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学业考试模拟卷

试卷Ⅰ

一、选择题(2分一题,共32分)

1、每年三月份,我国在北京召开一年一度的“两会”。这个“两会”是指: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2、宁波水电价上涨方案出台前,召开听证会,广泛吸纳民意,这体现了公民依法享有

A、消费权

B、建议权

C、决定权

D、立法权

3、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权益和必须承担的责任。下列属于义务的是

A、定期购买《奉化日报》

B、国家法定节假日外出旅游

C、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D、因患甲型H1N1流感休学在家

4、晚上就寝时,小夏同学还在大声朗读英语。室友多次劝阻,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

和自由,任何人不能干涉。”小夏同学的言行:

A、是正确行使权利的表现

B、是依法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表现

C、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D、强调了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

5、李老师在上某一法律时给出了三个提示:“排行是老大,国法之根本,效力它最高”。据

此,这部法律应是

A、民法

B、宪法

C、教育法

D、继承法

6、一位维新人士指出,同志太孤,举措太大,而排者、忌者人数众多,光绪帝又无权,变

革安能有成?他所指的“变革”是指: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7、今年,因醉驾引发了多起重大交通事故,全国开展了严打酒后驾车,主要为保护公民的:

A、人格尊严权

B、个人隐私权

C、生命健康权

D、财产所有权

8、2009年以来,我国遭遇多起国际贸易摩擦事件。处理这类事件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卫生组织

B、联合国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9.右图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中三人合臂相拥形似汉字“世”与阿拉伯数字“2010”

以及英文书写的“EXPO”、“SHANGHAICHINA”巧妙组合。这表现出

A、世界各民族都有独特文化形态

B、中西合璧、多元文化和谐融合

C、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传播的基础

D、全球化促进世界文化趋向统一

10、2010年5月世博会将在中国上海举办,世人的目光将聚焦上海。历史上,

上海曾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下列发生在上海的事件有:

①中共一大②辛亥革命③2001年APEC会议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1、信用卡欺诈、虚假短信已成为社会公害。要净化社会生活环境,下列做法恰当的是

①加强法制建设②提倡勤俭节约③加强道德教育④倡导诚实守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列事实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是

①北京奥运村设有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犹太教和印度教的宗教中心

②为纪念大地震中的死难者.国务院决定每年5 月19—21 日为全国哀悼日

③抓获小偷之后,将其挂牌示众,以此促进社会治安稳定

④溪口弥勒大佛旅游景区增设聚散中心,统一外来旅游车停放,方便旅客。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13、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秦的统一②丝绸之路③张骞通西域④百家争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③②

14、下列历史事件前后有直接联系的是:

①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

②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

③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真正建立起来

④法国大革命的胜利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从2010年1月起,中国农民60岁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养老金。这一政策

①实现了共同富裕②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执政为民④维护了公平正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近年来,歌星、影视明星、中小学生等不断出现自杀现象,这要求我们应该:

①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品质②学会调控情绪,尊重生命

③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正确面对挫折④懂得安全自护、依法自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卷Ⅱ

二、非选择题(8分一题,共48分)

17、材料一、2009年10月,位于耶路撒冷的“圣殿山”,同属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圣地。因以色列上月底限制巴勒斯坦人进入圣殿山祈祷,巴以双方暴力冲突9日继续升温。

材料二、2009年11月14日—15日,在新加坡举行了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了《新加坡宣言》,宣言涉及如何推动可持续增长,抵制保护主义,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人类安全,打击腐败,提高管理水平和透明度,以及加强APEC作用等。

材料三、2009年11月15-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行程包括上海、北京两地;中美领导人讨论有关台湾、经济、战略和气候变化等议题。奥巴马说:美国不再遏制中国。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3分)(2)根据材料二,请你列举亚太各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三个重大问题?(3分)

(3) 奥巴马说:美国不再遏制中国。说明了什么?(2分)

18、材料一:2009年3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中央社记者时说: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我真心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月潭,想到台湾各地去走、去接触台湾同胞。

材料二:2008年12月15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签署有关协议,并正式启动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及直接通邮。实现“大三通”后,两岸关系呈现“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请结合材料,用学过的知识回答:

(1)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政府的基本国策和所坚持的原则各是什么?(2分)

(2)请你谈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要求各两点,4分)

(3)我们青少年在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中能做些什么呢?(2分)

19、材料一、2009年11月14日—17日,冷空气再次影响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过程。连日来,天然气、电力供应增加,菜价也翻着跟头往上涨。

材料二、住房、医疗、教育是我国三大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

结合材料回答:

(1)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什么气候类型?冷空气的风向是怎样的?(2分)

(2)党和政府重视民生问题体现了怎样的执政理念?解决民生问题根本途径是什么?(2分)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4分)

20、材料一、2009年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主题是“消费与发展”,其主旨是:宣传消费政策,推进消费维权,提高消费信心,构建消费和谐,促进经济发展。

材料二、在宁波,民营企业占据了全市经济总量的百分之八十。民营企业活力足,市场反应灵敏,成为宁波经济最大的优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宁波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走上了一条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请结合材料回答:

(1)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是几月几日?(1分)列举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3分)

(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1分)民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如何?(2分)

(3)为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你认为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1分)

21、2009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年份。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华民族发展历史新纪元,60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同世界的关系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请回答:

(1)根据上述年代尺,说出B 、C 所处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并简说它们各自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

(2)列举建国60年来,我国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说出二项成就,但不能重复试卷中出

现过的事例,2分) (3)试分析我国建国60年取得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A 1949年

B 1956年

C 1978年

D 1997年 F (2001年) G (2009年) H (2020年) I 2050年

22、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出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生态文明再次做了强调。这为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请问:

(1)建设生态文明,它包含有我国哪些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3分)

(2)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2分)列举我国为解决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所实施的二个重大工程?(2分)

(3)十七届四中全会,全称是什么?或是9月几日至几日召开的?或通过了什么决定?(只要有一个能答对,就给1分)

初中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学业考试评分标准

二、非选择题(每题8分,共48分):

17、(1)和平与发展问题,(2分)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分)

(2)推动可持续增长,抵制保护主义,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加强APEC作用等。(只要是经济方面的三点都可得3分)

(3) 奥巴马说:美国不再遏制中国。说明了中国经济力量与国际地位的上升;美国需要

中国的支持与合作;美国经济实力的下降已无力遏制中国,独霸世界。(2分)

18、(1)一国两制(1分)一个中国(1分)

(2)有利条件:1)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有正确的“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指导;

3)两岸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初步形成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

4)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5)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始终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6)国际社会公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等。

(言之有理即可,写出两点得2分)

不利条件:“台独”分裂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干涉)势力的存在(2分)

(3)坚持党和政府对台的方针政策,大力宣传“一国两制”国策;

不做有损国格,不利于统一的事,敢于同不利于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好好学习,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履行维护国家统一义务。

(言之有理,写出两点即可得2分)

19、(1)季风气候,(1分)自北向南(东北风、西北风)。(1分)

(2)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可得1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都可得1分)(3)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分)公平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支撑,需要有正义感的人来维护。(2分)

20、(1)3月15日(1分);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有三个得3分)

(2)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分);民营企业的地位: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分);作用:扩大就业、发展经济(1分)(3)理性消费,绿色消费,适度消费(有一个都可得1分)

21、(1)B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分)这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1分)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分)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1分)

(2) 1)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2)科技的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3)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步入总体小康水平

4)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写出2项成就,但不能重复试卷中出现过的事项,否则不得分)(3)1)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5)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创业等

(写出一点得1分,写出二点即2分,)

22、(1)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各1分)

(2)水土流失、荒漠化,(2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有二个2分)(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9月15—18日;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分)

(命题人:溪口中学夏建伟)

命题意图:本试卷根据09年宁波中考考试说明,参阅去年部分城市的中考试题,把考点知识与现在的社会热点结合,我是先确定六道大题目及16小题要出的内容,再搜集有关的新闻材料,题目具有较强的时事性、综合性和原创性。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时事;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社会热点问题。

2009年初中教师命题竞赛双向细目表

初中《历史与社会》论文

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论文 摘要:传统教学中的初中历史作业形式单调和内容的重复,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也不能真正从作业中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形成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设置原则;批改的方法 一、前言 作业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径,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观念中的历史课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一些老师和学生的眼里简直就是“鸡肋”。新课程的实施,把初中历史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远大目标,加强初中历史

的作业设置,非常重要。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二、作业设置的原则 作业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评析,可以发现问题,检查教学效果,并为调节控制教学过程提供信息。一般说来,初中历史的作业设置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趣味性。作业形式的单调和内容的重复,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也不能真正从作业中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作业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参与作业活动、按时按质完成作业的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如果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去完成作业,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能让学生喜欢上作业,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秦朝一统内容时,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两个作业:一是查找资料排练《荆轲刺秦王》的历史剧;二是搜集资料写一篇有关秦始皇的小论文,同时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辩论,从而对秦始皇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2.实用性。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去做题、去背诵,重复性强、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2019年浙江省中考考纲·历史与社会

2019年浙江省中考考纲·《历史与社会》 第一篇生活的时空 专题一共有的家园,共同的岁月 1.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其分布情况(a) 2.描述世界地形、河流湖泊和气候类型的总体特征及其分布情况,列举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实例(b) 3.描述世界人口、人种、语言的分布情况,列举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响的实例(b) 专题二生活在不同的区域里 4.描述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了解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a) 5.概述中国地形、气候和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的基本特征(b) 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b) 7.比较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b) 专题三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 8.能够从不同类型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c) 9.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c) 10.熟知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恰当运用它们表述、说明历史事件(b) 11.知道获取历史信息的常用方法、途径,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c) 12.根据调查的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b) 第二篇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

专题一人类文明的发端与农业区域文明 13.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它们对后世的影响(a) 14.知道百家争鸣及其对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a) 专题二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 15.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a) 16.列举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为加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评价他们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c) 17.概述元、明、清时期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史实(b) 18.列举秦汉以来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知道古代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 前列(a) 专题三西方的兴起与近代世界的变迁 19.列举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a) 20.描述英国、法国、美国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重大事件及其代表人物,说明它们对各自国家历史进程的影响(b) 21.概述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b) 22.列举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及其影响(a) 23.概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其影响(b) 专题四社会进步的动力和历史发展的趋势 24.举例说明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理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b) 25.以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交往、新航路的开辟、经济全球化为例,比较不同时期区域之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作业本答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作业本答案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第15课 【想一想】“推恩令”巧妙在哪里? “推恩令”巧妙在汉武帝不费一兵,不费寸土,就削弱了诸侯封国的势力,使之无力与中央对抗,而且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此不仅没有反对,还对皇帝感恩戴德。

【材料阅读】表明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第16课 【材料阅读】(1)同意第一种看法。因为长城的修筑是一种消极被动的防守,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闭关锁国的作用;同时长城把游牧区和农耕区隔开,阻碍了游牧民族同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2)同意第二种看法。因为在西域中列置亭障,称为西汉在西域的政治军事据点,称为中原先进经济文化在西域的传播站;对匈奴的进攻起了屏护作用,保证了汉朝同西域的交通畅通,所以说具有关键意义。 【自我测评】 (1)沟通了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 活。(2)促进了汉朝和中亚,西亚,欧洲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3)奠定了我国对西域管辖和开发的基础 第17课 【议一议】

(1)造纸术发明以前,世界各国的书写材料,有的坚硬,有的笨重,有的价格昂贵,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2)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使纸日益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3)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第18课 【说一说】秦始皇陵兵马俑再现了当年秦国军队统一六国的宏大场面和威武雄姿,生动地表现了秦始皇的煊赫军势,展现了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材料阅读】 《史记》由五部分组成:本纪12篇----记述帝王的事迹;世家30篇----记述诸侯的事迹;列传70篇----记述重要人物;表10篇----编排时间和事件;书8篇----记述典章制度。 第20课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2019年中考考点学习资料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2019年中 考考点

《历史与社会》 第一篇生活的时空 专题一共有的家园,共同的岁月 1.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其分布情况(a) 2.描述世界地形、河流湖泊和气候类型的总体特征及其分布情况,列举自然 条件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实例(b) 3.描述世界人口、人种、语言的分布情况,列举人文要素对区域文化特色有重要 影响的实例(b) 专题二生活在不同的区域里 4.描述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了解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a) 5.概述中国地形、气候和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的基本特征(b) 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 等方面的特点(b) 7.比较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b) 专题三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 8.能够从不同类型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c) 9.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c) 10.熟知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恰当运用它们表述、说明历史 事件(b) 11.知道获取历史信息的常用方法、途径,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评价历史 事件和历史人物(c) 12.根据调查的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b) 第二篇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 专题一人类文明的发端与农业区域文明 13.概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列举古代希腊罗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 它们对后世的影响(a) 14.知道百家争鸣及其对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a) 专题二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 15.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a) 16.列举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为加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评价他们 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c)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题.

《历史与社会课堂图片引导和启发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坎山镇中陈飞 一、课题的意义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拿到2013年新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课本,小镇水乡的封面图片呈现在我们面前。七年级下册的《历史与社会》主要包括四个单元——《中华各民族的家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的变化》《文明探源》。本册主要学习的是人们的生存生活环境,封面的小镇风情展示了水乡地区人们的生活景象,贴合本册内容。可见,图片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历史与社会》中,图片的类型主要有地图、景观图、历史资料图、人物头像语言图和数据图表等几大类。各类图片承载了大量的知识信息和思想内容,在课本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和亮点。 图片在课本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主要表现为数量多,占幅面大。《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课本,全书分为四个单元,设有编号的图片就对多达两百多幅。具体分布在各个单元为:第五单元50幅,第六单元101幅,第七单元26幅,第八单元53幅。其他,还有一些没有编号的图片多幅。如课本封面上,各单元前言的插图,一些人物头像语言图和课本后面附录上的图表等等。课本每篇课文,每一页上都有一幅或几幅图片。 课本中的图片,以其色彩鲜艳,图面美观,直观性、形象性强,内容丰富,且贴近生活,反映社会现实等独有的特点,紧紧地吸引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启迪学生的创造力等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片与课本紧密结合,图文并茂。图片也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料,并为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学生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师生互动等教学活动构建了良好的平台。 2、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据教育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一节课40分钟时间,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那么,剩下的20分钟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更好地完成教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就是教师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注意力理论告诉我们,注意力分为随意注意与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课堂教学上需要随意注意与不随意注意的完美结合。不随意注意的影响因素包括客观的刺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总结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总 结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总结 本学期继续担任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所教班级与去年一样多,分别是九(1、3、4)班。这三个班是平行分班,每个班的学生情况大体差不多。 本届九年级的教学时间已过半,现对这一学期的教学中作作如下总结: 1、对教材的把握进一步增强。由于去年教了一年九年级,更准确地说是从06秋~09春教了一个轮回,对本学科教材的编写思路、课程标准、教材重难点、中考的考试方向和考查要点都理解得比较清楚。所以教学时就可以更灵活地处理、整合教材,该补充拓展的就补充拓展,该少讲或自学完成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 2、对复习专题的整理更加科学了。政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教师要对各知识点进行提炼、归纳,将相同内容的知识整合为一个专题。专题复习打破了教材的编写顺序,比如说:“主要国家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这一专题,相关知识点八下第五、六、七单元都有介绍,现在就是要把这些知识从每个单元中提出来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专题进行复习。根据课标要求和中考考试说明,我们把教材整合成七个专题,这学期随着我对教材的熟悉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我对这些专题的整理和补充更科学,精炼程度更高了。 3、团队意识进一步增强。政史合卷使我们牢牢树立了政史一家的思想,我们的目标就是政史要考到的位置值,所以两科老师密切配合,政史两科任意一科考好了,而另一科没考好,最终没有达得的位置值,那说明我们还是做得不够。所以我们加强了对思品或历史偏科学生的辅导力度,加强了教学进度和合卷测试的协调,增多了对一些不良课堂现象的磋商,增多了相互看课的次数。我们备课组一共三人,现正在全力组织复习。 4、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加注重反思和总结。每节课下来,我虽然没有写下教学后记,但我都是认真的在心里进行了反思和小结。因为我今年的课时量减少了,去年每班每周三节,今年变为两节,每班两节课上完一周就过去了,一学期一共也就只有十几周,所以我对每节课都是非常重视的,每节课我一定要上“精”上“好”。于是对每节课后的反省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反思清楚了,设计出了更好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才能使下一次课更加优化。

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历史与社会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台州某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决定组织研学活动。回答1-4题。 1.该校决定11月中旬组织学生到某公园开展研学活动,下列天气最适合的() A.B.C.D. 2.该校九(4)班同学在公园入口指示牌上发现有该地的“风向玫瑰图”(如图所示)。老师介绍说:图中各点和坐标中心的方位表示风向,距离长短表示发生频率的高低。据图分析,此地最主要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3.该学校决定寒假期间组织八年级部分学生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研学活动,下列地图最适合用于研学攻略的是() A.香港公交地图B.中国地形图C.广东旅游地图D.世界政区图 4.该学校决定暑假期间组织七年级部分学生赴澳大利亚研学,同学们能看到的现象是()A.堪培拉市的人们身穿短袖出行B.珀斯市连续阴雨绵绵 C.悉尼市的海滩聚集着成群企鹅D.墨尔本市清真寺林立 5.“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抱天子兮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与这首军歌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霍去病B.戚继光C.郑成功D.邓世昌 6.我们获取历史信息,会有“事实的陈述”和“评论意见”。下列不属于“事实的陈述”的是()A.“及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B.“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C.“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D.“(秦皇帝)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7.重大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历史事件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新航路开辟--使区域联系日益密切②瓦特改进蒸汽机--出现工厂制度 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潮流④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作者关于美国革命的评价,是因为它() A.脱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B.确立共和体制,实行三权分立 C.解放黑人奴隶,维护国家统一D.战胜封建王权,实行君主立宪 9.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册)》中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划分为三个阶段(见下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是() A.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C.美国取得中途岛海战的胜利D.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10.下图为小西同学针对环境问题梳理的知识框架,“……”处内容应该是() ①建设人工林场②合理利用水资源③大力发展旅游业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36分) 11.(10分)哥伦比亚鲜花种植业只有短短35年历史,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目前己成为仅次于荷兰的世界第二大鲜花生产国。该国鲜花数量大、种类多、品质优,其中出口到美国的鲜花占美国鲜花市场的78.5%以上,阅读图文,回答问题。

人教版(新)七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五单元走进社会 5.1 走进社会 1、狼孩的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一旦脱离社会,就无法成为真正的人。 人与社会有怎样的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这是人类胜过动物的优点。每个人从生到死,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人是社会的成员,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学会吃饭、穿衣、说话以及生活的技能,脱离社会,人就无法进行这些正常的社会活动。因为社会为人们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人不能脱离社会。 2、我们的身边有哪些群体? 同龄人群、学生、民族、社会组织、社区群体。 3、我们身边有哪些镜子?当来自周围的评价与自我的看法不一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1)我们的身边的镜子有: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 (2)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可以借助社会的镜子,全面正确的认识自己,把别人的评价作为一个了解自我的参照。既要认识自己的优点,又要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不断的弥补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选择自己的未来。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优秀的社会群体组织的一员。 4、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什么?家庭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P8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就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影响: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都将在子女的性格形成过程中留下深刻的痕迹,甚至会影响其一生的成长。 正面的:有利于建立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建康﹑学习的进步。 负面的:使孩子心灵受到伤害,容易形成忧郁﹑自卑﹑孤僻等性格。 5、我们第一个接触的小社会是什么?学校对我们有什么影响?P9 (1)学校,不仅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还是我们第一个接触的小社会。 (2)在学校我们不仅可以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校生活中,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学习关注社会、明辨是非,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6、我们的第三个家在哪里? 社区是我们的第三个家,每一个社区都是一个小社会。 7、网络社区高科技的产物,也是一种新的生活空间,人们把它叫做”虚拟社区”。与真实的社区一样虚拟社区同样需健康的生活。 8、一个人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精校】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历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历史试题 试卷副标题 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19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这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 A .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B .规定发放津贴鼓励公民参与政治 C .规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D .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它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故D 符合题意;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包括不全面,故A 不合题意;古代雅典规定发放津贴鼓励公民参与政治、规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故BC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 2.织里书船是穿梭于水乡河道卖书的船,始于明初全商出现的书船上可能买到的农书是 A .《齐民要术》 B .《资治通鉴》

试卷第2页,总8页 C .《农政全书》 D .《天工开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明初”“农书”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累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要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还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提出多种经营商品生产的宝贵思想。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A 符合题意。《资治通鉴》是史学巨著,B 不符合题意。《农政全书》是明朝末年徐光启编著的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农业百科全书,C 不符合题意。《天工开物》是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D 不符合题意。所以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 【点睛】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 3.湖州安定书院是传授湖学的重要场所,是为纪念胡瑗(安定先生)而建。它的创立主要与当时朝廷推行的崇文抑武策略有关。据此推断,湖州安定书院最有可能出现于 A .西汉 B .唐朝 C .北宋 D .清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它的创立主要与当时朝廷推行的崇文抑武策略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据此推断,湖州安定书院最有可能出现于北宋。所以C 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 4.嘉业堂藏书楼是民国以来中国规模最大的秘蒙藏书楼。20世纪30年代,为避免古籍因战乱而流失,藏书楼主人刘承干将大部分珍贵书籍运往上海租界保存。这场战乱指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初中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一、元谋人 P2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二、北京人的文化遗存:(P3-P4) 生活地点:北京周口店 用火方式: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三、了解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基本情况 (一)河姆渡遗址: P9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 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臸石器,还用动物骨 骼臸作工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居民 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P10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 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二)半坡遗址: P7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 P8遗址四周建有许多圆形的房子或方形的小房屋,是氏族成员 的住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半坡居民饲养猪、 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普遍使用磨臸石器。 P9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出土了大量陶器,陶 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 为彩陶。

四、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P12炎帝和黄帝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P14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 后来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P15 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北:P15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 继承人。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这种通过推举部落联 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 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陈胜、吴广起义 二、张骞通西域 P81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 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P82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臵西域都护府,这是今新 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三、丝绸之路 P83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P84沿着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 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四、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 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P69—72,P71《秦统一文字表》和 《秦统一货币示意图》 政治上: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把 全国分为分为36郡,郡下设县。思想上:焚书坑儒(小字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完整版)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 不同区域的生活环境,有不同的特征,其中最显著的差异莫过于乡村和城市。所以,区域的特征和差异,就成为我们观察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角度。 1.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 向法(最准确) 3.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 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在相同图幅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即“大小详,小大略”。 4.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文字说明。 5.社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等方面的功能。 6.乡村聚落,即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7.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平原地区村落规模大, 一般呈团状分布,山谷村落呈条带状分布。 8.由于所处自然条件的差异,乡村里的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各不相同,有农村、渔村、林 场和牧村等。 9.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乡村聚落里逐渐出现了商 业,成为所在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居民中增加了许多从事农业以外职业的人,这样,城市聚落就出现了。 10.步入一些大城市会看到那里有规模宏大的公共建筑,密集分布的住宅楼群,纵横交错的 交通网络,人群熙攘的商业中心,错落有致的园林绿地,还有看不见的地下管道系统。 11.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里,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 等方面的工作。 12.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不仅 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13.地形图包括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 14.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能够直观地告诉我们地势的起伏状 况。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高原山地一般用褐色表示,海洋用蓝色表示,而且颜色越深,表示海洋深度越深。 15.地形剖面图可以帮助我们对某一地区沿剖面线地带的起伏状况有准确的了解。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1.人类生活的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其中,地形、气候、水文、动植物、土壤和 光照等构成了自然环境;人口、人种、语言、历史宗教和生产活动的等地球上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和现象构成了人文环境。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是认识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两个最基本的着眼点。 2.从太空看,海洋占据地球表面71%的面积,陆地占据29% 3.大陆和其附近岛屿合起来成为大洲,全球按照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 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4.海洋的主体部分是大洋,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按照面积大小依次是太平洋(最大、最深、最多岛 屿)、大西洋(“S”状)、印度洋(热带海洋)和北冰洋(最小、最北、最冷)。(掌握其特征)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及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及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 学科知识与能力 掌握历史与社会课程所涉及的历史、地理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具备相关学科的基本能力;了解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特点、课程目标,熟悉历史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并能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2. 教学设计能力 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开发及选用多样化课程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教学实施能力 能够依据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组织形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4.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综合性、发展性评价,能够运用各种评价方法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与世界历史进程的基本事实和基本脉络,了解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了解中国与世界人文地理的概况。 2.了解社会生活的丰富内涵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多种方式和途径,理解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了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动态的眼光纵向了解人类社会的进程,横向了解社会生活的内容。 5.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历史、地理和社会信息。 6.了解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作用;熟悉《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能够运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了解历史与社会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内容结构。 (二)教学设计 1. 能够综合《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并正确叙写教学目标。 2. 能够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并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够开发、利用多样化教学资源。 3. 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结合教学实际,选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 4. 设计教学时,能够注重历史、地理及相关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整体性,能够统筹相关学科知识、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强调历史与现实、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 (三)教学实施 1.能够创设多种情境,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各种组织形式的优势,引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有效合作。 2.能够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以及自身素质等多种因素,合理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加强学法指导。 3.能够充分运用传统及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四)教学评价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题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题

《历史与社会课堂图片引导和启发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坎山镇中陈飞 一、课题的意义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拿到2013年新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课本,小镇水乡的封面图片呈现在我们面前。七年级下册的《历史与社会》主要包括四个单元——《中华各民族的家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的变化》《文明探源》。本册主要学习的是人们的生存生活环境,封面的小镇风情展示了水乡地区人们的生活景象,贴合本册内容。可见,图片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历史与社会》中,图片的类型主要有地图、景观图、历史资料图、人物头像语言图和数据图表等几大类。各类图片承载了大量的知识信息和思想内容,在课本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和亮点。 图片在课本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主要表现为数量多,占幅面大。《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课本,全书分为四个单元,设有编号的图片就对多达两百多幅。具体分布在各个单元为:第五单元50幅,第六单元101幅,第七单元26幅,第八单元53幅。其他,还有一些没有编号的图片多幅。如课本封面上,各单元前言的插图,一些人物头像语言图和课本后面附录上的图表等等。课本每篇课文,每一页上都有一幅或几幅图片。 课本中的图片,以其色彩鲜艳,图面美观,直观性、形象性强,内容丰富,且贴近生活,反映社会现实等独有的特点,紧紧地吸引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启迪学生的创造力等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片与课本紧密结合,图文并茂。图片也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料,并为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学生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师生互动等教学活动构建了良好的平台。 2、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据教育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一节课40分钟时间,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那么,剩下的20分钟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更好地完成教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就是教师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注意力理论告诉我们,注意力分为随意注意与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案 【篇一: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一、课程目标 (1)1-1使用地球仪、地图等等工具,知道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功能。(2)1-2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 (3)2-2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 及显著变化。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初步掌握地图三要素。 (2)情感目标:从自己所在的社区入手,感受社区的生活,体会社 区的功能。 (3)能力目标:能根据平面图上的方向,描述一个地点的具体位置;能用 比例尺计算图上某两地之间的距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地图三要素 教学难点:地图知识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 同学们收集的各种各样的地图;对自家周围环境的调查。 四、教学方法 情境式、活动式 五、教学过程 导入 老师上节课请同学们了解自家周围的环境,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 单位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我们每个家庭都生活在城市的社区里,家在社区中的位置,是我 们了解与认识社区的出发点。”引出社区概念。 【板书】从社区看我家 【板书】1.社区

根据同学们的讲述,感性讲解“什么叫社区”:相对固定的区域、一 定数量的人口、共同的区域身份、相关的利益、共同的生活空间── 人类生活共同体。 进一步引导:“你是如何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的?”请同学们再看 书上的图1-1和1-2,看看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图1-1和图1-2的不同之处 那两幅图是不是一个社区呢?如果是一个地方,老师分别请一个同 学扮演杜鹃,说说怎样从自家走到王朋家,再请一个同学扮演王朋,说说怎样从自家走到杜鹃家。 “同学们能听清楚这两位同学说的话吗?为什么听不懂?” “如果我们将这两幅图改成图1-3,再从杜鹃家走到王朋家,是不是 就很清楚了?为什么?” 引出地图的语言: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和图例。 【板书】2.地图三要素 老师:方向、比例尺和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只有懂得了地图的语言 才能正确地阅读图,和地图对话。 介绍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结合地图,让学生懂得地图上表示方向 的方法有三种:指向标、经纬网和通常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通过反复阅读地图,巩固记忆。 教师:地图就是将实际事物画在平面上的图形,但我们又不可能将 实际事物原封不动地画在图上,所以,就要缩小,从而引出比例尺 概念。让学生记住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让学生看图操作,训练学生能三种方式互相转换;知道比例尺 有大有小,以及它与地图上内容与范围的关系;知道用比例尺计算 地图上任何两地的距离。 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颜色和文字说明就是地图的图例,它 帮助我们识别地图上不同类型的信息,认识地图上的地理事物。让 学生记住一些常见的图例,知道表示城市、界限、河流、湖泊、地形、道路等各种图例。利用图册,反复阅读各种地图,巩固学生方向、比例尺和图例知识。 【板书】3.地图 教师:我们知道了地图的语言,也就是地图的三要素,那么,我问 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地图:地图是将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和现 象加以综合,按照一定的数字法则建立地球和平面间的相互联系,

2018年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全)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纲要 第一单元:人在社区中生活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一、地图三要素 二、社区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 一、乡村聚落:村落,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种植业)、牧村(畜牧业)、林场(林业)和渔村(渔业)。 (1)村落分布、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平原上的村落(密集、团状分布);山谷中的村落(条带状分布)

(2)房屋建筑与自然环境:坡度往往与降水有关(平顶尖顶);墙壁厚度和窗子大小与气温(有时还会涉及风或风沙)有关;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如傣族竹楼等)。 二、城市聚落: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城市的功能不是单一的,例如拥有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王府井-商业区,方庄小区-住宅区。 (1)造成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2)主要差异: 地区乡村城市 自然景观人为改变小,自然景观人为改变大,人文景观 建筑物矮,稀疏高,密集 公共设施类型少,数量不多,不够便利类型多,数量多,便利 人口数量少,密度小,从事农林牧渔数量多,密度大,从事工商业,服务业三、区域间的联系:不同区域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物产(具体某特产)方面,还表现在经济(贸易)、文化(文艺演出)、信息、技术和人才(支教)等各个方面。(结合例子去记)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一、等高线地形图: ①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③等高线:一个区域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闭合曲线。 ④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距离。 ⑤特点: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相邻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距相等。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A 山峰山脊山谷鞍部悬崖⑥口诀:山顶(山峰):闭合曲线,外低高,▲符号。 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突出。

历史与社会学习方法

历史与社会学习方法 象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等这类科目,学生习惯称之为“背科”,意指学习这些科目需要背诵大量的内容。有些学生喜欢这类科目,因为这些科目的内容没有较大的难易之分,考试题目的变化相对较少,只要把书上的内容背下来,就容易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但也有很多学生一提到背诵科目就头疼,他们常抱怨自己记忆力不好,很难记住,记住的东西又容易忘记,而且要背诵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无法完全背下来。 学生之所以感觉背诵很困难,并不一定是他的记忆力不好,常常可能跟他使用的背诵方法有关系。比如说,有的学生,喜欢一章一章地背,背完一章,再背下一章。使用这种方法,在各章的内容之间,难以形成有机的联系,而且常常在背完下一章时,就会发觉上一章有些曾经背诵过的内容又记不太清楚了。于是,有些人又回过头去背上一章,反反复复,花了很多时间,费了好多力气,临到考试时,也只背下了前面几章。这样的背诵方法,不仅效果低下,而且容易让人情绪沮丧,对所背诵的内容失去兴趣。 正确的背诵方法,不是这样一章一章地背诵的,而是同时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背诵。在背诵时,可将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概略浏览阶段、总结和要点标记阶段、背诵阶段。 在最初的概略浏览阶段,学生可以对整本教材快速阅读一到两遍。尽管在阅读之后,主动回忆想不起多少内容来,但对于大多数内容,都会有一些内隐的记忆。在第二次快速阅读时,就会发现很多内容都有一点印象,读起来也就容易得多。 课文中的某个问题,常常被分为几个要点来阐述。在阅读一遍之后,若问到这个问题,虽然记得不完整,但也能大概说出其中两到三个要点。这说明:每个人都会对某些内容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对于这些的内容,只要看一遍就可记下来,但是,对于其他的内容,却可能要看两遍,三遍,甚至五六遍才记得下来。在背诵的过程中,过目就不忘的、可轻松背诵的内容,不必花太多时间去纠缠,其他的内容才是需要我们花时间和精力的难点。通过最初一两遍的快速阅读,就会对各个知识点有大概的了解,并且可以对知识点进行难易分类,在后续的背诵中就更有针对性。 快速阅读时,由于在很短的时间就把整个书的内容浏览了一遍,看到后面的内容时,前面看过的内容在记忆中还没完全消失,因此很容易在前后内容之间产生联系。教材内容,常常遵照一定的规律来编写,不同内容间总有某种天然的联系,整本书上的知识体系也会有一个总体的结构。这些联系和结构,在对整本书的快速阅读中,才会更容易在大脑中内隐地形成,有一定内隐基础之后,再辅以适当的总结和归纳,就可在记忆系统中形成整个知识体系的框架。后续的学习和背诵,就是在这个框架中添砖加瓦、查漏补缺的过程。 接下来的第二阶段,是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总结和要点标记。一般知识的背诵,常常只需要记住知识的意义,并不需要精确记住知识在书上的字词表达。在书中的某段内容中,可能存在某一句话,是这段内容的要点。其他句子,要么是对要点进行说明和证明,使得要点更容易理解;要么是在要点和要点之间形成过渡,从而使前后内容产生联系。我们在背诵时,并不需要背诵全部的内容,只要记住其中的要点,就可以理解整段话的意思。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卷

1 / 7 第 1 2 题)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卷 一. .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20分) 1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主要要素有( ) A .风力和降水 B .气温和气压 C .气温和降水 D 、.风力和气压 2. 长江和黄河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 ) A . 青海和四川 B .青海和西藏 C . 西藏和四川 D .河南和湖北 3. 分布在我国地形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 . 高原和平原 B .高原和盆地 C .平原和丘陵 D .山地和盆地 4. “汉承秦制”体现在哪些方面( ) ①郡县制度 ②监察制度 ③察举制度 ④皇帝制度 ⑤科举制度 ⑥行省制 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5.与《昭君出塞》相比, 《步辇图》反映的 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 A .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持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B .采用册封的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 政府 C .利用和亲的方式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D .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巨大的向心力 6.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 A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 B .西方殖民者联合起来挑起民族矛盾,支持分裂破坏活动 C .中央开始设置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职机构 D .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7.美国纽约地理坐标是 40°N 、 75°W ,关于纽约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北半球、西半球 B .南半球、东半球 C .北半球、东半球 D .南半球、西半球 8. 1876 年,英国商人修筑了淞沪铁路,许多中国人认为这会惊扰祖宗,破坏风水。清政府 后来用 28.5 万两白银将铁路赎回后拆毁。此事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 .清政府维护自己的统治 B .清政府维护人民的利益 C .中国人民反对外商修路 D .中国近代文明起步艰难 9. 1946 年,中共的土地政策从减租减息改为耕者有其田,其主要原因是( ) A .社会性质的变化 B .革命任务的变化 C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 .革命对象的变化 10、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 从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③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④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当代中国 的基本国情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10分) 11.《历史与社会》是 为实施 教育而构建的综合课程。 12.读左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①图中的 A 所处的地形区 是 。 ②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在穿越可可西里等 自 然保护区的路段时,采取了绕道行进,设置野生动物活 动通道 等措施,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③请举一项事例说明清朝初期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所采取 的 措施。当前我国在该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④青藏铁路的建设能够体现区域经济发展中的 、 原则。 13.《历史与社会》课程十分重视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同时鼓励学生有主见地正视各种社会 问题,更自觉地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因此 .③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