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毕业设计论文-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及财务战略选择(定稿)

毕业设计论文-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及财务战略选择(定稿)

分类号: F275.5 单位代码:10183 研究生学号:200725C036 密级:公开

吉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及财务战略选择

Financial Analysis and Financial Strategic

Choice of FAW CAR Co.,Ltd

作者姓名:陈彦举

专业:工商管理硕士

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李志刚副教授

培养单位:商学院

2010年5月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及财务战略选择

Financial Analysis and Financial Strategic

Choice of FAW CAR Co.,Ltd

作者姓名:陈彦举

专业名称:工商管理硕士

指导教师:李志刚副教授

学位类别:吉林大学商学院

答辩日期:2010年5月31日

未经本论文作者的书面授权,依法收存和保管本论文书面版本、电子版本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对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修改、发行、出租、改编等有碍作者著作权的商业性使用(但纯学术性使用不在此限)。否则,应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

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

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

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声明

研究生院:

本人同意《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的内容,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委托研究生院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投稿,希望《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给予出版,并同意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和CNKI系列数据库中使用,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论文级别:■硕士□博士

学科专业:工商管理硕士

论文题目: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及财务战略选择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作者联系地址(邮编):吉林省磐石市福安路1255号(132300)

作者联系电话:139********,0432-********

内容提要

本文以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一汽轿车2004年至2008年的财务报表及相关财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比较分析、比率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借鉴哈佛分析框架,通过会计分析评估一汽轿车会计信息质量,通过财务分析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营利能力、发展能力和财务弹性,运用修正的沃尔比重评分法、ROE因素分析和EVA因素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进行财务预测,在财务预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经营状况和企业战略,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战略目标,选择基于EVA和可持续增长的财务战略矩阵,分析一汽轿车财务战略匹配情况,根据企业未来发展趋势,提出适合一汽轿车发展的财务战略建议。

经分析发现,一汽轿车财务优势明显,但公司资产负债率过低,权益资本成本过高,没有有效发挥财务杠杆的积极作用,财务弹性不稳定,个别资产运营效率不高,未来盈利能力受产能制约较大等问题。在投资战略上,一汽轿车应淘汰低效益和低效率产品生产线,调整产品结构,在新的产能没有形成之前,适当加大中高档汽车的比重及其营销力度,应以负债作为筹资战略的首选,并配合以高股利分配战略。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2)

第2章我国汽车制造业及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4)

2.1 我国汽车制造业概况 (4)

2.2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6)

第3章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8)

3.1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分析 (8)

3.2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12)

3.3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预测 (26)

第4章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战略选择 (28)

4.1 财务战略理论概述 (28)

4.2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战略矩阵分析 (29)

4.3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战略建议 (31)

结论 (33)

参考文献 (34)

附录 (36)

致谢 (37)

论文摘要 (1)

ABSTRACT (4)

第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我国汽车制造业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由于汽车制造业产业关联度高,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有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汽车制造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中,轿车消费起到的经济拉动作用尤为明显。目前,一汽集团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一,为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汽集团的控股子公司,是一汽集团发展自主品牌轿车的核心企业,也是我国轿车制造业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以战略的高度对以一汽轿车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传统的财务分析框架是在长期的财务分析实践和理论总结下而形成的,它以财务报表为主要分析对象,虽然加入了财务综合分析模型或体系,但仍以定量分析为根本特征,忽视或不能将一些重要财务信息有效纳入分析框架,因此,要想更全面的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还要将传统财务分析的对象由财务报表扩展为整个财务报告甚至相关制度环境。哈佛分析框架以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为主要内容,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将企业战略与财务会计相结合,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支持。本文则是借鉴哈佛分析框架,用战略的视角对一汽轿车进行财务状况评估和预测,在此基础上,选择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增长的财务战略。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通过对一汽轿车在财务分析基础上的财务战略选择,可以帮助经营管理者从战略的高度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从而对财务决策提供帮助;也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投资价值和风险,进而结合投资者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也可以对政府、债权人等相关部门及人员提供参考。通过探索适合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及财务战略分析体系的框架,为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及财务战略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一、研究思路

财务分析是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基本方法,是财务战略选择的基础,不进行财务分析的财务战略选择是盲目的。而通过财务分析反映出来的企业经营状况,又是由企业实施一定的财务战略而表现出来的,单纯的进行财务分析,又不足以解释产生企业现有经营状况的原因。因此,本文以一汽轿车2004年至2008年财务报表及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在与上海汽车、行业中值横向比较和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依据适合的财务战略矩阵模型,选择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战略。

在财务分析之前,要运用会计分析方法,分析关键会计政策和估计,及会计政策和估计变更对财务数据的影响,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报表分析和比率分析;为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应选用沃尔比重、ROE 和EVA因素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在综合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进行财务预测,这是评价和选择财务战略的逻辑基础;最后,结合企业战略、财务战略、财务状况和财务预测结论,运用“基于EVA和可持续增长的财务战略矩阵”,提出财务战略建议。

二、研究框架

哈佛分析框架是由哈佛大学佩普(K.G.Palepu)、希利(P.M.Healy)和伯纳德(V.L.Bernard)提出的将战略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融为一体的逻辑框架,主要内容包括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本文借鉴哈佛分析框架,将战略分析融入到财务报表分析及财务战略选择中,采用会计分析、财务分析、财务预测、财务战略选择的逻辑框架,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研究框架图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框架;第二章介绍汽车制造业和一汽轿车的概况;第三章对一汽轿车进行财务报表分析,主要包括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财务预测;第四章对一汽轿车进行财务战略选择,主要包括,阐述财务战略基本理论同时,结合本文实际选择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战略矩阵,对一汽轿车进行财务战略矩阵分析,提出财务战略建议。

第2章我国汽车制造业及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2.1 我国汽车制造业概况

汽车制造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关联度高,随着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我国汽车制造业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生产布局和产品系列。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汽车制造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于2003年首次被列为我国五大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汽车产量逐年攀升。

从图2.1可以看出,我国汽车产量经历了2001年以前的缓慢增长后,2002年开始加速,2006年我国汽车产量首次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08年进一步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按这样的速度增长,我国汽车产量有望在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位。从构成上看,1999年我国汽车产量为183万辆,2008年为935万辆,增长了4倍,而我国轿车产量则从1999年的57万辆增长到2008年的504万辆,增长了7.8倍,轿车产量比重则由1999年的31.15%增长到2008年的53.9%,可以看出,我国轿车产量的增长是我国汽车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从汽车产量上看,我国是汽车大国,但目前我国绝并不是汽车强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错误!链接无效。

一、产能过剩现象严重,2008年,我国的汽车总产量为935万辆,而我国汽车产能却达到1500万辆,有37.7%的产能闲置,供过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即使是市场形势略有好转的2007年,263家整车制造企业中仍有104家处于亏损状态。对于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来说,适时适度地选择扩张型财务战略,避免大量产能闲置是很必要的。

二、大多数汽车制造业企业规模偏小,与国际一流生产企业差距很大。丰田汽车全球产能达到900多万辆,而我国最大的汽车生产企业一汽集团,2008年产量也只达到300万辆,小而全的汽车制造模式带来的问题是,不能有效整合设计、研发等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等现象十分突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我国汽车制造业生产的集中度仍有待提高。

三、自主品牌生产企业少。我国汽车产量中仅有30%至40%是自主品牌企业

生产,也就是说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大部分收益实际上都流向了国外掌握核心技术的汽车制造业跨国公司。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要通过提高自主品牌建设与管理水平来增加自主品牌比重,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在投资战略的选择上,应把握好自主与合作之间的关系,走出一条以合作促自主的理性道路。

四、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据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之一奥纬咨询的管理合伙人Dannenberg博士表示“目前世界成熟汽车企业在每辆新车研发上的投入约为600欧元,而中国的研发投入只有100欧元;中国汽车企业在每辆新车研发上的投入必须达到至少300-350欧元,才能有实力与包括丰田、雷诺、大众等在内的国外汽车巨头竞争,而这一追赶时间至少需要15年。”①可以说,我国汽车制造企业长期以来在研发方面的低投入,是造成我国汽车制造业缺乏自主技术、缺乏核心竞争力,进而缺乏自主品牌的主要原因。

五、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汽车出口有一定影响。因此,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在投资战略的选择上,应充分重视国际市场的变化,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努力降低风险。

虽然我国汽车制造业面临很大挑战,但面临的机遇也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据世界银行预测,我国经济在未来10至20年内将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由于GDP的增长对汽车制造业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居民消费水平逐年提高、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都将成为我国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二、国家对汽车制造业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强,随着我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逐步落实,我国汽车消费品市场税负水平将进一步降低,汽车制造业企业兼并重组将得到更有利的政策支持,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技术等方面投入将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自主品牌也将得到更好的扶持和发展。

我国汽车制造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从财务管理角度看,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财务战略选择是很有必要的,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应站在战略的高度,在运用财务分析充分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宏观经济走势

①来源:中国证券报

和汽车产业发展方向,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选择适合的财务战略,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把握机会,迎接新的挑战。

2.2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10日,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独家发起,采用社会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一汽轿车”,注册资本16.275亿元。一汽轿车是我国第一家轿车类上市公司,该公司于1997年6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000800。公司隶属行业为制造业,经营范围包括开发、制造和销售轿车、旅行车及其配件、修理汽车、加工非标设备、机械配件及机电设备。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从事红旗轿车整车及其配件生产的第一轿车厂、第二轿车厂、长春齿轮厂、第二发动机厂及一汽集团中与轿车生产、销售、基建等相关部门,并于1998年成立一汽轿车销售有限公司,占注册资本的90%,2004年一汽轿车在长春高新区新建年生产能力10万辆的轿车生产基地并投入使用,2005年一汽轿车与马自达公司、一汽集团共同出资1亿元人民币成立一汽马自达销售有限公司,一汽轿车占注册资本的70%,2007年成立独资子公司一汽红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2008年末公司组织机构如图2.2所示:

图2.2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机构图

一汽轿车以“能够独立开发、生产、营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轿车产品;使红旗品牌成为世人喜爱的国际知名品牌”为企业战略目标,采取内涵增长方式,

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新产品,一汽轿车成立之初主要有红旗旗舰、红旗世纪星、红旗明仕三个系列的产品,随着2002年首次引进日本马自达公司M6车型,一汽轿车走出了一条立足自主、开放合作的发展道路,2006年以后奔腾、红旗HQ3上市,同时推出M6轿跑车、Wagon等新车型,产品品种进一步丰富,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一汽轿车上市十多年来,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营业务收入由1997年上市初的52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202亿元,总资产规模由1997年的49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01亿元,利润总额由1997年的4.68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2.76亿元,每股收益由1997年的0.43元/股增长到2008年的0.67元/股,而2008年市盈率则明显偏低,仅为13倍,甚至低于1997年发行时15倍的市盈率,说明2008年一汽轿车价值被明显低估。我们知道,企业利润的增长、经营规模的扩大只能部分反映企业的能力,并不完全代表企业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财务管理角度,我们有必要站在战略的高度,通过财务分析全面了解一汽轿车经营状况,评价企业的综合素质及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进而选择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战略。

第3章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又称会计报表,是会计主体对外提供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及附注等。本章将以一汽轿车2004年至2008年财务报表为研究对象,并与上海汽车和行业中值作横向比较,通过会计分析评估一汽轿车会计信息质量,通过财务分析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营利能力、发展能力和财务弹性,运用修正的沃尔比重评分法、ROE因素分析和EVA因素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在合理的假设条件下进行财务预测。

3.1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分析

会计分析是通过分析企业会计政策和估计来评价会计质量,评价财务报表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程度。本文通过识别、分析一汽轿车关键会计政策和估计,分析会计政策和估计变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评价一汽轿车财务报表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程度。

一、识别关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一汽轿车2004至2008年均为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可以认为,一汽轿车的财务报表信息披露比较充分,能较好地从财务角度反映公司经营状况。

从一汽轿车的财务报表中我们可以发现,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存货、固定资产成为其资产的主要部分,如表3.1所示:

错误!链接无效。

货币资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因此不作为关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重点,但一汽轿车2008年度有2.49亿元的受限货币资金,占年末货币资金13%,对当年资金流动性有一定影响。虽然一汽轿车应收票据所占的比重较大,应收票据主要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拒付风险小,因此不作为分析关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重点;作为典型的制造企业,一汽轿车对存货和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与一汽轿车存货和固定资产相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应该成为会计分析的重点。

二、分析关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1.存货质量分析

一汽轿车存货取得时按计划成本计价,发出时按当月成本差异率用成本差异科目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上海汽车不同的是取得时按实际成本计价,上海汽车内部贸易性企业发出时的计价按加权平均法核算,生产性企业发出时的计价按计划成本核算。与实际成本法相比,虽然计划成本法计价会对成本起到一定的平滑作用,但由于汽车制造企业存货繁多,收发频繁,无法准确计算这两种成本核算方法对存货的影响,所以,本文不对其作进一步的分析,而只对存货跌价准备对存货的影响进行分析,表3.2列示了历年存货构成及存货跌价准备。

错误!链接无效。根据该表我们可以得出存货跌价准备的构成及变动情况如图3.1和图3.2所示:

错误!链接无效。错误!链接无效。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2004至2008年,一汽轿车存货比率一直维持在15%上下波动,2007年末存货增加了32.66%,据2007年年报披露,这主要是由于报告期末市场运力紧张,部分已按订单生产的商品无法发货所致。2006年以前,一汽轿车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一直不高于5%,但2007年却计提了16%以上,使我们有理由怀疑一汽轿车以前年度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不够充分。另外,2006年存货比重比上期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却大幅减少,这与2006年销量减少不无关系的,存货跌价准备对利润起到了一定的平滑作用。

上海汽车的存货比重相对较低,尤其是2006年整体上市以后,存货比例仅在7%上下浮动,而存货跌价准备则处于较高的水平,远远高于一汽轿车,说明上海汽车对存货的控制相对比较严格,也可反映出上海汽车对汽车销量预期偏低。

2.固定资产质量分析

一汽轿车折旧政策与估计:2004年开始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估计使用年限:房屋及建筑8至40年,生产汽车专用设备8至12年,通用设备7至22年,电子设备4至11年,运输设备6至10年其他设备5年。按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上海汽车折旧政策与估计:年限平均法,估计使用年限:房屋及建筑10至40年,机器设备5至20年,电子设备、器具及家具3至12年,运输设备5至12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