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品原创】四年级奥数培优教程讲义第28讲 盈亏问题(教师版)

【精品原创】四年级奥数培优教程讲义第28讲 盈亏问题(教师版)

【精品原创】四年级奥数培优教程讲义第28讲   盈亏问题(教师版)
【精品原创】四年级奥数培优教程讲义第28讲   盈亏问题(教师版)

第28讲盈亏问题

教学目标

了解盈亏问题是什么,能够分辨出是属于盈亏问题类型

掌握盈亏问题的几种基本情况,以及基本的解题方法

熟悉复杂的盈亏问题,能用方法巧妙转化为基本盈亏问题

知识梳理

一、基本方法

盈亏问题知识点说明:盈亏问题的特点是问题中每一同类量都要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分配不足时,称之为“亏”,分配有余称之为“盈”;还有些实际问题,是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一定数量的人时,如果每人少分,则物品就有余(也就是盈),如果每人多分,则物品就不足(也就是亏),凡研究这一类算法的应用题叫做“盈亏问题”。

可以得出盈亏问题的基本关系式:

(盈+亏)÷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盈-盈)÷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亏-亏)÷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物品数可由其中一种分法和人数求出.也有的问题两次都有余或两次都不足,不管哪种情况,都是属于按两个数的差求未知数的“盈亏问题”。

二、方法技巧

注意1.条件转换2.关系互换

典例分析

考点一:直接计算型盈亏问题

例1、三年级一班少先队员参加学校搬砖劳动.如果每人搬4块砖,还剩7块;如果每人搬5块,则少2块砖.这个班少先队有几个人?要搬的砖共有多少块?

【解析】比较两种搬砖法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每人搬4块,还剩7块砖;每人搬5块,就少2块.这两次搬砖,每人相差5-4=1(块)。第一种余7块,第二种少2块,那么第二次与第一次总共相差砖数:7+2=9(块),每人相差1块,结果总数就相差9块,所以有少先队员9÷1=9(人).共有砖:4×9+7=43(块)

例2、明明过生日,同学们去给他买蛋糕,如果每人出8元,就多出了8元;每人出7元,就多出了4 元.那么有多少个同学去买蛋糕?这个蛋糕的价钱是多少?

【解析】“多8元”与“多4元”两者相差8-4=4(元),每个人要多出8-7=1(元),因此就知道,共有4÷1=4(人),蛋糕价钱是8×4-8=24(元)

例3、老猴子给小猴子分桃,每只小猴分10个桃,就多出9个桃,每只小猴分11个桃则多出2个桃,那么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老猴子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解析】老猴子的第一种方案盈9个桃子,第二种方案盈2个,所以盈亏总和是9-2=7(个),两次分配之差是11-10=1(个),由盈亏问题公式得,有小猴子:7÷1=7=(只),老猴子有7×10+9=79(个)桃子

例4、猴王带领一群猴子去摘桃.下午收工后,猴王开始分配.若大猴分5个,小猴分3个,猴王可留10个.若大、小猴都分4个,猴王能留下20个.在这群猴子中,大猴(不包括猴王)比小猴多少只?

【解析】当大猴分5个,小猴分3个时,猴王可留10个.若大、小猴都分4个,猴王能留下20个.也就是盈亏问题说在大猴分5个,小猴分3个后,每只大猴都拿出1个,分给每只小猴1个后,还剩下20-10=10个,所以大猴比小猴多10只

考点二:条件关系转换型盈亏问题

例1、一位老师给学生分糖果,如果每人分4粒就多9粒,如果每人分5粒正好分完,问:有多少位学生?共多少粒糖果?

【解析】第一种分配方案盈9粒糖,第二种方案不盈不亏,所以盈亏总和是9粒,两次分配之差是5-4=1(粒),

由盈亏问题公式得,参与分糖的同学有:9÷1=9(人),有糖果9×5=45(粒)

例2、猫妈妈给小猫分鱼,每只小猫分10条鱼,就多出8条鱼,每只小猫分11条鱼则正好分完,那么一共有多少只小猫?猫妈妈一共有多少条鱼?

【解析】猫妈妈的第一种方案盈8条鱼,第二种方案不盈不亏,所以盈亏总和是8条,两次分配之差是11-10=1(条),由盈亏问题公式得,有小猫:8÷1=8(只),猫妈妈有8×10+8=88(条)鱼

例3、实验小学学生乘车去春游,如果每辆车坐60人,则有15人上不了车;如果每辆车多坐5人,恰好多出一辆车.问一共有几辆车,多少个学生?

【解析】每辆车坐60人,则多余15人,每辆车坐60+5=65人,则多出一辆车,也就是差65人。此车辆数目为:(65+15)÷5=80÷5=16(辆)。学生人数为:60×(16-1)+15=60×15+15=900+15=915(人)

考点三:复杂的盈亏问题

例1、国庆节快到了,学校的少先队员去摆花盆.如果每人摆5盆花,还有3盆没人摆;如果其中2人各摆4盆,其余的人各摆6盆,这些花盆正好摆完.问有多少少先队员参加摆花盆活动,一共摆多少花盆?【解析】这是一道有难度的盈亏问题,主要难在对第二个已知条件的理解上:如果其中2人各摆4盆,其余的人各摆6盆,这些花盆正好摆完,这组条件中包含着两种摆花盆的情况——2人各摆4盆,其余的人各摆6盆.如果我们把它统一成一种情况,让每人都摆6盆,那么,就么还差6×2-2×4=4(盆).因此,原问题就转化为:如果每人各摆5盆花,还有3盆没人摆;如果每人摆6盆花,还缺4盆.问有多少少先队员,一共摆多少花盆?人数:(3+4)÷(6-5)=7 (人),盆数:5×7+3=38(盆)或6×7-4=38(盆)

例2、妈妈买来一篮橘子分给全家人,如果其中两人分4个,其余人每人分2个,则多出4个;如果其中一人分6个,其余人每人分4个,则缺少12个,妈妈买来橘子多少个?全家共有多少人?

【解析】由“其中两人分4个,其余每人分2个,则多出4个”转化为全家每人都分2个,这分4个的两人每人都拿出2个,共拿出4个,结果就多了4+4=8个;由“一人分6个,其余每人分4个,则缺少12个”转

化为全家每人都分4个,分6个的人拿出2个,结果就缺12-2=10个,转变成了盈亏问题的一般类型,则:全家的人数:(8+10)÷(4-2)= 9(人), 橘子的个数:2×9+8=26 (个)

例3、堂采购员小李到集贸市场去买肉,如果买牛肉18千克,则差4元;如果买猪肉20千克,则多2元.已知牛肉、猪肉每千克差价8角.问牛肉、猪肉各多少钱一千克?

【解析】这里有两种肉,思考起来比较困难,能否化为一种肉的问题呢?仔细分析一下已知条件,买牛肉18千克差4元,而买猪肉20千克还多2元,说明牛肉贵一些.每千克贵8角,如果18千克牛肉换成18千克猪肉,就要少花8×18=144(角)=14元4角.这样就会多出14元4角-4元=10元4角。因此问题就可变为:“小李买猪肉18千克多余10元4角,买20千克多余2元,求猪肉单价和钱数.”虽然两次都是盈余,仍属盈亏问题,不过猪肉单价=两次钱的差÷两次千克量差。

解:由已知条件知牛肉比猪肉贵,每千克贵8角.18千克牛肉比18千克猪肉贵8×18=144(角)=14元4角. 因此小李若买18千克猪肉就会多余14元4角-4元=10元4角。由已知小李买20干克猪肉多余2元,所以猪肉每千克价格为(104-20)÷(20-18)=84÷2=42(角)=4元2角. 所以牛肉每千克价格为:4元2角+8角=5元. 小李带的钱为:4.2×20+2=86(元)

例4、四⑵班举行“六一”联欢晚会,辅导员老师带着一笔钱去买糖果.如果买芒果13千克,还差4元;如果买奶糖15千克,则还剩2元.已知每千克芒果比奶糖贵2元,那么,辅导员老师带了多少元钱?

【解析】这笔钱买13千克芒果还差4元,若把这13千克芒果换成奶糖就会多出13×2=26元,所以这笔钱买13千克奶糖会多出26-4=22元。而这笔钱买15千克奶糖会多出2元,所以每千克奶糖的价格为:

(22-2)÷(15-13)=10(元).辅导老师共带了10×15+2=152元

?课堂狙击

1、有一批练习本发给学生,如果每人5本,则多70本,如果每人7本,则多10本,那么这个班有多少学生,多少练习本呢?

实战演练

【解析】由题意知:第一种方案:每人发5本多出70本;第二种方案:每人发7本多出10本;两种方案分配结果相差:70-10=60(本),这是因为两次分配中每人所发的本数相差:7-5=2(本),相差60本的学生有:60÷2=30(人)。练习本有:30×5+70=220(本)或(30×7+10=220)

2、王老师去琴行买儿童小提琴,若买7把,则所带的钱差110元;若买5把,则所带的钱还多30 元,问儿童小提琴多少钱一把?王老师一共带了多少钱?

【解析】本题购物的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买7把差110元,第二个方案:买5把还多30元,从买7 把变成买5把,少买了7-5=2(把),而钱的差额为:110+30=140(元),即140元可以买2把小提琴,可见小提琴的单价是每把70元,王老师一共带了70×7-110=380(元)

3、工人运青瓷花瓶250个,规定完整运到目的地一个给运费20元,损坏一个倒赔100元.运完这批花瓶后,工人共得4400元,则损坏了多少个?

【解析】本题中“损坏一个倒赔100元”的意思是运一个完好的花瓶与损坏1个花瓶相差100+20=120(元),即损1个花瓶不但得不到20元的运费,而且要付出120元.本例可假设250个花瓶都完好,这样可得运费20×250=5000元)。这样比实际多得5000-4400=600(元),就是因为有损坏的瓶子,损坏1个花瓶相差120元.现共相差600元,从而求出共损坏多少个花瓶。根据以上分析,可得损坏了(20×250-4400)÷(100+20)=5(个)

4、幼儿园将一筐苹果分给小朋友,如果全部分给大班的小朋友,每人分5个,则余下10个。如全部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分到8个,则缺2个。已知大班比小班多3人,问:这筐苹果共有多少个?

【解析】先把大班人数和小班人数转化为一样。大班减少3人,则苹果又收回3×5=15个苹果,人数一样,根据盈亏问题公式,小班人数为:(15+10+2)÷(8-5)=9人,苹果总数是8×9-2=70个。

5、有一些糖,每人分5块则多10块,如果现有人数增加到原有人数的1.5倍,那么每人4块就少两块,这些糖共有多少块?

【解析】第一次每人分5块,第二次每人分4块,可以认为原有的人每人拿出5-4=1块糖分给新增加的人,而新增加的人刚好是原来的一半,这样新增加的人每人可分到2块糖果,这些人每人还差4-2=2块,一共差了10+2=12块,所以新增加了12÷2=6人,原有6×2=12人.糖果数为:12×5+10=70 (块)

6、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员把一些竹子分给若干只大熊猫,每只大熊猫分5个还多余10棵竹子,如果大熊猫数增加到3倍还少5只,那么每只大熊猫分2棵竹子还缺少8棵竹子,问有大熊猫多少只,竹子多少棵?【解析】使同学们感到困难的是条件“3倍还少5只大熊猫”。先要转化这一条件,假设还有10棵竹子,10÷2=5,就可以多有5个大熊猫,把“少5只大熊猫”这一条件暂时搁置一边,只考虑3倍大熊猫数,也相当于按原大熊猫数每只大熊猫给2×3=6(棵)竹子,每只大熊猫给5棵与给6棵,总数相差10+10+8=28(棵),所以原有大熊猫数28÷(6-5)=28 (只),竹子总数是5×28+10=150 (棵)

7、小明妈妈带着一笔钱去买肉,若买10千克牛肉则还差6元,若买12千克猪肉则还剩4元.已知每千克牛肉比猪肉贵3元,问:小明妈妈带了多少钱?

【解析】因为“每千克牛肉比猪肉贵3元”,所以同样买10千克猪肉的话,就剩了3×10-6=24(元),这样化成普通的盈亏问题,猪肉的价钱是:(24-4)÷(12-10)=10(元),所以小明妈妈带的钱数是:12×10+4=124(元)

8、小强由家里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上课就要迟到3分钟;如果每分钟走60米,就可以比上课时间提前2分钟到校。小强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解析】迟到3分钟转化成米数:50×3=150(米),提前2分钟到校转化成米数:60×2=120(米),距离上课时间为:(150+120)÷(60-50)=27(分钟),家到学校的路程为:50×(27+3)=1500(米)

?课后反击

1、某校安排学生宿舍,如果每间住5人则有14人没有床位;如果每间住7人,则多出4个床位,问宿舍几间?住宿生几人?

【解析】由已知条件每间5人,少14个床位,每间7人,多4个床位。比较两次分配的方案,可以看出,由于第二种方案比第一种每间多7-5=2人,一共要多出14+4=18个床位,根据两种方案每间住的人数的差和床位差,可以求出宿舍间数,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出住宿生人数。

解:(4+14)÷(7-5)=9(间),5×9+14=59(人)或7×9-4=59(人)

2、秋天到了,小白兔收获了一筐萝卜,它按照计划吃的天数算了一下,如果每天吃4个,要多出48个萝卜;如果每天吃6个,则又少8个萝卜.那么小白兔买回的萝卜有多少个?计划吃多少天?

【解析】题中告诉我们每天吃4个,多出48个萝卜;每天吃6个,少8个萝卜.观察每天吃的个数与萝卜剩余个数的变化就能看出,由每天吃4个变为每天吃6个,也就是每天多吃2个时,萝卜从多出48个到少8个,也就是所需的萝卜总数要相差48+8=56(个).从这个对应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只要求56里面含有多少个2,就是所求的计划吃的天数;有了计划吃的天数,就不难求出共有多少个萝卜了.吃的天数:(48+8)÷(6-4)=56÷2=28(天),萝卜数:6×28-8=160(个)或4×28+48=160(个)

3、甲、乙两人各买了相同数量的信封与相同数量的信纸,甲每封信用2 张信纸,乙每封信用3 张信纸,一段时间后,甲用完了所有的信封还剩下20 张信纸,乙用完所有信纸还剩下10 个信封,则他们每人各买了多少张信纸?

【解析】由题意,如果乙用完所有的信封,那么缺30 张信纸.这是盈亏问题,盈亏总额为(20+30)张信纸,两次分配的差为(3-2)张信纸,所以有信封(20+30)÷(3-2)=50(个),有信纸2×50+20=120(张)

4、王老师给小朋友分苹果和桔子,苹果数是桔子数的2倍.桔子每人分3个,多4个;苹果每人分7个,少5个.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个苹果和桔子?

【解析】因为桔子每人分3个多4个,而苹果是桔子的2倍,因此苹果每人分6个就多8个.又已知苹果每人分7个少5个,所以应有(8+5)÷(6-5)=13(人)。苹果个数为13×7-5=86(个),桔子数为13×3+4=43(个)答:有13个小朋友,86个苹果和43个桔子

5、李明的妈妈去超市买洗衣粉,雕牌和碧浪的单价分别为8元和10元,李妈妈带的钱买雕牌洗衣粉比买碧浪洗衣粉可多买3袋,并且没有剩余的钱.问:李妈妈带了多少钱?

【解析】“李妈妈带的钱买雕牌洗衣粉比买碧浪洗衣粉可多买3袋”,这三袋洗衣粉多花8×3=24 (元),又因为花的钱总数一样多,所以在买碧浪洗衣粉的时候要把这些钱补上,而碧浪比雕牌每袋贵2元,所以要买碧浪洗衣粉袋数24÷2=12(件)。这样李妈妈带的钱数是10×12=120(元)。

6、王老师由家里到学校,如果每分钟骑车500米,上课就要迟到3分钟;如果每分钟骑车600米,就可以比上课时间提前2分钟到校.王老师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解析】迟到3分钟转化成米数:500×3=1500(米),提前两分钟到校转化成米数:600×2=1200(米)王老师家到学校需要(1500+1200)÷(60-50)=270(分钟),

王老师家到学校的路程:500×(270+3)=136500(米)

盈亏问题知识点说明:盈亏问题的特点是问题中每一同类量都要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分配不足时,称之为“亏”,分配有余称之为“盈”;还有些实际问题,是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一定数量的人时,如果每人少分,则物品就有余(也就是盈),如果每人多分,则物品就不足(也就是亏),凡研究这一类算法的应用题叫做“盈亏问题”。

1.条件转换

2.关系互换

以上这两种典型例题的常见类型以及复杂问题转化为基本盈亏问题。

?本节课我学到

?我需要努力的地方是

学霸经验

名师点拨

重点回顾

奥数题库三年级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1) 分配中的比较 1.老师给学生发巧克力,每人发了同样多的巧克力后,还剩下10块.后来又来了2个同学,老师也发给他们同样多的巧克力后,巧克力刚好分完.那么每个同学分到__________块巧克力. 2.老师给学生发巧克力,每人发了同样多的巧克力后,还剩下18块.后来又来了3个同学,老师也发给他们同样多的巧克力后,巧克力刚好分完.那么每个同学分到__________块巧克力. 3.老师给学生发巧克力,每人发了同样多的巧克力后,还剩下16块.后来又来了4个同学,老师也发给他们同样多的巧克力后,巧克力刚好分完.那么每个同学分到__________块巧克力. 4.旦旦把一捆捆的草分给羊,每只羊分到的一样多,剩下了16捆草.后来又来了羊小黑和羊小白,分给它们同样的草后,只剩下了10捆草.那么每只羊分到__________捆草. 5.旦旦把一捆捆的草分给羊,每只羊分到的一样多,剩下了18捆草.后来又来了3只羊,分给它们同样的草后,只剩下了6捆草.那么每只羊分到__________捆草. 6.旦旦把一捆捆的草分给羊,每只羊分到的一样多,剩下了20捆草.后来又来了5只羊,分给它们同样的草后,只剩下了10捆草.那么每只羊分到__________捆草. 7.雁雁把一些胡萝卜分给6只兔子,每只兔子分到的一样多,剩下了15根胡萝卜.后来又来了2只兔子,如果分给它们同样多的胡萝卜,就会少7根胡萝卜.那么雁雁开始共带了__________根胡萝卜. 8.雁雁带了一些胡萝卜分给10只兔子,每只兔子分到的一样多,剩下了6根胡萝卜.后来又来了4只兔子,如果分给它们同样多的胡萝卜,就会少10根胡萝卜.那么雁雁开始共带了__________根胡萝卜. 9.雁雁带了一些胡萝卜分给8只兔子,每只兔子分到的一样多,剩下了5根胡萝卜.后来又来了5只兔子,如果分给它们同样多的胡萝卜,就会少10根胡萝卜.那么雁雁开始共带了__________根胡萝卜.

六年级奥数-牛吃草问题-教师讲义

第八讲牛吃草问题 牛吃草问题概念及公式 牛吃草问题又称为消长问题或牛顿牧场,牛吃草问题的历史起源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1642—1727)提出来的。典型牛吃草问题的条件是假设草的生长速度固定不变,不同头数的牛吃光同一片草地所需的天数各不相同,求若干头牛吃这片草地可以吃多少天。由于吃的天数不同,草又是天天在生长的,所以草的存量随牛吃的天数不断地变化。解决牛吃草问题常用到四个基本公式,分别是︰ 五大基本公式: 1) 设定一头牛一天吃草量为“1” 2)草的生长速度=草量差÷时间差; 3)原有草量=牛头数×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吃的天数;` 4)吃的天数=原有草量÷(牛头数-草的生长速度); 5)牛头数=原有草量÷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 这五个公式是解决牛吃草问题的基础。首先一般假设每头牛每天吃草量不变,设为"1",解题关键是弄清楚已知条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求出每日新长草的数量,再求出草地里原有草的数量,进而解答题总所求的问题。 牛吃草问题是经典的奥数题型之一,这里我先介绍一些比较浅显的牛吃草问题,后面给大家开拓一下思维,首先,先介绍一下这类问题的背景,大家看知识要点 求天数 例1、牧场上长满了牧草,牧草每天匀速生长,这片牧草可供10头牛吃20天,可供15头牛吃10天。问:这片牧草可供25头牛吃多少天? 解:假设1头牛1天吃的草的数量是1份 草每天的生长量:(200-150)÷(20-10)=5份 10×20=200份=原草量+20天的生长量原草量:200-20×5=100份或 15×10=150份=原草量+10天的生长量原草量:150-10×5=100份 100÷(25-5)=5天 答:这片牧草可供25头牛吃5天?

六年级同步奥数培优——长正方体

六年级同步奥数培优——长正方体 1、下图是一个各面上依次标有1、 2、 3、 4、 5、6六个数字的正方体的三种不同摆法。问:这三种摆法左面上的数字和是多少? 2、用棱长是1厘米的立方体拼成右图所示的立方体,求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是多少? 3、用10块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积木拼成一个长方体,问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是多少?(第七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题) 4、一只小虫从右图长方体上的A点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爬行,依次经过前面、上面、后面、底面,最后到达P点。请你为它设计一条最短的爬行路线。 5、有一个正方体,表面涂满红色,如果在它的每一个面上都均匀地切一刀,可得8个立方体;每个面上均匀地切两刀可行27个立方体;每个面上均匀地要3刀可得64个立方体。按此规律切下去,每个面上均匀地切n刀就可得(n+1)3个立方体。问每次切割后所得立方体中三面红色的有几个?两面红色的有几个?每一面都没有红色的有几个?

【拓展练习】 1、下图是由四个完全一样的正 方体拼成的长方体,每个正方体 的6个面按相同的次序涂有黑 色、白色、红色、黄色、蓝色、 绿色六种颜色。问:黑色的对面 涂的是什么颜色?红色的对面 涂的是什么颜色? 2、把8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已知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50平方厘米,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有一个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先从它的每个顶点处挖去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再在它每个面的中央粘上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所得物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图中A的面积是15平方米,B的面积是25平方米,h是4米。现在把A处的土堆推到B处,使A、B两处同样高,这时B 处比原来升高了多少米? 5、下左图是一个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木块,一只蚂蚁从A点沿表面爬向B点。请画出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这样的路线共有几条? 6、一个长、宽、高分别为21厘米、15厘米、12厘米的长方体。现从它的上面尽可能大的切下一个正方体。然后从剩余的部分再尽可能大的切下一个正方体。最后再从第二次剩余的部分再尽可能大的切下一个正方体,剩下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7、将一个棱长为整数(单位:分米)的长方体6个面都涂上红色,然后把它全部切成棱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在这些小正方体中,6个面都没有涂红色的有12块,仅有2面涂红色的有28块,仅有1面涂红色的有多少块?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六年级数学培优补差

六年级数学培优补差工作总结 单位:晨阳路学校 姓名:郭盼盼 时间:2019年1月

六年级数学后进生转化工作总结 学困生对学习数学感到困难以致跟不上,因此组织后进生参加教师有目的性的活动,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本学期我对培优补差工作十分重视。 转化学困生,教师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好各类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业辅导工作,使他们都能得到适合于自己的提高和发展。一般来说,学生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他们智力发展水平低,观察抽象、分析能力较差。第二是他们非智力因素方面也表现较差,求知欲低,学习信心不足,对数学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兴趣。要做好传化学困生的学习的工作,教师必须深入了解他们落后的原因,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从发展学困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方面下功夫,有计划地介绍适应他们的学习方法,并从每个学习环节中做一系列的学法指导工作。 一、将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在首位。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动力性作用,不少学习差的学生,往往表现在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教师经常关心接近他们,对它们进行引导和鼓励外,还要实实在在地给他们介绍一些培养兴趣的肺腑,锻炼意志的途径,提供一些他们能够享受学习乐趣的活动。 1、学困生自觉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操作方式。 阅读一些自己感到有意思的数学材料。有意识地欣赏数学中的简单、统一、对称、奇巧等美的特征。寻找和解决与自己有直接关系的数学问题。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确定学习的小目标,并体会成功的喜悦。与自己喜欢的朋友一起解题看书,当看不懂教材时,试着抄一遍教材,慢慢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从听懂一节课,会解一道题做题,逐步对数学产生兴趣。 2、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的操作方式。数学学习具有比其它学科更加困难,更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要求有更坚强的毅力和耐心。但学困生往往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没多久就会被各种欲望而代替,使学习心思无法集中在学习上。因此我们给出下列锻炼意志的建议:将自己的誓言写在面前,确定一个目标,存有不达到目的不停止学习的理念,成功一次自我赞赏一次,从而逐步加长学习时间。突然改变主意的方法,当一个非学习的活动十分吸引自己时,突然告诫自己去学习,从而战胜自己原本的愿望,能够获取成功,则意味着自己已成了意志坚强的“巨人”。利用数学本身的特点培养自己的自觉性、坚韧性和自制性。学会严守计划,按时完成数学作业,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鼓励等习惯。 二、智力因素的开发是学困生的当务之急。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想象力贫乏,使学困生付出与优生同等代价时,仍然难以将学习数学搞上去的真正原因。背同样一段数学法则,优生一两遍,学困生可能十多遍也无法记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学困生会认为自己“天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 课前预习 儿歌:鸟儿飞来了,落在大树梢,每树落一只,一鸟没树找,每树落2只,一树没有鸟,请问几棵树?又有几只鸟? 考试要求 一、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盈亏问题的三种类型 二、能灵活运用盈亏问题的基本公式解题 三、理解盈亏中的“总量”和“份数”,灵活应用盈亏法解决问题 知识框架 一、盈亏问题的三种类型 1.直接计算型盈亏问题 【举例】朝阳小学买来一批小足球分给各班:如果每班分个,就差个;如果每班分个,则正好分完,朝阳小学一共有多少个班?买来多少个足球? 2.条件转换型盈亏问题 【举例】幼儿园把一袋糖果分给小朋友,如果分给大班的小朋友,每人粒就缺粒;如果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粒就余粒.已知大班比小班少个小朋友,这袋糖果共有多少粒? 3.关系互换型盈亏问题 【举例】小明妈妈带着一笔钱去买肉,若买10千克牛肉则还差6元,若买12千克猪肉则还剩4元.已知每千克牛肉比猪肉贵3元,问:小明妈妈带了多少钱? 二、基本公式 1.(盈+亏)÷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2.(盈-盈)÷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3.(亏-亏)÷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三、基本思想方法 1.实质 分配中的余缺问题

2.三种类型的综合处理 简单问题的处理:量的差别 单位差别 3.遇到陌生、复杂的盈亏问题,可以用转换的思想 用假设法,把陌生问题、复杂问题转化为熟悉问题、简单问题 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盈亏问题的基本类型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难点:盈亏问题中份数与总量的区分(这是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盈亏法解决问题的前提) 例题精讲 【例1】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10粒则多9粒;若每人分11粒则刚好.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分多少粒糖?【考点】直接计算型盈亏问题【难度】☆【题型】填空题;应用题;结合方程的应用题【解析】在这个例题中,主要让学生体会到分10粒则多9粒,而分11粒则刚刚好!那么可以说"这九粒糖的任务”就是给每一位小朋友再发一个糖,那么九粒糖每人发一个?是多少个小朋友?九个.这道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盈亏的思想,数量上都不用做太高要求,这是学习盈亏问题之前的预热! 【答案】(1)9个小朋友(2)99颗糖 【巩固】北京某校三年级一部分同学分小玩具,如果每人分4个就少9个,如果每人分3个正好分完.问:有多少位同学分多少个小玩具? 【答案】(1)9个小朋友(2)36个玩具 【例2】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10粒则多9粒;若每人分11粒则差6粒.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分多少粒糖?总共有多少粒糖果? 【考点】直接计算型盈亏问题【难度】☆【题型】填空题;应用题;结合方程的应用题【解析】与上题相比,这题有了变化,本来9粒糖就可以分了,但是现在呢?要几粒糖?15粒?小朋友的人数(份数)与糖的粒数(总数)是不变的.比较两种分配方案,第一种方案每人分4粒就多9粒,第二种方案每人分5粒就少6粒,两种不同的方案一多一少相差9+6=15(粒).相差的原因在于两种方案的分配数不同,第一种方案每人分4粒,第二种方案每人分5粒,两次分配数之差为5-4=1(粒).每人相差1粒,多少人相差15粒呢?由此求出小朋友的人数为15÷1=15(人),糖果的粒数为:4×15+9=69(粒). 通过上述两道例题主要是让学生体会盈亏的思想,这对于后面公式的总结比较有帮助.教师可以酌情考虑,假如学生的情况比较好,那就不需要上述预热. 【答案】(1)15 (2)69

奥数 六年级 千份讲义 14 01应用题综合

1. 细蜡烛的长度是粗蜡烛长度的2倍,粗蜡烛可以点12个小时,细蜡烛可以点7个小时,两根蜡烛同时点燃,那么多少小时后细蜡烛的长度是粗蜡烛的13? 2. 甲乙丙丁四车同时在一条路上行驶:甲车12点追上丙车,14点与丁相遇,16点与乙相遇;乙车17 点与丙相遇,18点追上丁。那么丙和丁几点几分相遇? 3. 甲、乙两船速度相同,同时出发向上游行驶,乙落后甲30千米。出发时甲船上一物品落入水中,10 分钟后此物距甲船3千米,甲船在共行驶10千米后折向下游追赶此物,追上时恰遇乙船,那么水流的速度为多少? 4. 一批工人到甲、乙两个仓库进行搬运工作,甲仓库工作量是乙仓库工作量的1.2倍,第一天去甲仓库 的人数是去乙工地仓库的1.5倍,第二天甲仓库3/8的工人转移到乙仓库工作,第三天又将乙仓库现有工人的3/5转回甲仓库工作。三天过后,甲仓库还需9人再搬1天,乙仓库还需27名工人再搬1天,那么这批工人共有多少人? 5. 工厂接到两个订单,第1个订单需要30个零件A ,x 个零件B ;第2个订单需要x 个零件A ,30个零件B 。甲车间生产零件B 的效率是生产零件A 效率的2倍;乙车间无论生产哪种零件效率都比甲高13。已知甲生产第1个订单会比乙生产第1个订单多用100分钟,甲生产第2个订单会比乙生产第2个订 单多用110分钟。求x 等于多少? 6. 男、女两名田径运动员在长110米的斜坡上练习跑步(坡底为A ,坡顶为B ).两人同时从A 点出发, 在A ,B 之间不停地往返奔跑.已知男运动员上坡速度是每秒3米,下坡速度是每秒6米,女运动员上坡速度是每秒2米,下坡速度是每秒3米.那么两人第2007次相遇的地点离A 点多少米?

同步奥数培优六年级上比比在实际的应用完整版

同步奥数培优六年级上比比在实际的应用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五讲比(比在实际的应用) 【知识概述】 “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解答关于“比”的问题时要及时沟通“比”和“分数”之间的联系,已知两个量的比,就是已知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同时也知道了其中一个量是两个量之和的几分之几,从而把这类应用题转化为分数应用题来进行解答。 例题精学 例1一块长方形地的周长是20米,长与宽的比是3:2,它的面积是多少? 【思路点拨】长方形的周长是指两条长和两条宽的长度之和,用长方形的周长除以2,即20÷2=10(米),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是10米,再把10米按3:2进行分配,分别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最后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同步精练 1.一块长方形地的周长是80米,它的长和宽的比是3:2,这块长方形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个长方体棱长的和是144厘米,它的长、宽、高之比是4:3:2,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3.有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两个角的度数之比是1:2,这个三角形按角分类可能是什么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例2 五(1)班男、女生人数比是12:11,又转来4名女生后,全班共有50人。求现在男、女生的人数比。 【思路点拨】求现在男、女生的人数比,就要用现在男生的人数比现在女生的人数。50-4=46(人),原来五(1)班有46人,再把46人按12:11进行分配,分别求出原来男、女生人数,“又转来4名女生”,现在男生的人教没有变,女生增加4人,求出现在女生的人数,最后求出所求问题。 同步精练 1.六年级(1)班男、女生人数比是3:2,又转来4名男生后,全班共有44人。求现在的男、女生人数比。 2.一杯盐水200克,其中盐与水的比是1:24,如果再放入4克盐,这时盐与水的比是多少? 3.两瓶油共重2.7千克。大瓶的油用去0.2千克后,剩下的油与小瓶内油的重量比是3:2。求大瓶子里原来装有多少千克油 例3 商店运来一批电视机,卖出18台,剩下的与卖出的比为4:3,共运来多少台电视机? 【思路点拨】“剩下的与卖出的比为4:3”,剩下的台数是4份,卖出的台数是3份, 一共是7份,电视机的总台数就是卖出的 34 3+ ,用18× 34 3+ =42(台),共运来42台。同步精练

(完整word版)六年级奥数培优----圆柱和圆锥表面积

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 圆柱和圆锥----表面积 例1、一个圆柱体木块,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是10厘米,现将它截成两个圆柱体小木块,则表面积要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练习1、一个圆柱体木头,底面半径是8厘米,高是230厘米,现将它截成两段圆柱体小木头,则表面积要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练习2、把一根直径20厘米的圆柱形木头锯成3段,表面积要增加多少? 例2、一个圆柱体,高减少2厘米,表面积就减少了18.84平方厘米,求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 练习1、一个圆柱体,高减少4厘米,表面积就减少75.36平方厘米,求这个圆柱体的底面积? 练习2、一根长2米的圆柱形木头,截去2分米长的一段圆柱形小木块后,表面积减少了12.56平方分米,那么原来这根木头的体积是多少? 例3、如下图高是10厘米,底面半径分别是3厘米和6厘米的两个圆柱组成的几何体,求这个物体的表面积? 练习1、高都是2分米,底面半径分别是2分米和5分米的两个圆柱组成的几何体,求这个物体的表面积 练习2、如图由高是1米,底面半径分别是0.5米,1米和1.5米的三个圆柱组成的几何体,求这个物体的体积? 例4、如图,在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各面的中心位置挖去一个底面半径为1厘米,深1.5厘米的圆柱,求它的表面积?

练习1、在一个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各面的中心位置各挖去一个底面半径为1厘米,高为1厘米的圆柱,求它的表面积? 练习2、在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大立方体的顶部中央挖去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求挖去后这个物体的表面积? 例5、一个圆柱体的表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已知长方形的面积是251.2平方厘米,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圆柱体的高是多少? 练习1、一个圆柱体的表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已知长方形的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1,厘米,圆柱体的高是多少厘米? 练习2、一个圆柱的表面积是314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高的1 4 ,这个圆的侧面积是多少? 例6、一段圆柱体木料,如果截成两个小圆柱体,它的表面积增加6.28平方厘米,如果沿着直径劈成两个半圆柱体,它的表面积将增加80平方厘米,求原圆柱体的表面积?练习1、一个圆柱体,如果沿着直径劈成两个半圆柱体,它的表面积将增加200平方厘米,如果截成两个小圆柱体,它的表面积增加25.2平方厘米,求原圆柱体的表面积? 练习2、一个圆柱体,如果截成两个小圆柱体,它的表面积增加了12.56平方厘米,如果沿着直径劈成两个半圆柱体,它的表面积将增加100平方厘米,求圆柱体的表面积? 例7、设计一个圆锥形的烟囱帽,底面的半径是40厘米,高是30厘米,需要材料多少平方厘米? 练习1、将一块半径为10厘米的圆形铁片去掉 1 4 圆后,做成一个圆锥形的烟筒帽,此烟筒帽的底面半径是多少厘米?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师讲义版工程问题.docx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六年级奥数第三讲工程问题 顾名思义,工程问题指的是与工程建造有关的数学问题。其实,这类题目的内容已不仅仅是工程方 面的问题,也括行路、水管注水等许多内容。 在分析解答工程问题时,一般常用的数量关系式是: 工作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 =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 =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量指的是工作的多少,它可以是全部工作量,一般用数 1 表示,也可 工作效率指的是干工作的 快慢,其意义是单位时间里所干的工作量。单位时间的选取,根据题目需要,可以是天,也可以是时、 分、秒等。 工作效率的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表示成“工作量 / 天”,或“工作量 / 时”等。但在不引起误会的情况下,一般不写工作效率的单位。 例 1 单独干某项工程,甲队需 100 天完成,乙队需 150 天完成。甲、乙两队合干 50 天后,剩下的工程乙队干还需多少天?分析与解:以全部工程量为单位 1。甲队单独干需 100 天,甲的工作效 例 2 某项工程,甲单独做需 36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 45 天完成。如果开工时甲、乙两队合做,中途甲队退出转做新的工程,那么乙队又做了 18 天才完成任务。问:甲队干了多少天? 分析:将题目的条件倒过来想,变为“乙队先干 18 天,后面的工作甲、乙两队合干需多少天?”

例 3 单独完成某工程,甲队需 10 天,乙队需 15 天,丙队需 20 天。开始三个队一起干,因工作需要 甲队中途撤走了,结果一共用了 6 天完成这一工程。问:甲队实际工作了几天? 分析与解:乙、丙两队自始至终工作了 6 天,去掉乙、丙两队 6 天的工作量,剩下的是甲队干的,所 以甲队实际工作了 例 4 一批零件,张师傅独做 20 时完成,王师傅独做 30 时完成。如果两人同时做,那么完成任务时张 师傅比王师傅多做 60 个零件。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分析与解:这道题可以分三步。首先求出两人合作完成需要的时间, 例 5 一水池装有一个放水管和一个排水管,单开放水管 5 时可将空池灌满,单开排水管 7 时可将满池水排完。如果一开始是空池,打开放水管 1 时后又打开排水管,那么再过多长时间池内将积有半池水? 例 6 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走完全程甲需 60 分钟,乙需 40 分钟。出发后 5 分钟,甲因忘带东西而返回出发点,取东西又耽误了 5 分钟。甲再出发后多长时间两人相遇? 分析:这道题看起来像行程问题,但是既没有路程又没有速度,所以不能用时间、路程、速度三者 的关系来解答。甲出发 5 分钟后返回,路上耽误10 分钟,再加上取东西的 5 分钟,等于比乙晚出发15

6年级同步奥数培优资料讲解

6年级同步奥数培优

六年级同步奥数培优上 一、填空 1. 25 159)(==0.3:( )=( )%=( )=( )折=( )成 2. 、一根长竹竿不到10米,从一头量到5米处作好记号A ,再从另一头量到5米处作好记号B ,这时AB 是全长的25%,竹竿长为( )米。 3.把一根长3 2米长的木料平均锯成5段,每段长( )米,每段长度是这根木料的) ()( ,锯每段所用的时间是总时间的)()( 。 4.小明看一本320页的书,第一天读了整本书的41,第二天读了整本书的5 1,第三天应该从第( )页开始读。 5.30以内的质数中,有( )个质数加上2以后,结果仍然是质数。 6.把46块水果糖和38块巧克力分别平均分给一个组的同学,结果水果糖剩1块,巧克力剩3块。这个组最多有( )位同学。 7.如右图,B 所表示的点为(2,2),C 表示的点为(5,2),并且长方形的面积为6,则点D 可以表示为( , )。 8.已知a =b ×321=2 1c =d ×1514,且a ,b ,c ,d 都不等于0,将a ,b ,c ,d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 ) <( ) 9.在右图中,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长方形的长是12.56厘米,圆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 10.往30千克盐中加入 千克水,可得到含盐率为30%的盐 水。

11.用一批钢材,铸成等底、等高的数量相等的圆柱体和圆锥体零件若干个,铸圆锥体零件用的钢材占这批钢材的( )。 12.一根竹竿长不到6米,从一头量到3米处作一记号A ,再从另一头量到3米处作一记号B ,这时AB 的距离是全长的20%,竹竿的长度是( )米。 13一杯纯牛奶,喝了一半以后加满水,这时牛奶占整瓶溶液的 %。 14.某人领得工资240元,有2元,5元,10元三种人民币共50张,其中2元和5元的张数一样多,那么10元的有( )张。 二、计算题。 1.用合理的方法计算。 765×213÷27+765×327÷27 (2÷3+3÷7+5÷21)÷ 21 1÷0.28 2.求未知数。 72 48:=x 15 6.2 1211:=:x )-(:=:x 1 2 12721 214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圆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他们的面积比较( ) A 正方形的面积大 B 圆的面积大 C 一样大 2、把20克盐放入200克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 ) A 、1:10 B 、1:11 C 、10:1 D 、11:1 3、生产同样多的零件,小张用4小时,小李用了6小时,小李和小张的工效简 比是( )。 A 16 :14 B 2:3 C 3:2 D 14 :16

六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培优训练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培优训练及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有这样一个数字游戏,将1,2,3,4,5,6,7,8,9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在如图所示的九个空格中,要求每一行从左到右的数字逐渐增大,每一列从上到下的数字也逐渐增大.当数字3和4固定在图中所示的位置时,x代表的数字是________,此时按游戏规则填写空格,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________种. 【答案】2;6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x<4且x≠3,则x=2或x=1, ∵x前面的数要比x小,∴x=2, ∵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 ∴9只能填在右下角,5只能填右上角或左下角,5之后与之相邻的空格可填6、7、8任意一个,余下的两个数字按从小到大只有一种方法, ∴共有2×3=6种结果, 故答案为:2,6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x=2或x=1,由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得到x只能=2,9只能填在右下角,5只能填右上角或左下角,得到结果. 2.一个自然数若能表示为两个自然数的平方差,则这个自然数称为“智慧数”.比如:22-12=3,则3就是智慧数;22-02=4,则4就是智慧数. 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________ ;不大于200的智慧数共有________ . 【答案】8;151 【解析】【解答】解:(1)首先应该先找到智慧数的分布规律. ①∵02-02=0,∴0是智慧, ②因为2n+1=(n+1)2-n2,所以所有的奇数都是智慧数,③因为(n+2)2-n2=4(n+1),所以所有4的倍数也都是智慧数,而被4除余2的偶数,都不是智慧数. 由此可知,最小的智慧数是0,第2个智慧数是1,其次为3,4, 从5起,依次是5,7,8; 9,11,12; 13,15,16; 17,19,20… 即按2个奇数,一个4的倍数,三个一组地依次排列下去. ∴从0开始第7个智慧数是:8; 故答案为:8; ( 2 )∵200÷4=50, ∴不大于200的智慧数共有:50×3+1=151. 故答案为:151.

六年级奥数,牛吃草问题,教师讲义

牛吃草问题讲义 牛吃草问题常用到四个基本公式,分别是: (1)草的生长速度=(对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多天数-相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少天数)÷(吃的较多天数-吃的较少天数); (2)原有草量=牛头数×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吃的天数; (3)吃的天数=原有草量÷(牛头数-草的生长速度); (4)牛头数=原有草量÷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 这四个公式是解决牛吃草问题的基础。一般设每头牛每天吃草量不变,设为"1",解题关键是弄清楚已知条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求出每日新长草的数量,再求出草地里原有草的数量,进而解答题总所求的问题。 牛吃草问题是经典的奥数题型之一,这里我只介绍一些比较浅显的牛吃草问题,给大家开拓一下思维,首先,先介绍一下这类问题的背景,大家看知识要点 特点:在“牛吃草”问题中,因为草每天都在生长,草的数量在不断变化,也就是说这类问题的工作总量是不固定的,一直在均匀变化。 典例评析 例1、有一块匀速生长的草场,可供12头牛吃25天,或可供24头牛吃10天,那么它可供几头牛吃20天? 例2、由于天气逐渐冷起来,牧场上的草不仅不长,反而以固定的速度在减少,如果某块草地上的草可供25头年吃4天,或可供16头牛吃6天,那么可供10头牛吃多少天?

例3、一片匀速生长的草地,可以供18投牛吃40天,或者供12头牛与36只羊吃25天,如果1头牛每天的吃草两相当于3只羊每天的吃草量。请问:这片草地让17头牛与多少只羊一起吃,刚好16天吃完? 牧场上长满牧草,每天都匀速生长。这片牧场可供27头牛吃6天或23头牛吃9天。问可供21头牛吃几天? 【分析】这片牧场上的牧草的数量每天在变化。解题的关键应找到不变量——即原来的牧草数量。因为总草量可以分成两部分:原有的草与新长出的草。新长出的草虽然在变,但应注意到它是匀速生长的,因而这片牧场每天新长出飞草的数量也是不变的。 从这道题我们看到,草每天在长,牛每天在吃,都是在变化的,但是也有不变的,都是什么不变啊?草是以匀速生长的,也就是说每天长的草是不变的;,同样,每天牛吃草的量也是不变的,对吧?这就是我们解题的关键。这里因为未知数很多,我教大家一种巧妙的设未知数的方法,叫做设“1”法。我们设牛每天吃草的数量为1份,具体1份是多少我们不知道,也不用管它, 【思考1】一片草地,每天都匀速长出青草,如果可供24头牛吃6天,或20头牛吃10天,那么可供18头牛吃几天?设1头牛1天吃的草为1份。则每天新生的草量是(20×10-24×6)÷(10-6)=14份, 原来的草量是(24-14)×6=60份。可供18头牛吃60÷(18-14)=15天 例2 因天气寒冷,牧场上的草不仅不生长,反而每天以均匀的速度在减少。已知牧场上的草可供33头牛吃5天,可供24头牛吃6天,照此计算,这个牧场可供多少头牛吃10天? 【分析】与例1不同的是,不但没有新长出的草,而且原有的草还在匀速减少,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求出每天减少的草量和原来的草的总量 【思考2】由于天气逐渐变冷,牧场上的草每天以固定的速度在减少,经计算,牧场上的草可供20头牛吃5天,或可供16头牛吃6天。那么,可供11头牛吃几天? 8天,设一头牛一天吃的草量为一份。牧场每天减少的草量:(20×5-16×6)÷(6-5)=4份,原来的草量:(20 +4)× 5=120份,可供11头牛吃120÷(11+4)=8天。 总结:想办法从变化中找到不变的量。牧场上原有的草是不变的,新长出的草虽然在变化,但是因为是匀速生长,所以每天新长出的草量也是不变的。正确计算草地上原有的草及每天新长出的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知识衍变

同步奥数培优(三年级)

同步奥数培优(小学三年级) 第一讲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知识概述】有40个小朋友在游乐园里坐船游玩,每条船坐6人,至少需要多少条船?有的学生说需要6条,有的学生说需要7条,就这样把今天的课题引出来了,学生列式计算。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按照四步进行:一、试商二、相乘三、相减四、比较(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本讲,我们就来研究余数的应用。 例题精学 例1一个数除以5,商是123,余数是3,这个数是多少? 【思路点拨】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根据这一关系可以列出算式求出被除数。 同步精练 1.同学们做纸花,每6朵扎成一束,一共扎了103束,还多5朵,同学们一共 做了多少朵纸花? 2.为了庆祝节日,学校要在6条走廊上挂彩灯,已知每条走廊上挂的彩灯一样 多,且彩灯的总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挂完后还多出3盏彩灯,每条走廊上挂了几盏彩灯? 3.一道除法算式,被除数是最小的三位数,商是8,余数是4,这道除法算式的 除数是多少? 例2算式□÷6=□......□中,不告诉被除数、商是多少,你能写出它的余数有哪几个吗?

【思路点拨】题目不告诉被除数和商,只告诉除数是6,要求写出余数。根据除法计算中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可知余数要比6小,比6小的数有0,1,2,3,4,5,其中余数为0时,我们说正好整除,没有余数,所以算式中的余数应是1,2,3,4,5共5个。 同步精练 1.算式□÷7=□......□中,不告诉被除数、商是多少,你能写出它的余数有哪几 个吗? 2.算式□÷9=5......□中,被除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 3.算式□÷□=13......8中,除数最小是几?被除数最小是几?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培优题

一、分数乘法: 1、六楼的王大爷病了,小明帮王大爷送早餐, 从一楼走到二楼用了53 分钟,用同样的速度从一 楼到六楼王大爷家要用多少分钟? 2、一位市场营销员从甲城坐火车到乙城。火车行了全程的一半时,营销员睡着了。他醒来时看了看路标,发现剩下的路程是他睡着前火车所行路程的31。想一想,这时火车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3、观察左边的两个等式,找出规律,然后在右边等式的( )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2 9+79=29×79 ( )+4 7=( )×4 7 3 8+58=38×58 5 11+( )=5 11×( ) 4、一袋食盐重0.5kg ,第一次用去了0.15kg , 第二次用去了余下的73。哪次用的盐多?为什

么? 5、有两袋大米,第一袋大米重20kg ,如果从第 二袋中取出52 kg 大米放入第一袋中,两袋大米就 同样重。这两袋大米一共重多少千克?(用两种不同方法解答) 6下面的( )里可以填的最大整数是多少? (1)157×85<)(7 (2)5 4×8)( <85 (3)9 8×6 )(<32 (4)74 ×3 )( <1 7、一本书有120页,小敏第一天看了全书的83 ,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32。两天一共看了多 少页? 8、买电脑。原价是5000元,先降价101后,再涨价101,现价是多少元? 9、六(1)班有学生54人,将六(1)班学生的 9 1调到六(2)班,那么两班人数相等。原来两个 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10、用简便方法计算。 (1) 5 4×4+ 5 2×2+ 5 1×16 (2)20132012×2012 三、分数除法 1、如果x × 14 5 =y × 15 14=1,那么5x-2y= ( )。 2五个连续奇数和的倒数是451,这五个奇数中最 大的奇数是多少? 3、把一段长85米的钢管锯成若干相等的小段,一 共锯了4次,平均每段钢管长多少米? 4、小马虎在计算一个数除以83时,看成了乘83,结果得到109,小马虎计算的那一道算式的正确结 果应该是多少? 5、喝牛奶。一瓶纯牛奶200克,我第一次喝了4 1,

学而思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师讲义版 工程问题精编版

六年级奥数第三讲工程问题 顾名思义,工程问题指的是与工程建造有关的数学问题。其实,这类题目的内容已不仅仅是工程方面的问题,也括行路、水管注水等许多内容。 在分析解答工程问题时,一般常用的数量关系式是: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量指的是工作的多少,它可以是全部工作量,一般用数1表示,也可 工作效率指的是干工作的 快慢,其意义是单位时间里所干的工作量。单位时间的选取,根据题目需要,可以是天,也可以是时、分、秒等。 工作效率的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表示成“工作量/天”,或“工作量/时”等。但在不引起误会的情况下,一般不写工作效率的单位。 例1 单独干某项工程,甲队需100天完成,乙队需150天完成。甲、乙两队合干50天后,剩下的工程乙队干还需多少天?分析与解:以全部工程量为单位1。甲队单独干需100天,甲的工作效 例2某项工程,甲单独做需36天完成,乙单独做需45天完成。如果开工时甲、乙两队合做,中途甲队退出转做新的工程,那么乙队又做了18天才完成任务。问:甲队干了多少天? 分析:将题目的条件倒过来想,变为“乙队先干18天,后面的工作甲、乙两队合干需多少天?”这样一来,问题就简单多了。

例3 单独完成某工程,甲队需10天,乙队需15天,丙队需20天。开始三个队一起干,因工作需要甲队中途撤走了,结果一共用了6天完成这一工程。问:甲队实际工作了几天? 分析与解:乙、丙两队自始至终工作了6天,去掉乙、丙两队6天的工作量,剩下的是甲队干的,所以甲队实际工作了 例4 一批零件,张师傅独做20时完成,王师傅独做30时完成。如果两人同时做,那么完成任务时张师傅比王师傅多做60个零件。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分析与解:这道题可以分三步。首先求出两人合作完成需要的时间, 例5 一水池装有一个放水管和一个排水管,单开放水管5时可将空池灌满,单开排水管7时可将满池水排完。如果一开始是空池,打开放水管1时后又打开排水管,那么再过多长时间池内将积有半池水? 例6 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走完全程甲需60分钟,乙需40分钟。出发后5分钟,甲因忘带东西而返回出发点,取东西又耽误了5分钟。甲再出发后多长时间两人相遇? 分析:这道题看起来像行程问题,但是既没有路程又没有速度,所以不能用时间、路程、速度三者的关系来解答。甲出发5分钟后返回,路上耽误10分钟,再加上取东西的5分钟,等于比乙晚出发15

同步奥数培优六年级上第一讲长方体和正方体(巧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第一讲长方体和正方体 (巧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知识概述】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在实际生产 和生活中,有时不需要计算6个面的总面积,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总面积,解题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思考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再进行计算。解答这类问题,不仅需要我们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观察能力、作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要掌握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例题精学 例1有一种无盖的玻璃鱼缸,长25厘米,宽20厘米,高15厘米,做这样一个鱼缸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玻璃? 【思路点拨】这道题“做这样一个鱼缸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玻璃”和求面积有关,解题时要看清楚这是一 个“无盖的玻璃鱼缸”,没有上面,只要求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5个面的面积。 同步精练 1.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木箱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做这个木箱至少要用多少平 方分米铁皮? 2.一个正方体食品盒,棱长4分米,在它的四周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是多少平方分米? 3.学校新建一个儿童游冰池,这个泳池长50米,宽25米,深1.6米,现在要用水泥抹四壁和底面,抹水泥部分是多少平方米? 例2 两个棱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排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思路点拨】先根据题意画图: 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两个正方体原先各有6个正方形的面,当把它们拼起来时就少了2个正方形的面。这时,求长方体的表面积相当于求10个正方形的面积;还可以这样想;当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时, 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我们可以先分别求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再求出它的表面积。 同步精练 1.把两个棱长是3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2.把底面积是36平方厘米的两个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3.把两个棱长都是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多少平方厘米? 第 1 页共 6 页

六年级奥数培优练习题

培优练习题 时间:80分钟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6分×10=60分) 1.。 2.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完成需要10天,乙队单独完成需要15天,丙队单独完成需要20天。 开始时三个队一起工作,中途甲队撤走,由乙、丙两个队一起完成剩下的工程。最后用6天时间完成该工程。那么甲队实际工作了天。 3.甲数比乙数大5,乙数比丙数也大5,而这三个数的乘积是6384,那么甲数是。 4.如图:在三角形ABC中,BD=BC,AE=ED,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50.75 平方厘米,则三角形ABC面积为__________平方厘米。 5.某厂向银行申请甲乙两种贷款共40万元,每年需支付利息5万元。甲种贷 款年利率为12%,乙种贷款年利率为14%。甲种贷款的金额是________万元,乙种贷款的金额是_______万元。 6.在358的后面补上三个数码组成一个六位数,使得它分别能被3、4、5整除,这样的六位 数中最小的是________。 7.写出5个不相同的自然数,使其中任意三个自然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5个自然数的和至 少是_________。 8.已知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恰好是一个边长为6.28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体积 是_______立方厘米。 9.a、b、c、d、e是五个人的年龄数,已知a是b的2倍,c的3倍,d的4倍,e的6倍,

则a+b+c+d+e最小为________。 10.大货车和小轿车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公路行驶。大货车先走1.5小时,小轿车出发4小 时后追上了大货车,如果小轿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出发后3小时就可追上大货车,小轿车实际每小时行_______千米。 二、解答题(10分×4=40分) 1.甲种酒精含纯酒精40%,乙种酒精含纯酒精36%,丙种酒精含纯酒精35%。将这三种酒 精混合在一起得到含纯酒精38.5的酒精11千克,已知乙种酒精比丙种酒精多3千克。那么甲种酒精有多少千克? 2.某校参加一次数学竞赛的平均成绩是75分,选手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80%,而女生 比男生的平均分高20%,女生的平均分是多少? 3.小明跑步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他每天从家到学校都是步行,有一天由于晚出发10分 钟,他不得不跑步行了一半路程,另一半路程步行,这样与平时到达学校的时间一样,那么小明每天步行上学需要时间多少分钟? 4.一艘轮船所带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小时,驶出时顺风,每小时行30千米;驶回时逆风,每小时行24千米。这艘轮船最多驶出多少千米就应返航?

四年级奥数:盈亏问题知识讲解

四年级奥数:盈亏问 题

盈亏问题 “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每个小朋友分5颗糖果,就多出22颗糖果;每个小朋友分7颗糖果,就少18颗糖果.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多少颗糖果?” 像这样以份数平均分一定数量的物品,每份少一些,则物品有余(盈);每份多一些,则物品不足(亏).凡是研究这一类算法的应用题叫做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的基本解法是: 份数﹦(盈+亏)÷两次分配数的差; 物品总数﹦每份个数×份数+盈数, 或物品总数﹦每份个数×份数-亏数 例1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每个小朋友分5颗糖果,就多出22颗糖果;每个小朋友分7颗糖果,就少18颗糖果.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多少颗糖果? 例2某校安排学生宿舍,如果每间5人,则有14人没有床位;如果每间7人,则多4个空床位.问:宿舍有几间?住宿学生有几人? 随堂练习1 (1)参加体操的同学排队,如果每行站9人,则多37人;而每行站12人,则少20人.求参加团体操的同学有多少人?

(2)用一根绳子绕树三圈,余3米;如果绕树四圈,则差4米.树周长有几米?绳长有几米? 例3 人民路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同学乘汽车去春游,如果每车坐45人,有10人不能坐车;如果每车多坐5人,又多出一辆汽车.一共有多少辆车?有多少名同学去春游? 例4动物园为猴山的猴买来桃,这些桃如果每只猴分5个,还剩32个;如果其中10只小猴分4个,其余的猴分8个,就恰好分完.问:猴山有猴多少只?共买来多少个桃? 随堂练习2 (1)全班同学去划船,如果减少一条船,每条船正好坐9人;如果增加一条船,每条船正好坐6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2)华中路第一小学组织学生去春游,如果每车坐65人,则有15人不能乘车;如果每车多坐5人,恰好多余了一辆.一共有几辆汽车?有多少学生? 例5学校组织同学乘车去科技馆参观,原计划每车坐30人,还剩下1个人; 后来又临时增加了100人,汽车却比原来少1辆,这样每辆车要坐36人,还剩5个人.原计划乘坐几辆车?原计划去多少人? 例6果树专业队上山植果树,所需栽的苹果树苗是梨树苗的2倍.如果梨树苗 每人栽3棵,还余2棵;苹果树苗每人栽7棵,则少6棵.问:果树专业队上山植树的有多少人?要栽多少棵苹果树和梨树? 随堂练习3 (1)农民种树,其中有3人分得树苗各4棵,其余的每人分得3棵,这样最后余下树苗11棵;如果1人先分得3棵,其余的每人分得5棵,则树苗恰好分尽.求人数和树苗的总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