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筑施工技术方案设计》课程实施细则

《建筑施工技术方案设计》课程实施细则

《建筑施工技术方案设计》课程实施细则
《建筑施工技术方案设计》课程实施细则

2018 课程设置与实施方案

2018年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绥滨县第一小学 2018年2月27日

2018年第一小学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推后全省中小学生早晨到校时间的通知》。 《通知》指出,决定从3月1日新学期开学起,全省小学生、初中生早晨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00,高中生早晨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30。 一、合理安排上下午课时 在执行国家规定的小学周课时一二年级30个标准课时、三至六年级35个标准课时,各地各小学要按照《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科学论证,大胆创新,合理安排上下午课时及课时教学时间。在保证国家规定的教学时间总量的同时,每课时教学时间40分钟或35分钟。也可长短结合。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一)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

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二)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设置综合课程和校本课程。1-6年增加了社团和经典诵读,3-6年级设置了法制、国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三)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国家通过制定课程标准,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并划定课时比例,提供地方、学校、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根据《鹤岗市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的指导意见》,制订本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项目实践要求

项目实践要求以及考核标准 一、课程设计要求 项目实践是本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训练和提高软件开发技能。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规模适当的应用软件系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软件设计为中心,独立地完成从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到软件测试运行的软件开发全过程。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实现以下基本目标: 1.深化已学的知识,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进一步加深对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的了解,将软件工程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开发的实践,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软件工具的使用。 2.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是软件工程实践的一次模拟训练,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积累经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开拓创新”能力 大力提倡和鼓励在开发过程中使用新方法、新技术。激发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开拓思路设计新算法、新创意,培养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一般过程 课程设计大体分三个阶段: 1. 确定题目 选题规模大小及难易程度适中。课题也要具有一定复杂度。选题分为两种:一是指导老师命题,二是学生自己找题,学生选题应由指导老师批准后方可进行。选题要有先进性、综合性、实践性。可以结合企事业单位应用的实际情况进行选题。题应该实现相对完整的功能。 2. 系统开发 系统开发阶段具体分四个步骤: ⑴系统分析 简单地说,系统分析就是要弄清“做什么”,即现行系统正在做什么,新系统想要做什么。这是系统开发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它是一个反复调查、分析和综合的过程。这一阶段提出的新系统的逻辑方案,是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础,是系统设计的依据。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系统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尤其重要。 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对已选定的对象与开发范围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际调查或模拟实际环境,并进行科学分析,要求学生能够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语言、系统分析工具,快速、准确地描述系统的现状、表达系统的需求,以便在现行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系统分析完成后,形成系统分析报告。 ⑵系统设计 简单地说,系统设计就是要弄清“怎么做”。它根据系统分析阶段所提出的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进一步提出新系统的物理方案。 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新系统逻辑模型所提出的各项要求,结合实际的条件,设计出新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基本框架,并进一步使设计方案具体化、规范化、系统化,最终建立起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系统设计完成后,形成系统设计报告。 ⑶系统实施 简单地说,系统实施就是要“具体做”。它将系统设计阶段所提出的新系统的物理方案付诸实施。 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编制程序,并进行程序调试、系统分调及系统总调。 系统实施完成后,形成系统实施报告。 ⑷系统评价 简单地说,系统评价就是要问“做得怎么样”。它是对已经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客观的评价。 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总结课程设计的过程、体会;对已经开发完成的系统性能、功能、

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综合课程,其内容及教学方法目前正在探索和研究之中。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尊重个性和谐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全面、主动地发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涵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结构时,作出如下阐述:“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强调通过学生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三、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 世纪之交,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新的课程体系。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大举措,是新的教育教学观、课程价值观在课程教学领域的具体体现,对于有效改善中小学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将发挥独特的作用。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考核分配工作实施细则

考核分配工作实施细则 为了发挥考核分配的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确保全面完成经营生产任务。特制订XXX公司2010年考核分配工作实施细则。 一、指导原则 (一)绩效优先的原则 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分配,充分体现效率优先、多劳多得、多创多收的分配原则,以经营效益、工作业绩、安全质量等内容作为参与分配要素,不断调动干部职工争优创效的积极性。 (二)严格管理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和严格执行全员的量化考核体系,修理系统执行工时定额、运输系统执行单车核算参与分配,实现分配过程中的公平、公正、公开。严格落实工资分配指导线,建立各群体之间科学合理、和谐稳定的分配关系。 (三)激励作用的原则 充分发挥考核分配的激励作用,通过单位和个人多创效益,实现增加收入,并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专业逐级量化考核指标,使职工收入水平与单位经济效益、本人贡献紧密挂钩。 二、实施细则 (一)进一步完善“工效挂钩”考核分配体系

XXX公司对各单位以“工效挂钩”为考核分配主体,根据包保核指标的完成情况挂钩提取单位工资总额,同时落实包保核及其它专业考核;各单位对班组的分配也要以“工效挂钩”考核分配为主体,并制定考核分配实施办法,报人力资源科备案后执行。 (二)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者的绩效目标风险考核分配办法经营管理者的考核分配与本单位经营管理成果紧密挂钩,执行经营管理者风险抵押金制度。 1、经营管理者的工资,各单位根据考核前的生产操作人员人均工资水平,按倍数关系,提取工资总额,并由上级主管领导进行专业打分后分配效益工资,然后落实各项专业考核。 2、经营管理者执行风险抵押金制度,工资总额的70%作为日常性工资发放,30%作为风险抵押金,根据单位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按季兑现风险抵押金,合理拉开各单位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差距。风险抵押内容包括经营指标、安全管理、检修施工质量、现场环境及6S管理,按权重“4321”的比例综合评定,各专业科室根据风险抵押内容制定考评标准。为了体现出经营管理者的风险与报酬对等的原则,在发放风险抵押金时,各单位行政一把手增加0.05的风险系数。 (三)进一步完善班组长的考核分配办法

课程设计实施方案

《动态网页设计》课程设计实施方案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工科各专业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围绕一门主要基础课或专业课,运用所学课程的知识,结合实际应用设计而进行的一次综合分析设计能力的训练。 《动态网页设计》是针对网站建设程序员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构建于计算机文化基础、Dreamweavr网页设计、SQL数据库设计、C#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的基础之上,主要培养学生对网站项目的初步分析、并利用Visual Studio 2008开发平台进行网站建设、建设完成后能对网站进行初步测试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在本课程范围内,初步掌握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所应具备的查阅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内容及要求 任务: 学生根据老师给定或者学生自己拟订经老师认可后的课题进行课程设计,最终完成并提交解决方案以及课程设计报告书。 内容:课程设计参考题目(详见课程设计任务书) 1.网上考试系统 2.网上求职招聘系统 3.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4.房屋资讯信息网 5.网上订票系统 6.干洗店管理 7.停车场管理系统 8.多功能教室预约系统 9.车辆维修管理系统 10.游船计时收费管理系统 要求: 1.设计方案正确 2.数据与功能分析详细 3.网站界面美观大方、风格统一 4.网站使用方便,交互性较好; 5.编码简洁、规范、稳定、高效 6.独立查阅资料 7.认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课程设计时间为二周,分五个阶段完成: 1. 设计准备阶段: 指导教师准备参考题目,方案论证,软硬件环境准备。这一阶段在两周内完成。 2. 分析设计阶段: 指导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和钻研问题,明确设计要求,找出实现方法,按照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这几个步骤进行。这一阶段1~2天完成。 3. 编码调试阶段: 根据设计分析方案编写动态网页部分代码,然后调试该代码,实现课题要求的功能。 这一阶段在3~5天内完成。 4. 测试阶段 这一阶段在1~2天内完成。 5. 总结报告阶段: 总结设计工作,写出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学生写出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的步骤和内容。这一阶段在2~3天完成。 6.考核评分阶段: 依据任务书对所完成的程序进行功能检验、提问、相关学生集体汇报等。这一阶段在1~2天内完成。 四、课程设计地点 .NET实验室。 五、组织管理 分组领取任务,按每小组3-4人的标准进行分组。 课程设计期间,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进行考勤,做好出勤记录。 课程设计期间,制定值日表,轮流做好机房卫生工作。 六、考核评估说明(附表格) 通过老师考核、小组互评的方式,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总结报告和作品水平以及学习态度综合评价。成绩分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等。 考核标准包括: 1.职业素养(30%) 包括工作态度(10分)、协作能力(10分)、道德(5分)、自学能力(5分)等,该部分评分由组长和老师共同评定。

幼儿园园本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园本课程实施方 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结合《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充分发挥幼儿园对课程管理的自主性,结合本园特色,自主开发符合本园的园本课程,从而提高我园教师的课程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二、现状分析 1、我园办园显年轻。原因在于我们的师资发展不均衡,个体差异较明显,多年来一直缺少专家型教师引领。因此,教师的理念和行为与课改所要求的理想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2、在近几年我园不断反思,努力创设机会向各幼儿园学习,本着“走出去,带回来”的理念,逐步在我园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园级骨干教师不断呈现,并逐步成为园骨干力量。 3、我园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结合我园实际,将艺术教学作为我园的特色。依据我园三年发展规划,本学年我们将乡土美术特色作为重点,发挥教师特长,让教师在学习、实践、反思、提炼的过程中,逐步对乡土美术课程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手段、资源利用等方面有质的转变,从而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三、园本课程开发总目标

1、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通过对乡土美术课程的开发利用,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乡土美术的兴趣。 2、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意识,注重学习—实践—反思—实践—总结的过程性研究,全面提升教师挖掘具有园本课程资源,并将其渗透于课程实施过程的能力,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 3、丰富课程资源,使幼儿园园本课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使家长能参与园本课程的开发。 四、园本课程开发内容 1、尝试开发利用多样的乡土材料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活动:小班为撕贴美术教育;中班为拓印画;大班为剪贴画。充分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及创造能力。 2、年级组组长负责,年级组教师参与,为幼儿提供多种尝试、表现的情境与条件、鼓励、支持幼儿尝试创造。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分层研究,采用幼儿喜欢的形式,开展美术教育,从而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各年级组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园本课程开发内容,制定合理有效的目标及具体的实施方案、评价标准。 3、社区环境资源、家庭有效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提高家长对园本课程的认识,指导家长参与实验的实施,成为园本课程实施的支持者、理解者、欣赏者、响应者、参与者。

教师工作综合考核加分事项的实施细则

教师工作综合考核加分事项的实施细则根据学校《教师工作综合考核奖评定实施办法》,教师考核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下列要求予以加分: 一、倾心职教事业,爱护关心学生,见义勇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具有高尚的师德风范和先进的事迹,被市级以上媒体所宣传; 1、获国家级表彰或被国家级媒体宣传,加3分; 2、获省级表彰或被省级媒体宣传,加2分; 3、获市级表彰或被市级媒体宣传,加1分。 二、能积极承担班主任工作,工作责任心强,方法得当,勇于创新,成效明显; 1、能积极承担班主任工作,工作责任心强,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加3分; 2、能积极承担班主任工作,工作责任心较强,加2分; 3、能承担班主任工作,但工作量较小,加1分。 三、重视学生技能培养,所指导的学生在省级以上(含联院)组织的技能大赛上获三等奖及以上;在市级比赛中获二等奖及以上;及创新大赛等类似比赛中获省级三等奖及以上或市级二等奖及以上; 1、参加省级及以上组织的技能大赛、两课评比、信息化大赛、创新大赛等类似比赛获一等奖,加3分,二等奖加2分,三等奖加1分;(特指经选拔参赛获奖选手) 2、参加市级组织(含联院、行业)的或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两课评比、信息化大赛、创新大赛等比赛获一等奖加2分,二等奖加1分,三等奖加0.5分;(指导老师加分特指经选拔的比赛) 3、参加学校组织的或指导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含行业)技能大赛、两课评比、信息化大赛、创新大赛等类似比赛获一等奖加1分,二等奖加0.8分,三等奖加0.4分。 四、所任课班级学生参加社会职业资格考试或本科自考,成绩突出; (一)所任课班级学生参加本科自考 1、所任课班级学生参加本科自考,通过率在98%(含)以上,加3分; 2、所任课班级学生参加本科自考,通过率在95%—98%,加2分; 3、所任课班级学生参加本科自考,通过率在90%-95%,加1分。 (二)所任课班级学生参加社会职业资格考试 1、所任课班级学生参加社会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社会平均通过率200%(含)以上,加3分; 2、所任课班级学生参加社会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社会平均通过率180%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

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设置综合课程。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3-9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1-9年级设艺术课,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情趣。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国家通过制定课程标准,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并划定课时比例,提供地方、学校、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形成有农村特点的学校课程结构。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 1.表1为义务教育(1-9年级)课程设置,表2为对各年级周课时数、学年总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和各门课程课时比例的要求,每门课的课时比例有一定弹性幅度。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和综合实践

课程设计案例(供参考)

课程设计案例 一.推荐理由 本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建立在《机械原理》、《过程原理及设备》和《机械设计》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涉及面广。在强调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力。 这是本专业学生第一次尝试独立设计,是第一次将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设备设计工作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今后专业有较深的影响。 二.案例详细说明 1.概述 本案例,要求学生进行一台换热器的设计和计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应用《过程原理及设备》中知识,对换热器的热工进行计算,确定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了,应用《机械设计》等相关知识,对换热器的结构和强度进行分析计算和设计。采用CAD制图,进行全面掌握材料、机械加工、机械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2.教学的目标和能力要求 教学的目标: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阶段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过程装备的设计有一完整、系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计算、绘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得到系统的训练,培养综合设计的能力。 能力要求:要求学生从某一功能与原理出发,拟定所要设计的设备方案,能进行相关的设计计算,绘设备总图及部分零件图,编写相关计算说明书。能应用CAD进行机械制图。 3.设计任务 (1)设计题目:用水冷却煤油产品的U型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四) (2)设计任务及条件 ?使煤油从150℃冷却到40℃,压力0.1MPa; ?冷却剂为水,水压力为0.3MPa。 ?处理量为24t/h。 (3)设计内容 ?合理的参数选择和结构设计: ?传热面积;管程设计包括:总管数、程数、管程总体阻力校核;壳体直径; 结构设计包括流体壁厚;主要进出口管径的确定包括:冷热流体的进出口 管传热计算和压降计算,

幼儿园园本课程实施方案1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结合《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充分发挥幼儿园对课程管理的自主性,结合本园特色,自主开发符合本园的园本课程,从而提高我园教师的课程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二、现状分析 1、我园办园显年轻。原因在于我们的师资发展不均衡,个体差异较明显,多年来一直缺少专家型教师引领。因此,教师的理念和行为与课改所要求的理想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2、在近几年我园不断反思,努力创设机会向各幼儿园学习,本着“走出去,带回来”的理念,逐步在我园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园级骨干教师不断呈现,并逐步成为园骨干力量。 3、我园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结合我园实际,将艺术教学作为我园的特色。依据我园三年发展规划,本学年我们将乡土美术特色作为重点,发挥教师特长,让教师在学习、实践、反思、提炼的过程中,逐步对乡土美术课程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手段、资源利用等方面有质的转变,从而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三、园本课程开发总目标 1、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通过对乡土美术课程的开发利用,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乡土美术的兴趣。 2、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意识,注重学习—实践—反思—实践—总结的过程性研究,全面提升教师挖掘具有园本课程资源,并将其渗透于课程实施过程的能力,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

3、丰富课程资源,使幼儿园园本课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使家长能参与园本课程的开发。 四、园本课程开发内容 1、尝试开发利用多样的乡土材料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活动:小班为撕贴美术教育;中班为拓印画;大班为剪贴画。充分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意识及创造能力。 2、年级组组长负责,年级组教师参与,为幼儿提供多种尝试、表现的情境与条件、鼓励、支持幼儿尝试创造。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分层研究,采用幼儿喜欢的形式,开展美术教育,从而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各年级组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园本课程开发内容,制定合理有效的目标及具体的实施方案、评价标准。 3、社区环境资源、家庭有效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提高家长对园本课程的认识,指导家长参与实验的实施,成为园本课程实施的支持者、理解者、欣赏者、响应者、参与者。 五、园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园本课程开发制度,保障园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性。 1、领导小组制度:修改园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各自职责。领导小组成员由园级领导、中层干部、教师代表三个层面组成,根据各自负责的研究小组产生。 2、每月汇报制:各年级组长每月末向保教主任汇报园本开发动态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3、随机督导制:园长针对各年级组的园本课程实践研究过程进行随机督导。 4、资料收集制:对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料要及时收集,在每月交流时上交各类资料。

教学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教学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教学工作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院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特制订本细则。 一、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 1、研究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规律和教学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2、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4、研究并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和教学基本建设; 5、研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运行机制,形成特色,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1、教学计划管理; 2、教学运行管理; 3、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 4、教师队伍管理; 5、教学资源管理; 6、教育科学研究与改革管理; 7、教学档案资料管理。 三、教学计划管理 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为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执行,特作如下规定: 1、专业设置与调整 1)根据社会的有效需求设置专业,要善于实现和预测新的社会 需求,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立新的专业; 2)注意优化专业结构,保证基本办学条件,充分发挥学校自身

和地域优势,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 3)新专业的设置,应由系提出,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后,于 每年12月中旬,由专业所在系按《苏教高[2005]1号》文件的要求,填写增设高职高专专业申报表,由教务处汇总整理成《九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申报材料》,统一向省教育厅上报。 2、教学计划既要符合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又要根据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新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修订。教学计划经院长批准后,即为正式教学文件,由教务处负责管理、协调和组织实施; 3、为突出教学计划的针对性,教学计划的制订,应由系组织教 师、管理干部和聘请一些在本专业长期工作的企业人员一起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订,并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4、教学计划的实施 1)教学计划的实施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完成教学任务、稳定教学秩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条件。教务处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学管理中枢的职能作用。 2)教务处编制分学期的开课计划,对各教学环节提出总体协调 意见,安排每学期课程及其他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公用教室和其他教学场所; 3)系根据教务处的总体安排,按“九州学院关于教师聘任工作的实施条例”,落实任课教师、编制各教学环节的教学实施计划; 4)教务处组织各系按开课计划进行全校课表的编排工作,新学期的课表应于开学前一周确定,并发至教师和各相关部门。 5)教学计划确定的课程、教学环节、学时、授课时间、考核方 式等均不得随意变动,执行过程中需要调整的,应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办理。 四、教学运行管理 教学运行管理是学校组织实施教学计划最核心、最重要的管理。 1、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包括课堂实验、实训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最基本形式,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最基本的管理活动。 1)制订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落实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最基本的教学文件。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实施细则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专科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要求培养适应我国软件行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面向计算机应用领域从事软件开发的技能型、实用型高等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备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理论,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信息系统开发和编程能力。 集中实践环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对学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软件开发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本专业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企业资源规划(ERP)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容。以下是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实施细则。 1.1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教学目的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是学生在毕业设计前进行的一项实践活动,是教学计划中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实践环节。本课程设计是将数据库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一个实际问题的分析、设计与实现,将原理与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容。 通过数据库设计操作,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使用具体的DBMS,了解一种实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掌握其操作技术;通过接触实际应用题目,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好地进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1.2 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容 本专业的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必须要有专业特色,学生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确定课程设计的题目,选题围以学生熟悉的或能够去实际调研的企业应用系统为主,(参考选题如下:超市商品管理系统、餐卡管理系统、教材征订管理系统、产品管理系统、宾馆客房管理系统、长途汽车站营运班次和旅客咨询

综合实践课程设计

综合实践课程设计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成长背景,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它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获得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克服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在教师指导下从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作为课程主要内容,以学生自主选择、亲身体验、研究探索为主要学习形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调查”、“考察”、“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学校环境和资源分析 我校地处乡镇社区,自然条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课程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条件为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广阔空间。 我校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的班队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校园文化节活动等活动类课程一贯开展得有声在色,再加上实行学生自主管理以及构建浓郁的校园特色文化等方面,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有效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与学校的联系、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各年级规划思路: 三年级 1、能力目标是:具有问题意识、规划与设计的能力、实验与观察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按计划完成一件事的好习惯,能够持之以恒。 3、三年级活动名称:《身边的零食》 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从日常生活、学习生活、家庭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设计调查研究计划,开展调查研究,向小伙伴进行展示。 选题可以是:《学习用具的调查》、《校园垃圾的调查》、《课间游戏研究》、《身边的食品安全》等。 四年级 1、能力目标是:总结与交流的能力、调查与访问的能力、实验与观察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他人——学习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长处,知道自己的不足,设法改进。 3、四年级活动名称:走进县博物馆,感受历史

现代教育思想课程实施细则(精)

现代教育思想课程实施细则 一、课程说明与要求 本课程是针对教育从业人员提高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素养、素质的实际需要,由中央电大统开统考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计3学分。学习本课程,不仅要紧密结合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而且要以“三个面向”作为指导思想,还要特别注重本课程的原理和观点与实际紧密联系的方法,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研究和解决新问题、新情况,使学员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发展的一般状况,理解现代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形成提高现代教育观念和理论思维能力。 二、教学安排 通过自主学习、辅导、讨论、答疑、作业、网上学习等教学环节和方法,完成本课程的要求。其中面授安排如下: 第一次(4月4日下午)3课时公布教学计划、第一章导论 第二次(4月18日下午)3课时第二章科教兴国教育思想、第三章素质教育思想 第三次(5月9日下午)3课时第四章主体教育思想第五章科学教育思想第六章人文教育思想 第四次(5月23日下午)3课时第七章创新教育思想第八章实践教育思想 第五次(6月6日下午)3课时第九章终身教育思想第十章全民教育思想 第六次(6月20日下午)3课时总复习查漏补缺考前辅导、答疑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绪论:现代教育思想的概念 1、教学内容: 理解教育思想的概念;本质;涵义;结构和功能;建设和创新。 2、教学要求: 了解现代教育思想提出的理论背景和历史背景,识记本质、涵义。理解结构和功能;掌握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3、难点、重点 难点:教育思想的内涵 重点:现代教育思想的功能与创新。 (二)科教兴国和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 1、教学内容: 素质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及各国家的经验教训;中国战略与现代化建设关系及意义,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特征及理论实践意义。 2、教学要求: 了解科教兴国和素质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识记科教兴国、教育优先的战略观;素质教育基本内涵与特征。理解科教兴国素质教育,教育思想的意义,掌握其主要观点。 4、难点、重点 难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重点:科教兴国和素质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及认识实践意义。 (三)主体教育、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的教育思想 1、教学内容: 主体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现代化进程中人的主体性增长和主体性教育的勃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与主体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科学教育与科技发展。人文教育思想的历史背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追求与人文教育的兴起;现代化困境;科技负效应与人文教育复兴。主体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现实意义。 2、教学要求: 了解历史背景和事实,识记基本内涵和特征,理解现实意义,掌握主要观点。 3、、重点 难点:主体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科学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改革与运用;人文教育的现代复兴。 重点:在现代教育中师生的相互地位和作用;科学教育贯穿于一切教育活动中的系统、全面性。 (四)创新教育、实践教育的教育思想

西南交通大学考试管理实施细则

西南交通大学考试管理实施细则 (2014 年7月修订)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参照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进一步规范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管理水平,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考试是课程考核的主要形式,本细则中所指的课程考试与课程考核名词意义等同。本细则所指考试包括教学计划中的每一门课程(含实验课、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的考核。 第二章考试分类 第三条按照考试的先后次序或次数,将考试分为正考、补考、重考三种类型。 第四条学生按培养方案选课,取得修读课程资格,并按要求完成课程各环节的学习,第一次取得参加考试资格的考试为正考。 第五条对于正考不合格的课程,学校提供一次不进行修课而直接参加的考试为补考。 第六条对第二次及以上修读课程的考试为重考,即重修考试。 第七条正考不合格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补考或重修。补考课程在成绩单中注明?补考?字样。补考未通过的课程,不能再次选择补考,只能选择重修。重修不合格的课程,只能选择重修,不能选择补考。 第八条当前学期正考不合格的课程,补考时间安排在下学期开学前。必修课的补考由教务处统一安排,限选课的考试时间由开课学院自行决定。选修课、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课程不安排补考,只能选择重修。 第三章考试命题及阅卷原则 第九条考试工作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地点和统一阅卷的三统一原则。 第十条每门考试课程由命题教师出A、B 两套难度、题量相当的试卷,一套用于期末考试,一套用于补考或建试题库。 第十一条命题教师由任课教师和课程教师组成。命题质量实行审定制度,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的试题由相关学院课程教师组成专家组审定,其他课程的试题由课程负责人或教研室主

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

三、课程设置 表一: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

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四、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 1.表1为义务教育(1-9年级)课程设置,表2为对各年级周课时数、学

基于项目的 STEAM 课程设计与实践.docx

基于项目的STEAM 课程设计与实践 ——以《探究气球动力车的性能》为例 一、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可以是一个长期复杂工程,有时整个学期就完成一个大项目(通常被拆分成很多小项目)。另外,PBL 比较强调真实世界的任务和问题,并且产出“有形”产品来解决问题。有两个关键点:一个引发活动的问题或难题,学生自主创造出一个成果来回答问题或解决问题。经典的项目式学习选取跨学科的主题内容,让学生基于现实情境,解决实际问题,它能从更广、更深、更结构化的层次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 二、项目解析 力无处不在,运动永不停歇。生活中有很多情形的产生都与力和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有学者们在滑冰场滑旱冰的时候,用手推墙壁,身体会向后移动;人们蛙泳的时候,双脚向后蹬水,身体会向前移动;火箭升空时,箭尾喷出的气体推动箭体升空;运动员在跳高时,用 单脚起跳,使身体腾空而起,跨过横杆…… 本项目是有学者校基于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和《万能的力》单元,自主研发的STEAM 课程。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物质科学领域“知道测量距离的方法”、“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 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和工程技术领域“工程的设计是核心,学生能将自己简单的创意转化为模型”的核心概念,引导学生将摩擦力、反作用力等科学概念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发现 1.游戏引入:当有学者吹起一个气球,松手后,气球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呢? 2.课堂展示。学生在讲台进行演示,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并描述气球的运动状态。 教师通过此游戏,让学生观察气球的运动方式,初步感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方向相反的,再通过观察图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有关作用力

学校招生考试考务工作实施细则

隆昌县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考务 工作实施细则 一、考试前的准备工作 1、考点、考场设置 (1)统考前,以县上批准的学校设立考点,由当地招生领导组全面负责考点工作。每个考点根据考生的多少设置考场。 (2)考场应安静、采光好、清洁通风、便于做好防暴雨和防暑降温工作,考桌应平整。考场内,所有挂图、张贴物、字迹、黑板报等,均应除净或覆盖。 考点应明确标明警戒线,并设立考务办公室以及临时医务室、领队休息室、治安室、考生询问处、茶水处、车辆停放处等。 草稿纸、浆糊、锥子、粗白线、小刀、粉笔、纸张等及主考、副主考、监考员、工作人员、考生领队佩戴的各种标志应按需备足。 为利于考生更好地填涂答题卡,考点可统一组织、发放“垫板”,但必须由监考员于每科考试前在考室内分发,并于该科考试结束后收回,考生不得自带各种“垫板”进入考室,考试过程中,考生不得互换“垫板”,否则按舞弊处理。 考点应在考前一天公布考试时间与科目安排表、《考试规则》(附件一)报时信号、各考室编号、准考证起止号、饮水处、医务室、厕所、考生领队休息室等分布示意图。各考场门上应张贴本考场编号及其准考证起止号。每考场可在考场前或室外设立“小件物品存放处”。 (3)各考点必须按县中小学招生办公室统一编排的考场和座位号组织安排考试,不得打乱,不得超出。考生座位必须一人一桌,相邻两张桌之间应相隔80厘米以上,考桌的抽屉应尽可能朝前。考生的准考证号即是考生考试时的座位号。座位号竖行排列,贴在考桌的上角,以便于考生对号入座和监考员核对检查。 (4)每个考点设主考1人,副主考若干人。考试时,任何情况下,室

内监考员不得少于2人。主考、副主考、监考员、工作人员的条件是:政治思想好、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正派、坚持原则、纪律性强、身体健康。主考、副主考由县中小学招生办公室任命(即考点主任和副主任):监考员、工作人员由考点聘任。 监考员和考务工作人员实行回避制度。初中毕业班教师不能作监考员;同一考室的两个监考员不得来自同一所学校(隆昌一中、隆昌二中、隆昌七中的教师不安排作甲监考员),不能安排监考员监考自己的子女及亲属。 (5)各考点应配置符合要求的听力设备,以便统一播放英语听力磁带。 2、工作人员的培训及考风考纪教育 主考(副主考)应按照《主考(副主考)职责》(附件二),在考前用半天时间组织监考员和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风考纪教育,使他们增强责任感,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和分工,熟悉各种规章制度和考试纪律。特别要对监考员进行监考业务训练,熟悉和掌握试卷的分发和答卷的收集、装订、密封等各细小环节的具体做法。培训时,应用实物进行演示,主考(副主考、考务)应将考试的各环节分步骤详细向监考员和工作人员讲清楚、讲明白,同时进行必要的考核,直到两个监考员完全熟练掌握自己的工作程序、做法并达到要求为止。培训时,主考(副主考)还应将过去在组织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和容易出现的失误予以回顾,对可能发生的偶发事故予以充分的估计,并提出防止和处理的办法,要特别注意防止舞弊和试题泄密以及试卷丢失等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 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担任监考员。 3、考前教育及考点周边环境管理 考生领队应按照《考生领队职责》于考试前一天带领考生到考点熟悉环境,进行试座。前往考点前,各校要认真组织,并认真加强有关纪律和安全教育。往返需乘车的,要特别注意乘车安全,若是集体乘车,考生领队要随考生同车往返,并严格遵守有关集体乘车的规定,于事前办理好有关手续。考生领队要切实做好考生考试期间的生活、住宿、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教育考生要注意搞好个人卫生,合理、科学安排饮食和休息,防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