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提优练习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提优练习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提优练习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提优练习

七年级下数学提优练习<1> 2014-3-23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1.用加减法解方程组得时)2()1(,)2........(1572)1.....(..........974-y x y x ?

??-=+-=+( ) =-6 =24 C.2x=-6 =24

2.已知21x y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71

ax by ax by +=??-=?的解,则a b -的值为( )

A .1

B .-1

C . 2

D .3

3.已知方程组5347x y x y m

-=??+=?中的x ,y 的值相等,则m 等于( )

A .2或-2

B .4

C .16.

D .-16

4.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k y x ,k y x 95的解也是方程632=+y x 的解,则k 的值为( )

A .43-

B .43

C . 34

D .3

4- 《

5.某校运动员分组训练,若每组7人,余3人;若每组8人,则缺5人;设运动员人数为x 人,组数为y 组,则列方程组为( ) A 、???=++=x y x y 5837 B 、???=-+=x y x y 5837 C 、???+=-=5837x y x y D 、?

??+=+=5837x y x y 6.足球比赛计分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一个队打了11场,共得19分,则这个队得胜得场数得可能性有(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7.已知方程组:

的解是:,则方程组:

的解是( )

A 、

B 、

C 、

D 、 8.《九章算术》中的“方程”一章中,一次方程组是由算筹布置而成的.《九章算术》中的算筹图是竖排的,为看图方便,我们把它改为横排,如图(1)、图(2).图中各行从左到右列出的算筹数分别表示未知数x ,y 系数与相应的常数项,把图(1)所示的算筹图用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方程组形式表述出来就是3219423

x y x y +=??

+=?类似地,图(2)所示的算筹图我们可以表述为( )

(1) (2)

A .211211321926...432743224234327x y x y x y x y

B

C

D x y x y x y x y +=+=+=+=?????

???+=+=+=+=???? (

9.若关于x 、y 的方程组

只有一个解,则a 的值不等于( ) A 、 B 、﹣ C 、 D 、﹣

10.若方程组

有无穷多组解,(x ,y 为未知数),则( ) A 、k≠2 B 、k=﹣2 C 、k <﹣2 D 、k >﹣2

11.当a= _________ 时,方程组无解. 12.若()1321=+--y x

a a 是二元一次方程,则a = .

13.已知则

x 与y 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14.已知方程组

的解适合x+y=2,则m 的值为 _________ . 【

则x = ,y = .

15.若 16.对于X,Y 定义一种新的运算“*”:X*Y=aX+bY ,其中a,b 为常数,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减和乘法运算,已知3*5=15,4*7=28,那么2*3= .

17.若二元一次方程组??

?=+=-11532by ax y x 和???=+=-1

5y x ay cx 同解,则可通过解方程组 _ 求得这个解.

18.已知方程组 有正整数解(a 为整数),求a 的值.

???=+=+24123ay x y x 02)532(2=-+++-y x y x

&

19.小刚和小强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61ax by bx ay +=??+=?

,小刚把方程①抄错了,求得的解为13x y =-??=?,小强把方程②抄错了,求得的解为32

x y =??=?,求原方程组的解.

>

20.甲、乙两地相距280 km ,一轮船在两地间航行,顺流用14 h ,逆流用20 h .求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21.一列快车长70米,一列慢车长80米。若两车同向而行,快车从追上慢车到完全离开慢车所用的时间为20秒;若两车相向而行,则两车从相遇到离开所用的时间为4秒。求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22.实验室需要一批无盖的长方体模型,一张大纸板可以做成长方体的侧面30个,或长方体的底面25个,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由4个侧面和一个底面构成。现有26张大纸板,则用多少张做侧面,多少张做底面才可以使得刚好配套,没有剩余.

23.某班同学去18千米的北山郊游。只有一辆汽车,需分两组,甲组先乘车、乙组步行。车行至A 处,甲组下车步行,汽车返回接乙组,最后两组同时到达北山站。已知车速度是60千米/时,步行速度是4千米/时,求A 点距北山的距离.

"

24.已知n x x x x ,...,,,321中,每一个数值只能取-2,0,1中的一个,且满足

17...321-=++++n x x x x ,37...2232221=++++n x x x x ,

求3333231...n x x x x ++++的值.

25.如图,长青化工厂与A 、B 两地有公路、铁路相连.这家工厂从A 地购买一批每吨1000元的原料运回工厂,制成每吨8000元的产品运到B 地.已知公路运价为元/(吨·千米),铁路运价为元/(吨·千米),且这两次运输共支出公路运输费15000元,铁路运输费97200元.

求:(1)该工厂从A 地购买了多少吨原料制成运往B 地的产品多少吨

(2)这批产品的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和多多少元

26.某中学新建了一栋4层的教学大楼,每层楼有8间教室,进出这栋大楼共有4扇门,其中两扇正门大小相同,两扇侧门大小也相同,安全检查中,对4扇门进行了测试:当同时开启一扇正门和两扇侧门时,2 min 内可以通过560名学生;当同时开启一扇正门和一扇侧门时,4 min 内可以通过800名学生.

(1)平均每分钟一扇正门和一扇侧门各可以通过多少名学生

(2)检查中发现,紧急情况下因学生拥挤,出门的效率将降低20%.安全检查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全大楼的学生应在5 min 内通过这4扇门安全撤离.假设这栋教学大楼每间教室最多有45名学生,那么建造的这4扇门是否符合安全规定请说明理由.

浙教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全集

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及有理数的分类; 2 .能辨别正、负数,感受规定正、负的相对性; 3 .体验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贡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概念 难点:建立正数、负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数学抽象思维一次重大飞跃。 三、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大家知道,数学与数是分不开的,它是一门研究数的学问.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小学里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数? 学生答后,教师指出:小学里学过的数可以分为三类:自然数(正整数)、分数和零(小数包括在分数之中),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为了表示一个人、两只手、……,我们用到整数1,2,…… 4.87、…… 为了表示“没有人”、“没有羊”、……,我们要用到0. 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说的自然数,零或分数、小数表示. (二)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正负数概念 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这两个温度,如果只用小学学过的数,都记作5℃,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 例如,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运进”和“运出”,其意义是相反的. 同学们能举例子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怎样区别相反意义的量才好呢? 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 教师小结:同学们成了发明家.甲同学说,用不同颜色来区分,比如,红色5℃表示零下5℃,黑色5℃表示零上5℃;乙同学说,在数字前面加不同符号来区分,比如,△5℃表示零上5℃,×5℃表示零下5℃…….其实,中国古代数学家就曾经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古时叫做“正算黑,负算赤”.如今这种方法在记账的时候还使用.所谓“赤字”,就是这样来的. 现在,数学中采用符号来区分,规定零上5℃记作+5℃(读作正5℃)或5℃,把零下5℃记作-5℃(读作负5℃).这样,只要在小学里学过的数前面加上“+”或“-”号,就把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简明地表示出来了.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高于海平面8848米,记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155米; 教师讲解:什么叫做正数?什么叫做负数?强调,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零不是表示“没有”,它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并指出,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性质相反的量,符号写在数字前面,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三)介绍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1.给出新的整数、分数概念 引进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大了.过去我们说整数只包括自然数和零,引进负数后,我们把自然数叫做正整数,自然数前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整数,因而整数包括正整数(自然数)、负整数和零,同样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 2.给出有理数概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复习知识点总结详解+题型

一、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1.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1)耳的结构: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个部分; 1)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2)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 3)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 4)各结构的功能 耳廓能收集声波;外耳道能传导声波; 鼓膜能接受声波产生振动听小骨能把声音放大并传入耳蜗 咽鼓管能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 耳蜗内充满液体和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振动并传导到大脑 半规管和前庭是位觉感受器,保持身体平衡。感受器过敏产生晕车晕船。(2)人耳感知声音的途径:空气传声和骨传声 (3)空气传声:声源→空气振动→骨膜振动→听小骨、半规管、前庭→听觉神经 例1、七年级的学生到世界之窗春游,李丽同学做过山车时,因为害怕把眼睛闭

上了,但仍旧感觉到过山时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或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A. 耳蜗和前庭 B. 前庭和半规管 C. 半规管和鼓膜 D. 鼓膜和听小骨 例2、如图是人的耳和脑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听到铃声后陆续走进教室。请用图中字母及箭头写出听觉形成过程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听觉形成过程中,听觉神经传导的神经冲动是在 _________产生的。(填名称,同下) (3)一位战士的耳朵被炮声震聋,损伤部位最可能是 _________,卫生员告诉其他军人遇到巨大声响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使开放,以免耳被震聋。 (4)有些人晕车,这与耳的 _________发达有关。 (5)当A受损时,造成的是耳聋;能否治愈? (填“能”或“不能”)。 二、声音 1.声音的产生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

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在﹣1,1.2,﹣2,0中,负数的个数是() A.2 B.3 C.4 D.5 2.向东走100米记作+100米,﹣80米表示() A.向西走100米 B.向南走80米C.向西走﹣80米D.向西走80米 3.若规定收入为“+”,那么﹣100元表示() A.收入了100元 B.支出了100元 C.没有收入也没有支出D.收入了200元 4.几个小球沿东西方向运动,规定向东为正,若A球走了﹣7千米,那么表示在A球西边的小球所对应的位置应该是下列中的() A.﹣3千米B.+2千米C.0千米D.﹣9千米 5.质检员抽查零件的质量,超过尺寸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抽查了四个零件,结果如下.质量最差的零件是() A.+0.10mm B.﹣0.05 mm C.+0.15mm D.﹣0.11mm 6.下表是陕西四个城市今年二月份某一天的平均气温,其中平均气温最低的城市是()城市西安宝鸡延安汉中 气温(℃)0﹣1﹣43 A.西安 B.宝鸡 C.延安 D.汉中 7.一种面粉的质量标识为“25±0.20千克”,下列面粉中合格的是() A.25.30千克B.24.70千克C.25.51千克D.24.82千克 8.生产厂家检测4个篮球的质量,结果如图所示,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其中最接近标准质量的篮球是() A.+2.5 B.﹣0.6

C.+0.7 D.﹣3.5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负分数一定是负有理数 ②自然数一定是正数 ③﹣π是负分数 ④a一定是正数 ⑤0是整数 A.1个B.2个C.3个D.4个 10.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我们记作+701,那么秦始皇出生于公元前259年,可记作()A.259 B.﹣960 C.﹣259 D.442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在知识抢答中,如果用+10表示得10分,那么扣20分表示为. 12.向东行驶3km记作+3km,向西行驶2km记作. 13.一种零件的直径尺寸在图纸上是30±(单位:mm),它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30mm,加工要求尺寸最大不超过mm. 14.在数1,2,3,4,5,6,7,8前添加“+”或“﹣”并依次计算,所得结果可能的最小非负数是. 15.如果+8%表示“增加8%”,那么“减少10%”可以记作. 16.某种零件,标明要求是φ:20±0.02 mm(φ表示直径,单位:毫米),经检查,一个零件的直径是19.9 mm,该零件(填“合格”或“不合格”). 17.在数+8.5,﹣4,﹣0.8,﹣,0,90,﹣,﹣|﹣24|中,不是整数.18.某校办印刷厂今年四月份盈利6万元,记作+6万元,五月份亏损了2.5万元,应计作万元. 19.在,0,﹣0.010010001…,π四个数中,有理数有个. 20.一次考试中,老师采取一种记分制:得120分记为+20分,那么96分应记为,李明的成绩记为﹣12分,那么他的实际得分为.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全集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教案 全集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平行线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3.了解“三线八角”并能在具体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重点:平行线的概念与平行公理; 难点:对平行公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相交线是如何定义的 2.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相交外,还有哪些呢 二、解决新知: 1.平行线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b平行,记作a∥b.(画出图形)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1);(2). 3.对平行线概念的理解: 两个关键:一是“”(举例说明);二是 “”. 一个前提:对直线而言. 4.平行线的画法:

平行线的画法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画平行线的问题.方法为: 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 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边), 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板,直至落在已知直线上的三角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 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 5.平行公理: 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再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 .C .B m 回忆垂线性质: 平行公 理: . 上图中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和前面过点B画出的直线平行吗 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即:如果b∥a,c∥a,那 么. c

b a 三.拓展应用 1.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1)点P是直线AB外一点,直线CD经过点P,且与直线AB平行; (2)直线AB,CD是相交直线,点P是直线AB,CD外的一点,直线EF经过点P 且与直线AB平行,与直线CD相交于点E ; 2.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形成的8个角中,其中同位角有对,内错角有对,同旁内角有对.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教学目标〗 ◆1、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意义。 ◆2、会在简单的图形中辨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会在给定某个条件下进行有关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判定和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各对关系角的辨认,复杂图形的辨认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复习:知识点与练习(非常完整)

教师:学生:时间:_ 2016 _年_ _月日段第__ 次课

A .112x y =??-=?, B .13x y x y +=??-=?, C .2104x y xy +=??=? , D .21x y x y =??-=?, 3. 方程5x+4y=17的一个解是 ( ) A .13x y =??=? , B .21x y =??=?, C .32x y =??=?, D .41x y =??=?, 4. 若关于x 、y 的方程2211a b a b x y -++-=是二元一次方程,那么a 、b 的值分别是( ) A .1、0 B .0、-1 C .2、1 D .2、-3 5. 若x :y=3:2,且3x+2y=13,则x 、y 的值分别为 ( ) A .3、2 B .2、3 C .4、1 D .1、4 6. 某班共有学生49人.一天,该班某男生因事请假,当天的男生人数恰为女生人数的一半.若设该班男生人数为x ,女生人数为y ,则下列方程组中,能正确计算出x 、y 的是 ( ) A .()4921x y y x -=???=+??, B .()4921x y y x +=???=+??, C .()4921x y y x -=???=-??, D .()4921x y y x +=???=-?? , 7. 已知21x y =??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71 ax by ax by +=??-=?的解,则a b -的值为( ). A .1 B .-1 C . 2 D .3 8. 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k y x , k y x 95的解也是二元一次方程632=+y x 的解,则k 的值为 A.4 3 - B. 43 C.3 4 D.3 4 - 9. 已知代数式1 33m x y --与5 2 n m n x y +是同类项,那么m n 、的值分别是( ) A .2 1 m n =?? =-? B .2 1 m n =-?? =-? C .2 1 m n =?? =? D .2 1 m n =-?? =? 10.(2009年台湾) 动物园的门票售价:成人票每张50元,儿童票每张30元。某日动物园售出门票700张,共得29000元。设儿童票售出x 张,依题意可列出下列哪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式( ) (A) 30x 50(700x )=29000 (B) 50x 30(700x )=29000 (C) 30x 50(700 x )=29000 (D) 50x 30(700x )=29000 。 二、填空题 11. 在方程2x -y=1中,若x=-4,则y=________;若y=-3,则x=________. 12. 写出满足二元一次方程x+2y=9的非负整数解_____________.

(完整版)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都是光源的一组是() A.电池和萤火虫 B.电池和烛焰 C.萤火虫和月亮 D.萤火虫和烛焰 2.在暗室中,绿光照在红纸上,我们看到红纸的颜色是() A.黑色 B.蓝色 C.白色 D.绿色 3.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反射角() A.增大 B.不变 C.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4.做早操排纵队时,只要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人,队就直了。可以解释此 现象的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漫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5.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日食 B、小孔成像 C、影子 D、先闪电后打雷 6.要使人的眼睛看到物体,其必要条件是( ) A.物体是光源 B.必须有光射入眼睛 C.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D.只有白天才能看到物体 7.一棵树在阳光照射下,它的影子从早晨到晚上变化情况是()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短 D、逐渐变长 8.一束光与镜面成3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A、60° B、30° C、120° D、90° 9.黑板表面都要做得比较粗糙,主要原因是() A、便于用粉笔写字 B、不使黑板发生反射 C、使黑板形成漫反射 D、便于黑板刷擦字迹 10. 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下,由于阳光的照射常会看到树阴下的地面上有许多光斑,这些光斑 的形状是( ) A.树叶的形状 B.各种形状 C.圆形的 D.树枝形状 11.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时, 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夹角是() A.30° B.60° C.90° D.120° 12.电影院里不同的座位上的观众都能看清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A.镜面反射B.漫反射 C.可能是镜面反射也可能是漫反射 D.不发生反射,是银幕本身发光 13.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时( ) A.没有入射角和反射角 B.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0° C.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90° D.入射角是0°,反射角是90° 14.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 光正对着平面照射,如图所示,人从侧面看去 (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15.太阳光通过蓝色的玻璃片,屏上的颜色是( ) A.白光 B.蓝色 C .黑色 D.七色中缺蓝色 16.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4.1《因式分解》教案

《因式分解》教案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知道它与整式乘法在整式变形过程中的相反关系. (二)能力训练要求 通过观察,发现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观察,推导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事物间的因果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 2.识别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归纳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大家会计算(a+b)(a-b)吗? [生]会.(a+b)(a-b)=a2-b2. [师]对,这是大家学过的平方差公式,我们是在整式乘法中学习的.从式子(a+b)(a-b)= a2-b2中看,由等号左边可以推出等号右边,那么从等号右边能否推出等号左边呢?即a2-b2 =(a+b)(a-b)是否成立呢? [生]能从等号右边推出等号左边,因为多项式a2-b2与(a+b)(a-b)既然相等,那么两个式子交换一下位置还成立. [师]很好,a2-b2=(a+b)(a-b)是成立的,那么如何去推导呢?这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内容:因式分解的问题. 二、明确目标,互助探究: 1?想一想 由a(a+1)(a-1)得到a3-a的变形是什么运算?由a3-a得到a(a+1)(a-1)的变形与这种运算有什么不同?你还能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加以说明吗? [生]由a(a+1)(a-1)得到a3-a的变形是整式乘法,由a3-a得到a(a+1)(a-1)的变形是因式分解,这两种过程正好相反. [生]由(a+b)(a-b)=a2-b2可知,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由a2-b2=(a+b)(a-b)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提高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提高试卷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A. 交响乐团演奏的锣鼓声 B. 足球比赛时球迷震耳欲聋的呼喊声 C. 上课时小林和同桌轻声细语的交谈声 D. 工人师傅在一台有毛病的柴油机旁仔细听它发出的声音 2.一个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却听不到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 B. 一定是声源和人耳间没有介质传播声音 C. 一定是声音的频率太低或太高,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当飞机降落时,空中小姐要求乘客咀嚼口香糖,其目的是() A. 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 B. 保持身体的平衡 C. 减少噪音 D. 防止呕吐 4.小华在“打呵欠”时,听不清或听不到老师正在讲课的内容,主要原因是“打呵欠”影响了() A. 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收 B. 听小骨的振动 C. 鼓膜的振动 D. 听觉神经传导声音信息 5.一个人沿马路边行走经过某一盏路灯,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到人身上时,影子长短在变化,其变化的情况是() A. 逐渐变长 B. 先变短,后变长 C. 逐渐变短 D. 先变长,后变短 6.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A. 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 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7.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A. f甲>f乙>f丙 B. f乙>f丙>f甲 C. f乙>f甲>f丙 D. f丙>f乙>f甲 8.如图所示,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镜中的像() A. 是等大实像 B. 是放大虚像 C. 与演员关于镜面对称 D. 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9.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 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当u=15cm时,光屏上不能成像 C. 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1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第8题图第9题图 10.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3.3~3.5 同步练习

3.3~3.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计算(a +b )(-a +b )的结果是( ) A .-a 2-2ab +b 2 B .a 2-b 2 C .b 2-a 2 D .-a 2+2ab +b 2 2.计算(x -1)(2x +3)的结果是( ) A .2x 2+x -3 B .2x 2-x -3 C .2x 2-x +3 D .x 2-2x -3 3.计算(-a -2b )2的结果是( ) A .a 2-4ab +4b 2 B .-a 2+4ab -4b 2 C .-a 2-4ab -4b 2 D .a 2+4ab +4b 2 4.若(x 2-mx +1)(x -2)的积中x 的二次项系数为零,则m 的值是( ) A .1 B .-1 C .-2 D .2 5.已知x -y =5,(x +y )2=49,则x 2+y 2的值等于( ) A .25 B .27 C .37 D .44 6.如图G -4-1,图(1)是一个长为2m ,宽为2n (n Q D .由m 的值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8.整式A 与m 2-2mn +n 2的和是(m +n )2,则A =________. 9.当x =-2时,(x +5)(x -1)+(x -2)2=________. 10.若(a +b -3)2+|a -b +5|=0,则a 2-b 2=__________. 11.已知a +b =32 ,ab =1,化简(a -2)(b -2)的结果是________. 12.计算:317×267 =________. 13.若a 2+b 2-2a +4b +5=0,则2a +b =________. 14.一组数:2,1,3,x ,7,y ,23,…满足“从第三个数起,若前面两个数依次为a ,b ,则紧随其后的数就是2a -b”,例如:这组数中的第三个数“3”是由“2×2-1”得到的,那么这组数中的y 表示的数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8分)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 1.2数轴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数轴、相反数的概念; 2.掌握数轴的画法、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3.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相反数,探索他们的位置关系; 4.感受数形结合与转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三、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小学里曾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你能在射线上表示出1和2吗? 2.用“射线”能不能表示有理数?为什么? 3.你认为把“射线”做怎样的改动,才能用来表示有理数呢?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数轴.

(二)讲授新课 让学生观察挂图——放大的温度计,同时教师给予语言指导:利用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在温度计上有刻度,刻度上标有读数,根 据温度计的液面的不同位置就可以读出不同的数,从而得到所测的 温度.在0上10个刻度,表示10℃;在0下5个刻度,表示-5℃. 与温度计类似,我们也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具体方法如下(边说边画): 1.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通常取 适中的位置,如果所需的都是正数,也可偏向左边)用这点表示 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那么从原点向左为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上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3.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 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 提问:我们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有理数?(可列举几个数) 在此基础上,给出数轴的定义,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进而提问学生:在数轴上,已知一点P表示数-5,如果数轴上的原点不选在原来位置,而改选在另一位置,那么P对 应的数是否还是-5?如果单位长度改变呢?如果直线的正方向改变呢? 通过上述提问,向学生指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指出数轴上A,B,C,D,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例2画一个数轴,并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55(1)0.5,-,0,-0.5,-4,,1.4;22 (2)200,-150,-50,100,-100.

浙教版七年级下数学复习-第二章导学案(最新整理)

七年级数学(下)组别_____ 姓名_____ 主备人:沈美芳 日期:2013/05/ 审核人 批改 第二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1、学习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即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在解决生活和生产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体会通过消元把多元化归为一元的思想方法。 【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 1、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 (1)含有 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 的 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 (2)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 组。 2、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1)两个含有 个未知数的 次方程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2)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 。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 ,方法有 、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化三元为二元再化二元为一元。代入法的步骤: 1)将方程组里的一个方程变形,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 2)用这个代数式代替另一个方程中相应的未知数,使解 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 元一次方程,并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 3)把求得的这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变形后的方程或方程组中任何 一个方程,求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得到方程组的解 加减法步骤; 1)在所解的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如果某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可把两个方程 ,即可消去这个未知数;如果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则可把两方程 消去这个未知数(2)如果方程组中不存在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选取一组系数(最小公倍数最小的一组),将两个方程分别乘以一个适当的数,使这两个系数的绝对值相等,再用加减消元. 三、复习练习 基础题: 1、下列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x 2+x+1=0 (B)2x+3y-1=0 (C)x+y-z=0 (D)x+011=+y 2 已知是二元一次方程mx+y=10的一个解,则m 的值为 。 ???-==24y x 3、已知3x m-1-4y 2m-n+4=1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 ,n= . 4、下列方程组中,属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感觉世界 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 可统称为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4、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 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 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6 7。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3、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第三节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②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③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2、耳的主要功能:听觉和保持身体平衡。位觉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解释晕船、晕车现象)。 3、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 4、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 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 6、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1100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第四节光和颜色 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 2、光的传播特点: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①小孔成像 ②影子的形成③月食、日食④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3×108m/s),空气中次之。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3×108米/秒×365×24×3600秒=9.4608×1015米。 3、光的色散: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紫色光的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所以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同步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题,大意是:100匹马恰好拉了100片瓦,已知3匹小马能拉1片瓦,1匹大马能拉3片瓦,求小马,大马各有多少匹,若设小马有x匹,大马有y匹,则下列方程组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我校举行春季运动会系列赛中,九年级(1)班.(2)班的竞技实力相当,关于比赛结果, 甲同学说:(1)班与(2)班的得分为6:5; 乙同学说:(1)班的得分比(2)班的得分的2倍少40分; 若设(1)班的得分为x分,(2)班的得分为y分,根据题意所列方程组应为( ) A. B. C. D. 3.《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原文是:“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意思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长木,绳子还剩余 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长木,长木还剩余1尺,问木长多少尺.设木长为x尺,绳子长为y尺,则下列符合题意的方程组是( ) A. B. C. D. 4.我国元朝数学家朱世杰的数学著作《四元玉鉴》中有一个“二果问价”问题,原题如下:“九百九十九文钱,甜果.苦果买一千,甜果九个十一文,苦果七个四文钱,试问甜苦果几个?”其大意为:用999文钱,可以买甜果和苦果共1000个,买9个甜果需要11文钱,买7个苦果需要4文钱,问买甜果和苦果的数量各多少个?设买甜果.苦果的数量分别为x个.y个,则可列方程组为( ) A. B. C. D. 5.《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著作,书中有一个问题:“今有黄金九枚,白银一十一枚,称之重适等.交易其一,金轻十三两.问金.银一枚各重几何?”.意思是:甲袋中装有黄金9枚(每枚黄金重量相同),乙袋中装有白银11枚(每枚白银重量相同),称重两袋相等.两袋互相交换1枚后,甲袋比乙袋轻了13两(袋子重量忽略不计).问黄金.白银每枚各重多少两?设每枚黄金重x两,每枚白银重y两,根据题意得( ) A. B. C. D. 6.已知长江比黄河长836千米,黄河长度的6倍比长江长度的5倍多1284千米.设长江.黄河的长分别是x千米,y千米,则下列方程组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检测及答案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 1.对外界的冷、热、触、痛的刺激产生感觉的是( ) A. 皮肤 B. 舌 C. 脊髓 D. 大脑 2. 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B. 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 看见勺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 3.电磁波家庭成员很多,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y射线等,电磁波与人们 生活密不可分,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验钞机利用红外线来辨别钞票真伪 B. 手机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号 C. 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 D. 微波炉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 4.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 B. 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可以通过骨传导来感知声音 C. 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就可以感知声音 D. 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5.不论是较近还是较远的物体,正常人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是因为( ) A. 视网膜可前后调节移动 B. 眼球前后径可随时调节 C. 瞳孔可缩小或扩大 D. 睫状肌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6.用手捂住右眼,用左眼看光亮的地方,过几分钟后,捂住右眼的手放下,此时两眼的瞳孔是() A. 两眼的瞳孔都放大 B. 左眼的瞳孔大,右眼的瞳孔小 C. 两眼的瞳孔都缩小 D. 左眼的瞳孔小,右眼的瞳孔大 7.“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 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 “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 “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 “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8.如图所示,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镜中的像() A. 是等大实像 B. 是放大虚像 C. 与演员关于镜面对称 D. 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9.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 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当u=15cm时,光屏上不能成像 C. 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1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第8题图第9题图

七下数学同步训练答案人教版

关于变量之间关系试题选 1、小明某天上午9时骑自行车离开家,15时回家,他有意描绘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图象表示了哪两个变量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 10时和13时,他分别离家多远? (3)他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离家多远? (4) 11时到12时他行驶了多少千米? (5)他由离家最远的地方返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如图,下图是汽车行驶速度(千米/时)和时间(分) 的关系图,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汽车行驶时间为40分钟; (2)AB 表示汽车匀速行驶; (3)在第30分钟时,汽车的速度是90千米/时; (4)第40分钟时,汽车停下来了 3、某人账户存款a 元,每月支出b 元,收入c 元(b < c)是下列图中的 4、如图,L 甲、L 乙分别表示甲、乙两名运动员在自行车 比赛 中所走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则它们的平均速度的关系是 A .甲比乙快 B .乙比甲快 C .甲、乙同速 D .不一定 5、“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缓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时先到达了终点……。用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 6、. (12分)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计划建A 、B 两种户型的住房80套,该公司所筹资金不少于2090,两种户型的建房的成本和售价如下表: A 型 B 型 成本(万元/套) 25 28 售价(万元/套) 30 34 (1)该公司对两种户型的住房有哪几种建房方案? (2)该公司选用哪种建房方案获得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3)根据市场调查,每套B 型住房的售价不会改变,而每套A 型住房的售价将会提高m 万元(m >0),且所建的两种住房可完全售出,该公司又将选用哪种建房方案获得利润最大? 7、.下表是我国的几个省(自治区)的年降水量以及纬度位置。

2021年浙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单元测试题 班级 ______________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理数中有最大的数. (B)零是整数中最小的数. (C)有理数中有绝对值最小的数. (D)若一个数的平方与立方结果相等,则这个数是0. 2、 下列近似数中,含有3个有效数字的是( ) (A)5 430. (B)5.430×10 6 (C)0.543 0. (D)5.43万. 3、已知两数相乘大与0,两数相加小于0,则这两数的符号为( ) (A) 同正. (B)同负. (C)一正一负. (D)无法确定. 4、若-2减去一个有理数的差是-5,则-2乘这个有理数的积是( ) (A)10. (B)-10. (C)6. (D)-6. 5、算式( 61-21-3 1)×24的值为( ) (A)-16. (B)16. (C)24. (D)-24. 6、已知不为零的a,b 两数互为相反数,则下列各数不是互为相反数的是( ) (A)5 a 与5 b . (B)a 3与b 3. (C) a 1与b 1 . (D)a 2与b 2. 7、按下面的按键顺序在某型号计算器上按键: 显示结果为( ) (A)56.25. (B)5.625. (C)0.562 5. (D)0.056 25. 8.某城市按以下规定收取每月煤气费,用煤气不超过60立方米,按每立方米0.8元收费;如果超过60立方米, 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1.2元收费.已知甲用户某月份用煤气80每立方米,那么这个月甲用户应交煤气费 ( ) A.64元 B.66元 C.72元 D.96元 9. 3是3 31的近似值,其中33 1 叫做真值,若某数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是27,则下列各数中不可能是27的真值的是 ( ) A.26.48 B.26.53 C.26.99 D.27.02 10.小华和小丽最近测了自己的身高,小华量得自己约1.6m ,小丽测得自己的身高约为1.60m ,下列关于她俩身高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华和小丽一样高 B.小华比小丽高 C.小华比小丽低 D.无法确定谁高 二、填空题 11. - 32的倒数是 ;-32的相反数是 ,-3 2 的绝对值是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整理.doc

第2章观察生物 2.1 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所有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没听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 生物非生物 1 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 2 能生长不能生长 3 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 4 有严整的结构无严整的结构 5 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 6 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 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 2 个区别: (1)运动: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 (2)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动物不可以。 2.2 细胞 1.1665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 细胞构成的。 3.动物细胞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 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4.植物细胞 细胞壁: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 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 状。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 用的场所,椭圆形。 液泡:含有细胞液。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 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比较: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6.1831 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镜和物镜:两者结合起来,有放大作用。它们的放大倍数分别可在目镜和物镜上面,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越长,倍数越高。目镜越短,倍数越高。

数学:5.4乘法公式同步练习1(浙教版七年级下)

5.4 乘法公式(1)同步练习 【知识盘点】 1.用字母表示平方差公式为:___________. 2.计算: (1)(a+1)(a-1)=_________;(2)(-a+1)(-a-1)=________; (3)(-a+1)(a+1)=________;(4)(a+1)(-a-1)=_______. 3.下列计算对不对?若不对,请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结果. (1)(x-3)(x+3)=x2-3(),__________; (2)(2x-3)(2x+3)=2x2-9(),_________; (3)(-x-3)(x-3)=x2-9(),_________; (4)(2xy-1)(2xy+1)=2xy2-1(),________. 4.(1)(3a-4b)()=9a2-16b2;(2)(4+2x)()=16-4x2;(3)(-7-x)()=49-x2;(4)(-a-3b)(-3b+a)=_________.5.计算:50×49=_________. 【基础过关】 6.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1)(a-2b)(-a+2b);(2)(a-2b)(-a-2b); (3)(a-2b)(a+2b);(4)(a-2b)(2a+b). A.(1)(2)B.(2)(3)C.(3)(4)D.(1)(4) 7.计算(-4x-5y)(5y-4x)的结果是() A.16x2-25y2B.25y2-16x2C.-16x2-25y2D.16x2+25y2 8.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6a+1)(6a-1)=36a2-1 B.(-m-n)(m-n)=n2-m2 C.(a3-8)(-a3+8)=a9-64 D.(-a2+1)(-a2-1)=a4-1 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