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六章 有答案过程

第六章 有答案过程

第六章 有答案过程
第六章 有答案过程

第六章过程

一、单选题

1.在过程定义中用___C_____表示形参的传值。

A)Var B)ByDef

C)ByVal D)ByValue

2.若已经编写一个Sort子过程,在该工程中有多个窗体,为了方便调用Sort子程序,应该将子放在____D____中。

A)窗体模块B)类模块C)工程D)标准模块

3.在过程中定义的变量,若希望在离开该过程后,还能保存过程中局部变量的值,则使用____D____关键字在过程中定义局部变量。

A)Dim B)Private C)Public D)Static

4.以下正确的描述是:在Visual Basic应用程序中____B____。

A)过程的定义可以嵌套,但过程的调用不能嵌套。

B)过程的定义不可以嵌套,但过程的调用可以嵌套。

C)过程的定义和过程的调用均可以嵌套。

D)过程的定义和过程的调用均不能嵌套。

5.下列过程语句说明中,正确的是___B_____。

A)Sub f1(ByVal n%( )) B)Sub f1(x( ) as integer)

C)Sub f1(n%) as interger D)function f1%(f1%)

6.有子过程语句说明:Sub fSum(sum%,ByVal m%,ByVal n%)

且在事件过程中有如下变量说明:Dim a%,b%,c!

则下列调用语句中正确的是__A______。

A)fsum a,a,b B)fsum 2,3,4 C)fsum a+b,a,b D)Call fsum (c,a,b) 7.有如下程序,其运行的结果是____D____。

Public Function f(m%,n%)

Do While m<>n

Do while m>n : m=m-n : Loop

Do while m

Loop

F=m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Print f(24,18)

End Sub

A)0 B)2 C)3 D)6

8.假定有如下的Sub过程:

Sub S(x As Single,y As Single)

t = x

x =t/y

y =t Mod y

End Sub

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l_Click ( )

Dim a As Single

Dim b As Single

a =5

b =4

S a,b

Print a,b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输出结果为___D_____。

A)5 4 B)1 1 C)1.25 4 D)1.25 1 9.假定有以下两个过程:

Sub S1(ByVal x As Integer,ByBal y As Integer)

Dim t As Integer

t=x : x=y : y=t

End Sub

Sub S2(x As Integer, y As Integer)

Dim t As Integer

t=x : x=y : y=t

End Sub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B_____。

A)用过程S1可以实现交换两个变量的值的操作,S2不能实现

B)用过程S2可以实现交换两个变量的值的操作,S1不能实现

C)用过程S1和S2都可以实现交换两个变量的值的操作

D)用过程S1和S2都不能实现交换两个变量的值的操作

10.阅读程序:

Sub subP(b( ) As Integer)

For i =1 To 4

b(i)=2*i

Next i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l_Click()

Dim a(1 To 4)As Integer

a (1)=5: a (2)=6: a (3)=7: a (4)=8

subP a ()

For i =1 To 4

Print a(i);

Next i

End Sub

运行上面的程序,单击命令按钮,输出结果为___A_____。

A)2 4 6 8 B)5 6 7 8 C)10 12 14 16 D)出错11.设有如下通用过程:

Public Function f(x As Integer)

Dim y As Integer

x = 20

y = 2

f = x * y

End Function

在窗体上画一个名称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Static x As Integer

x = 10

y=5

y = f(x)

Print x; y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如果单击命令按钮,则在窗体上显示的内容是____C____。

A)10 5 B)20 5 C)20 40 D)10 40

12.阅读程序:

Function F(a As Integer)

b = 0

Static c

b = b+1

c = c+1

f = a+b+c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Commandl_Click ()

Dim a As Integer

a =2

For i =1 To 3

Print F(a);

Next i

End Sub

运行上面的程序,单击命令按钮,输出结果为____B____。

A)4 4 4 B)4 5 6 C)4 6 8 D)4 7 9

二、填空题

1.阅读下面程序,子过程Swap的功能是实现两个数的交换,请将程序填写完整。

Public Sub Swap(x As Integer, y As Integer)

Dim t As Integer

t = x : x = y : y = t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a = 10 :

b = 20

Swap a,b或Call Swap(a,b)

Print “a = ”; a , “b =”; b

End Sub

2.下列程序中,fac是求n!的递归函数,请将程序填写完整。

Public Function fac(n As Integer)

If n = 1 Then fac = 1

Else fac = n * fac(n-1)

End If

End Sub

3.如下程序,运行的结果是 1 4 4 ,函数过程的功能是用递归函数实现将十进制数以r进制显示。

Public Function f(ByVal n% , ByVal r%)

If n <> 0 Then

f = f(n\r,r)

Print n Mod r;

End If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Print f(100,8)

End Sub

4.如下程序,运行的结果是 6 ,函数过程的功能是用碾转相减法求m、n的最大公约数。

Public Function f(m% , m%)

Do While m <> n

Do While m > n :m = m – n :Loop

Do While m < n :n = n – m :Loop

Loop

f = m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Print f(24,18)

End Sub

5.两质数的差为2,称此对质数为质数对,下列程序,是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对,并成对显示结果。其中函数IsP()判断m是否为质数。

Public Function IsP(m%) As Boolean

Dim i%

IsP = True

For i = 2 to Int(Sqr(m))

If m Mod i = 0 Then IsP = False

Next i

End Functio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p1 = IsP(3)

For i = 5 to 100 step 2

p2 = IsP(i)

If p1 AND p2 Then Print i-2;i

p1 = p2

Next i

End Sub

三、编程题

1.编写一个冒泡排序子过程,对已知的若干个整数按递增次序排列。提示:子过程形式为Sub Sort(a%())。

2.编写一个二分查找函数过程,查找某数,找到返回该数在数组中的下标位置,找不到值为-1。

提示:函数过程形式为Function Search1(a%(),Key%) As Integer。

3.编写一个将二进制字符串(全部由0和1组成),转换成十进制数的函数。

提示:函数过程形式为Function TranBtoD(s$) As Single。主调函数调用后,并显示二进制字符串和转换结果。

4.对于输入的文本统计各字母出现的次数,并有序地显示文本中的单词。

提示:根据题目要求,本题实现三个功能:(1)统计各字母出现的次数;(2)从输入的文本框内容中分离出单词,可用Split()函数;(3)分离出的单词按递增顺序排列。

最新随机过程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1

随机过程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1、(15分)设随机过程C t R t X +?=)(,),0(∞∈t ,C 为常数,R 服从]1,0[区间上的均 匀分布。 (1)求)(t X 的一维概率密度和一维分布函数; (2)求)(t X 的均值函数、相关函数和协方差函数。 【理论基础】 (1)? ∞ -= x dt t f x F )()(,则)(t f 为密度函数; (2))(t X 为),(b a 上的均匀分布,概率密度函数?? ???<<-=其他,0,1 )(b x a a b x f ,分布函数 ?? ??? >≤≤--<=b x b x a a b a x a x x F ,1,,0)(,2)(b a x E += ,12)()(2a b x D -=; (3)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概率密度函数???<≥=-0,00 ,)(x x e x f x λλ,分布函数 ?? ?<≥-=-0 ,00,1)(x x e x F x λ,λ1)(=x E ,21 )(λ=x D ; (4)2 )(,)(σμ==x D x E 的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 -- x e x f x ,21 )(2 22)(σμπ σ, 分布函数∞<<-∞= ? ∞ --- x dt e x F x t ,21)(2 22)(σμπ σ,若1,0==σμ时,其为标准正态分布。 【解答】本题可参加课本习题2.1及2.2题。 (1)因R 为]1,0[上的均匀分布,C 为常数,故)(t X 亦为均匀分布。由R 的取值范围可知, )(t X 为],[t C C +上的均匀分布,因此其一维概率密度?? ???+≤≤=其他,0,1 )(t C x C t x f ,一维分布 函数?? ??? +>+≤≤-<=t C x t C X C t C x C x x F ,1,,0)(;

教学过程与方法有哪些

教学过程与方法有哪些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教学过程与方法有哪些》的内容,具体内容:我们不是知识的生产者,我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以更专注的姿态,帮你寻找更多适合自己成长的有效资源还有那些锲入心灵的文字。与高人交心,轻松学习,把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人更重要的事。我特为你准备... 我们不是知识的生产者,我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以更专注的姿态,帮你寻找更多适合自己成长的有效资源还有那些锲入心灵的文字。与高人交心,轻松学习,把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人更重要的事。我特为你准备了教学过程中可能用到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教学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四大基本规律包括: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学习间接经验具有高效率性,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强调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决不能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使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3.反对只重视某一方面知识的片面观念 ①只强调间接经验:赫尔巴特。 ②只强调直接经验:杜威。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智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智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巩固程度和运用程度,因而智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的不可或缺条件。 3.反对单纯抓知识传授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观点 ①只重能力—形式教育: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智力。 ②只重知识—实质教育: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知识。 三、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科学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学生思想的提高需要知识做为基础,知识的增加有助于学生的道德认识。 2.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以及积极性等思想品德要素的提高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 3.反对只重德育或只重知识的单一思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注

第七章教学

第一节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多边互动活动。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教与学作为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二者共居于教学的统一体中,各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脱离对方,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存在和发展。教有对象,离开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将失去其存在的依据和价值,因此,教以学为依据并体现于学。学有师承,离开教,学不能经济有效地进行,因此,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才能更好地学习。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教学永远包括教与学,二者是有机结合或辩证统一的。在教学活动中,一方得到发展,则必然会影响并促进对方的发展,即教师的教影响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影响教师的教。 在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媒体的普及和信息交流的日益广泛,教师与教师之间学习与交流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习与交流的互动,如角色扮演、游戏、讨论等,使学校教学活动日益呈现多方互动交流的多重色彩,形成了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 (二) 教学和教育 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两个概念。从逻辑的角度看,二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是个大概念,包括学校培养人的全部工作,而教学只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与智育 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而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但教学却不是实现智育的唯一途径,把教学与智育等同,容易导致对智育途径和教学功能的片面认识。(三)教学的意义 ⒈教学是学校的特殊职能,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为一定社会培养人才并为一定社会服务,这是社会赋予学校的特殊职能。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教学所占时间最多,涉及的知识面最广,对学生的影响最大,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 在基础教育阶段,正是青少年长知识、长身体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认真搞好教学,才能保证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智力和体力的发展以及正确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形成,进而为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并不意味着以智育为主,更不是教学唯一 ⒉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实施智育的基本途径。它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较少的精力获得人类需要漫长岁月才积累起来的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它突破了智育实施在时空

第六章 体育教学模式

第六章体育教学模式 第一节体育教学模式概述 导入:请学生回答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采取了那种教学形式?一、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兴起和意义 (一)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兴起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教育理论界引进了苏联的教育理论,将整个体育教学过程分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4个基本阶段,这个教学过程反映在体育课上就是以掌握运动技能的顺序为主线设计的体育课堂教学程序,即“开始阶段(课堂常规、准备活动、专项准备活动等)---基本部分(技能练习和课课练等)----结束部分(放松练习和讲评)”的教学程序,它也被称为“三段制”或“四段制”教学程序。上述这种教学程序比较能够发挥教师的教学作用,也有利于比较系统的运动技术传授和运动技能习得,并有利于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也得到相应的身体锻炼,因此这种模式从新中国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一段时期一直占了主导地位,形成一种惯例性的教学程序,以至于有人称这种教学程序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或“传习式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师:“传习式”与“师徒式”有什么区别?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的体育教学思想、体育教学方法以及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非常活跃,最终形成了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热潮。随着教育改革和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体育教学第一线,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与研究成为最热的研究课题,广大体育教师依据各种新的体育教学思想和体育教学理论,结合面前的体育教学问

题,不断寻求新的体育教程和体育教法,对各种有特色的教学模式进行思考、构思、实验和理论总结,各种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报告层出不穷。

(二)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当前,中国体育教学的目标(为什么教的问题)业已明确,概括地说就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但是内容(教什么)的问题、教材(用什么教)的问题、课程(教多少)的问题、方法(怎么教)的问题等等则是体育教学改革深化中的问题,而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是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材编排以及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的问题,是承上启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略的问题,因此有关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至关重要。 2.有利于简化教学问题 模式的研究是现代科学方法论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排除事物次要的、非本质的部分,抓住事物主要的、本质的部分进行研究。因此,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简化复杂的体育教学过程,将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因素突出出来,便于我们对体育教学过程进行概括的观察、总结和模仿。 教师:请举例说明简化教学? 3.有利于体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涉及的教学因素非常广泛,包括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体育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等。从体育教学理论上来看,体育教学模式可以从动态上把握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重视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从体育教学实际上看,体育教学模式既是体育教学过程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体育教学实际经验的系统总结,

中国科学大学随机过程(孙应飞)复习题及答案

(1) 设}0),({≥t t X 是一个实的零均值二阶矩过程,其相关函数为 t s s t B t X s X E ≤-=),()}()({,且是一个周期为T 的函数,即0),()(≥=+τττB T B ,求方差函数)]()([T t X t X D +-。 解:由定义,有: )(2)0()0()}()({2)0()0()]} ()()][()({[2)] ([)]([)]()([=-+=+-+=+-+--++=+-T B B B T t X t X E B B T t EX T t X t EX t X E T t X D t X D T t X t X D (2) 试证明:如果}0),({≥t t X 是一独立增量过程,且0)0(=X ,那么它必是一个马 尔可夫过程。 证明:我们要证明: n t t t <<<≤? 210,有 } )()({})(,,)(,)()({11112211----=≤=====≤n n n n n n n x t X x t X P x t X x t X x t X x t X P 形式上我们有: } )()(,,)(,)({} )()(,,)(,)(,)({} )(,,)(,)({} )(,,)(,)(,)({})(,,)(,)()({1122221111222211112211112211112211--------------========≤=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x t X x t X x t X x t X P x t X x t X x t X x t X x t X P x t X x t X x t X P x t X x t X x t X x t X P x t X x t X x t X x t X P 因此,我们只要能证明在已知11)(--=n n x t X 条件下,)(n t X 与2 ,,2,1,)(-=n j t X j 相互独立即可。 由独立增量过程的定义可知,当2,,2,1,1-=<<<-n j t t t a n n j 时,增量 )0()(X t X j -与)()(1--n n t X t X 相互独立,由于在条件11)(--=n n x t X 和0)0(=X 下,即 有)(j t X 与1)(--n n x t X 相互独立。由此可知,在11)(--=n n x t X 条件下,)(n t X 与 2,,2,1,)(-=n j t X j 相互独立,结果成立。 (3) 设随机过程}0,{≥t W t 为零初值(00=W )的、有平稳增量和独立增量的过程, 且对每个0>t ,),(~2t N W t σμ,问过程}0,{≥t W t 是否为正态过程,为什么? 解:任取n t t t <<<≤? 210,则有: n k W W W k i t t t i i k ,,2,1][1 1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 实施 摘要:“过程与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三维教学的目标之一,其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以及个性化的培养,最终会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教学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 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时,需要老师有效的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这样才会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下面,笔者就如何落实这一目标进行介绍。 一、使用情境,为过程与方法的落实搭建平台 一些难记的概念、抽象的符号和公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掌握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这方面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时间长了就不会形成学习障碍。因此,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需要教师使用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障碍。 教学情境包括的内容较多,比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以及竞争情境等。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进行

情境的设置。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同时启发学生从情境中使用数学的语言进行问题提炼。注意,情境子设立时不仅要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生活经验。举个例子,在进行“平行线”的授课时,教师可以播放一组幻灯片,其中有铁轨以及泳道的隔栏。然后学生进行启发:这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平行线,大家能说出平行线的条件吗?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而不是直接灌输数学概念。 二、加强师生互动,体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教师要让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有趣、引人入胜,内容丰富多彩,就必须加强师生互动,在一问一答的互动模式中完成教学。比如,在讲《可能性》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开场:“我们班今天将会来一位主持人,这个主持人大家都认识,而且他的节目深受大家的欢迎。”教师此时可以拿出李咏的照片,学生此时一定会非常感兴趣,并且会说出“非常6+1”这个节目,以及里面的“砸金蛋”环节。这时,教师可以顺势导入提问:“如果给大家一个金蛋,那么会砸出什么呢?”学生有的会说是“金花四溅”,有的会说出其他答案。通过这样的新课导入法,学生一定对新课感兴趣。在这个例子中,教师用“知识闯关”代替了传统的“复习导入”模式,让学生的兴趣大增,并在其中发现了乐趣。 三、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期末随机过程试题及标准答案

《随机过程期末考试卷》 1.设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则X 的特征函数为 。 2.设随机过程X(t)=Acos( t+),-t t 则 {(5)6|(3)4}______P X X === 9.更新方程()()()()0t K t H t K t s dF s =+-?解的一般形式为 。 10.记()(),0n EX a t M M t μ=≥→∞-→对一切,当时,t +a 。 二、证明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题8分,共32分) 1.设A,B,C 为三个随机事件,证明条件概率的乘法公式: P(BC A)=P(B A)P(C AB)。 2.设{X (t ),t ≥0}是独立增量过程, 且X (0)=0, 证明{X (t ),t ≥0}是一个马尔科夫过程。 3.设{}n X ,n 0≥为马尔科夫链,状态空间为I ,则对任意整数n 0,1

教学任务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任务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任务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 1.确定教学单元 数学课程的内容一般是由若干个单元构成的。数学教学任务分析,首先要确定单元,明确单元教学的任务。 (1)单元的组织。 数学课程的各个单元可以有这样三种关系: 各个单元的课程内容是相对独立的(如图3.2)。 图3.2 相对独立的单元 一个单元为另一单元的基础(如图3.3)。 各单元之间的联系是综合型的(如图3.4)。 图图3.4 综合型的单元 了解各单元的关系,就能从总体上合理安排和组织课程。相对独立的单元, 如:珠算乘法、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分数的初步认识,在教学顺序的安排上可以互换位置,编制教材和安排教学计划时,就要比较每一种安排的利弊,选择合理的方案。前一个单元为后一个单元的基础,教学顺序的安排就不能任意调换, 如:约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就不能颠倒教学的顺序。对前后有联系的单元进行任务分析时,宜于从最终的任务着手分析, 便于掌握知识、技能之间的前后联系。各单元之间的联系是综合型的,如: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千克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分、秒,有些单元的教学顺序可以调换,有些单元的教学顺序就不能任意调换。 根据每册教材各个单元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确定一册教材各个单元的组织方式,为编制教材和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提供了依据。 (2)任务的确定。 单元确定后,就要根据课程目标确定单元教学的任务,即学生通过学习后,必须完成哪些学习任务。一般一个单元完成一项主要学习任务。因此,任务分析首先要根据课程目标,确定单元的主要学习任务,即单元教学的总目标。每个单元的主要任务又是由若干项子任务组成的,为此,就要根据单元教学的总目标和教学的实际需要,确定构成系统的各项子任务(图3.5)。一个较大的单元,可以根据需要按各项子任务再划分成若干个小单元。划分小单元的一般原则是根据任务的性质,以及教学时间的长短而定。一般一个单元解决一个任务,教学的时间为五、六节课左右,不宜过长,超过了人的记忆容量7±2个组块,不利于教学设计人员从整体思考各个环节的设计。

随机过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设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则X 的特征函数为it (e -1) e λ。 2.设随机过程X(t)=Acos( t+),-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课例研究—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和程序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具体包括:分析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方法、反馈调整方案四个具体过程。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七个基本要素优化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系统论和程序论的思想。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交往素质。 2、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3、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4、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1.目标导向原理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起着导向的作用。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主要有三种: ①目标的指向作用:使师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目标有关的问题上; ②目标的激励作用:能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与意向; ③目标的标准作用:一是目标成为检查教学效果的尺度;一是反过来教学效果成为评价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适切性的依据,以便调整目标。 2.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原理 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必须从动态的、综合的角度加以考察。

第七章 课堂教学

第七章课堂教学 一、教育术语解释 1.教学: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2.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既要研究教学的现象、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 3.课堂教学设计:对教学设计概念界定的不同,但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4.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和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5.系统分析模式:系统分析模式是在借鉴工程管理科学的某些原理基础上形成的.它将教学过程看作一个输入—产出的系统过程,强调以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教学系统的输入--产出过程及系统的组成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组合,借此获得最佳的教学设计方案. 6.目标模式:又称系统方法模式,是由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迪克和科瑞提出的.基本程序有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分析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列出操作目标.确定测验项目的参照标准.确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材料.进行形成性评价.修正教学等九点,呈直线型。

7.过程模式:过程模式是由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教授肯普提出的。这一模式与目标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设计步骤是非直线型的,设计者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从整个设计过程的任代何一个步骤起步,向前或向后、灵活、实用,教学设计人员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有侧重地设计教学方案。 8.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9.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它是教学设计最关键的环节,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成败。 10.教学设施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设计,一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二是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11.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预期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合理设计教学评价,对于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都有着积极作用。 二、选择题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起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美德”的传统,其基本主张是( ABC ) A.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 B.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 C.科目本位的教学过程 D.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基本主张有( ABD ) A.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 B.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 C. 师生关系的品质 D.程序教学的方法

教学设计基本步骤、过程及方法

教学设计基本步骤 1.教学对象:具体分析所选班的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及学生对本次课的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这次课学生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 2.教材分析: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对内容进行分层,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是学生容易掌握,哪些内容较深,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有哪些差距,学习的内容对学生有哪些实际的帮助。 3.教学目标:根据该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的要求具体分析,设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重点要突出技能目标(目标要实际、具体)。 4.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教材,来确定学生在学习本次课时的重、难点知识点。 5.教学思路: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而选择何种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 6.教学策略:能充分体现本次课的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具体做法;对教学过程能有一定预测,并如何调控。 8.教学流程图: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本次课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7.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相符,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二章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一、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 教学设计是综合多种学科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的学科,其主要理论基础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理论和传播理论等,每一种理论都从不同的视野对教学设计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转引自何克抗等,2005),其中学习理论是四种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尽管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种类繁多,但通过对其理论基础(尤其是学习理论)进行认真分析,我

们认为,教学设计主要包括面向教师教的传统教学设计、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三类。传统教学设计主要面向教师的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 (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 (3)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方法、策略; (4)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教学媒体; (5)进行施教,并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评价; (6)根据形成性评价得到的反馈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策略加以调整。 二、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地学,设计过程一般包括: (1)情境创设——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情境;? (2)信息资源提供——提供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源(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 (3)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是引导学生自王学习、自主建构的内在因素,其作用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达到自主建构的目标; (4)组织协作学习——通过协作交流、思想碰撞、取长补短,深化学生的意义建构; (5)组织与指导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在建构知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发现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则在理论、方法和过程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上都兼取两者之长并弃其之短,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设计过程主要包括: (1)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及知识点顺序; (2)学习者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以便因材施教;

学期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研)试题(答案)

北京工业大学2009-20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研) 课程试卷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意:试卷共七道大题,请写明详细解题过程。 考试方式:半开卷,考试时只允许看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浙江大学 盛 骤等编第三版(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可以看笔记、作业,但不允许看其它任何打印或复印的资料。考试时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日期:2009年12月31日 一、随机抽取某班28名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算得平均分数为80=x 分,样本标准差8=s 分,若全年级的英语成绩服从正态分布,且平均成绩为85分,问:能否认为该班的英语成绩与全年级学生的英语平均成绩有显著差异(取显著性水平050.=α)? 解:这是单个正态总体 ),(~2σμN X ,方差2σ未知时关于均值μ的假设检验问题,用T 检验法. 解 85:0=μH ,85:1≠μH 选统计量 n s x T /0 μ-= 已知80=x ,8=s ,n =28,850=μ, 计算得n s x T /0μ-= 31 .328/885 80=-= 查t 分布表,05.0=α,自由度27,临界值052.2)27(025.0=t . 由于052.2>T 2622.2>,故拒绝 0H ,即在显著水平05.0=α下不能认为 该班的英语成绩为85分.

050.= 解:由极大似然估计得.2?==x λ 在X 服从泊松分布的假设下,X 的所有可能的取值对应分成两两不相交的子集A 0, A 1,…, A 8。 则}{k X P =有估计 =i p ?ΛΛ,7,0, !2}{?2 ===-k k e k X P k =0?p

教育学第七章课程(附答案)

第七章课程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关于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程”一词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 B.课程与教材、学科的涵义相同 C.课程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 D.狭义的课程概念是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 2.课程论研究的是()的问题。 A.为谁教 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 3.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和价值的是()。 A.克伯屈 B.杜威 C.卢梭 D.福禄培尔 4.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 A.柏拉图 B.毕达哥拉斯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5.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的过程是()。 A.课程分类 B.课程评价 C.课程实施 D.课程设计 6.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学者是()。 A.杜威 B.叶圣陶 C.贾克森 D.苏格拉底 7.教育史上,课程类型的两大主要对立流派是()。 A.学科中心课程与活动中心课程 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C.核心课程和广域课程 D.接受课程和发现课程 8.综合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怀特海 B.杜威 C.布鲁纳

D.克伯屈 9.下列选项中,与现代课程改革的总趋势不一致的一项是()。 A.重视课程内容的功能化、分科化 B.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 C.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D.重视个别差异 10.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具备的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 11.以下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是()。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课程 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和特点来组织课程 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12.根据课程制定者的不同,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校课程 D.综合课程 13.从课程的任务来看,可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 A.社会中心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地方课程 14.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型课程 15.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16.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A.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C.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 D.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17.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A.教学计划(课程计划)

随机过程复习试题及答案

2.设{X (t ),t ≥0}是独立增量过程, 且X (0)=0, 证明{X (t ),t ≥0}是一个马尔科夫过程。 证明:当12n 0t t t t <<< <<时, 1122n n P(X(t)x X(t )=x ,X(t )=x ,X(t )=x )≤= n n 1122n n P(X(t)-X(t )x-x X(t )-X(0)=x ,X(t )-X(0)=x , X(t )-X(0)=x )≤= n n P(X(t)-X(t )x-x )≤,又因为n n P(X(t)x X(t )=x )=≤n n n n P(X(t)-X(t )x-x X(t )=x )≤= n n P(X(t)-X(t )x-x )≤,故1122n n P(X(t)x X(t )=x ,X(t )=x , X(t )=x )≤=n n P(X(t)x X(t )=x )≤ 3.设{}n X ,n 0≥为马尔科夫链,状态空间为I ,则对任意整数n 0,1

第七章_踢毽子的教学设计

环县第三中学校本教材 第七章踢毽子的教学设计与活动安排 常见几种踢毽子动作要点: 1.脚内侧踢(盘踢) 动作要点:左脚支撑,右大腿带动小腿,屈膝向上摆,膝关节外展小腿上摆击毽子的一刹那,踝关节内屈端平,用脚弓内侧把毽子向上踢起。 2.脚外侧踢(拐踢) 动作要点:左脚支撑,右大腿带动小腿,膝关节内扣,小腿向外侧上摆,击毽子的一刹那,勾脚尖,踝关节外屈端平,用脚外侧把毽子向上踢起。 3.绷踢(足尖踢) 动作要点:绷踢就是用脚正面踢。右脚前伸半步,左腿微屈,身体重心落在左脚上,当毽子下落到离右脚尖30厘米左右时,右脚稍抬起脚面绷直前伸,用小腿带动踝关节,脚尖快速有力地将毽子踢起。4.磕踢(膝盖踢) 动作要点:右手胸前抛毽,当毽下落到与腰同高时,右腿迅速屈膝抬起,用膝盖处将毽子踢起;同时上体保持直立,大腿抬起应与上体呈90°角,小腿与大腿也呈90°角;脚尖朝下,两臂自然摆动,保持身体平衡。 13

一、单脚内侧(盘踢)踢毽子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我校开发研究的:“主体参与”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的课题和新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本课让学生自已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踢毽球为教材,再由老师来帮学生组织学习。通过“我的选择我运动!我运动我快乐!”这一内心感受,去实施课堂教学,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踢毽子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我,超越自我;引导学生运用原有的运动经验,进行合作探究与创新;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和体会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组织与方法 1、通过讲解“准确的判断、快速的反应、专注的精神”在活动中具有的重要性。引入课堂并利用小游戏让学生去验证观点的对与错。在游戏的过程中同时起到了调节情绪、激发兴趣、提高注意力的作用。更让学生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主教材的练习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为无毽练习。 ○1通过平衡性练习让学生明白,踢毽子平衡能力很重要。 14

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 一、问题提出 1、新的问题为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宽广舞台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方面的目标,提倡和鼓励个性的选择与发展。我省高中新课程实施三年来,历史课程三维目标对高中历史教育健康发展起到极大推进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制约新课程目标落实的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中学生的历史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停留在反复强调却失之抽象的一般的号召上,缺乏从心理因素、认知特点、学习行为上展开的具体的既有必要性,又有操作性的实验分析和研究,其中,对过程与方法作为学习目标的研究则更是薄弱环节。新的课程标准完成了“跨越式”改革的“宣言”和“法定”的角色,但作为一种“标准”,却留下了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实践中进一步补足或完善的“缺位”和“空档”。因此“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作为彻底的新生事物,发展的空间最广、可供探究的问题最多。 2、争议最多、误解最深、影响最大 一些教师在对“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的认识上还存在着误区,很多人对“过程也是目标”感到非常不理解,甚至以为犯了逻辑错误。因此实践上出现了错位,影响了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以下误区: (1)以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代替学生学习、思维、参与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在新课程理念中,课程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而现在很多“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上,要么设计成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要么理解为教师为主的师生结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2)能力与方法相互混淆。 能力与方法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

随机过程试题及答案

1.设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则X 的特征函数为 。 2.设随机过程X(t)=Acos( t+),-t t 则 {(5)6|(3)4}______P X X === 9.更新方程()()()()0t K t H t K t s dF s =+-?解的一般形式为 。 10.记()(),0n EX a t M M t μ=≥→∞-→对一切,当时,t +a 。 二、证明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题8分,共32分) P(BC A)=P(B A)P(C AB)。 2.设{X (t ),t ≥0}是独立增量过程, 且X (0)=0, 证明{X (t ),t ≥0}是一个马尔科夫过程。 3.设{}n X ,n 0≥为马尔科夫链,状态空间为I ,则对任意整数n 0,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