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模拟电子技术》经典习题(有图详细分析版)

《模拟电子技术》经典习题(有图详细分析版)

《模拟电子技术》经典习题(有图详细分析版)
《模拟电子技术》经典习题(有图详细分析版)

项目一 习题参考答案

1. PN 结正向偏置时是指P 区接电源的正极,N 区接电源的负极。

2. 在常温下,硅二极管的死区电压约为0.5V ,导通后正向压降约为0.6~0.8V ;锗二极管的死区电压约为0.1V ,导通后正向压降约为0.2~0.3V 。

3. 三极管按结构分为NPN 型和PNP 型;按材料分为硅管和锗管。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型器件,控制能力的大小可用 表示,它要实现信号放大作用,需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4. 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型器件,控制能力的大小可用g m 表示,它的主要特点是输入电阻很大。

5. 能否将1.5V 的干电池以正向接法接到二极管两端?为什么?

解:不能,因为二极管正向电阻很小,若将1.5V 的干电池以正向接法接到二极管两端会使得电路中的电流很大,相当于干电池正、负极短路。

6. 分析图1.52所示电路中各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出A 、B 两端的电压U AB (设VD 为理想二极管,即二极管导通时其两端电压为零,反向截止时电流为零)

图1.52 题6图

解:(a )VD 导通,U AB =-6V 。

(b )VD 截止,U AB =-12 V 。

(c )VD 1导通,VD 2截止,U AB =0 V 。 (d )VD 1截止, VD 2导通,U AB =-15 V 。

7. 在图1.53所示电路中,设VD为理想二极管,u i =6sinω t (V),试画出u O的波形。

图1.53 题7图

解:(a)

(b)

8. 电路如图1.54所示,已知u i=5sinΩ t(V),二极管导通电压为0.7V。试画出u i与的波形。

解:u i>3.7V时,VD1导通,VD2截止,u o=3.7V;

3.7V>u i>-

4.4V时,VD1截止,VD2截止,u o= u i;

u i<-4.4V时,VD1截止,VD导通,u o=-4.4 V。

9. 测得电路中几个三极管的各极对地电压如图1.55所示,试判别各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图1.54 题8图

图1.55 题9图

解:(a)三极管已损坏,发射结开路(b)放大状态(c)饱和状态(d)三极管已损坏,发射结开路

10. 测得放大电路中六只晶体管的电位如图1.56所示。在圆圈中画出管子,并说明它们是硅管还是锗管。

图1.56 题10图

解:

11. 为什么场效应管的输入电阻比三极管的输入电阻要高很多?

解:栅、源极间的输入电阻从本质上来说是PN结的反向电阻。

12. 图1.57 所示符号各表示哪种沟道JFET?其箭头方向代表什么?

图1.57 题12图

解:(a)N沟道JFET,(b)P沟道JFET

箭头的方向表示PN结正偏的方向,即由P指向N

13. 试分别画出N沟道增强型和耗尽型MOS管、P沟道增强型和耗尽型MOS管的电路符号。

解:

(a) N沟道增强型MOS管(b) P沟道增强型MOS管

(a) N沟道耗尽型MOS管(b) P沟道耗尽型MOS管

14. 一个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曲线如图1.58所示,试问:

(1) 它是N沟道还是P沟道的FET?

(2) 它的夹断电压u P和饱和漏极电流I DSS各是多少?

图1.58 题14图

解:(1)N沟道JFET

(2)u P=-3V,I DSS=3mA

15. 图1.59所示为MOS管的转移特性,请分别说明各属于何种沟道。如果是增强型,说明它的开启电压u T=?如果是耗尽型,说明它的夹断电压u P =?其中i D的参考方向为流进漏极。

图1.59 题15图

解:(a)N沟道耗尽型MOS管,u P=-3V。

(b)P沟道耗尽型MOS管,u P=2V。

(c)P沟道增强型MOS管,u T=-4V。

16. 在图1.60所示电路中,已知发光二极管导通电压为1.5V,正向电流在5~15mA时才能正常工作。试问:

(1) 开关S在什么位置时发光二极管才能发光?

(2) R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解:(1)开关S闭合时,发光二极管才能发光。

(2)R min=(5-1.5)/15=0.23KΩ

R max=(5-1.5)/5=0.7KΩ

R的取值范围是0.23KΩ~0.7KΩ。

17. 已知稳压管的稳压值U Z=6V,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min=5mA,求图1.61所示电路中U o1和U o2各为多少伏。

图1.60 题16图图1.61 题17图

解:(a)因为:2×10/(2+0.5)=8V>6V,所以稳压管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U o1=6V。

(b)因为:2×10/(2+2)=5V<6V,所以稳压管工作在反向截止状态,U o2=5V。

项目二习题参考答案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括号中打“√”或“×”)。

(1) 在三极管放大电路中,为了稳定直流工作点可引入直流负反馈。( √)

(2) 在放大电路中,若静态工作点选得过高,则容易产生截止失真。( ×)

(3) 测得两个共射放大电路空载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均为-100,将它们连成两级放大电路,其电压放大倍数应为10000。( ×)

(4) 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Q点相互独立,它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

(5) 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

(6) 只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就一定能使其性能得到改善。( ×)

(7) 既然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那么必然稳定输出电压。( ×)

2. 图2.42所示电路能否起正常的放大作用?若不能请加以改正。

(a) (b) (c)

图2.42 题2图

解:(a)不能;(b)不能;(c)不能

改为:

3. 判断在图2.43所示的各两级放大电路中,VT1和VT2管分别组成哪种接法的放大电路。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于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图2.43 题3图

解:(a)VT1:共发射极接法,VT2:共集电极接法;

(b)VT1共集电极接法,VT2:共发射极接法;

(c)VT1:共发射极接法,VT2:共发射极接法;

(d)VT1:共源极接法,VT2:共发射极接法。

4. 图 2.44所示为某放大电路及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其中V CC=12V,R C=5kΩ,R B=560kΩ,R L=5kΩ,三极管U BE=0.7V。

(1) 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工作点(I B、I C、U CE)。

(2) 画出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

(3) 确定最大输出电压幅值U omax。

图2.44 题4图

解:

(1)I B =(12-0.7)/560K=0.02mA

直流负载线:M (12V, 0),N (0, V CC /R C =2.4mA),由下图可读出:I C =1mA ,U CE =7V 。 (2)交流负载线:A (U CE + I C R L '=9.5V ,0),B (0,I C +U CE / R L '=3.8mA),如下图所示:

(3)取(9.5-7=2.5V )和(7-0.3=6.7V )中的最小值,所以U omax =2.5V 。

5. 电路如图2.45所示,其中V CC =12V ,R s =1k Ω,R C =4k Ω,R B =560k Ω,R L =4k Ω,三极管的U BE =0.7V ,β =50。

(1) 画出直流通路,并估算静态工作点I B 、I C 、U CE 。 (2)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并试求A u 、R i 、R o 。

图2.45 题5图

解:

(1)直流通路:

CC BE

B B

-=

V U I R =0.02mA I C =βI B =1mA U CE = V CC - I C R C =8V (2) 微变等效电路:

R 'L =R C //R L =2k Ω

r be =100+mA)(mV)

(26B I =1400Ω

A u =-β R 'L / r be =-71 R i ≈ r be =1400Ω R o =R C =4k Ω

6. 分压式偏置电路如图2.46所示,已知三极管的U BE =0.7V ,β=60。 (1) 画出直流通路,估算静态工作点I B 、I C 、U CE 。 (2)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求A u 、R i 、R o 。

图2.46 题6图

图2.47 题7图

解:

(1) 直流通路:

B U ≈

CC B2

B1B2

B V R R R U +≈=4V

C I ≈ E

B

E BE B E C R U R U U I I ≈-=≈

=1.65mA I B = I C /β=0.0275 mA U CE ≈V CC - I C (R C + R E )=7.75V (2) 微变等效电路:

R 'L =R C //R L =2k Ω r be =100+mA)(mV)

(26B I =1045Ω

A u =-β R 'L / r be =-115 R i ≈ r be =1045Ω R o =R C =3k Ω

7. 在图2.47所示的电路中,三极管的β =50。 (1) 求静态电流I C 。

(2)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求A u 、R i 、R o 。 解: (1)B U ≈

CC B2

B1B2

B V R R R U +≈=3.7V

I C =(U B -U BE )/ (R f + R E )=2 mA I B = I C /β=0.04 mA (2)微变等效电路:

r be =100+

mA)

(mV)

(26B I =750Ω

R 'L =R C //R L =2K Ω

A u =-β R 'L /[ r be +(1+β) R f ]=-9 R i ≈ R B1// R B2//[ r be +(1+β) R f ] =4.5 K Ω R o =R C =3.3K Ω

8. 电路如图2.48所示,其中V CC =12V ,R s =1k Ω,R B =240k Ω,R E =4.7k Ω,R L =4.7k Ω,三极管的U BE =0.7V ,β =50。

(1) 估算静态工作点I B 、I C 、U CE 。 (2)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求A u 、R i 、R o 。

图2.48 题8图

图2.49 题9图

解:

(1) I B = (V CC -0.7) /[R B +(1+β) R E ] =0.024mA I C =βI B =1.2mA U CE ≈V CC - I C R E =6.36V (2) 微变等效电路:

r be =100+

mA)

(mV)

(26B I =1183Ω

R 'L =R E //R L =2.35K Ω

A u =(1+β)R 'L /[ r be +(1+β) R 'L ]=0.99 R i ≈ R

B //[ r be +(1+β) R 'L ] = 80.6K Ω R o =[(R S // R B + r be )/( 1+β)]// R E ≈ 0.043Ω

9. 设图2.49所示电路所加输入电压为正弦波。( 补条件: V CC =12V ,β =50)

(1) 分别求输出为u o1、u o2时的A u1、A u2。 (2) 画出输入电压u i 和输出电压u o1、u o2的波形。 解:

(1) I B = (V CC -0.7) /[R B +(1+β) R E ]=0.044mA

r be =100+mA)

(mV)

(26B I =691Ω

A u1= -βR C /[ r be +(1+β) R E ]=-0.975 A u2=(1+β)R E /[ r be +(1+β) R E ]=0.995 (2)

10. 已知电路参数如图2.50所示,FET 工作点上的互导g m = 1mS ,设r ds >>R D 。 (1) 画出电路的小信号微变等效电路。 (2) 求电压增益A u 和输入电阻R i 。

图2.50 题10图

解:(1)小信号微变等效电路:

(2)A u =-g m R D =-10

R i =R G3+(R G1//R G2)=2.075K Ω

11. 判断图2.51所示的各电路的反馈类型(电压反馈或电流反馈、串联反馈或并联反馈、正反馈或负反馈)。

图2.51 题11图

解:(a )电压并联负反馈;(b )电压串联负反馈;(c )电流串联负反馈;(d )电流并联负反馈

12. 在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中,若开环电压放大倍数u A = -1000,反馈系数u F = -0.049,输出电压o U =2V 。求反馈深度、输入电压i U 、反馈电压f U 、净输入电压i U '和闭环电压放大倍数uf A 。

解:反馈深度:D=1+u F u A =50 净输入电压i U '=o U /u A =-0.002 反馈电压f U =u F o U = -0.0998

闭环电压放大倍数uf A =u A /(1+u F u A )=20 输入电压i U =o U /uf A =0.1

13. 若某负反馈放大器的uf A =90,F =10-

2,求基本放大器的A u 。

解:A u =90/(1-90×0.01)=900

14. 简述交流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解:交流负反馈使电路的增益下降,但可提高增益的稳定性、减小非线性失真、展宽通频带、改变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15. 电路如图2.52所示,它的最大越级反馈可从VT 3的集电极或发射极引出,接到VT 1

的发射极或基极,于是共有4种接法(1和3.1和4.2和3.2和4相接)。试判断这4种接法各为什么组态的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

图2.52 题15图

解:(1)1和3相接,电压并联负反馈 (2)1和4相接,电流并联正反馈

(3)2和3相接,电压串联正反馈 (4)2和4相接,电流串联负反馈 16. 已知交流负反馈有如下四种组态。

A. 电压串联负反馈

B. 电压并联负反馈

C. 电流串联负反馈

D. 电流并联负反馈

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下列空格内,只填入A 、B 、C 或D 。

(1) 欲将电流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稳定的电压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B 。 (2) 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稳定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C 。 (3) 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A 。 (4) 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D 。

17. 基本放大电路如图2.53(a)和2.53(b)所示,图2.53(a)虚线框内为电路Ⅰ,图2.53(b)虚线框内为电路Ⅱ。由电路Ⅰ、Ⅱ组成的多级放大电路如图2.53(c)~(e)所示,它们均正常工作。试说明图2.53(c)~(e)所示电路中:

(1) 哪些电路的输入电阻比较大?

(2) 哪些电路的输出电阻比较小?

(3) 哪个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最大?

图2.53 题17图

解:(1)(d)和(e)的输入电阻比较大;

(2)(c)和(e)输出电阻比较小;

(3)(c)的电压放大倍数最大。

项目三习题参考答案

1. 选择填空题。

(1) 使用差分放大电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 C )。

A. 输入电阻

B. 电压放大倍数

C. 抑制零点漂移能力

D. 电流放大倍数

(2) 差分放大器抑制零点漂移的效果取决于( B )。

A. 两个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

B. 两个晶体管的对称程度

C. 各个晶体管的零点漂移

D. 两个晶体管的放大倍数

(3) 差模输入信号是指两个大小( A )、极性( B )的信号;共模输入信号是指两个大小( A )、极性( D )的信号。

A. 相等

B. 相反

C. 不等

(4) 电路的差模放大倍数越大表示( A ),共模抑制比越大表示( C )。

A. 有用信号的放大倍数越大

B. 共模信号的放大倍数越大

C. 抑制共模信号和温漂的能力越强

(5) 差分放大电路的作用是( D )。

A. 放大差模

B. 放大共模

C. 抑制共模

D. 抑制共模,又放大差模

(6) 差分放大电路由双端输入变为单端输入,差模电压增益是( C )。

A. 增加一倍

B. 为双端输入的1/2

C. 不变

D. 不定

(7) 差分放大电路中U i1=300mV,U i2=-200mV,分解为共模输入信号U ic=( D )mV,差模输入信号U id=( A )mV。

A. 500

B. 100

C. 250

D. 50

(8) 在相同条件下,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 B )。

A. 比直接耦合电路大

B. 比直接耦合电路小

C. 与直接耦合电路相同

2. 双端输出的差分放大电路如图

3.40所示,已知V CC=9V,-V EE=-9V,R C1= R C2=2kΩ,R B1= R B2=5.1kΩ,R E=5.1kΩ,每个三极管的U BE=0.7V,β =50,求:

(1) 静态电流I C1。

(2)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ud。

解:

(1)I BQ1R B1+U BE1+2R E I EQ1=V EE I BQ1R B1+U BE1+2R E (1+β) I BQ1=V EE I BQ1=16uA=0.016mA I CQ1=βI BQ1=50×16uA=0.8 mA r be =100+

mA)

(mV)

(26B I =1725Ω (2)差模交流电路(输入为差模信号时,R E 上的电压保持不变,故在交流时该电阻短路)

A ud =

=-14.7

3. 有一差分放大电路(设为双端输入-双端输出),

u i1=2V ,u i2=2.0001V ,A ud =80dB ,K CMR =100dB ,试求输出u o 中的差模成分u od 和共模成分u oc 。

解:

u i d = u i1 -u i2=-0.0001V

u i c =( u i2 +u i )/2=2.00005V A u d =80dB A u d =104

U od = u i d × A u d =0.0001V×104=1V K CMR =100dB A u C =10-1 U oc = u i c × A uC =0.200005V

4. 一个放大电路的理想频响是一条水平线,而实际放大电路的频响一般只有在中频区是平坦的,而在低频区或高频区其频响则是衰减的,这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解:低频区频响衰减是由电路中的耦合电容和射极旁路电容引起,高频区频响衰减是由电路中的晶体管结电容引起。

5. 放大电路的通频带是怎样定义的? 解:在中频区,放大电路的增益基本不变,即与信号的频率基本无关,一般放大电路大都工作在这一区域,可保证输出信号基本不产生频率失真。

在高频区,电压放大倍数的模u A 下降为中频

1

111)

(be B C

be B b C

b r R R r R i R i +-

=+?-

ββ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时电压放大倍数的模o u A 的21

(约为0.7)倍时所对应的频率称为上限截止频率,用f H

表示。在低频区,电压放大倍数的模u A 下降为o u A 的21倍时所对应的频率称为下限截

止频率,用f L 表示。

通常将中频区所覆盖的频率范围称为通频带或带宽,用f bw 表示,即f bw = f H -f L 6. 在射极偏置放大电路中,影响低频响应的主要因素是射极旁路电容和耦合电容,而影响高频响应的是BJT 的极间电容,为什么?

解:由于C 1、C E 和C 2均是与输入回路或输出回路串联的,因此,当工作频率较低时,它们的阻抗均较高并使得输入电流、电压和输出电流、电压都减小。这就造成了放大电路在低频区的增益必然随工作频率的下降而下降。

由于结电容C b 'e 和C b 'c 均是与输入回路或输出回路并联的,因此,当工作频率较高时,它们的阻抗均较低并使得实际有效输入电流、电压和输出电流、电压都减小。这就造成了放大电路在高频区的增益必然随工作频率的上升而下降。

7.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为什么比其中的任一单级电路的频带窄?

解:如图所示,根据定义,单级放大电路的上下限截止频率对应于A u1/A u10=0.707时的频率,分别为f H1和f L1,但对应于该频率点,两级放大电路的A u /A u0= (A u1/A u10)2 = 0.7072 = 0.5,该值小于0.707,而根据定义,两级放大电路的截止频率仍应对应于A u /A u0 = (A u1/A u10)2 =0.707时的频率,即上下限截止频率分别为f H 和f L ,显然,f H <f H1,f L >f L1,即两级电路的通频带变窄了。

不难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级数越多,其增益越高,但通频带越窄,且小于任一单级电路的通频带。

8. 试求图3.41所示各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运算关系式,设各运放均为理想的。

两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图3.41 题8图

3

213

322

311

221133

522)()(-:)(i i i i i i f i i f O f O

N N i N i i P N i P u u u u u u R R u u R R u R u u R u u R u u u u u u u a +--=+--

-=-=-+-===带入条件有:断”,有对于反相端,利用“虚有“虚断”,有接入负反馈,对于运放断”,有对于同相端,利用“虚解:

3

21111323

3

2

21010101111

1

1110,

:)(i i i i N O f

O

N N i P N i i p i p p

i u u u u u u R u u R u u u u u u u R u u R u u b ++-=-=-=-=+=

-=

-带入条件有:断”,有

对于反相端,利用“虚有“虚断”,有接入负反馈,对于运放得断”,有

对于同相端,利用“虚

数值分析典型习题

特别声明:考试时需带计 算器作辅助计算 1.2015x *=是经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值,则其相对误差* r e ≤-31 104 ?. 2. 01(),(), ,()n l x l x l x 是以01,, ,n x x x 为节点的拉格朗日插值基函数,则 3.设(0)1(1)3(2)4(3)2f =,f =,f =,f =,[0123]f =,,,1 3 - . 4. 利用Simpson 公式求?2 1 2dx x = 7.3 5. 设求积公式1 0()d (),(1)n k k k f x x A f x n ≈≥∑?=是Gauss 型求积公式,则3 n k k k A x == ∑1 .4 6. 数值微分公式(2)(2) ()i i i f x h f x h f x h +≈ --'的截断误差为 2().O h 7. 设1101A ?? = ??? ,则A 的谱半径()A ρ= 1 ,A 的条件数1cond ()A = 4. 8. 用牛顿下山法求解方程3 03 x x -=根的迭代公式是 2 13 3(1),3n n n n x x x x x λ+-=-- 下山条件是 1()().n n f x f x +< 9.对任意初始向量(0)x 及任意向量f ,线性方程组的迭代公式(1)()(0,1,2,)k k k +=+=x Bx f ,迭代序列()k x 收敛于方程组的精确解x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1.ρ

武汉大学版仪器分析知识点总结(适用考中科院的同学)

第一部分:AES,AAS,AFS AES原子发射光谱法是根据待测元素的激发态原子所辐射的特征谱线的波长和强度,对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 特点: 1.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 2.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 3.试样用量少,测定元素范围广 4.局限性 (1)样品的组成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显著。因此,进行定量分析时,常常需要配制一套与试样组成相仿的标准样品,这就限制了该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分析速度等的提高。 (2)发射光谱法,一般只用于元素分析,而不能用来确定元素在样品中存在的化合物状态,更不能用来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基团;对一些非金属,如惰性气体、卤素等元素几乎无法分析。 (3)仪器设备比较复杂、昂贵。 术语: 自吸 自蚀 ?击穿电压:使电极间击穿而发生自持放电的最小电压。 ?自持放电:电极间的气体被击穿后,即使没有外界的电离作用,仍能继续保持电离,使放电持续。 ?燃烧电压:自持放电发生后,为了维持放电所必需的电压。 由激发态直接跃迁至基态所辐射的谱线称为共振线。由较低级的激发态(第一激发态)直接跃迁至基态的谱线称为第一共振线,一般也是元素的最灵敏线。当该元素在被测物质里降低到一定含量时,出现的最后一条谱线,这是最后线,也是最灵敏线。用来测量该元素的谱线称分析线。 仪器: 光源的作用: 蒸发、解离、原子化、激发、跃迁。 光源的影响: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 光源的类型: 直流电弧 交流电弧 电火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

ICP 原理 当高频发生器接通电源后,高频电流I 通过感应线圈产生交变磁场(绿色)。 开始时,管内为Ar 气,不导电,需要用高压电火花触发,使气体电离后,在高频交流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高速运动,碰撞,形成“雪崩”式放电,产生等离子体气流。在垂直于磁场方向将产生感应电流(涡电流,粉色),其电阻很小,电流很大(数百安),产生高温。又将气体加热、电离,在管口形成稳定的等离子体焰炬。 ICP-AES 法特点 1.具有好的检出限。溶液光谱分析一般列素检出限都有很低。 2.ICP 稳定性好,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约1%。 3.基体效应小。 4.光谱背景小。 5.准确度高,相对误差为1%,干扰少。 6.自吸效应小 进样: 溶液试样 气动雾化器 超声雾化器 超声雾化器:不连续的信号 气体试样可直接引入激发源进行分析。有些元素可以转变成其相应的挥发性化合物而采用气体发生进样(如氢化物发生法)。 例如砷、锑、铋、锗、锡、铅、硒和碲等元素。 固体试样 (1). 试样直接插入进样 (2). 电弧和火花熔融法 (3). 电热蒸发进样 (4). 激光熔融法 分光仪棱镜和光栅 检测器:目视法,摄谱法,光电法 干扰: 光源 蒸发温度 激发温度/K 放电稳定性 应用范围 直流电弧 高 4000~7000 较差 定性分析,矿物、纯物质、 难挥发元素的定量分析 交流电弧 中 4000~7000 较好 试样中低含量组分的定量分析 火花 低 瞬间10000 好 金属与合金、难激发元素的定量分析 ICP 很高 6000~8000 最好 溶液的定量分析

模拟电子技术试卷及答案样本

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16分) 1.半导体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___________ 。 2.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 发射结为____ 偏置, 集电结为_____偏置; 工作在饱和区时发射结为___偏置, 集电结为____偏置。3.当输入信号频率为fL和fH时, 放大倍数的幅值约下降为中频时的__倍, 或者是下降了__dB, 此时与中频时相比, 放大倍数的 附加相移约为_____ 。 4.为提高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应引入___反馈; 为降低放大电路输出电阻, 应引入_____反馈。 5.乙类功率放大电路中, 功放晶体管静态电流ICQ =____、静态时的电源功耗PDC =______。这类功放的能量转换效率在理想情况下, 可达到_____, 但这种功放有______失真。 6.在串联型稳压电路中, 引入了——负反馈; 为了正常稳压, 调整管必须工作在____区域。 二、选择正确答案填空(24分) 1.在某放大电路中, 测的三极管三个电极的静态电位分别为0 V, -10 V, -9.3 V, 则这只三极管是( )。 A.NPN 型硅管 B.NPN 型锗管 C.PNP 型硅管 D.PNP 型锗管2.某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如图1所示, 该管为 ( )。

A.P沟道增强型MOS管 B.P沟道结型场效应管 C.N沟道增强型MOS管 D.N沟道耗尽型MOS管 3.在图示2差分放大电路中, 若uI = 20 mV, 则电路的( )。 A.差模输入电压为10 mV, 共模输入电压为10 mV。 B.差模输入电压为10 mV, 共模输入电压为20 mV。 C.差模输入电压为20 mV, 共模输入电压为10 mV。 D.差模输入电压为20 mV, 共模输入电压为20 mV。 4.通用型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动放大电路, 这是因为它的( )。 A.输入电阻高 B.输出电阻低 C.共模抑制比大 D.电压放大倍数大 5.在图示电路中,Ri为其输入电阻, RS为常数, 为使下限频率fL 降低, 应( )。 A.减小C, 减小Ri B.减小C, 增大Ri C.增大C, 减小Ri D.增大C, 增大 Ri 6.如图所示复合管, 已知V1的 b1 = 30, V2的 b2 = 50, 则复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典型例题

物体的受力(动态平衡)分析及典型例题 受力分析就是分析物体的受力,受力分析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基础,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 受力分析的依据是各种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特点。 一.几种常见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特点。 1.重力。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只要物体在地球上,物体就会受到重力。 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是高中物理的一个小难点。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弹力。 弹力的产生条件是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假设法和运动状态分析法。 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弹力的方向的判断:面面接触垂直于面,点面接触垂直于面,点线接触垂直于线。 【例1】如图1—1所示,判断接触面对球有无弹力,已知球静止,接触面光滑。图a 中接触面对球 无 弹力;图b 中斜面对小球 有 支持力。 【例2】如图1—2所示,判断接触面MO 、ON 对球有无弹力,已知球静止,接触面光滑。水平面ON 对球 有 支持力,斜面MO 对球 无 弹力。 【例3】如图1—4所示,画出物体A 所受的弹力。 a 图中物体A 静止在斜面上。 b 图中杆A 静止在光滑的半圆形的碗中。 c 图中A 球光滑,O 为圆心,O '为重心。 【例4】如图1—6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α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

量为m 的球,试分析下列情况下杆对球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1)小车静止;(2)小车以加速度a 水平向右加速运动;(3)小车以加速度a 水平向左加速运动;(4)加速度满足什么条件时,杆对小球的弹力沿着杆的方向。 3.摩擦力。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为:(1)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粗糙;(2)接触面间有挤压;(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的方向为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判断摩擦力有无和方向的方法:假设法、运动状态分析法、牛顿第三定律分析法。 【例5】如图1—8所示,判断下列几种情况下物体A 与接触面间有、无摩擦力。 图a 中物体A 静止。图b 中物体A 沿竖直面下滑,接触面粗糙。图c 中物体A 沿光滑斜面下滑。图d 中物体A 静止。 图a 中 无 摩擦力产生,图b 中 无 摩擦力产生,图c 中 无 摩擦力产生,图d 中 有 摩擦力产生。 【例6】如图1—9所示为皮带传送装置,甲为主动轮,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P 、Q 分别为两轮边缘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P 、Q 两点的摩擦力方向均与轮转动方向相反 B .P 点的摩擦力方向与甲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Q 点的摩擦力方向与乙轮的转动方向相同 C .P 点的摩擦力方向与甲轮的转动方向相同, Q 点的摩擦力方向与乙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D .P 、Q 两点的摩擦力方向均与轮转动方向相同 【例7】如图1—10所示,物体A 叠放在物体B 上,水平地面光滑,外力F 作用于物体B 上使它们一起运动,试分析两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

数值分析典型例题

第一章典型例题 例3 ln2=0.…,精确到10-3的近似值是多少 解 精确到10-3=,即绝对误差限是=, 故至少要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才可以。ln2 第二章典型例题 例1 用顺序消去法解线性方程组 ??? ??1 -=4+2+4=+2+31 -=4++2321 321321x x x x x x x x x 解 顺序消元 ?? ?? ??????---???→???????????---????→???????????--=-?+-?+-?+1717005.555.00141 25.025.105.555.001412142141231412]b A [)3()2/1()2/3(231312r r r r r r M 于是有同解方程组 ?? ? ??-==--=++17175.555.0142332321x x x x x x 回代得解 x 3=-1, x 2=1,x 1=1,原线性方程组的解为X =(1,1,-1)T 例2 取初始向量X (0)=(0,0,0)T ,用雅可比迭代法求解线性方程组 ??? ??5 =+2+23=++1=2-2+321 321321x x x x x x x x x 解 建立迭代格式 ???????+--=+--=++-=+++5223122) (2)(1)1(3 ) (3)(1)1(2 ) (3)(2)1(1k k k k k k k k k x x x x x x x x x (k =1,2,3,…)

第1次迭代,k =0 X (0)=0,得到X (1)=(1,3,5)T 第2次迭代,k =1 ???????-=+?-?-=-=+--==+?+?-=3 532123 351515232)2(3) 2(2)2(1x x x X (2)=(5,-3,-3)T 第3次迭代,k =2 ???????=+-?-?-==+---==+-?+-?-=1 5)3(2521 3)3(511)3(2)3(2)2(3) 3(2)3(1x x x X (3)=(1,1,1)T 第4次迭代,k =3 ???????=+?-?-==+--==+?+?-=1 512121 311111212)2(3) 2(2)2(1x x x X (4)=(1,1,1)T 例4 证明例2的线性方程组,雅可比迭代法收敛,而高斯-赛德尔迭代法发散。 证明 例2中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A =?? ?? ? ?????-122111221 于是 D =?? ?? ??????100010001 D -1=D ??????????=022001000L ~ ????? ?????-=000100220U ~ 雅可比迭代矩阵为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整理

第二章气相色谱分析 1、气相色谱仪的基本设备包括哪几部分?各有什么作用? 载气系统(气路系统) 进样系统: 色谱柱和柱箱(分离系统)包括温度控制系统(温控系统): 检测系统: 记录及数据处理系统(检测和记录系统): 2、当下列参数改变时,是否会引起分配系数的改变?为什么? (1)柱长缩短, 不会(分配比,分配系数都不变) (2)固定相改变, 会 (3)流动相流速增加, 不会 (4)相比减少, 不会 当下列参数改变时:,是否会引起分配比的变化?为什么? (1)柱长增加, 不会 (2)固定相量增加, 变大 (3)流动相流速减小, 不会 (4)相比增大, 变小 答: k=K/b(b记为相比),而b=VM/VS ,分配比除了与组分,两相的性质,柱温,柱压有关外,还与相比有关,而与流动相流速,柱长无关. 3、试述速率方程中A, B, C三项的物理意义. H-u曲线有何用途?曲线的形状主要受那些 因素的影响? A、涡流扩散项:气体碰到填充物颗粒时,不断地改变流动方向,使试样组分在气相中形成 类似“涡流”的流动,因而引起色谱的扩张。由于A=2λdp ,表明 A 与填充物的平均颗粒直径 dp 的大小和填充的不均匀性λ 有关,而与载气性质、线速度和组分无关,因此使用适当细粒度和颗粒均匀的担体,并尽量填充均匀,是减少涡流扩散,提高柱效的有效途径。 B、分子扩散项:由于试样组分被载气带入色谱柱后,是以“塞子”的形式存在于柱的很 小一段空间中,在“塞子”的前后 ( 纵向 ) 存在着浓差而形成浓度梯度,因此使运动着的分子产生纵向扩散。而 B=2rDg r 是因载体填充在柱内而引起气体扩散路径弯曲的因数 ( 弯曲因子 ) , D g 为组分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分子扩散项与 D g 的大小成正比,而 D g 与组分及载气的性质有关: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组分,其 D g 小 , 反比于载气密度的平方根或载气相对分子质量的平方根,所以采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载气( 如氮气 ) ,可使 B 项降低, D g 随柱温增高而增加,但反比于柱压。弯曲因子 r 为与填充物有关的因素。 C、传质阻力项:传质项系数 Cu C 包括气相传质阻力系数 C g 和液相传质阻力系数 C 1 两 项。所谓气相传质过程是指试样组分从移动到相表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试样组分将在两相间进行质量交换,即进行浓度分配。这种过程若进行缓慢,表示气相传质阻力大,就引起色谱峰扩张。对于填充柱: 液相传质过程是指试样组分从固定相的气液界面移动到液相内部,并发生质量交换,达到分配平衡,然后以返回气液界面的传质过程。这个过程也需要一定时间,在此时间,组分的其它分子仍随载气不断地向柱口运动,这也造成峰形的扩张。液相传质阻力系数 C 1 为: 对于填充柱,气相传质项数值小,可以忽略。 在色谱分析中,理论塔板数与有效理论塔板数的区别就在于前者___没有考虑死时间(死

模拟电子技术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30分,每空1分) 1、半导体中存在两种载流子,分别为 电子和 空穴 。杂质半导体分为两种,分别为 N 型半导体 和 P 型半导体 。 2、三极管实现放大作用的内部结构条件是发射区掺杂浓度 高;基区做得 很薄 ,且掺杂浓度 低 。实现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是外加电源的极性应保证了射结正偏 ;而集电结 反偏 。 3、组成放大电路的基本原则是外加电源的极性应使三极管的 发射结 正向偏置,三极管的 集电结 反向偏置,以保证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针对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有两种,分别为 微变等效法 和 图解法 。 4、基本放大电路有三种组态,即 共发射极 、 共基极 和 共集电极 。多级放大电路常用的耦合方式有三种,分别为 直接耦合、阻容耦合 和变压器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各级电压放大倍数的 代数乘积 。 13、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压 稳定 ,因而降低了放大电路的 输出电阻;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流 稳定 ,因而提高了电路的 输出电阻 。串联负反馈增大 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并联负反馈则减小输入电阻。在实际的负反馈放大电路中,有以下四种基本的组态,分别为 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 二、按要求选其中正确的一项填入括号(20分,每小题4分) 1、在某种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以下杂质可以形成N 型半导体。(D) A 、含四价元素的杂质 B 、含空穴的杂质 C 、三价元素镓 D 、五价元素磷 2、在三极管的基本组态电路中(B) A 、共集组态的电压增益最大 B 、共集组态的电压增益最小 C 、共发组态的电压增益最小 D 、共基组态的电压增益最小 3、差分放大器是一种直接耦合放大器,它(D) A 、只能放大直流信号 B 、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C 、不能放大交流信号 D 、可以抑制共模信号 4、在实际工作中调整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一般是通过改变(C) A 、发射极电阻 B 、集电极电阻 C 、基极电阻 D 、三极管的值 5、判断负反馈电路可能发生自激振荡的根据有(C ) A 、负反馈深度较大的两级放大电路; B 、环路增益的幅值 1 AF ; 得分 评卷人

受力分析经典题型

专练3 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1所示,质量为2 k g的物体B和质量为1 k g的物体 C用轻弹簧连接并竖直地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再将一个质 量为3 k g的物体A轻放在B上的一瞬间,弹簧的弹力大 小为(取g=10 m/s2)() A.30 N B.0 C.20 N D.12 N 答案 C 2.(2014·上海单科,9)如图2,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固定在竖直平面内,A端与水平面相切,穿在轨道上的小球在拉力 F作用下,缓慢地由A向B运动,F始终沿轨道的切线方向, 轨道对球的弹力为F N,在运动过程中() A.F增大,F N减小B.F减小,F N减小 C.F增大,F N增大D.F减小,F N增大 解析 对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根据共点力平衡 条件,有:F N=mg cos θ和F=mg sin θ,其中θ为支持力 F N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当物体向上移动时,θ变大,故F N 变小,F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 A 3.(2014·贵州六校联考,15)如图3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 上的物体A上叠放着物体B.A和B之间有一根处于压缩 状态的弹簧,物体A、B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B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B对A的摩擦力向右 C.地面对A的摩擦力向右D.地面对A没有摩擦力 解析弹簧被压缩,则弹簧给物体B的弹力水平向左,因此物体B平衡时必受到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则B对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故A、B均错

误;取A 、B 为一整体,因其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则地面对A 没有摩擦力作用,故D 正确,C 错误. 答案 D 4.图4所示,物体A 置于水平地面上,力F 竖直向下作用于物 体B 上,A 、B 保持静止,则物体A 的受力个数为( ) A .3 B .4 C .5 D .6 解析 利用隔离法对A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A 受到重力G A ,地面给A 的支持力N 地, B 给A 的压力N B →A , B 给A 的摩擦力f B →A ,则A 、 C 、 D 错误,B 正确. 答案 B 5.(2014·广州综合测试)如图5所示,两梯形木块A 、B 叠放在 水平地面上,A 、B 之间的接触面倾斜.A 的左侧靠在光滑的 竖直墙面上,关于两木块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 B 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作用 B .木块A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 .木块A 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D .木块B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右 解析 A 、B 之间可能不存在摩擦力作用,木块A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选项A 、C 错误,B 正确;木块B 也可能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选项D 错误. 答案 B 6.(2014·佛山调研考试)如图6所示是人们短途出行、购物 的简便双轮小车,若小车在匀速行驶的过程中支架与水平 方向的夹角保持不变,不计货物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货 物对杆A 、B 的压力大小之比F A ∶F B 为( ) A .1∶ 3 B.3∶1 C .2∶1 D .1∶2 解析 以货物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利用力 的合成法可得tan 30°=F B ′F A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 B =F B ′、F A =F A ′,解得F A ∶F B =3∶1,选项B 正确.

数值分析典型习题资料

数值分析典型习题

特别声明:考试时需带计 算器作辅助计算 1.2015x *=是经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值,则其相对误差* r e ≤ -31 104 ?. 2. 01(),(),,()n l x l x l x L 是以01,,,n x x x L 为节点的拉格朗日插值基函数,则 3.设(0)1(1)3(2)4(3)2f =,f =,f =,f =,[0123]f =,,,1 3 - . 4. 利用Simpson 公式求?2 1 2dx x = 7.3 5. 设求积公式1 0()d (),(1)n k k k f x x A f x n ≈≥∑?=是Gauss 型求积公式,则3 n k k k A x == ∑1 .4 6. 数值微分公式(2)(2) ()i i i f x h f x h f x h +≈ --'的截断误差为 2().O h 7. 设1101A ?? = ??? ,则A 的谱半径()A ρ= 1 ,A 的条件数1cond ()A = 4. 8. 用牛顿下山法求解方程3 03 x x -=根的迭代公式是 2 13 3(1),3n n n n x x x x x λ+-=-- 下山条件是 1()().n n f x f x +< 9.对任意初始向量(0)x 及任意向量f ,线性方程组的迭代公式(1)()(0,1,2,)k k k +=+=L x Bx f ,迭代序列()k x 收敛于方程组的精确解x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1.ρ

现代仪器分析重点总结(期末考试版)

现代仪器分析:一般的说,仪器分析是指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及其变化来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的一类方法。灵敏度:指待测组分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所引起测定信号值的变化程度。灵敏度也就是标准曲线的斜率。斜率越大,灵敏度就越高 光分析法:利用光电转换或其它电子器件测定“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之后的辐射强度等光学特性,进行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光吸收:当光与物质接触时,某些频率的光被选择性吸收并使其强度减弱,这种现象称为物质对光的吸收。 原子发射光谱法:元素在受到热或电激发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光谱,依据特征光谱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主共振线:在共振线中从第一激发态跃迁到激发态所发射的谱线。 分析线:复杂元素的谱线可能多至数千条,只选择其中几条特征谱线检验,称其为分析线。 多普勒变宽:原子在空间作不规则的热运动所引起的谱线变宽。 洛伦兹变宽:待测原子和其它粒子碰撞而产生的变宽。 助色团:本身不吸收紫外、可见光,但与发色团相连时,可使发色团产生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吸收强度增强的杂原子基团。 分析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准确度、检出限、精密度。 根据分析原理,仪器分析方法通常可以分为光分析法、电分析化学方法、色谱法、其它仪器分析方法四大类。 原子发射光谱仪由激发源、分光系统、检测系统三部分组成。 使用石墨炉原子化器是,为防止样品及石墨管氧化应不断加入(N2)气,测定时通常分为干燥试样、灰化试样、原子化试样、清残。 光谱及光谱法是如何分类的? ⑴产生光谱的物质类型不同:原子光谱、分子光谱、固体光谱;⑵光谱的性质和形状:线光谱、带光谱、连续光谱;⑶产生光谱的物质类型不同:发射光谱、吸收光谱、散射光谱。 原子光谱与发射光谱,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有什么不同 原子光谱:气态原子发生能级跃迁时,能发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电磁波辐射,经过光谱依所得到的一条条分立的线状光谱。 分子光谱:处于气态或溶液中的分子,当发生能级跃迁时,所发射或吸收的是一定频率范围的电磁辐射组成的带状光谱。 吸收光谱:当物质受到光辐射作用时,物质中的分子或原子以及强磁场中的自选原子核吸收了特定的光子之后,由低能态被激发跃迁到高能态,此时如将吸收的光辐射记录下来,得到的就是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吸收了光能处于高能态的分子或原子,回到基态或较低能态时,有时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所吸收的能量,有时重新以光辐射形式释放出来,由此获得的光谱就是发射光谱。 选择内标元素和分析线对有什么要求? a. 若内标元素是外加的,则该元素在分析试样中应该不存在,或含量极微可忽略不计,以免破坏内标元素量的一致性。 b. 被测元素和内标元素及它们所处的化合物必须有相近的蒸发性能,以避免“分馏”现象发生。 c. 分析线和内标线的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应尽量接近(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相等或很接近的谱线称为“均称线对”);分析线对应该都是原子线或都是离子线,一条原子线而另一条为离子线是不合适的。 d. 分析线和内标线的波长要靠近,以防止感光板反衬度的变化和背景不同引起的分析误差。分析线对的强度要合适。 e. 内标线和分析线应是无自吸或自吸很小的谱线,并且不受其他元素的谱线干扰。 原子荧光光谱是怎么产生的?有几种类型? 过程:当气态原子受到强特征辐射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约在10-8s后,再由激发态跃迁回到基态,辐射出与吸收光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即为原子荧光。 三种类型: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与敏化荧光。 为什么原子发射光谱法可采用内标法来消除实验条件的影响? 影响谱线强度因素较多,直接测定谱线绝对强度计算难以获得准确结果,实际工作多采用内标法。内标法属相对强度法,是在待测元素的谱线中选一条谱线作为分析线,然后在基体元素或在加入固定量的其他元素的谱线中选一条非自吸谱线作为内标线,两条谱线构成定量分析线对。 通常为什么不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物质的定性分析? 答: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定量测量某一物质含量的仪器,是定量分析用的,不能将物质分离,因此不能鉴定物质的性质,因此不能。。。。 原子吸收光谱法,采用峰值吸收进行定量分析的条件和依据是什么? 为了使通过原子蒸气的发射线特征(极大)频率恰好能与吸收线的特征(极大)频率相一致,通常用待测元素的纯物质作为锐线光源的阴极,使其产生发射,这样发射物质与吸收物质为同一物质,产生的发射线与吸收线特征频率完全相同,可以实现峰值吸收。 朗伯比尔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与溶液中的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液层厚度L的乘积成正比。A=kcL 偏离的原因是:1入射光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单色光而是复合光。2溶液的不均匀性,如部分入射光因为散射而损失。3溶液中发生了如解离、缔合、配位等化学变化。 影响原子吸收谱线宽度的因素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答:影响原子吸收谱线宽度的因素有自然宽度Δf N、多普勒变宽和压力变宽。其中最主要的是多普勒变宽和洛伦兹变宽。 原子吸收光谱法,采用极大吸收进行定量的条件和依据是什么? 答:原子吸收光谱法,采用极大吸收进行定量的条件:①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应小于吸收线半宽度;②通过原子蒸气的发射线中心频率恰好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ν0相重合。定量的依据:A=Kc 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何作用? 答: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由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检测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模拟电子技术期末试题及答案

《模拟电子期末练习题》应用电子2班张昌文 《模拟电子技术》模拟试题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所以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2、漂移电流是()电流,它由()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有关,而与外加电压()。 3、所谓理想二极管,就是当其正偏时,结电阻为(零),等效成一条直线;当其反偏时,结电阻为(无穷大),等效成断开; 4、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 5、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外部电压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6、当温度升高时,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变大),发射结压降(变小)。 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分别是(共)、()、()放大电路。 8、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采用()负反馈,为了稳定交流输出电流采用()负反馈。 9、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对于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F=()。 10、带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BWF=()BW,其中BW=(),()称为反馈深度。 11、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称为()信号,而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个信号,称 为()信号。 12、为了消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交越)失真,而采用(甲乙类)类互补功率放大器。 13、OCL电路是(双)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OTL电路是(单)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14、共集电极电路电压放大倍数(1),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常用在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15、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零点)漂移,也称(温度)漂移,所以它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中。 16、用待传输的低频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幅度称(调幅),未被调制的高频信号是运载信息的工具称(载波信号)。 17、模拟乘法器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式是U0=(KU X U Y ),电路符号是()。 二、选择题 1、稳压二极管是一个可逆击穿二极管,稳压时工作在(B)状态,但其两端电压必须(C),它的稳压值Uz才有 导通电流,否则处于(F )状态。 A、正偏 B、反偏 C、大于 D、小于 E、导通 F、截止 2、用直流电压表测得放大电路中某三极管各极电位分别是2V、6V、2.7V,则三个电极分别是(C),该管是(D)型。 A、( B、 C、E)B、(C、B、E)C、(E、C、B) D、(NPN) E、(PNP) 3、对功率放大器的要求主要是(B)、(D)、(E)。A、U0高 B、P0大 C、功率大 D、Ri大 E、波形不失真 4、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交流输出波形上半周失真时为(b ),此时应该( e )偏置电阻。 A、饱和失真 B、截止失真 C、交越失真 D、增大 E、减小 5、差分放大电路是为了(C)而设置的。A、稳定Au B、放大信号C、抑制零点漂移 6、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负反馈组态是(A )。A、压串负B、流串负C、压并负 7、差分放大电路RE上的直流电流IEQ近似等于单管集电极电流ICQ(B )倍。A、1 B、2 C、3 8、为了使放大器带负载能力强,一般引入(A )负反馈。A、电压B、电流C、串联

中学物理受力分析经典例题__物理受力分析

中学物理受力分析经典例题 1.分析满足下列条件的各个物体所受的力,并指出各个力的施力物体. 2.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 3. 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在下列情况下接触面均不光滑. 4.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A 进行受力分析(各接触面均不光滑) (1)沿水平草地滚动的足球 V (3)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球 (2)在力F 作用下静止水 平面上的物体球 F (4)在力F 作用下行使在 路面上小车 F V v (5)沿传送带匀速运动的物体 (6)沿粗糙的天花板向右运动的物体 F>G F A V (2)沿斜面上滑的物体A (接触面光滑) A V (1)沿斜面下滚的小球, 接触面不光滑. A V (3)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 A (4)在力F 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 A F (5)各接触面均光滑 A (6)沿传送带匀速上滑的 物块A A F 1)A 静止在竖直墙面上 A v (2)A 沿竖直墙面下滑 A (4)静止在竖直墙轻上的物体A F A (1)A 、B 同时同速向右行使向 B A F F B A (2)A 、 B 同时同速向右行 使向 (6)在拉力F 作用下静止 在斜面上的物体A F A (5)静止在竖直墙轻上的物体A F A

5.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 (1)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2)随传送带一起由静止向右起动 6.如图所示,匀速运动的倾斜传送带上的物体。 (1)向上运输 (2)向下运输 7.分析下列物体A 的受力:(均静止) (4)静止的杆,竖直墙面光滑 A (5)小球静止时的结点A A (6)小球静止时的结点A A α B A B A (光滑小球A ) A B α

数值分析典型例题

第一章典型例题 例3…,精确到10-3的近似值是多少? 解 精确到10-3=,即绝对误差限是?=, 故至少要保留小数点后三位才 可以。ln2? 第二章典型例题 例1 用顺序消去法解线性方程组 解 顺序消元 于是有同解方程组 回代得解 x 3=-1, x 2=1,x 1=1,原线性方程组的解为X =(1,1,-1)T 例2 取初始向量X (0)=(0,0,0)T ,用雅可比迭代法求解线性方程组 解 建立迭代格式 ??? ????+--=+--=++-=+++5223122)(2)(1)1(3) (3)(1)1(2 )(3)(2)1(1k k k k k k k k k x x x x x x x x x (k =1,2,3,…) 第1次迭代,k =0 X (0)=0,得到X (1)=(1,3,5)T 第2次迭代,k =1 X (2)=(5,-3,-3)T 第3次迭代,k =2 X (3)=(1,1,1)T 第4次迭代,k =3

X (4)=(1,1,1)T 例4 证明例2的线性方程组,雅可比迭代法收敛,而高斯-赛德尔迭 代法发散。 证明 例2中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 A =?? ?? ? ?????-122111221 于是 D =?? ?? ??????100010001 D -1 =D ?? ?? ? ?????=022001000L ~ ?? ?? ? ?????-=000100220U ~ 雅可比迭代矩阵为 B 0=?? ?? ? ?????--=??????????-??????????-=+--022101220022101220100010001)U ~L ~(D 1 得到矩阵B 0的特征根03,2,1=λ,根据迭代基本定理4,雅可比迭代法收敛。 高斯-赛德尔迭代矩阵为 G =-U ~ )L ~D (1-+ =-?? ?? ??????----=??????????-??????????---=??????????-??????????-2003202200001002201200110010001002201220110011 解得特征根为?1=0,?2,3=2。由迭代基本定理4知,高斯-赛德尔迭代发散。 例5 填空选择题: 1. 用高斯列主元消去法解线性方程组 作第1次消元后的第2,3个方程分别为 。

仪器分析知识总结(改进版)

仪器分析复习资料(改进版) 绪论 分子光谱法:UV-VIS、IR、F 原子光谱法:AAS 电化学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位滴定 色谱分析法:GC、HPLC 质谱分析法:MS、NRS 第一章绪论 ⒈经典分析方法与仪器分析方法有何不同? 经典分析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由某已知量求待测物量,一般用于常量分析,为化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方法:是利用精密仪器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及化学结构的一类分析方法,用于微量或痕量分析,又称为物理或物理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仪器分析方法的基础,仪器分析方法离不开必要的化学分析步骤,二者相辅相成。 ⒉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的定义 1、精密度(重现性):数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互一致性的程度,一般用相对标准偏差表示(RSD%),精密度表征测定过程中随机误差的大小。 2、灵敏度:仪器在稳定条件下对被测量物微小变化的响应,也即仪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比。 3、检出限(检出下限):在适当置信概率下仪器能检测出的被检测组分的最小量或最低浓度。 4、线性范围:仪器的检测信号与被测物质浓度或质量成线性关系的范围。 5、选择性:对单组分分析仪器而言,指仪器区分待测组分与非待测组分的能力。 校准曲线包括工作曲线和标准曲线: 工作曲线:配置4到6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加入与实际样品类似的基体中制成加标模拟样品采用和实际样品相同的分析方法测定(经过预处理的),以加标模拟样品的浓度为横坐标,响应信号为纵坐标绘制的标准曲线。 没有经过预处理的为标准曲线 标准参考物质法:取与待测试样相似的一定量标准参考物质,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进行检测根据测量值与给定的标准参考量值计算相对误差,越小越准确。 加标回收法:没有标准参考物质的条件下,向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被测成分的纯物质或者已知量的标准物质,两份试样同时按照相同的分析步骤加标的一份所得结果减去未加标的一份,差值同标准物质的理论值只比即加标回收率。(越接近100%越好) 注意事项:加标物质不能过多,一般为测量物含量的0.5-2.0倍,加标后的总含量不应超过方法测定的总含量。加标物质的浓度应该高,体积小,不超过原始试样体积的1% 标准方法比较法:和国标(已知方法)得到的结果比较。至少设计9组,分浓度的高,中,低三个浓度。 线性:被测物信号值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线性范围: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和测量信号值呈线性关系的浓度或者量的范围。(从测定的最低浓度扩展到校正曲线偏离线性浓度的范围。) ⒊简述三种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要求 一、工作曲线法(标准曲线法、外标法) 特点:直观、准确、可部分扣除偶然误差。需要标准对照和扣空白 应用要求:试样的浓度或含量范围应在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内,绘制工作曲线的条件应与试样的条件尽量保持一致。 二、标准加入法(添加法、增量法) 特点:由于测定中非待测组分组成变化不大,可消除基体效应带来的影响 应用要求:适用于待测组分浓度不为零,仪器输出信号与待测组分浓度符合线性关系的情况 三、内标法 特点:可扣除样品处理过程中的误差 应用要求:内标物与待测组分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相近、浓度相近,在相同检测条件下,响应相近,内标物既不干扰待测组分,又不被其他杂质干扰 第2章光谱分析法引论 习题 1、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电子能动级跃迁的关系 吸收光谱:当物质所吸收的电磁辐射能与该物质的原子核、原子或分子的两个能级间跃迁所需要的能量满足ΔE=hv 的关系时,将产生吸收光谱。M+hv→M* 发射光谱:物质通过激发过程获得能量,变为激发态原子或分子M*,当从激发态过渡到低能态或某态时产生发射光谱。M*→M+hv 2、带光谱和线光谱 带光谱:是分子光谱法的表现形式。分子光谱法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生。 线光谱:是原子光谱法的表现形式。原子光谱法是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变化产生的。 第6章原子吸收光谱法(P130) 1、定义:它是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谱线的吸收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基态原子吸收其共振辐射,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而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位于光谱的紫外区和可见区。 优点: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块,试样用量少,应用范围光 缺点:换等频率频繁,不可同时测定多个元素,对于难溶解元素有困难。 2、原子吸收定量原理:频率为ν的光通过原子蒸汽,其中一部分光被吸收,使透射光强度减弱。 3、谱线变宽的因素(P-131): 自然宽度:由原子本身性质引起,在无外界因素影响情况下谱线仍有一定宽度,这种宽度为自然宽度△VN ⑴多普勒(Doppler)宽度ΔυD:由原子在空间作无规热运动所致。故又称热变宽。 Doppler宽度随温度升高和相对原子质量减小而变宽。 ⑵压力变宽ΔυL(碰撞变宽):由吸收原子与外界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 外界压力愈大,浓度越高,谱线愈宽。 4、对原子化器的基本要求:①使试样有效原子化;②使自由状态基态原子有效地产生吸收; 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形;④操作简单及低的干扰水平等。 锐线光源:指发射线的半宽度比吸收线半宽度窄得多,且发射中心频率与吸收线中心频率相一致的光源。 石墨炉原子化法的过程:干燥,灰化,原子化,净化 1.测量条件选择 ⑴分析线:一般用共振吸收线。 ⑵狭缝光度:W=DS没有干扰情况下,尽量增加W,增强辐射能。 ⑶灯电流:按灯制造说明书要求使用 ⑷原子条件:燃气:助燃气、燃烧器高度石墨炉各阶段电流值 ⑸进样量:(主要指非火焰方法) 2.分析方法 (1).工作曲线法 最佳吸光度0.1---0.5,工作曲线弯曲原因:各种干扰效应。 ⑵. 标准加入法 标准加入法能消除基体干扰,不能消背景干扰。使用时,注意要扣除背景干扰。 Boltman分布定律:(Nj,N0分别代表单位体积内激发态原子数和基态原子数)1,Nj/N0值温度越高,比值越大2,在同一温度下,不同元素电子跃迁的能级Ej值越小,共振波长越长,比值越大。 习题 ⒈引起谱线变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⑴自然变宽:无外界因素影响时谱线具有的宽度 ⑵多普勒(Doppler)宽度ΔυD:由原子在空间作无规热运动所致。故又称热变宽。 ⑶.压力变宽ΔυL(碰撞变宽):由吸收原子与外界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

《模拟电子技术》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所以PN结具有(单向) 导电性。 2、漂移电流是(温度)电流,它由(少数)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温 度)有关,而与外加电压(无关)。 3、所谓理想二极管,就是当其正偏时,结电阻为(0 ),等效成一条直线;当其 反偏时,结电阻为(无穷),等效成断开; 4、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 5、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外部电压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6、当温度升高时,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变小),发射结压降(不变)。 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分别是(共基)、(共射)、(共集) 放大电路。 8、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采用(电压并联)负反馈,为了稳 定交流输出电流采用(串联)负反馈。 9、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1/(1/A+F)),对于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 的放大倍数AF=(1/ F )。 10、带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BWF=()BW,其中BW=(), ()称为反馈深度。 11、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称为()信号, 而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个信号,称为()信号。 12、为了消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失真,而采用()类互 补功率放大器。 13、OCL电路是()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OTL电路是()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14、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等特点,所以常用在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15、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漂移,也称()漂移,所以它广泛应用于() 电路中。 16、用待传输的低频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幅度称为(),未被调制的高频信 号是运载信息的工具,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