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环形跑道问题综合练习

环形跑道问题综合练习

环形跑道问题综合练习
环形跑道问题综合练习

环形跑道问题

1.有一个圆形跑道周长是600米,甲在乙前面240米处, 两人同时沿顺时针方向跑.

已知甲每分钟跑120米,乙每分钟跑100米,问几分钟后甲追上乙?如果追上后继续跑,问多少分钟后,甲第二次追上乙?

2.A、B是圆的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点,小王在B点同时出发反向行走,他们在

C点第一次相遇,C离A点80米;在D点第二次相遇,D点离B点6O米.求这个圆的周长.

3.甲乙沿圆行跑道的直径的两端同时出发反向行走,乙走了100米后,他们第一

次相遇,在甲走完一周前60米处两人第二次相遇,求这个圆的周长.

4.周长为400米的圆形跑道上,有相距100米的A,B两点.甲、乙两人分别从A,

B两点同时相背而跑,两人相遇后,乙即转身与甲同向而跑,当甲跑到A时,乙恰好跑到B.如果以后甲、乙跑的速度和方向都不变,那么甲追上乙时,甲从出发开始,甲共跑了多少米?

5.一个周长为400米的正方形ABCD跑道,甲在B点,乙在A点,甲的速度是每

秒25米,乙的速度是是每秒5米,问多长时间后甲乙第一次相遇?

6.甲、乙两人从400米的环形跑道上一点A背向同时出发,8分钟后两人第五次

相遇,已知每秒钟甲比乙多走0.1米,那么两人第五次相遇的地点与点A沿跑道上的最短路程是多少米;

7.甲乙两人从400米环形跑道上的点A同时出发背向而行,8分钟后两人第三次

相遇,已知甲比乙每秒多走0.1米,两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与A点沿跑道上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8.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A、B两点相距1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

点同时出发,按照逆时针方向跑步,甲每秒跑5米,乙每秒跑4米,每人每跑100米,都要停10秒钟。那么,甲追上乙需要的时间是多少秒?

9.小明在36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一圈,已知他前半时间每秒跑5米,后半时间每

秒跑4米,为他后半路程用了多少时间?

10.林琳在450吗长的环形跑道上跑一圈,已知她前一半时间每秒跑5米,后一半

时间每秒跑4米,那么她的后一半路程跑了多少秒

11.小明在42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跑了一圈,已知他前一半时间每秒跑8米,后一

半时间每秒跑6米.求他后一半路程用了多少时间?

12.甲乙两人沿一条环形跑道从同一起跑线出发,背向而跑,每15秒相遇一次,

已知甲跑完一圈要24秒,问乙跑完一圈要几秒?

13.甲乙二人骑自行车从环形公路上同一地点同时出发,背向而行。现在已知甲走

一圈的时间是70分钟,如果在出发后45分钟甲、乙二人相遇,那么乙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14.两人在环形跑道上跑步,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小明每秒跑3米,小雅每秒

跑4米,反向而行,45秒后两人相遇。如果同向而行,几秒后两人再次相遇?

15.在环形跑道上,两人都按顺时针方向跑时,每12分钟相遇一次,如果两人速

度不变,其中一人改成按逆时针方向跑,每隔4分钟相遇一次,问两人跑一圈各需要几分钟?

16.绕湖一周是24千米,小张和小王从湖边某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小王以4

千米/小时速度每走1小时后休息5分钟;小张以6千米/小时速度每走50分钟后休息10分钟.问:两人出发多少时间第一次相遇?

17.小张和小王各以一定速度,在周长为5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王的速度是

180米/分.(1)小张和小王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跑步,75秒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小张的速度是多少米/分?(2)小张和小王同时从同一点出发,同一方向跑步,小张跑多少圈后才能第一次追上小王?

18.甲、乙二人在环形跑道上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跑4米,乙的速度是每秒跑4.8

米,甲跑__________圈后,乙可超过甲一圈.

19.小张、小王和小李同时从湖边同一地点出发,绕湖行走。小张速度是每小时5.4

千米,小王速度是每小时4.2千米,他们两人同方向而行走,小李与他们反方向行走,半小时后小张与小李相遇,再过5分钟,小李与小王相遇。那么,绕湖一周的行程是多少千米?

20.乙两车同时从同一点出发,沿周长6千米的圆形跑道以相反的方向行驶.甲

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55千米.一旦两车迎面相遇,则乙车立刻调头;一旦甲车从后面追上乙车,则甲车立刻调头,那么两车出发后第11次相遇的地点距离点有多少米?(每一次甲车追上乙车也看作一次相遇)

21.二人沿一周长400米的环形跑道均速前进,甲行一圈4分钟,乙行一圈7分钟,

他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甲走10圈,改反向出发,每次甲追上乙或迎面相遇时二人都要击掌。问第十五次击掌时,甲走多长时间乙走多少路程?

22.甲、乙、丙三只蚂蚁爬行的速度之比是8:6:5,它们沿一个圆圈从同一点同

时同向爬行,当它们首次同时回到出发点时,就结束爬行.问蚂蚁甲追上蚂蚁乙一共多少次(包括结束时刻)?

23.一个圆周长90厘米,3个点把这个圆周分成三等分,3只爬虫A,B,C分别在

这3个点上.它们同时出发,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圆周爬行.A的速度是10厘米/

秒,B的速度是5厘米/秒,C的速度是3厘米/秒,3只

爬虫出发后多少时间第一次到达同一位置?

24.图上正方形ABCD是一条环形公路.已知汽车在

AB上的速度是90千米/小时,在BC上的速度是

120千米/小时,在CD上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

在DA上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从CD上一点P,

同时反向各发出一辆汽车,它们将在AB中点相

遇.如果从PC中点M,同时反向各发出一辆汽车,

它们将在AB上一点N处相遇.求

25.环形跑道,3个运动员A B C A 跑一圈需要10分钟 B 跑一圈需要

12分钟 C 跑一圈需要15分钟他们从同一时刻同地点开始在环形跑道上奔跑问题是多少时间以后他们再次相遇(3个人同时相遇)

26.有甲、乙、丙3人,甲每分钟行走120米,乙每分钟行走100米,丙每分钟行走70

米.如果3个人同时同向,从同地出发,沿周长是300米的圆形跑道行走,那么多少分钟之后,3人又可以相聚在跑道上同一处?

27.甲村、乙村相距6千米,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

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在出发后40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小王到达甲村后返回,在离甲村2千米的地方两人第二次相遇.问小张和小王的速度各是多少?

体能训练教案

体能训练教案? 课目:体能训练? 目的:通过训练,增强受训者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素质,为以后? 的军事训练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 一、体能训练常识?二、练习部分?三、练习分类? 四、常见训练伤的自我处理? 方法:理论讲解、动作练习、考核验收?时间:X小时?地点:体能训练场?要求:? 1、认真听讲,好好体会动作要领? 2、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X分钟? 1、清点人数,整理着装? 2、宣布作业? 3、器材保障? 作业实施……………………………………………………………X分钟? 第一个内容:体能训练常识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范例己经证明,军人的体能素质是构成单兵战斗力 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就是战斗力。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体能训练常识。体能训练常识的内容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 (一)?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又称“热身运动”,是预防训练伤病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 一。它分为全身性准备活动和局部性准备活动。? 全身性准备活动,一般以动力性全身整体活动为主,主要内容包括:跑步 (慢跑、高抬腿跑、变速跑等)、跳跃(原地跳、跨步跑、蛙跳等)、体育游戏、练习性球类活动。? 请看示范:慢跑、高抬腿跑、原地跳、跨步跑、蛙跳。? 局部性准备活动,是预防肌肉、韧带、关节损伤的关键环节之一,一般以 静力性牵拉和动力性练习为主。主要内容包括:转动关节(如转腰、膝、揉踝等)、动力性牵拉(如踢腿、压腿等)、静力性牵拉(如持续后扳腿)等。? 请看示范:转腰、膝、揉踝、踢腿、压腿、持续后扳腿。?(二)?整理活动? 整理活动又称“放松运动”,是指剧烈训练后进行的系统调整活动。这是?取得良好训练效果、预防训练疾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整理活动以慢跑、调理呼吸、按摩放松肌肉为主。按摩手法包括:抖动、 揉捏、拍打、轻踩、牵拉等。按摩方向应与血液、淋巴液流动方向一致。? 请看示范:?抖动、揉捏、拍打、轻踩、牵拉。?第二个内容:练习的基本方法? 这里我主要介绍几种大家常见的训练方法。?一、?上肢练习?1、俯卧撑? (一)理论提示? 俯卧撑是提高上肢伸肌和躯干肌肉力量,锻炼上肢的推撑力量和胸大肌力 量。? (二)讲解示范? 动作:左(右)脚向前一大步,两手手指向前在左(右)脚两侧着地(两手距 离? 约与肩同宽),左(右)脚后撤伸直,两脚并齐成俯撑,做两臂屈伸动作。 屈臂时两肘内合,伸臂时两臂挺直,身体保持平直。请看示范。? (三)动作练习? (1)手倒立控时间练习;(2)俯撑爬行练习;(3)脚垫高的俯卧撑练习;(4)

学生徒手体能综合练习教案

学生徒手体能综合练习 一、教学理念: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练习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合作学会学习的方法与技能,从中体验到合作练习的作用及个人在集体活动中的价值。 二、教材分析: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多数为独生子女、个性强、好动、配合意识较缺乏且素质练习较单调、枯燥、乏味等实际情况,以“游戏”为主线,组织集体跑、跳等综合素质练习,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并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增强体能,进一步明确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重要性。 2、教学对象:初二年学生。 3、教学重点:掌握合作学习方法与技能。 4、教学难点:增强体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三、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掌握完成跑、跳等技能,提高学生速度、力量、协调等素质; 2、认知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明确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及个人在集体活动中作用与价值; 3、情感目标:建立群体责任感,发挥集体智慧,增强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4、个性发展目标:树立公平竞争与团结协作观念,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及创新能力等优良品质。 四、教学程序 采用“激趣导入——愉悦身心,掌握技能——体验乐趣,交流探究——学会合作”的三维结构。 1、激趣导入:学生回答问题与游戏练习后了解知识,树立合作学习观念及其重要性。 2、愉悦身心:学生创编徒手操练习,教师适时给予引导、鼓励与评价。 3、增进合作,掌握技能:观看技术图片后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并表演、交流、评价学练情况,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集体合作能力。 4、娱乐健身:将单腿弹跳接力实心球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促进身心健康与身体综合素质的提高。 5、集体(合作)游戏:使学生树立群体责任感,体验到个人在集体活动中的作用与价值,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与协作精神。 6、恢复身心:在音乐伴奏下,师生放松。同时,回顾学练效果,要求学生课后设计一套合作学习方案。 五、教学效果预计 使95%以上的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并体验到个人在集体练习中的乐趣、作用与价值;预计课的平均心率为130—140次/分,练习密度43-45%,最高心率:165-175次/分。

幼儿体能训练教案

幼儿体能训练:垫子上的游戏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们喜欢利用器械机械体育活动,尤其对具有弹性的垫子情有独钟:在上面打滚,跑、跳、爬着玩,乐此不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有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为调动幼儿参与垫子上运动的兴趣,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好而发展需要,我设计一节愉快的体育活动《垫子上的游戏》。在活动中创设了形式多样、有趣而富有挑战的游戏,吸引幼儿参与,并通过垫子的不断变化,锻炼幼儿的运动技能,发展身体动作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增强幼儿战胜困难,勇于挑战的信心,充分体验到"一物多玩"及运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垫子上游戏,锻炼大肌肉的运动技能,提高身体动作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2、能够战胜困难,勇于挑战,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垫子若干,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全体小朋友立正,现在我们一起运动起来好不好。(好)GOGO 2、教师与幼儿一起随着音乐做热身活动,(快跑、慢跑、脚抬高变高人走路、变小矮

人走路、后仰走路、模仿各种小动物(小兔子、小青蛙、小螃蟹、小熊、大猩猩)。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请幼儿各自选取一块垫子,在垫子上感受一下垫子的柔软,请幼儿说说在垫子上的感觉。 师:请每个小朋友找个垫子,好,先站在垫子的后面。好,全部上位置了,蹦一蹦、跳一跳、转圈跳一跳。好,坐下(师幼一起做) 师:(左右摇摆,敲垫子)什么感觉啊?(软软的) 师:对,垫子很软,我们在垫子上做游戏,摔倒怎么样?(不疼)垫子可以怎么样啊?(保护我们)垫子好玩吗?(好玩)刚才我们都是围着垫子做游戏,我们在垫子上面还可以怎么玩?我们一起来试试好不好?(好) 2、幼儿在垫子上自由玩,发挥想象。 师:好了,我们坐回来。刚才我们都在垫子上玩了,你是怎么玩的,谁来试试? 3、请幼儿介绍自己在垫子上的玩法,并示范动作。 4、教师与幼儿一起模仿幼儿师范动作,亲密的与垫子玩耍。(俯卧撑、单脚站立、坐下转圈、前滚翻) 师:垫子好玩不好玩啊?(好玩) 师:刚才我们是和一块垫子做游戏,如果将垫子拼成长长的一排,可以怎么玩,我们一起来试试,好不好?(好)

体能训练教案课程

基本力量练习 第一课时 1、俯卧撑 (一)理论提示 俯卧撑是提高上肢伸肌和躯干肌肉力量,锻炼上肢的推撑力量和胸大肌力量。 (二)讲解示范 动作:左(右)脚向前一大步,两手手指向前在左(右)脚两侧着地(两手距离 约与肩同宽),左(右)脚后撤伸直,两脚并齐成俯撑,做两臂屈伸动作。屈臂时两肘内合,伸臂时两臂挺直,身体保持平直。请看示范。 (三)动作练习 (1)手倒立控时间练习;(2)俯撑爬行练习;(3)脚垫高的俯卧撑练习;(4)俯卧撑推起空中击掌练习。请看示范。 2、引体向上 (一)理论提示 引体向上是锻炼悬垂拉引力量,提高上臂的肱二头肌和前臂的屈指肌群肌力量。 (二)讲解示范 动作:两脚跟提起,两膝分开成半蹲,两臂自然后摆起跳,双手正握抓杠成直臂悬垂;两手用力屈臂拉杠使身体向上,下颌过杠后还原成悬垂;再拉杠做第二次、第三次引体;完成后,跳下落地,恢复成立正姿势。 (三)动作练习 辅助练习方法:(1)助力引体向上;(2)负重引体向上;(3)站立位提拉杠铃、哑铃或沙袋;(4)站立位手持小杠铃和哑铃的弯举练习。 二、腿、腰、腹肌的练习 1、单腿深蹲起立 (一)理论提示 单腿深蹲起立是提高腿部伸肌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 (二)讲解示范 动作:左(右)腿向前抬起,身体重心落于右(左)腿,上体稍向前倾,右(左) 腿屈膝下蹲,使大腿与小腿间的夹角小于90度,左(右)脚不得触地,然后,用力伸直右(左)腿,成单腿站立姿势。依此反复动作。请看示范。 2、仰卧起坐 (一)理论提示 仰卧起坐是提高腹肌力量,增强腰背部肌力和柔韧性。 (二)讲解示范 动作:平仰卧于地面,五指交叉于枕部,起坐时,腹部用力,含胸缩头,使上体抬起成屈体坐,然后,上体后倒还原成预备姿势。反复做。请看示范。 跑步 第二课时 1、100米跑 (一)理论提示 100米跑是提高速度素质,改善心肺功能,发展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快速出击的作战能力。 1、起跑,可采取蹲踞式或站立式,其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阶段。采用蹲踞式起跑时,听到“各就位”的口令,两手撑地,成蹲踞式;听到“预备”的口令,从容地抬起臀部,重心前移落在前腿和两臀上;听到枪响、哨音或口令,两臂屈

北师版八年级上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八年级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 【要点梳理】 要点一、定义、命题及证明 1.定义:一般地,用来说明一个名词或者一个术语的意义的句子叫做定义. 2.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要点诠释: (1)每个命题都由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2)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3)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4) 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3.证明: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种演绎推理的过程称为证明.要点诠释: (1)实验、观察、操作所得出的结论不一定都正确,必须推理论证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学过的定义、基本事实、定理等. (3)判断一个命题是正确的,必须经过严格的证明;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列举一个反例即可.要点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1.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 (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线的传递性). (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4)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性质还有: (1)若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 (2)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垂直,那么它必与另一条直线垂直. 要点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要点诠释: (1)由一个公理或定理直接推出的真命题,叫做这个公理或定理的推论.(2)推论可以当做定理使用.

体能练习教案

体育与健身课时计划

准备部分 基础部分1 2 5 2 3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 合整 队 2.师生问好,检 查 服装 3.宣布本课内 容 4.安排见习生 活动 5.安全教育 二、准备活动 1.慢跑2圈 2.徒手操: a.扩胸运动 b.肩部绕环运 动 c.体转运动 d.腹背运动 e.弓步压腿运 动 f.膝关节运动 g.手腕脚踝运 动 h.柔韧练习 1)压髋拉 伸 2)体前屈 3)分腿坐 一、体能练习 1.原地高抬 腿: 高抬腿时上体 正直稍前倾, 大腿要高抬发 展大腿肌肉力 量 2 圈 4 * 8 2 - 3 1 - 1 5 2 2 3 秒 4 5 秒 中 中 中 等 ◎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配合体育委员整队,做好课前 准备 ☆快、静、齐精神饱满 ◎口令指挥,提出要求。 ◇沿着跑道第一道的左右两条边 线进行跑动 ☆队伍整齐,速度适中 ◎示范带操,口令指挥 ◇根据节奏认真练习 ☆拉开幅度,充分伸展 ◎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和 方法 ◎教师口令指挥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完 成动作 ◇学生跟着教师的口令练习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充分 拉伸 ◎教师讲解示范下肢练习的动作要 领和要求 ◎教师喊口令指挥学生做动作。 ◎教师巡视指导,不断提醒并纠正 学生的错误动作(摆臂充分,腿抬高)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 领和要求 ◇学生跟着教师的口令做动作。 ◇学生听到教师的提醒,须马上改 正。 ☆摆臂充分,腿部发力,收腹用力 集合队形: 热身跑线 路: 练习队形: 同上 队形:同上 练习队形: 练习队形:

结束 部分3 生有次序有节凑的 往前跳。 7.趣味“跳跳 跳” 方法:学生分成 四路 纵队,每组的排 头拿一根绳子跑到 对面标志物后绕回 来,然后和第二个学 生拉开绳子让后面 所有一组的学生跳 过去,接着第二个学 生再次跑到标志物 绕回来和第三个学 生拉开绳子,依次往 复。 1.放松 两人一组拉 伸运动 2.小结 3.师生再见 4、归还器材 1 分 钟 ◎教师讲解示范游戏规则 ◎教师提示学生用最快最简 单的方法完成比赛 ◇学生明确游戏规则之后进 行练习 ◇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和协商 运用最简单的方法完成比赛。 ☆跳过绳子时,注意自我保护,防 止被绊倒 ◎示范带操,口令指挥 ◇动作到位,充分放松 ☆根据口令,认真练习 ◎总结学生本课表现情况 ◎对本课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方案 ◇积极发言,提出练习感受 ☆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场地 器 材1、操场一片 2、绳子若干条 3、标志筒4个 安全 保障 1、合理布置场地 2、准备活动充分 3、保护措施到位 预计 练习密度强度 全课 内容主 题中等 52%左右43%左右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知识点复习

平行线的证明 平行线的判定:公理:____________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定理1:___________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定理2:___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定理: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___________. 2、已知如图∠1=∠2,BD 平分∠ABC ,求证:AB//CD 3.已知:BC//EF ,∠B=∠E ,求证:AB//DE 。 4、如图,某湖上风景区有两个观望点A ,C 和两个度假村B ,D .度假村D 在C 的正西方向,度假村B 在C 的南偏东30°方向,度假村B 到两个观望点的距离都等于2km . (1)求道路CD 与CB 的夹角; (2)如果度假村D 到C 是直公路,长为1km ,D 到A 是环湖路,度假村B 到两个观望点的总路程等于度假村D 到两个观望点的总路程.求出环湖路的长; (3)根据题目中的条件,能够判定DC ∥AB 吗?若能,请写出判断过程;若不能,请你加上一个条件,判定DC ∥AB . 5.小明到工厂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发现工人师傅生产了一种如图所示的零件,要求AB ∥CD ,∠BAE=35°,∠AED=90°.小明发现工人师傅只是量出∠BAE=35°,∠A ED=90°后,又量了∠EDC=55°,于是他就说AB 与CD 肯定是平行的,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知识点3: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定理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___________. 性质定理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_________. 性质定理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__________. 练习:6、已知:如图,AB//CD ,BC//DE ,∠B=70°,求∠D 的度数。 专题 与平行线有关的探究题 A B E D C A B E P D C F

体能训练教案-(1)

体能训练教案-(1)

体能训练教案 课目:体能训练 目的:通过训练,增强受训者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素质,为以后的军事训练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 一、体能训练常识 二、练习部分 三、练习分类 四、常见训练伤的自我处理 方法:理论讲解、动作练习、考核验收 时间:X小时 地点:体能训练场 要求: 1、认真听讲,好好体会动作要领 2、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X分钟 1、清点人数,整理着装 2、宣布作业 3、器材保障 作业实施……………………………………………………………X分钟 第一个内容:体能训练常识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范例己经证明,军人的体能素质是构成单兵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就是战斗力。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体能训练常识。体能训练常识的内容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 (一) 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又称“热身运动”,是预防训练伤病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它分为全身性准备活动和局部性准备活动。 全身性准备活动,一般以动力性全身整体活动为主,主要内容包括:跑步(慢跑、高抬腿跑、变速跑等)、跳跃(原地跳、跨步跑、蛙跳等)、体育游戏、练习性球类活动。 请看示范:慢跑、高抬腿跑、原地跳、跨步跑、蛙跳。 局部性准备活动,是预防肌肉、韧带、关节损伤的关键环节之一,一般以静力性牵拉和动力性练习为主。主要内容包括:转动关节(如转腰、膝、揉踝等)、动力性牵拉(如踢腿、压腿等)、静力性牵拉(如持续后扳腿)等。 请看示范:转腰、膝、揉踝、踢腿、压腿、持续后扳腿。 (二) 整理活动 整理活动又称“放松运动”,是指剧烈训练后进行的系统调整活动。这是 取得良好训练效果、预防训练疾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整理活动以慢跑、调理呼吸、按摩放松肌肉为主。按摩手法包括:抖动、揉捏、拍打、轻踩、牵拉等。按摩方向应与血液、淋巴液流动方向一致。 请看示范: 抖动、揉捏、拍打、轻踩、牵拉。 第二个内容:练习的基本方法 这里我主要介绍几种大家常见的训练方法。 一、上肢练习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全章教案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 1.为什么要证明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技能基础:在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学生学习了很多与几何相关的知识,为今天的进一步的学习作好了知识储备,同时,学生也经历了很多验证结论合理性的过程,有了初步的逻辑推理思维,合情推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今天系统的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以往的几何学习中,学生已经参与了对几何图形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猜测、归纳等活动,对今天本节课的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活动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任务分析 学生的直观能力是数学教学中要培养的一个方面,但如果学生仅有对图形的直观感受而不能进行推理、论证,有时是会产生错误的结论,本课时安排《你能肯定吗》的教学是让学生的直观感受与实际结果之间产生思维上的碰撞,从而使学生对原有的直观感觉产生怀疑,从而确立对某一事物进行合理论证的必要性。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运用实验验证、举反例验证、推理论证等方法来验证某些问题的结论正确与否. 2.经历观察、验证、归纳等过程,使学生对由这些方法所得到的结论产生怀疑,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认识证明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 3.了解检验数学结论的常用方法:实验验证、举出反例、推理论证等.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为:验证活动(1)——猜想并验证活动(2)——猜想并验证活动(3)——经验总结——学生练习——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第一环节:验证活动(1) 活动内容: 某学习小组发现,当n=0,1,2,3时,代数式n 2-n+11的值都是质数,于 是得到结论:对于所有自然数n , n 2-n+11的值都是质数.你认为呢?与同伴交 流. 参考答案:列表归纳为 活动目的: 对现在结论进行验证,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有时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欺骗性), 从而对不完全归纳的合理性产生怀疑,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精神准备. 注意事项: 学生通过列表归纳,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判断,在n=10以前都一直认为 n 2-n+11是一个质数,但当n=10时,找到了一个反例,进而发现不能根据少数几 个现象轻易肯定某个数学结论的正确性. 第二环节:猜想并验证活动(2) 活动内容: 如图,假如用一根比地球的赤道长1米的铁丝将地球赤道围 起来,那么铁丝与地球赤道之间的间隙能有多大(把地球看成球 形)?能放进一个红枣吗?能放进一个拳头吗? 参考答案:设赤道周长为c ,铁丝与地球赤道之间的间隙为 : )(16.021221m c c ≈=-+π ππ 它们的间隙不仅能放进一个红枣,而且也能放进一个拳头. 活动目的: 通过理性的计算,验证了很难想像到的结论,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碰撞,进 而对自己的直观感觉产生怀疑,再次为论证的合理性提供素材.

大班健康活动小小飞虎队(综合体能训练)教案反思.doc

大班健康活动小小飞虎队(综合体能训练)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发展走、跑、爬、跳、平衡、钻、投掷、攀登的能力,逐渐掌握综合训练的多种技能,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3.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5.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支玩具枪、一顶自制草帽、一套迷彩服、敌人面具若干、一面红旗、录音机和音乐磁带。 2.3张竹梯子,2张桌子,1条攀爬绳(利用大型滑梯器械做攀爬的山顶),电网(用包装绳拉成网状)、战壕、草墩(圆圈)、木桩和手榴弹各若干。 活动过程 1.带幼儿进入活动场地。进行飞虎队的相关动作训练。交代任务。 师:我们是小小飞虎队,现在我接到一项重要的任务,恐怖分子劫持了我们的人质,我们要去解救人质,但路途艰难,我们必须摸清地形,避开敌人,才能救出人质。现在我们马上派侦察兵到实地侦察。 (侦察小组实地侦察障碍分布位置,画出地形图。现场分配:两个人手拿望远镜侦察,一个人画,沿路侦察,迅速返回;其他飞虎队员

抓紧时间训练,准备战斗。) 2.侦察兵报告侦察结果,大家讨论拯救路线。 师:大家来看这幅地图,路上的情况是怎样的?有什么障碍? 师:你们的眼睛真厉害,看到地形有多种障碍,大家想想,我们应该怎样越过这些障碍,安全到达目的地? (幼儿分几组自由讨论通过各种障碍物的不同方法,教师参与幼儿的讨论,引导幼儿说出通过每种障碍时要注意的事项,可能要克服的困难等,鼓励幼儿说出多种方法并把自己的想法用动作展现。) 师:①你们想了哪些方法通过电网?个别幼儿尝试方法,进行示范。你们想想看有什么方法可以又快又好过去呢?(双手、身体趴在地上匍匐向前;身体从电网下滚过;身体朝上,双手支撑,脚蹬地向前移动;一侧手臂贴在地上,脚蹬地,侧身向前。) ②你们想了什么办法跨越战壕?师小结:我们必须看清战壕的宽度,大步跨跳过去。(请幼儿展示跨跳的方法。) ③我们再来看这里是沼泽地,这些是什么?(草墩和木桩)我们在快速奔跑时必须踩稳在草墩或木桩上,还要保持身体平衡,不摔倒。谁来试试有哪些方法通过沼泽地?(单脚交替跨越向前;一只脚先跨越到草墩或木桩上,另一只脚跟着踩在草墩或木桩上站稳后,再继续向前;距离窄的草墩或木桩可以双脚一起跳上去。) ④接下来是竹竿桥,怎样走过竹竿桥?有哪些方法?(手脚协调爬过竹竿桥;单脚踩在竹木桥上,身体保持平衡,双脚交替向前;身体朝上,双手抓住竹杆,手脚一起移动,但这样比较危险。)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能力提升)(原卷版)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 能力提升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本题3分)如图,直线AB∥C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1=∠2 B.∠3=∠4 C.∠1+∠3=180°D.∠3+∠4=180° 2.(本题3分)如图,将矩形ABCD沿GH折叠,点C落在点Q处,点D落在AB边上的点E处,若∠AGE=32°,则∠GHC等于() A.112°B.110°C.108°D.106° 3.(本题3分)已知直线a∥b,将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C=90°)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若∠1=55°,则∠2的度数为()

A.80°B.70°C.85°D.75° 4.(本题3分)如图,直线AB∥CD,∠C=44°,∠E为直角,则∠1等于() A.132°B.134°C.136°D.138° 5.(本题3分)如图,∠ACD是△ABC的外角,CE平分∠ACD,若∠A=60°,∠B=40°,则∠ECD等于() A.40°B.45°C.50°D.55° 6.(本题3分)如图,在△AB C中,CD平分∠ACB交AB于点D,过点D作DE∥BC交AC 于点E,若∠A=54°,∠B=48°,则∠CDE的大小为() A.44°B.40°C.39°D.38° 7.(本题3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任意一点可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平行线 B.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 C.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直线外一点与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如图,△A BC中,∠A CB=90°, ∠A=30°,A C的中垂线交A C于E.交A B于D,则图中60° 的角共有( )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命题是真命题,则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 B、原命题是真命题,则它的逆命题不是命题 C、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 D、只有真命题才有逆命题 3、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如果a∥b,b∥c,那么a∥c B、锐角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一定大于或等于60° C、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D、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4、如图,在梯形A BCD中,A B∥CD,A D=DC=CB,若,则 A、130° B、125° C、115° D、50° 5、如图,A B∥CD,∠D=∠E=35°,则∠B的度数为()

A、60° B、65° C、70° D、75° 6、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 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A、∠A=2∠B=3∠C B、∠A+∠B=2∠C C、∠A=∠B=30° D、∠A=∠B=∠C 7、下列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有() (1)有理数乘以无理数一定是无理数; (2)顺次联结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 (3)在同圆中,相等的弦所对的弧也相等; (4)如果正九边形的半径为a,那么边心距为a?sin20°.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下列命题: ①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重合,②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③等腰三角形的最小边是底边;④等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相等; ⑤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周长相等的锐角三角形都全等 B、周长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 C、周长相等的钝角三角形都全等 D、周长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全等 10、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角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为()

体能训练教案 (1)

体能训练教案 课目:体能训练 目的:通过训练,增强受训者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素质,为以后的军事训练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 一、体能训练常识 二、练习部分 三、练习分类 四、常见训练伤的自我处理 方法:理论讲解、动作练习、考核验收 时间:X小时 地点:体能训练场 要求: 1、认真听讲,好好体会动作要领 2、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X分钟 1、清点人数,整理着装 2、宣布作业 3、器材保障 作业实施……………………………………………………………X分钟 第一个内容:体能训练常识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范例己经证明,军人的体能素质是构成单兵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就是战斗力。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体能训练常识。体能训练常识的内容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 (一) 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又称“热身运动”,是预防训练伤病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它分为全身性准备活动和局部性准备活动。 全身性准备活动,一般以动力性全身整体活动为主,主要内容包括:跑步(慢跑、高抬腿跑、变速跑等)、跳跃(原地跳、跨步跑、蛙跳等)、体育游戏、练习性球类活动。 请看示范:慢跑、高抬腿跑、原地跳、跨步跑、蛙跳。 局部性准备活动,是预防肌肉、韧带、关节损伤的关键环节之一,一般以静力性牵拉和动力性练习为主。主要内容包括:转动关节(如转腰、膝、揉踝等)、动力性牵拉(如踢腿、压腿等)、静力性牵拉(如持续后扳腿)等。 请看示范:转腰、膝、揉踝、踢腿、压腿、持续后扳腿。 (二) 整理活动 整理活动又称“放松运动”,是指剧烈训练后进行的系统调整活动。这是 取得良好训练效果、预防训练疾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整理活动以慢跑、调理呼吸、按摩放松肌肉为主。按摩手法包括:抖动、揉捏、拍打、轻踩、牵拉等。按摩方向应与血液、淋巴液流动方向一致。 请看示范: 抖动、揉捏、拍打、轻踩、牵拉。 第二个内容:练习的基本方法 这里我主要介绍几种大家常见的训练方法。 一、上肢练习

二年级体能训练 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体能训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人教2011版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的理念为指导思想,在体能训练教学中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的单元目标和单元课程结构;在掌握基本的体能训练技能基础上,创编新的体能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差异出发,采用了异质分组,不同水平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互助小组,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主动去学习,与同伴一起探索各种体能锻炼的学习方法和规律。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体能训练第二课,本教材对于锻炼学生灵敏协调、下肢力量以及有氧耐力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与人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等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也是积极的。随着体能锻炼在学校和社会的兴起和发展,体能教学逐渐成为了承载体育素质发展的重要方式,其锻炼方法、样式越来越多,且发展为与体操、技巧、舞蹈等相融合模式。本课体能的练习,主要是基于培养同学们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更高难度的体能技术动作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班二年3班共有42名学生,其中男生22人,女生20人,有6人柔韧性较弱,有2人体重超重,有2人偏低体重,在这42名学生中,经过一年级一年体育课的锻炼,他们在身体素质方面有一定的积累和基础,但是身体的机能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在下肢力量和有氧耐力方面还比较欠缺。因此设立本单元学习,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下肢力量和有氧耐力素质。 四、教学方法 1、目标教学法:根据教学目标,在各个环节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和实践,在相应的环节里面,通过学生探索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练习内容,学生在合作和创新的过程中享受成果的喜悦。 2、竞赛教学法:在练习中,同伴采用练习竞赛方法进行比赛练习,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提高练习效果。 3、讲解示范法:通过语言,系统规范,有重点地讲解速度灵敏以及体能训练的办法。班级中或者学习小组中以练习成绩好的同伴进行示范,以此引起其它学生的模仿。 五、教学目标

《高二体能综合练习课》教学设计

《高二体能综合练习课》教学设计 《高二体能综合练习课》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课程理念,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面对(水平五)高二学生,着力发展学生上肢、下肢、腰腹等身体素质,引导学生掌握练习方法和创新设计练习组合,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课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营造热烈、积极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互动、合作式练习,鼓励学生自评、互评;教学中坚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循环练习结合分层练习的方法,组内异质互助,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效果,最终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的。 二、教材分析: 体能练习课是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中田径必修课的重要辅助,本课教学内容是田径项目中的发展学生下肢力量、上肢爆发力、腰腹力量、全身协调性的组合练习项目,对于田径走、跑、跳、投项目的开展,均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初中阶段学生着重发展下肢力量、速度以及耐力,高中阶段需要提高练习要求,同时关注腰腹、上肢力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体能辅助练习方法并能自主组合练习,为体育运动项目的练习打下良好的体能基础,有利于身体健康与体育项目学习相互促进目标的实现。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二理科班学生,男生较多,但体能基础参差不齐,上肢力量普遍较差,女生由于青春期发育原因,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质较初中有所下降。教学中正视学生水平差异,分层教学,难度适应学生身体基础,但鼓励适当突破。 四、教学目标: 1、运动技能:85%同学掌握所学综合体能练习方法,并能独立开展练习。 2、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腰腹力量、协调性、灵敏性等素质。 3、心理、社会适应:在小组任务完成中学会交流合作,培养勇于突破,敢于创新,好学肯练的品质。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按高中学生水平完成各点任务,小组成员能够互帮互助,主动分层。 教学难点:学生高标准、按时、按量完成动作,并有创新动作。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示范法;分解教学法;练习法(重复练习、分层练习法、小组合作练习法);指导纠错法。 教学手段:利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形式增加学生积极性,组内据难易程度分层,使4个任务点循环练习贯穿课堂基本部分。

体能训练公开课教案

综合素质练习单元教学计划(10课时)

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四)体育中考专项体能训练课 (课的构思) 一、指导思想 本课设计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课程水平四教学目标与内容为依据,以“增加健康,学会学习,提高体能”为主题,旨在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并根据初中学生好动、好学的特点,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民主、欢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玩中练,练中学,学中思,思中创,从中体验到体育课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与成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初三体育中考考耐力跑800米/1000米、和选考项目立定跳、三级蛙跳、跳绳、实心球和铅球五选一。这些项目是田径必修模块中的辅助教材,也是根据中学生的体质特点和性别差异确定的考试项目,它们不但能发展弹跳力、提高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学生的腿部力量,和耐力素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技术知识是发展学生的体能,为中考能取得好成绩的奠定基础。本课中我安排了趣味体能训练,长距离追逐跑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练、在学练中使技能得以接受、使情感得以升华。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三年级学生,由于现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从生理上看,身体骨骼、肌肉、韧带、关节处在快速增长时期;从心理上看,这阶段学生的思维敏捷、模仿能力强,体能恢复快,有多半爱争强好胜,求知欲望高,因此正式开展体育锻炼的黄金阶段。虽然学生在小学田径模块中已经学习了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学生的体能有很大的差异。从学生平时的课外锻炼中就可以看到,很多学生由于身体不协调,有力量却使不上劲;还有些学生由于采用不正确的技术动作,导致下肢过早落地。因此合理的利用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为本堂课奠定基础。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上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上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试 含答案解析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如图,△ABC中,∠ACB=90°, ∠A=30°,AC的中垂线交AC于 E.交AB于D,则图中60°的角共有( ) A、6个 B、5个 C、4个 D、3个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命题是真命题,则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 B、原命题是真命题,则它的逆命题不是命题 C、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 D、只有真命题才有逆命题3、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如果a∥b,b∥c,那么a∥c B、锐角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一定大于或等于60° C、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D、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4、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D=DC=CB,若,则 A、130° B、125° C、115° D、50° 5、如图,AB∥CD,∠D=∠E=35°,则∠B的度数为() A、60° B、65° C、70° D、75° 6、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A、∠A=2∠B=3∠C B、∠A+∠B=2∠C C、∠A=∠B=30° D、∠A=∠B=∠C 7、下列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有()(1)有理数乘以无理数一定是无理数; (2)顺次联结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3)在同圆中,相等的弦所对的弧也相等; (4)如果正九边形的半径为a,那么边心距为a?sin20°.A、1个B、2个C、3个D、4个8、下列命题: ①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重合,②等腰三角形两腰

上的高相等;③等腰三角形的最小边是底边; ④等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相等;⑤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9、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周长相等的锐角三角形都全等 B、周长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 C、周长相等的钝角三角形都全等 D、周长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全等 10、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角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为( A、80 B、50 C、30 D、20 二、填空题(共8题;共26分) ) 11、命题“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条件是________,结论________.12、如图,一张矩形纸片沿AB对折,以AB中点O为顶点将平角五等分,并沿五等分的折线折叠,再沿CD 剪开,使展开后为正五角星(正五边形对角线所构成的图形),则∠OCD等于________. 13、已知命题“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是旋转对称图形.”,写出它的逆命题是________,该逆命题是________命题(填“真”或“假”). 14、如图,AB∥CD,∠A=56°,∠C=27°,则∠E的度数为________. 15、写出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逆命题:________. 16、已知,如图,在△ABC中,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过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 E,若BD+CE=5,则线段DE的长为________. 17、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之比为5:4:3,则这个三角形内角中最大的角是________度.18、如图,在那么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基础过关)(原卷版)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基础过关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 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本题3分)如图,把一块含30°角的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一直角边与l 2重合,不能判断直线l 1∥l 2的是( ) A .∠1=150° B .∠2=30° C .∠3=30° D .∠4=150° 2.(本题3分)如图,已知直线//a b ,直线c 与直线a b ,分别交于点A B ,.若154∠=,则2∠=( ) A .126 B .134 C .136 D .144 3.(本题3分)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 .对顶角相等 B .同旁内角互补 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 .垂线段最短 4.(本题3分)如图,若a ∥b ,∠1=115°,则∠2=( )

A.55°B.60°C.65°D.75° 5.(本题3分)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 A.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B.一个角的余角必为锐角,一个角的补角不一定为钝角 C.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D.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6.(本题3分)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 A.∠1=∠3 B.∠2=∠3 C.∠4=∠5 D.∠2+∠4=180°7.(本题3分)如图,由∠1=∠2,则可得出() A.AB∥CD B.AD∥BC C.A D∥BC 且AB∥CD D.∠3=∠4 8.(本题3分)在下列四个图中,∠1与∠2是同位角的图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本题3分)如图,能判断直线AB∥CD的条件是() A.∠1=∠2 B.∠3=∠4 C.∠1+∠3=180°D.∠3+∠4=180°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 文档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 1.下列是命题的是( ) A.画两条相等的线段 B.等于同一个角的两个角相等吗? C.延长线段AO到C,使OC=OA 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 对顶角相等 B. -4是有理数 C. 内错角相等 D.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3.如图,点E在CD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A.∠1=∠2 B.∠3=∠4 C.∠5=∠B D.∠B+∠BDC=180°4.如图,AB∥CD,∠A+∠E=75°,则∠C为() A.60°B.65°C.75° D.80° 5. 下列条件中能得到平行线的是() ①邻补角的角平分线;②平行线内错角的角平分线; ③平行线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④同位角的平分线 A.①②B.②④C.②D.③④ 6.命题“任意两个直角都相等”的条件是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真或假)命题. 7.一个宽度相等的纸条按如图所示方法折叠一下, 则∠1= . 8.在△ABC中,若∠A=65°,∠B=∠C,则∠B=_______. 9.如图,D是AB上一点,CE∥BD,CB∥ED,EA⊥BA于点A,若∠ABC=38°,则∠AED= . 10.已知:∠A=n0,BO,CO分别为角平分线,则∠BOC= 度

11.已知,AB//CD,EF截AB、EF于E、F,∠BEF的平分线与∠DF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EP与PF的关系怎样?证明你的结论。 12.已知:如图,∠BAP +∠APD =180,∠1 =∠2.求证:∠E =∠F. 13.如图,已知AB∥CD,∠A =1000,CB平分∠ACD,求∠ACD、∠ABC的度数。

相关文档