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句丽是朝鲜还是中国

高句丽是朝鲜还是中国

高句丽是朝鲜还是中国
高句丽是朝鲜还是中国

高句丽究竟是归属于古代中国还是古代朝鲜一直以来都是中朝之间争论的一个焦点。尽管韩国方面一直声称高句丽和古代朝鲜的王氏高丽有传承关系,事实上,由于长期缺乏系统的研究,中国史学界也是近年来才认识到这一严重的历史错误,并对其进行纠正。而且最初高句丽也是在中国境内,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组织。

高句丽是朝鲜还是中国

高句丽,史书中记作“高句骊”,简称“句丽”或“句骊”,是公元前1世纪至7世纪时期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夫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故称高句丽。

在过去的很长时期里,由于中国学术界对高句丽的历史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而将高句丽与三韩人王建公元918年建立的高丽王朝混淆,也正因此,使高句丽被不少中国学者误认为是韩国古代国家。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学者对高句丽历史研究的深入,中国史学界意识到了这一严重历史判断错误。为纠正这一错误,现在中国史学界已出版了大量有关高句丽的历史专著。如刘子敏先生的《高句丽历史研究》、耿铁华先生的《中国高句丽史》、马大正等先生的《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丛论》、《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杨军先生的《高句丽民族与国家的形成和演变》等等。

在中国史学界,“高句丽是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建立的王国,与位于现在韩半岛上的王氏高丽(建立于公元918年)是两个除了名称,在主体民族等各方面都有着重大区别的国家”的历史观点已成为共识。但是,韩国的学者对此持有异议。韩国历史学者多认为高句丽只属于本国历

史与中国无关,他们认为高句丽人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明,曾建立了与古代中国平起平坐的大帝国。其代表著作有徐炳国所著的《高句丽帝国史》与申滢植所著的《高句丽史》。高句丽是现在哪个国家

最初的高句丽国家的统治中心在今天中国吉林省的集安与辽宁省的桓仁一带,与韩半岛的关系不大。

据日本学者田中俊明的统计,公元32年至666年的643年中,高句丽向中原历代王朝朝贡总计205次。其中,32~423年的391年时间里,朝贡仅有17次,平均23年才发生一次。而423~666年共朝贡188次,平均1.3年一次。(注: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高句丽的历史前期,其隶属于汉王朝的隶属性十分强,并不需要向中原王朝朝贡,在早期,其甚至不具备这样的资格。而在东汉末年以后,中原处于分裂中,此时高句丽政权已初具规模,但中原的混乱使其没有朝贡的具体对象而不需要经常性的朝贡。后期由于北魏这样的北方中原强大政权的建立,出于政治与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高句丽遂大大增加了朝贡的频率与次数。)

虽然高句丽内部政治组织在向国家演进,但在其步入国家之初,其性质却仍是中国地方行政组织。从南北朝至隋唐,中国历代王朝对高句丽的封号总是带有地方行政机构长官的性质,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早在公元4世纪中叶,前燕就已经封高句丽王为营州刺史。自此之后,历代高句丽王一直承袭着都督营州诸军事、都督营平二州诸军事、都督辽海诸军事等具有行政管辖权的官职。自435年以后,历代高句丽王还经常带有领护东夷中郎将、领护东夷校尉的头衔,表明中原朝廷授予其代表中央政府管辖东北各少数民族的权力。这一切,都明显反映着高句丽政权作为中国中央王朝地方行政组织的特性。此时的高句丽绝不是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

随着高句丽国家的发展与成熟,高句丽作为中国的地方政权,独立性也越来越强,中央王朝对高句丽政权的态度也在发生着变化。自6世纪末期开始,中央已不再授予高句丽王具有地方行政管辖权的官职,而是改授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等散官与勋官,这表明中国中央王朝对作为其地方政权的高句丽的独立倾向十分不满,已开始不再授予其管辖东北各地的权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这种矛盾不断升级,最终演变成隋唐与高句丽的战争。

隋唐征高句丽,是中国中央政府对试图独立的地方政权的征讨,是古代中国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而不是国与国之间的侵略战争。

韩半岛南部的百济、新罗,与高句丽之间长期混战,相互之间的疆域伸缩变化也比较大。唐王朝先后灭亡百济和高句丽,在百济故地设熊津等5都督府,在高句丽故地设安东都护府,并以新罗王为鸡林州都督,最终确立了在这一时期中国对韩半岛的羁縻统治体系。

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十 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作者:杨丹志 2011-6-13 11:07:26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1) 2010年是近10年来朝鲜半岛局势最为危急的一年。不仅世人关注的六方会谈迟迟未能重启因韩国天安号巡逻舰爆炸沉没等突发事件引起的一系列连动效应更使朝鲜半岛局势急转之下进入新一轮动荡时期。2010年11月23日朝鲜在韩国军演的刺激之下炮击延坪岛并造成韩方人员伤亡韩美随后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韩国也在延坪岛附近海域持续举行高强度军事演习更使得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爆发冲突的危险也急剧上升。朝鲜与美韩同盟两个敌对方一度将战争边缘政策演绎至极至。 然而令分析家们大跌眼镜的是此前曾严厉警告将对韩国持续军演进行严厉反击的朝鲜却声称韩方的演习不值得回应。在保持克制的同时呼吁全民族开展反战运动。同以往一样朝鲜的出人意料之举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随着2011年新年的到来朝鲜方面和韩国方面均对外释放出一些和解的信号。朝鲜半岛局

势似乎出现一些缓和的迹象。但鉴于导致朝鲜半岛危机的深层次矛盾未能化解敌对各方互信缺失当下及未来中长期内冲突和对抗的逻辑仍然支配着朝鲜半岛。在该地区爆发刚性冲突的危险仍将长期存在。这也使得2011年的朝鲜半岛局势更显扑朔迷离。 一、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从战争边缘到重启和解之门? 2010年3月26日正在韩国西海域参加军事演习的韩国海军天安号爆炸沉没。46人死亡。天安号事件很快在朝鲜半岛乃至东亚引起了连动效应。自此朝鲜半岛局势开始了持久的动荡。 朝鲜半岛危机与对立各方的战争边缘政策 天安号事件后韩国总统、韩国外交和通商部反应强烈指责朝鲜策划实施了这次对天安号的攻击。并就今后如何制止和防范朝鲜的挑衅提出了具体的设想。 韩国总统李明博在特别演讲中指出朝鲜半岛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点。朝鲜将为侵害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朝鲜船只将不能通过韩国控制的任何水道[在过去朝韩双方关于海上交通的协定中朝鲜船只可以通过韩国控制的部分水道。]双方过去用于交流与合作之需的海上通道将不能再被朝鲜利用以发动武装挑衅。朝

朝鲜王朝历代君王陵墓是怎样的

朝鲜王朝历代君王陵墓是怎样的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朝鲜王朝历代君王陵墓是怎样的》的内容,具体内容: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墓葬文化,各有各的特点。呢?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朝鲜王朝历代君王陵墓,欢迎阅读!朝鲜王朝历代君王陵墓朝鲜王陵和王妃陵的形制严格遵守中国... 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墓葬文化,各有各的特点。呢?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朝鲜王朝历代君王陵墓,欢迎阅读! 朝鲜王朝历代君王陵墓 朝鲜王陵和王妃陵的形制严格遵守中国古代的《周礼》、《礼记》等典籍,并以李朝第一代国王李成桂的健元陵为蓝本,通常由神道、红箭门、丁字阁、焚帛炉、神道碑、山神石、石像生、魂游石、长明灯、墓冢、宝顶组成。依据功能划分,则可分为神道、祭拜区、陵寝区三大部分。 在陵区之内,依山水的自然地貌修建有弯曲的神路。红箭门是祭拜区的入口,通常为红色的木栅门,靠近此门的地方有准备日常祭品的水剌房和守陵人员居住的守仆房。红箭门内为祭拜的主要空间——丁字阁。丁字阁为单层建筑,面阔为三间,其中间一间向前凸出,平面呈T字形。在举行陵寝祭祀仪式时,阁内陈设祭主的神位以及供品。在丁字阁旁边通常设有碑亭,以及祭祀王陵所在之山神灵的山神石。 朝鲜王陵的宝顶通常依据风水理论,选择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均为小山脉)环抱之地,背后为主山(来龙),宝顶建在主山的中脊线延长线上。在宝顶之前有名为"魂游石"的长方形石台,供王或王妃的灵魂登台远眺。

魂游石旁边立有长明灯,其下方是四方或八方的石柱,长明灯两侧为石望柱。宝顶前方陈列有两对石虎、两对石羊、文臣和武臣各一对。与中国皇陵石像生沿着神道两两对立的纵向排列方式不同,朝鲜王陵的石像生是左右一字排开的。宝顶为圆形,周围立有十二块屏风石或十二地支石。在宝顶后面通常围有半圆形或U形的矮石墙,称为"曲墙"。宝顶之下为墓穴,通常由地面向下挖掘十尺的深度。 朝鲜王朝的王室墓葬分为同原(国王与王妃合葬在同一墓室中)、同原异封(王与王妃合葬在一座陵墓中,但是立两座宝顶;如果在正妃死后还立有继妃,则修建一前二后或者一前三后的三座、四座宝顶)、同陵异冈(王与王妃分葬在两座陵墓中,两座陵墓紧挨在一起,共用同一个兆域和享殿,但以不同的主山作为墓穴的"来龙"。通常王陵在右侧,王妃陵在左侧)和异地安葬(王与王妃在不同的地方建造各自的陵园)四种。 朝鲜王朝初期,王陵的兆域范围为周围一百步,在肃宗朝营建明陵之后扩大了兆域面积,在其境内种植松、柏、栎等乔木,以及杜鹃等灌木。宝顶及墓丘上覆盖的草皮由慕华馆种植。根据朝鲜王朝时期的《国朝五礼仪》,王陵(含妃陵和世子墓园)为禁地,禁止居住、樵采、建造私人坟墓。在被划为王陵兆域的地区,所有的居民和坟墓都要限时迁出。 在朝鲜时期,王陵工程劳役由平民承担,农忙时期则以僧人代替。睿宗修建昌陵时征用了七千名百姓,世宗陵在睿宗元年从广州迁葬至骊州时征发了五千名百姓和一百五十名工匠,消耗大米一千三百二十三石五斗,盐四十一石三斗。 李氏朝鲜历代皇帝简介

高丽王朝历代国王介绍

高丽王朝历代国王介绍 高丽太祖建国初,王权不稳定。光宗时期开始推行“华化”,以借中华之制改革高丽固有的社会、政治结构,从而达到打击贵族势力,今天给大家找来了高丽王朝历代国王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芳远李芳远怎么死的?很多人认为李芳远政敌太多,杀戮太多很可能不得好死,但是实际上李芳远却是寿终正寝的。李芳远为了让自己的父亲登上王位刺杀了当时高丽王朝的重臣郑梦周,之后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更是发动了两次王子之乱,在第一次王子之乱中杀死了自己的继母神德王后和神德王后生育的儿子李芳硕和李芳蕃,并且杀死了辅政大臣郑道传,李芳硕的岳父也在这次王子之乱中丧命,可以说李芳远的手上沾满了鲜血。后来为了能够让自己登上王位,发动了第二次王子之乱,流放了自己的四哥李芳干,铲除了所有的异己人士,说李芳远为了权利大开杀戒也不为过。李芳远其实真的就像是我们中国的唐太宗李世民,虽然是踏着自己兄弟的鲜血走上王位的,但是走上王位之后不失为一位能干的君主。李芳远登上王位之后施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朝鲜迅速的强大起来,李芳远堪称是一代有作为的明君。 李芳远怎么死的?李芳远是在将王位禅让给自己的儿子之后又做了四年的太上王之后在自己的宫中寿终正寝的,虽然去世的时候年仅56岁,算不上高寿,但是在当时来说也是一个正常的死亡年龄了。

李芳远历史评价李芳远历史评价是相当高的,李芳远不仅仅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能够当机立断做出非常正确的选择,在其父亲李成桂篡夺高丽王国王位的时候,李芳远帮助自己的父亲运筹帷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李芳远当机立断刺杀了高丽的重臣郑梦周,从而为自己的父亲登上王位扫清了最后一道障碍。 说到李芳远历史评价一定要说的是李芳远是一个拥有非凡的勇气的人,是一个英果聪毅的人,在自己处于弱势地位的时候竟然可以做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第一次王子之乱的时候李芳远是处于政治局势中的弱势地位的,但是李芳远却能够破釜沉舟,发动第一次王子之乱,使得自己处境一夕之间完全改观,可谓是高人手笔。 说到李芳远历史评价不能不说的还有李芳远还是一位拥有着政治铁腕的人物,在危机时刻能够迅速的作出反应,在凶险之中获得胜利,无论是刺杀郑梦周,第一次王子之乱还是第二次王子之乱都无不显示着这一点。 另外李芳远还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历史明君,李芳远登上王位之后积极的推行改革,可以说对政局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总而言之,李芳远历史评价是相当高的,堪称是历史上的一位铁腕政治家,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主。 李芳远焚伊李芳远和焚伊分别是《飞龙在天》这部戏中的男女主人公,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可以说贯穿于整部戏中,戏份是相当重的,焚伊是剧中人物李方地的妹妹,自小就非常的勇敢和坚强,这种勇敢

当代大学生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当代大学生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摘要:进入新时期,国际格局发生沧海桑田之多重变化。中国和平崛起,革旧寻新,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在大战略视角下展开外交 战略的新布局,给世人展现出清新而强有力的外交新貌。当代大学生作为日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理解、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什么是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当代大学生的理解、当代大学生如何更加全面的理解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大战略 一、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涵义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积累,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 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服务贸易第三大进口国和第四大出口国,从而为拓展外交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中国处于国内体制改革和外交战略转型的双重机遇期,需要研究如 何扮演大国角色,在经济实力和实际影响力之间实现有效的相互转化,构筑稳定的国际环境,进而实现国家利益。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外交既要有延续性,又要开拓新思路。十八大以来, 新一届政府更加强 调外交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在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和多边外交等方面进行整体布局,外交工作更加精细, 外交活动所要维护的国家利益更加复杂。[1]因此,在理论层面上强 化对中国外交战略布局的认知是十分必要的。 1、“大战略”及“中国大战略”的概念定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狭隘的战略观念不能适应大规模战争的需要,人们对战略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进入20世纪20年代,随着科技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军队日益机械化,战争的前方和后方联系日 益紧密,战略家对战争的思考在空间和范畴上更加扩大,战略研究开 始进入经济、政治等领域, 大战略的概念应运而生。“大战略”来源 已不可考, 但最早系统阐述的学者是利德尔·哈特,他将大战略定义 为“协调和集中国家的全部资源用于实现由国家政策规定的在战争中

古代朝鲜的历史

古代朝鲜的历史 在古代中国国土的东边,有一个被我们称之为“东夷”的国家,指的是哪个呢?没错,那个国家就是古朝鲜,那他们的历史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古朝鲜的简介古朝鲜在中国史籍中称为“东夷”,意即东边的弓箭手。他们遍布于满洲、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以北、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现代朝鲜人可能是东夷的一支.朝鲜半岛具有五千年历史,最远可以追遡至檀君建国。 古朝鲜是对在汉武帝设置汉四郡(公元前108年)以前,古代朝鲜半岛北部国家的称谓,包括檀君朝鲜以及箕子朝鲜、卫满朝鲜三个王朝。对古朝鲜这一概念,其他国家的学者与南北韩学者的理解有所不同。其他国家的学者主要用该词指信史(箕子朝鲜、卫满朝鲜和汉四郡)产生以前,朝鲜半岛地区的古代文明。而朝鲜和韩国单称古朝鲜,多合指檀君朝鲜和卫满朝鲜,而不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13世纪晚期高丽王朝史书《三国遗事》是箕子朝鲜、卫氏朝鲜并立而言的。据《汉书;地理志》载"玄菟、乐浪,(汉)武帝时置,皆朝鲜、秽貂、句丽蛮夷",此处朝鲜与句丽并称,说明古朝鲜与高句丽当时是两个不同的部族群体。《后汉书;高句丽传》也指出,高句丽南与朝鲜相接。说明高句丽当时并不领有古朝鲜,古朝鲜也不包括高句丽。

古代朝鲜的武器叉在远古时代,为捕鱼狩猎的生产工具,后演变为一种兵器。 朝鲜文化源自中国,叉在阴阳学说中又属“阴”性,作为兵器具有肃杀,严厉的的寓意,原本是古代朝鲜地方部队(类似今天的警察)的主要兵器,同时也是一种代表法律的象征。 在中国明代,倭患不止,朝鲜也同样受到倭寇侵拢,倭寇善用刀,叉这种兵器的特性对克制以劈砍为主的刀剑类兵器非常有效,尤其是在海战中,手持钢叉接舷格斗的朝鲜兵比使用刀剑的倭寇更占上风,所以这种兵器渐渐为正规军所选用。 但是在朝鲜世宗大王征对马岛的战役中,钢叉暴露出了不利于在山地环境中近距格斗的劣势。 总得来说,朝鲜军选用叉作为主战兵器,是通过很多实战之后做出的选择,也和朝鲜当时主要威胁来自“海上倭寇”这一点有密切关系。 古朝鲜的传说根据高丽时代僧侣一然所编撰的史书《三国遗事》和李承休编撰的《帝王韵纪》的记载,帝释桓因(桓因即帝释,帝释天,别名释提桓因)的儿子桓雄想下凡与人类一起生活。得到桓因的同意,桓雄率领3000人降临到太伯山,建立了神市。除了带来风伯、雨师、云师外,桓雄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则,并教给人类各种各样的艺术、医学和农业技术。 据说,当时山洞中的一个虎和一个熊,求桓雄把他们变成为人。桓雄给了他们20片蒜和一把艾草,并告诉它们吃完之后百日之内不

刍议朝鲜李氏王朝两班社会体制下的科举制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b2618425.html, 刍议朝鲜李氏王朝两班社会体制下的科举制度 作者:王宏德 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17期 摘要:科举制度是古代朝鲜重要的选拔官员制度,两班社会体制是朝鲜李氏王朝时期最突出的时代特点,在这样的时代特点下,科举制度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深深地烙上两班阶层的印记,使其具有推动历史发展的一面,同时也具有阻碍历史发展的一面。 关键词:朝鲜李氏王朝两班社会体制科举制度 朝鲜李氏王朝的最突出的社会体制特点莫过于两班社会体制,可以说两班社会反映了当时李朝社会的时代背景。居于社会统治地位的两班阶层对当时李朝的科举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科举制度也反过来体现了当时李朝两班社会体制下的时代背景。因此,本文拟探讨朝鲜李氏王朝两班社会体制下的科举制度,审视李朝时代科举制度的内涵。 李氏王朝建立后,实施文武散阶,文武科并重,确立起两班社会体制。“两班”是指官僚机构中供职的文武臣僚,但随着两班官僚体制的完备,两班不仅仅指这一部分人,甚至连其家族也都称为两班。[1]两班体制在李朝的特权主要表现在:经济上,国家授予田地和俸禄,两班拥有财产和土地。政治上,国家由他们管理,制定保障他们权益的法律制度,而科举制度也成为他们经此独占官职的通道。[2] 李朝的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高丽末年时期的科举旧制,科举制度成为当时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录用文官的文科(大科);二是生员进士科(小科);三是录用武官的武科;四是选拔具有各种技术官吏的杂科。由于李氏王朝时期实行文治政策,因此,以文科最受重视,是李朝官僚体系的特征。[3] 由于科举制度成为招募官员的重要手段,两班阶层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保证其子弟也能进入统治阶层维持两班身份,就必须有两班官职,而获得两班官职的方法就是通过科举制度,因此,两班阶层垄断操纵科举制度,使科举制度印刻上鲜明的两班体制痕迹。 以下从四个方面分析科举制度中所体现的两班体制。 一、扶持官学,联结科举 以两班为中心的李朝社会,担任官职是获得社会地位、享受荣华富贵的唯一方法,所以当时的教育制度便成为准备和应付科举考试的制度。

朝鲜半岛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朝鲜半岛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 2003-07-30 14:09 ] 【内容提要】随着国际局势和亚太形势的发展,特别是朝鲜半岛自身在新世纪的新变化,朝鲜半岛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和战略地位也将会出现新的特点。一、半岛统一后将成为东亚一极重要力量,对东北亚格局与中国周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二、半岛将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一张关键王牌,中国必须以其为战略要地制衡美国。三、半岛将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屏障与助力和合作伙伴。四、半岛将成为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一大助力。 【关键词】朝鲜半岛中国的战略中朝中韩关系 朝鲜半岛对中国安全的重要性是近乎常识性问题。中国人过去常常用“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等字眼形象地比喻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特殊关系,也说明了朝鲜半岛对中安全的特殊重要意义。这种意义应当说是贯穿中国的整个历史进程。但在各个历史的不同时期其意义却不尽相同。20世纪已经过去,新世纪已经降临。随着国际局势和亚太形势的发展,特别是朝鲜半岛自身在新世纪的新变化,朝鲜半岛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和战略地位也将会出现新的特点。 一、半岛统一后将成为东亚一极重要力量,对东北亚格局与中国周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从中长期目标看,半岛统一是必然趋势。目前朝鲜半岛由于处于分裂状态,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尚远不能与东亚现有的中、日、东盟几级力量相比,尚够不成亚太乃至东亚一极力量。但半岛一旦统一,势将成为东亚乃至亚太的不可缺少一极。新加坡学者认为:长远来说“东北亚安全和政治格局将出现重组,韩朝加强合作,成为东北亚的重要—员” 1.韩国开发研究院在一份报告认为,21世纪“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安全等所有方面都发挥核心国家作用”。韩国“要以东北亚五大国之一的姿态进入大国的行列,去创造我们民族主导历史的光辉明天。”韩国庆熙大学梁性吉吉教授在北京大学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也形象地宣称在东北亚的新秩序中,四大国位于风筝(新秩序)的四个角上,而统一后的半岛则居中,并担任“领导地位”。 2.对于统一后的朝鲜半岛能否列入五大国之列并在东亚新秩序中起领导作用,笔者不敢苟同。但是,笔者却坚信未来统一后的朝鲜半岛在东亚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必将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1世纪初,朝鲜南北方如能实现统一,完全有可能成为亚太六极结构中的重要一极(美、俄、中、日、韩、东盟),或东亚四极结构中的名符其实的一极(中、日、韩、东盟)。半岛必将迎来如金大中先生的预言的一个“一个姑娘,却有四个小伙子来求婚的时代”。 3.这种多极格局的发展,是东亚乃至亚太多极化的必然趋势,无疑有助于亚太和世界和平与稳定,这正是中国所企盼的。 从经济层面分析,半岛具有经济巨大潜力,韩国已发展到可观程度,朝鲜有朝一日也紧追不舍甚至后来居上,半岛南北的经济力量倘若合而为一,其势不可低估。据韩国产业研究院基于韩国统计厅的资料和联合国年鉴所做的推测,2010年南方人口将达到4790万,北方将达2850万,合计7820万,与2010年德国人口相近。到2010年时国民生产总值达到9900亿美元(以1990年不变价格为标准),2021年将过2万亿美元。这一统计可能有偏高。但不论如何,统一后的半岛经济实力将比现在分裂的朝韩要强胜得多。南北可以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其发展潜力是不言而喻的。对韩国在东亚的经济地位,韩国总统金大中在一次讲演中指出,韩国在东亚过去是一个弱小同家,但现在我们已经决不是弱小国家了。从人口看,就大韩民国本身的人口讲在世界上也占第十七、八位。南北人口要合起来,就可以是占第12位的大国了。所以说“韩国绝对不是一个小国。”金大中还风趣地说,韩国之所以显得矮小,是“因为我们一直是站在一个大个儿旁边。”4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韩国经济虽然受到沉重打击,实现其预定的目标无疑要有所推迟,但其未来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潜力也是无庸置疑的。金融危机后,韩国人民在金大中总统“第二次建国”的口号鼓舞下,决心把自已“建设成为一流国家”而共同努力。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半岛北部也正在为建设强盛大国而努力。朝鲜政府已经将经济建设摆在朝鲜国家战略的核心地位上。1998年8月,朝鲜首次提出了“主体的社会主义强盛大国”的发展战略。此后在1999年和

朝鲜高丽王朝历史

朝鲜高丽王朝历史 农学院 农林经济管理 郑于华 2134123388

高丽王朝(西元918-1392年)是中世纪东亚一个重要的政权,可以说是首次实现朝鲜半岛民族与文化彻底融合统一的朝代。高丽王朝的文化元素,在现代朝鲜半岛文化中占有重要一席,其象征意义更大大影响着现代朝鲜民族的思维。今天韩国国名的英文“Korea”,正是“高丽”的音译。 西元9世纪,千年古国新罗王朝政散人离、日趋没落,终于在世纪的末年重新陷入三国鼎立的状态,史称“后三国时代”。在统一的新罗王朝之前,朝鲜半岛存在着三个分庭抗礼的国家,称为高句丽、百济、新罗—新罗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联合唐朝次第蚕食高句丽与百济的国土,在高句丽与百济灭亡之后,新罗成为半岛上唯一一个统一国家。然而,统一只维持了一百多年。之后,不满新罗王朝统治的群雄纷纷揭竿而起,消亡的高句丽、百济亦趁此机会借尸还魂。率先复兴的是“后百济”。另一位豪杰也热衷于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在新罗内部权术争斗中失败的新罗王子弓裔,则在松岳(即今开城)打着“后高句丽”的旗号,发起对故国新罗的疯狂报复。不过他对新罗人的极端仇恨却丝毫没有改变。于是,在朝鲜半岛上斗个你死我活,然而沸腾的热血与杀戮的快感无益于构筑万世基业。弓裔虽然建立了霸业,可是他的性格暴虐古怪。他对自己在新罗遭受的耻辱耿耿于怀,为此他对新罗人实施灭绝种族的政策。他肆意屠杀部下甚至妻子儿女,一时间人心惶惶。于是,更具政治抱负和战略眼光的部将王建将之推翻。 王建出身于松岳的海上商人家庭,因为家族与个人的声望而被弓裔任命为松岳的守将,并统领水军。此后,王建屡立战功,受到弓裔的赏识,官居百僚之首。王建并非一般武夫可比,他对形势具有高瞻远瞩的见解。在夺得权柄之后,他一边谋划着一统半岛的事业,一边巧妙处理涉及立国方略的原则问题。面对势力强大的后百济,王建采取步步为营的谨慎对策,而对新罗小朝廷则报以忠顺的拥戴者姿态、暗地里却不忘不断施加压力。最后,机会终于来临。苟延残喘的新罗朝廷终于不得不向王建出降,接着后百济发生王位争夺的内乱。后百济王子神剑发动政变,软禁父亲甄萱而自立。甄萱九死一生逃出重围,被迫接受王建的保护。在甄萱的引导下,以新罗正统继承者自居的王建发兵攻灭后百济,后三国时代再度归于一统。 收拾三国的混乱局面之后,王建自命为高句丽的正统化身,因而代替新罗王朝获得合法的理由。追本溯源,高句丽王室出自夫余国王族,而百济王室则出自高句丽王族。考虑到这种千丝万缕的高贵血统,古代朝鲜民族对高句丽的执著可想而知。然而对于自身无缘于高句丽王族血统的王建而言,退而求其次采取“精神继承”,亦不失为巩固其支配权象征的有效方式。 第一代、高丽太祖应运元明光烈大定睿德章孝威穆神圣大王—王建(西元918-943年在位)王氏之所以可以统一半岛,依靠的是豪族们的力量。自新罗末年中央失权,地方上的豪杰自筑城寨统治地方。在高丽统一半岛之前,王建在其霸主的道路上得到其他豪族的支持。没有这些经济、军事实力雄厚的豪族的支持,单凭王建的韬略不足以成就他的功业。在平定各国之后,王建继续笼络新旧豪族,极力统合地方色彩浓厚的大小豪族势力。据说王建的后宫嫔妃在二十九人以上,其中相当部分来自于各豪族的家庭。王建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王建收服地方豪族的构思只在当代产生效果,却无力为后世建立稳固的统治基础。与豪族联姻的结果,大量权门外戚产生。类似势力的崛起,围绕王位争夺的争斗随之而来,王建一旦死亡,这些潜在矛盾再也无人能够驾驭。“王规之乱”即是典型的事件。王规是两朝外戚,他的两个女儿嫁给了王建,另外还有一女嫁给了王建的儿子惠宗王武。即便如此,王规对自己的权势还不满足,他

朝鲜历代君王表

王朝名称 新罗高句丽百济 金、昔、朴氏接替前57~935, 高氏前37-668, 扶余氏前18-660 朴赫居世前57-4 东明王前37-前20 温祚王前18-27 南解王4月23日瑠璃王前19-17 多娄王8-76 儒理王24-56 太武神王18-43 己娄王77-127 昔脱解王57-79 闵中王44-47 盖娄王128-165 娑婆王80-111 慕本王48-52 肖古王166-213 祗摩王112-133 太祖王53-145 仇首王214-233 逸圣王134-153 次大王146-164 古尔王234-285 阿达罗王154-183 新大王165-178 责稽王286-297 伐休王184-195 故国川王179-196 汾西王298-303 奈解王195-229 山上王197-226 比流王304-343 助赍王230-246 东川王227-247 契王344-345 沾解王247-260 中川王248-269 近肖古王346-374 味邹王261-283 西川王270-2-1 近仇首王375-383 儒礼王284-297 烽上王292-299 枕流王384-385 基临王298-309 美川王300-330 辰斯王385-391 迄解王310-355 故国原王331-370 阿华王392-404 奈勿王356-401 小兽林王371-383 腆支王405-419 实圣王402-416 故国壤王384-391 久尔辛王420-426 纳祗王417-457 广开土王392-412 毗有王427-454 慈悲王458-478 长寿王413-490 盖卤王455-474 绍智王479-500 文咨王491-516 文周王475-476 智证王500-513 安蔵王517-530 三斤王477-478 法兴王513-540 安原王531-544 东城王479-500 真兴王540-576 阳原王545-558 武宁王501-522 真智王576-579 平原王559-589 圣王523-553 真平王579-632 婴阳王590-617 威徳王554-597 善德女王632-647 荣留王618-641 惠王598-598 真徳女王647-654 宝臧王642-668 法王599-600 武烈王654-661 武王600-640 文武王661-681 义慈王641-660 神文王681-692 孝昭王692-702 圣德王702-737 孝成王737-742 景德王742-765 恵恭王765-780 宣德王780-785 元圣王785-799 昭圣王799-800 哀荘王800-809 宪德王809-826 兴德王826-836 僖康王836-838 闵哀王837-839 神武王839 文圣王839-857 宪安王857-861

中国与朝鲜的关系

中国与朝鲜的关系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中朝自古以来就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5世纪以前,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交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周秦时期与箕氏朝鲜的交往,两汉时期与卫氏朝鲜的交往和“汉四郡”的设置,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朝鲜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之间的交往。其中箕氏入朝鲜的传说,“汉四郡”时期创立的光辉灿烂的乐浪汉文化及其对“三韩”的影响,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与中国魏晋南北朝各政权展开的政治外交,无疑是这一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交往的重要事件。 自1910年被日本吞并后,朝鲜半岛人民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独立复国运动有的学者将其称为韩国独立运动。“朝鲜”与“韩国”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不同称谓,在二战结束前并无特别政治意义。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朝鲜半岛的爱国者们纷纷组成政党和武装团体进行反日斗争。他们的名称有的冠以“大韩”,有的称为“朝鲜”。所以,在1910年至1945年8月,“朝鲜”与“韩国”的两种称谓是混用的。朝鲜半岛分裂后,朝鲜、韩国分别与北方、南方两个政权相对应,具有特定意义。。由于日本殖民统治者防范严密,以及地理上和中国邻近等原因,朝鲜民族主义者和爱国志士长期把中国作为独立复国运动的基地。 1919年4月10日,朝鲜独立党人在上海建立韩国临时政府,领导国内及海外的独立运动。上海在朝鲜半岛独立运动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45年9月,韩国临时政府领导人金九在即将凯旋归国之际把上海称为“韩国独立运动的海外发祥地”。参见石源华:《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1919~194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第590页。当时的中国也是遭受列强侵略奴役的国家,中国人民也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并在为自己的民族独立进行奋斗。共同的命运遭遇把中朝两国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两国人民相互支持,并肩作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对朝鲜人民的支援,除对朝鲜国内人民反日斗争的积极声援外,主要表现在对中国境内朝鲜革命者反日独立运动的支持。同样,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支持,也表现在中国境内的朝鲜革命者对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支持,甚至许多朝鲜独立运动人士直接参与到中国的革命队伍中来。在这一时期,中国朝野各政党、政治集团对朝鲜独立复国运动的政策成为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两国自身历史演变过程相关联,中国与朝鲜独立运动的关系呈现出了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从1919年朝鲜的“三·一”运动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朝鲜独立运动成为中日外交交涉的主要内容,当权的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均不愿开罪于日本,对在华的朝鲜独立运动进行压制。与之相反,孙中山领导的南方护法政府以及中国共产党虽然不是执政当局,但仍给予朝鲜独立运动力所能及的支持。第二阶段,从“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在国难当头,日本对华侵略扩张企图昭然若揭之时,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都对朝鲜的独立运动进行了或明或暗的支持。第三阶段,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随着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朝鲜独立运动通力合作,共同

朝鲜半岛中国移民考察(精)

2009年4月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Apr.2009 第42卷第2期JournalofYanbi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Vol.42No.2 朝鲜半岛的中国移民历史考察 林坚 (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渊源久远。从中国大陆移民到朝鲜半岛,其原因主要有:(、东渡谋生),政治因素(政治亡命、外交出使、政治联姻、抗倭援朝)三十,(遇风漂海),等等。经过漫长的岁月,他们逐渐融入了当地社会,但也保留了许关键词:朝鲜半岛;中国移民;历史考察 中图分类号:K3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311(2009)02-0031-08收稿日期:2009-01-08 (32708007)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东亚三国历史文化研究”),男,江西宜丰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博士。作者简介:林坚(1964— 从中国大陆移民到朝鲜半岛的,从夏商周起,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移民原因主要有:战乱避难、政治亡命、外交出使、遇风漂海、犯法避祸、政治联姻、宗[1]族传布、外贸商事、抗倭援朝、东渡谋生,等等。下 周致中的《异域志》卷上载“:朝鲜国,古朝仙,一曰高丽,在东北海滨。周封箕子之国,以商人五千从之。其乙巫卜筮、百工技艺、礼乐诗书,皆从中 [3] 国。” 面按照历史时代的顺序,试作简要的梳理,与此同时,从姓氏、地名、中国名人的后裔的视角对中国移民作一些史实考察。 一、公元前11世纪末———公元前1世纪(箕氏 朝鲜时期) 公元前11世纪末,武王灭殷,箕子出走朝鲜。据说箕子带领商遗民5000人到朝鲜,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史称“箕子朝鲜”。记载箕子去朝鲜的史料始见于西汉,如《尚书大传》《、史记》《、易林》等。《尚书大传》记载“:武王胜殷,继公子禄父,释箕子之囚。箕子不忍周之释,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史记》中记载,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易林》卷七《乾下互上》载“:朝鲜之地,箕伯所保,宜人 [2]宜家,业处子孙,求事大吉。”

高丽王朝为何盛行近亲婚姻

高丽王朝为何盛行近亲婚姻 高丽王朝盛行近亲婚姻的原因关于这一问题,韩国学界多有探讨。 一般认为高丽王室的近亲婚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担心王室之女与他姓豪族联姻会造成王室势力的分裂,惠宗将其长女嫁给其同父异母之弟昭的用意就在于巩固王族势力;其二在于早期王建与各地豪族联姻所生子女再相互联姻,从而构成双重的姻亲关系,这不仅可以巩固王室势力,而且还使王室始终处于这种婚姻关系网的顶点;其三在于维护王室血统的纯正。 不过,这种分析仅仅从权力结构的角度出发,而忽略了当时社会氛围的影响。 我们知道,高丽王朝是在平定了朝鲜半岛后三国的混乱局面后建立起来的,这时的高丽社会并没有受到太多儒家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更主要的是继承了新罗的社会遗风。 新罗社会是一个具有很多母系社会遗风的社会,近亲婚姻也很常见。 在新罗王室,堂兄堂妹之间的近亲婚、叔侄之间的近亲婚等都曾存在过,新罗第20代王慈悲麻立干就娶了自己的堂妹,由此可见在新罗这种近亲婚并不被认为是有违人伦的。 因此在新罗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高丽王朝,其社会风气也受到了新罗的影响。 在高丽王朝的王室近亲婚中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王室的女性在

出嫁时均不使用父姓,像前文提到的献贞王后使用的是其母亲之姓皇甫氏,而成宗之妃文德王后使用的则是祖母的姓。 那么高丽王室之女出嫁时为什么不使用父姓而使用母姓或祖母之姓呢?不少韩国学者认为这是为了掩盖其同姓婚、近亲婚的事实,但如前所述,这种婚姻关系在高丽王朝很普遍,无须掩盖。 还有学者认为,在高丽王室公主被视为母亲一侧的子孙,由此拉近豪族与王室的情感距离。 这种从政治术策的角度出发的解释还是显得过于牵强,更何况高丽王室之女基本上都是与宗室成员联姻,虽使用外家之姓,但由于血亲关系越来越远,且与外家联系有限,与外家的亲密感也就随之降低。 其实高丽王室之女使用母姓或祖母之姓还应该从新罗的社会风俗中寻找原因。 在新罗时期,人们一般会使用两种或三种姓氏,即父姓、母姓或祖母之姓,如新罗名臣金堤上又称朴堤上,为佛教传播而殉教的异次顿又称居次顿,据记载他还有金姓和朴姓。 因此高丽时期使用母姓或祖母之姓肯定也是受到了新罗社会遗风的影响 后来他投靠了后高句丽的弓裔,在弓裔手下立下诸多战功,成为其得力战将,也在武将和豪族中树立了自己的威望,正是靠着这种威望和武将及豪族对弓裔父子的不满他才得以开创一代霸业。 虽然王建创立了高丽王朝,登上了王位,但高丽初期的政权其实

互联网背景下华为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华为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日期:

互联网背景下华为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战略的种类之一,是对企业发展的谋略,是对企业发展中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在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今天,企业的发展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家思考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涌进互联网市场的同时也鉴证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日益消亡,那么企业如何才能在互联网背景下转型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呢? 本文以华为公司为例,重点分析它的互联网发展环境下制定的战略,概述华为在发展的道路上是如何制定正确及有效的发展战略的,指出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并叙述华为公司在转型时期遇到哪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对华为所制定的发展战略进行建议。 前言 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各个传统行业迸发出强烈的互联网转型意愿,互联网以及成为了企业最根本的商业思维。因此,互联网必须是一种内生的商业思维,今天,我们已经处在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中,也处于各种各样的信息的包围中,信息时代,对任何产业和任何企业,“Internet+”都会成为传统企业的创新焦点,或者说传统企业和传统产业要借助Internet来实现重构,驱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本文选取华为公司作为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应用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从行业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前互联网行业发展的趋势、国内通信行业发展形势以及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趋势,深入探讨了华为企业在互联网转型时期面临的问题以及采取的发展战略。最后,提出了对华为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构想及建议。 一、企业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华为2015年度营业额为3900亿,在《财富》中世界五百强企业名列第315位。同时华

几个有参考价值的社科类论文

项目名称: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刍议文化对中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作用 来源: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小类: 社会 大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简介: 本文拟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认为:文化在人类各民族的发展 中起着灵魂的作用;文化是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世界发展最快的时 代总是在文化的大繁荣之后。指出:在当下,必须大力繁荣中国文化并发挥它的灵魂作用,以 中国文化为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详细介绍: 本文拟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认为:文化在人类各民族的发展 中起着灵魂的作用;文化是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世界发展最快的时 代总是在文化的大繁荣之后。通过分析中国历史事实发现:在古代,中华民族因文化繁荣而国 家昌盛;近代却因文化衰落而国破家亡。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分析以及查阅国内外相关学者的论 述发现:中国文化不仅仅是实现中华民族...(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论证文化在人类民族历史发展中所发挥的灵魂作用,研究中国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探讨 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思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一个 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性作用,通过对比说明西方“人欲”文化主导下的现实社会的不足,论证中国

文化的独特优势及其对中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和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从文化角度 出发,提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讨论文化对人类民族历史发展变化的影响。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指出西方“人欲”文化的不足与缺陷,突出中国文化的优异性,认为中国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针。探讨中国文化对中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重要作用以及怎样依靠中国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研究世界民族兴衰史上开辟一新领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言献策。 作品摘要 文化在人类各民族的发展中起着灵魂的作用,文化是决定一个民族、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性因素,世界发展最快的时代总是在文化的大繁荣之后。在古代,中华民族因文化繁荣而国家昌盛;近代却因文化衰落而国破家亡。以致于当今,社会上出现了全盘西化、民族文化死亡论等思潮。而诺贝尔奖得主们却一致认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原因是“人欲”文化主导下的西方世界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却产生了诸如世界大战、人伦道德丧失等严重问题,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中国文化是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更是人类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针。经历史之世、致以为今日之用,同时面对当今西方反华势力鼓吹“中国威胁论”等丑化、西化中国的行径。无论历史经验的启示还是现实的紧迫需要,都要求繁荣、发扬中国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当下,大力繁荣中国文化并发挥它的灵魂作用,无疑将会对中国的和平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更可以借世界对中国文化的需要来引领世界的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实现中国的崛起。(收起)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未曾发表,在学校第九届“创新杯”比赛中获第二名。 参考文献 [1]刘桂生张步洲.《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9 [2]谭卫华、阎缨《论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的张力》.云南:《思想战线》[N].2001.6 [3]陈勇勤.《从“文化力——管理力”角度审视历史上中西“思维模式——经济政策”》[N].《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11期[4]周瑾.《冯骥才:文华是一个民族的灵魂》[N]《人物素描》2005.10-28. [5]刘延东.《伟大的文化推进伟大的复兴》[N].北京:《人民日报》2005.10-13. [6]杨叔子.《弘扬民族文化推进自主创新》专题报告会.南宁[7]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90-391. [8]宣兆琦《论齐文化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山东淄博:《管子学刊》,2005.4. [9](法)罗素.中西文化之比较[A].一个自由人的崇拜[M].太原: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 [10]乐黛云.《多元文化发展中的问题及文学可能做出的贡献》中国文化研究.2001春之卷(收起) 调查方式 向涉及该领域的老师、同学请教。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朝鲜王朝氏表

李氏朝鲜历代皇帝简介 1392年-1398年太祖李成桂1335年—1408年 1398年-1400年定宗李芳果1357年—1419年 1400年-1418年太宗李芳遠1367年—1422年 1418年-1450年世宗李祹1397年—1450年 1450年-1452年文宗李珦1414年-1452年 1452年-1455年端宗李弘暐1441年-1457年 1455年-1468年世祖李瑈1417年-1468年 1468年-1469年睿宗李晄1450年-1469年 1469年-1494年成宗李娎1457年-1494年 1494年-1506年燕山君李隆1476年-1506年 1506年-1544年中宗李懌1488年-1544年 1544年-1545年仁宗李峼1515年-1545年 1545年-1567年明宗李峘1534年-1567年 1567年-1608年宣祖(宣宗) 李昖1552年-1608年 1608年-1623年光海君李琿1575年-1641年 1623年-1649年仁祖李倧1595年-1649年 1649年-1659年孝宗李淏1619年-1659年 1659年-1674年显宗李棩1641年-1674年 1674年-1720年肃宗李焞1661年-1720年 1720年-1724年景宗李昀1688年-1724年 1724年-1776年英祖(英宗)李昑1694年-1776年1776年-1800年正祖(正宗)李祘1752年-1800年1800年-1834年纯祖(纯宗)李玜1790年-1834年

1834年-1849年宪宗李奐1827年-1849年 1849年-1863年哲宗李昇1831年-1863年 1863年-1907年高宗李熙1852年-1919年 1907年-1910年纯宗李坧1874年-1926年 详细参考https://www.wendangku.net/doc/ab2618425.html,/43729 该回答在2006-02-19 00:02:42由回答者修改过 李氏朝鲜历代皇帝简介 李氏朝鲜(1392年—1910年),朝鲜半岛历史上的王朝之一,君主的本贯是全州李氏。因君主姓李,所以在中国大陆和日本等地被称为李氏朝鲜,简称李朝。正式国号朝鲜国。李朝建都于汉阳(即今日首尔汉江以北地区)。历经27代君主共五百余年,其大部分时间内先后作为中国明清两朝的重要的朝贡国。1896年,朝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10年日本侵吞朝鲜,李氏朝鲜灭亡。目前朝鲜和韩国的一些学者认为李氏朝鲜是日本殖民时创造出来羞辱朝鲜王朝的用语,应该使用朝鲜王朝的名称,但此名称易被混淆,少被接受。 李氏朝鲜的国土大体上相当于今天朝鲜和韩国的总和,北方以鸭绿江和图们江同中国为界。王朝的首都初在高丽王朝的故都开京(今开城。又称“松都”),1395年定都于汉城。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乱后再度迁都开京,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乱后最终定都汉城,直到1910年被日本吞并。 关系列表见下图 screen.width*0.35) this.width=screen.width*0.4" border=0> 李氏朝鲜历代皇帝简介 可能是受《大长今》等韩国电视剧的影响,中国人普遍认为朝鲜(韩国)历史上也存在皇帝。但这完全是韩国影视界为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或中国翻译为崇洋媚外而篡改的历史。实际上,朝鲜(韩国)历史上称皇帝的,也仅两人:高宗李熙,韩国光武元年(1897年)至韩国光武十一年(1907年)在位;纯宗李坧,韩国隆熙元年(1907年)至韩国隆熙四年(1910年)在位。两人称帝合计十四年。 在高宗李熙称帝以前,历任新罗、百济、高丽、朝鲜等所有君主均为由中国皇帝册立的国王。作为藩属国,它的君主从来就不敢称帝。作为宗主国,按“天无二日”的原则,中国政府也决不允许藩属国君主称帝。高丽、朝鲜等一直使用中国年号,以表示奉中国正朔,臣服中原王朝。 高宗李熙和纯宗李坧,仅仅是由明治天皇睦仁操纵的傀儡。清光绪二十一年(日本明治二十八年,朝鲜高宗三十二年,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其第一款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後全行废决。”高宗李熙乘机停用光绪年号,改明年为建阳元年。朝鲜建阳二年(1897年),经日本挑唆,高宗李熙居然废弃太祖朱元璋所赐国名,定号曰大韩帝国。但大韩帝国一直听命于日本。韩国隆熙四年(日本明治四十三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