尝试着在不来梅市规划了德国最早的大型物流园区。其以6马克/平方米的价格从农民手中头下土地,经过平整和修建公路.铁路以及扩建不来梅港等土建工程的建设,再以30马克/平方米的低廉价格出售给物流企业;企业也可以租用场地(实际上经过多年以来的财富积累,90%以上的企业都是采用买断的形式,极少数企业向政府租用)。政府在企业建设物济中心的同时提供低息贷款。

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

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 马梦琪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 如果我们谈论当代德国的翻译学派,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德国最具影响的翻译学派,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翻译的功能学派,也就是深具德国特色的翻译目的派。这是20世界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个学派,功能主义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行为,单靠语言学不能解决翻译的所有问题。翻译目的决定翻译实践中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译者应优先考虑的是文本的功能和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预期。翻译功能学派代表人物有赖斯、汉斯·威密尔等。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的。翻译理论家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翻译。在六七十年代盛行的是尤金?奈达(EugeneA.Nida)的对等理论。1964年奈达提出了翻译过程三阶段的模式:分析、转换和重组。他还详尽地论述了自己提出的与形式对等相对立的“动态对等”概念,指出:“动态对等是指译文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映基本相同。”虽然在80年代奈达又修正了“动态对等”论并提出了“功能对等”概念,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兼顾,但是奈达在解释翻译的性质时说:“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可见,尽管奈达主张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并把这种翻译方法叫做社会语言学方法,却依然是把翻译圈定在语言层次的范围之内,而没有认识到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

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然而,20世纪60-70年代的语言学理论一统天下,欧洲翻译理论界并没有充分重视上述问题的解决。随着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出于对这种纯语言学翻译理论的不满,70年代西方已经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研究趋向,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活动,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 三、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Reiss)、汉斯·威密尔(Hans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HolzManta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Nord)等提出的翻译理论。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categoryoftranslationcriticism),汉斯·威密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theorieandbeyond),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oftranslation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plusloyalty)。 第一阶段: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Reiss,1923-),毕业于海德尔博格大学翻译学院。在她1971年出版的论着《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翻译质量评价的类型及标准》中首次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把“功能类型”这个概念引入翻译理论,并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她提出翻译应有具体的翻译要求(translationbrief)和基于原语和译语功能关系的功能批评

最新-2018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 之德国的国家统一史复习线索 精品

一、德国的统一和工业强国地位的确立 (一)德意志的统一 1.背景: ①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 ②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③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 ④资产阶级要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要求有强大的国家作后盾。因此,德意志的统一变得日益紧迫。 2.条件: ①普鲁士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经济发达。 ②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③民族成分单一,统一决心坚定。 ④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等。 3.统一过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①1864年,普奥联盟击败丹麦,取得了丹麦控制下的部分德意志地区。 ②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在萨多瓦战役中,奥军主力被击溃,从此被排挤出德意志。第二年,普鲁士成立了北德意志同盟,统一了北方诸邦。 ③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在色当战役大败法军。不久,南方诸邦与北德意志同盟合并。1871年初,威廉一世即帝位,德国统一完成。 (二)德意志强国地位的确立──飞速发展的经济 1.原因: ①国家统一的完成,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②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为德国提供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

③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为发展工业补充了重要的资源。 ④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更易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有利于迅速提高生产率。 2.经济飞速发展的表现: ①1870—1900年间,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煤产量3400万吨→1.49亿吨,钢产量17万吨→665万吨,铁产量139万吨→852万吨。 ②机器的产量占世界机器总产量的21.3%,仅次于美国。 ③化学工业和电气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④德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被称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三)对外推行军国主义 1.对亚洲的侵略: (1)对土耳其的侵略:与英、俄、法一起对土耳其进行侵略,并将其沦为半殖民地。 (2)对中国的侵略: ①在中国开设银行,两次迫使清政府向英德银行团借款,并附有许多苛刻的政治条件。 ②参与“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③在中国抢夺路权矿权,并大规模投资设厂。 ④1897年,借口两个传教士在山东被杀,派兵强占胶州湾。第二年,强租胶州湾,并取得在山东境内建筑铁路、开采矿产等特权。把山东变为它的“势力范围”。 ⑤1899年,支持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⑥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屠杀义和团;参与签订《辛丑条约》。 ⑦破坏辛亥革命,支持袁世凯。 2.对非洲的侵略:19世纪晚期,侵占喀麦隆和西南非洲约2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人口约1000万。 二、威廉二世的冒险与失败 (一)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仲伟合

?国外翻译理论?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仲伟合 钟 钰 翻译早在公元前就已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从公元前罗马帝国的翻译学家们对“词对词”翻译与“意义对意义”翻译展开辩论至今,翻译理论领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特别是近代,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新的翻译理论不断涌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就出现一派翻译理论———功能派翻译理论。功能派认为翻译(包括口、笔译)是一种行为。其理论的重点表现在如下三方面:(1)对翻译实质的阐释(2)对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色分析(3)功能翻译原则的提出。本文拟从这三方面入手,介绍功能派翻译理论。1.功能派的形成及重要理论谈到功能派,就不得不提及三位功能派翻译理论杰出的贡献者凯瑟林娜?雷斯(K atharina Reiss )、汉斯?威密尔(Hans.Vermeer )、贾斯塔?赫滋?曼塔利(Justa H olz Manttari )。雷斯首先于1971年在她的著作《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 ssibilities and L imitatio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一书中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当时,雷斯的理论建立在对等理论基础之上。因此,这种关系实际上指的是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雷斯的学生威密尔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以文本目的(skopos )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的主要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y )。威密尔所提出的目的论(sko 2postheory )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 是希腊词,意思是“目的”。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这个目的有三种解释:译者的目的(如赚钱);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启迪读者);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那么目的从何而来?“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initiator )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发起者出于某个特殊原因需要译文。在理想状况下,他会给出需要译文的原因,译文接受者、使用译文的环境、译文应具有的功能以及与原因有关的细节等。所有这些构成了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 )。翻译要求向译者指明了需要何种类型的译文,而译者并非被动接受一切。他可以参与决定译文的目的,特别是当发起者因专业知识不足或其它原因对译文目的不甚明了的时候,译者可 以与发起者协商,从特殊的翻译情况中得出译文目的。除了目的法则之外,目的论还有两个法则:连贯性法则(coher 2ence rule )和忠实性法则(fidelity rule )。连贯性法则指的是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 )的标准。所谓语内连贯是指译文必须能让接受 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原文与译文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 )。语际连贯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 的理解决定。而曼塔利比威密尔更进一步地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适用的领域。她的理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针对包括文本转换在内的所有跨文化转换形式,而重点放在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三个方面。2.翻译的基本概念与实质在以上对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主要人物和目的论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功能派将目的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这一点也体现在功能派对翻译概念的定义和对翻译实质的阐释中。 功能派认为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 )和翻译(translation )是两个不同概念。翻译行为这个概念是由曼塔利提出的。功能派赋予行为(action )以特殊的涵义:行为具有目的性。功能派沿用了学者莱特(G eory Henrik Von Wright )对行为的定义:“行为是有目的地把事物的一种状态改变或转化到另一种状态。如果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行为也可被称为相互行为(interaction )。曼塔利将“翻译行为”定义为“为实现信息的跨文化、跨语言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为。”“而翻译只是以原语文本为基础的一种翻译行为。”具体一点说,翻译是一种转换,在这种转换中,交际性的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或两者兼有)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如果说翻译行为指译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可做的工作,那么翻译就是他转换文本时所做的工作。例如,一名译者建议他的德国顾客不要把寄给新加坡一家小公司的信翻译成英文,而是译成中文,因为该译者知道新加坡虽然是个双语国家,但小公司里的人不一定熟识英文。他的行为属于翻译行为,而当他具体把这封信转换成中文时,他的行为就称为翻译。 7 4《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 C hines e T r anslato rs Jo u rnal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简介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简介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背景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与语言学同步发展的。翻译理论家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看待翻译。在六七十年代盛行的是尤金?奈达(Eugene A.Nida)的对等理论。1964年奈达提出了翻译过程三阶段的模式:分析、转换和重组。他还详尽地论述了自己提出的与形式对等相对立的“动态对等”概念,指出:“动态对等是指译文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映基本相同。”虽然在80年代奈达又修正了“动态对等”论并提出了“功能对等”概念,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兼顾,但是奈达在解释翻译的性质时说:“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可见,尽管奈达主张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并把这种翻译方法叫做社会语言学方法,却依然是把翻译圈定在语言层次的范围之内,而没有认识到翻译的本质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而是建立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然而,20世纪60-70年代的语言学理论一统天下,欧洲翻译理论界并没有充分重视上述问题的解决。随着翻译实践和研究的发展,语言学派也逐渐意识到其内在的弱点。出于对这种纯语言学翻译理论的不满,70年代西方已经出现了面向译语文化的翻译研究趋向,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活动,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功能派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汉斯?费米尔(Hans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ari)和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等提出的翻译理论。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其颇具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是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费米尔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theorie and beyond),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 action)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 1. 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的翻译标准的功能分类说(the 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中首次提出翻译功能论(functional approach),把“功能类型”这个概念引入翻译理论,并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她提出翻译应有具体的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 和基于原语和译语功能关系的功能批评模式,有时因特殊需要,要求译文与原文具有不同的功能。理想的翻译应该是:原文本与目标文本在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等几个层面与原文建立起对等关系。这本《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也被认为是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形成的起点。值得强调的是她的这种理

功能派翻译理论

功能派翻译理论 一·主要观点: 1.理想的翻译应该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 2·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即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此外,翻译还应遵循“语内连贯法则”(the intratextual coherence rule)和“语际连贯法则”(the intertextual coherence rule),前者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在译入语接受者看来是可理解的,后者指译文与原文之间也应该有连贯性,有时称作“忠实法则”(the fidelity rule)。 3·将翻译视作受目的驱使的、以翻译结果为导向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把翻译看作包括文本、图片、声音、肢体语言等复合信息传递物(message-transmitter compounds)在不同文化之间的迁移,用“翻译行为”(translatorial action)来代替翻译(translation) 将翻译分为工具翻译(instrumental translation)和纪实翻译(documentary translation),工具翻译的目的是在译语文化中实现新的交际功能,而纪实翻译是对作者和源语文本的读者之间的交际所做的记录 二·代表人物,代表作及突出观点: 1. 凯瑟林娜?赖斯(Kantharina Reiss)的翻译标准的功能分类说(the 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中首次提出翻译功能论(functional approach),把“功能类型”这个概念引入翻译理论,并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她提出翻译应有具体的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 和基于原语和译语功能关系的功能批评模式,有时因特殊需要,要求译文与原文具有不同的功能。理想的翻译应该是:原文本与目标文本在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等几个层面与原文建立起对等关系。这本《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也被认为是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形成的起点。值得强调的是她的这种理论观仍是建立在以原文作为中心的“等值”基础之上的,其实质指的是寻求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 2. 汉斯?费米尔(HansVermeer)的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 赖斯的学生费米尔则进一步打破了对等理论的局限,摆脱了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提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活动的第一准则,创立了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目的论。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费米尔根据行为理论提出翻译(包括口译、笔译)是一种人类的行为活动,并且具有人类行为活动的一般共性——这是一种受特定背景影响的有目的的活动。费米尔提出“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而“任何行为都具有目的”,“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

※第15课、德国的统一和崛起——知识结构整理

※第15课、德国的统一和崛起——知识结构整理 ※第15课、德国的统一和崛起——练习与测评参考答案(二)练习与测评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普鲁士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完成农业资本主义改造的? 普鲁士通过1807年颁布《十月敕令》,废除农奴制度,让农民获得人身自由,成为自由劳动力;随后 又于1811年颁布《调整敕令》,让农奴通过赎买方式清除封建义务并获得对土地的支配权,成为自由经营

的小农户,另一方面,普鲁士容克在这一过程中获取了大量的赎金,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积累了雄厚的资本。最终使得普鲁士基本完成了农业资本主义的改造,为资本主义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农民获取自由的方式与获取土地的方式有何不同? 不同点:农民获取自由不需要缴纳赎金,根据《十月敕令》就成为自由民;而农民获取土地则必须向地主缴纳赎金或者让出部分土地,以此来免除诸多的封建义务,从而取得对土地的支配权。 2、19世纪下半叶德国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① 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统一事业的完成,扫除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障碍。 ②德国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德国经济的发展 ④ 19世纪后期在镇压工人运动的同时,推行福利化的社会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⑤对外推行稳健的“均势外交”政策,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探索与争鸣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与血之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与铁之上更真实些。”其中“铁与血”、“煤与铁”分别指什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你自己的解释。 “铁和血”指武器与军队,即战争。普鲁士采取王朝战争的方式去完成国家统一的任务,具体体现在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而“煤和铁”指工业经济,也可指在普法战争后,德国从法国割占了煤铁资源非常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其一同意。强大的经济是德国强大的基础。从另一个角度看,在普法战争之后,由于得到了法国煤铁资源非常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为德国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而促进了德国经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迅速发展,工业生产先后超过法国和英国,跃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从此,法国更弱,德国更强。由此可见煤铁资源对德国的迅速崛起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且凯恩斯作为经济学家,其从经济角度看待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煤铁资源对德国发展的重要性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二不同意。可从两个角度思考: 第一个角度:军事是德国立国的基础,它靠军事完成国家统一;靠军事掠夺资源和资金,奠定经济发展的基础。所以说,军事对德意志帝国的强大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个角度: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煤铁资源仅仅是德国迅速崛起的因素之一,而非决定性的因素,政治上的统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统一之后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推动经济发展,加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性机遇等等,因此并不能仅仅把德意志帝国的崛起简单地归结为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煤铁资源,这是片面的观点。 ※第15课、德国的统一和崛起——练习册参考答案 一、基础练习 1、A 2、D 3、C 4、B 5、B 6、D 二、拓展练习 7、(1)国家四分五裂。(2)通过战争手段完成统一。(3)先后发动了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4)德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完成了统一,资本主义得到迅猛发展。但是君主政体得以保留,军国主义传统得到强化,对德国以后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随着德国的统一和崛起,欧洲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普法战争中,法兰西第二帝国遭到惨败,最终走向崩溃,最终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8、(1)英国和法国工业生产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美国工业生产所占比重不断上升,19世纪末期位居世界第一;德国工业生产所占比重也不断上升,20世纪初期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统一后的德国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政治上打击分裂势力,巩固国家统一;同一法律,废除地方封建特权;积极推行福利化社会政策等。经济上统一货币、邮政制度,建立帝国银行,实行高额关税,保护民族企业等。外交上推行稳健的“均势外交”政策等。(3)统一之初,德国推行稳健的“均势外交”政策。19世纪末期,逐渐转向谋求欧洲大陆霸权的“大陆政策”。20世纪初,积极推行“世界政策”,争夺世界霸权。

浅谈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观

文学界浅谈德国功能学派翻译观 乔楠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西安710063) 摘要: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这一理论不仅吸取了传统译论中的精髓,又突破了其制约,独创的视角和方法令人赞叹,这一新的译学流派为整个翻译界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将着重论述功能学派的三位代表人物的主要理论和观点。 关键词: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文本类型;忠诚理论中国分类号: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10)04-0109-02翻译目的学派,这一深具德国特色的翻译功能学派,是自70年代以来在众多具有影响力的翻译学派中,最有代表性的。这一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弗米尔,作为它的创始人,于1978年在 普通翻译理论的框架 (E i n R ah m en fur e i ne a llge me i ne T ranslationst heor i e)一文中,针对语言学派等各种重形式的翻译理论的薄弱环节,率先提出重社会文化及交际功能的翻译目的理论后,著名学者赖斯立即给予了支持和合作,接下来该理论又得到他们二人弟子或追随者如诺德(Chr i tiane N ord),安曼(M a rgret Amm an),豪思(Juli ane H ouse),荷尼格(H ans H onig)的支持,进而发展成为现今德国最有影响力的这一翻译流派。 1功能翻译学派的主要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一方面把翻译研究纳入跨文化交际研究,阐释了翻译中跨文化的一切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转换;另一方面将翻译,即把原语文本一一对应地转换为目的语这一观点进行了扩展,进而涉及到翻译行为这一概念。对等原则在功能派与语言学派中所起到的作用相去甚远。功能派只将对等原则视作特定情况下采用的原则,而语言学派却将其定位为其翻译理论的基础。功能主义理论是以目的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体系,更符合翻译实践。研究功能翻译理论,是德国学术界固有的传统,著名的学者赖斯(K at har i na R e iss)、弗米尔(H ans .V er meer)、曼特瑞(Justa H o lz M anttar i)、诺德(Christiane N o rd)为其代表人物,并在功能派的创建和发展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下面将一一论述他们在功能翻译的主要学术理论。 (1)弗米尔的目的论 作为德国海德尔博格大学翻译学院教授,汉斯!弗米尔(H ans .V er m eer)长期致力于语言和翻译的研究,发表的译学作品主要包括 普通翻译理论的框架 , 翻译教学法 , 关于翻译理论 , 论目的与翻译委托 , 翻译行动中的目的与委托 , 翻译目的理论:正论与反论 , 是不再问什么叫翻译学的时候了 等。其中 普通翻译理论的框架 可谓目的论的奠基文献。弗米尔透过这些著作所论述的理论观点如下: 翻译是人类具体形式的行动,众所周知,凡行动必有目的驱使,因此翻译亦有目的。换言之,从事何种翻译行动之前,译者首要明确的是翻译的目的为何,否则,这一行动无法进行。这便是前瞻式翻译观,在目的论的支配下,前瞻式翻译观把立足点放在目标读者和翻译任务委托者身上,根据目标文本在目标文化中所担当的角色和发挥的功能来决定翻译的方式策略。也就是说,根 据翻译目的论的基本观点,目标文本的功能是在目标文本产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这一功能也就是目的,而决定这一目的的则是翻译发起者(即客户或委托人)。与此同时,客户或委托人要求目标文本达到的目的,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目标文本的使用者(即读者或听者),以及其所在环境和文化背景。再有,根据上述翻译本身是一种行动,既是行动,就必然有其在目的支配下产生的结果。翻译行动所产生的结果是?译品#(trans l atu m;transla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目标文本。前瞻式翻译观与传统译论的后瞻式翻译观大相径庭,后者倾向于源文本,在翻译中易于采用规范性策略。 根据弗米尔的观点,从译者的特定目的来说,源文本是翻译委托的一个组成因素,也是影响最终译品形成的诸多因素的基础,但源文本的措辞对翻译的重要性来说是第二位的。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组织者和进行者,要根据具体情境中的交际目的,来决定源文本在翻译行动中占据何种地位。一般情况下,源文本面向其所在的源文化,目标文本面向其所在的目标文化,两者的内容,结构不一,目的也可能不一,而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源文化和目标文化中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在翻译行动中仅仅变换源语符或者把源语符迁移到目标语中,是不可行的。 当然,源文本与目标文本之间也可能存在?互文连贯#(i n ter textual coherence),即:两者相同或相似。这主要取决于翻译的目的。翻译的目的可以是模仿源文本的句法或文本结构,进而出现与原文本对等的目标文本。 按照弗米尔的解释,翻译目的这个概念实际上有三层意义:1翻译过程,亦即翻译过程的目的;2翻译结果,亦即译品(trans latu m )的功能;3翻译方式,亦即所用方式的意图。 (2)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 毕业于海德尔博格大学翻译学院的撒琳娜!赖斯(K a t har i na R eiss),在大学长期从事着翻译研究与教学的工作,像弗米尔一样,致力于翻译事业,著有 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限性?翻译质量评价的类型及标准 ,以及与汉斯!弗米尔合作的 翻译理论基础 等等。赖斯在她的论文和评述中鲜明得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理论。 总体而言,赖斯的基本理念与弗米尔是一致的。她认为目标文本应该与其所在的目标语境中的要求,所需的翻译目的和文本功能保持一致。翻译是一种互动的语言行为,目的原则有二:1互动由目的决定;2目的随着接受者的不同而不同。因此,翻译应该采取灵活的态度,适时选取翻译策略。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目标文本在目标文化中的功能和目的,是翻译行动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要考虑到译作在多大程度上被使用者所接受,和目标文化的读者和听者产生多大的共鸣,在多大程度上和译者的情景相关,看目标文本是否导致了任何意义或形式上的反叛。 无论在同一语言内,亦或是不同语言间,交际中的信息走失是在所难免的,这一论断来自信息论的观点。语际翻译更是如此。赖斯把这种信息改变划分为?有意改变#和?无意改变#。无意改变源于语言本身存在的结构差异或者翻译从事者个人专业能力上的差异,有意改变则是译者根据目标文本目的与源文本不 ! 109!

德国统一的进程

德国统一的进程 自从德国分裂以后,虽然重新统一德国一直是东、西德国乃至全世界一直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但由于受到整个国际形势尤其是欧洲政治地理格局的制约,关于重新统一德国的实质问题一直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80年代么、随着美苏关系的缓和以及欧洲政治形势的变化,德国的统一问题再度成为各国舆论关注的焦点,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预言,德国将在10年以内实现统一。法国总统密特朗说,德国统一将是本世纪末最重大的事情之一,然而德国统一的历史进程却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 1987年,昂纳克作为东德领导人首次访问波恩,揭开了两国关系新的篇章,1987年9月,匈牙利开放了与奥地利边界,在以后的几个月,先后有50万东德人经奥地利进入西德,西德承认这些人是它的公民,接着民主德国先后多次举行全国性的示威游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发生重大改组,11月,东德开放柏林墙以及西德边界,西方人士认为,这种现象是东西德国“事实上统一”的预兆。 11月28日,西德总理科尔提出了两个德国统一的10点计划,在东西方引起强烈的反响。美国国务院当即发表声明支持。其发言说:科尔总理反映了人民对两个德国统一的强烈愿望······这也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东德总理断然拒绝了这个计划,言称:可以建立一个松散的联邦。东德政府声称,西德的计划完全没有考虑到两个德国的主权和独立,

如果采用“联邦”一词,人们就懂得是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的存在,2月1日即莫德罗访苏两天后提出了一个历史性的两德统一的方案,根据其方案,在统一的德国保持军事中立的前提下,东西德首先建立把经济、货币、运输系统统一的联邦,此后,两国建立议会委员会等联合机构,三步则是,把两国主权逐步移交议会委员会等机构。最后通过统一选举,制定统一的宪法和决定统一的政府。以德意志联邦形势统一德国,首都设在柏林。 莫德罗的统一方案大大加进了德国统一的进程。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科尔发表声明,坚决拒绝“德国中文化的概念”,认为德国统一后军事中立是危险的,统一后的德国应留在西方联盟中,不能中立更不能非军事化。 美国则强调,必须在德国继续同北约结盟并不断加强同欧共体的联系下实现统一,统一的德国应继续是北约的正是成员,法国也反对德国保持中立。 英国对统一的德国深有戒心,撒切尔夫人强调,统一的德国决不能影响欧洲的边界和安全。 1990年7月1日,两德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第一个条约生效后,7月6日,两德又开始实现政治统一的第二个国家条约进行谈判,并于28日签署具有历史意义的两德统一条约。条约规定;民德于1990年10月3日正式加入西德。 由于德国统一已经势在必行,而苏联国内政治形势严峻,为了减少统一后的德国对他自身利益的损害,同时为了得到德国的经济援

功能派翻译理论综述

2010年1月第29卷第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 l ofH e ilongji ang Coll ege of Educati on Jan .2010Vo.l 29No .1 收稿日期:2009-11-03 作者简介:迟明彩(1985-),女,黑龙江东宁人,2008级硕士研究生。 功能派翻译理论综述 迟明彩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 要: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摆脱了自古以来的语言形式对等的局限性,把翻译定义为 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它是对传统/等值0观的一个重大突破和重要补充,并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通过综述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以及主要理论可以更有助于我们了解翻译行为的本质,使我们的翻译实践有更好的衡量标准,提高翻译水平和翻译质量。 关键词: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目的法则;忠诚原则 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0)01-0130-02 一、形成阶段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流派始于70年代的德国,它的出现 是以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的5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6(P ossi b iliti es and Li m itatio n of Translati on C riticis m )一书的出版为标志的。语言学的翻译理论基本上把翻译看做一个类似密码转换的活动。这种以原语文本为中心的基于等值或对等的语言学的翻译理论注重的是原语文本以及在译语文本中保存原语文本的特征。然而,等值理论被功能翻译理论者认为不但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而且在某些情形下是不必要的。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经过了两代翻译理论家的发展(Nord ,1997)。第一代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倡导者中有三个里程碑式的人物:第一个里程碑式人物是凯瑟林娜)赖斯和她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在她的5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6一书中,把功能的范畴引入了翻译批评。虽然没有摆脱以等值为中心,但其翻译批评模式是建立在源语文本与译语文本的功能关系基础上的。赖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当与原文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与原文对等,即她所谓的/综合性翻译0(i n tegra l co mmun i cati ve perfor m ance)。功能翻译理论的第二个里程碑式人物是汉斯)威密尔。他是赖斯的学生,但是他对以文本为中心的等值论的决裂要比他的老师彻底得多。他创立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翻译目的论(Sko post heory)。威密尔的这种摆脱翻译的语言学方法的想法在他的5普通翻译理论框架6(F ra m e work for a Genera lT ransl a ti on Theory ,1978)一书表露无遗。他认为仅仅靠语言学是不能建立翻译理论的,因为翻译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过程,因此必须探寻其他方法。威密尔认为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符号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活动。因此,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威密尔认为人类行为是有目的的、发生在一定情境下的行为,所以翻译是一种有目 的、应达到一定结果的行为。由此,威密尔确立了他的/翻译目的论0。Skopos 是一个希腊词汇,意思是目的。在翻译中决定翻译目的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受众或称为预期的目的语接受者或听众,每一个翻译作品都是针对预期中的听众的。很显然,源语文本在目的论中的地位比在等值论中的地位要低。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第三个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 olzM anttari 。她也是一位从事翻译培训的教师和翻译学者。她将功能翻译理论继续向前推进了一步。她避免使用翻译这个名称,而将翻译的外延扩大至各种跨文化转换。曼塔利的理论也是建立在行为理论的基础之上的。翻译行为是她的核心基础理论。她区别了/翻译translati on 0与/翻译行为translatio na l actio n 0两个概念。曼塔利认为/翻译(translatio n)0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它涉及原语文本的使用。而/翻译行为(transl a ti ona l acti on)0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涉及译者为翻译所做的一切,包括在翻译过程中给予文化或技术上的参考意见。 第二代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倡导者包括Christiane Nord ,M a rgret Amm ann ,Paul Kuss m au,l H ans H o n i ng ,Kupsch 2Losre 2it ,H e i drun W itte 等,其中尤以克里斯蒂安)诺德为代表,她是德国马格德堡理工大学(P olytechn i c ofM agdeburg)应用语言学和翻译学教授,因为她不但著有翻译工作者培训理论和方法方面的作品数部,而且是德国功能翻译派里首位用英文著书5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6(Translati ng As a Purpose f u l Acti vity 2Functi ona list Approaches Exp l a i ned ,1997,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分析和总结功能翻译理论的学者。诺德主张功能与忠诚相结合/f unc ti on plus l oya lty 0(Nord ,1997)的翻译原则,从而完善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二、功能翻译的核心理论和概念 11目的论(sko post heory) ) 130)

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1)相同点:统一前:1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各地间的联系2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阻碍了各自资本主义的发展;3都面临着奥地利、法国等国的阻挠;4都是当时欧洲民族运动潮流的产物;5都被拿破仓征服过,法国成为它们共同的敌人 统一过程:1都有一个主要邦国为核心,德意志是普鲁士,意大利是撒丁王国;2都是通过外交和战争相结合的手段,由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的;3两国都有一个主要领袖人物领导; 统一后1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都保存大量封建残余。 (2)不同点:1面临的任务不完全一样:德国的首要任务是消除割据和实现国家统一;意大利除完成统一外,还要驱除外国势力。2领导力量和人民群众的作用不同:德国由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弱小,统一是由普鲁士的容克贵族领导的;而意大利虽在撒丁王国领导下进行,但人民群众起了重要作用,存在自下而上的道路。3外援不同:德国统一完全是由普鲁士完成的,未借助外援;而意大利是通过外交手段,借助法国的援助才打败奥地利的。4结果: 德意志成为欧洲新兴的强国,发展速度快;意大利的发展仍困难重重. 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1)相同点:统一前:1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各地间的联系2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阻碍了各自资本主义的发展;3都面临着奥地利、法国等国的阻挠;4都是当时欧洲民族运动潮流的产物;5都被拿破仓征服过,法国成为它们共同的敌人 统一过程:1都有一个主要邦国为核心,德意志是普鲁士,意大利是撒丁王国;2都是通过外交和战争相结合的手段,由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的;3两国都有一个主要领袖人物领导; 统一后1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都保存大量封建残余。 (2)不同点:1面临的任务不完全一样:德国的首要任务是消除割据和实现国家统一;意大利除完成统一外,还要驱除外国势力。2领导力量和人民群众的作用不同:德国由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弱小,统一是由普鲁士的容克贵族领导的;而意大利虽在撒丁王国领导下进行,但人民群众起了重要作用,存在自下而上的道路。3外援不同:德国统一完全是由普鲁士完成的,未借助外援;而意大利是通过外交手段,借助法国的援助才打败奥地利的。4结果: 德意志成为欧洲新兴的强国,发展速度快;意大利的发展仍困难重重. 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1)相同点:统一前:1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各地间的联系2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阻碍了各自资本主义的发展;3都面临着奥地利、法国等国的阻挠;4都是当时欧洲民族运动潮流的产物;5都被拿破仓征服过,法国成为它们共同的敌人 统一过程:1都有一个主要邦国为核心,德意志是普鲁士,意大利是撒丁王国;2都是通过外交和战争相结合的手段,由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的; 3两国都有一个主要领袖人物领导; 统一后1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都保存大量封建残余。 (2)不同点:1面临的任务不完全一样:德国的首要任务是消除割据和实现国家统一;意大利除完成统一外,还要驱除外国势力。2领导力量和人民群众的作用不同:德国由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弱小,统一是由普鲁士的容克贵族领导的;而意大利虽在撒丁王国领导下进行,但人民群众起了重要作用,存在自下而上的道路。3外援不同:德国统一完全是由普鲁士完成的,未借助外援;而意大利是通过外交手段,借助法国的援助才打败奥地利的。4结果: 德意志成为欧洲新兴的强国,发展速度快;意大利的发展仍困难重重. 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1)相同点:统一前:1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各地间的联系2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阻碍了各自资本主义的发展;3都面临着奥地利、法国等国的阻挠;4都是当时欧洲民族运动潮流的产物;5都被拿破仓征服过,法国成为它们共同的敌人 统一过程:1都有一个主要邦国为核心,德意志是普鲁士,意大利是撒丁王国;2都是通过外交和战争相结合的手段,由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的;3两国都有一个主要领袖人物领导; 统一后1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都保存大量封建残余。 (2)不同点:1面临的任务不完全一样:德国的首要任务是消除割据和实现国家统一;意大利除完成统一外,还要驱除外国势力。2领导力量和人民群众的作用不同:德国由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弱小,统一是由普鲁士的容克贵族领导的;而意大利虽在撒丁王国领导下进行,但人民群众起了重要作用,存在自下而上的道路。3外援不同:德国统一完全是由普鲁士完成的,未借助外援;而意大利是通过外交手段,借助法国的援助才打败奥地利的。4结果: 德意志成为欧洲新兴的强国,发展速度快;意大利的发展仍困难重重. 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1)相同点:统一前:1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各地间的联系2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阻碍了各自资本主义的发展;3都面临着奥地利、法国等国的阻挠;4都是当时欧洲民族运动潮流的产物;5都被拿破仓征服过,法国成为它们共同的敌人 统一过程:1都有一个主要邦国为核心,德意志是普鲁士,意大利是撒丁王国;2都是通过外交和战争相结合的手段,由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的;3两国都有一个主要领袖人物领导; 统一后1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都保存大量封建残余。 (2)不同点:1面临的任务不完全一样:德国的首要任务是消除割据和实现国家统一;意大利除完成统一外,还要驱除外国势力。2领导力量和人民群众的作用不同:德国由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弱小,统一是由普鲁士的容克贵族领导的;而意大利虽在撒丁王国领导下进行,但人民群众起了重要作用,存在自下而上的道路。3外援不同:德国统一完全是由普鲁士完成的,未借助外援;而意大利是通过外交手段,借助法国的援助才打败奥地利的。4结果: 德意志成为欧洲新兴的强国,发展速度快;意大利的发展仍困难重重. 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1)相同点:统一前:1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各地间的联系2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阻碍了各自资本主义的发展;3都面临着奥地利、法国等国的阻挠;4都是当时欧洲民族运动潮流的产物;5都被拿破仓征服过,法国成为它们共同的敌人 统一过程:1都有一个主要邦国为核心,德意志是普鲁士,意大利是撒丁王国;2都是通过外交和战争相结合的手段,由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的;3两国都有一个主要领袖人物领导; 统一后1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都保存大量封建残余。 (2)不同点:1面临的任务不完全一样:德国的首要任务是消除割据和实现国家统一;意大利除完成统一外,还要驱除外国势力。2领导力量和人民群众的作用不同:德国由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弱小,统一是由普鲁士的容克贵族领导的;而意大利虽在撒丁王国领导下进行,但人民群众起了重要作用,存在自下而上的道路。3外援不同:德国统一完全是由普鲁士完成的,未借助外援;而意大利是通过外交手段,借助法国的援助才打败奥地利的。4结果: 德意志成为欧洲新兴的强国,发展速度快;意大利的发展仍困难重重. 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1)相同点:统一前:1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各地间的联系2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阻碍了各自资本主义的发展;3都面临着奥地利、法国等国的阻挠;4都是当时欧洲民族运动潮流的产物;5都被拿破仓征服过,法国成为它们共同的敌人 统一过程:1都有一个主要邦国为核心,德意志是普鲁士,意大利是撒丁王国;2都是通过外交和战争相结合的手段,由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的;3两国都有一个主要领袖人物领导; 统一后1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都保存大量封建残余。 (2)不同点:1面临的任务不完全一样:德国的首要任务是消除割据和实现国家统一;意大利除完成统一外,还要驱除外国势力。2领导力量和人民群众的作用不同:德国由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弱小,统一是由普鲁士的容克贵族领导的;而意大利虽在撒丁王国领导下进行,但人民群众起了重要作用,存在自下而上的道路。3外援不同:德国统一完全是由普鲁士完成的,未借助外援;而意大利是通过外交手段,借助法国的援助才打败奥地利的。4结果: 德意志成为欧洲新兴的强国,发展速度快;意大利的发展仍困难重重. 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点 (1)相同点:统一前:1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各地间的联系2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阻碍了各自资本主义的发展;3都面临着奥地利、法国等国的阻挠;4都是当时欧洲民族运动潮流的产物;5都被拿破仓征服过,法国成为它们共同的敌人 统一过程:1都有一个主要邦国为核心,德意志是普鲁士,意大利是撒丁王国;2都是通过外交和战争相结合的手段,由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的;3两国都有一个主要领袖人物领导; 统一后1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都保存大量封建残余。 (2)不同点:1面临的任务不完全一样:德国的首要任务是消除割据和实现国家统一;意大利除完成统一外,还要驱除外国势力。2领导力量和人民群众的作用不同:德国由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弱小,统一是由普鲁士的容克贵族领导的;而意大利虽在撒丁王国领导下进行,但人民群众起了重要作用,存在自下而上的道路。3外援不同:德国统一完全是由普鲁士完成的,未借助外援;而意大利是通过外交手段,借助法国的援助才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