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也无风雨也无晴------谈苏东坡的幽默和旷达33

也无风雨也无晴------谈苏东坡的幽默和旷达33

也无风雨也无晴------谈苏东坡的幽默和旷达33
也无风雨也无晴------谈苏东坡的幽默和旷达33

也无风雨也无晴------谈苏东坡的幽默和旷达33

连着三节课我们都是以苏轼为例讲关于人格修养,这个问题太重要了,我们且不说人格太次会如何,那个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那是法律问题或者道德问题,我们讨论的是,如果一个人不把自己的人格修养得具备一定的魅力,那么在当今社会,甚至可以说难于生存,更不必说要发展、要实现自身价值,因为谁都不愿意和一个性情乏味的人合作共处。我们之所以拿出几个课时来讲苏东坡,理由就在于他可以说是古今第一性情中人,在他有生之年,无论什么处境都活得很快乐,有声有色;在他去世之后,留给历史长河的是无限精彩和穿透时空限制的人格魅力。真是说不尽的苏东坡,这节课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幽默谈起。

“乌台诗案”的时候,苏轼与续娶的第二位夫人王闰之已经共同生活了十二年,尽管被排挤出朝廷,展转外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妻子和家人生活总还是平平安安,可是“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鸡犬”(孔文仲《孔氏谈苑》,孔文仲比苏轼小一岁,完全同时,记载应该是很真实的),丈夫突然要被捉入京城大牢问罪,夫人王闰之当然吓得不行。如果不是苏东坡,换一个人,他顶多是安慰妻子,“别害怕,没什么大事”,这无疑是空话,不会产生安抚妻子的作用,再差劲一点的男人,没准哆嗦得比他老婆还厉害。而苏轼怎

么样呢?他给妻子讲故事:当年真宗皇帝去泰山封禅,回来时听说有个隐士,叫杨朴,安贫乐贱,吟诗自娱,不愿为官,就特意召见来了。皇上问杨朴:“你天天跟朋友吟诗唱和,那么这次有没有人给你作诗送行啊?”杨朴回答:“没有。只有我老妻吟唱一绝。”皇上很惊喜:“你夫人也会作诗?不妨诵来朕听听。”杨朴不愿意。皇上非让他诵来不可,他才诵道:“且休落魄贪杯酒,更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你可别以为这是打油诗顺口溜,它严合格律。皇上哈哈大笑,就把杨朴放回去了。故事讲完了,玩笑还在继续:“夫人若是想救我,何不也吟诗一首?”我们设想一下王闰之的反映,她也许会嗔怒:“都什么时候啦,你还这么没正经!”可是她的心镇定下来了。

幽默不是滑稽,不是耍贫嘴,它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充满自信的表现。宋人笔记当中,关于苏东坡幽默的故事很多,大多数是他和文人朋友之间的雅谑玩笑。比如有关吃鱼的两则:和尚佛印是东坡的好朋友,虽是出家人,并不戒酒肉。一天煎了鱼下酒,东坡来了,佛印急忙把鱼藏在磬底下了。东坡已经看见了,进门就说:“今日特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说:“你堂堂学士怎么连这么俗的对联都不知道?积善人家庆有余嘛。”“哦,磬(庆)底下有鱼(余)啊,那就拿出来吧!”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跟苏东坡有师生之谊,可他们并不拘师生之礼。

这次是苏东坡煎了鱼,忽然看见黄庭坚来了,赶紧把鱼藏到了碗橱顶上边,黄庭坚问:“子瞻兄,你这姓苏的苏字怎么写?”过去繁写体苏字是这样,“蘇”,东坡说:“草字头,下边左鱼又禾。”黄庭坚又问:“把那个鱼放到右边行不行?”东坡说:“也有人这么写。”“要是有人把鱼放上边呢?”“那就错了。”黄庭坚说:“既然子瞻兄知道错了,那就改吧!”这两则笑话肯定不是真事,是后人,甚或是当时的人,编出来加在苏东坡头上的。虽然是编的,可也很说明问题:加在苏东坡头上,说明他生性幽默,好开玩笑,这样的事可能发生,如果加在王安石头上,那就不合情理了;再有这类笑话一般都是说发生在黄州,说明人们相信苏东坡的乐观豁达,在逆境中也活得很快乐,有声有色;第三说明,在苏东坡最倒霉的时候,他的朋友们没有远离他,而是往来更密切,更富有情趣。这第三点很重要,苏东坡是一个不能没有朋友的人,黄州四年,当地官员很仰慕他,管束并不严,比如黄州太守徐大受、鄂州太守朱寿昌,都成了新朋友,老朋友也经常来看望他,一起泛江登山游寺,有大量唱和,形成了苏轼一个创作的高质高峰期。

老朋友中最常来的,是陈慥陈季常,此人号龙丘居士,四年当中来看望过苏东坡七次。我提陈慥陈季常龙丘居士,观众朋友们恐怕大半不知道是谁,可是我要是读苏东坡的几句诗,可能大半观众就知道是了: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说的正是这位陈慥陈季常。苏东坡开玩笑说他惧内,现在留下个文言词“季常之惧”,就是怕老婆的意思。今天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大概都懂得,“河东狮吼”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老婆很厉害。《红楼梦》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也是从这来的。别以为那只是开玩笑的小诗,里面没什么,可不是,同是玩笑,得看谁开,苏东坡的玩笑里面学问多了。“狮子吼”本义是佛教里“如来正声”讲法,佛学经典里有一本就叫《狮子吼经》,宋真宗景德年间出了一部三十卷的禅宗史书《传灯录》,里面有一段:

“释迦佛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云,天上地下,惟我独尊。”

唐宋士大夫多信佛教禅宗,很多人自号居士,就是不出家而修行佛教。这位龙丘居士还特别地爱谈佛说禅,“谈空说有夜不眠”,“空”、“有”,都是禅宗里的概念,《红楼梦》“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也是用禅宗概念。陈季常当然知道“狮子吼”的佛教本义,他的朋友们读到这首诗,也会感觉“狮子吼”是紧承着前边的“居士”、“谈空说有”来的,那意思本来应该是亲耳听到“如来正声”,亲耳听到佛祖释迦牟尼讲法。可是问题出在“狮子吼”前边加了个定语限制词:“河东”,这一下子此处“狮子吼”可就跟

什么佛教啊禅宗啊释迦牟尼一律断了联系,毫不搭界了,跟谁搭界呢?跟中国的郡望百家姓产生了联系。河东郡(今山西运城),以柳姓为郡望,去年在山西成立了河东柳氏文化研究会。那么跟陈季常有什么关系?他的妻子名叫柳秀英。杜甫《可叹》诗里有一句;“河东女儿身姓柳”,当然这句说的不是柳秀英,可苏东坡肯定是故意让“河东女儿”跟“狮子”联系起来。原来所谓的“河东狮子吼”,不是佛祖讲法,而是妻子“河东女儿”柳秀英在大喊大叫。于是吓得陈慥“拄杖落手心茫然”,心惊肉跳,魂不附体,不知如何是好。你看这个玩笑开得水平有多高?高到了写《苏东坡传》的现代学者林语堂先生都没能转过这个弯来,他说:“倘若苏东坡说是‘母狮吼’,就恰当多了。”我说,幸亏苏东坡没听林语堂的,如果听他的写成“母狮吼”,中国成语里就没有“河东狮吼”这个词了。

我刚才说过,幽默不是滑稽,不是耍贫嘴,是什么呢?我看不妨这样解释:开玩笑,开得有文化内涵,是幽默;毫无文化内涵,那就是搞笑耍贫嘴。可惜现在搞笑的东西太多了,也许因为有文化内涵的幽默,很多人不懂,可是就这么搞笑下去,懂的人不是越来越少吗?

注意,我现在要向观众朋友们声明,我并不相信刚才讲的那一段笑话。那四句诗并不是独立成篇的,只是长诗《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当中的几句,而吴德仁是苏东坡敬重的

前辈,苏东坡不可能在寄给前辈的诗里夹着开朋友怕老婆的玩笑,那四句实际指的的陈季常跟朋友河东柳真龄辩论佛法辩不过。陈季常并不怕老婆,他的妻子柳氏也并不凶悍,而且不叫秀英,柳秀英是一个小妾的名字。刚才讲的那一段笑话,是南宋洪迈在《容斋三笔》中曲解了苏东坡的诗以后,人们附会的。所有这些,都有充分的史料根据,但是在咱们这个课上,我只作声明,不作论述,不但不论述我的观点,而且仍然照讲我并不相信的笑话,还把这个笑话分析透。为什么?因为这个笑话比枯燥的论证有意思。观众朋友只要知道这个笑话是后人编的,而且编得非常有水平,但不是苏东坡的意思,这就够了,至于陈季常怕不怕老婆,无关紧要。甚至这个笑话是不是苏东坡编的,也无关紧要,除了象我这样好钻个牛角尖的,从来人们都相信就是苏东坡编的,这倒正说明苏东坡有着这样的幽默才情和广博学识。

我们从这些笑话看得出来,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关系很融洽,一个个都很豁达乐观,他们形成一个彼此欣赏互为知音的创作群体,而这个,正是以苏东坡为代表的豪放词派得以诞生的必要氛围。

豪放词,并不是苏东坡以后才有。南唐李后主有的词已经相当大气,“人生长恨水长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已经远远不是卿卿我我的儿女私情,而是包容了人类所共通的人生伤感、悲凉与无奈。“四面边

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样在唐代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已经进入了范仲淹的词。但这些总还零零星星的不成气候。终于使得豪放词蔚为大观成为一派足与婉约抗衡的,是苏轼苏东坡。苏东坡创作了大量豪放词派的代表作,而且第一个明确地用“豪放”这个概念来论词。苏东坡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这样论的呢?就在与那个“怕老婆”的陈季常的书信往来当中:

又惠新词,句句警拔,诗人之雄,非小词也。但豪放太过,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

信里的“又惠新词”,指的可能是这一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作于苏轼贬黄州后的第三年。词前有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说明触发了创作灵感的只是野外途中遇风雨这么一件生活小事,而词中对风雨怎样几乎没有描写,就是说他并不屑于记录这件事,而是以此事为由头,发自己的感慨。“莫听穿林打叶声”,不要听它,任它穿林打叶,不足萦怀,因为它妨碍不着我,“何妨”,有什么妨碍?我照旧“吟啸且徐行”,继续吟诗呼啸着慢慢走,既不停下来,

也不快跑,而“同行皆狼狈”,有的停下来要找地方避雨,有的赶紧跑好快点到家,总之要躲开这场风雨,“余独不觉”,与众不同,我偏偏没觉得怎么样。很明显,词人写的不仅仅是对自然界风雨的感受和态度。“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人点明了他实际是在抒发自己面对人生风雨我行我素的超然情怀,而这种情怀来源于“竹杖芒鞋轻胜马”那样的山野隐居生活。只读这么几句,豁达旷逸之气已经扑面而来。下片酒醒了天晴了,可是回头再看,“也无风雨也无晴”,刚才的风雨无所谓,而且现在的晴也无所谓,风雨不会让我悲,晴也不会让我喜,因为这些都是外物,都是外在的环境,而外在环境,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不足以让我喜或悲。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的是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苏东坡的“也无风雨也无晴”是有着道家意味的人生哲理:无进无退、无喜无悲,这是一种参透了世事的旷达。

苏东坡留给后人最鲜明的印象,是他的豁然大度,在无论怎样艰难的处境,永远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不是消极的随遇而安,而是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不但不退缩,不回避,反而充分利用它来创造这一个时段生命的辉煌。他刚到黄州时,举目无亲,一个朋友都没有,于是他每天不是把客人招来,就是出去访客,而且所交游的人,也不挑选,随着那个人的高下,放言说笑,不再有任何谈话的范围框框。实

在没什么可谈的呢,“你就说鬼吧”,那人说世上没有鬼啊,苏东坡就说,姑妄言之,你姑且瞎说吧。“姑妄言之”这个成语是从道家《庄子》来的:“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听之。”苏东坡是把庄子的这段话颠倒过来用,你就姑且瞎说,我也姑且瞎听。这则逸闻记载在叶梦得的《避暑录话》里,叶梦得比苏东坡小四十岁,记载也应该是比较可靠的。清代王渔洋有首七绝《戏题蒲生〈聊斋志异〉卷后》: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丝丝。料应厌作人间语,偏爱秋坟鬼唱时。

这首七绝的第一句,与其说是用了《庄子》中的典故,不如说就是直接以苏东坡在黄州强人说鬼来比喻蒲松龄创作《聊斋》,蒲松龄在《聊斋自志》里也说“情类黄州,喜人谈鬼”。

这节课我之所以提到《红楼梦》、《聊斋》,是为了点到苏轼对后世的巨大影响,也就是他的穿透时空限制的人格魅力。苏东坡在逆境当中,仍是如此的豁达乐观,这是使他的人格极具魅力的重要原因。我上节课按心理学的概念解释了什么叫人格,指的就是对人、对己、对环境所显现的独特个性,我们讲过了苏轼如何对亲人或敌人,刚才又讲了他如何对友人、如何对环境,在这一切当中,苏轼所显现出来的独特个性,正是他成为一代旷古奇才的自身素质基础。设想没有旷达超迈的胸怀,怎么可能开创一代豪放词风?怎么可能

容纳他在诗文辞赋、绘画书法、禅机哲理诸多方面取得的空前成就?有人说,苏轼集十一世纪中国文化之大成,这个评价非常准确,但还不足以概括苏东坡。应该怎样概括?我个人觉得还是林语堂先生说得好:“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07.08.29.

品苏轼作品学其人生的旷达与洒脱

摘要:苏轼一生坎坷, 多次被贬,九死一生, 虽处逆境, 而独立不依, 刚正不阿, 以乐观豁达的态度直面人生, 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本文试结合其作品来分析他面对逆境时超然自适、旷放豁达的人生态度,及其对后人黄钟大吕般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苏轼作品; 洒脱;旷达; 教育意义 “他具有一个天才所具有的深厚和广博,像一阵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林语堂《苏东坡传》 一、苏轼的逆境人生 三苏在宋英宗时名噪京师,神宗登位,国家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在王安石变法中,处于政治狭缝中的苏轼屡屡遭打击,但他时时“缘诗人之义, 托事以讽”。将耳闻目睹的民生疾苦反映出来, 在《送黄师是赴浙宪》中: “哀哉吴越人, 久为江湖吞。官自倒帑禀, 饱不及黎元。”描绘了洪灾过后民不聊生的惨状。“乌台诗案”使他受尽凌辱和折磨, 谪贬黄州。却保持着旷达的心胸, 淡然处之。《定风波》: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哲宗亲政, 被流放岭南, 3年后,再贬海南。直到65岁才遇赦北归, 1年后就病逝了。综观苏轼的一生, “心似已灰之木, 心如不系之舟, 问汝功业, 黄州, 惠州, 儋州。”“不系之舟”是苏轼坎坷一生的最好象征。在40多年的仕途生涯中, 苏轼有30 多年辗转漂泊于各个地方, 直到老死, 始终没有在一个地方安顿下来过。但他始终保持着自己坚定的政治操守, 独立不倚, 正直不屈。 二、苏轼在逆境中人生态度的形成 苏轼思想通达, 兼收并蓄,把儒、佛、道思想融合在一起, 互相弥补, 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处世态度: 佛道思想使他观察问题比较通达, 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背后, 仍然坚持着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又用儒家思想避免了佛道思想中虚无主义和逃避现实的倾向, 使他在逆境中也从未放弃拯世济民的责任感。也就是说: 他一直没有割裂“兼济”和“独善”的关系, 而是把两者统一起来, 所以, 他无须辞官、无须归隐同样能完善自我。 三、苏轼面对逆境的旷达人生 处变不惊, 执着追求。苏轼一生光明磊落, 为人正直率真,不阿附权贵, 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乌台诗案”使苏轼受尽凌辱和折磨, 从监狱出来后, 来到黄州, “回首向来萧瑟处”在他看来却已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晚年被放逐荒远的岭南, 却“报道先生春睡足, 道人轻打五更钟”, 悠然自得地酣然入梦, 后来他又被迫渡海, 离别亲人, 白首投荒来到海南。面对不公平待遇, 满不在乎:“他年谁作舆地志, 海南万里真吾乡”。一生颠沛流离, 横跨了大半个中国, 尽管不幸接踵而来, 从来都“天下为己任”,无论处庙堂之高, 还是处江湖之远。不管历经多少磨难, 九死不悔。“拣尽寒枝不肯栖”正是苏轼独立不倚刚正不阿的政治操守的象征。 随缘自适, 超然物外。苏轼有兼济天下之志,经世报国之才,命运一次次将他抛下,都坦然面对,《初到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以逐客身份来黄州这荒凉之地,但没有抱怨, 他自嘲“老来事业转荒唐”,从现实局促的功利之心的束缚之中解脱出来, 去欣赏当地的鱼肥水美、竹茂笋香。“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 《超爱铿然曳杖声。”没有行路难的感叹, 而是悠然自得地欣赏着自己的竹杖敲击山路的声音。 然台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非必怪奇伟丽者也……”苏轼知足感恩, 他认识到“人之所欲无穷, 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所以选择安贫乐道, 澹泊自持。由于苏轼超然物外,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忘怀得失,所以能做到“无往而不乐”, 无论身在何方, 总能随缘自适, 自得其乐。 寄情山水, 寻求超脱。他常登山临水, 怀古凭吊, 去感受大自然的雄奇美丽, 抒发自己

也无风雨也无晴------谈苏东坡的幽默和旷达33

也无风雨也无晴------谈苏东坡的幽默和旷达33 连着三节课我们都是以苏轼为例讲关于人格修养,这个问题太重要了,我们且不说人格太次会如何,那个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那是法律问题或者道德问题,我们讨论的是,如果一个人不把自己的人格修养得具备一定的魅力,那么在当今社会,甚至可以说难于生存,更不必说要发展、要实现自身价值,因为谁都不愿意和一个性情乏味的人合作共处。我们之所以拿出几个课时来讲苏东坡,理由就在于他可以说是古今第一性情中人,在他有生之年,无论什么处境都活得很快乐,有声有色;在他去世之后,留给历史长河的是无限精彩和穿透时空限制的人格魅力。真是说不尽的苏东坡,这节课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幽默谈起。 “乌台诗案”的时候,苏轼与续娶的第二位夫人王闰之已经共同生活了十二年,尽管被排挤出朝廷,展转外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妻子和家人生活总还是平平安安,可是“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鸡犬”(孔文仲《孔氏谈苑》,孔文仲比苏轼小一岁,完全同时,记载应该是很真实的),丈夫突然要被捉入京城大牢问罪,夫人王闰之当然吓得不行。如果不是苏东坡,换一个人,他顶多是安慰妻子,“别害怕,没什么大事”,这无疑是空话,不会产生安抚妻子的作用,再差劲一点的男人,没准哆嗦得比他老婆还厉害。而苏轼怎

么样呢?他给妻子讲故事:当年真宗皇帝去泰山封禅,回来时听说有个隐士,叫杨朴,安贫乐贱,吟诗自娱,不愿为官,就特意召见来了。皇上问杨朴:“你天天跟朋友吟诗唱和,那么这次有没有人给你作诗送行啊?”杨朴回答:“没有。只有我老妻吟唱一绝。”皇上很惊喜:“你夫人也会作诗?不妨诵来朕听听。”杨朴不愿意。皇上非让他诵来不可,他才诵道:“且休落魄贪杯酒,更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你可别以为这是打油诗顺口溜,它严合格律。皇上哈哈大笑,就把杨朴放回去了。故事讲完了,玩笑还在继续:“夫人若是想救我,何不也吟诗一首?”我们设想一下王闰之的反映,她也许会嗔怒:“都什么时候啦,你还这么没正经!”可是她的心镇定下来了。 幽默不是滑稽,不是耍贫嘴,它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充满自信的表现。宋人笔记当中,关于苏东坡幽默的故事很多,大多数是他和文人朋友之间的雅谑玩笑。比如有关吃鱼的两则:和尚佛印是东坡的好朋友,虽是出家人,并不戒酒肉。一天煎了鱼下酒,东坡来了,佛印急忙把鱼藏在磬底下了。东坡已经看见了,进门就说:“今日特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说:“你堂堂学士怎么连这么俗的对联都不知道?积善人家庆有余嘛。”“哦,磬(庆)底下有鱼(余)啊,那就拿出来吧!”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跟苏东坡有师生之谊,可他们并不拘师生之礼。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阅读鉴赏题 考题考点 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阅读鉴赏题考题考点理解性默写 (带答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北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大家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略带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1.内容主旨: 这首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了词人虽处逆境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坚强性格和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以曲笔直抒胸臆的。 答:这首词表面写道中遇雨,雨过天晴遂又感春风,又见阳光;实指人生亦会遭遇突如其来的风雨(如政治生活的风浪),而这一切终会过去,不要把它们放在心上。这便是作者的以曲笔直写胸臆。 3.这首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谈人生哲理。请结合词的上片,作简要赏析。(3分) 答: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写出性情,穿林打叶声,既是眼前实景,又何尝不是作者在官场多遭打击的写照,何妨句是前一句的自然延伸,徐行又吟啸,增加了挑战色彩,谁怕就更见出作者坦荡胸怀。一蓑烟雨任平生,既豁达,又无奈。人生遭遇挫折,像遭遇风雨一样自然,不必害怕,顺其自然,山头斜照自有到来之时。 4. 比较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和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谈谈本词主人公的形象特

浅谈苏轼的处世情怀与旷达人生

浅谈苏轼的处世情怀与旷达人生 摘要: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宦海沉浮。面对生活的苦难,他始终表现出洒脱达观的旷逸情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让千年之后的我 们为之倾倒,为之投去敬重的目光。 关键词:苏轼诗词政治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3-9795(2012)04(b)-0176-02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曾产生了众多的文化名人:他们或傲 岸泉石之畔、放浪筵席之间,而以其诗词名扬天下;有的伏处民间撰史立论成就一家之言;有的流窜边陲之地,同时坚持自己的志向不懈,而成就鸿文巨篇。他们大都在政治上有其不幸的遭遇:或终生抑郁潦倒,或在党争的夹缝中艰难生存,或与邪恶势力斗争失败告终,甚至有的以身殉志。然而他们大多数虽然九折而不会,其悲剧行的人格力量可歌可泣、上薄云天。肉体的生命也许早逝若干年,但是精神的生命却长存于天地间。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象征,他们的业绩、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理想,已经沁入我们民族的心灵深处。他们像皓月朗星一样闪耀在民族历史的天幕上,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依然到处可见他们的影响,我们每一个人都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精神联系。其中给予我精神联系最深远的是苏轼。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生活的坎坷造就了他的出众文章,政坛生涯

的暗淡又常常伴随着艺术生涯的辉煌。欣赏他的豁达、欣赏他的淡然、欣赏他的恬静。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在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贬谪后依然恬静淡然的生活。心情愉快的生活着并没有陷入一度的困苦中。苏轼在被贬谪后甚是豁达,每日吃的好睡的香,与邻人饮酒赋诗好不自在。能够像苏先生这样宠辱不惊、淡然豁达的人真是不多!很多人遭遇了贬谪后沉郁、忧愁。借诗抒怀,表达自己的不得志,抑郁愁闷的心理。然而让我欣赏的是苏先生并没有像他们一样在诗中一味的重复着自己的痛苦,沉陷在其中不能自拔。而是真正的用心生活,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总是快乐的生活着。本文也只能从个人主观的角度出发,结合前人的些许观点来谈谈我所认识的苏轼。苏轼的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从多方面分析和探寻苏轼的处事情怀和对人生的旷达态度。 在中国古代的艺术王国中,苏东坡是一位非常少见的、杰出的全能文艺家。他多才多艺,在文学艺术的好几个领域都有很高的建树。还记得苏东坡把美丽的西湖比作西子姑娘的绝妙比喻。还记得东坡先生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诗句。月圆月缺,年年中秋,每逢这个佳节的时候总有人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东坡的这首中秋词中,包含着多么深的人生感慨和期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东坡的事,有感而发,常有奇妙的比喻和对人生、对宇宙的真知灼见,妙趣横生。在词方面东坡是一个开拓者、改革家。苏东坡大大地扩展了词的表现疆域,他更喜欢写社

浅析苏轼的旷达精神

浅析苏轼的旷达精神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姓名:陈泳准考证号:082310100281 摘要:苏轼的豪放词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他的婉约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而最能代表他深刻思想和宽广胸襟及性格特征的则是他的旷达词。旷达是苏轼最重要的精神品质。文章从苏轼的旷达着手,分别从苏轼旷达的本质,豁达宏通的性格底色,人生的体验剖析其内涵。 关键词:苏轼旷达阔达宏通人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继北宋欧阳修之后的文学巨匠,他使整个北宋文坛乃至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历史为之灿然,可称为千古第一人。他不仅作为“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令世人敬仰,而且更以其别样的人生态度向世人展示出独特的魅力,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踏入仕途后,早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属于旧党,后因诗谤之嫌,逮捕入京,终遭贬谪。晚年因新派得势,黜废旧人,他又以旧党关系,远谪海南的儋州(今海南儋县)。在生命最后一年(1101年)写的《字体金山画像》一诗中,他平静地对自己曲折的一生做了这样的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从诗中可见诗人已摆脱了世俗的羁绊,归于无欲无求境界,回首一生;他觉得正是在三次被贬之地成就了自己的功业。能如此豁达看待自己多舛命运的人,该会有怎样旷达的人生境界呢? 一 旷达,是一种放任的、达观的人生态度。它指的是一种超然物外、洒脱达观的审美情趣。旷达的内涵就是解脱超越,改变固有的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发现事物的美,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使他一方面摆脱现实社会人生的束缚,以超脱的心态去体会外物,书写人生。另一方面,促进它对人生形成真正的领悟,探求生命的意义,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求无限的久远的存在价值。这两个层面的人生境界,在他的人生征程中有重逢的体现。 苏轼的一生,无论是做官还是被贬都在为国家尽心尽力。他不善藏锋,指斥时弊,敢做敢为。他的耿直方正,又偏好用文字来表露,基于这些原因,他屡遭排挤、贬谪和外放。然而苏轼均能以旷达的情怀化解悲苦,乐观面对。无论在何种境地,都不会怨天尤人,而是自解宽心,心中永远憧憬着美好的前景。无怪乎他可以用“九死南荒吾不恨,

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苏词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赏析 姓名:张春妮班级:14汉语言文学学号:020******* 摘要: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坛领袖,为豪迈派中流砥柱。其学博才高,卓尔不群,诗文挥洒如意,书画意境超脱,成就最高的便是苏词。苏轼词风以奔放豪迈为主,亦有清新脱俗之作,亦有哀婉怀人之作,而苏轼一生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乐观开朗,因此旷达闲适之词甚多。本文以苏词《定风波.三月七日》为载,通过诗词鉴赏手法,赏析该词精妙绝伦之处,兼领略东坡先生为人称道的处世精神。 关键词:苏轼定风波赏析 正文: 《定风波 .三月七日》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知人论世 《定风波》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正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苏轼二十岁进士及第,任职三十七年,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乌台诗

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朝中新党构陷,元老保苏,一场党派相争使苏轼无辜遭殃,既丢了官职又受了百天牢狱之灾,濒临砍头之劫。而苏轼经此一役心灰意冷,到黄州就任后,曾多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山,《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寄托他谪居时怀才不遇、功业未就、忧愤自怜的思想感情。然而他在元丰五年里所写下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不仅反映了他思想境界的转化,也反映了他创作风格的新变。在谪居黄州的日子,壮丽山水,村野生活又让他思想开拓,心灵澄净。他彻悟了“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从此不再留恋庙堂,而只寄情于山水了。《定风波》就是在苏轼心境转变后作的,在料峭春日携友出游,风雨忽至,同行皆狼狈,他却似闲庭信步,悠然自在,并触景生情,写下这一首清丽豪健的词。 二、情景关系 不得不说,词人的情感都被巧妙的隐于景中,即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词的上阕勾勒出了一幅苏公雨中吟啸行图,“莫听”,“何妨”,“徐行”表露的是词人悠然自在,不惧风雨的情感,下阕中“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比起上阕风雨的喧哗,这样的微冷更添失意,萧瑟,此时笔意一转“山头斜照却相迎”,春寒过后便是斜阳,寒风到暖阳的变化,同样是诗人的情感变化。 词序中云“已而遂晴,故作此。”表明这是一场持续时间不久的雨,因而“山头斜照却相迎”,我在此揣测,东坡先生在上阕点出自己身处逆境,表现的是对前路的迎合乐观态度,而下阕的“山头斜照”是否是一种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精神呢?也许上阕的风雨忽至是他的人生遭遇以及他谪居黄州初期,苦闷消沉的心理,下阕的斜照是他参悟人生后心境豁然开阔的写照,雨过天晴的景象莫不是词人当时的情感变化?在这样的变化下“也无风雨也无晴”显得宁静缓和,此时情已脱离景的载体,成为具有一种哲思。 三、以意逆志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出了雨势,不是寻常春日的微风细雨,穿林打叶,已是狂风骤雨之势,而词人一个“莫听”,把主观意愿带入客观景象中,使这一句带了叙事之味。词人面对风雨持忽视态度,

浅论苏轼的旷达情怀

浅论苏轼的旷达情怀 天津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1103s214 汪兵 摘要:吾谓苏子,自北宋以来,文学之最者,词风之达者,莫过于东坡一人而已。纵观苏轼一生,仕途上的不顺,宦海沉浮。然而这些挫折并未使之意志消沉下去,相反,正是这些挫折,使他变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超凡脱俗,有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人生情怀。面对生活的苦难,他始终表现出洒脱达观的旷达情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让千年之后的我们为之倾倒为之投去敬重的目光。本文浅论苏轼旷达情怀的形成原因,本是出自童子之手,如有见笑大方之家者,亦已焉哉。 关键词:苏轼、旷达、人生 儒家经典著作《大学》里说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信条千百年来都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天下文人,他们胸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而踏入社会生活。然而,从中国古典文献中不难发现,历史上有多少思想文化巨人,他们却发现他们最初的抱负和以后的遭遇几乎常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对立状态。“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屈子,心怀楚王,却最终“葬乎江中鱼腹尔”,放荡不羁的阮籍穷途而哭,“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潜,“感于漂母惠愧我非韩才”,北宋的苏轼同样也没摆脱这种尴尬的状态。 一、苏轼简介 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共为唐宋八大家,人称“三苏”。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苏东坡是词史上一个词派的开创者,是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揭幕人.苏词内容充实,风格多样,故为当世学人所崇尚;北宋之后,苏词对南北两方均有深远的影响:在北方,《东坡乐府》盛行于中州,著名词人蔡松年、吴激、元好问《中州集》所搜集的词作,几乎都以苏词为依归;在南宋,叶梦得、陈与义、张孝祥、辛弃疾等,他们的爱国词成为南宋词坛的主流,直至元与南宋灭亡,苏词一直滋养和影响着后世的词人,熏陶着之后的历代文人,也是我所崇敬的文人精神偶像。 二、何谓旷达 无论是苏轼的词风,还是他对人生不顺的态度,皆可用“旷达”二字概括。所谓的旷达,指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乐观开朗的创作个性。苏轼对待人生有超旷达观的襟怀,认为"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能够超然"游于物之外",自可"无所往而不乐"。苏轼一生政治上的不得志,屡次遭贬,使得他对政治生活心灰意冷,他一生当中,当数“乌台诗案”对其一生影响最大,对其旷达情怀的形成影响最大。 三、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6)正月,苏轼作《田围博见示石炭诗,有“铸剑斩佞臣”之句,次韵答之》一首,诗云: “楚山铁炭皆奇物,知君欲斫奸邪窟。 属镂无眼不识人,楚国何曾斩无极。 玉川狂直古遗民,救月裁诗语最真。 千里妖蟆一寸铁,地上空愁虮虱臣。” 这首诗成为政敌蓄谋已久的政治迫害阴谋的导火线。于是在他移知湖州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元丰二年(1076)权鉴御史何正臣,舒亶,权御史中丞李定连续上表弹劾苏轼,其中罪

苏轼《定风波》全诗解析

苏轼《定风波》全诗解析 古代文人经常借诗咏怀,苏轼的《定风波》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为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首词,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苏轼《定风波》全诗解析,一起来学习吧!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诗指斥乘舆、讥切时政的罪名下御史台,酿成有名的“乌台诗案”。年底,诏责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翌年二月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这首《定风波》词就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 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词语,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词人的人

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词的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芒鞋,即草鞋。谁怕,有什么可怕的。平生,指平日、平素。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亦同。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况且,我这么多年,不就是这样风风雨雨过

《定风波》(苏轼)

定风波(苏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诗主要内容和苏轼面对风雨的人生态度。 2、赏析本词情、理、意、趣完美结合的特点,从文本中体会哲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诗歌的鉴赏理解,掌握知人论世、披文入情的诗歌鉴赏方法。 2、通知分析本词真正理解东坡的旷达与乐观,并付诸人生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宠辱皆忘、超乎物外的人生态度,积极面对人生的起伏。 2、通过理解苏轼的旷达,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感悟以及人生意义的理解。 3、用心阅读文学作品,表达真实的感受。 【教学重点】 1、置身诗境,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2、赏析并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准确、生动地解读诗歌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处世哲学。 【难点突破】抓住诗词内容,通过知人论世、分析、探究等方式突破。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举例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个人能在某一个领域做出成就“一枝独秀”已很不易,而苏轼的成就遍地开花,被称为“古今第一全才”。我想原因不仅仅是天资聪明。性格决定命运,这肯定和他的思想性格有关。苏轼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定风波》去寻找答案吧。 二、知人论世。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文学成就:苏轼是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的大家,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有独到的成就。在文学创作方面:他倾注了毕业精力,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口与手”来解释“辞达”(《答谢民师书》)。在写作方面:今存有他的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在北宋词坛上,他一改词坛婉约之风,把游仙、咏史、宴赏、登临、悼亡、哲理探讨等写进诗词里。扩大词境,对词起到开疆拓土的作用。对散文也有很大贡献,他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拓了新天地,有谈史议政的论文,包括奏议、进策、史论,如《进策》、《思治论》等,尤其是叙事记游的散文艺术价值最高,有不少是广为传诵的名作,如《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除诗词文赋而外,他对书画也很擅长,书法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善长画竹石,自成风格。总之,苏轼学识广博、才华横溢。文、诗、词、书、画,无所不通,他是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 苏轼生活在宋神宗时期,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变法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弊端反对变法;变法失败,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可取之处支持变法,受到了双方的排挤和打击,一生仕途坎坷三起三落。 “乌台诗案”:因李定等人诬告苏轼诗文“毁谤君相”,苏轼被囚于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期

浅议苏轼的旷达词风

浅议苏轼的旷达词风

浅议苏轼的旷达词风 摘要:苏轼是北宋伟大的文学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苏轼的仕途坎坷,历经磨难,但他从未被痛苦和悲伤击倒,始终刚正不阿、直而不随,成为后世敬仰的词学大家。苏轼创作的具有旷达疏放、清丽飘逸风格的词更能体现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更加显示出了词品与人品的高度统一与融合。本文试结合苏轼的坎坷经历分析其以旷达为基调的词作风格。 关键词:苏轼;坎坷经历;乐观旷达;词作风格苏轼是北宋伟大的文学家,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在诗、词、文等各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的词用记实手法写自己的人生感受,他把自己乐观旷达的做人品质融入到词的创作中,使词的创作走向正视现实,面向社会和真实人生的大道。 苏轼22岁考中进士,开始走上仕途。宋神宗熙宁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感到朝廷新旧党争和新党内部的斗争激烈,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以后历任密州徐州知州。在地方官任上,苏轼关心人民疾苦,深受百姓爱戴。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由

于新党政客从苏轼的诗文中寻找借口,将苏轼逮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这是一场卑鄙、残酷的文字狱,使苏轼的精神受到沉重的打击。年底结案后,以罪人身份安置黄州,任团练副使,这是他一生中经历最为坎坷的一年。绍圣年间,宋哲宗亲政,苏轼被“安置”到岭南的惠州(今广东惠阳),又远谪儋州(今海南儋县)。在困苦的生活中,他保持着乐观的精神面貌,并积极创作。宋徽宗继位之初,向太后听政,苏轼才从海南返回中原,可是,也就在他刚刚回到常州的时候因病去世了。苏轼的大部分词,作于他在政治上累遭打击之后,由于苏轼的审美趣味倾向于天然之美,故其词作也努力追求平淡高逸的境界,刘熙载《艺概》如此评苏词:“东坡词具神仙之姿”,指的正是东坡词的超然之致、天然之韵,具有清旷高超的风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近乎直陈式地披露内心世界 苏轼的不少词感情外放而不内敛,以《满庭芳》为例: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

古诗词中的10大人生境界,也无风雨也无晴

古诗词中的10大人生境界,也无风雨也无晴 1、脱俗境界:心远地自偏饮酒·结庐在人境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说到陶渊明的生活状态,许多人会联想到写《瓦尔登湖》的美国人亨利·梭罗。陶渊明比梭罗早一千四百多年,而且陶渊明生活在农耕时代,梭罗却生活在后工业时代,但两人的生活态度确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抵拒物质享受的引诱,并回归自然去过简朴的生活。 但是陶渊明的境界更高一层。梭罗独自跑到瓦尔登湖边去隐居,那儿寂寥无人,只有草木虫鱼为邻,《瓦尔登湖》中的一章就题为《寂寞》。陶渊明追求的却是“心远”。在陶渊明看来,要想远离喧嚣的红尘世俗,不必躲进深山老林,只要保持清静、安宁的心态就可以了。 不妨说,梭罗是在空间距离的意义上追求远离红尘,陶渊明却是在心理距离的意义上作同样的追求。所以梭罗的行为事实上是无法仿效的,如今的地球如此拥挤,我们能到哪里去寻找一个瓦尔登湖呢?陶渊明的行为则具有典范的意义,因为只要你超脱外在的诱惑,“心远”是随时随地都能付诸实施的。哪怕你身居熙熙攘攘的现代都市,哪怕你把家安在水泥

森林中的一间公寓,你同样可以实现心境的宁静。2、苍茫境界:独立天地间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其中是一种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陈子昂踽踽登上高高的幽州台,环顾空旷的四野,原本豪侠的他,竟悲怆地哭了。 历史上那些轰轰烈烈的英雄豪杰到哪里去了?那些各领风 骚的历代帝王们到哪里去了?在这举目无亲的夜,陈子昂就这样幽幽地坐着,让生命的利齿,一点一点咬啮自己孤寂的身躯。 “念天地之悠悠”,是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在如此巨大、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里的茫然性。而茫然绝对不是悲哀,其中既有狂喜又有悲哀。狂喜与悲哀同样大,征服的狂喜之后是茫然,因为不知道下面还要往哪里去,面对着一个大空白。 如勾的残月,颤颤巍巍向西滑落。独坐秋夜,陈子昂无拘地放肆着自己对人生的思考。面对这无始无终的时间,环顾这无边无际的空间,在这静寂的秋夜,他聆听着生命之壶倒计时的嘀嘀嗒嗒。茫茫的宇宙中,匆匆几十年的生命算得了什么?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啊,宇宙是万物的旅馆,光阴是百代的过客。人生真的如草,如蓬。渺小的自我,又哪里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于是,千百年来,多少志得意满

旷达的诗句

旷达的诗句

篇一:浅论苏轼的旷达情怀 浅论苏轼的旷达情怀 天津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1103s214 汪兵 摘要:吾谓苏子,自北宋以来,文学之最者,词风之达者,莫过于东坡一人而已。纵观苏轼一生,仕途上的不顺,宦海沉浮。然而这些挫折并未使之意志消沉下去,相反,正是这些挫折,使他变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超凡脱俗,有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人生情怀。面对生活的苦难,他始终表现出洒脱达观的旷达情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让千年之后的我们为之倾倒为之投去敬重的目光。本文浅论苏轼旷达情怀的形成原因,本是出自童子之手,如有见笑大方之家者,亦已焉哉。 关键词:苏轼、旷达、人生

儒家经典著作《大学》里说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信条千百年来都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天下文人,他们胸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而踏入社会生活。然而,从中国古典文献中不难发现,历史上有多少思想文化巨人,他们却发现他们最初的抱负和以后的遭遇几乎常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对立状态。“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屈子,心怀楚王,却最终“葬乎江中鱼腹尔”,放荡不羁的阮籍穷途而哭,“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潜,“感于漂母惠愧我非韩才”,北宋的苏轼同样也没摆脱这种尴尬的状态。 一、苏轼简介 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共为唐宋八大家,人称“三苏”。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

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苏东坡是词史上一个词派的开创者,是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揭幕人.苏词内容充实,风格多样,故为当世学人所崇尚;北宋之后,苏词对南北两方均有深远的影响:在北方,《东坡乐府》盛行于中州,著名词人蔡松年、吴激、元好问《中州集》所搜集的词作,几乎都以苏词为依归;在南宋,叶梦得、陈与义、张孝祥、辛弃疾等,他们的爱国词成为南宋词坛的主流,直至元与南宋灭亡,苏词一直滋养和影响着后世的词人,熏陶着之后的历代文人,也是我所崇敬的文人精神偶像。 二、何谓旷达 无论是苏轼的词风,还是他对人生不顺的态度,皆可用“旷达”二字概括。所谓的旷达,指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乐观开朗的创作个性。苏轼对待人生有超旷达观的襟怀,认为君子可以

从东坡作品中看苏轼的旷达人生(1)

第30卷第4期2007年7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Vol.30 No.4 J ul. 2007 从东坡作品中看苏轼的旷达人生 谭淑红 (大连职工大学应用语言系,辽宁大连116031) 收稿日期:2006211216 作者简介:谭淑红(19672),女,辽宁大连人,大连职工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 摘 要: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词、文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苏轼一生坎坷,多次被贬,九死一生,但他虽处逆境,然而独立不依,刚正不阿,以乐观豁达的态度直面人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这里结合苏轼的作品分析他面对逆境时超然自适、旷放豁达的人生态度。关键词:东坡作品;旷达;人生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751(2007)0420102204 An Observation of Sushi ’s Broad 2minded Attitude to Life from Dongpo ’s Works TAN Shu 2hong (Department of A p plied L inguistics ,Dalian College f or S taf f and W orkers ,Dalian 116031,China ) Abstract :Sushi is a famous litterateur of Bei 2Song dynasty whose poems and articles were well 2known in the world.Although Sushi had experienced a lot of hard work and a near escape ,he still insists on his will and keep s his optimistic attitude to life.He left many valuable literary heritage.This thesis analyzes Sushi ’s broad 2minded attitude to life in adversary environment with a reference to his works. K ey w ords :Dongpo ’s works ;broad 2minded ;life 一、苏轼的逆境人生 苏轼生活在北宋中期,当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国家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为了富国强兵,宋神宗任 用王安石进行变法。但是新法的实行抑制了一部分 人的特权,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因此遭到了强烈反 对。朝野之中,一时分成两派:一派是以王安石为首 的改革派,一派是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苏轼既反对因循守旧,又不支持王安石激进的改革措施。但是并不是说在这场党派之争中,苏轼是个折中主 义者,或者说他毫无主见;实际上,他一向立场鲜明, 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 当王安石在神宗的支持下大刀阔斧地进行变法 时,他不顾自身安危,屡次上书,反对骤变,认为欲速 则不达,尤其当看到新法推行中的弊端时,时时“缘 诗人之义,托事以讽”。诚然,作为当时的士大夫阶 层,他有自己的阶级局限性,所持的观点也未必正 确。但是作为一个正直的文人士大夫,他在作品中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以“使君元是此中人”的身份和角度,将耳闻目睹的民生疾苦反映出来,在《送黄师是赴浙宪》中:“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官自倒帑禀,饱不及黎元。”描绘了洪灾过后民不聊生的惨状;在另一首《吴中田妇叹》中他写道:“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 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对当时赋税沉重,谷贱伤农的现象进行了批判。然而这一切却遭来了新进官僚的攻击和诬谄,苏轼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投进了监狱。在这场牢狱之灾中,苏轼九死一生,历经磨难,经过4个月的审讯和折磨后,侥幸获释,谪贬黄州。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一腔忠君爱国之心,却被见疑流放。在黄州的这段时间,是苏轼最失意的日子,也是一段生活上穷困潦倒的时光。但是,— 201—

苏轼《定风波》词赏析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词赏析 许隽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诗指斥乘舆、讥切时政的罪名下御史台,酿成有名的“乌台诗案”。年底,诏责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翌年二月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这首《定风波》词就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词语,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词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词的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芒鞋,即草鞋。谁怕,有什么可怕的。平生,指平日、平素。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亦同。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况且,我这么多年,不就是这样风风雨雨过来的吗?此际我且吟诗,风雨随它去吧! 下片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料峭春风”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刚才是带酒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而并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始感微凉,而山头夕阳又给词人送来些许暖意,好象特意迎接他似的。“相迎”二字见性情。作者常常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这也就是他的旷达之处了。“回首”三句复道心中事,含蕴深邃。向来,即方才的意思。“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词人反思的结果是:“归去”。陶渊明的退隐躬耕,是词人所仰慕的,但终其一生,词人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退隐。“未成小隐聊中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五)。质言之,他所追求的并非外在的“身”的退隐,而是内在的“心”的退隐;所欲归之处,也并非家乡眉州,而是一个能使他敏感复杂的灵魂得以安放的精神家园。“此心安处,即是吾乡”。也正因如此,词人以“也无风雨也无晴”收束全篇,精警深刻,耐人寻味。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①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②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①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贬谪黄州的第三年。②啸:撮口长啸,魏晋者常作此以示洒脱。②吟啸:吟咏啸歌。 ③芒鞋:草鞋。④向来:此处为“方才”之意。 (1)古人评苏轼这首词时说,“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且“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任天而动”的。(4分) (2)古今不同读者对这首词的理解各异,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旷达人语”,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归隐人语”。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答案: (1)谓“任天而动”即自然景物引发、牵动人的主观情感。这首词表面写道中遇雨,雨过天晴遂又感春风,又见阳光;实指人生亦会遭遇突如其来的风雨(如政治生活的风浪),而这一切终会过去,

不要把它们放在心上。这便是作者的“以曲笔直写胸臆”。(本题3分,答出“任天而动”的意思给1分,结合作品分析曲笔表意给2分。)(2)(示例一)风雨不定,依然“吟啸”与“徐行”;暂失鞍马,内心依然轻松;纵然是“蓑衣烟雨”,也可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春风、朝阳终会有,风雨阴晴以及一切的如意不如意总会“归去”……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旷达人语”。(示例二)隐居山林,“吟啸”“徐行”;视竹杖草鞋胜过鞍马品级;情愿蓑衣独钓,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归去”的生活中无所谓风雨阴晴……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归隐人语”。(本题3分,能结合作品自圆其说即可给分。若认为“旷达人语”与“归隐人语”二者皆有,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二: (1)这首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谈人生哲理。请结合词的上片,作简要赏析。(3分) (2)比较“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和“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谈谈本词主人公的形象特点。(3分) (3)上片哪些词语表现了作者豁达的胸襟? (4)你如何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 参考答案: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写出性情,穿林打叶声,既是眼前实景,又何尝不是作者在官场多遭打击的写照,“何妨”句是前一句的自然延伸,徐行又吟啸,增加了挑战色彩,“谁

苏轼旷达诗句欣赏作文700字

苏轼旷达诗句欣赏作文700字 苏轼旷达诗句欣赏 “旷达”,是一种洒脱、达观的人生态度,旷达的人懂得换个角度看问题,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发现事物的美,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苏轼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旷达情怀中难能可贵的是在三次贬谪、多次流放中仍表现出安然处之,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请你带着一双慧眼,去苏轼的诗词中寻找能表现他旷达精神境界的句子,并说说看你为什么选择这一句。(选择你最喜欢的两句诗句,你应该抓着诗句的写作背景小学作文,诗句的意思及深刻含义,写下你的体会) 如:我选的是《定风波》的两个句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在苏轼被贬黄州,苏轼在一次游山玩水的时候,遇到了一场雨而下的一首诗,它的意思是:“不要听着雨声打到叶子的声音,边哼一首歌变走多好,倚着竹杖穿着芒鞋都好过坐在马上,谁怕?一个蓑衣任平生。”这是多么豪放的诗句啊!穿着衣服在雨中走,一般人都会很烦,因为被雨淋了觉得很不好。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

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这是多么旷达乐观的诗句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