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重点整理

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重点整理

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重点整理
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重点整理

实验针灸学

名词解释

实验针灸学: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实验方法,研究针灸基本理论、针灸作用原理、针灸作用规律,指导临床实践的一门学科,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结合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为针灸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脉(络)现象:是指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包括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循经神经血管反应、循经感觉障碍等现象。

循经感传:是指用针刺、艾灸、低频脉冲电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胀麻等“得气”感,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基本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路线传导,并能通过大脑感知的现象。

循经皮肤病/可见(显见)的经脉现象:是指沿经脉循行路线出现的呈带状的皮肤病损,是看得见或摸得着的循经现象。

循经感觉障碍/循经性感觉病:是指沿着经脉循行路线自发出现的疼痛、异常感觉或其他感觉障碍,是病理状态下出现的经络现象。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及变化的感受点、反应点、传导点,是针灸的刺激点及针灸治疗的基础。

穴位病理反应:脏腑器官疾病通过经络的作用,在体表相应穴位出现各种异常变化的现象。

感受器的适应:当恒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虽然刺激仍在继续作用,但感受器对比刺激的敏感性会逐渐降低,发放冲动的频率逐渐减弱,感觉也随之减弱的现象。

知热感度变化:脏腑病变时相应经脉的井穴或原穴对热的敏感度发生变化的现象。

牵涉痛:当某些内脏器官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痛觉的现象。

经穴-脏腑相关:反映了体表的经脉穴位与五脏六腑之间的双向性联系,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脏腑生理或病理改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在体表相应经脉穴位上出现反应,表现出特定的症状和体征,二是刺激体表的经脉穴位又可对相应的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针灸作用:是指针灸刺激对机体生理病理过程的影响及其在体内引起的反应。

针灸刺激:是一种非特异性刺激,通过激发或诱导体内固有的调节系统,使失调紊乱的生理生化过程恢复正常。

腧穴功能相对特异性:穴位与非穴位、穴位与穴位之间,对组织器官功能作用的范围和程度上,存在程度差异。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

针刺镇痛:是指用针刺防止和治疗疼痛的一种方法,它是在传统中医针刺治疗疼痛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针刺麻醉临床实践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技术。

针刺镇痛耐受/针刺耐受:是在长时间或反复多次针刺过程中出现的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现象。

针灸耐受:是指长时间或反复多次针灸过程中出现的针灸效应降低的现象。

针刺麻醉/针麻:是根据针刺具有镇痛和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在人体的某些穴位进行刺激达到痛觉迟钝或消失的效果,从而能进行手术操作的一种特殊麻醉方法,是针刺镇痛的新发展。

针药复合麻醉ABA/针刺辅助麻醉AAA:是以针刺麻醉与现代麻醉技术为互补,增加药物麻醉效应、减少麻醉药物副反应的一种新型麻醉方法。

绪论

1.实验针灸学的基本内容:针灸基本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原理。

实验者可以根据课题要求,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有目的地模拟或干预研究对象,对影响实验过程的各种因素加以控制,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获得客观定量的数据资料,揭示现象间的规律性联系。

3.实验针灸学与传统针灸学的关系:继承、创新。填

同:属医学科学范畴,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保护人类健康、延长寿命为目的。

异:实验针灸学:解决针灸为何能治病的问题。

传统针灸学:解决针灸如何治病的问题。

4.实验针灸学发展简史

(1)萌芽阶段:1908~1949年。1934罗兆琚、唐世承,开创“针灸与电刺激技术结合”的先河。

(2)准备阶段:1950~1958年。1951国家卫生部针灸疗法实验所,1955中国中医研究所(北京)。

(3)奠基阶段:1959~1965年。

(4)逐渐形成阶段:1966~1979年。1977合肥会议,证实循经感传现象的存在,提出经络研究应尊循

“肯定现象、掌握规律、提高疗效、阐明本质”的思路。

1979第一届中国针麻学术讨论会(北京)全面总结检阅。

(5)形成发展阶段:1980~现在。

第一章 填

1.实验针灸学研究的基本程序:科研选题、文件检索、建立假说、科研设计与实施、撰写论文。

2.基本原则: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

3.选题种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

4.假说的特性:来源的科学性、说明的推测性、解释的系统性、结论的可验证性。

5.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实验效应。

6.实验效应指标特性:关联性、客观性、精确性、灵敏性、特异性。

7.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随机、重复、盲法。

第二章

1.循经感传的调查:出现率12~24%,显著型出现率<1%。

2.循经感传的分布特点:(1)人群比例按不显型>稍显型>较显型>显著型顺序依次递减。

(2)过敏体质或过敏性疾病患者的感传出现率高于一般人。

(3)与地区、民族、性别无关。

(4)与遗传、年龄有关。

3.循经感传的特征

(1)感传路线:①与古典经脉主干循行路线基本一致。②四肢部基本一致,躯干部常有偏离,头面部差异较大。

(2)感传感觉:①艾灸:温热感。②电刺激:麻感、触电感。③毫针刺激:酸感、胀感、麻感。④皮内痛感。

(3)感传速度:1~10 cm/秒。

(4)感传宽度:呈带状,0.5~5.0 cm。

(5)感传深度:因部位而深浅不一。

(6)感传方向:离心性及向心性双向传导。

(7)感传阻滞:①机械压迫、②局部降温:临界温度20~21℃、③局部注射液体、④触觉刺激。

(8)感传效应。

(9)相对稳定。

4.循经感传的影响因素:①温度:正相关、②时间:夏秋>冬春、③刺激方法与强度、④个体差异。

5.循经感传的激发与控制:①针刺手法、②接力针刺、③循经加热、④药物导入、⑤其他:气功诱导等。

6.循经感传的机理观点:中枢兴奋扩散观点、外周动因激发观点、外周-中枢统一观点。

7.中枢兴奋扩散观点/中枢论

“感在中枢传在中枢“:感传的基本过程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进行的,即感传是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定向扩散,特别是大脑皮层。

依据:①以皮质感觉功能为基础。②幻肢感传。③自发感传。④气功诱导。

8.外周动因激发观点/外周论

“传在体表感在中枢“:感传循行时,外周或体表可能有某种实质性的过程在循经进行,这过程决定感传的路线及特征,动因依次兴奋沿途分布的神经感受装置,神经冲动相继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在主观上感觉到针感在外周循经传导。

9.外周-中枢统一观点

“循经感传的形成过程中,外周与中枢是不可分的整体“:经络如果作为一个实体存在,不应局限于机体的某一局部,应有它从外周到中枢、从低级到高级的谱系,外周有循经现象的实质过程,中枢有循经的投射及特定的功能联系,即循经感传是外周与中枢协同活动的结果。

10.经脉探测

(1)经脉的电学特性:低电阻高电量。1950年日本命名皮肤导电量较高的点-良导点、由良导点连成的线-良导络。

(2)经脉的热学特性:循经高温带。

(3)经脉的光学特性:超微弱发光是反映机体代谢状态的灵敏指标。

(4)经脉的声传导特性:声测经络。

(5)经脉的磁学特性

(6)同位素循经迁移现象

(7)循经肌电特性:肌电发放振幅10~150 μV,速度2.3±0.8 cm/秒。

(8)循经离子分布现象:钙、钾离子 > 钠离子。

11.经络实质观点

(1)已知结构的已知功能: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淋巴系统等人体功能综合调节系统。

(2)未知结构的未知功能:经络是独立于神经、血管、淋巴系统等之外但又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功能调节系统。

(3)已知及未知的结构及功能:经络可能是既包括已知结构也包括未知结构的综合功能调节系统。

12.经络假说

经络与神经体液综合调节相关、经络与血管淋巴管相关、体表经穴-皮质-内脏相关、二重反射假说、轴突反射接力联动假说、第三平衡系统、脉管外组织液流动说。

13.穴位结构

穴位是一个由多种组织构成的立体构筑,以皮肤、皮下组织、神经、血管、淋巴、筋膜、肌肉、肌腱等已知结构为主,目前尚未发现特殊结构。

a.穴位与神经

(1)穴区神经分布丰富:①穴区表皮、真皮、皮下、筋膜、肌层、血管壁组织中都有丰富而多样的神经末梢、神

经束、神经支、神经干。

②与非穴区相比,穴区的皮肤、皮下、肌层等不同层次内所含的游离神经末梢、神经

束、神经丛等神经装置要丰富得多。

③穴区与非穴区的神经纤维密度比7.22 :5.26,约1.4倍。

(2)穴区有丰富的感受器: ①第一类型穴位:肌肉运动点上,即运动神经终板部位。

②第二类型穴位:区体中线,两侧浅表神经的会聚点上。

③第三类型穴位:浅表神经的分支部位或神经丛上。

b.穴位与血管

(1)穴区血管密度高:穴区与非穴区的血管密度比8.82 :2.26,约4倍。

(2)穴区的毛细血管排列有规律:平行经络层层分布。

c.穴位与结缔组织

(1)穴位多分布于肌肉之间、肌肉与骨骼之间的结缔组织。

(2)针刺穴位时,针体与周围结缔组织相互作用,使弹性纤维及胶原纤维缠绕,引起结缔组织的扭曲带动相应的

细胞及神经末梢反应产生影响。

d.穴位与肌肉:穴位处,肌肉筋膜较肥厚且集中,肌肉外包裹深浅筋膜,针刺时须穿过筋膜到达肌组织中,得气

时,存在组织损伤及肌纤维缠绕现象。

e.穴位与肥大细胞

(1)经穴处肥大细胞分布特征:肥大细胞数量在穴区明显高于非穴区。

(2)针刺对经穴处肥大细胞的影响: ①增加数量并促其脱颗粒。

②促其释放介质。

③穴区肥大细胞与针刺效应密切相关。

f.穴位与离子

(1)经穴处的钙、钾离子浓度高于非经穴处。

14.穴位的功能:感受刺激、反映病证。

15.穴位感受刺激的治疗功能

(1)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2)穴位对不同形式刺激的感受阈值不同:兴奋穴位感受器的阈值以艾灸>手法运针>电针。

(3)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穴位发生适应以电针刺激较快,毫针机械刺激较慢。

(4)穴位对刺激具有放大作用。

16.穴位反映病证的诊断功能

(1)穴位病理反应的基本形式: ①感觉异常:痛觉过敏出现疼痛、压痛点、阿是点。

②组织形态学改变:瘀点、白斑、条索状反应物。

③生物物理特性改变:皮温、电阻、光学特性。

④生物化学特性改变:H+浓度升高、乳酸堆积。

(2)穴位病理反应的基本规律:

①部位集中在穴位。

②与脏腑密切相关。

③与病程相关:慢性病时以形态改变为主,如点片状皮肤变白、点片状或线状凹陷。

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时以皮肤色泽改变为主,如点片状充血红晕。填

(3)穴位病理反应的临床应用:①诊断疾病②治疗疾病。

17.穴位的功能中快速、特异、专一、特定、局部的一面与神经系统的调节关系较密切,而缓慢、普遍、广泛、非特

异、全身性的一面与体液因素关系密切。填

18.经穴-脏腑相关的神经节段机制

定义:体表穴位和内脏器官以神经节段支配为中心,并经过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联系成一个表里相关、内外统一的整体,使体表经穴和脏腑联系起来。

表现特点:①躯干部分段②四肢部纵向③头面部三叉神经支配区。

(1)经穴分布与神经节段:

①分布于躯干腹背侧的8条经脉:任脉、督脉、肾经、膀胱经、脾经、胃经、肝经、胆经。

②躯干部腹侧背侧的神经分布形式呈原始节段状态分布,彼此距离相等排列匀称,而该部穴位的分部也是距

离均等排列匀称,与神经分布极吻合,即躯干腹背侧经穴排列趋神经现象。

(2)经穴主治与神经节段:

①各经穴的功能主治与神经节段关系进行比较发现,其主治病证有明显的神经节段性。

②在躯干部穴位功能主治的神经节段特性表现为分段特点。

③同经异治:同一条经脉的穴位,由于所处神经节段不同可有不同主治的表现。

④异经同治:不同经脉但其穴位如在同一神经节段上,则其主治病证大体相同的表现。

⑤在11个脏腑22个兪募穴中,21个兪募穴是位于所属脏腑神经节段分布范围之内,或邻近节段上下不超过2

个脊神经节段。

⑥四肢的神经节段是原始的体节沿肢体长轴纵向延长,每一条经线位于1~2个神经节段上,故四肢部每条经

各穴位主治基本相同。

⑦四肢经脉穴位与主治病证的纵向沿经分布特征,为循经取穴及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原则,提供神经科学依

据。

⑧前头、面部、耳区是三叉神经感觉支支配区,后头及枕部是颈2脊神经支配区。

⑨头面部针感的初级传入是通过三叉神经感觉支,因此面部针刺效应的初级调整中枢不是脊髓而是通过延髓

三叉神经感觉核(脊束核)实现的。

⑩三叉神经感觉纤维除投射到三叉神经脊束核外,还投射到三叉神经运动核、迷走神经感觉核及运动背核等核团,故头面部穴位除对局部病证有疗效外,对内脏功能也有调整作用。

如针刺水沟穴可抑制针麻手术中内脏牵拉反应,同时对失血性低血压具有升压作用。

(3)针灸取穴与神经节段:提高效应。

19.经穴-脏腑相关的中枢神经机制

定义:脊髓、脑干、下丘脑、大脑皮质等各级中枢神经,都存在既接受来自内脏传入信息影响,又接受来自体表传入信息影响的神经元,或两方面传入的信息投射在同一部位的会聚现象。

(1)来自穴区和相关内脏的标记物质在脊髓发生节段性交会与重叠。

(2)来自穴位和相关内脏的神经标记物质在脊髓同一神经元会聚。

内脏器官 胃 心脏 肝脏 胆囊 子宫

穴位 足三里 内关 期门 肝兪 日月 次髎 会聚重叠节段 T10~L4 C8~T1 T5~T8 T6~L1 T4~T10 S2~S4

第三章

1.针感点标记法:美蓝法、墨汁法、蓝点法、改良蓝点法。

2.针感点的穴位结构:穴位下的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血管、包囊感受器,与针感的形成密切相关,共同构成

穴位的感受装置,此外,穴位针感点内的血管壁上自主神经、血管旁平滑肌,也可能参与针感的形成。

3.刺激神经引起麻感,刺激血管引起痛感,刺激肌肉引起酸胀感,刺激肌腱及骨膜引起酸痛感。填

4.针感与感受器电位

(1)感受器也是生物换能器:感受器具有换能作用,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转换成相应传入神经纤维

上的动作点位。

(2)感受器在换能时兼有编码功能: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信息转移到动作电位的排列组合中。

5.穴位的效应装置:肌梭中的梭内肌、穴位局部的小血管。

6.穴位的感受器分类:

部位 / 穴位 主要感受器

肌肉丰厚处 / 合谷、内关 肌梭、游离神经末梢、环层小体

肌腱附近 / 昆仑、曲泽 环层小体

肌与肌腱接头处 / 承山 肌梭、腱器官

头皮处 / 百会、印堂 游离神经末梢

关节囊 / 内膝眼、犊鼻 露芬尼小体

7.针感的传导通路

a.针感的外周传入神经纤维

(1)主要传入神经是支配穴位的躯体感觉神经、交感神经纤维的传入成分。

(2)人体针感冲动及针刺镇痛冲动主要由中等粗细的Ⅱ、Ⅲ类纤维传递。

(3)电针主要兴奋Ⅱ、Ⅲ类纤维,手法运针主要兴奋Ⅲ、Ⅳ类纤维。

b.针感的中枢传导通路

(1)针感的脊髓上行通路:

①躯体信号在脊髓内沿背索通路、脊髓丘脑通路上行入脑。

②针刺穴位,传入冲动进入脊髓后作用于背角细胞,在脊髓内换元后,其二级冲动主要经由腹外侧索 (脊髓

丘脑前束、脊髓丘脑侧束)向高位中枢传递。

(2)针感的脑内通路:针感信号经脊髓上行入脑后,经过丘脑更换神经元后上行到大脑皮层形成针感。

如丘脑神经细胞轴突与皮层联系中断时,患者不能作出针感定位。

c.针感的外周传出通路

(1)神经反射性通路: 传出神经冲动沿脊髓背外侧索下行到有关节段,对脊髓背角、中间外侧角、前角神经元

发生作用,作用后的神经冲动再沿相应的躯体运动神经或植物神经传到各自的效应器,

引起其机能活动的各种变化。

(2)神经-体液通路:神经-体液调节是通过神经反射性通路引起内分泌腺功能的变化,引发相应节段内神经递质

及生物活性物质的分泌释放,由此产生的激素等物质经血液循环到全身各部,对相应的脏

器组织发生影响。

(3)脊髓γ -传出系统:随躯体神经到达相应支配区的穴位下的肌梭,引起梭内肌收缩、肌电发放、局部肌紧张

等。

8.手下感的形成

定义:针刺得气时除患者出现酸麻胀痛等针感外,还有医者运针时感到指下的沉紧涩滞等感觉的统称。

(1)手下感的产生:感觉明显者,主要发生在肌肉丰厚处,其感受装置主要是肌梭,由针刺引起穴区肌肉、梭内肌

收缩引起。

(2)穴位肌电及特点:①针刺时,由穴位处引发的肌电信号(穴位肌电)是肌纤维兴奋的标志。

②针尖对肌肉的机械刺激可直接引起一串肌电发放(插入电位)。

(3)针感、手下感与穴位肌电的关系:

①具有无及强弱的规律性关系。

②正常情况下针感、手下感与针处电活动的关系可能是针刺的机械刺激直接或间接地使某传入神经末梢或感

受器兴奋,发放冲动传入引起患者酸麻胀痛感觉并反射性引起针处肌肉收缩,使医者手下产生沉紧感,同时加强针刺的刺激作用,使更多的感受器兴奋而起到增强及维持针感的作用。

9.针感(得气)的产生机理

针刺肌肉丰厚处的穴位时,引起梭内肌收缩产生肌电,其继发冲动传入中枢后形成针感,其局部肌纤维收缩经针体传到针柄后,引起捻针者的手下感。

10.灸法的作用要素(影响因素)

(1)灸温:温度幅值、升降速度、作用面积、持续及间隔时间。

(2)灸量

(3)灸时

(4)灸质

11.艾灸的作用因素(作用机理) ★

(1)物理作用

①温热作用:调整局部表皮及真皮下的温度及血浆渗透压使局部血循环加快,并激活多种酶活性,使血中白

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增加且长期维持,进而增强免疫功能。

②幅射作用:艾灸的光热幅射产生具有波长短、能量强的红外线光谱特点,强度高1000倍,穿透深度

10mm,可渗透表皮、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到达深部组织,并通过毛细血管网广泛传送而被

人体吸收,具有增强细胞吞噬功能、改善血循环、消除肉芽肿、为能量缺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

化能的功能。

(2)药化作用:艾烟弥漫空气中,对细菌、真菌、病毒有抑制作用。

(3)创伤作用:感受疼痛临界值45℃是开始热损伤组织的温度。

(4)经络腧穴作用:艾灸燃烧时的物理因子及化学因子,与腧穴的特殊作用及经络的特殊途径相结合,而产生的综

合效应可调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发挥综合调节作用。

(5)综合作用:疼痛及艾燃烧时产生的物理化学因子作用于腧穴处的痛温觉感受器,产生的动作电位通过Ⅲ、Ⅳ类

传入神经纤维,将刺激信号传入中枢,经过中枢整合作用后形成传出信号,调控机体神经-内分泌-

免疫网络系统,使机体的内环境达到稳态,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第四章

1.针灸作用的基本方式:调节机体状态。

2.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

(1)双向调节:

①针灸穴位能产生兴奋或抑制的双向效应

②使机体偏离正常生理状态的功能朝正常生理状态方向发展转化,使紊乱的功能恢复正常。

(2)整体调节:

①针灸穴位可在不同水平上同时对多个器官系统功能产生影响。

②针灸对某器官的调节作用是通过该器官所属的系统,甚至全身各系统的综合调节实现的。

(3)品质调节:

①针灸具提高体内各调节系统品质,增强自身调节能力以维持各生理生化参量稳定的作用。

②维持内环境生理生化参量相对稳定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能对干扰影响作出主动调节反应。

(4)自限调节:

①针灸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只能在生理调节范围内发挥作用。

②针灸的调节能力须依赖相关组织结构的完整与潜在的机能储备。

(2)有限度的逐日累积作用。

(3)时间效应过程分4期: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下降期。填

4.针灸作用效应的影响因素:机体的机能状态、穴位功能、针灸刺激参数、时间因素、施术工具。

5.穴位功能(效应)的影响因素:穴位与非穴位的针灸效应差异、不同穴位的针灸效应差异、不同穴位

状态的针灸效应差异、穴位之间的协同及拮抗作用。

6.针灸疗效的关键环节:针灸得气、循经感传、气至病所。

7.刺激参数(脉冲仪)的生物效应及特点

(1)疏波:引起肌肉收缩、提高肌张力。(治)痿证、肌肉韧带关节损伤。

(2)密波:降低神经应激功能。(治)止痛、针麻、缓解痉挛。

(3)疏密波:促进循环及代谢、改善组织营养及炎症水肿。(治)外伤、关节炎、痛证、面瘫、肌无力。

(4)断续波:降低适应性、提高肌兴奋性、刺激横纹肌收缩。(治)痿证、瘫痪。

8.不同频率电针效应的差异

指标 电针频率 针灸效应

阿片肽

2Hz 脑啡肽含量升高,强啡肽含量不变

100Hz 强啡肽含量升高,脑啡肽含量不变

2Hz与100Hz交替的疏密波 脑啡肽、强啡肽含量皆升高,同时得到较强的镇痛效果

9.电针与手法运针的效应差异

工具 刺激能 主要针感 传入途径 效应优势

电针 电 麻感 Ⅱ、Ⅲ类粗纤维 促吞噬功能、抑制内脏痛反应、影响脑部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胆碱酯酶含量

手法运针 机械 酸胀感 Ⅲ、Ⅳ类细纤维 促淋巴细胞转化、提升皮温、镇痛、抑制癫痫放电、降过高的钾浓度、升过低的钠浓度

第五章

1.针刺镇痛的效应特点

(1)针刺后能使皮肤痛阈、耐痛阈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针刺穴位不仅对体表痛有镇痛作用,对深部痛、内脏牵涉痛也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3)针刺穴位对痛情绪变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即抑制痛反应>痛感觉。

(4)针刺穴位具有降低痛觉分辨力及提高报痛标准的双重效应。

2.针刺镇痛的神经通路

外周传入途径是通过穴位深部的感受器及神经末梢的兴奋传入中枢,包括Aα、Aβ、Aδ、 C四类,主要是由 Aβ、Aδ、C类纤维的传入在针刺镇痛中起重要作用。

3.镇刺镇痛的脊髓水平机制 ★

(1)上下行传导路径: 针刺引起的传入冲动进入脊髓背角后,交叉到对侧脊髓腹外侧束(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

侧束)上行,与痛温觉传导途径相似,在上行传导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脊髓内节段性联系,

影响邻近节段所支配的皮肤及内脏活动、邻近节段的痛觉传入,另一方面上行到达脑干、

丘脑、大脑皮层等部位,通过激活高位中枢发放下行抑制冲动来发挥镇痛效应。

(2)节段性抑制联系:针刺传入信息及伤害性刺激部位的传入信息在脊髓中的相互作用,有较明显的节段关系。当

针刺部位及伤害性刺激的传入纤维到达相同或相近的脊髓节段,则针刺的抑制作用较明

显。当两种传入纤维分别到达相距较远的脊髓节段,则针刺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

4.针刺镇痛的神经生理机制

(1)脊髓水平的整合

(2)脑干水平的整合:信号沿脊髓腹外侧索进入延髓网状结构的巨细胞核,引起核团放电。

(3)丘脑水平的整合:丘脑中央中核可明显抑制束旁核的痛敏细胞放电。

5.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机制

(1)阿片肽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①β-内啡肽、脑啡肽在脑内具有很强的镇痛效应,强啡肽在脊髓内有镇痛效应。

②阿片肽系统的激活由脊髓中内阿片肽神经元释放递质、脑核团中内阿片肽能神经元兴奋释放递质、垂体β-

内啡肽释放到血液三方面共同发挥。

③2Hz电针激活脑及脊髓中的脑啡肽能系统和脑内的β-内啡肽能系统介导镇痛效应。

④100Hz电针由脊髓的强啡肽能系统介导镇痛效应。

(2)经典神经递质/调质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①5-羟色胺:中枢5-HT镇痛,外周5-HT致痛,故针刺镇痛时脑5-HT增加外周5-HT减少。

②去甲肾上腺素:激活NE上行投射系统对抗镇痛、NE下行投射系统加强镇痛,故针刺镇痛时伴有上行通

路的NE浓度降低。

③多巴胺:激活DA能系统可削减或对抗针刺镇痛作用。

④乙酰胆碱:激活中枢及外周的Ach能系统可增加针刺镇痛效应。

6.脑干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大核、中缝背核在内源性镇痛系统中起重要作用,无论2Hz或100Hz的电针都激

活这些核团,且也可能是两者共同的最后通路。填

7.针刺镇痛的耐受机制

孤啡肽NC及中枢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具有抗阿片作用的负反馈自动约制机制,是决定针刺镇痛及吗啡镇痛有效性的因素,也是形成电针耐受的主要递质。

8.针刺麻醉的作用

镇痛作用、抗内脏牵拉反应作用、抗创伤性休克作用、抗手术感染作用、促进术后创伤组织及重要脏器修复作用。

9.针刺麻醉的特点

(1)使用安全适用范围广(2)便于术中医患配合(3)生理干扰少利于术后恢复(4)简便经济便于推广。

10.针刺麻醉的缺陷:麻醉不全、肌肉紧张、不能完全抑制内脏反应、个体差异大。

11.针药复合麻醉的优点

(1)药物加强针刺镇痛效果,多数患者在术中清醒但无痛状态。

(2)针药结合,节省麻药用量20~50%,减少药副作用及药物费用,具卫生经济学价值。

(3)因减少麻药使用及针刺的整体调整作用,使术中循环呼吸功能稳定、并发症减少、术后苏醒及住院时间缩短。

(4)特殊优适症:甲状腺瘤切除术、喉切除声门再造术、心脑手术、肾移植术。

12.针灸调节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作用体现

(1)提高吞噬细胞的数量及功能。

(2)促进体内细胞因子合成分泌及生物活性。

(3)提高血清补体含量及效价。

(4)提高NK细胞数量及活性。

13.针灸对特异性细胞免疫的影响体现

(1)调节应答过程中细胞因子的合成分泌,从而调节细胞免疫应答。

(2)促进T细胞的克隆扩增。

(3)改善CD4+/CD8+比值。

14.针灸对特异性体液免疫的调节体现

(1)促进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2)促进B细胞的活化、分化、增殖。

(3)调节各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合成。

15.针刺治疗/防抗癫痫的机理

(1)调整神经递质:Ach ↓ ,NE、DA ↑

(2)调整化学递质:Glu ↓ , GABA ↑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总结报告模板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摘要:热敏电阻是阻值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一种半导体电阻,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和用途,在自动控制、无线电子技术、遥控技术及测温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通过用电桥法来研究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加深对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了解。 关键词:热敏电阻、非平衡直流电桥、电阻温度特性 1、引言 热敏电阻是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与温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而制成的一种器件,其电阻温度系数一般为(-~+)℃-1。因此,热敏电阻一般可以分为: Ⅰ、负电阻温度系数(简称NTC)的热敏电阻元件 常由一些过渡金属氧化物(主要用铜、镍、钴、镉等氧化物)在一定的烧结条件下形成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作为基本材料制成的,近年还有单晶半导体等材料制成。国产的主要是指MF91~MF96型半导体热敏电阻。由于组成这类热敏电阻的上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室温范围内基本已全部电离,即载流子浓度基本上与温度无关,因此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考虑迁移率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迁移率增加,电阻率下降。大多应用于测温控温技术,还可以制成流量计、功率计等。 Ⅱ、正电阻温度系数(简称PTC)的热敏电阻元件 常用钛酸钡材料添加微量的钛、钡等或稀土元素采用陶瓷工艺,高温烧制而成。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依赖于载流子浓度,而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相对可以忽略。载流子数目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加,载流子数目越多,电阻率越小。应用广泛,除测温、控温,在电子线路中作温度补偿外,还制成各类加热器,如电吹风等。 2、实验装置及原理 【实验装置】 FQJ—Ⅱ型教学用非平衡直流电桥,FQJ非平衡电桥加热实验装置(加热炉内置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Ω)以及控温用的温度传感器),连接线若干。 【实验原理】 根据半导体理论,一般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和绝对温度之间的关系为(1—1) 式中a与b对于同一种半导体材料为常量,其数值与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关。因

从针刺人迎穴降压谈针灸学的原始创新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从针刺人迎穴降压谈针灸学的原始创新 作者:石学敏, 申鹏飞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刊名: 上海针灸杂志 英文刊名:SHANGHA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年,卷(期):2010,29(2) 被引用次数:8次 参考文献(2条) 1.Bisognano JD;de Leeuw P;Bach DS Improved Functional Capacity and Cardiovascular Structure after Baroreflex Activation Therapy(TM)in Resistant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Heart Failure:Results from European and United States Trials of the Rheos (R) System 2009(06) 2.Baroreflex Hypertension Therapy improves cardiac structure and arterial compliance in resistant hypertension:results from European and United States Trials of the Rheos System 2009(02)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张玥.王舒人迎穴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0) 2.夏秋芳.XIA Qiu-fang人迎穴考证及现代临床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针灸临床杂志2010,26(6) 3.申鹏飞.卞金玲.孟志宏.石学敏.SHEN Peng-fei.BIAN Jin-ling.MENG Zhi-hong.SHI Xue-min捻转补法针刺人迎穴干预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的效应观察[期刊论文]-上海针灸杂志2010,29(2) 4.迟玉花.葛宝和.CHI Yu-hua.GE Bao-he人迎穴的针刺临床应用[期刊论文]-针灸临床杂志2007,23(10) 5.邢瀚.张春红人迎穴临床研究近况[期刊论文]-针灸临床杂志2010,26(2) 6.郭芳.GUO Fang人迎穴临床应用探要[期刊论文]-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2) 7.李华东.李红.Li Huadong.Li Hong按揉配合针刺新人迎穴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研究[期刊论文]-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0,01(12) 8.刘向东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气血两虚型面瘫48例[期刊论文]-针灸临床杂志2007,23(7) 9.卫彦.孙忠人.寇吉友.郭莹针刺人迎穴治疗高血压病120例临床观察[期刊论文]-针灸临床杂志2006,22(2) 10.戢杨.吴沅皥.赵锦声赵锦声针刺人迎穴治疗头面部功能障碍医案2则[期刊论文]-新中医2008,40(4) 引证文献(8条) 1.张丽丽.张春红.王舒针刺降压临证举隅[期刊论文]-针灸临床杂志 2013(6) 2.张春红.邢瀚.乔波石学敏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期刊论文]-中医杂志 2011(20) 3.李会娟.申鹏飞针刺降低血压变异性[期刊论文]-吉林中医药 2011(1) 4.张春红.卞金玲.杜宇征针刺治疗高血压60例[期刊论文]-上海针灸杂志 2010(8) 5.刘丽伟.杜宇征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伴耳鸣及先天性高脂血症1例[期刊论文]-针灸临床杂志 2012(1) 6.李美罗.李垠和.吴焕淦.常小荣.刘慧荣.王晓梅灸法治疗高血压的研究概述[期刊论文]-环球中医药 2012(2) 7.乔波.张春红针刺人迎穴治疗高血压病的近代研究概况[期刊论文]-吉林中医药 2011(6) 8.王莹.李阳.郭琳近几年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通览[期刊论文]-针灸临床杂志 2013(9) 引用本文格式:石学敏.申鹏飞从针刺人迎穴降压谈针灸学的原始创新[期刊论文]-上海针灸杂志 2010(2)

浅谈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设计

浅谈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设计 【摘要】大学物理实验是高等院校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实施新型实验教学方式已成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的热点。本文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对该实验教学模式中的“完善实验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创新能力;教学模式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凡是物理学的概念、规律及公式都是以客观实验为基础的,即物理理论绝不能脱离物理实验的验证。大学物理实验作为大学生进校后的第一门科学实验课程,不仅应让学生受到严格的、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因而实验教学应该面对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的新趋势和新挑战不断有所改变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知识和科学素质越来越高的要求[1]。为了搞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必须重视和研究实验教学。首先,要进行完善的实验教学设计,确定明确的实验目标;其次,要提供开放的实验环境和及时的辅导,让学生不断自主地进行实验探索并获得成就感;再次,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对实验的探索兴趣和重视[2-3]。本文对如何完善实验教学设计结合我院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是消化理论知识验证知识的过程它有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方法和技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物理实验将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以素质教育为目的,建立物理实验课程新体系 课程体系重新设置的重点是: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把“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贯穿整个实验教学改革过程。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必须让学生系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打好基础;同时还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现代科技成果与经典课程内容相互渗透,是在对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时应充分给以关注的问题。 2 授课对象起点分析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针对全体工科专业开设,开设时间在大学第二、三学期。学生为地方高考青年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经过大学第一学期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大学物理的一般规律和一般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对常见物理现象具有感性认识和一般的理性理解。本科学生总体知识水平较好,但动手能力一般,实操经验不强,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大

(整理)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天津中医药大学2016研究生招生简章 广大考生请注意:2016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经公布,勤思考研辅导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搜集整理2016考研的复习资料及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大家有关于考研的问题也可登录勤思考研官网咨询相关专业的老师!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类型 按照教育部要求,硕士研究生培养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攻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科门类涉及医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等),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时授予"医学、工学、文学、管理学"学术学位;另一类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培养中医、中药研发、护理、汉语国际教育等各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侧重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时授予专业学位。 三、选拔方式 推荐免试:按教育部文件精神,在应届本科毕业生(包括本校及外校)中选拔优秀学生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推荐免试生是指在原学校获推荐免初试资格并且经我校复试合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生均须网上报名并缴费,报考专业在报名时一经确定,后期不得申请更改。欢迎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详情请及时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关于《天津中医药大学2016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的通知。 全国统一考试:参加全国统一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四、招生人数 招生目录(后附)中公布的招生人数为我校各专业2016年拟招生的人数。最终招生人数以国家当年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拟招收推免生人数以最后推免生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 五、报考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资料 复习要求 1.第一章实验基本知识; 2.所做的十二个实验原理、所用的仪器(准确的名称、使用方法、分度值、准确度)、实验操作步骤及其目的、思考题。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1.指出下列情况导致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还是系统误差⑴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面不垂直。——————————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⑵将待测物体放在米尺的不同位置测得的长度稍有不同。——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⑶天平平衡时指针的停点重复几次都不同。——————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⑷水银温度计毛细管不均匀。——————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⑸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根据欧姆定律R x=U/I,电流表内接或外接法所测得电阻的阻值与实际值不相等。———————————————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2.指出下列各量为几位有效数字,再将各量改取成三位有效数字,并写成标准式。 测量值的尾数舍入规则:四舍六入、五之后非零则入、五之后为零则凑偶 ⑴cm ——四位有效数字,×10cm 。 ⑵cm ——五位有效数字,, ⑶kg ——四位有效数字,×10-2kg , ⑷——五位有效数字,×10-1m , ⑸kg ——五位有效数字,, ⑹g ——五位有效数字,×103g , ⑺s;——四位有效数字,×102s , ⑻s ——四位有效数字,×10-1s , ⑼ ×10-3 m. ——四位有效数字,×10-3m ⑽℃——四位有效数字,×10℃ 3.实验结果表示 ⑴精密天平称一物体质量,共称五次,测量数据分别为:,,,,,试求 ① 计算其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误差和相对误差并写出测量结果。 ② 计算其测量列的标准误差、平均值标准误差和相对误差并写出测量结果。解:算术平均值 = m3 612 3 5 15 1 . ≈ ∑ =i i m (g) 算术平均误差m ? = - =∑ = 5 1 5 1 i i m m = 00003(g) 相对误差m m E m ? = ==≈ 用算术平均误差表示测量结果:m = ±(g) 测量列的标准误差 ()()()( 1 5 3 2 6123 3 6121 3 2 6123 3 6122 3 2 6123 3 6127 3 - + - + - + - =. . . . . . =(g) 经检查,各次测量的偏差约小于3σ,故各测量值均有 效。 平均值的标准误差 5 0003 0. = = n m σ σ ≈(g) 相对误差 % . % . . 0004 100 6123 3 00014 ≈ ? = = m E m m σ 用标准误差表示的测量结果= m±(g) ⑵有甲、乙、丙、丁四人,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铜球的 直径,各人所得的结果是: 甲:±cm;乙:±cm 丙:±cm;丁:±cm 问哪个表示得正确其他人的结果表达式错在哪里 参考答案:甲:±cm 测量结果的最后一 位要与误差所在位对齐。 其他三个的错误是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没有与误差所在 位对齐。 ⑶用级别为、量程为10mA的电流表对某电路的电流作 10次等精度测量,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试计算测量结 果及标准误差,并以测量结果形式表示。 解:算术平均值 ≈ =∑ = 10 1 10 1 i i I I (mA)

大学物理实验教程总结

一、结 ,在恒流供电条件下,结地对地依赖关系主要取决于线性项,即正向压降几乎随温度下降而线性下降,这就是结测温地根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宽带材料地PN结,其高温端地线性区宽,而材料杂质电离能小地PN结,则低温端地线性区宽. ,PN结温度传感器地普遍规律:地线性度在高温端优于低温端. 二、实验 ,使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一定频率地光子照射,具有一定能量地电子与原子碰撞. ,原子与电子地碰撞是在管内进行地. ,段电压是管地阴极与栅极之间由于存在电位差而出现地. ,用充汞管做实验为何要开炉加热? 使液体汞变成气体汞,相当于改变蒸汽压,使管中充满气体原子,达到实验要求 ,第一个峰地位置为何与第一激发电位有偏差? 这是由于热电子溢出金属表面或者被电极吸收,需要克服一定地接触电势,其来源就是金属地溢出功,所以第一峰地位置会有偏差,但是两个峰对应地电势差就不会有这个偏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曲线周期变化与能级地关系,如果出现差异,可能地原因? 电子与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时能量地转移是量子化地. ,为什么曲线中各谷点电流随增大而增大? 随着栅极电压增加,电子能量也随之增加,在与汞原子发生碰撞后,一部分能量交给汞原子,还留下地一部分能量足够克服反向拒斥电场而达到板极,这时板极电流又开始上升.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三、测量Fe-Cr-Al丝地电阻率 1,低电阻测量方法? 电桥法,或者电流电压(伏安)法.【大电流,测电压】 本实验采用伏安法.通过小电阻与标准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流过地电流相等计算R. 2,如何考虑接触电阻与接线电阻在实验中地影响? 采用高输入阻抗地电压表测量电压. 3,什么是误差等分配原则? 各直接测量量所对应地误差分析向尽量相等,而间接写亮亮对应地误差和合成项又满足精度地要求.(有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按等误差分配地误差进行调整,对测量中难以保证地误差因素应适当扩大允许地误差值,反之则尽可能地缩小允许地误差值.)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4,为什么不用普通地万用表直接测量电阻地阻值? 万用表精度不够. 5,测电阻率时,导线地粗细、长短对实验结果有误影响? 理论来讲,导线地电阻率是其本身特性,粗细、长短并不会影响.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对直径地测量易产生误差,导线越细(直径越小),产生地误差就越大,所以实验一般选用直接稍大地裸导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四、力学量和热血量传感器 1,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组成. 2,涡流传感器地标定曲线受哪些因素影响? 待测表面地材料特性,感应头磁芯截面直径与与感应头与待测表面地距离., 3,为什么在应用应变片传感器经常采用半桥或全桥形式?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doc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72201008/72201009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 英文名称: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s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 72学时 学分: 2分 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 一、实验目的与任务 物理实验课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教育的入门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物理实验基础知识 的同时,受到严格训练,掌握初步的实验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并掌握一些基本仪器的使 用方法。 三、实验项目与类型 力学部分

热学部分 电磁学学部分

光学部分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基础知识 测量与误差,主要讲述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 力学部分 实验一长度的综合测量 1.目的要求 练习使用测长度的几种常用仪器,练习做好记录和计算不确定度。 2.方法原理 用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测滚珠的直径和圆柱管的内外半径和高度。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滚珠、圆柱管。 4.掌握要点 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的使用方法及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 5.实验项目: (1)用游标卡尺测圆柱管的内外半径及高度,并计算其体积。 (2)用螺旋测微仪测滚珠的直径。 (3)不确定度的计算。 实验二单摆 1.目的要求 用停表和米尺,测单摆的周期和摆长,并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 2.方法原理

g l T π2= ()()2 22)(?? ? ??+??? ??=t t u l l u g g u 。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单摆、停表、钢尺。 4.掌握要点 测量单摆周期的注意事项、重力加速度的不确定度的计算。 5.实验项目: (1)用游标卡尺测小球的直径。 (2)用钢尺测悬线的长度。 (3)用停表测单摆的周期(不改变摆长,测5次,每次30个周期的时间) (4)计算重力加速度和它的不确定度。 (4)改变摆长,测单摆的周期,用作图法算出重力加速度。 实验三 测重力加速度 1.目的要求 掌握几种测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2.方法原理 自己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自由落体装置、数字毫秒计、光电计时装置 ,单摆 气垫导轨。 4.掌握要点 掌握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5.实验项目: (1)根据原理设计实验方案。 (2)记录实验数据 (3)数据处理及不确定度的计算。 实验四 密度的测定 1.目的要求 熟练掌握物理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掌握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 2.方法原理 v m = ρ,质量用天平称量,体积用阿基米德定律求出。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物理天平,游标卡尺、比重瓶,小烧杯、温度计、酒精、不规则玻璃块。 4.掌握要点 物理天平的调节和方法、测量密度的两种方法: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 5.实验项目: (1)学习调整和使用物理天平。 (2)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固体的密度。 (3)用比重瓶法测酒精的密度。 实验五 拉伸法测杨氏弹性模量 1.目的要求 用伸长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学习光杠杆原理并掌握使用方法。

大学物理学实验指导书_4

大学物理学实验指导书 大学物理实验 力学部分 实验一长度与体积的测量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类别:专业主干课 实验学时:2 所属课程:大学物理

所涉及的课程和知识点:误差原理有效数字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测长度的几种常用仪器的使用,并会正确读数。练习作好记录和误差计算。 二、实验要求 (1)分别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测金属圆筒、小钢球的内外径及高度,并求体积。(2)练习多次等精度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金属圆柱体,小钢球,铜丝 四、实验方案 1、用游标卡尺测量并计算所给样品的体积。 2、分别用千分尺和读数显微镜测量所给金属丝的直径。 数据处理 注意:有效数字的读取和运用,自拟表格,按有关规则进行数据处理。 描述实验过程(步骤)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五、考核形式 实际操作过程实验报告 六、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和处理。 对实验中的特殊现象、实验操作的成败、实验的关键点等内容进行整理、解释、分析总结,回答思考题,提出实验结论或提出自己的看法等。 七、思考题 1、游标卡尺测量长度时如何读数 游标本身有没有估读数 2、千分尺以毫米为单位可估读到哪一位初读数的正负如何判断 待测长度如何确定 实验二单摆 实验类型:设计 实验类别:专业主干课 实验学时:2 所属课程:大学物理 所涉及的课程和知识点:力学单摆周期公式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使用停表和米尺,测准单摆的周期和摆长。利用单摆周期公式求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要求 (1)测摆长为1m时的周期求g值。 (2)改变摆长,每次减少10cm,测相应周期T,作T—L图,验证单摆周期公式。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单摆、米尺、游标卡尺、停表。 四、实验方案 利用试验台上所给的设备及材料,自己制作一个单摆,然后设计实验步骤测出单摆的周期,再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速。 改变摆长,讨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五、考核形式 实际操作过程实验报告 六、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和处理。 对实验中的特殊现象、实验操作的成败、实验的关键点等内容进行整理、解释、分析总结,回答思考题,提出实验结论或提出自己的看法等。 七、思考题 1、为什么测量周期不宜直接测量摆球往返一次摆动的周期试从误差分析来说明。 2、在室内天棚上挂一单摆,摆长很长,你设法用简单的工具测出摆长不许直接测量摆长。 实验三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类别:专业主干课 实验学时:2 所属课程:大学物理 所涉及的课程和知识点:力学牛顿第二定律摩擦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气垫导轨的使用,使学生通过在气垫导轨上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更深刻的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物理本质。 二、实验要求 验证当m一定时,a∝F,当F一定时,a∝1/m。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气垫导轨,数字毫秒计,光电门,气源 四、实验方案 1、调整气垫导轨水平。 在导轨的端部小心安装好滑轮,使其转动自如,细心调整好导轨的水平。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九版《针灸学》必背

一、经脉循行原文 手太阴肺经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 足阳明胃经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口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足太阴脾经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手少阴心经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夹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9 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夹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足少阴肾经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大学物理实验-驻波实验(原始数据与分析)

1、调节震动频率测横波波速数据记录 线密度m kg /10322.03-?=ρ;砝码质量m=40g ;张力F=0.39N ;弦长l=0.6m 。 半波数n 1 2 3 4 5 6 平均值 频率/Hz 36 61 84 111 147 167 )./(21-=s m n l γ γ 43.2 36.6 33.6 33.3 35.28 33.4 36.4 2、调节弦长测横波波速数据记录 线密度m kg /10322.03-?=ρ;砝码质量m=40g ;张力F=0.39N ;频率γ=150Hz 。 半波数n 1 2 3 4 5 6 平均值 l/m 0.12 0.24 0.36 0.48 0.60 0.72 )./(21-=s m n l γ γ 36 36 36 36 36 36 36 3、弦线上横波波长与张力关系测量数据记录 线密度m kg /10322.03-?=ρ;频率γ=150Hz 。 砝码质量m/kg 310- 20 30 40 50 60 70 张力F/N 0.2 0.3 0.4 0.5 0.6 0.7 半波数n 3 4 4 4 4 4 弦长l/m 0.216 0.353 0.394 0.429 0.477 0.498 波长m /λ 0.144 0.1765 0.197 0.2145 0.2385 0.249 λln -1.9 -1.7 -1.6 -1.5 -1.4 -1.3 F ln -1.6 -1.2 -0.9 -0.7 -0.5 -0.4 思考题答案: 1、1 3 .8.3410 322.039.0--=?= = s m F v ρ 2、图略。由图得斜率53.07 .11 .10.2=-+-=a 截距b=-1.1 理论值a=0.5 b=-0.99 相对误差:%6%1005.05.053.01=?-= E %11%10099 .099 .01.12=?-+-=E 3、原因: ①存在空气阻力 ②弦长长度的精确度 ③拨弦的方式和计算机采样的步数 改进:①在真空环境下完成②多次取值减少误差

大学物理实验作业习题

作业习题 第一部分:力学部分 1、长度、密度测量 ⑴使用游标时,怎样识别它的精度? ⑵如何从卡尺和螺旋测微计上读出被测的毫米整数和小数? ⑶用静力秤衡法测固体密度,在秤浸入液体中的固体质量时,能否让固体接触烧杯 壁和底部,为什么? ⑷如要测定一块任意形状的固体的密度,试选择一种实验方法,写出测量的步骤。 2 、三线悬盘测刚体转动惯量 ⑴为什么实验时必须要求两盘水平,三根悬线长度相等? ⑵如何启动三线摆才能防止晃动? ⑶为什么三线摆的扭转角不能过大? ⑷仪器常数m0、m1、m2应选用什么仪器测量?a和b分别表示什么距离?为什么 周期T要通过测量50周的时间50T计算得到,直接测量行吗?为什么? 3、碰撞和动量守恒 ⑴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守恒原理,动量和能量是否遵守同一守恒定律、你能给出什么 结论? ⑵比较以下实验结果: 把光电门放在远离及靠近碰撞位置; 碰撞速度大和小; 正碰与斜碰 导轨中气压大与小。 4 、拉伸法测杨氏模量 ⑴仪器调节的步骤很重要,为在望远镜中找到直尺的象,事先应作好哪些准备,试 说明操作程序。 ⑵如果在调节光杠杆和镜尺组时,竖尺有5度的倾斜,其它都按要求调节。问对结 果有无影响?影响多大?如果竖尺调好为竖直而小镜有5度的倾斜,对结果有无影响? ⑶本实验中各个长度量用不同的仪器(螺旋测微计、钢卷尺等)来测量是怎样考虑

的,为什么? ⑷利用光杠杆把测微小长度△L变成测D等量,光杠杆放大率为2D/l,根据此式 能否以增加D减少1来提高放大率?这样做有无好处?有无限度?应怎样考虑这个问题? ⑸加砝码后立即读数和过一会读数,读数值有无区别,从而判断弹性滞后对测量有无 影响。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5、焦利氏秤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⑴焦利氏秤的弹簧为什么要做成锥形? ⑵实验中应注意哪些方面因素才能减小误差? 6 、落球法测液体的粘滞系数 ⑴本实验中可能引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⑵本实验所采用的测液体粘滞系数的方法是否对一切液体都适用? ⑶什么是雷诺系数?说明其物理意义,结合以上实验,分析其影响。 第二部分:电学部分 7、万用表及电路 ⑴为什么不宜用欧姆计测量表头的内阻? ⑵万用表使用完毕后,为什么不能让功能旋钮停在欧姆挡? ⑶选择两个电位器,组成一个可以进行粗调和细调的分压电路(画出电路图,标明 电位器的阻值)。 8 、电流计的研究 ⑴灵敏电流计之所以有较高的灵敏度是由于结构上做了哪些改进? 9、单臂电桥测电阻 (1)电桥采用什么方法测电阻? (2)单臂电桥适合测多大的电阻?能读几位有效数字? 10、双臂电桥测低电阻 ⑴如果将标准电阻和待测铜棒的电压接头与电流接头互相颠倒,等效电路是怎样的 这样做好不好? (2)双臂电桥是怎样消除导线电阻及接触电阻的影响的?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步骤总结

液体表面张力 1、不加水,调零(-80mv~0mv ) 2、两点定标(定标后不再动“mv ”旋钮):挂上砝码盘(不能使用手,必须用镊子小心挂上)依次加入第一个砝码,记录数据u1,加入第二个砝码,记录数据u2,加入第三个砝码,不用记录数据,取下第三个砝码,待稳定后记录数据u2’,取下第二个砝码,记录数据u1’,取下第一个砝码和砝码盘。 U=FB U 为单个砝码电压:(u1+u1’)/2=u01; (u2+u2’)/2=u02; U=(u02-u01)*10^-3(mv 换算成V) F 为单个砝码重力:F=0.5*10^-3(单个砝码质量,换算成kg )*9.8 B 为仪器灵敏度:B=U/F 3、挂上吊环(吊环应多次调整水平,可利用旋转吊环观察吊环是否水平;用镊子挂上用镊子取下)。在培养皿中装上水,培养皿先擦干净后,装水并保证培养皿外表面没有水。吊环下沿应完全浸没(浸没1mm 左右即保证完全浸没)。转动放置培养皿转台下部的升降螺丝,将吊环拉离水面,此时,观察环浸入液体中及从液体中拉起时的电压值,记录即将脱离水面的最大电压值U1,吊环完全脱离水面悬空后的电压值U2(U1,U2测量过程中若未观察到最大值可重复试验直到测量到为止;U1-U2约为40~60) B D D U U )(212 1+-= πσ σ为所求表面张力系数。 4、仪器整理:除了培养皿内表面可以有水外其他地方都不能有水,吊环、砝码盘、砝码需擦干后放入盒内,关闭电源,仪器归位摆放整齐。 电子示波器的调节和使用 1、开机找亮点(三个信号都断开):内部信号(TIME/DIV )关闭(逆时针旋转到底);5个小旋钮所有缺口竖直向上;SOURCE 打到CH1/CH2;MODE 打到AUTO ;按下交替出发(TRIG.ALT );断开外接信号(CH1/CH2都打到GND );灰度关到最小(逆时针旋转到底)。开机,灰度顺时针旋转到最大,屏幕中心出现亮点。 2、调节直线(接通CH1/CH2):打开函数发生器,将CH2调节到SIN 正弦信号。(函数发生器显示屏幕下方的蓝色按钮对应屏幕上对应符号,调节频率在数字键盘上按键,左右按键可调节光标位置)。(默认频率CH1为1CH2为1.5) 调出水平有限线段(接通CH1):接通函数发生器上的CH1信号;示波器上CH1打到AD/DC ;MODE (示波器面板下方中间)打到CH1;内部信号关掉(TIME/DIV 逆时针旋转到底)。此时屏幕出现水平线段,按指定要求调节到指定长度(双色旋钮和左右按键合作调节)。 调出竖直有限线段(接通CH2):接通函数发生器上的CH2信号;示波器上CH2打到AD/DC ;MODE (示波器面板下方中间)打到CH2;内部信号关掉(TIME/DIV 逆时针旋转到底)。此时屏幕出现竖直线段,按指定要求调节到指定长度(双色旋钮和左右按键合作调节)。 3、调出正弦波型(接通内部信号+CH1/CH2) 调出通道1的正弦波型(CH1+内部信号):函数发生器上CH1选择SIN 波型,并打开CH1信号;示波器上CH1打到AD/DC ;MODE 打到CH1;内部信号打开(TIME/DIV 顺时针旋转到底)。此时屏幕上出现通道1的正弦波型,通过调节左右旋钮和SWP.V AR 旋钮调整出指定完整波形个数。 调出通道2的正弦波型(CH2+内部信号):函数发生器上CH2选择SIN 波型,关闭CH1信号并打开CH2信号;示波器上CH2打到AD/DC ;MODE 打到CH2;内部信号打开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总结

经过一学期的大学物理实验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在本学期大学物理实验课即将结束之时,我对于在这一年来的学习进行了总结,总结这一年来的收获与不足,取之长补之短,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受用。回顾这一学期的学习,感觉十分充实。通过亲自动手,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我很感谢能有机会学习物理实验,因为老师教会了我很多,每次上实验课,老师都给我们认真的讲解实验原理,轮到我们自己动手时,老师还常常给予我们帮助,不厌其烦的为我们讲解,直到我们做出来。 一、实验主要内容 1、 利用气垫导轨的力学实验 (1)实验思想方法 本实验的实验思想为控制变量法,数据处理思想为算术平均法。这个实验可以用两种方法进行,一.种是质量M 保持不变,通过改变牵引砝码的质量来改变作用力F,验证a∞F 的关系;另一种是作用力F 保持不变,用增减滑行器上的配重砝码来改变滑行器的质量M 验证a 与1/M 的关系。 (2)实验主要内容与关键步骤 用天平准确称出滑行器总质量(包括细线)m 1,牵引砝码桶(或砝码钩)和砝码的质量m 2,运动系统总质量M=m 1+m 2,作用力F=m 2g 。逐次改变牵引砝码的质量。重复按上述方法分别测出加速度a 值。测出数据计算,可得1212 F F a a =,2323F F a a =的关系,在误差范围内验证a ∝F 的比例关系。

(3)实验收获和建议 需要掌握气垫导轨的调整与使用和气垫导轨上测速度和加速度的试验方法。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验证物理定律,体会物理实验中需要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方法)。 2、 测量静电场场强和电势分布的实验 (1)实验思想方法 本实验实验思想为模拟法,数据处理思想为算术平均法。这个实验方法为接线;测量;记录;测绘方法这几方面。测绘方法为先测绘等位线,然后根据电场线与等位线正交的原理,画出电场线。 (2)实验主要内容与关键步骤 要求相邻两等势(位)线间的电势(位)差为2伏,以每条等势线上各点到原点的平均距离r 为半径画出等位线的同心圆簇。然后根据电场线与等位线正交原理,再画出电场线,并指出电场强度方向,得到一张完整的电场分布图。在坐标纸上作出相对电位U R /U a 和r ln 的关系曲线,并与理论结果比较,再根据曲线的性质说明等位线是以内电极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 (3)实验收获和建议 我学习了用模拟方法来测绘具有相同数学形式的物理场;描绘出分布曲线及场量的分布特点; 加深对各物理场概念的理解;初步学会用模拟法测量和研究二维静电场。 3、测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分布的实验 (1)实验思想方法 本实验的实验思想为感应法,数据处理思想为作图法。本实验采用感应法测量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感应法是利用通过一个探测线圈磁通量变化所感应的电动势大小来测量磁场。

中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比较与分析

中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比较与分析 摘要:本文根据对美国及国内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概况的了解,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大学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手段等方面的差异。总结出美国的大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综合能力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并提出一些加快我国高校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键词:物理实验;美国大学;教学模式 一、教学理念 美国大学十分重视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很活。这与美国教育中鼓励冒尖、创新、标新立异是分不开的。教师主要是提出问题、启发思路和引导争论,绝不“抱”着学生走。物理实验的目的不只是教学生使用各种仪器设备,也不仅是让学生学会一些实验的方法与手段,而是让学生在实验中既动手又动脑,通过实践真正掌握物理规律的真谛,学会用实验方法去检验理论。美国大学为学生开设实验课的目的十分明确。在斯坦福大学,DouglasD,Osheroff教授特意在黑板上写下“GOAL:Learn how to do Physics,not specifictechnique,”意思是说要通过物理实验使学生懂得如何去研究物理问题,而不是只局限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范围内。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应该更加充分地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和性质,在实验教学中树立更高的目标。在我国部分高校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其实验仪器往往由实验室技术人员提前备好,实验时由学生被动地按照规定好的步骤与方法进行,然后计算结果。学生往往进行的是美国人称之为“COOK”实验,即像照着菜单煮饭一样,学生按照老师安排好的程序和结构进行实验,为了使实验具有精确性,学生不能过于随意,不能有创造性。可见,我们对于学生独立探索的训练有欠缺,学生只是简单模仿,真正自己动脑动手较少,这样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模式 美国学生的实验动手意识和能力普遍较强。物理实验课的教学过程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基础训练阶段,学生主要进行基本实验技能、基础实验方法和基本实验仪器使用的学习和训练,该阶段主要由助教和工程技术人员来指导;第二是教师指导性阶段,主要由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基础阶段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和掌握一些高一层次的物理思想、物理模型、物理方法和物理实验。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专科介绍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针灸部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针灸学专家、博士生导师石学敏教授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针刺手法量学及刺络疗法等一系列成果的临床应用为主要特色,使针灸部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基地。 针灸部共有针灸病床数600张,病床使用率超过100%,年住院量4400余人次,26个门诊诊室,年门诊量25万余人次;年业务收入近7000万元。针灸临床还设立了15个专科专病。针灸学科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针灸医疗和临床教学基地,成为我国针灸推拿医疗基地发展状况和规模的标志,为全国针灸推拿医疗行业起到了示范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学科是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针灸专科医疗中心所在地,目前已在全国建立了29个针灸临床研究分中心,使全国针灸医疗网络逐渐形成,带动了针灸医疗的发展。 此外,根据针灸学科建设的需要,于2007年成立了DME中心,主要负责临床科研的设计、实施、衡量以及评价等工作,为临床科研提供了技术平台。 创立了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特色的“石氏中风单元”,开辟了中风病治疗的新模式,此模式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十大推广新技术之首。 1.学术地位:针灸部是“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全国针灸专科医疗中心”和“国家教委针灸重点学科”所在地,是医院的龙头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专科齐全,医疗特色突出,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她代表着我国当今针灸临床医疗和科研的最高水平。 2.学术水平:针灸部全面继承了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形成了中风病的诊断、急救、针灸治疗、中西药治疗、康复医疗等系列的规范疗法。“醒脑开窍”针法也已被收入新世纪七版教材中,并普及推广到国内20余个省区和国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于99年度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大医药推广项目,2000年被授予天津市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该法的研究从细胞、亚细胞水平逐步深入到DNA、RNA基因水平,使针刺治疗中风病的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结合本学科优势开展的针刺急救医学、针刺延缓衰老和治疗老年期痴呆、经络腧穴学等方面多课题的研究课题,共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10项,省部级科研成果30项。 3.学术队伍:针灸部是国家培养针灸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定点单位。135名专业人员;400张普通病床,200张特需病床,年收治病人达6000余人次;26 间门诊

大学物理实验心得体会范文

大学物理实验心得体会范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小编搜集的大学物理实验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大学物理实验心得体会(一) 本学期我们生科专业开设了3门实验课,在实验课中,我学到了很多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习不到的东西,尤其是物理光学实验。它教会我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态度,对待科学,对待学习。为期七周的的大学物理实验就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回顾这七周的学习,感觉十分的充实,通过亲自动手,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我很感谢能够有机会学习物理实验,因为每一位老师都教会了我很多。每次上实验课,老师都给我们认真的讲解实验原理,轮到我们自己动手的时候,老师还常常给予我们帮助,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讲解,直到我们做出来。有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就耽误了时间,老师也总是陪着我们直到最后一名同学做完实验。 在大学物理实验课即将结束之时,我对在这一年来的学习进行了总结,总结这一年来的收获与不足。取之长、补之短,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受用。下面我就对我这一年所学到的东西做一个概述: 1、实验课的基本程序 1.1、课前预习: 对于每一次将要进行的实验,我们都要做好预习,通过阅读实验教材,上网搜索资料,自己翻阅其他辅导书,弄清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所要使用的仪器,明确测量方法,了解实验要求及实验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等。这一步至关重要,它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我觉得我对于这一点还是做的不错的,因此每一次实验都能够很顺利地完成。而且我发现我准备地越充分,实验就会越顺利。因为前期的准备可以使我在实验的时候避免手忙脚乱,充分的预习也使我充满了信心。因为我做了充分的预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