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超声诊断学考试总结

超声诊断学考试总结

超声诊断学考试总结
超声诊断学考试总结

超声诊断学分章重点

●主要掌握:疾病诊断的适应症禁忌症,检查前的准备

●掌握特殊声像图典型疾病的典型声像图和一些老师提过的解剖知识

绪论

超声波是指声波振动频率超过20000Hz的机械波,进入人体不同的组织会遇到不同的声特性阻抗,正是各种不同的声阻抗差别构成了人体组织超声显像的基础。

超声诊断学:研究和应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并结合解剖学,病理学及临床医学的相关知识对疾病进行诊断的科学。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优点和局限性:见书本的第1,2页(一定要看一下)

A型诊断法:幅度调制显示法(现在大多不用,眼科)

B型诊断法:辉度调制显示法获取器官断层解剖图像

M型诊断法:获取距离时间曲线图(心脏检查)

D型诊断法:获取血流方向,估计速度大小

朝向探头的血流为红色,背向的为蓝色,

判断动静脉需要用频谱多普勒显像

第六章肝超声诊断

一、肝脏的超声解剖:

肝脏的五叶八段:五个肝叶:右前叶、右后叶、方叶、左外叶、尾状叶

八个肝段:左外叶上(S2)、下段(S3),右后叶上(S7)、下段(S6),右前叶上(S8)、下段(S5),方叶(S4)和尾状叶(S1)

肝内血管:

1、Glisson系统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管在肝内逐级分支并始终走行在一起,外有Glisson鞘包绕,

共同组成Glisson系统

2、肝静脉系统(肝左、中、右三支肝静脉会注入下腔静脉)

3、肝门的解剖肝门是指肝内大血管、胆囊等结构进出肝的部位。

第一肝门:亦称肝门,位于肝脏面横沟处,为门静脉、

肝动脉、胆管、淋巴管及神经等出入口。

第二肝门:位于肝膈面下腔静脉沟,是三支肝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处,人体直立时约高于第一肝门5cm。

二、肝脏的超声检查方法

体位: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坐位、半卧位

扫查方法:沿肋骨间隙、沿肋缘下、剑突下

三、正常肝脏的超声表现

正常声像图

形态及大小在上腹部作纵断层,肝脏为类三角形,膈面圆钝而下缘成锐角,左叶小于45°,右叶小于75°。正常肝脏的轮廓清晰,光滑而平整

。肝内结构:肝内的液性管腔结构与韧带,编称为肝内的纹理结构。正常时肝内纺理清晰而均齐,门静脉(PV)内径小于1.4CM,总胆管(CBD)内径小于0.6CM。肝内回声特点:正常肝实质呈中等或弱回声光点,其强度和频率皆均匀。

正常肝脏声像图:M型超声(右图)示靠近第二肝门附近的肝实质随心动周期变化而有伸缩,提示肝质地柔软

正常肝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肝的血管系统包括门静脉、肝动脉和肝静脉。门静脉和肝动脉为入肝血流,呈红色;肝静脉为引流血管,内为出肝血流,呈蓝色。

四、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诊断

1、病史、体征

2、病变回声特性

3、彩色血流表现

4、超声造影

(二)肝硬化

一、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

二、声像图特点

1、肝脏外形及大小改变

2、肝脏包膜回声改变

3、肝脏实质回声改变

4、出现门静脉高压时声像图改变

①脾脏肿大

②门静脉系统血管增宽(>1.4cm)

③脐静脉重新开放

5、其它有关的声像图改变

①胆囊壁的改变(增厚、双边影)

②腹水(低蛋白血症引起)

③肝静脉系统肝内胆管的改变

(三)脂肪肝声像图特点

1、肝实质回声增强

2、门脉管壁回声纹理模糊

3、回声均匀细腻

4、后壁回声衰减

(四)肝囊肿声像图

1、肝内可见单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

2、囊壁薄,呈细光带回声,边缘整齐光滑

3、囊肿侧壁可出现回声失落效应

4、位置较浅的囊肿,由于混响效应,前部出现低回声

5、由于囊液透声性好,囊肿后壁及深部的肝组织回声增强

6、囊肿位置较浅时,超声可见压缩征

7、合并感染时,囊内可见微弱回声和漂浮的光点。

了解:

多囊肝

声像图特点:

1、肝内各切面可见很多大小不等的无声回声区,边界清晰

2、病灶具有肝囊肿所具有的囊肿特征

3、肝脏增大,表面不规则,以受侵犯的肝叶为主,肝实质回声增强

4、多数合并多囊肾、多囊脾、多囊胰等

鉴别诊断

脂肪肝:非均匀性脂肪肝肝内低回声需与肝癌相鉴别。前者低回声无包膜,无球体感,肝癌的低回声,肿块有包膜,且有球体感。

肝硬化:肝硬化除了慢性肝病相鉴别外,主要需与弥漫性肝癌鉴别。鉴别要点主要是肝脏体积变化及甲胎蛋白测定值。

肝囊肿:肝囊肿与肝内血管及扩张的胆管的断面相鉴别,肝内血管的形态随超声切面的不同而变化,彩色多普勒检查肝内血管内被彩色血流信号充填。扩张肝内胆管在某些切面与胆道相通。

肝脓肿:未液化的早期肝脓肿及肝脓肿液化不全期应与肝癌鉴别,结合病史及短期随访复查是鉴别二者的主要方法。完全液化的肝脓肿与肝囊肿鉴别。

肝血管瘤:本病应主要与肝癌鉴别,肿瘤内部的回声特点、质地,甲胎蛋白化验是二种疾病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

第七章胆囊和胆管超声诊断

一、胆道解剖示意图

二、适应症

1.胆石症

2.胆道系统炎症

3.胆囊增生性疾病

4.胆道肿瘤

5.先天性胆道异常

6.胆道蛔虫症

7.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

8.脂餐试验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

9.介入性超声应用

10.术中超声应用

三、检查前准备63页

四、探测体位常规仰卧位右前斜位

五、正常胆囊超声图表现

1.呈梨形,长茄行或椭圆形

2.胆囊轮廓清晰光整,呈明亮的线状,囊内无回声,胆囊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

3.胆囊长径一般不超过9cm.,前后径为2-3cm,一般不超过4cm

4.囊壁厚度为1-2cm

5.胆囊颈和门静脉或门脉右支根部之间有一线状强回声带连结,这是识别胆囊位置的重要标志

六、胆囊结石

1.典型表现胆囊内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强回声可随体位的改变而发生移动(同时具备以上3点特征

为诊断胆囊结石的可靠依据)

2.胆囊内充满结石典型者呈“囊壁-结石-声影”三合征简称“WES”征

第八章脾

适应症:1 先天性脾脏异常无脾综合症或多脾腺综合征右位脾副脾游走脾

2 脾肿大,脾萎缩(常见)

3 脾肿瘤(原发,转移)

4皮囊肿

5脾外伤

6脾血管病变脾梗塞脾动脉瘤脾静脉阻塞综合症

7脾脏介入超声应用脾占位病变

探头频率为3.5—5.0Hz检查无需准备,但空腹图像更加清晰

体位一般右侧卧位危重不宜翻动的患者仰卧位

脾超声测量长径8——12cm

后径3------4cm 男性<4cm 女性<3.5cm

第九章胰腺超声

适应症:1 胰腺炎(急性,慢性)

2胰腺囊肿(真性假性)

3胰腺肿瘤胰腺癌壶腹癌囊腺癌转移癌胰岛细胞癌

4超声引导穿刺细胞学和活体组织的检查

5胰腺囊肿抽液诊断和治疗

胰腺是腹膜后位器官分为三型蝌蚪型腊肠型哑铃型

判断胰体:其后上缘可以看见穿行的脾静脉

胰腺的大小随年龄而增加,50岁以上胰腺则逐渐萎缩回声增强老年人的胰腺较年轻人的小

检查准备晨起空腹

胰腺的头尾

头体尾

正常<2cm <1.5cm

可疑 2.1—2.5 1.6---2.0

异常>2.6 >2.1(肿瘤炎症)

急性胰腺炎

病因和诱因胆系疾病和酗酒饱食

急性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声像图鉴别

胰腺肿大65%轻中度为主重度

边缘实质光滑,清晰呈低回声不规则模糊回声较粗

胰管扩张少见常见

并发症少见常见

声像图恢复时间较快较慢

第十章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超声诊断

④肾

6、正常: 肾脏左右各一,呈扁豆状,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肾窝中,两肾呈“八”字型分开,肾长约10~12cm,宽约5~6cm,厚约3~5cm。

超声:一般不需检查前准备,若同时检查膀胱,输尿管,前列腺或盆腔其它结构时,检查前60分钟饮水500ml并憋尿。仰卧位冠状切面最常用,皮质回声略高于髓质。

7、.肾囊肿:肾实质内有一个或多个无回声区,壁薄,光滑,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的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可见回声影。

注:肾囊性病变根据形态可分为孤立性肾囊肿,多发性肾囊肿和多房性肾囊肿

8、多囊肾(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肾体积明显增大,轮廓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肾实质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呈圆形或椭圆形,相互不沟通,常同时合其它器官多囊性病变。

9、肾积水:由尿路梗阻引起肾盂肾盏尿液滞留,肾盂肾盏扩张及肾萎缩的病理改变。轻度肾积水,前后经宽度<3cm; 中度肾积水前后径宽度3~4cm; 重度肾积水前后径宽度>4cm

10、恶性肿瘤成人肾细胞癌最多,小儿肾母细胞瘤多见

11、肾结石:肾集合系统内强回声亮点或团状,其后方伴声影,结石小于3mm时后方无声影,“贝壳症”,“泥沙症”是典型表现。多见于肾下盏且常位于肾后部

(二)输尿管

1.正常长为24~32cm,内径5~7mm,三个狭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输尿管跨髂血管处,输尿管膀胱连接部。超声一般不显影,大量饮水或膀胱充盈时,表现为中间无回声的明亮条带状回声且有蠕动

2输尿管结石强回声,后方有声影,可随体位改变

(三)膀胱

1.正常成年容量为350~500ml,排尿后残余量少于10ml,膀胱三角是结核肿瘤的好发部位。

超声膀胱内尿液无回声,膀胱壁呈光滑带状回声,充盈少时呈三角形或四边形,充盈多时呈圆形或椭圆形

2.膀胱结石大致与输尿管结石相同

3.膀胱憩室膀胱壁周围无回声区,无回声区与膀胱有交通口,排尿前后大小会变,伴结石时表现为强回声伴声影

5、前列腺

1.正常临床上分为周缘区(外腺区)前列腺癌的好发部位,中央区及移行区(内腺区)前列腺增生的好发部位。前列腺的左右径为4cm,上下径3cm,前后为2cm

2.前列腺增生:以前列腺前后径增大最为重要

3.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检查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第十一章产科超声

(一)子宫及附件的超声途径

经腹超声:要求排便检查;检查前充盈膀胱以暴露子宫底,充盈膀胱既是腹壁与子宫间的透声窗,又可推

开周围肠曲。

经阴道超声:适用于已婚妇女急腹症患者,早早孕检查,膀胱无法充盈者,盆腔有较小肿物的等,对处女禁用。检查前需排空膀胱。

经直肠超声:适用于未婚妇女,及已婚妇女但阴道有畸形腔内探头不能进入者。

(二)正常超声声像图

(1)子宫:纵切面时为倒置梨形。根据宫腔线与宫颈管线所成夹角,可分为前位,中位,后位子宫。

正常子宫浆膜层为光滑的强回声带,肌层为中低回声带,内膜回声及厚度随月经周期变化。

(2)卵巢:生发上皮及白膜为光滑的线状回声,内有无回声的卵泡。

(3)随月经周期变化的子宫及卵巢声像图变化:

卵泡早期:月经1—7天,只见宫腔线;卵泡数个,边缘模糊,增长慢,但无优势卵泡。

卵泡中期:月经6—7天,子宫内可见三线征,卵巢内可见直径大于10mm的优势卵泡。

卵泡晚期:月经13—14天,子宫内膜厚12—13mm,卵泡直径大于20mm。

排卵期:卵泡消失60%,塌陷。子宫内见清晰三线两区。

黄体早期:内膜回声增高,三线变模糊。

黄体晚期:三线消失。

(三)子宫及附件疾病超声表现

子宫肌瘤为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层关系分为:肌壁间,浆膜下和粘膜下肌瘤。

超声表现:(1)子宫大小根据肌瘤数目,可正常,饱满或增大。

(2)子宫形态根据肌瘤位置,可正常,饱满或不规则。

(3)子宫内部回声可有高,中,低回声。

子宫内膜癌

卵巢肿瘤纤维瘤成熟畸胎瘤库肯勃瘤(特殊的卵巢转移性肿瘤)

第十二章产科超声诊断

超声检查时间

1、第一次妊娠及孕周(是否怀孕)

2、第二次11~14W 测量NT

3、第三次18~22W 胎儿畸筛查(产前筛查最重要的时机)

4、第四次28~30W 估计胎儿生长发育及发现孕晚期出现的畸形

5、第五次37W后AFI、EFW(羊水、胎盘)

可以确定宫内妊娠,是妊娠良好的标志

1、妊娠囊

2、卵黄囊

超声估计孕龄

①孕龄GS(周):妊娠囊最大直径(cm)+3

②胎儿顶臀长CRL 孕龄(周)=CRL(cm)+6.5

③双顶径BPD<31W,增大3mm/w 31~36W,增大1.5mm/w >36W,增大1mm/w

④头围HC

⑤腹围AC

⑥腰围FC

羊水的测量

异位妊娠:部位多位于输卵管

临床表现不规则出血腹痛

类型未破裂型宫外孕,破裂流产型宫外孕,陈旧型宫外孕

超声图像:

未破裂型宫外孕:

①子宫小于闭经月份

②内腹回声增粗,增强,子宫内见不到妊娠囊光环,或仅见到假妊娠囊

③根据输卵管妊娠放入部位不同,用于子宫旁或子宫体显示不完整的非均质肿块假象

④子宫直肠窝及腹腔无异常所见

破裂流产型宫外孕

①子宫与未破裂型相同

②自宫周围及附体区呈不均质肿块,界限不清

③子宫直肠窝及腹腔见到的无回声区

陈旧型宫外孕

①子宫大小多属正常

②子宫后方出现不规则肿块,呈“盆弧形”,边缘壁厚,其内部回声不均匀

③侧腹不显示无回声区

前置胎盘

胎盘早期剥离病理变化

1底蜕膜层出血,形成血肿,使胎盆附着处剥离

2剥离小,血液即凝固,临床无明显症状

3底蜕膜下继续出血,胎盆剥离面不断扩大,可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外出血型、内出血型、混合出血型

临床表现

1腹痛突然发作,为持续性,随宫腔积血越多,腹痛越剧烈

2内出血型无痛性阴道流血:混合型出血型阴道流血量不定,贫血程度和出血量成正比

声像图特点

1胎盆与子宫之间出现无回声区,暗区不规则

2剥离处胎盆增厚,可见像腹腔突出

3如有血液破入羊膜腔时,则羊水暗区内可见较多的光环回声

4前壁胎盆早剥时,胎儿多靠近子宫后壁;后壁胎盆早剥时,胎儿多靠近子宫前壁

5严重胎盆早剥时,胎儿较多死于宫内

6外出血型胎盆早剥时,可无明显剥离暗区显示

第十三章正常心脏超声诊断

心脏的解剖位置:位于胸腔中下纵隔的前面其外有心包包裹。心脏的大小和本人的拳头相当大小,心脏前方为胸骨,肋软骨以及肺组织,后方与支气管,试管,胸主动脉相邻。

体位:患者一般选择平卧位或者左侧卧位。

探头频率:成人:2.5~3.5MHz,儿童3.5~5.0MHz

超声窗和标准切面

1、胸骨左缘窗:左侧胸骨旁区,一般在3~5肋间

2、心尖窗:一般位于心尖冲动处

3、剑下窗:位于剑突下方

4、胸骨上窝窗:位于胸骨上窝

5、食管内窗:当探头置于食管内时

切面:1长轴切面

2 短轴切面

3 四腔切面

食管超声的优点:能更为清晰地观察心脏后部的心内结构与室壁运动,对房室隔,房室瓣和心脏大血管疾病,如房间隔缺损,左右心耳血栓,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主动脉层夹瘤,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

M型超声心动图适应症:1、测量腔室的大小

2、了解,分析室壁及瓣膜的运动幅度和运动形态

心底波群(4区):主要显示主动脉瓣和左房后壁运动曲线,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探及,解剖

结构自前至后依次为胸壁、右室流出道、主动脉根部及左房。

二尖瓣波群(2b及3区):主要显示二尖瓣和腱束运动曲线。在胸骨左缘3~4肋间可探测。

心室波群(2a区):主要显示室壁和室间隔运动曲线,在第4肋间可探测。自前至后解剖结构依次为:胸壁,右室前壁,室间隔,左室腔(及其腱索)与左室后壁。

心尖波群(1区):主要显示心尖部室壁运动曲线

第十四章心脏疾病超声诊断

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多数是风湿性

正常二尖瓣口面积约4~6cm2

1.轻度狭窄:瓣口面积1.5~

2.0cm2

2.中度狭窄:瓣口面积1.0~1.5cm2

3.重度狭窄:瓣口面积小于1.0cm2

二维超声心动图

1.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典型病变为二尖瓣交界处(瓣尖)及腱索增厚,粘连,从而出现特征性瓣叶开放

受限;

2.左室长轴切面二尖瓣前叶呈“钩样”,四腔切面呈“气球状”或“圆顶状”;

3.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切面瓣叶呈“鱼嘴征”;

4.严重二尖瓣狭窄,左方腔可见“自发造影”。

继发性改变

1.左房扩大:二尖瓣狭窄首先出现的腔室改变,左房扩大与瓣口狭窄程度成正比;晚期可有右心房、右

心室扩大,肺动脉增宽;

2.心房纤颤;

3.肺动脉高压;

4.左房血栓:心耳常见。

M型超声心动图

1.瓣叶回声增强,活动度减低,前后叶开放受限;

2.二尖瓣前叶波群曲线呈现“城墙波”;

3.二尖瓣后叶与前叶呈同向运动。

注:二尖瓣前叶运动曲线正常呈M型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1.彩色多普勒:舒张期二尖瓣口见以红色为主的五彩镶嵌的血流信号;

2.频谱多普勒:于心尖二腔或四腔心观将取样门置于二尖瓣口左室侧,显示舒张期宽大的湍流频谱。

二尖瓣关闭不全

彩色多普勒:收缩期从二尖瓣口向左房方向的以蓝色为主的五彩镶嵌的反流束,方向为垂直左房顶部或斜向左房侧壁。

主动脉狭窄

二维与M型超声心动图

典型的主动脉瓣先天性发育异常为二叶式畸形,瓣膜在收缩期呈“圆顶状”膨隆,左室心肌肥厚,主动脉根部狭窄后扩张。

主动脉正常瓣距16mm~22mm,有的呈“纽扣孔”样改变。

主动脉瓣狭窄分度:1.轻度狭窄:峰速小于3.5m∕s但大于或等于2.0m∕s

2.中度狭窄:峰速小于4.0m∕s但大于或等于

3.5m∕s

3.重度狭窄:峰速大于

4.0m∕s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频谱多普勒:峰值速度大于2.0 m∕s,为湍流频谱。

二尖瓣脱垂

M型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前叶脱垂时,CD段在收缩中晚期,或全收缩期向后移位,呈“吊床样”改变。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按照房间隔缺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五型:1.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2.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3.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

4.冠状窦型房间隔缺损

5.混合型房间隔缺损

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图

1.房间隔回声中断是诊断房间隔缺损的直接征象,表现为正常房间隔线状回声带不连续,缺损两端房间

隔稍增厚(俗称“火柴头征”);

2.右房,右室扩大,肺动脉及肺动脉瓣环增宽,搏动增强,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呈同向运动,这是诊断房

间隔缺损的间接征象。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彩色多普勒显示房间隔中断处以左向右分流的红色为主的中央为亮黄色的穿隔血流,频谱多普勒呈低速的双峰或三峰波形,最大血流速度常在1.0~1.3 m∕s。

室间隔缺损

根据室间隔缺损的解剖特点及缺损部位,将其分为四大类型:1.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此型最常见) 2.流入道型室间隔缺损 3.双动脉型室间隔缺损 4.肌部室间隔缺损

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图

1.典型的室间隔回声中断是诊断室间隔缺损的直接征象;

2.间接征象:左房左室扩大。

动脉导管未闭

病理改变:连续性机械样杂音

法洛四联症

法洛四联症是复合性心脏畸形,包括:

1.肺动脉狭窄(包括肺动脉瓣上、瓣下及瓣膜本身)

2.室间隔缺损

3.主动脉骑跨

4.右室肥厚

第十六章浅表器官超声诊断

重点火海征(存在于甲亢和甲低)甲状腺癌乳腺癌

第一节甲状腺超声诊断

一、甲状腺的解剖概要

甲状腺是成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分为左右两侧叶,一般右侧叶稍大于左侧,中间由较狭窄的狭部连接,呈H行或蝶形横跨于气管上端

甲状腺一般位于颈前下方软组织内,后方为气管

甲状腺的血供非常丰富,主要由双侧甲状腺上下动脉及少数个体存在的甲状腺最下动脉构成,并形成甲状腺动脉网。甲状腺上动脉绝大多数来自颈外动脉起始部的前壁,甲状腺下动脉绝大多数起自锁骨下动脉的分支甲状颈干。

二、甲状腺的探测方法和途径(略)

三、正常甲状腺声像图表现和超声测值

正常甲状腺声像图

甲状腺轮廓线超声为一条包绕整个甲状腺的薄层高回声带,表面比较光滑,整齐,边界清晰,外周明显,

而近气管侧不明显

甲状腺实质回声为甲状腺轮廓线所包绕,一般呈细而密集的点状回声,分布均匀,高于颈前肌群回声,而低于轮廓线回声,呈中等回声

正常甲状腺超声侧值

甲状腺侧叶三个径线中,上下径意义最小,而前后径意义最大,左右径次之,因此甲状腺侧叶测量时,一般只测量前后径和左右径,而无需测上下径。

甲状腺大小可以下列数据作为参考:侧叶前后径和左右径为10~20mm,上下径为40~60mm,狭部厚度不超过5mm。

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只甲状腺肿大,伴有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状态,好发于20~40岁女性。

超声表现

彩色多普勒显示甲状腺周边和实质内布满弥漫的点状和分支状血流信号,呈火海征;如果血流信号局限性增多,则可称“海岛征”

五、单纯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又称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或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多数因缺碘导致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引起,不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增生期(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肿),胶质储积期(弥漫性胶样甲状腺肿)和结节期(结节性甲状腺肿)

一般超声表现

1甲状腺一般表现为不同程度弥漫性对称肿大较甲亢明显,可达正常甲状腺

3—5倍甚至10倍以上。

2中早期呈对称性均匀肿大,表面光滑,形态饱满,内部回声可类似正常

3.边界清晰或欠清晰,绝大多数无晕环回声

还有一种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薄壁的无回声,其壁上或内部见单个或多个伴有“彗星尾”征的点状强回声,成为甲状腺滤泡囊中(结节性甲状腺肿)

彩色血流显像示甲状腺实质內散在的点状和少许分支状血流信号,与正常甲状腺相比血流信号无明显增多。

六、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腺瘤多见于20~40岁女性,包括滤泡状腺瘤,乳头状腺瘤及非典型腺瘤等,占所有甲状腺结节的5%~10%

超声表现

甲状腺大小,外形正常,或在肿瘤部位成局限性增大。腺瘤多为单发,瘤体呈圆形、类圆形或椭圆形实质性结节,边界清楚,大部分有包膜,包膜回声纤细,较完整。部分可由钙化,腺瘤的钙化通常为粗糙的块状或弧状的粗大的钙化。

七、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

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①乳头状癌,最多见,约占甲状腺癌的60%~70%。多见于女性,好发于20岁以下和70岁以上者,恶性程度较低,生长缓慢,预后良好

②滤泡状癌约占甲状腺癌的5%~15%,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恶性程度较高,易转移

③未分化癌约占甲状腺癌的5%~10%,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具有高度侵袭性,5年死亡率超过95%

④髓样癌约占甲状腺癌的5%,起源于甲状腺C细胞(滤泡旁细胞),各年龄均有,但多见于中年以后,恶性程度中等,生长缓慢,通过淋巴结转移是其特征,预后比滤泡状癌差

超声表现

①一般认为甲状腺癌以单发性为多,通常形态不规则边界欠完整,边界模糊,呈蟹足样向周围组织浸润。多无包膜回声和晕环,但滤泡状癌可有厚而不规则包膜,且不完整

②乳头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以实质不均质低回声为主,滤泡状癌大多呈质地均匀的高回声或等回声。囊性乳头状癌表现为中央无回声囊壁上有实质性突起,可见微钙化

③病灶内沙粒样钙化是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高度可靠的特征,乳头状癌的主要扩散途径是经颈淋巴结转移

最先扩散途径是颈部淋巴结转移,因此淋巴结肿大常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最初表现。

甲状腺瘤甲状腺癌

边缘完整光滑多见不完整模糊少见

回声无变化或增强无变化或衰减

浸润无有

转移无有

第二节乳腺超声诊断

一、乳腺的解剖概要

乳腺轮廓均匀,呈半球形或圆锥形,两侧大小相似。其表面是皮肤,皮肤下面是脂肪组织,再下面才是乳腺腺体组织。乳腺是从大汗腺衍生而来的副管状腺,由腺管,乳腺小叶及腺泡所组成。

乳腺位于胸前,附着于两侧胸壁肌肉和胸大肌筋膜上,范围一般在第2~6肋之间,内起胸骨旁,外达液前线或液中线。

二、乳腺癌

乳腺癌为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亦偶有发生,其发病年龄以45~55岁和60~65岁者两个年龄段最常见

临床上多以偶然触及单侧乳腺无痛性肿块为首发症状,肿块质硬,表面不平整,生长较快。

超声表现

多数乳腺癌多表现为实质性低回声肿块,少数表现为混合性肿块或乳腺弥漫性回声改变

乳腺癌形态不规则,无包膜,边缘不整齐,多呈毛刺状,蟹足样表现,但小乳腺癌多呈椭圆形,肿块内部多呈低回声,分布不均,部分可见伴声影的点状强回声。肿块后方回声多衰减。

同侧腋下或锁骨上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回声,是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表现。

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的血流信号可丰富,脉冲多普勒显示为高速高阻为主。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Ⅰ、名词解释(35个中任意抽5个) 一、阈强度:是在一定的刺激持续时间作用下,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二、环境: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三、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四、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五、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膜蛋白的帮助,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方式。 六、被动转运:指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形式,转运不需要细胞代提供能量,其动力为细胞膜两侧存在的浓度差(或电位差)。 七、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逆浓度差)转运的方式。 八、极化:细胞在安静时,保持稳定的膜电位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 九、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十、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暴发的一次迅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十一、阈电位:对神经细胞和骨骼肌而言,造成膜上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十二、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容积与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十三、血型:根据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将血液分为若干型。 十四、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十五、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十六、心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收缩射出到动脉的血量。它等于每搏输出量×心率,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输出量为5L/分。 十七、搏出量:一侧心室每一次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 十八、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安静状态健康成人的射血分数为55-65%。 十九、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指数为3.0-3.5L/分×平方米。 二十、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正常成人约4-12cmH2O。 二十一、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二十二、肺活量:指用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呼出的气体最大的量。正常成人男性约为3.5升女性约为2.5升。 二十三、消化:指食物在消化道被加工、分解的过程。 二十四、吸收:指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以及水、无机盐和维生素,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 二十五、能量代:生物体物质代过程中所伴随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的过程。 二十六、基础代率:机体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的能量代。 二十七、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二十八、渗透性利尿:小管液中的溶质含量增多,渗透压增高,使水的重吸收减少而发生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 二十九、视力:是指眼分辨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三十、视野:是指单眼固定地注视正前方一点不动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围。正常人颞侧和下侧视野较大,鼻侧和上侧视野较小。白色视野最大,绿色视野最小。 三十一、突触:指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 三十二、牵涉痛:是某些脏疾病引起体表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三十三:受体:细胞膜上或细胞能特异的特殊蛋白质,能特异性结合神经递质、激素等化学物质,并引发特定的生理效应。

超声诊断学名词解释及大题完整版

SAM征:即收缩期二尖瓣前向运动。系由于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时,左室流出道狭窄,收缩期左室流出道内血流速度异常增高所致。是判断肥厚型心肌病有无左室流出道梗阻的重要征象。 WES征:充满型胆囊结石,胆囊内液性暗区消失,呈弧状强回声光带伴宽的直线声影,即WES征。其中W为近场的胆囊壁,E为结石强回声,S为后方声影。 靶环征:某些病灶中心呈高回声而其周围形成圆环状低回声,名晕圈或声晕。 布加综合征:肝段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部分或完全性阻塞引起下腔静脉高压和门静脉高压的综合症状,以肝脾肿大、腹水、门静脉高压、胸腹壁静脉曲张,或下肢浮肿,与肝硬化相似。侧壁失落效应:对于大界面,入射角较大时,回声反射不能回到探头,产生回声失落现象。见于囊肿或肿瘤的外周包以光滑的纤维薄包膜。 工字部:肝内由门静脉左支及其矢状部、左外叶上下支门静脉和左内叶支门静脉构成特征性的“工”字形结构,可供识别肝管和门脉。 哈氏囊:胆囊颈膨出的后壁形成一个漏斗状的囊,称为哈氏囊,胆石常嵌顿在内,是超声探测须注意的部位。 后壁增强效应:是指在常规调节的DGC系统下,组织的某一小区的声衰减特别小,则回声在此区的补偿过大,其后方因补偿过高,较同等深度的组织亮。常见于:囊肿、脓肿或其他液性暗区的后壁。 后运动实验:运动实验阳性者,嘱患者眼球停止运动,若眼球停止运动后,玻璃体病变继续运动,则为后运动实验阳性(+);若眼球停止运动后,玻璃体病变也停止运动,则为后运动实验阴性(—)。 彗星尾征:超声波遇到金属避孕环、游离气体、肝内胆管积气、某些结石等时,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及其后方的逐渐衰减、多次反射的狭长带状回声,形如“彗星尾”闪烁。 混响效应:声束扫查体内平滑大界面时,部分声能返回探头表面之后,又从探头的平滑面再次反射,又第二次进入体内。常见于:膀胱前壁、胆囊底、大囊肿的前壁,可被认为壁的增厚、分泌物、或肿瘤。 混响效应:声束扫查体内平滑大界面时,部分声能返回探头表面之后,又从探头的平滑面再次反射,又第二次进入体内。见于:膀胱前壁、胆囊底、大囊肿的前壁,可被认为壁的增厚、分泌物、或肿瘤。 假肾征:胃肠道全周壁或较广泛管壁增厚,中间(多为偏心性)气体强回声和肿瘤组织低回声结构,类似于肾脏结构,称为假肾征.。 枯萎卵:宫腔内可见一大的“空”胎囊,胎囊内充满液性暗区(羊水),看不到胎芽,或仅见一小胎块。属滞留流产。 流产: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流产(abortion)。发生于12周以前者称早期流产,发生于12周至不足28周者称晚期流产。 卵巢生理性囊肿:卵巢非赘生性囊肿,多能自行消退,直径5cm左右,亦可增大,超声表现多为囊性包块,囊壁光滑,内为液性暗区,透声好。 面团征:肿块无回声区内圆形或椭圆形高回声光团,边界较清晰,浮于囊肿内或附于囊壁一侧,为脂质和毛发裹成的团块。肿瘤也可只有高回声光团而无液性暗区。 平行管道征:胆道阻塞后肝内扩张的胆管与伴行的门静脉所形成的双管。 葡萄胎:亦称水泡状胎块(hydatidiform mole),是指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异常增生,终末绒毛转变成水泡,水泡间相连成串,形如葡萄得名。 前置胎盘:妊娠晚期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于宫颈内口处,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时称前置胎盘。 妊娠(pregnancy):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生长、发育的过程。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是妊娠的终止。 声衰减: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因波束发散、吸收、反射、散射等原因,使声能在传播中减少的现象。软组织的声衰减随组织厚度而增加,其衰减量等于衰减系数与通路长度的乘积。

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1.人体生理功能三大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 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2.何谓内环境,及其生理意义? 答:内环境就是指多细胞动物的体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内稳态就是生物能够保持内环境的状态稳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的机制。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反馈机制完成的。高等动物内稳态主要是靠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来维持。 意义在于:①能够扩大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少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制约。②能够让生物的酶保持最佳状态,让生命活动有条不絮地进行。 3.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 答:1、单纯扩散,如O2、CO2、N2等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 2、易化扩散,分为经载体的易化扩散(葡萄糖由血液进入红细胞)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K+、Na+、Ca+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 3.主动转运,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K+、Na+、Ca+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重吸收葡萄糖时跨管腔膜的主动转运)。 4.出胞(腺细胞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入胞9白细胞吞噬细菌、异物的过程) 4.血小板有哪些功能。 (1)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支持功能(2)生理止血功能(3)凝血功能(4)在纤维蛋白溶解中的作用 5.血型鉴定? 答:血型是指血细胞膜上的凝集原类型。ABO血型鉴定,即指ABH血型抗原的检测。红细胞含A抗原的叫A型,含B抗原的叫B型,含A和B抗原的叫AB型;不含A、B抗原,而含H抗原的称O型。常规的方法有:①正向定型:用已知抗体的标准血清检查红细胞上未知的抗原。②反向定型:用已知血型的标准红细胞检查血清中未知的抗体。 6.简述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的射血过程。 心脏从一次收缩的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始前的时间,构成了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在每次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机械活动均可分为收缩期和扩张期。但两者在活动的时间和顺序上并非完全一致,心房收缩在前、心室收缩在后。一般以心房开始收缩作为一个心动周期的起点,如正常成年人的心率为75次/分时,则一个心动周期为0.8秒,心房的收缩期为0.1秒,舒张期为0.7秒。当心房收缩时,心室尚处于舒张状态;在心房进入舒张期后不久,紧接着心室开始收缩,持续0.3 秒,称为心室收缩期;继而计入心室舒张期,持续0.5秒。在心室舒张的前0.4秒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期,称为全心舒张期。一般来说,是以心室的活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标志。 7.简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心脏每搏输出量:(2)心率:(3)外周阻力(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8.简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及其原因。 (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2)心脏收缩力量(3)体位改变(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5)呼吸运动 9.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1)有效滤过压;(2)毛细血管通透性;(3)静脉和淋巴回流等 10.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答: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和心率的乘积①前负荷②心肌收缩能力③后负荷④心率 11.心肌兴奋周期性变化及其生理意义? 答:心肌细胞兴奋后,其兴奋会发生一系列的周期性变化,其过程及意义为:①有效不应期②相对不应期③超常期④低常期 12.肺换气的影响因素 答:1.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影响肺换气。气体的扩散速率与呼吸面积成正比,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 2.气体分压值、扩散系数、、温度各因素与气体扩散速率成正比。 3.通气/血流比值。比例适宜通气/血流比值才能实现适宜的肺换气,无论该比值增大或减小,都会妨碍有效气体的交换。 13.简述胃酸的主要生理作用。 (1)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2)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修订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1.全身动脉血液变动在80-180mmHg范围内,肾血流量由于血管口径的相应变化, 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属于 A.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 2.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痉挛的原因是 A.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B.刺激运动神经末梢的兴奋 C.胆碱脂酶被抑制,乙酰胆碱在运动终板处堆积 D.增加了Ca2+内流 3.低温、缺氧或代谢抑制,影响细胞的钠-钾泵活动时,将导致 A.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4.血沉加快表示红细胞 A.通透性增大 B.脆性增大 C.悬浮稳定性差 D.可塑性差 5.柠檬酸钠的抗凝机理是 A.加强血浆抗凝血酶的作用 B.使血浆中的钙离子成为不易解离的络合物 C.抑制凝血酶活性 D.中和酸性凝血物质 6.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A.血浆激活物 B.组织激活物 C.纤溶酶 D.抗凝血酶 7.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血 型为 型型 型型 8.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将造成 A.呆小症 B.巨人症 C.侏儒症 D.肢端肥大症 9.在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B.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C.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D.胸内负压促进回流 10.窦房结作为正常起搏点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心肌上部 期去极化速度快 C.没有平台期 期自动化去极化速度最快 11.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常出现代偿性间歇的原因是。

超声诊断学试题集与答案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超声诊断学试题集与 答案 超声诊断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 ( )以上的一种机械波。 A,10000Hz B,20000Hz C,30000Hz D,40000Hz 2.超声的三个基本物理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表达为如下哪种公式: A,λ=cf B,f=cλC,λ=c/f D,f=cλ 3.现在临床使用的超声诊断主要利用超声的什么物理原理? A,散射B,折射C,绕射D,反射 4.下列关于超声的分辨力叙述正确的是: A,超声的分辨力主要与超声的频率有关。 B,纵向分辨力是指与超声垂直的平面上两个障碍物能被分辨的最小间距。 C,超声的分辨力越高,超声在人体中的传播距离越远。 D,为提高超声的横向分辨力,不可以通过声学聚焦的方法实现。 5.下列不属于彩色多普勒技术的是: 多普勒血流成像B,能量多普 勒 6.超声换能器的作用是: C,频谱多普勒 D,多普勒速度能量图 A,将动能转化为势能C,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将势能转化为动能 D,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7.人体组织中的反射回声强度可以分为哪几个等级? A,高回声B,等回声C,无回声D,弱回声 8.下列哪种不属于超声伪像? A 混响伪像B,密度伪像C,镜面伪像D,折射伪像 9.下列不属于超声成像设备主要组成的是: A 主机B,超声换能器 C,视频图象记录仪D,视频图象显示仪 10.下列不是彩色多普勒成像的显示方式的是: A,速度型B,能量型C,加速度型 D,运动型 二、多项选择题 1、层流频谱特征 A、速度梯度大B、频谱与基线间有空 窗 C、速度梯度小.频谱窄D、包络毛刺.多 普勒声粗糙刺耳E、包络光滑.多普勒声平滑有乐感 2、发生多普勒效应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医学实验动物学考试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进行严格控制,遗传背景明确,可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它科学研究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是指一切用于实验的动物,除了符合严格要求的实验动物外,还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等。 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遗传控制不同,微生物控制等级不同,培育的形质和目标不同。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实验动物标准化:遗传质量标准化微生物质量标准化环境标准化营养标准化 按遗传控制标准,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CH3),突变系(裸鼠),杂交系(F1),封闭群(远交系)(KM小鼠,wister大鼠) 按基因型分:1、同基因型动物(如近交系、F1代) 2、不同基因型动物(如封闭群) 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级:普通级,清洁级,SPF级,无菌级(2001年版的国家标准中,大小鼠取消普通级动物,犬、猴只分普通级和SPF级,豚鼠、地鼠和兔仍然分4级) SPF动物定义: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屏障环境中饲养,种子群来源于无菌动物或剖腹产动物。饲养管理同清洁动物) 无菌动物的特点:形态学及生理学特点: ①形态学:盲肠肥大(增大5~6倍),肠壁薄,易发肠扭转。心脏、肝脏、脾脏相对较小。 ②生理学: 血中无抗体,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弱。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B和K。无菌鸡生长较快、无菌豚鼠和无菌兔生长较慢。无菌大小鼠与普通大小鼠生长速度相同。

(3)饲养要求:隔离环境中饲养,种子群来源于剖腹产动物或无菌卵的孵化。由于肠道无菌,饲养困难,应注意添加各种维生素。每2~4周检查一次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粪便标本。 悉生动物:概念:悉生动物是指在无菌动物体内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又称已知菌动物。植入一种细菌的动物叫单菌动物;植入两种细菌的动物叫双菌动物;植入三种细菌的动物叫三菌动物;植入多种细菌的动物叫多菌动物。(由于肠道接种有利于消化吸收的细菌,故饲养较无菌动物容易,形态学和生理学方面与普通动物无异。) 近交系: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特点: 1、其基因纯合度达到98.6%,个体差异小,似同卵双生反应一致重复性好,用少量动物即可获得精确度很高的实验结果,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 2、隐性基因纯合使许多病态性状得以暴露,可获得大量先天性畸形及先天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如高血压、白内障、糖尿病.动物模型。 缺点:出现近交衰退。近交衰退是近交过程中动物群体由于基因分离与纯合发生一系列不利于个体或群体发育的变化和现象。 F1代动物:两个无关近交系杂交形成的第一代动物。 特点:虽然基因杂合,但个体之间基因杂合的一致,个体差异小。除具有近交系的优点,还具有生命力强耐受性强,可长期进行观察,具有杂交优势,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 封闭群动物(远交系):以非近亲交配方式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5年以上不从外部引新血缘或至少繁殖四代以上,在封闭条件下交配繁殖,保持了一定杂合性和群体遗传特征。每代近交系数增加量<1%。在人类遗传研究、药物筛选、毒物实验等方面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等。 突变系动物:指正常染色体的基因发生了变异,动物具有一种或多种遗传缺陷。例如:无胸腺裸鼠、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动物SCID小鼠。为肿瘤、免疫疾病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超声诊断学各章总结汇总

超声波:是指声波振动频率超过20000Hz的机械波,进入人体不同的组织会遇到不同的声特性阻抗,正是各种不同的声阻抗差别构成了人体组织超声显像的基础。 超声诊断学:研究和应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并结合解剖学,病理学 及临床医学的相关知识对疾病进行诊断的科学。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优点和局限性:见书本的第1, 2页(一定要看一下) A型诊断法:幅度调制显示法(现在多不用,眼科)B型诊断法:辉度调制显示法,获取器官断层解剖图像 M型诊断法:获取距离时间曲线图(心脏检查)D型诊断法:获取血流方向,估计速度大小 朝向探头的血流为红色,背向的为蓝色,判断动静脉需要用频谱多普勒显像第六章、肝超声诊断 一、肝脏的超声解剖----肝脏的五叶八段: 五个肝叶:右前叶、右后叶、方叶、左外叶、尾状叶 八个肝段:左外叶上(S2)、下段(S3),右后叶上(S7)、下段 (S6), 右前叶上(S8)、下段(S5),方叶(S4)和尾状叶 (S1) 肝内血管: 1、Glisson系统----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管在肝内逐级分支并 始终走行在一起,外有Glisson鞘包绕,共同组成Glisson系统 2、肝静脉系统-----(肝左、中、右三支肝静脉会注入下腔静脉)

3、肝门的解剖肝门是指肝内大血管、胆囊等结构进出肝的部位。第一肝门:亦称肝门,位于肝脏面横沟处,为门静脉、肝动脉、胆管、淋巴管及神经出入口。 第二肝门:位于肝膈面下腔静脉沟,是三支肝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 处,人体直立时约高于第一肝门5cm。 二、肝脏的超声检查方法 体位: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坐位、半卧位扫查方 法:沿肋骨间隙、沿肋缘下、剑突下 三、正常肝脏的超声表现 形态及大小在上腹部作纵断层,肝脏为类三角形,膈面圆钝而下缘成锐角,左叶小于45。,右叶小于75。。正常肝脏的轮廓清晰,光滑而平整。 肝内结构:肝内的液性管腔结构与韧带,编称为肝内的纹理结构。正常时肝内纺理清晰而均齐,门静脉(PV)内径小于1.4CM , 总胆管(CBD)内径小于0 .6 CM。 肝内回声特点:正常肝实质呈中等或弱回声光点,其强度和频率皆均匀。 正常肝脏声像图:M型超声(右图)示靠近第二肝门附近的肝 实质随心动周期变化而有伸缩,提示肝质地柔软。 正常肝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肝的血管系统包括门静脉、肝动脉和肝静脉。门静脉和肝动脉为入肝血流,呈红色;肝静脉为引流血管,内为出肝血流,呈蓝色。 四、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诊断-----病史、体征;病变回声特性;彩色血流

历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doc

历年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执医笔试 2008-08-22 22:48:40 阅读32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一、细胞的基本功能 1.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跨膜转运的物质是 O 2 和CO 2 2.水溶性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的帮助进入细胞的过程是: 易化扩散 3.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4.细胞膜主动转运物质时,能量由何处供给细胞膜 5.蛋白质从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的转运方式是入胞作用 6.神经末梢释放递质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出胞作用 7.Na + 由细胞外液进入细胞的通道是电压门控通道或化学门控通道 8.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细胞对刺激产生什么的能力兴奋 9.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刺激后,产生活动或活动加强称为兴奋 10.刺激是指机体、细胞所能感受的何种变化内或外环境 11.神经、肌肉、腺体受阈刺激产生反应的共同表现是动作电位 12.衡量兴奋性的指标是阈强度 13.保持刺激作用时间不变,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阈强度 14.阈刺激是指阈强度的刺激 15.兴奋的指标是动作电位 16.细胞在接受一次刺激产生兴奋的一段时间内兴奋性的变化,不包括下列哪期恢复期 17.决定细胞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兴奋的最多次数是绝对不应期 18.绝对不应期出现在动作电位的哪一时相锋电位 19.有关静息电位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外的电位。 20.锋电位的幅值等于静息电位绝对值与超射值之和 21.阈电位指能引起Na + 通道大量开放而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 22.有关局部兴奋的特征中哪项是错误的有全或无现象 23.有关兴奋在同一细胞内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呈电紧张性扩布 A 是由局部电流引起的逐步兴奋过程 B 可兴奋细胞兴奋传导机制基本相同 C 有髓神经纤维传导方式为跳跃式 D 局部电流强度数倍于阈强度 24.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物质是乙酰胆碱 25.关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哪项是错误的终末池中Ca 2+ 逆浓度差转运 A 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 B 横管膜产生动作电位 D Ca 2+ 进入肌浆与肌钙蛋白结合 E 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为三联管 26.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中哪一项的兴奋性最低绝对不应期 27.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进行逆浓度差吸收时,伴有Na + 顺浓度差进入细胞,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所 需的能量间接地由何者供应。钠泵 28.记录神经纤维动作电位时,加入选择性离子通道阻断剂河豚毒,会出现什么结果。除极相不出现 29.在对枪乌贼巨大轴突进行实验时,改变标本浸浴液中的哪一项因素不会对静息电位的大小产生影响。 Na + 浓度 B K + 浓度 C 温度 D pH E 缺氧 30.人工减小细胞浸浴液中的Na + 浓度,所记录的动作电位出现幅度变小 31.有机磷农药中毒出现骨骼肌痉挛主要是由于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32.在神经-骨骼肌接头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胆碱酯酶

超声诊断学教程第二章超声心动图学

超声心动图学 第一节正常超声心动图 概述 超声心动图()是利用超声原理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技术,自1954年瑞典学者首先把超声心动图用于临床以来,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成为无创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它包括M型、二维、频谱和彩色多普勒等项技术。 1.M型超声心动图( ) M型超声心动图是根据心脏组织结构密度,在距体表相应的深度产生不同强弱的反射光点的一种技术,其纵轴为光点运动的幅度,横轴为时间,主要用于心脏和血管内径的测量,观察瓣膜及室壁的运动情况,共分为: (1) 心底波群:心前区胸骨左缘第三肋间探测可见,所代表的结构自前向后分别为胸壁、右室流出道、主动脉根部及左房。主动脉瓣(波形)为六边形盒子形状。 (2) 二尖瓣波群:胸骨左缘第3~4肋间探测时,可见具有特征的二尖瓣前、后叶波形。舒张期二尖瓣前叶波形为类似字母“M”的双峰曲线(E、A峰),二尖瓣后叶波形类似字母“W”,为前叶曲线的倒影;收缩期二尖瓣前后叶闭拢成一直线(段)。

(3) 心室波群:在第4肋间探及从前向后所代表的解剖结构分别为胸壁、右室前壁、右室腔、室间隔、左室腔和腱索、左室后壁。 2.二维超声心动图(切面超声心动图)( ) 将超声探头置于胸壁上,顺序扫描心脏结构,从而获取心脏各个部位的切面回声,可观察不同断面上的解剖轮廓、结构形态、空间方位、连续关系、房室大小及室壁和瓣膜的运动。除了经胸壁超声心动图,还有经食管、经心脏表面、血管内超声。 常用切面有: (1)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3肋间,指向右胸锁关节,可清晰显示右室、左室、左房、室间隔、主动脉、主动脉瓣、二尖瓣。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指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2.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3.红细胞比容:指红细胞占血液的百分比。 4.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的液体状态下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5.搏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 6.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入动脉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它等于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积。 7.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8.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9.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等于潮气量与无效腔气量之差乘以呼吸频率。 10.通气/血流比值:是指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人安静时,比值为0.84。11.肾小球滤过率:指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料量,正常成人安静时125ml/min。 12.渗透性利尿:若小管液溶质溶度升高时,小管液的渗透压随之升高。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这种利尿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13.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发生功能接触的部位。 14.牵涉痛:内脏疾患引起体表特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15.激素: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 16.允许作用:一种激素对某种生理功能没有直接作用,但它存在可大大加强另外一种激素的这种生理作用,前一激素对后一激素的这种作用。 二.填空题 反应的基本形式:兴奋与抑制。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和腺细胞。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有完 整性、绝缘性、双向性和相对疲劳性。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精神活动。 促进蛋白质的激素:生长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1. 维持身体平衡 2.调节肌紧张3. 协调随意运动。 血浆中的抗凝物质有抗凝血酶 3 蛋白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 制物肝素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心肌收缩 力、重力和体位、呼吸运动、骨 骼肌作用。 淋巴生成的意义?1.回收蛋白 质 2.运输营养物质3.调节血浆 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4.防 御屏障的作用 呼吸包括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 的运输、内呼吸。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作用调节大 小肺泡内压,维持大小肺泡表面 的张力容积稳定减少吸气阻力 防止肺水肿 主要的胃肠激素有促胃液素 促胰液素缩胆囊素抑胃肽 简述胃运动的方式 1.紧张性收 缩 2.容受性舒张3.蠕动 抑制胃排空的因素有肠-胃反射 肠抑胃素 三.简答题: 人体功能的活动的调节方式及 特点? (1)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 调节自身调节。 (2)神经调节作用迅速,准确, 短暂, 体液调节作用缓慢,但作用 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自身调节的作用较局限,可 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尚未参 与或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 用。 简述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的 机制? 神经细胞阈刺激或阈上刺 激,膜上大量钠离子通道被激 活,钠离子 大量内流,膜内负电位迅速减小 并消失,产生动作电位的上升 支。当促使钠离子内流的动力 (浓度差)和阻止钠离子内流的 阻力(电位差)达到平衡时,钠 离子净内流停止。此时动作电位 达到最大幅值,称为钠离子平衡 电位。钠通道开放时间很短,随 后失活关闭。此时膜上钾离子通 道开放,钾离子顺电位差和浓度 差向细胞外扩散,膜内电位迅速 下降,产生动作电位下降支。 血小板的基本功能:1. 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2.促进 生理性止血;3.参与血液凝固: 血小板能为凝血。因子的相互作 用提供磷脂表面。 简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 素? (1.)肾血浆流量的改变;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3.)滤过膜的改变,包括通透 性和面积两方面的改变。 简述尿生成的过程:肾小球 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 影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 吸收的主要因素包括:小管液溶 质的浓度;抗利尿激素;醛固酮。 大量饮清水时,尿量有何变 化?为什么? 尿量增多。大量饮入清水→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渗透压 感受器抑制→抗利尿激素合成 和释放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 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水的重 吸收减少→尿量减少。 严重呕吐及腹泻后尿量有 何改变,机制如何? 尿量减少。严重呕吐或腹 泻→机体水分丧失多→血浆晶 体渗透压增高→渗透压感受 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 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 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另 外,机体水分丧失→循环血量减 少→容量感受器抑制,同时血浆 晶体渗透压增高→渗透压感受 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合成释 放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 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 简单叙述视觉的二元学说 在人类的视网膜中,由于存在视 锥系统和视杆系统以上两种相 对独立的感光换能系统,分别管 理明视觉和暗视觉,这个理论被 称为视觉的二元学说 简述中枢抑制的分类 突触后抑制:1.传入侧支性抑制 2.回返性抑制 突触前抑制 简述突触传递兴奋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中枢延搁 3.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 5.后发放 6.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第一步:通过内源性、外源性激 活途径,激活因子X形成凝血酶 原激活物(Xa、V、PF3、钙离 子);第二步:凝血酶原激活物 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第三 步: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溶胶)

超声诊断学复习重点(精华版)

超声诊断学复习要点 心脏超声检查常用切面及各切面的内容 ①左室长轴观:探头放于胸骨左缘3、4肋间,探测方位与右胸锁关节至左乳头 连线相平行。检查时应注意探测平面与心脏长轴平行。右室、左室、左房、室间隔、主动脉、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的结构 ②心底短轴观:探头置于胸骨左缘二三肋间心底大血管的正前方,扫描平面与 左室长轴相垂直,和左肩与右肋弓的连线基本平行。主动脉根部及其瓣叶、右室流出道、左房、右房、主动脉、肺动脉 ③二尖瓣水平短轴观: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方向与上图相似。此图 可显示左、右心室腔,室间隔与二尖瓣口等结构。如将探头稍向下倾斜,可获得腱索、乳头肌水平图像。 ④心尖四腔观:探头置于心尖搏动处,指向右侧胸锁关节。在图像上室间隔起 于扇尖,向远端伸延,见房间隔及心房穹窿。十字交叉位于中心处,向两侧伸出二尖瓣前叶和三尖瓣隔叶,二尖瓣口及三尖瓣口均可显示。 ⑤剑突下四腔观:清晰显示房间隔⑥主动脉弓长轴观:显示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和右肺动脉等。 二尖瓣狭窄分度:正常瓣口面积约4cm2,舒张期跨二尖瓣口平均压差为0.667kPa(5mmHg)。①轻度跨瓣压差为1.336kPa(10 mmHg)左右。瓣口面积1.5—2cm2;②中度1.336~ 2.67kPa(10—20 mmHg),面积1.0—1.5 cm2;③重度跨瓣压差大于2.67kPa(20mmHg),瓣口面积小于1cm2。 二狭切面超声心动图 (1)左室长轴观及四腔观:可见二尖瓣前后叶增厚,因瓣膜粘连,瓣尖部活动幅度减低,瓣口变小,二尖瓣前叶于舒张期呈气球样向左室突出,呈所谓圆顶状(dome)运动,常见于隔膜型狭窄。病变严重时,瓣体也可增厚、纤维化、钙化,活动减小或消失,腱索增粗,相当于漏斗型狭窄。二尖瓣后叶活动度明显减小,后叶与前叶同向运动。左房因血液淤积,故可增大。晚期可见右室、右房扩大(2)二尖瓣水平短轴观:可见二尖瓣前后交界明显粘连,瓣膜增厚。二尖瓣开放幅度减小,开口变小。舒张期失去正常鱼嘴形,边缘不规整。在此观中可直接描记出二尖瓣口面积。

自考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生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1.内环境 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2.异化作用 可兴奋组织、细胞对有效刺激产生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与特性。 3.阈值 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4.负反馈 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 5.反射 指中在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发生规律性反应的过程。 6.自身调节 指机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1.易化扩散 指水溶性的小分子或离子通过膜上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帮助,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2.受体 受体是细胞膜上一类特殊蛋白质。其的功能是可以识别并特异性结合作用于它的化学物质(如激素),并转发化学信息,改变细胞生化反应,增强或减弱细胞生理效应。 3.去极化 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变小或消失的现象,称为去极化。 4.超极化 以静息电位为准,膜内外电位差增大的现象,称为超化。 5.静息电位 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一般表现为内负外正的跨膜电位。6.动作电位 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爆发的一次迅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7.局部电位 阈下刺激也可使膜去极化,但这种去极化电位只局限于受刺激部位局部,只能作电紧张扩布,故称为局部电位。 8.兴奋-收缩耦联 兴奋-收缩耦联是指把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肌细胞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 9.强直收缩 骨骼肌在接受连续的有效刺激时,由于刺激频率高,若刺激落于前一次骨骼肌兴奋收缩的收缩期,形成的强而持久的收缩,称为强直收缩。强直收缩是机体骨骼肌收缩做功的主要形式。 1.血清 血清是血液凝固后,血凝块回缩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2.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容积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3.红细胞渗透脆性 红细胞渗透脆性是指红细胞对抗低渗容液的抵抗力。抵抗力大的脆性小,反之则脆性大。 4.红细胞凝集 相同的抗原、抗体相遇时,通过免疫反应使经红细胞相互凝结聚集在一起的现象。 5.溶血 红细胞膜破裂后,血红蛋白溢出,溶解于血浆中的现象。 6.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可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 7.血型 血型特指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它是血液中的一种特殊标志物。 1.自律细胞 指心内具有自动节律性兴奋的细胞,其生物电特点是复极4期自动去极化。

(完整版)超声诊断学各章重点(人卫版)

超声诊断学各章重点 主要掌握:疾病诊断的适应症禁忌症,检查前的准备 掌握特殊声像图典型疾病的典型声像图和一些老师提过的解剖知识绪论 超声波是指声波振动频率超过20000Hz的机械波,进入人体不同的组织会遇到不同的声特性阻抗,正是各种不同的声阻抗差别构成了人体组织超声显像的基础。 超声诊断学:研究和应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并结合解剖学,病理学及临床医学的相关知识对疾病进行诊断的科学。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优点和局限性:见书本的第1,2页(一定要看一下) A型诊断法:幅度调制显示法(现在大多不用,眼科) B型诊断法:辉度调制显示法获取器官断层解剖图像 M型诊断法:获取距离时间曲线图(心脏检查) D型诊断法:获取血流方向,估计速度大小 朝向探头的血流为红色,背向的为蓝色, 判断动静脉需要用频谱多普勒显像 第六章肝超声诊断 一、肝脏的超声解剖: 肝脏的五叶八段:五个肝叶:右前叶、右后叶、方叶、左外叶、尾状叶 八个肝段:左外叶上(S2)、下段(S3),右后叶上(S7)、下段(S6),右前叶上(S8)、下段(S5),方叶(S4)和尾状叶(S1) 肝内血管: 1、Glisson系统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管在肝内逐级分支并始终走行在一 起,外有Glisson鞘包绕,共同组成Glisson系统 2、肝静脉系统(肝左、中、右三支肝静脉会注入下腔静脉) 3、肝门的解剖肝门是指肝内大血管、胆囊等结构进出肝的部位。 第一肝门:亦称肝门,位于肝脏面横沟处,为门静脉、 肝动脉、胆管、淋巴管及神经等出入口。 第二肝门:位于肝膈面下腔静脉沟,是三支肝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处,人体直立时约高于第一肝门5cm。 二、肝脏的超声检查方法 体位: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坐位、半卧位 扫查方法:沿肋骨间隙、沿肋缘下、剑突下 三、正常肝脏的超声表现 正常声像图 形态及大小在上腹部作纵断层,肝脏为类三角形,膈面圆钝而下缘成锐角,左叶小于45°,右叶小于75°。正常肝脏的轮廓清晰,光滑而平整。肝内结构:肝内的液性管腔结构与韧带,编称为肝内的纹理结构。正常时肝内纺理清晰而均齐,门静脉(PV)内径小于1.4CM,总胆管(CBD)内径小于0.6CM。肝内回声特点:正常肝实质呈中等或弱回声光点,其强度和频率皆均匀。 正常肝脏声像图:M型超声(右图)示靠近第二肝门附近的肝实质随心动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Ⅰ、名词解释(35个中任意抽5个) 一、阈强度:是在一定的刺激持续时间作用下,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二、内环境: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三、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四、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五、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膜蛋白的帮助,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方式。 六、被动转运:指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形式,转运不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其动力为细胞膜两侧存在的浓度差(或电位差)。 七、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小分子物质或离子从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逆浓度差)转运的方式。 八、极化:细胞在安静时,保持稳定的膜内电位为负,膜外为正的状态。 九、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十、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暴发的一次迅速,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十一、阈电位:对神经细胞和骨骼肌而言,造成膜上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十二、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容积与全血容积的百分比。 十三、血型:根据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将血液分为若干型。 十四、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三十三:受体: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特异的特殊蛋白质,能特异性结合神经递质、激素等化学物质,并引发特定的生理效应。 三十四、脊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称为脊休克。 三十五、激素: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传递信息的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 Ⅱ、填空题(借鉴以往的考试试题,预判分析) 1.当细胞受剌激时,膜电位减小,产生去极化,达到某一个临界值时就产生动作电位。这一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值称为阈电位,它是导致Na+通道开放的关键因素。 2.观察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时,若主、次侧均不凝集为O型血。 3.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主要受体液渗透压和血容量的调节。 4.肺每分通气量等于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乘积。 5.胆碱能M型受体的阻断剂是阿托品。 6.眼的调节主要包括晶状体的调节、瞳孔的调节和眼球会聚的调节。 7.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所致;呆小症是由于胎儿或出生后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 8.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并分泌雌激素、孕激素、抑制素和少量的雄激素。 9.物质跨膜转运的形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10.静息电位值接近于钾平衡电位,而动作电位超射值接近于钠平衡电位。 11.视近物时眼的调节有晶状体前凸、瞳孔缩小和视轴汇聚。 12.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动脉血压、心肌收缩能力和心率。 13.体内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胰液和小肠液。 14.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有生理完整性、绝缘性、双向性和相对不疲劳性。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题-重点及答案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1.组织、器官、系统概念 结构及功能相似的一类细胞通过细胞间质聚合在一起构成组织 不同组织有机组合构成器官 结构及功能密切相关的几个器官协调配合,共同实现特定的生理功能而成为系统 2.标准的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面部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3.生理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 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 一些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经学业运输到达靶细胞发挥其作用称为远距分泌,因其影响范围广泛又称为全身性体液调节,有些激素经组织液扩散,作用于邻近的细胞发挥作用,称为旁分泌,因其影响范围局限,又称为局部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机体的一些细胞、组织或器官能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 第二章人体的基本组成 1.人体九大系统 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环、感觉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4.试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特点 被覆上皮: 1.单层扁平上皮又称单层鳞状上皮,有一层扁平细胞构成,细胞为多边形,核呈椭圆形,位于中央。衬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者称内皮,分布在心包膜、胸膜和腹膜表面者称间皮。 主要功能为润滑、减少摩擦,利于血液或淋巴流动等。 2.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立方形细胞组成,细胞呈多边形,核圆,位于中央,主要分布于甲状腺滤泡,肾小管等处。 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3.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柱状细胞组成,细胞呈多角形,核呈长椭圆形并位于细胞近基底部。分布于胆囊、胃、肠粘膜和子宫内膜及输卵管黏膜等处。 大多有吸收和分泌功能。 在肠粘膜的柱状细胞之间还散在有杯状细胞,可分泌粘液,以润滑和保护上皮。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梭形、锥形、柱状和杯状细胞组成,以柱状细胞最多,游离面有纤毛。因其上皮细胞形态不同、高矮不等,胞核的位置不在同一平面,侧面观貌似复层,实为单层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呼吸道粘膜。有保护和分泌功能。 5.复层扁平上皮由多层细胞组成,基底层为低柱状或立方形细胞,中间层为多边形和梭形细胞,表层为数层扁平鳞状细胞,故又称复层鳞状上皮。凡在最表层形成角质层者,称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皮肤;不形成角化层者,称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口腔、食管和阴道粘膜。 具有很强的机械性保护作用,受损伤后有很强的再生修复能力。 6.变移上皮由多层细胞组成,细胞层数和形状可随所在器官容积的大小而改变。主要分布在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处。 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 5.结缔组织包括哪些 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 6.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特点 神经元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胞体可呈圆形、锥体形、星形、梨形等。 突起可分为树突和轴突。 树突短,分支多,分支上可见大量的树突棘。 轴突的形态细长,分支少,每个神经元只有1个轴突。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如何形成 在细胞没有受到外来刺激的情况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就是静息电位 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可逆和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在安静状态时,由于细胞膜上存在的非门控的钾通道持续开放而主要对K﹢具有通透性,同时细胞内液的K+浓度远远高于细胞外液,因而在化学驱动力的作用下K+外流,导致膜内正电荷减少,而膜外正电荷增多,这就形成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