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用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定“三个自信”

用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定“三个自信”

用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定“三个自信”

百年奋斗,承载民族追求;百年目标,托起世纪梦想。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描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时,要求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凝聚党和人民的共同理念,蕴含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昭示伟大事业的光明前景,是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我们必须用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定“三个自信”。
自信是一种理想信念,坚定“三个自信”必须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我们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党和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坚定“三个自信”,首先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认知和理论自觉,坚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真正发展中国、造福人民、振兴中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体系完整、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是三者在实践基础上的内在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更加自觉地实现三者内在统一。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构成的伟大实践。初级阶段的总依据、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实现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是我们党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新成果。认识和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基本国情,站在“三总”的战略高度来审视。第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八个必须坚持”。它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揭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根本任务、强大动力、价值取向和领导核心。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五个基本”构成的完整体系。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

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要求,用新的实践经验、理论认识和丰富内涵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是立国兴国之基、治国强国之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自信是一种责任担当,坚定“三个自信”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
只有充满自信、坚定自信,才能成为实践的引领力量。“三个自信”充分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坚定“三个自信”就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是促进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党艰辛奋斗历程中的经验结晶。增强忧患意识,就是要清醒看到,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就是要清醒看到,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体制机制难题还亟待破解;就是要清醒看到,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四种风险”,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面对错综复杂、快速变化的形势,既要充分肯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也要看到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从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更加需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有效化解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在“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两个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宗旨意识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和军队的性质、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鲜明体现。得到了最广大人民支持和拥护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自信。增强宗旨意识,就是要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服务人民,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就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彻底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化、群众观念淡薄等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是要按照时代的要求不断深化对宗旨的认识,及时准确了解新形势下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

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切实把人民群众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使命意识是民族文明进步的精神之本,是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之源。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百年”的宏伟目标,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理想和夙愿,更是赋予了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增强使命意识,就是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凝聚起推进事业的强大力量,毫不动摇忠诚使命,义无反顾献身使命,矢志不移完成使命。
自信是一种精神状态,坚定“三个自信”必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勇于进取、奋发有为
坚定“三个自信”,就要内化于精神,外化于行动。要胸怀理想,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勇于进取、奋发有为,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就是要把坚定“三个自信”落实到实干上。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我们在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胜利光芒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小康社会还没有建成,没有任何理由沾沾自喜、自满懈怠;要清醒认识到,只有实干才能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我们当前取得的成就,是一代代中国人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扎扎实实干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更多人继往开来、接续奋斗,实实在在干下去。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使命任务更加艰巨,但只要我们坚持实干、躬身实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取得更加辉煌成就。
勇于进取、奋发有为,就是要把坚定“三个自信”落实到创新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先后57次提到“创新”,要求“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充分体现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

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这一深刻道理。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到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创新不断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砥砺前行;从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到制度创新,不断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创新驱动,始终提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动力。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改革创新精神,需要我们有更新、更勇敢的头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面向未来的事业,道路还有待进一步拓展,理论体系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我们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以丰厚的创新成果不断赋予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新的时代内涵,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