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2019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8课罗斯福新政学案新人教必修

【新】2019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8课罗斯福新政学案新人教必修

【新】2019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8课罗斯福新政学案新人教必修
【新】2019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8课罗斯福新政学案新人教必修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目标导航]

一、临危受命

1.形势:面对不断恶化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民主党人罗斯福决心扭转危局。 2.竞选总统:1932年罗斯福竞选美国总统。

3.临危受命: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

[思维点拨]

罗斯福是在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经济危机日趋恶化的背景下当选为总统的,摆脱危机、恢复经济成为他面临的首要任务。 二、实施“新政” 1.措施

2.特点: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

3.实质: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局部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思维点拨]

罗斯福应对经济危机首先从整顿金融业开始的原因

(1)银行破产、资金链断裂,会导致工人失业与农民贫困。

(2)金融业在国家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整顿金融,工农业才会复兴、发展。

三、摆脱危机困境

1.恢复经济:20世纪30年代经济开始回升,1940年,美国国民收入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2.缓和矛盾

(1)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

(2)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3.开创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4.深远影响:从此,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易混易错]

罗斯福新政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它只是缓解了经济危机,加速了社会生产力恢复与国民经济明显改善的进程。

主题一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史料一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傅任敢译《全国工业复兴法(节录)》

[史料解读]

划线部分“政府制裁和监督”表明美国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怎样理解罗斯福的措施“严重修改了所谓‘自由企业制度’”?提示政府在发展经济和调节劳资关系等方面的行政干预。

史料二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公共工程署、全国青年总署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耗资上百亿美元雇佣了至少600万从业人口,将他们投入到3万个以上的工程中。

[史料解读]

史料划线部分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问题思考]

(2)根据史料二概括罗斯福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有何特点?从民生的角度分析其历史作用。

提示特点:成立专门机构,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作用:以工代赈缓解了民生困难,政府投资扩大了内需,公共工程改善了社会环境,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史料三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同时得以发挥。——《大国崛起》解说词

划线部分表明罗斯福新政是将国家干预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从而开创出新的经济模式。[问题思考]

(3)依据史料三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提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1)从经济政策看,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

(2)从内容看,政府加强了对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干预,使其协调发展。

(3)从目的看,以克服经济危机为主要目标,但其根本目的则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

(4)关注民生,注重社会建设。

(5)通过国家立法的方式进行。

主题二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及影响

1.实质

史料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史料解读]

注意划线部分此时罗斯福的身份及其“医治”的含义。从“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中得出实质。

[问题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试用的“试验性疗法”指的是什么?指出其实质。

提示“试验性疗法”指的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手段。实质:不改变国家政治制度前提下的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影响

史料一

1932年至1945年美国生产恢复柱状图

[史料解读]

观察柱状图可知到1940年美国生产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说明新政助推美国摆脱了经济大危机。

[问题思考]

(1)依据柱状图,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提示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史料二美国资本主义在财政上还有办法来实施像新政这样的改良方案,而不必采用法西斯主义这样攸关命运的武器。——威廉·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

[史料解读]

划线部分“改良方案”和“不必采用法西斯主义这样攸关命运的武器”说明新政缓和了社会矛盾,遏止了法西斯势力。

[问题思考]

(2)从政治角度看,罗斯福新政在应对美国社会危机方面有何作用?

提示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缓和了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史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政府干预经济”及按照这一思路“实行经济改革”等举措在主要西欧国家风靡一时。——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史料解读]

划线部分“政府干预经济”风靡欧美表明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为资本主义国家效仿。

[问题思考]

(3)根据史料三,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作出的贡献。

提示罗斯福新政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资本主义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实质和作用

(1)目的

①直接目的:通过国家干预摆脱经济危机。

②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2)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作用

①积极性

a.渡过危机: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b.维护民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挽救了民主制度。

c.改变生活: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d.创新体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②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1.胡佛的竞选口号:“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生产是企业的事情,国家不应该去管。”罗斯福的竞选口号:“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这并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宣传,这是一种进军的命令。”由此可见,胡佛和罗斯福竞选口号围绕的主题是( )

A.选择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

B.如何解决严重的经济危机

C.实行自由放任还是政府干预

D.如何消除严重的社会危机

【考点】临危受命

2019-2020年高一历史 知识点归纳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

高中历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精品教案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 回顾知识,提问: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 学生回答:三个特点,来势猛,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 然后设问:最早开始经济危机的美国,在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是什么样的处境? 学生回答:a.股市崩溃,银行倒闭b.企业破产c.农产品价格猛跌d.失业人数激增 教师总结: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了美国政局动荡,法西斯主义泛,滥出现了政治危机。绝望的阴云笼罩着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导入新课: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各国纷纷找出路。不同的国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带有浓厚专制色彩的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通过对外扩张来摆脱危机,而民主传统深厚的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不仅摆脱了危机,而且开创了国家干预资本主义的新时代。 环节一:1932年美国新一轮大选,人民将更多的选票投给了胡佛的对手—罗斯福。下面观看视频 通过视频我们看可以看出,罗斯福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的希望,获得了美国人民的信任和支持。罗斯福是怎样一个历史人物呢?读材料:一种令人感动的精神,谈谈你的收获。 你认为他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回答: 对正是这些优秀品质成就了罗斯福的丰功伟业。 教育学生:谈谈你的收获.好学习中更需要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送给大家语句名言共勉:一心向着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 他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继续学习:“危”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强调信念的崩溃、信心的丧失才是才是社会最大的危机。 环节二罗斯福会用什么办法帮助美国人重新过上好日子呢?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三目录,结合表格提示,完成下列内容。时间3分钟。 罗斯福之所以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因为它拥有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一个“智囊团”,假设在座同学是罗斯福“智囊团”的成员,你会怎样为罗斯福出谋划策,摆脱面临的困境呢。我们分为四个组来探讨这个问题:从北往南分别是:金融、工业、农业、福利。 讨论时注意以下三点:一、每前后排两桌四人为一小组,选出一个组长,在组长的组织下展开讨论,二是讨论时一定要结合教材和学案上的材料展开,不必拘泥课本;三由各小组安排代表发言,发言时采取自主回答。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教师总结)有人说危机是危险和机遇的结合,是灾难和契机结合。面对空前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总统突破传统的经济政策,果断地实施新政,对美国社会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新政缓和了美国的经济危机,给美国人民重新带来了自信和繁荣,“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新政关注民生,注重协调发展,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可以说挽救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这些就是罗斯福总统及其新政留给后世最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同学们,如果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百度网上搜索相关内容参考复习。 课后巩固练习 1.(2012·山东泰安质检·1题)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 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 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 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 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 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2012·山东潍坊质检·16题)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 B.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3.(2012·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33题)罗斯福在其就职演说中这样说道:“为了防止旧秩序的罪恶重演,我们需要双重的保障:要严格监督一切银行、信贷和投资,以便制止利用他人金钱进行投机的勾当;必须为充足而可靠的通货做好准备。”在之后的新政中罗斯福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B.实行通货紧缩

图一 1930年的美国失业者图二经济萧条中饥饿的母亲 图三罗斯福与煤矿工人在一起 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高中历史 必修一 测试题及详解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 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 ) A.有利于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 B.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 C.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 D.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2.翻阅下面这部着作,你不可能看到的论述是( ) A.城邦是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B.城邦是具有共同地域的公民团体 C.城邦的狭小阻碍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 D.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3.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 ) A.全体奴隶主 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 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4.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 认为某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写名字的人数超过6 000就意味着多数通过,被写名字的人就要被流放国外10年,但不得动其财产。该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基本原则? ( ) ①人民主权②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③私有财产不可侵犯④轮番而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2012届广东梅岗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试)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这说明( ) A.雅典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B.公民大会是日常司法机关 C.雅典公民通过投票参与国家管理 D.雅典公民利用陶片投票选举最高权力机构 6.(2012届广东惠州博罗中学月考)中国当代着名导演艺术家罗锦鳞先生在编导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中,直接写道:“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此语表明他侧重古希腊悲剧所展现的( ) A.戏剧情节 B.等级观念 C.人文素养 D.民主精神

2018年人教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题:罗斯福新政

1.富兰克林·罗斯福曾经明确表示:“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的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这反映出他() A. 领导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B. 局限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C. 坚定捍卫垄断资本集团既得利益 D. 决心把美国经济纳人政府的全面管制 2.论文的关键词可以让读者更快地了解论文的主题内容。某篇论文有以下关键词:国家干预、社会保障制度、阿登纳、社会市场经济。这篇论文阐述的是下列哪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A.德国 B.日本 C.苏联 D.美国 3.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块内陆的土地价格从8000美元上升到20190美元,面向大海的土地则从15000美元升至25000美元,而海滩边的土地更是从20190美元跳到75000美元。”这段材料实际上揭示了() A.美国房地产正处于发展的高峰B.美国房地产业存在较多的发展泡沫 C.房地产是美国经济发展的支柱D.房地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越来越大 4.1933年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说“这简直是法西斯”,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 剥夺了美国公民的自由民主的权利 B. 规定民主党是美国唯一合法政党 C. 采取政府干预经济手段调整工业 D. 将资本主义企业纳入计划经济体制 5.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保持我们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D.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2(第三单元)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教师寄语: 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 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是怎样的一个人。 ——恩格斯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教师提供有关统计数据,利用影视作品或图片生动再现当时情景,同时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 (2)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展开互动式讨论,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 (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角色扮演,体验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培养其合作探究能力,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罗斯福应对危机的学习,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关注现实、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影响的讲述,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帮助学生懂得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特点。 难点: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三、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

成中的作用。与其前后知识之间有直接的因果联系。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实施的,它使美国摆脱了危机,并且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对二战后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学好它,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因而本课内容非常重要,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四、学情分析 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施教的出发点。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高一学生开始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有探究的渴望和信心,但学习方法和习惯还待养成。因此,我认为应该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法学法 教法: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学过程实质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由于本课理论性较强,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尤其对于世界史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设置情景---激发兴趣---师生交流---落实重点---启发诱导---合作探究—-引导分析---突破难点---学以致用”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互动贯穿其中。 学法: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其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理解和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经济危机破坏性和罗斯福新政的资料、新闻图片,电影片段等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阅读课本,根据兴趣自愿结合成几个小组广泛查阅、收集有关经济危机资料,了解有关罗斯福应对危机的措施,模拟罗斯福的智囊团,为新政出谋划策。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2006年,震动传及东南亚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憾及了整个中国的灵魂。然而,就在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之时,07年出现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界的地震,使世界经济进入了天寒地冻的冬天。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被称为“八十年不遇的经济大衰退”。八十年前爆发了一场什么样的经济危机?它又是怎样解决的?它可以为我们现在度过危机提供哪些有利借鉴?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老师要求同学们要边看边思考:这段

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技巧.doc

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技巧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高考越来越倾向于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1、获取和解读信息 (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 (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在众多的历史试题中,材料分析题无疑成为了综合考察学生各种能力的好题型。从历年的考试题分析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材料分析题的分值越来越大,就连选择题也趋向于材料解析,而学生的学习弱点就

在于此,材料分析题成为制约学生历史成绩提高的一大难题。针对以上种种情况,现把自己工作以来在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技巧上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答题步骤: 做好历史材料分析题可分为四步:审题抓关键词、读材料找有效信息、链接所学内容、组织答案答题。 1、审题抓关键词 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审该题干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换言之,就是找准问题的关键词。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从而节省做题时间。 2、读材料找有效信息 材料分析题反映了“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特征,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做好这一步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挖掘有效信息。阅读材料正文之前,要注意正文前或正文后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标题或出处等。看完提示性的文字后,再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到材料的中心词,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有效信息。 例:①材料题的一种文字型材料题: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墨子》 问题:上述材料反映的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双测过关(一)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课时双测过关(一)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A级——学业水平达标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 A.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D.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 解析:选D 原始社会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出现了分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发展,分工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故选D项。 2.埃及没有任何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典相应的法律。法老作为神王,其权力也神化,他的话就是法律。这表明法老的统治采用( ) A.集权专制B.分权专制 C.等级制度D.礼仪德治 解析:选A 依据题干材料“法老作为神王,其权力也神化,他的话就是法律”可以看出埃及的法老实行的是集权专制,故A项正确。 3.史诗据《吉尔伽美什》记载,乌鲁克城邦贵族对于首领吉尔伽美什招募年轻人修筑城墙等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满,因此乞求天上诸神惩罚吉尔伽美什。这一现象( ) A.反映出城邦内部阶级矛盾尖锐 B.表明城邦首领受神庙控制 C.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 D.表明国王权力呈现集中的趋势 解析:选C 材料信息体现了城邦贵族与城邦首领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故C项正确。 4.“从来没有不事火的婆罗门,没有婆罗门不祭祀布施好善,在阿逾陀这一座城市里面,从没有因通婚而种姓混乱。”(选自《罗摩衍那》)以上内容可作为原始史料来( ) A.了解古代埃及的文学创作 B.考察古代印度的社会制度 C.知道古巴比伦的阶级关系 D.研究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 解析:选B 据材料可知该史料涉及相关的社会制度——种姓制度,可作为考察古代印

【实用】高中历史评析比较类题目

观点论述题解题方法: 1、亮明观点。用词一定要确定。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 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关键词可以抄下来) 2、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外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 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3、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一般不要照 搬政治课所学的原理,但要以政治课上所学原理为思路、为依据,用历史的语言来表达。)以下是我整理的范文,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1、(2008年海南单科26题)(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市井之子孙亦不 得仕宦为吏。---- 《史记》 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同辈之人)……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 立,同坐而食。---- 《旧唐书》 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 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宋)陈亮:《龙川集》 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严氏之先,则士商相杂,(严)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然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盖今之世,士之贱也,甚矣! ---- (清)归玄恭:《归庄集》 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12分) 范文:(答案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分述地位变迁 汉朝,严格限制商人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 唐朝,商人经济地位有所提高,但政治地位低下。 宋朝,农商并举(并重),地位提高。 清朝,商人社会地位甚至超过士,社会重视商人。 第二部分:分述地位变迁的原因 汉初经济残破,为恢复发展农业。严格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唐朝商品经济发展繁荣,政府实行开明的政策(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 宋朝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 清朝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 (注:以上两部分可以按朝代顺序逐条对应着写,条理更清楚,更不容易丢分。) 第三部分:总体评价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是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重农抑商政策是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虽在封建社会初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长远看不利于 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农商并举、农工商并重,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才最有利社会发展。 清朝商人地位高于士,也不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2、(2011年全国新课程卷41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 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 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 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罗斯福新政优质教案

二、罗斯福新政 课标要求: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 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出台;识记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两个阶段;理解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实质、特点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分组讨论、探究罗斯福新政对 美国历史发展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罗斯福不怕困难、 锐意改革的精神;认识改革对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意义(社会主义市场、资本主义经济也有计划)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难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对“新政”的评价。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第一目,实干 家罗斯福,主要讲述罗斯福上台后对“新政”的准备。

第二目,施行新政,讲述新政的实施过程和主要内容。 第三目,渡过难关,主要讲述新政对恢复美国经济的 效果。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课时分配上,重点 应落在第二个子目上,要做到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不能平衡使用力量。强调新政“新”在何处? 一、在课前让学生思考:胡佛政府的经济政策为 何不得人心?奉行自由放任政策的美国政府需要作出 什么样的政策调整?由此导入新课。 二、第一目“实干家罗斯福”主要讲述四个问题,即(1)当选总统;(2)新政准备;(3)施政历程;(4)“狮子”和“狐狸”的绰号的由来。其中“准备”要 帮助学生从六个方面加以归纳提炼:①鼓励人民恢复 自信心,战胜恐惧。②上台后,立即施用新政“药方”,医治病入膏肓的美国经济。③进行大胆的试验克服危 机。④组成“智囊团”以确保其决策的正确性。⑤取 得国会对其改革经济运行机制的支持。⑥向人民解释 新政,争取人民的支持。三、第二目“施行新政”,从五个方面详尽讲述新 政的施行情况。这是本节的教学内容的重点,教师应 讲授、分析到位。(1)新政过程的两个阶段。(2)新 政主要内容。要求学生记忆教材中的五点内容。①整 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②恢复工农业生产。③举 办救济和公共工程。④保护劳工权利。⑤建立社会保

人教版新(2019)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检测题(有答案)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检测题 一、单选题 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 A.周朝实行分封制 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 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2.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中,属于异姓功臣的是 A.鲁国 B.宋国 C.晋国 D.齐国 3.下列与西周王朝建立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周公东征 D.平王东迁 4.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父系家长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5.《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这里用铸鼎的“金”应该是 A.铁 B.青铜 C.黄金 D.钢 6..以下关于嬴政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立志建立“三皇五帝”那样的功业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 7.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在评论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时说,“封建制度不废,兵争终无由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封国实力对比的变化 B.异姓封国权力的扩张 C.先代贵族不断的叛乱 D.同姓封国关系的疏远 8.“汉承秦制”的本质目的是: A.对秦朝先进制度继承和发展

B.对西周以来社会制度的总结 C.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社会经济 D.加强国家对人民的控制 9.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A.家族血缘关系 B.中央集权意识 C.家国同构观念 D.安土重迁理念 10.《左传》(文公十三年)管仲对日:“……而贡包茅不入,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山西出土的晋侯苏编钟上有一段铭文记载:“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凤夷。”以上这两段史料反映了诸侯要对周王尽的义务包括 ①朝觐述职②镇守疆土③缴纳贡赋④出征作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西周册命时,周王有时赏赐给受赐者圭瓒(用以挹酒祭祖的“宗庙彝器”)这是非常严肃重大的行为。周王赐予圭瓒是 A.赋予受赐者宗法政治地位 B.周王分封土地和人民的正式仪式 C.用高水平的器物彰显恩宠 D.对受赐者孝顺有礼的表彰嘉奖 12.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A.重武轻文,内外相制 B.增设机构,重用近臣 C.重儒轻道,学术争鸣 D.设立刺史,加强监管 13.燕赵是河北省的别称,这一称谓与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有直接关系 A.西周的分封制 B.西周的宗法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14.下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下列历史事件符合该王朝的是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完美版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课标要求: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知识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性质、特点和影响,了解凯恩斯主义产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改革措施,探讨其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及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形成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史有一个客观、全面地了解,以提高学生全面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 3、通过对大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虽然历次危机爆发的形式不同,但其根源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罗斯福新政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罗斯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不息的意志,认识到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的必要性,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可以积极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 重点: 经济危机的成因、罗斯福新政内容 难点: 经济危机的成因、罗斯福新政评价 教学方法: ppt课件,小组合作,启发式讲授,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更被许多美国人称为“繁荣年代”。面对繁荣,资产阶级得意忘形。被冲昏了头脑的美国总统胡佛踌躇满志地向美国人民许诺:“揭开锅,两只鸡;家家户户小汽车。”就在人们陶醉于永久繁荣的幻想时,一场恶梦悄然降临。 播放视频《经济危机的表现》 1、经济危机的原因:

高考历史评析题(小论文)应试技巧分析

高考历史评析题(小论文)应试技巧分析 【命题特点】试卷中出现一种以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观点展开评述的题目,也称开放性试题,这种题型设计极大地反映了新课程对学生学科思维和学科能力的考查,符合课改方向。 【真题回顾】 典型例题1、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课标)第41题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对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界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发达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临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改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典型例题2、2012年高考全国文综卷(新课标)41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评分参考】 第一等(12—9分): ①观点明确;②能有机结合材料并充分利用中外史实,多角度论证观点;③逻辑严密,论述充 分,表达清晰。 第二等(8~5分) ①观点较明确;②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观点;③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 第三等(4~0分) ①观点不明确;②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观点;③论述欠充分,表达不清晰。

高考历史罗斯福新政

专题六2罗斯福新政 1.(2015·重庆文综·11)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表示,如果他提出的议案不能迅速获得通过,“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该材料表明,罗斯福正在敦促国会() A.废除“中立法案”B.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C.立即对日本宣战D.迅速通过新政提案 【考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美国废除“中立法案”是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而罗斯福首次就任总统是在1933年,故A项错误;罗斯福强调美国遭受入侵时期总统享有发动战争的权利,不是为转嫁危机而发动战争,故B项错误;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对日宣战,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罗斯福强调运用非常规权力模式保证新政提案的顺利通过,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考点】罗斯福新政——社会保障(失业保险制度) 【解析】材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中,通过1935年《社会保险法》建立职工养老金制度。 《全国工业复兴法》制订公平经营章程,故A项错误;1935年《社会保险法》还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故B项正确;《农业调整法》规定提供农副产品补贴,故C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最低工资水平,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5·江苏单科·18)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教学计划(选修一)

人教版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教学计划 (选修一)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选修i、ii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2、历史教学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通过对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学习,锻炼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汲取营养,达到渊博学识、提高自身修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 3、在抓好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顺利完成高二历史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 教材按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民主思想与政治实践》,教师可依据课标要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如下: 1、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 2、教学中应着重于对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文献资料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能力。

3、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已基本适应,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且学习方法上有了改进,高二是高三提高和冲刺的积累阶段,必须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高二学生在历史认知上的层次,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逐步掌握历史演进的规律,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的历史,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属于自己的历史论辩,拓宽他们的历史思维,为高三巩固提高打好基础。 四、重点工作及措施 1、重点工作: (1)主抓基础知识,每一单元的复习都以基础知识为主,让学生脑子里有清晰的线索。 (2)多研究一些习题,选择适合我校学生的习题,扎扎实实的做题。 (3)培养学生的做题技巧,使之掌握考试的方法。 2、具体措施: (1)立足课堂教学,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较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一、二年级的学生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与反思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案与反思 【课标要求】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凯恩斯主义。 【教学方法】 1.采用设置情境、设疑引思、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由浅入深,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讲述罗斯福新政时,可结合课前准备的图片或音像资料,突出他战胜疾病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不息的意志,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板书设计】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一、经济危机

(一)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具体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3.直接原因——纽约股市崩溃 (二)经济危机的特点 (三)经济危机的影响 1.破坏经济 2.社会危机 3.国际关系恶化 二、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 1.经济危机 2.罗斯福当选总统 (二)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1.金融业 2.工业 3.农业 4.社会救济 (三)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教师语言导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更被许多美国人称为“繁荣年代”。面对繁荣,资产阶级得意忘形。被冲昏了头脑的美国总统胡佛踌躇满志地向美国人民许诺:“揭开锅,两只鸡;家家户户小汽车。”就在人们陶醉于永久繁荣的幻想时,一场恶梦悄然降临。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价狂跌,股市崩溃,转眼间许多人倾家荡产。这一天在历史上被称作“黑色星期四”。“黑色星期四”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危机很快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更有人惊呼:“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尽头”。这场危机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各国又是怎样渡过危机的?危机过后,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讲授新课 一、经济危机 (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展示图片】 【投影材料】 材料1 到1929年,占美国人口2%的富人的收入相当于美国全部国民收入的3/5,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材料2 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55%,而工人工资仅增长2%。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

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

《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十六课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 二、设计思想 就此课内容而言,学生通过初中学习,对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史实已比较熟悉,但缺乏深入的分析与理解,因此不能把握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故此课重点为以引导学生以对具体史实的学习为基础,通过归纳总结与分析,把握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之间的内在联系,真正体会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及世界的重大意义。本课教学设计的主旨在于给学生创设一个比较具体、生动的情境或案例,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逐步探究与分析,使学生在活泼的氛围中掌握比较抽象的理论分析,轻松愉快地完成本课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并理解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史实;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对创设情境进行分析、探究,结合图片与文字资料,

加深学生的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讨论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经济危机根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必然使其难以摆脱危机,但经过不断的调整某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又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既使学生深切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从中汲取可以借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进经验。 四、教学重点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五、教学难点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 六、教学准备 主要包括对经济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方面图片和文字材料的的收集,以及结合本课内容创设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以启发学生思考,并制作成课件。 七、教学过程 导课:前面两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二战后苏联人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和实践,有辉煌也有挫败,可谓曲折坎坷。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世界在二战前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致使整个世界为之振荡,而他们又是否能安然渡过危机,本节课我们就从美国人的探索中一起解读这段历史。

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新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一、总体要求 材料式问答题:即材料解析题(含图表、图片)和问答题的融合,从形式上看它由两部内容构成:一是材料;二是设问。近几年高考主观试题几乎全部采用了这种形式。 1.通读材料、明确主题 在命制一道材料题时,命题者往往是先确立一个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去寻找材料、构思设问,所以,一般来说,每道材料解析题都会有一个主题。在解答材料题时,首先要通过浏览材料,尽可能的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或材料的主题,这样就能迅速调动所学知识点,从而使解题明确方向,集中思维,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础。 2.分析问题、细读材料(很重要的环节) 在明确材料的主题后,接下来应该认真分析命题者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设问句中的关键字、词,明确作者问的是什么,需要回答什么。再根据这些问题,仔细地阅读材料,力争把每段材料的意思都弄明白,大致形成答题思路。阅读的过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过材料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题头、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3.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材料分析题所提出的问题绝大部分答案应该从材料中得出,因此这时应根据仔细阅读材料后的思路,再次结合问题到材料中去寻找信息,把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都提取出来,写在草稿纸上备用。能否把材料中的所有相关信息都找出来,取决于答题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把找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复的信息,根据所学知识,把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列好提纲,准备答题。 4.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在上述步骤进行完毕后,还要最后浏览一遍材料及其设问,审查自己列出的提纲是否正确或有无遗漏,最后就可以在试卷上动笔答题了。答题时一定要做到依据提纲,一气呵成,言简意赅,击中要害,不可啰里啰嗦,言之无物,涂涂改改,答非所问。 5.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的相关要求 (1)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 (2)文句要通顺、平实、语言准确; (3)在形式上做到“三化”: ①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 ②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 ③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二、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1.关于评述题(即solo题)的解答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评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 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观点。(有时需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 第二,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多角度的论证。做到逻辑严密、史论统一。(有时还需要分析作者观点的成因。) 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 题例:(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