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切实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能力

切实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能力

切实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能力
切实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能力

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9期

切实增强高校哲学社

会科

学的社会服务能

◆王日春

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之一。前不久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纲要》)对高等教育服务社会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加全面的要求。作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之一的哲学社会科学,不仅仅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也是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同样也是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功能的认识,增强其服务能力,全方位地开展社会服务。

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谈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我们首要解决的是思想认识问题。《纲要》在第二十一条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这是对高校服务社会的总体要求,其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主动”、一个是“全方位”。“主动”不够,是因为我们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究竟能不能为社会服务的认识还不到位。没有“全方位”,是因为我们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不要为社会服务的认识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说,长期以来,许多人对“要不要”、“能不能”的问题存在很大的分歧,片面地将学术研究和社会效益对立起来,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对立起来。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理论研究承担的是推进创新的使命,包括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等,通过不断创新为学科的发展、人类知识的累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作贡献。理论研究的成果经由一个先内化后外化的过程,对社会发挥的作用往往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而应用对策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其成果往往直接为企事业单位、政府实务部门所使用。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是“源”和“流”的关系,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当然就不会产生高水平的应用对策研究成果。我们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主要针对的当下学术研究严重脱离实际、缺乏问题意识、学者社会责任和国家情怀淡薄的现状而言的。作为现代的社会科学研究,它的价值在于,要产生实际的社会效

果,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真正起到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作用,任何孤芳自赏、自娱自乐,对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无任何贡献的研究都是没有意义的。

政府资助设立的各类研究课题,使用的是纳税人的钱,属于公共资源。作为课题的承担者要以推进创新和服务发展为使命,牢固树立研究成果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建立起全程研究观念,即立项是起点,结项是中点,实现学术研究成果向教材课程体系、公共文化产品、大众普及读物、党和政府的决策咨询等转化才是真正的“终点”。全程研究的观念要求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建立起现代的科研管理制度,从理论研究到成果转化,到市场推广,再到实效评估,形成一个完整的科研管理系统,切实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功效发挥出来。

二、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有条件地推进高校哲学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产学研结合的理念已经提倡了许多年,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依然很低,这主要归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技术研发在第一环节选题时,就脱离了市场,使得技术转化先天不足;二是在转化环节上,没有根据应用的需要进行适当地调整,这就让很多成果不能实现转化,最终成为半拉子工程。《纲要》提出:“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把“用”引入“产学研”,强调“产学研用”结合,这就在理念上有了新的突破。恩格斯曾说过,一个市场需求比十所大学更能拉动技术进步。这句话直接反映了市场需求对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过去“产学研”结合侧重于鼓励卖方主导的创新,而“产学研用”的提出,则让买方参与进来,更有利于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

在当今社会,如果将“产学研用”仅仅理解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理念,那就片面化了。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说明,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同样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尽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承载的是精英文化,文化产业对应的是大众文化,但两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风靡全球的电影《魔戒(又名指环王)》、网络游戏《魔兽世界》,都是建立在英国著名的神话学者J.R.R.托尔金学术研究的基础上的。电影《达芬奇密

行思探理27

CHINA HIGHER EDUCATION

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9期

码》呈现的就是一个符号学研究的动态过程。据悉,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正在把叶朗教授和朱良志教授合著的《中国文化读本》转化成《中国文化大型电视纪录片》(六集),100集的中国文化故事(动画版)。这些都是基于学术研究而进行的文化产业开发。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向文化产业转化的关键,在于抓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核心价值(象征价值、符号价值),形成版权以后,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应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文化产业开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与文化产业的辩证关系应该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原创内容和讲故事的能力,文化产业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实现提供了多元的产业途径。问题在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的原创性生产,并不等于商品、市场和需求。我们要找到以市场为导向的好的结合点。高校在这方面大有作为,完全可以仿照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面向市场需求,建立起产学研用结合的文化产业孵化基地,以企业为主导,及时将优秀科研成果向文化产品转化。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与文化企业、相关产业部门建立良好的联系,敏锐捕捉市场信息,担当起“经纪人”角色。科研宏观管理部门,应该建立起公开的成果发布和展示平台。

三、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普及,提高公众人文素质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无疑需要有一大批专门的理论家、思想家以及学科领域的专家,需要产出一批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学术精品。但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道理很简单,我们难以想象,没有公众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的整体提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能够建成。而当今出版市场的现状,着实让人堪忧。据统计,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出版利润中,教材的比重都没有超过30%,而大众读物的产值贡献率在美国多年来都是超过60%,英国大众读物的产值占到50%,日本更是高达80%。相比之下,我国图书市场中教材教辅的产值比重一直超过70%。

好的哲学社会科学通俗读物其社会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这样一本普通的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读物,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方式,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而丰富的理论内涵,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到人民群众中去,为他们所掌握和接受。到解放前的1949年就出版了32版,发行近百万册,受到知识分子和人民大众的热烈欢迎,引导一代青年走上革命道路。另一个例子,就是200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组织策划了一套丛书——

—《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这套普及读物由国内高校各学科知名学者撰写,出版发行后,深受青少年读者欢迎,有的书几个月内多次再版,销量达二十多万册。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

通俗读物应该由著名科学家、学术大家和名家来撰写。个中道理不言自明。但当代许多学者根本不屑为之,甚至认为,写这些“小书”贬低了自己的身份。殊不知,像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写过《统筹方法平话》、著名学者朱自清先生写过《经典常谈》、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留英时写过《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等,这些通俗读物脍炙人口、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他们并没有因为写这些“小书”而降低在大家心目中的大家形象,反而更加引起我们的崇敬。其实,高水平的通俗读物也非一般学者所能为。没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良好的文风,写出的东西根本难以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当前,要从改进成果评价入手,确立鲜明的导向,将高水平的学术著作与广受大众欢迎的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读物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鼓励学术大家踏踏实实、心甘情愿地做普及读物的撰写工作,写出诸如《大众经济学》、《大众法学》这样的书来。

四、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关于文化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用“三个越来越”作了高度概括:“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发展文化、传播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根本途径。为此,《纲要》在“社会服务”中提出,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推进文化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就为社会服务而言,研究成果普及仅是其中的方式之一。我们还可以通过电视讲坛、文学诗歌、书画创作、文艺表演等多种形式来体现。文化传播的另一层涵义,表现在推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交融,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上。这一点,在当前显得尤为紧迫。我们今天仍然不得不面对着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全球的强劲态势。如果不能形成与国家硬实力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多年来,我们国家在国际文化贸易领域存在严重赤字。根据2005年全国图书版权引进地情况统计:在引进的9382种图书来源国中,美国最多,有3932种,其次是英国,1647种;第三是中国台湾地区,1038种。全年共输出图书版权1434种,引进输出比例为6.5∶1,其中输往中国台湾地区669种,韩国304种,美国16种。这一状况还在延续,让人心忧,亟待改变。

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必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着若干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思想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

行思探理

28

CHINA HIGHER EDUCATION

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9期

(上接第16页)深层次合作的基础上,开展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使之得到工程实践的训练等。

6.充分发挥两大质量保证体系的作用

实施质量保证体系的目的,就是要将影响学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始终置于监控状态。自2005年9月启动“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获得成功以来,同济大学建设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于2009年9月全面向校各院系推广,两大质量保证体系的并行实施,有助于促进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一体化。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将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分为教学质量目标,管理职责,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等,共18个一级项目、87个质量要求,每个项目都有责任人、执行人或执行单位及具体执行内容。而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不只是包括教学过程管理,还应涵盖教育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教育资源管理以及教育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等涉及研究生培养的多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一共又可细分为22个一级项目、52个二级项目、139个质量要求和43个监督项目。改革将充分发挥同济大学两大质量保证体系的的作用,使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部因素在全过程中实现可控,建立质量反馈机制并持续改进;对关键控制点的质量情况实行学期或学年“公开报告”制度;建立毕业生就业和工作状况追踪系统。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陈以一系副校长。本文为同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组调研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杨亚辉)参考文献:

[1]张光斗.中国高等工程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2]Kam,Moshe and Arnold Peskin.“What Should Be the First Professional Degree in Engineering”.Washington:IEEE,2006.

[3]倪明江.创造未来——

—工程教育改革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要价值。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对丰厚的传统文化进行深人挖掘、科学梳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同时要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开放的姿态,以海纳百川的态度,主动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积极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研究回答重大问题,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说服力;通过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转化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感召力。唯其如此,文化传播才具主体地位。

五、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

据统计,中国研究机构有2500多家,专职研究人员3.5万人,工作人员27万人。其中,以政策研究为核心、直接或间接为政府服务的“智库型”研究机构近2000家。而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2008年全球智库报告》称,中国仅有74家智库被认可,而美国这一数字是1777个。由此可见,我们国家的智库无论数量和服务水平都不能满足党和政府的需求。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能否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客观地讲,高校既有优势又有不足。众多学科的汇聚、充足的智力储备、研究上的独立性,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思考等是高校的优势所在,而能否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建言献策是否有现场感,实效性则是高校的不足之处。这从“软实力”的提出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教授的一段回忆中可见一斑。他说:“政策圈的紧张步调并不允许广泛的阅读和细致的深思熟虑。大学的同事们常常送来三四十页纸的文章,认为可能对我有帮助,但这只能让我感到困惑和无奈。我所能做的也只有快速浏览一下情报简报和政府文件而已——

—这些都是我的各位特别助手标注出来的,以备我每天可能有的一到两个小时的阅读所需。”约瑟夫·奈曾在克林顿政府担任要职,他的困惑,正反映了学术界和政府决策部门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和风格。

基于这样的不同风格,高校科研机构应扬长避短,侧重于前瞻性研究,从长远角度提出政策性建议,发挥“思想库”功能,而政府的智库应侧重于解决当下的现实问题,体现出“智囊团”的作用。两种类型的智库在功能上形成互补。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的许多科研机构,特别是一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已经具备国家智库的实力和条件。《瞭望》周刊在2009年第4期刊登了以“中国智库”为专题的系列文章,评选出“中国主要决策咨询研究机构”43家,其中有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从未来发展来看,重点研究应按照分类建设、分类评价的原则,分别以推进创新、服务发展为主线,使研究基地形成“服务型”和“研究型”两个体系。其中以应用研究对主的基地要面向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与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对接,与部委行业联合共建,建设若干以买方评价为主导的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思想库作用。

【作者单位: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责任编辑:孙纬君)

!!!!!!!!!!!!!!!!!!!!!!!!!!!!!!!!!!!!!!!!!!!!!!!!!

行思探理

29

CHINA HIGHER EDUCATION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申报书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 目申报书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申报书课题名称:申报学科:项目申报人:所在学校:申报日期:江苏省教育厅制填表说明 1.本表请认真如实填写。 2.项目名称一般不加副标题,关键词控制在三个以内。 3. 应用研究和综合研究预期成果形式必须包含研究报告,其他类需在划线处填写具体成果形式。 4.本表中近三年时间从xx年1月1日起算。 5.本表请用A4纸双面印制,左侧装订。 项目承诺书 1.本表填写的各项内容属实,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2.如获准立项,同意在本表基础上,以项目任务书作为协议开展研究工作,并按填报的研究内容、完成时间和经费预算如期完成研究任务。 3.遵守省教育厅项目管理规定,自觉接受项目检查与监督管理。

4.同意结项时将本项目研究与调查的原始数据、资料等提交省教育厅,并由省教育厅在成果介绍和推广时无偿使用。 申报人(签章):年月日一、数据表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关键词研究类型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综合研究 D.其他研究(请在相应类型处打“√”)是否为思政重大项目 A.是 B.否(请在相应类型处打“√”)申请资助金额万元预期完成时间预期成果形式 A研究报告B专著 C系列论文 D其他(请注明)项目负责人概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学科研究专长手机号码电子邮箱所在院系行政职务通讯地址项目组成员概况姓名职称工作单位研究专长签名项目负责人近三年来主要研究成果成果名称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或出版时间社会反响项目负责人近三年来主持课题情况项目名称项目及立项时间项目经费(万元)进展或完成情况二、项目论证(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不超过2页A4纸)(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突破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限2000字)(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计划进度、预期成果等(限1500字)三、完成项目的条件和保证(一)前期研究基础(限800字)(二)项目组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及已发表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获奖和被采纳情况);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保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doc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研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要注意用科技工作的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在科技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温家宝总理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注意把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准入以及解决就业问题结合起来,把职业资格认定、职业等级评定和技能型人才的选拔结合起来。教育部周济部长也指出,要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努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办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增强主动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它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我院着力开展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将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列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根据社会、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技能培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对象的专业岗位培训、职工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进城务工劳动力培训,开展面向社会的职业资格培训、认定和考证工作,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在为行业、企业和社会做好服务的同时,为兄弟院校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和教学行政管理干部,指导和帮助兄弟院校开展专业改革、课程建设,社会服务取得里一定成效,能力得以提升。实践中,我们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需要和可能的关系 社会对技术研发、培训等服务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时效性特点,其多样性受制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时效性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具有较大关联。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具有明显的产业、行业或区域特点,进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需要根据院校自身特点和优势,选择性地满足社会需求,充分考虑自身的专业、师资、设施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将社会对服务的需求与自身所能提供服务的可能有机结合起来。 我院根据水利院校的行业特点和优势,结合安徽农业大省的现实和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趋势确定社会服务的重点。一是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开展社会服务建设。二是发挥我院水利、土木、机电、机械类的专业优势,与行业、企业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合作组织科研技术攻关和技术开发,取得了一批技术成果,其中两项成果分别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和省水利科技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刊物等级目录(2014年版)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刊物等级目录(2014年版)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A类期刊目录 序号刊名主办单位 1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院 3新华文摘(须全文转载)人民出版社 4进入SSCI检索的国外学术刊物 5进入A&HCI检索的国外学术刊物 注:SSCI为国外社会科学索引;A&HCI为国外艺术与人文科学索引。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B类期刊目录 序号刊名主办单位 1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3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4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5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 6中国语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7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8外国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9文艺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 10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 11考古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2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3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14法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15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16民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17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宁波日报社

18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19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20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1求是中共中央委员会 22文史中华书局 23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须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C类期刊目录 1.法学(8种) 序号刊名主办单位1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 2中外法学北京大学 3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 4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法学华东政法大学 6现代法学西南政法大学 7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 8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 2.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21种) 序号刊名主办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 2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 3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 4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 5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南京大学 6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 7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 8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吉林大学 9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大学 10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旦大学

教师教科研及社会服务考核奖励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科学研究、教学研究(以下简称教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是高校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工作。为了调动学院广大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教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的积极性,规范教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量化考核,推动我院教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提高学院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旨在引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重点支持团队研究项目和重大成果项目,强化院(部)统筹、考核的主体作用。 第三条本办法主要内容包括:教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量考核、教科研及社会服务成果认定、教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奖励等。 第四条教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考核的结果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年度工作考核、评先评优、职务评聘以及进行工作表彰的重要依据。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的对象为学院在岗职工,其中考核部分适用享受专业技术职务待遇的人员,认定与奖励部分适用全体教职工。 第二章教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量考核 第六条教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量考核采用工作量认定计分制,实行合格性评价,分单位考核、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简称个人考核)二部分。单位考核的合格性标准为单位所有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工作量的总和。个人考核的合格性标准为个人实际受聘岗位的教科研及社会服务定额。 页脚内容- 1 -

第七条教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量考核实行单位、个人分层分级考核制度,即学院考核各单位,各单位考核所属专业技术人员。各单位学期初申报教科研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经产学研工作处审核备案后实施,学期末以审核后的任务分工进行考核。 第八条为适应教师年度工作考核、职称(职务)晋升与聘用等需要,教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考核实行年度考核和阶段性考核。阶段性考核每年2次,考核以学期为单位,分春季学期(3月1日-8月31日)、秋季学期(9月1日-2月28日)两个阶段。年度考核以阶段性结果为基础,按年度或学年度需要合并计算。 第九条教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量化考核实行归口管理,教科研、“四技”服务、社会实践由产学研工作处牵头,教务处、人事处共同会审;教学建设项目由教务处审核,社会培训项目由继续教育学院负责审核,创业项目由创新创业和就业指导中心进行审核。 第十条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教科研工作量、社会服务工作量可相互置换(置换标准详见第13条)。单位教科研工作总量与社会服务工作总量分别计算、分类考核,不实行互换制度。 第十一条个人因在研或服务项目需在一年以上完成而未完成当年额定工作量的,由本人提出书面延期考核申请,可暂不做年度考核,允许在本聘期内补充完成,待聘期结束再做聘期考核。 第十二条考核工作流程。申报教科研及社会服务工作量化考核的程序为: (一)个人考核 1.个人申报登录。个人分类填写教科研成果及社会服务工作量,同时将教科研成果原件、复印件和社会服务工作量有效证明材料交所在单位(或部门)审核汇总。 2.单位计分与认定。各院(部)、附属单位参照本办法认定与考核的计分标准,对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教科研及社会服务成果进行原件审核、统计计分,经公示后汇总计分结果。学院机关处室由产学研工作处统一进行计分。 3.产学研审核认定。产学研工作处对各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教科研及社会服务汇总成果及计分进行审核认定。 4.校领导审定。产学研工作处将考核认定结果报学院主管领导审核后公示,无异议后计入当年考核结果。 页脚内容- 2 -

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及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使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促进江苏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按科学发展的规律组织、指导科学研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综合研究,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工作。 第四条高校社科基金项目面向全省高校,公平竞争,择优立项。高校社科基金项目要重点扶植高校青年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江苏省教育厅负责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组织制定和发布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的中长期规划与课题指南; 2、组织和指导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评审工作,批准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及经费资助,组织重大项目的中期检查及成果验收;组织优秀成果的评奖活动; 3、制定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章制度; 4、通过科研项目的形式,组织和支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第六条江苏省教育厅聘请各学科专家组成专业咨询组,咨询组的职责是: 1、参与制定本学科研究发展规划、课题指南; 2、评议各学科申报项目,提出资金资助建议; 3、参与高校社科基金项目规划立项的重大项目的中期检查和成果验收; 4、参与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的优秀成果奖评审工作; 5、完成江苏省教育厅委托的其他有关工作。 第七条各高校社科研究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校的社科研究项目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项目申报 第八条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高校社科基金项目主要包括: 1、高校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申报、评审并给予经费资助,一般每年申报一次; 2、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由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学校给予经费资助并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每年申报一次; 3、高校社科基金专题项目,由江苏省教育厅根据需要,不定期组织申报,

10.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管理办法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名校建设工程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全面实施名校建设工程,实现我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对社会服务工作的目标要求,有效促进我院社会服务工作健康发展和规范管理,增强我院社会服务能力,充分调动我院各系部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我院社会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社会服务是指利用学院资源面向社会和行业开展的各级各类技术 服务,包括社会培训、多方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共建实训基地、共建技能教室、共同开发教材、共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共同开展师生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 第三条学院成立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院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下设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办公室,制定学院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出台有关措施,发挥自身优势,盘活教育资源,激发学院发展活力,办事机构设在成人教育处。 第四条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合作。依托学院专业、师资优势,主动与政府职能部门沟通对接,寻找有效结合点,为职能部门提供政策咨询、信息交流、技术指导,合作开发项目。 第五条积极开展与水利行业的密切合作。抓住水利事业大发展大投入的大好形势,依靠水利行业,充分利用自身行业的指导性作用,加强水利行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共同推进改革创新,推动水利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第六条积极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发挥师资教育、专业开发、技术研发优势,与地方企业建立信息互通、技术孵化、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合作共赢机制,积极为中小企业服务。学校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技术指导、产品推介、短期用工等多种社会服务。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地,为学生就业发展搭建平台。 第七条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企业职工上岗和技术应用、在校生技能提升、技能鉴定等内容,围绕农业实用技术需求,开展项目化、实用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培训,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培训。 第八条积极开展水利移民培训和就业推荐工作。加强山东省水利库区移民培训基地建设,积极开展水利库区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沟通,做好就业推荐工作。 第九条实施开门办学。鼓励各部门、教职员工在搞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走出校门,发挥专业优势和个人特长,利用富裕教育资源,开展产学研用结合活动,承担科研项目,开展技能培训和教育服务。 第十条充分发挥文化教育功能。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资质认证、学历教育等教育服务。向社会开放图书馆、体育场地。主动承办或积极参加地方大型经贸、学术、文化、艺术、体育交流与比赛活动,组织承担各类社会考试和文化公益活动。 第十一条提升双师型素质。广大教师通过自身业务学习、参加培训、实践锻炼和社会兼职等多种形式,更新知识结构,积累实践经验,不断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提升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 第十二条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作为学院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社会服务收入可按一定比例提留作为社会服务或创业基金,用于支持、鼓励、发展本单位的社会服务,并把社会服务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根据参加者实际贡献大小给与一定的

j吉林大学期刊等级分类(哲学社会科学)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A类期刊目录 序号刊名主办单位 1.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院 3.新华文摘(须全文转载)人民出版社 4.进入SSCI检索的国外学术刊物(须用外文发表) 5.进入A&HCI检索的国外学术刊物(须用外文发表) 注:SSCI为国外社会科学索引;A&HCI为国外艺术与人文科学索引。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B类期刊目录 序号刊名主办单位 1.管理世界(限理论部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3.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4.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5.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 6.中国语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7.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8.外国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9.文艺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 10.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 11.考古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2.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3.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14.法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15.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16.民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17.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宁波日报社 18.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19.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20.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1.求是中共中央委员会 22.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须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23.文史中华书局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C类期刊目录 2.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20种) 序号刊名主办单位 1.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大学 3.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原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北京师范大学 4.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旦大学 5.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 学) 南京大学 6.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开大学 7.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吉林大学 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原名:中 山大学学报(哲社版)) 中山大学 9.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厦门大学 10.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 11.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财经大学 12.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的发展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的发展 一、破解思路不宽难题,进一步拓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内 容和形式 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主要有思想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社会管理 功能、决策咨询功能等,能够发挥“理解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所以,高校要围绕哲学社会科学的功 能和作用积极拓宽视野,增加服务社会内容,创新服务社会方式。破 解思路不宽难题,一要树立“顶天立地”发展理念。首先,既要树立“顶天”发展理念,面向学术前沿和党与政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为服务社会奠定理论基础;同时, 又要树立“立地”发展理念,直接面向区域转型升级需求,积极展开 应用型、攻关型研究,提升对政党、政权、各种政治组织以及社会各 阶层的作用和影响水准,为指导社会活动、助推区域社会发展做贡献。其次,要增强社会调查,服务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决策等。破解思 路不宽难题,二要坚持开放办学。首先,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等 向社会开放,将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精品课程制作成网络课程,与社会 共享知识财富。其次,要拓展继续教育空间,推动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破解思路不宽难题,三要主动融入地方文化宣传教育活动。首先,要 鼓励教师在引领地方文化事业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要鼓励教师以 参与媒体访谈、参加社会讲堂建设等形式,投入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普及化工作中,促动教师参与地方文化知识普及、市民修养提升等活动,实现研究成果向公共文化产品、大众普及读物转化,引导社会价 值观点,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理解世界、传承文明、引领文化功能。其次,要挖掘地方文化及产业优势,组织出版精品力作,宣传地方文化,唱响文化品牌,做优做强地方产业品牌,以优秀的应用性成果为人们 提供鉴别是非、善恶、美丑的准则,协助激发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 操和精神境界,从而直接影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整个社会的 风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升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高职社会服务能力能力建设 总结

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基本职能之一。高等学校服务于社会,不只是通过培养人才这一个渠道,还可以利用自身雄厚的人才资源、科研实力和实验实训物质资源,直接服务于社会,参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开展各项服务于社会公众的有益事业。同时,与普通教育相比,高等职业院校因其更加贴近社会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对应性强,与各类职业实际联系紧密,所以在社会服务方面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具得天独厚的优势。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为核心任务,同时应加强自身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事业,直接服务于社会实践,积极参与地方区域经济建设。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个新建的高等职业院校,始终把社会化服务能力建设作为学院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领导层到广大教师,在高职院校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理念上达成共识,组建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组织机构,培育和提升社会服务的人才素质,稳步推进社会服务诸个建设项目,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高校社会服务工作方面的经验。 1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实践进程 1.1 院校社会服务的师资力量建设 人力资源是开展社会服务的关键因素和根本动力。我院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和学术交流活动,努力打造和提升学院社会服务的人力资源,在各系、各专业狠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我们的教师上得了讲坛下得了基层,能够全面适应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项工作。同时我院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增强教职员工在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内在实力。例如我院组织教学实训管理干部和教师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进行管理理念、管理创新和科学管理等高校管理的培训活动,组织医学分院护理专业骨干教师赴香港进行医疗管理及临床治疗培训学习。我院多年定期举办“宝职院大讲坛”,邀请多位国内知名学术专家、职教培训专家举行学术报告会和职业培训会,并邀请各县区职教中心与会。 1.2 院校社会服务物资硬件建设 实验、培训基地及相关设备,是学院开展社会服务所依托的平台和物质保障。在实施和推进学院社会服务工作中,必须切实抓好这一物质硬件建设。 根据《宝鸡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07-2011年)》关于“依托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建立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性实训基地”的规划目标,学院成立了多个部门参与的“综合性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设以教学为主,兼顾科研、社会化服务的培训实验实习基地。2013年我院护理、机械加工、会计电算化、康复四个专业综合性实训实习基地项目建设通过了陕西省省级示范基地验收,又通过陕西省“民生八大工程”综合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验收。形成学院相关社会化服务项目的基本硬件支持和保障。结合我院专业对应的

浅析高校会计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浅析高校会计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摘要】韩愈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代对老师的一种职业素养的要求。拿到现在来说,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而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推动和引导社会发展更是现代大学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职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高校在教学和科研上的重视程度都远远高于服务能力。很多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欠佳。本文就高校会计专业教师角度的社会服务能力进行分析,视图找到一些能够提升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会计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一、高校会计专业教师社会服务内容 (一)职业培训 学校可以发挥会计专业传统优势、把会计专业建成社会服务培训机构,为企业培训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如: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项目;专项技术培训;开展会计基本技能培训;开展企业、行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 (二)教师培训

贯彻“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标,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高教学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为途径”的培训理念;培训过程包括集中培训、企业调研、课程开发、企业大赛、实施试点、环境改造、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评价等阶段。 1.教育理论培训。采用集中学习的方式,对受训教师进行培训;培训重点集中于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技术,包括国内外新的财经学科理论和先进技术,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国际先进的课程开发方法和教学方法。根据培训内容,受训教师提交本学科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论文,并制定课程开发项目计划。 2.企业岗位实践培训。通过企业调研和顶岗锻炼的方式,提高受训教师对工作流程和岗位技能的认识;企业调研以企业考察、专家访谈和实践专家研讨会等形式开展,完成后形成调研报告;顶岗锻炼将以安排教师到企业实际岗位中进行实习的方式开展,完成后形成相应的报告。 3.课程开发训练。以教师个人为单位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会计课程和统计开发的实际操作;每个专业选择本专业5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小组选择其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及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使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目(以下简称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促进江苏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按科学发展的规律组织、指导科学研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综合研究,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工作。 第四条高校社科基金项目面向全省高校,公平竞争、择优立项。高校社科基金项目要重点扶植高校青年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江苏省教育厅负责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组织制定和发布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的中长期规划与课题指南; 2、组织和指导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评审工作,批准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及经费资助,组织重大项目的中期检查及成果验收;组织优秀成果的评奖活动; 3、制定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章制度; 4、通过科研项目的形式,组织和支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第六条江苏省教育厅聘请各学科专家组成专业咨询组,咨询组的职责是: 1、参与制定本学科研究发展规划、课题指南; 2、评议各学科申报项目,提出资金资助建议; 3、参与高校社科基金项目规划立项的重大项目的中期检查和成果验收; 4、参与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社科基金项目的优秀成果奖评审工作; 5、完成江苏省教育厅委托的其他有关工作。 第七条各高校社科研究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校的社科研究项目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项目申报 第八条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高校社科基金项目主要包括: 1、高校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申报、评审并给予经费资助,一般每年申报一次; 2、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由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学校给予经费资助并

2018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社会科学卷)

code 期刊名称 S151 S152 S929 S153 S154 S930 S877 S156 S666 A570 S731 S647 S147 S732 S733 S734 S735 S159 S736 S737 S443 S892 S738 S160 S740 S161 S162 S164 S165 S166 S608 S609 S167 S169 S170 S171 S172 S173 S174 S175 S176 S177 S621 S622 S623 S624 S178 S625 S626 S319 S627 S179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比较教育研究 编辑学报 财经科学 财经理论与实践 财经论丛 财经问题研究 财经研究 财贸经济 财政研究 产业经济研究 城市发展研究 城市问题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大学图书馆学报 当代财经 当代电影 当代经济研究 当代青年研究 当代外国文学 当代亚太 当 代 语 言 学 当代作家 评论档 案 学 通 讯 档 案 学 研 究 党 的文献 电影艺术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亚论坛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南文化 东 南 学 术 敦煌学辑刊敦 煌 研 究 俄罗 斯文艺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法商研究 法 学 法学家 法学论坛 法学评论 法学研究 法学杂志 法制与社会发展 方言

code 期刊名称 S933 S852 S934 S743 S181 S668 S669 J067 S183 S184 S185 S188 S936 S190 S746 S747 S831 S749 S750 S192 S751 L042 S194 S195 S197 S193 S199 S200 S204 S272 S205 S206 S209 S210 S211 S212 S213 S673 S939 S214 S940 S215 S941 S216 S942 S718 S719 S832 S944 S674 S854 S219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妇女研究论丛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改革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工业技术经济 公共行政评论 古汉语研究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国际金融研究 国际经济合作 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问题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国际商务研究 国际石油经济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国家图书馆学刊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海交史研究 汉语学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红楼梦学刊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社会科学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技术经济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价格理论与实践 江海学刊 江苏高教 江苏社会科学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问答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问答 近日,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制定印发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为了帮助大家了解该办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问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专项资金除研究项目资金外,还设立非研究项目资金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繁荣计划专项资金分为研究项目、非研究项目资金和管理资金,分别核定和管理。研究项目资金是指围绕繁荣计划建设任务设立的各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金的总称,包括重大项目、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等。 非研究项目资金指支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机构、团队以及智库运行、优秀成果奖励等繁荣计划建设项目的资金。主要是考虑到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要体现高校社科特点,立足高校的特点和使命,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育人育才为中心,构建学生、学术、学科三位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专项资金除用于研究项目外,还从加强专业化智库建设、智库团队、重点研究基地、数据库、外文期刊、成果推广平台等方面,构建高校智库立体化资助体系;注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支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等项目,促进科研、教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 二、非研究项目资金与传统竞争性研究项目相比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如何管理? 与传统竞争性研究项目相比,非研究项目具有五个方面特点:一是资助对象上,主要以高校科研和教学机构、智库和研究团队为主;二是资助内容上,是一种综合型的资助,受资助资金可用于培养拔尖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出学术精品力作、扩大对外学术交流等,不限于产出科研成果;三是资助方式上,非研究项目在建设周期内是持续性的资助;四是在使用方式上,受资助机构(智库、团队)可自主编制资金预算,自主资金使用方向;五是在考核方式上,是根据受资助机构(智库、团队)与教育部签订的目标任务进行考核。 在管理上,非研究项目资金按照“绩效导向、稳定支持、协议管理、动态调整”的原则进行资助和管理,可以通过第三方评估将相关优秀的研究机构(或者智库、团队)纳入资助范围。教育部与依托学校、受资助研究机构(或者智库、团队)约定建设周期内的目标任务,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价考核,根据实际绩效实行有差别的稳定支持,并采取优胜劣汰、动态调整的管理方式。 三、为什么会有管理资金,与研究项目中的管理资金是什么区别? 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与研究项目资金、非研究项目资金并列的“管理资金”,是指教育部在实施繁荣计划过程中组织、协调、评审、鉴定等管理性工作所需费用。在繁荣计划实施过程中,教育部按照“管、办、评”分离原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813747568.html,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哲学社会科学论文选题参考 1、充分发挥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德育功能 2、学术规范化与学术环境的建构--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之合法性的质疑 3、刍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4、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6、巴斯卡的批判实在论思想——兼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之第三条进路 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8、理工科大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和思路 9、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习《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体会 10、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11、以“十一五”规划为契机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局面 1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局面 13、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推动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访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杨光 14、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社会功能 1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16、发展繁荣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若干战略问题思考 17、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813747568.html, 18、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 19、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 20、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研究 二、哲学社会科学论文题目大全 1、“问题研究与哲学社会科学”(笔谈)——问题研究与学科建设 2、论自然科学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运用 3、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在理论创新 4、彰显人文精神探求理工背景文科发展路径——全国理工科高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综述 5、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施 6、方法与进展:基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的文本研究 7、从历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情况看档案学的地位和作用 8、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育人使命:立德树人 9、继承优秀传统创造新的辉煌——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60年的成就与启示 10、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形势任务充分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的重要作用 11、论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融汇创新 12、重视和加快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部分学者学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讲话的笔谈 13、论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 14、新世纪发展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学习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 15、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国际化策略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探索研究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探索研究 宋霞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73) 摘要: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社会责任,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对社会服务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以及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字:社会服务高职院校内涵对策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3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崛起。高职院校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产业、行业培养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和普通高校相比,其社会服务功能应更加突出。随着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确立,高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高职业教育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尤其是怎样提高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与水平,是目前每所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社会服务功能内涵及作用 (一)社会服务的含义 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等院校完成国家指定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以各种形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做的经常性、具体性、服务性的活动。2006年教育部启动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社会 作者简介:宋霞湖北随州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学院讲师分团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商务英语教学共青团工作。

服务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即:“要在新技术推广、职工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城务工劳动力的培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主力作用,同时在若干领域形成较强的技术优势,成为区域性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中心,辐射和带动区域、行业高职教育发展,在对口支援农村和对口支援中西部职业院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教育部阐述的界定中可以看出,狭义的社会服务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的培训与培养;(2)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或行业产业提供具体直接的技术创新、咨询、推广和服务,并且担负起技术服务中心的职能;(3)向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周边社区传播和辐射先进文化。本文主要从狭义社会服务的角度进行分析。(二)社会服务的特征 把握社会服务的特征也是有效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从服务所具有的一般特征来看,社会服务应具有针对性、差异性、双向性等特征。针对性特征要求相关高职院校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其服务内容、手段,使自身的社会服务处于动态调整中。差异性特征要求相关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社会服务形式可不尽相同,依据专业特点有所区分。双向性特征要求学校的社会服务不只是学校对社会的单向性活动,而是学校与社会有关部门或企业等的双向互惠行动。 (三)社会服务的作用 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延展,社会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反映着学校的办学理念、研究水平、教学质量、师资队伍以及文化影响力。因此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上说,社会服务是应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和外延发展的根本。高职院校内涵式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其核心是提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要反映出高职特色办学理念、教学、管理水平,并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要围绕市场需求做不断的调整和创新,为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多举措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多举措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近年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依靠科研培育工程,稳步推进社会服务工作,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着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建立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 该校建立“对外合作处牵线搭桥、各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协同合作,相关专业负责人推进落实”的工作机制,学校在专业负责人聘期目标任务和院系年度专项目标考核中设置校企深度合作和服务地方考核指标。制定学校科研创新团队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利用自有师资和柔性引进人才组建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团队,解决合作企业在设备维护维修、工艺优化、技术升级和新品研发等方面的问题,提升教师的技术服务能力,助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增强校企合作的紧密度;加强专业、课程与企业转型的融合发展,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始终立足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前沿;加强与行业协会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微电子职教集团的作用。 以科研培育为手段,提高纵向课题申报成功率 该校设立教科研培育基金和学校招标课题,重点资助瞄准技术前沿、代表学校专业优势和特色的项目,使校级课题成为成功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孵化器。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加强各类教科研纵向课题申报的组织与培训,提高课题申报的成功率;加强与各级科研管理部门的联系,拓展项目申报渠道。 稳步推进社会服务工作,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鼓励各院系(部)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利用学校资源积极开展学历和非学历培训。加大与地方政府和社区的合作,探索联合举办社区学院,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交融与促进,实现学历教育

与非学历培训并举、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相结合、学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多样化培训体系。推进校办厂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强研究所的新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完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爱心校园、工业机器人技术等项目研究,进一步做好学院实训室建设工作。

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分级方案(试行)

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分级方案 一、指导思想 1、有利于学校与国内著名高校接轨,适应建设中国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需要。 2、有利于校内各种评价体系的统一,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 3、有利于科研人员提高研究水平和质量,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二、分级种类 所有期刊共分为六级。 1、A1级期刊: 包括SSCI一区期刊、A&HCI一区期刊(排序前15%的期刊)、四川大学SCI期刊分级方案中1-2级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1500字以上) 2、A2级期刊: 包括SSCI二区期刊、A&HCI二区期刊(排序15—40%的期刊)、四川大学SCI期刊分级方案中3级期刊、国内期刊22种 国内期刊(22种):管理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国语文、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历史研究、考古学报、经济研究、政治学研究、法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情报学报、教育研究、体育科学、统计研究、心理学报、国际问题研究 3、B级期刊: 包括SSCI三区期刊、A&HCI三区期刊(除一区、二区以外的其他期刊)、四川大学SCI期刊分级方案中4-5级期刊、学校认定的重要期刊、新华文摘(论点摘编)、中国社会科学文摘(1500字以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1500字以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学术B级系列)、《人民日报》(理论版、1500字以上)、《光明日报》(理论版、1500

字以上)。 4、C级期刊: 包括四川大学SCI期刊分级方案中6级期刊、EI期刊、除A类和B类以外的CSSCI来源期刊、CSSCI来源集刊、新华文摘(篇目辑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点摘要)、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学术卡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学术C级系列、文摘系列)、《法制日报》(理论版、1500字以上)、《中国教育报》(理论版、1500字以上)、《经济日报》(理论版、1500字以上)、国外及港澳台重要大学和研究机构所办外国期刊和港澳台期刊。 考虑到艺术学科的特殊性,凡进入国务院学位办颁布的重要期刊而未进入CSSCI来源期刊的杂志视同C级期刊。包括(8种):装饰、新美术、音乐艺术、美术研究、美术、戏剧艺术、戏曲学术、中国戏剧。 5、D级期刊: 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未进入A、B、C三类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其他外国期刊和港澳台期刊、省级报纸(理论版)。 6、E级期刊: 除A、B、C、D类以外的其他公开发行的期刊、报纸(理论版)和公开出版的论文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