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护理心理课程标准

护理心理课程标准

护理心理课程标准
护理心理课程标准

《护理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名称:护理心理学

(二)课程编码:

(三)学分:2

(四)总学时:36(理论:30,实践:6)

(五)授课学期:第二学期

(六)适用对象及层次:护理专业本科层次

(七)先修课程:《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导论》

(八)后续课程:《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九)课程性质

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护理学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系统知识和方法运用于护理领域中,研究和解决护理理论和实践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各种病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各种疾病的心理行为变化、干预方法及技术,因而也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护理心理学研究的是介于护理与心理学之间的课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护生辩证唯物主义观,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掌握护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使护生在临床工作能够按照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思考和处理临床问题。

二、课程目标、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人的心理现象、发展规律以及人的社会表现。

(2)理解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3)理解护理人员角色及其职业适应。

(4)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心理需要以及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5)掌握心理护理的基本技能,能够对各种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护理。

2、能力目标

(1)正确运用心理应对机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2)熟练运用心理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进行心理护理。

(3)学会运用心理咨询、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对心理异常进行防治及宣传。

(4)学会运用心理评估技术,提高心理诊断、心理护理水平。

3、思想目标

(1)通过对普通心理的学习,形成对心理现象的科学认识。

(2)通过对发展心理的学习,培养正确的心理发展观。

(3)通过对社会心理的学习,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4)通过对健康心理的学习,培养正确的健康观。

(5)通过对护理人员心理和患者心理的学习,培养对护理职业的热爱。

(6)通过学习与实践,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二)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不仅教授护理心理学基础知识,更重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应用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理论:护理心理学概述、护患心理、心理护理、常见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

2、2、操作:以理论知识为指导在临床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主要介绍护理心理学的性质、对象、任务及研究方法,心理学基础、护士职业心理素质及其优化,健康、应激与心理社会因素,临床心理评估,心理护理,临床心理护理方法,不同年龄不同疾病阶段的心理护理,临床病症及治疗的心理护理,心身疾病病人的心理护理,生物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心理护理等。

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二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病人的心理、心理护理总论、病人心理护理分论;掌握各类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程序, 培养护士维护自身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难点是与护理心理学相关的经典心理学知识体系,包括心理学基础、心理应激、心理评估、心理干预。重点章节是第六章、第七章、第八、九、十章。难点章节是第三章、第四章。

四、课程基本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1.目的要求

1.1掌握护理心理学的概念

1.2掌握护理心理学的概念

1.3掌握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4掌握护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式

1.5熟悉护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6熟悉护理心理学与现代医学及护理观

1.7了解护理心理学的发展

1.8了解护理心理学的相关领域及重要的心理学派别

2.教学内容

2.1护理心理学概述

2.2护理心理学的发展

2.3护理心理学与现代医学及护理观

2.4护理心理学的相关的主要心理学理论

2.5护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式

3.重点:

3.1护理心理学的概念

3. 2护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式

4.难点:

护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式

5.学时分配

讲课时数:2学时(理论)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1.目的要求

1.1掌握心理现象及实质

1.2掌握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的概念

1.3掌握感觉的特征、知觉的特征、记忆的过程、遗忘规律、思维的过程和思维、注意的品质

1.4掌握情绪与情感的概念及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1.5.掌握意志的概念和品质

1.6掌握人格含义、结构

1.7掌握需要、动机、兴趣的概念

1.8掌握动机的功能和兴趣的品质

1.9掌握能力、气质、性格的概念

1.10掌握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气质的生理基础、性格的类型

1.11熟悉感觉的种类、感受性及其测定、知觉的种类、记忆的种类、思维的种类、想象和思维的种类

1.12熟悉情绪情感的维度与两极性、情绪状态

1.13熟悉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1.14熟悉人格特征、需要的理论、动机冲突和兴趣种类

1.15熟悉能力的种类、气质类型和性格特征

1.16了解想象的作用

1.17了解情绪的外部表现和生理变化、情绪理论与生理机制

1.18了解意志的培养

1.19了解人格理论、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气质的意义、性格的类型

1.20了解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2.教学内容

2.1心理现象及实质

2.2心理过程

2.3人格

3.重点:

3.1心理的实质

3.2感觉、知觉的概念、感觉和知觉的关系、知觉的特征、记忆的过程、思维的基本过程

3.3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3.4人格的概念、人格的结构

3.5动机冲突、气质的生理基础、性格类型

4难点:

4.1心理的实质

4.2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4.3情绪的理论与生理机制

4.4人格的特征

4.5气质的生理基础

5.学时分配

讲课时数:4学时(理论)

第三章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1.目的要求

1.1掌握心理健康、防御机制、应激、应激反应的概念

1.2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1.3掌握应激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

1.4掌握应激的心理模型及认知评价、社会支持、人格在其中的作用1.5熟悉心理社会文化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6熟悉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

1.7熟悉应激的生理模型

1.8熟悉应对的特质及过程观点

1.9了解防御机制的特征及分类

1.10了解应激的概念、分类

1.11了解应对方式的分类及测量

1.12了解常见的心身疾病

2.教学主要内容

2.1.应激概述

2.2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

2.3应激反应

2.4心身疾病

3.重点:

3.1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3.2应激的生理反应、心理反应

3.3认知评价在应激心理模型中的作用

4.难点:

4.1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

4. 2应激的心理模型

4.3应对与防御机制的关系

5.学时分配

讲课时数:3学时(理论)

第四章心理评估

1.目的要求

1.1掌握心理评估、心理测验的概念

1.2掌握常用心理测验分类、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

1.3熟悉行为观察法和访谈技术

1.4了解临床心理评估的主要功能、临床心理评估的实施原则及注意事项

1.5了解临床常用量表

2.教学内容

2.1心理评估概述

2.2临床护理心理评估基本方法

2.3临床常用心理量表的使用

3.重点:

3.1常用心理测验的分类

3.2人格测验的基本概念

4.难点:标准化心理测验的主要技术指标

5.学时分配

讲课时数:2学时(理论) 1学时(实践)

第五章心理干预

1.目的要求

1.1掌握心理干预的概念与分类

1.2.掌握系统脱敏技术和方法

1.3.掌握埃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的方法

1.4掌握生物反馈技术和方法

1.5掌握放松疗法的技术

1.6熟悉家庭干预、集体心理干预及暗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1.7了解贝克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及人本疗法的原理

2.教学内容

2.1心理干预概述

2.2支持疗法

2.3行为疗法

2.4认知疗法

2.5集体心理干预

2.6家庭干预

3.重点:行为行为疗法的常用方法

4.难点:

4.1临床心理护理各方法的理论基础

4.2生物反馈技术、系统脱敏法

5.学时分配

讲课时数:4学时(理论) 2学时(实践)

第六章病人心理

1.目的要求

1.1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与反应

1.2熟悉病人的求医行为、遵医行为及其各自影响因素

1.3了解病人及病人角色的概念、角色转换问题

2.教学内容

2.1病人心理概述

2.2病人的心理需要与心理反应

3.重点:病人的心理需要与反应

4.难点:病人角色的概念、角色转换问题

5.学时分配

讲课时数:2学时(理论)

第七章心理护理

1.目的要求

1.1掌握心理护理、个性化护理、共性化心理护理、有意识心理护理、无意识心理护理的概念

1.2掌握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1.3掌握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

1.4掌握心理护理的伦理学原则

1.5熟悉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的联系与区别

1. 6熟悉个性化心理护理与共性化心理护理的比较

1.7熟悉有意识心理护理与无意识心理护理的比较

1.8熟悉心理护理的实施程序

1.9了解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地位

1.10了解评估病人心理问题、选择护理对策

1.11了解护士的职业心态对实施心理护理的影响

2.教学主要内容

2.1概述

2.2心理护理的基本程序

3.重点:

3.1心理护理与其他护理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3.2心理护理的实施形式

3.3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及作用

4.难点:

4.1心理护理的实施形式

4.2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及作用

5.学时分配

讲课时数:4学时(理论)

第八章临床各类病人的心理护理(一)

1.目的要求

1.1掌握孕产妇、儿童病人及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

1.2熟悉孕产妇、儿童病人及临终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1.3了解孕产妇、儿童病人及临终病人的心理评估方法和心理健康教育

2.教学内容

2.1.孕产妇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2.2儿童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2.3临终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3.重点:孕产妇、儿童病人及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

4.难点:孕产妇、儿童病人及临终病人的心理评估方法和心理健康教育

5.学时分配

讲课时数:2学时(理论) 1学时(实践)

第九章临床各类病人的心理护理(二)

1.目的要求

1.1掌握慢性病病人、术前、术后病人及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

1.2熟悉慢性病病人心理影响因素、术中病人的心理特点

1.3了解慢性病病人的心理评估、术前焦虑与手术结果的关系

2.教学内容

2.1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2.2.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2.3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3.重点:慢性病病人、术前、术后病人及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

4.难点:术前焦虑与手术结果的关系

5.学时分配

讲课时数:2学时(理论) 1学时(实践)

第十章临床各类病人的心理护理(三)

1.目的要求

1.1掌握肿瘤病人、器官移植病人及危机事件后创伤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

1.2熟悉肿瘤病人、器官移植病人及危机事件后创伤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1.3了解与肿瘤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危机事件常见原因

2.教学内容

2.1.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2.2器官移植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2.3危机事件后创伤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3.重点:肿瘤病人、器官移植病人及危机事件后创伤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

4.难点:肿瘤病人、器官移植病人及危机事件后创伤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

5.学时分配

讲课时数:2学时(理论) 1学时(实践)

第十一章护士心理健康与维护

1.目的要求

1.1掌握护士常见的应激源及心理健康维护的措施

1.2熟悉护士职业紧张的消极影响及职业倦怠对健康的影响

1.3了解职业紧张的生态学模式及护士良好职业心理素质的特征

2.教学内容

2.1护士常见的应激源

2.2护士心理健康状况

2.3护士的心理健康的维护

3.重点:护士常见的应激源及心理健康维护的措施

4.难点:职业紧张的生态学模式及职业倦怠对健康的影响

5.学时分配

讲课时数:3学时(理论)

五、实践环节教学内容

(一)实践要求

通过实践课程教学,学生将能够:

1.掌握基本的心理学基本理论,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2.掌握心理测验、心理干预的常用方法

3.结合护理知识运用于临床护理中,分析临床病人的心理需求,提供

恰当的心理护理

(二)实践内容学时类型

序号实践项目名称学时实践类型

1 心理测验

2 量表

2 心理评估 4 角色扮演

3 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2 演示VCD

4 慢性病人、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2 演示VCD

5 肿瘤病人、创伤后病人的心理护理 2 演示VCD

六、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杨艳杰.《护理心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

2.姜乾金.《医学心理学》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4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七、考核形式

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平时成绩满分100分,包括出勤、课堂表现、课外作业。

期末成绩采用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

急危重症清醒病人的心理护理技巧

急危重症清醒病人的心理护理技巧 (作者: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关键词】急危重症;清醒病人;心理护理急危重症患者,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急危 重症病人以服毒、外伤、各种脏器功能衰竭急性发作为主,由于起病急、病情重,病势凶险,病人对疾病缺乏认识,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悲观失望等,护理人员在迅速、及时、有效配合抢救的同时,应首先稳定病人的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才能主动积极配合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过去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急危重症病人病势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须实施心理护理。近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危重症病人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因为急危重症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其紧张情绪,有助于转危为安。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个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本文结合工作体会进行探讨。 1以行动亲近病人

急危重症病人大都求医心切,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之感。 这时,医护人员应当做到紧张而又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周到,使病人感到在危难之时遇到了救命的亲人。这种医患关系,对抢救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有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抢救和治疗效果。 危重症患者在情绪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单纯的语言安慰尤如杯水车薪,难以达到心理护理的目的,所以心理护理首先要表现在医疗、护理人员以治愈疾病的态度上,高度的重视,足够的信心,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执行医嘱的轻、快、稳、准,会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增强安全感。在尽力终止病人不断加剧的疾病痛苦的基础上,再配以适当的语言安慰,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2以技术取信病人 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病人转危为安的保证,同时对病人来说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使病人感到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医护人员的医德和技术是病人获得安全感的基础。为了帮助病人缓解心理冲突,减轻精神痛苦,医护人员还应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对急危重症病人,无论预后如何,原则上都应给予肯定性的保证、支持和鼓励,尽量避免消极暗示,尤其是来自家属、病友方面的消极暗示,使病人能够身心放松,感到安全。

护理心理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原创】

护理心理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原创】 关键词护理心理学临床应用 护理心理学就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把护理学与心理学紧密结合,指导医护人员依据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有针对性地做好护理工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大医护人员不仅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熟练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有针对性地护理好各类患者,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增强医护者的本领。为了更好地将护理心理学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诊断患者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情况,对患者实施计划护理要使护理心理学和临床护理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情,要考虑患者在这种病情影响下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心理状态,然后再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制定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住院后,护士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法和交谈法的形式,与患者进行情感交流,关注患者病情,与患者进行思想交流,建立起与患者相互信赖、互相合作的关系[1]。通过与患者交谈、向患者亲属和来院探视人员了解患者发病前的性格特点及家庭环境、文化水平、生活习惯。通过向主管医生询问及查阅病历等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掌握患者发病前的特质,从而掌握患者在患病后所引起的各种心理反应,找出患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护理计划,采取恰当护理措施。医护人员要不断观察患者疾病及心理上的变化情况,及时修订护理计划,保证护理计划动

态化,从而及时掌握病情并采取有效措施,获得最佳护理效果。掌握干预患者心理活动的理论和方法患者的心理活动寓于每个患者的头脑之中[2],完全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是有一定困难的,但他们的心理活动都会不自觉地表现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患者对疾病和其他事物都有自己的见解,通过采取恰当的方法完全可以干预患者的心理活动。因此,护理心理学不仅要研究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还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干预心理活动的方法。通过医护人员权威性的劝说和解释可以改变患者对病情和事物认知方式;通过医护人员真诚的服务态度可以转变患者的情绪状态;真情的鼓励和支持可以使患者精神振作;热情巧妙的暗示可以使患者按照医护人员的意志行事;通过提升护士自身良好的医德以减少患者的顾虑,增强对医护人员信任;通过一系列干预患者的心理活动的理论和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治疗、预防和护理,使其早日恢复健康。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患者患病后,由于生理功能的紊乱,大都存在情绪稳定性差、对自身行为控制力降低的现象。开展心理护理的目的就是通过美好的语言、友善的态度、愉快的情绪、良好的环境使其紧张的心理状态得到松弛,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注意:医护人员应避免说教式的劝慰,避免和患者辩论,主要是取得患者的信任,启发患者敞开心扉;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式,要因人而宜,不能统一模式,统一方法,要灵活运用心理护理的理论;医护人员言行要谨慎,要科学委婉恰当地回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要减轻患者受打击的程度;要懂得尊重患者人格,应让患者对交谈有思想准备,不感到突然和勉强,如果因病

温医护本《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护理心理学名词解释 D 动机冲突:当多个动机同时存在,有时可表现 为相互矛盾的状态。也称心理冲突。 G 感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G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 H 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研究护 理领域中个体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H 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在护士角色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起决定作用H 护士角色人格:特指从事护士执业的群体共同具备并能形成相似的角色适应性行为的 心理特征总和。 H 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在特定环境中交往互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H 患者角色:又称病人身份。当一个人被宣布患病 之后,他就获得了患者角色,其原有的社会 角色,就部分或全部地被患者角色所代替。J 记忆: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L 临床心理评估:应用多种方法获得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这一过程称为心理评估。 N 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Q 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与人的生物学素质有关。 R 人格:又称个性,是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S 首因效应: 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 的效应. S 社会认知: 研究人们如何选择、解释、识记和运用社会信息来做出判断和决定。 S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X 心理评估:心理评估应用多种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 的客观描述,这一过程称为心理评估 X 信度:测验或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程度。 X 效度:测验结果的有效性。 X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将心理咨询解释为:通过与个体持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 X 需要: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反映某种客观的要求和必要性并成为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X 心理治疗:以心理学理论体系,以治疗者与来访者得关系为桥梁,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 X 心理防御机制:个体在应对心理压力或挫折和适应环境时无意识采用的心理策略。 X 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X 性格: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X 心理测验: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给人的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Y 应激:是一种刺激物于集体无相作用的反应过程。 Y 应激源:指能引起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 Z 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确认叫做再认。

护理心理学重点整理

护理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1.nursing psychology护理心理学:研究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特点,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学科。 2.Psychology心理学:研究机体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3.心理现象的内容:(1)心理过程:a.认知过程 b.情绪和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2)人格: a.意识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征 c.自我意识 4.护理心理学的任务: (1)探索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并用于临床实践 (2)研究患者心理特征影响健康和疾病的作用机制 (3)探索护患关系及其改善 (4)探索优秀护理人才的心理特点,探索培养途径 5.psychplogical nursing care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应用心理学方法,通过人际交往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促进患者健康或达到最佳身心状态的活动。 第二章基础理论 1.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1)自我实现论(2)顶峰体验 罗杰斯人有实现的趋向,人性基本可以信赖

2.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巴普洛夫及其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和操作条件反射班杜拉及其社会认识论,自我效能理论 3.观察学习的四个具体过程: (1)注意过程:集中观察所需要模仿的行为规范是基础 (2)保持过程:把观察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并储存在记忆中的活动 (3)运动再现过程:通过自己的运动结合再现被模仿的行为 (4)动机确立过程:多数有目的的模仿行为都需要某种动机力量的支持,观察,记忆和重现,如果没有动机被推动和支持都有可能不发生。 4.健康信念模式(HBM)理论要点: (1)知觉疾病易感性:是个体对危险行为会危害自己的健康或疾病可能性的敏感程度 (2)知觉疾病威胁:是个体对危险行为后果和疾病危险性的预期 (3)知觉健康行为益处:是对采取行动,改变行为能带来好处的预期 (4)知觉行动阻碍:是对采取行动所付出代价和遇到的困难预期 (5)行动线索:实现行为改变的策略 (6)自我效能(感)高自我效能者采纳建议,实施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转变的可能性高。 第三章心理过程 1.sensation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特性:(1)感觉的适应:刺激的持续作用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的适应

护理心理学作业 (1)-1

名词解释 1.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确认叫做再认。 2.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研究护理领域中个体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3.应激源:指能引起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 4.心理防御机制:个体在应对心理压力或挫折和适应环境时无意识采用的心理策略。 5.应激:是一种刺激物于集体无相作用的反应过程。 6.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 7.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8.性格: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9.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需要解决问题并前来寻求帮助者称为来访者或者咨客,提供帮助的咨询专家称为咨询者。 10.感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1.心理治疗:以心理学理论体系,以治疗者与来访者得关系为桥梁,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 12.患者角色:又称病人身份。当一个人被宣布患病之后,他就获得了患者角色,其原有的社会角色,就部分或全部地被患者角色所代替。 13. 心理测验: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和心理学原理,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认知、行为、情感的心理活动予以量化。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工具,心理测量在心理咨询中能帮助当事人了解自己的情绪、行为模式和人格特点。 14.心理评估:应用多种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这一过程称为心理评估 15.信度:测验或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程度。 16.效度:测验结果的有效性。 17.记忆: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18.临床心理评估:应用多种方法获得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这一过程称为心理评估。 19.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 20.人格:又称个性,是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1.动机冲突:当多个动机同时存在,有时可表现为相互矛盾的状态。也称心理冲突。 22. 需要: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它反映某种客观的要求和必要性 并成为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23. 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在特定环境中交往互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24.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25. 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 26.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与人的生物学素质有关。 27. 护士角色人格: 特指从事护士执业的群体共同具备并能形成相似的角色适应性行为的心理特征总和。 28.护士角色人格要素特质:在护士角色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起决定作用的、随时可能影响角色行为模式的人格特质。 29.注意: 人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30.社会认知:主要是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简答题 1.影响沟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①信息编码。②态度。③知识。④沟通技巧。⑤社会文化背景。 2.简述沟通的概念及特点? 答:沟通也称为信息交流,是指发讯者把信息(也包括发讯者的思想、知识、观念、意图、想法等在内)按照可以理解的方式传递给收讯者,达到相互了解和协调一致的效果,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临床心理护理方法探讨(上)

?继续医学教育园地? 临床心理护理方法探讨(上) 张黎明 (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关键词:临床;心理护理;方法 !"#$%&’(:&’()(&;*+,&-.’./(&0’)12+()/;345-.6 中图分类号:789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9#"(;""%)"!<""9%<"; 在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中,广大护理人员对开展心理护理日益重视,一致认识到促进护士与病人的心理健康在整体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应用心理学的方法与病人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主动去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帮助病人适应和建立对疾病的正常反应性。解决病人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每个护士的责任。当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虽然心理护理的开展已经比较普遍,许多护士都开始注意与病人的交流与沟通,开始试图希望能够在心理与社会方面更多的帮助病人。但是由于我们掌握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不够丰富和熟练,甚至有的知识了解到了还不会在临床中使用,所以,我国目前临床的心理护理开展状况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的较低水平,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探索。 !护士临床心理护理的职责范畴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对心理护理介入的范围和深度往往较难把握好,护理人员接受心理学的专业学习和培训程度不同,掌握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技术水平也不相同,因此,介入的深度有所不同。就护士职责范围来讲,护士对病人的心理护理与心理干预是指护理人员通过采用护理的方法和技能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行为指导,它的主要干预方式有:提供心理支持、心理咨询和疏导,帮助病人提高对疾病治疗及自身情况的认知水平,并辅助心理专业人员开展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等工作方式。心理护理与干预是建立在护理评估的基础上,护理评估找出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明确护理诊断,分析病人的情况,确定护理方式,制订心理护理方案并做出具体计划,确立评价心理护理效果的标准及方法。特别应当注意的是,护士临床心理护理的重点还是要放在对病人的心理支持和疏导方面,在没有经过心理测量专业培训时,不宜随便使用专业量表评估病人情况。国外早已开始实行心理测量资质取证准入制度,国内也已开始,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存在一些量表使用不规范的情况,我国也在积极规范临床的心理测量方法,注意心理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保持医疗学术活动中的严肃性。因此,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应保护病人的权益不受侵犯,使病人得到高质量的心理护理服务。;护理评估中量表工具的适度应用 临床心理护理中评估病人的护理问题大部分是不需要使用测量工具的,北美护理诊断手册中有;/%的诊断都涉及心理社会问题,并不是使用量表工具来诊断的。评估的工具和其他检测手段一样,应用要合理。如果评估和测量可为心理护理工作增加有用的信息时,那么就必须进行。如果所提供的信息对我们无用或评估的结果不过是重复我们已经了解的内容,那么就不必进行测量。护士最接近病人,病人的情绪和行为,护士可以通过直接观察作出判断,如果不参与心理治疗和做护理研究,一般可以不用或少用量表工具。如果确实需要使用量表工具进行护理评估,也要正确合理的使用评定量表。我们要注意到量表也是在发展中,并未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所以,在认识它的作用的同时,还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护理工作者如果过分依赖评定量表,在发现评定结果与临床所见不相符合时如不能自己解释,如机械地给评估定量的结果来作解释,往往作出的与实际不符的结论,遇有疑难问题就容易走向反面,有时完全否定评估结果。要全面评估病人情况还需要深入学习心理学和心理测量的有关理论和测量技术,学习健康与疾病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和社会知识,提高自己综合利用有关资料的能力,才能理解和阅读评定报告,对评议结果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这样才能正确合理地使用评估表。在评估工作中要注意到量表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对量表的使用效果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引进了一些国外编制的评定量表,如内容与我国文化背景不符合,应修定后方能使用。即使这样,在使用量表时还应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所致的误差,尽量选用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评定量表,这样也便于操作。 评估中要注意评定量表要应用合理,防止滥用评估表,不仅是为了节省病人和护士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要维持较高的专业声誉,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使用量表的护理人员的责任。 %心理支持和疏导需要用好言语工具 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护患治疗关系,如何开展整体护理对病人进行心理社会方面的评估,如何帮助病人调适与适应,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利于康复,这些都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心理护理所需要的工具和护理方法,在心理护理中,言语是最好用的工具。心理支持是心理护理最常用的方式,也是心理护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心理支持是建立在护士 ? % 9 ? 实用护理杂志;""%年第!=卷第!期总第;!9期万方数据

护理心理学重点 (1)

护理心理学重点: 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科学。 研究任务:(1)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 (2)研究各种疾病的病人心理行为变化的一般规律和特殊的心理表现。 (3)研究和应用心理评估的理论和技术。 (4)研究心理护理方法和技术。 (5)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内容和方法。 (6)研究护士心理品质及其培养。 (1)构造主义: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钦纳。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2)功能主义: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代表人物有杜威和安吉尔等人。主张研究意识。 (3)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应用试验方法。 (4)格塔式心理学: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主张整体,但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5)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院医生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等。意识、前意识、前意识。 (6)人本主义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等。主张心理学必须说明人的本质, 研究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 3.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注意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情绪与情感) 意志过程 人格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 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特征: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6.记忆: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以后的再现(再认、回忆)的心理过程。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按记忆时间,可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0.25~2s)、短时记忆(5s~2min)和长时记忆(1min 以上到终生)。 、保持、再现(再认: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确认,回忆: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在头脑中重现。) 度、事迹材料的系列位置、识记者的态度等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 8.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间接性:借助其他事物为媒介,间接的认识事物。 概括性: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护理心理学第、章课后习题

4. 大部分自杀行为者在表面平静阶段,表明其已经() B、是自杀态度已定的表现 5. 自杀行为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E、以上都是 8. 异体物质期病人的主要心理反应是() B、抑郁 2. 疼痛总是与不愉快的情绪相伴随,这属于() B、疼痛是高度个体化的主观体验 9. 某病人第二天将进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前护理人员不应做() D、与病人家属建立医疗以外的关系 9. 认同期病人的主要心理反应是() A、迫切希望了解供者的全部历史及特征 4. 通过药理作用对机体的生理功能发挥作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这属于() A、药物的生理效应 6. 残障病人的心理特点() E、以上均是 10. 影响药物心理效应的因素有() E、以上均是 6.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产生药物心理依赖的因素() A、同事 1. 外向型人格较内向型人格对疼痛的耐受性() A、更强 4. 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在15~34岁的人群中,首位的死因是() B、自杀 2. 下列不属于愤怒病人的心理行为表现的选项是() B、自我控制力下降 C、深感自己无助 D、攻击性行为 E、以上均不是 5. 下列哪种表现不是自杀行为者在心理矛盾冲突阶段的主要表现() A、经常谈论自杀的话题 B、间接表现自杀意图 C、自罪、自责 E、抑郁 5. 下列哪项不是透析治疗病人的心理特点() A、矛盾 B、攻击 D、敌对情绪 E、抑郁

10. 以下不属于术前病人常见心理反应的是() B、恐惧 C、抑郁 D、睡眠障碍 1. 针对急危重症病人否认心理,不正确观点为() C、持续的否认心理可不予以处理 D、否认可使病人减轻烦恼 8. 某病人即将实施化疗,护理人员应做的护理不包括() C、隐瞒化疗药物的副作用 2. 病人进人监护室第2天即可出现的、并在第3~4天达到高峰的典型心理特点是() B、否认 C、孤独、愤怒 D、依赖 E、自我形象紊乱 3. 病人对医生的威信、对药物的信任感和接受药物治疗时的体验、评价及对外界()的暗示等作用属于 B、药物的心理效应 C、药物的暗示效应 D、药物的依赖效应 5. 不易产生心理效应的药物是() B、镇痛药 C、助消化药 D、解毒药 E、保健药 7. 躯体形式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不包括() B、心因性尿频 C、慢性胃炎 D、腹泻综合征 E、月经失调 9.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霍妮指出依赖性格的个体有以下特点() B、有“我多渺小可怜”的感觉 C、需要自己拿主意时便一筹莫展 D、认为别人比自己优秀 E、以上均是 1. 父母对子女幼时的轻微损伤关注过多,影响子女成年后对疼痛的态度属于() A、注意 C、早期经验

ICU气管插管清醒患者心理护理

ICU气管插管清醒患者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ICU清醒气管插管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方法根据ICU清醒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并评价其结果。结果患者情绪稳定,患者心理障碍逐渐消除,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通过切实有效的心理护理,患者愉快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的生命活动有着良好的影响,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可大大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疾病治愈率。 【关键词】ICU;清醒气管插管患者;心理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在全封闭的环境中对病情危重的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生理指标进行连续监测的特殊医疗场所[1],而气管插管则是对患者危急生命的通气障碍,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及不适,尤其给清醒患者带来的语言交流障碍,护理人员对于气管插管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的以及不适、痛苦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舒适护理,使气管插管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64例气管插管清醒患者均来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中心ICU 住院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41例,患者年龄19~71岁,平均41.4岁,其中大手术后9例,重症胰腺炎11例,多发伤10例,重症肺部感染14例,颈椎骨折5例,消化道大出血7例,有机磷中毒8例。64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具体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理状态去面对疾病。64例患者均顺利转出ICU。 2 患者心理问题 2. 1 恐惧心理患者处于重症监护陌生的环境,患者周围布满了各种抢救仪器、设备,以及身上监测用的各种各样的管道和电极,气管插管清醒患者的恐惧心理,同时由于交流障碍,患者不能同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以及对其他危重患者进行抢救都可以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患者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血压的波动、意外拔出气管插管等情况出现。 2. 2 焦虑、急躁心理气管插管患者不能进行语言的表达,同时患者肢体语言表达的意思不能得到医护人员的理解。患者身体的不适与心灵的疾苦不能有效地表达出来。 2. 3 无助、依赖心理由于患者治疗时间较长,周围没有家属的陪护,同时以及患者由于病情的反复、医疗环境的压抑感,使患者丧失治疗的信心,患者表现为反应迟钝、淡漠和抑郁。患者不愿医护人员离开病床边及离开视线范围,

心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心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摘要 病者求医,无不期望得到最好的医治和最佳的护理。护理心理学就是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如何得到最佳护理的科学,开展护理心理学研究与实践,对于发展现代护理学,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医疗护理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士恰当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预后、康复具有极大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学护理重要性应用

摘要.............................................................. I 引言.. (1) 1 心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1) 1.1 提高护理质量 (1) 1.2 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 (1) 1.3 加深医患感情,促进早日康复 (1) 2 心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 2.1 针对不同病程的患者 (2) 2.1.1慢性病程的患者 (2) 2.1.2急性病程的患者 (2) 2.2 针对不同性格的患者 (2) 2.2.1 外向型的患者 (2) 2.2.2 内向型患者 (2) 2.3 针对不同年龄的患者 (3) 2.3.1 儿童患者 (3) 2.3.2 青年患者 (3) 2.3.3 中年患者 (3) 2.3.4 老年患者 (3) 3 结语 (4) 参考文献 (5)

护理心理学(Nursing一psyehology)是护理学与心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当代世界医学 模式的转变中迅速崛起的一门新兴科学。它是研究在护理领域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其中心理护理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自1981年有学者提出“应当建立和研究护理心理学”以来,在护理人员中逐步开展了护理心理学的学习和研究,其科学性以及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普遍认识和接受,并引起护理学术界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心理护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态度及行为等来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解除患者的烦恼和顾虑,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意志力,并且减轻和消除引起患者痛苦的各种不良情绪和行为,以及因此所产生的各种躯体的症状,使其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相应的治疗和护理,以早期康复。 1 心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1.1 提高护理质量 每个人都有其各自的心理形态,对患者来说,他们的心理形态就更加复杂。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患者情绪会很低落,往往使病情更加严重;而有些患者则对疾病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常常会使已无法治疗的顽症出现各种好的转机。假如护士充分应用心理学,在治疗、护理和巡视病房时与患者多多沟通,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各种心理的变化,并及时的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开导,增强其战胜病魔的信心,并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可以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 1.2 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 要做好护理的工作,护士本身首先要有优良的心理素质。社会上的一些对护理工作的轻视,给护士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导致护士在工作中部安心,甚至轻视自己的价值,对患者的服务态度就较差。对护士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可增强其自信心、自制力和自尊。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尊严都是平等的,想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自我尊重,做好本职的工作,服务好他人。 1.3 加深医患感情,促进早日康复 一旦发生疾病,患者的求医心理就非常急切,但他们对相关的医疗程序并不了解,再加上疾病带来的痛苦,心情就变的非常急躁,经常会迁怒于护理人员。因

兰州大学2017年春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1

兰州大学2017年春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1

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_A 交卷时间:2018-07-31 20:45:10 一、单选题 1. (4分)患者夜间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入睡,属于睡眠障碍中的 ? A. A失眠 ? B. B保持睡眠困难 ? C. C入睡困难 ? D. D早醒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六章病人心理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2. (4分)病人对自身躯体感觉过于敏感是因为 ? A. A存在躯体异常

? B. B情绪不稳定 ? C. C缺乏准确的自知力 ? D. D对躯体过分关注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第六章病人心理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3. (4分)在发明创造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心理活动是 ? A. A无意想象 ? B. B有意想象 ? C. C再造想象 ? D. D创造想象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第二章认知过程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4. (4分)个体对生活的看法是:要么全对,要么全错。这属于认知错误() ? A. 任意推断 ? B. 过度引申 ? C. 夸大或缩小 ? D. “全或无”思维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五章心理治疗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5. (4分)动机受干扰阻滞,被迫放弃而导致需要无法满足的负性情绪状态为:() ? A. 动机冲突 ? B. 抑郁 ? C. 挫折

? D. 焦虑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四章人格 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6. (4分)关于目前心理应激概念,以下叙述不确切: ? A. 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应激反应等主要应激因素之间界限清晰 ? B. 包含了应激是刺激物、是有害刺激的反应以及是多种中间变量的综合认识 ? C. 应激刺激和应激反应均涉及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内容 ? D. 应激是应激源、应激中间(介)因素和应激反应多因素的作用过程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第三章第二节心理应激 收起解析

护理心理学重点整理

护理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psychology 护理心理学:研究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特点,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学科。 心理学:研究机体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3.心理现象的内容:(1)心理过程:a.认知过程 b.情绪和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2)人格: a.意识倾向性 b.个性心理特征 c.自我意识 4.护理心理学的任务: (1)探索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并用于临床实践 (2)研究患者心理特征影响健康和疾病的作用机制 (3)探索护患关系及其改善 (4)探索优秀护理人才的心理特点,探索培养途径 nursing care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应用心理学方法,通过人际交往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促进患者健康或达到最佳身心状态的活动。 第二章基础理论 1.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1)自我实现论(2)顶峰体验 罗杰斯人有实现的趋向,人性基本可以信赖 2.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巴普洛夫及其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和操作条件反射班杜拉及其社会认识论,自我效能理论 3.观察学习的四个具体过程: (1)注意过程:集中观察所需要模仿的行为规范是基础 (2)保持过程:把观察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并储存在记忆中的活动 (3)运动再现过程:通过自己的运动结合再现被模仿的行为 (4)动机确立过程:多数有目的的模仿行为都需要某种动机力量的支持,观察,记忆和重现,如果没有动机被推动和支持都有可能不发生。 4.健康信念模式(HBM)理论要点: (1)知觉疾病易感性:是个体对危险行为会危害自己的健康或疾病可能性的敏感程度 (2)知觉疾病威胁:是个体对危险行为后果和疾病危险性的预期

ICU清醒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ICU清醒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1-11-17T11:37:20.1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8期供稿作者:李杰廖晓兰张飒飒[导读] 避免在病人面前谈论费用问题,以免造成病人的心理负担。 李杰廖晓兰张飒飒(四川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ICU 644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8-0267-02 重症监护病室(ICU)是集中先进医疗仪器,优秀医生护士,危重患者的特殊场所。过去有种错误的观念,认为急性病人病情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需实施心理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危重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因为危重病人躯体遭受严重打击,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如果心理高度紧张,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行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提供细致的生活护理和优质的诊疗服务的同时,关注其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意义重大。危重患者病情凶险,心理变化与一般患者不同,常见以下几种: 1 心理问题 1.1 濒死感: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或恶性事故等打击,躯体的剧烈疼痛,出血,活动受限,这一切都足以摧毁一个人的自我应对机制,出现心理异常。 1.2 焦虑、紧张:陌生的环境,人员不熟悉。担心疾病预后不好,害怕花钱给家庭造成负担等。 1.3 恐惧:全身插满了管道,不敢随意活动,肢体必要的约束,各种不知名的仪器的报警声,护士的脚步声,说话声,病友的呻吟声。 1.4 孤独、无助、绝望:离开了家属的陪伴,缺乏心理支持,误认为被家属抛弃,或是觉得自己成了家人的拖累。 1.5 多疑、猜测:清醒病人多会仔细体会身体的各种变化,对医护人员说的话会细细琢磨,翻番推敲,经常会得出一些自己臆想的结论。比如,自己病情加重了,伤口感染了等等。 1.6 睡眠障碍:躯体疼痛的困扰,医护人员说话声,不管大小都有可能影响,有时越小声他越是全神贯注的倾听,各种仪器的报警声,以及疾病本身可能造成的睡眠障碍。 1.7 幻觉:长期睡眠质量差,躯体疾病的影响,容易产生幻觉,严重的会产生被害妄想。 1.8 依赖心理:病人由于熟悉和习惯了监护环境及了解了抢救治疗水平,不愿意离开监护病房,希望得到更全面的照顾,不愿医护人员离开病床边以及离开视线范围,这样才觉得安全,生命才有保障,此类病人多见于生活富有者。 2 护理措施 2.1 针对病人的焦虑、紧张心理,医务人员就要关心爱护病人,态度和蔼,语言温柔。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以最快的速度加以处理,通过对病人的触摸等肢体语言及语言的沟通技巧,增强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在ICU病房的安全感,这样可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焦虑和恐惧心理。 2.2 对刚刚入ICU的患者和家属,应做好入室宣教,尤其是病人,要让他知道家属不在身边陪伴不是不管他了,而是ICU制度需要。家属仍然很关心他。 2.3 ICU监护室的病人受许多因素影响,他们互相转化、互相制约,心理护理复杂,所以护士要善于观察他们的表情和情绪反应,不要在床边谈论患者的病情,特别是预后差,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病人。发现异常情况时,尽量不要流露出紧张神情,以免给病人增加恐惧心理,同时还要多鼓励病人,给予精神上的支持。 2.4 由于有的病人做了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他们无法用语言交流,病人只能通过表情、手语和写字来告之躯体的痛苦,这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及高度的责任心,通过肢体语言,书写等方式与病人有效沟通,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和需求,最大限度的给予满足。 2.5 对于使用约束具的病人,应该向家属和患者充分解释使用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使得他们能更好的理解和配合。 2.6 在抢救病人和做尸体料理等可造成不良刺激的操作时,应遮挡屏风,如果人员允许,可派人陪伴,以免病人产生害怕和恐惧心理。 2.7 要把病人的家属和病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护理,指导病人家属的探视情绪,帮助家属稳定情绪,不要把紧张恐惧的心理带给病人,多给予鼓励。避免在病人面前谈论费用问题,以免造成病人的心理负担。 2.8 对清醒病人的治疗尽量集中,把各种仪器的报警声调至最小并及时消除。工作中注意“四轻”。对于因疼痛影响睡眠的病人,可给予镇静止痛药。 2.9 针对病人的依赖心理:通过护理当中的交往以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巧妙地向患者暗示病情正在稳定好转,身体正在逐步康复,进而改变病人的感受和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转出ICU病房的决心。总之,心理护理在ICU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疾病的转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不同的心理支持、疏导及疾病宣教,以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创造舒适的病室环境,增进病人对医护的信任,在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1]胡佩诚.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78~179.

护理心理学作业

大理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一 (专科) 1.课程名称:护理心理学 2.适用专业:护理(专科) 3.选用教材:《护理心理学》曹枫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0年第2版 第一章至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护理心理学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应激 二、简答题 1.简述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 2.简述主要心理防御机制? 三、论述题 1.简述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 四、选择题 1.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包括 A.病人B.亚健康状态的人C.健康人D.社会工作者E.护士 2.关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正确的观点为 A.认识一个完整的系统B.心身是相互联系的 C.人与环境是紧密联系的D.心理因素在调节和适应中有能动作用 E.生物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在临床中对心理护理效果的研究常采用 A.个案研究B.抽样研究 C.回顾性研究 D.临床实验研究E.以上均不是 4.看见一片绿叶,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视觉B.感觉C.知觉D.认知E.注意 5.某人聪明、好动、热情、反应敏捷,而且容易兴奋和激动。但是常常缺乏耐心和毅力。这种气质类型属于 A.粘液质B.多血质C.抑郁质 D.胆汁质E.以上都不是

第五章至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1.心身疾病 2.心理评估 二、简答题 1.心身疾病的基本特征? 2.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三、论述题 1.心身疾病的人群特征分布? 四、心理评估(问卷调查)(见后) 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 填表注意事项:下面有二十条文字,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把意思弄明白。然后根据您最近1周 *为反向评分总粗分□□标准分□□ 计分方法:1、A、B、C、D依次计1、2、3、4分; 2、第5、9、1 3、17、19题反向计分,即A、B、C、D、E计 4、3、2、1分。

偏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偏瘫患者的心理护理 【摘要】偏瘫患者大多在一瞬间出现难以适应的一侧肢体瘫痪、长年习惯的平衡、对称性的运动感觉遭到了破坏,因此,患者从心理上、精神上、身体上均陷入了极端困难的状态。由于患者人格特点、身体情况、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不同,在残疾或疾病的康复过程中表现也不一样。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对其言语、表情、举止行为的观察,采取特殊手段来了解患者不正确的认知活动、情绪障碍和异常行为,帮助患者克服情绪障碍、恢复社会环境的协调适应。 【关键词】偏瘫心理护理 偏瘫是由于脑部疾患如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等导致的,以一侧肢体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偏瘫的患者大多数在一瞬间出现难以适应的一侧肢体的瘫痪、长年习惯的平衡、对称性的运动感觉遭到了破坏,因此,患者从心理上、精神上、身体上均陷入了极端困难的状态。由于患者人格特点、身体情况、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环境的不同,在残疾或疾病的康复过程中表现也不一样。常见的心理分期如下:1震惊期。2否认期。3抑郁期。4反对独立期。5适应期。由于每位患者情况的不同,他可以经历五个时期的全部过程,也可能只经历其中的1-2两过程。作为护理人员,要掌握每一时期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的表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 震惊期 1.1 临床表现

1.1.1 患者不能正视和接受巨大、严重事件的打击,甚至不敢想象它的后果。 1.1.2 感情和身体的麻木状态维持短时间或几天。 1.1.3 临床表现为吓呆了、迷惑、不知所措,不知下一步如何处理。或表现默、无感觉、无反应。 1.1.4 常见于意外致残或突然得知身患绝症的患者。 1.2 护理措施 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密切注意患者感情变化,给予紧急情况的照顾和处理,一般采用解释、安慰为主的支持疗法,减轻患者恐惧不安的情结,可根据病情给予少量镇静药物。 1.2.1 帮助患者应付各种困难,渡过难关;帮助患者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优点,恢复自信心。 1.2.2 让患者有机会倾诉内心的痛苦和烦恼,减少心理负担。 1.2.3 提供正确的知识,经说明与指导,改善患者的观念,养成较合理的适应方式。 2 否认期 2.1 临床表现 2.1.1 患者面对自己的伤残或疾病抱有侥幸心理,对病情产生部分或完全曲解,以躲避心理负担与痛苦。否认自己的实际情况是患者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暂时保护患者,使他有时间慢慢承认疾病或损伤的存在,减轻忧伤悲痛的情绪。否认心理可抵挡不愉快的现实,暂时不降低康复效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