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时期法治政府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新时期法治政府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新时期法治政府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新时期法治政府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新时期法治政府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解读

作者:韩春晖《光明日报》(2016年01月06日04版)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简称《纲要》),这是继国务院2004年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10年之后关于依法行政的又一规划性文件。2015—2020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阶段,又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攻坚”阶段,还是布局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经济“调整”阶段。《纲要》恰逢开篇布局之际出台,既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这一目标的具体规划,又是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我国“十三五”规划的有力保障,是新的历史时期法治政府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从主要内容来看,《纲要》着眼于新目标、立足于新形势、面向新问题,形成了新重点,是新时期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方向图”“任务书”“责任状”和“时间表”。《纲要》第一部分鲜明简洁地规定了法治政府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衡量标准,凸显了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意义,是新时期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方向图”。第二部分对各级政府依次规定了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等七个方面的具体任务,并且有针对性地布置了40项相关的具体措施,是新时期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任务书”。第三部分既规定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部署、带动和开展法治工作的工作责任,又突出了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领导责任,还明确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的相关责任,是新时期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责任状”。而且,正文中有10处明确规定了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的具体时间要求,并且兜底性规定没有明确规定时限的工作原则上应当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是新时期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时间表”。

从主要思路来看,《纲要》遵循了我国依法行政的基本脉络,总结了地方依法行政的成功经验,探索了符合新形势需求的发展路径,做到了四个“结合”。

第一,规范权力与保障权利相结合。《纲要》的行文基本上遵循行政权的产生、行政立法权的行使、行政决策权的行使、行政执法权的行使、行政权的监督和行政权的救济的脉络逐步展开,“规范权力”是法治政府建设中的“明线”。与之相随,“保障权利”则是隐藏其中、草蛇灰线般的一条“暗线”。比如,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特别强调对增加企业和公民负担的证照进行清理规范;在行政立法中,明确指出拓展社会各方有序参与政府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在行政决策中,具体规定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应当公开信息、解释说明,及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和理由。在行政执法中,设定目标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第二,工作任务与评价指标相结合。《纲要》第一部分特别规定了法治政府的“衡量标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创新。法治工作不像经济工作,很难形成数字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往往无法真实准确地对地方政府的法治建设进行评估和考核。而《纲要》第一部分规定的七项“衡量标准”其实就是第二部分的七项“主要任务”。只不过“衡量标准”是按照结果导向来表述,而“主要任务”是按照行为方式来表述。这两者的统一使得我们在2019年评估和考核地方政府是否建成法治政府时有了明确而又可行的标准。

第三,工作目标与具体措施相结合。《纲要》一改之前法治文件将目标与举措相分离的行文方式,而是将其相结合统一于具体的某项主要任务中,改变了以前法治举措与法治目标不衔接、不统一和不协调的问题。比如,关于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主要任务,设定了直接法治目标(法律法规被严格执行)和间接社会目标(社会满意度提高)两级目标,围

绕这两级目标,非常有针对性地规定改革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创新执法方式、落实执法责任、健全执法人员管理等具体措施,其中前三项措施依据直接法治目标而设,后两项则依据间接社会目标而设。

第四,突出重点与统筹全局相结合。《纲要》第二部分特别突出“主要任务”,是一种抓重点、焦点和难点的思维。从整个文件来看,各地法治政府建设的重中之重应当为“三大体系”和“四种机制”。“三大体系”为诚信体系(包括企业信用记录、公民信用记录和政府工作人员信用记录)、依法行政制度体系、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四种机制”为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长效机制、依法决策机制、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包括纠错问责机制)、依法化解纠纷机制和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同时,《纲要》特别注重统筹全局,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主要体现为处理好了“四种关系”。一是党和政府的关系。《纲要》强调了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政府建设各方面。同时,明确了各级政府主动向党委报告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消除制约法治政府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的政治责任。可见,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党是总揽者、协调者和保障者,政府是部署者、开展者和推动者。二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纲要》既对地方政府规定了很多具体要求,也对中央政府规定了很多自我要求。这表明,在法治政府建设中,中央政府既是推动者和监督者,也是引领者和践行者;地方政府则不仅是部署者和落实者,也是探索者和反馈者。三是改革与法治的关系。《纲要》对于如何在实践中处理改革与法治的关系进行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统一、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纠正了许多同志认为改革与法治相冲突的思想观念。四是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纲要》关于简政放权的规定非常清晰地遵循了“国家辅助作用”这一公法原则,展现了社会、市场优先于政府的公共治理思路,突出了政府对于社会无力、市场失灵情形下的国家责任。

“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是党和政府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言必行,行必果”,《纲要》的出台表明,党和政府为践行承诺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法治是天下归心的事业。为此我们坚信,当政府积极、主动、坚定而忠实地奉行法治,为个人立规、为社会立公、为政府立信,必将最终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主要任务分工方案

“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主要任 务分工方案 “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主要任务分工方案 一、广泛开展国土资源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一)结合“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和“12·4”宪法日,组织开展送法宣传“进基层、进农户、进企业、进现场、进机关”“五进”活动,广泛开展国土资源法规政策宣传释疑工作,为法治国土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责任单位:办公室、利用科、耕保科、矿产科 (二)坚持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认真落实干部职工年度学习教育培训计划,集中举办2次以上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专题讲座,使领导干部、执法人员做到知法、懂法,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 责任单位:党支部 二、健全和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三)完善集体行政决策事项范围、程序和办法等,固化行政审批服务流程,规范业务审批程序,完善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提高行政执行力。 责任单位:办公室、利用科、耕保科、矿产科、不动产登记局

(四)严格执行《国土资源听证规定》,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依法组织听证。建立国土资源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凡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影响面广、容易引起社会不稳定问题的国土资源管理重大项目、重大资金分配使用、重大政策文件出台等事项,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估,风险评估结果作为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 责任单位:执法监察科、执法监察队 三、健全和完善国土资源制度体系 (五)全面清理局机关规章制度,建立制度目录,形成比较完善和规范的部门党务、政务和业务制度体系。 责任单位:各科室局队 (六)全面清理国土资源管理规范性文件,凡与法律、法规、规章相矛盾或已不能适应目前管理需要的,及时废止或修改调整,完成国土资源管理规范性文件修订工作。新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必须经过市法制办合法性审查。 责任单位:办公室 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七)全面清理国土资源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及时向社会公布《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接受社会群众监督。

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分工(定稿)

2017年唐山市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分工 主要任务具体措施 牵头单位参与单位完成时限序号任务序号内容 一着力抓 好“三项 制度”国 家试点 工作 1 研究制定我市推行“三项制度”试点的实施方案,明确具 体任务、工作要求、验收标准、推进方法、完成时限及责 任部门等 市政府法制办 市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各县 (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 理区)管委会 2017年4月15日2 及时对试点工作进行专项部署,大力培育“三项制度”先 进典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简报等多种 渠道,广泛开展宣传报道工作,统筹推进试点工作 市政府法制办, 各级执法部门 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 区(管理区)管委会 2017年底3 完善机制,加强督导检查。将试点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各级 各部门2017年依法行政考核指标。 市政府法制办 市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各县 (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 理区)管委会 2017年底 二深化行 政审批 制度改 革 4 做好取消和已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市编委办 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 区(管理区)管委会 2017年底 5 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市人大 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有关部 门 2017年底6 简化行政审批程序。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实行审批事项目 录化管理,全面推行统一受理、首问首办负责、限时办结 等制度。 市审管办 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 区(管理区)管委会 2017年底7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市县全面推开相对集中行政许 可权、设立行政审批局改革。 市编委办2017年底 8 规范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推进中介服务行业公平竞争市发改委2017年底 —1—

推进依法行政_建设法治政府[_演讲稿]

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沈开举 (2009年5月13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1999年3月15日现行宪法第三次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这表明我们国家决心与人治决裂,走法治之路。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落实宪法的规定,1999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2004年3月,国务院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2008年5月,国务院又通过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这是我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历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法治政府和宪政建设的一件大事,更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它必将对我国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的民主法治建设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一、法治、法治政府的内涵 (一)法治 【作者简介】:郑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兼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客座教授。

1.法治。 所谓“法治”,是指法律的统治,或法律至上。它具有深刻的内涵与严格的条件要求,主要包括民主制度、法律至上、良法之治、公民权利保障与公共权力制约等几方面的内容。从理论上正本清源,澄清观念上的盲区与误区,是当前顺利推进依法治国,实现法治国家目标的认识基础与前提。 2.法治与法制 法治并不等同于“法制”,也不仅仅只是“依法管理”,或是什么“管民”、“治官”的问题。我们过去较多的使用“法制”一词,现在则使用“法治”一词。这也就是学界通常所说的“刀”治与“水”治的问题。从1999年宪法修正案开始,我国官方和学界开始使用“水”治,我们今天讲的法治政府的“治”也是“水”治。“刀”制主要是制度之制,管制之制,工具之治。并不强调法律至上、民主内涵、良法之治、治官限权和保障人权。二者产生的政治哲学基础不同,理念不同,前者产生于暴力国家观,后者产生于契约国家观。1999年宪法修正时,将十五大的新提法入宪,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巨大 贡献,也表明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信念。 3.法治与人治 人治与法治并不是绝对的,人治也不能绝对排斥法,法

关于新时代某市法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f10195290.html, 关于新时代某市法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作者:李何斌 来源:《商情》2019年第28期 【摘要】党的十九大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新时代某市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有一些不足。因此,必须下定决心,大力推进,努力向着全面依法治市的目标稳步迈进。 【关键词】新时代 ;某市 ;法治建设 法治是治国安邦之基。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对依法治国做出总体部署,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科学指南。深入推进某市法治建设,是某市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谱写新时代法治中国的某市篇章的必答题。如何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结合自己对某市法治建设的思考,笔者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坚定信心,某市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2012年,某市以“法治先进城市”创建活动为抓手,开启了某市法治建设的伟大征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某市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绩,初步实现了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司法公平正义、法律保障有力、监督体系健全、社会依法治理的目标。在法治建设领域,某市斩获了多项国字号、省字号荣誉,某市的一个县荣获“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市、区)”,某市连续4年荣获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市,市委政法委等6个单位荣获全省“六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先进单位,打造了普法依法治理品牌。某市法治建设的实践成就,为新时代某市法治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提振了砥砺前行的信心。 二、保持虚心,某市法治建设存在短板和不足 某市法治建设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和不殊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必须解决的短板和不 足。一是全民法治素养不高,全民法治信仰远未树立。法治意识还没有广泛、牢固地树立起来,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不强,人治的思想仍比较浓厚。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信访不信法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升,法治政府建设任重道远。各级党政领导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还不高,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动工作落实过度依赖较强。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力量不足、执法能力还不适应法治政府的要求。三是公正司法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司法公信力有待提高。政法机关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影响了司法权威和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仰。执行难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空调白判”大量存在,影响了司法公信力和法治权威。基层政法单位警力不足、案多人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司法人员不堪重负。

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会议发言(参考模板)

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会议发言 下面,根据会议安排,就抓好这项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全县上下坚决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工作、促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行政决策更加规范。全面落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县乡两级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招投标及“三公”经费支出管理,严格预算和专项资金管理。充分发挥“市长热线”、县长信箱、百姓心声等平台作用,社会和舆论监督作用明显增强。二是简政放权更加深入。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及时调整县乡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和中介服务清单。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大力整治“两难两多一长”(企业开办难、不动产登记难两大突出问题,申请材料多、办理程序多、办理时间长三大顽症),精简政务服务申请材料XX项。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XX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进驻事项XX项,群众办事的便利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三是法律服务更加便民。建成覆盖全县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出台《XX县“XX”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全面推行“换作是你”调解法,县XX局荣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先进单位”,坚持发展“枫

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试点工作受XX通报表彰。四是政务公开更加透明。深入学习和宣传新修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紧扣全面推进“五公开”和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点,全县政务公开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县法治政府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政府依法履职不够到位,职能转变不够彻底;行政执法不规范等情况依然存在;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服务经济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尤其表现突出的是: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没有依法实施征地拆迁,法定程序缺失,征迁不彻底,出现了一些“钉子户”“拦路虎”,导致部分项目用地多年不能净地交付,而且随着时间拖延,问题处置难度越来越大,既耽误了项目如期推进,也造成了社会不公平不合理;部分工程建设项目重大变更程序不规范;部分招商引资项目签订时,合法性审查不到位,考虑不周全。少数上访户法律意识缺乏,对因企业问题楼盘、施工队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原因造成的经济纠纷,不是寻求司法途径解决,往往聚众群访群闹、借机施压,极大影响社会稳定。对此,大家要认真吸取教训,举一反三,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律手段,坚守法律底线,打造法治型政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法治政府权威。 我们一定要站在历史和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和看待法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知识问答竞赛试题

1.政府全面推进权力清单在内容有哪些? 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 2.省、市县两级政府基本完成公布权力清单的时间? 省级政府2015年年底前、市县两级政府2016年年底前基本完成政府工作部门、依法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权力清单的公布工作。 3. 《纲要》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的措施有哪些?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完善政府绩效管理。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强化中央政府宏观管理、制度设定职责和必要的执法权,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责,强化市县政府执行职责。 4.如何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全国一张网”建设,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 5.《纲要》强调哪些社会规范在推进社会自治方面有积极作用? 推进社会自治,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6.如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继续清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加快工商登记后置审批改革。 7.简述处理改革和立法的关系。 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统一、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实践证明已经比较成熟的改革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要及时上升为法律法规规章。 8.如何提高政府立法公众参与度? 提高政府立法公众参与度。拓展社会各方有序参与政府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起草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制度,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建立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等对政府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机制。拟设定的制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或各方面存在较大意见分歧的,要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法律法规规章草案要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限一般不少于30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1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摘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方略,建设法治政府是确保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前提。近几年我国在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和防治腐败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有相当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在分析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政府依法行政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成效有目共睹。但是,由于历史及现实的诸多复杂因素,法治政府建设依然缓慢,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现象。主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有法不依,行政不作为现象仍然存在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力。当前,中央加大了行政问责的力度,对于不依法办事,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要承担相应责任。依法行政有了很大的推进。但一些地区和部门,在行政执法上,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尤其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国企改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我们常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就是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对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应雷厉风行地设法解决,以尽政府理应承担的职责。但我们常常看到这种情形:有些地方和部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麻木不仁、视而不见,遇到矛盾总是绕着走,常常导致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小矛盾酿成大矛盾,一般事件演化成恶性事件。在其位不谋其政,既是渎职之错,也是违法之过——行政法规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恪尽职守。 (二)滥用职权,行政乱作为的现象时有发生 两百多年前,法国作家沃维纳格曾说过这么一句格言:“给别人带来不幸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借口,那就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透过今天的一些新闻事件,此言的判断仍有其生命力。广西浦北要求“一江两岸”住户自掏腰包装修外墙立面,旨在“提高县城品位和居住环境”;陕西安康市汉滨区将17名“阻挠重点工程建设”的村民示众,意在“普法宣传”;一些地方的城管人员对摊贩大打出手,为的是“维护城市秩序”……这类现象都属于对行政权的滥用,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时有所见,社会各界的批评也不绝于耳。这种滥用,既是对法律尊严的无视,也是对公民权益的侵犯。值得注意的是,由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类似强制性规定,在许多地方并不是什么新闻,甚至有些部门至今仍觉得天经地义。而滥用行政权问题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违法行政行为。 (三)违法行政,却以“法律”正义的名义 据《潇湘晨报》报道,安徽省灵璧县的村民梁茂荣20世纪90年代初把20多万元钱借给当地一家乡镇企业。后来企业换了领导,就以“破产”为由赖账。为追讨债务,

2016年最新法制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16年最新法制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 一、单项选择 1.《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发布的。 A.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3年3月22日 B.国务院于2004年3月22日 C.国务院于2004年4月3日 D.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4年5月3日 2.今后十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 A.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 B.基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C.建设法治政府 D.使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 3.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当④高效便民⑤诚实守信⑥权责统一⑦法律优先⑧法制统一 A.①③④⑥⑦⑧B.②③④⑤⑧ C.①②③⑥⑧D.①②③④⑤⑥ 4.下列有关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错误的是:() A.行政机关应当坦诚公开所有的政府信息,以便公众查阅。 B.行政机关应当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C.对公开的政府信息,公众有权查阅 D.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不公开。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决策程序基本原则的是:() A.科学性原则B.民主性原则 C.保密性原则D.合法性原则 6.《纲要》规定,按照()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 A.注重程序突出重点合理全面 B.条件成熟避免重复突出重点 C.统筹兼顾突出特色高度统一 D.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7.行政机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正确做法是:() A.作出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不利的行政决定之后,应当给予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陈述和申辩的机会。 B.作出行政决定后,应当告知行政管理相对人只享有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 C.对重大事项,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依法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D.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必说明理由 8.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要求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有关监督检查记录、()应当立卷归档。 A.证据材料执法文书B.处罚决定执法文书 C.证据材料处罚决定D.证据材料申请材料 9.对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调处的民事纠纷,行政机关要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遵循()的原则及时予以处理。

测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强化责任担当(上)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强化责任担当(上) 判断题(共5 题,共50 分),答对5 题,得分50分 第 1 题、《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在2017年审议通过的。(分值:10)正确选项:, 您的选项B, 您的得分10 A . 正确 B . 错误 第 2 题、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指出,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推进各级政府事权的法律化和规范化。(分值:10)正确选项:, 您的选项A, 您的得分10 A . 正确 B . 错误 第 3 题、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指出,要最大程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许可。(分值:10)正确选项:, 您的选项A, 您的得分10 A . 正确 B . 错误 第 4 题、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社会建设是重点任务,对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分值:10)正确选项:, 您的选项B, 您的得分10 A . 正确 B . 错误 第 5 题、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指出,要抓紧建立对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提高知识产权侵权的违法成本。(分值:10)正确选项:, 您的选项A, 您的得分10

A . 正确 B . 错误 单选题(共3 题,共30 分),答对3 题,得分30分 第 1 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分值:10)正确选项:, 您的选项B, 您的得分10 A . 文化经济 B . 法治经济 C . 制度经济 D . 社会经济 第 2 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要基本建成。(分值:10)正确选项:, 您的选项C, 您的得分10 A . 2025年 B . 2030年 C . 2035年 D . 2050年 第 3 题、现行宪法是()。(分值:10)正确选项:, 您的选项D, 您的得分10 A . 1954年宪法 B . 1975年宪法 C . 1978年宪法 D . 1982年宪法 多选题(共2 题,共20 分),答对0 题,得分0分 第 1 题、《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要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的制度安排。(分值:10)正确选项:, 您的选项ABC您的得分10 A . 有权必有责 B . 用权必担责 C . 滥权必追责 D . 用权必授权

2019最新《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题目及答案

1、下列可能成为行政复议程序中被申请人的是: (单选) A、某县人民法院 B、某省检察院 C、某区政府 D、某国营企业党支部 C 2、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执法决定,行政执法机关可以直接强制执行。(单选) A、错 B、对 A 3、(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最根本的保证。(单选) A、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党的领导 D 4、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在()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证据。因被告的原因导致原告无法举证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多选) A、行政赔偿 B、行政补偿 C、行政处罚 D、行政许可 AB 5、原告刘某在行政诉讼中,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人民法院对刘某的行为(单选) A、自愿撤诉 B、按撤诉处理 C、强制撤诉 D、:藐视法庭 B 6、关于行政许可的审查,正确的是() (多选)

A、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 B、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C、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D、行政机关可以根据客观情况,决定是否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ABC 7、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行政处罚听证会公开举行。(单选) A、错 B、对 B 8、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听证范围的是() (单选) A、行政拘留 B、吊销营业执照 C、责令停产停业 D、较大数额的罚款 A 9、行政执法机关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启动行政执法的,应对申请进行登记。(单选) A、错 B、对 B 10、下列可能成为行政复议程序中被申请人的是: (单选) A、某县人民法院 B、某省检察院 C、某区政府 D、某国营企业党支部 C 11、党的十九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艰巨。(单选) A、错

新时期如何建立法治政府

新时期如何建立法治政府 及依法行政 【核心提示】法治政府离不开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必须要正确处理好“情、理、法”之间的关系,情、理、法所重在理。在中国,“情”处在第一位,故凡事必须要从“情”入手,做到以“情”感人;“理”居中,是依法行政的根本精神,故凡事必须寻求合理,做到以“理”服人;“法”是基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离开“法”的基础,即无情理可言,故必 须要把“法”牢记于心中。充分尊重他人,给对方足够面子,是有效沟通的开始;准确把握法律精神,时刻以公平、公正的理念作为行动指南,是合理行政的保证,只有合理的行政,才能保证行政行为从“管人”、“理人”到“安人”,才能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这是鲁邦升律师于8月6日在市委学校,给全市计生系统局长、政法科长和乡镇分管计生工作领导干部培训班上,通过对“中西”文化比较及“法治”内涵差异分析后,归纳出的“三大要旨”。 中国人不喜欢“开口闭口讲法”的人,而愿意接受“由情入理而法”的行为,因此,依法行政必须要处理好“情、理、法”之间的关系。只有让行政相对人自觉接受行政行为,自觉消除违法行为,才是是“依法行政”的最高境界。 (以下内容根据讲座实录整理)。 一、“法治”和法治政府 (一)“法治”的内涵 既然提到“法治政府”,那么什么叫“法治”?“法治”是相对“人治”而言的。共产党执政以来,第一次明确提出“法治”理念的,是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邓小平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这个讲话,明确提出了“法治”的理念。 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强调了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治国理念。 自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的法制建设摆脱了法律虚无主义思想的禁锢,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立法进度明显加快,各项法律制度逐步建立。 党在2007年10月15日召开的十七报告中,明确“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法治”的内涵是什么?“法治”是指一种治国的方式或者被治理国家所处的状态。具体地说,“法治”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包括立法、执法、司法、行政机关的活动)行使权力和社会成员们的活动,普遍符合法律规则的状态。所以“法治”至少包括三个要点:(1)存在良好而完备的法律体系;(2)现存的法得到普遍的遵守(包括国家机关各级官员的遵守和普通民众的遵守);(3)具备使法得到普遍遵守的机制。 (二)社会主义“法治”的理念 不同的国家对法治的理念是不完全相同的。那么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法治理念是什么?社会主义国家的“法治”理念,首先是崇尚法

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举措

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举措 国务院28日召开全国依法行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工作规则》的各项工作。这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大举措,对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其载入宪法。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把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这些都为我们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依法行政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应看到,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客观要求相比,政府法制建设还存在不少差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现象还比较突出,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现象比较严重;因行政机关不严格依法办事或者不严格履行法定职责导致的重大责任事故仍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如不加紧解决,就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政府的形象,妨

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依法行政的本质是依法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力,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是摆正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权力与权利的关系。这就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和运用法律法规,学会并善于依法处理经济社会事务,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一致的要求,实施管理、履行责任、提供服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今年3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今后10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基本原则和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是建设法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政府的纲领性文件。7月1日, 就要正式施行,这是规范政府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将对政府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修订的《国务院工作规则》对国务院和国务院部门全面履行职能、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国务院及各部门按照执政为民的要求和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 建设法治政府,制度建设是前提。各级行政机关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重在提高质量。建设法治政府,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基础。各级行政机关要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X—X 年)》和《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省X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的通知》(X政〔X〕20号)、《中共X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实施意见》(X发〔X〕8号),着力抓好落实,尽力改革创新,全力提升求进,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建设生态活力幸福之城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制定X年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持续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做到政府职权法授、程序法定、行为法限、责任法究,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科学规范权力运行流程,对权责清单运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健全权责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清单制度,清理取消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项目,公布市级收费目录清单,减轻企业和公民负担。加快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建设,发挥政府诚信建设示范作用。(牵头单位:市编办、财政局、发改委)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做好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工作。进一步简化投资项目报建审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规范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目录,防止行

政许可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深化行政审批标准化改革,简化环节,优化流程,压缩时限,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牵头单位:市编办、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三)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按照规定节点完成试点任务。积极推进X区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获省政府批准并实现该项工作在我市的全覆盖,加强对城管执法工作的指导监督,进一步提升执法、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落实执法经费财政保障制度,严格执行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管理和罚没物品依法处理规定。(牵头单位:市编办、财政局、市政府法制办) 二、促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四)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明确决策主体、事项范围、决策程序和法律责任,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未经法制机构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作出决定。(牵头单位:市政府法制办)(五)严格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全面落实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等制度,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对超越法定权限、违反程序、决策严重失误或依法应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责任。(牵头单位:市监察局)

法治政府建设心得体会

法治政府建设心得体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改革开放30年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依法行政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和保障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党的xx 大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xx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行政,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充分认识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许多新挑战。当前,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协调发展任务十分艰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收入差距拉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安全、社会治安、资源环境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触及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水平,与形势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差距。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制度安

排和有效的运行机制,需要建立一套反映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并得到有效执行的法律制度作保障,要求政府规范运作,依法办事,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这次抗震救灾的实践经验再一次证明,越是情况紧急,越要依法办事。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国务院依法采取各种应急处置措施,控制、减轻和消除地震灾害引起的严重危害,及时发布并实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依法解决因地震灾害而引起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力地保障了抗震救灾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有效进行,为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依法行l政、建设法治政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改革和经济发展大局,事关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扎扎实实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障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坚持服从并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前提。我们要按照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着力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法定程序及时转化为国家意志,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保障其得到全面正确的实施,以保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长期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保障并促进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保障并促

聚焦四个持续奋力谱写新时代法治建设新篇章

聚焦“四个持续” 奋力谱写新时代法治建设新篇章 一年来,全县法治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七五普法规划》等有关文件要求,以推进依法行政为主题,以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为导向,持续优化服务,持续强化主动监督,持续推动法制工作法治化,强力推动全县政协机构辅助法治政府工作整体水平提升,为我县建设“法治固始”,造福固始,添彩中原,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一、领导重视程度持续提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日益浓厚。 一是县政协主要领导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 职责,对法治建设亲自安排部署,狠抓工作落实。坚持以召开会议的形式带领县、乡、村三级班子成员和政协部门主要领导开展法治专题学习,全县政协系统法治氛围更加浓厚。坚持政协会议带头学法,2018年年初,县政协会议审议通过了《固始县政治协商会议2018年学法计划》,对全县各级政协部门年度学法活动作出了安排部署。县政协先后4次召开专题会举行集体学法活动,政协主席林中原亲自主持,县政协党组成员及全体政协委员参加,邀请国家行政学院杨小军教授等多位法学界的专家,讲授法律知识和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内容,取得了良好效果。二是抓典型示范,深化“政协系统法制标兵”创评活动。邀请相关新闻媒体连续报道法制标兵先进事迹,表彰先进、树立标杆,既能增强了法制标兵的荣誉感,又充分发挥了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激发正能量。三是抓队伍建设,多举措开展培训。2018年,全县共组织政协系统法制建设相关培训近10次,先后邀请郑

中国进入法治新时代—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

中国进入法治新时代 ——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 我今天的报告主题是“中国进入法治新时代”,主要想讲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进入法治新时代,关于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解读。 第二方面,给大家汇报中国和西方法律文化与法治模式的比较,这个稍微带一点学理,但是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各位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们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中国的法治和西方有什么区别。 第三方面,就法治中国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特征,特别是这个模式性的特征,跟各位一块儿讨论,因为中西方、国内外的学者,现在对中国快速崛起的这个现象特别着迷,或者说他们特别想知道什么是中国的道路、什么是中国的经验、什么是中国的模式。在这里边起最重要作用的显然是制度、显然是法律。我想用八个特征来概括法治中国的模式。 第四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愿景和措施。在这次四中全会的文件当中,讲了六大方面的任务,包括立法、司法、行政执法、法治队伍建设,还有党和法治的关系等等,规定了很多细致的具体措施,统计起来,总共有180项。非常扎实,可以说全都是干货,都是指导未来5至10年,甚至30年、50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指针。

时间关系我不可能都讲,但是我会就大家所关心的一些热点或者亮点提纲挈领地给大家做一些解说。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进入法治新时代 接下来进入第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进入法治新时代。这一部分我侧重于讲一下四中全会的意义,这个意义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跟各位一块儿探讨。虽然说不同的学者或者领导对这个都有解读,但可能每个人解读视角的差异,得到的结论应该说还是会有一点文字上、逻辑上的差异,我从历史意义开始谈。 (一)四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四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必须把它纳入到历史长河中去,用历史视角和历史视野来看。170多年前,鸦片战争让中国从一个骄傲自信的东方文明大国坠入到深渊.从那个时候开始谈,我们的文明发生了什么问题,为什么由强变弱、为什么由盛转衰,这是一个大的问题。在深入分析的时候,会发现是制度出问题了,原来已经成型几千年的中国封建制度的那一套发生了致命性的缺陷,而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制度发挥了优越性,使得他由弱转强、由衰转盛,在历史的大竞争中中国落后了、而且挨打。 今年是建党93周年,这次四中全会报告,实际上是建党93年来第一次专门以法治为主题做的报告、做的决议,这是前所未有的。另外一个前所未有,就是新中国建国65年来,也是第一次以如此高规格的会议去讨论法治问题。在这样一个时间结点,大家看我刚才所叙述到的,170年、93年、65年,在这不同的年份上,法治以四中全会《决定》的方式得到了高度的宣誓和弘扬,这不仅是

关于进一步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提案

关于进一步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第0388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由:关于进一步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法制办会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中央编办,中央纪委办理 提案人:致公党中央 主题词:依法行政,政府职能 提案形式:党派提案 内容: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发展关键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阶段,对推进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多年来,我国在推进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成绩斐然。但是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制度 全面清理和修订现行执法程序,细化执法流程,建立行政裁量基准制度,以确保公正执法。完善行政管理公示制、行政执法工作评议考核制、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等项制度和程序。杜绝不履行法定职责、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行为发生,纠正滥用职权、粗暴执法等问题,树立行政执法人员的良好形象。 二、创新行政执法体制和方式 稳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完善级别管辖制度,通过坚持执法重心下移,减少执法层次,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等问题。不断完善协调配合机制,实现执法信息的互通和共享,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以及行政机关之间的工作衔接,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落实许可听证和许可决定公开制度,保证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运转。同时,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行政运行效能。对符合条件的行政审批事项,建议实行集中办理和“一站式”服务。结合各地区、各行业的实际情况,改革行政审批方式,推广网上审批、并联审批、联合审批等多种审批形式。 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要使公开透明成为我国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都应向社会公开。特别是对重点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全面推进所有面向社

新时期法治政府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新时期法治政府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解读 作者:韩春晖《光明日报》(2016年01月06日04版)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简称《纲要》),这是继国务院2004年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10年之后关于依法行政的又一规划性文件。2015—2020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阶段,又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攻坚”阶段,还是布局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经济“调整”阶段。《纲要》恰逢开篇布局之际出台,既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这一目标的具体规划,又是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我国“十三五”规划的有力保障,是新的历史时期法治政府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从主要内容来看,《纲要》着眼于新目标、立足于新形势、面向新问题,形成了新重点,是新时期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方向图”“任务书”“责任状”和“时间表”。《纲要》第一部分鲜明简洁地规定了法治政府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衡量标准,凸显了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意义,是新时期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方向图”。第二部分对各级政府依次规定了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等七个方面的具体任务,并且有针对性地布置了40项相关的具体措施,是新时期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任务书”。第三部分既规定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部署、带动和开展法治工作的工作责任,又突出了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领导责任,还明确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的相关责任,是新时期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责任状”。而且,正文中有10处明确规定了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的具体时间要求,并且兜底性规定没有明确规定时限的工作原则上应当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是新时期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时间表”。 从主要思路来看,《纲要》遵循了我国依法行政的基本脉络,总结了地方依法行政的成功经验,探索了符合新形势需求的发展路径,做到了四个“结合”。 第一,规范权力与保障权利相结合。《纲要》的行文基本上遵循行政权的产生、行政立法权的行使、行政决策权的行使、行政执法权的行使、行政权的监督和行政权的救济的脉络逐步展开,“规范权力”是法治政府建设中的“明线”。与之相随,“保障权利”则是隐藏其中、草蛇灰线般的一条“暗线”。比如,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特别强调对增加企业和公民负担的证照进行清理规范;在行政立法中,明确指出拓展社会各方有序参与政府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在行政决策中,具体规定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应当公开信息、解释说明,及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和理由。在行政执法中,设定目标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第二,工作任务与评价指标相结合。《纲要》第一部分特别规定了法治政府的“衡量标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创新。法治工作不像经济工作,很难形成数字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往往无法真实准确地对地方政府的法治建设进行评估和考核。而《纲要》第一部分规定的七项“衡量标准”其实就是第二部分的七项“主要任务”。只不过“衡量标准”是按照结果导向来表述,而“主要任务”是按照行为方式来表述。这两者的统一使得我们在2019年评估和考核地方政府是否建成法治政府时有了明确而又可行的标准。 第三,工作目标与具体措施相结合。《纲要》一改之前法治文件将目标与举措相分离的行文方式,而是将其相结合统一于具体的某项主要任务中,改变了以前法治举措与法治目标不衔接、不统一和不协调的问题。比如,关于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主要任务,设定了直接法治目标(法律法规被严格执行)和间接社会目标(社会满意度提高)两级目标,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