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集体备课_4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集体备课_4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集体备课_4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集体备课_4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集体备课

龙岗路小学樊美卿王秋雨

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具体的分类活动,整理图形,认识不同类别图形的特征。

2.通过对三角形的分类活动,认识并能识别哪些图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3.通过直观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4.通过摆一摆的实验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5.通过四边形的分类活动, 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情感目标:

1.在图形的认识的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案的美。

4.在数图形的过程中,体验有序的数法,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技能目标:

1.能根据图形的特征,将图形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2.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能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4.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二)子目标

第一课时:图形分类

教学目标:

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这些图形的类别特征。

第二课时:三角形分类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三角形的分类活动,认识并能识别哪些图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第三课时:探索与发现(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2.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第四课时: 探索与发现(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的实验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 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第五课时:四边形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六课时:图形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案的美。

2. 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第七课时:图形中的学问

教学目标:

在数图形的过程中,体验有序的数法,样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平面图形

三角形

分类

特性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内角和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平行四边形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四、教学重点剖析 第一课时:图形分类 1.教学重点:

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 2.本重点包含的要素

分析: 整理所学的图形;按是否是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来分;再按是否是由线段围成的来分;最

后按边的数量或角的数量来分。 3.与其它重点的联系:

已学过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平形四边形;及角、直角、锐角与钝角等,但未整理归类,通过这一节课,使同学们对不同类别的图形的特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4.突出重点的策略:

①让学生列举“学过哪些图形”(可能与教材的不一致); ②开展三次对图形的分类活动;③对每一次的分类结果,让学生说一说分类的标准,体会图形类别的特征。 第二课时《认识各种三角形》

教学重点:按角、边分别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掌握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铁证,并能识别各类三角形。 包含要素分析:

1、按角分: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2、三个角都是锐角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钝角是钝角三角。

3、按边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要三角形。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与其他知识点联系: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多边形,是研究其他几何图形的基础。学习等腰三角形能更好地理解等腰梯形。 突破重点的策略:

1、 用三角板的直角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进行比较,度量,区分直角,锐角,钝角。

2、 通过操作量角,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从而总结出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的特征。

特性

四边形

梯形

图形欣赏

四边形内角和

认识 图形

分类

立体图形 两组对边是否平行

3、让学生小组合作量学具三角形的边的长短,比较并发现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4、让学生在小组内操作,折叠已准备好的学具三角形,探究三角形边的特点和角的特点,通过折叠比较,加深对等腰三

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第三课时:探索与发现(一)

1.教学重点:

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2.本重点包含的要素分析:

明确“内角”的含义、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与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无关。

3.与其它重点的联系: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性质,此性质适用于所有所有三角形。为探索并发现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度打下基础。

4.突出重点的策略:

①创设问题情境。采用两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创设一个拟人化的对话情境,“大”对”小”说:“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大。”“小”问到:“是这样吗?”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②开展“画一画”、“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例如,四人小组合作,每人画一个三角形,明确“内角”的含义后,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填在表格内, 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其内角和都在案180度左右,产生猜想。接着,一个同学把一个三角形的内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另一个同学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折叠在一起,发现都是一个平角。然后每个同学都试一试,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得到验证。

第四课时:探索与发现(二)

1.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本重点包含的要素分析:

理解“任意两边之和”及“第三边”的意思、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不能等于)第三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与三角形的大小、形状无关。

3.与其它重点的联系:

本节课是在认识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基础上学习的,进一步研究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适用于所有三角形。为以后学习其它图形的基本特性打下基础。

4.突出重点的策略:

①课前先让学生准备4组(每组3根)长短不一的小棒,上课时提出问题:哪组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

②着手实验,动手操作,进行探索。开展摆一摆的操作活动,课上组织学生摆一摆,让学生边操作边把有关数据记录在表内。当学生完成操作活动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能围成三角形的两组小棒的数据,并在Ο内填入大于、小于或等于的符号。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两组小棒的数据,也在Ο内填入大于、小于或等于的符号。接着请学生比较、讨论能围成与不能围成三角形小棒的数据的特征,从中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第五课时《四边行分类》

包含的要素分析:

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有四条边。

2、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写且相等,具有不稳定性,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突出重点的策略: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准备各种各样的四边形(包括凹四边形)对四边形这类图形形成一定的表象。经过对比初步干支某

些四边形的图形特征。

2、注意复习,包括以前所学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知识,重视知识的联系。

3、注重直观演示和让学生动手操作。

4、注意知识的整和,把概念整理成表格或结果图,以便学生归纳,区别。

5、用量一量、比一比、(尺子)推一推等方法使学生总结出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6、用拼一拼、在钉子板上围一围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特征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更准确地对两者加以

区别。;

第六课时《图案欣赏》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案的美。

包含的要素分析:欣赏图案,图形排列规律。

与其它知识点的联系:对称,平移,旋转相关的知识。

突出重点的策略:

1、让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美的图案,土围巾,桌布,花布等上面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

2、重视观察,组织学生观察每一幅图案并开展四人小组讨论活动,讨论这些图案是怎样得到的。

3、通过语言的描述,加深对图形排列的规律的认识。

第七课时《数图形中的学问》

教学重点:在数图形的过程中,体验有序的数法,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角的特征,四边形的特征。

突出重点的策略:

1、让学生先自主地数好图形,允许学生有各种不同的数法,并说说自己这样数的道理。

2、抓住学生数同一图形却有不同的答案的矛盾,组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检查。数图形的过程中是否有重复或遗漏?

3、组织学生讨论数图形时如何数才做到不重复不漏。让学生体会有序的数法。

4、进一步组织学生讨论介绍“笑笑”与“淘气”的数法,体会有序的数法的多样性。归纳出有序地数的基本方法,运用

方法解决数图形的问题。

五、教学难点剖析:

第一课时:图形分类:

1.教学难点: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以及图形之间

2.原因分析:要进行图形分类,必须有分类标准,这节课安排了三次对图形的分类,按三次不同的标准,而且每一类别

的特征个人的标准可能不一样,这就要求学生很好地体会图形,有一定的难度。

3.解决策略:

①复习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并用教具演示;②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体会面在体上;③了解长方形等平

面图形边和角的特征。④体会分类的标准。

第二课时《认识各种三角形》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相同特征与不同特征,能区别三类三角形。2、理解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难点具体表现为:1、三角形里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就可以直接判断为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学生会受此影响,误认为三角形里有一个锐角就是锐角三角形。2、学生较难发现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之间的关系,认为等边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

解决策略:

1、让学生找一找三类三角形中每种三角形里分别有什么角,比较、归纳出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还有一个角分别

是锐角或直角或钝角。

2、设计猜角活动。把各类三角形装在信封里,露出一个锐角让学生判断是哪一种三角形,通过判断让学生知道一个角是锐角不能确定是哪种三角形;一个角是直角或钝角可以直接判断为直角或钝角三角形。

3、让学生在等边三角形中找一找是否有相等的腰。学生找出三组相等的腰,验证出等边三角形符合等腰三角形的条件,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第三课时:探索与发现(一)三角形内角和

1.教学难点: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原因分析:一直以来,“角”都是同学们认知的难点,再加上三角形内角和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而且有些题目的答案不唯一,如

3.解决策略:第29页3题等,使同学们有畏难情绪。

①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思考、想象、交流等活动,在活动中体验三角形的基本性质。②多出一些判断性的题目,如一直角三角形,只要知道一个锐角的度数,就一定知道另一个锐角的度数。( )③了解学生在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情况下,能否求出第三个角。如求下面各角的度数。

第四课时: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边的关系

1.教学难点: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运用这一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原因分析: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再运用它解决问题更是难上加难。而且是第一次接触类似图形问题,同学们平时空间观念也比较薄弱,要熟练掌握需要一个过程。

3.解决策略: ①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思考、想象、交流等活动,在活动中体验三角形的基本性质。②通过摆拼、测量等操作活动,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增强亲身感受,形成对三角形边的认识。③可以提供三条线段,然后请学生来判

断其能否组成三角形。如在能围成三角形的一组线段的框内画“√”。

3cm 4cm 6cm

4cm □5cm □7cm □

5cm 10cm 12cm

第五课时《四边形分类》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相同特征,与不同特征。用正确、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述特征。

难点具体表现为:1、学生对梯形特征的表述不准确,认为“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这一说法不对,要强调“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2、学生较难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中“两组对边平行”就包含了对边相等的特征。3、学生会认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分别是不同类型的四边形,不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原因分析: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的认识模糊,在脑里没形成严谨的数学语言概念,对概念含义的理解也不够深刻。

解决策略:

1、补充练习题,特别是一些判断题。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2、加强作图练习,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梯形。在画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图形的特点。

3、用拉一拉的方法,如:把长方形、正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加深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这一特征的理解,同时,

使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强调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六课时《图案欣赏》

教学难点: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难点具体表现为:学生设计图案时,明显对如何把对称,平移,旋转各种手段灵活组合使用,使图案设计更丰富,美观这方面把握得不够好。

原因分析:学生的空间观念较弱,动作操作,设计的能力仍有待发展,提高。

解决策略:

1、第一步:鼓励学生先使用单一种手段去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完成书本第35页的活动1。先制作一个较为简单的基本

图形,将其通过平移,描边,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2、第二步:完成书本第35页的活动2。可鼓励学生根据实际能力自己创作基本形,选用平移,旋转或对称中的任意一种

手段去设计花边。

3、第三步:鼓励学生在附页3图与5中的空格里设计有个性的图案。设计时,同样自己创作基本形,但可适当考虑选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手段,如选择把基本形平移后再运用对称,设计出图案。

第七课时《数图形中的学问》

教学难点:开展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游戏中的问题的解决方法,与规律。

难点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发现规律的时候会存在比较大的困难,出现表述不完整甚至表述不到位的情况。

原因分析:造成学生的这种情况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学生不会观察,不知道如何入手去观察;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本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生分析的能力较弱。

解决策略:用其他的替代品,按游戏的规则进行操作,记录整个探索计算的过程,为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做准备;在观察的时候要针对强的引导进行观察。第一次操作:2个圆盘要移动3次。第二次操作则要观察并分析,把3个圆盘分为两组把最小的看作一组,另两个较大的为一组。把两组圆盘看作两个圆盘来移动需要3次,有两个圆盘那一组还需再次移动,将两轮移动的次数相加。最后比较分析得出每加一个圆盘,移动次数是前一种移动次数的2倍再多加1次。

六、重点讲解的题目:

1.课本23页的2、3小题,让学生利用学具盒中的拼接棒拉一拉,再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观察凳子下面钉了斜木条,形成了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课本29页的1、2、3,第2题,钝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和不可能大于90°。所以,钝角三角形说错了,直角三角形说对了。第3题,答案不唯一,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示意图的方式来猜测、说明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3.课本31页的1、2、3,第2题取出的三根小棒可以是:3厘米、3厘米、3厘米; 3厘米、3厘米、4厘米; 3厘米、4厘米、6厘米。但不能取3厘米、3厘米、6厘米。

4、当一个锐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接近直角时,学生往往会把这个锐角三角形误认为直角三角形。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一定要借助三角板中的直角去量一量。

5、课本第25页练一练第一题。上课时可以设计把三角形装在信封里,露出一个角让学生判断是哪一种三角形,通过判断让学生知道一个角是锐角不能确定是哪种三角形;一个角是直角或钝角可以直接判断为直角或钝角三角形。

6、刚开始计算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度数时,学生容易忽略没有标度数的直角。如:28页第3题。提醒学生要找到两个角的度数,才能求第三个角的度数。

7、计算时,学生容易忽略等腰三角形有两个底角。

(四)基于课型的教学策略:

1、针对本单元的三次分类活动:一“图形分类”,二“三角形分类”,三“四边形分类”,既要重视新知和旧知的联系,也要重视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使学生通过图形的分类去认识图形。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分类不仅是认识图形特征的重要方法,也是了解图形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手段。并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

2、充分运用直观操作探索图形的性质,重视对探索过程的亲身体验。本单元中对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四边形不稳定性等图形的性质,都必须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来认识和体验的。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先“量一量、算一算”产生猜想,再“拼一拼、拆一拆”进行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探索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通过操作获得一些数据,并整理、分析数据,从中归纳得出结论。

3、创设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索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例如,探索三角形内角和时,采用两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创设了一个拟人化的对话情境,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通过4组(每组三根)长短不一的小棒,提出问题;那组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让学生着手实验,动手操作,进行探索。

(五)课时安排:

有关认识图形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3篇

有关认识图形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3篇《认识椭圆形》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认识椭圆形,能将椭圆形与其它图形进行区分。 2、能够让幼儿找到与椭圆形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 音乐《认识椭圆形》,红色、黄色椭圆形若干个、各种颜色的图形若干、小组操作图、椭圆形和圆形卡片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 今天我们去参观“图形游乐园”,路上要经过很多的图形,我们一边走一边读出它们的名字吧。幼儿听音乐一边走一边复习已认识的图形。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游乐园”里有什么图形? 2、找一找“图形游乐园”里来了什么样的新朋友? 3、猜一猜新朋友叫什么?跟读“椭圆形” 4、点击“环球动漫城”图标,幼儿欣赏动画。“我们刚才听到的儿歌名字叫“认识椭圆形”,今天有三个小伙伴被带入了椭圆形王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二、认知理解: 1、教师提问: ①魔镜是什么形状的呢? ②他们踩着什么样的图形来到巧克力喷泉边?

2、视觉感知椭圆形: ①出示椭圆形,引导幼儿观察其边缘。(光滑没有棱角) ②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椭圆形教具,这些都是椭圆形。 3、视觉辨别椭圆形: ①出示圆形和椭圆形,通过重叠比较的方法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呼啦圈演示。 ②通过比较椭圆形和圆形的两条中心线不一样长。 ③出示所有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请幼儿从中找出椭圆形。并验证。 三、操作体验: 1、第一组幼儿给椭圆形涂色:将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2、完成《迪多游戏乐园》第21页“大象的晚餐”游戏。 四、经验迁移: 寻找生活中见过的哪些东西是椭圆形的如:椭圆形的鸡蛋、镜子、包装盒、饼干等。“我们去外面看看有没有椭圆形的东西好吗?跟客人教师再见!” 随音乐退场。《梯形在哪里》 活动目标: 1.认识梯形,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发现环境中与梯形相似的物体,寻找生活中的梯形。 3.能按活动规则独立进行操作,大胆讲述操作结果。 活动重点: 知道梯形的基本特征,能在众多图形中找到梯形。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图形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图形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图形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图形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了解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主要特征,练习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认识图形教案吧。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认识图形,不但是为了让他们能说出图形的名称,更重要的是使他们通过辨认不同图形的特征,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主要特征。 2.练习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他们能说出图形的名称。难点是辨认不同图形的特征。 活动准备 粉笔、黑板、彩纸剪成的各种图形。 活动过程 一、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2.让幼儿比较图形的异同,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图形与图形之间有些是完全不同的。3.有些是相似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4.有些是相关联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两个三角形变成一个正方形。5.经过反复辨认,幼儿对图形的特征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

概念。 二、先让幼儿知道物体有名称图形也有名称,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然后才把图形的名称告诉他们。 三、引导他们辨认生活中的物体所呈现出来的图形使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 四、用画纸剪出不同的大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再用纸剪出不同的小几何图形,然后让幼儿把同类的小图形贴在相对应的大图形上面。 教学反思 通过此活动幼儿对图形有清晰概念,对不同的图形有了印象。能比较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不会把正方形和长方形看成是相同的图形。引导幼儿留心观察环境中的物体,发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图片一幅、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 2、小白兔头饰一个,内装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多个的“魔术箱”一个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1、讲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昨天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它对老师说:“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风,把我的房子都给吹破了(呜…)你能不能帮我造一间新房子呢?”于是,老师就连夜给小白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小朋友,你们看,这新房子漂亮吗? 2、出示图片,提问: 师:你们看,老师把房顶盖成什么形状的? 小:三角形 师:房身呢? 小:正方形 师:门又是什么形状呢? 小:圆形 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二、复习图形 师:小朋友真聪明,全都答对了,今天老师跟小朋友复习这些图形。 1、出示“魔术箱”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从魔术师那里借来了魔术箱。 今天老师就要为小朋友表演魔术,你们可要仔细地看哟!2、提问 从魔术箱内变出图形 师:妈哩妈哩轰,变!你们看老师变出的是什么图形呀?小:圆形 师:它是怎么样的呢? 小:没有角的 依次变出正方形、三角形并进行提问 三、游戏—铺路 1、一名大班幼儿扮演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道谢,并要求再次帮助 (嘟…) 教师接电话,小白兔说:“谢谢你为我造了一间新房子!刚才我想来跟你道谢时,家门口有很多泥坑,我不小心就摔倒了,老师你能不能再帮助我把这条路铺好呢?” 师:小朋友,你们都听到了小白兔的话了,那么,我们一起帮助小白兔把路铺好,好吗? 2、摆出各种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吗?这里有很多不同的形状,请你们把圆形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铺平!(边讲解边示范) 3、幼儿操作,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

二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docx

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文峰小学集体备课记录 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 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时间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 课题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 重难点突破及小课题研究落实策略 于美好 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 认识钟表参加人员主备人姜倩倩 姜倩倩 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认识钟表》是一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 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一、观赏钟表,引发兴趣: 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 1、? 演示:各式钟表 , 观察自己的钟面。 发 ,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 2、?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钟表有什么用? 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二、 ? 认识钟面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刚才我们欣赏了许多钟,看,老师这儿的一面钟,请你想一想,这 学习意识。 个钟面还缺什么? 3、(1)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1、数钟面上有哪些数? 12 在哪儿? 1 呢?后面的数请大家一起报出 教学流程来。 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 有数学。 喔!原来 1~12 这些数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钟面上的? 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补上了数,还缺吗? 教学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2、针、生:还有分针和时针。师: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3、小结:有针、有数,这个钟面就完整了,就可以告诉我们时间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了。 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 三、认识整时 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 1、看,是几时?( 7 点、 7 时)生活中说 7 点,数学上说7 时(板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小班数学《认识图形》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Small class mathematics "recognition graphic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小班数学《认识图形》 活动目的: 1、通过此次集体备课,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备课与上课的一体化。 2、通过彼此的讨论和交流,确定数学活动《认识图形》的目标、流程与各环节。 3、使集体备课的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 活动过程: 一、介绍活动内容 主持人:今天我们研讨的内容为《认识图形》,这是一节数学活动。首先请林园老师来介绍一下这节活动的原始教案,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它的目标与各环节、流程是否适合我们现在小班的实际情况,可以在它的基础上做哪些更改和修缮? 二、确定活动的重难点目标 问题1: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大家讨论一下《认识图形》这节活动的重难点目标应该定位在哪里?(教师讨论)

目标更改为: 1、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知道他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重点目标) 2、学习用圆点进行点数,感知数与量的对应。(难点目标) 三、讨论教学过程 问题1: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式导入比较合适?(教师讨论:出示实物) 问题2: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话对四种图形的特征进行概括? 小结:幼儿在生活中接触到许多他们感兴趣的物品,包括吃的、玩的,在《纲要》中指出可以挖掘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一般来说孩子们对所热衷得事物感兴趣的程度更大些,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他们从生活学习中学习物品的形状,这种游戏化的形式能更促进幼儿参与活动。 问题3:根据我们开始定的重难点目标,我觉得原始教案的后半部分与我们的目标脱离,因此我们应该增加哪些环节来巩固重点目标,突破难点目标呢? 大家畅所欲言 小结:刚才大家的讨论都很激烈,通过讨论大家基本达成共识,就是将后面的环节进行替换,换成幼儿用书的操作,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图形:拼角形(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图形:拼角形(四篇)目录: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图形:拼角形一 幼儿园大班数学:图形宝宝二 幼儿园小班数学说课稿:认识角形三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角形四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图形:拼角形 一 活动目标:1.在操作中体验图形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2.能用几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3.对图形之间的拼组关系感兴趣。活动准备:1.教师演示用的大三角形纸卡:红色两个,绿色,蓝色个一个。 2.幼儿用的红色三角形纸卡每人一个,幼儿剪刀每人一把。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三角形一次分割练习,理解图形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1、出示红色大三角形。 教师:这是什么图形?它是什么颜色的? 2、取一个红颜色的大三角形,教师演示。 教师:三角形会变魔术,你们相信吗? 教师:你们看,一个大三角形变成了什么? 3、再取一个红颜色的大三角形,教师演示。 教师:它们还可以怎么变呢? 教师:你们看,一个大三角形变成了什么? 4、请幼儿折一折,剪一剪,再拼一拼。 教师:请你们每人取一个红色的三角形,折一折,剪一剪,让它变一变魔术把!再把剪下来的图形拼一拼,看还能不能拼成原来的形状。 二:三角形两次分割演示。

1、教师:你们还想看三角形变魔术吗?教师把绿色的纸卡折两下,并沿折线剪下来。 2、教师:再将小图形拼一拼,看还能不能拼成原来的形状。 三:三角形三次分割演示。 1、教师把蓝色的纸卡折三次,(三条折线不交叉)或这两次(两条折线交叉) 请幼儿数一数共分成了几部分(四部分),都是什么形状的(至少有一个三角形) 2、教师:再将小图形拼一拼看还能不能拼成原来的形状。 四:打开幼儿用书,完成操作练习。 1、调动幼儿操作的愿望和兴趣。 2、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操作的要求,并指导帮助能力差的幼儿。 3、幼儿之间相互检查,交流讨论。

二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单元备课 一、教材简析: “数学广角”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单元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标准》中指出,第二学段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数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有了初步体会,特别是在一年级上册认数的时候,教材在“生活中的数”版块中就已经出现了像邮政编码、门牌号、车牌号这样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本单元就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数字编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字编码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比如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在这些号码中都蕴含着数字编码的思想,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运用数字或者符号来描述事物,可以比较简洁、准确地表示出事物蕴含的客观规律,也便于我们分类查询和统计。 在这一单元我们主要是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向学生渗透数字编码思想,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并通过实践活动加以应用。教材首先从老师点名的情境引入,说明我们可以用数字编码来区分班上的每个学生。接下来,例1和例2通过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等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构与含义,了解身份证号码中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例3和例4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两个实践活动来运用数字或字母进行编码,加深对数字编码思想的理解。例3是让学生给学校的每一个学生编一个学号,例4是让学生给班里或学校图书角的书籍编一个书号,和例3相比,更复杂一些,是用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进行编码,这种编码在生活中也是处处可见,比如汽车的车牌号、火车的车次、飞机的航班号以及商品的型号等,从而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中班数学认识图形宝宝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认识图形宝宝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认识图形宝宝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背景,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感受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了解它们主要特征,通过找、说拼等一系列活动,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认识图形宝宝教案吧。 设计背景 为了让幼儿对图形有初步的认识,我利用卡纸做成各种图形宝宝,让幼儿根据卡纸做成各种的图形来辨别各种图形宝宝,使幼儿对图形有个初步的认识。 活动目标 1、感受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了解它们主要特征。 2、通过找、说拼等一系列活动。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1、用图形宝宝拼成物品。

2、让幼儿用卡纸做成各种图形宝宝。 活动准备 1、各色卡纸做成的颜色不一样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若干、 2、挂图一幅、 3、固体胶。 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兴趣 带领幼儿进教室,教师提出问题;①教室里都有什么呀?②它们长得什么样呀?③什么颜色?等等、、、 2、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教师拿出自己的示范图形给幼儿看,请幼儿说说是什么?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逐个带领幼儿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如;拿出三角形宝宝,提问;“这是什么形状呀?”(三角形)“三角形长什么样呀?”(三条边,三个角),请幼儿摸一摸,亲一亲,并让他们到黑板上面老找一找哪个是三角形,并指出来,最后请他们画出心中的三角形,同样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也有这样的方法来认识。 3、发各色卡纸做成的颜色不一样的图形宝宝跟固体胶给幼儿,让幼儿用这些来拼成汽车、房子等等物品。这样通过游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1)

人 研讨问 题 (1)二年级单元练习试卷编制(8-9单元)(2)作业互查 缺席人员及原因 无 过程记 录 王王秀翠:这是苏教版数学第三册第八、九单元的练习卷,主要是对这两个单元内容的反馈。请大家看下哪些地方不够完善,内容不全面等,需要修改 的。 刘温胜:口算题的内容比较全面,覆盖面广泛。 孙祥杰:35+5,24+6,63+7,后面的18÷3×1这些都比较好,既要学生 掌握口诀,又要非常细心,看清运算符号。 张张:竖式计算的面也比较全面,包括乘法除法竖式,还有进位加,退位减,既了解学生用竖式计算表内乘除法的情况,对以前的加减法的竖式计算也做 了反馈。 王秀翠:请你填一填中第1题,根据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我们知道了口诀与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这一题检查了这一内容的掌握情况。有什么要修改的吗? 刘温胜:是否把六七四十二,四七二十八去掉。 孙祥杰:下面第8题是练习分针经历的时间,可以跟第2题是否可以合并,改成“时针从3走到6,走了()小时,分针从12起走到8,走了() 分钟。” 王秀翠:在()里填上时分秒,是否分的过多,秒的一个没有。 刘温胜:对,可加一个进去。 王秀翠:第3小题心跳70下感受不深,是否可换成跑步的。如:“小红跑 50米用了10()。” 刘温胜 刘温胜:“有62袋大米,每次做多运8袋,至少运多少次才能运完?” 这一题较有难度,大部分学生有困难,是否可放最后做为附加题。 最后作业互查。 参与交 流的教 师 记录人:

人 研讨问题(1)《认识钟表》反思研讨活动与课堂 有效性(2)作业自查 缺席人员及原 因 无 过程记录 刘温胜:《认识钟表》是使学生认识中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钟表的知识经验有差异,对于时刻这个抽象的概念应放在情境中展开教学,这样才能做到有效。 王秀翠:对,如:你看这个小朋友几时起床?生:6时。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师:谁也来说说?接下来的师:小明起床后,开始吃早饭了,几时?生:7时。师:吃完早饭和小朋友一起参加升旗仪式啦,这时 是几时呀?生:8时。…… 孙祥杰:熟悉的事物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以同班同学的早上生活场景的展现对整时进行阶段性巩固,一来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反复练习,进而在兴奋的情绪下积极良性巩固;二来贴近生活的人和事让学生自然而然和自己进行比较,适时进行的学习指导,能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王秀翠:创设小朋友拨6时遇到的困难,从学生找分针、摆分针的过程中极其自然的引出画时针、分针的要点:长短和位置。 刘温胜:把原先被动的教学讲授变成了学生饶有兴趣的帮助他们接触问题的实际情景,学生学的主动,掌握得轻松。 接下来的时间进行作业本的自查。 反馈:都完成的比较认真,教师批改也非常认真。后进生的 辅导到位,有一定的激励性语言。 参与交流的教 师 记录人: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图形》精选教

xxxx数学《认识图形》精选教 案xx 在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中,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在此基础上来认识长方形,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图形》精选教案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活动目标: 1.认识梯形,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发现环境中与梯形相似的物体,寻找生活中的梯形。 3.能按活动规则独立进行操作,大胆讲述操作结果。 活动重点: 知道梯形的基本特征,能在众多图形中找到梯形。 活动难点: 能够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长方形,知道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物质准备: 教具:图形宝宝(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房子图一张,机器人图一张,生活中含有梯形元素的图片若干。 学具:找梯形。不同形状图片、记录单、笔;给梯形涂色:画有梯形和其他图形的操作单、彩笔;送梯形回家。营造绿地场景,散放在草地上各种图形若干(梯形较多)贴有图形标记的框子4个。生活中的梯形:操作记录单上有梯形的物品和不是提梯形的物品图片,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复习巩固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教师:小朋友,请你们看这是什么?(请柬)对了!图形王国的国王给老师送来的请柬,说图形王国要举行聚会,邀请我们中班的小朋友去参加,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老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 2.通过寻找,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认识,并引导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 教师:请你们说一说自己的位置上都是什么图形? 二、基本部分:梯形在哪里 1.观察图片中房子所组成的图形,比较梯形和正方形的外形特征。 ①复习正方形教师出示房子图片:这是什么?房子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几条边?几个角? ②认识梯形教师:房顶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个图形和正方形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后回答。 ③教师小结:梯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都有两条边是平平的。正方形四条边是一样长的,梯形的四条边不一样长。像这样:有四条边,四个角,并且一条边短,一条边长,两条边是平平的图形,名字叫梯形。 2.找一找梯形梯形宝宝可调皮了,它一会儿翻跟斗,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教师演示)这样还是不是梯形? 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躺着放,不管它们怎么放,都是梯形。 ①教师出示多种梯形,引导幼儿找出梯形。(PPT)教师:"这些图形中哪些是梯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幼儿尝试找出梯形,并说出梯形的基本特征。 ②教师出示机器人,找出机器人身体上的梯形。(图片)教师:图形宝宝变变变,变到机器人身上了,请你们找一找,机器人身上哪里有梯形?并把它拿下来。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图形》精选教.doc

xxxx数学《认识图形》精选教 案 xx 在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中 ,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 ,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在此基础上来认识长方形 ,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图形》精选 教案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活动目标: 1.认识梯形,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发现环境中与梯形相似的物体,寻找生活中的梯形。 3.能按活动规则独立进行操作,大胆讲述操作结果。 活动重点: 知道梯形的基本特征,能在众多图形中找到梯形。 活动难点: 能够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长方形,知道长方形的基本特征。 物质准备: 教具:图形宝宝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房子图一张,机器人图一张,生活中含有梯形元素的图片若干。 学具:找梯形。不同形状图片、记录单、笔 ;给梯形涂色:画有梯形和其他图形的操作单、彩笔 ;送梯形回家。营造绿地场景,散放在草地上各种图形若干(梯 形较多 )贴有图形标记的框子 4 个。生活中的梯形:操作记录单上有梯形的物 品和不是提梯形的物品图片,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复习巩固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教师:小朋友,请你们看这是什么 ?(请柬 )对了 ! 图形王国的国王给老师送来的请柬,说图形王国要举行聚会,邀请我们中班的小朋友去参加,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老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 2.通过寻找,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认识,并引导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 教师:请你们说一说自己的位置上都是什么图形? 二、基本部分:梯形在哪里 1.观察图片中房子所组成的图形,比较梯形和正方形的外形特征。 ①复习正方形教师出示房子图片:这是什么 ?房子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 ?它有几条边 ?几个角 ? ②认识梯形教师:房顶是什么形状的 ?它有几条边 ?几个角 ?这个图形和正方形一样吗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后回答。 ③教师小结:梯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 ;都有两条边是平平的。正方形四条边是一样长的,梯形的四条边不一样长。像这样:有四条边,四个 角,并且一条边短,一条边长,两条边是平平的图形,名字叫梯形。 2.找一找梯形梯形宝宝可调皮了,它一会儿翻跟斗,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 (教师演示 )这样还是不是梯形 ? 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躺着放,不管它们怎么放,都是梯形。 ①教师出示多种梯形,引导幼儿找出梯形。 (PPT)教师: "这些图形中哪些 是梯形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儿尝试找出梯形,并说出梯形的基本特征。 ②教师出示机器人,找出机器人身体上的梯形。(图片 )教师:图形宝宝变变变,变到机器人身上了,请你们找一找,机器人身上哪里有梯形 ?并把它拿下来。

二年级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二年级数学教研组集体备 课记录表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二年级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认数>课前讨论苏瑜:这一个星期,我们就<认数>一单元进行了认真教材解读,今天我们就各自谈谈自己队教材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设计思考。 沈小岑:我觉的这节课的知识点很多,有认识数位、数与数之间的换算、认识1000,还有如何读数。 唐明秋:是这样的,关键是数位之间的关系,数与数之间的换算,如五个十是多少学生很容易弄错。 (苏瑜质疑:你们认为这些重点内容中哪一块对学生来说最难) 唐明秋:数位之间的关系。 (苏瑜:准备怎么突破) 蒋娇:孩子们知道10个100是1000吗所以在拨计数器时可以突破。 苏瑜:我认为我们可以再看教材的安排。(1)本单元的知识点较多,教材注意了知识结构的优化组合,按几百——几百几十——几百几十几的顺序分段安排数的认识,这样的安排遵循了由易到难、由基本到复杂的认数规律。我们就第一课时如何安排这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如果这一点突破了,刚才我们所认为的重点和难点就迎刃而解。教材中借助木块和计数器认识数。木块是第一次出现的学具,以往都是以小棒作为数数的工具,由于这个学期学的是千以内的数,用小棒很难表示,所以选用小方块作为学具。我们来看P16的例题,可以看到一个方块表示“一”,10条方块

拼成一片表示“一百”,10片方块堆成一个正方体表示“一千”。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认识这些新的学具,尽快让学生熟悉1个、1条、1片、1堆小方块表示的意思。利用计数器读数、写数,同时落实千位,拓展学生对数位顺序的认识; 苏瑜:(2)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数让学生读、写、计算,教材里有很多,如电表度数、字典页码;(3)介绍其他学科的知识,促进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如P20第四题、P30第四题(看一看),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4)用多种形式表示数,加深对数的意义和大小的理解。除了刚才所提到的用木块、计数器表示数以外,P17第一题出现了数轴,P20出现了人民币,P21出现了木料堆,P21出现了邮票书本,P23出现了练习本。(5)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如P30的第一题,要求学生“用10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培养学生用量化的思想观察生活中的事和物,用数精确地描述和交流信息的能力。(6)重视估计,继续练习用日常用语表示数量间的大小悬殊状况。如P17的第一题、P18的第三题、P25的第五题、P28的第六题、P29的第七到第九题、P32的第十二和十三题,老师们可以自己去看一看。 唐明秋:谈教学设想及意图。想用故事导入,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认数还是比较枯燥的。 虞丽华:从学生自己收集的信息入手,让学生自己读解决会读的问题 蒋姣:我认为可以先复习数的组成。突破满十进一的迁移。 苏瑜总结:不管怎样导入,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触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就好。中间对整百数的认识和对这些数的真实感觉也是这节课重中之重。准备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将是我们这节课重点思考的。下星期我们每个人就这节课进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集体备课之单元备课

二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之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单元要点分析 教材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学习两步应用题的开始,先通过图文应用题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主要以加减复合的应用题为主,适当的再出现乘加、乘减复合的应用题。在教学中可以从一步应用题出发,再慢慢的使它转变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以便使学生更好的认识两步应用题的结构以及它与一步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向学生介绍小括号,并能够正确的使用小括号,会利用小括号列出两步应用题的解答算式。 重、难点: 1.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能够正确的使用小括号,利用小括号列出两步应用题的综合算式,而且能进行计算。 关键:会分析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解答应用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口述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用分步和综合两种方法来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学会正确的使用小括号。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单元要点分析 教材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学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摆一摆等方法,形成表像,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建立等分活动与除法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1.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首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就是把总数分成

同样多的份数或每份同样多。在总数中分走同样多的几部份,也就是几个减数相同,这样用除法计算比较简便。 2.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摆学具我们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也用除法计算。3。通过看一幅图,列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的练习,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4.知道了除法的含义,记住了2~6的乘法口诀,那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就比较容易了。求商时,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再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 5.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除法含义是紧密相联的,除法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二是表示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因此,除法应用题就有两种数量关系。这两种应用题的相同点都是除法含义,用除法计算,都已知要分的总数。不同点是其中的一个条件不同,问题不同,列出的算式不同,单位名称也不同。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关键:通过动手操作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计算应用题。能正确迅速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上册已学了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判断角与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上的

二年级上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全册课时安排 一、长度单位(4课时)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3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观察物体(4课时) 六、表内乘法(二)(13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 七、统计(3课时) 八、数学广角(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教学进度表

课题: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学措施 主要运用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专用纸 课题: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项目主备人(姓名)课时安排副备人(姓名) 13 学习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教学难点 退位减法既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 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 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 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 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 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 副备 学情分析 本单元教材除安排了大量插图外,在两位数加两 位数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之前还专门安排了情景图,教 学时要充分发挥情景图的作用,用情景图去激发学生 学习新知识的兴趣。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并让学生详细说一说画面上的内容,以此一方面让学 生切实感受这些画面中有两位数加两位数或两位数减 两位数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两位数加、减法计算 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另一方面让学生全面熟悉情景图 中的内容,为后面的加减法计算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实 际背景。然后,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联系情景图的 画面思考所计算的问题,使抽象的加、减计算变得生 动具体,也进一步体现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现实性。 单元知识结 构 编排特点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编排。 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编排。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编排。 4.整理和复习的编排。 实施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图。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旧知识学 习新知识。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4.关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5.沟通口算、笔算、估算的联系。 6.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自制小兔子头饰一个,若干个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自制“魔法箱”一个。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1.讲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给你们带了一个好朋友,“当当当当”你们看它是谁啊?幼:小白兔 师:对了,小白兔。昨天森林了刮了一阵大风,把小白兔的房子吹倒了,小白兔“唔~~~”的哭了。于是老师连夜给小白兔建造了一间新房子,小朋友你们看,这房子漂亮吗? 2.手指房子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正确的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那么小朋友看老师把小白兔的房顶盖成什么形状了? 幼:三角形 师:房子的身体呢? 幼:正方形 师:小朋友真棒,那么门又是什么形状啊? 幼:圆形 二、出示“魔术箱”复习图形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从魔术师那里借了一个魔术箱,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表演一个魔术,你们可要看仔细了,不能眨眼哦! 师:妈哩妈哩轰,变!你们看老师变出什么图形了? 幼XX 师:它有几条边,几个角? 依次变出不同的图形进行辨别和认知 三、找一找、说一说: 引导幼儿在教室内找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物体。 四、结束活动 带领幼儿户外活动观察发现户外物体的形状那些是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五、活动延伸 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六、效果预测 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我遵循新《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符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让孩子们不仅能认识图形,能详细地说出各图形的区别。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通过动脑思考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图形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图形》 大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图形》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 2、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教学准备:1、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好几何图形。2、人手一支铅笔、一个几何图形、一把剪刀、一张空白的纸以及一张画有几何图形的作业纸;每桌几何图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3、用的几何图形一套(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教学过程:一、兴趣激发:1、师:今天,请来了一些朋友要来我们班作客,它们是谁呢?(师出示正方形、圆形)问:正方形有什么特点?(有4条边,而且一样长)圆形有什么特点?(没有菱角)2、咦!有什么事让正方形、圆形娃娃这么高兴呢?原来今天它们要一起过生日。许多朋友要来祝贺。你们看!它们是谁?(师分别出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3、师:哟!这么多客人,你们看看谁长得和正方形有些象呢?你们帮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象的朋友,那跟圆形相象的朋友在哪儿呢?我们也来帮它找找。

二、兴趣体验:(一)观察探索1、捉迷藏三角形虽然没有相象的朋友,但大家都愿意和它一起玩。这会儿它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1)找图形并填表格。师巡回指导。(2)说一说找到什么图形有几个。师:小朋友真能干,躲在一起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都被你们找出来了。(3)说一说在生活中这些几何图形喜欢躲在哪里?(二)趣味游戏1、变魔术现在要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用这些图形变出许多小图形娃娃来。(1)变魔术(大图形变小图形)(2)问:你能告诉我你用什么图形变成哪些小图形?2、拼图案师:你们变出这么多的图形娃娃,今天是正方形、圆形娃娃的生日。我们就用小朋友变出的小图形和为你们准备的图形拼一幅漂亮的画当作生日礼物送给它们好吗?(1)拼贴(师巡回指导)(2)说一说用什么图形拼成什么送给正方形、圆形娃娃。 三、活动结束:哎呀!天快黑了,正方形、圆形娃娃要回家了,我们赶快把礼物送给它们吧! 四、活动延伸:在活动区投放几何图形,自愿组合几何图案。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总结

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总结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备课形式。本学期为积极响应教导处号召;提高教育教学素质;我们二年级组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减轻备课负担;提高备课积极性。 教师可以直接吸收他人成功的经验;如果认同他人的教案;则不必浪费时间;重复抄写。如果有不同见解;则可以直接补充在修改方案栏内。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参照以前的教学过程;改进目前的教学;效果也可能会更好。这样;不但可以大大的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再加上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管理方式;还可以提高教师备课的积极性。 二、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备课为课堂服务 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把“教科研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工作落到实处。理论联系实际;我们不仅停在纸上;我们在集体备课中还进行了自已的得意片段教学;在集体备课中展现自已的特色;每个数学老师都通过集体备课进行了各年级课的同课异构;这样不但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又提升了老师的水平。上完课后;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充分肯定了这节课的优点;同时提出了意见。从这节课来看;集体备课是有质量的;集合了大家的智慧;同时也展现了个人的特色。 三、在集体备课中老师成长了 通过一个学期的集体备课;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自已先独立编写

教案;然后给大家一起审核;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交流;积极讨论;在争议中成长了;有了收获;然后带到课堂去;自已再进行加工。通过这样的活动;老师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提供了锻炼的平台。这就是活动中老师们成长了。大家共同的感悟是:集体备课是教学科学化的有效途径;是教师情感与情感的沟通;是教师个体思维的碰撞;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以说;集体备课大家收获多多;受益匪浅。 四、及时总结反思;得到提升 这个学期快结束了;每个参与集体备课的老师进行及时总结反思;撰写了自已的案例与反思;写出了这个学期来自已集体备课中的困惑;还认真写出了自已的体会和总结。 总之;这个学期通过备课组成员的努力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程河镇中心小学 2016年9月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中班数学:认识图形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Middle Class Math: Recognizing Graphic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中班数学:认识图形 活动名称: 认识图形 活动目标:1.学习按形状、颜色的特征进行分类。 2.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数学》 2.三个动物玩具(胸前别着○、□、△图形,图形反面分别是红色、黄色、蓝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小朋友的书。数学》的“操作卡片(二),幼儿观察图形卡片。 师:这张图片上有哪些形状的图形?这些图形是什么颜色的? 二、请幼儿取一张自己喜欢的卡片,说一说卡片式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如:我的卡片是红色的三角形或我的卡片是黄色的圆形。 三、游戏“给小动物喂食”

△按形状给小动物送食物。 出示小动物玩具(胸前别着○、□、△图形) 请幼儿根据每个小动物喜欢的食物给它喂食(如小兔前面贴着○,就用相应的图形给它喂食),并请幼儿共同检查是否正确。 △按颜色给小动物送食物。 出示小动物玩具(翻转卡片,胸前别着红色、黄色、蓝色) 请幼儿根据每个小动物喜欢的食物给它喂食(如小兔前面贴着红色,就用相应的颜色给它喂食),并请幼儿共同检查是否正确。 四、操作卡片“找朋友” △请幼儿取下《小朋友的书。数学》的“操作卡片(二)上的卡片。 △指导幼儿分别将卡片按形状、颜色、大小、点子数量进行分类。 设计说明: 在幼儿已有基础上进行拓展。 游戏式的操作、多样玩法让幼儿感兴趣,并乐意操作。 课后反思: 可以鼓励幼儿用各种形状、颜色、大小的图片进行拼图游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