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验室制取氧气及其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室制取氧气及其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室制取氧气及其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室制取氧气及其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室制取氧气及其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者: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掌握氧气的性质

二、实验器材:导气管,试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燃烧匙

三、实验药品:氯酸钾,二氧化锰,木炭,硫粉,红磷,铁丝

四、实验原理:2KClO 3

2KCl+3O 2

五、实验步骤:

安装如图组装仪器。

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双手握住试管,观察玻璃管内水柱变化。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装好带导管的软木塞。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试管口应向下。

点:点燃酒精灯,先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将火焰集中在药品处加热。 收: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理由是氧气不溶于水。收集四瓶氧气。

离:收集满氧气后,先将导管移开水槽。

熄:再用灯帽熄灭酒精灯。

六、氧气性质实验操作:

1、观察氧气的颜色和气味:无色无味,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娶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烧至发红,然后将木炭插入集气瓶内。

观察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说明集气瓶中有纯净的氧气存在。反应完后,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后,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跟氧气反应后产生CO 2。 化学方程式为:C +O 2CO 2

3、用细铁丝螺旋绕在燃烧匙是,另一端绕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燃烧尽时,立即放入留有水,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观察现象:红热的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化学方程式为:

3Fe +2O 2 Fe 3O 4

4、取少量硫粉在燃烧匙上,在酒精灯上加热,硫粉熔化,迅速将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S +O 2 SO 2

5、取少量磷粉在燃烧匙上,在酒精灯上加热至发红,迅速将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观察现象:剧烈燃烧,发出明亮光辉,放出热量,生成白烟。化学方程式为: 4P +5O 22P 2O 5

七、讨论

1、在试验时,为什么会出现下列问题,要怎么解决?

A、点燃酒精灯后,立即将火焰集中在试管内的药品部位加热,不久试管发生破裂。

答:这是因为试管底部受热不均匀,局部受热过高造成试管的破裂。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点燃酒精灯,先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将火焰集中在药品处加热。

B、看到水槽内导管出现气泡,立即收集,收集后用带火星木条插入瓶口内试验,结果木条没有复燃。

答:这是因为没有充分排尽导气管中的空气,造成收集的氧气不纯。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待导气管口出现连续气泡是才开始收集氧气。

2、试验操作过程中为什么要注意以下几点:

A、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答:这是因为固体中含有一定量的结晶水,加热时会有水蒸气产生,如果管口朝上,水蒸气就会在管口附近凝集成水珠,量多时会流下来,因为试管底是热的,所以可能会引起试管爆裂。

B、收集好氧气,为什么要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开,再熄灭酒精灯?

答:这是为了防止倒流的发生。

四年级科学(苏教版)全册实验报告单答案

实验报告单 ……………………………………………………………………………………………………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年级:四年级实验类别:演示实验;组别:()问题:喷气气球充气量的多少与它跑的距离是否有关? 假设: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越远) 实验记录: 我的结论:(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就越远,说明空气越被压缩,产生的力量越大)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观察冷热空气对流。年级:四年级实验类别:演示实验;组别:()实验准备:准备两个一样大的玻璃瓶,其中一个设法使它变冷,另一个设法使它变热。 实验步骤:1、在热瓶中燃香,充满香烟,用玻璃片盖住。2、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观察烟的流动。我发现:(白色烟雾向上流动,到冷瓶)3、将冷瓶和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观察烟又会如何流动,我发现:(白色烟雾没有向下流动) 我的结论:(冷热空气流动的方向是热上升,冷下降)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研究空气的成份。年级:四年级实验类别:演示实验;组别:() 实验步骤:1、把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放进有水的水槽中,点燃蜡烛;再用去掉底的矿泉水瓶罩上,然后立即盖上瓶盖,拧紧。我发现:(蜡烛慢慢熄灭,瓶内水上升一部分)说明:(瓶内帮助燃烧的气体用尽了)2、把水槽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再拧开矿泉水瓶盖子,把燃烧的火柴迅速插入瓶内。我发现:(火柴迅速熄灭)说明:(有一种气体阻止燃烧)3、我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成份。他们的性质是(第一种支持燃烧,第二种不支持燃烧)。4、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知道:(支持燃烧的是氧气,不支持燃烧的是二氧化碳),另外空气中还含有(氮气、水蒸气等) …………………………………………………………………………………………………… 实验报告单

空气热机实验报告范文.doc

空气热机实验报告范文 篇一:空气热机实验论文报告 摘要:热机是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空气热机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空气热机实验通过对空气热机探测仪、计算机等操作来理解空气热机原理及循环过程。通过电加热器改变热端温度测量热功转换值,作出nA/ΔT与ΔT/ T1的关系图,验证卡诺定理。逐步改变力矩大小来改变热机输出功率及转速,计算、比较热机实际转化效率。试验表明:在一定误差范围内,随热端温度升高nA/ΔT与ΔT/ T1的关系呈现性变化,验证卡诺定理。热端温度一定时输出功率随负载增大而变大,转速而减小。 关键词:卡诺定理;空气热机;卡诺循环 热机是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历史上对热机循环过程及热机效率的研究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确立起了奠基性的作用。斯特林1816年发明的空气热机,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是最古老的热机之一。虽然现在已发展了内燃机,燃气轮机等新型热机,但空气热机结构简单,便于帮助理解热机原理与卡诺循环等热力学知识。空气热机的结构如图一所示,热机主机主要有高温区、低温区、工作活塞和位移活塞、气缸、飞轮、连杆,热源等组成。 由电热方式加热位移活塞,其作用是在循环过程中使气体在高温区与低温区间不断交换,气体可通过位移活塞与位移气缸间的间隙流动,提高高温与低温间的温度差可以提高热机效率。位移活塞与工作活塞通过连杆与飞轮连接,他们的运动是不同步的,其中一个处于极值时,速度最小,

另一个活塞速度最大。 图一空气热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当工作活塞向下移时,位移活塞迅速左移,使汽缸内气体向高温区流动,如图1 a所示;进入高温区的气体温度升高,使汽缸内压强增大并推动工作活塞向上运动,如图1 b 所示,在此过程中热能转换为飞轮转动的机械能;工作活塞向顶端移动时,位移活塞迅速右移,使位移汽缸内气体向低温区流动,如图1 c所示;进入低温区的气体温度降低,使汽缸内压强减小,同时工作活塞在飞轮惯性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完成循环,如图1 d 所示。在一次循环过程中气体对外所作净功等于P-V图所围的面积。 根据卡诺对热机效率的研究而得出的卡诺定理,对于可逆循环的理想热机,热功转换效率为: A/Q1Q1Q2/Q1(T1T2)/T1T/T1 式中A为每一个循环中热机做的功,Q1为热机每一循环从热源吸收的热量,Q2为热机每一个循环向冷源放出的热量,T1为热源的绝对温度,T2为冷源的绝对温度。 由于热量损失,实际的热机都不可能是理想热机,循环过程也不是可逆的,所以热机转化效率: T/T1,只要使循环过程接近可逆循环,就是尽量提高冷源与热源的温度差。 热机循环过程从热源吸收的热量正比于nA/T,n为热机转速,所以:正比于nA/T。测量不同热 端温度时的nA/T,观察与T/T1的关系,可验证卡诺定理。同一功

实验活动6:,酸、碱化学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活动6:,酸、碱化学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题目: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班级: 日期: 指导教师: 第 组 姓名: 同组人: 【实验目的】 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 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 【实验步骤】 1、参考下图进行实验,比较酸和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图10-21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2、取两个生锈的铁钉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约2mL稀盐酸,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铁锈+稀盐酸 铁锈+稀硫酸 当观察到铁钉表面的绣去掉变得光亮时,讲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比较两支铁

钉(结论: )。 (想一想:将铁钉放入试管时应如何操作?)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铁钉+稀盐酸 铁钉+稀硫酸 (想一想:将铁钉放入试管时应如何操作?) 3、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上述实验产物+稀盐酸 4、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边不断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取该无色溶液约1mL,置于蒸发皿中加热,使液体蒸干,观察现象(现象: )。 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 上述溶液+稀盐酸 5、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用药匙的柄把一端挑一点),然后各加入1mL水,振荡;再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mL水,振荡;向另一支试管加入约1mL稀盐酸,振荡;比较两支试管中的现象。 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钙溶液+酚酞溶液 上述溶液+稀盐酸 【问题与交流】 通过实验步骤5,可以验证氢氧化钙的哪些性质?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1 空气的性质|苏教版(2)

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能够流动,能被压缩等性质。 2、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学用观察、实验、比较、概括等多种方法认识不易感知的空气。 4、培养细心观察,动手操作,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空气的性质。 2、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教学准备: 气球、皮球、玻璃杯、水槽、小木棍、线、纸巾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1)猜谜: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多媒体出示) (2)学生回答。 (3)谈话:不错,谜底是空气。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关于空气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4)谈话: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借助其他看得见的物体帮忙,就可以觉察到它的存在。既然空气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那它具有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2.明确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如下学习目标 (1)知道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能够流动,能被压缩等性质。

(2)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学用观察、实验、比较、概括等多种方法认识不易感知的空气。 (4)培养细心观察,动手操作,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科学态度。 3.效果预期 同学们有信心完成任务吗?老师相信同学们! 二、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一 探索和调查空气占据空间 2.自主学习 (1)证明空气的存在 这里有一个透明的大玻璃钢(出示已注有大半缸水的大玻璃缸),把一团纸塞进玻璃杯的底部,然后将玻璃杯倒置,垂直放到玻璃缸的底部,杯中的纸会怎样呢?如果倾斜着放,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 (2)预测,你认为杯子里的纸湿了吗? (3)学生预测 (4)学生实验 3 .展示交流 (1)思考: 为什么在实验中纸团没湿呢 (2)总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空气的一个性质——空气占据空间。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的空间,都有空气占据着。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要占据空间。(板书:占空间。) 4.任务呈现二 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有质量。 5.自主学习

苏教版科学四上空气的性质教案

《空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空气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气的知识。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为背景,指导他们用实验的手段,去证实空气的存在并研究它的性质,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物质性质的层面。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解释现象、进行比较、归纳概括。 教学课题: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空气”这个名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知道空气的存在,还知道人呼吸需要空气,但由于空气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学生并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神秘面纱。在生动有趣的实验中,使学生感受空气的奥妙、探究活动的奥妙,激发他们对空气进行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方法: 1、学习用观察,实验,比较,概括等多种方法认识不易感知的空气。 2. 能根据吹气球的感觉和观察,做出假设,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 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4、通过比较,小组交流。让学生尝试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认识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的性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猜想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 4、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态度。

教学重点:能够感知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感受到空气的性质。 教学准备:杯子10个、食品袋16张、报纸、硬纸4张、盛有水的水槽9个、粉笔、气球(20个)、吸管(15个)、注射器(9个)、塑料瓶9个、剪刀、实验记录单9份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体验,聚焦主题 1、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用手捏紧鼻子,闭紧嘴巴,就这样一直到我喊停为止。 2、谁来说说刚才的感受(发闷、难受……) 3、为什么会这样呢? 4、小结:是啊,我们生活在空气的世界中,正因为有了空气,呼吸才顺畅,生命才能延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空气。(板书:空气) 【意图:创设趣味游戏情境,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体验,初步认识空气的客观存在及对生命的重要价值,使研究对象、探究主题得以凸显。】 二、证实空气的存在,导入对空气性质的研究 1、引导学生感知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1)谈话: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要研究空气就应该先把空气找出来。同学们可以利用老师准备的一些器材(杯子、食品袋、装满水的水槽、气球、注射器),也可以用自己身边的事物来证明空气的存在。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多。(2)在找之前先在小组内轻声交流一下你想用什么材料怎样找到空气的,并记在记录纸上,注意实验时听从组长安排,轮流使用材料,尽量低声讨论,尽量不损坏材料,注意安全,需要我帮助的请举手。 (3)学生领材料,动手做。教师巡视,有意识的分别给一些小组加一种材料(硬纸或塑料瓶)。

卤素元素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doc

卤素元素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一、教学目标 (一)掌握Cl2、Br2、I2的氧化性及Cl-、Br-、I-还原性。 (二)掌握卤素的歧化反应 (三)掌握次氯酸盐、氯酸盐强氧化性 (四)了解氯化氢HCl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五)了解卤素的鉴定及混合物分离方法 二、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手段 讲解法,学生实验法,巡回指导法 三、教学重点 1、区别Cl 2、Br2、I2的氧化性及Cl-、Br-、I-还原性。 2、卤素的歧化反应 3、次氯酸盐、氯酸盐强氧化性 四、教学难点 区别Cl2、Br2、I2的氧化性及Cl-、Br-、I-还原性;卤素的歧化反应;次氯酸盐、氯酸盐的强氧化性 五、实验原理 卤素系ⅦA族元素,包括氟、氯、溴、碘、砹,其价电子构型ns2np5,因此元素的氧化数通常是—1,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形成氧化数为+1、+3、+5、+7的化合物。卤素单质在化学性质上表现为强氧化性,其氧化性顺序为:F2 > Cl2 > Br2 > I2。所以,Br-能被Cl2氧化为Br2,在CCl4中呈棕黄色。I2能被Cl2、Br2氧化为I2,在CCl4中呈紫色。 卤素单质溶于水,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X2 + H2O === HX + HXO 这就是卤素单质的歧化反应。卤素的歧化反应易在碱性溶液中进行,且反应产物随着温度和碱液浓度的不同而变化。 卤素的含氧酸有多种形式:HXO、HXO2、HXO3、HXO4。随着卤素氧化数的升高,

其热稳定性增大,酸性增强,氧化性减弱。如氯酸盐在中性溶液中没有明显的强氧化性,但在酸性介质中表现出强氧化性,其次序为:BrO3- > ClO3- > IO3-。次氯酸及其盐具有强氧化性。 HCl的还原性较弱,制备Cl2,必须使用氧化性强的KMnO4、MnO2来氧化Cl-。若使用MnO2,则需要加热才能使反应进行,且可控制反应的速度。 六、仪器与药品 试管及试管夹、量筒(1mL)、酒精灯、滴瓶(5mL)、试剂瓶(500mL)、烧杯(250mL) KBr、KCl、KI、CCl4、H2SO4(浓)、NaOH、NaClO、MnSO4、HCl (浓)、KClO3、AgNO3、溴水、品红、酒精、浓氨水、碘伏水、pH试纸、KI-淀粉试纸、醋酸铅试纸、蓝色石蕊试纸。 七、实验内容 (一)卤素单质的氧化性 ①取几滴KBr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少量CCl4,滴加氯水,振荡,仔细观察CCl4层颜色的变化; ②取几滴KI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少量CCl4,滴加氯水,振荡,仔细观察CCl4层颜色的变化; ③取几滴KI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少量CCl4,滴加溴水,振荡,仔细观察CCl4层颜色的变化; 结论: 1、反应现象: 2、反应方程式包括: 3、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Cl-、Br-、I-的还原性 ①往干燥试管中加入绿豆粒大小的KCl晶体,再加入0.5mL浓硫酸(浓硫酸不要沾到瓶口处),微热。观察试管中颜色变化,并用湿润的pH试纸检验试管放出的气体。 ②往干燥试管中加入绿豆粒大小的KBr晶体,再加入0.5mL浓硫酸(浓硫酸不要

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 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54082 化学性质实验报告Chemical property experiment report

化学性质实验报告 有机实验报告 糖、氨基酸和蛋白质的鉴定 一、糖的鉴定 糖类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一般由碳、氢与氧三种元素所组成。 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糖的化学性质;(2)掌握鉴定糖的方法及其原理。 (一)-萘酚试验(molish)糖类化合物一个比较普遍的定性反应是molish 反应。即在浓硫酸存在下,糖与-萘酚(molish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环。 实验方法 取3支试管,编号,分别加入0.5 ml 0.5%的各待测糖水溶液,滴入2滴molish试剂(-萘酚的乙醇溶液),摇匀。把试管倾斜450,沿管壁慢慢加入约1ml浓硫酸(切勿摇 动),小心竖直后仔细观察两层液面交界处的颜色变化。硫酸在下层,试液在上层样品:葡萄糖、蔗糖及淀粉 解释:

糖被浓硫酸脱水生成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者进一步与 -萘酚缩合生成紫红色 物质,在糖液和浓硫酸的液面间形成紫色环。 (二)fehling试验 (1)实验原理 fehling试剂:含有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的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与碱溶液混合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沉淀。若同时有还原糖存在,则产生黄色或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为防止铜离子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或碱性碳酸铜沉淀,fehling试剂中需加入酒石酸钾钠,它与cu2+形成的酒石酸钾钠络合铜离子是可溶性的络离子。 (2)操作方法 取4支试管,编号,分别加入fehling试剂i和ii 各0.5ml。摇匀并置于水浴中微热后,分别加入5滴待测糖溶液,振荡后置于沸水浴中加热2 ~ 3min,取出冷却,观察颜色变化及有无沉淀析出。fehling试剂i:称取3.5 g硫酸铜溶于100 ml蒸馏水中, 得淡蓝色的fehling试剂i。 fehling试剂ii:将17g酒石酸钾钠溶于20ml热水中,然后加入20 ml 含 5 g naoh的水溶液,稀释至100 ml得无色透明的 fehling试剂ii。 样品:葡萄糖、果糖、蔗糖及麦芽糖 解释: 硫酸铜与碱溶液混合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沉淀。若同时有还原糖存在,则产生黄色或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空气的性质》_说课稿·优选.

《空气的性质》说课稿 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空气的性质》。《空气的性质》选自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中的第1课。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对于空气已经积累了一些认识,知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等等,但是都是停留在生活经验上。所以本课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了解空气的性质,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手段,去证实空气的存在并且研究它的性质,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提升到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空气性质。从而关注空气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得应用。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在以后的学习中,有关空气的知识将不断出现,因此本课为本单元以后几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想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导入对空气性质的研究 第二部分用多种感官和不同的实验方法,去认识空气的性质。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部分。共有4项活动,1、探究空去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2、认识空气有质量;3、认识空气具有流动性;4、感受空气能被压缩。 第三部分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 第四部分了解人们对压缩空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说教学目标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空气的特点以及具体怎样来探究这两个方面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指导,而这恰好是我们教学最有价值的地方。有人将科学比喻为引导学生过河,但学生不能自己盲目地过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运用好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过河”的下脚石。为此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知道空气要占据空间,空气可以流动,空气有质量、空气能够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3.初步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 1.能对“瓶子里的气球为什么吹不大”做合理的解释与假设,并能用实验验证; 2.能初步依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知程序,进行关于空气的探究活动,做好简单的记录。 情感目标

1空气的性质教案

1.空气的性质 教学准备: 1.空气占据空间:演示——瓶子、气球(2~3套)。 分组——粉笔头、砖块、气球、塑料袋、玻璃杯、纸团、塑料瓶、塑料漏斗、胶泥、水、水槽或盆等。 2.空气有质量: 细长棍、细绳、气球(或塑料袋)两个、大头针、胶泥、胶带、气枪等。 3.压缩空气: 演示——充足气的气垫或大塑料袋。分组——塑料注射器、橡皮擦。 多媒体课件——压缩空气的利用。 4.制作空气枪: 干净的废圆珠笔芯和小于笔芯内径的木棍;竹筒和小于竹筒内径的竹棍、一端有“活塞”的竹棍;塑料注射器、湿纸团、橘子皮等。 5.自制压缩空气水“火箭”、气枪等。 根据《课程标准》,本课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对“瓶子里的气球为什么吹不大”做出合理的解释与假设,并能用实验验证; 2.能解释“气垫”复原的原因,并能根据假设设计与正确操作验证性实验; 3.能初步依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知程序进行关于空气的探究活动,做好简单的记录; 4.能运用借助水等可见物质的实验方法间接观察认识不可见的空气; 知识与技能 1.能用一定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知道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3.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说出空气枪的原理。 4. 会制作空气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尊重证据和按照科学认识程序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2. 关心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及其新成果、新技术。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证明空气的存在 1.猜谜: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动物植物都需要。 2.学生回答。 3.谈话:不错,谜底是空气。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哪儿有空气呢? 4.提问:(出示注射器)它里面有空气吗?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怎样证明呢? 5.谁有办法用这个塑料袋证明空气的存在?学生演示并说明。 6.既然空气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它有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评析】在本节课的设计中,用了一个谜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儿童的年龄特点相符合,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入课堂,并为他们创设了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开心、顺心地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1.提问:这是一只气球,你们能把它吹大吗?(出示气球在瓶里的实验装置)如果我们来吹这个气球,能把它吹大吗? 2.学生假设。 3.推选几位同学来试一试。 4.讨论:气球为什么吹不大? 5.小结:在这一过程中相机给出“空间”这一概念,引导学生用“空间”描述实验现象。由“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引出“有空间就有空气占据吗?”这一问题,并对这个问题作出假设。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运用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指导学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当学生提出关于空气的其他发现和各种问题后,应指导学生进行整理归纳,并做好记录。 三、学生利用实验来探明空气是不是占据空间 1. 谈话:我们得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呢?这就要看它是否能经得起实验的检验了。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一团纸塞进玻璃杯的底部,然后将杯子倒立放入水中,杯子不能歪,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如果把杯子倾斜着放,又会产生什么现象呢?(可结合动画演示) 2. 同组的同学展开讨论。 3. 提出实验前的思考:根据刚才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准备哪些材料来做这一实验呢?实验可以分成几步去做? 4. 同组的同学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开始设计实验。 5. 学生做把一团纸塞进玻璃杯底部的实验。 【注意】实验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要塞紧纸,不能掉下来,二要把杯子垂直往水里按,不能倾斜,往外拿杯子的时候也要垂直。 6.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实验四、与空气性质相关的实验

实验四、与空气性质相关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小学科学关于空气性质的实验内容; 2.掌握空气性质实验的有关实验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大胆创新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 玻璃水槽、烧杯、漏斗、圆底烧瓶、胶塞、纸、注射器、吸管、土豆、气球、胡萝卜、双氧水、集气瓶、毛玻璃片、火柴、一次性筷子、透明胶、报纸、剪刀、塑料袋、刀、彩笔、纸杯、试管、空塑料瓶(自己准备)、橡皮筋、弯管、水槽三、实验步骤 (一)空气占据空间 1.在水槽中装适当的水,把一团纸紧紧塞在玻璃杯的底部,将烧杯倒立着压入水底,观察现象。再将玻璃杯重新压入水中,让玻璃杯慢慢倾斜,观察现象。 2.把水倒入插在胶塞中的漏斗中,观察现象。再把带漏斗的胶塞堵在烧瓶口上,使它不漏气。往瓶中倒水,观察水是否能进入瓶子中,若将胶塞松开一些,再观察水能否进入瓶中。 3.将一只气球塞进空瓶中,并把气球口绷在瓶口上,用力吹气看能否将气球吹胀。如果不能,想个办法将气球吹起来。 4.变妖怪的魔术:用刀切开一个纸杯的杯底,但注意不要切下来;用刀在另外一个纸杯的内侧再切出一个小切口来,用彩笔在塑料袋上画出你认为最恐怖或最搞怪的小妖怪来,然后再用胶带将吸管与塑料袋口粘在一起。尽量排空塑料袋内的空气。将塑料袋放入有缺口的纸杯内,将吸管由缺口处穿出。将另外一个切下的杯底的杯子该在上面,用胶带粘好。试一试鼓足气使劲吹。 5.探究:请设计一种方法,收集一杯空气。 (二)空气具有质量 1.利用2只质量相等的气球,小木棒、透明胶制作一个平衡杠杆,取下一只气球吹满气,再装在杠杆上,观察现象。 2.把一根干燥的卫生筷放在桌子上,上面盖上报纸。注意,让筷子的1/3露在桌面上,

空气的性质实验报告单

空气的性质实验报告单 篇一: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联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联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联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二:实验报告单四上 实验过程记录表 1 实验过程记录表 2 实验过程记录表 3 实验过程记录表 实验过程记录表 4 实验过程记录表 实验过程记录表 5 篇三: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空气的性质》实验器材:细木棍、两只一样的气球、细线、支架、透

明胶带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实验结论:空气也有质量。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现象(四年级上册第 1单 元)课题:《热空气和冷空气》 实验器材:热水、集气瓶、玻璃片、透明水槽、线香、火柴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实验结论:热空气会向上升,形成对流。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认识二氧化碳(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 课题:《空气中有什么》 实验器材:锥形瓶、集气瓶,带有玻璃的塞子、软管、小苏打、醋、澄清石灰水、长、短蜡烛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测量热水变冷的温度(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冷热与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钟表、记录纸、烧杯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直到与周围环境温度一致。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热的传递》

四年级科学苏教版全册实验报告单(供参考)

实验报告单 年级:四年级 实验类别:分组实验 ;组别: 我概括空气的性质:( ) ………………………………………………………………………………………… 实验报告单 年级:四年级 实验类别:演示实验 ;组别:( ) 实验名称:02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问题:喷气气球充气量的多少与它跑的距离是否有关? 假设: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 ) 我的结论:( ) ………………………………………………………………………………………… 实验报告单 年级:四年级 实验类别:演示实验 ;组别:( ) 实验名称:03观察冷热空气对流。 实验准备:准备两个一样大的玻璃瓶,其中一个设法使它变冷,另一个设法使它变热。 实验步骤:1、在热瓶中燃香,充满香烟,用玻璃片盖住。 2、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观察烟的流动。我发现:( ) 3、将冷瓶和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观察烟又会如何流动,我发现:( ) 我的结论:( )

………………………………………………………………………………………… 实验报告单 年级:四年级实验类别:演示实验;组别:() 实验名称:04研究空气的成份。 实验步骤:1、把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放进有水的水槽中,点燃蜡烛;再用去掉底的矿泉水瓶罩上,然后立即盖上瓶盖,拧紧。我发现:()说明:()2、把水槽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再拧开矿泉水瓶盖子,把燃烧的火柴迅速插入瓶内。我发现:()说明:() 3、我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有()种气体成份。他们的性质是()。 4、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知道:(),另外空气中还含有()等。………………………………………………………………………………………… 实验报告单 年级:四年级实验类别:演示实验;组别:() 实验名称:05制取二氧化碳并研究其性质。 实验步骤:1、在一只瓶里放入一些小苏打,再倒进一些醋,瓶时出现的泡泡就是二氧化碳。把带有玻璃管的塞子塞紧瓶口,并通过管子把二氧化碳引到另一只瓶里。2、把澄清的石灰水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摇晃几下, 我发现:()3、把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向正在燃烧的蜡烛倾倒, 我发现:()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的性质有: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能使燃烧的蜡烛();二氧化碳比较()。………………………………………………………………………………………… 实验报告单 年级:四年级实验类别:分组实验;组别:() 实验名称:06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实验步骤: 1、把碎冰倒进干燥的玻璃杯。 2、用卡片把玻璃杯盖上,等几分种。 我发现:杯壁上出现()。

最新过氧化钠化学性质的实验报告

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目的】 1.掌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的实质,可以写出方程式。 2.经历吹气点火、滴水点火实验探究,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探究内容】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实验原理】 1.2Na2O2+2H2O═4NaOH+O2↑ 2.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实验所需仪器及药品】 仪器:试管(1支)蒸发皿(1只)长玻璃管(1支)脱脂棉火柴镊子钥匙 药品:过氧化钠、水 【实验步骤】 1.Na2O2+H2O (1)取一支干净的试管,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钠。 (2)在试管中加入水,有反应生成。 (3)用点燃的火柴放在试管口,观察有没有变得更亮。 (4)用手摸一摸试管外壁,感受温度变化。 (5)在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2.Na2O2 +CO2 铺于干净的纸上。 (2) (3)取少许过氧化钠,将结块的过氧化钠用研钵研 磨成粉末平铺于脱脂棉上,用镊子将脱脂棉包

起来。 (4)将包好的脱脂棉放入蒸发皿中,用一支细长玻璃管向脱脂棉缓缓吹气。观察现象。 【注意事项】 1. 2.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产物里面滴入酚酞溶液可能会出现颜色变红,但红色 马上消失,这是因为过氧化钠有强的氧化性,将酚酞氧化,则红色退去。因此要同学观察时要快,并且尽量不摇动试管。 3. 4.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由于过氧化碳生产时间久,因此要将结块的过 氧化碳研磨成粉末,使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充分接触。 5.用脱脂棉包过氧化钠时包的松散些,有助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接触,易于 反应进行。 【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1.Na2O2+H2O (1)试管内有气体生成。 (2)点燃的的火柴放在试管口变得更亮,说明产生的是氧气。 (3)摸试管外壁,试管外壁温度升高,说明反应放热。 (4)在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红色生成,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2.Na2O2 +CO2 (1) 脱脂棉着火,并且火光剧烈。说明反应放热引起脱脂棉燃烧,反应放出氧气,助燃。 【实验的成功关键】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记录人:王富强日期:2017年9月5日班级:四年级 时间: 2017年9月5日星期二第5节 地点: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认识空气的性质——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王富强 实验小组成员:四年级全体同学 实验内容:证实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实验器材:水槽、注射器、塑料袋、透明杯子、纸、空饮料瓶、气球等。 实验过程: 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 提示:纸团应紧塞杯底,防止落下;杯子压入水中要慢并保持竖直,要压到水槽里的水面淹没杯底为止;提起杯子时动作也要慢,并要把杯子外壁和杯口水擦干,然后再取出纸团。 实验中,尽量避免水槽里的水溢出来。吹气球时,用不要用力捏塑料瓶。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把瓶里的气球吹大,重视求异思维培养。 实验结果:空气存在,空气占据空间。

记录人:王富强日期:2017年9月6日班级:四年级 时间: 2017年9月6日星期三第5节 地点: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证明空气有质量的实验及压缩空气活动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王富强 实验小组成员:四年级全体同学 实验内容:;认识到空气是有质量的;认识到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实验器材:细木棍一根、空气充得同样多且颜色相同的气球两只、细线一根、支架一只(演示用) 实验过程: 把两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的现象,想一想,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再用手压“气球”(或用塑料袋充满气)有什么感觉?再用力压一压,感觉又怎样?松开手后你看见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感觉和现象? 提示:压塑料袋时,不要用力过大,以免破裂。 实验结果:空气是有质量的;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报告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目的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点滴板、滴管。 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生锈的铁钉。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注意事项及问题交流 一、参考下图进行实验,比较酸和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石蕊溶液 遇酸变成色;遇碱变成色。 酚酞溶液 遇酸;遇碱变成色。1、胶头滴管吸液后不能倒放也不能平放。 2、点滴板的优点:节约药品、减少污染、便于对比。 二、探究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1、取两个生锈的铁钉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2ml稀盐酸,观察现象。 2、当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锈去掉变的光亮时,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 3、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比较两支铁钉。1、铁钉表面 呈色, 溶液由色变 成色。 2、铁钉表面 有产生; 3、两支铁钉 的不同。 1、将铁钉放入试管中时 应用镊子先将铁钉放在 试管口,然后缓慢立起试 管,让铁钉缓缓滑到试管 底部,防止打破试管。 2、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除铁锈时要注意酸的用 量和反应时间。

三、探究酸和碱的反应【第一组实验:】 (1)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2)然后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第二组实验:】 (1)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2)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边不断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改变为止。 【第三组实验】 (1)在试管架中找到已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的两支试管然后各加入1ml水,振荡,观察现象。 (2)再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3)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ml水,振荡;向另一支试管加入约1ml 稀盐酸,振荡;比较两支试管中的现象。(1)产生沉淀 (2)。 (1)溶液呈色 (2)溶液 (1)固体 (2)酚酞溶液 (3)一支试管中固 体,溶 液;另一 支试管中固 体,溶 液。 1、在用胶头滴管滴加液 体药品时要垂直在试管 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容 器中;在实验过程中用到 的反应容器是试管,在实 验中振荡试管的目的:使 物质充分反应。 2三个实验都验证了酸能 和碱反应,为了观察到明 显的实验现象,可选择难 溶性碱与酸反应;可溶性 碱与酸反应可借助酸碱 指示剂观察现象。 3、实验3验证了氢氧化 钙的部分性质:① 溶于水②能与作 用③能与反应。 4、实验3采用的 实验方法,其目的 是排除的干 扰,从而证明氢氧化钙能 与盐酸反应。 实验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1、 2、 3、 4、 5、 6、

空气的性质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课:空气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1、探究过程和方法: ?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 2、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空气不仅占据一定空间,而且有质量,不能随意压缩做占据的空间 三、教学准备 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三个、塑料绳、细竹箝、针筒、橘子皮、橡皮、橡胶塞、自行车气门心、气筒、塑料袋、塑料管、白、餐巾纸、天平 四、教学方法:探究法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猜:老师带一个手提袋,里面放一个空气袋,问学生老师里面装的是什么。

2,生猜,文具盒,本子,书,空气 3,师:你怎么说是空气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4,生:很轻,而且鼓鼓的。 5,师:没错,这位同学真善于观察! 6,师:其他同学,你们能不能用其他的方法,利用你们的工具来证明空气的存在呢? 7,生:套空气,等等。 8:师:啊,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那么关于空气还有哪些奥秘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究探究。(板书课题) 二、探究空气的性质——占据空间 1,教师演示实验:拿出一个纸团,我如果把纸团放进水里,纸团会湿吗? 2,请几个学生上来验证纸有没有湿 3,师:为什么? 4,生:空气占据了空间。(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和猜测的原因写到活动记录卡上) 5,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让你们准备了矿泉水瓶和气球,都准备了没有?6,生:准备了 7,师:真好记性!那现在就请你们把气球套在矿泉水瓶上,然后吹气球,看看谁力气大,能把气球吹大的。你们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好,开始。8,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同学们吹得脸都红了,但是气球还是干瘪的,吹不大。这是为什么呢?你们小组之间讨论一下,老师请你们来回答 9,生答:空气占据空间… 10,师:那有没有人能想出办法,把气球吹大的? 11:生想各种办法,尝试。 12,师:我们班的同学都很聪明,通过你们想出了的办法,气球真的吹大了。13,请学生总结,老师板书:空气的性质——占据空间 三、探究空气的性质——有重量 1,师:让他们玩完他们带来的东西(垃圾袋,气球等),看谁能从玩中发现更多空气的性质。,教师适当引导如何玩,发现什么 2:生讨论汇报 三、探究空气的性质——有重量 1,师:知道空气那么多性质,那么“空气有重量吗?这个我们同学还没想到2,生猜想 ③你能不能用气球、竹签、塑料绳想个方法验证我们的实验结果?把你设计的方

四年级实验报告单(上)

研究空气的性质实验记录单 四()班参加人员: 实验设计: 1、把一团纸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湿。这个现象说明杯子里有(),因为空气出不来,水就进不去。 2、把气球放在瓶子里用力吹,气球吹(),说明瓶子里有()。 3、把饼干,砖头、羽绒服放进水里,会看到饼干,砖头、羽绒服有很()冒出,说明饼干,砖头、羽绒服里有空气。 4、把两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气球,会看到充气的气球下沉,这个现象说明空气有( )。 5、用手压充气的气球,气球会(),放开手后,气球又(),这个现象说明空气有()。 6、把充气的气球对着自己的脸放气,会有()的感觉,说明空气会()。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空气的性质是

研究热空气和冷空气的实验记录单 四()班参加人员: 问题1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实验设计; 1、把手放在点燃蜡烛的上方,手的感觉是()。 2、把纸蛇放在蜡烛的上方,会看见纸蛇()。 以上现象说明空气受热会向( )流动。 问题2热空气为什么会向上升? 实验设计; 把两个用线栓好杯底的纸杯固定在木棍上,使木棍保持平衡,用寿扶住木棍的一头,用点燃的火柴烤热另一只杯子,同时松开扶住木棍的手,会看到现象是 实验现象说明:

研究空气成分实验记录单 四()班参加人员: 实验设计: 1、把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放进水槽中,点燃蜡烛,在用去掉底 的饮料瓶罩上,然后立即盖上瓶盖,拧紧,看到的现象是 。这个现象说明 打开瓶盖插入燃烧的火柴后发生的现象是 说明剩下的空气燃烧(填能或不能)。 2、向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会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成。 3、把二氧化碳倒入点燃蜡烛的杯子里,看到蜡烛很快,说明二氧化碳能。 4、把碎冰倒进干燥的玻璃杯中,用玻璃片盖好,几分钟后,看到小水珠出现在杯子的外壁上,说明空气中有。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doc

1、实验名称:《空气的性质》 实验器材:细木棍、两只一样的气球、细线、支架、透明胶带 实验步骤 1、将两只气球充气。 2、将气球系在细木棍两端。 3、刺破其中一只。 4、观察现象。 5、记录。 6、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空气也有质量。 2、实验名称:热空气和冷空气 实验目的:观察到冷热空气的对流现象。 实验器材:热水、集气瓶、玻璃片、透明水槽、线香、火柴 实验步骤:1、将两个一样大的玻璃瓶分别放在冷、热水槽中使之变热或变冷。 2、在热瓶中放入点燃的香,当瓶内充满烟后移走香,立即用玻璃片将瓶子盖上。 3、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观察烟的流动。 4、重复1、2步骤,将冷瓶和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观察烟又会如何流动° 5、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热空气会向上升,形成对流。 3、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目的:认识二氧化碳性质 实验器材:锥形瓶、集气瓶,带有玻璃的塞子、软管、小苏打、醋、澄清石灰水、长、短蜡烛 实验步骤 1、在锥形瓶中加醋,放入小苏打。 2、把塞子塞紧瓶口,通过管子把气体引入另一只集气瓶。 ―装有二氧化碳的痼子,摇晃,观察现象。 4、将长、短蜡烛分别点燃,放入瓶中。 5、将二氧化碳沿着杯壁慢慢倒入瓶中。 6、观察现象。

7、I 己a 8、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4、实验名称:热在液体中的传递 实验目的:探究液体的热传递方式 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木屑 实验步骤 1、倒150ML冷水在烧杯里― 2、加入木屑。 3、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 4、点燃酒精灯,给石棉网加碗 5、观察木屑的运动— 6、记录。 7、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液体传递热的方式是对流。 5、实验名称:《吸热和散热》 实验目的: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否相同。 实验器材:相同重是的油和水、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 实验步骤 1、给油、水加热。 2、每隔1分钟记录油、水温度 3、加热6分钟,记录6次 4、停止加热后,每隔1分钟记录油、水温度。 5、记录6次。 6、比较记录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7、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不同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本领不相同° 6、实验名称: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 实验目的:发现声音的传播方向。 实验材料:铅笔 实验过程:用钢笔敲击桌面的中心,我们不论站在桌子的哪个方向,都能听到铅笔敲击桌子的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