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神病新进展

精神病新进展

2012精神疾病医学新进展研讨会

2013年03月12日 16:30我有问题要问医生>>访问次数:166

由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和中华精神科杂志联合主办、成都安定医院协办2012精神疾病医学新进展研讨会,近日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台湾省)的254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收编206篇论文,其中抗精神病药的研究论文有56篇,抗抑郁药的研究论文有50篇,这两方面的治疗研究是本次会议的主题;其他内容78篇。大会交流20篇,评出18篇优秀论文。

本次会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应用传统精神药物的同时,许多新一代精神药物已较普遍地应用于临床,并且对于中、西医现代结合特色疗法治疗精神疾病效果和临床应用。对此,代表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主要交流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有关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的问世,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研讨某些治疗精神疾病药物可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减少或避免传统抗精神病药的副反应(如锥体外系及心血管方面等),同时增加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进而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有关中、西现代医学结合特色疗法,对精神疾病治疗权威认可和精神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单纯的药物治疗或心理疏导是传统的治疗方法,长期药物刺激,存在副作用。进而采用综合治疗、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精神疾病。

最后:精彩的报告内容获得了全体参会代表的欢迎和好评。成都安定医院袁德基教授进行了总结。2012精神疾病医学新进展研讨会圆满成功,是我省精神学学科发展的一件大事。

青年医师是学科发展的骨干和今后的领军人物,省内同行之间以及与国内高水平专家之间的精神病治疗30年进展

摘要:30年前,可供精神科医生选择的抗精神病药物很少,目前称这些药物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或传统抗精神病药物,这些药物可致严重的EPS。而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能够改善精神病性症状,同时还能改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本文旨在就近30年来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简要回顾。考虑到经济原因,在贫困地区,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仍然占有一席之地。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由于EPS 较少,已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精神病。可以预见,针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症状或情感症状其中之一的独特的治疗策略将会出现。

概述

2005年是临床药物与治疗杂志创刊30周年。这期间临床医学取得了突出成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绩之一当数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治疗。30年前,可供精神科医生选择的抗精神病药物很少。这些药物都是化合物,现在称为传统抗精神病药物,这些药物会导致EPS。目前的新治疗药物不但能改善精神病性症状,且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功能。本文就70年代中期开始到现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和诊断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至到70年代早期,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还存在争议。由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不统一,致使精神分裂症的相对发病率差异较大,如英国美国联合在纽约和伦敦举行的一项研究就表明了这一点。

最近用统一的诊断标准进行研究发现,大西洋周边地区的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的发病率是相似的。

DSM-III诊断标准要求症状至少持续6个月。依据这一标准,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严重疾病,很难痊愈。目前全世界广泛应用的是DSM-IV,这就使得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得到统一,让我们能够比较不同的研究。

神经影像学研究和遗传研究进展使我们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了解大大改善。30年前,应用脑景象技术可以安全地研究活体人脑,让我们了解了症状与大脑结构的关系。1980年,Crow把精神分裂分为I和II型,I型精神分裂症DA2受体增加,以阳性症状为主。II型精神分裂症以阴性症状为主,伴有脑室扩大,白质减少。阳性症状包括:异常知觉(幻听)和固定的错误的非理性的信念(妄想)。阴性症状主要指通常的精神活动的缺失如思维贫乏和动机缺乏。MRI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主要是前额叶和颞叶,大多数

在青少年期或成年早期起病时就已经存在。

由此,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策略上,早期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人们已经越来越关注精神症状首次出现与精神病首次治疗期间的长短与预后的关系。Perkins等人研究发现未治疗时间越长则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越差,阴性症状越严重。另一个研究热点是用MRI监测来确定是否患者对药物存在部分或全部抵抗。已经证实几个大脑结构的改变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关。

最近分子遗传学研究已经找出了几个强有力的易感候选基因,如DTNBP1,是NRG1的基因,位于G72/G30。这些发现还难以应用于临床,多数基因也缺乏诊断特异性,但这些研究为我们进行神经生理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比较

自1950代氯丙嗪发现以来,已经研究制出了大量的典型的/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这些药物广泛应用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及相关精神病的治疗,也用于预防复发,实践证明有效。但这些药物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25-60%的病人经治疗仍然有症状,阴性症状和认识功能改善甚微,存在各种副反应,急性的如EPS,慢性的如TD。这是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缺点。然而人们对此临床认识的科学研究兴趣延后了足足20年。临床认识到这些副反应20年后,人们“大跃进”似的开始研究这些副反应及其原因。这期间的研究多是非干预性的临床描述性研究。80年代中期,由于方法学的限制导致科学研究不完善的因素已经不存在,科学家们能够做较完善的研究了。

一个广泛接受的观点是,所有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的药物都会导致EPS,人们甚至创造了“神经阻滞剂(neuroleptic)”一词来描述这一反应。这一观点持续了好多年。但是运动障碍和镇静这样的副反应就与药物的疗效并不同步,这是让人疑惑的。阳性症状较阴性症状更多出现在疾病急性期。阴性症状更可能致残,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阴性症状效果差。阳性症状包括妄想,幻觉和思维障碍等;阴性症状包括言语贫乏,动机缺乏,情感淡漠和情绪表达不能。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不同,有效治疗剂量下前者更少导致EPS和TD。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作用机制上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不同,各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多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能够改善认知功能,就疗效来说,这可能是其最重要的优势。氯氮平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原型,研究发现它可以改善其它抗精神药物治疗无效的精神病人的妄想和幻觉,并且能够降低自杀风险。研究发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能够增加皮质DA和乙酰胆碱的释放,同时对谷胺酸能系统也存在各种作用,这是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不具备的。另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神经元的存活及可塑性也有作用,降低了神经毒性,可能是其临床效果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原因。

“非典型(atypical)”一词最开始是用来描述氯氮平的,因其特

性与老的,传统的或者说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不同。此后人们用非典型来描述新研制的具有共性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1、无高催乳素血症;2、治疗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瓦解症状更有效;3、缓慢加药没有TD或肌张力障碍。如果严格按照这个标准,只有氯氮平符合所有条件。如果放宽“非典型”的标准,把至少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疗效相当,没有或很少产生EPS的药物纳入其中,则有几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满足条件(如利培酮,奥氮平,齐拉西酮,喹硫平和阿立哌唑)。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因非典型一词意义不太明确,致使其使用特别混乱。尽管如此,其使用频率却特别高,找不到更科学的可靠的词来代替它,这提示非典型一词还是传达了有价值的信息。至少在临床上大多数医生还是承认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赛庭多、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和氨磺必利属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尽管上述药物并不都满足非典型药物的定义。既然如此,那根据什么把这些药物归为一类药物呢?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更少出现EPS,更少合并使用抗胆碱能药物,甚至在常规的高剂量的氟哌啶醇的对照研究中也是如此。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另一个特征是没有或者只是一过性的泌乳素升高。按照这两个标准,利培酮和氨磺必利又不满足了。现在已经知道这可能源于这两种药物有更高的外周/中枢分布比,进而导致位于血脑屏障外的垂体DA过度阻滞。

“非典型”广泛用于描述某些抗精神病药物的特定属性,如急性和慢性运动障碍发生风险减小、更少镇静作用。尽管还没有足够的证据,但人们相信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更有效。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阴性症状可能具有的疗效研究是常规进行的。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疗效研究(CATIE)显示,非典型抗精神药物的耐受性更好,但因为无效或者副反应而脱落的病人更多。此研究还显示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奋乃静与喹硫平、利培酮和齐拉西酮的疗效相当,但前者因EPS而终止治疗的病人更多。

下文将分专题简要回顾氯氮平和新近的非典型抗精神药物(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赛庭多和阿立哌唑)。

抗精神病药物的受体药理学

1976年两项抗精神病药物受体药理学的重要研究公布于众。研究提示神经阻滞剂改变了DA循环,进而提出了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说。30年来该假说引导了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生物学研究。

以5-HT受体为基础的作用机制则在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药理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APDs)如氟哌啶醇相比,5-HT受体作用机制能使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保持相同疗效时发生更少的EPS。Meltzer认为有力的5-HT-2A受体拮抗作用和较弱的D2受体拮抗作用是区别氯氮平和其它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药理特征。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和齐拉西酮都具有这一药理特征。目前,在美国和许多其

它国家,上述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最常用的药物。在发展的各个阶段还有许多的化合物也具有这些特征。研究还表明5-HT2A受体拮抗的一个重要结果是5-HT1A激动。这样,以5-HT1A激动替代5-HT2A拮抗,同时具有较弱的D2拮抗也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特征。最近研制出来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是D2受体部分激动剂,使其具有非典型特征的则是其较弱的D2受体拮抗作用,5-HT2A拮抗作用和5-HT1A激动作用。Kaper和Seeman的“激动关闭”假说只适用于氯氮平和喹硫平,而不适用于多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多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利培酮和齐拉西酮是以“阻滞关闭”为其作用机制的。5-HT2A和5-HT1A受体分布于皮质和海马的谷胺酸能锥体神经细胞元,5-HT2A 受体分布在腹侧被盖核和基底核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体以及皮质和海马GABA能中间神经元。脊核也可能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重要作用部位,这里分布着5-HT1A受体。大量证据提示5-HT2C和5-HT6受体也参与了部分APDs疗效的重要调节作用。因此,5-HT和DA成为研制新的有效的APDs的重要目标,结束了只寻找单一受体作用机制的药物,如D3或D4受体,转而寻找复杂作用机制的药物。这些药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与D2,胆碱能、组胺能、5-HT2A和5-HT2C受体阻断的亲和力不同。这些神经药理学的不同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无论就个体的临床疗效来说还是就副反应来说都是如此。例如,奥氮平和喹硫平与氯氮平的结构最为相似,则其抗组胺作用和镇静作用就较其它药物要强。就与药物相关的代谢副反应来说,奥氮平可能仅次于氯氮平。利培酮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最强有力的D2受体阻断剂,与氟哌啶醇相似,与DA受体结合紧密。这样,当利培酮用量较大(大于3mg/d)时就较其它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更易出现EPS、高催乳素血症和泌乳。

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镇静作用最轻,可能代谢副反应发生率也最低。两种药物都因其独特的作用效果而有别其它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尽管两种药物都是5-HT1A受体拮抗剂,但只有齐拉西酮是去甲肾上腺素和5-HT再摄取转运体的中等程度阻断剂。部分激动剂则在作用目标受体功能低下起激动作用,在作用目标受体增强时起阻滞作用。正如上文所述,阿立哌唑有别于其它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就是它在某些状况下能激动D2受体。由于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的独特的作用,可能出现活动过多。阿立哌唑治疗过程中出现活动过多可通过减低药量或缓慢加量得到缓解,而齐拉西酮可能则需要快速加药或加量药物才成。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分类

研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的过程是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原型(氯氮平)的多受体作用效果的指引下进行的。氯氮平作用的受体有DA1、DA4、H1、5-HT2、M1和D2受体。这就产生了问题,是什么机制决定了氯氮平的非典型特征呢?有两种基本观点:其一,非典型药物作用于非D2受体是主要原因,当然具体作用于哪些非D2受体是关键。其中包括对5-HT2受体的作用、对5-HT1A 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对D1、D3和D4受体的作用。其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特征是对D2受体的适度调节作用,这是充分必要条件。现有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包括那些在活体上拮抗5-HT2A受体强于拮抗D2受体作用的药物:氯氮平、伊洛培酮、奥氮平、氧氮平、哌罗匹隆、喹硫平、利培酮、赛庭多和齐拉西酮。阿立哌唑是部分D2受体激动剂,它与D2受体的亲和力强于与5-HT2A受体的亲和

力,但在临床上并不是强D2受体阻滞剂。这些药物有时称为多受体激动剂,或者称为“脏药”,因其与多种受体有高亲和力,在产生治疗作用的时会产生副反应。引人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已经不少了,但还是没有人去研制单一作用于5-HT2受体和D2受体的药物。有一个还在临床前期试验的药物,布南色林,它可能是最接近于选择性作用的药物,它具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特征。第二类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苯酰胺类药物的替代品,包括氨磺必利、瑞莫必利和舒必利。这些药物选择性地拮抗D2/D3受体,是典型的神经阻滞剂,区别在于它们与其它受体的亲和力很小。有人认为这些药物对阴性症状(退缩、情感平淡、快感缺乏、动力缺乏和缺少应变能力)和抑郁症状有独特疗效。根据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定义,除了上述药物以外,还有其它一些药物也可称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即能够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同时较少导致EPS的药物。因此,选择性D3、D4、NK3、5-HT2A或5-HT2A/2C受体拮抗剂,选择性M1或M4受体激动剂都可能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但尚无足够的临床证据表明这些药物有效。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区别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特征是增加前额叶皮质DA的释放,不增加伏核的DA释放。而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作用则恰恰相反。这一区别主要源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拮抗5-HT2A受体,直接或间接激动5-HT1A 受体以及较弱的D2受体拮抗作用。同样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鼠类还增加前额叶皮质的Ach的释放,其机理尚不清楚,可能是阻断DA3受体的结果。研究表明DA和ACh参与了记忆和学习过程,上述两种药理机制可能对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有重要作用。两类药物除了对DA、5-HT和Ach的不同影响外,对谷氨酸系统的作用也存在相似与相异之处,而谷氨酸系统功能与精神分裂症也相关。

氯氮平

氯氮平于1959年合成,1960年代早期上市。因其卓越的疗效和很少的EPS而在欧洲广泛使用。不幸的是,1975年在芬兰发现有16例病人出现严重的血液系统副反应,即白细胞下降,这使病人极易发生感染。研究发现服用氯氮平致粒性白血球缺乏症发生率高达1-2%,高于常规抗精神病药物。这样氯氮平被迫退出临床,10多年后,因其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疗效优于其它抗精神病药物而重新在临床上应用,但需要进行血细胞监测。这里所指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是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不能控制症状的病人。

使用氯氮平的病人必须进行严格的白细胞监测。治疗前18周必需每周进行血细胞计数监测,此后应至少每月监测一次。大约50-80%的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或粒性白血球缺乏症发生在治疗的前18周。

1998进行了一项为期6周的双盲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住院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这些病人至少经过三种以上的其它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效,结果显示30%以上的病人有效。研究表明氯氮平对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都有效,而且耐受性优于其它抗精神病药物。基于此,氯氮平再次上市。但仅用于其它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效的精神精神分裂症病人。

一般说来,为了减少药物副反应,如低血压、镇静和抗胆碱能副反应,也为了避免药物相互作用,致使氯氮平的弱D2受体阻滞作用削弱,在应用氯氮平之前最好停用其它抗精神病药物。但如果必要的话,也可同时使用低剂量高效价的抗精神病药物,至到氯氮平起效,一般为期2-3周。

氯氮平起始剂量12.5-25mg,一般在2-3周逐渐加量至300-450mg/d,氯氮平半衰期12-16小时,可每日服药两次。老年病人200-300mg/d就有效,甚至更低也有效。尽管如此,有些病人需要900mg/d才有效。在欧洲,氯氮平治疗剂量是200-300mg/d,甚至更低,而在美国400-600mg/d是常见剂量。

用其它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用氯氮平治疗一般也不会立即显效,需要6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疗效才比较明显。大约30%的病人在治疗6周内显效,另有30%显效很慢,甚至要2年以上。突然停用氯氮平可能导致精神病性症状加重。因依从性或者其它原因停用氯氮平后再重新使用氯氮平一般还是有效的。但是确有报道一些病人停药后再重新使用时则无效了,原因尚不清楚。

当白细胞计数降至3000/mm3以下或者中性粒细胞数降至1500/mm3以下时应停止使用氯氮平,并且监测血细胞分类计数4周。因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而停用氯氮平的患者可以再使用氯氮平,但应更加仔细的监测血细胞计数。

氯氮平的副反应包括唾液过多、便秘、体重增加、直立性低血压、心动过速、体温升高、抽搐和思睡。氯氮平不引起EPS,这是氯氮平治疗的主要优势,明显增加了依从性。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比,氯氮平很少引起运动障碍,也没有引起TD的报道。相反,对于存在运动障碍和TD病人,氯氮平可使其中30%的病人缓解,另30%的病人严重程度减轻。当停用氯氮平后症状复发。

约30%的氯氮平治疗病人唾液分泌过多,减少剂量或者抗胆碱能治疗有效。可乐定是一种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也可用于治疗唾液分泌过多。

氯氮平不升高血清泌乳素。但是,与其它抗精神病药物一样,氯氮平也可导致恶性综合征,即便在很低剂量时也可能发生。有趣的是,氯氮平曾经用于治疗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出现恶性综合征的病人取得成功。

总之,尽管氯氮平现在仅用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伴有EPS和TD的病人,但它仍然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典范

利培酮

利培酮属苯丙异恶唑衍生物,它对D2受体和5-HT2受体都有很强的阻断作用。它与a1、a2和H1受体有关,也是麦角酰二乙胺的强力拮抗剂。但它没有抗胆碱能作用。利培酮可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Meta分析表明,利培酮4-6mg/d时,其效果与氟哌啶醇(10-20mg/d)相当或更好,而且较少出现EPS。另有Meta分析表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优于氟哌啶醇。利培酮作用谱广,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思维紊乱、敌意和情感症状

皆有效。

剂量低于8mg/d时,利培酮EPS发生率较氟哌啶醇低。但高于此剂量时则没有此优势了。利培酮的其它常见副反应包括:失眠、激越、镇静、头晕、鼻炎、低血压、体重增加和月经不调。还可能出现泌乳,也可导致恶性综合征。

通常利培酮的起始剂量为1mg Bid,可在几天内加至3mg Bid。利培酮治疗剂量为4-6mg/d,但为了控制阳性症状,有些病人可加大治疗剂量。

奥氮平

奥氮平是噻酚苯二氮卓类衍生物,它与多种受体有亲生力,包括:D1-D4,5-HT2、3、6,M1-5,a1和H1。临床试验表明奥氮平可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EPS发生率也很低。

Meta分析表明,7.5-20mg/d的氮氮平在治疗前6周内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或优于氟哌啶醇。奥氮平7.5mg/d以下时,疗效不如氟哌啶醇。由于奥氮平副反应较氟哌啶醇少,中断治疗病人明显较少,因此使用奥氮平就更安全。另外,奥氮平治疗病人也很少使用抗胆碱能药物,表明较少引起EPS。

四项临床试验表明奥氮平有轻到中度的副反应,最常见的是镇静和体重增加。也观察到抗胆碱能副反应和轻度的头晕。性功能障碍较少发生。

总而言之:1、奥氮平治疗无效率为48%,而氟哌啶醇治疗无效率为64%;2、因疗效差而中断治疗的病例氟哌啶醇组明显高于奥氮平组;3、因副反应而中断治疗的病例氟哌啶醇组较奥氮平组多;4、奥氮平组有15%需要抗胆碱能药物,而氟哌啶醇组高达49%。

因此,在治疗前6周内,7.5-20mg/d的奥氮平治疗较5-20mg/d的氟哌啶醇治疗更有效,更少出现EPS。

喹硫平

喹硫平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其结构与氯氮平相似,但勿须监测血象。并且,喹硫平与5-HT1A、5-HT2、D1和D2受体有轻到中度的亲和力。拮抗这些受体的作用中,它与5-HT2受体亲和力高于D2受体的亲和力,这是喹硫平具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特征的关键因素。

临床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显示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其它抗精神病药物相当,并且EPS和其它副反应发生率更低。

最常报道的副反应是偏头痛(19%)、思睡(19%)和头晕(10%)。锥体外系症状发生率低于10%。

研究表明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的疗效与氯丙嗪相当,而副反应更少,如EPS。与100例氯丙嗪治疗的病人相比,喹硫平治疗的101例病人无一例出现高催乳素血症。最常见的有效剂量是300-450mg/d。治疗剂量为150-750mg/d,可在几天内加至治疗剂量。

齐拉西酮

齐拉西酮与5-HT2A的亲和力超过与D2受体的亲和力,它还是5-HT1A受体激动剂,5HT1D和5HT2C受体的强力拮抗剂。齐拉西酮与M1受体的亲和力很低,与α和H1受体的亲和力也低,这使其药理作用不但异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也与其它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不同。这一特性使齐拉西酮较少引起EPS、体位性低血压、认知缺损和镇静。

在一项安慰剂对照的双盲临床试验中,固定剂量的齐拉西酮疗效优于安慰剂,改善了精神分裂症病人和分裂情感障碍病人的所有精神病理学症状。

齐拉西酮治疗剂量为40-160mg/d,分两次服用。齐拉西酮口服后迅速吸收,饭后服用能显著加速吸收。齐拉西酮与血清蛋白结合率高达99%以上,通过P450细胞色素系统的3A4酶转换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齐拉西酮的血药浓度和半衰期与年龄无关。因此没有必要因年龄、性别或肾功不全而调整药物剂量。齐拉西酮治疗可能轻微的一过性增加泌乳素。齐拉西酮治疗最常见的副反应是头痛、思睡、失眠、恶心、便秘、头晕、消化不良、腹泻和虚弱。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比,齐拉西酮较少引起EPS和体重增加。

在服用齐拉西酮之前,应进行心电图监测,因其可导致QT间期延长。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齐拉西酮所致的QTc延长会增加临床事件风险。但不应与有同样药理作用的药物合用,如奎尼丁、甲硫达嗪、索他洛尔、哌迷清等等。

齐拉西酮禁用于下述人员:最近发生过急性心肌扩张的病人,心律失常性心功不全病人,已经有QT间期延长史的病人或者在服用I类和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病人。

阿立哌唑

阿立哌唑是全球最新的抗精神病药物之一,也属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作用机制中值得一提的是对DA受体的部分激动作用。与DA受体拮抗剂不同,部分激动剂可以作为拮抗剂,也可以作为激动剂,这有赖于作用的DA能循环的功能水平。当DA功能亢进时(中脑边缘系统的DA能神经元功能亢进导致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阿立哌唑就降低DA能神经递质的传递。当DA功能减弱时(中脑皮质DA能神经元活动减退或激活不足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和认知症状有关),阿立哌唑就加强DA能神经递质的传递。这一特性可能也与低EPS或低内分泌副反应发生率有关,鉴于阿立哌唑能维持DA能神经元的生理功能,而DA能神经元正好调节运动活动和泌乳素的分泌。另外与其它多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一样,阿

立哌唑也阻断5-HT2受体,同时它还是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

这些特性使得阿立哌唑成为治疗老年精神障碍的有希望的药物。但尚需更多的研究来证实这一假说。

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因其在EPS方面的优势已经成为最广泛的治疗各类精神疾病的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安全性方面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其可致体重增加和糖脂代谢改变。

目前满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定义的多数药物都是拮抗5-HT2A强于拮抗D2受体。当然这类药物还有其它多种药理特征使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安全有效。除了低EPS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关键临床优势还在于可改善认知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而认知功能缺损是精神分裂症的关键症状之一。进一步的研究在于确定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特别是长期治疗时对神经元的可塑性和存活的影响。

对于贫因地区来说,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是首选治疗方案。下一代抗精神病治疗不会仅仅依赖于单一的药物,因为精神分裂症本身就是一个多维因素引起的疾病。治疗精神分裂症可能需要作用于DA受体以外的其它作用模式。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治疗目标都要一种药来承担。实际上,我们目前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模式可看作是一种“万精油”的治疗模式,一种药物针对所有症状。在医学的多数其它学科,一种疾病常常导致多种生理功能障碍,治疗时就采取多种针对性的药理干预措施(如常见的癌症、高血压和风湿)。因此,我们可以预见未来会出现不同的治疗策略,每一种治疗都是针对精神分裂症的不同维度,可能是同一综合征中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症状或情感症状。此时,医生的工作就是确定病人的症状和体征,个体化地调整治疗策略来适应每一病人的疾病模式,即治疗的个体化。

精神病治疗取得重大进展

——从受体阻断说,到成序机制说

科学技术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和进步着……

在精神病治疗领域,一个“成序机制”学说,脱颖而出……

它强烈地冲击着禁锢了半个世纪的“受体阻断”学说……

它使精神病治疗走出了痛苦的困惑……

一项科学技术的问世,改变了成千上万精神病人的命运!

在世纪之交,精神障碍治疗取得了创新性重大进展!

困惑

精神病的药物治疗是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令广大患者和家属困惑的是这些抗精神病药物普遍存在着副作用,有的副作用还很严重,医学高等院校教科书上也谈到:“药物治疗往往构成临床用药的严重障碍和潜在危险。”然而,减药不当或停药又往往容易引起复发,于是出现了“用药不行,停药不能”进退维谷的困惑局面。

要害

问题出在作用机制上!

至今为止,多数抗精神病药物都是作用于中枢神经递质的受体起作用,单纯着眼于受体的阻断去治疗精神疾病,这种精神病治疗的局限,整整束缚了半个世纪,产生这种束缚的根源是:“单纯还原论”也就是一种把一个完整的人体肢解开来看问题的方法,仅仅着眼于分子水平,对神经活动的机制进行研究,把复杂的精神异常,仅仅看成是某些神经递质的紊乱,未免过于简单;高等医药院校教科书中,也早就尖锐地指出这一问题。要走出这一困惑,必须冲破这种束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重新认识:什么是精神,什么是精神病?

出路

天津市调序脑科学研究所,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彭宗禹认为“精神病是一种系统性信息调制失序、脑的整合机能失衡”的整体性病变。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对精神病发病机制的看法:

发病机制尽管错综复杂,但最根本的机制是:“成序机制”的紊乱,即拮抗双方对立统一的破缺。

“成序机制”普遍存在于各种生命现象之中。

在人脑,在高级中枢,同样存在着这个“成序机制”,问题是我们采用什么技术?从哪里入手?才能触动这个“成序机制”从而恢复拮抗双方的对立统一?

从“同步化”入手!具有非凡创新能力的彭宗禹,又率先提出了这样一个新颖而又科学的论断,并且在技术上做到了应用调序疗法,能够有效地使中枢神经元的生理活动更加同步化,有序化。

何以见得?

通过脑功能ET检测技术,进行了上万例的重复性实验。结果,可重复性很强,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证明:调序治疗技术,可以有效地使大量中枢神经元的生理活动实现同步化。

同步化为什么能触动成序机制?

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大脑的中枢神经元形成了一个显著的特征,即中枢神经递质与神经肽共存于一个神经元并且同时释放,而神经肽可以作为递质发挥作用,也可以作为神经调质发挥作用,对中枢神经元的功能起到调制作用,因而,大量中枢神经元生理活动的同步化,显著地增强了中枢神经元的调制机能。使全脑的兴奋与抑制处于高度平衡有序化状态。因而,同步化可以触动和恢复成序机制!同步化可以成序!

所以,治病的着眼点用“恢复成序机制”来取代“受体阻断”,使精神病治疗走出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困惑,这是一个重大的发展与进步!

该项学说与技术经历了十六年的大量实践,成千上万个精神病人得到康复的实践证明:这项学说是科学的!该项技术是成功的!

科学的魅力

常规的药物治疗常常使病人出现目光呆滞、行为刻板、表情淡漠、身体发胖或出现口干、乏力、眼睛上翻、震颤、流口水、闭经、反应迟钝、甚至肝功能失常、白细胞下降,无法正常工作或学习,然而,调序疗法这项技术,不但没有这些缺陷,相反,还可以显著地降低这些药物的副作用,使很多药物的副作用减轻或消失,从病人的回馈资料中看到:有的回馈流口水减轻,有的回馈月经恢复正常,有的回馈眼睛上翻消失,有的反馈震颤减轻或消失,普遍回馈病人眼神会越来越灵活,面部表情会越来越丰富,甚至面部可以由诲滞变得有光泽,而且还可以显著提高人的认知功能,包括决策与执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判断能力、记忆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无疑十分有利于精神病人回归社会,并且可以随着病症的减轻或消失,逐渐递减药物。调序疗法能把因药物与受体结合而产生副作用降下去?这正是该项技术的精华所在,表明它不但可以使中枢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序化,还可以将一些药物与受体相结合而扰乱的突触后神经功能恢复过来。调序疗法的这一特征,不仅使精神病治疗走出了多年的困惑,也说明了调序疗法是一项很有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具有丰富的科学技术内涵。

如果患者在接受调序疗法时,始终未用药或已停药三个月以上,则可以单纯应用调序疗法治疗,不必配合药物。调序疗法发挥治疗作用,并不依赖于药物。

调序疗法在治疗过程中,还能同步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而睡眠对精神病人的康复又密切相关,病人睡好觉,就情绪稳定,也不易复发,而这项技术恰恰有这个功效,因而这一特征也十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如果一个精神病人,同时患有精神分裂症、抑郁性情感障碍及神经症(包括:焦虑、紧张、恐惧、抑郁、强迫和神经衰弱),若用常规药物治疗,只能分别对症用药,然而用调序疗法,却可以在同一治疗过程中,使上述症状同步得到治疗,甚至兼有一些如头痛、颈椎病等躯体病症,也可以同步得到康复,具有整体效应的特征。

调序疗法患者接受起来无痛苦,无刺激,可以在很舒适的状态下接受治疗,因此患者很容易接受治疗,依从性很强。这是患者能够顺利康复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同一项技术同步兼有以上多种特征,目前国内外未见到相同报导,应该说,这是目前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技术,在精神病治疗领域,是一个重大的发展与进步,同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推动这一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关键是:对精神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机理的创新性揭示。

该项技术也适用于脑瘫弱智儿童,用来改善提高或显著地改善提高弱智儿童的智力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其中智力水平包括:理解记忆能力、思维反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注意力集中状态。

一种创新性思维,一项创新性学说,一个创新性技术,改变了一大批精神病人的命运,也使我们进入了一个脑资源开发的新时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