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流浪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流浪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流浪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流浪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儿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流浪儿童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

(一)界定

1.困境儿童:这一提法源于国际儿童民间组织在工作中所使用的一个范畴。主要包括那些因为社会和家庭原因而陷入特别困难境况的儿童,如:孤儿、弃儿、流浪儿童、残障儿童等。

2.《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认为,所谓流浪儿童,是指18岁以下离开家人或监护人,在外游离超过24小时且无可靠生存保障并最终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

3.中国政府对流浪儿童的定义为:年龄在18周岁以下,完全脱离家庭或离开监护人流落社会,流落社会连续超过24小时,失去基本生存和可靠生活保障而陷入困境的少年和儿童。

案例:谁为5名流浪儿童非正常死亡负责

事件回顾:11月16日,一个寒冷的雨夜,贵州毕节5名流浪儿童钻进垃圾箱,试图熬过那个漫长的夜晚。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孩子们生起了一个火盆,却没能等来温暖世界。5条幼小的生命就此终结。生前,他们如城市里漂浮的灰尘,无人在意;死后,沉痛的事实却刺伤了千万国人的心灵。都市的霓虹灯照不进垃圾箱内,到底还有多少被我们忽略的角落?

(二)基本现状

相关数据

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抽样调查推算,我国每年流浪儿童约有100万—150万人,而据民政部门统计,每年仅有15 万人次流浪儿童得到救助,救助形势十分严竣。

·从性别上看:流浪儿童中男性约占70%,约有10.5 万人;女性约占30%,约有4.5 万人。

·从来源上看:来自农村的约占83%,来自城镇的占17%。

·从教育程度上看:文盲占20%,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5%。·从年龄分布上看:7岁以下的占10%,8~12岁的占23%,13~15 岁的占63%,16~18岁的占4%。

类型

我国学者将流浪儿童主要分为五种类型:

·主要想打工赚钱的流浪儿童;

·非打工赚钱的纯粹流浪动机的儿童;

·因暂时性和偶然性因素离家出走和流落街头的儿童;

·因非本人意愿影响而流浪街头和失去家庭温暖的儿童;

·具有纯粹的流浪动机并且染有偷窃与盗窃恶习的长期流浪儿童

(三)特点及生存形式

特点

1.流浪儿童的性格特点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冲动性强

·自我封闭,敏感,自我保护意识强

·法制意识淡薄、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情感缺失

2.流浪儿童的行为特点

·为了生存不得不违法犯罪

·流浪中被人教唆、强迫

·有组织犯罪

流浪儿童的生存形式

1. 捡。年龄较小或刚开始流浪的流浪儿童一般靠捡破烂,拾垃圾卖钱为生

2. 讨。向路人乞讨是当前流浪儿童比较主要的谋生方式。

3. 偷。流浪时间稍长,年龄稍大的流浪儿为了能使自己的穷困境遇有所改善,不择手段连讨带偷,甚至强抢。

4. 卖艺。有许多流浪儿童尤其是女童主要靠在火车站附近、市场、广场、夜市等行人集中的地方卖艺卖唱、耍小杂技等为生。

5.做童工。有些年龄稍大一点儿的儿童由于家境贫寒,生存受到威胁,不得不流浪到城市靠廉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过活。

(四)儿童流浪的具体原因

流浪儿童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牵涉到个人、家庭、学校、社会乃至政府

的政策制度等方面。

1.经济贫困:家庭贫困被认为是造成儿童离家的要原因。

2.社会因素:为儿童流浪提供了温床

3.学校教育因素:学习压力,学习成绩不好,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高额的学杂费造成一些儿童的心理压力和成长压力。

4.家庭因素:逃避家庭暴力、父母离异、遭受亲人遗弃、维持家人生计等

5.自身因素:缺乏教育导致文化素质低,是非对错观念不强,容易受到外界诱惑而流浪。

(五)当前流浪儿童救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府救助中存在的问题

1.现有政府职能机构的救助难以满足新形势的需要

2.救助政策缺少相对独立的流浪儿童救助管理办法

3.局限于住院式、程式化救助

民间组织救助中存在的问题

1.规范性不够完善

2.资金运转存在一定困难

(六)社会工作介入流浪儿童救助

传统工作者与现代社工的差异

流浪儿童回归社会的方法途径

促使流浪儿童成功回归主流社会是救助与保护流浪儿童工作的最终目标,也是衡量这一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帮助其回归社会主要方法及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回归原有家庭

·回归“类家庭”:在社区建立一个集寄养、看护、教育于一体的“类家庭”,为流浪儿童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家庭寄养

·家庭助养

·专业技能培训

·工读学校

·心理矫正

介入的突出问题

1.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现有法律均为综合性的儿童权利保护法,缺乏操作性,对行为主体的权责规范不清。

2.社会工作应用的认识不全面。全国的救助机构在推进社会工作应用发展中,普遍存在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目标和路径认识不清。

3.社会工作者作用发挥不突出。总体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还不充足,且专业作用发挥不理想。

4.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受限。双重管理体制下难以获得合法的社会身份,故难形成庞大的非政府救助网络。

二、流浪儿童个案分析

案主的基本情况

姓名:GF

性别:男

年龄:16

个案来源:救助站转介

家庭地址:贵阳市X县L乡B村

案主自己的陈述

案主自述在村口玩耍,被陌生人骗至张家界,之后与同村的两个孩子一起开始流浪,经湖南来到柳州。在路上由人指示,来到救助站求助。希望得到救助站的帮助,送自己回家与父母团聚。案主说自己不知道家的方向,只读到小学二年级便辍学了,在流浪时走错了方向。案主自述原名DQS,生父娶了后妈,曾经几次把他赶出家,然后自己又回去了。最后又被赶出来。他在流浪的时候,遇见了义父,跟了义父姓高,和义父一起卖艺。义父对他很好,教他杂耍卖艺;但由于义父喜欢女孩,所以从小把他当做女孩养,让他留长发,以致他现在一直留在长发并不愿剪掉。后来义父也找了一个后妈,无奈小高只能再次流浪。

案主介绍人的陈述

救助站工作人员陈述:案主2011年9月8日晚上11点多来到救助站求助,因为流浪没钱回家,想来救助站,希望救助站送其回到家里。当时案主与另外两个流浪儿童一起来到救助站,没有带任何随身的物品。满身很脏,案主留着长发,上手指甲较长,且不愿意剪掉。案主话比较少,开始时不愿意多说。救助站根据相关规定提供给予救助。

流浪儿童个案分析

思考:案主存在哪些问题,尝试分析其需求。

服务对象目前的主要问题

1.单亲家庭,从小缺乏母爱。对母亲印象不深刻,但是很想念妈妈;对生父没有感情,很崇拜养父;

2.心理方面:

缺乏安全感,不愿意与人深入交流。对自己的未来生活没有积极的目标;

懒惰,安于救助站的生活现状,不主动配合救助站工作人员寻找及联系其家人;

3.生理需求:生存欲望不强烈,对自己破罐子破摔,不求改变;社会化性别出现障碍或畸形,留长发、长指甲,不注重个人卫生;

4.缺乏生活目标与动力,想法消极,不是很想回家,不想读书;在救助站就只是吃饭,看电视,打乒乓球,下象棋;

5.有出逃继续流浪的想法,觉得在救助站像坐牢一样,想追求所谓的自由;

6.学习能力差,文化程度低,识字很少,自我表达能力差,偶尔有词不达意的情况。

案主需要分析

1.正确认识自己包括对家庭看法以及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认同,激发对家的眷念之情。

2.社会人际支持系统缺少,如同辈交往及父母的关爱,以及适当的监护者,救助站工作人员暂时充当了这一角色。

3.需要稳定,安全的生存环境。

4.树立生活目标,提高学习的兴趣,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谋生技能。

具体行动计划

1.预定用谈话策略。每天与案主接触一至两次,多与案主讲他感兴趣的事,谈其需要,谈其在家里的情况,建立了良好关系,并取得信任。探索其情感和需求;

2.通过开展小组,在小组过程中观察案主的行为表现及情感需求;

3.在小组活动中,用游戏活动表达其内心真实想法。设计游戏挖掘案主家庭信息,并与另外两名通村的流浪儿童对质;

4.面谈,培养其学习兴趣。

社工介入流浪儿童问题的理论指导:人在情境中、人本治疗模式、行为修正模式

以“人在情境中”理论分析案主的问题

“人在情境中”的理论(person-in-situation)认为,人不是完全独立自存的个体,研究一个人,必须将其放到他所处的环境中进行,即他的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应该注重研究案主的环境和社会环境间各要素的关系,即人在情境。人受到环境压力和人们彼此冲突的影响和困扰,因此要用系统的方法去分析情境中人们的行动。

以人本治疗模式分析案主的问题

心理:孤独需要人关心陪伴,对爱的感受能力弱.通过专业面谈,疏导其情绪,给以心理上的支持,给予其关爱,重塑对人和家庭的认知。

学习能力:表达和理解能力较同龄人弱,在学习游戏活动中,唤起其良好的体验和增加工作人员对其家庭情况的了解,树立学习兴趣。

以行为修正模式分析案主的问题

以学习理论为基础,认为个人的行为是在外在的环境刺激和特约下形成和改变的,并强调通过学习过程改变行为。经典条件反射,行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在一个刺激下与一个反应之间建立关系的过程,通过让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在同时出现,就可以建立起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基于该理通过代币治疗等论消退案主暴力、撒谎等偏差行为。

参考文献:

[1]陆士桢.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2008

[2]李晓东,陈怡,高秋凤.流浪儿童的性格与行为特点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126-130

[3]王思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能力建设[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6): 25-30

[4]刘日飞.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救助中的介入及其意义[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1(1): 62-68

[5]冯元,彭华民.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救助中的应用研究——以N市救助管理站为例[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1-6

[6]姜微.社区为本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系研究[D],201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7]冯元,彭华民,孙维颖.社会福利视角下的流浪儿童救助工作困境探究[J].甘肃理论学刊, 2012(4):103-107

[8]张淑静.城市流浪儿童的现状与救助机构的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50-52

[9]毕伟.国内流浪儿童状况研究综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11),25

(6):53-59

[10]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石家庄市保护流浪儿童研究中心课题组.流浪儿童保护机制和对策研究[J].中国妇运,2005(6):11-14

[11]曹朝阳,张双全,何俊华,陈新景.流浪儿童的心理特点、成因及教育[J].社会科学论坛,2007(5):148-151

[12]庄勇,孙美华.社会工作介入流浪儿童救助的路径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3(2):21-26

[13]李晓凤,蔡瑾.问题流浪儿童的生存状况与机构救助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9(8):53-56

[14]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流浪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我国城市流浪儿童的基本特征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8(6):39-45

[15]黄瑶,李立文.我国流浪儿童的社会政策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2(32): 216-217

二、网瘾青少年的社工介入

1 相关数据

2010 年2月1日,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CY AND)第三次发布《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4.2 万,这一比例与2005 年基本持平。在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1858.5 万。18~23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15.6%)最高,其次为24~29岁的网瘾比例(14.6%)以及13~17岁的网瘾比例(14.3%)。(《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

2 认识网瘾

何为网瘾?何为网瘾少年?

现实生活中,为何青少年易染网瘾?

网瘾的危害有哪些?

社会工作介入网瘾青少年案例分析

3 网瘾的定义

网瘾(即网络成瘾),又称网络过度使用症,由于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网瘾的高发人群多为12-18岁的青少年,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为2:1。按照《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网络成瘾分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交易成瘾5类。

美国心理学家金伯利·S·扬在1996年对“网瘾"的研究明确了它的八项指标:1、互联网使用成为生活的中心;2、需要增加互联网的使用;3、不能成功减少、控制、停止互联网的使用;4停止或减少互联网使用会导致无聊、抑郁、气愤;5在线时间超出预期计划;6重要人际关系、工作职业机遇遭到破坏;7向别人隐瞒互联网的卷入程度;8使用互联网逃避现实问题。根据这些判断标准,只要符合5项就可判定属于网瘾。

4 手机使用综合征

含义:是指个体因为过度使用手机且使用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

参照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郑毅教授关于手机依赖综合征的描述及相关研究,有其中相关表现≥6项者判定有手机依赖综合征倾向。

具体表现:1 总把手机放在身上,若没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甚至还有些自己也说不清的害怕。2 当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就感不适,并会下意识地看下手机是否有未接来电和信息。3 常有“我的手机铃声响”的错觉,甚至常把他人手机铃声,误认是自己的。4 接听时,常觉得耳旁有手机辐射波/辐射环绕。5 经常会下意识地找手机,并查看,有时甚至将手机总是拿在手里才踏实。6 经常害怕手机自动关机。7 晚上睡觉时也开着手机,即使是什么事情都没有。8 当手机没电源或收不到讯号时,会产生焦虑和无力感,脾气也会变得烦躁。9 与人沟通时过分依赖手机,本可以直接面谈,却要发短信或打电话。

10 在吃饭、上课、开会等场合时,也要玩弄手机或将其放在可看到的地方,以防漏过信息或者电话。11 对别人看自己的手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很反感,非常恼火。12 最近经常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昏、出汗、胃肠道功能不好、眼睛干涩模糊,甚至疼痛等现象。

1 网络游戏成瘾是指人们因过度使用(在时间上表现尤为明显)网络游戏而诱发产生对网络游戏的生理和心理的病态依赖,追求虚拟快乐的一种冲动与控制失序行为,会伴随产生和网络游戏使用相关的耐受性、戒断、强迫性行为,并导致个体明显的心理、社会功能受损。

2 网络色情成瘾是指对于性需求强烈而又阅历不足的青少年,很容易对网络上的色情文字、图片、动画、电影和色情聊天等产生兴趣并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3网络关系成瘾是指青少年更加倾向于不受传统人际交往因素的束缚,而追求一种超越地域、文化和时间限制的网络人际交往互动。他们希望在网络上获得更多的人际交往体验和实现人际交往的期望,从而更加偏爱、更容易沉迷于这种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依赖血缘、地缘和业缘建立起来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的人际关系形式。

4 网络信息成瘾是指网上信息收集成瘾者一般是具有强迫人格缺陷者,这种人做事按部就班,要求完美无缺;做事反复检查,唯恐出差错。因而是总是强迫自己上网查找信息,即使有些信息不是自己需要的或者生活亟需的。

5 网络交易成瘾是指成瘾者不可抑制地一再上网交易,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用于网上购物、网上拍卖或网上赌博等活动之中,从而给个人的学习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的现象。

5 关于网瘾青少年的定义

在2005年和2007年发布的《网瘾报告》中,却有对“网瘾”的界定,在认同“上网给青少年的学习、工作或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不良影响”前提下,如果满足了以下三个条件中任何一个:

(1)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

(2)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

(3)向亲人隐瞒了自己上网时间

就认为该网民从一定程度上具有网瘾特征,即判定属于“网瘾”。

6 现实生活中为何青少年易染网瘾?

(1).环境因素:

包括网吧的出现,网络游戏的流行及不断升级、同学之间的相互攀比与从众等。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络游戏产值每年以近50%的速度膨胀发展,游戏制造商不断投入巨资开发新型游戏,千方百计吸引玩家上瘾。

同时,在城市中,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规定,但实际执行效果欠佳。一些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网吧经营者在利益的诱惑下,对未成年人长时间上网、玩网络游戏或浏览暴力色情网站大开绿灯。

(2).家庭因素:

家庭是影响青少年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很多家长因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缺乏与孩子沟通交流,很少关心孩子等等导致孩子到虚拟空间寻找关怀,然后沉迷网络;或是父母本身就沉迷网络,在父母的不良示范下,激发孩子对网络的好奇心,时间长了,自然陷入其中。另外还有家长对于已经染上网瘾的孩子采取的教育措施不当,如对孩子实施打骂等暴力手段,或是看到孩子屡教不改干脆放弃对孩子的教育,最终错过了戒除网瘾的最佳时机,导致孩子愈陷愈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3)心理因素

满足感缺失:包括学业失败、孤独感强、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成长过程中缺少关爱和情感交流的青少年在心理上的孤独感与空虚感无以排解,就会通过其他途径寻找情感的寄托。而交流方便、传播快捷的互联网正为其提供了一个非常便利的交流渠道,在网上青少年可以方便的与各种身份的网友交朋友,倾诉自己的情感,还可以通过网络游戏等方式在虚拟世界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欲求,满足自己的交友需要和自尊需要。换言之,他们在网络世界里更容易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更容易获得快乐、成就感等等。

(4)生理因素

生理及人格:主要包括人格特征和生理特点等;网瘾的高发人群多为12-18岁的青少年,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为2:1,而这个时期的孩子,本身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意识也比较弱化,理解判断力差,自控能力也比较差。他们大多都处于青春期,反叛心理严重,对新鲜事物又充满了好奇,寻求刺激、惊险和浪漫,以满足这个阶段的需要。而互联网的出现,包括网络游戏、色情电影和聊天室等,恰好适时满足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因而导致青少年会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7 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身体危害:网络成瘾损害青少年的健康权、生命权。上网时间过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会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此外,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病症。

心理危害:网络成瘾损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会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持久,记忆力减退,对其他活动缺乏兴趣,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情绪低落。

发展危害:网络成瘾会妨碍青少年正常社会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弱化了人际沟通相处的能力和现实生活的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不利于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导致社会化不足。

行为失范:网络成瘾容易引发青少年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网络游戏良莠不齐,暴力和色情游

戏充斥着网络,长时间陷入暴力和色情游戏中,使青少年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导致价值观念模糊,自我约束力差,进而出现行为偏离或者违反社会规范。

8 网瘾青少年案例分析

张莉同学,今年18岁,是刚参加完高考的落榜生。她在一所市重点高中就读,但是高考只考了409分。知道分数以后,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手机电脑都锁起来,并且不跟别人交流,甚至也不理会母亲。有时候她忍不住又打开电脑继续上网,有时一个人发呆,有时一个人哭,在母亲安慰她时很容易发脾气,和以前判若两人。她从小父母离异,与母亲生活在一起。高二开始迷恋网络,主要是聊天,玩小游戏,杀人游戏,跑跑卡丁车等。高考之前是,白天用手机上网,晚上用电脑。刚开始是聊天,写博客;后来就玩游戏,看电影、上微博、人人网、淘宝、看PPS,这些每天都过一遍,要是不上网就难受。

(案例来自赵秀娟《社会工作介入“网瘾”青少年的服务模式研究》)

1 案主陈述:

(1)“我每天在学校听课都是装的,什么也没听,回到家我看书看到母亲睡了,我就上网,我控制不了,每次考试我都愧疚没有好好学习,可没过多久就我又想上网。”

(2)她在自己的博客上以及用虚拟的名字注册的人人网上都写了很多东西,她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重点大学的学生,而且拥有友情、荣誉、甚至爱情。

(3)“我想改变,我把手机电脑都锁起来了,然后把钥匙丢到学校的池塘,但是只坚持了一天,第二天就忍不住继续上网。”

2.案主成瘾原因分析:

(1)小时候父母离异,一直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缺乏父爱。而且与母亲关系不良。

(2)进入重点高中,学习任务重。此外,母亲对她的期望很高,由此导致案主的心理、精神压力巨大。

(3)现实中由于成绩不突出,而且不跟人交流,导致案主到虚拟世界去寻找成就感和关怀。(4)网络世界娱乐内容丰富多彩,远比现实生活更加吸引人,更加有趣,由此案主才沉迷其中。

(5)高考落榜对她造成很大打击,她对自己的“网瘾”也感到厌恶,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和清晰的目标,有时控制不住上网的习惯。

3.社会工作从优势视角介入:

“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案主自身的内在力量和所拥有资源的视角。

优势视角的两个核心概念:

——抗逆力:当个人面对逆境时能够理性地做出建设性、正向的选择和处理方法从而在困境中生存下来的能力;

——优势:即每个个体、团体、家庭以及社区都有各自的优势与强项。社会工作者应充分挖掘案主的优势和资源,激发和挖掘案主自身潜在能力,协助案主更好更快的走出困境。

(1)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建立合作的、互助的和伙伴型的关系;

(2)社会工作者要对案主表达充分相信案主具有自己的优势与资源去改变现状,使案主重建自信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

(3)社会工作者协助案主努力发掘其自身所具备的的优势和潜能。

社会工作从优势视角介入

由案例介绍可以看出案主在高考失利的打击下,对自己的“网瘾”行为感到挫败和厌恶,但是又忍不住两年来的上网习惯。说明高考的失败冲击了原来对上网的渴望,案主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与此同时还存在妄想逃避的心理。导致案主每次想重新开始的时候,对现实的回归的不自信又动摇了她的信心。

因此怎样让案主走出“网瘾”从而有信心回到高三复读是案主的主要问题。

从网瘾判断标准看,案主属于网络信息成瘾,而且属于轻度的,暂时没有对生活学习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

1 优势视角

优势视角是相对于“问题视角”而言的,优势视角建立在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理解上,将关注点聚焦在案主自身的能力和优势上。社会工作者立足于发现和发挥案主的优势和资源,发挥案主的主体性,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

(1)抗逆力这一概念的提出使人们意识到,逆境或危机有可能带来问题,也有可能激活生命的潜能,唤醒生命中沉睡的部分,推动生命走向更高的发展。

(2)社会工作者要不仅要善于发现案主的优势与资源,更要善于挖掘和激发案主的潜能与优势。社会工作者同时还需要关注来自家庭、重要他人、志愿机构、社区团体和公共机构的青少年的外在优势,这些外部环境可为青少年提供支持和机会。

2 社会工作从优势视角介入

从案例介绍可以看出,虽然案主遭遇困难与挫折,但是案主依然想要改变现状,走出现在的困境,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案主的抗逆力,协助案主解决困难。

(1)这种关系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帮助案主的过程中要懂得分享权利和决策。社会工作者充分尊重案主以及案主的选择。双方共同制定服务计划与目标,使案主能够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作出改变的决定。

(2)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关注案主所具有的优势、兴趣、能力、知识和才华。尽管案主沉迷于网络,但她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并且有改变的动机即具有抗逆力。当然案主也有自身的一些优势,因为一无是处的人是不存在的。

(3)社会工作者通过扮演聆听者、理解者、启发者等多重角色,充分地挖掘青少年内在的潜力与优势,然后将这些优势与资源无限地扩大化用来帮助案主走出困境,解决问题。因为在多数情况下,青少年自身可能并不认为自己所拥有的这些被社会工作者称为的“优势”真的就是优势,真的能够帮助自己,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反复地强调,持续地关注案主的这些优势。然后与案主共同制定服务协议,使案主通过学习去不断进步成长,同时注重利用外部资源如寻求案主好友的支持等来帮助案主,进而改变自己,走出网瘾的困境,开启生活的新篇章。具体行动计划

1 最主要的是控制上网时间,规划每天的行程,用运动、与好友聊天、听音乐等方式替代上网。

2 培养新的兴趣。比如案主喜欢摄影,可以鼓励案主多出去参加各种摄影活动,一方面可以转移案主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案主特长,运用外部资源助力案主改变。

3 协助案主恢复与好友的联系,运用外部支持帮助案主走出困境。

4 社工每周与案主见面一次,做任务的总结,时间为一个月。

参考文献:

[1]于波.青少年网瘾的外在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2010(6):129-132

[2]张惠敏,宁丽,陶然,刘彩谊.网瘾青少年所在家庭的家庭功能状况探析[J].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2012(21):307-311

[3]李聪聪.优势视角下的青少年网瘾问题[J].教育时空,2012:137-138

[4]郑运爽.优势视角下青少年网瘾问题干预的社会工作策略[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6-8

[5]权佩佩.班杜拉学习理论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以“网瘾”青少年治疗为例[J].学术论坛,2014(7):197-198

[6]张伟,杨泽.关于网瘾少年的个案工作报告[J].中国教育学刊,2009:54-56

[7]常家树,李博涵.青少年网瘾诱因的防范与矫治[J].当代青年研究,2010(10):35-39

[8]李书华.少年网瘾的家庭行动对策[J].社会视角,2012(6)67-68

[9]赵秀娟.社会工作介入“网瘾”青少年的服务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

[10]李紫阳.透视网瘾少年反思“现代性”的人[J].广角,2010(2):197-198

[11]胡婷.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

[12]李治德.自我决定模式:青少年网瘾行为的解读[J].探索,2005(2):132-136

社会工作青少年社区矫正某案例

社区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蔡某,男,1989年4月7日生,汉族,高中文化程度,现在厦门市交通职业中专就读。2004年10月22日下午,蔡某与王某、施某、谢某四人在本市秀德大厦附近,殴打在校生陈某并抢走一部诺基亚6820型手机(价值人民币2377元)及在校生黄某的人民币10元。2004年10月31日被公安机关抓获,经思明区人民法院审判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缓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百元。同时,共同退赔被害人黄某人民币十元,退赔被害人陈某人民币二千三百七十七元。 二、特点分析 1. 突发性。由于青少年各项生理基能正在发育之中,身体增长的速度快,但是心里发育却相对滞后,自我控制力不强,因此在某种偶然的诱导和刺激下,容易遇事起意,突然实施犯罪,脑子一热,说做就做,不计后果。本案中蔡某及其同犯就是出于对金钱的渴望,在好奇和刺激的心理作用下实施了抢劫。事实上蔡某被公安机关抓获时根本没有意识到其和同伴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后果会如此严重。( 2. 团伙化。由于青少年年纪尚轻,心理承受能力也有限,势单力薄的心理使得他们容易结伙作案,通过结伙成群,互相壮胆,互相煽动,互相利用,互相依存,增强安全感。因此,多是三五成群、七八成伙的共同作案。本案中蔡某以及其他五名被告均是纠集成伙共同犯罪。( 3. 低龄化。近年来,犯罪的高发期年龄在18岁左右,其中14-16岁少年犯罪的比例日渐增大,并呈现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本案中,共有6名被告,均未满18周岁,其中蔡某及其同案犯王某还未满16周岁。( 4. 反复性。青少年的思想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且心理素质不稳定,容易收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如不注意隔离他们与不良习气接触,不注意对他们不良行为的及时纠正和和控制,他们也容易受到坏人坏事的熏染而重新犯罪,具有很强的反复性。本案中,蔡某的其中两名同案犯就在取保候审期间再次实施了抢劫。( 三、原因分析( 在对于本案蔡某的犯罪原因的分析中,除了自身因素以外,有三个环境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1. 家庭因素。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父母是第一任教师,正确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而蔡某恰恰缺乏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主要表现在: 一是家庭的贫困。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了激烈竞争和贫富差距。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好奇和攀比的心理容易产生对物质生活的极端追求和滩涂享受。蔡某家庭贫困,父母双双下岗,母亲还是残疾人,家里每月的收入仅来自三百多元的低保金,所以蔡某对物质方面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加之父母平时缺少对其在金钱和物质方面的正确引导,导致其最终在好奇和寻求刺激的心理作用下实施了抢劫,并将近一半的赃款与同案犯挥霍消费。

社会工作个案分析

社会工作个案分析报告 一、个案基本资料∶ 钟天桥,男,14岁,是一名初二学生。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一年回家一两次,两个姐姐都出嫁,家中只剩案主与奶奶,父母每年外出之前会留下一小部分钱由奶奶支配,两人靠田里种的的庄稼维持日常生活。奶奶年纪已大,除了忙地里的活,还要做饭烧菜,加上文化程度低,基本上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管教案主,两人代沟严重,很少交流互动。父母外出打工从不打电话回家,不关心案主的生活和学习,用他的话来说家就是个吃饭睡觉的房子。案主性格较为外向,但脾气暴躁,轻易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学习兴趣不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科任老师反映经常扰乱课堂,近段时间三天两头旷课。找案主谈话时了解到,他觉得上学没意思,最近认识了村子里的社会青年,想辍学跟他们“混”,反正自己没人管没人关心,问到家庭情况时他总是自卑地低头不说话或说不知道。学校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后,想给他申请贫困补助,但他不愿意接受 二、问题分析∶ 案主正处于青春逆反期,其的生活环境给他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家庭生活里很少有父母的身影,很少得到家人的关爱,心理逐渐冷漠,开始厌倦生活和学习,潜意识觉得自己是没人关心没人爱的的;案主与不良人群交往,别人买瓶水或零食给他,他就很满足,他觉得这样就是关心,在精神上找到了依托,想要跟随这群社会青年一起玩,加上在校表现不佳,学业困难,与同学相处的不融洽,又因为家庭的原因在同龄人面前有自卑的心理,父母对自己的学习更是不闻不问,于是产生了辍学的想法。学校老师问到他的家庭情况时,他表现出的冷漠又自卑可见留守儿童心理的极大创伤;而他拒绝学校的帮助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在他看来这是同情和可怜,这样的心理需要纠正。 三、个案目标与服务计划 目标∶改变案主现在颓废的生活状态,避免其跟着社会不良青年做出违法犯罪的事;帮助其发现自己生活的温馨,让他感受到父母家人、老师、同学的关怀和爱;帮助他认识到校园生活以及家庭的美好,认识自己的偏差,走回正常的人生轨道。 计划∶(1)收集资料,了解案主的基本情况 (2)约定时间上门走访、与案主父母取得联系 (3)整理所得资料信息,找出问题的关键 (4)与案主接触,得到其信任,并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5)对案主实施心理、思想上的工作 (6)注意案主心理及表现情况,并积极给予鼓励、关心和引导 (7)积极帮助案主与父母家人以及老师同学的互动和沟通 (8)注意案主可能存在的情绪波动,跟进服务 (9)若各项目标基本达成,即可结案并共同制定未来计划 四、计划开展过程及实施成效 过程∶(1)通过学校的资料了解钟天桥的个人信息,并向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同学了解他的在校生活、学习习惯以及性格、为人处事的特点。从老师同学口中得知,他不爱学习,上课经常睡觉,跟周围同学讲话,基本上不交作业,老师教育他时,他总是一脸的无所谓。(2)找到钟天桥的家庭地址,并跟他奶奶约好将会在周末去拜访。钟天桥的奶奶是个农村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方案

针对厌学青少年的服务方案 13级社会工作洪丽丽 学号:130302007

针对厌学青少年的服务方案 一.基本情况: 多年来,尽管国家教育部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学习—考试—升学”模式任然给青少年学生带来巨大的成长压力。“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被喻为“三重门”,是青年学生一路成长学习所必须经历的三道门槛。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青年学生表现出诸多不良反应,首当其冲的是厌学,厌目前青少年厌学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些表现为消极怠学,较隐蔽不宜在初期察觉,一旦发现时往往已患病多时了,如装样子,阴奉阳违,或是精神不振,容易疲倦,情况严重的甚至烦躁,影响到家庭关系或是师生,同学关系。有些表现为暴躁反叛,较明显。但程度也更严重,如长期不做作业,上课就睡觉,甚至逃课逃学,离家出走等等。 (一)厌学心理的表现 青少年厌学主要表现为讨厌学习, 对学习缺乏主动性, 被动地或者根本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具体表现在: 1.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走神、发呆,爱做与课堂无关的事,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精神不振,爱打瞌睡,一般不愿做作业,或者抄作业或找别人代抄。 2.经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有的干脆弃学出走。 3.学习无兴趣,缺乏求知欲、好奇心,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

被动、应付式地学习。因此学习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成绩和纪律表现差,而且有愈来愈糟的趋势。 4. 他们对各学科(或部分学科)的学习有畏难情绪,预、复习无恒心,心不在焉,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愿意花时间写作业;课外阅读等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不愿意参加考试;经常去网吧,听歌、玩手机游戏等;甚至为躲避学习离家出走、自杀等等 (二).青少年厌学的原因 青少年产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客观原因以及学生自身方面的主观原因。 1.客观原因 (1).社会环境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量西方思想文化的引进,难免精华与糟粕俱来,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也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着思想还不成熟的青少年。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但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社会生活中那些不良风气、错误的舆论导向,特别是一些腐朽、堕落生活方式的浊流,无时无刻不在腐蚀着学生那本就经不住诱惑的意志,。 (2).家庭环境影响 学生的学习,除了学校,很多事情是和家庭分不开的,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家

1流动儿童亲子关系的社工介入典型案例分析

流动儿童亲子关系的社工介入典型案例分析 【摘要】本文以流动儿童亲子关系的社会工作为切入点,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和家庭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巧,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萨提亚家庭治疗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流动儿童亲子关系问题的专业服务工作进行典型个案的分析,表明社会工作对解决流动儿童家庭亲子关系问题的有效性,并且为构建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支持体系的研究提供有力借鉴。 【关键词】流动儿童亲子关系个案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出现以农民为主的、以移居城市为目的的流动家庭,而且数量越来越多,与之相伴的是大量的流动儿童群体。特殊的经历使他们既不同于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也不同于城市中的常住儿童,他们的成长面临着教育、健康、贫穷、社会边缘化以及社会化等诸多挑战。此外,这些流动儿童早期与父母分隔两地,没有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现在,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他们,使得流动家庭亲子关系不融洽,这些不良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状况,严重影响流动儿童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化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和谐社会建设。 一、接案与建立关系 案主小星(化名),今年9岁,小学三年级。在小星刚满两岁时,父母都离家到城里务工小星留给家里的奶奶带着。现在父亲在工程队里做木匠,收入还算满意,但工作量很大,每天收工回到家,已经是夜里了。母亲在超市做清洁工作,赚些钱贴补家用。小星在小学二年级的暑假里,被他陌生的父母带到了城里,父亲为小星办理了在属地公办小学随班就读的手续,开学几个月后,小星不好好做作业作业,父亲狠狠打了他好几次,父子间关系十分紧张,小星基本不与父亲交流,甚至都很少叫“爸爸”,虽然与母亲关系较融洽但彼此交流也不多,很少主动跟母亲讲自己在学校发生的事。小星在学校里不但学习成绩不好,与同学关系也不好,甚至影响到老师正常教学。为此,父亲对小星管教更加严厉,而小星性格也变得内向、孤僻。 在熟人的介绍下,笔者与小星母亲交流并征得父亲同意的情况下,上门了解其家庭情况,和小星的三次接触后,笔者获得了他的信任,并与小星及其家庭建立了专业关系。 二、预估与问题界定 (一)预估 在儿童的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学校和儿童生活的社区是对儿童影响最大的三个子系统,因此本案例采用社会生态图的预估方法。

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访谈

外来的少年缩影 一、访谈对象 周海霞周海涛 二、情况简介 访谈对象为兄妹两人,哥哥海涛15岁,上初二,妹妹海霞10岁上小学四年级。他们的父母在浦东新区某街道开了一家新疆拉面馆,妹妹海霞出生在上海,幼儿园和小学都是在上海读的,哥哥海涛是初一的时候才转到上海就读的。妹妹性格极为内向,平时喜欢运动,曾经获得过班级举办的跳绳大赛一等奖,妹妹平时还喜欢画画,但是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所谓的喜欢,也就是在上课走神的时候会在自己的课本上随便的画一些东西,但是他在自己的作文中写道,“我很喜欢这样的方式”,她觉得看着自己画的东西,就像是和自己说话一样。相比较妹妹而言,哥哥比较外向,在谈话中比较放的开,但是在表达方式上还很不流畅,常常会看着别处和别人交谈,在用语和声音方面也有一些不良的状况。 三、家庭情况 会谈对象的父母自己开了一家拉面馆,平时生意比较忙,很少有时间陪他们兄妹俩,周六周日哥哥会去补习功课,而妹妹就只能呆在家里。偶尔的时候,一家叫“乐群”的社工机构会举办活动,这是兄妹俩除了在学校以外,唯一能和外界进行长时间交流沟通的机会。在家里是明显的严父慈母的模式,但是慈母很善良,对兄妹两个都非常善良,而父亲却不是很严厉,那次和机构的人员去他家里沟通安排家

教的事情,父亲既没有说可以,也没有完全的否定,而是说这些就看孩子们的吧,他们如果同意的话就行。在其中的一次会谈开始后哥哥要求离开,因为上次卖的衣服不合身,要去换掉,但是是自己过去,由此可见,两兄妹在家里的自主性还是很强的。 家里面的居住条件并不是很理想,两间卧室,一个厨房,三间房子是并排着在一条线上,厨房一分为二,其中一半作为厕所,家里的正门也在厨房。家里只有一个最里面的房间可以在上午十点到十一点的时候照得到太阳,在这间房子的最里面是一个阳台,但是堆满了杂物。靠近阳台的卧室是两个兄妹住,哥哥身材比较大,住在一张床上,妹妹的身材比较小,住在一张床式沙发上。中间的卧室是父母两个人住的,在中间的走廊上挂了一个窗帘。房间比较潮湿,有严重的异味,卫生条件比较差。 四、案主问题剖析 1.与人交流障碍 与人交流障碍并不是说不能和别人沟通和交流,而是和别人交流沟通的方式方法有问题,从而不能很顺畅的与人交流。这个问题妹妹的情况比哥哥要明显。妹妹的说话声音很小,即使是别人没有听清,她第二次的回答也绝对不会比第一次高,而且音量是惊人的一致。在说话是时候常常低着头,唯一令人满意的就是常常带着浅浅的微笑,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微笑完全是出于害羞而非其他。哥哥与人交谈时常常会看着别的地方,在语言的挑选和语调方面听着并不是让人很舒服,常常说了一段话,我却没有把握住哥哥到底要表达些什

儿童个案社会工作案例

儿童个案社会工作案例:运用“结构家庭治疗法” (说明:本案为真实案例,为对案主负责,案主姓名采用其英文名字) 一、接触案主 有个朋友在艺术设计学院读书,课余在外边做家教,教小孩子画画。一天她问我对教一个六岁孩子学外语有无兴趣。起初我说没有时间。但是听完她对那个孩子以及他的家庭状况的介绍后,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可能是专业使然,推测出那个孩子受家庭的影响多少有些问题,最后同意了。于是开始接触到了一个叫lala的六岁的男孩。 二、案主资料收集与问题诊断 Lala是他的英文名字,这个名字是他小姨kitty给他起的。后来我了解到在这个家庭里边,lala最爱的就是他的小姨。Kitty以前在经三路ef做外语培训工作,现在在北京新东方教口语,lala的外语一直都是跟她学的。 Lala的家在富田丽景花园(东风路与南阳路交叉口附近),**市最具典型的富人社区,当然lala的家境相当好。Lala的爸爸有一家公司,Lala的妈妈也有一家公司,而且生意都很好,因此两人也都很忙。虽然两人已经离婚了,并且又有了各自的家庭,但他们依然爱着lala。 这个家庭平时就住着Lala和他的姥姥。Lala的姥姥很有修养,是个老年知识分子。她能够理解而且可以接受Lala父母的选择,直到现在他对Lala的爸爸依旧很好。只是后来我发现她不愿意让Lala去他奶奶家,这是Lala不喜欢她的最大的原因。 我一直以为结构不全的家庭中的孩子精神上会受到影响而留有阴影,其必然在个人行为上有所古怪与异常。Lala表现的并不明显,但他并不是完全的健康正常,最突出的问题一个是他的想法,语言与年龄不符,可以说是提前畸形社会化了;一个是他不爱他的爸爸妈妈以及姥姥。下面举几个例子具体描述一下Lala 所存在的问题: 例一:一天谈到最喜欢的汽车,我问Lala是喜欢爸爸的现代还是妈妈的别克。他说都不喜欢,只喜欢楼下的法拉利跑车(后来听他的姥姥说每次Lala的爸爸来看他或带他出去玩,Lala总是嫌他爸爸的车破)。然后他又说了很多让我吃惊的话,比如他说,我最喜欢抽大中华烟,最喜欢喝茅台酒,我抽着烟,喝着酒,身边再有个美女。Oh-oh,我厉害吧。 例二:一次我问Lala最爱家里哪个人。他说最爱小姨kitty,因为kitty经常和我玩。不喜欢爸爸妈妈和姥姥吗?我问。不喜欢,他说。为什么?我问。就是不喜欢。然后他不说话了。 例三:我们上课的房间里挂着很多照片,都是Lala妈妈的。有一次我故意问Lala照片上的人是谁。Lala说是熊猫。他的回答很出乎我的意料,我想是因为Lala很爱妈妈才这样说的。于是接着问,Lala是不是最喜欢熊猫呀?不,我最爱金鱼。然后他跑向客厅,客厅有个很大的渔缸,里边养着许多金鱼。 三、目标与计划制定 经过与Lala更长久的接触以及与Lala姥姥以及爸爸的深入交谈,我确定Lala所存在的问题的产生原因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及其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有关。比如Lala的爸爸因为生意的缘故经常要与各方面的人打成一片,吃饭当然必不可少,然而很多次Lala爸爸都带Lala一起去。显而易见,在那样一种烟雾缭绕的氛围中,在那样一种酒色财气的环境里,在那样一群成年男女的旁边,初步开始社会化的年幼的Lala 会受多么大的影响:他会记着大人们说的话,会试着模仿大人们的行为,甚至会沿袭大人们的思维。于是Lala自然会说“我抽着烟,喝着酒,身边再有个美女”那样的话。 在Lala的爸爸妈妈没有离婚的时候,Lala的妈妈总是说Lala的爸爸如何如何不会做生意,每次都提到他的车如何如何不上档次,没有办法与楼下的法拉利相比。就是在Lala妈妈这样的熏陶和影响下,Lala 也学会了妈妈那一套。 如果lala一直这样下去,对其成长必定不利。我最终决定不能仅仅做他的外语家庭教师,作为社会工作者我有责任协助Lala的家人对他的成长做健康和积极的指导,从而使他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很欣慰的是Lala的家人很支持我,毕竟,他们比我更爱Lala! Lala所存在的问题的产生原因与其所处的家庭环境及其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有关。因此,如果从根本

矫正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矫正社会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 指社会工作实于矫正体系中。它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矫正社会工作应包含的以下四方面含义: 第一,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 第二,矫正社会工作是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福利服务。 第三,矫正社会工作是司法矫正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 第四,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得社会福利服务。 社会工作中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0-06-08 09:46 共人浏览[大] [中] [小] (1)福利性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本身就是在社会福利制度内的各种专业化的服务,是社会福利的发送渠道和实现环节。矫正社会工作也具有社会工作的基本属性,它同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领域的社会工作一样,是通过组织动员社会资源,改善处在困难处境中的社会成员的生活状况,使之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带有福利性质的社会服务和保障。 (2)特殊性 矫正社会工作是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罪犯或违法者提供的福利服务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违法者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利益造成了损害,从这个角度讲,他们是社会安全和公众利益的危害者,具有以强凌弱、弱肉强食、称霸一方、威慑四邻的特点,似乎是社会强者的象征。而实际上,这些人之所以违法犯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社会化过程的阻断或弱化造成社会适应能力的降低甚至消失。他们无法通过用社会公众所认可的途径和方法来维持其在社会中的正常生活。所以从这一角度讲,他们是社会的弱者。 (3)系统性 ①矫正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福利服务有其法律上的依据。许多国家和地区对于此类服务都有立法方面的规范,矫正社会工作是依法提供的社会福利服务。 ②矫正社会工作贯穿于对罪犯进行司法矫正的各个方面以及整个过程,包括审判、监禁、社区矫正以及刑释等各个环节。 ③矫正社会工作的目的与司法工作的目的相一致,即预防犯罪、维护社会安全。 (4)专业性 对罪犯的矫正是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由各方面的专业人士共同合作才能达到目的。他是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陛的人员)及其家人提供服务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例一 小玲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你作为社区家庭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了解到社区内像小玲家这样的隔代教养家庭(即祖父母抚养孙子女)越来越多,请针对这类儿童的需求情况,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答题要点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隔代教养是由于社会的整体变迁而产生的,例如人口结构老龄化、独生子女政策、家庭结构愈加核心化、妇女劳动率提升及夫妻双职工等原因,造成儿童无人照顾,加之又缺乏政策的支持,所以才造成这样的情况。生活在隔代教养家庭的儿童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需要。 (1)爱与关怀的需要。隔代家庭教养的产生往往由于年轻父母需要在工作中投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对于孩子的关爱、抚育、管教和照顾时间大大减少。然而,对儿童期的孩子而言,建立对父母安全的依恋可以发展儿童的许多亲社会行为,促进其心理、智力和社会化的发展。 (2)交友和游戏的需求。隔代教养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家庭的中心,在受到家庭保护的同时,更加需要与同伴合作,需要竞争的成长环境。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益的游戏活动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教育、道德形成、社会化发展等都产生积极影响。 (3)课业辅导的需要。由于隔代教养家庭中的儿童基本是与老人生活在二起,而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不具备辅导孩子课业的能力,也无处获得帮助。因此课业辅导也是一部分此类家庭中儿童所迫切需要的。 2.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隔代教养家庭儿童的需要,现设计如下社区服务方案 (1)方案名称:儿童群益 (2)方案目标:增强隔代教养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拓宽儿童的社会交往与活动范围,使其获得更优质的成长环境。 (3)方案实施策略: ①开展亲子关系活动,为隔代教养家庭中的成员提供亲子教育的指导性服务: ②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资源,定期开展儿童交友、游戏活动; ③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为社区内儿童提供课业辅导服务。 ④方案执行:涉及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⑤方案评估:包括方案执行情况评估、家庭成员对各项活动的满意度、儿童对于相关活动的满意度以及效果评估等。 案例二 银燕幼儿园中二班周老师这半年多来,经常发现她班上的小朋友施巧巧身上有淤青,三天前,周老师在幼儿园门口还亲眼看见施巧巧的母亲张女士在打施巧巧,于是,周老师来到社区的家庭服务中心,要求社会工介入。如果你是一名专业社会工,请按照个案工作的进程设计一下社会工在各阶段的工作要点。 答题要点 在本案例中,求助者是幼儿园周老师,她反映的是班里小朋友施巧巧可能受到母亲虐待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案中的案主并不是求助者周老师,而是施巧巧及其母亲张女士。所以通过和周老师会谈、了解了事情的基本情况后,社会工需要拜访张女士,通过和她的会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开始个案辅导。 (1)接案阶段。社会工与张女士初次见面,了解此次会谈目的,社会工要运用同情心、尊重、真诚、具体等技巧以及接纳、非评判等原则和张女士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同时会谈选择一个安全、温馨、舒适的场所,这可以帮助张女士在放松的状态下说明事实,澄清事情。社会工初步了解问题的成因、程度、频度等。 (2)预估阶段。在现有资料的下,进一步全面搜集资料,和张女士一起确定问题与需要。资料收集可以从问题、人、环境三个维度进行考虑,同时关注张女士的优势与长处。根据现有的资料,可以初步判定张女士的问题属于心理和行为两方。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访谈情况而定,但可能是由于张女士的生活压力大,这既可能来自家庭事务也可能来自工作,故仍有待收集资料后,进行预估判断。行为方面的问题表现为负面情绪的宣泄,不适当的教育方式,例如打女儿等。此外,女儿施巧巧也可能需要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复习过程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 名解5*8 简答2*10 论述2*20 1 我国社会工作对儿童年龄的界定及原因 我国社会工作对儿童年龄的界定应根据我国儿童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的特征及我国儿童工作的具体情况而定。首先,就普遍状况来说,我国儿童的青春期约在13—14岁之间,特别是男童,其青春期大多数在14岁左右,这样,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0—14岁,比较符合我国儿童的实际情况。其次,我国青年、少年、儿童工作在体制上划分为三个阶段:0—5岁主要由全国的妇联组织负责,6—14岁主要由共青团组织的少年儿童工作部负责,14岁以上为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对象。将儿童年龄界定为0—14岁有利于和实际工作的接轨。 2为什么儿童受保护? 儿童指“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纪比少年小的未成年人”。这一概念本身,具有浓厚的受保护色彩。具体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理解。物质上,不具有生产能力,需要借助监护人或是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维持生命。精神上,儿童心理自我调适能力有限,离开周围人与社会的支持,不可能健康成长。另外,在自我权利的争取方面相对弱势。 3 青少年的含义 每一个青年人都是能动的、具有发展潜能的、独特的人。在人的发展阶段性角度,青年是未成熟的人、正在发展中的人、需要特别帮助的人;在社会总体人群划分上,青年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需要成人社会、政府、社会团体予以特殊的保护;青年群体是社会生产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青年的概念具有基础性和未来性;青年对社会的参与要受到群体特征的限制,进而形成群体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心理;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体文化具有趋同、矛盾,甚至对抗等多种关系,在一定时期会表现出进步性和创新性及新奇、怪异等特征,有时具有破坏性 4 当代中国人儿童青少年观的主要内容 当代中国人儿童青少年观的主要内容有功利观和权力观两部分。功利观,即把青少年作为某种客体来认识----一部分内容承袭了传统观念中对于青少年的认识;另一部分来源于对无产阶级事业体系中的一个环节的思考和认识。权利观,即把青少年看作一个活的能动的主体。首先表现在对青少年群体的认识上,将青少年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doc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一、基本资料: 马艺,女,是一名初二的学生,近半年来常与不良少女集会,并参与打架斗殴,并酷爱网络游戏,天天沉迷于网吧,原来学习成绩还算可以,目前成绩一落千丈。父亲知道她的这一情况后,天天看着她不让她与不良少女接触,到网吧里看着劝她也无法将她劝回。后来,马艺不仅三天两头旷课,甚至经常一星期不回家,只愿意沉浸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现在,马艺的父亲天天在家看着孩子,即不能外出打工维持生活,马艺也不能正常学习。马艺的父亲很苦恼,找到社会工作者。 二、背景资料 马艺的父母已离异多年,她目前由父亲抚养,母亲另组家庭,生活条件不是很好,所付的生活抚养费很少,也不经常来看她。其父迫于生计,父亲四处打零工挣钱,没有时间过问马艺的学习,甚至她的生活也只是给她一些钱,让马艺自己做或者买些吃的。马艺与父母沟通得很少,平时也很少与长辈人群沟通,话语很少。从小生活很自立,在学习方面也很少让老师和家长操心。升入初中以后,学习压力大,学习很吃力,再加小艺非正常的家庭生活,很少得到家人的关爱,心理逐渐冷漠。与身边的老师同学极少交往,很少与人言语。由于无人看管,性格冷漠,她结识了校外社会闲散人员,觉得她们能给她关爱,找到了友谊。出于义气,也参与到她们的打架等不良事件中。

三、主要问题 案主的学习、家庭、交际面临困境,案主心理存在一些偏差,外显的安静和无所谓的态度是不熟的表现,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关键的一点是不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 四、问题分析 案主主要面临的困境有: 案主与不良人群交往,影响正常生活、学习;沉迷网游、难以自拔的现状;案主与父亲之间关系不良,亲子沟通存在障碍,以及案主对母亲冷漠的态度;小艺在校表现不佳,学业有困难,存在逃学等不良行为;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 由于升入初中以后,学习压力大,再加小艺非正常的家庭生活,很少得到家人的关爱,心理逐渐冷漠,对生活和学生产生厌倦心态,矛盾,所以开始逃避父母的关爱,逃避同学;开始自卑封闭自己。进而在接触了网络之后,便很快的陷入其中。在精神上找到了依托,在行为上找到了新的逃避方式。我应该帮助案主认识到现实的真实性、不可更改性,以及现实的实质性一面,协助案主解开心结,坦然的面对自己,面对家庭和生活的现实。 五、理论基础 青少年个案过程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⑴青少年服务中,建立关系阶段具有主动性、外展性和技巧性的特点; ⑵青少年服务预估的焦点,既包括青少年的需要评估,也包括开展

儿童社会工作内容和方法

社会工作者:儿童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人事考试教育网2011-3-18 11:18 【大中小】【我要纠错】 儿童社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一、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1、儿童养育和保健 儿童的养育主要是指在饮食喂养、合理营养、居住环境、托儿设施等各个方面对儿童更完善、更全面和更科学的抚养和培育。 儿童的保健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是妇婴保健,即利用各种有效措施减少婴儿死亡率;二是指对儿童的卫生工作,即通过健康检查、身体缺点的锻炼及矫治、传染病的预防、健康教育和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宣传等等方式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全面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 2、儿童照顾和教育 儿童照顾是指在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环境中给予儿童在生活、学习、成长等各方面的呵护和关怀。 儿童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多个径途使儿童学会认知,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具备生活中必需的能力,习得初步的社会规范,培养基本的道德品格的过程。 对残疾儿童的照顾、教育和康复应该充分考虑他们的特点和采取各种特殊的工作方法。 3、儿童救助和保护 儿童救助主要是指对孤儿、被遗弃儿童以及生活困难儿童的救济和帮助。对前者的救助形式主要有儿童福利院教养、家庭寄养和收养等。对后者的救助的主要方式是为贫困或单亲家庭提供经济和物质上的救助,以使儿童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儿童保护包括三个层面上的工作:一是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从制度上规定和保护儿童的各种权利;二是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具体手段切实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如生命权,被抚养权、健康权等;三是保护儿童的成长,与各种有关的社会力量(家庭、学校、警署、法院、青少年保护专设机构等)合作,对一切危害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行为作斗争。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 1、儿童辅导 (1)儿童辅导的基本概念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教学内容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 作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 名解 5*8 简答 2*10 论述2*20 1 我国社会工作对儿童年龄的界定及原因 我国社会工作对儿童年龄的界定应根据我国儿童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的特征及我国儿童工作的具体情况而定。首先,就普遍状况来说,我国儿童的青春期约在13—14岁之间,特别是男童,其青春期大多数在14岁左右,这样,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0—14岁,比较符合我国儿童的实际情况。其次,我国青年、少年、儿童工作在体制上划分为三个阶段:0—5岁主要由全国的妇联组织负责,6—14岁主要由共青团组织的少年儿童工作部负责,14岁以上为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对象。将儿童年龄界定为0—14岁有利于和实际工作的接轨。 2为什么儿童受保护? 儿童指“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纪比少年小的未成年人”。这一概念本身,具有浓厚的受保护色彩。具体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理解。物质上,不具有生产能力,需要借助监护人或是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维持生命。精神上,儿童心理自我调适能力有限,离开周围人与社会的支持,不可能健康成长。另外,在自我权利的争取方面相对弱势。 3 青少年的含义 每一个青年人都是能动的、具有发展潜能的、独特的人。在人的发展阶段性角度,青年是未成熟的人、正在发展中的人、需要特别帮助的人;在社会总体人群划分上,青年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需要成人社会、政府、社会团体予以特殊的保护; 青年群体是社会生产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青年的概念具有基础性和未来性;

青年对社会的参与要受到群体特征的限制,进而形成群体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心理;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体文化具有趋同、矛盾,甚至对抗等多种关系,在一定时期会表现出进步性和创新性及新奇、怪异等特征,有时具有破坏性 4 当代中国人儿童青少年观的主要内容 当代中国人儿童青少年观的主要内容有功利观和权力观两部分。功利观,即把青少年作为某种客体来认识----一部分内容承袭了传统观念中对于青少年的认识;另一部分来源于对无产阶级事业体系中的一个环节的思考和认识。权利观,即把青少年看作一个活的能动的主体。首先表现在对青少年群体的认识上,将青少年看作社会生活当中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代群;另一个组成是对青少年个体的认识。 5 八大新型儿童观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倡导的八大新型儿童观:价值观、权利观、亲子观、健康观、发展观、学习观、养育观、性别观。价值观,儿童自诞生以来就拥有和成人一样的价值和意义。权力观,儿童的权利与生俱来而且儿童是权利的主体。亲子观,父母要言传身教,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健康观,确保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学习观,每个孩子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自出生起就开始学习的过程,而随时都在学习。养育性别观,男孩和女孩具有同等的价值,对儿童的养育应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和原则,为其创造有利的条件。 6 儿童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 儿童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化、制度化的儿童服务的活动,其功能在于对儿童和社会的贡献。包括:

社会工作小组活动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小组活动案例分析 摘要:孤残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救助的重点对象。文章通过具体的案例,并结合具体的工作做法,展现出阅读绘本对于孤残儿童的康复工作带来的帮助,体现出社会工作者的责任感。 关键词:社会工作;助残活动;绘本阅读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2-0180-02 DOI:10.16657/https://www.wendangku.net/doc/b015062242.html,ki.issn1673-9132.2017.32.114 一、案例背景 孤残儿童是特殊群体,无依无靠、无人抚养,他们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最基本的需要是生活需要、替代性养护的需要、教育和医疗需要等等。孤残婴幼儿以保育为主,同时开展学龄前教育。对孤残儿童中的健全儿童实行养与教相结合的方式,有条件的自己开班上课,无条件的送到附近学校走读;对肢体残缺但智力发育健全者,实行养、治、教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给予康复治疗,使其能自理生活,另一方面给予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创造条件;对痴呆儿童,侧重训练其生活自理能力和从事简单劳动的能力。

虽然孤残儿童的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但是对于他们的成长性需求(包括学习知识及能力培养)和情感性需求,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社会工作者应为其提供支持性教育,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与成长需要。 二、实施过程 社会工作者根据孤残儿童的情况选取了《大声回答“哎”》《你好》《好朋友》《排好队一个接一个》《尿床了》《谁哭了》《我会关心别人》《我想念你》八本绘本,安排活动。将孤残儿童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活动。 第一次绘本小组活动。社会工作者采用介绍名字并介绍自己的好朋友的方式点名和每个儿童打招呼,互相问好。在点名时,儿童要回答“哎”,引出第一本绘本故事。此次活动中有的儿童表现很活跃,有的儿童融入活动很慢,始终进入不了状态。由于是第一次见面,社会工作者应当把建立关系的环节做充分些,相处时间长些,当儿童和社会工作者熟悉后,再进入正式环节,这样更容易使儿童进入状态,听课的效果会好一些。 为更好地引导每一名儿童听懂故事,社会工作者还为每一个儿童准备了小玩偶,以吸引儿童注意力,激发其参与活动的兴趣,并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做相应的情景表演。每一名儿童都被故事深深吸引,拿自己的小玩偶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积极地参与到故事中,互动性非常强。

社会工作实务教案——青少年社会工作

第九章青少年社会工作 案例 王平(化名),男性,1985年6月出生,初中毕业,待业。沉溺于网络游戏,泡吧。家庭背景:案主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父亲是一家建筑装潢公司的老板,时常在外地承包工程,在家时间不多,对案主较溺爱。母亲是家庭主妇,喜欢在外跳舞、搓麻将。案主的父母感情不太和谐,在对孩子教育问题上观念不一致。 案主生活经历:案主在读小学四年级时,随其父母从外地迁往上海,居住在徐汇区虹梅街道某小区,转学到徐汇区某小学。在外地读小学时成绩较好,后由于生活环境变化,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外面的诱惑增多,家境富裕,使其放学之余,常与同学一起去网吧玩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初中时进了一所普通中学。读初二时,被分在差班。这时的王平更无心读书,时不时逃课去网吧玩游戏,休息日更是整天泡吧。而且,在网吧里结识了一些“哥们”,为讲“哥们义气”还打过群架。好不容易读完初三,由于成绩差而未考上高中,其母认为职校、技校学习氛围不好,学不到什么东西而不愿让其继续读书。闲在家里无所事事,时不时和一帮“哥们”出去蹦迪、泡吧、下馆子。2002年5月与一位才十四岁的女孩在舞厅认识,后来发生了性关系,女方家长知道后以强奸罪将其告上法庭。由于当时未满18岁,后经调解、协商,案主家赔了女方一笔钱,女方撤诉才平息此事。强奸案发生之后,没有得到应有惩戒的王平并未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而因此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反而更加放纵自己,我行我素。 第一节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 一.青少年的需要 从发展的角度,我们可以把青少年个体的发展性需要作以下概括 1.接纳自己的身体与容貌,符合社会所规范之性别角色期望。 2.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 3.追求个体的情绪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 4.自食其立,寻求经济独立 5.对未来的生涯做准备 6.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 7.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与追求理想和抱负。 8.对未来的婚姻和家庭做准备 9.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 二.青少年的问题 1.青少年心理和情绪问题(表现为焦虑、紧张、恐惧、进食障碍、睡眠障碍、学习适应能力差等问题)。 2.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网络犯罪行为等)。

儿童社工个案

小玲小的时候为躲避学校的考试而离家出走,一直在街上流浪,后来被一家救助站收留。由于小玲能够提供的线索太少,无法找到其家人,经过正规的手续后,小玲被现在的养父母领养。 小玲的养父母是市场里的商贩,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女儿,领养了小玲后对她很不好,经常打骂她,每天让她干很多的活,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拿她出气。只有年迈的奶奶疼爱小玲,经常偷偷给她吃的东西。社会工作者通过对小玲的了解,感觉小玲总是不相信别人,也不爱与人交流,平时比较贪玩,不喜欢学习。 【问题】 1.小玲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2.结合案例,简述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要素。 3.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开展工作来帮助小玲? 【问题解析】 1.小玲遇到的问题有: (1)小玲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对人比较防备,不愿透露关于家庭方面的信息。 (2)小玲比较顽皮、贪玩,不喜欢学习,缺少知识学习和道德教育。 (3)小玲的养父母对她不好,经常打骂她,使小玲和他们的感情不深,沟通更少,在这样的环境中,小玲缺少家庭的关爱。 2.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要素主要有: (1)家庭。最早的社会化发生在家庭中,尤其是在东方文化中,家的概念十分强烈。而在社会中,不同家庭的情况不尽相同。在历史上,一个人出身的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人在此后一生中的社会位置,而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位置不是通过继承获得的。但是一个人出身的家庭环境以及所受的熏陶,使其今后的生活中,很难退去其家庭的印迹。 (2)学校。学校对儿童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场所,在某些情况下,其影响作用甚至会超越家庭。学校的教育对儿童来说是其接受的第一种正式过程。学生们完成规定的课程,并在考试的过程中感受社会竞争。另外,还在很多其他方面获得经验,如原本顽皮的儿童被要求在课堂上保持安静,按时完成作业,遵守学生守则。在学校里老师是权威的代表,学生们必须对他们的指令做出回应。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设计方案

. 针对厌学青少年的服务方案 13级社会工作洪丽丽 学号:130302007

针对厌学青少年的服务方案 一.基本情况: 多年来,尽管国家教育部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学习—考试—升学”模式任然给青少年学生带来巨大的成长压力。“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被喻为“三重门”,是青年学生一路成长学习所必须经历的三道门槛。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青年学生表现出诸多不良反应,首当其冲的是厌学,厌目前青少年厌学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些表现为消极怠学,较隐蔽不宜在初期察觉,一旦发现时往往已患病多时了,如装样子,阴奉阳违,或是精神不振,容易疲倦,情况严重的甚至烦躁,影响到家庭关系或是师生,同学关系。有些表现为暴躁反叛,较明显。但程度也更严重,如长期不做作业,上课就睡觉,甚至逃课逃学,离家出走等等。 (一)厌学心理的表现 青少年厌学主要表现为讨厌学习, 对学习缺乏主动性, 被动地或者根本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具体表现在: 1.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走神、发呆,爱做与课堂无关的事,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精神不振,爱打瞌睡,一般不愿做作业,或者抄作业或找别人代抄。 2.经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有的干脆弃学出走。 3.学习无兴趣,缺乏求知欲、好奇心,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

被动、应付式地学习。因此学习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成绩和纪律表现差,而且有愈来愈糟的趋势。 4. 他们对各学科(或部分学科)的学习有畏难情绪,预、复习无恒心,心不在焉,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愿意花时间写作业;课外阅读等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不愿意参加考试;经常去网吧,听歌、玩手机游戏等;甚至为躲避学习离家出走、自杀等等 (二).青少年厌学的原因 青少年产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客观原因以及学生自身方面的主观原因。 1.客观原因 (1).社会环境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量西方思想文化的引进,难免精华与糟粕俱来,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也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着思想还不成熟的青少年。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但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社会生活中那些不良风气、错误的舆论导向,特别是一些腐朽、堕落生活方式的浊流,无时无刻不在腐蚀着学生那本就经不住诱惑的意志,。 (2).家庭环境影响 学生的学习,除了学校,很多事情是和家庭分不开的,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家

2020年社工案例哀伤辅导家庭社会工作案例2篇

身陷丧亲哀伤情绪低谷的智障"男孩‘‘辅导个案阿聪是A区B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下称“家综”)的忠实fans, 每天上 下班(工疗站)经过中心或休息日必到中心光顾,和社工、志愿者们说说话,了解活动资讯等,他的欢声笑语感染着周围的人,是快乐的传播者。然而,有一天不幸降临到阿聪身边,父亲心脑疾病发作去世,夺去了阿聪往日的笑语 一、案主背景资料 阿聪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瘫痪在床,母亲是主要照顾者, 哥嫂是家庭的支柱。阿聪今年四十岁,是地道的广州人,小时候因病导致脑部受损,评为四级智力障碍。在外人看来,阿聪从来都是个无忧无虑的“大男孩”,欢声笑语是他的代名词。 阿聪是A区B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下称“家综”)的忠实fans. 每天上下班(工疗站)经过中心或休息日必到中心光顾,和社工、志愿者们说说话,了解活动资讯等,他的欢声笑语感染着周围的人,是快乐的传播者。然而,有一天不幸降临到阿聪身边,父亲心脑疾病发作去世,夺去了阿聪往日的笑语 二、事件发生&社工介入 父亲半夜病重,抢救无效死亡 往日欢声笑语,今日不复存在 这天,阿聪来到家综找社工,往日的欢声笑语已不在,眼眶湿润低头不语。阿聪告诉社工昨晚父亲因病去世,断断续续讲述当时的情况,眼泪不断往下流,但未哭出声。社工陪伴和鼓励案主表达悲伤的 情绪,案主开始哭泣,并间断说出内心的难过和疼痛。“心感到很痛, 很难过,后悔父亲死前没有照顾好他……”阿聪手抚心胸哭泣着说。 认识死亡概念,接受死亡事实 重忆生前往事,追悼已逝父亲 除正常的哀伤表现(哭泣、心痛等)外,社工逐步排查确定阿聪未出现如呼吸急促、眩晕、四肢疼痛等异常哀伤表现。

阿聪静静地哭泣着,社工陪伴在旁,不时递上纸巾,待其情绪逐渐稳定后,社工对其进行生死教育。协助阿聪认识“死亡”的概念、死亡的状态,尽量用简单的易懂的词语让他理解和认识死亡。到最后, 阿聪对死亡的理解是:“走了,人没了,以后都见不到了”,开始认识到死亡代表着不复存在。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社工与阿聪的家人取得联系,反馈和跟进阿聪的近况;同时,陪伴和协助阿聪一起回忆父亲生前的往事, 特别是阿聪照顾卧床父亲的经历和感受。社工注意引导阿聪看到自己对父亲的孝心、照顾父亲付出的努力以及父亲生前得到的良好照顾, 以减轻阿聪对父亲的内疚感和哀伤情绪。同时,在社工的鼓励下,阿聪亦勇敢地到医院见了父亲最后一面,并和家人一起参加了父亲的追悼会,送父亲最后一程。 转移注意目标,关注眼前生活 走出哀伤低谷,重拾欢声笑语 阿聪慢慢走出丧亲哀伤情绪的包围,开始适应没有父亲的生活 不再承担协助照顾父亲的工作,习惯回家见不到父亲的日子,父亲逐渐淡出日常记忆。除外,因为父亲生前一直是被照顾的角色,父亲 的去世对于阿聪而言,不会对物资生活带来影响。然而,阿聪表达了另一个担忧一一“老母也死了以后,剩下我一个人很孤单无助,到时候中心和社工还在不在,会不会陪自己,还会不会让自己参加活动……”社工帮阿聪分析其目前和将来的生活状态,包括经济来源、社会交往、遇到困难的求助途径等,以消除他的顾虑和不安,阿聪听完后咯咯笑“知道了”。 如今,阿聪恢复了往日的活泼,工作日准时出席工疗站,每天不忘来中心坐坐,继续将他无尽的欢声笑语传递给身边的人 哀伤辅导家庭社会工作案例分析(儿童社会工作) 一、社会工作个案基本资料 此社会工作个案由居委转介。转介时此社会工作个案家庭的女儿已去世一个多月,家庭的父母仍旧陷入悲痛中,居委对此向社会工作者机构作了转介。 此家庭社会工作个案包括两位案主,具体的情况如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