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题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题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题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题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题

试卷说明:本卷卷面95分。试卷的书写分为5分,书写工整5分,书写涂改或不认真,按照实际情况给予扣分。

一、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40分)

1、九寨沟的盘山公路,利用了什么的原理。()

A、轮轴

B、斜面

C、杠杆

2、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

A、不变

B、变快

C、变慢

3、碧桂园学校旗杆顶端的滑轮属于()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4、下列工具中是省力杠杆的有:()

A、瓶起子;

B、镊子;

C、点心夹;

D、钓鱼杆

6、费力杠杆有()

A开瓶器;B镊子;C门把手;D扳手

7、等臂杠杆有()

A、天平

B、医用剪子

C、螺丝板手

D、钓鱼杆

8、搬运工人往高处运重物时,常常____一块木板,沿木板把重物推上去。()

A.斜搭B.横搭C.直搭D.平搭

9、滑轮组的作用()

A、不省力

B、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C、省力

D、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10、用锤子起钉子时,用到了什么原理()

A、杠杆 B 、斜面C、滑轮D、轮轴

11、下面物体运用轮轴原理的是()

A剪刀B钳子C尺子D汽车方向盘

12、动力作用点离支点的距离越长,这种杠杆就越()

A、省力

B、费力

C、不省力也不费力

13、使用下面哪种滑轮可以省力()

A、定滑轮

B、动滑轮

14、下面物体不是用使用杠杆原理()

A、用扫把扫地

B、汽车方向盘

C、筷子

D、斜坡

15、测力计的单位是()

A、公斤

B、克

C、牛顿

D、吨

16、在工作中,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

A、机械

B、复杂机械

C、简单机械

D、工具

17、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

A、机械

B、复杂机械

C、简单机械

D、工具

18、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

A、中心点

B、支点

C、用力点

D、阻力点

19、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

A、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B、有时省力有时费力的杠杆

C、省力杠杆

D、费力杠杆

20、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是();

A、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B、有时省力有时费力的杠杆

C、省力杠杆

D、费力杠杆

二、判断是非(对的在后面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30分)

1、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只使用省力杠杆。……………………………………()

2、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转动的硬棒是杠杆。……………………()

3、轮轴是一种变形的杠杆。…………………………………………………………()

4、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5、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就越省力。…………………………………………………()

6、用杠杆提升重物时,一定能达到省力的目的。…………………………………()

7、自行车只运用了一种机械的原理。……………………………………………()

8、任何硬杆都可以是杠杆。…………………………………………………()

9、当支点不在杠杆中心时,离支点远的一方省力。……………………………()

10、任何杠杆都必须是直的。……………………………………………………()

11、阿基米德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12.螺丝刀刀柄上的凹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13、使用简单机械都能够省力。…………………………………………………()

14、动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15、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三、简答题。(25分)

1、有表面光滑程度相同的4块木板,长度分别是20厘米、40厘米、60厘米和80厘米,小红分别把它们搭在高位都是10厘米的木块上,形成A、B、C、D四个斜面,再用测力计沿着斜面将250克的物体拉上去,测得使用力的大小如下:

斜面的状况 A B C D

使用力的大小(牛顿) 1.7 1.35 1.25 1.15

分析表中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科学原理?(5分)

4.下面是杠杆的示意图。

(1)在图中标出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3分)

(2)回答它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2分),并说明理

由。(3分)

五、画图题

1、给你2个钩码,怎样使下面的杠杆尺达到平衡呢?请在下图中画出来。(4分)

2.右上图是钳子的示意图。

(1)在图中标出支点、用力点、阻力点。(3分)

(2)回答它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并说明理由。(5分)

2020六年级上册期中科学试卷含答案

2020六年级上册期中科学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25分 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606年,就用石料造出了跨度达37.02米的拱桥,这就是著名的赵州桥. 2.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利用杠杆工作时,在杠杆上用力的点叫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阻力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 3.用来提起重物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 4.圆顶形可以看成是拱形的组合.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 5.三角形框架结构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6.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头骨肋骨足骨等部位都有拱形的保护. 7.从桥的结构来看,除了拱桥外,还有拉索桥.多种结构组合的现代综合大桥等. 8.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_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9.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10.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 二.选择题20分 1.螺丝刀是轮轴,下面还有哪些不是轮轴( B ). A.方向盘 B.斧头 C.螺丝钉 D.水笼头 2.我们曾用螺丝刀为工具来做一个“小个子战胜大力士”的游戏,这时的螺丝刀就成为( A ). A 轮轴 B 杠杆 C 滑轮 3.下列杠杆类类工具中,工作时是费力杠杆的为( A ). A 实验时用的镊子 B 饮水机水龙头上的开关 C 电工用的老虎钳 4.剪刀是一种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下列剪刀中是省力杠杆类剪刀的为( C ). A 理发师用的剪刀 B 裁缝师剪布用的剪刀 C 花匠剪树枝用的剪刀 5.下列工具中应用了斜面的为( A ). A 斧头 B 螺丝刀 C 羊角锤 6.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C ). A.更加美观 B.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7.下列哪种情况能平衡( D ).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全册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全册测试题带答案 六年级科学测试题人教版 一、填空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2、使用(钉锤)能轻松地拔起铁钉. 3、天平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工作的。 4、象水龙头这样,(轮)的(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5、定滑轮的作用是(能改变用力方向)(不能改变力的大小。) 6、动滑轮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大小)(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7、滑轮组的作用是(能改变用力方向)(省力。) 8、在我们喝玻璃瓶饮料的时候,常会用到(开瓶器。) 9、旗杆上的滑轮是(定滑轮),起重机上的滑轮是(滑轮组),拉高重物常用的是(定滑轮) 10、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11、通向山顶的公路,总是盘山而上的,盘山公路实际上是相当于加长了通向山顶的(距离),这样车轮在行驶或送货物时(省力)。 12、自行车是一种以(人)为动力的代步机器。 13、自行车的车把,脚蹬手应用了(轮轴)原理,闸、车轮应用

了(杠杆)原理,连接各部分的螺丝应用了(斜面)原理。14、古稀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15、地球平均半径有(6371)千米,重量约为(60)万亿吨。 16、用力推动房门,力的作用点离门轴越远越(省力),所以门的把手总是安装在(远离)门轴一侧。 17、人们从井里提水的装置叫辘轳,属于(轮轴)。 18、自行车的车把应用了(轮轴)原理,所起作用(掌握和改变行驶方向)。 19、自行车的车闸应用了(杠杆)原理,所起作用(刹车)。 20、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1、横梁一般是(立)放的。 22、纸的抗弯曲能力与纸的(宽度、厚度)有关。 23、古代域门都做成拱形(因为拱形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24、西瓜皮拱之所以不垮(因为拱脚面边各有一个物体抵住了拱形受压向外的推力)。 25、同样柔软的纸,作成(拱)的形状就变“坚硬”了。 26、要使拱能承受巨大的压力,就要抵住(拱的外推力)。 27、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力)。 28、球形在各个方面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立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最新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全册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科 学 教 案

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科学期中卷 (40分钟) 出卷人: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装置叫做机械。 2.我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省力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费力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定滑轮和动滑办组合在一起成为___________,既可以_____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 4.自行车通过____________和两个____________的啮合,把我们蹬脚的力量传递到车轮上。 5.为了提升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在材料不变得情况下,我也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____________,改变材料的____________等办法来实现。 6.圆顶形可以看成是________的组合。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7.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位都有拱形的保护。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根木棍可以有很多的用法,以下哪种用法使用了杠杆的原理。()。 A、用来支撑快要倒的小树 B、擀面条 C、撬动大石头 2.下图中,哪个是费力杠杆()。 3.剪刀是一种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下列剪刀中最省力的剪刀为()。 A 理发师用的剪刀 B 裁缝师剪布用的剪刀 C 花匠剪树枝用的大剪刀4.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A.更加美观 B.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5.以下哪一座是拱桥()。 A.赵州桥 B.金门大桥 C.杭州湾跨海大桥

小学六年级科学期中考试题

小学六年级科学期中考试题 年级:姓名: 一、填空题:26分 1、青春期男女()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2、人的一生要经过()、()、()、()、( )、()、()。 3、()和()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4、()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5、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 )关系或()关系。 6、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斗争,()者生存,而()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7、食物链上的生物,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做(),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叫做()。 8、()提出了生物进化是( )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 9、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年被发现的。所有关于恐龙的知识都是来源于对()的研究。 10、如果把不同年代的()比作一本书,那么()

就是书页中的特殊文字。 二、选择题。10分 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的,因为遗传的缘故,所以子女一定是高个子。() 2、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3、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得国大色艳,籽少肉厚的。() 4、古代的长颈鹿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部不断的变长了。() 5、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6、凡是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的动物都有保护自己的方法。() 7、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8、我们长大了,可以吸烟和酗酒了。() 9、不同年代的地层中会出现不同的生物。() 10、我们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将要更加自觉地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三、选择题。10分 1、我们已经跨入青春期,每天需要保证()小时的睡眠。 A、8 B、9 C、10 D、11 2、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 A、遗传 B、变异 C、变态 D、传承 3、动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 A、遗传 B、变异 C、传承 D、变态 4、()被人们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A、孟德尔 B、袁隆平 C、达尔文 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俗语说明植物有()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像白糖、这样的颗粒都是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叫做。 2、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镜片的特点是中间,边缘。 3、大熊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 4、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光带,就是我们常说的。 5、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 6、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 7、处理垃圾的常用方法是和。 二、选择题(把一个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下列表格里,每题3分,共30分)。 1、把点燃的细木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会()。 A、马上熄灭 B、继续燃烧 C、一分钟后熄灭 2、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秸秆,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做饲料 B、制沼气 C 、就地焚烧 3、下面放在()里的铁钉,生锈的速度最快。 A、干燥空盘子 B、菜油盘 C、水盘子 4、很多使用过的物品都可以回收利用,世界通用的回收标志是()。 A、 B、 C、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晶体的是()。 A、食盐 B、雪花 C、玻璃 6、光年是一个计量单位,它是用来计量()的。 A、时间 B、速度 C、距离 7、表示日环食的示意图是()。 A、B、C、 8、下列含有淀粉的食物是() A、番薯B西红柿C、萝卜 9、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和()。 A、改变大小 B、改变状态 C、改变颜色 10、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方法是()。 A、使用一次性用品 B、填埋 C、减少垃圾数量

三、判断题(判断对或错,在下列表格相应题号下打“√或×”,每题3分,共27分)。 1、水变成水蒸气是化学变化。 2、淀粉遇到碘酒不会变色。 3、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 4、我们吃饭的时候觉得米饭有点甜,是因为米饭本身是甜的。 5、地球的引力大约是月球的1∕6。 6、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7、放大镜的凸度越大,看到的视野越小。 8、蜡烛燃烧完后,什么也没有留下。 9、电池是有毒垃圾,我们要把它埋得很深,就不会有危害了。 四、实验与探究题(第1题12分,第2题11分,共23分)。 (一)对照下列月相图,选择正确农历日期填到相对应的括号里。 初一初三初七十五二十三二十八 ()( )( )( )()()(二)铁生锈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全世界每年由于生锈造成损坏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某科学小组进行了这样一次实验,如图所示: 甲乙丙 1、上图所示是用于研究“铁生锈和水与空气关系”的一个实验装置。 2、甲试管中铁钉,能够和与充分接触;乙试管中铁钉,只能和接触,水面上的植物油能很好的防止溶解到水中;丙试管中铁钉,只能和接触,因为试管中的干燥剂很好的吸收空气中的。 3、一星期后观察发现,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而和两个试管中的铁 钉基本上没有生锈的现象。 4、该实验证明,铁钉的生锈与和这两个因素都有关系。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记忆)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在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手)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了解)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自制放大镜的方法有: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袋(盒)装水,冰块、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放大功能。(注: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记忆)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少;反之,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少,视野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凹透镜)。(了解)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了解) 7、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昆虫是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得见的最小的动物之一,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口器)、(触角)、(翅膀)等特殊的构造。会画昆虫的各种触角。(了解)

8、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了解) 9、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记忆) 10、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记忆) 11、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体)。晶体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等,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记忆) 12、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记忆) 13、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14、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记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会用) 15、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记忆) 16、(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鱼缸里的水发绿,原来是(绿藻)的作用。 17、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了解) 18、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记忆)

六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答案

六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 答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9882)

鳌江镇第十小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六年级科学试卷 命题人:曾华颖 2011.10.30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 省力 或 方便 的装置叫做机械。 2、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 用力点 ;承受重物的点叫做 阻力点 ;起支撑作用的点叫 做 支点 。 3、像水龙头这样, 轮 和 轴 固定在一起可以 转动 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 4、使用的动滑轮个数越多,穿过动滑轮上的线也越多,这样的滑轮组就越 省力 。 5、变速自行车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 快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 慢 。 6、建房时横梁都是 立着放 (立着放/横着放)的。因为这样可以 提高抗弯曲能力 。 7、一张纸,通过增加宽度、 增加厚度 、 改变形状 等方法 都可以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8、圆顶形可以看成 拱形 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受压力大的优点,而 且不产生 外推力 。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 拱形 ,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9、根据桥梁结构的不同情况来分,瓯南大桥是 直梁桥 桥;温州大桥是 钢索桥 桥。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能帮助我们工作。 ( √ ) 2、螺丝刀的刀柄粗是省力的主要原因。 ( √ ) 3、把一楼的楼梯做成两折主要是为了美观。 ( × ) 4、螺丝钉的纹路也是一种斜面。 ( √ ) 5、两张纸的抵抗弯曲能力一定比一张纸要强。 ( × ) 6、建筑材料中的五孔板中间有一个个孔,既可以节省材料又可以增强抗弯曲能力。 ( √ ) 7、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力。 ( √ ) 8、所有的拱桥,拱都在桥面下。 ( × ) 9、人体的头骨非常坚固,主要是利用了球形的原理。 ( √ ) 10、上小下大、上重下轻的框架结构最坚固。 (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 )年级( )班 学号 姓 名 ※※※※※※※※※※※※※※※※※※※※※※※※※※※※※※※※※※※※※※※※※※※※※※※※※※※※※※

2019年小学六年级科学检测题

2019年小学六年级科学检测题 学校:姓名:班级:分数: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 1、实验证明上轻下重,上小下大的物体不易倾倒。() 2、电磁铁和磁铁一样,都有南极(S)和北极(N)。() 3、将漆包线绕成线圈,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4、杠杆可以省力,还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5、滑轮组中使用的定滑轮越多越省力。() 6、增加材料的厚度比增加同种材料的宽度更能有效提高抗弯曲能力。() 7、螺丝刀的刀柄粗是省力的主要原因。() 8、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 9、煤、石油、天然气所共有的能量都是从太阳能那里来的,所以永远用不完。() 10、电动机是用电产生磁,再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的。() 11、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检测出旧电池是否还有电。() 12、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有相同也有不同的特点。() 13、狗尾草、菊花、柳树都属于开花的植物。() 14、蚯蚓、蚂蚁、泥鳅、鲸鱼等都属于脊椎动物。() 1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的方向、电流的大小都没有关系。()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每题2分,计20分) 1、正方体框架做的最牢固至少需要加固()根斜杆。 A 8 B 10 C 6 2、开花植物的身体由()部分形成的。 A 4 B 6 C 5 3、手摇发电机转化能量的方式是()。 A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 热能转化为电能 C 电能转化为光能 4、自行车通过()把我们脚蹬的力量传递到车轮上的。 A 链条 B 滑轮组 C 滑轮和链条 5、“称砣虽小,能压千斤”是利用了()原理的结果。

A 轮轴 B 斜面 C 杠杆 6、鸡蛋握在手中不易损坏是因为() A 鸡蛋壳很厚 B鸡蛋壳是圆顶形的 C 鸡蛋壳内部是空心的 7、下面物质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A 树木 B 石油 C 水 D 土壤 8、小电机中换向器的作用是() A 改变电流方向 B 调节电机转速 C 开关电机 9、把三块同样平整光滑但长度不同的木板搭在10厘米高的木块上构成斜面,最省力的将是()的木板搭成的斜面。 A 100厘米 B 70厘米 C 40厘米 10、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类的动物是() A 蜘蛛 B 蚂蚁 C 蝴蝶 2、连线 汽车方向盘省力杠杆螺丝刀 开瓶器斜面盘山公路 螺丝钉轮轴火钳 斧子费力杠杆活动扳手 扬子鳄安徽、江苏、江西等地 白鳍豚贵州、云南等地 珙桐长江中下游地区 藏羚羊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大熊猫西藏、新疆等地 四、实践应用 1、一块木板上钉有三颗图钉,你能想到哪些办法将它从木头里取出来呢?写出你的办法来,比较一下,用什么工具会最省力,最方便?为什么?(6分) 2、请你用不同的标准给下列植物分分类。(至少用两种分类方法)。 牛筋草荷花水藻青苔大叶黄杨桃树 银杏蕨菜月季油菜雪松冬青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和()是衡量生长发育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 2、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年发现的。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称为()。 4、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等。 5、生物正是通过()()和(),从低级到(),从()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发展着、进化着。 6、如果把不同年代的()比做一本书,那么()就是书页中特殊的文字。 7、()提出生物进化是()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 8、()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9、除了父母的结合会出现变异外,生物()也可能产生变异。

10、()和()是生命的两种特征。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古代的长颈鹿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部不断地变长了,就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 2、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是个别存在的。() 3、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4、经典的生物进化论认为地球生命演变史是一个十分突然的过程。() 5、大熊猫、白鳍豚等生物几千万年依然没有多大变化,说明进化规律并不适合所有物种。() 6、不同年代的岩层中会出现不同的生物化石。() 7、科学家们发现,许多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种类在地球上已经不存在了。() 8、在自然选择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9、爬行动物出现的时间比哺乳动物晚。() 10、南北极太冷了,所以没有生物。()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们已经进入青春期,每天需要保证()小时的睡眠。 A、8 B、9 C、10 D、11 2、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对待这些

2019年小学六年级科学测试题 (I)

2019年小学六年级科学测试题 (I) 一、填空题 1、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有了房屋,人类才结束了露野宿旷的历史;有了房屋,人类才有了稳定的生活。 2、人们用兽皮做成可移动的帐篷,这可能是人类最早建造的房屋。 3、19世纪20年代研制出了水泥,以后又出现了钢材、玻璃、塑料、混凝土等许多新的建筑材料。 3、有特色的民居有:傣族竹楼、四川山村民居、内蒙古圆顶土房、伊斯兰特色的房屋、江苏民居、北京四合院。 5、各种建筑物都有一定的结构,有的结构比较简单,有的结构比较复杂。 6、各种建筑物的结构不同与建筑物的功能有关。 7、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可以分为:实心结构、框架结构和薄壳结构。 8、我们可以从建筑物的造型、图案、色彩、装饰、功能等方面欣赏建筑物的美。 8、建筑物的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自身造型和色彩上,另一方面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9、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又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建筑物的美。 10、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11、与人体一样,构成其他动物、植物等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非常小,我们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它。

12、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组成。 13、人体内的细胞不断的吸取氧气和养料,排除二氧化碳等废物,为人体生命活动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能量。 14、不同类型的细胞外形各不相同。 15、食物在消化过程中所经过的各个消化器官相互连接,共同构成了人体的消化道。 16、1983年,美国研制成功的内窥镜,能将图像转化为数字化的电信号。 17、食物进入人体后所经历的路线是: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18、呼吸的过程是通过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完成的。 19、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0、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往往是由于细菌或病毒侵染人体的呼吸道引起的。 21、适当加快呼吸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氧气。 22、在我们的身体中,有一套由血管组成的遍布全身的管道系统,血液在这套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完成物质的运输。 23、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测量时要保持平静。 24、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心率是75次左右。儿童的心率一般比成年人要高一些。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小学六年级科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微生物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在(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5、水中的微生物有(草履虫)、(钓钟虫)、(变形虫)等. 6、水滴中的这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7、做酸奶的方法是:(1)鲜牛奶加白糖煮开几分钟(2)冷却到35—40℃时加酸奶搅匀(3)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再盖上盖子(4)保温5—6小时;酸奶就做成了. 8、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9、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是(杆菌)、(球菌)、(螺旋菌). 10、细菌的特点是(体积小)、(吃食物)、(繁殖快). 11、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12、利用细菌可以(生产腐殖质)、(生产新的食物)、(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13、危害人类健康的细菌叫做(病菌).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 14、减少致病细菌传播的方法有:(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 15、霉的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棉絮状);颜色有(黑色)、(白色)、(绿色)、(黄色)等. 16、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7、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1)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5天后观察它们.现象:湿馒头发霉了;干馒头没有发霉.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18、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有:(低温保存)、(放干燥剂)、(太阳暴晒)、(真空包装). 19、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生产农药)等. 20、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病变. 21、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 22、(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3、(草履虫)、(细菌)是单细胞生物. 24、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25、大多数细胞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26、洋葱表皮细胞是(规则)的;人体表皮细胞(不规则);细胞之间(界限不清). 27、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 28、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29、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会与病菌展开激战.在消灭这些入侵者时;白细胞也会有很大的伤亡.(“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1、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平的). 2、人们站在海边发现总是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消失). 3、船在桌面上模拟进出港时;可以看到(桅杆和船身同时出现). 4、设计地球的形状模拟实验:(1)用纸做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现象:进港时先看见桅杆;再看见船身;出港时;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消失.结论:地球是球形. 5、(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 6、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7、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搭载(东方1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地球). 8、1969年;(美国人)登上了月球;清楚地拍摄到了(地球)的照片. 9、2003年;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了(14)圈. 10、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历了(猜想—实践—精细观察)的过程. 11、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地球表面积是(510067866)平方千米.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 姓名班次得分 亲爱的同学们,半学期过去了,你一定有很多收获,让我们一起走进下面的检测题,评判一下吧!书写分(5分)。 “字如其人”你一定能写一手干净、规范的字,试试吧! Ⅰ、基础知识 一、填空(21分) 1. 生物体是由()组成的。()物理学家()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2.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通过透镜看到的()越大, ()越小。 3. 生物体的细微结构必须制作成()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4. 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整个世界 都是由()构成的。 5.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是 (),化学变化的特点是() 6、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如()、()和()等。 7、放大镜也叫()。放大镜是中间()边缘()的透明镜。 8、放大镜能把物体的()放大。 9、列文虎克制作出来当时最精良的显微镜,放大倍数是()倍,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倍。 10、生命体都是由()组成的,()的建立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二、判断。(24分) 1.能将物体放大的镜片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 2.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但都会变化…………………………() 3.用蜡烛加热白糖时既发生物理变化,也发生化学变化………() 4.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5.馒头、面包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因为它们都含有淀粉…() 6.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来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7.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会变浅…………() 8.火药是古代的炼丹道士发明的……………………() 9.微生物不是生物,不具有其他生物的特征。……………………() 10.草蛉是蚜虫的天敌…………………………………………() 11.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12.只要把物体放在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 三、选择题(20分) 1、馒头和面包松软可口,是因为………() A 制造面包和馒头的面粉疏松B、生面团中揉入了酵母,释放出了二氧化碳。 2、放大倍数大的放大镜,其视野………() A 大B、小C、一样 3 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 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倒像D、缩小了的正像 4、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米饭含有………() A、糖 B、淀粉 C、甜蜜素 5、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制成的,可以放大近300倍。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罗伯特.胡克 6、蝇眼是()。 A单眼B复眼 7、马铃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 A、是马铃薯 B、是碘酒 C、既不是马铃薯,又不是碘酒 8、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9、影响铁生锈的原因………() A、只是空气 B、只是水分 C、是空气和水分的共同作用 10、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 A、触角 B、复眼 C、鼻子

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2)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期中调研试卷附参考答案 时间:40分钟分值:60分 一、填空(28分) 1、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等。 2、()是生物最基本的(),也是生物最基本的()。 3、放大镜也叫(),它是一种()厚,()薄的透明镜片。 4、凸透镜的作用是()、()和()。 5、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 ),制造(),它们好像一个个微小的工厂。 6、()具有()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1、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2、放大镜的镜面越大,其放大倍数也越大。() 3、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细胞。() 4、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缘故。() 5、在制作晶体的实验中,使用较浓的食盐溶液更容易看见食盐晶体。()。 三、选择题(10分) 1、不同的昆虫头部都长着不同形状的()触角。 A 三对 B两对 C一对 2、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 A触角 B 复眼 C鼻子 3、第一个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 A列文虎克 B罗伯特.胡克 C牛顿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 A越大 B 越小 C不变 5、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如果想让图像向左移动,标本应该想()移动。

A、左 B、右 C、都不对 6、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 倍。 A、200 B、2000 C、200万 7、下面的透明玻璃镜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 B 、C、 B、 8、科学家选择()来观察SARS病毒。 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9、放大镜的镜面直径越大,它的放大倍数( ) 。 A、越大 B、越小 C、不一定 1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图像范围就( )。 A、越大 B、不变 C、越小 四、填一填在括号内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共5分) 五、简答。(共7分) 简要说出洋葱标本的制作过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