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集合与元素的教案

集合与元素的教案

集合与元素的教案
集合与元素的教案

1.1集合及其表示法

一、数学史引入

(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2)我校高一年级的全体学生;(3)这间教室里所有的课桌;

(4)所有的正有理数;(5)……

二、学习新课

集合的述性说明:把能够确切指定的一些对象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叫做集合,简称集。

我们既要研究集合这个整体,也要研究这个整体中的个体。我们称集合中的各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的表示方法:

集合的符号表示:集合常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常用小写英文字母a、b、c…表示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与不属于?(注意方向和辨析);

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出来(不考虑元素的顺序),且写在大括号内,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列举法

描述法:在大括号内先写出这个集合的元素的一般形式,再划一条竖线,在竖线后面写上集合中元素所共同具有的特性,即:{}

A x x p

=满足的性质,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描述法.

(3)特殊集合的表示:

常用的集合的特殊表示法:实数集R(正实数集+R)、有理数集Q(负有理数集-

Q)、整数集Z(正整数集+Z)、自然数集N(包含零)、不包含零的自然数集*N;

空集?(例:方程220

x+=的实数解集为?).

[说明]描述法这一表示集合的形式学生较难理解,可以通过一些例题来加深

(1)不等式320x +>的解; (2)我班中身高较高的同学; (3)直线21y x =-上所有的点; (4)不大于10且不小于1的奇数。 例2、用符号∈或?填空: (1)2______N (2Q (3)0____?

(4)0______{}0

(5)b ______{},,a b c

(6)0______*N

例3、写出下列集合中的元素(并用列举法表示): (1)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整数组成的集合 答:{}2

(2)大于10而小于20的合数组成的机荷 答:{}12,14,15,16,18

例4、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被5除余1的正整数所构成的集合 答:{}|51,x x k k =+∈N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第三象限的点构成的集合 答:{}(,)|0,,x y xy x y >∈∈R R

(3)函数221y x x =-+的图像上所有的点 答:(){}2,|21,,x y y x x x y =-+∈∈R R (4)12345,,,,34567??

?

???

答:

*

,,52n x x n n n ??=∈≤??+??

N

例5、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5,,x y x y x y +=∈∈N N

答:()()()()()(){}0,5,1,4,2,3,3,2,4,1,5,0

(2){}

2230,x x x x --=∈R

答:{}3,1- (3){}2

230,x x

x x -+=∈R

答:? (3)12,5x x x ??∈∈??-??N Z

答:{}7,1,1,3,4--

例6、用符号∈或?填空: (1){

x x <

{}

2*3____1,x x n n =+∈N

(3)(){}

21,1____y y x -=

(4)()(){}

21,1____,x y y x -=

三、课堂小练:

1、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被5除余1的正整数所构成的集合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第三象限的点构成的集合 (3)函数的图像上所有的点 (4)

2、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512

|

){3(},032|){2(},,5|),){(1(2Z x N x

x R x x x x N y N x y x y x ∈∈-∈=--∈∈=+

3、用符号∈或?填空: (1

){x x <

(2){}

2*3____1,x x n n =+∈N

(3) (4)

4、已知x 、y 、z 为非零实数,用列举法将++++的所有可能值构成的集合表示出来为___.

221y x x =-+12345,,,,34567??????

(){}

21,1____y y x -=()(){}2

1,1____

,x y y x -=||x x ||y y ||z z ||xy xy |

|xyz xyz

5、下列各集合中,与集合{x |x 2=1,x R }不相等的集合为( ).

(A ){1,-1} (B ){x ||x |=1,x R } (C ){x |x =

,x R } (D ){x |x 3=x ,x R } 6、数集{1,2,x 2-3}中的x 不能取的数值的集合是( ) A.{2,}

B.{-2,-}

C.{±2,±

}

D.{2,-}

7、已知集合中的三个元素可构成某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那么此三角形一定不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8、有下列四个命题:①是空集; ②若,则; ③集合有两个元素;④集合是有限集。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9、如图(1)中以阴影部分(含边界)的点为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用描述法表示如下:

请写出以图(2)中以阴影部分(不含..外边界但包含..坐标轴)的点为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x

1

∈∈5555{},,M a b c ={}0N a ∈a N -?{}

2210A x R x x =∈-+=6B x Q

N x ??

=∈∈????

}{

2010),(≤≤≤≤y x y x ,

10、若集合M ={0,l ,2},N ={(x ,y)|x -2y +1≥0且x -2y -1≤0,x ,y ∈M},则

N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9

B .6

C .4

D .2 11、定义集合运算:{},,.A B z z xy x A y B *==∈∈设{}1,2A =,,则集合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

A .0

B .2

C .3

D .6

12.以实数,,, ,为元素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有( ) A :2个元素 B :3个元素 C :4个元素 D :5个元素 13.已知,∈R ,×≠0则以

可能的取值为元素组成的集合用列举法可表示为 。

14.已知集合中的三个元素可构成某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那么此三角形一定不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15.方程组的解的集合是( )

A .{x =2,y=1}

B .{2, 1}

C .{(2, 1)}

D .

16.下面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

(A )M={(1,2)},N={(2,1)} (B )M={1,2},N={(1,2)} (C )M=,N={} (D )M={x|,N={1}

{}0,2B =A B *x x -||x 2x 33x -a b a b b

b a a |

|||+

{},,M a b c =??

?=-=+1323y x y x ΦΦΦ2210}x x -+=

17、已知集合的元素全为实数,且满足:若,则。 (1)若,求出中其它所有元素;

(2)0是不是集合中的元素?请你设计一个实数,再求出中的所有元素? (3)根据(1)(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A a A ∈11a

A a

+∈-3a =-A A a A ∈A

教案1集合与元素李世劲

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教案 美容美发专业高一年级数学科目任课教师李世劲教案序号 1 课题名称 1.1.1集合与元素首次教学 日期 2010.9.5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集合、元素的概念及其关系 2.并进一步掌握常用数集的字母表示 3.通过集合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力目标 德育目标 教学重点集合与元素的概念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对集合的描述,判断对象能否组成集合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手段板书,多媒体辅助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一、新课导入 二、学习新课 介绍中职阶段学习数学的 必要性,数学的学习内容、学习 方法、学习特点等等. 教师介绍说明,逐渐引导学 生认识集合。针对学生特点,举 出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 形象地认识集合。 问题: 实训基地最近进了一批货, 包括:洗发水、护发素、面膜、 润发精华素、按摩膏、粉底霜、 护发啫喱、洗面奶、眼霜、日霜、 晚霜.那么如何将这些商品放在 指定的位置? 集合的描述:由某些确定的对 象组成的整体叫做集合,简称 学生自己举例,让学生们感受数学在现实 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领会、了解。逐渐体会学习数学的 重要性与实用性。 让学生阅读书上对集合引入的文字,让学生 对集合有一定的认识,并根据老师举出的实 例,进行回答。 认真听老师所讲的例子,并对相应的问题进 行思考、回答。 学生把美容与美发进行分类,并放在指 定的位置。显然, 归纳 洗发水、护发素、润发精华素、护发啫喱、 烫发水、染发膏属于美发用品 要树立学生的数 学学习信心。感受 数学的乐趣以及数 学的应用与价值。 引入教学内容从实 际事例使学生自然 的走向知识点,启 发 学生体会集合概念 从实际事例使学生 自然的走向知识点

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参考教案1

1.1.1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集合的含义、常用数集及其记法.会判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明确集合元素的基本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初步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从观察分析集合的元素入手,正确地理解集合;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如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运用集合语言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 点 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难 点 理解集合的元素的确定性和互异性. 教 具

教学要点:1、集合的概念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3、集合元素的特性4、集合的分类5、常用数集符号 特别关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元素的确定性和互异性 知识链接:初中代数几何对“集合”的提法以及自然数、整数、有理数的定义精华作业: 教材第5页B组第1题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一位教授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女儿,一天教授问放学回家的女儿:“今天在学校学什么了?”女儿说:“集合”。教授问:“怎么讲得集合啊?”女儿回答:“老师班里所有的男生站起来,所有站起来的男生就构成了一个集合,老师又让班里所有地女生站起来,所有站起来的女生构成一个集合。”于是,教授问:“那所有的土豆能构成一个集合么?”女儿想了想说:“如果土豆能够站起来的话,就可以构成集合。”那么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所有的土豆是否构成一个集合。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二、复习引入 师:在初中代数、几何中曾涉及“集合”的提法,有谁知道么?都是哪些?生:不等式的解集以及几何中“圆”的描述。 三、概念形成 师:请大家看几个例子(构成集合)有什么特点? (1)“小于10”的正整数1,2, (9) (2)所有平行四边形; (3)满足3x>x+2的全体实数; (4)我校高一所有学生. 学生讨论交流,可能得出集合的要点:确定的,不同的对象。也可能得不出,此时教师总结。 师:根据集合的要点,我们来归纳一下集合的定义。 1、集合: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 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 2、集合的元素:

1.1集合与元素 高教版中职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电子教案

【课题】1.1集合与元素 【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的概念及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2、掌握集合的构成原则,能准确判断一些对象能否构成集合; 3、了解集合的分类和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教学重点】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元素与集合之间“属于”、“不属于”关系的区分 【教学设计】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集合与元素的概念; 2、引导学生自然地认识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计其数的物品,通过对这些物品的分类,能够加强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好地解决问题。例如:超市中货物的分类摆放能让顾客准确有效地找到想要的东西。 对分类后的事物,我们该用怎样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题——1.1集合与元素 ?创设情景兴趣导入 问题:某商店进了一批货,包括:面包、饼干、笔、橡皮、果冻、薯片、尺子、本子。那么如何将这些商品放在指定的篮筐里? 解决:显然,面包、饼干、果冻、薯片放在食品篮筐;笔、橡皮、本子、尺子放在文具篮筐。 归纳:面包、饼干、果冻、薯片组成了食品集合,也是食品集合的元素;而笔、橡皮、本子、尺子组成了文具集合,它们是文具集合的元素。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概念:一般的,由某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做集合,一般采用大写英文字母A ,B ,C ,…表示。 集合中的每个确定的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小写英文字母a ,b ,c ,…表示集合的元素。 拓展: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下列特点: 1、互异性:一个给定的集合中的元素都是互不相同的; 2、无序性:一个给定的集合中的元素排列无顺序; 3、确定性:一个给定的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不能确定的对象,不能组成集合。 例如:某班个子高的同学,不能组成集合,到底多少身高才算高个子,没有确定的标准; 某班个子高于180cm 的同学,可以组成集合。 关系:元素a 是集合A 的元素,记作a A ∈(读作“a 属于A ”);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记作a A ?(读作“a 不属于A ”)。 例题讲解:书上P3,例 集合类型: 由有限个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由无限个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由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数集。方程的解集与不等式的解集都是数集。 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叫做自然数集,记作N ;(最小的自然数0) 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N 或+ Ζ; 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Z ; 所有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Q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所有实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R 。 (书上常用数集的表示要记住,做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 ?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书P4,练习和习题 ? 课后作业 一点通P4,课堂检测单和课后巩固单

高中必修第一册《1.1 集合的概念》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集合的概念》教案 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是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此外,集合理论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感受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对待不同问题,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请分析以下几个实例: 1.正整数1,2,3, ; 2.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3.2018足球世界杯参赛队伍;

4.《水浒》中梁山108好汉; 5.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二)研探新知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 思考:上述5个实例能否构成集合?如果是集合,那么它的元素分别是什么? 练习1:下列指定的对象,是否能构成一个集合? ①很小的数②不超过30的非负实数③直角坐标平面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④π的近似值⑤高一年级优秀的学生⑥所有无理数⑦大于2的整数 ⑧正三角形全体 (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a)确定性:设A一个给定的集合,对于一个具体对象a,则a或者是集合A的元素,或者不是集合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b)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c)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关系的,即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一样,我们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跟顺序无关. (3)思考1: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答案:(a)把3-11内的每一个偶数作为元数,这些偶数全体就构成一个集合.(b)不能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A,记作a∈A (b)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A,记作a?A 例如:A表示方程x2=1 的解.2?A,1∈A (5)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

高三一轮复习1.1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教案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2014高考会这样考】 1.考查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以集合中含参数的元素为背景,探求参数的值;2.求几个集合的交、并、补集;3.通过集合中的新定义问题考查创新能力. 【复习备考要这样做】 1.注意分类讨论,重视空集的特殊性;2.会利用Venn图、数轴等工具对集合进行运算;3.重视对集合中新定义问题的理解. 1.集合与元素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关系,用符号∈或?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见数集的记法 2. (1)子集:对任意的x∈A,都有x∈B,则A?B(或B?A). (2)真子集:若A?B,且A≠B,则A?B(或B?A). (3)空集:空集是任意一个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即??A,??B(B≠?). (4)若A含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有2n个,A的非空子集有2n-1个. (5)集合相等:若A?B,且B?A,则A=B. 3.集合的运算 4. 并集的性质:A∪?=A;A∪A=A;A∪B=B∪A;A∪B=A?B?A. 交集的性质:A∩?=?;A∩A=A;A∩B=B∩A;A∩B=A?A?B. 补集的性质:A∪(?U A)=U;A∩(?U A)=?;?U(?U A)=A. [难点正本疑点清源] 1.正确理解集合的概念 正确理解集合的有关概念,特别是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尤其是“确定性和互异性”在解题中要注意运用.在解决含参数问题时,要注意检验,否则很可能会因为不满足“互异性”而导致结论错误. 2.注意空集的特殊性

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在解题时,若未明确说明集合非空时,要考虑到集合为空集的可能性.例如:A ?B ,则需考虑A =?和A≠?两种可能的情况. 3. 正确区分?,{0},{?} ?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即空集.{0}是含有一个元素0的集合,它不是空集,因为它有一个元素,这个元素是0.{?}是含有一个元素?的集合.??{0},??{?},?∈{?},{0}∩{?}=?. 题型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1 (1)下列集合中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 B ) A .M ={(3,2)},N ={(2,3)} B .M ={2,3},N ={3,2} C .M ={(x ,y)|x +y =1},N ={y|x +y =1} D .M ={2,3},N ={(2,3)} 例如: (2)设a ,b∈R ,集合{1,a +b ,a}=? ????? 0,b a ,b ,则b -a =___2_. 思维启迪:解决集合问题首先要考虑集合的“三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理解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解析 (1)选项A 中的集合M 表示由点(3,2)所组成的单点集,集合N 表示由点(2,3)所组成的单点集,故集合M 与N 不是同一个集合.选项C 中的集合M 表示由直线x +y =1上的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集合N 表示由直线x +y =1上的所有的点的纵坐标组成的集合,即N ={y|x +y =1}=R ,故集合M 与N 不是同一个集合.选项D 中的集合M 有两个元素,而集合N 只含有一个元素,故集合M 与N 不是同一个集合.对选项B ,由集合元素的无序性,可知M ,N 表示同一个集合. (2)因为{1,a +b ,a}= ? ????? 0,b a ,b ,a≠0, 所以a +b =0,得b a =-1, 所以a =-1,b =1.所以b -a =2. 探究提高 (1)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要把握元素的特征,分清点集、数集;(2)要特别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在解题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因此要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防止所得结果违背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若集合A ={x|ax 2 -3x +2=0}的子集只有两个,则实数a = 0或98_. 解析 ∵集合A 的子集只有两个,∴A 中只有一个元素. 当a =0时,x =2 3 符合要求. 当a≠0时,Δ=(-3)2 -4a×2=0,∴a=98.故a =0或98. 题型二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例2 已知集合A ={x|-2≤x≤7},B ={x|m +1

人教版高中数学集合教案

1.1.1 集合 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的概念和性质. 2、了解元素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3、熟记有关数集. 4、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集合概念、性质 教学难点:集合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1、定义: 集合: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 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由此上述例中集合的元素是什么? 例(1)的元素为1、3、5、7, 例(2)的元素为到两定点距离等于两定点间距离的点, 例(3)的元素为满足不等式3x-2> x+3的实数x, 例(4)的元素为所有直角三角形, 例(5)为高一·六班全体男同学. 一般用大括号表示集合,{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则上几例可表示为…… 为方便,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 ,B={1,2,3,4,5} 2

(1)确定性;(2)互异性;(3)无序性.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隶属关系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 也可表示为 )两种。 如A={2,4,8,16},则4∈A ,8∈A ,32 A.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A 记作 a ∈A ,相反,a 不属于集A 记作 a ?A (或a A ) 注:1、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 、B 、C 、P 、Q ……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 、b 、c 、p 、q …… 2、“∈”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 ∈A 颠倒过来写。 4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Q 、Z 、R 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 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 请回答:已知a+b+c=m ,A={x|ax 2+bx+c=m},判断1与A 的关系。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教学目标:1.理解子集、真子集概念; 2.会判断和证明两个集合包含关系; 3 . 理解 ”、“?”的含义; 4.会判断简单集合的相等关系; 5.渗透问题相对的观点。 教学重点:子集的概念、真子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间区别、描述法给定集合的运算 教学过程: 观察下面几组集合,集合A 与集合B 具有什么关系? (1) A={1,2,3},B={1,2,3,4,5}. (2) A={x|x>3},B={x|3x-6>0}. (3) A={正方形},B={四边形}. (4) A=?,B={0}. ∈?∈

教学设计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李宁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710061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与结构分析 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在高中数学中,集合的初步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集合论以及它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课本从学生熟悉的集合(自然数集合、有理数的集合等)出发,结合实例给出了元素、集合的含义,学生通过对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2.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 由于本节新概念、新符号较多,虽然内容较为浅显,但不应讲得过快,应在讲解概念的同时,让学生多阅读课本,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理解概念并熟悉新符号的使用.通过问题探究、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我总结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 在初中,学生学习过一些点的集合或轨迹,如: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圆);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有一定的帮助,只不过现在我们要把这个“集合”推广,它不仅仅是点的集合或图形的集合,而是“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这种语言,不仅有助于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还可以用来刻画和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学习集合,可以发展同学们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了解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掌握集合的常用表示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语言(如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提高语言转换和抽象概括能力,树立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内容的意识. 3.情态与价值 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能够解决相关问题,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表示集合.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课件 【教学思路】 通过实例以及学生熟悉的数集,引入集合的概念,进而给出集合的表示方法,学生通过自我体会、自主学习、自我总结达到掌握本节课内容的目的.教学过程按照“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归纳总结——获得新知——自我检测”环节安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在初中时最开始接触到的有理数的分类大家应该还很熟悉.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当时我们常见的很简单的题目: 问题1: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图形中: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教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教学目标: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1.1.1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⒈定义: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 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5.常用的数集及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N内排除0的集. 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 6.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⑴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如:“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较大 的数”,“平面点P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 ⑵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如:方程(x-2)(x-1)2=0的解集表示为{1,-2},而不是{1,1,-2} ⑶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集合的概念教案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1.1.1集合的概念(必修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2、过程方法目标: (1) 从观察分析集合的元素入手,正确的理解集合.通过实例,初步体会 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观察关于集合的几组实例,初步感受集合语言在描述客观现实和数学 对象中的意义。 3、情感态度目标: (1)在学习运用集合语言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知识点 1、集合等有关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3、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 4、集合分类(注意空集 ) 5、常用数集的表示法 三、教学重点: 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 四、教学难点: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空集的意义 五、课程引入与简单回顾:

从前有个渔夫对数学非常感兴趣,但是就是不理解集合,偶然碰到了一位数学家,他就问这位数学家,集合是什么?数学家让这位渔夫去撒网打渔,当网收起时,大大小小的鱼被一网打尽,数学家笑着说,这就是集合! (强调集合是近代数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它还渗透到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其术语的科技文章和科普读物中比比皆是,学习它可为参阅一般科技读物和以后学习数学知识准备必要的条件。通过学生喜欢的故事导入课题,使学生明确本章学习的重要性) 六、新授课 1、概念: (1)对象:我们可以感觉到的客观存在以及我们思想中的事物或抽象符号,都可以称作对象。 如:教室里的桌子可以称作是对象 咱们的教科书可以称作为对象 某某笔袋里的文具也可以看作是对象 …… (2)集合: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3)元素:构成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例 1、小于10的自然数0,1,2,3,4,5,6,7,8,9中的各个数都分别看作对象,所有 这些对象汇集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我们说这些对象构成一个集合,该集合的元素有:0,1,2,3,4,5,6,7,8,9 2、书P3举几个集合的例子 (1)、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所有中国代表团的成员构成的集合(2)、方程x2=1的解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3)、平行四边形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中职数学《集合与元素》说课稿~江苏教育出版社

【省中职数学骨干教师培训】 《集合与元素》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县职业中专的老师,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集合与元素》.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集合与元素》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集合以及与集合有关的概念,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初中数学课本中已出现了一些数和点的集合,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解的集合,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到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但学生并不清楚“集合”在数学中的含义. 集合是一个基础性概念,也是高中数学的开篇,是我们后续学习的重要工具,如用集合语言表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方程与不等式的解集,曲线上点的集合等.通过本章的学习,能让学生领会到集合语言的简洁和准确,帮助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客观,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及上述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集合以及与有关的概念; 2.初步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元素与集合关系的表示方法; 能力目标: 1.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理性和严谨. 三、重点和难点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确定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认知能力,教学难点定位为集合的含义。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概念、结论的逐步形成过程,达到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四、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走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 心理方面:高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表现的欲望,也有探索原理、明白方法的理性愿望,他们希望平等交流研讨,厌烦空洞的说教.对刚进入中职的学生来说,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他们还没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推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全章教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教学目标: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 定义: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 元素(或成员)。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3. 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4.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_A ; 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 A o

5. 常用的数集及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 ; N内排除0的集.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 6. 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⑴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女口:“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较大 的数”,“平面点P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⑵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如:方程(x-2)(x-1) 2=0的解集表示为:1,-2 ?,而不是「1,1,-2 ? ⑶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⑶ 大于3小于11的偶数;⑵我国的小河流; ⑶非负奇数;⑷某校2011级新生;⑸ 血压很高的人; 7.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 A ; 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A° 例如,我们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3(A , 4老A,等等。 练:A={2 , 4, 8, 16},贝U 4A, 8A, 32 -一A. 8. 空集:是指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高三一轮复习1.1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教案(教师版)电子教案

§1.1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2014高考会这样考】 1.考查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以集合中含参数的元素为背景,探求参数的值;2.求几个集合的交、并、补集;3.通过集合中的新定义问题考查创新能力. 【复习备考要这样做】 1.注意分类讨论,重视空集的特殊性;2.会利用Venn图、数轴等工具对集合进行运算;3.重视对集合中新定义问题的理解.

1.集合与元素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关系,用符号∈或?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见数集的记法 2. (1)子集:对任意的x∈A,都有x∈B,则A?B(或B?A). (2)真子集:若A?B,且A≠B,则A?B(或B?A). (3)空集:空集是任意一个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即??A,??B(B≠?). (4)若A含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有2n个,A的非空子集有2n-1个. (5)集合相等:若A?B,且B?A,则A=B. 3.集合的运算 4. 并集的性质:A∪?=A;A∪A=A;A∪B=B∪A;A∪B=A?B?A.

交集的性质:A∩?=?;A∩A=A;A∩B=B∩A;A∩B=A?A?B. 补集的性质:A∪(?U A)=U;A∩(?U A)=?;?U(?U A)=A. [难点正本疑点清源] 1.正确理解集合的概念 正确理解集合的有关概念,特别是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尤其是“确定性和互异性”在解题中要注意运用.在解决含参数问题时,要注意检验,否则很可能会因为不满足“互异性”而导致结论错误. 2.注意空集的特殊性 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在解题时,若未明确说明集合非空时,要考虑到集合为空集的可能性.例如:A?B,则需考虑A=?和A≠?两种可能的情况. 3.正确区分?,{0},{?} ?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即空集.{0}是含有一个元素0的集合,它不是空集,因为它有一个元素,这个元素是0.{?}是含有一个元素?的集合.??{0},??{?},?∈{?},{0}∩{?}=?. 题型一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1(1)下列集合中表示同一集合的是(B)

最新高一必修一集合教案完整版(精心整理)(1)

必修一第一章预习教案(第1次) 1.1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 我来泉州市第九中学; 五中高一(1)班; 我国的直辖市。 分析、归纳上述各个实例的共同特征,归纳出集合的含义。 二、建构数学: 1.集合的概念: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set )。集合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集合A 、集合B …… 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element ),简称元。集合的元素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来表示。如a 、b 、c 、p 、q …… 指出下列对象是否构成集合,如果是,指出该集合的元素。 (1)我国的直辖市; (2)五中高一(1)班全体学生;(3)较大的数 (4)young 中的字母; (5)大于100的数; (6)小于0的正数。 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 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一般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但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按照习惯的由小到大的数轴顺序书写。 3.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属于”和“不属于”表示; (1)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2)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 ∈A 颠倒过来写) 4.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的概念: 5.常用数集的记法:(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 ,2,1,0=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 } ,3,2,1*=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 {} ,,, 210±±=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 {}整数与分数=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 数数轴上所有点所对应的=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优选.)

第一课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一、考点 1、集合、元素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做元素(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元素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1)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做a ∈A 。 (2)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做a ?A 。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 4、集合的分类:空集、有限集、无限集 5、常用数集 实数集:R 有理数集:Q 整数集:Z 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 N 或+N 6、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7、集合之间的运算 二、典型例题 1、已知集合A={x||x|≤2,x ∈R},B={x|x ≤4,x ∈Z},则A I B=() A 、(0,2) B 、[0,2] C 、{0,2} D 、{0,1,2} 2、设P ={1,2,3,4},Q ={4,5,6,7,8},定义P*Q ={(a ,b)|a ∈P ,b ∈Q ,a ≠b},则P*Q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4 B .5 C .19 D .20 3、已知集合A={(x ,y )|x ,y 为实数,且1y x 22=+},B={(x ,y )|x ,y 为实数,且y=x},则A I B 的元素个数为() A 、0 B 、1 C 、2 D 、3 4、设集合{}R A ∈<=x 1a -x x ,,{}R B ∈>=x 2b -x x ,,若B A ?,则实数a ,b 必满足( ) A 、3b a ≤+ B 、3b a ≥+ C 、3b -a ≤ D 、3b -a ≥ 5、已知集合{}32x R x <+∈=A ,集合()(){}02-x m -x x <∈=R B ,且()n 1-,=B A I ,则=m __________,=n __________。

高一必修一集合教案完整版精心

高一必修一集合教案完 整版精心 CKBOOD was revis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December 17, 2020.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一、问题引入: 二、建构数学: 1.集合: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集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set),常用大写字母来表示,如A,B,…… 元素:集合中的每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或成员element)。集合的元素常用小写字母来表示。如a、b、c、…… 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属于”和“不属于”表示; (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 A 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所有的老人) (2)互异性: (3)无序性:{1,2,3}={2,1,3} 3.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的概念:

4.常用数集的记法:(1)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2,1,0 = 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 {} ,3,2,1 *= 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 {} , , ,2 1 0± ± = 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 {} 整数与分数 = 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数 数轴上所有点所对应的 = 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 同样的符号还有 + R……。 5.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花括号内,逗号隔开。如:{1,2,3,4,5},{x2,3x+2,5y3-x,x2+y2},…。 (2)描述法:把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具有的性质(满足的条件)表示出来,写成{|()} x p x的形式。 (3)韦恩(Venn)图 6.两个集合相等:如果两个集合所含的元素完全相同,则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1.1集合及其表示方法 教案

第一章:集合与命题 第一节:集合的概念 【知识讲解】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我们把能够____________的一些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做集合(简称_____) 2)元素:集合中各个______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观察以下实例: ①NBA 联盟所有的球员; ②我国从1991年到2008年的13年内所发射的所有卫星; ③所有的正方形; ④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定长d 的所有的点; ⑤高一(3)所有学生; ⑥2,4,6,8,10; ⑦不等式032<+x 的解得全体; 3).性质 确定性:A a A a ?∈或必居其一, 互异性:不写{1,1,2,3}而是{1,2,3},集合中元素互不相同, 无序性:{1,2,3}={3,2,1} 随堂练习:1. 设{}22,,12A x x = -,若3A -∈,则x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 4)集合与元素的表示方法 ①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 、B 、C 、……;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 、b 、c…… ②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如,设由1,3,5,7,9组成的集合为A ,则A A ?∈2,3。 注:“∈”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 A ∈颠倒过来写 5)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N ,{}Λ,2,1,0=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 }Λ,3,2,1*=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 {}Λ,,,210±±=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 { }整数与分数=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 数数轴上所有点所对应的=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Q 、Z 、R 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 6)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x x 是15的正约数} (2){(,)|{1,2},{1,2}}x y x y ∈∈ 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1,4,7,10,13} (2){2,4,6,8,10}----- 3)文氏图法:

高一数学必修1--集合教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读一读 ____ 课本第_2页 问:下面8个问题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对象的全体又称为什么? 1、1--20以内的所有素数(质数) 2、我国从1991--2003年的13年内所发射的所有人造卫星 3、金星汽车厂2003年生产的所有汽车 4、2004年1月1日之前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 5、所有正方形 6、到直线I的距离等于定长 d的所有点 7、方程X2+3X-2=0的所有实数根 8、兴华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所有高一学生 总结: 1.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也简称集 2. 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 A,B,C…表示, 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 a,b,c…,或数字、式子等表示。

例如 A={1,3,a,c,a+b} 3.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 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 A; 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 A。4?常用的数集及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 (0、1、2?- 正整数集,记作 N*或N + ; N内排除0的数集. 整数集,记作Z ;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做一做 1、A 表示 1~20 以内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是则有3 A ,4 A, 7 A, 9 A, 13 A, 15 A 填(?或) 2、A={2,4,8,16},贝U 4 _A,8 _A,32 _ A. 填(或一) 3 ?用“€”或”符号填空: ⑴ 8 _ N ; ⑵ 0 ____ N ; ⑶-3 ____ Z ; ⑷ 2 Q ; (5) -14 R ⑹设A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贝忡国 ________ A,美国______ A,印度 ______ A,英国____ A (7)若 A={x|x2=x}则-1_A 。(8)若 B={x2+x-6=0},贝U 3 _B 6.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2-1集合之间的关系(教案)

课题:§1.2 集合之间的关系(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子集和集合相等的概念,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能判断给定集合间的关系,提高利用类比发现新结论的能力.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空集的含义,掌握并能使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 (3)理解“?≠ ”、“?”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集合之间关系的学习学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集合之间相互关系的讨论渗透问题相对的观点。 教学重点:子集的概念、集合相等的概念 教学难点: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间区别、描述法给定集合的运算 教学方法:讲、议结合法 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 问题1: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问题2:集合有哪些表示方法?集合的分类如何? (2)讲授新课 观察下面几组集合,集合A 与集合B 具有什么关系? (1) A={1,2,3},B={1,2,3,4,5}. (2) A={x|x>3},B={x|3x-6>0}. (3) A={正方形},B={四边形}. (4) A=?,B={0}. (5)A={回民中学中高一(5、6)班的女生},B={回民中学中高一(5、6)班的学生}。 通过观察就会发现,这五组集合中,集合A 都是集合B 的一部分,从而有: 1.子集 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 包含于集合B ,或集合B 包含集合A ,记作A ?B (或B ?A ),即若任意x ∈A,有x ∈B ,则A ?B (或B ?A )。 这时我们也说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subset )。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对于任意一个集合A 都有??A 。 例1.判断下列集合的关系. (1) N_____Z; (2) N_____Q; (3) R_____Z; (4) R_____Q; (5) A={x| (x-1)2=0}, B={y|y 2-3y+2=0}; (6) A={1,3}, B={x|x 2-3x+2=0}; (7) A={-1,1}, B={x|x 2-1=0}; (8)A={x|x 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B={x|x 是等腰三角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