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地铁高架站的结构设计(1)

浅谈地铁高架站的结构设计(1)

浅谈地铁高架站的结构设计(1)
浅谈地铁高架站的结构设计(1)

浅谈地铁高架站的结构设计

作者:王华王宝义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轨道交通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地铁的修建。对于我国城市地铁的修建来说,一般都是以地下线路的建设为主。其中,地铁高架站以其投资小、所耗周期短等优势受到诸多中小型城市的兴建和应用,然而,对于地铁高架站的结构设计来说,其多采用应力法进行设计。对此,笔记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地铁高架站的结构设计进行详细探讨,为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地铁;高架站;结构设计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使得现有的地面交通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交通量的增长量,地铁高架站便得到广泛兴建和应用,尤其是受到不少中小型城市的欢迎。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地铁高架站投入和建设时间均比较小。根据地铁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地铁高架站结构常以应力法进行设计,因此,地铁高架站结构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地铁整体的质量和安全。由此看来,探讨地铁高架站的结构设计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地铁高架站结构的分类

从长春轻轨“北海路站”完全桥式车站(图1所示)以及长春轻轨“市荣路站”完全桥式车站(图2所示)等结构设计来看,地铁高架站的形式和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如果从高架车站形式方面来说,高架线路和城市道路是一种对立关系,而城市的交通规划或城市轨道交通往往采用和城市道路相同的路由。基于此,可以将高架站分为路中车站和路侧车站两种,其中,路侧车站的设计最为简单,省去了设置盖梁承托上部结构,而城市道路空间则设置在下方结构。所以,城市路线和区域的规划以及周边环境等,都是影响地铁高架站结构。如果从高架站结构方面来说,它主要分为“桥建分离”和“桥建合一”两种形式,对于前者而言,“桥建分离”主要是车站结构和车行桥梁处于完全脱开的状态,车行轨道梁主要从车站中间穿过,这样设计的优势主要是起到受力均衡的作用,从而使车站结构和车行桥梁之间不会受到影响,同时还能够缩小地铁高架站结构的跨度,降低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噪音,但这种结构的车站空间一般比较狭小,从两侧上车时常常不太方便,车站建筑平面和竖向布置一旦不够协调,将很给建筑布置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对于后者而言,“桥建合一”主要是车站结构与桥梁结构相互结合在一起,共同受力,轨道梁支承在车站框架横梁上,而行车部分的设计,其轨道梁则支撑在车站框架横梁上,这种结构的建筑设计具有灵活

的布置,以及舒适的乘车环境。所以,“桥建分离”和“桥建合一”两种结构形式相较而言,“桥建合一”的结构形式适用性较强,在诸多地铁高架站建设得到广泛应用。

二、地铁高架站结构设计要点

根据地铁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地铁高架站结构设计中的不同构建有着不同的要求。以郑州轨道交通航空港配套工程的整体设计为例,它主要包含祥云路站、鸿鹄路站、孟庄路站等7座高架车站。其中,祥云路站和孟庄路站为双岛四线站,但其余为标准站。

双岛四线站则采用路侧高架二层双岛四线框架车站和路侧高架双岛四线框架车站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而标准站则采用路中高架独柱三层侧式、路中高架独柱三层侧式和路中高架三层侧式车站三种不同的结构形式。详情如图3和图4所示。由此可见,根据郑州轨道交通航空港配套工程的整体设计要求和线路规划要求。通常情况下,高架车站墩柱结构在选择使用横向单柱或双柱的过程中,除了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选择之外,还要确保抗震设计要求的规范性,当选择单柱或双柱的单墩力学模型设计构建时,其站台层和站厅层只计质量的影响。而如果采用车站整体结构模型设计构建时,就需要将站台层、站厅层的刚度影响考虑进来。因此,地铁高架站的结构和车站形式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地铁高架站结构设计过程中,有诸多注意之处,以下就是针对地铁高架站结构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具体如下。

地铁车站结构设计

地铁车站结构设计 车站是旅客上、下车的集散地, 也是列车始发和折返的场所, 是地下铁道路网中的重要建筑。 在使用方面, 车站供旅客乘降, 是旅客集中处所, 故应保证使用方便、安全、迅速进出车站。为此, 要求车站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设备, 以提供旅客正常的清洁卫生环境。 地下铁道车站又是一种宏伟的建筑物, 它是城市建筑艺术整体的一个有机部分, 一条线路中各站在结构或建筑艺术上都应有独特的特点。 车站设计时, 首先要确定车站在现有城市路网中的确切位置, 这涉及到城市规范和现有地面建筑状况, 地下铁道车站不比地面建筑, 一但修建要改移位置则比较困难, 因此确定车站的位置时,必须详细调查研究, 作经济技术比较。车站位置确定后, 进行选型, 然后根据客流及其特点确定车站规模, 平面位置,断面结构形式等。然后进行车站构造设计, 内力计算, 配筋计算等等。 一、工程概况: 长沙市五一广场站设计为两层三跨岛式车站,车站全长134.6m,宽度为21.8m,上层为站厅层,下层为站台层。车站底板埋深16m,采用明挖法施工,用地下连续墙围护。 二、设计依据: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地铁施工技术规范。 三、地铁车站结构设计 3.1 设计选用矩形框架结构。 设计为岛式车站,采用两层三跨结构。地铁车站采用明挖法。车站其矩形框架由底板、侧墙、顶板和楼板、梁、柱组合而成。顶板和楼板采用单向板,底板

按受力和功能要求,采用以纵梁和侧墙为支承的梁式板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和钻孔桩护壁,采用钢管和钢板桩作基坑的临时支护。临时立柱采用钢管混凝土,柱下基础采用桩基,桩基采用灌注桩。 3.2 车站开挖围护结构 地铁车站围护结构采用0.8m厚、30m深地下连续墙,入土深度比为 =0.875,其中基坑开挖深度H 为16m,入土深度D为14m 。 四、侧压力计算: 土分层及土的钻孔柱状图如图4.1: 图4.1土分层及土的钻孔柱状图(单位,m)

地铁车站结构设计方法探讨

地铁车站结构设计方法探讨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面上的交通压力也逐渐得到社会各 界的广泛重视,为了减轻地面交通状况,各大城市开始修建地铁,在地铁车站建 造中,结构设计是一个主要的环节,对地铁的安全运转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 篇文章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车站的规划原则、规划思路,对地铁车站的规 划提出了合理化的主张,对中国将来地铁工作的建造与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铁车站;结构设计;设计方法 引言 在城市交通日渐拥堵的局势下,加速地铁建造的呼声越来越高涨。现在,地 铁车站变成城市轨道交通的一个主要纽带,能够每天承载很多的乘客,一定程度 上减轻了城市交通压力。本文主要谈谈地铁车站结构设计办法,以供同行参考。 1 地铁车站的设计原则 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非常重要的建筑物,它是供旅客乘降、换乘和候 车的场所,给旅客提供舒适清洁的环境以保证旅客安全、迅速地进出车站。车站 应容纳主要的技术设备和运营管理系统,从而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地 铁车站由站台层、站厅层、设备层以及出入口组成。地铁站台按照线路分布情况,又可分为岛式站台、侧式站台以及混合式站台。地铁车站里的辅助设备包括自动 扶梯、直升电梯、卷帘门、防洪门、旅客引导、照明、售检票系统、车站设备自 控系统等。关于地铁车站的设计应当从线路、车站建筑、车站结构、动力照明系统、车站通风与空调系统、给排水及消防系统以及区间的角度考虑其设计原则。 2 地铁车站结构设计方法 2.1功能设计关注人的行为及需求 密集型流动是地铁车站、地铁站的基本特征,人们的行为也可分为两种,即 通过或保留。主要行为是“通过”,“保留行为是短的”。所以,通过这个过程,人 们期望通过路径应该是一个非阻塞的快速路径,尽可能避免“通过”和“保留”之间 的相互影响。例如在站外的人需要从入口进去然后去售票进入的通道,这些环节 过程并不困难,对于这部分的保留和聚集是最明显的,聚集的人群通过会有影响,所以设计的面积应尽可能满足宽敞的购票。若自动售票机设置在站在通道上,人 群通过影响更大。因此,在车站设计时,应考虑足够的综合性,如香港地铁在墙 上嵌入售票机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可见深入了解人们的行为需要可以更好 地组织和规划出站的流量、创新地铁站建设的设计。 2.2雨水系统设计要点 将局部排水泵与集水井设置在车站风亭、出入口等敞开位置,主要用于收集 废水、雨水及结构渗漏水。为保证集水井正常工作,设置两台排污泵,一台备用,当出现暴雨或结构大量渗漏水时,可以同时开启两台排污泵,将雨水提升至地面 消能后,直接排入城市雨水管网,根据该市50年一遇特大暴雨强度计算露天出 入口雨水排水量;(2)废水系统设计要点。将废水泵房设计在沿线路坡度的最 低点,同样设有2台排污泵,平时一台备用,消防时同时开启,其中废水集水池 容积≤最大一台排水泵20min的出水量。废水提升到地面后排入市政排水系统中,地下结构渗水量各地情况不同,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本地铁站渗水量按照0.5L/ (m2?d)标准进行计算;(3)污水系统设计要点。前文已经提到,站厅层设有 一处工作人员卫生间,站台层设有一处污水泵房、一处公共卫生间,卫生间污水

(完整word版)2014年土木工程专业(地铁车站)毕业设计任务书

土木工程专业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方向毕业设计任务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二0一四年三月

××地铁车站初步设计 一、毕业设计目的 毕业设计是按教学计划完成理论教学和相关实践教学之后的综合性教学,是对专业方向教学的继续深化和拓宽,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阶段,其目的在于全面培养、训练学生运用已学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本专业工程设计或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 二、毕业设计基本要求 1、按设计课题的要求,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做出不同的设计方案,交出各自的成果。 2、认真设计、准确计算、细致绘图、文字表达确切流畅。 3、树立科学态度,注重钻研精神、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4、严格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进行毕业设计管理,努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5、图纸绘制要求:全部采用A3图纸(可加长);计算机出图必须有3张;图纸布局要协调,要紧凑而不拥挤;线条粗细要正确,位置要准确; 6、注重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设计完成后,设计成果应按如下要求装订成册:(1)《毕业设计计算书》A4一份;(2)《毕业设计图纸》A4一份。 7、图纸装订顺序:封面,目录,设计总说明,设计图纸、表格。 8、设计计算书装订顺序:封面、目录、中英文摘要、设计总说明、设计计算的全部内容、致谢(300字左右)。 三、设计任务与要求 (一)、设计资料 1、车站地质勘察报告 2、预测客流(见附表) 3、车辆外形尺寸:A型车或B型车。 4、车辆编组:设计时采用远期列车6辆编组。 5、防水等级:一级;二次衬砌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S6。 6、主要技术标准:执行《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的有关技术标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 (地下矩形框架结构) 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系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3) 1.1 课程设计目的 (3)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3) 1.3 课程设计方案 (3) 1.4 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 (5) 第二章平面结构计算简图及荷载计算 (6) 2.1平面结构计算简图 (6) 2.2.荷载计算 (6) 2.3荷载组合 (7) 第三章结构内力计算 (11) 3.1建模与计算 (11) 本课程设计采用ANSYS进行建模与计算,结构模型如下图: (11) 3.2基本组合 (12) 3.2 标准组合 (16) 第四章结构(墙、板、柱)配筋计算 (21) 4.1 车站顶板上缘的配筋计算 (21) 4.2 负一层中柱配筋计算 (27) 4.3 顶纵梁上缘的配筋计算 (29) 4.4 顶纵梁上缘裂缝宽度验算 (31)

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1.1 课程设计目的 初步掌握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课程设计学习,熟悉地下工程“荷载—结构”法的有限元计算过程;掌握平面简化模型的计算简图、荷载分类及荷载的组合方式、弹性反力及其如何在计算中体现;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有限元建模、划分单元、施加约束、施加荷载的方法;掌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并根据结构内力完成配筋工作。为毕业设计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做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1、《地铁设计规范》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4、《地下铁道》(高波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5、《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 6、计算软件基本使用教程相关的参考书(推荐用ANSYS ) 1.3 课程设计方案 1.3.1方案概述 某地铁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结构为矩形框架结构,结构尺寸参数详见表1-1。车站埋深3m ,地下水位距地面3m ,中柱截面的横向(即垂直于车站纵向)尺寸固定为0.8m (如图1-1标注),纵向柱间距8m 。为简化计算,围岩为均一土体,土体参数详见表1-2,采用水土分算。路面荷载为2/20m kN ,钢筋混凝土重度3/25m kN co =γ,中板人群与设备荷载分别取2/4m kN 、2/8m kN 。荷载组合按表1-3取用,基本组合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标准组合用于正常使用极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docx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3) 1.1 课程设计目的 (3) 1.2 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3) 1.3 课程设计方案 (4) 1.4 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 (5) 第二章平面结构计算简图及荷载计算 (6) 2.1平面结构计算简图 (6) 2.2.荷载计算 (7) 2.3荷载组合 (8) 第三章结构内力计算 (11) 3.1建模与计算 (11) 本课程设计采用ANSYS进行建模与计算,结构模型如下图: (11) 3.2基本组合 (12) 3.2 标准组合 (15) 第四章结构(墙、板、柱)配筋计算 (20) 4.1 车站顶板上缘的配筋计算 (20)

4.2 负一层中柱配筋计算 (26) 4.3 顶纵梁上缘的配筋计算 (28) 4.4 顶纵梁上缘裂缝宽度验算 (30)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概述 1.1课程设计目的 初步掌握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课程设计学习,熟悉地下工程“荷载—结构”法的有限元计算过程;掌握平面简化模型的计算简图、荷载分类及荷载的组合方式、弹性反力及其如何在计算中体现;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有限元建模、划分单元、施加约束、施加荷载的方法;掌握地下矩形框架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并根据结构内力完成配筋工作。为毕业设计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做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1.2设计规范及参考书 1、《地铁设计规范》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4、《地下铁道》(高波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5、《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 6、计算软件基本使用教程相关的参考书(推荐用ANSYS)

ansys课程设计-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设计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 - 1 - GUI方式 ............................................................................................................................... - 3 - 一、打开ANSYS........................................................................................................... - 3 - 二、建立模型.............................................................................................................. - 3 - 1、定义单元类型.................................................................................................. - 3 - 2、定义单元实常数.............................................................................................. - 3 - 3、定义材料特性.................................................................................................. - 3 - 4、定义截面.......................................................................................................... - 3 - 5、建立几何模型.................................................................................................. - 3 - 6、划分网格.......................................................................................................... - 4 - 7、建立弹簧单元.................................................................................................. - 4 - 三、加载求解.............................................................................................................. - 5 - 1、施加位移约束.................................................................................................. - 5 - 2、施加荷载.......................................................................................................... - 6 - (1)计算结构所受荷载................................................................................ - 6 - (2)施加结构所受荷载................................................................................ - 6 - (3)施加重力场............................................................................................ - 7 - 3、求解.................................................................................................................. - 8 - 四、查看计算结果...................................................................................................... - 8 - 1、添加单元表...................................................................................................... - 8 - 2、查看变形图...................................................................................................... - 8 - 3、查看各内力图.................................................................................................. - 9 - 4、查看内力列表.................................................................................................. - 9 - 单元内力表........................................................................................................................ - 11 - APDL方式......................................................................................................................... - 17 -

地铁换乘站的设计

地铁换乘站的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地铁换乘站的设计 摘要:主要介绍了某地铁换乘车站换乘节点的计算分析及设计,探讨了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和设计密切结合施工的意义。 关键词:地铁;换乘车站 Abstract: The design of the subway exchange-station is introduced. The problem we should focus 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combining design with construction closely are discussed. Keywords:subway;exchange-station 近年来,我国地铁运输系统迅猛发展,城市地铁线网也越来越密集,地铁换乘车站数量增长明显,本文以某换乘车站的设计出发探讨一下换乘车站的设计方法。 1 工程概况 某地铁车站位于两条规划建设线路的交汇点,顶板覆土3m,一期主体为双层明挖岛式车站,双排柱柱距纵向8m,沿纵向设梁,换乘节点区域为地下三层。本站远期线路为三层明挖岛式车站,换乘方式为T型岛岛换乘,换乘节点位于一期车站站台中部,与车站同时建设,预留远期线路建设条件。 2 计算模拟 车站标准段的计算在实际设计中多简化为单位纵向延米长度的平面框架进行计算,对框架中柱进行轴向刚度等效为延米截面,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视为复合墙结构(围护桩按抗弯刚度等效为墙),使用阶段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一起承载,两者之间考虑只有压力传递,土压力由两者共同承受,水压力全部由侧墙承受。土层对结构的作用采用分布水土压力及一系列只受压的弹簧进行模拟,将结构视为底板置于弹性地基上的平面框架结构进行分析。 对于车站标准段,在车站纵梁刚度相对较大的情况下,上述简化后的平面受力计算基本能满足设计要求,但是换乘节点区域空间受力特征明显,类似平面计算存在较大误差,所以建立三维计算模型,以分析换乘节点区域各构件的受力情况。本文采用Midas程序Gen模块建立模型。

(整理)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的设计和选型

一、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 1地铁车站的分类 1.1 按照车站埋深分:浅埋车站、深埋车站 1.2 按照车站运营性质分:中间站、区域站、换乘站、枢纽站、联运站、终点站 1.3 按照车站结构断面形式分:矩形断面、拱形断面、圆形断面、其他 1.4 按车站站台形式分:岛式、侧式、岛侧混合式 2 地铁车站建筑及平面布局 2.1 地铁车站的组成 地铁车站由车站主体(站台、站厅、生产、生活用房)、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地面通风厅等三大部分组成。 车站建筑又可概括为以下部分组成:乘客使用空间、运营管理用房、技术设备用房、辅助用房。 2.2车站总体平面布置 按照以下流程确定:前期工作(设计资料的收集、现场调查、构思),确定车站中心位置及方向,选定车站类型,合理布置车站出入口、通道、通风道与地面通风厅。 3 车站建筑设计 3.1 车站设计 3.1.1 设计原则 (1)根据车站规模、类型及平面布置,合理组织人流路线,划分功能分区。 (2)车站一般宜设在直线上。 (3)车站公用区间划分为付费区和非付费区。 (4)隔、吸声措施。 (5)无障碍通行。 3.1.2 平剖面设计 (1)车站规模确定。确定车站外形尺寸大小、层数和站房面积,确定车站规模大小。 (2)车站功能分析。确定车站乘客流线、工作人员流线、设备工艺流线等,以便于合理进行车站平剖面布置。

(3)站厅设计。主要解决客流出入的通道口、售票、进出站检票、付费区与非付费区的分隔、站厅与站台的上下楼梯与自动楼梯的位置等。 (4)站台设计。确定站台形式、站台层的有效长度、宽度和站台高度,然后进行站台层公共区(上、下车与候车区及疏散通路)的设计。 (5)主要房间布置。包括变电所、环控用房、主副值班室、车站控制室、站长室等,一般设置在站厅和站台层的两端。 (6)车站主要设施布置。包括楼梯、自动扶梯、电梯、售检票设施等的布置和各部位通过能力的设计,按照有关规范执行。 3.1.3 消防、安全与疏散 主要考虑建筑防火与防水淹问题。 3.2 车站出入口及出入口通道 3.2.1 普通出入口的设计 (1)出入口数量的确定。一般情况,浅埋地下车站的出入口不少于4个,深埋车站不少于2个。 (2)主要尺寸的确定。出入口的宽度总和应大于该站远期预测超高峰小时客流量所需的总和,可按照公式计算。 3.2.2 出入口通道 包括出入口通道宽度的设计、埋深、楼梯踏步和自动扶梯的设置等,出入口通道地面坡度等。 3.3 车站通风道 3.3.1 车站通风道 确定地铁车站内的通风方式、环控设备的布置等来确定车站内通风道的布置。 3.3.2 地面通风亭 根据风量及风口数量确定通风亭的大小,根据实际环境和设备的条件确定通风亭的位置。 3.4 残废人设施 考虑残废人专用电梯和站内盲道的设置。

轨道交通地铁换乘车站方案设计

轨道交通地铁换乘车站方案设计 发表时间:2017-04-20T11:32:39.6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2期作者:蔡浩 [导读] 摘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换乘车站是从枢纽的一条轨道线到另一条轨道线的必由之路,也是维护地铁线位稳定的重要锚固。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换乘车站是从枢纽的一条轨道线到另一条轨道线的必由之路,也是维护地铁线位稳定的重要锚固。换乘站的特点就是复杂、双站同站台换乘的情况具有其特有的优劣和难易度,因此对于地铁同台换乘中的单站同站台换乘、双站同站台换乘等等加以分析和比较,从乘客的要求出发,将同台换乘站的功能进行拓展和开发,满足客流量较大的地铁换乘站同向、反向的疏通需求。在投资量有限的条件下,实现双站同台换乘,促进城市交通向着更边界、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同站台换乘;零换乘;换乘站设计方案 地铁带给城市快捷的交通和高速的生活,将人们对于距离和时间的概念进行跟新,实现了真正的高速、高效,给城市创造了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生活。一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一般至少包含几条甚至几十条线路。当线路发生了交汇,产生了交叉点,就必须要有换乘站的存在,这是将线网的线路进行搭接的独立运营的站点和枢纽,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担负的责任十分重大。乘客在这里换乘,列车在这里交汇,线网在这里拥有节点,为四通八达的城市轨道交通打造基础[1]。可以说每一个轨道交通的换乘站都是一个大型的换乘枢纽。国外的著名的大型换乘站一般都至少有数条线路在交叉和换乘,有的是与火车站进行的换乘,有的是与公交枢纽和地铁换乘,这些枢纽发挥着方便乘车、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作用。 1、轨道交通地铁换乘车站概述 1.1换乘站的分类标准,有地铁的线网的规划、线路的环境,地上地下的铺设方式,换乘凉的大小等等。按照同车站的平行换乘的要求,抱哈了同车站的换乘、同站台的换乘,上下站台的换乘等等,从形式上将,分为十字型,T字型、L字型、H字型等等,每种类型的换乘站,都有自己的换乘形式。拥有不同的站台、楼梯、通道等等,乘客对其中通行,需要通过楼体、自动扶梯、站台,经过很长的路,等待较长的时间,因此,同站台平面的换乘就解决了等待时间长,需要走出地铁站等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不要等待或者走出站台,就能换乘地铁。这是一种零换乘的理念,对于地铁换乘的需求来说,这种设计是以人为本的。 1.2轨道交通地铁换乘车站方案设计原则 首先,车站的设计一般是本着安全、舒适、简单的原则,例如某国际旅游城市的换乘站的设计,就要求有大气和谐之美,达到简约而又精制的标准。车站的系统功能是完善的,换乘站的设计要求是完美的,充分体现出该城市的轨道交通的特色和功能[2]。 第二,由于地铁是建立在城市规划、轨道交通规划基础上的,因此出于交通规划的目标,必须要考虑客流的情况,城市道路的情况,地面建筑的情况以及管线的情况等等,特别是要注意在设计方案中要体现出对地面建筑物、管线的布设迁移以及房屋拆迁等的思路。 第三,换乘站的设计主要围绕的就是交通、设备、客流这几个要素,在设备运行良好,交通设施完备,线路运行通畅的同时,还要注意乘客的运行安全,集散的速度,功能的分区,避免换成高差造成损失[3]。 2、同台换乘站方案设计思路 2.1从两条线路的换成需求进行多个方向的换成的设计。假设X号线为连接两地的地铁线路,连接起来两地的线路,换乘方向可设计为从A地到CD地,从B地到CD地,从C地方到AB方向,从D地到AB地。 同站台的换乘与单站的同台换乘不是一个理念。后者不能满足全部的换乘客流的同台换乘,一些乘客要进行换乘,依然需要通过转换站厅,双站的同台换乘车站的设计是克服这一缺陷,使得所有的乘客都能达到同台换乘的目的[4]。

地铁换乘站的设计

地铁换乘站的设计 石科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州510010 摘要:主要介绍了某地铁换乘车站换乘节点的计算分析及设计,探讨了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和设计密切结合施工的意义。 关键词:地铁;换乘车站 Abstract:The design of the subway exchange-station is introduced.The problem we should focus 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combining design with construction closely are discussed. Keywords:subway;exchange-sta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地铁运输系统迅猛发展,城市地铁线网也越来越密集,地铁换乘车站数量增长明显,本文以某换乘车站的设计出发探讨一下换乘车站的设计方法。 1工程概况 某地铁车站位于两条规划建设线路的交汇点,顶板覆土3m,一期主体为双层明挖岛式车站,双排柱柱距纵向8m,沿纵向设梁,换乘节点区域为地下三层。本站远期线路为三层明挖岛式车站,换乘方式为T型岛岛换乘,换乘节点位于一期车站站台中部,与车站同时建设,预留远期线路建设条件。 2计算模拟 车站标准段的计算在实际设计中多简化为单位纵向延米长度的平面框架进行计算,对框架中柱进行轴向刚度等效为延米截面,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视为复合墙结构(围护桩按抗弯刚度等效为墙),使用阶段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一起承载,两者之间考虑只有压力传递,土压力由两者共同承受,水压力全部由侧墙承受。土层对结构的作用采用分布水土压力及一系列只受压的弹簧进行模拟,将结构视为底板置于弹性地基上的平面框架结构进行分析。 对于车站标准段,在车站纵梁刚度相对较大的情况下,上述简化后的平面受力计算基本能满足设计要求,但是换乘节点区域空间受力特征明显,类似平面计算存在较大误差,所以建立三维计算模型,以分析换乘节点区域各构件的受力情况。本文采用Midas程序Gen模块建立模型。 2.1模型单元选取 各层板以及侧墙均选择板单元,可以考虑面内变形和面外的弯曲、剪切变形,在单元剖分时选择四节点单元;梁、柱均选择梁单元。值得注意的是Midas Gen中梁单元每个节点是6个自由度,而板单元每个节点是5个自由度,没有板平面内转动自由度,所以遇到梁与板平面内搭接时如果单节点连接则无法传递梁端弯矩,必须在梁端附加建立一段刚性杆单元或者将梁单元伸入板内一定长度。 2.2边界条件的确定 模型建立范围自节点区域向线路两端各延伸4个柱跨约32m,约束端头边界处梁及板的车站纵轴向平移自由度以及横轴向转动自由度,以模拟未建入部分的车站梁板对模型内构件的约束作用。地基土对模型的作用采用基本均布的只受压弹簧模拟。 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共同承担土侧压力,模型中如果建入围护结构,则在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间需建立大量只受压弹簧,计算量增幅明显,因空间模型整体计算量较大,考虑到对所关注区域计算精度影响不大,为节省计算时间,模型中不建入围护结构,土压力按围护结构和侧墙的抗弯刚度比直接分摊到侧墙上,土及围护结构对侧墙的作用同样采用一端固定的只受压弹簧模拟,根据土层类别及深度对弹簧刚度进行调整。 根据抗浮计算,车站标准段及换乘节点区域自重抗浮均不能满足要求,所以在标准段侧墙顶采用围护桩压顶抗浮,换乘节点区域采用抗拔桩抗浮。在车站侧墙顶部上方设置沿车站纵向的一系列刚度较大的只受压弹簧模拟压顶的作用,在节点底板桩位设置单个刚度较大的弹簧模拟抗拔桩的作用。建立模型并划分单元如图1: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

第一章主体结构施工 第1节主体施工准备 1、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前准备工作 (1)首先编制结构施工专项方案,报有关部门审批后实施。方案中包括设备、机具、劳动力组织、混凝土供应方式、现场质量检查方法、混凝土浇筑流程、路线、工艺、混凝土的养护及防止混凝土开裂等的各项措施。 (2)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仔细进行测量、放样及验收,严禁超挖。 (3)结构施工前,对围护结构表面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确保围护结构表面不渗漏。 (4)在每一结构段施工前首先进行接地网施工,接地网施工结束后,再施做垫层。 (5)对侧墙、立柱、中楼板、顶板模板支撑系统进行设计、检算,并经安全专项论证、报审批准后,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安排进料。 (6)对结构施工顺序、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向工班及全体管理人员进行认真交底。 2、施工节段划分 车站主体结构施工遵循“纵向分段,竖向分层,从下至上”的原则,满足车站质量要求及工期里程碑节点安排,结构施工由车站两端向中间方向施作,竖向从车站底板开始自下而上施作。主体结构共划分为17个节段,每段20m左右,施工队伍分别分段同时展开流水作业,施工节段的划分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墙体纵向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cm的墙体上。 (2)明挖结构施工缝的间距宜为15~20m。

(3)环向施工缝应避开附属结构及一些设备房间的距离要求设置。 3、主体结构施工流程 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4-1-1。

图4-4-1-1 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图

每施工段的施工流程见表4-4-1-1所示。 主体结构每施工段施工流程表4-4-1-1

地铁车站结构设计原则

7.1 地下车站结构设计 1. 地下车站结构设计,应满足施工、运营、城市规划、防水、防迷流以及人防的有关要求。车站结构设计应符合强度、刚度、稳定性、耐久性、抗浮和裂缝开展宽度验算的要求。 2. 地下车站结构设计,必须以地质勘察资料为依据,并考虑不同施工方法对地质勘探的特殊要求,通过施工过程中对地质的直接观察或监控量测反馈进行验证,必要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设计。 3. 地下车站结构设计的净空尺寸,应满足地铁建筑限界或其它使用及施工工艺的要求,并考虑施工误差、结构变形及后期沉降的影响。 4. 地下车站结构设计,应根据沿线不同地段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及城市规划要求,结合周边既有建(购)筑物、地下管线以及道路交通状况等通过对其技术经济、环境影响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综合比较,合理的选择施工方法和结构型式。 5. 地下车站结构设计,应减少施工和建成后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6. 地下车站结构设计,宜与车站周围规划中的相关建筑协调统一、同步规划,应考虑设计、施工方案的相互影响。 7. 地下车站结构设计,应根据该地区的地震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类型和隧道埋深等因素考虑地震的影响,进行抗震验算,并在结构设计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 8. 地下车站结构防水设计,应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的规定,遵循“防、排、堵、截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9. 地下车站结构设计,应采取防止杂散电流腐蚀的措施。钢结构及钢连接件,应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防锈蚀处理。 10. 地下车站结构的所有受力构件,应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修订本,1997年版,第2.0.1条和附录二“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规定要求进行设计。 11. 地下车站结构设计,应根据地区城市规划的人防要求,严格按《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 5 0225-95)的规定进行设计。 12. 地下车站结构设计,应结合支护结构特点、地质条件、周边既有建(购)筑物、地下管线以及道路状况,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89)及该地区基坑支护规范(规程)的规定,确定基坑安全等级,提出监测要求,有效控制地表沉降。必要时应采取预加固措施,以确保邻近建筑和重要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 13. 地下车站结构设计,可视其使用条件和荷载特性等情况,选用与其特点相近的现行相关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地铁站建设结构设计说明

苏州市轨道交通 4 号线地铁站建设结构设计第二分册车站结构 1. 概述 1.1 工程概述 苏州市轨道交通4 号线总体呈南北走向,连接了相城区、苏州古城区、吴中区、吴江市松陵镇等重要组团,是苏州市南北方向的骨干线路,与轨道2 号线共同支撑城市发展副轴。主线线路起于相城北部新城区的苏蠡路,经相城区中心城区,沿人民路穿越古城中心,途经苏州火车站、北寺塔、观前商业中心、吴中区中心、吴江规划滨湖新城、吴江汽车站、苏嘉城际铁路松陵站等客流集散点,止于吴江市同津大道。主线全长41.1km,设车站30座,均为地下站。 苏蠡路车站为全线的第1 座车站,车站位于规划苏蠡路与文灵路T 型交叉口南侧,沿文灵路布置,周边为厂房及二三层的民居。 站址处地势略有起伏,地面标高约 3.0m,车站埋深约16.61m。 1.2 工可评审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 1 )《可研报告》推荐苏蠡路等10 座地下车站,采用放坡 +SMW工法桩做基坑围护结构,基坑深度约16m左右,而 在围护结构设计原则中规定SMW工法仅适用于三14m深 的基坑,故苏蠡路等站均需放坡2m左右,但《可研报告》 没有明确放坡段采用什么支护型式以及浅层地下水如何

处理等措施,应补充完善。 执行情况:车站主体基坑围护结构形式采用SMW工法桩+

放坡,放坡深度四米,坡面采用网喷砼+土钉。 2)应进一步补充分析场地承压水对深基坑工程的影响,给出工程安全性评价以及应对措施。 执行情况:场区内无承压水影响; 2 设计依据 2.1 设计依据 1)《苏州市轨道交通4 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0.08 ) 2)《苏州市轨道交通4 号线工可预评审专家意见》(2010.08 ) 3)《苏州市轨道交通4 号线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要求》(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0.08 ) 4)《苏州市轨道交通4 号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统一规定)》(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0.08 ) 5)《苏州市轨道交通4 号线工程-地下建(构)筑物调查报告》(冶金工业部华东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苏州> 2010.9 )6)《苏州市轨道交通4 号线工程-地下管线调查成果报告》(冶金工业部华东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苏州> 2010.9 )7)《苏州市轨道交通4 号线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2010.9 ) 8)《苏州市轨道交通4 号线工程地形图》(江苏省测绘院2010.7 ) 9)《苏州市轨道交通4 号线初步设计车站防水通用图》(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0.09 )苏州轨道交通指挥部、苏州市各区政府、苏州轨道交通有限 公司及4 号线总体组下发的相关会议纪要、技术联系单。

明挖地铁车站结构设计

关于明挖地铁车站结构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地铁的建设正大规模地开展。本文以明挖法地铁车站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简述地铁车站结构设计及构造中存在的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以供同行参考,进行设计优化。 引言 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修建具有超强运力的地铁与轻轨已逐渐成为大城市的首选手段。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直辖市及省会城市已经部分建成或正在修建地铁。地铁在城市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对于以地下工程为主的地铁结构,在结构设计中由于岩土性质的复杂性、设计理论的局限性,使地铁结构设计及构造中存在的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求解,不断优化地铁设计。 一、地震作用对地铁整体现浇框架结构的影响 1.侧墙大开洞对抗震设计的影响 标准的两层地下车站结构型式一般为单柱双跨或双轴三跨两层整体现浇砼框架结构,结构刚度分布均匀、对称。但在车站主体结构与出入口、风亭以及大外挂物业用房相接处,侧墙必须大开洞。大开洞严重削弱了结构侧向刚度,且造成结构两侧刚度不对称,对结构抗震产生不利影响,结构设计时此影响应予以考虑。 2.结构中柱设计对抗震设计的影响 车站结构中的中柱在抗震设计中基本是一种脆性破坏,是框架结

构中受力最薄弱的部位,和首先遭到破坏的构件。因此,提高地下框架抗震性能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改善中柱的受力性能和受力特征。目前,中柱基本采用的是普通钢筋砼柱,砼强度较高,轴压比偏大,对抗震不利。故中柱应尽量采用塑性性能良好的钢管砼柱。 二、侧向水土压力的不确定性对结构设计的影响问题 1.对中板配筋设计的影响 各层板在侧向水土压力和竖向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实际上处于偏压受力的状态。但是,由于侧向水土压力计算理论上的缺陷以及水压力的多变性,目前各层板的配筋大多按纯弯构件计算,按偏压进行验算,所得结果是偏于安全的。笔者参与的多条地铁线路设计总体技术要求,均有此规定。一般情况下,按上述方法设计时,偏压验算都能满足,因此,设计人员往往不进行偏压验算。但是,在板的轴向压力很大的时候,属小偏压构件,如仍按纯弯构件进行配筋计算,受力上偏于不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应按偏压构件设计,按纯弯构件验算,以保证结构安全。 2.对车站侧墙设计的影响 水位的变化对侧墙剪力的大小影响很大,当水位取至抗浮设计水位时,由于底板所受水浮力很大,向上凸起,侧墙向外侧鼓出,导致侧墙外侧土体产生被动土压力,侧墙剪力最大。以一般两层站为例,侧墙在与底板的节点处,剪力可以达到800kN以上,大于不配箍墙(板)构件抗剪承载力。可见,侧向水土压力的取值,对侧墙的剪力设计值影响很大。

明挖地铁车站结构设计的几个问题

明挖地铁车站结构设计的几个问题 摘要:近十几年来,我国大中城市纷纷兴起了建造地铁的热潮,明挖法是地铁车站施工的主要形式。当前地铁结构设计中,由于相关规范还不够详尽,因此在设计工作中,有关设计标准与原则难以达到统一,许多设计问题有待研究。本文对明挖法地铁车站结构设计要点和一些争议性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明挖地铁车站;结构设计;围护结构;明挖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have started to build the subway in the rush, Ming WaFa is the main form of subway station construction. Current in the design of subway structure, due to the related specification is not enough detailed, so in design work, the relevant design standards and principles to meet the unification, many design issues to study. In this paper, the Ming WaFa subway station structure design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controversial issues. Key words: Ming dig metro station; Structure design; Retaining structure; Ming WaFa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明挖地铁车站结构设计原则问题

地铁车站施工工艺流程标准化要求

附件: 地铁车站施工工艺流程标准化要求 二〇一四年七月

目录 一、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临建工程施工 (4) 三、车站围护结构施工(钻孔围护桩) (6) 四、车站围护结构施工(地下连续墙) (9) 五、车站围护结构施工(SMW工法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车站围护结构施工(咬合桩(旋挖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车站围护结构施工(旋喷桩) (22) 八、车站基底加固施工(搅拌桩) (26) 九、车站基底加固施工(旋喷桩).........................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抗拔桩、立柱桩施工 (31) 十一、车站施工(降水井施工) (35) 十二、车站施工(冠梁及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三、车站放坡开挖施工 (44) 十四、车站钻孔围护桩基坑开挖施工 (47) 十五、车站地下连续墙围护基坑开挖施工 (50) 十六、车站SMW工法桩围护基坑开挖施工 (51) 十七、车站咬合桩围护基坑开挖施工 (52) 十八、车站综合接地施工 (53) 十九、车站底板结构施工(下翻梁底板结构施工) (56) 二十、车站底板结构施工(上翻梁底板结构施工) (59)

二十一、车站下部结构柱施工 (63) 二十二、车站中板以下结构施工(有换撑下部边墙结构施工) (65) 二十三、车站中板以下结构施工(有换撑中板结构施工) (68) 二十四、车站中板以下结构施工(无换撑中板以下结构施工) (71) 二十五、车站中板以上结构施工 (74) 二十六、车站顶部回填施工 (79) 二十七、车站监控量测 (8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