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在牛肚子里旅行

在牛肚子里旅行

在牛肚子里旅行
在牛肚子里旅行

在牛肚子里旅行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29、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目标

⒈在阅读中独立认识8个生字,能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贮藏、消化、细嚼慢咽”等词语及重点语句。

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根据提示概括小节的主要意思。

⒊能通过文本及课前搜集的资料大致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⒋在阅读中感受青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懂得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战胜困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根据提示概括小节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

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⒈出示谜语:身穿褐色衣,头顶长触角,草丛堆里把歌唱,小孩用它来斗仗。

⑴读谜语

⑵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吗?

⑶出示蟋蟀图片,学习“蟋、蟀”生字,重点指导“蟀”的字形。

今天我们要认识两位蟋蟀朋友,一位叫“青头”,一位叫“红头”。有一天,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跑到牛肚子里旅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⒉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⒈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红头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

⒉交流。

⒊完成填空:

红头和青头正在玩________时,红头躲在_______________,一头大黄牛从红头后面走过来,突然_____________,红头和草一起被________________。

(板书:红头误入)

三、深入学习,理解内容。

㈠学习1~7小节

⒈通过朗读,大家都知道了红头进入牛肚子的原因,课文哪一小节告诉我们的?(第7小节)

⒉再轻声读读第7小节,根据提示简练地

...说说红头进入牛肚子的原因。

出示:红头和草一起被。

⒊指名交流

⒋引读:

红头和青头(高兴地玩着捉迷藏的游戏),红头(悄悄地躲在一个草堆里不作声),只露两只眼睛(偷偷地看)。正在这时,一头大黄牛(从红头后面慢慢走过来)。红头(做梦也没有想到),大黄牛(突然低下头去吃草)。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去了。

(引导学生从“做梦也没有想到、突然、还没有来得及”等词中体会红头的猝不及防。)

㈡学习8~18小节

⒈感受红头在牛肚子里的危险遭遇。

师过渡:可怜的红头还没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进入了牛的嘴巴里,他会经过哪些地方,又会遇到哪些危险呢?

⑴默读8~18小节,用“________”划出描写红头的句子。

⑵交流并出示句子: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叫起来。(板书:求救青头)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了!”红头大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运动着。从第一个胃走到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来到了牛嘴里。终于,红头又看见了光明,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⑶媒体出示图片,了解牛胃的构造。

简要介绍“反刍现象”:牛吃下去的食物进入胃以后,不是马上被消化,而是在休息的时候再反回到口腔里细细咀嚼,嚼碎的食物重返入胃里消化。这种现象叫反刍。

⑷想象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经过,又会有怎样的感受?请仔细品读句子,用下面的填空说一说:

当我和草突然被牛吃到嘴巴里时,感到;我在牛的嘴巴里,吓得我;我的身子随着草慢慢蠕动,又进了牛的肚子,这里,我。我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迷迷糊糊中,我眼前一亮,原来我又回到了牛的嘴巴,我想:,可是我已经。最后随着牛大吼一声,我和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小组交流,指名交流

⑸辨析“旅行”和“旅游”。

⒉体会青头对红头的关爱及运用知识解决困难的机智。

师过渡:红头在牛肚子里真是危险重重,稍不留神就会失去生命。但最终却安然无恙地从牛肚里出来了,这可多亏了——青头的帮助。那么小小的青头是如何救出红头的呢?

⑴再读8~18小节,用“﹏﹏”标出文中描写青头的句子。说说从青头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就把它摔在地上。青头顾不得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从来不会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牛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听我说,牛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用来贮藏食物,只有第四个才是管消化的!”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

这时,青头爬到了牛鼻子上,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⑵指名交流

▲体会青头对红头的关爱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就把它摔在地上。青头顾不得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从来不会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①学习“嚼”

引导学生从“一下子、顾不得,一骨碌”感受青头的着急。

②指导朗读。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牛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听我说,牛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用来贮藏食物,只有第四个才是管消化的!”

①随机理解“贮藏”。

②体会“!”所表达的情感,并读出语气。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

①随机理解“细嚼慢咽”。

②着重指导朗读“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

▲了解青头拥有丰富的知识并懂得运用知识

①青头正因为拥有丰富的知识才救出了自己的朋友,它都告诉了红头什么知识?请你默读11、13、15小节,选择一节用下面的句子说说看!

青头告诉红头。(什么)

②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概括。

⒊教师引读重点语句,并小结。

当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时,青头大声喊……;当红头和草一起进了牛肚子,青头又隔着牛肚皮对红头说……;当红头感到非常悲哀,青头鼓励道……

㈢学习19~20小节,总结全文,理解主旨。

⒈想象说话: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他激动地只说了三个字;谢谢你!他在心中还会对青头说什么呢?

⒉总结: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是多么值得庆幸啊!正是青头的临危不惧,对朋友真诚的关心,以及灵活应用了知识巧妙地解救了自己的朋友!(板书:真诚的关心用知识巧救)

⒊布置作业:排演课本剧。

板书设计:

29在牛肚子里

....旅行

误入求救

用知识巧救

红头青头真诚的关心

【教学方案】在牛肚子里旅行示范教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将科学知识与童话完美结合。讲述了蟋蟀红头和青头捉迷藏,不小心被牛吞进了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危急关头,蟋蟀青头沉着地安慰它,给它出主意,帮助它从牛肚子里逃脱出来。 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是贯穿全文的脉络。红头被大黄牛卷到嘴里——进了牛肚子——从第一个胃到第二个胃又回到牛嘴里——和草一起喷了出来,这一旅行路线蕴含着牛反刍的科学知识。 课文在表达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贴近生活。蟋蟀和黄牛都是大家熟悉的动物,捉迷藏也是学生经常做的游戏,从生活出发,写大家熟悉的事情,读着有亲切感。第二,在平常的生活中出现了不平常的事情——蟋蟀被牛吃掉了。于是故事有了悬念——蟋蟀后来怎样了?在这个悬念下,故事不动声色的介绍了牛有4个胃、会反刍的科学知识。第三,语言丰富而生动。文中对话有丰富的提示语,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心情变化,使得整个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插图再现了故事中的重要场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感受青头和红头之间的深厚友谊。 教学目标 1.认识“咱、偷”等11个生字,读准“答、应”等4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9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语,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重难点 1.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公开课 教学设计

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选自三年级上册第10课的一篇课文。本文主要讲了一篇有趣的科普故事。文章通过两只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到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我们了一个科学知识:牛有四个胃,牛吃食有反刍的现象,同时也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友谊的珍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抓住文中描写青头的词句进行理解、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学会安慰别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说说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它是怎样在青头帮助下从牛肚子里逃出来的。 难点:体会青头与红头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法,课文播放,讲解法 学法:合作法,模仿法,交流法 教具:电子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板书:旅行 说说你去过哪里旅行?感觉怎样? 2、板书完整课题: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3、看图整体感知。(媒体出示) 过渡: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感觉怎样呢? 二、初读课文,提出疑问。 1、(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读通课文,字字音准,句句通顺。 读了课文,你了解了什么? 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2、学生自学 3、交流:

(1)分段指名读课文。 (2)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媒体出示)读准字音:ɡúchù 骨碌贮藏 (3)出示文中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蟋蟀贮藏消化悲哀细嚼慢咽知觉蹭来蹭去 区别:贮藏蕴藏 (4)学生齐读词语,巩固识记。 (5)说说读文后知道了些什么? 4、还有哪些不明白或感兴趣的问题呢? (1)小组交流,尝试解决个别疑问,提出最想研究的问题。 (2)大组交流: 老师归纳整理、并板书:牛的胃是怎样的? 牛的胃是如何消化食物的? …… 三、深入理解,探讨疑问 1、有些问题可以通过读读课文来研究,而有些问题需要查阅资料。 提出研究要求:(媒体出示) (1)认真读老师提供的资料; (2)每组一份资料,小组讨论; (3)要求在交流时不看资料。 2、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媒体出示) a)学生默读课文1—4自然段。 b)指名反馈。 c)引导体会红头的意外遭遇,始料不及。 d)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3、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5—17自然段。 (2)划出文中说明红头所在地点的语句。(媒体出示) (3)引导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将以上各句连起来,介绍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4、交流研究成果 a、牛的胃是怎样的? (1)学生交流。 (2)研究问题不仅可以看,还可以动手画一画:请学生边画边讲解。 (3)引读课文:青头对牛的胃了解得很清楚,所以当红头认为

在牛肚子里旅行案例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具有记叙文性质地科普类文章,通过讲述蟋蟀红头一不小心被吸进牛肚子、然后在好朋友青头地帮助下,通过自己地聪明才智和对机会地精准把握,最终逃出牛肚子地故事.这篇课文不同于一般意义上地科普类说明文,其通过故事化、拟人化地讲述,营造出了一个被学生所熟悉场景,更加能够方便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掌握青头在克服困难过程中所呈现出地勇敢品质. b5E2R。 由于课文本身特点明显,不同于一般科普类文章地生硬说理,也不同于一般记叙文那样地叙述,因此,在本次课程开展地过程中,我选择小组讨论和学生自学地方式,让学生成为教学地主体,通过特定地课堂活动组织,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收获知识,更激发学习地主动性. p1Ean。 二、案例描述 新课导入:我首先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过这样地经历:在大哈欠时,一不小心小蛾子从嘴巴钻到自己地肚子里?”这个问题极大调动了同学们地积极性,此时有同学说自己有过这样地经历.我立即说到:“如果是这样地话,那可不可以说小蛾子在你地肚子里来了一次奇怪地旅行呢?”同学们听完哈哈大笑,我顺势说到,“今天我就带大家走进一位朋友,它就在牛地肚子里旅行过.”DXDiT。 明确目标:通过对本文故事地讲述,让同学们明白,在遇到危险和困难时,不要害怕和着急,要勇于想办法,借助聪明地头脑和同伴地帮助,才能最终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RTCrp。

小组讨论:在导入课程完成之后,我首先带领同学们通读完全文后,我将全班同学划分为五个小组,让他们对于文章地内容进行讨论和再学习,之于如何学习,就将主动权交给每个小组.然后每个小组 在十分钟地学习讨论之后,我再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作发言.随后,在课堂小组化讨论中,越来越多地同学们开始加入到对课文地再学习中,我观察到连平日里比较内向地学生,也都能开口说话,和小组里地其他成员交流. 5PCzV。 课堂分享:在其后地代表发言中,一名同学说到“我们小组地学习是角色扮演,我扮演红头,另外一名同学扮演青头,模仿文章中地对话,将整个文章重新演绎了一次.” jLBHr。 我问到:“你觉得这种学习方式有什么好处吗”? 这位同学说:“这种学习方法,我变得更加主动,责任心更加强了,比如对话中地生字词,我都提前反复多次查字典,避免读音错误,要不然会受到其他同学地笑话”. xHAQX。 我笑着说道:“你说地很好,那你在这种创新学习方法地指引下,学习到了什么内容呢?有什么启发呢?” 这位同学说到:“我明白了牛吃食物和我们人吃食物是不一样地,它地消化系统非常独特,尤其是吃完了食物,食物没有立即消化,而是随后随着牛地咀嚼才开始消化地,真地好神奇”. LDAYt。 我趁机说到:“反刍是牛地一种特殊消化方式,是指动物将胃内地食物倒流回口腔内再次咀嚼地行为,需要分为多个胃室地胃.在休息时将半消化地食浆重新咀嚼,然后将这样再次磨碎地食物咽下,通过微生物消化其他只有一个胃地哺乳动物无法消化地糖类(比如纤维素)”.其实对于反刍地讲解本身是课程授课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教学设计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文本分析: 这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将科学知识的讲解与童话叙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蟋蟀红头和好友青头捉迷藏时,红头不小心被牛吞进了肚子里。危急关头,青头沉着地安慰它,给它出主意,帮助它从牛肚子里逃了出来。 科学童话是理与趣的结合,教学时也应做到有理有趣。课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给了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对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大有裨益。而且,作者将一种动物生理学方面的知识讲得有声有色,通俗易懂,也激发了学生阅读科学童话、探索更多科学奥秘的兴趣,对拓展他们的阅读视野也很有帮助。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借助文中的提示语和插图,还应充分利用文本中的对话,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动脑想一想、动嘴读一读、动情品一品,走进文本,走近人物,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感受两只蟋蟀之间的深厚友谊。 教学目标: 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骨”这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生字,会写“旅行、流泪”等19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重点: 1.借助关键词句梳理并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了解牛反刍的科学知识。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描写青头的行动和语言的句子,感受青头为了朋友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 教学难点: 1.懂得遇到困难时,要积极向朋友求援的道理,感受友情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讲故事,边讲边演,感受童话中丰富的想象。 课时安排:2课时

《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文章通过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使学生懂得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内容充满童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发散性思维的空间和表达的机会。文章渗透的科学知识,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上的知识讲得有声有色,通俗易懂。同时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明白要关爱朋友,帮助朋友。教学目标: 1.认识“咱、答”等15个生字,会写“旅、咱”等13个生字,认 识多音字“答、应、骨、几”。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语句的理解、引导感悟,帮助学生揣摩红头和青头对话的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体会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从文中找出三处。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教学重难点: 1、结合文本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2、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语句,感受青头的遇事冷静下机智、 勇敢和见多识厂。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和功能。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板书:旅行(“旅”的右下部分比较容易写错,跟我一起写一写一一撇、竖提、撇、捺。)说说“你去哪里旅行过?感觉怎样?” 2.把课题补充完整,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 3、通过预习谁来告诉大家谁在牛肚子里旅行?(红头) 红头是一只——蟋蟀,蟋蟀是一种昆虫,所以两个字都是一一虫字旁。它们都是形声字,左表一一意,右表一一音。 4.红头旅行的地方可不一般,是在一一牛肚子里。牛肚中有些什么 奥妙?今天,我们就来学学课文,长长知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通的地方,多 读几遍,读顺了,再继续往下读。 (2)读完了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了解到哪些知识?还有哪些问题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学目标 1.会认“答、胃、齿、悲”等15个字,会写“旅、咱、怜”等13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青头的话,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真心地帮助别人。 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句子,感受红头与青头真挚的友谊。 难点: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答、胃、齿、悲”等12个字,会写“旅、咱、怜、及、救、拼”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提问,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估计学生们会回答出自己旅行过的地方,旅行后的感受是否喜欢旅行,最喜欢去哪里旅行。) 2.同学们去过的地方真多啊,今天老师也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行。学生齐读课题,并跟随老师书写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朗读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同桌相互交流。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一骨碌贮藏细嚼慢咽蟋蟀蹭来蹭去大吼一声知觉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这篇课文中,“贮藏、悲哀、一骨碌”,虽然不是会认字,但学生也很陌生,需要老师指导其读音。还有一些长句子的朗读,比如“可怜的红头还没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去了。”学生不容易读通顺,这时可以多叫几个同学读,老师也可以范读。 (2)指名读文,指导读正确读通顺。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A.默读课文思考,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红头旅行的故事吗? B.完成填空练习,准确把握主要内容。 青头和红头是()。有一天,红头不小心(),青头()。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 三、角色朗读,体会感悟 1.分角色朗读课文,做两个动物小帽子,分发给读课文的两个学生。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2.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好的朋友”? 四、观察生字,练习书写 1.出示字卡,先进行抽读,再练习组词造句。 2.学生小组内说说生字的间架结构,交流书写是要注意什么? 3.指导写字。用“换一换”的方法可以记住“堆、怜、吞、眯” 四个生字。重点指导: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3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在牛肚子里旅行》(第2课时)人 教(部编版) 10《在牛肚子里旅行》(第2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语,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3.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重难点 1.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3.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精彩情节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知道了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还知道了牛反刍的科学知识。 谁能借助路线图,把故事简洁地说一说呢? 红头在进行惊险旅行的时候,青头一直在帮助他、陪伴着他,和他一起度过了难关。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体会一下红头和青头之间的深厚情谊。 二、体会心情,分角色朗读 聚焦红头、青头间的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7—18自然段,并布置学习任务,请学生一边听一边用横线画出红头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青头说的话。 2.学生交流对话内容。 (1)指名同桌合作朗读红头和青头的对话,并引导学生思考,圈画:红头和青头经历了哪些心情变化,圈出关键词。 (2)学生交流红头的心情变化,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呀!救命呀!”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沪教版《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原文

沪教版《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原文 有两只小蟋蟀,一只叫青头,另一只叫红头。 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有一天,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捉迷藏吧!那得我先藏,你来找。 红头说。 好吧!青头说完,转过身子闭上了眼。 红头四面看了看,悄悄地躲在一个草堆里不作声了。 红头,藏好了吗?青头大声问。 红头不说话,只露两只眼睛偷偷地看。 它心想:我要一答应,就会被青头发现。 正在这时,一头大黄牛从红头后面慢慢走过来。 红头做梦也没有想到,大黄牛突然低下头去吃草。 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去了。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叫了起来。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 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就把它摔在地上。 青头顾不得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从来不会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那我马上就

会死掉了!红头大哭起来。 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牛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听我说,牛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用来贮藏食物,只有第四个才是管消化的!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几乎听不见了。 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运动着。 从第一个胃走到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来到了牛嘴里。 终于,红头又看见了光明,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这时,青头爬到了牛鼻子上,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啊欠!牛大吼一声。 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你.……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旅行吧!

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阅读理解(2021)

部 编 语 文 2 0 2 0 年 测试题类文阅读-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猴子躲雨 有三只猴子耐不住林中的寂(j í j ì)寞,相约下山一游。大概是贪恋于田野的景色,它们竟忘了时辰已到黄昏,天气阴晦(m éi hu ì)欲. 雨。等它们意识到这点时,豆大般的雨点已(辟 劈)头盖脸地打了下来。恰巧,路旁有一座小木屋,三只猴子便去那儿躲雨。 第一只猴子一步跨到门口,却失望地咂咂嘴,转身对那两个小伙伴说:“倒(霉 楣),这门是关着的,进也进不去。”唉——第一只猴子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第二只猴子绕过小屋转了一圈,垂头丧气地告诉大家,窗子也都关着,进不去。 第三只猴子嚷道:“别浪费时间了,我们快来想办法吧!” 于是三只猴子围成一团,冒雨开起了讨论会。它们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的开门方案,又一个接一个地被否定。最后,它们认为这木屋是无法进了,只有冒雨回到森林中去。 就在它们欲.走未走的当儿,一阵风把门吹开,三只猴子又惊又喜:啊,原来门是掩着的,压根没锁!惊喜之余,它们想,费那么大劲儿去开会研究,还不如亲自动手去推一推哩。 (选自《小学阅读指南》2017年第C2期) 1.画去文中括号内错误的读音和汉字。 2. “垂头丧气”的意思是: 。用“垂头丧气”造个句子: 。 3.对文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欲”字意思一样,都是“想要”的意思 B.两个“欲”字意思不一样,前者是“想要”的意思,后者是“欲望”的意思 C.两个“欲”字意思不一样,前者是“将要”的意思,后者是“想要”的意思 4. 这三只猴子看到木门关着时,各有什么表现? ① ② ③

中小学语文 5. 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 jí méi 辟 楣 2. 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示例造句:这次期末考试又没有考好,小明垂头丧气地回了家。 3.C 4. ①跨到门口,失望地咂咂嘴。 ②绕小屋一圈。 ③叫嚷:“别浪费时间了,我们快来想办法。” 5.心动不如行动,不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做事情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不能光看表面,要勇于实践。 两串钥匙 张先震 秋天,山上的野果成熟了。动物村的小动物们纷纷上山采野果。 小刺猬的动作快,很快采到了半篮野枇把。他继续寻找,想采一些野葡萄。这时,他看见一块石头旁有一串钥匙。“这是谁丢失的呢?咳,管它,采我的葡萄要紧。”小刺猬从旁边走了过去。 太阳快要落山了,小刺猬高兴地提着野枇把和野葡萄下山。 回到家门前,小刺猬掏出钥匙开门。可是,掏遍了身上的口袋,也没有钥匙---钥匙丢了! 这时,小兔匆匆跑来,她手里拿着一串钥匙:“小刺猬,你有没有丢钥匙?我在山上捡到了一串钥匙,小松鼠说可能是你丢的。” 小刺猬一看,真的是自己的!他接过钥匙,正要道谢,一旁经过的小猪问小兔:“小兔,你自己的钥匙捡到了吗? “没有。”小兔回答。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汉字,会写13个字,积累“旅行、答应”等词语,掌握“答、应、骨、几”4个多音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文本及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3.在阅读中感受青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懂得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 1.认识15个汉字,会写13个字,积累“旅行、答应”等词语,掌握“答、应、骨、几”4个多音字。 2.在阅读中感受青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文本及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2.在阅读中感受青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懂得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战胜困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外出旅游吗?哪位同学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 畅聊旅行,感受旅行的快乐。 2.今天我们要认识两位蟋蟀朋友,一位叫“青头”,一位叫“红头”。有一天,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跑到牛肚子里旅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一起进入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画出你觉得感动的地方。 朗读要求: 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小蟋蟀的旅行惊险而又刺激,下面让我们跟上小蟋蟀来学学生字吧。 出示生字指读:咱、偷、答、应、卷、骨、齿、嚼、吞、胃、悲、咽、几、泪、眯。 2.注音领读。 3.重点认读:答、应、骨、几、卷。 3.开火车朗读生字和词语。 出示词语: 旅行要好咱们草堆作声 答应做梦可怜来得及救命 拼命大吃一惊马上消化 当然刚才知觉光亮眼泪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5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在牛肚子里旅行 10在牛肚子里旅行 课时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青头为救出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体会青头临危不惧,为救红头所表现出来的朋友间的真挚情感。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抓住描写青头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感受青头为了朋友不顾个人安危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导入课文,板书课文题目 过渡语: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用提问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清单二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红头的这次旅行,都到过哪些地方呢?用横线画出来。 2.牛的胃是怎样的?牛的胃是如何消化食物的? 3.沿着红头的旅行路线,边读边画出描写青头的句子。 4.青头是怎么指挥红头的呢? 5.旅行应该给人带来快乐,但是,在这次旅行中,红头的心情怎样? 6.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在课文中画出描写青头语言、动作的句子。 7.从青头的语言中我们了解了牛的胃有不同的功能,还知道了牛吃食物的一些特点。想一想,青头是怎么样帮助和鼓励红头的呢。 (二)小组交流 1.根据小组人数,组长合理分配问题。 2.一人说,其他人听,听后纠正、补充,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全班展示 请四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质疑。每个小组展示一个问题。 三、后教环节 精彩预设与点拨 预设1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可以说是一次意外,如果没有得到青头的帮助,它是不可能顺利地从牛肚子里出来的。从描写中可以体会到青头的特点。难点在于朗读,如何读出红头、青头的心情变化。方法:教师范读、播放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 预设2这篇童话故事包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那就是牛吃食的特殊之处。可以搜

[全]三年级语文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解析

三年级语文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解析 学习目标 1.会认“咱、偷”等10个生字,会写“旅、胃”等13个生字。 2.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体会它们之间真挚的友情。 4.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复述故事。 二类字 咱(咱们)偷(小偷)答(回答)应(回应)骨(骨头)齿(牙齿)嚼(咀嚼)吞(吞下)胃(胃口)悲(悲伤)咽(咽下)泪(眼泪)眯(眯眼)。 一类字 旅(旅行、旅游)咱(咱们、咱家)偷(小偷、偷看)救(救护、救命)命(生命、命运)拼(拼音、拼搏)扫(打扫、扫地)胃(胃口、肠胃)管(管子、水管)乎(在乎、几乎)流(流水、流动)泪(眼泪、泪水)算(计算、口算)。

多音字 答:①dā答应②dá回答。 应:①yīng 应该②yìng回应。 骨:①gū骨碌②gǔ骨气。 近义词 悲哀——悲伤、贮藏——储藏、勇敢——英勇。 反义词 悲哀——幸福、光明—黑暗、移动——静止。 主题归纳 本文是一篇科普童话,记叙了蟋蟀红头和好友青头玩捉迷藏时,不小心被牛吞进肚子里,青头帮助它从牛肚子里逃脱的故事,表现了青头和红头之间的深情厚谊。 脉络梳理 第一段(1—6):两个好朋友,一起捉迷藏。 第二段(7—19):红头入牛肚,青头力相救。

第三段(20—21):红头脱险境,青头忙安慰。 内容全解 第一自然段:点明了红头和青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这就为下文青头冒着生命危险营救被牛吃进肚子里的红头做了铺垫。 第四自然段:青头和红头忘情地玩游戏,红头躲在草堆里不出声,为下文它被牛吃进肚子埋下了伏笔。 第六自然段:红头专注于游戏,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进一步渲染了氛围。 第七自然段:交代了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 第十自然段:这里的省略号表示语言断断续续,这是由于红头害怕、紧张造成的,表现了它内心的绝望。红头遇到危险拼命向青头求救,可见它对青头十分信赖。第十一自然段:通过对青头的神态、语言、动作进行描写,体现出它不顾自己安危、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第十三自然段:将牛反刍这个科学常识寓于其中,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 第十五自然段:青头对红头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精神的鼓励。在危难之中,朋友的引导和鼓励能转化为精神上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让红头有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坚持下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原文及教案 课文有两只小蟋蟀,一只叫青头,另一只叫红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捉迷藏吧!”“那我先藏,你来找。”红头说。 “好吧!”青头说完,转过身子闭上了眼。 红头四面看了看,悄悄地躲在一个草堆里不做声了。 “红头,藏好了吗?”青头大声问。 红头不说话,只露出两只眼睛偷偷地看。它心想,我要是一答应;就会被青头发现。 正在这时,一只大黄牛从红头后面慢慢走过来。红头做梦也没有想到,大黄牛突然低下头来吃草。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了。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呀,救命呀?”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只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在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从来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

子。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的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运动着。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终于,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这时,青头爬到了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地流下了眼泪:“谢谢你……” 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旅行吧!”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张之路,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案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重点指导书写、识记“胃、刚”两个生字。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答、应、骨、几”,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 3.体会青头临危不惧,解救红头所表现出来的朋友间真挚的情感。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 2.体会青头与红头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题质疑 1.同学们,你们去过外地吗?你去那里干什么?问题即出,孩子们可能会回答:“我去过北京,是去天安门玩。”“我去过山东,是去看望住在那里的奶奶。”在学生说到兴起时,老师及时总结:人们为了办事或游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就叫旅行。(我这样设计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谈话和点拨的方式让学生正确理解“旅行”。) 2.学习“旅”字。“旅”是本课会写字,老师板书“旅行”时要求学生一起书空,并引导:“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如果学生没有好的办法,老师可以提供一个形象的谜语:“西方人横卧,下穿半截衣”帮助学生记忆。 3.质疑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次特殊的旅行,板书“在牛肚子里”,补充完整课题。读一读后质疑:读完题目后,你想知道什么呢? (题目体现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它是新鲜的,引人遐思的。学生可能提出许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系的问题。比如:谁在牛肚子里旅行,怎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因为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之中,学生读书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为学习新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试着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学生提出了问题,就有了读书的需要与兴趣,这时让学生自己去读书,试着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读结束后,让学生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在牛肚子里旅行详案

29.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本课生字。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贮藏” “蹭”等词语的意思。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取文中信息,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牛吃东西会 反刍的现象,并能有条理地说清楚。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红头经历了一次十分危险的旅行,体会青头用自己 掌握的知识,积极的鼓励,及时的援助,帮助朋友红头拜托困境。 4.初步了解科普童话这类题材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了解本文的题材。 1.还记得这两篇课文吗?读读课题《微波炉的话》、《人体内的修理工》。 2.这两篇文章都是借助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科学知识,像这样的文章,我们 把它称为——科普童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一篇科普童话,讲的是一次——旅行。 板书:旅行 “旅”的右下部分比较容易写错,跟我一起写一写——撇、竖提、撇、捺。3.课文讲述的是谁的旅行?(红头) 红头是一只——蟋蟀。 蟋蟀是一种昆虫,所以两个字都是——虫字旁。他们都是形声字,左表——意,右表——音。 4.红头旅行的地方可不一般,是在——牛肚子里。牛肚中有些什么奥妙?今天, 我们就来学学课文,长长知识。一起读课题,第二十九课—— 二、学习1—7小节,试着概括故事的起因。 1. 课文的一到七小节告诉了我们红头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的,也就是故事的——起因。打开语文书,开小火车读一到七小节,其余同学用上“谁干什么,结果如何”的句式,思考:红头怎么会到牛肚子里去的? 2.你看,用上句式,我们就能将比较长的内容用简练的话说清楚了。

三、学习8-20小节,体会作者通过生动的故事把科学知识告诉读者的方法。 1.就这样,红头不得不开始了它在牛肚子里的旅行。那么,它到过哪些地方呢?请你们自由轻声读8-20小节,把红头到过的地方圈出来。开始。 2.圈好了吗?交流。 1)根据学生交流板书:牛嘴、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箭头。 2)谁能用连贯的一句话,把这个过程说清楚。 3)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语就把这个过程说清楚了。你也能说吗?自己说说看。 3.红头被大黄牛吞进了嘴里,幸亏它的好朋友——青头在外面。 课文就是通过它们两个的对话展开的。同桌两个合作读好对话,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 出示对话。 4.读好了?发现了吗,在这些对话中省略号反复出现。它在句子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你知道吗?生自由说 了解标点的作用,不能离开具体的语境。 (一)学习第一组对话 1.我们先来读一读红头被牛吃到嘴里时和青头的话。 谁愿意来读一读? 省略号在这里什么作用?(说话断断续续) 说话断断续续是因为——害怕 谁能读读这句话?(2人) 2.红头陷入了危机,它的好朋友青头赶紧来救它。 指名读青头的话。你想告诉红头什么?(2人) (青头想告诉红头牛从来不会细嚼。) ·泛红“这时候”这时候是指什么时候? (刚把草吃进去的时候) 板书:从不咀嚼指导“嚼”的读音跟读一遍 这就是牛吃草的特点,青头通过自己的知识,为红头找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3.青头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说课稿)

《在牛肚子里旅行》说课稿 一、课文简析: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文章通过两只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进肚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学生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只胃,牛吃食具有反刍现象。 二、说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6个生字,并积累有关的词语。 (2)概括1~7小节的主要意思。 (3)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 (4)通过阅读,体会红头在旅行中的心情,了解青头对他的鼓励和援助,感受青头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用自己的指挥热心帮助伙伴摆脱困境。并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三、说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1、出示:旅行 这个“旅”虽然不是生字,可有的小朋友经常写错,尤其要注意右下部分的写法——书空。 2、旅行是一件让人感到快乐的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是—— 出示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是——一只蟋蟀在牛肚子里旅行。 出示:蟋蟀指导“蟀”右半部分的书写。 师:这是一个童话故事,通过它,我们会获得一些科学知识。 4、课文虽然很长,有20个小节,可它就是分成两个部分来写的——蟋蟀红头是怎么跑到牛肚子里的以及他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默读课文,分清课文的两个部分,做上记号——∥ (二)学习1~7小节,了解并学习概括红头是怎么跑到牛肚子里的:

1、课文的1~7小节就告诉我们红头是怎么跑到牛肚子里的。指名分节读,思考:红头是怎么跑到牛肚子里的? 2、交流: 3、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可不是红头预料得到的,实属意外。 红头不得不开始他在牛肚子里的旅行。 (三)学习8~10小节描写红头的部分,知道旅行过程: 一)了解红头的旅行路线: 1、我们都很想知道红头在牛肚子里是怎么样旅行的呢?他到了哪些地方?请你自己读读这些描写红头的句子,看看能不能读懂: 2、指名交流,出示图片,在图上用箭头标出所经地点。 二)体会红头在旅行中的心情,读好相关句子: 1、旅行应该给人带来快乐,但是,红头在这次旅行中,他的心情怎样?请你大声地读一读这些句子,体会一下红头的心情: 2、交流并指名读,读出红头紧张、害怕、绝望的心情。 3、总结:看来红头的这次旅行真是—— (惊心动魄、险象环生……) (四)学习描写青头的部分,了解关于牛胃的知识,体会青头对朋友的友谊:(一)了解关于牛胃的知识,学习准确地表达: 1、将红头从害怕、绝望、痛苦中拯救出来的是他的好朋友青头,虽然青头没有和他一起在牛肚子里旅行,但一直在指挥着红头从牛肚子里走出来。 2、青头是怎么指挥红头的呢?让我们先来读一读。 师生配合读,学生读青头说的话,老师读红头说的话。 3、出示青头的话: 4、请学生读媒体中出示的青头的话,说说你从中了解了哪些知识? 5、从青头的话中我们了解了牛的胃不同的功能,还知道了牛吃食物的一些特点,请学生连起来将了解到的说一说: (二)再读相关语句,体会青头对朋友的鼓励和援助: 1、青头对牛胃了解得很清楚,所以才能指挥得那么准确。让我们再来读读青头说的话,青头除了用自己的知识指挥红头,还给予了红头什么?你能读懂吗?

10.在牛肚子里旅行(优质教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抓住文中描写青头的词句进行理解、体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青头临危不惧,解救红头所表现出来的朋友间真挚的情感。 2、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青头为救红头所做出的努力。 2、体会青头与红头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开门见山,提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4、教师梳理问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分段指名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出示文中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5、教师强调识字难点。 6、学生齐读词语,巩固识记。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读课文。 三、读文解疑,整体感知 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 2、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 (1)学生默读课文1—4自然段。 (2)指名反馈。 (3)引导体会红头的意外遭遇,始料不及。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3、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5—17自然段。 (2)从文中画出说明红头所在地点的语句。 (3)引导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将以上各句连起来,来介绍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四、总结课堂,了解牛吃食的特点 1、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4—17自然段。 2、说说:从红头的旅行过程,你还发现牛吃东西时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说说: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2、导言: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行,红头能顺利回来,离不开谁的帮助和鼓励? 二、再读课文,了解青头对红头的帮助和鼓励 1、学生默读课文5—17自然段。 2、找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 (1)指名反馈找句子。 (2)练习说话:当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时,青头……;当红头被吞进牛肚子里时,青头……;当红头感到悲哀沮丧时,青头……;当红头 重新来到牛嘴里,但已经不能动弹时,青头……;当红头流着泪感谢它时,青头…… (3)组织谈话:从青头的所作所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三、总结想像,拓展延伸 1、总结: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

在牛肚子里旅行

在牛肚子里旅行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29、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目标 ⒈在阅读中独立认识8个生字,能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贮藏、消化、细嚼慢咽”等词语及重点语句。 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根据提示概括小节的主要意思。 ⒊能通过文本及课前搜集的资料大致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⒋在阅读中感受青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懂得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战胜困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根据提示概括小节的主要意思。 教学难点: 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⒈出示谜语:身穿褐色衣,头顶长触角,草丛堆里把歌唱,小孩用它来斗仗。 ⑴读谜语 ⑵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吗? ⑶出示蟋蟀图片,学习“蟋、蟀”生字,重点指导“蟀”的字形。 今天我们要认识两位蟋蟀朋友,一位叫“青头”,一位叫“红头”。有一天,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跑到牛肚子里旅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⒉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⒈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红头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 ⒉交流。 ⒊完成填空: 红头和青头正在玩________时,红头躲在_______________,一头大黄牛从红头后面走过来,突然_____________,红头和草一起被________________。 (板书:红头误入) 三、深入学习,理解内容。 ㈠学习1~7小节 ⒈通过朗读,大家都知道了红头进入牛肚子的原因,课文哪一小节告诉我们的?(第7小节) ⒉再轻声读读第7小节,根据提示简练地 ...说说红头进入牛肚子的原因。 出示:红头和草一起被。 ⒊指名交流 ⒋引读: 红头和青头(高兴地玩着捉迷藏的游戏),红头(悄悄地躲在一个草堆里不作声),只露两只眼睛(偷偷地看)。正在这时,一头大黄牛(从红头后面慢慢走过来)。红头(做梦也没有想到),大黄牛(突然低下头去吃草)。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去了。 (引导学生从“做梦也没有想到、突然、还没有来得及”等词中体会红头的猝不及防。) ㈡学习8~18小节 ⒈感受红头在牛肚子里的危险遭遇。

《在牛肚子里旅行》三年级语文教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三年级语文教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三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重点指导书写、识记“胃、刚”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把握“答”、“应”、“骨”、“几”多音字的读音。 3.通过口语练习,让学生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和过程的同时,获得语言概括能力的训练。 4.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5.培养学生遇事冷静,相互帮助的处事哲理。 教学重点: 结合文本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口语练习,锻炼学生的口语概括能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指名说) 师: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可谓是见多识广。今天吴老师也带着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行,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10课。 二、揭题。 1.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理解、区分“旅游”和“旅行”。(旅行重在“行”,主要指到处行走。旅游重在“游”,主要指观光、游玩。) 3.引导学生在读课题后质疑:读完课题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指名说。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怎样在牛肚子

里旅行?) 4.指名说说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是小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结合图片指名让学生写写“蟋蟀”,并说说识记方法。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共同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另外两个问题。 三、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快速把握。 1.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看一遍,然后说说哪些小节讲到了这两个问题。 2.指名说说自己找到的信息。(1-7小节讲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8-18小节讲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过渡语: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下面我们先来探讨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 (二)创设情境,探究原因。 1.请三名学生表演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发现问题。(指名说说自己发现的问题) 2.学习多音字“答”。 课件出示多音字“答”,指导学生朗读。 3.探究原因。 同桌进行口语练习(用课件出示“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学生说说红头到牛肚子旅行的原因。) 过渡语:对于红头来说,这次旅行纯属意外。红头是怎样进行这次意外的旅行的?下面我们一起合作朗读课文的8-20小节。 (三)再读课文,了解旅行过程。 1.提出合作读书的要求: (1)女同学读红头说的话,男同学读青头说的话,老师读旁白。 (2)边读边思考: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 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1)课件出示多音字,学习多音字,相机指导书写“应”,指导理解相关词语。 (2)指名说说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 A.指名说。 B.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