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播学与文化产业概论

传播学与文化产业概论

传播学与文化产业概论
传播学与文化产业概论

711《传播学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

《传播学基础理论》是新闻与传播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四门科目之一。《传播学基础理论》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科学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客观地测评考生传播学的基本知识素养,以有利于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传媒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治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II.考查目标

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传播学理论约60%

材料分析约40%

Ⅳ.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20分

简答题30分

案例分析与论述题50分

写作题(根据材料进行理论分析写作)50分

Ⅴ.考查内容

1、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2、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4、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5、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6、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7、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8、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9、象征性社会互动

10、传播的基本过程

11、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12、人内传播

13、人际传播

14、群体传播

15、组织传播

16、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17、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18、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19、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20、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21、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22、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23、“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24、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25、“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26、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

27、传播产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28、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29、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30、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31、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32、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

33、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

34、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程序的争论

35、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

36、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37、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38、传播学与调查研究

39、抽样调查法

40、内容分析法

41、控制实验法

885《文化产业概论》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

文化产业概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文化产业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文化产业理论素质和知识水平,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

文化产业概论考试需要考察考生的相关知识背景主要有:中外文学史、中外文化史、中外思想史的相关知识,经济学、传播学、管理学、社会学、美学、艺术学,以及文化创意、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和外语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1)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文化产业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文化产业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文化产业理论,解释和论证某些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答文化产业发展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文化产业基本概念,约20%

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约30%

文化产业不同业态的理论问题,约20%

文化产业理论运用与案例分析,约30%

Ⅳ.试卷题型结构

解释名词概念30分(6小题,每小题5分)

基础理论简答题60分(3小题,每小题20分)论述题30分

案例分析应用题30分

Ⅴ.考查内容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

二、文化产业的历史与现状

三、文化产业的资源与分类

四、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

五、文化产业的功能与运行机制

六、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

七、文化创意与核心竞争力

八、文化产业的品牌塑造与产业链

九、文化产业政策与国家文化安全

十、文化产业现实焦点问题与热点案例

十一、文化产业的不同业态

1.报刊出版业

2.广播影视业

3.网络文化业

4.广告业

5.动漫产业

6.休闲文化产业

7.艺术、体育及其他产业

传媒2020年7月《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考试在线作业考核试题

[中国传媒大学] 传媒2020年7月《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考试在线作业考核试题 试卷总分: 100 得分: 100(答案:1534499857) 第1 题, 跳跳小台灯是哪家公司的标志性动漫产品符号? A、皮克斯 B、. 梦工厂 C、卢卡斯 第2 题, 2002 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 A、文化产业 B、文化 C、文化记忆 第3 题, 当我们把城市的建筑当文化, 这里的文化是指 A、广义的文化 B、. 狭义的文化 C、制度文化 第4 题, 戛纳电影节, 因大海、美女和阳光(Sea Sex Sun) 而被称为 A、走红毯电影节 B、独立电影节 C、3S 电影节 第5 题, 米老鼠是哪家公司的标志性动漫产品符号? A、福克斯 B、华纳兄弟 C、迪斯尼 第 6 题, 从2001 年开始, 中国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早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是 A、昆曲 B、古琴 C、京剧 第7 题, 广义的文化, 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 A、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B、物质财富的总和 C、精神财富的总和 第8 题, 文化节庆, 植根于以前漫长的 A、工业文明时代 B、农耕时代 C、后现代文明时代 第9 题, Maxmara 推崇的不是某个社团或设计师个人显赫的名声, 而是 A、联结集体创意的力量 B、投资人的力量 C、老板个人的力量 第10 题, 文化产业是 A、“朝阳产业” B、“夕阳产业” C、“生态产业” 第11 题, 文化产业的灵魂是

B、土地 C、创意 第12 题, 文化产业, 一般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 A、非经营性行业 B、经营性行业 C、慈善组织 第13题,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 这一概念作为国家政策文件被正式提出最早出现在 A、中国 B、澳大利亚 C、英国 第14 题, 文化遗产所在地的新城建设的两种基本模式是分离和 A、融合 B、拆 C、毁 第15 题, 2009 年9 月国务院发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了几个战略保障, 其中放在首位的保障是 A、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B、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C、加强组织领导 第16 题, 文化节庆这种文化创意活动的基本内涵是 A、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寻求综合效益 B、经济贸易活动 C、纯文艺活动 第17 题, “文化”一词的原意为对土地的耕耘和对植物的栽培, 英文单词是 A、cultural B、culture C、ploughing 第18 题, “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 关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这一对于文化的古老表达来自 A、《论语》 B、《易经》 C、《道德经》 第19 题, 古建筑属于 A、非物质文化遗产 B、. 记忆遗产 C、物质文化遗产 第20 题, 英国城市爱丁堡最有名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是 A、爱丁堡滑雪节 B、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C、. 爱丁堡啤酒节 第21 题, 狭义的文化, 是指在什么主导下的各种文化形态? A、社会意识形态 B、草根阶层

舞蹈艺术概论1

舞蹈艺术概论 1、、对舞蹈本质的认识和把握是从事一切舞蹈工作的基础。 2、艺术是现实的模仿再现,艺术是人的情感表现。 一、舞蹈的本质 什么是舞蹈: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基础)。凡是借着人体有组织和有规律的动作(对动作的要求),通过作者对自然或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分析(源于生活),然后用精炼的形式和技巧(编舞技巧),集中地反映了某些形象鲜明的人物和故事,表现个人或者多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情感、思想、立意)的都可称为舞蹈。(一)、舞蹈的艺术本质——艺术属性 艺术是通过动作、姿态、线条、色彩、声音、语言、文字等为表现手段,塑造出具体生动的,可被人感知的形象,反应社会生活的审美属性,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评价和审美理想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从审美角度来认识和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的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形式,是人对现实世界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 (二)、舞蹈的社会生活审美本质 1、舞蹈是一种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活动。 2、舞蹈是一种社会文化。 3、舞蹈是人的生命活力的悦动,精神世界的表露。 (三)、舞蹈的本质内涵 什么是舞蹈艺术:舞蹈,艺术的一种,人体本身是它的物质载体、是经过提炼(典型化)、(加工)组织(节奏化)、美化(造型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以及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中人的情感意蕴,创造出可被人具体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作者——舞者(编导和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舞蹈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通过连续的舞蹈动作过程、凝练的姿态表情和不断流动的地位图形(不断变化的画面),结合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艺术手段来塑造舞蹈的艺术形象。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舞蹈作为一种社会审美形态,起源于远古人类劳动生产(狩猎、耕作等)、战斗操练、性爱活动的模仿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情感、思想、意识等内在的精神世界的需要。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艺术的审美社会功能是审美的愉悦性和审美的功利性的统一。舞蹈也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开展文化娱乐、促进身心健康,具有广泛群众性的一种艺术形式。 二、舞蹈与姊妹艺术 1、再现性艺术:偏重于再现事物的客观形态,描摹客观的现实生活。如雕塑,电影。 2、表现性艺术:偏重于表现人自身的内心情感。如音乐,诗歌等 3、任何艺术都是再现与表现的结合,但有不同的偏重。舞蹈是偏重于表现性的艺术。 4、舞蹈以表现性为主的、表现与再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门艺术。 5、舞蹈是什么:用人体表现人的情感的视听结合和动觉性的以表现性为主的,表现与再 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门艺术。 三、舞蹈艺术的特性 (一)、舞蹈形象是直观的动态性形象——从舞蹈本体出发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结课论文

.. . … 林业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谈家乡文化—豫剧 关键字:中原文化、豫剧、艺术、梆子 摘要: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而豫剧则是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原是所有中华儿女心灵上的故乡,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中原文化既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根据中原文化容的特色,大体可以概括为史前文化、圣贤文化、民俗文化、武术文化、姓氏文化等18种文化。总之,中原文化厚重、多元、经典,是一种典型的“圣”文化、“福”文化、“魂”文化。中原文化这种独特的魅力,使其在中华文明史上书写了灿烂的篇章。 中原文化特点鲜明、作用独特 中原文化具有五个主要特点:一是根源性,二是原创性,三是包容性,四是开放性,五是基础性。中原文化的显著特性,决定了中原文化对于历史进程的推动,对于中华文明的形成,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人,从小就被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所包围,使我深深的迷上了这魅力无穷的中原文化,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因为我姥姥是一个戏迷,所以豫剧在我心中占据了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中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豫剧 豫剧是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豫剧为榜眼),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鼎盛时期,除外,全国包括京、津、鄂、皖、、鲁、冀、晋、陕、甘、蜀、辽、吉、黑以及、、、XX、等20多个省区都有专业豫剧(院)团分布,豫剧团更是不计其数。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论文54156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工程” 农村行政管理(专科)专业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xx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专业层次: 大专 年级: 学校:

摘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出路之一。所谓“农民不富,中国不富”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占中国的50%就是农民,农民从事生产生活主体就是农业的生产活动,让农民富起来的关键就在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的建设与发展,并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对我国新世界发展做出了重大部署,继续发挥农业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就是顺利实施“十五”计划的重要保证,必须坚定不移的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切实解决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与农村稳定。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点,为进一步摸清石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通过下村走访、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结构调整对我乡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 农业结构调整就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就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份,就是经济发展中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就是释放结构能量,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与提高农村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保证。几年来,我乡农业结构取得了重要进展,农业结构调整对我乡经济结构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一)调整农业结构就是石城发展经济的需要。我们石城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烟、莲传统产业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油

文化产业概论题库_含答案

文化产业概论 第一章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 一、阅读理解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在《人论》中说:“一切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因此,‘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一方面,只有通过符号的创造,人类才能创造文化。人类的一切思想,都是通过语言符号来建构和传达的,我们情感和对世界人生的感觉,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符号才能够充分地捕捉和表达。另一方面,任何符号,都是一定文化的体现,一切文化,都是符号,没有符号,就没有文化。 二、文化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精神要素:文化的精神内容,主要指哲学、艺术、宗教、伦理道德等思想意义层面的内容。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动力。 表达要素:文化的表现形态,是表达特定精神意义的物质形态。 规范要素: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包括思维规范,如约定俗成的语法规则、艺术程式、风俗习惯,明文规定的如法律条文、群体组织的规章制度等。各种规范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补充,共同调整着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 三、文化创意产业 答: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手段、以文化内容创作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保护为特征的产业。 四、内容产业 答:内容产业又叫数字内容产业,指利用数字化手段和信息技术提供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内容服务的产业,其范围包括移动内容、互联网服务、游戏、动画、影音、数字出版和数字化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 五、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 答:1、产品的精神性 人类的精神构成了文化产品的基本内核,尽管文化产品也有一定的物质形态,但物质形式只是一定精神文化内容的载体,精神的内容才是文化产品的本质。 2、消费的娱乐性 文化产品的精神性,使人们在文化消费的时候,能得到教育价值、认识价值和娱乐价值,但对于一般大众文化消费而言,娱乐价值是文化产品价值的主要和基础的价值。人们的喜闻乐见,就成为文化产品的首要要求和价值判断的主要标准。 3、产业的依附性 产业的依附性,是指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文化产业对物质生产力水平和政策、制度环境有更大的附属性和依赖性。(1)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水平;(2)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政策制度环境。 六、材料分析 如何看待学者明星化的社会现象?(《百家讲坛》和《公开课》) 答:1、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学术走向大众是有必要的 学者明星化并不一定是一种文化堕落的现象,因为学者所研究的学术是应该被公民大众所共同享有的,因此,应该鼓励学术走向大众,从而发挥学术更多的作用。 2、在鼓励学者、媒体、大众亟需“文化自省” (1)学者关键要做好真正的学问,给公众展现更科学化、立体化的思想与知识谱系,拒绝“学术失身”与“学术泡沫”;(2)大众对于媒介照单全收的心理也需要有所调整,需要提升媒介素养;(3)媒体最关键的是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坚守正确的文化导向,而不是一味地倒向市场与消费。 七、从文化产业的依附性谈如何适应国家政策制度环境 答:1、经营者要多研究国家的政策制度环境,尊重文化市场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 2、国家管理者应该尽可能地创造宽松的政治环境,为发展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政策制度条件。 八、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答:1、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从生产的角度看: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产生重要影响;

舞蹈艺术概论教案

舞蹈艺术概论教案 舞蹈艺术概论教案 舞蹈艺术概论教案一、教学目的: 1、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二、授课地点:舞蹈教室三、内容安排: (一)身体基本能力训练: 1、脚——绷脚、勾脚、半勾脚(1)绷脚:动作做法:脚背绷紧,脚尖用力下压,脚底形成弓型,初学者可以通过外力施压来训练。 (2)勾脚:动作做法:脚背收紧,脚尖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前伸。 (3)半勾脚:动作做法:在绷脚的基础上,脚尖勾起,脚背保持原样。

(4)环绕脚:动作做法:(八拍完成)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直腿坐地,双手体侧扶地。做法①(由里向外环绕):1-2双脚勾起;3-4脚跟不动,脚尖分开;5-6双脚在分开的基础上绷直;7-8双脚尖并拢,还原到准备姿态。做法②(由外向里环绕):1-2双脚尖绷直分开,脚跟靠紧;3-4双脚尖分开勾起;5-6在勾脚的形态上双脚并拢;7-8双脚绷直还原到准备姿态。 ※训练要求: 勾脚要求力量到脚跟。绷脚要求力量到脚尖,并尽力向远处伸展。半勾脚应注意力量到前脚掌,大脚背用力绷直。 2、腿——压腿、抬腿、踢腿(1)坐压前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并腿,上身垂直坐地,立腰、挺胸抬头,双手体侧扶地。做法:上身垂直下压贴近腿部,双手经体侧至头顶扶脚尖。 上身抬起后,还原到准备姿态。 (2)坐压旁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坐地右腿体侧伸直,左腿体侧屈腿,右手扶地,左手托掌。做法:上身向右腿下压,左手扶右腿。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3)坐压后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扶大腿。做法:压右后腿时,右腿向正后方伸直,双手体侧

欧美文化概论课程论文

欧美文化概论课程心得 ——关于婚姻一学期的欧美文化概论课程学习已经结束了。我在这门课上收获很多,包括对于节日、婚姻、宗教等等方面都有了与以前不同的认识。 上一次的心得,我写了一些关于对于宗教的认识,这次我想说一说有关婚姻,或者准确来说是结婚这个仪式的一些感想。 显然,中西方的婚姻仪式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不仅存在于形式上,也更多的存在于意识上。举个例子,欧美的婚姻前一天,男女方的朋友们会各自举行单身派对,做一些很疯狂的事情,这些在老友记等美剧中我们都看到过,常常作为非常有趣的笑料出现。而在中国这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中国的新娘子,在传统的婚礼中,婚礼前一天理应安分的呆在家里,甚至早早盖上红盖头,不让别人看到。我认为这种巨大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东西方对于婚姻的认识的不同。在西方,人们认为婚姻是两个人从放纵不羁的单身生活走向平静和睦的家庭生活的过程,所以在婚礼前一天,人们尽情狂欢,意寓着过了今晚,再无这样的crazy life。而我国对于婚姻的认识,可能主要是一个女人嫁到一个男人家里,开始了她的贤妻良母的角色,忠贞不渝,所以女方需要内敛、含蓄的等待夫家的迎娶。我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我国男尊女卑的思想。当然,在今天,这种思想已经非常的淡化,但是传统的婚姻仪式并没有过大的改变。 还有一个课上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讲到朋友送礼物的方式的区别。在欧美,新人会将自己需要的礼物列一个单子,让朋友们自己选择送什么。这在中国更是难以想象。因为即便是平常过生日,我们也很难告诉朋友:“我需要xx,你给我买那个就好了。”而在婚礼上,普遍的方式就是礼金。事实上,礼金的形式作为一种传统,延续了这么久,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我认为这种列清单送礼物的方式的确是一种更合理的方式,但是这对含蓄的中国人来说的确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所以说,礼金或许是更方便的一种解决形式。 感谢李老师在课上给我们讲解的欧美文化知识,也非常高兴能够选到这样一门有趣的课。 20125986 工商管理2012级2班 盛天雨

最新文化产业概论复习题

模块三文化产业与国家“软实力” 一、填空: 1、文化产业的产品与普通商品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它在生产(符号),它的核心部分是一种(内容产业),即(信息)的生产,而不是物质的生产。 2、WTO协议标志着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全球一体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进入了一个人人平等的地球村时代。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可以(单向)向全球传播他们的大众文化,他们生产的画面,通过电影、广告和卫星广为传播,超越语言边疆。 3、在未来的文化战争里,落后也要“挨打”。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历史趋势及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领会认识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 二、问答题: 目前,世界上关于国家实力的基本理论存在“硬实力”与“软实力”之争。国家“软实力”主要是由文化产 业创造的文化符号构成。请谈谈“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区别有哪些? 答:文化产业创造的“软实力”主要包括1制度,价值,文化、2、品牌、服务、软件3、新经济4、信息时代5、理想主义6、间接影响。 而“硬实力”则是指1、军事、经济力量2、产品、硬件设施3、传统经济4、工业时代5、帷唯实主义6、直接影响。 2、加入WTO之后,我国的文化安全将面临哪些挑战?我们应如何面对? 答:主要有来自三方面的挑战:一是对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挑战;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三是对中国文化产业资本的挑战。 面对挑战,我们应积极应对。一方面,我们应制造和推出大量的高品质的文化产品,以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的文化娱乐需求;同时在文化管理和运作机制等方面积极地更加坚定不移地执行改革开放政策,更积极地投入到世界大潮中。 模块四:文化产业模式 (一)简单模式 1、简单的文化产业模式由生产者、()和()三个要素组成。由于文化产业出产的是“意义”性产品,而意义是需要有人()才能让社会公众对其独特性价值有所理解和接受;这种理解和接受的过程,就是一般所说的()。由此可见,在文化产业的生产者构成中,不仅需要有()的生产者,而且()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 2、如果没有意义解说者的()生产,文化产品的价值往往是不完整的,是难以为()所接受的;如果没有意义解说者,文化产品就不能实现()价值向市场价值的转换,因此未必有真正的市场。意义解说者就是使文化产品成为消费者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市场价值的()。

时尚界的神话——可可。香奈儿(时尚文化概论结课论文)

时尚界的神话 ——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 ——时尚文化概论结课论文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应化08-1 姓名:胡立业 学号:086612****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对香奈儿的研究也基本停留在她那独特的香水(Chanel NO.5)和她所设计的服装上面。然而对她的传奇的一生以及她性格的形成对她设计理念的影响却描述不多。本文试图从香奈儿一生的经历,探索她性格的形成进而影响到她的设计风格以至对后来时装界的影响。 关键词:香奈儿服饰时尚女性革命 法国前文化部长安德列〃马尔罗曾说,这个世纪(20世纪),法国有3个名字将永存:戴高乐、毕加索和香奈儿。[1] 无论时尚如何风云变幻,多少天才的设计师来了又去,Co co Chanel可可〃香奈儿的名字以及她所亲手创立的香奈儿王国,却永远地刻印在时尚舞台的正中央。香奈儿版本多样的身世背景、复杂却绚丽的罗曼史、开放而独立的思想观念以及特色鲜明的服饰风格,都为后世的人们所津津乐道。 “香奈儿代表的是一种风格、一种历久弥新的独特风格”,Chanel 女士如此形容自己的设计,不是不断思索接下来要做什么,而是自问要以何种方式表现,这么一来鼓动将永不停止。自信热情的Chanel 女士将这股精神融入她的每一件设计,使Chanel成为相当具个人风格的品牌。香奈儿(Chanel)1913-1971,原名Gabrielle Chanel (加布里埃〃香奈尔)。她是一位既奔放又端庄的有着桀骜的性格和设计

理念的天才设计师。 一、不同的生活经历与性格造就一位伟大的设计师 香奈尔生于1883年,是一对法国贫穷的未婚夫妇的第二个孩子。她的父亲是来自塞文山的杂货小贩,母亲是奥弗涅山区的牧家女。据说,夏奈尔出生在法国索睦尔;另一说法是生于法国南部山区奥弗涅。实际上,关于她身世的传说,历来众说纷纭,加之香奈尔至死竭力回避和掩饰,就更使她的出身蒙上一层迷雾。夏奈尔的童年是不幸的。五岁那年,母亲死于肺结核。那时,她的年轻而喜欢寻欢作乐的父亲到美国去寻找乐土,他把女儿留给了伯父。但是更多的说法是父亲在奥巴钦将女儿丢给当地最大的孤儿院,让她在孤儿院中度过了惨淡的童年。 小香奈尔是个敏感的孩子,她感到自己被遗弃,没有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依傍,这给她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的创伤,这也就是她不愿提起过去的原因。然而就是这样的生活经历才是她练就了一个不同于一般女孩子的强烈个性。个性倔犟的夏奈尔,在成年之后曾发誓,永远不接受任何人的怜悯。 香奈尔在孤儿院一直住到1900年,又在救济院里度过两年,在那儿她学会了缝纫和社交礼节。二十岁那年,年轻的夏奈尔开始在漠林市针织店当店员。以后几年里,梦想成为舞台演员的香奈尔,先后在漠林、维琪登台演唱.虽然她曾说她的父亲是美国的酒商,但事实上其父只是个旅行推销员,而且夏奈尔从此再也不知他的下落。 而不为男人而活的充满“叛逆”色彩的香奈儿的独特性格也是在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课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作业1 1、文化产业的概念是什么?文化产业有哪些类别? 答:文化产业属于社会文化中的经营性文化部分,是文化的经济属性的集中体现,一般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为。可将其定义为:以生产和经营文化商品和服务为主要业务,以创造为核心,以文化企业为骨干,以文化价值转换为商业价值的协作关系为纽带,所组成的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结构。 文化产业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 2、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遵循哪些规律? 答: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功能: 1、可以规模化生产。即可以按照一定的工业化标准对农村文化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如民间饮食、农村手工艺等。

2、可以市场化经营。农村文化产品具有商业性,大批的农村文化产品要以市场为依托,通过市场送达消费者手中。 3、可以复制。农村文化产品必须进行标准化生产,确保公众享受到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和公众要求的高质量服务。 4、具有创造性。就农村文化产业及产品所承载的内容而言,它必须凝结当地人们的创造性劳动并不断深化与提升。 5、具有层次性。农村文化产业具有基础层(地方文化资源)、核心产业层(地方文化产品)、和延伸产业层(如民族服饰设计中蕴涵的时尚文化)三个基本层次。农村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涉及文化和经济两个领域,这种边缘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决定了研究农村文化产业时既要以经济的眼光看待文化,又要用文化的眼光看待经济。 3、简述农村文化产业的功能有哪些? 答:总体来看,农村文化具有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 一、经济功能A、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B、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C、产业承接功能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作业1

农村文化产业概论作业1 1、文化产业的概念是什么?文化产业有哪些类别? 答:文化产业属于社会文化中的经营性文化部分,是文化的经济属性的集中体现,一般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为。可将其定义为:以生产和经营文化商品和服务为主要业务,以创造为核心,以文化企业为骨干,以文化价值转换为商业价值的协作关系为纽带,所组成的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结构。 文化产业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 2、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遵循哪些规律? 答: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功能: 1、可以规模化生产。即可以按照一定的工业化标准对农村文化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如民间 饮食、农村手工艺等。 2、可以市场化经营。农村文化产品具有商业性,大批的农村文化产品要以市场为依托,通 过市场送达消费者手中。 3、可以复制。农村文化产品必须进行标准化生产,确保公众享受到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和 公众要求的高质量服务。 4、具有创造性。就农村文化产业及产品所承载的内容而言,它必须凝结当地人们的创造性 劳动并不断深化与提升。 5、具有层次性。农村文化产业具有基础层(地方文化资源)、核心产业层(地方文化产品)、 和延伸产业层(如民族服饰设计中蕴涵的时尚文化)三个基本层次。农村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涉及文化和经济两个领域,这种边缘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决定了研究农村文化产业时既要以经济的眼光看待文化,又要用文化的眼光看待经济。 3、简述农村文化产业的功能有哪些? 答:总体来看,农村文化具有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 一、经济功能A、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B、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C、产业承 接功能 二、社会功能A、休闲娱乐功能B、文化传承功能C、教育功能 三、政治功能A、繁荣农村物质经济,保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资金投入B、发展农村 文化基础,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建设C、满足农民双重需求,提升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群体D、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生成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载体。 4、从你所在地方来看,可能发展哪些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意义在哪些? 答:可发展的文化产业有:一、徐沟的背棍、铁棍。二、清徐的醋文化教育。三、农村的生态园。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拔。 一、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A、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B、带动农民就业创业C、拓宽文化产业空间D、形成农村新型产业;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长远意义。A、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1)体现民族的精神和品格(2)扩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3)保护民族文化遗产B、促进农村文化建设C、培育农村新型农民D、构建和谐乡村。 5、什么是农业跨界理论?如何应用到农村文化产业中? 答:都市农业跨界发展是指以都市农业为主体,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农业为突破口,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结课论文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谈家乡文化—豫剧 摘要: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而豫剧则是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关键字:中原文化、豫剧、艺术、河南梆子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原是所有中华儿女心灵上的故乡,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中原文化既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根据中原文化内容的特色,大体可以概括为史前文化、圣贤文化、民俗文化、武术文化、姓氏文化等18种文化。总之,中原文化厚重、多元、经典,是一种典型的“圣”文化、“福”文化、“魂”文化。中原文化这种独特的魅力,使其在中华文明史上书写了灿烂的篇章。 中原文化特点鲜明、作用独特 中原文化具有五个主要特点:一是根源性,二是原创性,三是包容性,四是开放性,五是基础性。中原文化的显著特性,决定了中原文化对于历史进程的推动,对于中华文明的形成,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河南人,从小就被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所包围,使我深深的迷上了这魅力无穷的中原文化,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因为我姥姥是一个戏迷,所以豫剧在我心中占据了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中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豫剧 豫剧是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与京剧、越剧同为中国戏曲三鼎甲(豫剧为榜眼),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鼎盛时期,除河南外,全国包括京、津、鄂、皖、苏、鲁、冀、晋、陕、甘、蜀、辽、吉、黑以及贵州、青海、西藏、新疆、台湾等20多个省区都有专业豫剧(院)团分布,豫剧团更是不计其数。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近400年的历史。是在河南民歌,小调及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的基础上,后吸收北曲、弦索、罗卷戏、昆曲、秦腔等其它戏曲剧种结合演变而成。豫剧诞生在七朝古都,东京汴梁城开封。

《文化产业概论》的课程标准

《文化产业概论》的课程标准 1、课程介绍:文化产业概论一课是艺术学、文化产业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 理、哲学、社会学等专业的一门新型的核心基础课程。随着文化产业的兴盛,文化产品的渗透性越来越强,文化产业经济活动已经成为社会产业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对社会、艺术、经济、旅游等进行考察和研究已经绕不过文化产业的话题,21世纪的文化产业将成为人类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作为一门概论性课程,全面厘清和探讨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是其基本定位,梳理出文化产业核心的理论体系是其研究的重点,对学生讲清楚什么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概念的来龙去脉、什么是文化产业的本质、文化产业的外延内容包括哪些是文化产业概论教学的重点。文化产业概论既可以作为艺术专业、文化产业专业核心的基础性课程,也可以作为人文学科和各文科专业的拓展性专业课程。 2、课程的学科性质:文化产业是一个交叉性学科内容,其中涉及到文化学、艺术 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市场营销学、创意学等多门学科,在未来的学科发展中,文化产业具有成为独立学科强大的潜力。同时,文化产业概论是诸多构成学科的基础性课程,对各构成学科具有强大的反哺功能和开拓发展的价值。上述构成学科的交叉性、延伸性发展都可以将文化产业作为其子研究方向,也可以择取文化产业中与自身关系密切的内容和模块进行深度挖掘和完善。 3、课程定位:文化产业概论是艺术专业、文化产业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专 业课,可以作为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市场营销学、创意学等专业的专业性基础课,也可以作为相关人文学科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以及其他专业的公共选修课。至于如何确定这门课程的课程属性和开课性质,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学科专业的定位和办学需要进行贴切合理的安排。总之,学习文化产业概论对于学生培养来说功效较大,对于培养目标来说将会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有益补充,因为文化产业势必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一种常态。 4、教学目的:使修习这门课的学生能够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文化产业,通过 对文化产业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好地把握我国文化发展的脉动和潜力,通过对文化产业的了解和认识,也可以更加深刻了解中国经济转型的需要和方向。理论联系实际是本课程主要的教学宗旨,理论上让学生打开视野、拓宽知识面,实践上让学生在学习中与社会接触得更加紧密、对社会了解得更加透彻、对中国经济的走势和利弊有更专业的认知。当然,如能更多地培养学生成为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型人才,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大有裨益。

《文化产业概论》复习题专升本

《文化产业概论》复习题(专升本) 一、填空题 1、文化产业理论有、、、四部分组成。 2、文化的三要素是指、、。 3、文化产品的基本特征是、、。 4、“3T”指、、。 5、文化产业链的利润实现模式包括、。 6、加拿大文化政策三阶段是指、、。 7、文化经济的特征是指、。 8、文化产业划分为、、三个层级。 9、文化类别的四分法包括:、、、。 10、文化产品的基本特征是、、。 11、“3T”理论是指、、。 12、费思克的“两种经济”论是指、。 13、加拿大文化政策三阶段是指、、。 14、文化经济的特征是指、。二名词解释 1、文化娱乐集合说 2、内容产业 3、文化经济 4、软实力 5、创意级级 6、文化产业 7、知识产权 8、体验经济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创意产业? 2、如何构建创意城市? 3、“文明冲突论”的核心观点有哪些? 4、弗莱姆《符号的战争》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5、当代文化创意产业包括那几大类别? 6、“一臂之距”的文化管理原则是什么? 7、什么是创意产业? 8、创意城市理论和“3T”理论的启示。 四、论述题

1、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 2、发展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意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本质论、发展论、经营管理论、对策论 2、精神要素(文化的精神内容)、表达要素(文化的表现形态)、规范要素(人们的行为 准则) 3、精神性、娱乐性、依附性 4、人才、科技、宽容 5、强势主导型;优势互补型 6、同化、熔炉、多元文化政策 7、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 8、文化产业划分为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三个层级。 9、文化类别的四分法包括:器物、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价值。 10、文化产品的基本特征是精神性、娱乐性、依附性。 11、“3T”理论是指人才、科技、宽容。 12、费思克的“两种经济”论是指金融经济、文化经济。 13、加拿大文化政策三阶段是指同化、熔炉、多元文化政策。 14、文化经济的特征是指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 二、略 三、略 四、略

舞蹈艺术概论

1、对舞蹈本质的认识和把握是从事一切舞蹈工作的基础。 2、艺术是现实的模仿再现,艺术是人的情感表现。 3、艺术是通过动作、姿态、线条、色彩、声音、语言、文字等为表现手段,塑造出具体生动地、可被人感知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属性,表现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评价和审美理想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从审美角度来认识和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的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形式,是人对现实世界审美关系的集中表现。 4、舞蹈,艺术的一种。人体本身是它的物质载体。是经过提炼(典型化)、组织(节奏化)、美化(造型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以及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中人的情感意蕴,创造出可被人具体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作者——舞者(编导和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舞蹈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通过连续的舞蹈动作过程、凝练的姿态表情和不断流动的地位图形(不断变化的画面),结合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艺术手段来塑造舞蹈的艺术形象。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舞蹈作为一种社会审美形态,起源于远古人类劳动生产(狩猎、耕作等)、战斗操练、性爱活动的模仿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情感、思想、意识等内在的精神世界的需要。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艺术的审美社会功能是审美的愉悦性和审美的功利性的统一。舞蹈也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开展文化娱乐、促进身心健康,具有广泛群众性的一种艺术形式。 5、杂技并不像舞蹈那样着重表现人物情感的发展过程,而是通过高难度的技巧表演,表现出一种概括性的勇敢、坚毅、智慧的品格力量。因此,具有更多的观赏性的娱乐性。舞蹈虽然也强调舞蹈动作具有一定的技艺性,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高难度的技巧能力,但在舞蹈作品中表演高难度的技巧动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表现人物思想情感、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种手段。 6、舞蹈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的视、听觉综合艺术。 7、舞蹈动作,一般大致可以分为表情性(表现性)动作、说明性(再现性)动作、装饰性联结性动作。A表情性动作,是描绘人物的情感、思想和性格特征的动作。B说明性动作,是展示人物行动的目的和具体内容的动作。C装饰性联结性动作一般没有明显的含义,在舞蹈中起装饰和衬托的作用,有时也用它作为表情性动作和说明性动作相互转换和连接的过渡动作。 8、根据我国舞蹈家们的分类,舞蹈的空间运动线,可分为:斜线(对角线)、竖线(纵线)、横线(平行线)、圆线(弧线)、曲折线(迂回线)等五种。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谈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现在的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不算多,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概念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在这次选修课时我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听老师讲了几节课,也观看了譬如孔子,孟子以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之类的影片,所以,我就现在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浅薄的认识以及我最近参考的文献浅显的说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说中国传统文化之前要先阐明一下文化。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总是处于不断产生,又不断淘汰的过程中。因而,并不是所有在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都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而只有那些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才得以沉淀,保存,延续下来,成为后世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这样的文化称之为传统文化。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的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管是浩如烟海,举世无双的文化典籍,还是瑰丽无比,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抑或是灿若星辰,光芒四射的文化名人。中国传统文化,以她博大的胸怀,收容着万事万物;以她崇高的精神,荡激着世间百态;以她完美的身姿,展现中华的雄浑;以她最顽强的生命力冲破岁月的湮没;以永远不朽的生机和活力,焕发青春,震撼世界。 五千年的历史,弹指间灰飞眼灭,历史的车轮在泥泞的土地上留下了长长的车辙,然而,传统文化却没有随风而逝,而是,在车辙下却被碾得熠熠生辉。学术界比较赞同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时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她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东西。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从文房四宝到四大发明;从中国书法、国画、敦煌壁画到篆刻、印章、太极图;从汉字、甲骨文、钟鼎文到汉代竹简、木版水印,还是到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易经》、《诗经》、《三字经》、《千字文》等中华经典诗文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代表民族文化先进性和发展方向的,是和我们今天现代社会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因此也可以说,中国传统

李思屈版《文化产业概论》复习资料

14、 15、 ① ② ③ ④ 16、创意阶级:发挥着创造新想法、新技术、新创意内容的经济功能群体 17、佛罗里达三 T 理论: Talent Technology Tolerance, 人才、科技、和宽容是床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创意尝 试与普通城市的本质区别。 18、创意城市和三 T 理论的启示: 首先,发展创意产业、建设创意城市要以人才为本,以吸引创意人才为工作重心。 其次,注重创意社区的建设,构建良好的创意氛围。 最后,创造宽松、自由的创造环境提高城市的包容性。 19、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的基本观点: ①未来世界国际冲突的根源是文化。 ② 文明的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有可能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李思屈版《文化产业概论》 文化产业理论由,本质论、发展论、经营 管理轮、对策论四部分组成。 文化的分类:两分法,物质、精神;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四分法:器物、制度、 风俗习惯、思想价值 文化三要素: 精神要素 (文化的精神内容) 、表达要素(文化的表现形态) 、规范要素 (人 们的行为准则为) 。 文化产业的定义:精神产品和服务说、内容产业说、版权产业核心说、工业标准说、文 化娱乐集合说。 创意产业:最早由英国提出,以创意为核心,以知识产权和科技、文化为依托的产业。 内容产业: 利用数字化手段和信息技术提供图像、 文字、 影像、 语言等内容服务的产业。 设计移动,互联网,数字技术等多个领域。 文化产品的基本特征:精神性、娱乐性、依附性。 美国文化产业理论:费斯克两种经济论,甘丝品味轮 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高新技术,在社会经济增长中占主导地位和起决定性作用的 现代经济。 文化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在经济发展中起导向作用, 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经济的特征: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 两种文化经济学: 文化的经济学研究,立足于传统经济学框架,对文化产业等文化经济现象尽享研究。 对文化经济的的研究,对文化产业等文化经济现象进行的研究。 文化资本: 能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文化价值, 是与经济资本、 社会资本相对应的一种 资本形 态。 文化资本的形态:具体的形态;客观的形态、制度的形态。 如何构建创意城市: 城市文化精神的建构和发展远景的建构。 城市品牌的创建。 市容建设与环境美化。 生活时尚的创意和生产。 1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