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神社看和式建筑

从神社看和式建筑

从神社看和式建筑
从神社看和式建筑

从神社看和式建筑的特点

提起和式建筑,想必你脑中浮现的,必是那些或藏于青山绿水、或栖于乡间坊里、或立于繁华都市的大大小小的神社。无论是在漫画、影视、文学等虚构艺术作品中,还是在真实的生活中,神社都享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神社已成为日本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日本建筑史上,神社的重要地位同样不可撼动。在日本,各种神社遍布全国,约有十余万所,而其建造从古迄今从未中断。日本的神社,英文为Shinto Shrine ,意思是神道教的祭坛和神道神的住所。早期的神社,是模仿当时比较讲究的居住建筑而建。这是因为在观念上,神社是神灵的住宅,而人们只能按照自己的生活去揣摩神灵的生活,而且,当时的建筑学也远远没有达到可以专为神灵别创一种神社型制的水平。因此,这些早期神社贴近朴实的人民生活,它们的建筑风格,可以代表日本建筑的基本气质。

和式建筑使用木构架,通透轻盈。

传统日式建筑最显著的特点当属其木质结构。由于日本气候温

和,又盛产木材,因此大部分民间住宅和寺庙建筑都使用木质材料

建造,例如,日本最为神圣的神社——伊势神宫。伊势神宫位于原

始森林之中,是日本神社建筑的活化石,其典型特征是那由柏木搭

建的房屋架构和传统的茅草屋顶。这种设计表现出纯洁和简单之感,

使伊势神宫被认为是日本神道教最重要的圣地。

和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渊源极深。

日本的古代文化是受到中国文化全面、深刻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英国著名建筑

史学家帕瑞克·纽金斯说:“当我们研究日本建筑时,我们发现,正如许多建筑艺术史实中所述,日本建筑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之大。”事实上,作为一种全新文化的注入,日本在公元1世纪时就已经接受了典型的中国南方建筑形式。约公元552年,佛教自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同时也带入了中国南北朝和隋唐的传统建筑技术与风格。从此,佛寺建筑成为日本的主要建筑,其影响遍及宫殿与神社。到平安时代(公元794年—1184年),日本本土文化与中国佛教文化的的融合基本完成,在佛寺建筑中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和样建筑。另一方面,2009年底在成都金沙遗址发现的金沙祭祀台,不是一般顶部平整无建筑物的木构祭台,而是有类似亭子顶部建筑的神圣威严“社”,中国古建筑专家杨鸿勋先生称之为“古蜀大社”,这座“古蜀大社”是日本神社的祖型。这同样体现了日本建筑与中国古建筑之间的亲缘关系。

神社属于寺庙建筑,是具有典型日本风格的建筑类型

之一。神社通常以正殿为主体。正殿一般为长方形或方形,

木构架,底部架空,两坡顶,悬山造,正脊上横向安置着

一排被称作“竖鱼木”的原木,脊的两端各有一对方木高

高挑起,并相互交叉,被称为“千木”。神社内的柱子、

板壁、栏杆等木构件处理成素面,木纹清晰,色泽柔和。

在通往神社的大道上或围栏上,常设有一种被称为“鸟居”

的大门,其形式为一对木柱架设一根两端悬出的横梁,梁伊势神宫内宫

八坂神社

伊势神宫 下又横穿有一根两端挑出的枋木,很类似于在中国寺院圣地常见的牌坊。鸟居颜色绚丽,最常见的是被漆染成橙色与黑色的鸟居。鸟居材料质地也多种多样,最多被使用的是木材,但也有石质的(如著名的三大石鸟居:日光东照宫、京都八坂神社与镰仓八幡宫)与铜质的。鸟居的形式虽然简单,但比例精妙,姿态朴拙而又轻逸,具有一种特别的冼练美。与中国建筑的宏大壮美相比,和样建筑更加洗练、优雅和素洁,更擅长表现建筑结构的构造美和材料的质感与色泽的美。

另外,由中国传入日本的饮茶、品茶的习惯渐渐发

展成为茶道,并衍生出“茶室”这一特殊建筑形式。茶

室的建造与茶道“和、静、清、寂”的精神相辅承,讲

究动静之变,取材与构造通常为木柱、泥壁、或毛竹做

的窗棂,惯用带皮树干为木质构件,气氛沉静、优雅、

纯洁。

再有,传统的和式建筑“数寄居”,是取茶室风格的

意象与书院式住宅加以融合的产物,常用“数寄” (外面糊半透明纸的木方格推拉门,也有纸夹在双层木格中

间的)分割空间,惯于将木质构件涂刷成黝黑色,并在障壁上绘水墨车,意境古朴高雅。而“数寄”最初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

和式建筑强调与自然的融合。

在日本岛国的国土上,是一幅幅海滨、森林、丘陵与山岳交映变化的景色,而随着四季的变化,春粉樱、夏绿树、秋红叶、冬白雪,表现出绚丽多彩的景观。因此日本人对于自然有着与众不同的强烈意识和感受。在这种自然观理念指导下所建造的和式建筑,提倡与自然协调,期冀与大自然浑然一体。

在日本三重县的伊势市,一条名为五

十铃川的河流静静流淌。这条河便是伊势

神宫的一部分,所有来参拜神宫的人,都

要在这里洗手、漱口,以净身心。横跨五

十铃川的宇治桥两端各有一个高达7.44

米的鸟居,纯日式风格的木桥被苍山绿树

环绕,还未进入主体建筑,已经先感觉到

了远离俗世的气

息。神宫内古树

参天,建筑物全部以原木修筑,

茅草盖顶,即便在盛夏也没有一丝燥热。有意思的是,神宫里很多

道路都绕树而修,因为日本人相信神宫领地内的一草一木皆为神灵

所有,不得妄动,所以修路时只好为树让行。

明治神宫是供奉明治天皇神灵的神社,位于东京最热闹的涩谷

区。尽管如此,神宫之内却没有一丝闹市的繁杂之感。东京的人工

与喧嚣都为神宫让道,在这座大都市中生生腾出152.3万平方米,

种植参天大树。沿着林间的碎石参道,便可深入这座身处闹市却丝茶室

明治神宫外围

毫不违自然的神社。

神社的建址往往是静谧清新、绿树成荫,并最好有活水环绕的地方。神社是神灵的居所,当是日本人理想中的住宅。这说明,若有条件,和式建筑的最佳选择是与真正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而对普通人家来说,拥有数万顷的森林是不现实的。因此,传统民居将自然浓缩于庭院之中。日式庭院简练而精于细节,以一方庭院山水,而容千山万水景象。日本人对自然资源的珍爱可以从他们对任何自然材料的特性挖掘中看到,草是经过疏理精心种在石缝中和山石边的,它要突现自然生命力的美;树是刻意挑选、修剪过的,如同西方艺术的雕塑般有表情含义;一小片薄薄的水面,滴水的声响,要勾起你许多想念;石材当然精心挑选,它的形态质感、色彩组合要提炼成神化的山水,达到不是自然恰似自然的境地。这是人对名山大川的向往,是人对自然的向往。

对于禅意甚浓的茶室的建造与选材,也是极为考究的。为了模仿深山幽谷的气氛,使茶室表现出山村茅舍的特点,茶室中要选用各种自然材料:弯曲带皮的木柱,有节疤的更好;带树皮的木板;糊有土泥巴的篱笆墙;质地松软、剪切整齐的草屋顶;纸糊的格子门;还有不加斧凿的毛石做的踏步或茶炉架;用竹子做的窗棂、天花;粗糙的芦苇席做的隔断等。最为考究的室内构件要数壁龛旁边的柱子,要求有刚柔兼具的自然弯曲,苍劲古朴的天然纹理,为求上品主人往往不惜重金以求之。

总的来说,和式建筑无论是在选址、样式,还是在建材的选取上,总是想方设法地贴近自然,体现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和式建筑也不乏华丽。

和式建筑往往精巧而素雅,但在有些方面,日本建筑却是夸张而华丽的,例如伸展得很远的飘檐,硕大的斗拱,各种华美的装饰,园林中写意的枯山水等。

日本的佛寺常常是简朴中透着庄重和肃穆,很少使用色彩明艳的油漆。然而,同属寺庙建筑的神社,在这方面则与佛寺截然相反。神社是举行出生的庆典和婚礼的地方,也就是办喜事的地方,因此建筑的式样就繁复和豪华了许多,色彩上也常常采用朱红色的油漆,有的地方甚至是镶金包银的,极尽奢华。

在神社主殿前常常设有喷泉水,叫“净身”,参

拜主殿之前,应取一些清水洗手、漱口。鹤冈八幡

宫神社门口的“净身”上方,修建了漂亮豪华的亭

子,轻逸的棕红色四角飘檐,檐下是华美的雕刻与

彩绘,还饰以金漆,显得华丽而高贵。

日光东照宫是供奉日本最后一代幕府江户幕府

的开府将军德川家康的神社,建造于1617年,社址

坐落在位于日光山山麓栃木县日光市的山内。东照宫内的彩雕十分著名:有东西回廊上栩栩如生的彩

绘雕刻——睡猫和鸟;有请中国巧手匠人雕刻的“唐门”,其上雕刻的都是中国典故,如“许由洗耳”、“ 竹林七贤”等;有雕刻着三个用爪子捂着眼、耳、嘴的猴子(三猿)的马厩——神厩舎,其涵义取自论语“君子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日本庚申年邮票曾取八幡宫净身

其为图案。日光东照宫的建筑,色彩与雕刻并重,主题以人

物动植物为多,各种纹路的种类也非常多。随着道路的深入,

进入不同建筑的每道门都在色彩、装饰主题、式样上有着变

化,让人目不暇接。

结语

虽与中国传统建筑一脉相承,但和式建筑仍有着自己独

特的风韵。

以神社为代表的和式建筑,清新自然、富于禅意,总体

细致朴素,却又不乏华美艳丽之作,重视也擅长于呈现材料、

构造和功能性因素的天然丽质,草、木、竹、石,甚至麻布、

纸张,都被利用得恰到好处。 和式建筑所体现的一种“自然、淡泊、雅静”的美学境

界,或者说它所追求的一种自然生态观,乃是日本传统建筑的真正本质。

在人们一改往昔贪图“奢华、享乐”而转向“崇尚自然、追求简朴(并非贫穷、简陋)”的生活方式的今天,日本和式建筑独具的自然风格与形式,营造手法与细部处理,以及其中所深涵的哲理,都将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带来巨大的启示作用。

睡猫与鸟

日本佛寺建筑

日本佛寺建筑 原文摘自https://www.wendangku.net/doc/a218306140.html,,编者整理并配图 日本原始神社建筑 在中国佛教的木构斗栱式建筑传入前,日本本土的建筑形式是神社本殿建筑,有大社造、神明造、住吉造三种样式。其结构是悬山式的两面坡屋顶,坡度大约呈45 度角,建筑本身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地板采用干栏式结构。学者研究这种干栏式建筑也是起源于中国,大约在两千多年前伴随着水稻农耕文化,由中国南方来。这种古老的木建筑结构较简单,体积也较小,反映日本建筑技术仍处于较原始的阶段。 日本神社建筑

日本神社建筑 飞鸟时期——中国建筑之传入 在日本唐化之前,先进的中国式建筑已跟随着佛教传入而东渡日本。飞鸟时期,朝鲜半岛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对峙,为了对抗中国支援的新罗,百济便将佛教等先进的中华文化输入日本,以换取日本的支持。因此早期中国建筑是经由朝鲜半岛的百济间接传入的。公元六世纪日本飞鸟时代就有百济工匠依中国建筑式样建造了法兴寺(飞鸟寺)与四天王寺。现存世界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奈良法隆寺也是此期间建造的中国式佛寺。此时日本正从部落式国家逐渐走向更开化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先进中国式建筑的引入,产生规模宏大的佛寺与官舍更是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飞鸟时期佛寺最珍贵的是整体布局及建筑构造具有中国南北朝建筑特征,在布局上以佛塔或大殿(日本称为金堂)为中心,四周由堂、廊围成方形院落的中轴对称式布局。南北朝建筑特征,如斗栱的重叠、跳出,使用人字栱(日本称为人字形蟇股)做为补间铺作,其中人字栱的外形具有初期生硬平直(四天王寺)及后来线条优美的曲脚人字栱(法隆寺)。栏杆有直棂和L形、卍字形勾片栏杆;在柱方面则有类似的收分卷杀。在中国已无南北朝时期的寺庙建筑留存,只剩云岗石窟和敦煌石窟还有石窟寺或石雕建筑图案留存,因此飞鸟时期的佛寺建筑是中国系木构建筑珍贵的实例。 法兴寺(飞鸟寺)鸟瞰

日本建筑的风格特色

日式建筑 日本建筑特色 日本建筑中最有特色的是神社,遍布全国,约有十余万所,建造年代从古迄今从未中断。早期神社,模仿当时比较讲究的居住建筑,因为在观念上,神社是神灵的住宅,而人们只能按照自己的生活去揣摩神灵的生活,而且,建筑学当时也远远没有达到专为神灵别创一种神社型制的水平。因此,这些早期神社贴近朴实的人民生活,它们的建筑风格,可以代表日本建筑的基本气质。 日本神社 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在经历了全盘西化、帝冠式与和风样式的传统复兴等多种风格后,最终通过对日本民族深层文化的不断探究,从建筑与环境的对话,空间意象的把握和材料性能理解等方面寻找传统和现代的契合点。近年来在日本,材料自身所蕴涵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被重新认识并成为建筑创作的源泉之一,设计材料也呈多元化形式:木材给人带来温馨的感觉,并让人重新认识传统文化;钢结构建筑则再现了自身的硬度和金属精巧细致的质感。 日本建筑中的室内空间,尤其是建筑的公共部分,却显得和外部空间十分的和谐与连贯,也就是说“灰空间”就是日本建筑中一种非常有特色的空间。所谓“灰空间”是指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建筑内外的界限,并将两者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日本建筑的现化代 现代城市建筑的发展规模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扩展了生存及工作空间,但同时也让“私人领域”减小,日本建筑界提出一条理论,即任何建筑都由“个人领域”展开,是所有空间造型的基本参数。也就是说,建筑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的需求,环境设计十分重要。这里的环境包括一切满足人们欲望的设施,如绿地、商店等。

日式建筑 结构设计的立足点在于力学,建筑设计的立足点则在于美学。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建筑师为追求美学设计的完美,尽可能利用装修手段将结构隐藏起来,但是近几十年来,建筑结构所体现的理性和技术的美感重新被认识,结构造型设计也就应运而生了,日本近年来的建筑中大面积玻璃的使用,使得建筑在实现对透明性追求的同时也大面积暴露了建筑的结构和设备。建立在理性的技术基础上注入感性的建筑思维的结构造型设计在日本当代建筑设计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体现了对现代空间造型技术的认同。 在“装饰就是罪恶”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影响下,现代建筑清一色地追求简洁明快,这样的造型却容易丧失材料的质感。近年来在日本,材料自身所蕴涵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被重新认识并成为建筑创作的源泉之一,设计材料也呈多元化形式:木材给人带来温馨的感觉,并让人重新认识传统文化;钢结构建筑则再现了自身的硬度和金属精巧细致的质感。日式设计与民族性格 日本的设计风格在世界上是有独特魅力的,无论在平面设计还是在工业设计上都是佼佼者。日本的艺术既可能简朴,也可能繁复,既严肃又是怪诞,既有楚楚动人抽象的一面,又具有现实主义精神,这就是东西方的交融。从日本的设计作品中似乎看到了一种静、虚、空灵的境界,更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东方式的抽象。日本人是大和民族,大和民族是个忧患意识非常深重的民族。北欧人认为设计是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美国人以之为赚钱的工具,日本人则认为设计是民族生存的手段。 日本的设计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以其特有的民族性格使自己的设计变得十分强大。日本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学生,他们能对国外有益的知识进行广泛的学习,并融汇贯通,最终成为己用。同时,日本民族的团体精神很强,使企业内部的力量比较容易得以完全集中。日本的传统中有两个因素使它的设计没走弯路:一个是少而精的简约风格,另一个是在生活中他们形成了以榻榻米为标准的模数体系,这令他们很快就接受了从德国引入的“模数”概念。空间狭小使日本民族喜爱小型化、标准化、多功能化的产品,这恰恰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导致出现日本的电器产品引导世界潮流、横扫世界市场的局面。比如他们把套在木桶外面的箍夸张加大,让它既是功能构件又是装饰构件,称之为“装饰性的使用结构部件”。又比如国际主义风格的产品可以批量生产,并且价格低廉,适合广大民众的需求.它在设计过程中牺牲了民族性、地方性、个性,一心追求共性。 日本建筑“空间的无限定性”概念

日本建筑

日本建筑 (课程教学大纲)一,绪论 1,学习目的 2,内容及要点 二,日本的自然和文化背景 1,日本的地理形势 2,日本的气候条件 3,日本民族和日本文化 4,日本历史发展概况 三,日本古代建筑的类型 1,城和町 2,宫殿 3,神社 4,寺庙 5,园林 6,住宅 町家(城镇住宅) 农家(农村住宅) 武家(武士住宅) 7,茶室 四,日本近代建筑 1,文化的变迁 2,新建筑类型 3,新风格和新技术 五,现代建筑 1,现代早期 2,新思想的传入 3,重技术和重艺术的争论 4,新风格新流派

日本建筑 一、绪论 1.学习目的 我们的东邻日本自古就与我们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中国文化传入日本。隋唐时期日本掀起了大规模,全方位学习中国的高潮,此后,日本长期以中国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直到现在日本仍然保持着对中国文化的关注。 近代日本全面学习西方,迅速发展成帝国主义列强之一,转而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进行侵略和扩张。同时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日本民族在古代学习中国,近代学习西方以及现代高度发达的同时非常注重于保持和延续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日本的奇特就在于它是世界上最现代同时最传统的国家。 日本的建筑和日本的文化一样。古代学习中国,近代学习西方,后来又高度的现代化,然而不论何时,都始终保持着民族的传统。 学习和了解日本建筑不只是为了知道日本建筑的历史发展过程,更重要的是了解一种建筑,一种文化在和外来文化相融合的时候,是怎样相互促进,交互发展的。 日本的现代文化中具有明显的传统文化的因素,这一点是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在现代化的同时怎样保留,延续和发展民族文化传统,处理好现代和传统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我们长期研究但至今仍未很好解决的问题。了解人家是怎样做的,无凝对我们将有很大的启发。 另一方面,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是完全步西方的后尘,而是走出自己的道路,这一点也是日本做得比较好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 内容及要点 本课程并非一般的日本建筑史,虽然其内容涉及日本古代、近代和现代建筑,但是重点不在于单纯学习建筑历史,而是通过了解日本的建筑的发展历史来理解日本现代、当代建筑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这其中尤其重要的是要结合日本文化的特色及其发展,理解建筑与文化的关系。日本当代建筑特色的形成决不只是建筑本身发展的结果,而是建筑与文化相结合,相互影响而发展的结果。 因此,课程内容中不仅有日本各历史时期的各种建筑类型的介绍,还有日本民族及其社会文化的发展等相关内容。 在日本历史和日本建筑发展史上,有两个时期是关键点。一是隋唐时期学习

日本神社建筑样式

日本神社,一个神秘而神圣的地方。受外来文化影响却又饱含日本传统和式风情,木质建筑简单却又不失高雅。神殿是神社中祭祀神灵的主要场所,也称为本殿。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各日本神社中本殿的种类及其代表性建筑。 1、【大社造】: 介绍:平面为正方形;正面侧面的、分别有两间;妻入口;正中央竖立着一根粗大的柱子称为“漩涡柱”所以入口无左右之分;神殿中央的柱子称为“心御柱”;还有一个特征是神殿的地板位置较高。此神殿广泛分布于出云一带,最古老的要数神魂神社的神殿。

代表建筑1:神魂神社 代表建筑2:出云大社

2、【神明造】: 特征介绍:神明造入口为平直形入口。神明造中最纯粹严格的要数伊势神宫的内宫和外宫,与一般神明造区别开的称为“唯一神明造”,其他神社是无法建造出这种神殿的。正面有三间(柱子有四根因而有三间);侧面有两间;平直入口切妻造;柱子拔地而起;侧面有两根栋持柱用于支撑栋木;破风(沿着屋顶斜坡摆放的木板)伸展开变成千木;屋顶斜面小于或等于45度没有弯度;屋顶上还有胜男木这样的圆木。神明造多分布于三重县,现存最古老的神明造位于长野县的仁科神明宫。 代表建筑1:仁科神明宫 代表建筑2:伊势神宫

3、【住吉造】: 特征介绍:住吉造是直线构造、切妻造、妻入口构造。正面设有入口;侧面有四间房;中间设有隔间、隔板,分成内阵和外阵。细微处朴素简单,朱红色的柱子,墙壁是白色。整个神殿好像与大尝宫的悠起殿·主基殿相似。以大阪的住吉大社为代表。 代表建筑:住吉大社

4、【流造】: 特征介绍:由神明造演变而来,是日本神社建筑中本殿最普遍的形式。正面屋顶向前方延伸,形成优美的弧线。流造为平入口,位于正面入口的前屋顶斜坡铺展开来,因而从侧面看神殿的前后部都不一样,以主体部分为中心延长的部分称为屋檐或向拝。正面的柱间按不同规模分为一间或三间以上。一间的称为一间流造,三间的称为三间流造。流造是神殿中最常见的样式,遍布全国。具有代表性的有京都下鸭·上贺茂社。现存最古老的是宇治市的宇治上神社。 代表建筑1:宇治上神社 代表建筑2:伏见稻荷大社

日本大学专业的介绍

日本大学专业的介绍! 目前经“日本文部科学省”认定的各类大学共有670 余所(其中国立99 所,公立74 所,私立497 所)。据统计, 在文、理、工等九个教学领域共设有1250 余个学科(专业)。如果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日本各大学的专业设置情况, 欢迎来我处查阅资料。另外,当你赴日本各地的语言学校学习时,学校除备有日本大学的招生资料外,学校的老师应 负责为你做具体的升学指导。 分类介绍目录 人文科学系统------------约有220 个学科 社会科学系统------------约有220 个学科 工学系统------------------约有340 个学科 理学系统------------------约有90 个学科 农学系统------------------约有110 个学科 医疗、看护系统---------约有55 个学科 家政、生活科学系统---约有50 个学科 教育系统------------------约有85 个学科 艺术系统------------------约有80 个学科 一、人文科学系统 关于文学,语言方面的学科(部分) 英文学科(含英文学专修):英美文学科、日本文学科(含日本文学专修)、日本语学科(含日本语专攻)、日本语· 日本文学科、英语学科(含英语专攻)等。 关于史学方面的学科: 史学科、考古学专修、人类文化学科、西洋史学专修、地理学科、东洋史学专修、日本文化史学科、美术史学科、历 史学科、历史文化学科、历史·民俗系专修等。 关于哲学方面的学科:(部分) 哲学科(含哲学专修)、心理学科、思想宗教系专修、思想文化学科、哲学历史学科、东洋哲学专修、人间心理学科、 美学科、美学美术史学科、美术学科、临床心理学科、中国哲学文学科、宗教学科等。 关于其它人文科学方面的学科: 亚洲言语文化学科、亚洲太平洋学科、亚洲文化学科、英语文化学科、英语传播学科、英美地域研究学科、英美文化 学科、欧美文化学科、外国语文化学科、环境文化学科、观光文化学科、环日本海文化学科、教养学科、健康心理学 科、言语传播学科、言语文化学科、现代传播学科、工艺文化学科、行动科学学科、国际学科、国际言语传播学科、 国际言语文化学科、国际传播学科、国际交流科、国际社会文化学科、国际文化学科(含国际文化课程)、国际信息 (情报)学科、社会系统信息(情报)学科、传播学科、公共关系学科、社会文化学科、生

日本建筑各阶段解析

年终吐血巨献——美丽的日本——东瀛建筑篇 2012-01-19 03:18:45 小引 本篇实为读星条旗、弥多太诸老师有关日本建筑相册的一份杂抄笔记,我不懂日文,于建筑也完全是外行,虽然平时感兴趣,但多半都是茫然的状态,也曾有心请教星条师,不过他日理万基,实在不好意思打扰,最后只能盲人摸象,自己动手,使之成为年初有关日本历史文物和信仰两日志的续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写这样的日志并非为了求教,或者狂妄地以此指点他人,对于我自己而言,这些只是一些资料的备份,很多日本建筑的相关问题,日本学者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我哪里有资格和能力解说呢?!本篇绝不是行家的美学欣赏,也不是论道似的技术分析,不过木建筑之所以为世人所重,一则是其外观,另外的根本原因是,建构是力学的展示,故而本篇中罗列了不少平面示意图,在了然建筑部件的名称之外,通过示意图,或能进一步的感受建筑之博大和丰富,这些示意图也最费心力,当然,有心者不能重图轻文,另外,看上去啰嗦夹缠,可自以为相当省略了,很多节点不得不割舍,不然说不定要写成书,话说回来,这样的游戏之作,饱学之士切莫当真才好,或者照例是一些图影还算有点用处,汇集于此,没有功劳也还有疲劳,图片皆随处偷盗而来,此间也不一一交代说明了,仓促赶在年前列出,错谬当过后再改。 ***************************************************进入正题的分割线******************************************** 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建筑,其用材、造型、式样,跟这个国家的地理,气候密切相关,此外还与其政信仰风俗,政治教化密不可分,要讲日本建筑,还得从头说起。 原始时代,先民为躲避地上虫兽的侵害和地底的潮湿,将休歇的屋舍建在高出地面、以木或竹支撑的柱架之上,中国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等新石器遗址中,都发现有埋在地下的木桩以及底架上的梁板,这就是后世所谓的干栏式建筑的遗迹,而这种干栏式建筑,在日本称之高床式住居。 原始干栏式屋舍 在以上层斗栱梁架来稳固整个木构的技术产生之前,掘地立柱是稳定建筑物的最好方式,即深挖柱洞,

日本礼仪文化介绍

日本礼仪文化介绍 日本的礼仪文化和中国有什么不同呢?跟着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日本礼仪文化介绍 作为我国近邻的日本,格外注重传统的礼仪文化,本文集从日本礼仪文化历史传承的角度,讲一下礼仪的重要性。 日本几乎全是大和民族。居民主要信奉神道教和佛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日本至今还保留浓厚的我国唐代的礼仪和风俗。 ◆服饰礼仪 日本人在交际应酬之中对打扮十分介意,在商务交往、政务活动以及对外场合中多穿西服,在民间活动时,他们有时会穿国服——和服。穿和服时,一定要穿木屐和草鞋,并配以布袜,妇女穿和服时,还必须腰系彩带,要后加上一个小软托,并且手中打伞。根据年龄、婚姻状况以及身份地位的差别,和服的色彩、图案、款式、面料乃至穿着方法也不尽相同,需要准确区分。 在与日本人打交道时,衣着上必须注意四点:1、日本人认为衣着不整齐便意味着没有教养,或是不尊重交往对象。所以,在与日本人会面时,一般不宜穿着过分随便,特别是不要光脚或穿背心;2、到日本人家里做客时,进入「玄関」(げんかん)后要先脱下大衣、风衣和鞋子,同时鞋子要朝外摆放整齐;3、拜访日本人时,切勿未经主人许可,而自行脱去外衣;4、参加庆典或仪式

时,不论天气多么热,都要穿套装或套裙。 ◆餐饮礼仪 在饮食方面。日本可以说是自成一体,世人一般称之「和食」(わしょく),即日本料理。日本人用餐时,要摆上一长矮桌,男子盘腿而坐,女要要跪坐而食。日本在使用筷子上是很讲究,筷子都放在筷托上。还有“忌八筷”的习俗,就是不能舔筷、迷筷、移筷、扭筷、剔筷、插筷、跨筷、掏筷。同时,还忌用同一双筷子让大家依次夹取食物,也不能把筷子垂直插在米饭里。 宴请客人时,大都忌讳将饭盛得过满,并且不允许一勺盛一碗饭。作为客人,则不能仅吃一碗饭,那怕是象征性的,也要在添一次。否则,就会被视为宾主无缘。 ◆茶道礼仪 茶道是日本的传统艺术形式,源于中国的唐宋时期。茶原本不是日本的所固有产物,是由遣唐使与留学生从中国将茶带到日本,而逐渐发展成日本的茶道。唐朝的茶主要是以「团茶」为主,将茶叶固定成一块,然后再煎煮饮用,日本现今的抹茶就跟「团茶」比较接近。日本茶道有“四归茶道”的说法,即“和、敬、清、寂”。“和”指和平、祥和;“敬”指尊敬、互敬;“清”指清洁、清爽;“寂”指幽寂、苦寂。这种茶道精神一直是日本茶人追求的目标。 在饮茶时,主人会用左手掌托碗,右手五指持碗边。跪起后举起茶碗(须举案齐眉),恭送至正客前。正客接过茶碗也须举案齐眉,以示对主人致谢。然后再放下碗后重新举起才能饮茶,因为日本人注重茶具文化,因此如果茶碗上有图案,需要将茶碗转

日本建筑各阶段解析

2012-01-19 03:18:45 小引 本篇实为读星条旗、弥多太诸老师有关日本建筑相册的一份杂抄笔记,我不懂日文,于建筑也完全是外行,虽然平时感兴趣,但多半都是茫然的状态,也曾有心请教星条师,不过他日理万基,实在不好意思打扰,最后只能盲人摸象,自己动手,使之成为年初有关日本历史文物和宗教信仰两日志的续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写这样的日志并非为了求教,或者狂妄地以此指点他人,对于我自己而言,这些只是一些资料的备份,很多日本建筑的相关问题,日本学者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我哪里有资格和能力解说呢?!本篇绝不是行家的美学欣赏,也不是论道似的技术分析,不过木建筑之所以为世人所重,一则是其外观,另外的根本原因是,建构是力学的展示,故而本篇中罗列了不少平面示意图,在了然建筑部件的名称之外,通过示意图,或能进一步的感受建筑之博大和丰富,这些示意图也最费心力,当然,有心者不能重图轻文,另外,看上去啰嗦夹缠,可自以为相当省略了,很多节点不得不割舍,不然说不定要写成书,话说回来,这样的游戏之作,饱学之士切莫当真才好,或者照例是一些图影还算有点用处,汇集于此,没有功劳也还有疲劳,图片皆随处偷盗而来,此间也不一一交代说明了,仓促赶在年前列出,错谬当过后再改。 ***************************************************进入正题的分割线******************************************** 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建筑,其用材、造型、式样,跟这个国家的地理,气候密切相关,此外还与其政信仰风俗,政治教化密不可分,要讲日本建筑,还得从头说起。 原始时代,先民为躲避地上虫兽的侵害和地底的潮湿,将休歇的屋舍建在高出地面、以木或竹支撑的柱架之上,中国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等新石器遗址中,都发现有埋在地下的木桩以及底架上的梁板,这就是后世所谓的干栏式建筑的遗迹,而这种干栏式建筑,在日本称之高床式住居。 原始干栏式屋舍 在以上层斗栱梁架来稳固整个木构的技术产生之前,掘地立柱是稳定建筑物的最好方式,即深挖柱洞,在有坚硬的地基的情况下,埋立粗壮的木柱,然后在柱洞周围施以夯筑,最后再在经过夯固的柱架上铺板建房。 日本青森县青森市高床式掘地立柱建築物遗迹 日本湿热多雨,适合高大林木生长,如桧、杉、榉等,这些树木都是优良的木质建材原料,相比中国,木构建筑的资源更为丰富,不过因为深埋于地下,受潮湿的侵袭,木柱极容易腐朽,日本建筑也就形成了一种“定期更新”的制度,如神社的正殿,一般二十年就要更新重建。 丰受大神宫外币殿 伊势神宫是日本最古老和最神圣的神道神社,位于三重县伊势市的海滨密林里,分内外两宫,内宫称“皇大神宫”,祭祀天照大神,外宫建造年代晚于,供奉丰受大神,它专门负责保护天照大神的食物。两宫的样式大致相同,公元七世纪,天武天皇确立了每二十年重建神宫的制度,此类神社建筑的形式更多地保留了日本建筑的旧有形式,伊势神宫的内外宫,差不多两千年没有大的变化,有关神社,或出专篇介绍本篇从略。 皇大神宫新建正殿之栋椋柱 日本人认为“物”是无法永久保存的,加之后来传入的佛教“无常”观,所以对于古建筑,往往只

日本文化概况复习资料

1.日本位为亚洲大陆东边,被太平洋所包围。和大陆之间由浅的大陆架连接。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组成。 2.★日本所处的位置不会卷入大陆的政治变动中,相反具有吸收大陆文化的有利地形。因此日本建国以来即保持固有的文化,又吸收外来文化融合成自己独有的文化。 3.日本国土面积:38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2628万人。人口多分布在太平洋沿海平原。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11个。 4.东京总人口:1158万人,位居世界第5位。东京位于日本中部。平均气温:摄氏度。 5. ★日本列岛位于环太平洋上,火山活动也很活跃。所以经常发生地震。 6.日本两大地震:1923年关东大地震。1995年阪神大地震。 7.★日本气候温暖,各地域温差很大,四季变化明显。由于这种气候特征造成夏秋季雨和台风都很大。 8.日本阿尔卑斯山位于本州的中部,高3000米(最高的山是富士山3776米)。日本有60个活火山。 9.日本人喜欢的话是樱花。樱花季节从冲绳开始北上。因此如果北上旅行的话三个月都可以观赏到樱花。 10.日本的主要道路分为:国道,都道府县道,高速汽车道,市町村道。 11.日本的国土按照地方分为:北海道,东北,关东,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冲绳。 日本按照行政分为:1都,1道,2府,43个县。 二,日本历史 12. 日本历史时代可以划分为古代、中世、近世、近代 古代:(一万年前—纪元后11世纪):绳文时代,弥生时代,古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 中世:(12世纪—16世纪):镰仓时代,室町时代, 近世:(16世纪—-19世纪):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 近代:(19世纪后半—1945年) 13.绳文时代,人们居住在竖穴中,大多以捕猎,打鱼,采集为生。 14. 三世纪开始种稻子。中稻技术对农耕社会产生了生产增长,产生贫富差距,农村共同体变为政治集团,划时代的社会变化。 15. 弥生时代使用种稻和金属器使用技术。 16. 在4世纪中期左右产生了大和政权。 17. 日本历史上4世纪中期左右第一次发动了对外侵略。 18. 前方后圆坟:古坟的一种。后面是圆形前方是方形。后面圆中是埋葬遗体的地方,前面用作祭祀。 19. 渡来人:从国外来的人,在古代指的是从朝鲜,中国去日本定居的人。

日本古代建筑的发展

日本古代建筑的发展,若以佛教建筑传入日本的飞鸟时代算起,已历经了一千多年的历程,其类型主要有寺院、神社、住宅、都市、城郭和茶室等,其发展历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和近期三个阶段。 1、早期(6世纪中叶—12世纪)包括飞鸟时代(593—710年)、奈良时代(710—794年)和平安时代(794—1183年),佛教与建筑文化从中国传入日本,佛寺成为日本的主要建筑,它影响了宫殿与神社建筑。 也有将飞鸟时代定为593年圣德太子摄政,推行改革,至710年从飞鸟藤原京迁都平城京(今奈良)为止。 圣德太子学习中国隋朝文化,制定了日本最早的宪法。 [转载]中古日本建筑(6世纪——19世纪)[转载]中古日本建筑(6世纪——19世纪) 593年圣德太子(敏达天皇)摄政,隋朝(581-617,共36年) 594年,20岁的圣德太子在大阪建造第一座庙宇四天王寺(Shitennoji),以中门、五重塔、金堂和讲堂并排成一直线,附近有石舞台、六时堂等建筑,它是日本最古老的官寺。 [转载]中古日本建筑(6世纪——19世纪) 大阪四天王寺 [转载]中古日本建筑(6世纪——19世纪) 飞鸟时代的装束 [转载]中古日本建筑(6世纪——19世纪) 公元710年,元明天皇迁都奈良,奈良时代开始。日本的遣唐史根据中国风水观念,仿照中国唐都长安,按1/4的比例在奈良修建了平城京(Heijo Kyo)。平城京东西宽4.3公里、南北长4.8公里。中央有宽85米的朱雀大路,将市区分为左右两京,每隔400米都有大路相通,纵横的大路将城区分成许多方块,形成整齐的棋盘街。 [转载]中古日本建筑(6世纪——19世纪) 奈良平城京复原图 [转载]中古日本建筑(6世纪——19世纪)几个京城的比较 圣德太子在607年建造奈良法隆寺(The Horyuji Temple),711年在奈良时代重建,但它仍保持着飞鸟时代的形式和布局,以金堂、五重塔为主,共二十余幢,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日本木构建筑群。 [转载]中古日本建筑(6世纪——19世纪)奈良法隆寺 金堂和塔位于中心位置,绕以回廊,区分佛和俗的世界。其形式以至细部纹样都体现了来自中国南北朝建筑的影响,建筑用料粗壮,金堂的圆柱卷杀明显,柱上置有皿板大斗,用整木刻成云头状的云形斗拱支撑着檐口,并用变形的万字各自的勾栏和人字拱等。法隆寺五重塔高30多米,为日本最古老的佛塔,各层平面向上剧烈递减。塔刹的部分约占总高的1/3,塔中心有一根自下而上的中心柱支撑着塔顶的重量。顶层房檐的一边只有底层房檐的一半左右,相传塔中存有佛骨舍利。 [转载]中古日本建筑(6世纪——19世纪) 奈良时代的装束

日本宗教建筑概说

日本宗教建筑概说 日本建筑的发展主要分为神文·弥生·古坟时代(约公元前七八千年-公元六世纪中叶);飞鸟时代(公元538-645年);奈良时代(公元710-794);平安时代(公元794-1185年);镰仓时代;室町时代(公元1333-1600年);桃山·江户时代(公元1600-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公元1868以后)。 神文·弥生·古坟时代 此期,人们的住宅主要是竖穴式住宅,切妻式(屋顶为人字形、山形、坡形的房屋)。日本人以太阳神和以树木神为崇拜对象。 古坟时代的家形埴轮最早的神社雏形---神域(又称磐镜) 飞鸟时代 此期,日本在政治上国家统一,初步形成了奴隶制,首次拥有特定建筑物的神社,出现了颇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神社建筑---鸟居(吸收中国牌坊形式,左右立两根木柱,柱上方横架一根笠木,笠木下由横梁栓连结着两根柱子。神社以鸟居标志神社境界的门)。中国隋唐的佛教及建筑传入日本,日本建筑走向多元化,出现城郭,宫殿,庭院的建筑模式雏形。此时还将传入的佛教与此前崇拜的太阳神自然神等原始宗教整合,创建了自己的信仰体系---原始神道。(“天皇信佛法,尊神道。”---《日本书纪》),并大兴寺院建筑。此期的佛塔不同于中国六朝佛塔多角形砖石结构,而是采用方形木造结构,且塔的层数为奇数。

京都嵯峨野宫的鸟居---有“日本第一鸟居之称” 伊势神宫(日本最早的神社筑) 伊势神宫

以伊势神宫为代表,古代的神社形成这样一种基本模式:由祭神的正殿、划出圣域的墙垣、作为入口门的鸟居等三个主要部分构成,这是神社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具备人字形屋顶,高台,素木造三个基本要素。 出云大社 出云大社 住吉神社

日本特色文化简介

花道。在四季分明的日本,开放着各种四季不同的鲜花,人们不仅仅把鲜花简单地摘下装饰一番,而且要设法表现一种艺术观念,由此而产生了插花艺术,这种艺术再现了自然风貌,或者将鲜花的素材结构与天、地、人的形态相结合,持这种花道观念的流派很多。 有2000-3000种,最大的流派要数池坊,据说弟子有100万人。其次是小原流、草月流等。今天仍然保持生命力的有:立花、生花、投入插花、盛花。 相扑,古称素舞,起源于中国,唐朝时传入日本,来源于日本神道教的宗教仪式,人们在神殿为丰收之神举行比赛,盼望能带来好的收成。相扑由两名大力士裸露上身,互相角力。相扑运动员不仅要有气力,而且还要有熟练的技巧,技巧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技术大致分为推、摔、捉、拉、闪、按、使绊等。运动员主要用颈、肩、手、臂、胸、腹、腰、膝、腿、脚等部位, 灵活运用各种技术相互进攻。运动员(日本称为力士)按运动成绩分为10级:序之口、序二段、三段、幕下、十两、前头、小结、关胁、大关及横纲。横纲是运动员的最高级称号,也是终身荣誉称号。裁判用以指挥的扇子称为“军配”,扇子指向的一方胜。 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它要求茶人必须做到“四规七则”,四规即“和、敬、清、寂”,这是贯穿整个茶道礼仪的宗旨和精神,由茶道高僧千利休确立。茶道的基本特色是恬静朴素,在百忙中挤出片刻闲暇,以达到“和敬清寂”的精神追求。 茶道。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 茶道的精神还延伸到茶室内外的布置;品鉴茶室的书画布置、庭园的园艺及饮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点。 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民族服装,也是日本人最值得向世界夸耀的文化资产。和服的穿著巧技,乃是随著时代的风俗背景,琢磨考验,蕴育而生.高雅而优美的图案,源自於日本民族对於山水的欣赏及对於风土的眷恋,乃至於对人本精神与情境的细腻感受。 和服不仅融合了优雅气度与深层内敛之本质,更反应了穿著之人的「心」与「动」。每一套优美的和服,都经精心裁制,讲究穿著时的每一个细节及步骤。因此,不论是坐姿或站姿,都需经由完整的学习训练,而成为内外在兼具的完美礼仪.和服又有另外一个名称叫「赏花幕」,因为和服的图案与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体意象,当人们穿著和服走动时,会因为晃动而使得和服如同一块动态的画布。 节日有12个: 1、元旦:1月1日。民间历来就有庆新年之风俗,但确定为国家节日是在1948年。按传统习俗,“大晦日”(除夕)进行大扫除。门前摆上松、竹、梅(“松门”)(现多已改为画片代替),以示吉祥如意。除夕完餐,全家吃过年面(荞麦面条),饭后一面看专为新年播送的电视节目,一面等待新年钟声,称“守岁”。元旦早餐吃杂煮(年糕汤),喝屠苏酒,吃“御节料理“(各种美味及节日菜肴)。元旦一般休假5~7天。 2、成人节:1月15日。1948年定为国家节日。按日本法律规定:20岁为成年。这一天凡年满20岁的青年都身着盛装去参加成人庆祝仪式。并以这一天为人生的新起点,开始具备履行法律的权利和义务。 3、建国纪念日:2月11日。日本神话传说,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神武天皇统一日本后建立日本国,并作了日本第一代天皇。旧时(二战结束前)称为“纪元节“,1945年被废除,1966年恢复后改称为现名。 武士道源于日本,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的精神。“武士道”一词在江户时代才出现,武士道的思想借用了儒家的“忠”和“勇”,禅宗的“生死一如”等思想,并在神道思想的天皇信仰中杂糅重造而成。

日本饮食文化论文

日本饮食文化 摘要: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在日本,无论是遣唐使时期,还是禅宗传入日本时期,以及日明贸易时期和江户时代,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日本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可以说,日本列岛食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关键字: 饮食文化、传统饮食、近代饮食、中日比较。 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 因为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也是中国璀璨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日本文化发根于中国,饮食文化或多或少也一定受到中国的影响。 日本料理在最近几年在国内也比较流行,寿司一类食品也随着超市走进千家万户。日本料理,独特风味的形成同其岛国的地理环境及东方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受此影响,我决定就日本饮食文化写一篇论文,也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去了解日本饮食方面的历史和发展,从而更好的了解日本,了解日本人,了解日本文化。 本论: 一.日本饮食文化简介 (1)日本传统料理的种类 一、本膳料理(ほんぜんりょうり)於15世紀室町時代,由足利義滿將軍所 定型化的料理,為一種宮廷貴族料理 二、精進料理(しょうじんりょうり)起源於佛教以及禪宗的文化,屬於素食 料理. 三、懐石料理(かいせきりょうり)於16世紀安土、桃山時代,配合茶道所 發展出來的料理. 四、会席料理(かいせきりょうり)於17世紀江戶時代,武士之間聚會所發 展出來的宴席料理.

五、御節料理(おせちりょうり)為慶祝新年,於正月初一所食用的年節 料理. 六、郷土料理(きょうどりょうり) (2)传统日本料理的主要菜色 米料理(こめりょうり)酢飯(すめし)丼物(どんぶりもの) 汁物(しるもの)刺身(さしみ)漬物(つけもの) 麺類(めんるい)焼き物(やきもの)煮物(にもの) 鍋料理(なべりょうり)揚げ物(あげもの)蒸し物(むしもの) お浸し(おひたし) (3)日本风味的外來料理 咖哩飯(カレーライス)蛋包飯(オムライス) 可樂餅(コロッケ)番茄醬ˋ美乃茲拌義大利麵(ナポリタン) 燉煮牛肉飯(ハヤシライス)拉麵(ラーメン) 炸雞塊(鳥の唐揚げ)焼肉(やきにく) (4)在海外受欢迎的日本料理 味噌、醤油、豆腐、納豆(大豆の製品)寿司(すし) 蒲鉾(かまぼこ)照り焼き(てりやき)蒟蒻(こんにゃく) 鉄板焼き(てっぱんやき)寒天(かんてん) カリフォ-ル二ア巻き(まき) (5)日本料理的用餐礼仪 不可以碰撞杯子之方式来干杯 不可将菜放入饭碗中

日本传统建筑与室内风格

日本传统建筑与室内风格 文化创造的本质是发现、选择、吸收和创造。同处东亚的日本与 中国有着一衣带水的特殊的地缘关系,在深受中国唐代建筑风格影响的同时,日本人以强烈的好奇心与对外来异质文化的宽容而 非排斥的兼容吸纳,逐渐发展了自己的建筑特色。从神社到住宅府邸,从茶室到枯山水式的写意庭园,无不体现出这个岛国民族独特的创造力。尤其是日本传统建筑室内中所蕴涵的自然生态 观,我们应从中寻到一些有益的启示。这里的“自然”,既包涵 了自然的物质因素,也包涵了自然的精神因素,包括建筑室内空间中的自然品质、自然美及其暗含的哲理。 一般来说,传统的住宅建筑材料通常是该地区最容易获得的 原料。石头资源丰富的欧洲与树木资源丰富的日本,其住宅建材的不同显然是由于自然条件不同的缘故。而日本的住宅由于结构体即为室内,这种建造法的原因导致了日本和式住宅与和式室内 的关系密不可分、一脉相承。所以,日本的室内史即是住宅史, 这与欧洲有着很大的不同,此亦是应特别指出的。 一、日本传统建筑室内的演变 日本的古代文化受到中国文化全面、深刻的影响而发展起来。日本最初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日本文字的产生和形成是在中国汉

字传入日本后开始的。英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帕瑞克·纽金斯说: “当我们研究日本建筑时,我们发现,正如许多建筑艺术史实中 所述,日本建筑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之大。”事实上,作为一 种全新文化的注入,日本在公元1世纪时就已经接受了典型的中 国南方建筑形式,尽管它存在不少缺陷,但由于适合日本群岛的 环境气候条件,仍然被沿用下来。 公元6世纪中叶,佛教自中国传入日本,同时也带去了中国传 统的建筑技术与艺术,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技 术,布局方式以及城市规划思想等(如日本古都奈良的建筑规划 就与我国西安古城的布局几乎如出一辙),使日本建筑技术出现 了飞跃。这时,日本一方面模仿中国建筑样式,另一方面将其与 自己固有的文化加以融合,逐渐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和样建筑”及“唐样建筑”,同时在居住建筑中逐渐形成了“寝殿造”、“书院造”等一些日本化的型制和“草庵风茶室”、“数寄屋” 等一些具有浓厚日本格调的建筑类型。与中国建筑的宏大壮美相比,日本建筑更加洗练、优雅和素洁,更擅长表现建筑结构的构 造美和材料的质感与色泽的美。此外,在用建筑再现自然美的构 思和技巧上,日本建筑似乎也显得匠心独具。 日本的建筑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早期——公元6世纪中叶至12世纪,即飞鸟、奈良、平安时代的建筑;中期— —公元12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即镰仓、室町时代的建筑;近

日本建筑设计理念

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相似的地方,但又有所不同,它善于吸收和包容外来文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这种思想在建筑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使日本建筑在世界建筑界享有声誉。看日本建筑,感受日本建筑文化,值得我们中国建筑师的深思。 [关键词]日本建筑;设计理念;建筑文化;内核;外缘 去年底到日本的放送大学、早稻田大学、明治大学、立命馆大学、北海道教育大学参观学习,感触很深:中日两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无论走在日本的繁华都市还是幽静小城,从服饰到茶道,从建筑到遗迹,你都能在那些精致的细节中体味到似曾相识的文化蕴涵。日本和中国在历史上文化交流频繁,相互影响深远,但日本文化的发展还是有它的许多特点,有许多既不同于中国,又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规律。在日本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很矛盾对立的现象,可是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独俱一格的东亚文化,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所以美国哲学家穆尔认为,日本文化是“所有伟大的传统中最神秘的,最离奇的”。透过日本建筑,看日本建筑文化,值得我们品味。 1日本建筑 1.1日本的设计理念 北欧人认为设计是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美国人以之为赚钱的工具,日本人则认为设计是民族生存的手段。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出口电器便成了它的重要经济来源。此时,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以致日本设计受到政府的关注。日本的设计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以其特有的民族性格使自己的设计变得十分强大。日本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学生,他们能对国外有益的知识进行广泛的学习,并融会贯通,最终成为己用。同时,日本民族的团体精神很强,使企业内部的力量比较容易得以完全集中。日本的传统中有两个因素使它的设计没走弯路:一个是少而精的简约风格,另一个是在生活中他们形成了以榻榻米为标准的模数体系,这令他们很快就接受了从德国引入的模数概念。空间狭小使日本民族喜爱小型化、标准化、多功能化的产品,这恰恰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导致出现日本的电器产品引导世界潮流、横扫世界市场的态势,这种思想在建筑上得到体现。在设计中,从国家、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民族审美理念同现代设计的某些因素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设计体系,是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向。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本土化是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而不是对符号或图形的认同。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找出传统文化与自己个性的碰撞点,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才是设计本土化的精髓所在。日本设计的成功,不能不说是他们对于东方理念贯穿于设计作品中的成功。虽说大和民族的文化特色有华夏文明的遗留痕迹,而在他们的设计作品中,东方文化的“归一”性却比中国的设计师们吃得更透。日本设计大家福田繁雄先生曾经指出:“设计中不能有多余”。从这个观点中不难看出他的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的“恰倒好处”有某一 个共通的契合点。

日本神社文化

日本神社文化 061513221 唐嘉祺神社 神社是崇奉与祭祀神道教(一种自然神教)中各神灵的社屋,是日本宗教建筑中最古老的类型。由于神道教与日本人民生活密切联系,神社十分普遍。神社自7世纪起实行“造替”制度,即每隔几十年就重建一次。 神社现在一般都不设香火,不知是传统的规矩,还是现代化的演变。人们到神社去,一般是先在神社前的水池边用一个长柄木勺净手,然后到屋脊两边翘起的神社拜殿前,往带木条格的善款箱里扔点零钱,把手拍几下,合十祈祷。有的拜殿前还挂有很粗的麻绳,祈祷者摇动几下,撞得麻绳上的风铃发出响声。祈祷者除了上了年龄的老者,也有不少情侣祈祷终身幸福。神社的拜殿里,看不见祭拜的对象,既没有神像,也没有牌位。各个神社最典型的标志物,就是“鸟居”。“鸟居”是一种木制的门型牌坊,造型很简练,在神道里那是神界和人界的划分之门,走过鸟居,就是进入了神界。 鸟居 说到日本的神社文化,就不难想到鸟居。在各种动画日剧中,鸟居一出现,肯定附近就和神社或者灵异战斗有关啦 说鸟居就是日本神社的牌楼牌坊,可以这样联想,但二者也有不同。中国的牌坊,是古代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礼教,标榜功德。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而日本的鸟居虽然同样有位于神社山门坐标志的意义,但主要用以区分神域与人类所居住的世俗界,算是一种结界,代表神域的入口,可以将它视为一种“门”。寓意着踏过这道门后就会进入神圣的领域,其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意义。 鸟居由一对粗大的木柱和柱上的横梁及梁下的枋组成。梁的两端有的向外挑,也有的插入柱身的。著名的如伊势神宫的鸟居,造型简练刚挺,寓巧于朴。自7世纪中国建筑传入后,鸟居的形式有了些变化,如柱子有侧脚、横梁两端起翘,甚至有用斗拱的。种类也是各种各样。

日本文化概况

日本文化概况 自然地理: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与俄罗斯存在“北方四岛”(俄方名为“南千岛群岛”)领土争端,与韩国存在竹岛(韩方名为“独岛”)领土争端。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全国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区。富士山是全国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温泉遍布全国各地。境内河流流程短,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 日本的都、道、府、县是平行的一级行政区,直属中央政府,但各都、道、府、县都拥有自治权。全国分为1都(东京都:Tokyo)、1道(北海道:Hokkaido)、2府(大阪府:Osaka、京都府:Kyoto) 和43个县(省),下设市、町、村。其办事机构称为“厅”,即“都厅”、“道厅”、“府厅”、“县厅”,行政长官称为“知事”。每个都、道、府、县下设若干个市、町(相当于中国的镇)、村。其办事机构称“役所”,即“市役所”、“町役所”、“村役所”,行政长官称为“市长”、“町长”、“村长”。43个县是:爱知、宫崎、秋田、长野、青森、长崎、千叶、奈良、福井、新舄、福冈、大分、福岛、冈山、岐阜、佐贺、爱媛、冲绳、群马、埼玉、广岛、滋贺、兵库、岛根、茨城、静冈、石川、櫔木、岩手、德岛、香川、鸟取、鹿儿岛、富山、神奈川、和歌山、高知、山形、熊本、山口、三重、山梨与宫城。 简史:公元4世纪中叶,日本出现统一的国家──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国发展到鼎盛时期,势力曾扩大到朝鲜半岛南部。公元645年发生大化革新,仿照唐朝律令制度,建立起天皇为绝对君主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公元12世纪末进入由武士阶层掌握实权的***封建国家,史称“幕府”时期。19世纪中叶,英、美、俄等国家迫使日本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实行封建锁国政策的德川幕府统治动摇,具有资本主义改革思想的地方实力派萨摩和长州两藩,在“尊王攘夷”、“富国强兵”的口号下倒幕。1868年,革新派实行“明治维新”,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恢复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对外逐步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904年挑起日俄战争;1910年侵吞朝鲜。1926年,裕仁天皇登基,日本进入昭和时代。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战后初期,美军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1947年5月实施新宪法,由绝对天皇制国家变为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国家。 文化: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构成了传统日本的两个方面--菊与剑。在日本有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茶道也叫作茶汤(品茗会),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感仪式受到上流阶层的无比喜爱。现在,茶道被用作训练集中精神,或者用于培养礼仪举止,为一般民众所广泛地接受。日本国内有许多传授茶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不少宾馆也设有茶室,可以轻松地欣赏到茶道的表演。花道作为一种在茶室内再现野外盛开的鲜花的技法而诞生。因展示的规则和方法的有所不同,花道可分成20多种流派,日本国内也有许多传授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