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记者采访的常识和技巧

小记者采访的常识和技巧

小记者采访的常识和技巧
小记者采访的常识和技巧

小记者采访的常识和技巧(一)

培训目标:

1.了解采访的基本要素。

2.掌握采访实际操作一:如何选择信源,善于获取采访机会。

3.了解提问的方式,学会如何提问。

培训过程:

一、采访的两大要素:好奇和怀疑

1.好奇是获取新闻线索的源泉,是收集更多新闻事实和深入事实本质的动力。

2.怀疑是获取新闻线索和深入报道的需要,更是保证新闻准确、客观的需要。

二、如何选择信源(采访对象)

1.根据主题确定信源

事实性采访

一级信源:当事人、目击者

二级信源:调查者、调查报告、权威机构、政府组织、官员

评论性采访

一级信源:官员

二级信源:专家、学者

三级信源:普通人

分析性信源信源:专家、学者、媒体界人士

2.信源和采访的陷阱:

不可靠的新闻源(信源见木不见林,或忽略了重要的细节;为了某种事业或利益而接受采访;为了个人出风头;一面之词)

三、说服与获得采访机会

1.什么样的人容易接受你的采访?——闲人

采访就象学开车,一开始有点害怕而且很难。但是经过联系,平顺地起动,打信号灯、换挡,控转方向盘,查看仪表器,变得自然。如果你会怕靠近陌生人,他们就很可能会拒绝回答。“你丢出去什么,你就得到什么响应”。

2.如何说服:

1、组织上的安排,最大!!

2、找中间人介绍

3、电话、写信或其他途径暗示他“你不接受我的采访是你的损失”(注意态度)做足功课,看看原来的采访记录,找找看还有没有他从来没有说过的话题;(他的兴趣是什么??)四、如何提问

㈠提问的分类:

1.开放式提问——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

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特点:常用于访谈的开头,可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难以深挖。

2.闭合式提问——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

特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也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口气。

不要只问那种只能用“Yes”或“No”来回答的问题。记者的问题应该争取从被采访者那里获得鲜活的直接引语和细节;获得被采访者对事件的描绘或解释“怎么回事”“怎么会是这样”

最好的提问应该是“闭合式”和“开放式”很好的结合:

(1)记者采访水平高低的试金石。

(2)善问才能取得有新闻价值的材料。

(3)善问能提高采访效率

㈡提问的方式

1.正问。即正面提出问题,开门见山,干净利落,一般适用于一是记者熟悉的人;二是文化层次高、社会经验丰富的干部、学者;三是有事情的朋友。

2.侧问。也叫迂回法。记者提问从侧面入手,经过迂回,绕绕圈子,然后才回到正题。比较适合于不善于谈话的采访对象。比如先从天气、共同兴趣等谈起(用破冰船起航P130)3.反问。又称激将法。采访对象由于某方面的原因,不愿意回答,记者则从相反的方面提出问题,促使对方思考,不回答不行。这种形式常见于谦虚不想谈、有顾虑怕谈或自恃地位高而不屑谈的采访对象

4.追问。记者循着对方谈话的线索,紧紧追问下去,问个“水落石出”,“打破沙锅问到底”。㈢提问的注意点

1.问话方式不要让信源感到紧张,说服对方跟你聊天;

2.问相关的问题、问有针对性的、有意义的问题;问读者、公众关心的问题

3.问聪明的问题(多数被采访者愿意跟一个聪明的和了解情况的记者交谈,而不愿跟一个自作聪明的人或傻瓜交谈);

4.提的问题要让被采访者感到你是公正的

5.提的问题要设法触发被采访者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要让信源感到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有社会影响和威望,感到他是作为专家被采访的;要让信源感到他在为社会公众事业服务;6.要让被采访者感到,他不回答你的问题,有损于他的公众形象;要让被采访者感到在伸张正义;要让被采访者感觉到他的意见对公众很重要;

7.在采访中发现新的问题:发现更新的、更重要的或有争议的问题;发现错误或者被采访者试图掩藏的问题。

记者要有充分的准备,只有好的提问,才会引来惊人的信息。被采访者不愿意同不熟悉情况的或愚笨的人讨论深奥的问题,或讲出可用作直接引语的连珠妙语来。

㈣提问的顺序:

1.先写下问题清单,有逻辑的排列,以防在采访中忘记了问题;

2.按问题重要性排列,以防采访时间到了,最重要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问;

3.令采访者个人难堪的问题放在采访的最后,因为到这个阶段,记者与被采访者已经建立了某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即使在这个时候,被采访者决定终止采访,记者也已经获得了所需要的基本重要信息)。

㈤采访问题的设计:

你的读者会问什么样的问题?而不是被采访者愿意回答什么样的问题;

最新的事实、最重要的事实、公众最感兴趣的事实?问题要简短、直截了当、具体;

不要提模糊、抽象、概念性的问题。问题越具体、越能获得具体的数字、事实;

不问浪费时间的无意义的问题;不问大家都知道答案的问题;

不问令被采访者难堪或显示他愚蠢的问题

不要问有成见或偏见的问题

小记者采访的常识和技巧(二)

培训目标:

了解什么是采访,采访要注意哪些要素。

了解基本的采访手法。

培训过程:

一、什么是采访

采访,是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娴熟掌握的基本功。

实施新闻采访的具体形式,要因人因事而异,手法要不断变换,不拘一格。笔者认为,记者在采访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技巧或艺术。

1.巧妙发问

提问是记者运用频繁的一种采访方式,提问得当会使采访活动事半功倍,还可融洽双方感情,创造一种良好的采访气氛。相反,如果记者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势必给采访带来阻力,甚至使对方产生厌烦情绪,缄口不语。

把握主题。为确保采访的成功,记者要自始至终遵循采访主题进行发问,让对方在回答中尽量减少题外话。游离于主题之外的回答或谈话要巧妙及时地加以制止,不要形成问不对题的局面。

验证求实

在采访中常常遇到一些把握不准的事实或情节,这时就需要记者在提问中核实验证。但这种验证必须自然,巧妙,最好在对方不知不觉中进行,不要把一大堆问题一下子都摆出来,让对方无从答起。有经验的记者遇到这种情况时自己心中有数,根据提问的进程、气氛与环境,恰到好处地逐一进行验证。

二、基本的采访手法

1.全感采访

所谓“全感采访”,就是记者深入现场,用眼、耳、鼻、舌、身的全部感官,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对新闻事件、场景、人物进行全面的了解。运用“全感采访”不仅可以获得新闻事件及人物活动的基本情况,还可以捕捉新闻事件、人物形象、活动情节,甚至能透视出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

深入现场是“全感采访”对记者的起码要求,也是“全感采访”的基础。但深入现场仅仅是第一步,关键是现场感受。就是说,记者要在现场进行全方位的感受。充分调动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进行了解、体验、观察、搜索、分析,以此来复原人或事物的神态、质地与质感,以便在文稿中更真实地再现人或事物的本质特征。

2.反复比较

反复比较是新闻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经常运用的采访手法。为了采访到“政治上有用的,为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的”(列宁语)新闻素材,记者要边采访边比较,通过比较确定重点,不断深化采访,以此来捕捉更新鲜、更重要、更具思想性、指导性和重要性的新闻素材。因此,比较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比政治上的重要性。一般采访都会发现许许多多的新闻素材,这时记者就要充分进行联想比较。首先用政治标准比一比这些素材中,哪些素材或问题分量重,甚至能在社会上引起反响或震动。有时也可将本次采访与过去采访中发现的相近或相反的素材进行比较,以便从中发现分量较重或政治性较强的重大题材。

比受众的普遍性。这种比较方式的原则,就是以广大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难点、新点的普遍性为尺度来进行比较,以便采访发现受众关注度比较高的新闻素材。

比时效上的接近点。新闻采访除了突发事件和会议之外,一般不是当日发生当日采访的。因此,采访中必须时刻注意捕捉时效上最新、最近的新闻素材,通过比较,弃旧图新。必要时,

也可以时效上的最新素材为由头,然后采访新近事件或历史事实,使之构成新闻。这种以最新时效为由头的采访方法,往往可使历史事件起死回生

小记者采访的常识和技巧(三)

培训目标:

1.了解作采访笔记与记录的内容与种类。

2.学习如何做笔记与记录。

培训过程:

一、笔记的记录内容

1.记眼睛所见的有特色的事物(看到)

人:外貌特征、衣着服饰、神情举止

物:形状、颜色、特点

景:采访现场的环境、布置、陈设的特点

天:气候特点对新闻事物的影响

地:现场的地理、环境、条件对新闻事件的影响

2.记录被采访人陈述的语言(听到)

记重点的材料:即事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点、关键点以及连接点

记人物的思想和见解:记事不记脑,等于丢了宝

记人物生动的有个性的语言

记下全部重要讲话(领导人讲话、记者招待会的讲话)

记下易忘点:数字、人名、地名、物名

记下背景材料

3.记下自己的所思、疑问点(想到)

复核记录材料(采访结束时与被采访人、有关领导、知情人复核)

采访本切忌都记满,一定要预留一定的空间以补记一些材料,以及方便采访过程中记录记者本人的思考、疑问、备注。

4..画记:

它包括新闻照片、新闻录象以及现场作的图画。

通常是指画图。要求:一快、二准、三形象。(好比绘画中的速写,用粗线条画下一件事物的大致轮廓)画图对丰富新闻报道形式有显著作用。

5.录音记录:

就是用录音机或者录音笔作采访记录。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特别是人物专访常用录音记录。好处:记录真实、准确,而且可以作为资料和证据;也便于记者腾出手来倾听、观察和思考,也方便用于隐性采访。

缺陷:采访对象不一定适应;后期整理比较费时;录音效果不一定好;设备本身需要准备充分。

二、如何做笔记和记录

没有强烈的目的和意图,没有有选择的加以记忆,就会出现记忆材料流失的现象。解决办法是:学会记录。记录的几种主要方式:

1.心记: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将所见、所闻的真人真事的材料强记心中。心理学叫“有意识记”。

在以下情况下最好用心记:采访普通群众,即闲聊;遇到的事实稍纵即逝;受客观条件限制,不便用笔和纸作记录;(隐性采访)采访对象不愿接受采访或不允许作文字笔录。

心记有什么好处?一、不容易影响采访对象的情绪;二、不容易分散记者观察和思考的注意力;三、有些场合心记是唯一的选择。

心记的缺陷:容易忘记,不易掌握

2.笔记:

记者采访时,将所见所闻所感的真人真事的材料,通过手中的笔,记录在采访本的记录方式。记笔记的形式:

详记:“有闻必录”;

简记:有针对性的在采访本上记一些重点的、有意义的、主要的事实和内容或一些易忘的材料,如数字、人名、地名、物名、精彩的语言等;

缩记:可使用一些自己创造的简便的符号代替繁杂的词句。如社会主义——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四~等

记者采访的技巧

记者采访的常识与技巧

记者采访的常识与技巧 提问的分类: 1. 开放式提问 ——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特点:常用于访谈的开头,可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难以深挖。 2. 闭合式提问 ——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特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也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口气。 不要只问那种只能用“Yes”或“No”来回答的问题。记者的问题应该争取从被采访者那里获得鲜活的直接引语和细节;获得被采访者对事件的描绘或解释“怎么回事”“怎么会是这样” 提问的方式 正问。即正面提出问题,开门见山,干净利落,一般适用于一是记者熟悉的人;二是文化层次高、社会经验丰富的干部、学者;三是有事情的朋友。 侧问。也叫迂回法。记者提问从侧面入手,经过迂回,绕绕圈子,然后才回到正题。比较适合于不善于谈话的采访对象。 比如先从天气、共同兴趣等谈起

反问。又称激将法。采访对象由于某方面的原因,不愿意回答,记者则从相反的方面提出问题,促使对方思考,不回答不行。这种形式常见于谦虚不想谈、有顾虑怕谈或自恃地位高而不屑谈的采访对象 追问。记者循着对方谈话的线索,紧紧追问下去,问个“水落石出”,“打破沙锅问到底”。 问话方式不要让信源感到紧张,说服对方跟你聊天; 问相关的问题、问有针对性的、有意义的问题;问读者、公众关心的问题 问聪明的问题(多数被采访者愿意跟一个聪明的和了解情况的记者交谈,而不愿跟一个自作聪明的人或傻瓜交谈); 在采访中发现新的问题:发现更新的、更重要的或有争议的问题;发现错误或者被采访者试图掩藏的问题。 记者要有充分的准备,只有好的提问,才会引来惊人的信息。被采访者不愿意同不熟悉情况的或愚笨的人讨论深奥的问题,或讲出可用作直接引语的连珠妙语来。 提问的顺序: 先写下问题清单,有逻辑的排列,以防在采访中忘记了问题;按问题重要性排列,以防采访时间到了,最重要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问; 令采访者个人难堪的问题放在采访的最后,因为到这个阶段,

小记者活动心得体会

---------------------------------------------------------------范文最新推荐------------------------------------------------------ 小记者活动心得体会 2018年1月1日我参加了周口晚报的小记者活动,利用闲置的书、玩具进行互换,变废为宝,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我按时到了活动地点,许多的小记者已在自己的摊位上摆了各种各样的物品:书、玩具、装饰品等等。刚开始我的摊位上没有人来瞧,过了一会儿有个小朋友用一副扑克牌和我的一本旧书交换,终于开张了!我暗自惊喜,这下我有了信心,我拿起一本书,在其他摊位下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本我喜欢的《十万个为什么》。我很有礼貌地问:我用这本书换你的这本书可以吗?那个小朋友也喜欢我的书,说:可以!我高兴地说了声:谢谢!这次的成功让我的信心大增,我决定把扑克换成玩具,我在一个个摊位上寻找中意的玩具,我瞅见一个变形金刚突然停下脚步,对那位小朋友说:我能和你换下吗?他问这是什么,我说:这是一副法律知识的扑克牌,有用,挺好!他想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同意和我交换了。我对他说:太谢谢你了! 我参加这次小记者活动,交换到了自己喜爱的物品,过程很有意思。我感觉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懂得不浪费资源,学会节俭,学会朋友之间的沟通。回家后我将闲置物品都精心保存起来,希望参加下次的闲物互换淘宝活动,小记者的这个活动真好! 元旦的钟声已经敲响,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任务在紧 1 / 7

张有序的进程中已接近尾声。走过一段路,身心有些疲惫。需要稍稍修整一下,给自己一点静心思索的空间。看看前段路程大浪淘沙后,有没有在沙滩上留下些许令人欣喜的贝壳,还是依然是沙子。 一.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一贯坚持着。 严格遵守学校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深入研究教材,认真备课,撰写高质量且有效可行的教案,做到重点、难点、疑点心中有数。积极参与教研活动的探讨,并虚心听取各位教师的好建议,好方法。主动听取同科教师的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等,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巧妙新颖的教学设计。 二.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依然保持着。 关注每一位学生,并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信任他们,激励关爱他们。对待他们多一些鼓励、表扬,少一些批评、训斥。多一些细心、耐心,少一些冷落、焦躁。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微笑,少一些冷面。多一些实战演练,少一些理论灌输。总之,多从自身做一些改变与调整,少指责他人的弱点与不足,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欣赏赞许的眼光面对着60多位已进入青春萌动期的初二学生。 三.高质量、严要求、高标准的教学工作始终如一的贯彻着。 1.学习新知识,力求学生随学随掌握。随时检查督促,以加强学生对新知识及时巩固,不留“知识”的剩饭。 2.阅读指导,读文本要求学生要善于发现寻找文章的美点。不读书,不动笔。随时圈画文中的好词、妙句。并静心细细的品味一些耐人寻

小记者采访的基本常识与技巧

小记者采访的基本常识与技巧 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原晶 在小记者做采访活动的过程中,使用最多的采访方式便是现场提问采访。现场提问采访往往有着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更可能会遇到很多突发或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小记者们随机应变,并掌握一定的技巧,以不变应万变。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的老师就对小记者采访时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如果采访对象紧张或拒绝回答怎么办 这个问题在我们采访时是最常遇到的,因为在大多数被采访时都会紧张。记者采访谁,就有可能将谁的事儿登在报纸上或在电视里播出,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所以,被采访人容易紧张是很正常的。另外,如果我们提的问题,非常生硬或抽象难懂,被采访的人不知该怎样回答,也会表现得紧张以致于无法做出回答。 这个时候应当怎么办呢?采访一个人,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好感。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很难采访到最有价值的材料。这些材料说不说、怎么说都要由被采访者来决定,而这个决定往往是根据小记者的态度做出的。因此,采访的时候,小记者必须像知心朋友似的与采访对象交谈。要尊重对方、关心对方、理解对方。比如可以闲聊几句家常或爱好之类的话,使被采访人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再谈主要的事。当然,谈主要的事时,也要和蔼可亲。 举个例子,譬如我们采访一位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同学,不能上来就问“你平时学习一般,怎么会考出这么好的成绩呢?”这样不仅让人紧张,还会令人反感不爱回答。可以这样说:“听说你考试取得了好成绩,我们真替你高兴,你是怎么快速做到提高成绩的呢?一定有什么技巧吧,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我们如果这样说,他(她)就不会紧张,也愿意配合采访了。 二、如果采访对象答非所问怎么办

记者采访技巧

一、合理分配提问 为了搞清一个事实,有许多必不可少的提问,但记者应当搞清楚问题,妥当地分配给不同的采访对象,说明采访目的,争取对方协肋。与采访对象第一次见面时,记者应当尽快出示介绍信并说明采访目的,以求得到对方的信任。 提问要具体,越是经验不足的记者,提的问提越容易笼统,含糊不清,越是笼统的问题越难回答。最难回答的问题:你有什么感想?你当时是怎样想的?要提有特点的问题,既然泛泛的提问只能得到泛泛的回答,那么有特点的提问,才能得到充满个性的材料。 把问答变为交谈,一问一答,这种采访方式容易气氛紧张。如果设法把问答变为交谈、聊天,使采访人情更浓,生活更浓,往往效果更好。学会刨根问底,随机应变。提问要有逻辑性,适应一般人的谈话思路,事先明确要谈什么题目,然后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依次谈下去。 二、提问的类型 1、正面提问:这是一种基本的提问类型,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不拐弯抹角。问题一般分为“开放”型和“闭和”型两种。所谓“开放”型问题,是指不要求采访对象具体的回答,使对方畅所欲言,采访的气氛比较轻松。所谓“闭和”型问题,是指提出的问题,要求对方有一个明确、简短的答案:“是”或“不是”。 2、引导性提问:这种提问中“闭和”性问题居多,它指的是记者在挖掘事实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态度。 3、追问:这是记者常用的一种提问方法,目的在于扑捉那些具体的事实和细节。 4、假设性提问: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提问方法。 5、激将法提问:这是在对方不愿意回答时采用的强硬的一手――激将,既“正话反说”。 三、问的方式 1、面对面的交谈:这是访问的基本方式。在采访比较重要的报道时,一定要找到负责人、当事人、见证人面谈,力争尽量多地拿到第一手材料。

《美术小记者》教案

《美术小记者》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 2、指导学生模仿记者进行采访活动,了解美术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工作流程。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敢于采访实践,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难点:对资料整理,编辑,展示工作产生兴趣,能在某一环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准备: 纸、笔、彩色笔、相机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做好学生分组采访的组织工作。 (2)导入此课的内容,传授美术记者的工作过程和具体要求。 (3)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 2、发展阶段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组员共同拟订采访内容及活动计划。 (2)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采访活动。 (3)按照计划内容对采访记录资料进行整理编辑。鼓励学生通过集体构思设计,选定喜爱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制作出一幅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主题性展示作品。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制作。

四、收拾与整理 指导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检查作业情况 2、复习知识 3、学生继续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三、教师小结 四、课后拓展 1、鼓励学生积极地寻找进行拍摄,采访实践的机会,去创作更生动有趣的形象,报道展示更有意义的事物。 2、利用模拟活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513255490.html,]多方面具体能力的方法研究。 3、指导学生如何利用某一主题或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

小记者采访的常识和技巧

小记者采访的常识和技巧(一) 培训目标: 1.了解采访的基本要素。 2.掌握采访实际操作一:如何选择信源,善于获取采访机会。 3.了解提问的方式,学会如何提问。 培训过程: 一、采访的两大要素:好奇和怀疑 1.好奇是获取新闻线索的源泉,是收集更多新闻事实和深入事实本质的动力。 2.怀疑是获取新闻线索和深入报道的需要,更是保证新闻准确、客观的需要。 二、如何选择信源(采访对象) 1.根据主题确定信源 事实性采访 一级信源:当事人、目击者 二级信源:调查者、调查报告、权威机构、政府组织、官员 评论性采访 一级信源:官员 二级信源:专家、学者 三级信源:普通人 分析性信源信源:专家、学者、媒体界人士 2.信源和采访的陷阱: 不可靠的新闻源(信源见木不见林,或忽略了重要的细节;为了某种事业或利益而接受采访;为了个人出风头;一面之词) 三、说服与获得采访机会 1.什么样的人容易接受你的采访?——闲人 采访就象学开车,一开始有点害怕而且很难。但是经过联系,平顺地起动,打信号灯、换挡,控转方向盘,查看仪表器,变得自然。如果你会怕靠近陌生人,他们就很可能会拒绝回答。“你丢出去什么,你就得到什么响应”。 2.如何说服: 1、组织上的安排,最大!! 2、找中间人介绍 3、电话、写信或其他途径暗示他“你不接受我的采访是你的损失”(注意态度)做足功课,看看原来的采访记录,找找看还有没有他从来没有说过的话题;(他的兴趣是什么??)四、如何提问 ㈠提问的分类: 1.开放式提问——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 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特点:常用于访谈的开头,可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难以深挖。 2.闭合式提问——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 特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也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口气。

如何提升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沟通技巧 周兴强

如何提升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沟通技巧周兴强 发表时间:2019-11-20T12:14:35.65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9期作者:周兴强 [导读]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了解外界信息的途径,新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 (云南省昭通广播电视台,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了解外界信息的途径,新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新闻工作者作为新闻信息的收集者、制作者、传播者在整个新闻传播过程当中承担者发现新闻线索、采集新闻信息、制作新闻作品的重要任务。记者在采访时通过与被采访者的沟通交流获得新闻事实,在沟通的时候如何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获得最新最重要最准确的信息,是考验记者的沟通能力和掌握的沟通技巧的关键。 关键词:新闻采访;记者;沟通技巧; 记者作为新闻事件收集、整理以及传播的工作人员,在新闻事件影响力发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下发掘最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并将其整理传播开来,发挥新闻事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影响力,成为记者需要重点提升的能力,这就要求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应时刻提升自身沟通技巧,以保证采访有效进行。 1新闻采访的特点 1.1新闻采访要具有时效性 时效性是新闻的基本特征之一,新闻之所以为新闻就在于其具有“新”的特点,新闻采访作为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时效性。记者的工作就是把新近发生的事实采集报道出来让公众知道,把时态的发展第一时间告知公众,故而新闻采访具有时效性。 1.2新闻采访的内容要丰富 新闻采访不单单指收集新闻内容,其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其丰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采访对象具有丰富性,新闻对象是不局限于特定主体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故而新闻采访中对象常常是多种多样的,有可能是普通工人,有可能是官员领导,有可能是十恶不赦的犯人,也有可能是见义勇为的英雄。其二,新闻采访的环境也具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从采访对象的多样性延伸而来,由于新闻采访的对象是不固定的所以被采访者所处的环境也是不可预知的,所以其也具有多样性。 1.3新闻采访中注重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特征,在新闻采访工作中,每一位新闻从业者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职业底线就是要真实客观的报道新闻。新闻采访的最大意义就是为了让公众了解到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根据新闻做出决策,所以新闻采访要十分注重采访的真实性。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但是信息的质量尚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尤其是其真实性还需要很大程度上去考证。2005年8月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永丰镇一农村妇女带着女儿到昭通电视台哭诉自己被村主任欺负事件,请求派记者采访,新闻中心立即派出一组记者前往调查,结果这位村妇是恶人先告状,所反映的事实真相全部是自己编造的谎言。因此记者要善于辨别信息源的真伪,在新闻采访中必须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这样才能做到客观公正的报道新闻,也才能守住新闻记者的职业底线。 2对记者沟通技巧的新要求 2.1采访速度方面的新要求 在新形势下,新媒体对广播电视造成了较大冲击,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更成为了人们的主要信息获取方式,在人人都能进行自媒体操作与发布的新时代,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也应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利用电视台信息采集与加工整理的优势,主动出击,从传统的单一化发展方向转移到全媒体发展方向。尤其是在网络传播主体全民化的发展形势下,信息传播速度不仅更快,而且具有更广的受众面,使得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所有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传播和发布的主体。因此,记者在采访时需要加快速度,注重节目制作流程的优化和完善,以确保受众在第一时间能准确获取信息,从而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 2.2与受众沟通方面的新要求 由于传统广播电视媒介的格局发生了变化,所以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在网络媒体下受到冲击,受众的信息接收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所以作为记者,在与受众沟通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完成基本信息报道,而且还要通过沟通和交流,及时地掌握受众所反馈的疑问和质疑,并对其进行深入追踪报道,利用网站和微博,以及微信等网络平台向受众做好释疑解惑,切实强化与受众之间的沟通,才能得到受众的理解和认知。这不仅对电视台记者的自身专业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对其职业素养也有较高要求,在树立创新意识下,积极地进行角色转换,不仅要做好采访工作,更要做好沟通交流,使其在深入了解受众需求的前提下,通过与受众的沟通交流,进而深入挖掘主题内容,使其在有声有色的新闻报道中赢得受众的喜爱。 3提升记者新闻采访中沟通技巧的可行性方法 3.1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正如上面提到的,由于采访对象的丰富多样性导致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从而提出具备较高价值的采访问题。因此,记者应在日常采访过程中注重自身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在反复锻炼中提升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信息解读能力。除此之外,新闻事件作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社会事件的重要途径,要求记者应坚守基本的职业道德,能够在新闻采访后及时准确地将所获取的新闻信息展示给社会大众。因此,记者应在平时注重培养自身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坚守基本职业道德的情况下为社会大众服务。 3.2做好采访准备工作 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将会面临不同的采访对象和采访环境,事前的采访准备工作必不可少。记者在采访前对采访对象和新闻事件做足准备工作,可以在实际采访过程中与被采访者进行思想情感交流,并对被采访者个人信息有一定的了解,这样记者在采访中,就能够从双方的共同话题中提取所需要的有效信息。而记者事前准备工作中所获取的各种有效信息也可以为记者制定相应的问题大纲提供一定的帮助,从而帮助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以一种更高效的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3.3切中要点,突破关键 新闻采访区别于日常沟通的一个关键之处,在于新闻采访需要切中问题的要点,并在此基础上获取最关键的信息。因此,新闻记者应在日常采访沟通过程中养成相应的敏感程度,这项能力可以帮助记者在采访突发事件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识别出最关键的新闻信息并进行跟踪报

记者站活动方案

尼勒克县木斯乡乌图九年制中心学校记者站成立方案 第一阶段:研究安排阶段 写出记者站的有关通知,口号,成立组织方法。 第二阶段:宣传阶段 利用公开栏方式宣传中小学生记者站的有关理念和成立方式,报名方法。 第三阶段:报名阶段 由广播站站长负责接收报名表,并负责统计各年级报名人数。 第四阶段:选拔阶段 如同一年级同一个班有两人以上的人报名,则需选拔,由记者站负责。 第五阶段:木斯乡乌图九年制中心学校记者站成立及其成立仪式,由学校团委负责。篇二:记者站活动记录 2014—2015学年度实验小学记者站 小记者名单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实验小学 小记者社团活动安排表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实验小学 活动记录 2014年9月1日第一周周三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实验小学 2014年9月8日第二周周三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实验小学 2014年9月15日第三周周三篇三:记者站活动策划书 哈尔滨远东理工记者站活动策划书 活动主题:属于你的精彩瞬间 活动地点:**学院 活动负责人:记者站摄影部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活动目的:一张照片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我们生命中的精彩 片段,本次活动通过展示属于你自己的财富,来感动别人;同时来增加个人的自信心。 活动时间: 活动要求:围绕活动主题,写出活动策划提交团委老师审批,审批通 过后根据活动策划案组织活动的开展,活动结束后立即进行活动总结并上交团活记录表至院团委组织部 活动内容: 1,参赛人员将要求报道我部秘书处,再交由负责摄影部处理。 2,提前一天提交参赛照片,确定最终的参赛资格。 3,提前张贴关于比赛时间比赛地点以及比赛人员的海报。 4,比赛前一天带领入人员熟悉比赛场地。 5,比赛当天,所有工作人员需提前30分钟以上到场,对会场进行熟悉,且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6,比赛前把舞台布置好,并适当播放一些节奏轻快地歌曲来迎接观众。。 7,向观众发放荧光棒等,以搞好现场气氛。 9,主持在比赛中要起使选手间的连接作用,要使比赛快速连贯不

记者采访的常识与技巧

记者采访的常识与技巧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记者采访的常识与技巧 提问的分类: 1.开放式提问 ——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特点:常用于访谈的开头,可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难以深挖。 2.闭合式提问 ——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特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也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口气。 不要只问那种只能用“Yes”或“No”来回答的问题。记者的问题应该争取从被采访者那里获得鲜活的直接引语和细节;获得被采访者对事件的描绘或解释“怎么回事”“怎么会是这样” 提问的方式 正问。即正面提出问题,开门见山,干净利落,一般适用于一是记者熟悉的人;二是文化层次高、社会经验丰富的干部、学者; 三是有事情的朋友。

侧问。也叫迂回法。记者提问从侧面入手,经过迂回,绕绕圈子,然后才回到正题。比较适合于不善于谈话的采访对象。比如先从天气、共同兴趣等谈起 反问。又称激将法。采访对象由于某方面的原因,不愿意回答,记者则从相反的方面提出问题,促使对方思考,不回答不行。这种形式常见于谦虚不想谈、有顾虑怕谈或自恃地位高而不屑谈的采访对象 追问。记者循着对方谈话的线索,紧紧追问下去,问个“水落石出”,“打破沙锅问到底”。 问话方式不要让信源感到紧张,说服对方跟你聊天; 问相关的问题、问有针对性的、有意义的问题;问读者、公众关心的问题 问聪明的问题(多数被采访者愿意跟一个聪明的和了解情况的记者交谈,而不愿跟一个自作聪明的人或傻瓜交谈); 在采访中发现新的问题:发现更新的、更重要的或有争议的问题;发现错误或者被采访者试图掩藏的问题。 记者要有充分的准备,只有好的提问,才会引来惊人的信息。被采访者不愿意同不熟悉情况的或愚笨的人讨论深奥的问题,或讲出可用作直接引语的连珠妙语来。 提问的顺序: 先写下问题清单,有逻辑的排列,以防在采访中忘记了问题;

采访过程中的问题

在小记者做采访活动的过程中,使用最多的采访方式便是现场提问采访。现场提问采访往往有着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更可能会遇到很多突发或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小记者们随机应变,并掌握一定的技巧,以不变应万变。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专业委员会的老师就对小记者采访时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一、如果采访对象紧张或拒绝回答怎么办这个问题在我们采访时是最常遇到的,因为在大多数被采访时都会紧张。记者采访谁,就有可能将谁的事儿登在报纸上或在电视里播出,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所以,被采访人容易紧张是很正常的。另外,如果我们提的问题,非常生硬或抽象难懂,被采访的人不知该怎样回答,也会表现得紧张以致于无法做出回答。这个时候应当怎么办呢?采访一个人,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好感。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很难采访到最有价值的材料。这些材料说不说、怎么说都要由被采访者来决定,而这个决定往往是根据小记者的态度做出的。因此,采访的时候,小记者必须像知心朋友似的与采访对象交谈。要尊重对方、关心对方、理解对方。比如可以闲聊几句家常或爱好之类的话,使被采访人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再谈主要的事。当然,谈主要的事时,也要和蔼可亲。举个例子,譬如我们采访一位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同学,不能上来就问“你平时学习一般,怎么会考出这么好的成绩呢?”这样不仅让人紧张,还会令人反感不爱回答。可以这样说:“听说你考试取得了好成绩,我们真替你高兴,你是怎么快速做到提高成绩的呢?一定有什么技巧吧,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我们如果这样说,他(她)就不会紧张,也愿意配合采访了。二、如果采访对象答非所问怎么办这种答非所问的情况,许多小记者在采访中都遇到过。一般来说,答非所问的原因,主要是没理解我们问话的意思,也有的是采访对象讲得高兴,把话题扯远了,忘了我们最初问话的题目了。碰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着急,也不能表现出不爱听的样子,更不能粗暴地打断对方的讲话。否则,一个“急刹车”,会使对方紧张起来,两人之间自由的交流就会变成拘谨的交谈。那么应当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耐心地听他讲,抓住一个适当的时机,自然而然的把话题引回来,并再次申明一下自己问话的意思。这也提醒我们,采访中,每一句问话在表述的时候都应当是非常明确的,要让对方容易理解,这样才能引导采访对象更精准的去回答。三、采访对象总讲大道理、不具体怎么办采访过程中有一种情况也是很常见的,就是被采访者爱说大道理,讲话不“落地”。这时,小记者们就需要冷静、多动脑子了。要多问一些具体的问题。让采访对象多描述一下事情的具体经过,之后再谈感想,这样,采访的内容就比较实实在在了。小记者的采访与成人采访一个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小记者采访应当更具体,要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抽象的概括。所以,我们在采访时就一定要注重细节,不要粗枝大叶、浮光掠影。当然,有些时候被采访人讲大道理,也可能是小记者问话不当造成的,例如问:“你的理想是什么?”这种问话的题目就太大,内容太广,不容易用几句话说清楚,就可能会使人讲大道理。因此,小记者采访时,最好从具体问题开始问起。四、采访对象讲话快,记不下来怎么办被采访人讲话太快,我们记不下来,是不是就没有办法继续采访了呢?不是的。比如,我们可以从对方的讲话中,学会记录最重要的话,而不必每句话都一字不漏地记下来。那什么是最重要的话呢?就是最能代表采访对象意思的话,把它们三句并成两句,五句并成三句。如果非要记录下采访对象的全部讲话,我们可以使用录音笔这类的采访工具。不过,为了保证做到准确无误,我们可以在采访后把对方的话整理出来,再请对方看一下有没有错误,如果有就改过来。小记者除了采访,还要写作,采访和写作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篇完整的采访报道。面对同一新闻事实,不同的小记者写出的报道有很大的差别,这是由于写作基本功不同所造成的。所以小记者除了要掌握以上的采访技巧之外,还要勤奋学习,坚持写作,学习别人好的写作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一年小记者,一年大变样”,相信喜欢采访写作的同学们,如果小记者做得很成功,那么以后做其他事也会事半功倍的

新闻记者采访提问技巧

新闻记者采访提问技巧

新闻记者采访提问技巧大约有90%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即向别人提出问题为基础写成的。 ——[美]杰克·海敦 《怎样当好新闻记者》 一、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 从采访对象最关心、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谈起。美国记者怀特·汤姆索采访尼克松,就是从他最感兴趣的话题——足球谈起;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采访邓小平,是从他的生日谈起。 1986年9月,美国著名记者华莱士采访邓小平,亦采用了这种方式。在短短一小时的采访中,他向邓小平提出了许多问题,这其中包括中苏关系、中美关系及中国现行政策等许多敏感甚至尖锐的问题,都得到圆满的答复。 二、在倾听中提取新问题 抓住线索,寻根究底。倾听被采访对象的发言,从中发现新线索,以此激发被采访对象的谈话激情,将采访引向深入。 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在2003年“非典”疫情得到控制后,对中科院院士钟南山的采访提问就是如此: 王志: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提出要搞国际协作? 钟南山:这个病,本身的病原搞不清楚。我们需要两个层面的协作:流行病学的协作,国际上的大协作,需要综合各国的优

提问技巧 1.开放式提问 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特点:常用于访谈的开头,可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难以深挖。 2.闭合式提问 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特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也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口气。 不要只问那种只能用“Yes”或“No”来回答的问题。记者的问题应该争取从被采访者那里获得鲜活的直接引语和细节;获得被采访者对事件的描绘或解释“怎么回事”“怎么会是这样” 提问的方式 正问。即正面提出问题,开门见山,干净利落,一般适用于一是记者熟悉的人;二是文化层次高、社会经验丰富的干部、学者;三是有事情的朋友。 侧问。也叫迂回法。记者提问从侧面入手,经过迂回,绕绕圈子,然后才回到正题。比较适合于不善于谈话的采访对象。比如先从天气、共同兴趣等谈起(用破冰船起航P130)

校园小记者采访稿范文

校园小记者采访稿范文 校园小记者采访稿范文 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校园小记者采访稿范文我是小主人报新闻学校的实习小记者,1月31日,彭;我们徒步走到了中心广场,这时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通过这次采访,我想: 我们人人都要遵守交通规则,树;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同: “小草的作用可多了,最主要就是起到美化环境,;同: “高年级同学打蓝球掉到草地就不顾一切地冲进去;记: “这样的事啊多不胜举,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爱;星期六,天我是小主人报新闻学校的实习小记者,1月31日,彭老师安排我们到中心广场进行实地采访,了解人们对遵守交通规则的看法。我们徒步走到了中心广场,这时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我站在屋檐下,想去采访一位保安叔叔,没想到竟然遭到拒绝,我伤心极了。正当我泄气的时候,迎面走来了一位漂亮的大姐姐,我想: 这么和蔼的大姐姐应该不会拒绝我的采访吧!于是,我走向前去问道: “大姐姐,我是小主人报新闻学校的实习小记者,我能采访一下您吗?”大姐姐爽快的答应了。我开始采访了,“您见过因闯红灯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吗?”“当然见过,记得有一次,一个行人过斑马线,侧面明明是红灯还闯过来,把那个人撞死了。”“那您对这次事故有什么看法呢?”我追问道:

“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而且很没有交通常识,乱闯红灯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对这种不遵守交通法规的司机应该采取法律的制裁。”“那您觉得怎样才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呢?”“首先,我们应该树立安全意识。其次,要遵守交通规则。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在采访的最后,我表示了感谢。通过这次采访,我想: 我们人人都要遵守交通规则,树立安全意识。只有每个人都自觉的遵守交通法规,我们的生活才会有安全保障。那么,整个社会都将是个和谐的社会。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在校园的任何地方几乎都能看见小草的踪影。绿茵茵的草地不仅保护了环境,还为我们校园增添了不少风景,可有些同学为了自己方便,肆意踩踏草地。让我们去采访一下同学吧。记: “我们学校的花草树木很多,尤其是小草随处可见,你觉得小草有什么作用呢?”同: “小草的作用可多了,最主要就是起到美化环境,来装扮校园,净化空气。” 记: “小草虽然为我们的生活增色不少,可还是有同学会对小草视而不见。你见过哪些不文明的行为呢?”同: “高年级同学打蓝球掉到草地就不顾一切地冲进去拿,还有同学为了操近道从草地上横穿过去。”记: “这样的事啊多不胜举,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爱护这默默无闻的小草!” 是啊!当同学们毫无顾忌的踩上草坪的时侯,是否听见了小草的哭泣?小草微微笑,过路绕一绕。让我们告别陋习,一起爱护我们的小草,爱护我们的校园,不要让小草再哭泣。星期六,天气晴朗,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我和我们组的几个小成员手拉着手,一

小记者采访方案

求一小记者采访方案 建议如下: 1、先确定采访选题。例如:某一残疾人士自强不息,终有所成。 2、再确定采访范围。例如:该残疾人士、他的父母、他的朋友等。 3、再确定采访问题。例如:生病缘由、求学经历、遇到困难、感人事迹、骄人成绩。 4、再确定采访时间。例如:先打电话或写信给他们,约好采访时间、地点等。 5、最后的准备工作。例如:学生证、小记者证、介绍信等等。 6、如多人采访,还要确定分工:某某提问,某某记录,某某摄影等等。 7、采访完毕,整理材料,写出新闻稿件。 淳安县第七次少代会小记者采访方案(采访开幕式) 一、时间:2008年5月28日上午8:00 二、地点:淳安县新体育馆。 三、参加对象: 1、《中国少年报》淳安小记者、杭州电视少儿频道DV小记者共20名。 四、采访要求: 1、统一穿记者服(汉衫)。 2、佩戴红领巾、记者证,使用统一的采访本。 3、时刻注意采访礼仪,严守大会纪律。 五、采访内容、形式及个别问题提示: (一)、摄影记者、DV小记者(可在场内任何地方进行): 1、《中国少年报》淳安摄影记者、电视小记者对开幕式进行现场拍照或录相。 2、重点对出旗、唱队歌、每个节目表演、呼号、领导讲话接见等活动场面的精彩部分进行拍摄。 3、注意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画面的比例,拍领导一定要有近景。 (二)、文字记者(主要在观众席上,可绕场走动): 1、采访领导(参加活动前及活动结束后):对我们少先队员有什么要求,对今天的少代会后什么想法吗,对淳安的少先队事业有什么新的要求。,您能对我们这些小记者提几点要求吗?并请县领导为小记 者题词 2、采访团市委领导(董悦、史建峰):

记者的采访技巧

引言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美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新闻学家和报业巨匠约瑟夫-普利策(1847--1911)的这句响彻新闻界的名言一语中的作为一名记者应尽的责任和本该有的荣誉。 记者,既熟悉又陌生的一群人。说他们熟悉,是因为21世纪的我们的生活里,处处可见记者的身影,报纸上、广播里、电视上、网络里,记者无处不在。不管你是通过镜头看到的或者逛街正好遇上的,记者现场采访的形象已经在人们的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摄像机,麦克风,记者在奔波采访中……而说他们陌生,是因为在人们的眼里,记者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尽管所有人都可能成为记者,但真的不是谁都可以成为真正的记者,于是我们感到陌生又无法想象的是记者每时每刻为新闻而战的能力和坚持。 人们一定很好奇,难道记者是神吗,要不然他们怎么能够只要一拿起麦克风只要一遇到人群就有说不完的话就有问不完的问题呢,难道他们有什么法术让所有的采访对象说出他们需要的东西吗,他们写消息写评论写通讯,短则几十字长要几十万字,难道他们真的是魔法师吗,手指一挥新闻作品就出炉了? 既然问题这么多而且都问到这里了,那么就不需要着急了,因为接下来本文就会从专业的角度娓娓地道来一一地解决这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有一个核心的词在里面,那就是记者的采访技巧。 正文 一、主体:记者 在中国早期的新闻机构中,编辑和记者没有严格的分工,编辑、采访合一。1872年,《申报》创刊后开始设立访员,专门采访本地新闻。之后,《申报》在北京、南京、杭州、武昌、宁波、扬州等26个城市聘有“报事人”或“访员”。1899年《清议报》第7期上出现“记者”一词。 媒体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通常称为记者;记者属于职业的一种。记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代替广大的民众前往事情发生的现场,或是接触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并将事情的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透过报导呈现于大众媒体之上,协助媒体达成守望、教育、讨论、娱乐等功能。由于记者拥有阅听人赋予的权力,所以也被冠以“无冕王”的雅称。 记者的职责与任务,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点:第一,敏锐地去发现事实;第二,忠实地去报道事实;第三,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我国新闻工作者先贤们也都给记者的能力或应有的担当下了权威性的言论。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其“远生通讯”更是被视为当年中国新闻界的一大品牌,他就是黄远生(1885--1915),他的著名的“四能”说道出了一名真正的记者应有的的基本功,即,“调查研究,有种种修养”,是谓能想;“交游肆应,能深知各方面势力之所存,以时访接”,是谓能奔走;“闻一知十,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是谓能听;“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重彼此之人格,力守绅士之态度”,是谓能写。能想,能走,能听,能写,这就是记者的“四能”。邹韬奋(1895--1944),中国卓越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他对新

小记者采访步骤[1]

小记者采访知识 一、报纸怎样制作? 1.记者采访、写稿—— 2.编辑改稿—— 3.总编签稿—— 4.编辑排稿—— 5.印刷发行 二、什么是记者?什么是小记者? 1、记者就是从事采访、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专业人员。——记录真实的事情。 2、小记者就是专门为市少儿报刊、少儿电台或电视台、校黑板报、校广播站、校电视台、小记者网等进行采访报道的学生记者。 三、小记者要具备哪些素质? 1、爱看报,勤思考,做好笔记; 2、交朋友,爱提问,善于倾听; 3、多练笔,勤写作,敢于发表; 4、爱学校,爱家人,乐于助人。 四、记者工作分几个步骤? 第一步:采访搜集与采访有关的事实材料。 ①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采访对象是谁,与此人相关的事件,事件的前因后果,制定采访计划和采访提纲; ②准备采访工具,如:笔、采访本、照相机、摄像机、通讯器材、交通工具等。 第二步:采访,寻找问题的答案。 约定采访的时间和地点,当面采访或者电话采访,根据自己的采访提纲提问。 第三步:写稿,把采访到的材料,整理加工形成新闻报道。 有的可以写成短消息,有的可以写成通讯,有的可以写成特写等。

第四步:迅速向新闻机构发回稿件。 1、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电报、电子邮件等方式传递,目前最快的要算现场直播了。 2、遇到一些重要的新闻,为了抢时间,记者边采访、边写、边发。 五、什么是采访? 新闻记者为了采集新闻素材(“找料”)所进行的工作。 六、采访的特点: 1.采访是写作的基础 2.采访有时间的限制 3.采访有明确的目的 七、采访的方式: 1.“一对一”式采访 2.“一对多”式采访 3.“多对一”式采访 4.“多对多”式采访 5.参加会议采访 6.现场观察 八、采访礼仪: 1.自我介绍、开场 2.电话礼仪 3.着装礼仪 4.采访时的礼仪 九、采访的开场白: 1.自我介绍、开场 来自哪个媒体,叫什么名字;

采访提问的技巧

采访提问的技巧如果说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那么提问就是采访的核心,是获取信息最直接的途径。作为电视媒体来说,地点、事件、状况的大致情况大多可以通过电视画面来体现,而至关重要的,也是观众极想了解的具体时间、事件相关人员、原因背景、发展状况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等情况,都必须通过深入采访来获知。要进行进一步的采访,搜寻更多的新闻素材,少不了记者或主持人的提问。提问是否恰当、是否具体、是否到位、是否周全,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可信度,关系到采访的效率,也关系到记者或主持人的形象。 提问是采访水平的体现。记者要站在观众的角度,了解观众想要了解的情况,根据具体的新闻事实,挖掘出具有典型性或普遍性的新闻内涵。因为新闻事实和采访对象的不同,记者的提问要灵活应变,力求切中主题。一般来说,针对不同的新闻题材,不同的采访任务,不同的采访对象,采访提问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常见的提问方式 1.开放式提问开放式是让被采访者围绕提示畅所欲言的一种提问方式,采用这种提问方式是为了获取更大的信息量,最后记者再根据报道需要提取当中最切题的部分。 面对不善言谈的采访对象,开放式提问能鼓励对方多说话;面对健谈的采访对象,开放式提问会加大后期制作的工作强度,这时的提问针对性就要强一些,注意不要跑题。 通常我们在采访外地游客时经常会问:第一次到黔南的感觉怎么样?与您想像的区别大吗?黔南的少数民族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等等。其实这是在对游客的喜好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提出的问题,指向性不强,没有具体的切入点,但留给了被采访者表达心情、抒发情感的较大空间。

又如一些针对市民的采访:您认为原因出在哪呢?怎么才能更好地解决呢?也是开放式的提问。因为报道的目的是要集思广益,用开放式提问让被采访者说出他们的观点、看法、意见,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开放式提问有利有弊,一般在宣传性报道中用得多些。在调查类和事件类的新闻采访中如果采用开放式提问,就无法准确表达记者提问的意图,使被采访者弄不清你提问的真正核心,回答自然也就难以达到采访的目的。 2.封闭式提问封闭式提问是报道意图较为明显的一种提问方式,这种提问方式有明确的指向性,提问往往局限在某一事物或具体问题,有时甚至精确到“是”或“不是”。 由于封闭式提问的指向性明确具体,不需要被采访者多费口舌,因此这种提问回答起来干脆利落,后期制作相对省劲。但也不排除批评报道中,一些被采访者为逃避责任不愿回答而东拉西扯的情况。 封闭式提问的好处在于直接进入主题,能迅速了解相关新闻事实,这种提问在事件类报道和批评报道中经常用到。运用这种提问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弄清采访对象的身份和与事件的关系。 3.见缝插针式提问见缝插针式提问是采访提问中技巧性较强的一种提问方式。在调查类、批评类、事件类新闻采访中使用最多。一般来说,这种提问方式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根据观察到的一些特殊事物、现象和话语所进行的随机提问。这种提问目的在于了解更深层次的内容和事实本质,同时也是反驳被采访者敷衍态度的一种好办法。事件类新闻的提问多是记者突然发现时随机想到的提问,而调查类和批评类新闻的提问很多情况下是记者事先有所准备,选择恰当时机的发问,问题一针见血,抓住实质,切中要害。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赵微、柴静是此类提问的高手。赵微在《湛江特大走私受贿案》采访湛江海关原关长曹秀康时,曹开始不承认自己受贿200万的事实是故意行为,说“当时真没想到那么一个界限上去。”赵微看准他抵赖的心理,马上问道:“收了200万都没想到这有多严重啊?”曹干脆装糊

小记者采访活动流程

小记者采访活动流程 必备物品:(1)报名表、宣传单、小记者报、签到表《上下车都需要签到》(2)相机(3)小记者服装(4)收据、笔(5)条幅、旗子、喇叭 小记者活动以有意义、安全为原则。重点培养小记者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开阔小记者的视野,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流程具体如下: 一、出发前一天活动负责人要召开碰头会。所有参加此次活动的工作人员要详细了解活动的具体时间(包括工作人员到达时间、活动开始时间)、地点(包括工作人员集合地点、小记者集合地点)、小记者所属学校、活动内容、要不要收费等。了解活动地点联系人的联系方式、采访的安排:包括采访次序、采访时间、采访对象;需要派车的,记录司机的联系方式、需要和司机定好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了解行车路线,尤其是到小记者集合地点的行车路线。 二、提前30分钟到达约定地点。迎接小记者及家长的到来并签到。小记者签到时告知每个家长接小记者时间和地点。如果有小记者迟到,需安排一名工作人员在集合地点等候。押车的过程中,为了便于管理,每次都要把小记者分组,每队在10人以下为宜,并选出正副队长。随行的老师注意维持纪律,没有老师的允许不准小记者离开队伍,有安全隐患的地方最好不去或老师贴身跟随,以防万一。 三、提前和活动地点沟通好采访流程和时间安排。有导游的景点,

活动负责人要与相关领导沟通好,找一个有责任心有耐心的讲解员,同时我方工作人员应积极主动的和景点工作人员沟通并表示感谢。采访过程中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学到知识、玩的高兴,活动结束后要跟小记者分享本次活动的收获和心得,最好是跟每个孩子都有沟通,别让小记者和家长觉得只是在游玩,没有学到东西。 四、采访开始前对小记者进行培训。讲解本次采访的目的、采访时应注意的事项和禁忌,着重要强调采访纪律,每次活动前都要强调!开始活动后应注意维护秩序,不能让小记者离队,更不能掉队;时刻注意安全隐患。有无家长跟着均不准训斥孩子,教育是需要引导、表扬和肯定。 五、活动结束后,要让小记者写稿。并告之投稿的几种方式:写信到南方小记者俱乐部、发邮件到南方小记者邮箱、下次上课或活动的时候直接交给带队老师。如果不能按时到达集合地点,要及时电话通知家长及前台工作人员。 六、(1)有家长接的要和家长沟通小记者的表现,让家长签到或自己做记录;(2)家长还没来接的,让小记者打电话给家长,并等到最后一个小记者被家长接走后才能离开;(3)无家长接送的,必须打电话给家长问清情况并做好记录,要送小记者到公交站台目送上车或送上出租车,并记下小记者所乘坐汽车的车牌号码。 七、活动总结:每次活动都必须填写活动总结。 南方小记者俱乐部2009年2月1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